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2:3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傳播學碩士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2專業碩士生有研究成果,增加了學生就業前自信心相對于學術型的碩士來講,專業碩士生似乎更容易在媒體找到工作。這是因為媒體固然需要學有專長的研究人員,但更需要上手快、會操作的復合型人才,且這部分人占媒體聘用人的大部,如編輯、記者等。專業型研究生在實驗室制作的作品,可以參加省里組織的“DV作品大賽”、“專題片大賽”、“圖書裝幀設計大賽”、“雜志封面大賽”、“廣告創意大賽”、“網頁制作大賽”等,獲獎作品可以作為就業求職的成果,用人單位自然愿意錄用有成果的應聘者。也就是說,在學校就實現了由“校園傳媒人”向“社會傳媒人”的轉變。專業碩士生有自己的獲獎成果,就為求職增加了自信心,增加了“命中”的可能,從而緩解了以往許多研究生由于手里沒有“過硬的成果”,面對用人單位的種種提問,倍加忐忑的尷尬狀況。
1.3倒逼了導師的實踐能力專業型研究生的實驗課一部分由校外實踐型導師來上,但大部分實驗課是由校內理論型導師和一部分非導師來上。校內導師一般理論水平較高,但媒體實踐經驗、操作技能相對缺乏,帶學術型的研究生還能湊合過關,帶專業型的研究生就明顯地表現出自己的缺陷和短板。因此導師必須適應專業碩士生的培養要求,強化技能。新聞類的實驗課要掌握電視片的拍攝、剪輯、配音、制作等全部技能。傳播類的實驗課要掌握廣告的設計和制作,圖書的裝幀設計、排版和印刷等技能,報紙、雜志的排版,雜志的封面設計,網頁的制作等相關技能,這對學術型的導師來說并非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虛心學習并付出艱苦的努力才能達到。專業碩士生的培養目標倒逼理論型導師強化自己的實踐技能,使導師自身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雙贏。
2新聞傳播學實驗室在專業碩士生培養中的實施方案
2.1實驗室的配備要實現全媒體模擬培養職業型、復合型、應用型的人才,沒有裝備精良的實驗室是難于奏效的,實驗室必須達到一定的規模和水平。一是從規模上看,實驗室要實現全媒體模擬。也就是說媒體有什么設備,實驗室也要有什么設備。媒體大體有哪些工作流程、工作環節,實驗室也需要具備同樣的工作流程、工作環節,只是程度、精準度不同而已。二是從水平上說,實驗室設備的型號、參數、配置要與現代媒體同步,至少要不低于當下媒體的水平。具備了這2個要件,學生才能把媒體的工作拿到實驗室來做,才能實現媒體與實驗室的“兼容”。實驗室的全媒體模擬,為相關高校提出了硬性要求,相關高校要高度重視,舍得投入,要像建設工科實驗室一樣建設新聞傳播學實驗室。如果仍然沿用培養學術型研究生的方法來建實驗室,專業碩士生的培養目標便無法實現。
2.2完成平時作業、結課成果和社會實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對專業碩士生考查的重點,因而教師在布置平時作業和結課成果時,一般是選一些實踐性較強的題目供學生選擇,既可以是媒體或導師課題的一部分,也可以自擬題目完成一項應用性的成果,而這些都是在實驗室完成的。實驗室又為專業碩士生進行社會實踐提供了重要平臺和必備條件。學術型研究生的社會實踐往往流于形式,甚至個別研究生找個單位開個證明蒙混過關。專業型研究生的社會實踐就不能敷衍了事,必須扎扎實實做好。依托實驗室這個平臺可以很好地完成社會實踐的任務。實驗室既是學校的一部分,也是社會的一部分,專業型研究生可以在學校的新聞中心兼職,擔任主持人、編輯、記者,通過在實驗室拍攝制作節目,為校報、雜志社排版,承擔校報和雜志社的部分編輯任務,設計、校園公益廣告等社會實踐活動,使研究生親身感受校園傳媒的實際情況,增長見識,積累經驗,為進入社會媒體崗位實習打下基礎。
2.3完成畢業論文專業碩士生的畢業論文大致分為畢業設計和調研報告2類。其中畢業設計可以采取“作品+報告”的形式,如新聞學專業的可以是“新聞調查片+報告”,廣播電視學專業的可以是“專題片+報告”,廣告專業的可以是“廣告設計+報告”,編輯專業的可以是“圖書裝幀設計+報告”等,這些離開了實驗室是難于完成的[9]。調研報告可以以媒體在工作中或管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作為選題,重點考查研究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研報告不僅要有調研采訪,更要有相關數據資料的統計分析,這些內容也離不開實驗室。實驗室是畢業論文的出產地和加工廠。
2.4吸納社會資源,建立聯合培養基地為保障新聞傳播學實驗室在專業碩士生培養過程中的長遠發展,學校要樹立服務意識,切實加大投入,提供和保障開展實踐的條件。如實驗室與社會媒體建立聯合培養基地,為學生學習、實踐、創業等提供良好條件;吸納和使用社會資源,建立“實驗室+媒體”聯合培養基地,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這是實驗室在專業碩士生培養過程中需持之以恒的長效機制[11]。另外,聯合培養基地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文章上,應該在掛牌之后切實發揮基地的培養作用。導師在平時作業、崗位實習以及畢業論文等多個環節要加強和社會媒體培養基地的合作,多吸納先進的社會經驗,與時俱進。
[2]王遷. 微博:公共危機管理的新平臺[J].甘肅理論學刊,2012,(05).
[3]孟令俊.突發事件中的微博傳播與輿論引導[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
[4]王敬紅.微博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應對[J].現代傳播,2012,(05) .
[5]邢華平.論微博對處理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的影響[J].科技信息,2012,(03).
韓笑在研究對外漢語教材中文化因素的選擇時指出“我們的教材中應致力于宣傳一種吸收中西方文化精髓的推崇個性自由和平等的人格,追求平等積極進取的新的孝文化觀。”劉冬冬在其碩士論文《針對中級外國學生的<論語>思想文化教材編寫設計》中提及儒家“孝”思想的教學中應注重中西對比,其對《論語》的教學編排對“孝”的教學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王艷麗研究了朝鮮漢語教科書《訓世評話》中孝文化的素材并探源其在中國典籍中的出處,分析了《訓世評話》語言與文化相結合的編排特點,對于我們文化教材編著有很大啟示。
二、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孝文化研究成就
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已對中華傳統文化表現了極大的關注,有的學者甚至提出了文化主體論,這體現了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自覺。孝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思想,在對外漢語文化因素的研究中已初露端倪,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拓展。
三、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孝文化研究不足
對外漢語中的孝文化研究還十分欠缺,尤其是針對性的研究幾乎是空白,大部分的研究只是在文化因素中有所提及。因此孝文化傳播存在以下不足:(1)理論性不足。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和指導,缺乏理論會導致實踐的無目的性和無計劃性。對外漢語孝道缺乏理論研究,傳播的原則、內容篩選、途徑構建等皆缺少論述。(2)系統性不足。構建系統的傳播模式和課堂教學范式是目前孝文化傳播亟待解決的問題。(3)實踐性不足。對外漢語教學本身是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孝道的教學如何正確合理地開展,需要研究者針對課堂教學實際制定可行的計劃。現有的研究也未能注重中外的差異,沒有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對孝道傳播做出合理的具體的揚棄和編排。(4)方法較單一。當前研究的方法單一,大多局限于文獻研究法等常見方法,未來研究需要進一步豐富研究方法,如采用跨學科研究法等方法,從而擴展研究視野,豐富研究成果。
②DON STARR,“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Europe:the Confucius Institutes European”Journal of Ed-
ucation,Vol.44,No.1,2009,Part I
③⑥DON STARR,“Chinese Langua-
ge Education in Europe:the Confuci-
us Institutes European”Journal of Education,Vol.44,No.1,2009,Part I
④Guy Healy,“Call to let Conf-
ucius Institutes bid for funding”,Australia,2010 Newspaper Source
⑤⑦Jay Rey,“Confucius Institu-
tes debuts: UB site to become part of worldwide,Chinese-sponsored network” Buffalo News(NY),2010
⑨Carol Bellamy and Adam Weinb*
erg“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Exch-
ange to Restore America’s Image” A-
meric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2007
⑩⒁,“孔子學院在歐洲生根”
⑾戴蓉,《孔子學院與中國語言文化外交》[J].復旦大學優秀碩士論文,2008
⑿http:///wiki/Fulbright_Program“Fulbright Pro-
gram”
>> 可折疊的椅子 可折疊行駛的新式轎車 我的身體五不可 不可思議的時空變異 淺談可折疊式風障在井下的應用 家用可折疊多功能健身器的設計 可折疊十萬次的觸摸顯示屏 LG新專利:開發透明的可折疊OLED屏 心靈是不可見的身體 中國平安:不可忽視的6個“降”“低” 大胖 折疊與生活不可分割 一種可折疊式燒烤爐的設計研究 無線激光可折疊 可折疊IT資源 “三農科豐”:不可或缺的身體食糧 運動式維穩是不可取的 可折疊包裝盒 不可忽視、不可小覷的活動導入 唯將軍不可降曹 2011的可測與不可測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參見http://.cn/i/2009-11-19/10323606832.shtml.
[3]Zhang, L.(2014). Productive vs.Pathological: The Contested Space of Video Games in postreform China (1980s-2012).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7 (21).
[4]王穎曜:《當代中國小城市公共空間的變遷――以海寧市為例》,北京大學2007年未發表碩士論文。
[5]文森特?莫斯可:《數字化崇拜:迷思、權力與賽博空間》,黃典林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6]邁克爾?哈特、安東尼奧?奈格里:《帝國――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楊建國、范一亭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研究背景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傳播呈現出媒體多樣化、信息直播化、受眾分散化的新特征。公交車作為城市的一道流動風景線,其本身無疑成了傳播信息良好的載體,蘊含了無限的廣告價值。人在流動,車在運行,信息在傳播,城市公交系統作為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在城市功用塑造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公交廣告不僅僅是商業手段,也是一種藝術,一種文化,具有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作為人們在生活中接觸頻繁的媒體形式之一,公交廣告日益發展,隨著人們欣賞水平和審美體驗的提升,對公交廣告的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
2.公交廣告的審美特征
公交廣告主要有車身廣告、候車亭廣告、拉手廣告、車靠背廣告等多種形式。公交廣告的審美特征主要有圖形美、色彩美、文案美等,設計者通過多元素組合設計能夠巧妙的對產品目標進行釋義推廣,并高效的加強目標印象,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設計元素之間相互作用,合理組合與搭配,在設計師巧妙地安排下,盡力完美的呈現在消費者面前。
2.1 圖形美
日本語言學家時枝誠記說:“通過語言得到的印象是抽象的,易逝的,可能只具有一般價值,掌握它需要時間,而通過照片得到的印象則是具體的,能夠看到確定的例子,瞬間就可以記住。”充分說明,圖形作為視覺語言運用在車身廣告中,能達到直觀的訴求方式。車身廣告中的圖形應具備簡潔清晰,車體接觸人群時間比較短,所以,復雜圖形在短時間都不利于識別和記憶。圖2.1的公交車內拉環抓手直接做成產品圖形,簡潔實用,獨特的廣告創意使受眾在近距離感知品牌同時,也把品牌的人文關懷潛移默化的植入到受眾認知中。
圖2-1國外某手表品牌拉環抓手廣告圖2-2公交候車亭廣告:雀巢廣告
2.2 色彩美
色彩對人的生理、心理產生特定的刺激信息,具有情感屬性,形成色彩美。廣告的色彩美是廣告審美的一個重要特質。公交廣告的色彩美,是指公交廣告設計中的色彩所表現出來的比較賞心悅目的價值。如圖2-2,這是設置在公交候車亭的座椅廣告,紅色的底色和白色的字母對比強烈,簡潔醒目,不僅僅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在城市形象建設中也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3 文案美
廣告文案是廣告作品中的文字語言部分,與色彩相比,公交廣告的文案似乎并沒有那么引人奪目,但是一則好的公交廣告文案往往能引起受眾情感的共鳴,起著畫龍點睛的效果。如圖2-3, 這個廣告刻意留白,只有一句話的文案:“廣州人,誰偷走了你的8小時?” 引發公眾好奇心。廣告右上方有醒目的南海桂城四個字,這是比鄰廣州的佛山桂城的一個城市形象廣告。每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除卻8小時工作8小時休息時間,那么余下的8小時理應是休閑娛樂時間。而休閑娛樂去哪,桂城用“偷走8小時”的文案制造懸念,引發注意,獲得良好的傳播效果和商業效應。
圖2-3廣州公交站臺廣告:南海桂城廣告
3.公交廣告的審美價值
3.1有助于城市形象魅力的提升
戈公振在《中國史學報》中對廣告做了這樣的描述:“廣告為商業發展之史乘,亦即文化發展之記錄”。黃海澄在《藝術美學》中提出:“內容與形式在藝術作品中是一個整體結構,它所發揮的是整體功能,單純形式因素難以獨自發揮作用。” 從他們的觀點可以看出,廣告不僅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行為,很大程度上展示了城市的精神風貌,體現出城市的文明程度,成為現代城市形象的特殊構成要素;廣告文化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的美化,優秀的城市公交廣告,在傳達廣告信息的同時,迎合人們視覺審美需求,調節著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以其豐富多彩的內容,亮麗的色彩,新穎的創意表現形式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3.2有助于滿足城市生活多樣化需求
公交廣告的日益發展是現代城市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文化現象,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公交媒體已經與城市生活緊緊地融合在一起,向人們傳遞著各種資訊與信息,并深深影響了人們的行為活動與日常生活方式。城市公交在相對固定的路線運行時,可以根據不同受眾需求來進行廣告設計,如在人口流動量大的商業繁榮的街區,可以放置豐富的商業廣告,在文化區和城市門戶區投放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樹立城市形象的公益廣告等.配合運營周邊環境投放的廣告,形式多樣統一,色彩絢麗和諧,既能突出商業氛圍的繁榮商業發展,又能與城市形象相得益彰,滿足城市生活的多樣化需求。
3.3 有助于引導道德價值
“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廣告作為一種宣傳工具,對受眾就有教育引導的作用,是社會輿論不可忽視的一個組成部分。公交廣告在傳遞信息的同時亦傳達新的生活觀念、新的消費方式,不知不覺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習俗,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觀念,撒播形成一種隱形的文化環境。當下“中國夢”、“講文明樹新風”等公益廣告頻頻出現在公交車身、公交站臺及其他的戶外廣告形式中,一幅幅生動形象的圖片配上簡潔精煉的文字,為城市增添色彩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強了精神文明和道德文化建設,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4.結語
城市發展日新月異,公交廣告的發展也要與時俱進,廣告審美不僅僅注重其外在的視覺效果,更應深層挖掘其內在的審美文化。只有清楚地認識公交廣告的審美特質和審美價值,使廣告創作深入受眾的內心世界,引發共鳴,才能創造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作者單位:江西科技學院)
基金項目: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二五”2014規劃項目(14YS33)。
參考文獻:
[1]黃海澄.《藝術美學》.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2]溫華.《戶外廣告與城市景觀的藝術融合》.漢江大學學報.2001
不管有多少人真正見過切糕、吃過切糕,“切糕事件”作為2012年最后一個熱門話題,已然變成網民們的一次集體回憶。早些年,國內很多地方就出現了“項鏈五厘米”的事件:商販稱項鏈五元,當你買的時候才說是五元一厘米,這時不買的話就會遭人圍攻。從性質上來說,發生在岳陽的這件民事糾紛并無特別之處,但偏偏是切糕變成了眾矢之的,這時的“切糕事件”就被賦予了附加的含義,涉及了一系列跨文化交流的問題。“切糕事件”多大程度上來自我們的想象,又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實呢?
一、心理學分析:制造想象
自1922年被一位叫W.Lippmann的新聞記者提出之后,刻板印象(Stereotype)的概念就被各學科廣泛涉及,但由于散落在各個分散的領域中,并沒有形成體系的研究,還曾一度受到冷落。隨著認知心理學的出現和發展產生出的一系列理論和實驗方法,刻板印象的研究再次受到關注。使用刻板印象的概念,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待人類的認知行為,不妨作為思考“切糕事件”的一個視角。
出于認識紛繁復雜的世界的需要,人類具有分類的本能或傾向,因此便產生了刻板印象這一人類社會交往活動中普遍存在的認知現象。20世紀70年代前,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關注其造成的結果,70年代后,認知心理學的出現使心理學家更關注刻板印象的形成過程和作用機制,在這一趨勢下,刻板印象被重新譯為“類屬性思維”。不可否認,刻板印象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機制,具有認知上的功能性。由此,刻板印象可以被認為是“個體關于某群體的特征或屬性的觀念集”(王沛,2000),在一定條件下才會變為消極的偏見。此外,刻板印象形成的加工機制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然而一旦形成,就會相對持久和穩定,內隱刻板印象更是人們自己所不自覺的,是不能有意識避開的。
對維吾爾族的刻板印象也是多重性的。以中央民族大學的一次大學生刻板印象調查①為例,在對維吾爾族的刻板印象中,按百分比排列在前的“能歌善舞”、“漂亮、美麗”、“熱情”、“友好”。在所涉及的頻數大于5的29項對維吾爾族的形容詞中,僅有兩項是消極的。在“切糕事件”中,人們的反應比較過度,這和某相關對象身份中的消極層面不無關系,刻板印象此時成為偏見。
這種消極的刻板印象會產生消極的后果――刻板印象威脅。這是個體所經歷的一種風險,處于該風險中的個體擔心自己會驗證所屬群體的消極刻板印象(Steele & Aronson 1995)。
二、傳播學分析:傳播想象
制造出的想象存在于個人或群體意識中,若沒有某一公眾性事件的激發和傳播,則不會引起廣泛共鳴。傳播學是研究跨文化交流的主力學科,一定程度上來說,交流就是傳播,就是人們的意識相互作用的過程。岳陽的事件演變為網絡“狂歡”,與事件的傳播有很大關系,以微博、人人網等為代表的網絡平臺這一新大眾傳媒,作為引發和傳播“切糕事件”的主要載體,對事件的發展態勢起了關鍵作用。
大眾傳播媒介所產生的諸多效果之一就是,媒介似乎常把我們的注意力導向某些特定的問題或爭端上。這一效果就被稱作大眾媒介的議程設置(agenda setting)功能②。議程設置理論認為,大眾媒介通過反復播出某類新聞報道,強化該話題在公眾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將公眾的注意力導向某些特定的問題或爭端上。美國“禁毒之戰”期間,非法使用的人數在下降,卻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當今美國面臨的最大問題,正是由于報刊上有關禁毒報道的數量激增。這是議程設置理論的一個經典案例。
與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介相比,網絡新媒介有更強的時效性和互動性,它的產生和發展改變了傳播的時空格局。基于網絡平臺的議程設置,會在設置主體、發生過程和發生效果等方面產生與傳統媒介有很大不同。切糕事件在微博上掀起,以微博為主要傳播力量,但設置議程的主體卻很難說是第一個警情微博的某機構警事。不到140個字的微博透漏信息有限,無論是評論轉發的網友,還是其他新聞媒體的關注,在多方互動中,議程被共同設置。發生過程不同以往單線進行,而是媒體宣傳、大眾輿論、政府引導同時互動和進行。結果單純的民事糾紛案件經過媒體宣傳策略的引導而被構飾,偏見報道淡化了事件本身,而將輿論指向了對切糕的調侃、對切糕的想象在瘋狂地傳播。
網絡新媒介時代給人們建構了話語權,“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新聞者”。切糕事件中,網民對官方的信息質疑、討論的聲音并非壞事,相反,這正是網絡時代社會變遷的象征。當事件本身被忽略,對切糕的討論已經變成一場無厘頭的網絡狂歡,人們應該警惕丟失的理性和思考。美國學者波茲曼在電視時代提出了“娛樂至死”的概念,他認為當時的美國人把一切都娛樂化了,文化正在墮落,人們因為娛樂而失去自由。“切糕體”的躥紅也是一種娛樂至死的表征。一個本應讓人笑不出來的應當深思的社會問題,卻變成了笑料。把一切都夸大惡搞的言論模式,使我們喪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和嚴肅認真的態度,以“點”蓋“面”,妨礙了和諧氛圍,分明有失分寸。網絡時代帶給我們的是真實的世界還是想象的世界,值得深思。
三、人類學分析:尋找真實
人類學要站在人的立場上發言。在這場切糕買賣的事件中,所有相關或無關的人都享受了一次的言論狂歡,而唯一不能發聲的就是反而是小販本人。人們忽略了他們中的大多數背井離鄉、艱難生營,是有誠信的社會的弱勢群體。站在他者立場,關注事件背后的信息,切糕事件反映出的是社會問題。
新疆有27個國家級貧困縣,占自治區縣(市)總數的34%③,其中,喀什地區的貧困縣就有8個。中央民族大學維吾爾族學者阿布都艾尼曾在北京對售賣切糕的維吾爾族商販群體進行調查④,發現其中大多數人都來自喀什地區貧困縣伽師縣下的克孜勒博依鄉。經濟落后、生計艱難使得南疆維吾爾族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表現在漢語水平較差,在外溝通困難。語言、文化不同,他們缺乏對外部世界的了解,也缺乏讓外部世界了解自己的能力。這不僅是跨文化交流的問題,更是現實的社會問題。家境貧困、漢語水平低、缺乏找到更好的工作的勞動技能使得這些維吾爾族青年群體沒有多少選擇。應了解他們的生存狀態和處境,以理解和包容的態度分析處理此問題。
地區間經濟發展相對均衡是必要的,除想象中的經濟增長數字之外,文化交流與理解發揮更真實的作用。就賣切糕的行為本身而言,人們對瑪仁糖這種食品不了解,以自己的生活經驗自我判定它應該是松軟的、便宜的。當得知它密度大、質量大、價格貴時,便導致心理預期失衡。對新疆的不了解,很容易使人產生對賣切糕者心態和文化的想象,放大差異和沖突。在事件的處理上,相關方面缺乏處理涉及少數民族事務的經驗和民族政策的了解,一件本該普通處理的糾紛,卻引起眾議。隨著國內經濟飛速發展,地區間人員流動急劇增加,可以預見,未來會有更多民族間的流動,對民族政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運用是否會產生新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四、結語
時隔一年多,“切糕事件”已經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賣切糕的小販依然零星可見于街頭巷尾,一切似乎都歸于平靜,但它所產生的影響卻難以估計,相應的反思不能停止。面對真實的抑或想象中的差異和沖突,跨文化交流無疑是解決問題的必經之路。
首先,人們要認識自己,這往往比認識他者更難,而且需要在和他者的交流碰撞中實現。在跨文化交流中,不僅要從他者對我們的反饋中了解他者,而且要從中察覺到我們是什么樣的人,我們對他者是什么態度,了解我們自身的態度,是交往的前提。
其次,跨文化交往要考慮不同人群的物質、文化背景,僅認識自己是不夠的。要將自己移情到他人的位置,承認差異和誤讀的可能性,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在對自我的重構中進行跨文化交流。
最后,要從不同的文化中尋求共性。一味強調差異和沖突可能導致誤入歧途和交流裂痕,在“異”中求得“同”,在“同”中理解“異”,正所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注釋:
①朱潔瓊.大學生群體的民族刻板印象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學為例.碩士學位論文,2011.
②Werner J.Severin.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華夏出版社,2000:244.
③有關新疆國家級貧困縣資料./content/12/1025/18/2812407_243736613.shtml.
④賣切糕的年輕人.刊《南方周末》,2012-12-15.
參考文獻:
[1][美]薩姆瓦,著.陳南,等譯.跨文化傳通[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
[2][美]E?T?霍爾,著.韓海深,譯.超越文化[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
[3][美]沃納?賽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鎮之,等譯.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第四版)[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4]戴曉東.跨文化交際理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5]鄒慶宇.地域刻板印象的研究[D].碩士論文.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2006.
[2]劉勁松.試析媒介融合趨勢下的新聞人才培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2):154-156.
[3]徐可晶.湖南省高職院校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8:7-16.
[4]張愛榮,韓云霞.國外職業教育中值得借鑒的課程體系[J].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版),2005(29):79-81.
[5]胡欽太,等.傳播學專業實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當代傳播,2010(2):90-92.
[6]吳廷俊.改革開放30年看中國新聞教育發展最快的30年[EB/OL].http:///xwzx/gnsz/gdxw/200810/27/t20081027_17192603.shtml.
[7]賀小玲.高職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模塊課程的構建[J].鄂州大學學報,2011(1):70-73.
對于傳播學批判學派而言,法蘭克福學派無疑是其始作俑者。從早期的阿多諾、霍克海默、本雅明到第二代的馬爾庫塞、哈貝馬斯等,對現代社會,尤其是處于后工業時代的發達資本主義工業社會的文化形態進行了跨學科考察,并提出尖銳的批評,從而為我們從歷史、文化的視角對現有媒介傳播活動及其文化進行批判提供了背景廣闊的模本。
作為一種方法,法蘭克福學派從商品化、物化、意識形態和控制等政治、經濟、文化視角,對媒介文化進行批判性的關注,提供了一種框架,可用以糾正傾向于放棄批判性立場的媒體文化的研究方法。①法蘭克福學派首次進入中國是上世紀70 年代末,直至90 年代才開始嶄露頭角。我國的法蘭克福學派媒介批判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大眾媒介與社會心理,大眾媒介與意識形態控制,大眾媒介與“文化工業”。 ②
筆者搜集到的2011年期刊有關法蘭克福學派傳播思想的研究論文主要集中在闡釋性研究和意義影響方面。
一、闡釋性研究
就2011年此類研究的內容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對法蘭克福學派傳播理論的闡釋性研究”、“不同邏輯主線下展開的對于不同代表人物及其理論的闡釋性研究”和“以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對媒介文化現象的闡釋性研究”兩類。
1、對法蘭克福學派傳播理論的闡釋性研究
李佳桐對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理論進行分析,主要闡述了法蘭克福學派文化工業理論的主要特征:“商品拜物教”的特征,也就是商品性;標準化、同一化的特征;強制性和操縱性特征。并在這三個特征的基礎上指出了其理論研究的局限性,因為無論是大眾文化本身還是大眾文化的接收者都在變化,而法蘭克福學派過于強調大眾的被動性和受控性而忽視了大眾本身的主動性。③
林創介紹了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中的三個重要概念:大眾文化、肯定文化和文化工業,闡釋了其理論的主要內容,指出這一理論的缺陷:法蘭克福學派對大眾文化的絕對否定和批判,忽視了大眾文化的歷史作用;嚴重落后于實際,夸大了人與現實的對立和人的異化,過分強調人與社會、人與科技以及人與文化藝術的對立;忽視了人的主體性地位,夸大了大眾文化的控制能力;忽視了文化的社會性。④
張圣潔注意到目前學術界所關注的多為法蘭克福學派最具代表性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對法蘭克福學派消費文化思想的研究少之又少,于是在其碩士論文中,對法蘭克福學派消費文化思想進行梳理,歸納其理論要點,對代表性人物的觀點進行全面的總結和評判,因為資料占有的難度,其理論深度相對來說是比較匱乏的。⑤
李增君認為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客觀事實證明,文化產業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了當代經濟體系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于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而言,在得到政府認可與支持的背景下,全面否定、拒絕文化工業的“慣性思維”是行不通的了。在新媒體傳播語境建構的社會背景下研究文化產業的時代特征,尋求一種全新的界定方式,拓展文化工業理論的內涵與外延,特別是確立它在新傳媒語境中的現實性、合法性,將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⑥
2、不同邏輯主線下展開的對于不同代表人物的思想研究
在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中,以對第二代代表人物哈貝馬斯、馬爾庫塞的傳播思想研究居多,其次為阿多諾。
楊東東的論述中對哈貝馬斯在大眾文化批判領域里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與霍克海默等人在大眾文化批判方面表現出的激烈態度相比,哈貝馬斯的理解要相對溫和得多,并且似乎也更為客觀。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哈貝馬斯獨特的詮釋學視角為大眾文化批判賦予了嶄新的色彩。哈貝馬斯相信,借助交往行為理論的支撐、理想言語環境的建構,那種充滿著積極向上精神的大眾文化一定可以回到我們身邊。⑦
王安琪以馬爾庫塞的技術批利理論為視角, 結合當下第二媒介時代的媒體實例, 反思基于網絡技術的虛擬生存方式給人類生活所帶來的影響, 從三個層次論述了其對人的單向度的加劇。他發現, 在當下的網絡社會中,沉溺于賽博空間的自由幻象和新的滿足形式信息的爆炸以及虛擬生存的技術終端在不同方面,以不同程度削弱著人的批判性和反抗性的同時,加強著技術及其背后力量的社會控制,這種反思肯定技術進步的積極功能和作用, 更重要的是提出一個參照和警示:“虛擬社會并不是‘烏托邦’, 而只是一種媒介的形式,正確把握現實生存和虛擬生存的本質及其關系, 才更有可能構建多元、健康發展的社會形態。”⑧
周波認為馬爾庫塞的審美觀是功利主義的,因為在馬爾庫塞看來,審美和藝術是解放被壓抑的本能、打破社會和個人單向度性的重要手段,是革命的武器,只有借助審美和藝術,人們才反抗并改造現實。以其為代表的法蘭克福學派,其媒介權力批判側重于政治及意識形態對大眾傳媒的滲透,認為受眾在這個過程中是被動的,企圖通過審美和藝術為主的精英文化去救贖整個社會,帶有濃烈的悲劇意識。他認為媒介環境演變之后,法蘭克福學派的媒介權力批判有望得到新的改寫。⑨
王海平關注的是阿多諾。阿多諾所針對的“大眾文化”是指依托文化產業和大眾傳媒技術而形成、發展起來的,供大眾進行消費的商業型文化或商品性文化,是由統治階級主動開發和制造并施與普通大眾的,具有功利主義價值和意識形態功能的消費型文化,所以他一直對文化產業表現出莫大的敵視與憂慮。而從當下中國大眾文化的現狀看,阿多諾的“文化產業批判”理論卻出現了兩種狀況。一方面,在目前現實生活中,很多現象與阿多諾描繪的“景觀”頗為一致;另一方面,也出現了與我國國情矛盾的一面。⑩
3、以法蘭克福學派的傳播理論闡釋媒介現象
在這些研究中,多是根據法蘭克福學派的媒介批判理論,思辨的理性分析我國出現的媒介文化現象,闡述影響意義,甚至是提供一種應對的方法。
李園園把賀歲片作為研究對象,從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的角度出發,對我國賀歲片的商品性和藝術性進行反思,思考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她認為真正的藝術家要始終把握著生產方式,保證產品的明確身份,尤其是隨著大眾的文化水平和審美趣味的提高,文化藝術產品要想在市場上獲利,必須具有相當的藝術水準去滿足大眾的需求。而對于我國賀歲片創作者來說,在關注商業利益的同時,注意和追求其藝術性,取得二者之間的平衡,才能確保其產品得到最大價值體現。⑾
程金海把數字媒介作為研究對象,從數字媒介不同于其他印刷和電子媒介的特性出發,以哈貝馬斯的交往理論為切入點,認為數字媒介信息編碼的非物質性也為傳播帶來了一些消極影響:首先,虛擬環境在為交流參與者提供最大限度交往自由的同時,也意味著現實約束性的喪失,因而交流很容易淪為話語的游戲;其次,虛擬空間將交往參與者的身體隔離在屏幕之外,這使得數字媒介不利于跨文化交流中的副語言表達;最后,由于數字媒介的虛擬數字傳播環境,使得它更有利于弱語境文化的推廣,因此基于數字媒介的跨文化交流有形成新的文化霸權的危險。⑿
二、法蘭克福學派傳播理論的影響和啟示
林創認為大眾文化批判理論具有的重要啟示體現在對我國的文化建設上。首先,在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市場化、全球化的浪潮下,文化產品的市場化、商品化趨勢已經不可阻擋。金錢和利潤顯然不能作為衡量文化產品優劣的唯一尺度。其次,我們必須根據中國的具體實際和中國大眾文化的現狀做出我們的分析和判斷,而不能簡單的把其理論挪用在我國現實中,因為文化批判是對20 世紀西方資產階級文化的批判,有其產生的歷史條件。第三,對國內大眾文化的發展要加強引導,避免大眾文化“大眾性”、“文化性”的喪失。第四,對西方文化產品,我們要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在王繼發的論述里,從正面和負面闡述了法蘭克福學派對于中國傳播學發展的影響。正面影響主要體現在:拓展了傳播學研究領域;使得傳播學理論在我國能夠向本土化方向發展;更加堅定了的批判性研究方法。負面影響是法蘭克福學派所產生的時代和社會背景與目前我國的社會發展階段、文化生產方式、政治經濟結構都存在巨大差異,因此該學派也會在政治、經濟、文化層面對中國傳播學發展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在法蘭克福學派的本土化研究中,要特別要警惕對法蘭克福學派相關理論的異化研究。⒀
王娟和孔亮從媒介傳播理念、傳播特性、傳播目的和傳播宗旨四個方面對法蘭克福學派的媒介批判理論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并以此為立足點,倡導借鑒和吸收法蘭克福學派的媒介傳播理念、傳播特性和傳播目的,從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教育內容等視角出發,提出了教育傳播研究中應轉化意識形態、回歸真實本源、培育全面的人、轉變教育價值觀,旨在促進教育傳播研究的進一步發展。⒁
總的來說,在2011年有關法蘭克福學派的傳播思想研究論文數量并不多,而且良莠不齊,研究的內容也大多集中在基本理論、發展歷程、意義影響以及對當下我國媒介現象的學理探索和分析上,與往年研究的內容相比并沒有太大突破。
參考文獻
①石義彬:《批判視野中的當代西方傳播思想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4
②王娟、孔亮,《法蘭克福學派的媒介批判理論對教育傳播研究的啟示》,《電化教育研究》,2011(7)
③李佳桐,《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理論探析》,《安徽文學》,2011(5)
④林創,《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探析》,《世紀橋》,2011(1)
⑤張圣潔,《法蘭克福學派消費文化思想研究》,中國知網
⑥李增君,《新傳媒語境中法蘭克福學派――文化工業理論新探》
⑦楊東東,《哈貝馬斯批判詮釋視野中的大眾文化理論》,《山東社會科學》,2011(10)
⑧王安琪,《網絡社會如何放大人的單向度―以馬爾庫塞技術批判理論為視角的考察》,《國際新聞界》,2011(6)
⑨周波,《無望的救贖:從馬爾庫塞反觀法蘭克福學派的媒介權力批判》,《大眾文藝》,2011(12)
⑩王海平,《在當下中國看阿多諾“文化產業批判”理論的是與非》,《陰山學刊》,2011(3)
⑾李園園,《賀歲片的商品性和藝術性―以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為視角》,《新聞世界》,2011(6)
⑿程金海,《數字媒介與跨文化交流:一種批判性的傳播學視野》,《湖北大學學報》,2011(6)
⒀王繼發,《法蘭克福學派對中國傳播學發展的影響》,《新聞界》,2011(7)
關鍵詞 體育類 非物質文化遺產 項目 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一)研究背景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各族人民長期以來所創造積累的重要文化財富,是人類創造力、想象力、智慧力和勞動力的復合與統一的完美體現,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生動展示[1]。
深挖本地域特色文化內涵,闡釋地域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價值,維護文化的多樣性,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是新時期加快文化強省建設的一項創新工程,符合河南省建立中原經濟區的戰略要求,是推動中原文化繁榮,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壯大文化產業,打造鮮明地域特色、展現中原風貌、提高中原文化影響力的重要舉措。
(二)研究目的與意義
1.研究目的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源遠流長的中原歷史留下的文化印跡,體現著中原的競爭力,同時河南省的非遺文化的開展仍存在著發展緩慢的態勢,為促進體育非遺文化的現代化發展進程,本文欲著重分析河南省體育非遺文化研究的當代意義,以提升民眾的文化認同,選定體育非遺文化的角色定位(奧運機制還是群體機制?),分析制衡河南省體育非遺文化發展的因素,試圖通過對現代瑜伽項目的研究為河南省體育非遺文化提出非遺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研究“誰來傳承?傳承什么?如何傳承?”的問題。
2.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是對中原生態體育文化信息進行搶救、集聚和整理,研究以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研究對象,綜合涉及傳統的人類學,快速發展的傳播學和亟待完善的體育學。通過這些學科理論知識的運用,不僅可以為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提供一次多學科綜合研究的嘗試,而且還有可能為豐富這些學科的理論成果添磚加瓦,為滿足該領域的教育和研究需求起到積極的意義。
對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研究,可以擴大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社會影響,對于其文化傳承起到了積極地助推作用,還可以詳盡的了解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阻礙與問題;同時,對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與開發問題進行研究,可以對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較深層次的文化發掘,符合河南省現階段積極推進的把河南省由文化資源大省建設為文化產業強省的戰略決策和大力實施“中原文化崛起”的既定方針,具有較高的理論研究意義,同時也有利于促進河南省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具有較高的實踐價值。
(2)實踐意義
研究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即武術文化遺產,對深入認識和了解河南地域武術文化,全面地認知中國武術文化版圖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研究一方面對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體系進行整理與挖掘,探索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當代價值,從而調動民眾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引起人們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多的關注,不斷加大對其保護力度;另一方面,通過借鑒瑜伽的發展理論和經驗,探索如何在傳統和現代、繼承和發展之間找到對其進行保護的科學、合理、有效的措施,以確保其生命力,為河南省更好地保護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建議,以利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
研究對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提出了具體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部門具體實施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政策實踐的參考。
二、文獻綜述
(一)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
2005年12月,國務院了《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界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根據國務院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界定,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體育文化表現形式及文化空間。
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即是指在河南境內,由廣大人民群眾創造的,與體育相關的且具有一定科學價值的文化,是河南人們創造的體育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綜合。
(二)傳承和發展的概念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2005]18號)中明確指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應采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提出了保護與傳承、發展并重的工作要求。在現代科學體系中,“傳承”一詞首見于民俗學中,以20世紀30年代柳田國男《民間傳承論》為標志,他提出要對普通人的日常民俗事象進行研究,從而闡釋歷史、文化、變遷的過程及發展特征。國際學術界形成了其他與傳承相關的理論主要有傳播論學說的維也納學派、曼徹斯持學派與傅厄斯學派等[2]。《非物質文化遺產視域下湖南傳統武術傳承研究》中提出傳統武術的傳承就是由傳人實施的,在代際之間進行的技藝、理論、習俗等傳統武術文化內容的傳遞和傳播。
研究認為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即承襲、創新并廣為傳播。承襲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歷史價值、文化淵源、宗教儀式、風俗習慣等文化元素和生態環境。與時代要求相結合,在傳承譜系比較明晰的武術基礎上,創造理論和技術體系比較成熟的武術技藝和健身、養生功效突出的套路,使其具有生存、發展的特定空間和時間維度,植根于民間的活態的傳統行為方式。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核心就體現在它的傳承過程,以及這一過程中的變異與創新。同時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會隨著社會特征、競技生活、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發生變化,會影響人們的文化價值觀念和審美思想,因此,完善的傳播方式對擴大非遺文化的影響力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國內關于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現狀
1.國內關于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
國內關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涉及文化價值、歷史價值、保護研究、立法研究、制度研究、現狀調查等,但都側重于本區域的研究,地域性研究體現了一定的區域特點,但從總體是顯示出各地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并在保護的基礎上提出了與當地文化、政治、經濟相結合的傳承方式。
2.國內關于體育類或武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觀點
國內學者多以本地區的非物資文化遺產為研究對象,根據對本土文化的歷史追溯,相應的提出傳承和發展建議。
牛愛軍從全民健身和民俗學的角度出發,提出融于當地生活風俗中傳承,并結合當代新農村建設,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發揮體育的健身功效,根據項目特點進行開發,提出商業開發與創意產業相結合的發展方式。
白晉湘從法律角度出發,指出健全法律保護機制,建立管理和保護體系,建立體育博物館,開展文化普查工作,加強對傳承人的保護和關注。
社會活動和社團的開展體育非遺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姚應祥對湖州船拳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加強立法、加大宣傳、依托學校,建立體育社團,開發旅游的傳承建議。董亮在對四川少數民族體育的研究中指出要將仍具有較強生命力的體育文化遺產發展成為大眾健身娛樂項目,延長其生命周期。
張巧鳳對非遺文化的軟文化實力進行研究,在《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高我省文化軟實力》中指出調動傳承主體的積極性是對非遺文化的可持續性延伸,提升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是文化競爭力的優勢所在,應打造河北特色的非遺文化品牌。
李榮芝、虞重干從傳播學角度出發,指出可以通過學校教育傳承途徑、競技化途徑、社會教育途徑、生活化途徑。《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看中國民族傳統體育發展》中也針對民眾缺乏民族傳統知識認知現狀,提出加強政府管理、加大媒體宣傳、維持文化“原生”的生存環境和發揮院校優勢及賽事促進等建議。王林在《傳統武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困境與對策》中指出應營造適宜傳承的文化生態,加強傳承人的名人效應,加強傳承梯隊的建設。徐旭對嶺南醒獅文化的研究中,指出要推動武術與醒獅相結合的影視業和旅游業的發展。安劍群等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野下“人龍舞”的文化傳承研究》提出要進行廣泛地區的橫向傳承,和不斷創新的縱向傳承相結合,加強群體性傳承和學校傳承、社會傳承的方式相結合;
綜上所述,國內關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陳關于發展的研究,從政治、經濟、立法、教育學、傳播學、民俗、社團、社會活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非遺文化的傳承奠定了一定基礎。
3.關于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研究
在傳承管理機構的研究中,王志高的碩士論文《嵩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制度保障研究》強調法治機制的建立,建立有制度的組織運行方式,提出以發展武術文化產業的方式傳承和發展。
在傳承主體的研究中,王玉霞《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構成及挖掘保護對策》提出加強對傳承人的培養,將非遺保護工程納入學校教育體系。本人在《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研究》中提出通過對健身團隊的管理和扶持,推廣和傳承非遺文化的技藝推廣。
在傳承內容的研究中,李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域下的民族傳統-以河南少林武術、陳氏太極拳為例》指出要加速多種方式的宣傳,挖掘民俗文化的體育娛樂審美價值;王偉紅《河南省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中提出開發非遺文化的器物層產品,做大做強非遺文化品牌活動,建立省及地市“非遺展示中心”。
在傳承方式的研究中,任麗萍《傳承?創新―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學校體育研究》中提出將其納入學校體育課程體系;倪同《基于JSP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的研究與開發》碩士論文中提出建立數據庫,有效提高非遺文化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提供可視化信息,用網絡模式提供資源共享,數字化宣傳和保護非遺文化;賴學鴻《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利用思考》提出政府政策導向與輿論宣傳是推動其傳播和發展的保證,形成主體研究與個案研究相結合的科研之路,利用商業開發實現體育文化傳承和弘揚,建設體育加旅游的產業機制,構建教育為中心的傳承機制;王靜的碩士論文《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出版資源開發研究》中提出通過培養專業的出版人才,開發高質量的傳統出版物和網絡出版物相結合的方式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播;郭鵬飛《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強調要加大普及力度,調動民眾文化自覺性,在政府主導下,依托學校教育資源,提出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加強非遺文化的長遠規劃和管理。
綜上所述,對于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立法管理有了專題的研究,但為數不多,對傳承主體還僅限與對傳承人的保護和關注,對傳承團隊建設的研究基本沒有,傳承內容上提出了對體育健身價值的延伸和器物層面的開發,傳承方式聚集了大部分學者的研究結晶,大多數認為多種形式及層次的廣泛傳播有利于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