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2:3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漢語文教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2傳統語言教學模式的影響語言教學的傳統模式是給學生分析單詞、分析語法、練習句型、講解文章等等。這種教學模式在我國延用了很多年,已在我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很難跳出這個圈子接受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很少甚至會忘記去穿插一些關于文化方面的介紹,學生不能全面地充分地理解語言知識,也使得教學過程枯燥無味,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1.3韓國文化方面教材的欠缺韓語教育在中國的發展遠不及英語和日語等語種來得久遠和廣泛,師資和教材一直都比較匱乏。雖然近年來韓語教育在國內逐漸熱門起來,也出現了一大批韓語教材,但其中多數還是以語言教育為主,文化教育方面的教材還不太豐富,為數不多的也是年代較久,與現代韓國文化出現了脫節的情況。
2韓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2.1提高學生學習韓語的積極性相對于語言,學生其實對外國的文化更為感興趣,他們對與本民族不同文化的好奇心遠遠大于其語言,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被韓國音樂、韓國電視劇、韓國偶像深深影響著。利用文化教育來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不但增加了學生文化方面的知識,有助于語言的學習,也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2.2提高學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脫離了文化,語言就失去了思想性、人文性、知識性和工具性。在跨語言交流中,如果我們不了解語言背后的內涵,很容易造成誤解,陷入尷尬的境地或鬧笑話。例如,韓國人如果說:“(我又喝海帶湯了。)”這時候如果你說:“你今天生日嗎?”那顯然是誤解了對方的意思。在韓國,生日的時候喝海帶湯是一種習俗。但是在韓語中,“(喝海帶湯)”也可以是“考試不及格”的意思。因此,我們在認識語言的同時,必須全面了解語言背后的內涵,才能真正實現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3如何在韓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
3.1提高教師本身的綜合素養要想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文化教育的滲透,教師是關鍵。這就對教師自身素質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深厚的語言功底,也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較高的實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且教師在走上講臺后,仍然要不斷地學習。因為文化知識是不斷發展的,即使語言基礎再扎實,也要不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
3.2加強韓國文化方面教材的建設,運用各種手段,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首先,豐富韓國文化方面的教材,而且在選材時更應該傳統與現代結合,不僅要讓學生了解韓國的歷史與傳統文化,也要順應時代的潮流,具有時代感,并且不斷豐富和更新。其次,打破原來語言教學教材的傳統模式,適當穿插文化方面的介紹,增加教材知識的趣味性,也能讓學生更容易掌握語言知識。除了依靠教材,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等資源來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畢竟教材內容是非常具有局限性的,教師可以多收集一些真實的韓國生化的素材來讓學生觀看,通過視覺和聽覺等不同感官的接觸,來拓寬學生的視野,身臨其境地感受韓國文化。
3.3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打破課堂講授的傳統模式語言學習的課堂不一定局限于教室中,我們可以走出教室,增加一些文化方面的小體驗。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也在娛樂中增加了韓國文化方面的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4重視外教的作用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實現跨國交流,而很多學生雖然學習了很多韓語知識,但是一遇到韓國人,卻無法開口說一句話,甚至連一個簡單的招呼都不會打,這就是只學習不交流的結果。因此,外教在學生整個語言學習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不僅是學生的口語得到訓練,也能從外教身上接觸到很多與韓國相關的文化知識。外教與學生成為朋友,可以一起進行很多生活活動,也可以進入一些韓國人的生活圈,更加直接地了解韓國人的思想觀念、生活習慣等,這比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要有成效。
據統計,整個毛里求斯,目前,正式在編的中文教師只有4人,這和龐大的學生群體不相匹配。當前毛里求斯小學漢語教學工作主要由兩個群體來承擔:一是毛里求斯本地會說漢語的人,他們中只有極少數人接受過短期專業培訓和學習,大多為在毛里求斯生活多年的華僑,或從中國遠嫁到毛里求斯的華人。他們的優勢在于能用克里奧爾語和中文進行交流,不足之處在于很多人沒有受過系統、專業的培訓,對教育學、語言學基礎教學缺乏基本的認識。二是國內派出的海外志愿者。志愿者們在國內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能使用標準的漢語,也有良好的外語基礎。但是由于只在毛里求斯服務時間在一年左右,流動性較大,對整個毛里求斯漢語教學本質的提升和改變起的作用不太明顯。
(二)缺乏專業的漢語教材
當前,毛里求斯小學課堂統一使用的教材是由毛里求斯教育部出版。該教材暫時彌補了先前缺乏全國漢語教學計劃和材的不同,但是課本的實用性存在較大不足:課文內容較為陳舊,難度偏大;各個年級的區分度不高;課后習題與課文內容的一致性不高,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此外,教學任務主要以中文閱讀為主,缺乏必要的聽說練習,致使學生的漢語表達存在脫節。課堂上出現的較多的語言就是“老師,我會寫這個字,但是我不認識;或者是老師我認識這個字,但是我不會說”。
(三)學生學習漢語的動機不強烈
毛里求斯華人數量較少,多數家庭使用克里奧爾語進行交流。學生漢語學習缺乏必要的語用環境。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選修漢語的數量最多,但絕大多數學生都是抱著嘗試和體驗的心態;三年級之后漢語課程難度的攀升,以及學業的繁重性使得一部分學生相繼放棄;繼續學習的學生中也多數是處于家庭原因,并非自身主動要求。
二、關于毛里求斯漢語教學發展及對策
(一)打造專業的教師隊伍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對學生語言習得成效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發展毛里求斯的漢語教學的首要任務。盡管國際漢語教學的主戰場已逐漸從國內轉向國外,但是僅僅依靠國內派出的老師和志愿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缺乏長期扎根海外的專業教學和輔導機構是制約專業對外漢語教師團隊發展的第一問題。加強國內院校和該機構的交流合作,為當地老師開展教育學、語言學的相關專業教師培訓輔導工作,讓他們在會說中文的基礎上,轉變為會教中文;定期派出專業的對外漢語教師和各行業志愿者加強文化和商業的交流;增加對雙語教師的重視,才能持久地長遠地改進目前的對外教學現狀。
(二)打造針對性的教材和教輔資料
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紐帶。教材和教學計劃是漢語教學有機的組成部分。教材的設計必須吻合教學計劃,如實地反應教學目標和教學原則;教材的內容,必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經驗水平;教材的難度和區分度又是課堂教學、課外輔導和課后評價的重要依據。教材的編寫和使用需要加強同當地政府、國內外研究對外漢語的專家、中國文化中心、國家漢辦等諸多機構的分析和研究,結合毛里求斯實際情況,遵循針對性、實用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的原則,編寫出實用味性較高的教材;增加聽說練習,提高學生的實際交流能力。作為小學漢語教材,教材的趣味性更為重要,課文主題,課后練習等等多增加趣味活動,頁面的設置增加圖片、色彩的運用等。
二、漢語言文學教學現狀
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而又跟隨時代步伐的專業來說,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的人才應該具有較強的審美能力,既能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來服務社會,創造一定的社會價值,也能通過塑造自身的優秀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品位來傳承和發揚光大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但是,理想是美好的,實際的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卻存在著不少問題。首先是漢語言文學的課程設置有一定的問題,其課時顯然不夠,授課形式也不夠先進,從而導致了漢語言文學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難以深度挖掘,并且由于其實踐課時間不充足而使得對于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不足;當前很多學生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功底并不深厚,但是卻能順利畢業,這充分說明了當前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考核制度和形式存在較為嚴重的缺陷和紕漏,教學過程過于重視結果,忽視過程,重視理論,忽視實踐;還有很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雖然選擇了該專業,但是,他們并不真正從內心里喜愛這門課程,導致了他們缺乏強烈的課程認同感,影響了學習興趣,也使得他們缺乏對傳承偉大文化遺產使命的光榮感,從而他們的專業文化素質并不高。
三、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實施的具體措施
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必然會涉及到文學作品,而我們知道,閱讀文學作品本身就是一種美的享受,因為漢語言文學教材中收錄的文學作品基本上都是中外的名家名作,可以說是他們思想人品等“最完美的濃縮”,對于培養學生藝術審美能力,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那么,我們到底該如何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呢?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嘗試和實踐:
1.漢語言文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出文學作品中展示的藝術境界,挖掘各種審美因素。我們要努力引導學生對課文所描繪的美進行鑒賞的同時,還要引導他們注意其外部結構的表現形式和內部結構的情感滲透,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體會作品意境美。一般來說,文學作品本身具有審美功能,我們要充分利用文學作品的這種特質來引導學生發現作品本身美的魅力,產生深切的情感體驗,進而逐漸形成審美感受、審美意向與審美品位。
(一)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取得的成績
1.更加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語言教學是一種社會現象,其復雜程度遠非走路能夠相比擬的,因此,我國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追求了教學法的多樣性。主要采取了聽說法、視聽法、認知法、功能法、暗示教學法、全身反應法和任務型教學法等方法教學。最近不少教學工作者,吸取對外漢語教學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博采眾長,吸收了外語教學各個流派、方法的優點為我所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綜合教學法”。這種對外漢語教學方法是十分成功的,它代替了以往的單一教學法,改革了原有的課堂單調乏味的講解局面,取得了極大的教學效果。
2.更加注重文化差異及個體性
由于對外漢語教學受者廣泛,有不同文化背景,必然有不同的文化差異,針對如此情況,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形成了差異化教學的方法。如在備課差異性方面,對外漢語教師在備課時針對了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在充分了解學生,準確把握學生的情況,包括了解學生的入門水平、學生的已有知識、學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學生的特點(如學習目標、學習動機、文化背景、學習方法等方面的特點)的基礎上,把著眼點放在全班大多數學生身上,統一要求,而且在強調統一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慮了“因材施教”,考慮了兩端學生的情況,多準備了一些問題,多設計了一些活動,多布置了一些任務,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收獲,有進步,感到愉快。在科學的對外漢語教學理論指導下,這種在教學過程中很重視教學對象的文化差異及個體性的方法,使教學工作能夠順利開展下去。
3.漢語水平考試體系不斷發展
漢語水平考試簡稱HSK,它是為測試母語非漢語者(包括外國人、華僑和中國國內少數民族人員)的漢語水平而設立的國家級標準化考試,考查考生在各種語言交際環境中運用漢語進行交流和溝通的能力,包括HSK(基礎)、HSK(初中等)和HSK(高等)三個部分。目前HSK考試已達到較高的科學化水平,實現了命題、施測、閱卷評分和分數解釋的標準化。實現了預測統計分析、試題等值、考試報名、評分和成績報告等的計算機化。并在此基礎上,將推出計算機化自適應性HSK考試,這種考試將更加具有針對性,更加個性化,從而可以達到更高的可靠性(信度)和更高的有效性(效度)。由于隨著漢語水平考試(HSK)作為為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水平而設立的測試等級得到全球的普遍認可,HSK考試在對外漢語教學課堂中已得到對外漢語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很多對外漢語教師已把它作為對外漢語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4.對外漢語教學教材更加豐富
隨著對外漢語教學的發展,對外漢語教材也越來越豐富,迄今為止,中國大陸編寫的對外漢語教材已有近千種,基本上能夠滿足國內外對外漢語教學的需要。近幾年來,教材種類迅速增長,其中亦不乏有特色和有所創新的教材,少數還成為國內外廣為使用的優秀教材。對外漢語教材的日漸豐富,教材內容的實用性、趣味性的增強,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習者學習漢語的熱情和興趣。由此可見,目前我國的對外漢語教材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有了提高,由于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材起著紐帶的重要作用,沒有好的教材,就好比是無米之炊,再好的教師也不能上出好的課來,因此教材也可以看作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研究和學科發展的前沿陣地和突破口,對外漢語教材的發展也是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發展的一大重要表現。
(二)對外漢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對個體性重視還不夠
雖然目前很多對外漢語教師在處理課堂教學時都注意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但是對其個體性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從而對對外漢語教學帶來不良影響。
2.HSK日漸突出的應試問題
隨著參加HSK考試的人數逐年增加,HSK考試也越來越引起對外漢語教學相關人員的重視。有的城市還專門設立了HSK成績攻關補習班,有些教學單位甚至還出現了“教學為HSK服務”的教學局面。這不免會給人一種應試教育的感覺。這種局面的產生是由多方面引起的,最深層次的原因是各個高校或者教學機構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視了對外漢語教學本身,這樣雖然能在短期內得到一定經濟利益,但是從長遠來看,必然使眾多留學生喪失學習漢語的興趣,受到損失的也必將是對外漢語教學這門學科。
3.由于過于產業化帶來的課堂管理松散
隨著漢語熱的升溫,對外漢語教學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漢語橋”工程的確立、世界各地孔子學院的建立以及中國本土對外漢語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都讓我們看到了對外漢語教學領域的廣闊發展前景。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由于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重盈利而輕理論總結和研究的問題,如部分學校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為了爭取更多的外國留學生生源,進行不正當的競爭。這樣做只能使對外漢語教學越來越產業化,對對外漢語教學事業的發展幫助甚微。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部分院校顯然沒有把重心放在真正學生的語言水平提升上,過度商業化的運營模式和短時間內大量灌輸技巧方法的填鴨式教學方式都普遍存在于各種各類對外漢語教育中,這種畸形的漢語教學方法對于在世界范圍內正處于上升期的漢語語言教學來說傷害尤其巨大。
4.教材需要更有針對性
目前,我國的對外漢語教材已有近千種,基本上能夠滿足國內對外漢語教學的需要。特別是近幾年來,教材種類迅速增長,其中不乏有特色和有所創新的教材,少數還成為國內外廣為使用的優秀教材。但是同時我們也應看到,關于對外漢語的教材問題,在國內的對外漢語教學界和海外的漢語教學中都存在十分嚴峻的情況,大家普遍感受到選不到各方面都比較合適的教材。當前市面上常見的對外漢語教材出版商主要是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從事一線對外漢語教學的高校出版社,幾乎每年各出版社都有新的教材推出。市場上大部分的教材只是對一些經典教材進行低水平的重復,缺乏對教材思想和體例的改進。另外,一些教材缺乏綜合性和彈性,不能滿足短期教學和自學的需要。
5.教師水平需再提高
對外漢語教師的數量與質量在對外漢語教育事業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制約作用,尤其是當前世界各國對漢語學習需求高增長的現狀使得教師隊伍的擴大和提高成了這項工作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據有關國際統計機構提供的資料,目前在國外使用和學習漢語的人數已有1億人以上,有約100個國家在各級各類的教學機構內教授中文課程。相對于國外漢語教學的快速發展和學習漢語人數的急劇增加,各國漢語教師嚴重匱乏,許多國家紛紛向我國提出了派遣漢語教師的強烈要求。盡管國內教育部門努力做了許多相關工作,但師資缺口仍然很大。而與此同時,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的缺乏仍然是影響對外漢語教育學事業健康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師隊伍水平不一,個別單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不顧自己的實力,一再擴大招生,使得對外漢語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對外漢語教學狀況呈現一定程度上的混亂狀況。
二、解決現階段對外漢語教學問題的對策
(一)把語言考試(HSK)同日常教學結合
HSK雖然是檢驗漢語水平的考試,但它自身仍有一些不足,不能完全反映漢語水平。一些研究者已經認識到,漢語水平考試雖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還遠未達到完善的程度。難度較大的口語測試和高級漢語水平考試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口語能力的測試基本上被排除在HSK考試之外。限于諸多原因,HSK考試測試并不完善,對外漢語教學的課程不能為了HSK考試而設立,而應該著眼于學生的漢語實際應用。這就要求那些與對外漢語教學相關的人員應該正確把握HSK與對外漢語教學課程之間的關系,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目標,合理安排課程設置,不能讓教學成為應試的手段。同時,我們也不能輕視HSK考試,同樣要借助考試檢驗我們的教學成果,HSK與教學之間應該相輔相成。對外漢語教師在教學中要考慮的是如何把對外漢語教學與HSK考試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促進二者的共同發展與進步。我們可以從聽力課、口語課、閱讀課和綜合課這四種課型的改善來看一下如何把對外漢語教學與HSK考試結合起來。
1.聽力課
要改變聽力教材與漢語課教材同步的唯一局面,促進聽力教材的多樣化,在聽力課中增加內容,加大專題的訓練量,例如當學生學完數字和年月日后,可以在聽力上對其進行強化,加快他們的反應速度,還可以在教學中滲透關于地點、人物關系的詞語,為他們以后的考試打下基礎。對于學習漢語半年以上的留學生來說,可以在教學中增加新聞聽力和慣用語聽力,由易到難,為學生介紹新新聞體裁、新聞術語,同時可以在每節課上為學生介紹幾個常用的慣用語,既不讓學生感覺聽力課就是單純的聽,枯燥乏味,又能同HSK考試聯系起來。此外,還可以講授一些考試時的基本要點和技巧。由于把聽力課與HSK考試結合起來,又增加了生活的內容,學生對聽力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熱情高漲,這正是迎合他們的需要所取得的效果。
2.口語課
通常在系統學習半年的漢語后,留學生對口語的重視程度往往不如起步階段了,一方面他們認為自己的口語進步太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要參加的HSK考試中沒有口語考試,因此他們對口語課的重視程度降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適當調整口語課內容,在平時依據教材的條件下,適當穿插一些慣用語的講解。在考試前幾周可以圍繞考試經常出現的新聞、通訊類或評論類短文進行話題式口語教學,還可以集中給學生講一些在考試的聽力和閱讀的第一部分常出現的口語慣用語,這樣,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
3.閱讀課
與綜合課配套的閱讀教材通常文章較長,對于僅學習半年漢語的留學生而言顯得有些陳舊。我們應該使用一些新穎的閱讀教材,涉及科學、文化、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這樣才更有利于學生水平的提高。而HSK考試規定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為:考試應能綜合運用漢語語言知識和閱讀技能來理解漢語書面材料,能閱讀各種題材(社會生活、人物傳記、科普、史地、政治、經濟等)和體裁(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等)的文字材料,考生應能掌握所讀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了解用以闡述主旨的事實和有關細節;既理解單句的意義,也理解上下句之間的邏輯;根據所讀材料進行一定的判斷、推理和引申;領會作者的觀點和態度等等,這樣,這類教材就能很好地同HSK考試的閱讀接軌。
4.綜合課
綜合課的教學任務主要有語言知識教學、語言技能教學的訓練、言語交際技能訓練和文化因素教學。留學生系統學習半年漢語之后,已經由語音階段過渡到語法階段,這時他們有了參加HSK考試的要求,但他們的語法知識點還遠遠不夠,在這種情況下,綜合課教師應該在考試的前兩周系統復習學過的語法知識點,同時有選擇地講解一些沒有學到的考試常見的語法點。在講解過程中可以舉一些HSK考試的例題,來加深學生的理解。
(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對外漢語教學課堂中,教師的指導是關鍵。雖然新教學理念要求體現主體教育,它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對外漢語教師要一改以前的統治對外漢語課堂的局面,創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但這并不等于要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的發揮。其實,教師適時、適度、恰到好處的指導,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是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我認為對外漢語課堂要想取得進展,就要求對外漢語教師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提高和加強:
1.提高素質,更新觀念。
對外漢語教學成敗的關鍵在于教師,對外漢語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就需要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不僅要了解、熟悉、掌握教學內容,明確課堂標準中提出的各項要求,而且要置身于對外漢語教學的前沿,密切關注對外漢語教學發展的新動向,及時更新教學觀念,不斷給課堂教學內容注入新觀點、新方法,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2.目標明確,全面具體。
明確、具體、全面的教學目標是提高對外漢語課堂教學質量重中之中。在制訂教學目標時,要將教學內容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首先做到完成每課的小目標,然后完成好單元目標,從而達到最終完成總體目標。在教學中要做到教有目標,學有目標,從而在課堂上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3.把握方法,新舊互補。
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采用適當、合理、有效的對外漢語教學方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方法的選擇不僅要服從多樣性的原則,也要具有創新性,這樣才能促進對外漢語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
4.優化時間,加快節奏。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另一個關鍵是合理地安排課堂教學中單位時間的使用率,有效地處理好課堂教學節奏。這就要求對外漢語教師減少那些不必要的教學環節,不必要的說明解釋,爭取以最少的教學時間和精力,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5.結構嚴謹,環節緊湊。
保證教學結構的嚴謹性和教學環節的緊湊性是提高對外漢語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學結構嚴謹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學環節的連接要符合教學規律,教學活動與活動之間的切換要恰當合理。在轉換之間,教師的指令要清楚、明確。課堂教學過程要充滿變化,教學環節層層緊扣,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引起他們不斷的期待。如果教學中各個環節的處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難點的處理缺少層次,就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
6.巧設活動,落到實處。
巧設教學活動,精心設計每項任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保障。教師既要考慮到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又要考慮到教學效果。教學活動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來制訂,要遵循教學規律,本著從易到難,從簡到繁,難易漸近,激發興趣的原則,使設置的活動目標明確,形式多樣,形成梯度,這樣才能激發不同個體性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吸引力。
(三)提高對外漢語教材的研究
隨著對外漢語教學事業的發展以及學科理論體系的逐漸完善,不論從教學的角度還是從學習的角度,都對教材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為數眾多的教材不能滿足需要的現實,尤其是缺乏適應時代需求的、符合外國學生學習規律的、全新的對外漢語教材的局面,我們更應當把漢語教材的編寫和推廣當作對外漢語教學在21世紀發展的一個最重要任務來對待。
1.準確把握教材編制特點。
新一代對外漢語教材必須建立在體現新世紀信息技術發展的思維模式的基礎上,即基于網絡和網絡概念的對外漢語教材,這種總體創新的教材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由專家系統控制的網絡智能環境;(2)基于網絡信息資源數據庫的篩選與編寫方案;(3)適合教師引導課程(teacher-ledcourse)編寫原則;(4)突出個體化教學的特點;(5)基于網絡的訓練方案。
2.加強教材編制突破創新。
要提高對外漢語教材實用性,關鍵是要不斷突破與創新,一方面要更新觀念,不斷吸收漢語理論研究、教學法理論研究和語言習得理論研究的新成果;另一方面,要遵循漢語第二語言教學的原則和規律,把握對外漢語教材發展的方向,不能隨心所欲地“出新招”“出怪招”。可以從下面幾項工作入手:(1)加強對外漢語教學與教材發展史的研究;(2)對現行教材進行科學的調查與評估;(3)針對構成教材的各種要素進行嚴密的科學試驗,為教材編寫提供可靠的數據;(4)更新觀念,引進漢語理論研究、教學法理論研究和語言習得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
3.明確教材編制發展趨勢。
為了使對外漢語教材發展之路走得更好更穩,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出發:(1)選擇作者群體。國家在資金、政策投入的同時,也要制訂統一的編寫、出版計劃,組織一批結構合理的編寫隊伍,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實施,做好國內外市場的調研工作,積極開發國際市場。(2)選擇教材內容。對外漢語教材的內容要新穎、科學、規范和實用。同時要緊密針對學習者的學習目的和要求選擇課文內容,要根據讀者不同的地理環境、不同心理、不同習俗、不同年齡等方面的因素,仔細推敲,切實編寫出多層次、多元化的應用型教材。(3)選擇編輯。編輯要有語言文字的專業知識、對外漢語教學的經歷,以及較強的編輯能力,如此才能使教材具有吸引力和應用能力。(4)作者、專家、編輯相結合。教材的編寫、出版和研究要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保障教材出版工作的順利進行。教材制作是一個團體合作的過程,無論哪一方出現問題,都可能影響教材的出版質量。
(四)提高對外漢語教師水平
提高對外漢語教師水平,加快對外漢語教師隊伍建設是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留學生到中國來學習漢語最主要的學習渠道是教師的傳授,教師肩負著在短時間內把語言知識傳授給學生,并使之能把語言知識轉變為語言技能從而運用于日常交際的重任。要搞好對外漢語教學,必須先抓好教師,建立一支素質高的對外漢語教師隊伍。而目前我國的對外漢語教師隊伍的狀況遠不能適應新世紀對外漢語教學的需要,這給對外漢語教學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不斷提高教師的素質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從而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不斷開拓、發展對外漢語事業。具體措施如下:
1.加強對對外漢語教師的培養和培訓,使對外漢語教師隊伍逐漸壯大,從而滿足國內外對對外漢語教師的需求。
在數量增長的同時,也要注意提高教師的素質,促進對外漢語教師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的共同發展。可以說,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對對外漢語教師來說是一個終身的過程。
2.改變以往的對外漢語教師隊伍建設研究中以定性研究為主的局面,增加更多的量化研究,從而使我們的研究更加科學化,更有說服力。
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分析資格證書考試或能力證書考試的結果,來了解對外漢語教師培訓工作的實際需求,進而研究考試大綱和培訓大綱的制訂。
3.在當今漢語國際推廣的大背景下,對外漢語教師培訓工作也要向國際化發展
(二)注重語用
離合詞無論“合”式還是“離”式,都有其語用環境,能造成不同的表達效果。1.“合”式的語用價值首先,離合詞合用時算作一個詞,其表達的意義是一個整體,放在句中實際上是表達事件的整體性,并無特別強調之處。其次,從語體來講,“合”比較書面,“離”比較口語,所以在嚴肅莊重場合不宜使用或過多使用“離”式,比如“A領導和C領導握了個手,談了會兒話”就顯得太隨意,換成“A領導和C領導親切握手并進行談話”就合適多了。2.“離”式的語用價值本文對離合詞的擴展式不再贅述,僅以魏淑梅《漢語動賓式離合詞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2010)中對擴展式的分類為依據,按照其文中的觀點,離合詞的擴展主要分為三大類,一為插入成分,二為重疊動詞性語素,三為倒裝①,“離”式將整個詞分為兩部分使用,必然會產生對某個部分的強調作用,同時離析以后使語言更加靈活多變,形象生動,增強了語言的口語性和生活氣息。首先為插入成分:一為插入動態助詞著、了、過,二為插入定語,包括數量詞/短語、代詞、形容詞或名詞,三為插入補語,包括數量補語、趨向補語、結果補語、可能補語。其次為重疊動詞性語素,多數動賓式離合詞的動語素可以重疊,形成AAB式,一般表示短時或者嘗試性的,或者在征詢意見、發出請求時,可以進入這種格式,動詞性語素重疊后,可以體現出輕松、隨意的味道,或者能夠起到舒緩語氣的作用,如“跑跑步、上上網”。但有一些非自主性的動賓式離合詞是不能進入這種重疊格式的,例如不能說“起起床、住住院”等②。離合詞重疊式除了AAB式,還有“A一AB,A沒AB,A不AB,A了AB”,其中“A沒AB和A不AB”主要用來提問,需要聽話人對動作做出相對明確的表示,答語通常只用“A或沒/不A”。這充分顯示了離合詞的可分離性,而A一AB和A了AB則有和AAB差不多的語用功能,表示短暫、隨意等,如:散了散步,聊一聊天。最后為倒裝,在一些動賓式離合詞的內部,兩個語素可以進行前后語序的調換,以此形成倒裝結構,同時也就構成了強調句式,我們認為倒裝以后實際是在強調賓語成分,如“結婚———婚已經結了”“打折———折打過了”,倒裝后實則等同于將賓語提前進行強調。
(三)注重交際頻度
《新大綱》中收入了18個非詞匯單位,它們是:下雨、唱歌、刮風、爬山、刷牙、抽煙、購物、流淚、付款、劃船、戒煙、掙錢、蓋章、候選、經緯、聾啞、正負、棕色。它們大都屬于動賓結構,也就有一些類似動賓式離合詞的用法,這可以看做是《新大綱》一種大膽的嘗試,這些語言單位都具有較高的交際頻度,所以對外漢語教學中離合詞部分的教學應該以“交際”為目的,掌握一種語言單位的使用情境及基本用法。也正是基于這一點,各種教材和工具書才更要注意盡量保持版本的一貫性,同時兼顧選詞的交際頻度,那么無論是“教”還是“學”才有據可依。
為什么要研究漢語言少數民族的教學創新?研究這方面的內容有什么意義?其實研究少數民族漢語言教學創新性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首先研究少數民族漢語言教學創新,有利于少數民族更好的接受漢語言文化。少數民族由于與我們的生活環境、文化背景、等許多方面的不同。使得少數民族在學習漢語言的時候并不會像漢族那么容易。因此在對少數民族進行漢語言教學的時候,就需要做一些適當的改變。因此需要對少數民族漢語言教學進行一定的創新研究。
(二)漢語言教學自身發展的需要
一切的事物都是需要發展的,漢語言的教學也不例外。漢語言這門學科是自改革開放以來才建立的一門學科。隨著我國不斷地發展,我國的各行各業也都有了一些質的突破。如果漢語言想要在快速發展的時代中能夠保留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創新、不斷的改進。因此對漢語言教學發展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有助于漢語言教學自身的發展。也是發展我國教育的一個有效途徑。畢竟漢語言教學是了解我國文化與歷史的一個有效途徑。
二、在少數民族漢語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缺少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在對少數民族進行漢語言教學的過程中,缺少一定的教學評價體系。大家或許不是很了解評價體系的重要性。其實教學評價體系可以很好的反映出某一階段的教學情況。學校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教學評價對任課的教師進行一定的了解。然而,在對少數民族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過程中,卻缺少這一環節。
(二)教學模式過于單一
不得不承認,在對少數民族進行漢語言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教學模式單一的現象。經歷過漢語言教學的人應該都了解。目前各大學漢語言的教學模式仍很陳舊,教師講解,學生被動地聽或接受,師生之間交流很少,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原本充滿詩情畫意的漢語言失去了原有的色彩。總之,教學模式的單一使得課堂缺乏一定的生動力。讓許多少數民族的孩子失去了對漢語言這一學科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內容不精練
在對少數民族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學的內容不精練。漢語言博大精深,相同的一句話如果用不同的口吻去表述,那么含義是有很大的差別的。這是其他語言所不具有的魅力。因此在對少數民族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如果不加以提煉就進行教學,那么很難使得少數民族的學生掌握漢語言的精華。然而這也是現在我國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之一。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絕大多數會選擇全面去講述,這樣使得許多的少數民族的學生找不到漢語言文學學習的重點。
(四)教學資源比較匱乏
現階段我國漢語言的教學資源主要來源于簡單的課本。現如今,信息技術發達,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獲得各種各樣的最新的知識。純粹依靠課本,不涉獵課外,會使學生接觸與漢語言文學相關資源的空間變得極其狹小。教師本可以通過報紙、多媒體等許多方式為學生們或許更多的教學資源,但是現實生活中情況卻恰好相反。教學資源的匱乏也是現階段漢語言教學的一大弊端。這也使得少數民族在進行漢語言文學的學習過程中,不能很好地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使得原本寬泛的學習變得狹窄起來。
(五)教學目標不明確
在對少數民族進行漢語言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著教學目標不明確的現象。絕大多數的人認為漢語言教學的目的就是學會漢語。但是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漢語言的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讓少數民族的學生們學會漢語,更多的是通過對漢語言的學習了解我國的歷史與文化。簡單的只是讓少數民族學生學會漢語,可見這一目標并不明確。
三、提高漢語言少數民族課堂教學行為有效性策略分析
(一)完善評價體系,督促師生學習
教學評價體系在教學的環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教學評價體系,也是漢語言教學在方式方面進行創新的過程中可以改善的一個方面。要想有一個好的漢語言課堂教學效果,就要完善教學評價體系,評價內容,評價標準要明確,這樣才能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的監督教師的教學執行情況,進而提升漢語言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在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時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考慮:首先是少數民族的學生定期地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可以及時的發現并解決教師教學行為存在的問題,使教師的教學技能方法不斷提高;再有就是對學生的評價,上課情況,階段作業完成情況等進行評估。評價的形式可以是自評,小組評,教師評。
(二)改變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地位
運用更多的教學方案也是更好地對少數民族進行教學的一個有效創新方式。為什么對少數民族漢語言文學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有效性較低,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學生被動學習,極易產生厭學情緒,過少的交流,使師生關系緊張。所以影響教學效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們應該選擇多種形式相互融合穿插的教學方案,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漢語言課程的工具性要求漢語言課堂教學應靈活地選擇教學形式,采用分組等各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從而加強少數民族學生對漢語言的掌控能力,達到提高少數民族文化素養的目標;其次,漢語言課程承擔著使學生認識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重任,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經據典,播放錄像視頻等形式讓學生了解漢語言文化,使學生對世界的真善美與假惡丑建立自身的認識,從而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
(三)提煉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提煉教學內容,使得教學內容充滿漢語言的精華,也是漢語言在教學方式創新過程中可以完善的一個方面。為了提升教學行為的有效性,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提煉教學內容,讓內容變得精簡,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中國語言博大精深,如果連篇累牘那么少數民族很難學到真正的知識。對漢語言文學進行一定的精華提煉是幫助少數民族更好的學習漢語言的有效途徑;(2)讓學生學會思考,漢語言這一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大部分都是教師經過自己的解讀后,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給學生聽,但是若想提高學生的興趣,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則應以學生為中心,積極思考,發揮其課堂的主動性,教師只起導的作用。最后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要以簡要的語言概括或提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對漢語言的精華內容進行提煉是非常有必要的舉動。
(四)充分利用資源,拓寬學生視野
資源在廣義上指的是有利于學生學習的任何材料和物質條件,但是在現代這個社會,資源就變得更加寬廣。在進行漢語言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身邊的資源進行漢語言的教學。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教師應該充分的利用多媒體的資源對少數民族的學生進行教學。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放映一些當紅的電影。通過電影向學生們傳授漢語言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間放一些輕松的漢語歌曲。既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輕松的氛圍,也間接的加強了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
(五)制定明確目標,加強教學力度
制定明確的目標,加強教學力度也是更好的進行少數民族漢語言教學的一個有效途徑。只有制定了明確的教學目標才能更好的發揮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增強教學質量。美國教育家布魯姆曾指出:“有效的教學始于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因此,教學目標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提高對少數民族漢語言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而制定目標的過程可以參考以下內容:首先結合少數民族的文化背景進行漢語言課程的設置。不同的少數民族文化背景也不一樣。因此要結合少數民族的文化背景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此外,在進行教學目標制定的過程中要懂得循序漸進。
二、建立健全的培訓與考核制度,通過多種途徑切實提高學生的教育教學技能
與課程體系改革及思想教育相配套的還有具體的培訓與考核制度。因為只有建立健全而嚴格的規章制度,才能將提高學生的教育教學技能這一目標落到實處。目前,我系學生的“三字一話”訓練,教學實踐訓練還處于一種自發、無組織的狀態。雖然系里會偶爾舉行一些常規比賽(如粉筆字、普通話、說課等)激勵學生,但并沒有建立相應完整的培訓和考核機制,所以,盡管個別學生的能力較為突出,但整體水平仍然相當堪憂。針對這種狀況,我認為教輔部門首先應該制定必要的考核規則,譬如規定本系部學生必須通過普通話技能、三筆字技能、多媒體運用技能、教學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項目的考核,方可進入教育實習階段,最終完成學業。當然,為了讓學生順利完成這些技能的考核,教輔部門和全體教師還應采取課內課外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培訓。譬如,在課內,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課程教學中來,通過講課發現自己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的加強某些技能方面的訓練。課外的話,可以依托學生文化社團、興趣組織、寒暑期“三下鄉”等社會實踐活動進行教育教學技能的培養。據了解,目前很多學生教育教學技能欠缺的主要原因是興趣不足,動力不足,因此,我們可以依托學生文化社團和相關的興趣組織,將師范生教育教學技能的培養和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結合起來,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最終達到提高教育教學技能的目的。尤其是時間較長的暑期“三下鄉”活動,我們可以根據師范教育的特點,帶領學生到偏遠貧困山區進行義務支教活動。這樣,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加他們的社會閱歷,也能讓其教育教學技能在充分的教學實踐中得到切實提高。總之,在課堂內外,學校都應高度重視師范生的教育教學技能培養。力爭通過一些列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將教育教學技能培訓從大學課堂延伸到鄉村基礎教育領域,真正實現師范生就業的無縫銜接。
三、實行導師制,在教育實習前對學生逐一進行輔導與培訓
根據我校情況,師范生的教育實習一般安排在第5學期,2012年前為一個月,現在為期半年。無論是之前的一個月,還是現在的半年時間,我認為都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即正式實習前的準備工作相當不充分。從本人指導實習生的情況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無法流利、完整地上好一堂課。緊張、局促,教態不自然,從頭至尾對著教案念,詳略不分,板書凌亂,甚至出現知識性錯誤。以八年級的議論文教學為例,三位實習生竟無一人能透徹的理解議論文這一文體,導致在上課過程中,知識性錯誤頻現。將議論當成描寫,事實論證、正反對比論證說成是修辭方法,找不到文中的分論點,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因此,在缺乏基本的教學指導和教學技能的狀況下,匆忙登上講臺,其效果必然是不盡人意的。針對此,我認為學校有必要實行導師制,選擇教學經驗豐富,尤其是具有中小學教育經歷的老師,在教育實習前一個月左右對學生逐一進行專門的輔導與培訓。每個老師可以指導5個左右的學生,從上課的體態、語速、板書、策略、課堂掌控、重點難點分析等各個層面予以詳盡指導,通過學生的反復說課實踐,讓他們發現并改正自身的問題,從而為正式的教育實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對抽象的字母接受能力有限,如果采用簡單的機械記憶,學生一時很難掌握,即使一時記住,也很快遺忘。如何讓學生較快地記住、記牢這些抽象的字母呢?在教學中,可把抽象的字母形象化,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學聲母“h”時,如果充分利用書中的插圖,再啟發學生利用靠背椅的形狀記“h”的形,利用一個小孩坐在靠背椅上喝水記“h”的音,那么學生就能根據教師的講解,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很快記住了這個聲母。再如教學單韻母“a、o、e、i、u、ü”時,教師可通過順口溜“張大嘴巴aaa,嘴巴攏圓ooo,小嘴一咧eee,牙齒對齊iii,嘴巴突出uuu,撮個小圓üü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對教學內容的記憶,使拼音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易混淆的字母兒歌化
漢語拼音字母中,形狀相似的比較多,如b—d,f—t,p—g—q,n—m,l—i—j等,這些字母形狀,學生容易混淆。為了讓學生分清這些字母,記準記牢,在教學中可編一些順口溜或兒歌來輔助記憶。例如:“右下半圓bbb,左下半圓ddd,右上半圓ppp,左上半圓qqq,q字帶鉤ggg,一根拐棍fff,一把傘柄ttt,一扇小門nnn,兩扇小門mmm,一根小棍lll,小棍帶點就念i,i帶尾巴jjj,平頭小2就念z,半個圓圈ccc,彎彎曲曲就念s。”順口溜既能提高學生學拼音的學習興趣,又可活躍課堂氣氛,使課堂氣氛緊張而又活潑,且能促使學生分清并記牢易混字母,避免拼錯用錯。
三、拼記的形式多樣化
1、創辦拼音角。平時可把學過的聲母、韻母、特殊音節等集中寫在黑板一角,建成“拼音角”、“拼音園地”等,讓學生每次出入教室都能自覺不自覺地看上幾眼,讀上幾遍。長期堅持,日積月累,既不加重學生負擔,又能促使學生記住枯燥的拼音字母。
2、編講小故事。聽故事也是孩子們很感興趣的事情,所以在教學中,恰當地穿插一兩個小故事,也是集中學生注意力,幫助記憶的有效方法,比如:我在教四聲時,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聽故事說話練習四聲》:“星期一(ī)那天,張阿姨(í)給明明買了一把椅(ǐ)子,并對他說:這把椅子來得不容易(ì)”。老師講完故事,請學生復述,然后找出星期一的“一”,阿姨的“姨”,椅子的“椅”,容易的“易”,練讀四聲。
一,知識共性的抽取與教學
共性的抽取產生在教師對教學內容每個個別知識的分析之后。每個知識點都是一個概念的集合,是信息的集中。透徹理解每個概念,達到對信息的準確接收,才可能綜合認識信息特點,并進而認識概念及其內外關系。共性的產生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例如對“單句成分”的共性的抽取。不論是主語、謂語、賓語還是定語、狀語、補語,無疑都有各自的內涵,似乎是互不相同的;但是,如果把這些概念加以綜合分析,就不難發現它們的共性:即,一,都有表達意義方面的功能(盡管輕重不同);二,都有結構支撐的功能(盡管位置不同)。簡單講,都有功能和位置。這兩點就是單句成分的共性。這里應指出,共性的含義是寬泛的,不能囿于低層次的狹義理解。所謂共性不是指知識內容上或形式上的簡單相似,而是指其本質上的同一或統一。功能和位置就是一切單句成分的要素,亦即同一性,亦即共性。明白了這些,也就抽取出了單句成分這個知識集合的共性,為教學創造了條件。
如何運用共性原則來教學呢?還以單句成分的教學為例說明。
依據“共性寓于個性之中”的規律,結合人類認識事物“由個別到一般再到個別”的規律,我們可以先把“主干”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加以對比。先對比各自的功能,其對應關系如下:
主語——表達了某句子陳述的對象
謂語——用以陳述對象的內容
賓語——陳述內容的一部分:動作行為的對象或結果
把這些對應關系結合實例加以講解,再配合專項訓練,學生是會較容易掌握這個關鍵的。然后,作為補充,再對比各種成分的位置,其對應關系如下:
主語——句首定語——主語前或賓語前
謂語——句中狀語——謂語前或句首(特殊)
賓語——句末補語——謂語后(賓語前)
用符號標示:〔狀語〕,(定)主〔狀〕謂〈補〉(定)賓
=─────────────────────────
如果學生從共性角度去學習,就不但能使理解具有整體性、準確性,而且能夠從共性的角度去分析句子成分,會主動從功能和位置這兩個方面去判斷,最終形成能力。
二,共性的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
諸多事物的共同點是多樣性的,可以是并列性的,也可以是層遞性的,語文教學的共性原則可以在更高的層次上運用,即在不同的知識單元之間運用。其主要方法是進行共性方面的對比,這是一種縱向對比。例如合成詞和短語之間就存在著本質上的同一性。教師在完成合成詞的教學任務,學生理解了合成詞內部的共性(即意義組合關系)之后,再教學短語,即可運用共性原則。這個共性原則主要表現在兩者結構的同一性上。經過分析可以知道它們的對應關系如下:合成詞關系短語并列式不分主次,平等并列關系的名詞短
組合,可以顛倒語、并列關系的動
詞短詞、并列關系
的形容詞短語偏正式前者修飾后者,偏正關系的名詞短
后者是重心或語、偏正關系的動
主體詞短語、偏正關系
的形容詞短語支配式動作行為與其動賓關系的動詞短
對象語陳述式陳述對象與陳主謂短語
述內容補充式主體與補充說動補關系的動詞短
明(結果、程語、形補關系的形
度、處所、對容詞短語
象)
這些對應關系可以看出,合成詞在結構關系上幾乎與短語相同,在意義上則完全相同;所不同者只是語言單位的層次問題,學生知其一就可以知其二,事省而功顯。
范圍再擴大一點的縱向比較還可以在合成詞、短語、單句成分間進行,此處只舉一例,其余從略:
(附圖{圖})
甚至于還可以把單句成分和復句也擴大進去。如并列式合成詞、并列式短語、單句中的并列短語作成分與并列關系的復句等,這些在意義關系上都有共性。都可以運用共性原則去進行宏觀地、多角度地、全方位地教學,使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教學中融會貫通。
下面談橫向比較。
這是在同一層次或同一性質的單元之間的比較。例如句式,粗看起來,主謂句與非主謂句(1),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2),主動句與被動句(3)這三種句式之間似乎沒有共性;但實際上,正如上文所說,在其最高層次上即本質上它們具有同一性,即,都是對句子形式的研究。相對“意義”而言,“形式”就是它們的共性。明乎此,我們就可以通過橫向比較找出共性中的個性。簡單地講,(1)和(3)是從結構上觀照的,(3)是從用途上觀照的。(1)是從結構的大小來說,(3)是從結構的秩序來說的。三者秩序不同,但著眼點都在“形式”。橫向比較的好處是使學生較好地建立知識網絡,克服概念混淆的毛病。
三,共性與特殊性的兩極把握
普遍性往往與深刻的特殊性相依存。所以在追求共同點的同時還要追求特殊點,它表現在漢語知識上就是“例外”。例外往往就是難點,也是重點。一個學生的漢語水平如何,往往以這些“例外”作為檢驗標準。共同點和特殊點構成漢語教學的兩極。把握這兩極是漢語教學的重要技巧之一。
語素是教學中最頭疼的問題。其所以如此,是因為有個聯綿字問題。如“倉促”、“苗條”等,學生不明白它們為什么是一個語素,而“倉庫”、“面條”、“苗圃”卻是兩個語素。我們除了從共性的角度講清它們的區別外(語音語義結合體),特別要指出聯綿字在這個知識點中的特殊性。順便說說,特殊為什么特殊是沒有多少道理可講的,只能以特殊的辦法來對待特殊,重點牢記才是唯一的辦法。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了開展切實有效的學生管理工作,在學生管理機構設置方面,院主管領導主抓全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下設學生工作處、教務處等部門,負責制定各項學生管理制度,并督促執行。各二級學院分別設有主抓學生工作的領導、輔導員及班主任,負責學生各項工作的管理。
1.2韓國永進專門大學學生管理機構設置
韓國永進專門大學由學校主管領導主抓整個大學的學生管理工作,下設學生管理處制定各項學生管理規定,負責招生、就業及日常管理等工作。同時,下設學生管理中心,主要負責學生學籍管理和提供各種學習、畢業、實習等證明材料,為學生提供服務。另外,各系部設立管理科,由管理科負責學生的管理工作;各系部另設一名助教,管理日常教學、學生的學籍和常規工作,負責實施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其中,在韓國永進專門大學學生管理機構中,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管理部門,那就是學生會。學生會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聯系學生和學校關系的橋梁,負責組織各項具體活動,貫徹實施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體現了以學生自我管理為主的理念。
1.3大學學生管理機構比較分析
由于中韓兩國國情的差異,不可避免地在學生管理機構設置上存在著不同。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管理機構設置實行的是從學校到二級學院三級式管理,充分發揮輔導員及班主任在學生管理中的作用[2]。實行單一的班主任負責制,班主任負責每個班的所有事務,從對學生的常規管理、思想教育到實習就業,集權于一身。而且班主任大多是由校內專任教師擔任,專任教師本身就承擔了校內繁重的教學及科研任務,導致了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班級學生的成長。有些專任教師甚至承擔的是非本授課專業學生班級班主任工作,對所管理的班級專業缺乏充分的了解,也同樣制約了管理的效果。雖然各年級都配備輔導員負責本年級學生管理工作,但輔導員往往只做到了向班主任及學生傳達學校精神,向領導匯報工作進展,具體在工作任務執行中,還是多以班主任為主。另外,各輔導員同時還兼任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一般關注本班學生情況較多,缺乏對整個年級學生的管理和輔導,沒有較好地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育管理工作。目前,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管理內容相對更加詳細,學生管理人員較多,管理機構相對比較龐大[3]。韓國永進專門大學在學生管理方面,實行從學校到學生的多元化管理模式,通過制定合理、健全、系統的學生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學生會在學生管理中的作用,提倡實施學生自我管理。相對而言,學生管理機構較簡單,管理人員少而精。例如,在機構設置中專門設立了學生服務中心,隨時為學生提供各種證明材料及服務,既方便又快捷。而在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若要為學生提供證明材料的話,需要通過班主任/輔導員、二級學院、學校主管部門來共同完成。
2學生管理工作內容及工作方法方面的比較與分析
2.1學風建設方法比較與分析
良好的學風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巨大而無形的精神力量,時時刻刻都在對學生產生著強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勵學生奮發努力,健康成長。學風建設是衡量一所學校學習風氣、學術氛圍、學生管理的一項重要指標。學生管理工作對學校的學風建設起著重要作用。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一直堅持把學生學風建設作為學校建設的重要工作,由分管學生工作的學生工作處、教務處等部門主抓,二級學院領導、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共同參與建設。通過共同學習建設,使全校上下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另外,學校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選修課程及第二課堂活動等,擴展學生的學習領域;通過組織實施各項文體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韓國永進專門大學在學風建設內容方面與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基本是一致的。有所不同的是,學校為學生提供了規模較大、藏書量很高的圖書館,學生沒有固定的教室,圖書館是學生學習、查詢資料的重要場所。新生入學后,必須修一定的教養課程,教養課程的學分占總學分的25%,通過此課程的學習,有助于學生了解各個領域的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從而達到依靠道德規范來約束學生行為的目的。學校通過定期舉辦各種豐富的業余文化活動及開辦各種興趣教育課堂,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們的高雅志趣及多方位的能力。以此來促進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從而建設軟環境,營造出文明有序的學習環境。另外,韓國政府也很重視教育,與世界其他各國相比,韓國的教育投資在國民經濟支出中占很高的比例,平均占政府支出的20%~22%,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2%~3.4%。這也為各學校學風建設,提供了經濟支持與保障。因此,韓國的高職教育發展至今,在教學及學生管理方面,已經有了很嚴密規范的管理體制[5]。
2.2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方法比較與分析
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是貫徹實施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一切管理行為,包括學生的上課出勤、考勤情況、住宿情況、獎懲情況、日常行為規范管理等一切學生管理行為。目前,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在學生日常管理方面,比較傾向于封閉式管理。學生從入學到畢業三年期間,學校對學生一直處于比較嚴格的管理狀態。學校制定了相關的管理辦法和規定,來約束學生在校內外的活動,如考勤管理規定、學生安全管理規定、公寓(宿舍)管理辦法等。韓國永進專門大學在學生日常管理方面,相對而言采用的是比較開放式的管理方法。主要體現在住宿問題上,學校不要求學生統一住校,由于學校宿舍(公寓)數量有限,只能給部分學生提供,因此只有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才能享受住宿待遇,其他的學生都要自己解決住宿問題。雖然是開放式管理,但是對于住校生的管理同樣是很嚴格的。在學生日常學籍管理工作方面,兩校的方式和內容基本是一致的。現已完全采取電子文檔管理模式,學生的校選課情況、所修課程成績等,都可以通過個人賬號及密碼登陸查詢。畢業生就業已成為社會較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同樣也是各高職院校所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所以在學生管理工作方面,畢業生就業工作管理也是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在這方面,兩所學校的管理方式與內容也是基本保持一致的。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每年都會引進校外資源,定期舉辦校園招聘會,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機會。學校招生與就業處也會定期一些招聘信息,通過二級學院輔導員、班主任傳達給畢業班學生。另外,學校所開設的各專業都會給予預畢業生至少一學期的畢業實習期,學生通過學校推薦、(網上求職、參加招聘會等方式,尋找自己的實習工作崗位,每班配備一名實習指導教師,對學生實習就業給予指導。韓國永進專門大學在畢業生實習就業期間,學校或者教授會主動與校企合作單位或用人單位聯系,推薦畢業生。另外,最后一學期也可以給學生時間去用人單位實習,尋找就業機會。這方面除了機構管理人員方面存在部分差異外,其最終目的都是相同的,就是共同做好畢業生的就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