時間:2023-03-23 15:23:4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財政財務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竣工決算階段:項目竣工決算編制階段,財務人員在這一環節顯得尤為繁忙,這也是財務人員參與項目全過程管理的充分體現。竣工決算是對項目建設的全面總結。在編制基本建設項目竣工決算之前,要求財務人員要熟悉每一項資產的性質與用途,核實每一項資產信息,認真做好各項清理工作,包括基本建設項目檔案資料的歸集整理、賬務處理、財產物資的盤點核實及債權債務的清償,并對項目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進行分析,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對于建設周期長、建設內容多的項目,單項工程竣工,具備交付使用條件的,可編制單項工程竣工財務決算,待建設項目全部竣工后編制竣工財務總決算。在實際工程中,經常會發生施工單位因與建設單位對某項明細的認價、工程量等存在一定的分歧而使工程結算遲遲不能完成,影響項目的最終決算。在這種情況下,財務人員一方面督促相關人員盡快解決施工結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對已完成且投入使用的資產及時進行會計財務處理,保證資產上賬的及時性,也對資產進行相應的管理。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私人投資辦企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私營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私營企業為創造稅收、繁榮經濟、增加就業等方面作出了一定貢獻。但在私營企業的發展中也看到,只有少數企業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原始積累,發展為規模大、管理規范、資本雄厚、市場競爭力強的大企業,相當一部分私營企業處于“高出生與高死亡率”狀態。影響私營企業發展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內部因素,其中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是影響其發展的一個重要內部因素。分析私營企業財務管理特征,探索財務管理與理財環境影響的關系,有助于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促進私營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私營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因素
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是受理財環境制約的,研究理財環境各因素變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是為了分析財務管理的發展規律,尋求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途徑。影響我國私營企業財務管理的因素有宏觀方面也有微觀方面的,各種因素縱橫交錯、互為條件、相巨制約。
(一)宏觀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
宏觀社會環境包括國家經濟政策、產業政策、經濟發展水平和金融市場狀況等。宏觀社會因素的正面刺激作用是因為地方政府對私營經濟鼓勵態度更為明顯,地方政府各種優化環境,促進私營經濟發展的經濟政策出臺,經濟結構中的市場化成分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進一步完善,融資“不以企業性質論長短,一視同仁”,為私營企業調節資金余缺,進行資本投資提供便利。稅法和公司法等法規不以所有制性質實行差別待遇,為私營企業市場公平競爭、規范管理活動起到推動作用。負面作用包括政府有關部門對私營經濟意識形態方面排斥力仍大,政府經濟主管部門和執法、監督部門在掌握政策中對私營企業“寧左勿右”,“寧緊勿松”,公共經濟資源分配中的差別待遇仍然存在,金融業的信用貸款仍不向私營企業開放,企業融資渠道少,融資總量有限。這些負面影響導致私營企業不敢冒然擴大投資,對外投資也信心不足,宏觀社會環境因素的變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地位職能作用,及活動空間有直接影響。
(二)微觀環境因素的影響
私營企業組織形式、結構、生產經營管理水平、業主及財務人員素質狀況、企業文化均影響企業的財務管理發展。
1、組織形式的選擇不同類型的企業,其資本來源結構不同,企業所適用的法律方面有所不同和差別,財務管理活動開展的空間范圍也不同。私營企業選擇有限責任公司這一組織形式的居多,但大多私營企業是親戚、家族、朋友合辦的企業,這類企業在建設初期情義代替規章制度。企業組織形式不同,其資本結構也不同,資本結構和組織特點影響企業財務監督模式和財務管理的具體內容。
2、業主素質:私營企業業主往往既是投資者又是經營管理者,他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財務管理活動的開展。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能否實現取決于業主在韜略上把握控制、監督理財的素質。
3、企業文化。業主在企業文化的形成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企業文化又影響財務管理人員選拔使用,財務管理職責權限及財務信息在企業管理中的披露程度。企業文化還在一定程度上是吸引和穩定財務管理人才的重要因素。
4、科技發展狀況。高科技私營企業里,人力資源是企業的重要資源,企業的發展壯大要靠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所以科技發展狀況影響企業管理機制和利潤分配機制,也影響財務管理的職能作用發揮。
在客觀和微觀兩方面的影響因素中,微觀因素對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刺激作用更大。以下側重從微觀環境因素著手,分析不同環境因素影響了財務管理的特征。
二、私營企業財務管理特征
企業只有在理財環境的各種因素作用下實現財務活動的協調平衡,才能生存和發展。私營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來源,財務監控模式方面有共性的一面;但因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層次的私營企業的內部環境因素不同,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也不同,呈現著階段性的特征。
(一)小規模、低層次私營企業的財務管理特征
小規模私營企業由于投資規模小,自有資金有限,企業經營管理層次低,產品科技含量。員工素質不高市場競爭力有限。這類企業的財務管理主要有以下特征。
1、憑經驗決策,財務管理地位不高小規模非科技型私營企業,其決策模式主要為經驗決策。私營企業在經營決策方面有著高效率的優勢,但決策程序較粗糙,決策所需信息中,相當程度仍使用以供銷人員為主體的偶遇式的市場信息收集方式,信息的收集處理利用并無規范的規則,財務人員參與收集分析信息極小,決策信息準確度較差,決策的可靠度低。企業財務管理未受到重視、財務管理在業主以外的管理中影響不大、地位不高。大部分小企業本配置獨立的財務管理機構或人員,財務人員被當作“記帳”員,主要負責對外提供財務與納稅報表。
2、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低,財務管理職能作用不大私營企業在發展初期,人與人的關系基于血緣關系和地緣聯系,對團體以外的人天然的不信任。在財務這一敏感部門,“忠誠度”成為用人的重要標志,無血緣、鄉緣關系的財務管理能人群體很難與家族勢力平衡。所以,在小規模低層次的私營企業,真正的財務專業人才很難留住,財務人員大多未經正規的專業培訓,缺乏財務管理的能力,難以為管理高層提供有效的財務信息。
3、業主“說了算”,財務管理內容單一中國的私營企業在其發展的初級階段,表現出個人專權和家族控制的特色,80%以上的資產集中于創業者身上,董事長兼總經理是普遍現象。企業的資金籌集、使用由老板說了算。權力集中的家族式的經營,使財務管理也高度集中。不少小型私營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僅限于財務控制,即財務部門通過控制財務收支和分析檢查財務指標完成情況來監督企業本身的經營活動,降低產品成本,增加企業盈利,協助業主實施財務監控。
(二)大型、高科技私營企業財務管理特征私營企業完成原始積累發展到一定規模(資本千萬元以上),企業的發展順靠科技與管理人才,企業管理也較國有企業創新快,財務管理活動呈現著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特征。
1、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明確,財務管理受到重視所有制結構決定了私營企業的經營以追逐利潤為目標。在這一總體目標的指導下,企業的各個部門包括財務管理部門都努力工作,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同時私營企業資產達到一定規模后,企業生產和經營各個環節都是面向市場的,財務工作也處處體現了市場對于企業資金的籌集和運用的深遠影響。企業正是通過財務管理的統籌安排和統一協調將內部形式上相互隔離但內容上緊密相關的各項決策過程結合起來,以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在這種巨大的外在壓力作用下,私營業主及高層管理者不得不重視財務專業人才的作用,不少大型私營企業專設的財務管理機構并賦予應有的權力和手段,實現合理籌集資金有效運用資金,加強財務分析與監督的目的。
2、激勵機制靈活,財務管理工作創新不斷在相當一部分大型私營企業中,財務人才在財務管理職位上受到重視,企業業主認識到。企業所需要的不再僅僅是“記帳”的人,而需要理財能人。加上私營企業在資產達到一定規模后,受到更大的外部壓力而需淡化家族色彩,以適應嚴厲的法律,政策環境和社會輿論。拋棄“上陣親兄弟,打虎父子兵”的陳腐觀念,超越了家族式經營的原始積累階段,并以其靈活的人才聘用機制,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占了先機。為吸引和穩定高水平人才,私營企業在激勵機制和企業文化建設上下功夫。二些大型、高科技私營企業以“績效股”、“認股權證”、“年薪”、“津貼”等褒賞企業有功之臣的激勵機制,有效地推動了管理人員在管理方面不斷創新,開拓進取。財務能人不再僅僅是“聽老板的話,記好帳,守好財”那類人,而是精于管理,善于開創,敢于提出獨特的見解,能為企業發展出力的專業人才。財務管理工作與國有企業相比,少了框框的限制,更容易創新發展,各種財務戰略管理方法手段,更容易被采納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市場觀念,競爭觀念,開放觀念更容易被財務人員接受。
3、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財務控制分析職能突出大型、高科技私營企業,通常會形成一定授權經營機制,從而形成業主以外的管理層,但大部分私營企業財務管理仍信奉“穩定優先、兼顧效率”原則,實行集權型管理。“在企業統一籌劃。監控之下,對所屬分公司、部門的財務活動實施有效的管理,并通過健全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堵塞漏洞,保證資金安全有效使用。這種高度集權的管理模式在私營企業集團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統籌規劃,集中有效財力開發產品、搞大項目,占領市場,促進資本原始積累,制止資金浪費,確保集團資產安全發揮了積極作用。與此相適應,企業財務控制和分析職能得到了強化,財務管理部門制定控制標準,分解落實財務責任,實施追蹤控制,及時調整誤差,分析產生的差異,為考核評價財務活動提供信息。同時,公司財務人員參與企業經營的全過程,對企業的決策和運行實行動態管理和制約,促使企業經營獲得高速穩健的運行。
我國大型私營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雖然有所改進,財務管理也受到業主和管理當局重視,但從總體上看,仍處于低效率低水平階段。財務管理工作與私營企業日益發展壯大的要求不相適應。要使我國私營企業財務管理為企業的穩定增長、長遠發展和使企業具有強壯生命力和優越的競爭力作出更大貢獻,就應進一步優化企業理財環境,突出財務管理的戰略地位,健全財務管理機構,并將其放在高層管理的位置上,賦予財務管理部門更大的權力和責任。要按市場經濟的要求,進一步轉變觀念更新內容、轉變職能,建立健全財務管理人員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理財的積極性、創造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提高私營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一、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特性的思辯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特性,是指財務管理系統中目標要素的內在的、固有的、質的規定性。筆者認為,從系統論的基本原理來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具有以下四個基本特征:
1.系統性。系統性是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要素對財務管理系統內的其他要素及有機構成具有終極導向性。也就是說,財務管理目標是財務管理系統的出發點和歸宿,目標的設置,應以系統整體最優化為首要原則。因此,財務管理目標不僅應兼顧利益主體各方的利益,達到系統最優化,而且應引導企業財務行為在持續經營期內始終服務于其財務管理目標,避免短期行為的發生。在各種財務管理目標模式中,企業價值最大化基本符合這一特性;而利潤最大化具有短期行為,不符合目標終極性,股東財富最大化僅注重股東利益,也不符合系統最優原則。
2.相關性。相關性是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與系統內其他要素的范圍及口徑一致、協調和有機關聯,達到系統最優化目標。具體地說,就是要與企業理財主體空間范圍相一致,與企業所處的理財環境相適應,而且兼顧、協調各種利益主體的利益。利潤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能夠滿足這一要求。而股東財富最大化卻混淆了企業和股東的關系,一個理財主體的財務管理是為了實現另一個理財主體的財富最大化,這從理論上無法解釋。財務管理環境對其目標模式有重大影響,目前我國現代企業制度還未真正、完全地建立起來,選擇企業價值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模式,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及可行性;而股東財富最大化模式僅適合于上市公司,而且只注重股東利益,對企業其他關系人的利益不夠重視。況且股票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并非是公司所能完全控制的,把不可控的因素引入理財目標,顯然是不合理的。
3.操作性。操作性就是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確定的方法是先進可行的,是可以操作的。操作性的關鍵問題在于計量。利潤最大化的目標模式操作性較強,但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問題,具有短期行為的傾向,而股東財富最大化模式以股票價格最大化為標準,也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相關性和可行性不強。企業價值最大化模式,只能通過資產評估來確定企業價值的大小,并且確認成本較高,確認時間、確認范圍也受到一定限制。
4.效率性。效率性是指財務管理目標的設置,一定要考慮資金利用的效率,爭取資金利用效率最大化,這不僅有利于財務資源的優化配置,而且有利于社會經濟資源的有效利用。企業價值最大化、利潤最大化只注重企業理財效果的最大化,而沒有考慮企業理財效果與其投入資本的關系,即理財效率的問題。而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模式,雖以每股股價為標準,但不同股票的每股含量在經濟上并不等量,所含有的凈資產和市價也不同,即換取每股收益的投入量不相同,限制了每股收益及其股價在公司之間的橫向比較,因此,也難以促進社會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
通過以上評述可以看出,上述三種財務管理模式均存在著某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筆者認為,符合這四個基本特性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應該是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
二、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最優選擇——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
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MEVAR)目標模式,是指企業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取最優化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及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追求一定時間內所創造的經濟增加值(EVA)與投入資本(C)之比的最大化。EVA是企業經濟增加值〔EVA=EBIT.(1-T)-Kw.C,其中:EBIT為息稅前利潤;T為所得稅率;Kw為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C為企業投入的平均資本〕。一般而言,通過一定技術性的財務調整,EVA可近似等于生息債務與權益賬面價值之和。企業經濟增加值率(EVAR)可通過下列公式計量:
上述公式中,EVAt為第t年企業的經濟增加值;k為與風險相適應的貼現率;Ct為第t年企業的平均資本投入;t為EVA和C的具體時間;n為企業經營的持續時間。從上式中可以看出,企業經濟增加值率EVAR與EVA成正比,與K、C成反比。在K、C不變時,EVA越大,則EVAR越大;在EVA不變時,K、C越大,則EVAR越小。若不考慮企業資本投入C的情況下,K的高低主要由企業風險的大小來決定。當風險大時,K就高;當風險小時,K就低。也就是說,企業經濟增加值,與預期的報酬成正比,與預期的風險K成反比。從財務管理假設可知,報酬與風險是同增的,報酬的增加是以企業風險的增加為代價的,而風險的增加將會直接威脅到企業的生存,企業經濟增加值只在風險和報酬達到比較好的均衡時才能達到最大。
在企業經濟增加值EVA不變時,考慮企業的資本投入C,就可衡量企業資本增值的效率。若EVA現值越大,而C不變或越小,企業經濟增加值率就趨向最大化;反之亦然。以企業經濟增加值率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具有以下優點:①考慮了取得報酬的時間,并利用時間價值的原理進行計量。而且經濟增加值的一個重要屬性是投資年度的EVA的現值,等于其投資年度的NPV(現金凈流量現值),而未來的企業現金凈流量現值之和就是企業價值。因此,這一目標模式包容了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模式。②科學地考慮了風險與報酬的聯系。③克服了企業在追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因為不僅目前的利潤會影響企業的經濟增加值率,預期未來利潤對其經濟增加值率的影響作用也會更大。④將經濟增加值的現值與投入資本的現值進行比較,可評價和分析企業資本增值的效率。進行企業財務管理,不僅要正確權衡報酬增加與風險增加的得與失,努力實現二者的最佳平衡,而且必須講究投入資本的增值效率,使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同時,資本增值效率也最大。因此,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觀點,體現了對經濟效益的深層次認識,是現代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
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作為現代財務管理目標的最優選擇,還具有幾個明顯的特征,主要可分為以下四點:
1.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不僅擴大了考慮問題圍,還注重目標的兼容性和導向性。現代企業理論認為,企業是多邊契約關系的總和,各方都有自身利益,共同參與和構成企業的利益制衡機制。若試圖通過損壞一方的利益而使另一方獲利,其結果必然會導致矛盾沖突,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而企業經濟增加值最大化,包容了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具有兼容性的一面。由于企業經濟增加值(EVA)是根據公式EBIT.(1-T)-Kw.C來確定的,以EBIT為基礎,考慮資本投入及綜合資本成本,要使EVA最大化,就必須充分利用財務資源,這無疑都有賴于財務管理目標的正確導向,而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恰好有利于上述功能要求的實現。
1.為了進一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現在的財政改革首先致力于“做大蛋糕”即以經濟發展為重,提高政府財政收入,增加政府經濟調動能力,從經濟上取得控制權,逐步加強監管。具體注意事項如下:(1)保證財政收入的真實性。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要使政府收入名副其實,來路清楚,而且保證政府收入記錄準確不做假,保證廉潔政府的建立。(2)監督預算收入級次,確保“分稅制”的順利實施。現在我國政府財政實施自管自的行為辦法,加強自我管理,如果不對此加強強制監管,容易出現地方財政混亂,因此,必須加強對此類政府的財政監管,保證財政收入的準確。確保“分稅制”的順利有效實施。
2.對于國庫,要加強集中收付制改革與財政監督雙向進行所謂國庫集中收付制,簡言之就是國庫對國家財政的一對一集中管理。保障它順利進行必須加強財政監督,具體來說,即:(l)減少行政事業單位銀行賬戶。由于國庫的集中收付制核心是單一賬戶,如果行政事業單位私下開設銀行過多,勢必會導致改革的進行不順利,因此,要對行政事業銀行賬號進行統一管理,以保證其他工作的展開。(2)實時掌握國庫集中收付過程中的資金流動。在管理國庫資金的時候,要了解資金流動的方向,確保資金使用的合理性,杜絕的產生,保證資金安全。
3.部門預算制度改革與財政監份所謂部門預算,不是單純的指部門這一大塊的預算,在具體的財政管理中,是會細化到各個不同的部門中去的,比如行政單位預算和其下屬的事業單位預算等等,它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管理,因此,子管理中要更加細化具體實施辦法由以下幾點:(l)首先,是要做好部門預算中定額標準的制定。做好這一點,重要的是確定經費定額。在這一環節中,財政監督部門要加強調查,發揮其監管作用,防止財政的濫用,制定出合理的預算。(2)其次,是要加強預算執行的監督檢查。在制度改革中,要加強監管部門職責,加強各項檢查,抓出不法挪動資金的相關人員,保證財政資金的安全性。(3)最后,要注意財政資金支出的效益性。具體做法是加強財政支出的監管,保證財政產業投入的科學性,確保支出不虧損,提高財政資金的收益。
4.政府采購制度改革與財政監督在政府采購中,要杜絕濫用,加強監管。(1)加強政府內部采購監督。政府利用財政資金采購時,要嚴格遵行采購法的相關規定,不能擅自采購或借采購之便挪用資金。要保證采購過程在監督之下。(2)監督政府采購程序,保證采購過程的公平、公正、透明。這一點主要依賴于財政監督部門對過程的嚴密監督記錄以及向公眾的工作。
以河北省為例,有的部門編制部門預算時少報上年結余資金和事業收入,有的部門編報部門決算時隱瞞年末結余資金;有些部門收取的行政性收費、罰沒款等非稅收入未及時足額上繳財政,有些部門超出批準的預算安排支出或自行調劑預算支出。在其他省市中,如廣西省某市工商局1994年至1999年共隱瞞行政性收費收入468.96萬元,其他收入6950.99萬元[1]。江西省審計廳在2000年對全省工商系統的審計中查出隱瞞收入408.33萬元;漏繳稅費141.55萬元[2]。
(二)私設“小金庫”和公款私存,擠占挪用
以河北省為例,工商系統被查出“小金庫”的主要是將收取的企業登記費、門面出租收入交易費等未入賬,而是用于職工福利、購車等開支;將收取綜合管理費、市場管理費、服務費、攤位費、治安費、水電費等分別存入存折;有些工商局的出納員將規費收入和經費結余以個人名義存入存折,直接在賬外列收列支。如廣西省某地區工商系統被查出“小金庫”157.34萬元,主要是1999年以前將收取的企業登記費、門面出租收入交易費等未入賬反映,用于職工福利、購車等開支[3]。江西省審計廳在2000年對全省工商系統的審計中查出擠占挪用資金1156.86萬元,私設“小金庫”420.81萬元,國有資產流失102.99萬元[4]。
(三)拖欠、截留應繳預算收入和財政專戶資金
以河北省為例,主要表現在:截留、拖欠應繳財政預算的企業注冊登記費、商標注冊費,經濟合同簽證費收入;截留、拖欠應繳財政專戶的集貿市場管理費資金等。在其他省市中,如廣西省某市工商局歷年應繳未繳罰沒款541萬元;某地區工商局欠繳財政專戶931.25萬元[5]。江西省審計廳在2000年對全省工商系統的審計中查出拖欠、截留應繳預算收入968.08萬元,拖欠應繳財政專戶款172.03萬元[6]。
(四)違反規定超范圍亂收費亂罰款
以河北省為例,有些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收費內容、范圍、及標準收費,擅自立項收費,超范圍收費,超標準收費。其中一些工商部門超范圍收費,主要是繼續執行1997年財政部、國家計委取消了汽車、鋼材交易市場管理費。據統計,1999年全國共清理掉不符合規定的收費項目32項,清理關閉銀行賬戶1578個[7]。在其他省市中,江西省審計廳在2000年對全省工商系統的審計中查出亂收費亂罰款金額389.92萬元;其他違規金額940.65萬元[8]。
(五)沒有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
以河北省為例,在預算管理、收費“收支兩條線”方面主要有經費超支嚴重,沒有依法辦理經費追撥手續、一些地方沒有嚴格貫徹執行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收支兩條線”的規定、部分地方票據管理中存在較大的管理漏洞、規費代征管理普遍松懈等問題。
二、我國工商行政管理機構財務管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從總體上看,上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違紀問題的產生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
(一)客觀原因
1.歷史原因
(1)業務經費不足:以河北省為例,一方面: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減費因素不斷增加,決定收入呈現停滯或下滑趨勢;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監管任務的不斷加重,工作人員的數量不斷增加,工資因素和辦公消費指數上升,決定支出呈現遞增趨勢。在目前工商財務體制不變情況下,收入和支出矛盾較大,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經費都出現緊張局面。
(2)經費保障能力較弱:以河北省為例,由于工商行政部門業務經費不足,經費保障還不能完全到位,部分地區仍然使用行政性收費來保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各項經費需要。
2.工作性質原因
工商管理局除管理正常經費外,還要按規定要求進行行政性收費和罰沒收入的“收、管、用、繳”工作。這就增加了工商行政管理機構內部財務管理的難度,也為財務管理的違法違紀問題的出現提供了可趁之機。
(二)主觀原因:
1.缺乏科學的理財思想
以河北省為例,在工商行政管理機構內部沒有充分認識到依法履行市場監管職能的重要性,守法意識差;沒有樹立預算觀念;沒有樹立艱苦奮斗、勤儉辦公的思想。
2.財務管理制度、體制不完善
以河北省為例,工商行政管理機構財務公開制度、財務內審制度、財務檢查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政府采購制度、基建工程管理制度、罰沒物資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不完善,在體制上沒有落實新的財務管理關系等,給違法違紀行為提供了漏洞。
3.財會人員的素質還不能適應新形勢對財務工作的要求
以河北省為例,財務人員的法律意識淡薄,公款私存;職業道德缺乏,工作散漫,不負責任;會計核算和會計基礎工作等業務技能不合格。
4.無法滿足規范化統一管理需求,且財務監控滯后
以河北省為例,一些部門仍然使用傳統的單機和局域網處理賬務,財務監控不僅受到時間、空間、及人力方面的限制,更為重要的是它無法實現行之有效的事前或事中的財務監控。
三、我國工商行政管理機構財務管理應采取的對策
針對上述工商行政管理機構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分析,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工商行政管理機構的財務管理。
(一)我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樹立新時期工商行政管理的理財思想
我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樹立法制觀念、預算觀念,還要樹立艱苦奮斗、勤儉辦公思想和提高效益的思想。
(二)我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財務制度建設和財務體制建設
1.加強固定資產管理
一要設置專門管理機構。對固定資產的管理要落實到部門,有專人負責,統一登記、管理。二是建立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2.推行政府采購
按照“公開、公平、公正、效益”的原則,大宗辦公用品、儀器設備、裝修裝潢等消費品集中由政府采購,提高資金支出的透明度和資金使用效益。
3.加強基建工程管理
加強基本建設項目投資前論證工作,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建設規模和標準;實行工程項目公開招投標制;加強竣工財務決算工作。
4.加強罰沒物資管理,嚴禁任何人私自動用涉案物資
(三)建立高效嚴格的財務管理體制
1.適應上下級關系的變化,迅速轉變觀念和行為方式
下級機關要堅決地貫徹執行系統財務管理辦法,經常向上級局匯報財務工作的情況。上級機關要加強對下級局的財務監督管理工作。
2.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的規定
工商部門要嚴格執行財政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印發《工商管理單位財務管理辦法》的通知(財工字[1999]4號),以及《行政單位會計制度》、《財政部關于下達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實行預算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財預字[1995]27號)的規定。
3.建立順暢快捷的上繳下撥渠道
在系統內部,抓好票據的使用和管理,做到應收盡收,應繳盡繳。在外部,要解決好與省財政的關系,加快經費的核撥速度;加強與銀行的聯系,解決劃款的時間問題、代收代繳款的上劃問題和代收網點問題。
4.理順資產、債務關系
做好垂管后資產上劃工作,各地在市場管辦脫鉤的基礎上,積極與當地財政、國有資產管理等部門協調,全面開展清產核資工作,做到產權清楚、債務清楚、收支清楚、家底清楚,保證經費上劃和資產移交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我國工商行政管理機構要加強隊伍建設,提高財務人員素質
1.加強財務人員政治業務培訓
財務人員要努力學習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不斷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政治素養。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國家法律法規和單位內部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
2.加強財務會計知識,提高會計電算化管理水平
財務會計人員要努力學習財務會計知識,精通業務,做到人人持證上崗。對于那些業務不精且不努力學習的人員進行淘汰。要有效的發揮全系統對工商財務軟件操作作用,不斷提高全系統財務人員電算化水平和賬務規范處理能力,提高辦事效率。
參考文獻:
[1]雷月愛.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財務管理有待強化[J].廣西會計,2001,(6):14-15.
[2]黃雪梅.搞好工商行政財務管理工作必須要樹立五個觀念[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2):48-49.
[3]黃瑞珍.加強財務管理實現科學理財[J].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07,(2):36-38.
[4]李林.試論工商行政管理的理財思想[J].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04,(11):30-31.
[5]加強工商系統財政財務收支審計促進工商部門依法行政[J].江西審計與財務,2000,(9):15.
注釋:
[1][3][5]雷月愛.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財務管理有待強化[J].廣西會計,2001,(6):14-15.
[2][4][6]加強工商系統財政財務收支審計促進工商部門依法行政[J].江西審計與財務,2000,(9):15.
[7]權燕子.1999年財務管理工作基本情況[J].工商行政管理,2000,(13):21-23.
三、措施與建議調查分析中我們認識到,搞好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僅僅依靠單位本身是無法實現的,有些問題單位解決不好,甚至(一)政府介入,財政部門負責,全力抓好單位內部財務管理1、合理是界定單位財務管理內容。區分哪些是應該由政府管理的內容,哪些是單位財務管理的內容;哪些是單位有能力做好的,哪些是無能力管好,甚至是管不好的。區分責任,區別情況,有的放矢的開展管理。2、制定監督考核機制,對單位負責人實行責任追究制度,以引起單位負責人的重視。把對單位財務管理的考核納入縣委、縣府對單位的綜合考核和單位領導的政績考核。3、認真修訂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在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管理經驗,廣泛聽取各單位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聘請專業人員進行科學論證,按照“統一尺度,統一要求,便于操作,便于考核”的要求,認真修訂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真正實現有章可循。(二)財政部門參與,支持會計人員作用的發揮1、做好會計人員的保護者。《會計法》盡管對會計人員的保護做了明確規定,但僅限于受到打擊報復的,對會計人員的撤換和任用沒有明確規定。受到打擊報復才去保護,“亡羊補牢”,這項規定不全面。我們認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任用與撤換,不管什么原因,都要經過財政部門的審批,不能單位自己說了算。2、做好會計人員的管理者。主要是抓好會計隊伍的建設,保障會計隊伍質量。必須堅持持證上崗的做法,同時嚴把會計證的發放關,不合格人員一律不能從事會計工作。3、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對現有會計人員定期進行考核,建立會計人員檔案,對于優劣情況進行評議和獎懲,對于不勝任人員進行撤換。(三)加強繼續教育,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一是通過一年一度的繼續教育,幫助會計人員盡快提高個人業務素質和參與管理的能力。二是制定科學的培訓計劃,培訓要形成制度化,要嚴格考核,避免流于形式。三是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扶活動。我縣五年以來的會計基礎工作幫扶活動取得了顯著成績,應該繼續堅持,》接259頁
【參考文獻】
1、葛劭芳.論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和發展[J]現代商業,2006,(08).
2、胡錦.對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存在問題的探討[J]當代經理人(中旬刊),2006,(21).
從歷年的財政收支情況來看,鄉鎮幾乎所有財力,縣直大約三分之二財力,用于行政事業單位人員論文工資發放及辦公經費的開支。可以說大部分財政收入都是在行政事業單位“花”出去的。目前,盡管縣財力狀況還不能完全滿足行政事業單位的開支需要,部分單位經費開支還十分緊張,但從全縣總體情況和資金的總額來看,涉及所有的鄉鎮和縣直八十多個單位,資金數千萬,面廣量大,這就不容忽視地存在財務管理的問題。為此,我們展開調查,試從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角度,尋找一些突破,以規范管理、節約和有效使用資金,促進財政工作上水平。
一、基本情況近幾年,為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利津縣相繼出臺了《預算外資金管理辦法》、《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若干規定》、《關于加強鄉鎮財務管理的若干規定》等規章制度,同時,結合上級要求,推行和落實了“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政府采購、試編部門預算等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另外,結合當地實際,大力開展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一是從基礎工作抓起,自2003年開始,財政部門在全縣范圍內對行政事業單位開展了會計幫扶達標工作;二是注重日常監督管理,每年都由縣財政監督局負責,對行政事業單位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各類檢查,如:預算外資金管理大檢查、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等;三是每年財政部門都組織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開展各類業務培訓,如:會計電算化培訓、會計人員上崗培訓等。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全縣所有獨立核算的行政事業單位都配備了專職的財務管理人員,都制定了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基本上按規定完成了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與不足(一)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工作開展不力1、部分單位領導認識存在偏差。一是認為行政事業單位不同于企業,不搞經營,抓不抓財務管理無所謂。二是認為抓內部財務管理是“作繭自縛”,捆了自己手腳,開支卡嚴了,得罪干部職工。三是認為抓管理是單位領導的事情,會計人員只要把數字搞準就行了。領導認識存在偏差是導致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工作開展不力的關鍵所在。2、審批控制制度存在缺陷。仍堅持財務審批“一支筆”制度,這項制度是對領導決策事項合理性的規范,但缺乏科學性。一是權力比較集中,開支不管是否合理,單位領導說了算。二是凡是領導簽字就能開支,直接把財務人員排除在管理范圍之外,不利于財務人員進行核算。三是單位領導對財務規定不一定熟悉,缺少專業財務人員的審核和把關,簽批質量難以保證。3、缺少真正的第三者監督。盡管有的單位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但落實明顯不夠到位。有的單位以成立民主理財小組、設定財務公開欄等形式進行監督,但由于單位內部千絲萬屢的利益關系,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各類外部檢查不及時、不全面,大多是事后監督,處罰的力度也不夠,有的單位屢查屢犯,甚至是明知故犯,效果不佳。沒有真正的第三者參與,僅靠自我監督,零星的檢查,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很難落實到位。(二)會計人員作用難以有效發揮。1、會計人員的撤換領導說了算。會計人員是單位根據需要設定的,撤換是單位領導說了算。這就存在一個問題:法規和領導之間該遵循那一個?違反法規,處罰的一般是單位,違抗領導,影響的一定是個人,權衡利弊,會計人員往往只能是傾向于領導。自身難保的境地,會計人員的作用確實難以發揮。2、會計人員的職責不明確。調查中發現,很多單位的會計人員是兼職,會計人員可能是打字員,也可能是檔案管理員,或是其他崗位,身兼數職,更有甚者身兼要職,會計業務成了附帶工作。個別單位違反規定設會計和出納員為一人。3、外界的支持比較弱。財政、稅務、審計等業務管理和監督部門,與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之間,多是部署工作、監督檢查,對于出現的問題,或批評、或通報、或處罰,真正深入單位幫助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少,另外,定期的、系統的專業培訓組織開展的少,而且培訓多為業務基礎工作培訓,不注重加強單位財務管理的要求,使會計人員在參與管理上產生惰性。(三)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偏低調查中發現,縣直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業務素質明顯偏低。截止2007年底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共計125人,第一學歷為財會類院校畢業的13人,占總人數的10.4%;具有會計系列初級以上職稱的22人,占總人數的17.6%;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11人,占總人數的8%;從以上統計資料可以看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知識水平明顯偏低。調查中還發現一種現象,部分單位會計人員對核算內容及會計科目的應用,模模糊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有甚者,延續了一種“師教徒”的做法,前任會計怎么記,后任會計就怎么學,照貓畫虎,不問對錯,新的會計制度實施了,也不會運用,依舊是老一套。從此可以窺見一斑,單位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不高。素質問題成為制約會計作用發揮的內在原因。
三、措施與建議調查分析中我們認識到,搞好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僅僅依靠單位本身是無法實現的,有些問題單位解決不好,甚至(一)政府介入,財政部門負責,全力抓好單位內部財務管理1、合理是界定單位財務管理內容。區分哪些是應該由政府管理的內容,哪些是單位財務管理的內容;哪些是單位有能力做好的,哪些是無能力管好,甚至是管不好的。區分責任,區別情況,有的放矢的開展管理。2、制定監督考核機制,對單位負責人實行責任追究制度,以引起單位負責人的重視。把對單位財務管理的考核納入縣委、縣府對單位的綜合考核和單位領導的政績考核。3、認真修訂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在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管理經驗,廣泛聽取各單位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聘請專業人員進行科學論證,按照“統一尺度,統一要求,便于操作,便于考核”的要求,認真修訂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真正實現有章可循。(二)財政部門參與,支持會計人員作用的發揮1、做好會計人員的保護者。《會計法》盡管對會計人員的保護做了明確規定,但僅限于受到打擊報復的,對會計人員的撤換和任用沒有明確規定。受到打擊報復才去保護,“亡羊補牢”,這項規定不全面。我們認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任用與撤換,不管什么原因,都要經過財政部門的審批,不能單位自己說了算。2、做好會計人員的管理者。主要是抓好會計隊伍的建設,保障會計隊伍質量。必須堅持持證上崗的做法,同時嚴把會計證的發放關,不合格人員一律不能從事會計工作。3、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對現有會計人員定期進行考核,建立會計人員檔案,對于優劣情況進行評議和獎懲,對于不勝任人員進行撤換。(三)加強繼續教育,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一是通過一年一度的繼續教育,幫助會計人員盡快提高個人業務素質和參與管理的能力。二是制定科學的培訓計劃,培訓要形成制度化,要嚴格考核,避免流于形式。三是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扶活動。我縣五年以來的會計基礎工作幫扶活動取得了顯著成績,應該繼續堅持,》接259頁
【參考文獻】
一、私營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因素
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是受理財環境制約的,研究理財環境各因素變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是為了分析財務管理的發展,尋求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途徑。影響我國私營企業財務管理的因素有宏觀方面也有微觀方面的,各種因素縱橫交錯、互為條件、相巨制約。
(一)宏觀環境因素的影響
宏觀社會環境包括國家經濟政策、產業政策、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狀況等。宏觀社會因素的正面刺激作用是因為地方政府對私營經濟鼓勵態度更為明顯,地方政府各種優化環境,促進私營經濟發展的經濟政策出臺,經濟結構中的市場化成分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進一步完善,融資“不以企業性質論長短,一視同仁”,為私營企業調節資金余缺,進行資本投資提供便利。稅法和公司法等法規不以所有制性質實行差別待遇,為私營企業市場公平競爭、規范管理活動起到推動作用。負面作用包括政府有關部門對私營經濟意識形態方面排斥力仍大,政府經濟主管部門和執法、監督部門在掌握政策中對私營企業“寧左勿右”,“寧緊勿松”,公共經濟資源分配中的差別待遇仍然存在,金融業的信用貸款仍不向私營企業開放,企業融資渠道少,融資總量有限。這些負面影響導致私營企業不敢冒然擴大投資,對外投資也信心不足,宏觀社會環境因素的變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地位職能作用,及活動空間有直接影響。
(二)微觀環境因素的影響
私營企業組織形式、結構、生產經營管理水平、業主及財務人員素質狀況、企業文化均影響企業的財務管理發展。
1、組織形式的選擇不同類型的企業,其資本來源結構不同,企業所適用的方面有所不同和差別,財務管理活動開展的空間范圍也不同。私營企業選擇有限責任公司這一組織形式的居多,但大多私營企業是親戚、家族、朋友合辦的企業,這類企業在建設初期情義代替規章制度。企業組織形式不同,其資本結構也不同,資本結構和組織特點影響企業財務監督模式和財務管理的具體。
2、業主素質:私營企業業主往往既是投資者又是經營管理者,他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財務管理活動的開展。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能否實現取決于業主在韜略上把握控制、監督理財的素質。
3、企業文化。業主在企業文化的形成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企業文化又影響財務管理人員選拔使用,財務管理職責權限及財務信息在企業管理中的披露程度。企業文化還在一定程度上是吸引和穩定財務管理人才的重要因素。
4、發展狀況。高科技私營企業里,人力資源是企業的重要資源,企業的發展壯大要靠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所以科技發展狀況影響企業管理機制和利潤分配機制,也影響財務管理的職能作用發揮。
在客觀和微觀兩方面的影響因素中,微觀因素對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刺激作用更大。以下側重從微觀環境因素著手,分析不同環境因素影響了財務管理的特征。
二、私營企業財務管理特征
企業只有在理財環境的各種因素作用下實現財務活動的協調平衡,才能生存和發展。私營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來源,財務監控模式方面有共性的一面;但因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層次的私營企業的內部環境因素不同,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也不同,呈現著階段性的特征。
(一)小規模、低層次私營企業的財務管理特征
小規模私營企業由于投資規模小,自有資金有限,企業經營管理層次低,產品科技含量。員工素質不高市場競爭力有限。這類企業的財務管理主要有以下特征。
1、憑經驗決策,財務管理地位不高小規模非科技型私營企業,其決策模式主要為經驗決策。私營企業在經營決策方面有著高效率的優勢,但決策程序較粗糙,決策所需信息中,相當程度仍使用以供銷人員為主體的偶遇式的市場信息收集方式,信息的收集處理利用并無規范的規則,財務人員參與收集分析信息極小,決策信息準確度較差,決策的可靠度低。企業財務管理未受到重視、財務管理在業主以外的管理中影響不大、地位不高。大部分小企業本配置獨立的財務管理機構或人員,財務人員被當作“記帳”員,主要負責對外提供財務與納稅報表。
2、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低,財務管理職能作用不大私營企業在發展初期,人與人的關系基于血緣關系和地緣聯系,對團體以外的人天然的不信任。在財務這一敏感部門,“忠誠度”成為用人的重要標志,無血緣、鄉緣關系的財務管理能人群體很難與家族勢力平衡。所以,在小規模低層次的私營企業,真正的財務專業人才很難留住,財務人員大多未經正規的專業培訓,缺乏財務管理的能力,難以為管理高層提供有效的財務信息。
3、業主“說了算”,財務管理內容單一的私營企業在其發展的初級階段,表現出個人專權和家族控制的特色,80%以上的資產集中于創業者身上,董事長兼總經理是普遍現象。企業的資金籌集、使用由老板說了算。權力集中的家族式的經營,使財務管理也高度集中。不少小型私營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僅限于財務控制,即財務部門通過控制財務收支和分析檢查財務指標完成情況來監督企業本身的經營活動,降低產品成本,增加企業盈利,協助業主實施財務監控。
(二)大型、高科技私營企業財務管理特征私營企業完成原始積累發展到一定規模(資本千萬元以上),企業的發展順靠科技與管理人才,企業管理也較國有企業創新快,財務管理活動呈現著企業財務管理特征。
1、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明確,財務管理受到重視所有制結構決定了私營企業的經營以追逐利潤為目標。在這一總體目標的指導下,企業的各個部門包括財務管理部門都努力工作,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同時私營企業資產達到一定規模后,企業生產和經營各個環節都是面向市場的,財務工作也處處體現了市場對于企業資金的籌集和運用的深遠影響。企業正是通過財務管理的統籌安排和統一協調將內部形式上相互隔離但內容上緊密相關的各項決策過程結合起來,以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在這種巨大的外在壓力作用下,私營業主及高層管理者不得不重視財務專業人才的作用,不少大型私營企業專設的財務管理機構并賦予應有的權力和手段,實現合理籌集資金有效運用資金,加強財務分析與監督的目的。
2、激勵機制靈活,財務管理工作創新不斷在相當一部分大型私營企業中,財務人才在財務管理職位上受到重視,企業業主認識到。企業所需要的不再僅僅是“記帳”的人,而需要理財能人。加上私營企業在資產達到一定規模后,受到更大的外部壓力而需淡化家族色彩,以適應嚴厲的法律,政策環境和社會輿論。拋棄“上陣親兄弟,打虎父子兵”的陳腐觀念,超越了家族式經營的原始積累階段,并以其靈活的人才聘用機制,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占了先機。為吸引和穩定高水平人才,私營企業在激勵機制和企業文化建設上下功夫。二些大型、高科技私營企業以“績效股”、“認股權證”、“年薪”、“津貼”等褒賞企業有功之臣的激勵機制,有效地推動了管理人員在管理方面不斷創新,開拓進取。財務能人不再僅僅是“聽老板的話,記好帳,守好財”那類人,而是精于管理,善于開創,敢于提出獨特的見解,能為企業發展出力的專業人才。財務管理工作與國有企業相比,少了框框的限制,更容易創新發展,各種財務戰略管理手段,更容易被采納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市場觀念,競爭觀念,開放觀念更容易被財務人員接受。
3、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財務控制分析職能突出大型、高科技私營企業,通常會形成一定授權經營機制,從而形成業主以外的管理層,但大部分私營企業財務管理仍信奉“穩定優先、兼顧效率”原則,實行集權型管理。“在企業統一籌劃。監控之下,對所屬分公司、部門的財務活動實施有效的管理,并通過健全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堵塞漏洞,保證資金安全有效使用。這種高度集權的管理模式在私營企業集團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統籌規劃,集中有效財力開發產品、搞大項目,占領市場,促進資本原始積累,制止資金浪費,確保集團資產安全發揮了積極作用。與此相適應,企業財務控制和分析職能得到了強化,財務管理部門制定控制標準,分解落實財務責任,實施追蹤控制,及時調整誤差,分析產生的差異,為考核評價財務活動提供信息。同時,公司財務人員參與企業經營的全過程,對企業的決策和運行實行動態管理和制約,促使企業經營獲得高速穩健的運行。
我國大型私營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雖然有所改進,財務管理也受到業主和管理當局重視,但從總體上看,仍處于低效率低水平階段。財務管理工作與私營企業日益發展壯大的要求不相適應。要使我國私營企業財務管理為企業的穩定增長、長遠發展和使企業具有強壯生命力和優越的競爭力作出更大貢獻,就應進一步優化企業理財環境,突出財務管理的戰略地位,健全財務管理機構,并將其放在高層管理的位置上,賦予財務管理部門更大的權力和責任。要按市場經濟的要求,進一步轉變觀念更新內容、轉變職能,建立健全財務管理人員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理財的積極性、創造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提高私營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一、財務管理目標特性的思辯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特性,是指財務管理系統中目標要素的內在的、固有的、質的規定性。筆者認為,從系統論的基本原理來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具有以下四個基本特征:
1.系統性。系統性是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要素對財務管理系統內的其他要素及有機構成具有終極導向性。也就是說,財務管理目標是財務管理系統的出發點和歸宿,目標的設置,應以系統整體最優化為首要原則。因此,財務管理目標不僅應兼顧利益主體各方的利益,達到系統最優化,而且應引導企業財務行為在持續經營期內始終服務于其財務管理目標,避免短期行為的發生。在各種財務管理目標模式中,企業價值最大化基本符合這一特性;而利潤最大化具有短期行為,不符合目標終極性,股東財富最大化僅注重股東利益,也不符合系統最優原則。
2.相關性。相關性是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與系統內其他要素的范圍及口徑一致、協調和有機關聯,達到系統最優化目標。具體地說,就是要與企業理財主體空間范圍相一致,與企業所處的理財環境相適應,而且兼顧、協調各種利益主體的利益。利潤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能夠滿足這一要求。而股東財富最大化卻混淆了企業和股東的關系,一個理財主體的財務管理是為了實現另一個理財主體的財富最大化,這從上無法解釋。財務管理環境對其目標模式有重大,我國企業制度還未真正、完全地建立起來,選擇企業價值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模式,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及可行性;而股東財富最大化模式僅適合于上市公司,而且只注重股東利益,對企業其他關系人的利益不夠重視。況且股票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并非是公司所能完全控制的,把不可控的因素引入理財目標,顯然是不合理的。
3.操作性。操作性就是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確定的是先進可行的,是可以操作的。操作性的關鍵在于計量。利潤最大化的目標模式操作性較強,但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問題,具有短期行為的傾向,而股東財富最大化模式以股票價格最大化為標準,也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相關性和可行性不強。企業價值最大化模式,只能通過資產評估來確定企業價值的大小,并且確認成本較高,確認時間、確認范圍也受到一定限制。
4.效率性。效率性是指財務管理目標的設置,一定要考慮資金利用的效率,爭取資金利用效率最大化,這不僅有利于財務資源的優化配置,而且有利于資源的有效利用。企業價值最大化、利潤最大化只注重企業理財效果的最大化,而沒有考慮企業理財效果與其投入資本的關系,即理財效率的問題。而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模式,雖以每股股價為標準,但不同股票的每股含量在經濟上并不等量,所含有的凈資產和市價也不同,即換取每股收益的投入量不相同,限制了每股收益及其股價在公司之間的橫向比較,因此,也難以促進社會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
通過以上評述可以看出,上述三種財務管理模式均存在著某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筆者認為,符合這四個基本特性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應該是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
二、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最優選擇——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
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MEVAR)目標模式,是指企業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取最優化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及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的基礎上,追求一定時間內所創造的經濟增加值(EVA)與投入資本(C)之比的最大化。EVA是企業經濟增加值〔EVA=EBIT.(1-T)-Kw.C,其中:EBIT為息稅前利潤;T為所得稅率;Kw為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C為企業投入的平均資本〕。一般而言,通過一定技術性的財務調整,EVA可近似等于生息債務與權益賬面價值之和。企業經濟增加值率(EVAR)可通過下列公式計量:
上述公式中,EVAt為第t年企業的經濟增加值;k為與風險相適應的貼現率;Ct為第t年企業的平均資本投入;t為EVA和C的具體時間;n為企業經營的持續時間。從上式中可以看出,企業經濟增加值率EVAR與EVA成正比,與K、C成反比。在K、C不變時,EVA越大,則EVAR越大;在EVA不變時,K、C越大,則EVAR越小。若不考慮企業資本投入C的情況下,K的高低主要由企業風險的大小來決定。當風險大時,K就高;當風險小時,K就低。也就是說,企業經濟增加值,與預期的報酬成正比,與預期的風險K成反比。從財務管理假設可知,報酬與風險是同增的,報酬的增加是以企業風險的增加為代價的,而風險的增加將會直接威脅到企業的生存,企業經濟增加值只在風險和報酬達到比較好的均衡時才能達到最大。
在企業經濟增加值EVA不變時,考慮企業的資本投入C,就可衡量企業資本增值的效率。若EVA現值越大,而C不變或越小,企業經濟增加值率就趨向最大化;反之亦然。以企業經濟增加值率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具有以下優點:①考慮了取得報酬的時間,并利用時間價值的原理進行計量。而且經濟增加值的一個重要屬性是投資年度的EVA的現值,等于其投資年度的NPV(現金凈流量現值),而未來的企業現金凈流量現值之和就是企業價值。因此,這一目標模式包容了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模式。②地考慮了風險與報酬的聯系。③克服了企業在追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因為不僅目前的利潤會影響企業的經濟增加值率,預期未來利潤對其經濟增加值率的影響作用也會更大。④將經濟增加值的現值與投入資本的現值進行比較,可評價和企業資本增值的效率。進行企業財務管理,不僅要正確權衡報酬增加與風險增加的得與失,努力實現二者的最佳平衡,而且必須講究投入資本的增值效率,使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同時,資本增值效率也最大。因此,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觀點,體現了對經濟效益的深層次認識,是現代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
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作為現代財務管理目標的最優選擇,還具有幾個明顯的特征,主要可分為以下四點:
1.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不僅擴大了考慮問題圍,還注重目標的兼容性和導向性。現代企業理論認為,企業是多邊契約關系的總和,各方都有自身利益,共同參與和構成企業的利益制衡機制。若試圖通過損壞一方的利益而使另一方獲利,其結果必然會導致矛盾沖突,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而企業經濟增加值最大化,包容了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具有兼容性的一面。由于企業經濟增加值(EVA)是根據公式EBIT.(1-T)-Kw.C來確定的,以EBIT為基礎,考慮資本投入及綜合資本成本,要使EVA最大化,就必須充分利用財務資源,這無疑都有賴于財務管理目標的正確導向,而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恰好有利于上述功能要求的實現。
從歷年的財政收支情況來看,鄉鎮幾乎所有財力,縣直大約三分之二財力,用于行政事業單位人員論文工資發放及辦公經費的開支。可以說大部分財政收入都是在行政事業單位“花”出去的。目前,盡管縣財力狀況還不能完全滿足行政事業單位的開支需要,部分單位經費開支還十分緊張,但從全縣總體情況和資金的總額來看,涉及所有的鄉鎮和縣直八十多個單位,資金數千萬,面廣量大,這就不容忽視地存在財務管理的問題。為此,我們展開調查,試從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角度,尋找一些突破,以規范管理、節約和有效使用資金,促進財政工作上水平。
一、基本情況近幾年,為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利津縣相繼出臺了《預算外資金管理辦法》、《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若干規定》、《關于加強鄉鎮財務管理的若干規定》等規章制度,同時,結合上級要求,推行和落實了“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政府采購、試編部門預算等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另外,結合當地實際,大力開展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一是從基礎工作抓起,自2003年開始,財政部門在全縣范圍內對行政事業單位開展了會計幫扶達標工作;二是注重日常監督管理,每年都由縣財政監督局負責,對行政事業單位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各類檢查,如:預算外資金管理大檢查、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等;三是每年財政部門都組織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開展各類業務培訓,如:會計電算化培訓、會計人員上崗培訓等。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全縣所有獨立核算的行政事業單位都配備了專職的財務管理人員,都制定了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基本上按規定完成了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與不足(一)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工作開展不力1、部分單位領導認識存在偏差。一是認為行政事業單位不同于企業,不搞經營,抓不抓財務管理無所謂。二是認為抓內部財務管理是“作繭自縛”,捆了自己手腳,開支卡嚴了,得罪干部職工。三是認為抓管理是單位領導的事情,會計人員只要把數字搞準就行了。領導認識存在偏差是導致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工作開展不力的關鍵所在。2、審批控制制度存在缺陷。仍堅持財務審批“一支筆”制度,這項制度是對領導決策事項合理性的規范,但缺乏科學性。一是權力比較集中,開支不管是否合理,單位領導說了算。二是凡是領導簽字就能開支,直接把財務人員排除在管理范圍之外,不利于財務人員進行核算。三是單位領導對財務規定不一定熟悉,缺少專業財務人員的審核和把關,簽批質量難以保證。3、缺少真正的第三者監督。盡管有的單位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但落實明顯不夠到位。有的單位以成立民主理財小組、設定財務公開欄等形式進行監督,但由于單位內部千絲萬屢的利益關系,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各類外部檢查不及時、不全面,大多是事后監督,處罰的力度也不夠,有的單位屢查屢犯,甚至是明知故犯,效果不佳。沒有真正的第三者參與,僅靠自我監督,零星的檢查,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很難落實到位。(二)會計人員作用難以有效發揮。1、會計人員的撤換領導說了算。會計人員是單位根據需要設定的,撤換是單位領導說了算。這就存在一個問題:法規和領導之間該遵循那一個?違反法規,處罰的一般是單位,違抗領導,影響的一定是個人,權衡利弊,會計人員往往只能是傾向于領導。自身難保的境地,會計人員的作用確實難以發揮。2、會計人員的職責不明確。調查中發現,很多單位的會計人員是兼職,會計人員可能是打字員,也可能是檔案管理員,或是其他崗位,身兼數職,更有甚者身兼要職,會計業務成了附帶工作。個別單位違反規定設會計和出納員為一人。3、外界的支持比較弱。財政、稅務、審計等業務管理和監督部門,與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之間,多是部署工作、監督檢查,對于出現的問題,或批評、或通報、或處罰,真正深入單位幫助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少,另外,定期的、系統的專業培訓組織開展的少,而且培訓多為業務基礎工作培訓,不注重加強單位財務管理的要求,使會計人員在參與管理上產生惰性。(三)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偏低調查中發現,縣直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業務素質明顯偏低。截止2007年底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共計125人,第一學歷為財會類院校畢業的13人,占總人數的10.4%;具有會計系列初級以上職稱的22人,占總人數的17.6%;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11人,占總人數的8%;從以上統計資料可以看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知識水平明顯偏低。調查中還發現一種現象,部分單位會計人員對核算內容及會計科目的應用,模模糊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有甚者,延續了一種“師教徒”的做法,前任會計怎么記,后任會計就怎么學,照貓畫虎,不問對錯,新的會計制度實施了,也不會運用,依舊是老一套。從此可以窺見一斑,單位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不高。素質問題成為制約會計作用發揮的內在原因。
三、措施與建議調查分析中我們認識到,搞好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僅僅依靠單位本身是無法實現的,有些問題單位解決不好,甚至(一)政府介入,財政部門負責,全力抓好單位內部財務管理1、合理是界定單位財務管理內容。區分哪些是應該由政府管理的內容,哪些是單位財務管理的內容;哪些是單位有能力做好的,哪些是無能力管好,甚至是管不好的。區分責任,區別情況,有的放矢的開展管理。2、制定監督考核機制,對單位負責人實行責任追究制度,以引起單位負責人的重視。把對單位財務管理的考核納入縣委、縣府對單位的綜合考核和單位領導的政績考核。3、認真修訂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在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管理經驗,廣泛聽取各單位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聘請專業人員進行科學論證,按照“統一尺度,統一要求,便于操作,便于考核”的要求,認真修訂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真正實現有章可循。(二)財政部門參與,支持會計人員作用的發揮1、做好會計人員的保護者。《會計法》盡管對會計人員的保護做了明確規定,但僅限于受到打擊報復的,對會計人員的撤換和任用沒有明確規定。受到打擊報復才去保護,“亡羊補牢”,這項規定不全面。我們認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任用與撤換,不管什么原因,都要經過財政部門的審批,不能單位自己說了算。2、做好會計人員的管理者。主要是抓好會計隊伍的建設,保障會計隊伍質量。必須堅持持證上崗的做法,同時嚴把會計證的發放關,不合格人員一律不能從事會計工作。3、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對現有會計人員定期進行考核,建立會計人員檔案,對于優劣情況進行評議和獎懲,對于不勝任人員進行撤換。(三)加強繼續教育,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一是通過一年一度的繼續教育,幫助會計人員盡快提高個人業務素質和參與管理的能力。二是制定科學的培訓計劃,培訓要形成制度化,要嚴格考核,避免流于形式。三是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扶活動。
在網絡信息技術推動下,企業經營活動的電子商務環境正在逐漸形成,企業經營活動的方式、管理模式正在發生根本的變革。主動迎接管理模式的變革,積極推動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成為企業發展的迫切要求。
一、電子商務環境對財務管理模式的影響
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是指企業為實現財務管理目標,而建立的財務組織結構、財務處理流程、財務處理方法、財務制度和財務信息系統的總稱。在不同的企業中,由于企業內外部環境不同,從而形成財務組織結構、財務處理流程、財務處理方法、財務制度、財務信息系統方面的差異,導致財務管理模式的不同。企業財務管理模式一經形成,在一定時期表現出穩定性和協調性,但隨著企業內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其表現出動態發展的特性。
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電子商務環境正在逐漸形成,使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基于電子商務,企業生產、管理、營銷等各種活動更加融合,企業內部之間、企業與外部之間通過網絡傳遞信息、處理業務,使財務管理活動處于電子商務環境中。電子商務環境正在對財務管理模式產生重要的影響。其表現在:
1.財務組織結構的影響
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相融合,出現模糊分工狀態,以往由財務部門處理的一些核算業務將按其業務發生地點歸到制造、營銷、供應等部門來完成。財務部門從人員集中實體部門機構向人員分散的虛擬部門機構轉變。財務部門內部的人員分工、崗位設置也將發生較大變化。傳統財務部門萎縮,職能分解,包括決策和業務在內的網絡虛擬的財務機構代替傳統的財務管理機構。
2.財務處理流程的影響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計算機網絡代替了紙筆、算盤、計算器,電子單據在線錄入,電子貨幣自動劃轉,財務業務協同,所有信息,即時產生,資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財務管理無需再建事先固定地劃分成一個個各自獨立的環節,所有信息匯成了一條連續的信息流,所需的任何財務信息都可直接從網上獲得。傳統的財務處理流程將面臨著一次全面的重組。
3.財務處理方法的影響
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業務活動,如網上交易、網上結算、網上營銷、網上采購、網上報稅、網上報關等,都將在網上進行處理。傳統的會計計量方法、財務預算方法、資本管理方法、財務分析方法等都將發生根本性的變革。
4.財務制度的影響
電子商務環境下,全新的經濟形態改變傳統工業社會的經濟規則。國家規范企業活動的各種制度面臨新的要求。會計制度、會計準則等必將適應新的環境要求而發生變革。就企業本身而言,財務組織、財務流程、財務處理方法的變革必然要求建立新的財務制度。
5.財務軟件的影響
電子商務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正從被動地匯總業務職能部門的財務數據,轉向與業務協同,主動地在業務發生時獲取詳細信息;財務軟件正從部門級、企業級向供應鏈級發展,并與其他子系統相互滲透,彼此的界限日益模糊。在信息技術的沖擊下,財務信息系統的改變,不再是簡單的修補,而是一次深刻的革命。未來財務系統不僅僅是面向財務處理,其觸角延伸到企業內外活動的各個末端,系統功能的可變更性、可擴充性,系統內部外部數據的共享和一致成為必然發展趨勢。未來的財務軟件本身就是電子商務的一部分,它將對企業財務管理模式變革起到巨大的拉動作用。
二、電子商務環境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電子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表現出以下基本特征:
1.財務與業務協同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內部網絡使采購、入庫、付款、出庫、銷售等業務與財務協同運作。外部的網絡使企業與客戶、供應商、政府管理部門乃至整個聯盟企業之間協同運作。
2.實時財務控制
電子商務環境下,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經營活動的數據,最短的時間內采用多種方法生成財務信息,最短的時間內反饋到信息使用者,最短的時間內將控制指令到業務活動中,實時校正經營活動。3.遠程財務處理控制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通過互聯網絡,財務處理控制跨越物理空間,延伸到企業內的每一個部門,延伸到企業外部的所有可利用資源,延伸到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國家、甚至全球。
4.集中管理
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數據集中、信息集中、管理權集中。財務系統實時、直接采集業務活動的源頭數據,對數據集中管理,達到信息共享,實現整體集中管理,實現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統一。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著力點
1.從財務組織結構設計
面對電子商務環境,企業組織的實踐和理論均表明,傳統的企業組織結構正在呈現出扁平化的變化趨勢。
2.從財務處理流程重組
20世紀90年代,美國管理學家哈默針對信息技術對管理的影響提出了“企業流程再造”思想,并在歐美等國企業掀起了“以流程再造”為核心的企業管理革命浪潮。企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管理方式對組織結構和流程重新設計,合并重復的環節,盡可能減少無效或不增值的活動,從整體流程全局最優的目標,設計和優化流程中的各項活動。
3.從財務處理控制方法改進
長期以來,很多財務處理控制方法在財務管理中得到應用,如授權批準、財產保全及復式記賬等。但是,還有許多先進的方法,如全面預算、標準成本控制及無形資產計量評價(EVA、FIMIAM)等方法,在我國應用程度非常低。究其原因,除了經濟環境、思想觀念、財務人員素質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沒有把這些方法與信息技術結合。
4.從財務制度的創新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受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較深,財務管理、會計內部控制等工作不夠重視,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財務管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和業務能力不強。很多單位的財務管理方式粗放,管理者不了解財務管理的功能,不能正確的認識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的關系,有的將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混為一談,導致財務管理應有的監控功能難以正常發揮。
(二)預算編制不合理
有些單位漠視預算工作,有些雖然有預算,但預算沒有經過法定的程序進行批復。預算的編制時間倉促,編制方法落后,缺乏嚴肅性和科學性。另外,在預算的執行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有的預算單位在資金使用中,支出申控制不嚴,超支浪費現象嚴重。有些單位隨意擴大開支范圍,巧立名目發放獎金,提高補貼標準,“專款不能專用”的現象時常發生,嚴重影響了專項工作的進展和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國有資產管理存在問題資料來源于/
首先,國有資產產權不清晰,有些單位將資產視為“私有”資產,不履行資產的處置審批、評估、技術鑒定等程序,按照自己的意愿作價處理。隨意報廢、轉讓、損贈、轉讓經營使用權等現象時有發生,造成產權不清或產權糾紛。其次,國有資產流失現象嚴重,有些單位直接將經營收入作為單位的“小金庫”;有的則在出租、折股、聯營時將國有資產低估作價,轉移國有資產,將國家利益轉變為集體利益甚至個人利益。
(四)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有些行政事業單位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合理,缺乏可操作性,遇到問題時又強調靈活性,內部控制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崗位的設置和人員的配置不合理,有的會計出納職責不夠明確,存在工作職責交叉,互相缺乏監督的情況;有些單位出納兼任記賬、稽核,檔案保管等工作,沒有做到不相容業務的分離,未能履行相互牽制的原則。會計事前、事中、事后審核監督也不嚴格,特別表現在支出報銷憑證審核不嚴格。
(五)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者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以及職業道德都有待進一步提高,有些財務管理人員是直接從原職工中挑選從事財務工作,根本沒有經過專業理論的系統學習,專業技能不強,業務素質不高。個別單位財會人員不能與時俱進,不懂財務制度,對于報送財政部門的財務報表都采取“倒軋”的方法,歪曲了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
三、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完善預算編制
在預算管理上貫徹預算計劃、編制、執行、評價并重原則,逐步建立一套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預算管理體制,從源頭上為預算執行的有效性提供保證。具體的做法是:科學合理的編制部門預算,大力推廣零基預算的編制方法,要進一步細化收支項目,落實政府收支分類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保證預算與實際水平相符合;預算編制部門要細化預算編制與批復,建立和完善預算支出標準,提高預算編制水平;嚴格區分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在項目支出的管理上,建立專項支出項目庫,規范和強化預算約束力;加強專項資金的管理和控制,做到專款專用、專項管理。
另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要結合本單位的特點,優化支出結構,對支出結構進行科學的論證與分析,加強對于資金使用前的預測,重視對使用效益的分析。行政事業單位的性質決定了其要擴大事業性支出的比例,一定程度上減少管理性質的消耗支出,對消耗性的支出控制在限額以內。在預算執行上必須嚴格按預算批復有計劃組織收入、安排支出,逐步杜絕隨意修改預算,追加預算的做法,建立健全科學評價體系,為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二)規范會計核算行為
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快國庫集中支付的轉軌,利用現代信息和計算機技術,建立完善資金支付動態監控系統,并作為國庫集中支付監管機制的技術支撐,促成財政資金支付使用信息的對稱,使財政部門掌握和了解財政資金支付使用的有效信息,改變傳統資金監督管理模式,實現資金監督管理從事后查賬到事前預測和事中監督的重大轉變,全面提升財政監管水平。另外,完善具體的會計工作,加強對國有資產的購置,使用,處理等全程的監督,也能一定程度上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與完整,保證資金的使用效率。
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的核算功能,可以借鑒成本會計在企業中的運用。目前,在行政事業單位中,應用成本會計的某些方法可以達到控制費用支出,衡量各部門工作效率的目的。一是,期末結轉時,對應收、應付及預收預付會計事項,一律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調整入賬,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由使用資產部門負擔,利用會計資料對單位各部門工作及費用作出成本與效益分析。二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各部門的費用分攤,由于各部門的工作性質和任務各不相同,有些部門的工作是替其他部門服務的,就必須相應的將其費用分攤給其他部門負擔,服務部門費用的分攤,理論上應該按受益部門的受益程度采取“交互分配法”來計算,如水電費、工資及津貼等。
(三)加強審計工作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一定程度上不存在違法違紀的現象,有必要加強審計工作。首先,可以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建立行政事業單位的數據庫系統,即對每一個單位的人員數量及編制、機構的職能及設置、行政性收費項目和標準,是否存在違法違紀的行為等進行記錄。在審計方式上可以選擇實施重點審計,在前期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選擇不合規范的單位進行重點審計,這種審計要形成制度,每年分次進行,而不是應付上級下達的任務,也不能走過場。在實施審計的過程中,要注重審計技巧,減少指令性的計劃,對于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向上級審計機關報告。資料來源于/
其次,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要加強經濟效益審計,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監管機制,提高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審計人員單位生產經營的基本情況、預算的編制及執行信息進行深入的調查了解,要以審計證據為基礎基礎,客觀公正的對預算管理情況做出客觀評價。同時,將審計的過程逐步前移至預算全過程,實行定期審計、連續審計,加大審計密度和力度,將審計重心由結果審計轉變到更多地關注過程監控,加強對預算過程中效益的監控和對過程。
(四)規范內部控制,實現有效監督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各部門要定崗定責,明確分工,堅持不相容職務的分離,貫徹互相牽制的原則,真正實現內部控制的作用。財務部門要做到會計和出納不能一人兼任,印章和支票等分開保管,出納人員不兼任稽核、會計檔案管理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等。在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轉型后,在各預算單位重新分設會計和出納,單位內部按不相容職責相分離的原則,形成不相容的崗位之間、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單位管理者與財務之間、管理者與個人之間的相互牽制與控制。
另外,實施有效的監督機制,建立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相結合、經常性監控與專項檢查監督相結合的監督機制。行政事業單位要定期公布單位的財務情況,實行政務公開制度,接受單位員工與社會的監督。上級管理部門、財政、審計、稅務等部門各司其職,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經常性監控與重點檢查監督,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進行處理。監督檢查的重點可以放在以下幾個方面:以《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為會計基礎工作的基本衡量標準和依據,對會計工作質量進行監督;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試、考核,不斷提高其業務素質;進一步規范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對未按規定設置會計賬簿、單位私設會計賬簿和賬外設賬的單位,依照有關規定從嚴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