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2:2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新經濟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我國經濟發展要“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在十二五期間及未來更長的時間內,創新型經濟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模式。
1 創新型經濟的概念
經濟學家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是創新型經濟理論的鼻祖,其在1912年出版的經典著作《經濟發展理論》中,首次將創新視為現代經濟增長的核心,認為“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是企業家對生產要素的新組合,其中任何要素的變化都會導致生產函數的變化從而推動經濟的發展 [1]”,并給出了創新的概念:創新包括發明、創新和創新的擴散二重含義,其中創新是指新發明(新產品、新工藝、新方法或新制度)第一次運用到經濟中去。熊彼特將企業家視為創新的主體,通過創造性地打破市場均衡,才會出現企業家獲取超額利潤的機會,并認為動態失衡是健康經濟的“常態”,而非古典經濟學家所主張的均衡和資源的最佳配置。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家們更多地關注經濟效率經濟學論文,而不是經濟增長,認為經濟發展的核心是社會如何利用稀缺資源生產出有價值的商品,在不同的群體中分配,并利用價格信號來擴大稀缺資源分配的效率。在新古典主義經濟學中,創新是外生變量——黑箱,對價格信號單獨起作用,不能被積極主動的經濟政策所引導的。熊彼特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主義》中描述了與新古典主義和凱恩斯主義不同的經濟學及經濟制度,認為長期經濟增長應該一直是經濟學關注的中心,制度、企業家和技術變革是這一經濟制度和經濟增長的核心,創新是市場的進化過程,創新、制度、文化、規范、法律等這些在以往的經濟學中是難以模型化的因素皆是重要的經濟增長因素[2]。
基于熊彼特經濟增長理論的創新型經濟理論在最近15年才受到足夠的重視,創新型經濟(或新經濟)提法也零星出現,邁克爾·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把經濟發展分為生產要素導向、投資導向、創新導向和富裕導向四個階段[3]。創新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是對傳統經濟增長模式進行重新定義的經濟規則。我國洪銀興教授認為創新型經濟是體現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要求、以知識和人才為依托、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以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和新產品為著力點、以創新產業為標志的經濟。其基本特征是經濟增長由主要靠物質投入(資本、勞動、土地)推動轉向創新(知識、技術、制度)驅動,形成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大學和科研機構介入技術創新體系[4]。
創新型經濟主要關注的是社會如何創造新形式的產品、服務及商業模式來擴大財富,促進經濟增長,提高生活質量。知識、技術、企業家精神、創新是這一經濟模式的核心,在創新型經濟下,經濟政策的核心目標是促進生產力高度發展和大量創新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筆者認為:創新型經濟是指經濟增長主要由物資投入(資本、勞動、土地)驅動轉向主要由創新(知識、技術、智力資源、企業家精神、制度)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建立在動態的、彈性的網絡式創新系統之上,以靈活、快速、個性化的反應為基本特點,企業、大學、各類研發機構、政府、服務中介、顧客是這一經濟發展模式的主體,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將成為其主流產業。創新型經濟意味著革新,決勝于不斷地向前突破,經濟增長不是來源于更多的投入及提供更多的同類產品,而是源于相對較少的投入,高效率的創新(新價值、新產品、新服務、新程序、新管理模式)。但創新也有負面作用,創新能力越強,知識不對稱將一直存在,且會加速危機的爆發經濟學論文,但同時,知識不對稱將成為創新的最好來源。
2 創新型經濟的特征
創新型經濟是對經濟發展模式的重新定義,與以往的經濟發展模式有明顯的區別:
傳統經濟模式
創新驅動的經濟模式
關注物質資源(資本、勞動、土地)和分配效率
注重無形資源(創新、知識、技術、智力資源)及長期的優質的經濟增長
封閉的創新系統
開放的、網絡式的創新系統
當地集聚
全球集聚[5]
追求成本最小化,通過縱向一體化來縮減成本
注重高價值的投入和生產效率的增加,通過靈活的外包減少成本
生產不同內容產品的企業間分界清晰
邊界變得模糊,所有的企業聯系在一起
被迫快速變化的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足夠應付快速變化
顧客接受標準化的商品、遵從大規模生產,非常有限、固定渠道的選擇(注重顧客關系管理)。
顧客個性化的需求及附加價值,多渠道的選擇,并獲得授權,成為創新的主體之一(注重顧客知識管理)
個體重點關注技能、工作、職業
高質量的工作及可觀的人均收入及學習和職業生涯的靈活性
關注大企業,注重經濟發展的規模
一、信息經濟學的研究任務和發展前景
信息經濟學可以同時作三種理解:信息的經濟研究、信息經濟的研究、信息(學)與經濟(學)關系的研究。信息的經濟研究可以囊括信息的費用與效用、價值與使用價值、信息資源的分配與管理、信息系統和信息網絡的經濟評價等研究;信息經濟的研究可以囊括信息產業、信息市場、信息經濟規模及其確定、信息技術對經濟的影響、信息基礎設施經濟問題、國民經濟信息化等研究,信息(學)與經濟(學)的關系研究則可以囊括非信息對稱條件下市場參加者的經濟關系、信息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信息與經濟的相互作用、信息學與經濟學交叉結合等研究。
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有許多問題需要信息經濟學去參與研究,并從中提高信息經濟學的水平和加快信息經濟學發展。信息經濟學是一門新型的經濟學科,它適應信息社會的需要,體現信息經濟的發展,最能充分反映經濟活動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
二、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信息經濟學研究目前正處于發展階段,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闡明了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如馬費成教授認為,信息經濟學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動當作普遍存在的社會經濟現象來加以研究的學科。烏家培認為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信息活動的經濟問題和經濟活動的信息問題。陳禹認為信息經濟學是一門研究經濟活動中的信息現象及其規律的經濟學。總之,學者們對信息經濟學研究對象的認識是圍繞信息活動中的經濟問題及經濟活動中的信息問題展開的。
三、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1、信息經濟學基本理論問題研究。
任何一門學科,由于其研究領域中的矛盾特殊性所規定,都有自己獨特的研究對象,并按照自己所研究的對象來建立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理論體系。要學習、研究信息經濟學,不了解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不知道信息經濟學圍繞什么內容來研究,不清楚信息經濟學的學科體系和地位,就不可能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就會降低研究效率,甚至會影響信息經濟學的發展。在基本理論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經濟的涵義、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信息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學科體系、學科地位、學科性質以及其發展歷史、現狀和趨勢。
2、信息資源的研究。
如果說物質資源是“第一資源”,那么信息資源可稱為“第二資源”。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逐漸變革,信息資源完全可能成為“第一資源”。如果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好,不僅物質資源能充分發揮作用,信息資源本身也可以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在信息資源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資源的涵義、信息資源的類型與特征,信息資源提高經濟決策水平、提高生產力、優化產業結構的功能,信息資源共享的前提——信息資源的有效配置及配置的機制,作為信息資源主體的信息產品的性質、生產過程、生產方式,信息生產力的相關內容。
3、信息市場的研究。
信息市場是作為信息形態獨立存在的商品,在流通領域傳遞交流中形成的一種特殊流動方式,也是信息商品買賣雙方進行交易或交流,使之擴散、應用、滲透到生產領域,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過程。在信息市場中我們主要研究信息市場形成的歷史及其作用,信息市場的基本類型與功能,信息市場的基本特點及其運行機制,信息市場的價格水平極其運動變化規律。4、信息產業的研究。
信息產業被認為是信息經濟學的核心內容。信息產業的研究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巨大作用。這部分主要研究信息產業涵義、分類、產生過程與發展,信息產業的特征、作用,信息產業的歷史、現狀和發展前景,信息產業結構的涵義、形態、演進的特點和規律,信息產業結構優化的標準、基本思路和調節方式,信息產業的投入產出分析,信息產業與信息經濟規模以及與信息產業發展相關的政策措施等。
5、信息化的研究。
信息化是當今社會的熱門話題,什么是信息化,烏家培認為,信息化是信息活動(包括信息的生產、傳播和利用等)的規模相對擴大及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相對增大的過程,它是一種社會經濟現象。從這個角度來講,信息化一定要成為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內容。信息化的直接作用在于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可見,研究信息化的意義重大。
6、信息系統的研究。
信息系統按信息種類的不同可以分為經濟信息系統、科技信息系統、社會信息系統等。而經濟信息系統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他任何信息系統功能的發揮,都離不開經濟信息系統的幫助。信息系統的研究主要也是側重于經濟信息系統,包括信息系統的產生與發展,國家、地區、企業信息系統的基本任務,信息系統的費用與效益的比較,對信息系統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評價和評價方法,信息系統的運行、反饋、控制、監督等有關理論。
新制度經濟學之所以有別于其他經濟學而成為一門新的學科,關鍵不取決于它的研究對象,而是它的分析方法。與舊制度主義者一樣,新制度主義者也是從批判流行經濟理論“過于抽象”人手,但降低抽象程度意味著要完全或在很大程度上放棄建立在確定性和無限理性基礎之上的古典和新古典理論的基本假設。放棄這一基本假設的方法論無論是從整體上還是局部上說都是意義巨大的。本文首先分析新制度經濟學研究方法與古典經濟學研究方法的關系,進而討論新制度經濟學研究方法的特點,最后對新制度經濟學與經濟學方法論進行比較。
一、新制度經濟學研究方法與古典經濟學研究方法的關系
諾思指出:“我們應注意不斷地把傳統正規新古典價格理論與我們的制度理論結合起來。我們的最終目的不是試圖去替代新古典理論,我們的目的是使制度經濟學成為對人類更有用的理論。這就意味著新古典理論中對我們有用的部分——特別是作為一套強有力分析工具的價格理論應與我們正在構建的制度理論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新制度經濟學是在批判新古典經濟學的基礎上產生的,但這種批判并非全盤的否定,而是在批判的基礎上加以繼承、發展和揚棄。新古典經濟學的基礎是一些有關理性和信息的苛刻假設,它隱含地假設制度是既定的,更多地關注經濟的效率而忽略經濟制度對經濟績效的影響。思拉恩·埃格特森指出被新古典經濟學忽略的三個問題:(1)各種可供選用的社會法規和經濟組織如何影響經濟行為、資源配置和均衡結果。(2)在同樣的法律制度下,經濟組織的形式為什么會使經濟行為發生變化。(3)控制生產與交換的基本社會與政治規則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它們是如何變化的。而這些問題恰恰是新制度經濟學研究的重點。威廉姆森認為,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從本質上說和微觀經濟學是一致的。新制度經濟學在一些方面對古典經濟學進行了繼承,但新制度經濟學的“新”也表明在方法論上有所突破:(1)新制度經濟學給出了充分假設,即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2)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重要性不僅在于技術本質,也在于其獨特的管理方式和結構。后者帶來了不同組織類型中信息傳遞和激勵的區別。(3)新制度經濟學使用的比較方法是兩種可行形式之間的比較,而不是將可行形式與抽象無摩擦形式進行比較。總之,新制度經濟學和古典經濟學的關系可表述為:新制度經濟學是在把制度作為內生變量的條件下,用古典經濟學的方法去分析制度問題,是對古典經濟學關于制度變量假設部分的進一步發展。
二、新制度經濟學研究方法的特點
新制度經濟學流派在研究和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制度分析的路徑和傳統。新制度經濟學更注重從生活的實際問題出發,通過對現實生活的詳細考察,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表現出鮮明的特點:第一,重視制度對經濟績效的影響。以經濟制度的產生、變遷及其作用為主要的研究對象。交易費用的存在必然會對制度結構及人們具體的經濟選擇行為產生影響。顯然制度的產生和使用需要投入真實的資源,這里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交易費用,然而這樣顯而易見的問題卻經歷了很長時間才被認識到。不僅是古典經濟學和新古典經濟學,即使是他們的批評者也都想當然地把這些制度和交易費用看成黑箱或無摩擦狀態。這與他們在經濟研究過程中舍棄制度變量緊密相關。第二,試圖從文化、心理、歷史、法律的角度尋找制度產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基礎。制度的一種產生方式是通過人類的長期經驗形成的。當一種經驗或習俗被足夠多的人采用時,這種規則就會逐漸變成一種傳統并被長期地保持下去,鎖定為一種行為方式或傳統習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規則多數是在社會中通過一種漸進式反饋和調整的演化過程發展起來的。并且,多種制度的特有內容都將漸進地沿著一條穩定的路徑演變。學者稱這樣的規則為“內在制度”。凡勃侖把制度形成的基礎歸于思想和習慣,“制度實質上就是個人或社會對有關的某些關聯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習慣”,而思想習慣又是從人類本能產生的。加爾布雷思則認為,現實的“經濟制度”(私有制、貨幣、商業、利潤等)只不過是心理現象(風俗、習慣、倫理、道德)的反映和體現,起決定作用的是法律關系、人們的心理及其他非經濟因素。注重對包括習慣、思想在內的內在制度的研究是新制度經濟學研究方法的鮮明特點。第三,新制度經濟學一個重要特點是經驗和案例的研究。在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中,案例研究非常普遍。案例研究對經濟現象的解釋具有一定的說服力,同時,對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問題的研究,必須注意這樣的事實,即小概率事件可能使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發生改變。在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中非常關注“微觀”問題,同時將個案研究提升到“一般化”的層次。阿爾斯通指出:“借助關于制度的理論知識和現有成果,案例研究方法常常是推動我們積累關于制度變革理論知識的唯一方法。”
三、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基準和理論工具
新制度經濟學最重要的理論基準就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是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的名字命名的,其核心思想是交易成本。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詞典》中,羅伯特·D·庫特對“科斯定理”做出如下解釋:“從強調交易成本解釋的角度說,科斯定理可描述如下:只要交易成本等于零,法定權利(即產權)的初始配置并不影響效率。”科斯定理是認識產權功能的理論基準。科斯定理說明,在交易成本為零的條件下,就所有制來說,無論它是國有或非國有,誰擁有財產對效益并不相關。而在現實生活中,產權的所有是同效益密切相關的。科斯定理的力量在于,它指出尋找答案的路徑:究竟是現實生活中的什么因素與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設恰恰相反,導致產權與效益無關。
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工具是交易費用理論,交易費用理論是整個現代產權理論大廈的基礎。1937年,著名經濟學家羅納德·科斯在《企業的性質》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費用理論。該理論認為,企業和市場是兩種可相互替代的資源配置機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機會主義、不確定性與小數目等條件,使得市場交易費用高昂,為節約交易費用,企業作為代替市場的新型交易形式應運而生。交易費用決定了企業的存在,企業采取不同的組織方式的最終目的也是為節約交易費用。他指出,市場和企業都是兩種不同的組織勞動和分工的方式(即兩種不同的“交易”方式),企業產生的原因是企業組織勞動和分工的交易費用低于市場組織勞動和分工的費用。一方面,企業作為一種交易形式,可把若干個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和產品的所有者組成一個單位參加市場交易,從而減少交易者的數目和交易中的摩擦,因而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在企業之內市場交易被取消了,伴隨著市場交易的復雜結構被企業家所替代,企業家指揮生產,因此,企業替代了市場。由此可見,無論是企業內部交易還是市場交易,都存在著不同的交易費用。而企業替代市場是因為通過企業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費用比通過市場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費用低。所謂交易費用是指企業用于尋找交易對象、訂立合同、執行交易、洽談交易、監督交易等方面的費用與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談判成本、簽約成本與監督成本等構成。企業運用收購、兼并、重組等資本運營方式,可將市場內部化,消除由于市場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從而降低交易費用。科斯這一思想為產權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科斯的思想在很長時間內一直被理論界所忽視,直到上世紀60年代才引起經濟學家們的廣泛重視。盡管交易費用理論還很不完善,存在很多需改進之處,但交易費用這一思想的提出,改變了經濟學的傳統面目,給呆板的經濟學增添了新活力。它打破了(新)古典經濟學建立在虛假假設之上的完美經濟學體系的一統天下,為經濟學研究開辟了新的分析視角和新的研究領域。它的意義不僅在于使經濟學更加完善,而且這一思想的提出,改變了人們的傳統觀念。正如科斯本人所說:“認為《企業的性質》的發表對經濟學的最重要后果就是引起人們重視企業在現代經濟中的重要作用那就錯了。在我看來,人們極有可能產生這種想法。我認為這篇文章在后來會被視為重要貢獻的是將交易成本明確地引入了經濟分析。”也許,該理論目前應用于現實生活中還有距離,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其對經濟理論的巨大創新意義。四、新制度經濟學與經濟學方法論的比較
新制度經濟學與經濟學方法論上的區別在于:前者采用微觀、個體主義的研究方法;后者采用宏觀、整體主義的研究方法。前者以科斯定理和交易費用為理論基準,后者以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理論為參照系。新制度經濟學的基本方法論是以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和自由主義為主。個人主義的方法論意味著所有的經濟績效最后必須由個人行為來解釋。新制度經濟學派對主流經濟學的“經濟人”的假定予以繼承,而不同意其理性人的假定,在現實世界中由于人所處的經濟制度環境的復雜性及人自身能力的限制性,信息是稀缺的資源,因此總有意識地想把事情做得最好的人可能會導致:想達到理性意識,但又是有限的。所以經濟人行為的有限理性就成為新制度經濟學的第二個基本假定。在其基本假定之后,他們仍繼承了古典的個人主義方法論,同時就不可避免地使用與這一方法論相一致的經濟學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如,效用、效率、邊際、成本收益分析、均衡等概念。新制度經濟學對新古典經濟學關于人的理性和人所面對環境的理想化假定做出了更加切合現實的修正,并借助交易費用概念論證了在存在交易費用的現實世界里,產權制度與資源配置效率之間的相關性,得出了經濟人活動其中的市場制度有改進的必要而不能被理想化和永恒化的結論。其對市場現實分析得出的產權理論,成為支撐其整個制度變遷理論大廈的基石。但其整個學說仍是建立在斯密的功利主義、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等經濟人命題之上的,其研究方法本質上仍是新古典主義的。經濟學的制度理論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基本方法論,把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看成是一個自然發展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過程,它既闡明了經濟發展過程中制度的產生、發展及變遷,揭示了制度的動態性、歷史性及其演變規律,又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角度闡釋了制度創新與技術進步、生產力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既分析了微觀層面的制度,又分析了宏觀層面的制度及其相互關系,體現了宏觀與微觀、抽象與具體的辯證統一。在理論分析中,堅持了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的邏輯演繹分析方法。在理論和史實的分析中,堅持了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分析方法。馬克思制度經濟學的理論背景是他的社會歷史哲學觀。馬克思的社會系統觀、結構觀、發展觀、動力觀和社會經濟形態的演化觀,為其制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哲學工具,使其制度經濟學形成了一個系統的、動態的、宏觀的理論體系。
新制度經濟學與經濟學方法論相似處在于:第一,都注重邏輯分析與歷史分析相結合,都對制度進行了系統的結構分析。新制度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諾思曾說過:“在詳細描述長期變遷的各種現存理論中,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說服力的,這恰恰是因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遺漏的所有因素:制度、產權、國家和意識形態。馬克思強調在有效率的經濟組織中產權的重要性,以及在現有的產權制度與新技術的生產力之間產生的不適應性。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貢獻。”新制度經濟學明顯地受到經濟學基本方法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新制度經濟學把制度作為分析對象,分析制度的產生、發展和變遷,提出制度的動態性和歷史性,這是借鑒經濟學對人類社會經濟制度產生、演變規律的分析。第二,都強調制度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馬克思定義的“制度”即經濟關系與豎立其上的上層建筑,它的變更不是人自由意志選擇的結果,而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它有自身的運動規律,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但制度對生產力有反作用,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安排能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發展與社會進步,反之則阻礙發展。新制度經濟學則認為制度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起決定作用。在1971年發表的《制度變遷與經濟增長》一文中,諾思明確提出制度變遷對經濟增長十分重要的觀點。他說“制度安排的發展才是主要的改善生產效率和要素市場的歷史原因。”在1973年出版的《西方世界的興起》中進一步指出:“有效率的經濟組織是經濟增長的關鍵。有效率的組織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確立所有權以便造成一種刺激,將個人的經濟努力變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會收益率的活動。”也就是說,新制度經濟學更強調制度的決定性作用。按照新制度經濟學的觀點:技術創新、規模經濟、教育、資本積累等各種因素都不是經濟增長的根本原因,它們不過是由制度創新所引起的某些變化,以及這些變化最終推動經濟增長的表現而已,對經濟增長起決定作用的只有制度因素。
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國經濟水平都有了明顯的增長,從全球來看,各國之間的經濟往來也越來越頻繁,國家與國家間的各項貿易數量和金額相比之前都有了大幅的增加。因此,順應時代的發展需要,發展經濟學理論也開始從全球的角度考慮各國經濟發展的問題。尤其是隨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聯合國有關機構等國際性組織作用的逐漸凸顯,發展中國家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也日益增強。經濟發展的問題成為全球而不僅僅是發展中國家的問題。斯特里頓((Streeten,P)就曾經說過,我們應該及早地從全球的視角去考慮各國之間政策的相互影響力,從而分析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利害同盟關系。從他的主張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當今時代,從全球范圍去考慮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問題是發展經濟學理論研究所必需的新視角。
(二)新時期發展經濟學論文發展經濟學研究的方法出現新發展
隨著科學研究方法的不斷創新,發展經濟學理論在借鑒科學研究方法的基礎上,開始從過去同類型的研究轉向不同類型的對比研究。從哲學的角度上來分析,這就意味著發展經濟學家放棄了對普遍理論的研究而關注個別理論研究,具體來說,就是開始對不同類型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實際情況進行分組分析或個別分析,從而改進了研究的范圍和力度,加深了研究的深度。一般來說,對世界發展中國家的分類研究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是以地區的差異來分類,主要是依據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第二類是以地區的發展業績來分類,參考因素主要包括人均收入水平、經濟增長點等;最后一類是以地區的發展條件,這一種分類主要是考慮了地區居民的整體素質、當地外部資源等。根據這種分組研究,不但對研究的范圍有了明確的規定,而且在同一組內,也方便對各個國家進行對比分析,促進了發展經濟理論研究方法的更新。
(一)有助于培養學生觀察與分析經濟現象的能力
計量經濟學重在培養學生基于經濟學理論觀察社會經濟現象,勇于提出問題。譬如,在研究通貨膨脹時,學生應回顧成本推動型、需求拉動型等通脹形成機制,思考這些理論能否解釋現實。以始于2009年下半年的通貨膨脹為例,顯然,每個人都經歷與感知到了該輪通貨膨脹對自身的影響,企業家感覺到原材料上漲,居民感覺到菜價上漲,學生發現食堂飯菜價格上升。對于計量經濟學的學生來說,首先要思考此輪通脹的原因與貨幣供給過多是否相關,進而要思考此輪通脹與過去通脹是否存在相同特征。教師要將這些問題引入課堂,適時引導學生思考與研究社會經濟現象,這實質就是培養學生學習與研究計量經濟學的能力。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的能力
計量經濟學教學是引導學生應用經濟學理論理解經濟問題的過程。由于社會經濟現象的形成機制非常復雜,對同一經濟現象經濟學家存在不同的看法。經濟學理論和計量經濟學方法發展日新月異,這種快速的知識更新使得師生需要不斷學習與研究。此外,經濟現象本身也伴隨經濟體制、運行機制與經濟結構的變化而發生復雜變化,對這些日益復雜的現實經濟現象的深入考察,也考驗著我們運用計量經濟模型的能力。因此,深刻理解經濟現象及其背后的機制,重在能否正確應用計量經濟學。仍以通脹現象為例,學生可能首先聯想到的是貨幣需求函數,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比較分析消費價格指數(CPI)與廣義貨幣(M2)的時間序列數據。通過觀察,M2增速于2009年起快速下降,但與此同時,通脹卻表現出持續上漲的態勢。該現象提醒我們,若以非線性貨幣需求函數建模,則可以揭示通脹與貨幣需求間的復雜關系。為此,適時引導學生針對我國特定的數據,探索性研究通脹與貨幣需求間的復雜關系,能夠培養其學習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有助于培養學生研究計量經濟理論的能力
高等教育的重要落腳點是開發學生創新能力。在計量經濟學學習中,學生的創新能力體現于能否發展計量經濟學理論。比如,通過引導學生觀察通脹現象,逐步提出以下問題:如何檢驗通貨膨脹與M2是否是平穩序列?這兩個變量是否存在協整關系?該關系是否具有非對稱、非線性的特征?怎樣檢驗與估計非對稱、非線性的長期均衡關系?要回答以上問題,必須學習與發展計量理論,這需要我們拓展既有非平穩時間序列分析的理論與方法。因此,在研究中準確理解與應用相關理論與方法,特別是針對數據特征拓展計量理論,是培養與提升學生學習與應用能力的重點。
二、計量經濟學教學實踐改革路徑
現代計量經濟學的主要內容有:單位根檢驗與基于非平穩變量的建模技術;描述經濟現象復雜動態性的模型;使用面板數據建立的模型。這些理論與方法與之前的經典計量經濟學相比存在較大區別,為使教學與現代計量經濟學的發展相適應,許多教師從教材改革、教學方法創新、突出實驗教學等角度思考了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方法改革。基于培養學生能力這一角度,借鑒以往教學改革的有益建議,結合我國計量經濟學教學的現實狀況,在計量經濟學教學實踐中,嘗試從以下方面踐行教學活動。
(一)立足引導與啟發
首先要清晰講授相關概念、理論和方法,梳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適時對學生提出問題,培養其智能。例如,在講解參數估計量的線性無偏最小方差性質中,應分析估計量是被解釋變量的線性樣本組合,從而引導學生認識估計量的本質,在理解估計量為一個隨機變量的基礎上,提出其是否服從特定的分布,最終引導學生理解估計量的方差以及對備選估計量的方差分析比較。基于估計量的有效性,再講解漸進無偏與漸進最優估計量。接下來,適時展示線性無偏最小方差估計量的仿真結果,以此引導學生理解基本的計量經濟理論,把引導學生學習和“教會學生學習”一體化。
(二)貫穿“理論、方法和應用”三位一體
在教學中因勢利導,從經典計量經濟學適當拓展到現代計量經濟學,并據此闡釋計量經濟學的相關理論,注重學生的學習反應,清晰介紹相關前沿理論。培養學生學習與應用計量經濟學的能力重在:一要闡釋回歸分析的產生背景及其內涵;二是要培養學生根據我國數據構建計量模型的能力;三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講授內容進行延伸。計量經濟學前沿的理論與方法集中在文獻中,應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與結構從教材延伸至文獻中。比如,在講授異方差時,適時引出ARCH模型及其應用;在講授面板模型時,適時延伸到動態面板模型與廣義矩估計,并結合我國各省市城鎮居民收入的面板數據,介紹動態面板模型和廣義矩估計的分析思路。這種適時適度地引申新的知識,不但使學生深入理解基礎概念,還啟發學生拓展知識進行應用研究。
(三)充分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技術
針對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理論望而生畏的現狀,我們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技術,通過編程將計量經濟學中晦澀難懂的估計與檢驗理論轉化為仿真結果,使得學生對抽象數學公式的模糊認識,轉化為對仿真圖形直觀深入的理解。比如,線性無偏有效估計量的統計含義,既是參數估計中最基礎的知識,又是大多數學生難懂的部分。在教學中采用仿真實驗和仿真圖形,讓學生對抽象的計量理論產生直觀的認識。又如,模型的誤設定(如隨機誤差項的異方差性)及其導致的相應后果,是學習傳統線性計量模型基本假設的重點,由于需要較強的數理統計學基礎,這部分內容不但學生難理解,也是教師難以詮釋清楚的問題。通過仿真實驗結果能夠形象展示違背經典計量經濟假設下所導致的結果,促進學生對設定正確模型的重要意義產生深刻理解。這種仿真實驗的教學模式不僅避免數學方面繁雜的推導過程,防止學生對計量經濟理論“望而生畏”,還培養了其創新性的學習與研究能力。
三、計量經濟學教學創新策略
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學習興趣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學生主動學習”與“干中學”這種新型教學理念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采用如下策略。
1.在課堂講授中有意識地提出問題,與學生互動,共同討論問題,適時延伸問題,將學生引入到對相關前沿文獻的學習。例如,為何采用標準差衡量估計量的精度?OLS與廣義GMM的估計原理區別在哪?單位根檢驗統計量的概率分布為何區別于常規分布?通過不斷提出類似問題,與學生“互動式”討論并且解答問題,不僅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向深度與廣度發展,還有助于激發其學習積極性。
發展問題始終是人類社會所熱切關注的一個永恒課題。發展經濟學自誕生以來,就一直以發展為核心來探討發展中國家如何擺脫不發達的困境。在發展經濟學六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發展經濟學家對于發展這一核心問題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對于發展的認識不斷深化,逐步形成了比較全面的新發展觀。因此,對發展經濟學的新發展觀進行梳理和分析,對于樹立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無疑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1新發展觀問題研究
筆者認為,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已從傳統的模式向新模式轉變,即經濟發展不僅限于經濟增長,而是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追求實現國家或地區經濟結構、社會結構、人口素質、生活質量、生活方式不斷提高和文明化,而所謂新發展觀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觀念體系,它涵蓋了當展經濟學家對于對發展問題的許多新認知。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發展的方式應當具有可持續性。可持續發展觀對增長發展觀把經濟發展看作是不依賴外部環境的孤立系統的這一重要缺陷進行了必要的修正和補充,它認為經濟發展只是外部有限生態系統中的子系統,經濟發展的子系統與外部生態系統之間相互關聯,互相影響,必須反對人類對于自然生態系統的無限制索取。只有這樣,發展才能持續下去;
2.發展的目標應是實現人類的自由全面發展。財富、收入、技術進步、社會現代化等只屬于工具性的范疇,它們最終是要為人的發展、人的福利服務的。新發展觀把發展看作是一種不可剝奪的人權,認為發展過程必須是公民真正參與的過程,是本著公平和公正利益分配原則穩步提高所有人福利的過程”,“在此進程中所有的人權和基本自由最終都將逐步充分實現;
3、對發展的機制和手段做出了一些新的思考。新發展觀認為,由于發展中國家的信息極不充分,因而,政府和市場失敗是一種普遍現象。從理論上講這可以通過法律程序來糾正,但是發展中國家的交易規模普遍較小,司法成本通常超過了調節爭端的預期收入。由此,新發展觀另辟蹊徑,提出了配置資源的新的經濟運行機制。只有實現國家、市場與社區三者的互補結合,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才能得以順利進行。
筆者認為,新發展觀的產生不僅昭示著發展理論的研究正在向更大的領域擴展,同時也標志著發展經濟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然而新發展理論也存在著諸多的缺陷和不足,必須引起人們的重視。首先為發展目標的泛化。汲取傳統發展觀把經濟增長作為惟一發展目標的教訓,新發展觀把經濟增長、分配公正、政治民主、環境保護、人的自由實現等等都納為發展的目標,雖然面面俱到,卻不免使人無所適從。面面俱到的發展目標在事實上是不可能實現的,各個發展目標并不完全具有相容性,各目標之間的沖突在所難免,這方面很大程度上被新發展觀所忽視;其次是缺乏對不確定性發展的關注。新發展觀提出的發展方式和手段基本上都屬于確定性發展和隨機性發展——尤其是確定性發展,這種對人類發展理性的過分推崇,難免會造成發展的某種迷失;最后為發展的視野狹窄。當今時代,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加速發展,世界各國的發展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任何一國的發展都不可能再是國別范圍內的封閉式行為。然而新發展觀的發展視野基本上局限于民族國家的界限之內。超國別范圍的共同體、非國家行為主體、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對于發展中國家發展的影響,新發展觀都沒有進行系統的分析,更缺乏建設性的理論體系建
2在新發展觀模式下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思考
筆者認為,當展經濟學家植根于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實踐,通過系統反思傳統發展理論的優點和不足,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關于發展中國家發展問題的新認知。與傳統發展理論相比,新發展觀在許多方面都有所突破。我們應該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經驗教訓,結合我國國情及新的發展觀的要求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1)樹立以科學技術為先導,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科學技術觀。
經濟的發展,經濟效率和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歸根結底都依賴或取決于科技進步。當今世界上經濟增長方式已經由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的國家和地區都十分重視科學技術的作用。結合西方國家的經驗來看,美國政府把發展科學技術放在首要的地位,成立了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由正副總統任正副主任,以加強國家對科技的領導作用。根據經濟學家的測算,二戰后的50年中,美國生產率增長的1/3應歸功于科學研究取得的成果。就亞洲來講,日本在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時也十分重視科學技術的作用,1959~1979年,日本從西方其他發達國家引進技術33854項,居世界第一位。因而要實現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必須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技術觀念,以科學技術為先導,這樣才能有力地促進經濟的增長及增長方式的轉變。
(2)具有培養提高勞動者素質的多層次教育體系及職業培訓機制。
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經驗之一是,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是伴隨著技術含量的提高而實現的,而技術含量的提高需要高素質的勞動者作保證。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認為,人力資本,即人的知識能力、健康等素質的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遠比物質資本和勞動力數量的增加重要的得多。從美國等國家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和該比重提高的速度看,這些國家都十分重視發展教育事業,這是使這兩個國家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一條重要措施。而我們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快速轉變,政府必須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建立多層次教育體系及職業培訓機制,其開發和投資為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3)積極促進結構調整,適時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
廣義的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地區結構、分配結構、消費結構等。最重要的是產業結構與區域結構。發展中國家要實現經濟的迅速發展,必須將農村的過剩勞動力轉移出來,并進行合理的產業分工及產業引導,進而實現工業現代化。發達國家普遍走過的一條經濟發展道路就是從粗放型經濟到集約型經濟。面對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我國必須調整經濟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低能耗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改造高能耗的傳統產業;提升第二產業的技術含量,提高其勞動生產率;以促進投資結構的演進來推進產業結構升級。這樣才能有力地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4)政府具備較強的駕馭經濟的能力,對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能夠進行適度干預。
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發展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同時也需要政府進行發展管理來彌補以確保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在一定的社會形態和一定的發展階段上,何種經濟增長方式占主導地位,應主要由市場的力量來決定。西方國家實行自由市場經濟走過了一段漫長的發展道路。如果我們從產業合理化入手,在政府的干預下,通過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則可能實現經濟集約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因此,政府對經濟的有效干預對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十分必要的。
(5)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粗放式的外延擴張,以“高投入、高消費、高排放、低效益、難循環”為特征,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雖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但卻造成礦產資源和能源日趨短缺,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后果。據統計,2003年,我國消耗了世界鋼鐵總產量的30%,水泥總產量的40%,煤炭總產量的31%,實現GDP卻僅占世界的4%,并使資源基礎和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陜西省在石油和煤炭等能源開發上也經歷了同樣過程,付出了沉重代價。因而必須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及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
(6)依據經濟發展的進程科學選擇經濟增長方式的能力。
綜觀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歷史可以看出:經濟增長方式的轉換不是由人的主觀意愿決定的,而是由經濟發展的進程所支配,跨越客觀發展階段而人為地進入某種經濟增長方式對一國經濟發展進程而言,未必是最優的,甚至效_果會適得其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長期的過程。對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立刻全面由粗放型的經濟增長過渡到低投入、高效率的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是不切合實際的。因此,在現階段我國選擇集約化投入型的經濟增長方式,繼續擴大要素投入,更具有客觀現實性。當然,在投入時我們應該不斷地提高要素投入的效率和要素組合的優化程度,逐漸提高經濟的集約化程度,為經濟增長方式向低投入、高效率型轉化創造必要的基礎和條件。
(7)具備良好的經濟體制環境和完善的市場機制。
我們所謂的體質包括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等。發展經濟學研究體制應把體制作為發展的因素。構造合理的經濟運行模式,實際上是尋找一種合理配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的機制。以發展為綱來研究體制問題,使體制更加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定要有相應的市場體系。市場是市場經濟活動的舞臺,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資源進行市場配置的空間和環境。市場狀況如何,市場體系是否完善,市場機制是否健全,決定著整個經濟的運行效率。這是西方國家經濟增長方式成功轉變的經驗,也是蘇聯東歐國家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失敗教訓之總結。
參考文獻
[1]常修澤.中國新發展模式下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J].理論參考,2004.
[2]周天勇.發展經濟學教程[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10.
[3]李國.自主創新任重道遠[N].經濟日報,2005,(4).
一、區域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區域經濟學在當前是一門有著較短發展歷史的新興學科,因此并沒有較為成熟的理論體系,而且對所研究對象進行的表述有著很大的差異,主要觀點有以下幾點:
(一)諾斯(H. O. Nourse)認為:區域經濟學是“研究為人們所忽視的經濟空間秩序,研究稀有資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學”。
(二)程必定(1989)認為:“區域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地域組織規律。”
(三)劉再興、周起業等(1989)認為:所謂的區域經濟學也有另一個名稱為區域科學。主要是針對一個國家的區域經濟系統的建立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然后再根據區域分工與合作的方法原則對區域的各類型產業進行布局,進而保證該區域的經濟能夠與世界經濟發展相接軌,又能夠將當地的優勢產業發揮到極限;得出一個企業大小規模大小都有的多層次區域經濟,進而讓當地的城鄉經濟連接成一片的有機經濟體。
(四)艾薩德(Walter Isard)認為:區域經濟科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該區域內的一些進行生產工作從而來收獲利潤的個體產業或者企業;讓當地區域的居民的福利擴大化;當地區域的人均收入增加,收入分配得到有效改善和衡量讓該區域內的資源能夠得到每個產業的合理利用等等。
(五)杜貝(V. Dubey)認為:“區域經濟學是在經濟學觀點下研究資源不均衡分配的科學”。
(六)陳棟生(1993)認為:區域經濟學是“從宏觀角度研究國內不同區域經濟發展及相互關系的決策性科學”。
(七)郝壽義、安虎森(1999)認為:“區域經濟學是研究區域經濟活動的自組織和區際經濟聯系科學”。
因此,針對以上研究與論述的比較可得:首先,(1)、(2)兩者都有著較為一致的區域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即認為區域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為經濟地域系統與產業分布。并且兩者主要強調內容都是低于組織、地理分布與經濟空間秩序的規律。不過實質上區域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與區域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還是有著一定去別的。再者就是(4)的觀點中對區域的經濟發展效率問題和市區內經濟的發展進行了主要強調,但是卻忽略了區際的關系。然后就是與(4)相反的(5),主要強調了區際關系與地區差異的重要性,而對區內的經濟發展問題進行了忽略。不過(5)觀點中有一點創新就是區際關系沒有被限制在國內,即區際關系是可以跨國界的。還有就是(3)、(6)、(7)三者的觀點都對區內經濟及進行了重點強調和研究,同時也注重對區際關系的研究。不過各自的表述有所差異,(3)(6)認為區域經濟學是對一個國家內部的區域經濟發展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的,而(6)(7)則是將區域經濟學認為是決策類型的科學學科。
二、區域經濟學的學科屬性
(一)屬于經濟學科論。
區域經濟學在多數的經濟學家眼中是產業經濟學與區域經濟學相融合的學科,即被分為了應用經濟學范圍內。經濟學家們一直以來都只是關注和研究宏觀、圍觀經濟學、產業經濟學與國際經濟學,但是都卻不注重經濟發展要素的空間布局和運動規律問題、產業與空間方面的區域資源分配問題以及區域經濟管理的主要運行機制問題。所以對區域經濟學科的發展,實質就是對經濟學進行漸漸完善的一個過程。所以,包括我國官方的大多數區域都認為經濟學科內包括區域經濟學。
(二)屬于地理學科論。
針對區域經濟學與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差不多是一致的,這是最近多數地理學家的觀點。尤是針對區域地理經濟學的研究。區域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是一個經濟地域內如何建立較為完善的經濟系統、布置地域內的產業布局,進而使得空間內的產業布局結構較為合理。而區域經濟地理學的主要研究是經濟地域系統與產業布局。因此,比較二者可發現研究對象幾乎相同,且很多的經濟地理學家后來都開始事區域經濟研究工作。所以地理學內應包括區域經濟學。
(三)屬于邊緣學科論。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區域經濟學既不是經濟學范圍又不是地理學范圍,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一種邊緣性質的學科。雖然區域經濟學在研究內容上與地理學內容類似,同時也對區域差異和條件分析持重視態度;不過區域經濟學也是與經濟學相同,對經濟學內的企業、產業、和相關政策的研究也是比較注重。研究者的群體中包含著經濟學和地理學兩個學科。因此,將區域經濟學看作為兩者的邊緣學科,對經濟學與地理學兩者的精華內容進行吸取,并對進行全面發展。
我們的觀點則是,看一門學科是否有這比較旺盛的生命力主要是實踐功能強大與否。即根據問題出發,結合實踐內容而跨學科的主要攻關是奔著學科、市場以及實際實踐的需要而說的,也是未來時間內的發展趨勢。所以將區域經濟學科視為是地理學與經濟學兩者的邊緣學科是更有利于將區域經濟學的實踐功能發揮極致。
三、區域資源的優化配置及規律性
(一)空間規律的不平衡性。
區域資源由于受到社會、自然以及經濟方面的影響使得區域經濟的空間分布與空間配置開始出現不平衡性。雖然平衡是暫時性的,但不是絕對性的不平衡。區域資源空間配置和經濟的空間不平衡分布的恒久性在全球角度下來看主要是自然環境對進行了主導作用。而部分地區和國家不平衡的區域資源空間配置與區域經濟空間分布則會由于社會、自然以及經濟條件的綜合作用出現相對穩定;如果再根據一個國家的一級行政區進行分析,則區內資源空間配置與區域經濟空間分布不平衡,由于區位條件、自然條件、勞動力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等之間的差異而使得存在普遍性。因此,那種盲目的追求區域資源的均衡配置和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而忽略了實際情況,除了讓預期目的實現出現困難之外,還能夠讓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甚至使得宏觀效益得以下降。
(二)時間規律的階段性。
根據時間規律來分析,區域內的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是一個比較客觀的過程,分析每個區域的以前、現在和未來的整體過程都會根據當地區域經濟的變化而表現出每個時期各個的特點,所以就會由較為鮮明的發展階段出現,這也是當地的區域資源配置與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規律的主要體現。區域資源配置與經濟發展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超越發展階段的,深圳就是一個發展的特殊例子,不過該種跳躍式、超常規發展的戰略目標不是在一般情況下實現的。
(三)動力機制人地互動性問題。
區域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的時間規律是區域的階段性,那么空間規律就非不平衡性莫屬了,區域的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機制是人地互動性。而人地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則就是區域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的整個過程。即人與地理環境之間是相互作用的。因此人地之間關系的互動和綜合平衡是區域發展應重要關注的,同時也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實現過程。
四、新區域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一)新區位因素研究。
社會經濟條件、自然資源、生產技術以及地理位置等是研究傳統區域經濟學的主要區位因素,并且對于自然資源、運費、勞動力成本等因素的重視程度更大,但是對社會經濟條件的狀況忽略了,該狀況在我國區域研究和原蘇聯的區域研究突出更加明顯。新型的區域經濟學在對傳統區位因素進行研究時,對網絡、市場、信息技術、政策、外資等新位因素研究重視程度更高。自從上世紀80年代之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跨國公司的不斷增多,專家學者非常重視這一系列新區位的影響因素。并且他們試著想根據數學相關模型來解釋這些新區位影響因子的作用機理。這與傳統區域經濟學對區位因素的分析思路有差異。
(二)新地域運動規律研究。
1.新地域運動的影響因素研究。要探討跨國公司、信息技術以及經濟全球化地域運動之間的影響因素,進一步分析主要原因,發現限制因素,并分析幾個因素間的互相作用模式。
2.新地域運動的空間模式及演化規律研究。要研究跨國公司、信息技術以及經濟全球化之間地域運動的功能與構成要素、空間組成模式,并分析這些空間模式的不同演化規律。
3.新地域運動的城市效應研究。根據實證調查結果,分析跨國公司、信息技術以及經濟全球化對城市規模、性質、空間組織所造成的影響機理,并根據這個基礎,分析全球城市體系的形成和演變規律。
(三)新空間集聚研究。
1.報酬遞增與空間集聚研究。對報酬遞增和集聚空間的研究內容在早期是阿瑟、維納布爾斯和克魯格曼等人開展的。根據形成專業化和貿易方面的報酬遞增、經濟規模以及不完全競爭相比于報酬更加穩定、完全競爭的相對優勢是更加重要。使得報酬遞增的主要因素、技術、市場等并不是國內也不是國際上的規模,而是一個區域經濟通過集聚而逐漸形成的。每個學者對于報酬遞增在空間集聚過程中的形式強調是不同的。例如,維納布爾斯、克魯格曼研究得出的模型里將技術溢出、勞動力市場、中間商品的供求關系這三個外在因素作為集聚的動力,是這些外在因素使得區域經濟活動的空間開始集聚。
2.區域成長與空間集聚研究。區域增長與空間集聚兩者存在的內在聯系是新區域經濟學的主要強調對象,人們研究區域集聚的興趣來源是由于一些經濟學家在增加內生增長變量與新古典增長模型改進大前提下得出了新增長理論。據分析沙拉馬丁和巴羅的研究成果,國際之間的新古典集聚模型沒有國內的區際之間的實用性強。主要是由于同一個國家內的各個地區的文化、政府管制政策、技術、立法體系等工業發展因素都是比較相似的。因此一國內部的各個地區間的集聚比國際方面的集聚形式實現比較容易。
市場的交通費用、波及范圍、區域間勞動力可移動性等都是根據區際經濟活動的擴散與集聚受到經濟全球化影響而決定的因此,經濟全球化使得資本勞動力的可移動性得以提升,并使得空間集聚開始向更大范圍發生,邊緣與核心區之間的差距也將變得更大,進而導致空間不平衡性情況更為嚴重。
參考文獻:
[1]柏銀玲.區域經濟學與空間經濟學關系研究[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
[2]滕少霞,駱玲.論經濟地理學與區域經濟學的整合與分異[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01).
[3]楊開忠.區域經濟學概念分支與學派[J].經濟學動態,2008,(01).
環境心理學必然的與地理學、建筑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以及園林設計等專門學科緊密相關,但就具體的環境心理學理論來說,我國當前的研究課題還在進一步的規范與重建當中,在學術界還沒有明確的定論。自從環境心理學在20世紀初的誕生到60年代的完全建立,相對來說有了完整的學科體系,但是對環境心理學的基本內涵的規定還是很模糊的,ProshanskyHaroldM.在HumanBehavior&Environment∶Ad-vancesinTheory&Research一書中對環境心理學的定義解釋成“環境心理學所研究的范式”,從概念本身來說,對環境心理學的說法只是一個大概的描述,并未闡述清楚環境心理學的研究者是誰,也沒有說清楚環境心理學研究者的承擔者是誰;再者,對環境靜心理學研究的范式并未詳細說明,是指環境對心理的影響?還是環境致于整個社會環境中的各個對象的對環境的影響?這些問題始終像謎一樣的存在著。但是有一種趨勢,主要的涉及到對環境心理學與生態心理學、建筑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園林設計在研究方法、方案設計上有著不謀而合的地方,這就造成了環境心理學的自身的矛盾,既要解決自身的研究方向問題,又要研究與其交叉學科的界限問題,這就為環境心理學的理論發展增加了很大的難度。綜合以上的分析,本文對環境心理學界定主要的取向在于環境對人的心理發展的影響和在傳統視覺之下的人文環境對整個人居環境的布局的影響,嘗試著對環境心理學做一個明晰的解釋,并應運于實際的操作當中。
1.2環境心理學理論所涵蓋的必要要素分析
雖然環境心理學的主體概念并不是很明確,但是對環境心理學所涉及到的因素,學術界有著一致的認可。這主要的包括自然環境、建筑環境和心理環境。本節就此三者進行簡要的分析。第一,自然環境。是人生存和生活創造的主要載體,圍繞著整個的自然環境,我們可以進行生活和生產活動,自然環境主要的包括水體、土地、植被、動物、礦物、太陽輻射以及空氣等等,這些物質構成了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基本的條件。第二,建筑環境。在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當中,在地球的角角落落里都有著人雕刻自然的痕跡,正如馬克思所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人類社會無時不刻的在創造著藝術形式,而這與環境就密不可分了。最早的建筑還是屬于洞穴,雖然是半自然半人文化的創造物,但是因為其有了人的居住而變得溫暖而更具人性化。人類社會幾千年的歷史進程,推動著各式各樣的建筑群的產生,在科技水平的進步與人類智力的大幅度提高,建筑水平也在進一步的提高,人類對建筑的舒適度要求也在進一步的加強,因此,建筑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性的結果。第三,心理環境。對心理環境的研究,學術界有兩種比較明顯的傾向,一種是心理環境影響著人的行為方式,一種是心理環境影響著整個人類社會的進程。但是詳細分析,其實心理環境就是人的心理活動對環境的真實影響,因為從成人的角度來看,環境可能是熟悉而且是煩躁的,但是對兒童來說,同樣的環境可能是陌生而又溫和的。
2與當代人居區域環境相關的環境心理學理論
因此,遵循上文的闡述,我們可以說環境心理學雖然的研究內容還是相對模糊的,但是在學術界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理論。
2.1生態知覺理論
所謂的生態知覺理論由J.Gibson首倡,主要的比較看重人的先天遺傳對環境的影響作用。主要的理論內容是指人的直覺是一個過程,人的感官器官和心理在受到環境的刺激之后,形成的一系列的行為活動,主要的包括娛樂、安全的需求。這就影響了人們對環境的需求,并對環境的好壞而產生的喜怒感受,例如,人們一般的都會選擇植被覆蓋率高、水源充足的地方,如果沒有良好的植被覆蓋率和充足的水源,人們將會選擇逃離該區域,另尋去處。那么,我們可以看出,人們對環境的喜好程度與環境本身的質量息息相關,這就符合人類的基本生理需求,而且人們更注重自身的心理欲求,并渴求對信息的控制能力。
2.2概率知覺理論
概率知覺理論由EgonBrunswik提出,這一理論的特征是主要的注重現實生活對環境的影響,這就必然與人類的后天學習能力相掛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更加注重自身經驗的積累,以解決生活環境的問題。比如就客廳來說,從后天的知識結構中人們會說“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這種設計理論,主要的是以某種功能為主導功能,并潛藏其他的功能,比如對小區室外環境的設計之中,設計者往往會設計出比較大而且邊緣比較廣的碗型花盆,其主要的功能是對小區進行景觀覆蓋,其實潛藏的功能是緩解人的視覺疲勞。
2.3格式塔心理學
格式塔心理學沒有具體的理論內容,但其主要的對形式和內容的合理布局,以符合人類的審美標準。如果在小區的設計中,運用格式塔心理學中的簡化環境處理法,環境就會被規劃成合理的族群,塑造豐富的景觀。
3案例分析———老年人活動空間分析以及運動場所空間分析
結合以上三種設計方式,結合現實生活中景觀的實際操作,對以下兩個特殊場所進行案例分析。
3.1老年人活動空間分析
老年人因其生理功能衰退和年齡因素,造成了對居住環境的特殊需求。在休憩空間的設計上,主要的應包括座椅、涼亭、方桌和簡易運動設施的基礎建設,并注意安全配套設施建設。因老年人性格各異,設計者要滿足老年人在心理、休閑和娛樂等等的需求,提供觀賞和園藝種植場所、簡易運動場所、休閑娛樂場所,并設置專門的老人托管所,為老人的安全負責。
3.2運動場所空間分析
一定的體育鍛煉能夠增強人的心理素質和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因此在小區設計中應該注重籃球場、網球場、高爾夫球場、羽毛球場和兵乓球場所的設計,在位置上應該遠離車道、過道、走廊等人流相對集中的地方,并要把植被條件考慮在內,以緩解因過度吵鬧而造成的噪聲對環境的污染。
政治經濟學學科建設是經濟學學科建設的基礎。長期以來,我們在政治經濟學教學研究中受蘇聯范式的影響,恪守傳統政治經濟學的教條,強調政治經濟學的批判性,忽視政治經濟學的建設性。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生了重大的時代變遷,新經濟的出現,“使知識經濟成為新的社會經濟形態,虛擬經濟成為經濟活動的新模式,網絡經濟成為新的經濟運作方式”,同時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也使社會生產力、生產關系及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發生了變化。因此,在新時期和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必須在堅持理論指導的前提下,適應時代變遷,推進政治經濟學的學科創新。
一、新時期政治經濟學學科創新應處理好的六個關系
“政治經濟學必須發展,任何科學的理論都是時代的產物,政治經濟學也不例外”,“科學的理論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在于它能夠反映實踐和時代的要求,隨實踐和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只有能夠不斷從實際出發,不斷創新和發展的理論才是能夠指導實踐的理論”。新時期政治經濟學學科創新需要立足于新經濟帶來的現代社會形態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國現代化發展的新階段的基本特征,使政治經濟學能夠與時俱進,增強政治經濟學對現實問題的解釋力,追求政治經濟學的現代形態。因此,在政治經濟學學科創新中需要處理好六個方面的關系:
(一)處理好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關系。政治經濟學學科創新要實現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融合。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都要研究市場經濟問題,但在市場經濟問題的研究中政治經濟學側重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研究,通過人與人在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中的關系的考察來解釋經濟的本質問題。而西方經濟學側重于經濟運行分析,研究資源配置及各種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在政治經濟學的學科創新中,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融合要以市場經濟為中心,既要研究生產關系,又要研究各種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重視經濟運行分析。因此,政治經濟學的學科創新要以經濟學為主體,吸收西方經濟學的合理成份,“借鑒西方經濟學從資源配置角度研究生產方式”,實現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融合互補,提高政治經濟學的學術生命力和對現實問題的解釋能力。
(二)處理好改革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是在一定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從經濟改革的角度講,在理論的號召和指導下,可以使人們更加清楚改革的目的,形成“改革共識”,增強人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推動改革的深入進行。盡管30年來,中國改革的實踐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我國的改革理論仍處于滯后狀態。為促進改革理論的發展,應在對實際應用性問題研究的基礎上,加強理論研究,把政治經濟學學科創新與改革理論的創新結合起來。一是提升改革理論研究水平,不斷加強對基礎理論的研究,建立改革理論的創新激勵機制,提高人們對基礎理論的研究積極性。二是處理好改革與實踐的關系,一方面要善于從改革的實踐中及時地總結、提升改革理論;另一方面要善于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并通過實踐驗證和修正理論。
(三)處理好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關系。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這兩種方法,它們之間既有區別也有聯系。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應是統一的,相互補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沒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種盲目的、毫無價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定性更加科學、準確,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廣泛而深入的結論。從當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來看,定量分析占據主導地位,忽視了定性分析,使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失去了思想性。因此,在政治經濟學的學科創新中要處理好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關系,加強政治經濟學的思想創新。
(四)處理好政治經濟學與經濟學分支學科的關系。改革開放之前,傳統政治經濟學居于中國經濟學的主導地位。“改革開放以后,由于傳統政治經濟學與改革開放的實踐在一定程度上相脫節,其解釋和預測能力難以滿足實踐的需要,傳統政治經濟學范式‘衰落’了”。因此需要進行政治經濟學的學科創新,形成新的分析范式,而在理論創新中需要吸收其他經濟學分支學科的思想。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首先要處理好與西方經濟學的關系,借鑒和吸收當代西方經濟學的合理成分。其次,要處理好與經濟史學的關系,從經濟學說史中吸取養分,繼承政治經濟學說史上的先進成分。同時從經濟史的演化過程中總結、提煉經濟思想,特別是要從中國改革30年的歷史事實中總結提煉經濟思想,以推進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創新發展。最后,要處理好政治經濟學與經濟社會學、經濟哲學、經濟倫理學的關系,通過與經濟社會學、經濟哲學、經濟倫理學等經濟學分支學科的交叉融合,提高政治經濟學的解釋力。目前經濟學的學科劃分太細,肢解了整體性,在處理好政治經濟學與經濟學其他分支學科關系的過程中,要加強與其他分支學科的緊密聯系。
(五)處理好政治經濟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關系。一是處理好經濟學與歷史學科之間的關系。經濟學家托賓指出經濟學走到極致,將無限地接近于歷史學,因此政治經濟學的學科創新需要從史學中吸取養分,提高其創新力。二是處理好經濟學與哲學之間的關系。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需要價值判斷,價值判斷和價值主張對政治經濟學而言顯得尤為重要,而政治經濟學的爭端也往往歸結為價值論的爭論,“任何純理智的作用都不能決定關于最后價值的判斷”,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需要處理好與哲學之間的關系,在與哲學的交叉中獲得正確的價值判斷,建立政治經濟學的倫理基礎。三是處理好政治經濟學與心理學之間的關系。心理學與經濟學有著特殊的親緣關系,心理學與經濟學互涉的歷史發軔于近代英國經驗主義哲學,隨后經歷了一個從相互分離到再度結合的過程。隨著政治經濟學的發展,政治經濟學自身的研究領域逐漸擴張,從而與心理學的研究領域產生了日益增多的交疊。所以在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的創新過程中,需要處理好政治經濟學與心理學的關系。
(六)處理好政治經濟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關系。在政治經濟學學科的創新過程中,不僅要處理好政治經濟學與社會科學的關系,而且需要處理好政治經濟學與自然科學的關系:一是處理好政治經濟學與數學之間的關系。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的科學。其最鮮明的特性是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經濟學與數學之間的結合開始于邊際主義,數理方式是現代經濟學方法論的標志,數理方法的運用不僅為經濟學提供了研究的工具,而且通過數理的方法還可以發現規律,使經濟學具有科學的形式。保爾·拉法格在《憶馬克思》一文中提到馬克思對數學分析的評價,馬克思認為:“一種科學只有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完善的地步。”二是處理好政治經濟學與物理學的關系。經濟學很早就從物理學中吸取思想方法,經濟學中所使用的機制、均衡、熵定律都是來自物理學,盡管經濟學不能和物理學一樣進行試驗,但是其研究方法對經濟學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中,需要處理好和物理學的關系。三是處理好政治經濟學與生物學的關系。在經濟學說史上,經濟學從社會生物學的發展中獲得大量好處,追究經濟學與生物學的相互關聯,就會發現兩者一直都是相互影響的。美國舊制度經濟學家將生物學上的演化引入經濟學,提出了制度演化的理論。新古典經濟學的代表人物馬歇爾將生物學上的達爾文進化論引入經濟學,強調經濟的“連續原則”,篤信自然不能飛躍的格言,肯定經濟世界是不斷變化和緩慢成長的。因此,在政治經濟學理論創新的過程中,也需要處理好政治經濟學與生物學的關系。
二、新時期政治經濟學學科建設要突出八個創新
新時期推進政治經濟學的學科創新,在堅持對傳統政治經濟學的傳承,尤其是對政治經濟學繼承的基礎上,要突出政治經濟學學科建設的八個創新。(一)形成新概念。概念、范疇體系是區分理論范式的兩個最重要標準,政治經濟學理論創新的關鍵在于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疇體系,需要從現實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將其增補進來,以使政治經濟學具有更強的時代特色。新時期政治經濟學的學科創新需要以政治經濟學理論為主體,吸收各種經濟學流派的科學成份,建立新的概念:一是要推動政治經濟學學科本身的概念創新。結合變化了的新形勢和時代的新特點,賦予政治經濟學這門學科新的內涵,把它的性質界定為:研究人類社會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關系及其運行機制的學科。“特別是在資本、勞動力、剩余價值、剝削等問題上要有創新發展,從而提高經濟學的科學性”。二是引進新概念。如,“科學發展觀”、“利益和諧”、“現代財富觀”、“民營經濟”、“經濟全球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幸福指數”、“和諧社會”、“發展方式轉變”、“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等,增強政治經濟學的生命力。
(二)拓寬新范圍。政治經濟學學科創新要以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為主體,吸收各個流派的科學觀點,在時間和空間上擴展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范圍和解釋范圍。從時間看,理論闡述不只是從馬克思理論講起,而是向前延伸一些,如,在講勞動價值論時,要反映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觀,使人們從歷史演化的角度認識勞動價值論。從空間上來看,在分析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基本理論時,既分析資本主義,又分析社會主義,同時重點結合中國的現實。
(三)建立新范式。政治經濟學學科創新的新范式就是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探索政治經濟學的現代形態:一是要反映現有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又要反映每一個理論形成的歷史、重大事件,還要闡述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既體現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深刻性,同時又體現歷史的厚重感。二是從變化了的生產方式、生產關系和生產力基礎出發,建立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新范式。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化的發展使世界現代化進程進入二次現代化過程,社會也由傳統社會向信息化社會轉型,生產方式、生產關系和生產力基礎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創新需要從變化了的生產方式、生產關系和生產力基礎出發建立新范式。
(四)確立新對象。關于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學術界一致認為政治經濟學是研究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它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關系,而且政治經濟學不能孤立地研究生產關系,它要聯系生產力和上層建筑進行研究。在馬克思關于生產關系論證的基礎上,不僅要研究生產關系,而且要研究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中的關系。其研究對象是人類社會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中的關系及其運行機制;任務是探討人類社會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及其關系的一般規律。
(五)明確新主線。公平與效率關系是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問題,政治經濟學的學科創新要圍繞調整宏觀經濟的公平與效率關系、實現社會和諧這一主線。圍繞這一主線抓住以下三個核心:一是在宏觀上以公平與效率的關系為核心,通過宏觀結構平衡、價值平衡及其調節,實現公平與效率的統一。二是在微觀上以處理好企業利潤最大化與企業社會責任的關系為核心,通過強調效率,在微觀上促進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又通過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實現社會的公平。三是在資源配置上以處理好效率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為核心,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結合。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又實現和諧發展,并實現可持續發展,以促進和諧社會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實現。
(六)構建新體系。政治經濟學學科創新要正確處理“傳承與創新”的關系,構建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全新體系。在理論體系上,繼承傳統,立足現實,突破蘇聯范式的“政治經濟學”體系,實現政治經濟學的轉型,建立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新體系。按政治經濟學的邏輯結構和理論的邏輯自洽性,理論體系應分為生產方式與基本經濟制度、生產理論、交換理論、分配理論、消費理論、宏觀經濟理論、經濟全球化理論等。每部分按歷史順序,按照從一般到特殊的思想邏輯,分為一般理論、資本主義理論與社會主義理論,最后具體到中國的現實。
(七)增加新內容。政治經濟學學科創新要在堅持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基礎上,結合變化了的世界經濟新形勢和新的時代特點,在內容上進行創新:一是根據情況變化,在角度上和內容上進行創新,如,將“對外開放理論”改為“經濟全球化理論”,主要研究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當代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經濟。二是總結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30年來的經驗,把新理念、新現象和新問題加進去,增強政治經濟學理論對現實的解釋力。
(八)歸納新觀點。政治經濟學學科創新要在系統梳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歸納出新的觀點。如,市場經濟發展的三個階段、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分類及目標、社會主義市場體系構成、經濟全球化中的兩種趨勢等。既使傳統理論得以繼承,又使各家觀點得以展現。
三、新時期政治經濟學學科創新要抓住體系創新這一主線
政治經濟學學科創新要在其邏輯自洽性的基礎上,緊緊抓住體系創新這一主線,以與時俱進為基本原則,以突破政治經濟學教材的蘇聯范式和實現政治經濟學教材的轉型為目標,針對當前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和社會主義部分兩分法的局限性,借鑒政治經濟學史上政治經濟學體系的三分法(生產、交換、分配)和四分法(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以及新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的優秀傳統,以生產關系的四分法(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為指導,建立由七大部分構成的理論新體系。
(一)生產方式與基本經濟制度。沿著從一般到具體的思路,首先研究生產方式與經濟制度的一般理論,再研究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與經濟制度,最后研究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與經濟制度。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經濟制度中,主要研究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從自由資本主義制度、壟斷資本主義到當代資本主義制度的演變,分析當代資本主義制度的特征;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和基本經濟制度研究中,主要研究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和經濟制度的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社會主義經濟改革。
(二)生產理論。沿著從一般到具體的思路,先研究生產的一般理論,再研究資本主義生產和社會主義生產。在生產的一般理論中,研究生產要素與生產過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作為生產要素的勞動、資本、技術,生產的組織以及生產規模與再生產理論;在資本主義生產方面,研究資本主義生產的條件(貨幣轉化為資本)、資本主義剩余價值的生產、資本主義的資本積累、資本主義的再生產、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在社會主義生產的研究中,研究社會主義生產過程、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社會主義的生產要素、社會主義的生產效益、社會主義的再生產、社會主義生產組織、社會主義企業、社會主義農村的經濟組織與中介組織、社會主義生產的協調發展。
(三)交換理論。沿著從一般到具體的思路,先研究交換的一般理論,再研究資本主義的交換和社會主義的交換。在交換的一般理論中,研究分工與交換、商品、貨幣、市場及市場體系和價值規律及其作用;在資本主義的交換中,主要研究資本主義商品交換、資本主義價值規律、資本主義競爭機制、資本循環與周轉以及資本主義市場體系;在社會主義的交換中,主要研究社會主義商品生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經濟規律以及社會主義市場體系。
(四)分配理論。沿著從一般到具體的思路,先研究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論,再研究資本主義的收入分配和社會主義的收入分配。在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論中,主要研究分配的雙重含義及其相互關系、收入分配及其機制、初次分配及其決定、再分配及其調節、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及其實現;在資本主義的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資本主義收入分配的性質與特征、資本主義收入分配的形式(包括工資、利潤、利息、地租以及資本主義的其他分配方式)、資本主義收入分配的調節;在社會主義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社會主義收入分配的性質與特征、社會主義的收入分配形式、社會主義再分配及其調節、社會主義的社會保障。
新經濟社會學的嵌入性理論、結構洞理論和強弱關系理論是指導本研究的理論基礎,故先對相關理論進行闡述。嵌入性理論。嵌入性(embeddedness)是新經濟社會學科的標志性概念,Granovetter在1985年在《美國社會學雜志》發表了《經濟行為和社會結構:嵌入性問題》一文,從嵌入的角度對主流經濟學及社會學研究經濟行動的“社會化不足”及“過度社會化”提出了批評,指出只有嵌入于社會結構、人際網絡之中的信息和經濟關系才是經濟活動者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所樂意接受的。在隨后的研究中,Granovetter提出嵌入性分為兩類,即關系性嵌入與結構性嵌入。所謂關系性嵌入是指單個行動者的經濟行為嵌入于他與他人互動所形成的關系網絡之中的,與此同時,行動者所在的網絡又是與其它社會網絡相聯系的,并構成了整個社會的網絡結構。因此,行動者所在的網絡嵌入其構成的社會網絡即結構性嵌入。
結構洞理論。在信息和資源的流動過程中,關系網絡存在一些特殊結點,它處于重要結點的位置,比其它結點在競爭中擁有更多優勢,能夠在網絡中有更多享用信息和資源的機會,而其它網絡成員往往通過它才能享受這些信息和資源,Burt把這種占據其他未聯結結點之間的結構位置稱為“結構洞”。Burt的“結構洞”(structuralholes)理論指出,在社會網絡中存在兩種形態,其中一種是處于網絡中的個體(個人或組織)與其他任一個體都存在著聯系;另一種形態更為常見,即網絡中的個體僅與部分個體存在直接聯系,而與其他個體都不存在直接聯系。這樣,在第二種形態中,整個網絡中就出現了某些個體與另外一些個體聯系斷裂的現象,就像網絡結構中出現了洞穴一樣,故稱為“結構洞”。如果個體占據了網絡中的結構空洞,即聯系著相互之間沒有直接聯系的兩個個體,那么該個體就獲得了這種狀態賦予他的信息和控制資源的優勢。因為他占有較多的結構洞,能夠成為連接不同網絡結構的中間人,從而獲取更多的信息、機會以及控制資源能力。
強弱關系。在關系研究中,按照關系的聯結強度,可以將其劃分為兩種類型:強關系與弱關系。強關系指主體間情感密切的聯系或是頻繁互動所形成聯系,如兄弟之間、夫妻之間、熟悉的朋友之間。弱關系是指以較少的交往頻次、較弱的情感和較少的責任等為特征的關系。Granovetter在“弱關系地力量”一文中,指出弱關系在傳遞資源過程中更具重要性,這是由于強關系之間彼此很了解,其知識結構、經驗、背景等相似之處頗多,因此相互交往并不能帶來進一步的新資源與信息,所增加的資源與信息大部分都是冗余的,而如果在弱關系之間搭起某種形式的橋梁,就可以傳遞多種多樣的資源。在新經濟學視角下,由于其嵌入性,集群型企業家行為的影響實際上是以企業家為中心構成的社會網絡對集群發展產生的影響。由于企業家在網絡中處于“結構洞”的位置,企業可以獲得對關鍵資源的擁有或控制,且利用企業家不同的“弱關系”,企業可以獲得多樣化的信息或知識資源。這些資源的獲取,有助于企業的團隊成員從原有企業中獨立出來,成立與原有企業業務相同或密切相關的新企業。因此,集群環境下的企業家行為,具有網絡化、衍生化特征。
集群型企業家行為的網絡效應與衍生效應
集群型企業家作為重要的人力資本,對產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產生重要作用,其作用不僅表現在他們自身的經濟績效上,更重要的是對集群內其他主體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第一,集群型企業家行為的網絡效應。產業集群不是一個個孤立的企業“扎堆”而成,而是通過企業家網絡相互交融形成的有機系統。集群型企業家行為的網絡效應指集群型企業家的創新行為通過企業家的強關系或弱關系網絡擴散,形成集群的競爭優勢,并推動集群不斷發展。對于新創企業而言,企業的成長更多地依賴于企業家的個人網絡。由于地理上接近,集群型企業家們具有共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共同的價值觀念、彼此相互信任,在企業間合作的過程中,企業家之間的口頭許諾或其他非契約的關系,常常代替市場中的交易方式或契約關系,這樣不僅節約了交易成本,而且創新的風險性隨著企業家個人網絡的拓展而降低,這種基于血緣、地緣的“強聯系”為主的企業家個人網絡就是Grannovetter提出的關系型嵌入,企業家構成以小范圍、強聯系為主的社會網絡。隨著產業集群的發展,專業化分工與協作程度加強,集群型企業家往往通過革新的方式,利用“結構洞”使兩個或更多沒有聯系的子網絡建立聯系,發揮橋梁功能,此時,企業家網絡嵌入更大的產業網絡,創新效應的擴散主要是通過大范圍、弱聯系為主的企業家網絡。產業集群發展到成熟階段,競爭強化,企業不斷兼并與淘汰,某個產業集群往往集中4-5家實力強大的企業,集群品牌基本形成,集群的發展需要集群企業家更大范圍內的創新,集群型企業家會與集群外知名企業聯盟,利用后者的聲譽、營銷渠道和自身的成本優勢、領導地位,共同培育新的全國甚至國際品牌,增強集群品牌效應。在這個階段,企業家的社會網絡以大范圍、強聯系為主(此時的強聯系與集群發展初期的基于血緣、地緣的特征不同,更多的是建立在頻繁的業務聯系和穩定的戰略合作上)。
第二,集群型企業家行為的衍生效應。集群型企業家行為的衍生效應指先前在母公司工作的員工,利用其技術優勢或銷售網絡,出來創辦新公司,從事與原公司業務相同或價值鏈互補的業務,產生衍生企業,形成產業在空間地理區位上的集聚。李永剛把企業的衍生分為裂變衍生、孵化衍生、分蘗衍生。裂變衍生是企業管理者或經營技術骨干從現企業辭職脫逸出來,利用所擁有的人脈網絡、信息知識和管理才能獨立創辦與原企業相同或相關的企業。孵化衍生是有目的的衍生出與母體企業保持生產環節配套、技術上互補、市場空間交叉、利益上兼容或歸屬的企業。分蘗衍生多發生于多個成員共同創辦的企業,隨著共同創業者經驗的豐富、管理能力的提高,以及經營理念與目標的不同,成員商議從原企業分出一個或多個新企業,它是一種尋求新的企業制度安排以包容和適應多個企業家共同成長的一種制度創新。新企業無論是通過裂變、孵化還是分蘗衍生,前提都是潛在企業家的存在,而這些企業的衍生恰恰是潛在企業家向現實企業家的衍生過程。潛在企業家的創業行為來源于他的創業動機,而創業動機又取決于創業意識、資源獲取能力和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理性。創業意識一方面表現在對創業的敏感性和對風險的態度,潛在企業家周圍的成功創業者越多,越容易形成企業家主導的文化氛圍,越能增加潛在企業家的創業意識,勇于承擔風險的潛在企業家更具有創業的沖動和激情;另一方面表現在創業帶來的心理滿足程度,潛在企業家除了關注自己的物質收入之外,還關注創辦企業帶來的權力、自主、成就和被尊重等方面的社會效用。資源獲取能力直接關系到潛在企業家能否將創業意識轉變為實際的創業活動。集群內蘊藏著豐富的市場機會和信息,集群內高度專業化的關聯企業和機構可以高效和低費用向其提供人才、技術、資金、設備、部件、經營訣竅等必要的投入資源,潛在企業家利用其“結構洞”優勢,獲取網絡內各種資源、整合信息來成立新的企業。
此外,除了集群企業自身的衍生,集群型企業家有著強烈的示范效應。產業集群的產業環境容易產生合作和相互信任,集群內的經營者容易獲得企業分散情況下無法獲得的創新知識,尤其是隱性知識。在這樣的創新環境中,經營者在較低風險、較明確的發展路徑以及較高的預期收益等激勵下,成為創新企業家的模仿者和追隨者,在一個小范圍內形成了一種“企業家呼喚企業家”的外部性,造成局部地區的企業家群體的涌現。正是在集群環境下,由原企業產生的示范效應和網絡效應而引發企業的衍生和更多企業家的產生。
結論與建議
在創新成為主流的時代,產業集群的發展需要依靠集群型企業家。忽視企業家的創業與效仿以及知識信息的作用,就不能準確地把握企業集群所創造的地區競爭優勢(李新春)。在集群發展過程中,企業家作為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通過其創新行為的示范效應、網絡效應、衍生效應推動集群的演進,但要注意的是,企業家行為除了帶來正的效應之外,也會帶來負面效應。集群型企業家行為趨同使集群內的創新行為減少,引發集群企業的競爭同質性。集群企業的競爭同質性包括產業定位的同質性、生產產品的同質性、經營方式的同質性等。由于集群內部企業家行為的“效仿性”、基于“裂變”的新企業產生方式及大多數企業的技術同構,尤其是傳統的產業集群,技術與科技含量較低,進入壁壘不高,產品結構單一,導致企業之間的過渡競爭,甚至影響產業集群的整體競爭力。所以在集群環境下,政府應積極出臺相應的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給企業家創新帶來寬松的政策環境,并且完善人才培育機制,為集群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營造良好集群環境。在市場機制為導向的前提下,政府應對集群實施積極的引導和調控,并為集群企業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支持條件。(1)政府可以通過產業傾斜、稅收和信貸優惠、技術扶持等政策,吸引集群內外企業家進行創業;(2)政府可以通過創建技術創新平臺和區域服務體系,促進集群系統內生產企業、研究機構、咨詢機構等的有機結合,增強集群對外部技術的吸收能力;(3)政府可以大力加強與集群配套的交通、信息、教育、文化、科技等相關的基礎設施,吸引創新人才,營造有利于企業家交流與協作的文化環境與制度環境。此外,政府應該為集群內企業創造良好的商業環境、法制環境的同時,也應當制定有效措施和機制,為集群內各主體間合作提供良好平臺,完善產業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