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2:2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運作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國企業的物流現狀
現代物流在中國是一個新興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從宏觀和外部環境來看,中國企業發展一體化物流存在著各種瓶頸,如:長期以來受“重商流”、“輕物流”理論和思想的影響,對物流在經濟發展和企業中的作用和地位缺乏足夠認識和重視;物流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學科建設嚴重滯后;缺乏物流的法律、法規建設;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對于支撐物流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信息網絡建設等缺乏統籌規劃,各部門、各地區各自為政,閉門造車,缺乏協作,尚沒有形成統一、開放的物流市場;就業機制和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第三方物流市場薄弱等。從微觀環境來說,企業物流管理與運做也不容樂觀:
物流職能分散,運做效率低
由于受宏觀環境的影響,企業沒有將物流看成為優化生產過程、強化市場經營的關鍵,而將物流活動置于附屬地位,被動的接受生產、銷售服務。大多數企業將倉儲、運輸、裝卸搬運、采購、包裝、配送等物流活動分散在不同部門,沒有納入一個部門對物流活動進行系統規劃和統一運作與管理。從管理機構設置上,中國的多數企業沒有專門的物流管理組織就是例證。由于物流活動跨職、跨部門設置,各部門各自為政,且缺乏對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物流財務分析,致使整個系統的運作效率非常低下。以物流總成本為例,根據1997年IMF的資料,美國的占GDP的10.5%;日本的占11.4%,而中國的卻占16.9%,中國業內人士估計可能在20%或以上。
粗放性經營突出
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背景下,中國企業的經營依然是“大而全”、“小而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多數企業都有自己的運輸、倉儲等部門或有自己專門的運輸公司、倉儲公司等,奉行肥水不流外人田,進行物流自營。根據1999年中國倉儲協會委托某咨詢機構對450家大中型企業的調查,工業企業的物流全部自理的占被調查企業中的26%,全部委托第三方的占5.2%,自理與委托比例相結合的占69.8%,其中,委托比例在30%以下的占42.3%,在30-60%之間的占36.5%,60%以上的占21.2%。而中小企業委托第三方物流的比例更小且物流能力相對更低。與美國近70%的物流外包存在巨大差異。由于企業所下設的部門或專業公司大都圍繞著母體轉,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去市場找生意,資源閑置和浪費現象嚴重。隨著中國加入WTO,對外各種貿易堡壘的逐步取消,應該說,企業更是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時下還有一些在國內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企業,則不顧企業物流管理能力是否具備,寧愿不惜斥巨資在國內建立自己的物流子公司,也不把物流交由具有比較優勢的第三方經營或與外部企業締結戰略聯盟。
缺乏協同競爭的觀念
面臨“經濟全球化”、“物流無國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顧客需求不斷變化的競爭環境下,美國的企業在與日本企業競爭時,尚感覺到了壓力,他們紛紛實施歸核戰略—企業集中資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發展核心主業,把主業做大、做強、做精,走集約化道路,并在全球范圍謀求物流外包或與全球的外部企業締結戰略聯盟,以整個供應鏈的整體優勢參與國內、國際競爭。因為任何企業所擁有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在所有的業務領域都獲得競爭優勢。有的企業具有核心技術能力、核心制造能力,卻不具備核心營銷能力、核心企業組織協調管理能力和企業戰略管理的核心能力。在快速多變的市場競爭中,單個企業依靠自己的資源進行自我調整的速度很難跟上市場變化的速度,因而企業必須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核心業務上、強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將自身不具備核心能力的業務以合同的形式外包或非合同的形似(戰略聯盟或合作)交由外部組織承擔。通過與外部組織共享信息、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將上述五種核心能力加以整合集成,從而以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力贏得競爭優勢。中國企業經營的“大而全”、“小而全”,印證了中國企業尚未實現由孤立經營、各自為戰的競爭思維向合作競爭、尋求雙贏的新思維轉變,缺乏與外部供應鏈企業相互信任、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和共同發展的價值觀。
缺乏協同競爭的觀念
在物流管理上,很多企業還停留在紙筆時代,有些企業雖然配備了電腦,但還沒有形成系統,更沒有形成網絡,同時在物流運作中也缺乏對EDI、個人電腦、人工智能/專家系統、通信、條碼和掃描等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由于信息收集、處理、跟蹤的底效性以及企業缺乏對各方物流信息全面、準確、動態的把握,切不說企業無法實現內、外部物流一體化以尋求物流系統的最優化和合理化、參與供應鏈管理,就連基本的物暢其流也難以做到,更不用說去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快速研發出高性能、高可靠性、價格合理的新產品并準確及時交付給客顧客,滿足消費者快速變化、日趨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需求,進而強化企業的競爭能力。
缺乏現代物流是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源泉理念
20世紀60-70年代,發達國家的企業大都把競爭焦點放在生產領域,千方百計地降低物質資源消耗,獲取企業的“第一利潤源泉”,千方百計提高勞動成產率獲取企業的“第二利潤源泉”。然而生產領域的這兩個利潤源泉,都受到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制約,在生產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和生產工藝日趨程序化、規范化的情況下,技術趨同性的增強使這兩個利潤源泉基本無泉可挖。進入80年代,對于一個生產企業來說,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競爭力人們開始把競爭的焦點從生產領域轉向非生產領域,包括采購、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流通加工、分銷、售后服務等物資流通活動以及有關的信息活動,即物流管理。Dell既不生產硬件也不生產軟件,所有的零部件和軟件都是外購的,Dell一手抓住客戶,一手抓住供應商,高效率地組織零部件的采購、轉運、裝配和發送,贏得了顧客的忠誠。Dell的物流管理成為了支撐企業發展壯大的核心競爭力。然而在中國由于受宏觀環境的影響,企業沒有將物流看成為優化生產過程、強化市場經營的關鍵,而將物流活動至于附屬地位,被動地接受生產、銷售服務。許多企業的物流不但沒有形成利潤源泉,反而成為虧損源,是無底洞,是企業的負擔。
企業缺乏物流理論支撐和物流人才
長期以來,我國物流研究缺乏綜合性。物流理論研究的兩個領域——物資流通和交通系統,無論是物流戰略規劃還是物流經營管理理論的研究,都從研究者固有的立場和視角出發,片面地強調某個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綜合性,導致了人們對物流認識的偏差。直到2001年4月,我國物流的第一個基礎性國家標準《物流術語》才正式。雖然“物流學”或類似名稱的教材以不斷問世,但過多地是對國外概念的引進,對于適合我國國慶的物流理論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時部分理論研究與實踐嚴重脫節,理論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強。
學科建設和教育落后
根據歐盟的調查結果,在歐洲工友87所大學開展了物流高等教育,其中54所大學培養物流或供應鏈管理碩士(約占三分之二)和學士(約占三分之一),另有33所大學在其他專業培養中設有物流或供應鏈管理課程。歐洲一些大學還建有全球領先的物流研究中心等。中國從1993年開始將物流管理專業列入本科專業目錄,到1998年全國共有15所高校開設過物流管理專業,成為中國歷史上物流專業培養最鼎盛的時期。但在1998年新修訂的本科專業目錄中卻又被莫名其妙地取消了。目前在國內高校開設物流專業課程的僅有10所左右,進占全國高等院校總出的1%,研究生教育也剛剛起步。每年的畢業生才幾百名,不僅與發達國家存在明顯差異,也無法滿足企業的需要。物流研究機構也比較少,且還存在著與實際結合不緊密的問題。致使中國現代物流的發展缺乏物流專業人才和完善的學科體系的支撐。
傳統的會計核算法掩蓋了物流成本的真面目
一般情況下,企業會計科目中,只把支付給外部運輸、倉儲企業的費用列入成本,實際上這些費用僅如冰山的一角。因為,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費和企業利用自己的車輛運輸、利用自己的庫房保管貨物、由自己的工人進行包裝、裝卸等費用都沒有列入物流費用科目內。尤其是花費在保存貨物的庫存費用也沒有單獨的科目。在美國,庫存費用除了倉儲、殘損、人力費用及保險和稅收外,還包括庫存占壓資金的利息。其中利息是當年美國商業利率乘以庫存總金額。只有把庫存占壓的資金利息加入物流成本才能將降低物流成本和加速資金周轉從根本利益上統一起來。中國現有的會計項目對物流費用的核算和管理,不能揭示物流費用的分布,掩蓋了物流費用的真面目,無法喚起企業對物流的重視。
物流運行的宏觀環境和外部環境差
受“重商流”、“輕物流”理論和思想的影響,物流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嚴重滯后;缺乏物流的法律、法規建設;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對于支撐物流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信息網絡建設等缺乏統籌規劃,各部門、各地區各自為戰,缺乏協作,尚沒有形成統一、開放的物流市場;就業機制和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第三方物流市場薄弱等。
政府要為發展現代物流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
中國企業要按市場規律構筑適合自己的一體化物流戰略,離不開完善的宏觀環境和外部環境。中國政府要加強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規建設;要加大與加快物流人才的培養;應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稅收政策、金融政策等,鼓勵和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要為物流企業、物流服務企業在跨地區經營的工商登記、辦理證照、統一納稅、交通管制、進出口貨物查檢通關等方面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要扶持、引導物流企業、物流服務企業引進先進裝備、改善物流設施,進而提高物流績效和物流服務水平;要積極鼓勵和扶持有一定基礎的大型貨運企業或儲運企業完善服務功能,實現向物流服務企業的轉變,推動第三方物流服務市場的形成;要健全社會保障和就業機制,促進生產性和流通性等企業更多地使用社會化物流,既提高經濟效益又提高社會效益。
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為實現一體化物流奠定基礎
中國企業應加快建立起集成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以提高需求預測程度、促進信息共享,同時要積極引入和使用網絡技術、EDI、人工智能、條形碼與POS等各種先進信息技術,從而真正實現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和數據庫化和代碼化、物流信息處理的電子化和計算機化,為一體化物流的實現提供信息與技術支撐。
消除部門間利益沖突,構筑一體化物流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國企業必須將物流活動納入系統化、統一管理,以一體化物流既提高顧客服務水平又降低物流總成本,進而提高市場競爭力。企業內部實現不了一體化,就談不上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合作形成一體化供應鏈。但是否每個企業都成立物流服務部甚或物流子公司,本人認為,只有那些物流活動具有相當規模的企業,才有必要成立物流服務部或物流子公司。但對于新成立的企業,就應該將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主業中,將物流交給第三方經營。當然,對于那些大規模的制造企業來說,如:TCL、美的、科龍等號稱要拿出幾個億來自己做物流,依據國際的經驗,仍值得認真思考,整合內部物流,把外部物流交由第三方去做,會獲得更好的效果。
要廣泛運用第三方物流
為了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生產性企業應從繁雜的物流活動中解放出來,將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自己的核心義務上以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將物流服務交由第三方物流服務公司,從而以整合的核心競爭力在競爭中取勝。
締結戰略聯盟,以供應鏈的整體優勢參與競爭
中國的大型制造企業、商業企業要迅速從“大而全”的經營誤區中解脫出來,不失時機地與合適的供應商、儲運商等結成戰略聯盟,通過合作以供應鏈的整體優勢參與競爭,同時又實現互惠互利。作為小型生產性企業更應走出“小而全”的誤區,要積極尋求與核心企業的戰略合作,成為核心企業長期的、穩定的戰略伙伴。結成戰略聯盟,實行供應鏈管理,以供應鏈參與國內、國際競爭,提高中國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和市場份額已大勢所趨。
開拓全球性物流,尋求全球性市場空間
水資源的稀缺由其本身的客觀條件所決定,同時還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制度、經濟基礎和歷史發展狀況等多種因素影響.
a.人口因素影響水資源的供給,造成了水資源的歷史性稀缺.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人口眾多,12億人口對水資源的需求表現在基本的生活需求用水和非基本需求的多樣化用水兩個方面,這對水資源并不豐富的中國來說壓力是十分巨大的.中國的河川徑流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河川徑流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88位;耕地面積大,畝均占有河川徑流量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76%.因此,無論從耕地,還是從人口計算,中國都是一個水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
b.中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造成了水資源的客觀性稀缺.遼河、海灤河、黃河、淮河四大流域,土地面積占全國的18.7%,耕地面積占全國的45.2%,人口占全國的38.4%,但水資源卻只有2702億m3,相當于南方四大區域(長江流域及以南、珠江流域、浙閩臺諸河和西南諸河)水資源量的12%,人均、畝均水資源量低下,分別只是全國平均值的16%和14%.
中國降水量和徑流量的年際間和年內分布懸殊大,不僅給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帶來困難,而且頻繁的水、旱災害對工農業的危害極為嚴重.僅農業每年缺水量約為33化m3,受旱面積達133~1900億㎡/a,每年因得不到充分灌溉使糧食減產約50億kg.現在還有5000萬農村人口和3000萬頭牲畜飲水困難.
c.水資源的嚴重浪費和利用率低下,造成了水資源的制度性稀缺.以黃河為例,多數灌區工程老化失修,灌溉方式簡單落后,不少地區還是大水漫灌,管理粗放,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只有0.3~0.5
d.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的進程,造成了水資源的發展性稀缺.城市缺水也日趨嚴重,全國58%的城市缺水,達58億m3/a,且主要集中在華北、沿海地區名會及工業城市.地下水嚴重超采,導致地下水位大幅度持續下降.
e.環境污染和生態平衡的破壞,加劇了水資源的稀缺性.水資源污染也隨工農業的發展而日趨嚴重,水質日益惡化.全國每年排放廢污水量約達363億t,80%的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全國90%以上城市的水環境惡化,城市河流湖泊幾乎成了排污道,且水污染由城市向鄉鎮蔓延,情景令人擔憂.同時,中國長江、黃河等源頭的森林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水土流失嚴重.
水資源的稀缺性及其對經濟發展的不可缺性,迫切需要我們去研究政治、經濟和技術的方法來解決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問題,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緩解水資源的稀缺性有兩條途徑:①為缺水地區開源,即將相對豐水地區的水調向缺水的地區,這需要巨大的工程投資,如果仍然完全依賴于政府,可能是低效的,需要引進高效的市場運作機制;②節流,即節約用水、合理用水,促進水資源配置模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過渡,促進水資源從低效益的用途向高效益的用途轉移,這同樣需要市場的自我調節,僅靠政策指令是很難實現的.可見,解決水資源的稀缺性問題,最迫切的是盡快建立水資源的有償使用機制,培育和發展水市場.
2創建中國水市場的基礎
2.1水市場的存在前提
水市場存在有兩個前提:一是水需求的存在;二是水供給的可能.第一個前提是顯然的,這可從中國水資源日益加重的稀缺性得到驗證.第二個前提也是存在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驗證:①粗放型的經濟模式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和利用率低下.如灌區工程老化失修,灌溉方式簡單落后,不少地區還是大水漫灌,節約用水可以提供潛在的水供給;②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北方缺水而南方水資源相對豐富,這為南水北調提供了可能;③利益的驅動使效益低下的用水戶有潛在的水供給;④政策的引導,使不符合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用水戶有潛在的水供給.
2.2水市場的運作前提
水市場運作前提是水資源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界定,即水權界定.市場經濟中的交換,表面上看是物品的物質上的轉移和移動,但其實質是產權的交易,明確的產權是交易的先決條件.要進行交易,首先必須建立一套產權體系.同樣,水市場上水資源的交易實質是水權的交易.要建立和發展水市場,首先要明晰水權,規定人們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得到水資源,如何使用水資源,如何處理與其他用水者的關系.我國水法規定,水的所有權屬于國家,在建立水資源財產共有的前提下,水權主要是指依法對于地表水、地下水所取得的使用權,以及相關的轉讓權、收益權.水權的公平合理分配是水市場運作的關鍵.
在進行水權分配時應遵循以下原則:①人的基本生活用水首先要得到保障;②水源地優先原則;③糧食安全優先原則;④用水效益優先原則;⑤投資能力優先原則;⑥用水現狀優先的原則.具體操作時,首先確定或建立能充分代表地區和用戶用水利益的組織,稱為一級用水戶.其次,根據以上六個原則確定各一級用水戶的需水權大小,如按“21世紀議程”要求每人每天40L的基本生活用水,確定該一級用水戶的一年人的基本生活用水的水權需求量.按國家農業產業政策和產業結構調整規劃確定該一級用水戶的糧食安全的水權需求量等.第三步,由水資源總量和考慮防洪、沖沙、生態保護等的用水,確定可供分配的總水權的大小.第四步,由于可供分配的總水權遠小于各一級用水戶需水權的總和,只能按他們需水權大小比例來確定各一級用水戶實際分得水權的大小.
2.3為水市場服務的公共物品
國家作為水資源的所有者,通過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以及使用權的有償轉讓,獲得的資金可用于公共物品的投資建設.如將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源頭作為國家的公共物品,由國家投資植樹造林、進行生態環境建設,以提供全國的生態安全.又如,水文資料作為治理江河、合理利用水資源的基礎性資料,也是一種公共物品,應由國家財政投資、公共機構采集并廣泛披露,社會無償使用.它是政府合理分配水權的前提和監督水市場運作的手段.
3我國水市場的框架模型
水資源的短缺呼喚水市場,潛在的水供給為水市場存在提供了可能,水權的明晰則為水市場的運作提供了基礎,那么就需要研究構架一個運作有效的水市場.
根據水資源的分布,中國水市場可以分兩類三個遞級層次來構架:第一類為流域內的水市場;第二類為跨流域的水市場.流域內的水市場又可分為以下三個遞級層次:
a.流域內第一個層次的水市場稱為一級市場,它是流域內的一級用水戶間的水權交易市場,實現本流域內的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如經濟相對發達且缺水的用水戶甲以一定的經濟損失和有節水潛力的用水戶乙提供的水供給相交換,用水戶甲的水短缺和支付水費都會促使其提高節水水平,從而總受益增加;而用水戶己收取用水戶甲的水費,以此對節水灌溉進行投資,雖然水量減少而產出卻可以繼續增加,其總受益也增加.具體交易可采用申報期貨制:由水權出讓者可轉讓數量信息,由水權購買者申報需要量,由水權的供需情況來定價,由代表政府行使管理職能的流域管理局組織交易和監督實施.具體交易運作模型見圖1.
圖1一級水市場運作模型
b.流域內第二個層次的水市場稱為二級市場,它是流域內的一級用水戶與其地域或水系范圍內的水廠、農業灌溉公司間以及各水廠、農業灌溉公司間的商品水買賣市場,實現本地區或水系范圍內的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在保證人的基本生活用水、糧食安全生產用水的前提下,其它社會經濟多樣化用水實行自由竟爭,市場調節.
c.流域內第三個層次的水市場稱為三級市場,它是地域或水系范圍內的水廠與城市居民、工業用水單位間,以及農業灌溉公司與農民用水者間的商品水買賣市場,實現一個城市或一個灌區范圍內的水資源的優化配置.
第二類為跨流域的水市場,由水供給的提供地區(一級用水戶)和各跨流域的需水地(一級用水戶),以及國家共同出資組成調水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調水工程的建設與運營.例如我國南水北調工程方案,是以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基礎,通過水市場來運作的.各需水地(一級用水戶)按其需要水量的多少確定相應的股權,按股權的大小確定投資的多少和將來可用水的多少.同時可根據經濟的發展和具體情況的變化來進行水權的轉讓和買賣.
4水權定價的動態分析
4.1合理確定水的價格的必要性
經濟增長若以資源過度耗損為代價,就反映出各產業或各企業的成本遠遠小于含有其應付出資源代價的成本即社會成本.在經濟學中,把某個經濟實體的行為使他人受益(稱為正外部效應)或受損(稱為負外部效應),即不會因之得到補償或付出代價稱為經濟外部性.
自然資源無價或長期低價,特別是公共資源的使用缺乏排它性權利界定,很容易產生負外部效應,即會產生過度耗損.例如引黃入晉工程,從黃河調水的生產成本遠高于在太原當地開采地下水的生產成本.如果只計算工程水價,地下水的水價低于調水的水價,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生產者和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費者必然選擇用地下水,其結果是繼續大量開采地下水,不用調水的水.扭曲的價格導致資源配置的扭曲.當考慮資源水價后,其結果就不一樣了.由于超量開采地下水會造成嚴重的環境和生態問題,調水有助于緩解開采地下水對環境和生態的破壞,開采地下水的資源水價遠遠高于調水的資源水價.考慮資源水價后,調水的價格低于開采地下水的價格,就能引導人們使用調來的水,少開采地下水,引導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所以要想建立真正的水市場運行機制,緩解水資源的稀缺程度,引導水資源的優化配置,除了對水資源使用權進行界定外,還必須合理地確定水的價格.
4.2商品水的價格組成
商品水的價格由三個部分組成:①資源水價或叫水權費,用水者為取得水權而付出的水資源的機會成本;②生產成本和產權收益,即工程水價;③環境水價,即水污染處理費,但不應包括超標排放的污水.在水價的各個組成部分中,工程水價相對固定,它只隨工程投資的大小和運行成本的高低而變化;環境水價比較穩定;資源水價則是水價組成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躍的部分.
4.3商品水價的動態性
資源水價的確定,是在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用水前提下,以有利于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可持續利用為基本出發點,綜合考慮需水、供水和水資源總量三方面的因素,不斷地調整和變動.
我們可以從資源水費的用途和市場交易的特性來分析資源水價的動態性.資源水費的用途主要是為保證水市場正常運作的社會公共物品建設,如河流源頭的生態保護、水市場的水文基礎資料、水市場的交易監督等.通過市場調查可統計分析出這部分公共物品的建設費,這是需要通過資源水費來補償的.而水資源的不同用途其資源水費單價是不一樣的,生態用水和人的基本生活用水單價最低,其次是糧食安全用水,單價最高的應是不符合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產業.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下:
式中:F為公共物品的建設費;pj為第j種用途的資源水單價;Qij化為第i個一級用水產第j種用途的水量.
F的大小反映公共物品范圍的大小和建設的完善程度,它是一個變量,各種用途的資源水單價間的關系體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可持續利用的原則,但具體的比例會隨經濟的發展而變化.可以建立一個信息管理系統,動態跟蹤這些相關量的變化,正確地給水資源定價.
5結論
a.水資源的稀缺性及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可缺性,迫切需要通過建立水市場來代化配置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b.水市場的建立需要明晰水權,合理地進行商品水定價.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紛紛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務水平上下功夫。為了以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服務在國內、國際市場中贏得競爭優勢,物流戰略越來越成為企業總體戰略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1、中國企業物流的運作現狀
1、1物流研究缺乏綜合性
我國物流理論研究的兩大領域———物資流通和交通系統,不論是物流戰略規劃還是物流經營管理理論的研究,都從研究者固有的立場和視角出發,片面地強調某個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綜合性,導致了人們對物流認識的偏差。直到2001年4月,我國物流的第一個基礎性國家標準《物流術語》才正式。對于適合我國國情的物流理論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時部分理論研究與實踐嚴重脫節,理論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強。
1、2企業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在企業物流管理上,很多企業還停留在紙筆時代,有些企業雖然配備了電腦,但還沒有形成系統,更沒有形成網絡,同時在物流運作中也缺乏對EDI、個人電腦、人工智能/專家系統、通信、條形碼和掃描等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
1、3企業缺乏“第三利潤源”的理念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發達國家的企業大都把競爭焦點放在生產領域,千方百計地降低物質資源消耗,獲取企業的“第一利潤源泉”,千方百計提高勞動生產率獲取企業的“第二利潤源泉”。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后,生產企業把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競爭力的焦點從生產領域開始轉向非生產領域,包括采購、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流通加工、分銷、售后服務等物資流通活動以及有關的信息活動。但中國企業缺乏現代物流是“第三利潤源”的理念,沒有將物流看成為優化生產過程、強化市場經營的關鍵,而將物流活動置于附屬地位,大多數企業將倉儲、運輸、裝卸搬運、采購、包裝、配送等物流活動分散在不同部門,沒有納入一個部門對物流活動進行系統規劃和統一運作與管理。
1、4企業缺乏協同競爭的理念
在“經濟全球化”、“物流無國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顧客需求不斷變化的環境下,美國的企業在與日本企業競爭時,尚感覺到了壓力,他們紛紛實施歸核戰略——企業集中資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發展核心主業,把主業做大、做強、做精,并在全球范圍謀求物流外包或與全球的外部企業締結戰略聯盟,以整個供應鏈的整體優勢參與國內、國際競爭。我國在快速多變的市場競爭中,單個企業依靠自己的資源進行自我調整的速度很難趕上市場變化的速度,因而企業必須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核心業務上、強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將自身不具備核心能力的業務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2、中國企業物流的發展戰略
2.1加強物流學科建設,加快人才培養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2002年物流本科教育方面,我國以專業的形式出現或者是以專業方向的形式出現的大學至少有40所;有50多所高校開設了交通運輸和交通工程、電子商務專業等與物流相關的專業。一些高校已經意識到了物流人才緊缺的現狀并開始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物流教育經驗,物流研究機構也相應出現,這一切已經成為物流專業人才和學科體系的支撐,但進一步加強物流學科建設,解決理論和實際結合問題,加快人才培養,仍是我國高等教育物流專業建設的當務之急。
2.2加快物流標準的制定
建立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對物流標準化問題進行統一協調、規劃、管理。物流標準化是以物流為一個大系統,制定系統內部物流設施、機械裝備、專用工具等的技術標準,包裝、倉儲、裝卸、運輸等各類作業標準以及作為現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標準,形成全國以及和國際接軌的標準化體系。
2.3創造現代物流發展的良好環境
中國企業要按市場規律構筑適合自己的一體化物流戰略,離不開完善的宏觀環境和外部環境。中國政府要加強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規建設;應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稅收政策、金融政策等;要為物流企業、物流服務企業在跨地區經營的工商登記、辦理證照、統一納稅、交通管制、進出口貨物查驗通關等方面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要扶持、引導物流企業、物流服務企業引進先進裝備,改善物流設施,進而提高物流績效和物流服務水平;要積極鼓勵和扶持有一定基礎的大型貨運企業或儲運企業完善服務功能,實現向物流服務企業的轉變,推動第三方物流服務市場的形成;要健全社會保障和就業機制,促進生產性和流通性等企業更多地使用社會化物流,既提高經濟效益又提高社會效益。
2.4加快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
加快綜合物流中心的建設,是提高物流綜合效益的核心。大型綜合物流中心,是指多功能、高層次、集散功能強、輻射范圍廣的社會化物流中心。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綜合物流中心在地區經濟發展中極具重要作用。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關鍵在于資金的籌集,企業除調集自有資金外,重點要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以多種方法吸納資金。
2.5積極使用高科技物流設備,改善物流管理技術
在積極發展物流的同時,應大力推廣計算機、信息技術,發展專用車輛、先進的裝卸、倉儲技術等。引進國外物流管理技術,有助于我們破除只盯著眼前的既得利益、把精力放在低水平的擴張及對本部門的壟斷保護等方面落后的觀念,從而縮小我國物流業與現代物流的差距。
2.6提高服務質量,樹立良好信譽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經營信譽是企業寶貴的無形資產。物流企業要向管理要效益,在員工中牢固樹立用戶至上的經營觀念,建立一套嚴格的業務規則和制度,在抓好內部機制管理,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物流企業要特別注意樹立經營信譽,擴大在社會中的影響。
2.7企業要構筑一體化物流戰略
任何一個企業只有與別的企業結成供應鏈才有可能取得競爭的主動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必須將物流活動納入系統化的統一管理,一體化物流既提高顧客服務水平又降低物流總成本,進而提高市場競爭力。企業內部實現不了一體化,就談不上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合作形成一體化供應鏈。但是并不是每個企業都成立物流服務部或物流子公司,只有那些物流活動具有相當規模的企業,才有必要成立物流服務部或物流子公司。但對于新成立的企業,就應該將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核心業務上,將物流給第三方經營。而對于一些大規模的制造企業來說,要拿出幾個億來自己做物流,依據國際的經驗,仍值得認真思考。所以在不需多大投資的情況下,整合內部物流,把外部物流交由第三方去做,會獲得更好的效果。
2.8締結戰略聯盟,以供應鏈的整體優勢參與競爭
從現代企業管理的角度看,在企業的人、財、物資源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源。雖然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先進的技術設備將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這些先進技術設備歸根結底還是要依靠掌握先進科學技術的人去操作和管理,人的行為在中國企業里仍然占主導地位。因此,我國企業的現代化管理必須是以人為本的管理,必須重視挖掘人的潛能和有效利用人力資源,只有充分重視人的作用,搞好人的組織管理,才能保證現代化大生產的順利進行,才能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企業人本管理的概念
人本管理是指管理者要達到組織目標,一切管理活動必須以人為中心,以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為核心和動力來進行。企業人本管理也就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理念,其實質與核心就是在企業管理過程中要注重對人進行分析與研究,充分了解人的本性、需要和動機,并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管理方法與措施,通過滿足人的各種需要來激發人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并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潛能,使人力資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正確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對于提高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正確處理企業中人與人的關系以及企業與人的關系,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均有著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2.我國企業人本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2.1部分企業沒有確立人本管理的理念
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資料顯示,國有企業的86%,集體企業的58.4%,三資企業的33.3%的廠長經理是由“上級主管部”任命的。企業的經營者職業活動中,最關注“上級主管部門”評價者占62.1%。這種情況表明,培養職業企業家的機制遠沒有形成。目前部分企業在企業管理中,通常采用行政手段來指揮生產,對于加強統一管理,確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在我國企業管理中,經常可以看到,有的管理者過多地依賴于行政手段來管理員工,久而久之,逐漸抹殺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勞動熱情,使其喪失了主人翁責任感。企業作為一個動態的、開放的技術經濟系統,人是最積極的因素,是企業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應該說,企業為人的需要而存在,為人的需要而生產,企業的發展要依靠全體人員的智慧和干勁,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2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員工正常的需要得不到應有的滿足,企業管理者沒有很好地從滿足員工需要的角度來考慮調動員工積極性,忽視了人是企業管理的核心這一關鍵問題。在調動員工積極性的方式上,多數企業以工資、獎金、福利、住房和提升等外在激勵手段為主,尤其突出金錢的激勵作用,而忽視良好組織環境的培育。激勵手段過于單一和僵化,主要通過提升、提高獎金等方式進行激勵員工,而人的需求是多樣性的,除了金錢還有如尊嚴、自我實現等高層次的需求。
2.3人力資源培訓欠缺
目前我國企業人力資源培訓工作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人力資源的教育培訓工作缺乏長遠目標。據調查,許多企業有近一半的生產技術人員、設計人員、研究開發人員、管理人員沒有機會參加必要的教育培訓。
2.4缺少人本管理的個性
企業由以管理“物”為中心,轉變到以管理“人”為中心,這是企業在管理方面實現的重大轉變。但是,目前一些企業在實行人本管理過程中,由于缺乏對人本管理理論的深人研究和探討,出現了人本管理缺乏個性化的問題。雖然制定了一些人本管理方法、方案,但卻收效甚微,沒有達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企業活力的目的。
2.5缺乏企業文化的構建
企業文化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從整體來看,我國企業文化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有相當數量的企業管理人員對企業文化缺乏了解,對企業文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主動地、卓有成效地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的仍很少;相當一部分企業領導者,只注重企業文化的中的制度文化和物化文化的建設,而忽視了企業文化中的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精神的培育,忽視了把正確的價值觀滲透到企業人本管理工作之中。企業文化與企業目標有著不一致性,企業文化和員工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有效地結合起來,從而導致企業文化建設不能很好地融人企業人本管理中去,從而導致員工缺乏活力和動力。
3.企業實施人本管理的主要對策
3.1在企業中確立人本管理的理念
基于我國企業的現狀,要想實現人本管理,首先必須從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人手進行改革,進而實現企業整個組織機構的改革。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只是作為企業的一個業務職能部門,很少參與企業發展戰略和發展目標的制定、實施等活動,它不能系統地、有效地對企業全部人力資源的進行規劃、管理和開發,而是被動地服從于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或部。在企業管理中不能只依靠行政管理,還要注重發揮個人的能動作用,讓員工有“廠如家”的感覺。
3.2建立現代企業激勵監督機制
美國哈佛大學的一位教授通過對人的激勵問題的專題研究得出,如果沒有激勵,一個人的能力發揮超不過20%-30%,若施之以激勵,則可發揮到80%一90%。以人為本的目的就在于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人的創造潛能,因而建立科學的激勵制度意義重大。第一,就企業家而言,要建立企業家激勵機制。企業家的勞動既是智力勞動又是風險勞動,因而其合法報酬和職位消費權利就應該比一般員工高得多。可以實行年薪制或利潤分成制,并注重對企業家的精神激勵。第二,要建立員工激勵機制,以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給員工以精神上的激勵,滿足他們自尊與自我實現的需要。第三,要建立現代企業的監督機制。企業內部應充分發揮職代會、工會等的民主監督職能,實行了公司制改造的,應該設立監事會,防止企業經營者牟取私利。
3,3注重人力資源的開發
3.3.1人盡其才
管理界中有這么一說:“人才即經營”。經營中財力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人。只要有了人才,自然會有財路。因此合理運用人才,發揮每一個員工的最大潛力,是管理者用人的必備利器。
3.3.2完善員工培訓機制
在當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企業及其員工所面對的社會環境變化非常快。因此要求他們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以適應環境的變化。要使企業發展適應環境的變化,就必須要加強員工的培訓。
3.3.3建立一支具有合作精神的團隊
企業是一個系統,一個系統要很好地運作,就需要各個方面配合,而員工是企業正常運作的關鍵,也是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的重點和難點。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擁有一支具有合作精神的團隊尤為重要。人是企業最富有能動性的寶貴資源,同時又是最難駕馭的生產經營要素之一,如何有效地開發和合理使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如何實現企業和人才自身的協調發展,是企業成敗的關鍵。
3.4建立適合企業發展的人本管理體制
一、市場權力的內涵
在西方經濟學中,市場權力是指一個或一組企業對某一行業價格和生產決策的控制程度。然而,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實踐中,企業希望控制的往往不只是企業與競爭者的關系以及對行業價格和生產決策權的控制。企業還希望能夠得到多方面的資源支持。企業不僅要創造出適當的內部價值鏈,還必須超越其自身的價值鏈,與特定的供應商、銷售商以及最終顧客等進行整合,“造就優秀的價值讓渡網絡,或稱供應鏈”。從而形成“是網絡在競爭而不僅僅是單個的企業在競爭的局面”。因此市場權利的內涵可以再進一步進行拓展。所謂市場權力是指企業在市場運作和營銷關系中進行自主決策和行為的力量以及對市場利害相關者產生影響的支配性力量。
在市場營銷活動中,人們把影響市場營銷的因素分為兩種:企業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一般而言,不可控因素指的是市場營銷環境,而可控因素指的主要是目標市場決策和市場營銷組合。然而,在市場營銷實踐中,可控與不可控都是相對的:一方面,在所謂不可控的市場營銷環境因素(尤其是微觀環境因素)中,許多都可能會受到企業的影響,菲利普•科特勒的“大市場營銷”理論就充分地肯定了企業對環境因素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一些似乎看來是可控的因素,企業卻可能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而“被迫”接受企業以外的其他組織的控制。例如,近年來討論比較熱烈的零售商要求制造商提供“進場費”問題,實質上就是制造商與銷售商的市場權力的對抗引起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的相互轉化。當制造商企業規模較大,有較有名氣的品牌,產品銷售十分看好時,就有可能不僅會對自己的可控因素進行控制,而且可能會將自己的影響力延伸到企業以外,影響或直接控制銷售商的市場營銷政策。反之,制造商的可控因素有些就變成不可控因素,被銷售商所控制。當然這種影響常常是通過雙方的市場博弈和談判來實現的。市場權力也就是指的這種影響力。
企業與市場利害相關者(政府、供應商、銷售商、消費者以及其他公眾)之間的關系從本質上講都是交換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它們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在組織行為學中,權力是影響他人行為的能力。在社會這個大的“組織”中,群體或團體也存在著影響其他群體或團體的行為的能力,同時也被其他群體或團體所影響。因此,企業與市場利害相關者之間實質上存在著一種相互的市場權力。例如,一個制造商與其銷售商之間,制造商需要依賴銷售商將自己的產品銷售擴散到一定市場的最終消費者,而同時銷售商也是依賴制造商的產品銷售來獲得利潤的。但具體來看,雙方的依賴程度卻可能不同,如果該制造商的產品剛上市,缺少品牌形象,是否能在市場中暢銷還是未知數,則更依賴銷售商與之合作,此時制造商的市場權力就小于銷售商的市場權力;與此相反,如果該制造商的產品已經十分暢銷,則銷售商則更依賴制造商為其供貨已獲得更多的利潤,此時制造商的市場權力就較銷售商的市場權力要大。又如在企業與最終顧客之間,最終顧客需要購買和消費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自身需要,而企業則需要最終顧客的購買來獲得銷售收入和利潤,從而形成相互依賴關系,在特定條件下,往往有一方更依賴于對方,那么這一方在市場權力方面就較小,于是,在市場實踐中就常表現出“客大欺主”或“主大欺客”的現象。
雙方的市場權力相互抵消后的凈值,可以稱為市場凈權力,擁有凈權力的一方在雙方的交換關系中總是占據著主導地位,它也可以通過對這種權利的運用而獲得更多的利益。在企業與市場利害相關者的錯綜復雜的市場權力關系中,最重要的是企業與最終用戶的權力關系。當企業對最終顧客的凈權力為正值時,最終顧客會更愿意購買其產品。而企業對最終顧客的凈權力高于競爭者對最終顧客的凈權力時,顧客就會對企業及其產品產生所謂的“忠誠”。當然,需要明白的是一個企業的市場權力是該企業與各利害相關者的凈權力的總和。而這種總合并不是這些凈權力的簡單相加,這是因為企業與各利害相關者的關系結構不同,而不同的利害相關者對企業的重要程度就有所不同,而且這些市場權力還是相互影響的。需要明白的另一點是凈權力較大的一方往往具有一定的相對另一方的支配能力,可以通過這種支配力,在相互關系中取得有利的地位、獲得更多的利益。例如名牌產品與一般產品相比,可以從消費者那里獲得“品牌溢價”。但是,企業在使用這種權力獲得更多的利益的同時,也可能正在消耗著它的權力。
二、市場權力的影響因素和來源
所有權力都派生于有價值的資源,權力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或組織對資源的依賴。市場權力的資源可以分為兩大類: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前者市市場權力的物質基礎,如企業資金規模、生產技術實力等;后者則主要表現為企業聲譽、形象、品牌等精神性資源。他們可以相互轉化,存在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
影響企業市場權力大小的因素是極其復雜的,而且不同的因素對不同的利害相關者有不同的影響。下面以制造企業為例說明企業市場權力的影響因素:
在企業與市場利害相關者的錯綜復雜的市場權力關系中,最重要的是企業與最終顧客的權力關系。影響企業與最終顧客之間的市場權利的主要因素是顧客讓渡價值,企業相對于競爭者能給顧客提供的顧客讓渡價值越大則企業的市場權力越大。當企業對最終顧客的凈權力為正值時,最終顧客會更愿意購買其產品。而企業對最終顧客的凈權力高于競爭者對最終顧客的凈權力時,顧客就會對企業及其產品產生所謂的“忠誠”。與此同時,這也會給企業注入活力,進一步提升企業對其他利害相關者的市場權利。
企業相對于供應商的市場權力取決于其購買力能為供應商帶來銷售額和利潤的多少,其關鍵因素是企業行業特征、企業規模、企業增長潛力等因素。企業的市場權力會使企業對供應商進行后向的控制,通過強化與供應商的協作關系從而降低自己產品的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最終提升企業相對于競爭者的競爭能力。
企業相對于銷售商的市場權力取決于其產品能為銷售商帶來的銷售額和利潤的多少,其關鍵因素是企業產品的暢銷程度、毛利率等因素。當企業的產品知名度高、美譽度高,最終顧客愿意踴躍購買,而提供給銷售商的毛利高,銷售商則更愿意與這樣的企業合作。
企業相對于行業競爭者的市場權力則取決于行業價格和生產決策的決定權,以及企業在行業中的聲譽和形象。它決定了企業與競爭者之間的關系上是選擇對抗還是和平相處、乃至聯合的關系。一般而言,企業不需要依賴競爭者而存在,但是一旦有了競爭者,它就必須考慮直接對抗還是“暫時”和平相處的利益權衡,當它在這種權衡中選擇了和平相處,而避免直接對抗產生的利益損失時,也就是承認了競爭者的影響力和支配力量,反之也是一樣。這就是行業競爭者之間的市場權力。而一旦行業競爭者之間為了對付行業內外的利益爭奪者時,它們之間也可能采取聯合的方式。此時競爭者之間的市場權力則類似于前幾種非競爭性的市場權力,是一種相互依賴的市場權力。2003年上海炒貨行業10多家企業聯合公開向家樂福“叫板”,以暫停向其供貨來抵制家樂福的高額進場費,便是一個典型的事例。
當然要分析影響企業相對于競爭者的市場權力的因素顯得較為復雜,它除了受到企業自身的因素(如規模、管理能力、與競爭者的差異化等)的影響外,同時更主要地也受到企業相對于其他利害相關者的市場權力的影響。也就是說企業“是網絡在競爭而不是公司在競爭”。因此,競爭者之間的市場權力就是競爭力。
三、市場權力是競爭力的本質
競爭理念是企業營銷活動的一個重要理念。競爭力或核心競爭力也是企業管理中重要概念。“但是競爭力到底指的是什么,理論界眾說紛紜,并沒有予以明確的回答。文獻中使用競爭力這一概念時,大多是一種同義反復”。競爭力這一過于抽象的概念,在實踐中的實際價值是十分有限的。而引入市場權力這一概念后,企業在競爭性的經營活動中就有了更為確切的內涵、更為具體的運作方式。
1、企業的競爭力有了明確的內涵。競爭力包含相互影響的兩個方面:企業相對于最終顧客的市場凈權力;競爭者之間的市場權力。首先,競爭力是指企業與競爭者相比所擁有的相對于最終顧客的市場權力。企業擁有最終顧客所需要的有價值的資源量越多、越獨特,提供給顧客的顧客讓渡價值越多,則企業的競爭力越強,因為競爭者之間的競爭首先表現在對顧客的爭奪。
其次,競爭力表現在競爭者之間的市場權力方面。正如前面所述,在企業選擇與競爭者是直接對抗還是“暫時”和平相處的利益權衡中體現。當然,這種競爭力會受到多方面的市場權力影響,它取決于企業自身資源及其與其它市場利害相關者之間的關系網絡。
2、市場權力為企業提高競爭力提供具體的運作方式。
正由于市場權力涉及到的是一種關系網絡,企業就可以通過努力構建和運作企業自身資源及其與其它市場利害相關者之間的關系網絡來提升企業競爭力。市場權力相對于競爭力概念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網絡性。市場權力涉及的不僅是企業與競爭者之間的關系,還涉及到企業與其它市場利害相關者的關系,這不僅為企業通過有效的關系運作,充分利用企業自身資源、調動企業以外資源,提供了廣泛視野,而且也為企業合理處理社會關系,取得更多利益提供了思路。
二是相對性。市場權力強調力量對比上的相對性,而不像競爭力、特別是核心競爭力那樣具有絕對性,而且它不必一定針對最強的競爭者,這就為競爭力本不太強的中小企業提高競爭力提供了運作空間,可以憑借已有的市場權力與某些市場利害相關者建立特定關系,進而營造出新的市場權力。溫州皮鞋產業的發展過程足以證實上述結論。20世紀80年代,溫州的企業在各方面均不及上海的皮鞋企業,但它們依賴自身的生產能力和市場空間,尋求與上海皮鞋企業的合作,給上海的皮鞋廠貼牌生產。在貼牌生產過程中,溫州的皮鞋質量不斷提高,到90年代后期,時機成熟了,溫州的企業逐漸丟掉上海品牌,轉而創立自己的品牌。如今,一大批溫州皮鞋的品牌,其知名度和美譽度已經超過了上海皮鞋。
三是動態性。市場權力本質上還不是一種“力”的概念,而是一種源自特定資源的能量,有效運用這種能量就會產生動態的力的效果。市場權力與企業利潤能夠相互轉化。市場權力可以使企業獲得一定的權力租金。“品牌溢價”和大型零售商憑借其市場權力收取“進場費”就是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企業也可以通過給予市場利害相關者一定利益而贏得某方面的市場權力,來建立對利害相關者的控制關系,一旦優勢地位形成并鞏固后,就可以從該利害相關者或其他利害相關者那里抽取利益。
四、企業市場權力的構建與運作
企業經營的根本目的是利潤,但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必須兼顧短期利潤和長期利潤的關系,因此也就必須將眼光更多地放在能夠決定企業長期利益的市場權力上。
1、認識和挖掘企業已有的資源,并形成針對某些市場利害相關者的市場權力。這是企業市場權力構建和運作的基礎。市場營銷戰略和營銷組合策略的許多方法都可以幫助企業構建相對的市場權力:合適的目標市場決策和市場定位使企業避強趨弱,實施差異化和利基戰略;尋求與特定的市場利害相關者建立關系等。
2、以已經擁有的市場權力營造新的市場權力。避強趨弱不是企業經營的目的,企業還必須利用這種“農村包圍城市”的手法,不斷營造和借用自己缺乏的新資源,提升企業針對強有力的市場利害相關者的市場權力。陳軍、賀軍輝在《中小企業專用的渠道到立法》一文中描述:一家小化妝品企業面對中間商的強勢地位,不堪忍受高額進場費,采取了先進入社區小超市,逐步營造自己的聲譽,從而取得更強的地位,形成針對大型超市的市場權力,最終以較低的入場費成功地進駐了大型超市。
一、簡介
近年來。服務業在全球范圍內迅猛發展。已經從制造業下游的“附屬物”轉變成為重要的主導現代經濟的產業。全面、快速地發展服務業也已成為我國“十一五”期間的重要戰略目標。隨著信息技術(IT)的發展、電子商務環境的日益成熟、國際化運營的深入、企業商務模式的變革、消費者期望的提高以及政府政策的鼓勵等眾多因素的交互影響。服務需求不斷增加,市場競爭也不斷加劇。服務企業必須不斷進行服務創新,才能贏得競爭優勢。IT服務企業是重要的服務組織,包括許多巨型的跨國企業,如IBM。HP、DELL、SAP、Microsoft、Oracle、CISCO等。不僅在服務業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更重要的是IT服務企業起到主導經濟轉型的作用。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商業模式的改變以及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取代的驅動作用。我國國務院制定了《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幾乎所有的行業如機械、化工、冶金等制造業,電力、交通運輸、金融、保險、連鎖酒店、港口管理等服務業,教育、國防、政府管理部門、醫院及其他公共管理部門等都需要實施信息化,我國信息化的任務還很繁重,IT服務企業面臨著廣闊的市場前景。發展我國IT服務業有利于提高國家的整體信息化水平與競爭力。、
對國內許多IT服務企業的調查表明。在IT項目的生命周期中,大約80%的時間與IT項目運作維護有關。而該階段的投資僅占整個IT投資的20%,形成了典型的“輕服務、重技術”現象。國際咨詢調查機構Gartner集團的調查發現,在經常出現的問題中,源自技術或產品(包括硬件、軟件、網絡、電力失常及天災等)方面的其實只占了2O%。而流程失誤方面的占40%,人員疏忽失誤方面的占40%。IT服務管理嚴重制約著公司的發展。影響著客戶的績效與客戶滿意度。當前,越來越多的IT服務企業開始關注服務管理,并從單純提供軟件或硬件產品,向提供全面的服務轉型。例如,著名IT服務商IBM公司以向商業、政府、科學研究、宇宙空間探索、國防、教育、醫學等各個行業提供先進的信息技術服務解決方案為使命。IBM不僅提供信息處理系統、軟件、通訊系統等產品。而且還提供全面的IT服務。在服務方面。不僅需要對IT基礎架構(包括軟件和硬件)、網絡環境的管理提供服務。更需要對包括企業資產等在內的業務元素的全方位管理提供服務。IBM服務管理戰略由此應運而生IBM公司于2006年了這一新戰略,IBM幫助眾多企業用戶規范其IT服務管理流程。有效控制信息系統成本。簡化IT基礎架構,有效集成IT與核心業務。簡化服務管理體系。無疑。IT服務企業的運作管理具有挑戰性。因為產品與服務之間具有許多重要的差異。顧客從服務中獲得價值。服務中的無形要素主導了價值創造。顧客參與服務過程,顧客體驗成為服務的重要部分同時服務還具有虛擬性與時效性,IT服務企業提品與服務具有交融性與一體化的特點,有些服務通過嵌入式產品來提供。這些服務成為產品的附加模塊服務區別于產品的這些特點使得服務企業運作管理具有更大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適合制造業運作管理的工具并非也適合服務環境。因此,有必要對IT服務企業運作管理的機制及相關主題。如服務的特性與服務需求、服務傳遞過程、服務質量的評價等進行研究,并建立IT服務企業服務管理系統的模型框架。IT服務企業運作管理的理論可以直接指導我國IT服務企業的服務管理。從而對我國的信息化進程及信息化績效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IT服務企業提供的服務
服務運作是將人力、物料、設備、資金、信息、技術等生產要素(投入)變換為無形服務(產出)的過程。服務運作管理(ServiceOperationManagement)指對服務企業所提供服務的開發設計的管理。對服務過程及其運作系統的設計、計劃、組織和控制。IT服務企業包括從事信息、通訊技術及相關服務的組織,其中有的提供硬件產品與服務。有的提供軟件產品與服務。有的僅提供咨詢服務、實施服務、安裝服務、維修服務、信息系統代管服務、其他中介服務。
很多研究服務運作及服務營銷的學者都對服務給出了相似的定義:一方能夠向另一方提供的任何無形的活動或收益。并且不會導致任何所有權的產生服務的提供可能與某種有形產品聯系在一起。也可能毫無關聯。IT服務企業向顧客方提供的靈活、及時和有效的IT服務是一項經濟活動,顧客從中獲得價值。但不擁有對服務的所有權。將服務作為服務包(ServicePackage)看待。服務包由實物產品與收益組成,收益包含了感性收益與心理收益感官與心理的收益與提供的服務相聯系。服務支持資源的及時到位也是服務的一部分。
IT服務企業須以服務過程為導向、以客戶滿意和服務質量為核心建立服務管理的指導框架。需要對服務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分類。IT服務企業所提供的服務包括客戶服務與IT服務客戶服務包括客戶關系管理與一些事務的服務,涉及客戶接觸模型。且與IT服務密切關聯。IT服務不僅要監控計算機軟硬件、網絡及數據庫等IT部件。而且要收集IT服務質量管理信息以及IT系統滿足需求能力的信息客戶服務存在不同的顧客接觸程度因而。IT服務企業中的服務運作機制勢必要比其他服務企業復雜得多研究IT服務企業中的服務運作機制。首先必須對服務進行分類與建模確定核心服務與不同等級的從屬服務,采并取相應的策略
2O世紀80年代末,英國商務部為解決“IT投資、采購與服務質量不佳”的問題而組織開發的IT基礎架構厙(ITIL:InformationTechnologyInfrastructureLibrary)于2005年5月被國際標準化組織認定為ISO20000標準。ITIL將IT服務管理分為服務支持和服務提供。主要包括1個職能中心服務臺以及10個核心流程:配置管理、故障管理、問題管理、變更管理、管理、服務級別管理、IT服務財務管理、能力管理、IT服務持續性管理、可用性管理,以ITIL為核心形成了IT服務資源管理與使用方法體系。IBM公司就是ITIL的貢獻者與實踐者。ITIL在歐洲和北美等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應用。在我國還處于發展初期1T基礎架構庫連同下一代Web服務基礎架構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面向服務的架構)主要針對外部服務供應商、專家和專業技能供應商所提供服務的管理及集成。采用標準化的ITIL。可以方便地創建開放的、關注流程的、以服務質量及客戶滿意瘦為準繩的IT服務運作機制。但對服務企業的客戶服務特征關注不夠。與客戶業務應用需求集成不夠,偏重于IT資源服務將服務組件擴展至應用業務過程層次,業務組件有利于從信息系統規劃與分析、設計階段開始建立通用的信息系統業務組件的概念只是IT服務企業服務概念的一個方面。僅反映了實物產品模塊。系統地對IT服務企業中的服務包進行分類及建模的文獻并不多見。對IT服務企業的服務包進行分類與建模是服務運作的基礎
有形產品的設計需要設計產品及其工藝過程。而服務與服務過程的并發性。決定了服務的創新需要不同的過程設計方法。服務企業需要武裝過程的使能器。這些問題將在服務傳遞過程模型中研究
IT服務企業服務運作中。服務與軟件及硬件密切相關。所提供的服務是服務包。既包括了一系列的系統解決方案,又包括給予顧客的感官體驗、心理上的收益,對顧客行為的有利影響以及友好的合作氣氛等服務包的設計與服務過程的開發同時進行。服務包呈現遞增式變化。服務人員(知識型員工)的培訓對服務包具有重要影響,服務的運作機制無法形成知識產權。IT服務運作中既包括基于設施的服務業務。也包括基于區域的服務業務,還包括客戶支持服務:既有交易前服務,也有交易中服務,還有交易后服務;既有核心服務,又有附屬服務:既有客戶服務,又有內容服務;既有遠程服務。又有現場服務
三、服務鏈及服務外包
企業宏觀環境的變化以及競爭的加劇使得IT服務企業運作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企業間業務協同在增加,企業更加關注核心能力。IT服務企業借助于服務鏈。與合作伙伴緊密協同。更好地向顧客提供一系列的服務例如。世界最大的企業應用服務商SAP公司依靠合作伙伴來參與ERP系統集成、實施與傳播。SAP公司有4種類型的合作伙伴:專業服務公司作為聯盟伙伴、提供硬件及基礎結構作為平臺、提供數據庫系統的技術伙伴、以及與SAP軟件相互補充的集成伙伴。SAP的聯盟合作伙伴有安達信咨詢、CSC、EDS、HP、IBM、畢馬威、德勤、普華永道等,SAP中國也將廣泛地發展和合作伙伴的協作關系納入工作重點,從項目管理、質量保證、知識傳遞三方面全力支持合作伙伴隊伍。建立服務鏈向顧客提供全面的IT應用服務。國內的ERP軟件巨頭用友、浪潮、金蝶也建立了自己的生態服務鏈。服務鏈是將供應鏈的基本理論和思想引入到服務業。更加強調顧客需求,強調針對需求及服務特征而做的服務延伸
IT服務外包業務在迅速增加。IT服務外包(ITService0utsourcing)是指用戶在規定的服務水平基礎上,將一部分信息系統業務(主要包括電腦、網絡、服務器、各種應用系統等的維護)以固定的價格委托給專業服務商,由其管理并提供用戶所需的信息技術服務IT應用系統的運營階段成為IT應用系統生命周期中的關鍵階段。IT服務企業的服務管理將遍及應用系統的全生命周期。對IT服務企業來說。前端服務過程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公司的服務品牌。前端服務過程的外包可能有利于企業關注核心業務。但必須使顧客獲得增值的服務。
提出了識別海外服務外包的復雜性以及識別外包戰略給企業帶來內在挑戰的兩個概念模型指出:對于外包前端業務過程的最新供應鏈動向,現有理論及文獻幾乎沒有提供滿意的解釋。使用了Sridhar和Balachandran建議的一個模型。確定了服務外包現象的影響因素。提供了識別直接接觸顧客的任務是否可以外包的框架。開發了公司選擇服務外包的準則的理論框架
國內研究服務外包的文獻大都集中在世界經濟與國際貿易領域,如,指出:發展國際服務外包可以提升我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提出了我國發展國際服務外包的若干思路。對服務外包貿易的概念、特征及其發展前景進行了研究。并嘗試提出若干政策建議
總之。針對IT服務企業服務鏈及服務外包這一服務運作模式的新變化。可參考的文獻十分缺乏。運用企業擴展理論。建立IT服務企業的服務鏈運作模式。構建其服務外包決策準則框架等服務運作戰略問題直接關系到IT服務企業使命及目標的實現。關系到我國IT服務行業的生存與發展。
四、服務傳遞過程的設計
服務過程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服務營銷理論誕生的初期。主要是從服務定義的角度來刻畫服務過程,如麥克盧~(Mcluhan)曾經指出:“服務過程就是產品。服務是一種過程而非實物”;格魯諾斯(ChristianGronroos)定義服務為:“一般是以無形的方式……可以解決顧客問題的一種或一系列行為”。后來。從服務分類的角度研究服務過程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教授蔡斯(RichardB。Chase。1978)依據顧客和服務體系的接觸程度。把服務過程劃分為高、中、低3個層次;施曼納教授(RogerW.Schmenner)提出服務過程矩陣。根據服務性企業的勞動密集程度、顧客和服務人員相互交往程度、服務定制化程度來認識服務。過程矩陣中的不同企業,其面臨的管理問題各不相同:克里斯托弗。H.洛夫洛克(ChristopherH.Lovelock,1984)以“標準化”和“顧客化”來定義服務過程的兩個極端以肖斯塔克的研究為代表,標志著服務過程研究進入深化階段肖斯塔克(1987)撰文“通過結構變革進行服務定位”指出:服務過程是結構元素。服務過程應考慮“復雜性(complexity)”和“歧異性(divergence)”,通過降低服務過程的復雜性和歧異性改變服務過程結構。認為服務過程的標準化以及服務過程中技術水平的提高能夠帶來服務創新而建立服務過程模型有助于降低服務過程的復雜性與歧異性,也有利于服務的創新。服務過程建模的文獻較少,服務過程建模多采用服務藍圖法。通過識別服務過程,標記可能出現服務失敗的環節。及早提出服務補救措施。并為每個過程設立時間標準。直觀展示服務全景。然而。服務藍圖法對服務的表示都是基于圖形的手工建模。隨著服務系統流程日益復雜。服務所需資源的增多,服務提供過程的跨組織化(服務鏈,后文要提及),以及服務運作與顧客的接觸、互動性的增加等。單純依靠服務藍圖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在服務藍圖中運用了結構化模型。中提及CongramC與EpelmanM采用結構化分析設計技術建立了服務過程的形式化模型。但是結構化模型僅適合建立靜態的模型除了基于流程圖的建模工具之外,質量功能展開(QFD)tE有助于服務過程的創新與改進。
顧客需要的不僅是企業的軟件或硬件本身。而是整體的服務解決方案。且整體解決方案的實施往往是分階段、分模塊滾動進行的服務過程勢必伴隨著顧客體驗過程(盡管也存在獨立的顧客體驗)。如很多ERP服務商向用戶提供“會議室駕駛艙”的體驗。讓用戶充分體驗ERP系統的運行特點與操作。借以形成良好的培訓基礎。對顧客體驗理論進行了研究,指出:不同的服務業。或同一類服務業中不同的服務提供商。帶給顧客的體驗也會不同。lT服務企業的顧客體驗過程有很大的行業相似性。顧客體驗融于服務過程,顧客體驗的不僅是產品。也是服務。顧客體驗對服務品牌的影響很大。成功的IT服務企業需要集成化的服務過程管理。需要融人顧客體驗過程,需要考慮企業變革因素,考慮顧客行為與顧客現狀。并影響顧客行為,推動企業變革因此根據IT服務企業特點。建立融合顧客體驗的基于服務鏈的集成化服務傳遞過程是IT服務企業運作管理的重要課題
五、服務質量的管理與服務績效評估
詹姆斯·A·菲次西蒙斯(JamesA。Fitzsimmons)從服務質量角度分析服務過程的控制。通過建立一種反饋控制系統。將系統輸出結果與標準相比較來控制過程。對服務過程質量管理的忽視會造成服務失誤,服務質量具有較強的主觀性。服務質量難以保持穩定和一致,服務傳遞過程中員工與顧客的溝通。員工的態度、技能等都會影響服務質量,進而造成服務失誤。服務質量取決于服務過程質量。服務質量會帶來卓越的業務績效。運用質量回報法,針對財務指標衡量服務質量改進的績效。提出了指導餐飲業改善服務質量的框架。分析了服務質量及其評價標準特征,通過服務補救提升服務質量。介紹了服務補救策略實施的具體運作技術。
關于服務企業服務質量方面的研究文獻并不多見。IT服務企業服務質量研究文獻更少美國信息系統審計與控制基金會(InformationSystemsAuditandControlFoundmion。ISACF)以及信息技術管制學會(ITGovernanceInstitute。ITGI)開發了IT管控目標模型(ControlObjectivesForInformationandRelatedTechnology。COBIT)。該模型對信息資源進行管理與控制。模型的主體部分是模型框架。它解釋了IT流程傳遞業務需求信息和控制IT的機制。給出了度量信息系統全生命周期各過程安全、可靠與有效的指標體系,指標體系可以評價信息系統的性能。幫助用戶了解信息系統的運行狀態、系統的薄弱環節,能夠有針對性地確定解決方案。但該模型并未涉及IT服務企業事務服務方面的服務質量。如果說它涉及IT服務企業提供的產品。也只是涉及通用的信息系統與信息資源。定義了IT服務的服務質量數,以度量整體服務的質量特性,完善了IT服務質量參數。但只是提高了IT服務的粒度而已。也未涉及IT服務企業事務服務方面的服務質量IT服務企業服務提供過程一般是按照階段里程碑方式。每個環節都需要嚴格的質量控制服務過程的評價與改進更是離不開服務質量的研究
服務承諾度(SGS)是服務質量管理的關鍵概念。服務質量對業務績效有重大影響。針對IT服務企業的行業特點。開發IT服務企業服務承諾度體系。將IT服務、客戶服務結合起來,以服務過程為主線,關注顧客、員工。建立基于服務鏈的服務績效評價模型。以實現對服務過程的改進。獲得卓越的業務績效。
六、結論
服務具有虛擬性、時效性、體驗性與伴隨性等許多重要的不同于有形產品的特征。那么針對制造業的生產與運作管理理論與方法就不能完全適用于IT服務運作管理。IT服務企業的服務較一般服務更加復雜。以下問題使IT服務運作管理面臨挑戰::
(1)適應服務包的特性與變型創新。構建IT服務企業動態、柔運作機制:
(2)識別服務運作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及其服務外包決策的權衡:
[關鍵詞]設計與管理系統性科學性社會性藝術性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隨著設計深入到企業的各個方面,設計與管理間的結合成為了必然,傳統的設計由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設計管理時代。
“設計管理”一詞于20世紀60年代起源于英國,那時這個詞匯指“管理設計機構與其客戶之間的關系”。1966年,MichaelFair發現了一種新的職位:“設計主管”(DesignManager),其職能是確保整個設計項目順利進行,并且使得設計機構與其客戶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PeterGorb(1990)定義
“設計管理”:“通過設計主管對公司內設計資源的有效部署來幫助公司達到其目標的活動。”這個定義強調這點:設計既是目的(把設計與企業目標相聯系)也是手段(對解決管理問題做出貢獻)。設計管理既是一種“價值管理”(創造價值),也是一種“態度管理”(調整公司的觀念)。
設計管理的成功運作有賴于其屬性的幾個方面即科學性、系統性、藝術性、社會性。通過這四方面和諧使用,達到對設計任務的完美整合。
一、設計管理的科學性
設計管理作為一門新學科的出現,既是設計的需要,也是管理的需要。設計管理的基本出發點是提高產品開發設計的效率。設計不是藝術家的即興發揮,也不應是設計師的個性追求。在現代的經濟生活中,設計越來越成為一項有目的、有計劃、與各學科、各部門相互協作的組織行為。缺乏系統、科學、有效的管理,必然造成盲目、低效的設計和沒有生命力的產品,從而浪費大量的時間和寶貴的資源,給企業帶來致命的打擊。同時設計師的思想意圖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貫徹實施;而另一方面,設計作為一門邊緣性學科,它有著自身的特點和科學規律,并且與科研、生產、營銷等行為的關系愈來愈緊密,在現代經濟生產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了解設計規律和特點的管理,以及對設計管理的不力,都會造成企業其他各項管理工作的不力。
二、設計管理的系統性
為使企業的設計活動能正常進行、設計效率的最大發揮,必須對設計部門系統進行良好的管理。不僅指設計組織的設置管理,還包括協調各部門的關系。同樣,由于企業及其產品自身性質、特點的不同,設計系統的規模、組織、管理模式也存在相應的差別。從設計部門的設置情況來看,常見的有領導直屬型、矩陣型、分散融合型、直屬矩陣型、衛星型等形式。不同的設置形式反映了設計部門與企業領導的關系、與企業其他部門的關系以及在開發設計中不同的運作形態。不同的企業應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設計管理模式。
設計系統的管理還包括對企業不同機構人員的協調工作,以及對設計師的管理,如制定獎勵政策、競爭機制等,以此提高設計師的工作熱情和效率,保證他們在合作的基礎上競爭。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設計師的創作靈感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舉例來說,如果有某一個設計項目6月1日必須完成,項目經理可以在知識管理平臺上找3位設計師,要求他們在設計案截止日之前貼出5個設計構想,如果設計師在期限前完成,案子就算結束,如果沒有完成,則系統就會自動舉發。
三、設計管理的藝術性
設計管理是對設計過程的控制,好的設計是產生好的過程的前提,而當過程控制達到“美妙”的境界,設計管理就成了一個藝術行為。不管是站在設計師的角度,還是客戶的角度,對好的設計品質似乎沒有爭議。作為核心的“人”是設計師,作為中心的“事”是設計,這就是設計管理;文化被作為基礎的東西放在了整個系統的最下方,其用意似乎不言而喻。應該說,正是不同的文化影響著不同的市場和客戶,進而影響與之相適應的設計,包括設計師本身。文化成了系統中最頑固的形態,其特征還表現在它的隱藏性(更多的以一種含蓄的方式被體驗)、廣泛性(幾乎涉及行為的每個部分)、基礎性(積淀特征決定的作用體現)。這也成為設計管理指導實踐需要完成的最為困難的一個環節----與本土文化的融合;市場和客戶位居左右,大概是因為二者也一定程度上“左右”設計管理的緣故吧。
四、設計管理的社會性
設計管理的核心是對資源、對人際關系的整合的過程,設計是以人為本,管理也一樣是以人為中心的,一個好的設計管理者,應該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與感受力。因而設計管理者常常是從優秀的設計師中脫穎而出的,因為設計師由于多年的訓練與職業生涯,常常具備了非常敏銳的職業感覺,以及對這種感覺幾乎成為本能的實現能力。但是,優秀的設計師不一定必然成為優秀的設計管理者,因為作為設計管理者所具備的能力結構與作為設計師的能力結構并不相同。作為設計師,理解客戶要求,迅速高質提出創意是最重要的能力;而作為設計管理者,協調各方面資源,完成最終的設計創意是最重要的能力。這兩者并不相同,后者在設計學校中并不教授,往往是個人自學實踐中得到的。
五、以設計管理的優點作為結語:
1.有利于促進技術突破和不同領域的合作,企業社團各方面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從而實現設計制造的敏捷化,推動技術迅速轉化為商品;有利于及時獲得市場信息,設計針對性產品,由設計改變生活方式,從而為企業創造新的市場。
2.有利于正確引導資源的利用,利用先進技術實現設計制造的虛擬化,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企業產品的競爭力;有利于正確處理企業各方面關系,創造出健康的工作氛圍。
3.有利于建立一支精干的穩定的設計隊伍,解決人員流動過頻的弊端;有利于創造清晰、新穎和具備凝聚力的企業形象。
參考文獻: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隨著設計深入到企業的各個方面,設計與管理間的結合成為了必然,傳統的設計由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設計管理時代。
“設計管理”一詞于20世紀60年代起源于英國,那時這個詞匯指“管理設計機構與其客戶之間的關系”。1966年,MichaelFair發現了一種新的職位:“設計主管”(DesignManager),其職能是確保整個設計項目順利進行,并且使得設計機構與其客戶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
“設計管理”:“通過設計主管對公司內設計資源的有效部署來幫助公司達到其目標的活動。”這個定義強調這點:設計既是目的(把設計與企業目標相聯系)也是手段(對解決管理問題做出貢獻)。設計管理既是一種“價值管理”(創造價值),也是一種“態度管理”(調整公司的觀念)。
設計管理的成功運作有賴于其屬性的幾個方面即科學性、系統性、藝術性、社會性。通過這四方面和諧使用,達到對設計任務的完美整合。
一、設計管理的科學性
設計管理作為一門新學科的出現,既是設計的需要,也是管理的需要。設計管理的基本出發點是提高產品開發設計的效率。設計不是藝術家的即興發揮,也不應是設計師的個性追求。在現代的經濟生活中,設計越來越成為一項有目的、有計劃、與各學科、各部門相互協作的組織行為。缺乏系統、科學、有效的管理,必然造成盲目、低效的設計和沒有生命力的產品,從而浪費大量的時間和寶貴的資源,給企業帶來致命的打擊。同時設計師的思想意圖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貫徹實施;而另一方面,設計作為一門邊緣性學科,它有著自身的特點和科學規律,并且與科研、生產、營銷等行為的關系愈來愈緊密,在現代經濟生產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了解設計規律和特點的管理,以及對設計管理的不力,都會造成企業其他各項管理工作的不力。
二、設計管理的系統性
為使企業的設計活動能正常進行、設計效率的最大發揮,必須對設計部門系統進行良好的管理。不僅指設計組織的設置管理,還包括協調各部門的關系。同樣,由于企業及其產品自身性質、特點的不同,設計系統的規模、組織、管理模式也存在相應的差別。從設計部門的設置情況來看,常見的有領導直屬型、矩陣型、分散融合型、直屬矩陣型、衛星型等形式。不同的設置形式反映了設計部門與企業領導的關系、與企業其他部門的關系以及在開發設計中不同的運作形態。不同的企業應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設計管理模式。
設計系統的管理還包括對企業不同機構人員的協調工作,以及對設計師的管理,如制定獎勵政策、競爭機制等,以此提高設計師的工作熱情和效率,保證他們在合作的基礎上競爭。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設計師的創作靈感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舉例來說,如果有某一個設計項目6月1日必須完成,項目經理可以在知識管理平臺上找3位設計師,要求他們在設計案截止日之前貼出5個設計構想,如果設計師在期限前完成,案子就算結束,如果沒有完成,則系統就會自動舉發。
三、設計管理的藝術性
設計管理是對設計過程的控制,好的設計是產生好的過程的前提,而當過程控制達到“美妙”的境界,設計管理就成了一個藝術行為。不管是站在設計師的角度,還是客戶的角度,對好的設計品質似乎沒有爭議。作為核心的“人”是設計師,作為中心的“事”是設計,這就是設計管理;文化被作為基礎的東西放在了整個系統的最下方,其用意似乎不言而喻。應該說,正是不同的文化影響著不同的市場和客戶,進而影響與之相適應的設計,包括設計師本身。文化成了系統中最頑固的形態,其特征還表現在它的隱藏性(更多的以一種含蓄的方式被體驗)、廣泛性(幾乎涉及行為的每個部分)、基礎性(積淀特征決定的作用體現)。這也成為設計管理指導實踐需要完成的最為困難的一個環節----與本土文化的融合;市場和客戶位居左右,大概是因為二者也一定程度上“左右”設計管理的緣故吧。
四、設計管理的社會性
設計管理的核心是對資源、對人際關系的整合的過程,設計是以人為本,管理也一樣是以人為中心的,一個好的設計管理者,應該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與感受力。因而設計管理者常常是從優秀的設計師中脫穎而出的,因為設計師由于多年的訓練與職業生涯,常常具備了非常敏銳的職業感覺,以及對這種感覺幾乎成為本能的實現能力。但是,優秀的設計師不一定必然成為優秀的設計管理者,因為作為設計管理者所具備的能力結構與作為設計師的能力結構并不相同。作為設計師,理解客戶要求,迅速高質提出創意是最重要的能力;而作為設計管理者,協調各方面資源,完成最終的設計創意是最重要的能力。這兩者并不相同,后者在設計學校中并不教授,往往是個人自學實踐中得到的。
五、以設計管理的優點作為結語
1.有利于促進技術突破和不同領域的合作,企業社團各方面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從而實現設計制造的敏捷化,推動技術迅速轉化為商品;有利于及時獲得市場信息,設計針對性產品,由設計改變生活方式,從而為企業創造新的市場。
2.有利于正確引導資源的利用,利用先進技術實現設計制造的虛擬化,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企業產品的競爭力;有利于正確處理企業各方面關系,創造出健康的工作氛圍。
3.有利于建立一支精干的穩定的設計隊伍,解決人員流動過頻的弊端;有利于創造清晰、新穎和具備凝聚力的企業形象。
參考文獻:
創建一個優秀的學生干部團隊
學生工作中,學生干部發揮著重要作用,學生干部是學生與學校之間的橋梁,在學生工作中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團體,因此,一個優秀的學生干部團隊,能夠處理好學生與學校之間的關系過渡。學生干部也是對學生自我能力的一種鍛煉,學生干部要擁有比一般學生更強的自我管理能力,更高的自我約束意識,學生干部能夠消除學生與學校之間的矛盾,好的學生干部,就是學校工作的得力助手。
加強師生之間交流溝通
很多高校不僅為學生配備有專業的輔導員,為每個班集體也配備一名班主任,班主任同時也是該專業的一名專業老師,高校的班主任職責,與中學的班主任職責有所區別,高校班主任需要與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學習,生活上的思想動態,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學生提供輔導和幫助。師生之間的交流,就改變了傳統的學生工作理念,教師會具體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指導與幫助,而不是跟以前一樣,用統一的班規來要求所有學生。師生之間的交流有助于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幫助學生解決不同時期的問題,有益于學生工作的開展。
學習上的交流溝通
這里談到的學習上的溝通,是指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經驗交流。高校可以在新生入學后,邀請高年級學習表現優異的學生,給新生進行學習經驗交流會,讓學生從學長學姐那里了解到專業知識的學習方法,這樣的經驗交流效率遠遠高于課堂上老師教授的經驗,這樣的經驗交流,新生可以直觀地看到學習方法的成效,站在他們面前的學長學姐就是成功的例子,因此,這樣的學習交流,新生接受起來很快,這種方法,是學生工作中很有效的一種方法。
中圖分類號:TM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30-0303-01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就開始逐漸形成并提出文檔一體化管理理論,而且在檔案界也普遍認可了這一理論,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實際工作中很好的實施文檔一體化管理理論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在各個領域的檔案管理工作中仍然沿用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檔案管理和文書管理之間難以很好的結合。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發展中形成的文書檔案越來越多,檔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其他領域的持續發展,限制著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一、文檔一體化管理理論概述
(一)文檔一體化
所謂的文檔一體化指的主要是對文件和檔案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綜合管理、全面控制以及統籌規劃,其中主要包括統一規范管理制度、統一配備管理人員、統一規劃組織機構、統一設計管理體制等各個方面。文件指的是一種工具,是人們用于對當前的事物進行有效處理;檔案指的是一種歷史記錄,主要是用于記錄所發生過的實踐活動,兩者之間的區別體現在利用價值方面[1]。這樣在職能方面必然就會缺乏必要的緊密和自然聯系,由于在管理標準和規則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樣原先連貫性的運行過程就會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中進行分離管理。
(二)全程管理與控制
在電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論、文件連續體理論以及文件生命周期理論中都明確的指出了檔案和文件兩者之間的運動過程、轉化關系以及屬性聯系,這也是實施文檔一體化管理中的核心。在保管模式、前端控制以及全程管理中的核心主要是加強對檔案本質屬性和歷史聯系,實現管理職能的有效拓展,并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逐漸增加了來源聯系和歷史聯系[2]。
(三)技術依托和保障
在文檔一體化管理中,技術依托和保障是重要的技術應用原則和技術觀的體現,而且在目前文檔管理的過程中,網絡技術、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都發揮出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很容易出現“技術至上”的錯誤觀念。因此,正確的認識和應用技術是實現文檔一體化管理的基礎和前提,通過對科學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更好的保護好文檔的完整性和原始性。
(四)統一設計與規劃
為了對文檔一體化管理進行系統的設計和規劃,需要加強統一標準體系設計與規劃理論的充分運用,這對提高其管理的協調性、科學性以及全面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這樣在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對文檔一體化管理進行系統化的設計,避免其系統平臺中出現空白或重疊的功能和異構現象,或者是由于職能劃分不一造成主體機構出現業務斷層或者是職責矛盾,經過全面的規劃設計來自上而下的解決在文檔一體化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二、文檔一體化管理理論在實踐工作中的運用
在很多年前,我國就已經建立并提出了文檔一體化管理的理論,很多檔案管理人員在實際的實踐活動中也在積極的運用和開展一體化管理。在近幾年來,隨著不斷發展的信息技術,為建立一體化管理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技術支撐,但是由于受到社會各個方面因素的嚴重影響,如果想全面的實現文檔一體化管理,還需要不斷的努力和實踐。
(一)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和統一的管理機構
對于文件和檔案來說,從產生的時候開始,所具有的行政色彩就比較強烈,因此在實現文檔一體化管理方面,如果不能很好的完善在管理機制上存在問題的話,文件管理和檔案管理兩者之間仍然會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脫節,文檔的一體化管理只是一種形式,難以真正的實現。為了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最關鍵的就是有效結合檔案管理和文件管理,將原先相脫離的兩個環節相統一,相關行政部門可以設立專門的行政管理機構,對文件和檔案實施同步和統一管理,并在制度規范標準、人員管理、組織領導等各個方面都實現統一,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實現兩者之間的統一[3]。
(二)加強文檔一體化信息建設
對于目前的檔案管理和文件管理來說,在兩個不同的環節中,分別遵循不同的管理標準規范來實施管理,這樣在文件移交過程中就會存在很多問題,限制著檔案事業的長效發展。針對這一現象,最關鍵的是需要管理部門制定并頒布相應的規范標準[4]。通過加強文檔一體化信息建設,有助于提升文件管理的規范性,這樣檔案信息系統和公辦信息系統中原先存在的不配套問題就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即使在檔案管理和文件管理兩個獨立環節中也能夠對其他環節負責,進而工作成本得到有效降低的同時,檔案管理工作效率也顯著提升。
(三)加大對文檔一體化管理的宣傳力度
在企業新的發展時期,為了在實際工作中更好的應用文檔一體化管理理論,應該加大對檔案管理的宣傳力度,檔案管理部門需要加強對這一方面工作的重視程度,有效的形成和樹立全民檔案意識[5]。
結語:總的來說,在實踐工作中加強實施文檔一體化管理理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實際工作中,首先需要健全的管理機制和統一的管理機構,其次是需要加強文檔一體化信息建設,最后是需要加大對文檔一體化管理的宣傳力度,這樣才能夠真正的落實文檔一體化管理。
參考文獻
[1] 唐江玲,呂露.近五年來高校文檔一體化研究綜述[J].科技資訊,2012,02:245-246.
[2] 劉漢青,張偉.企業文檔一體化的實踐分析及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1,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