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3:3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自主閱讀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對問題情境通過積極思考,獨立探索,改變全盤授予的傳統教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內部動機作用,增強獨立性和自信,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古人說得好:“讀書無疑須教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閱讀教學則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讓學生親自去探索思考,在自主閱讀中激勵他們智慧與潛能的發揮,從而提高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閱讀教學的教材多是現成文章,新知識是螺旋遞升而不是直線上升。學生對每篇課文的理解,除了借助自身的社會閱歷與生活體驗和感受外,還可以憑借語境(上下文)和工具書(字典)來自學掌握。俗語說得好,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而學生只有樂于去學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首先要激發并培養學生樂于發現問題的興趣。
對于枯燥無內容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與被動的,如果能夠主動發現,往往會是風光無限,其樂無窮。所以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去體驗發現的樂趣。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閱讀教學的良好氣氛。比如:運用現代化的電化教學手段,通過制作幻燈片展示。如上《我要的是葫蘆》,用幻燈片來演示細長的葫蘆藤、可愛的小葫蘆、雪白的小花,以及和葫蘆有關系的根、藤、葫蘆。我們給葫蘆施肥澆水后,養料被根吸收,通過藤,送到葉子,葉子被陽光照射后,把養料加工成葫蘆成長所需要的營養,這樣葫蘆就慢慢地長大了。學生天生具有好奇心,再加上生動的動畫效果,自然興趣就來了。這是教師把葉子葫蘆的中間加上了蚜蟲(用動畫來顯示)一只只的蚜蟲是那么開心的啃吃葉子,聰明的學生一定想到了:為什么可愛的小葫蘆沒長大了就落了呢相信學生會很有興趣的去尋找答案,得出結論:葉子生了蚜蟲,蚜蟲吃掉了能制造葫蘆生長所需用的營養,沒有了養料,葫蘆就慢慢地“餓死”了!
學生在生動的幻燈動畫中有了自主學習的興趣,樂于發現問題,并從中體驗了發現問題的樂趣,這樣的教學相信學生是不會學不到知識的,也就不用擔憂學生的不學與學不好了。
2.其次要培養學生敢于發現的精神與善于發現的能力。
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說過這樣一句話:“學校中知識的目的,不在于知識本身,而在于使學生自己獲得求知識的方法。”教師如果成功地引導學生發現了什么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的能力。我們要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學習,徹底改變老師的“全盤授予”。放下教者的架子,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要善于由淺入深地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的精神,樹立學習的主人翁意識。
例如一位老師教完《草船借箭》后發問: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問題要提請大家探究的有一位學生問:為什么諸葛亮會比周瑜高明,原因是什么顯然,這一問題閃現著思維的智慧火花。于是,這位老師立即將它提升為:在籌劃備箭上,周瑜和諸葛亮的策略有什么不同即他們在考慮問題上的思路有什么不同哪種思路好這一問,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經過一番爭議,學生的認識趨于一致:諸葛亮的思路和周瑜不一樣,周瑜是以常規思路來思考的,以為箭只能“造”才能得到;而諸葛亮用創造性思維來思考,想到以“借”可得到箭,也就是以“借”代“造”的方法智取,即利用天時地利向多疑善猜的曹操去“借”箭。課題上的一個“借”就說明諸葛亮的謀略智慧要比周瑜高明得多。擔心學生提的問題會破壞老師設計的教學過程是多余的。
改變閱讀教學教師的提問與學生的應答來組織教學,教師要善于引導、設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貫徹落實素質教育,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如教《豐碑》,在學生了解軍需處長可歌可泣的事跡后,設計三個讀的環節:(1)自由朗讀,想想哪些地方讀不懂等下可以提出來。(2)檢查朗讀,每人自由讀一個自然段,而且是大家主動站起來朗讀。(3)有感情朗讀,最后讓學生在優美的配樂中進行朗讀。這樣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更能促進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形成。只有改變舊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充分的讀、思、問、議、寫的時間,才能拓寬學生各自施展才能的天地。
二、自主閱讀,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而人又是個體,他有他自己獨特的一面,如果說讓人都一模一樣,我想這世界肯定很不精彩的。所以小學閱讀教學學生創造性的培養就顯得猶為重要。小學閱讀教學本身具有很強的創造因素,閱讀教材是作者的文學創作,小學生作文就是兒童的語言創作。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創新精神,使學生敢于說自己的理解與看法,而不是老師教一句,學生就學一句,應是老師教一句,學生學三句。作為教師,要努力創設學生創造能力的民主環境,要善于分析并支持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個人看法,要讓學生學習的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讓他們有自己獨自的看法,只要不重復別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當然也不是讓學生孤立地去創造,可以與觀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斷的判斷力相結合。如何培養學生閱讀教學的創造性呢主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造性語言。
閱讀教學中創造思維的培養,不能脫離創造性語言訓練。要在創造性語言訓練過程中,培養學生創造思維,二者是統一的。下面就談談以培養思維為主的語言訓練。
1.豐富表象與培養學生語言的形象性。
表象是形象思維的組成部分,是指人過去感知的事物在頭腦中留下的形象。兒童的表象積累多了,就會促進思維。可以讓學生多觀察,積累表象。比如讓學生觀察春天,當學生看到柳綠了,花開了,自然就會說出有關春天的語句:春天來了,粉紅的桃花開了,柳樹抽出了嫩綠的枝芽……
2.培養想象創造性的語言訓練。
法國思想家狹鎮羅普說過:想象,這是一種特質,沒有了它,一個人既不能成為詩人,也不能成為哲學家,也就不能成其為人。雖然說的有些大了,但是說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有了豐富的想象力在閱讀中,對課文的情景就能具體理解,并能浮想聯翩,且思維活躍,創造力強,學習生動活潑。怎樣培養呢方法很多。
(1)揭示關鍵詞語、句子。如《黃河象》中有這樣一段話:“老象的右腳正好踩在一塊橢圓形的石頭上,石頭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腳來不及往回收,一下子就踏進河里,踩在河底的淤泥土,深深地陷了進去。”老象是怎樣陷進淤泥中的閱讀時就可以抓住“橢圓”“陷”“來不及”“一下子”“踏進”“踩”等詞語展開想象。《賣火柴的小女孩》中有這樣一句概括性的話:“她在一座房子的墻角里坐下來,蜷著腿縮成一團。”我們從中可以想象一個赤著腳的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的大年夜里,躲在墻角下,饑寒交迫地縮成一團的樣子,多可憐啊!
(2)抓標點符號。如在《金色的魚鉤》一文中,老班長在生命垂危時,還囑咐三個小戰士:“我……我不行啦。你們吃吧!還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從這段話中的省略號和感嘆號中,我們如果展開豐富的想象,老班長痛苦卻又堅毅的神情就會展現在我們面前,從而也能進一步體會他寧可犧牲自己,也要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的高大形象。
2.高中英語自主教育閱讀教學策略的相關探究
根據文章之前的分析,自主教育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開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自主教育對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有著顯著的推動作用,因此文章在本節對高中英語自主教育閱讀教學的策略進行探究,以促進整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
2.1在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配套尋找相關閱讀材料,指導學生嘗試進行自主閱讀。
現階段高中英語機械化的講授并不能為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幫助,英語知識的綜合應用以及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往往需要借助學生自主化的探究。因此在高中英語自主教育開展的過程中,英語教師要結合現階段的課程教學內容,為學生尋找相關配套的閱讀材料,并讓學生借助課堂中所學的基本單詞與語法結合工具書的幫助嘗試開展英語自主閱讀。在教師資料的指導下,學生的英語閱讀有了明確的方向。而在英語基礎知識以及工具書的幫助下,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探究也有了更加深入的進步。進而在這種嘗試性的自主閱讀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教師閱讀材料的指導能夠有效的將課程學習的基礎知識應用到閱讀中來,既強化了課程教學的基本效果,又為自身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幫助。
2.2指導學生進行小組探究,發揮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
高中階段的學生經過長時間學習的積累與鍛煉,其對于英語的學習有了一定的方法,同時對于英語知識的應用與探究也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在自主教育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學生團體的力量,來指導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的自主化學習。在課堂組織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英語實際的學習情況來為學生分成各個英語小組,同時結合之前課程教學時的同步閱讀材料,讓學生對自己的閱讀情況進行探究。整個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組織者以及答疑者的工作,既保障學生能夠得到合理的指導,又不過度的干涉學生的自主探究。在這種教學模式開展下,學生能夠根據自己之前閱讀中出現的問題來在小組內進行有效的探究,整個課程探究的效率得到提升。同時學生在自由的環境下開展英語閱讀課程的探究,其對于知識的基本應用以及閱讀內容的學習能力都有了快速的發展,進而整個教學活動為英語課程教學效果的拓展提供了充足的動力,學生獲得學習能力與英語閱讀能力雙方面的強化和提升。
2.3定期開展英語閱讀交流課,為學生提供自主交流的平臺。
英語閱讀自主化教學效果的提升與維系還需要教師定期的開展一些鞏固的工作來進行保障,而這一過程中教師同樣要注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保障學生能夠對英語閱讀進行有效的探究。因此在這種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定期的開展一些英語閱讀交流課,以學生英語閱讀收獲描述、學生英語閱讀問題探究以及課程總結三個環節來對英語閱讀的自主學習進行交流和探討。英語閱讀收獲的描述可以使得學生再次借助英語的表述來鞏固閱讀的效果;英語問題的探究可以綜合性的解決學生近期的學習問題,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能力;英語課程總結又可以使得班級的學生能夠互相借鑒他人有效的方法,進而為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加充足的動力。
陶行知先生說:“做是學得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學生的學習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自主“做”的過程,任何缺乏了自主體驗的課堂無論如何精彩,都只不過是矯揉造作的秀場。只有在文本間最樸實的行走,最簡單的撿拾,才能讓學生從中體驗真實,發現自我,真正喚醒語文課堂的生命力。
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提高自主閱讀效率,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不二法門。然而新課程改革以來,有些教師打課改的旗號,將多媒體、游戲、比賽等多種形式毫無遺漏的應用于閱讀課堂,以刺激學生感官,吸引學生注意。然而,經歷后才會發現,這樣的課堂看上去熱熱鬧鬧,實則高耗低效,不能從文本角度出發的課堂又怎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因此,教師必須用心審視新課改的本質,從文本出發,潛心會文,在反復的字詞推敲品味中刺激學生的感官,真正激發學生自主閱讀。例如:蘇教版六年級下冊《三亞落日》閱讀教學中,教師由辨析詞語,積淀語感出發,讓學生感受真語文的性情。師:請同學朗讀第一段,注意文中的關鍵詞換成括號中的詞好不好?多媒體出示:夕陽也漸漸地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懸(浮)在海與天的邊緣。興許是懸得太久的緣故,只見它慢慢地下沉(下落)……學生經過思考,生1:我認為“懸”指太陽與海面還有一段距離;而“浮”表示太陽已經接觸到海平面。兩者比較,用“懸”更生動,表明太陽置于天與海之間,無所依托,卻無比靜美。生2:我來比較“下沉”與“下落”,“下沉”是慢慢的靠近,具有勢不可擋的力量;而“下落”不僅速度快,而且漫無目的,在這里形容夕陽西下是不準確的……師:同學們體驗太精妙了,我們在讀這些詞語的時候,邊讀邊想象詞語蘊含的意象,就會發現落日風景就在眼前,我們大家不妨一起來一次三亞之旅,好不好?“好!”學生響亮的回答。在接下來平平仄仄的朗讀中,學生感受文字之美,收獲語文之韻……此時,學生閱讀的不再是單純的文字,而是文字深處的風景;激發的不僅有興趣,更有心靈的渴望。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課程基本理念中明確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自主探究閱讀教學勢在必行。筆者根據自己在一線教學中數年的經驗和工作分析,總結出了一些關于自主探究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本文將重點進行論述。
一、課內教材的自主探究教學引導
針對課內教材,教師首先要對課內的教材制定探究計劃進行規劃,從而有助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閱讀。這個步驟可以分為四點,筆者以課文《阿長和山海經》的教學實例進行論述。
1.通過教師要求學生預習新的課文,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進行課前自主探究,發現不懂的問題并通過尋找資料進行解決。如果依舊無法解決,就拿到課堂進行詢問。
2.教師在課堂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通過閱讀和思考的方式完成任務。針對上述課文,這個任務可以包括“魯迅為什么對阿長既喜愛又憎恨”“為什么一本制作粗糙的《山海經》會讓魯迅徹底轉變對阿長的態度”等。
3.在課堂上,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時進行互相交流和探討,從而共同解決問題。而對于確實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將進行集中解答。
4.對于在課堂上未能解決的問題和未能理解的內容,教師應當建議學生在課后鞏固,其中方法包括閱讀相關課外讀物,或者深入閱讀課文,達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二、課外作品的自主探究閱讀建議
初中階段的學生感情充沛、好奇心強,教師根據學生的這個特點對其進行閱讀引導并非難事。
唯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部分初中生還擁有兒童階段自制力較差的缺點,閱讀文章或書籍的選擇完全按照興趣而定,倘若一味沉浸在武俠、言情、穿越類文學作品中,把課外閱讀當作消遣的方式并不利于提升學生的素養。加之很多教師和家長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觀念,對于學生閱讀課本之外的書籍就進行批評和指責,這樣不僅難以讓課外閱讀發揮其必要的作用,還會打擊學生閱讀的積極主動性。
因此,教師對于這種問題,一定要在保護和加強學生閱讀心理的基礎上,用科學、恰當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可以鼓勵學生閱讀一些優秀的文學書籍,為其營造自主、寬松的閱讀環境,這樣才能在不打擊學生閱讀積極性的基礎上培養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
三、為學生推薦優秀的文學作品
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在文字和價值取向方面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一些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如果能以課文的學習進度進行推薦,有時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舉例而言,筆者在教授《變色龍》課文之后,便向學生推薦《歐也妮葛朗臺》等諷刺小說;在《濟南的冬天》的教學之后,也可以將《駱駝祥子》等作品介紹給學生。
另外,筆者還將諸如《平凡的世界》《基督山伯爵》《白鹿原》這些優秀的作品以及《讀者》《青年文摘》等知名雜志推薦給學生,使其獲取更多的社科知識,提高閱讀能力。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針對這個問題,筆者主要通過四種方式進行引導:
1.讓學生準備一個“摘抄本”,把閱讀中遇到的優美語句或對自己有益的話語及時進行記錄。長期堅持,不僅能夠為將來的寫作積累素材,對學生學會自主選取閱讀材料和作品也提供了條件。
2.教師可以向學生系統地介紹一些在文學或其他相關領域名人的讀書方法,并鼓勵學生結合自身情況,為自己量身打造出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
3.培養學生寫讀后感的習慣,可以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掌握的方法、獲得的思想與聯想的思路變為具體的內容,為自己日后的積累和借鑒帶來很大的積極作用。不僅如此,讀后感還可以將零散的思想付諸紙上,既提高了自己的寫作表達能力,也把知識和思想更好地融匯成自己的內容,為提高自主探究閱讀帶來促進作用。
4.定期開展交流活動,讓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針對閱讀的方式和方法交流、進行優秀文學作品的互相推薦。這不僅可以拓展學生思路,對于延伸思想深度和廣度,營造濃郁的閱讀環境也有很大的幫助。筆者還發現,這種交流活動對于激發不愛閱讀的學生在閱讀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有著明顯的作用。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的自主探究閱讀教學工作方式方法很多,但是對于廣大的教師和學生而言依舊任重道遠。這不僅需要師生之間的共同努力,對于教師加強實踐和探索的能力也有著更高的要求。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自主探究閱讀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只要教師付出努力,不斷總結,提高相關教學質量和水平,就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閱讀素質。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要想讓他們靜下心來進行自主閱讀活動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樹立自主閱讀意識,配合教師教學,激發他們自主閱讀的興趣。只有在興趣、意識以及教師幫助的共同作用下,學生才能夠有效地進行自主閱讀活動,并促進自主閱讀能力的發展。
比如,在講解《孔子游春》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與文章相關的情境,帶領學生走進孔子眼中的春的世界中:“春天,到處都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桃花紅了、柳葉綠了、小草發出嫩芽,春風吹過河水蕩漾起層層波紋,燕子在水面上掠過,告訴大家春天來了。溫暖的陽光灑在大地上,預示著又一年郊外河邊游玩的時間到了!兩千多年前的一天,教育家孔子帶著他的弟子們來到泗水河邊,暢談、高歌,享受著自然、人生的美好。孔子在這樣美好的春色中,向他的弟子們講學問、講自然、講人生。同學們,我們也湊湊熱鬧,來聽一聽孔子所講的關于學問、自然、人生的道理吧。”這樣,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進行自主閱讀活動,去領會孔子講授的道理。
二、制訂合適自主閱讀目標,督促學生自主閱讀
小學生的自控能力還不是很強,需要教師時時地進行監督與指導。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制訂合適的自主閱讀目標,并設立獎勵制度,以督促與獎勵雙重手段促進學生自主閱讀活動的進行。
比如,在教師指導學生自主閱讀名著《魯濱孫漂流記》時,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制訂合理的閱讀目標。例如,每天閱讀一個小節或者閱讀3頁,將閱讀心得寫下來,與同學們討論、分享。
三、提出趣味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閱讀
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必定會產生一些問題,教師要注意解決學生的問題,以防學生產生思想誤差。同時,教師還要注意提出一些趣味性、適宜性、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自主閱讀,并在閱讀中不斷思考、分析,拓展思維空間,提高自主閱讀的效率。
比如,在閱讀《最大的麥穗》節選文章時,教師可以利用以下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問題情境法:請同學們想象一下,你們正走進一片麥田尋找最大的麥穗,你們只能一直向前走,不能回頭。你們能找到最大的麥穗嗎?學生暢所欲言,教師趁機提醒學生,古代蘇格拉底也問過他的學生同樣的問題,你們想知道這些學生是怎樣回答的嗎,請你們打開書,自行閱讀,并找出答案,將你的感悟告訴大家。學生邊閱讀邊思考,有效進行自主閱讀活動,促進了自身自主閱讀能力的發展。
四、開展自主閱讀活動,保持學生自主閱讀動機
從閱讀主體來說,他每時每刻對自然和社會的感受都在變化著(在某一時段或某一層面上是相對固定的),或因自己的需求(知識或情感)而變化著、重復著、深化著、提高著,而且每位主體的感受和別人都是有差別的。當眼前的閱讀材料能觸動他自己的某種感受時,就能調動他的興趣,當他此時需要某種信息時,他對這種刺激特別敏感。每一次閱讀都不一樣,每一次閱讀都有新感悟,目的不同,重點不同,閱讀的方式、對材料的解讀必然不同,所感所悟也不會一樣。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反復讀課文,讓他們自主地探究課文,在每一次閱讀中都有收獲。從閱讀材料來說,它所表達的是個性的情感思想,所采用的字詞句和語法修辭也都是這種個性表達的材料和手段。當閱讀主體的個性與作品全部或部分相契合時,個性與個性的碰撞就會閃爍出耀眼的智慧火花。這時,閱讀材料與閱讀主題便達到了自由和諧的統一。
二、自主性的閱讀,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原認知的基礎上建構有個性特征的理解和感悟
感悟是自主性閱讀的靈魂。感悟是由文字所指到能指的升華,是表層意義到深層內涵的認識深化,是讀者在已有的知識系統、情感體驗、智力水平基礎上的對作品的感受和領悟,擴展和想象,提高與創新。感悟的兩個層面為:對作品內涵、技法、藝術境界的正確理解;對作品的再創作和提高。感悟的內容:意義、技巧以及意義與技巧的有機統一。感悟的方式:局部-整體,整體-局部,整體-局部-整體,以及相應的思維方式。感悟應達到的目的:既能正確感受各部分的意義聯系,又能悟到語言、表達方式等的效果,最終能從整體上把握文與質的和諧統一。以朱自清的《背影》為例,人們可以感受到朱自清家境的窘困,悟到世間最真摯的情感,同樣也能夠感悟到是真實的背景介紹、細致的情節安排才收到了真情流露、感人至深的效果。還會使不同的讀者聯想到自己的經歷,加深對家庭親情的理解,充滿對人生的關愛,這樣就拓展了作品的意境,升華了主題。
三、自主性的閱讀,教師應引導或幫助學生整理零散知識,使其條理化、系統化
個性自由的整體感悟閱讀教學以學生的先天素質和基礎為底子,發揮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創見,能夠實現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培養發展和創新精神的素質教育目標。但是,這一目標的實現僅靠學生自我是不行的,畢竟學生的知識結構有限,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的自主性閱讀,教給他們一些閱讀方法,幫助他們把在閱讀中的零散感悟進行整理,使其條理化、系統化。讓學生親歷信息破解的流程,讓學生驚奇地發現自己的才華,從而促使學生學會閱讀,主動閱讀,達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境界。
“興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點”。有興趣就有樂趣,有樂趣就能激發出更大的興趣。只要讓學生個體體驗到閱讀的興趣,就能增強他們在閱讀中的主體意識,實現個性閱讀能力的提升。同時閱讀的過程相對于初中學生的心智來說是一個比較枯燥的過程,而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是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根本。那么教師怎樣才能發揮出這樣的作用呢?首先,教師要注重閱讀形式的多樣性。生動活潑的形式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很重要,在眾多的閱讀形式中,教師(或者錄音)范讀對激發學生個體的閱讀興趣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除范讀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文章的不同內容設計不同的閱讀形式,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閱讀中體驗樂趣。如配樂朗讀、看圖朗讀、分角色朗讀、表演朗讀、朗讀比賽等。這樣,美的聲音、美的畫面、美的形象與美的創造完美地結合起來,強烈地激發學生個體的閱讀欲望,同時帶給他們深刻的情感體驗。其次,多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閱讀體驗,形成多維度的正確的評價體系。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經驗、個性氣質、情感差異,所以閱讀的感受和體驗也不盡相同。長期以來,我們的閱讀評價刻意追求“標準答案”,實際上反映了以學科知識為本位而非以人為本的課程觀。這樣會嚴重的挫傷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再次,要努力營造出閱讀氛圍,搭建展示平臺。初中學生也較為活潑好動的,對許多事物充滿好奇和參與的欲望,總想在群體中表現自己突出自己,教師應以此為契機,開展多種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嘗試到閱讀的樂趣,展示自己的才華。讓學生能深嵌入濃郁的閱讀氛圍中,用環境感染他們,使其閱讀變成一種發自內心的自主的閱讀欲望。通過這些教師才能很好的激發、保護、維持學生閱讀興趣,才有可能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閱讀的進行。
二:教師在進行自主性閱讀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出事物發展規律的作用。
教學活動本質是一個認識過程,不能無視學生的認識規律,更不能強行把學生的思維活動納入教師設計的軌道。所以教師要多從學生角度出發,合理安排教學過程,科學研究的學習和科學知識的學習一樣,都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初中學生認知能力較低,教師開展自主性閱讀教學中,要重視這點必須做好以下兩點:首先,對學生的閱讀文本的梯度要有很準確的把握。文本的內容、結構、思想、篇幅等要控制在初中生合理的認知能力內,既不能太過于簡單也不能太復雜,否則學生的自主性變失去了開展的空間,也就會失去了自主性閱讀的意義了。其次,教師在開展自主性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循序漸進的進行,要認識這是一項長期的能力培養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于公開測評效果,不能急于改變教學方式,不能急于更改文本性質。教師必須有一定的耐心,在科學的方法指導下和學生共同探索出符合本班級,本校特色的,因(班)校制宜一套體系。再次,教師在自主性閱讀教學中要充分重視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個體的差異性會在自主性閱讀教學中更加明顯的凸現出來,短時間內可能還會影響教師的工作業績和工作熱情。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均衡發展的,教師在自主性閱讀教學中要能容忍、接受個體間的較大的差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加以不同的引導方法,不要一味的追求片面或一時的成績的高低,更應該注重的是學生的縱向的比較,及時的糾正由于自主性的開展而帶來以一些負面的影響。在整個的自主性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都要很好的把握住從微觀到宏觀、從個體到全體,從過程到結果等方面發展的規律性,科學合理開展自主性閱讀教學活動。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閱讀教學直接關系到各科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提高,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才能逐漸領會、理解課文及其他閱讀材料的意義,進而去學習寫作技能及加深對其他材料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終身學習,終身受益。
一、初中語文課堂自主閱讀遵循的原則
在自主閱讀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既要依據教案內容,同時又要靈活運用,不能墨守教案,不知變通。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各種準備,高度集中注意力,以應對課堂閱讀的各種情況。同時,教師要注重人本主義理念在課堂中的貫徹與執行,真正做到“教會學生學習”。在閱讀教學中,首先要做好師生的雙向互動。其次,遵循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原則,語文閱讀能力的訓練必須遵循其由低到高的發展順序而進行,同時又必須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力和想象力為中心,最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提高語文課堂效率,就要千方百計的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跟隨老師的思路動腦、動嘴、動手。
二、自主閱讀中教師職責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重要作用,如何發揮老師的引導作用,在閱讀教學中很重要,教師做到以下幾點:
(1)在思想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閱讀教學活動是離不開“教讀者”與“讀者”的,二者處在不同的位置,也有著不同的教或學的目標及任務,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應該是平等互助的關系,一方面,教師幫助學生學習,另一方面,學生幫助老師教學。
(2)把閱讀的自交給學生。學生的閱讀過程既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方法指導,同時教師又要給學生自由閱讀的空間,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積極參與,才能真正能真正體現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3)確定閱讀教學的培養目標。閱讀是學生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只有把將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對學生進行指導性、自由性、研究性閱讀的充分訓練將收到很多我們所意想不到的效果。與之相適應的,我們還要修正從前的作業批改、考試評價、操作評語等等一系列的教學反饋機制,使之能與閱讀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和側重點相吻合。
三、初中語文課堂自主閱讀實施方法
1.教師示范性閱讀
對于初中語文教材規定的精講課文,采用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的示范性教學。在這種教學方法中,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新的知識,鞏固學生已把握的學習技巧和能力,另一方面還注重教給學生新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此類課文側重教師的示范作用,這主要是由初中學生的現狀決定的。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一方面兼顧應試教育的滯后效應,一方面注重新大綱、新教材要求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技能的教學,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逐步加深,不斷引導學生走向自主學習的道路。在教學時,教師要把握好尺度,牢記現在的示范性閱讀是為了今后的不示范閱讀打基礎的,牢記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自主閱讀。
2.學生朗讀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朗讀是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自悟自得的重要手段。因此,這就要求教師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首先要教會學生正確處理音量、語速、語氣,恰當運用停頓、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等技巧。同時,還可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促使學生理解記憶;其次,讓學生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讀得正確流利,在讀中咀嚼玩味,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涵,體會語言特色。教師要充分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注重調動每位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有滋有味地從朗讀中感悟語言,內化語言。最后,引導學生進行整體性的朗讀,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領悟每一句、每一段語句的含義所在。如教學《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時,通過對學生的朗讀訓練,使學生領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羅布泊—這一昔日仙湖如今消逝的痛惜之情,特別是“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將成為荒漠的地方”的朗讀,讓學生感悟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通過朗讀,學生可以觸及到文章的靈魂,從而使學生達到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語言文字的魅力。
3.創設情境,興趣閱讀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閱讀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發揮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生的語文素質,這就需要創設一個和諧的教學環境,就是我們說的情境教學法。這種方法往往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在各種課型中都應該注意運用的方法。我在教學中也注意這方面的努力。在新課導入時,很多都利用導語創設學生學習的情境。創設了和諧的學習情境,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和諧和心智發展的和諧。如教學《核舟記》這篇說明文時,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我就創設演示情境,讓學生模擬坡、黃庭堅、佛印三人站在船頭的位置、動作、神情等,讓全班同學評論他們的演示與課文是否相符,這樣,激發學生去閱讀課文、探討課文的積極性。
4.反向思維,層層閱讀
“反向”是與“一般”“通常”相悖的。在閱讀時是先閱讀文章內容,再看到文章標題或文章論點;逆向閱讀則反向思考,看到課題時,先思考,這樣的論題我自己應該如何來寫。我們可以歸納出逆向閱讀法一般遵循的順序是:問題──思考──求證──對照──徹底理解。同時也可以看出,逆向閱讀法的核心是獨立思考,只有強調善于獨立思考,充分調動思維的積極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作文、閱讀相結合
引導學生認識語文與生活的關系,著重培養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事實上,初中語文教材中所選的課文很大程度上就是寫作的優秀范文,因此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設計作文訓練與閱讀訓練有機結合的課型,在預習指導中,先提出有關作文訓練的目的、任務和具體要求,然后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認真閱讀課文或有關文段,體會課文或文段的寫作技巧,揣摩該文章寫作成功的原因,然后按照要求完成習作。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達到作文與閱讀彼此促進,相得益彰的效果。例如可以將閱讀與改寫、縮寫結合起來。改寫、縮寫是作文訓練項目之一,學生為了達到這一訓練目的就會認真進行課文閱讀,另外學生在對課文進行改寫或縮寫中,其概括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也可以得到訓練和提高。例如《我的老師》的閱讀教學即可結合改寫或縮寫一并進行。
從教學的前期準備到教案的編寫再到綜合性學習,無處不體現著閱讀的重要。它既可以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又可以積淀人文的文化底蘊,能在學生的不自覺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并且能讓他們受用終生。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要在不斷的實踐和理論更新中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閱讀有效性。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自主討論
現代課堂教學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以獲取知識,但在某些學校,卻依舊處在一個陳舊的語文學習模式中,在這種模式中,學生就像一個盛放教師所教授的知識的容器,其自主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而討論時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他們討論的積極性,在主動探索和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完善與發展。
1.師生關系需要正確處理
在閱讀教學的自主討論中,教師扮演者引導者和提供有效的話題的提供者的角色,而學生則充當著這一學習過程中的主體。首先,教師要選擇一些合適的、有效的話題供學生自主討論,其次,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觀點,但眾多學生的觀點難免會有一些沖突,此時,教師需要進行及時的提醒和合理的化解,并將它們往正確的教學中引導,以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在合適的契機下,教師也可以加入到學生的討論之中,與學生一起交流各自的觀點,并對學生的思考方式做一些適當的引導,以培養他們的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2.閱讀文本需要科學選擇
閱讀文本是一堂閱讀教學自主討論課的基礎,是學生開展討論的立足點。因此,在一堂閱讀討論課正式開始之前,教師需要對閱讀文本做慎而又慎的選擇,以保證閱讀文本的質量,在選擇閱讀文本時,需要從文本內容是否適合當前年齡階段小學生閱讀、文本難度是否適合當前年級的小學生、文本信息是否可以引發討論、文本信息是否能顧引發學生閱讀興趣、文本主題是否深刻、文本的文學素養如何等方面考慮。閱讀教學的自主討論課不是單純的為了討論而討論,它更加注重學生在這種討論活動中提高的學習能力。因此,閱讀文本必須具備涵義深刻、文學素養較高、語文技巧明顯等要求。但對于文本的選擇范圍,我們并不做太高要求,這些文本可以來自于報刊、書籍、網絡等渠道。
3.討論工具與技巧需要靈活使用
在進行自主討論時巧妙的運用一些輔助工具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完成閱讀教學任務。輔助工具有閱讀反應日志、快速筆記和自讀提示單三種。閱讀反映日志記錄了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感受、思路和想法以及產生的一些問題,通過這一方式,進行自主討論的效率可以被有效提高。快速筆記是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一些閱讀疑問以文字材料的方式進行記錄,如此在討論時,便能對學習中的疑問和重點內容作更加集中的關注。自讀提示單由教師提供,是輔助學生進行閱讀的指導材料,在自讀提示單中,教師會對文本中的一些難點和重點進行標注,讓學生在注意到這一問題的同時對文本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通過這三種輔助工具的運用,學生可以將閱讀體驗和感受進行實時的記錄,可以更好的理解文本并融入發問討論之中,由此,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得以提高。
通過對討論技巧的深入研究,我們可以令討論的質量更上一層。而提問、傾聽、和回應是討論技巧的核心與基礎所在。在開展閱讀教學自主討論的過程中,先導條件就是提問環節,提問對于整個討論過程的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一個質量高的提問勢必會引起一個課堂氣氛活躍而高質量的討論課。問題一般由教師提出,因此,教師需要選擇合理的問題以引發學生積極的思考,但是,在討論過程中,學生也會提出一些問題,此時,教師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傾聽對于自主討論也很重要,一般來說,小學生可能會急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別的小學生的想法,因此,教師不但要注重在討論過程中傾聽學生的發言,還要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如此,學生們才能在傾聽中發現自己和他人的問題,才能對文本有一個更加立體的認識。最后是回應部分,試想一堂自主討論課如果沒有學生的積極回應,該是多么失敗的一種“討論”。因此,學生不僅要會傾聽,還要有回應,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要求了學生在傾聽時要保證高度的精神集中,而高度的精神集中下,學生的思考必然會更加深刻,回應環節也會更加活躍。
4.討論規則需要精心制定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因此在進行課堂討論時,很容易在興趣被引起之后,將有目的的討論課變成隨心所欲的發言,而在出現學生觀點不統一的情況下則更是容易由于觀點的爭執不下而導致課堂的混亂,由此討論必然會偏離預定軌道。因此在開展閱讀教學自主討論課程時,課堂需要有一定的規則和紀律,對于發言順序、發言多時間、分配原則、禮儀規范和內容要求等都要有一定的規定,當然,教師在制定規則時,還是要根據閱讀文本內容、教學目標以及班級學生狀態做合理的安排,一次約束討論成員的行為,保證討論活動可以正常有序的完成。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做全程規則和紀律的關注者和約束者。一個合理的討論規則勢必能使一堂閱讀討論課開展的更加順利,能使教學目標更有效的完成。
5.結語
自主討論式閱讀教學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但這一教學方式的開展依舊離不開教師的辛勤準備和課堂引導。因此,雖然不同于傳統教育,但教師的作用依舊很重要。通過這種自主討論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和意識都可以得到較為有效的培養,自主討論式教學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曾楣媚.淺談小學語文自主創新閱讀教學初探[J].中國文房四寶,2014,21(09):89-90
當前,多數研究生的科學論文學習很被動,鮮見研究生能將科學論文學習轉化為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從而主動、廣泛、定期和深入學習科學論文。其表現在于:研究生的科學論文學習必須是由導師督促才能部分完成,比如大部分研究生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導師推薦的全部科學論文。而針對學院而言,尚有許多跨專業、跨學科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學習的初級階段對自己專業不夠熟悉,缺乏有效規范的閱讀指導。這種情況導致其在研究方向和目標的選擇上把握不夠準確,科學論文學習存在盲目性。很少有研究生會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而廣泛、自主地涉獵相關知識。同時科學論文的系統學習缺乏清晰的計劃性和目的性。由于多數中藥學研究生自身英語水平的限制,閱讀外文科學論文的能力相對較差,導致很多研究生對于資料中所涉及的內容難以把握,無法抓住論文的核心和重點,致使看不懂,同時也造成厭學和消極的外文閱讀心理。
1.2欠缺系統篩查從而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首先,缺乏系統而全面的論文檢索水平。科學論文的檢索和查閱是研究生應具備的基本技能,直接決定了研究生在學習和研究過程中掌握資料的豐富性和可靠性,從而影響研究生的學習和研究的效率和效果。在以往研究生的教育過程中,通常缺乏對論文檢索和查閱方面知識的系統培養。即便在檢索手段和資源比較豐富的條件下,也很少有研究生對科學論文檢索方法和知識作深入的了解。研究生最常見的通病就是直接通過網絡,比如百度或谷歌等,隨意而凌亂地查閱支離破碎的信息。其次,缺乏系統整理論文的能力。科學論文的梳理和綜述是研究生培養學術能力的基石,能否從眾多的科學論文中遴選和精煉出有效的信息,對研究過程來說至關重要。而實際上,相當多的研究生在浩渺的科學論文面前顯得束手無策,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無關的,哪些應該精讀,哪些應該略讀,他們并不了解;囫圇吞棗一通閱讀后,他們分辨不清哪些是可以舍棄的,哪些則是需要細致整理加以分析的;分析后對科學論文也很難做到層次分明、精準有效的提煉。再次,對科學論文的理解缺乏準確性,尤其體現在非母語論文中。準確無誤地理解論文,一方面是治學態度嚴謹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研究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標志。論文內涵理解的準確可以避免斷章取義,使研究生的學術論文理據分明,言之鑿鑿。而事實上,在研究生的論文使用過程中斷章取義的現象并不少見。
2科學論文學習與科研能力提升的途徑
研究生階段的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手段是參加各類學術會議,聆聽各類學術報告,以及大量地閱讀科學論文。科學論文研討課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查閱科學論文、汲取學科領域前沿知識的能力;研究生通過真正的研討,既可以鍛煉自己的立論與邏輯思維能力,亦可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科學論文研討課還可以充分調動研究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創造研究性學習的氛圍,提高研究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2.1培養研究生科學論文學習的自覺意識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閱讀產生興趣是提高研究生科學論文學習自覺意識的重要途徑。閱讀興趣,一方面來自于導師的引導,在研究生初涉學科領域時,由于涉獵不深,有相當一部分研究生對自己的學科顯得興趣不足,這時需要導師將研究生引入學術殿堂,帶入科研實踐,向研究生昭示學術的魅力。筆者在研究生科學論文研討課的實踐中,在科學論文的選取上給予研究生一定的指導:①選取中藥學領域近5年來在國內外學術界有重要學術影響的中英文科學論文,供研究生查閱,這些科學論文應能反映國內外本學科或領域的最重要學術觀點和最新成果,使得研究生接觸到最權威、最重要的學術思想;②有意識地幫助研究生選取與當前時事熱點相關的科學研究內容,比如每年度的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的科學家的相關論文,提升研究生對熱點科學問題的理解和興趣,幫助研究生建立科學的思維方式;③引導研究生學習導師的科學論文和與導師研究方向相關的研究論文,幫助一年級的研究生盡快熟悉導師的研究領域,盡早進入科研氛圍。
2.2授課方式靈活、開放,與研究生積極互動
論文研討課的科學論文學習是課程的內容,研討則是課程的授課形式。就課程的授課方式而言,強調“研討”,即以研究生講解自己閱讀的科學論文為主、教師引導點評為輔、研究生集體討論的形式開展。其教學目的在于通過組織和引導研究生對專業科學論文的閱讀和討論,充分調動研究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創造研究型學習的氛圍,培養和提高研究生的綜合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論文研討課不僅要求研究生要閱讀大量的科學論文,學會查找科學論文,而且還要積極參與課堂講解和討論。研究生除了閱讀教師指定的科學論文外,還需通過網絡或學校圖書館的國內外專業數據庫來查閱與課程主題報告相關的科學論文資料。每一位學生在閱讀、分析科學論文的基礎上,寫出科學論文學習報告,并制作出一份PPT用于課堂講解。每名研究生都需積極踴躍地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是課程教學的最大特色。論文研討課要求研究生自己去閱讀、探究、討論科研科學論文,并予以綜合提煉,從中發現問題,甚至提出研究課題,這樣就把學習、研究的主動權完全交給了研究生,使研究生成為真正的“研究生”,教師則從中進行點評指導。
2.3研究生“值周組長”制度的建立
授課方式的靈活并不代表課堂松散無組織,有效的教學制度是保證教學效果的必要前提。建立研究生“值周組長”制度,搭建共同學習的平臺,積極引導研究生的學習主動性。科學論文研討課程包括“講解環節”、“討論環節”及“點評和總結環節”。“講解環節”由研究生“值周組長”在上課開始前對閱讀過的科學論文進行15~20分鐘的講解,內容包括科學論文的主要觀點、所應用的方法、結論、對該領域的貢獻以及科學論文當中存在的問題等。“討論環節”是針對上述講解的科學論文,同學和教師提出疑問,共同討論解決問題,這個環節時間為15~20分鐘。最后的5~10分鐘是教師講解的過程,做出總結和評定,包括指出科學論文講解不足之處,補充涉及到該領域的相關知識及相類似的應用方法等。總之,每一次授課前負責的教師都要做好細致的規劃,課堂上也要隨時掌控課堂節奏,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科學論文研討課的作用。
3完善的監督及評價機制
論文研討課的實施,需要結合中藥學研究生的特點,專門建立以科學論文學習為基礎的學期考評制度。考評工作首先應建立研究生導師組,由導師組負責,主要起到監督和引導的作用。導師組的主要任務在于:一方面要為研究生設置嚴格而適合自己學術發展的科學論文學習方案;一方面還要對研究生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及時而有效的解答,指導和引導研究生閱讀向著縱深的方向發展,輔助研究生開拓出自己的研究領域和興趣點。導師組還要階段性地對研究生的閱讀狀況進行調查、考核并做出科學的評價,以便及時地調整研究生的科學論文學習方案。經考核后,對效果不佳、未能達到預期的研究生提出批評和改善意見;對研究方案不適合的研究生,導師組要及時做出合理的調整,做到因材施教。最后,制定詳細的考評標準,通過多環節多步驟的考核評價體系,避免可能出現的個人主觀評價差異。成績評價從選題、PPT制作、課堂報告、課堂討論、出勤、課堂后問題總結回復等多方面多環節給出,并且增加研究生打分環節,加強研究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