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1:5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金融學碩士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緒論
(一)研究背景。產業互聯網主要是新的數據類型出現,互聯網行業稱之為交流型數據,主要解釋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關系,之后通過綜合整理生產、資源配置和交易效率的提升推進產業發展,通過傳統企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尋求全新的管理與服務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二)研究現狀。國外對企業創新能力測評體系建立的相關研究還處于探索性階段,國外研究團隊大部分是對技術創新能力體系的研究,關于企業綜合創新能力測評體系的研究比較少。所以,現在越來越多國內外的專家學者看到了這種現象并一致認為,企業綜合創新能力涉及與企業相關聯的諸多因素,并且這些因素相互影響,形成了一個系統性、綜合性的有機體系。此外,企業創新能力的形成和發展的結果也是這些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三)研究意義及主要內容
1.研究意義。創新在使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的同時也使得國家的競爭實力切實得以提高。京津冀中小企業已占京津冀企業總數的95%以上。國內現有的評測體系大多只針對大企業,其部分評測指標并不適用于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想要從如此龐大的數目中脫穎而出,乃至與行業內的龍頭企業相抗衡,就必須不斷地通過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性。但我國現有的測評體系大多并不適用于中小型企業;且互聯網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應當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列入體系中。本團隊可以熟練的應用數學分析和相關的分析評價體系的方法,根據現有體系的不足與缺陷,并結合團隊調研的成果,總結出一套適用于中小型企業的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同時發揮專業特色,開發出一款具有創新能力測評功能的軟件。
2.研究內容。(1)基于產業互聯網的大背景下調研京津冀中小企業現實狀況。對現有體系和京津冀中小企業分別進行調研,分析調研數據,并結合專家給出的意見分析現有中小企業的測評機制尚存在不足。
(2)京津冀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指標體系研究。構建關于企業創新能力影響因素的權重矩陣,運用權重矩陣對每個因素的權重進行分析,重分析,對每次制定測定標準都進行科學的論證,讓項目設置的標準在最后建立有據可依,具有科學性、全面性。
(3)構建基于產業互聯網的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模型。結合產業互聯網,分析企業創新機制,并分別對其進行研究分析,最終構建出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模型。
(4)進行實證調研。針對中國南方比較發展較好的地區,比如上海,深圳地區進行調研,對比其與京津冀地區的差異。分析京津冀地區中小企業的優勢與不足,并提出對策。
二、評價京津冀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理論基礎
(一)企業創新能力的含義
企業創新能力指企業通過應用科學方法及管理層人員的智力為企業創造盈利,進而增強企業競爭力的能力。具體包括以下三點:一是企業在技術上能夠將策劃轉變成產品,要求企業擁有足夠的技術創新力;二是生產出的產品能夠被消費者認可,需要企業擁有能夠說服消費者的I銷能力;三是企業高管可科學化管理創新過程、并能獲得相應回報的能力。
四、企業創新能力指標綜述
本文對于調研數據和專家意見的處理,主要是經過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得到綜合數值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體系中各個指標的權重做乘積,得到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一個綜合評分。該評分可以用來進行中小企業間的橫向比較京津冀大型企業,從中可以找到自身在自主創新能力上的欠缺方面,從而對企業內部的創新相關方面進行針對性較強的改進。
五、結論
本研究最后得到的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測評體系可以優化補充現有體系在產業互聯網方面的漏洞,讓整個評價體系更加趨于完善和精準。在京津冀共同發展的大背景下,推動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為企業本身對市場情況變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陳明煒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體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
學碩士論文
[2付騰 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
湖北大學碩士論文
[3]魏末梅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體系與 法的研究[D]重慶
大學碩士論文
[4]張鳳杰,陳繼祥 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評估指標體系
研宄[J]上海管理科學
[5]裘俊杰,周鴻勇 淺議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J]
管理觀察
[6]戴西超,張慶春 綜合評價中權重系數確定方法的比較研
究[J]理論探索
[7]Berry,D Expert Systems-Human Issues Chapman&Hall
資金支持:河北金融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
資金支持:河北金融學院大學生科學研究項目(DXSKYY2016021)
資金支持:2016年河北省統計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16HY21)
1.研究目的
隨著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進行,各個高校無論在體育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都在嘗試著研究新的研究,本文主要是在教學方法進行的研究,因為傳統的教學方法都采用比較單一化的模式與程序,教學過程中過于統一,重點不突出,層次無分別,針對性比較差,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時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體育意識的培養,嚴重影響了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對體育缺乏興趣,缺少獨立鍛煉身體的能力。因此本文提出 “分層次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根據不同教學對象和不同學生的需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針對教學目標,提出不同層次的學習要求,給予不同層次的教學指導,使學生真正意義上達到技術、戰術水平的相對提高,并調動學生學習羽毛球的積極性,從而實現終身體育、快樂體育的目標。[1]
2.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以哈爾濱金融學院2011級羽毛球選項課的兩個班,每班30人為教學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主要查閱國內有關普通高校體育專業課程設置的文獻、專著和體育教育方面的有關政策與規定。
數理統計法:運用spss11.0軟件對所調查的原始數據進行數理統計分析(實驗班在常規訓練的的同時結合“分層次”訓練實驗,對照班采用常規訓練)。
專家咨詢法:通過座談、訪問等形式咨詢了黑龍江省各高校的專家,并聽取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3.結果
把學生隨機分成兩個班,每班30人,即一個班為實驗組一個班為對照組,分別進行分層次教學訓練與傳統教學訓練。實驗前對實驗班與對照班60名學生進行測試,即:身體素質、羽毛球基本功、羽毛球技術、羽毛球戰術、羽毛球裁判五個方面,測試的教師是羽毛球專業的,測試要求按照哈爾濱金融學院學院體育部、武裝部羽毛球選項課學生成績評定辦法進行。在試驗前,實驗班與對照班羽毛球單項技術測試比較結果測評結果如下:身體素質實驗班(n=30)4.12+0.63,對照班(n=30) 4.38+0.80, t=0.54,p>0.05;以此類推羽毛球基本功 t=1.35 ,p>0.05;羽毛球技術 t=1.18, p>0.05;羽毛球戰術 t=1.09 p>0.05;羽毛球裁判 t=1.20,p>0.05.通過分析,顯示實驗班和對照班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班可以進行試驗,符合實驗要求。實驗班采用分層次教學,而對照班采用常規教學;教學場地是哈爾濱金融學院第二體育館羽毛球場地,授課教師、測試者與陪測者均相同。[1]
經過一年,再用相同的方法對五個方面(身體素質、羽毛球基本功、羽毛球技術、羽毛球戰術、羽毛球裁判)進行測試,每個方面滿分20,總分100分,以下是得到的結果。
表1Samples Correlations
表2實驗班與對照班統計檢驗結果Paired Samples Test
3.3.1在表5-6,中由SSPS系統給出了實驗班與對照班各自的平均數、樣本容量、標準差、平均數標準誤。兩組之間的積差相關系數、相關系數顯著性檢驗的概率值Sig=.721。即可認為實驗組與對照組確實存在相關性。
3.3.2在表7中的后半部分給出了T的檢驗統計量:t=11.302,自由度df=29,T檢驗顯著性概率,Sig=0.000
4.結論和建議
通過分層教學,能解決體育教學中學生素質參差不齊與教學要求,同步劃一的矛盾,使學生不僅在運動素質及技術掌握上有很大提高,而且還能顯著提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使大學體育教學走向素質教育的軌道,為當前的教學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也就會會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生積極性,從而極大地促進了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樹立“健康第一”和“快樂體育”的思想,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增強學生體育意識和終身體育觀念起到積極作用。最大限度的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目標和教學質量均能得到實現與提高的教學方法。[3]使教師業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趙歡.分層次教學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05-01.
從國際流行觀點定義,小額信貸指向低收入群體和微型企業提供的額度較小的持續信貸服務,以改善低收入人群(特別是農村人口)的收入增長,使多數人擺脫貧困實現永久和平為目的應運而生。小額貸款表面上是一種扶貧創新和組織創新,實質上是一種金融創新。
小額貸款分為福利派和制度派兩種類型。福利派小額貸款的運行以扶貧或社會發展為宗旨,讓多數貧困和低收入人群享受貸款。而制度派小額貸款的目的不是為了扶貧,而是強調以商業利潤為業務發展的內在驅動力,與福利派相比更注重營利性。
目前中國地下金融的資金數量是比較驚人的。據央行調查統計司日前對民間融資的調查推算,中國民間融資規模為9500億元,占 GDP 的6.96%左右,占本外幣貸款的5.92%左右。在此前后,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李建軍的一份課題調查報告也顯示,全國17個省份的中小企業有超過三成的融資,是來自于私人錢莊、企業相互拆借等非正規金融途徑。
一、小額貸款發展優勢
小額信貸組織和正規金融部門相比,其優勢在于利用地緣、血緣、人緣和親緣的因素建立起來的信貸關系,這種機構可以有效地克服信息不對稱問題,而且擁有靈活的借貸條件,恰好適應了農村個體經濟和小規模農業經營對資金需求小而分散的特點,既能為農村、農民及農村和中小企業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又有利于打破農村信用社壟斷農村金融市場的格局,增強農村金融市場的競爭活力,促進農村金融體系的良性發展。
交易成本和風險控制成本較低。正規金融機構如全國性的大銀行直接進入小額信貸領域開展零售業務,因為他們對不正規客戶的風險狀況了解不佳,而這些客戶中大部分不能提供足夠的合規抵押物或擔保品,從而使銀行在處理信貸業務過程中,常常遇到“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而與這些微小客戶談判,也要付出高昂的交易成本。所以小額貸款機構相較于大型正規金融機構有較明顯的技術優勢。
二、均衡福利派與制度派貸款機構的地區服務水平必要性
(一)中國經濟不均衡的發展格局決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多層次的金融機構為之服務
我國現行服務型金融機構分為國有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新興的村鎮銀行、商業性小額貸款公司、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和資金互助社等。鑒于我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狀況,所需金融服務業務也體現出較大差異。杜曉山認為,應該盡量實現金融機構的規模與客戶的規模相匹配,就是大企業、大項目交給大銀行,中小企業交給中小銀行,微小企業、私營戶等交給村鎮銀行和商業性小額貸款公司,中低收入的貧困農戶交給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這樣有助于各類地區、產業、人群的金融需求都能得到有效滿足。同時應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努力創新為弱勢群體服務。
(二)機構目的不同,雙贏很難實現
福利性貸款機構與制度性貸款機構提供貸款的服務目的不同。福利性貸款機構追求“為窮人服務”,達到平衡區域經濟發展目的;而制度性貸款機構以實現盈利為根本出發點,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信貸機構難免對貧困產生偏差,當他們追求模經濟,負擔經營成果時,為是貸款機構提高業績,極易放棄為窮人服務的初衷,因此服務窮人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很難同時實現。
“只貸不存”是小額貸款公司區別與其他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結構的主要特點之一。福利性貸款機構的資金來源基本為政府援助或非政府組織社會基金,因此在欠發達的農村地區發展小額信貸,政府職能應發揮主要作用。因為制度性貸款組織即商業性信貸公司的利率平均水平在一般在23.73%左右,原本可以以較低的社會成本來運作,即政府援助。若引進商業性小額貸款公司,必然會帶來較高的社會成本,無法形成帕累托最優。
三、促進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政策性建議
(一)構造良好政策環境,加大扶持力度
受“只貸不存”規定約束,小額貸款公司的后續資金問題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壁壘,對此政府對不同性質的貸款公司應采取不同的資金供給機制。政府應該加大對福利性貸款機構的財政預算比率,對其公益性貸款性質做適當宣傳,樹立行業正面形象,號召社會公益對其進行資金支持,促進持續性發展。而對于制度性貸款機構,加強其與銀行業金融機構聯系,銀監會在《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中就明確規定,小額貸款公司可從銀行業金融機構中融資,融入資金不超過自身資本凈額的五成。
(二)促進社會信用體系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信用體系的建立,預防信貸風險
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對于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國只有一部分在銀行有借款的法人單位或個人才會有征信記錄。小額貸款公司沒有銀行的貨幣結算功能,所以對于客戶的現金流無法準確了解,更不能加以控制,本息的收回全靠借款人的自覺,而如何知道借款人是一個守信用、能夠按期還本付息,就需要查這個借款人的征信。“征信系統”的建立對小額貸款公司優化貸款結構,防范系統風險意義非凡。
參考文獻
[1]郭銳.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路徑探析[J].金融實踐,2012(06).
財務管理專業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為管理學下的二級學科以來,許多高校尤其是財經類大學,陸續開始招生,目前已經有幾屆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走向人才市場。經過幾年的發展,財務管理專業雖然在學科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等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異。究其原因,主要是對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不清晰,進而導致教學計劃、課程體系設置沒有充分體現出財務管理的專業特色。因此,有必要進行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以便更好地滿足社會對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
一、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
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歸根到底取決于人才市場的需求。如果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被人才市場接受,那么這個專業的生存與發展就存在問題了。寫作碩士論文那么,財務管理專業應該培養什么樣的財務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關于財務管理專業的指導性教學方案中提出,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具備財務管理及相關的管理、經濟、法律、會計與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級專門人才。
筆者認為,上述培養目標不夠明確,過于抽象。結合目前人才市場對財經類大學生的需求,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可以定位為成為未來的工商企業的財務總監(CFO)、證券公司的財務分析師(CFA)以及金融部門的財務策劃師(CFP),其中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CFO為主要目標。
財務總監、財務分析師與財務策劃師需要什么樣的知識結構呢?雖然這三種職業服務于不同的單位和行業,但是都要求掌握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會計以及資本市場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國際財務管理慣例。也就是說,雖然這三種職業的實務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識結構卻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識體系與業務技能來說,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資本運作(投融資)、內部控制、納稅籌劃與財務分析。這些知識和技能也是CFA與CFP所必備的。這四個方面的知識要分別與相關的課程一一對應,而技能則主要通過案例教學與開展財務管理競賽等手段來培養。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場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計劃、選用教材等具體教學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計劃要根據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人才市場定位來安排專業課程體系,具體來說,應當根據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來制定教學計劃和安排專業課程體系。
二、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現狀與課程體系建設
自從1999年高校開設財務管理專業以來,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建設,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財經類大學往往將財務管理專業設置在會計學院下面,這樣財務管理專業就被打上會計學的烙印,課程設置以會計學系列課程為主,再加上高級財務管理等課程。綜合類大學和理工類大學往往將財務管理專業設置在管理學院(或商學院)下面,與會計學專業并列,比如復旦大學設置財務金融系,招收財務管理專業學生。
培養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體體現在專業基礎課與專業主干課的設置上。筆者通過對上海財經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對比來研究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上海財經大學的專業必修課包括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公司財務(上、下)、審計學、電算化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復旦大學財務金融系的專業必修課包括管理學導論、財務管理、營銷管理、管理信息系統、運營管理、財務分析、財務會計、金融市場、金融計量分析、投資學、國際財務管理、創業投資。從這兩所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來看,上海財經大學是在會計學的基礎上培養財務管理人才,而復旦大學是在企業管理的基礎上培養財務管理人才。筆者吸收這兩所大學設置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的經驗,結合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人才市場定位,提出財經類大學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的設置建議(詳見下頁表)。
在表中,筆者將必修課分為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兩類:專業基礎課是所有一級管理類學科專業的學生都必修的,課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學年;專業主干課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學年的上半年。寫作醫學論文將選修課也分為兩類:一類是類別選修課,是專業主干課的延伸或補充,為達到限選的目的,給出不多的可選項供學生選修;另一類是專業選修課,有較多的可選項,供不同興趣的學生選修。
三、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改革中的幾個關鍵問題
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如何進行教學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較大爭議。主要爭議有:如何在教學計劃中明確區分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學專業、金融學專業的區別,體現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財務管理課程與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劃分以及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國際視野;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否應該專門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
1.如何體現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財務包括公司理財或者財務管理、投資學、金融市場學三個部分。財務管理專業側重于公司理財,金融專業側重于投資學和金融市場學。對于財經類大學來說,由于財務管理專業往往設置在會計學院下面,因此要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CFO為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在市場定位明確之后,還要設置比較靈活的教學計劃,為不同興趣的學生提供一份可選菜單。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主要圍繞培養未來的CFO而設置,但是考慮到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學專業、金融學專業相近,可在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計劃中設置會計學專業、金融學專業的部分主干課程,比如中級和高級財務會計、投資學等課程,為一部分喜歡會計學或金融學專業的學生提供一份可選菜單。總之,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一方面體現在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上,另一方面體現在教學計劃和專業課程設置上。
2.財務管理課程與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劃分。不少院校借鑒會計學專業的主干課程設置經驗,開設財務管理原理、中級財務管理和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目的是使學生的學習能夠循序漸進。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是,財務管理原理課程與中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劃分很難涇渭分明,存在很多重復的部分。因此,筆者建議將財務管理原理和中級財務管理合并在一起,開設財務管理課程。另外,還要對財務管理課程與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的內容進行劃分。對這一問題的處理,可以將教學內容和教材使用結合起來考慮,首先制定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大綱,可以考慮以注冊會計師考試用書財務成本管理課程中的財務管理內容為基礎作為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
關于財務管理課程的教材使用,建議采用國際經典財務管理教材的譯本。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又克服了學生的語言障礙,便于學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學習財務管理知識。國內翻譯比較好的國際經典財務管理教材主要有兩本:一本是吳世農、沈藝峰等人翻譯的《公司理財》(StephenA.Ross等著);另一本是方曙紅、范龍振等人翻譯的《公司財務原理》(RichardA.Brealey等著)。由于這兩本教材內容充實,足夠一學年使用,所以可將其中與國內財務管理教材內容大致相同的部分,作為財務管理課程內容講授,剩下的內容作為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講授。在這兩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一方面,鼓勵英語基礎好的同學對照英文原版教材學習(機械工業出版社同時出版了這兩本書的英文版本),培養學生直接閱讀英文文獻的能力,提高專業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可有意識地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的一些財務案例進行分析,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如何培養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都很重要。但是由于財務管理專業建設時間比較短,缺少歷史經驗積累,教學實踐環節比較薄弱,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有點力不從心。寫作留學生論文再者,不同的財務主體,其財務活動有很大不同,強調在學校里培養出較強的實踐能力也不太現實。因此,在教學中還是著重利用案例教學以及財務管理知識競賽等手段,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案例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結構性思維習慣。
4.是否需要單獨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針對現代大學教育中存在的“重術輕道”問題,財務管理專業教育毫無疑問應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為減少社會貪污舞弊、提高社會誠信做出自己的貢獻,因此有教師建議開設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教育這門課程。
筆者認為,職業道德教育應當貫穿大學教育的全過程,教師的言傳身教至關重要。首先,任課教師兢兢業業的教學態度,讓學生耳目一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都可對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水準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其次,在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這門課程中,可以對一些財務舞弊案例進行分析,加強學生的法制觀念和職業道德觀念。基于以上考慮和安排,筆者認為沒有必要專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
主要參考文獻
①劉淑蓮.關于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構建與實施的幾個問題,會計研究,2005;12
【中圖分類號】 B84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04-014-2
一、前言
學業拖延是指學習者知道應該立即或按照計劃執行,卻自愿推遲,以致沒能在預定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同時產生主觀不適感的行為。學業拖延是大學生學習中的一種常見的現象,影響學生心理和行為的多個方面。
專業認同感是指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認同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大學專業設置一個常見的現象是,有的專業是學校的重點專業或名牌專業,這些專業往往能夠得到大部分學生的認同,也是大部分學生專業選擇的目標,這些專業的學生往往具有較強的專業認同感;而有的專業卻是新興專業,設置較晚,且實力較弱,這些專業往往不能得到大部分學生的認同,只有較少的學生會選擇這些專業,甚至部分學生被調劑到該專業,這些專業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認同感較差,即本專業受到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專業認同感程度。
基于上述內容,本文考察如下問題:1、大學生專業認同感現狀;2、大學生學業拖延行為的現狀;3、大學生專業認同感和學業拖延的關系。從專業認同感角度提出改善學業拖延的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
本研究以某大學四個專業的學生為被試,每個專業各抽取兩個班的學生,共400人。發放400份問卷,剔除不合格問卷后得到有效問卷299份,有效回收率為74.75%。有效問卷中,男生94人,女生205人,金融系89人,會計系87人,勞經系56人,應數系67人。在該大學中,金融系和會計系是重點專業,而勞經系和應數系是新興專業。
(二)研究工具
1.學業拖延量表
采用Laura J.Solomon&Esther和D.Rothblum(1984)共同編制的PASS(學業拖延)量表,其中包括撰寫學期論文,復習迎考,完成老師布置的實驗任務,學業上的行政事務:填表格、選課、登記注冊等,列席性事務:輔導員(班主任)開會、與老師見面等5部分內容,共15個條目,該量表的信度為0.832。計分方法為每一部分的前兩題相加得到的分數為該被試的拖延總分,最低分為10分,最高分為50分。其中10-20分為低拖延,20-40分為中拖延,40-50分為高拖延。
2.專業認同感量表
根據古南輝對專業認同感與圖書館學教育的關系以及李國珍對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專業認同感調查的研究,結合被試所在學院的實際情況,整合成專業認同感量表,包括對所讀大學、專業的滿意程度,在學習本專業時的狀態,以及本專業對自身影響等4部分內容,共18個條目。量表信度為0.778。計分方法:其中,專業認同感總分為各題得分的加總,最低分為18分,最高分為90分;專業滿意度總分為量表中第16、18、19、21題加總得分,最低分為4分,最高分為20分,其中4-8分為低認同,8-16分為中認同,16-20分為高認同;專業認識總分為量表中第22、23、24、25、26、27、28、29題加總得分,最低分為8分,最高分為40分。
三、結果分析
(一)專業認同感及學業拖延現狀
研究表明,現今的大學生的專業認同感普遍為中低程度。其中,專業滿意部分的平均得分金融系為12.82,會計系為12.69,勞經系為13.21,應數系為11.23,相對來說,應數系的學生較其他專業學生認同感低,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比較不認同自己所學的專業。
從總體上看,各系學生的學業拖延程度均不算太高,處于中度水平,金融系為26.11,會計系為26.52,勞經系為26.50,應數系為28.34,相比之下,應數系的拖延情況較其他系別稍顯嚴重一些,只有一小部分為低拖延。
(二)專業認同感與學業拖延的相關分析
為了考察專業認同感與學業拖延的關系,對專業認同感量表中的專業認同感總分、專業滿意總分以及專業認識總分分別與學業拖延的總分及其各維度進行相關分析。結果顯示(1)專業認同感總分與復習迎考、完成老師布置的實驗任務存在顯著的負相關,與學業上的行政事務、列席性事務存在較顯著相關,撰寫學期論文不存在顯著相關;(2)專業滿意度總分與復習迎考、完成老師布置的實驗任務存在較顯著相關,與撰寫學期論文、學業上的行政事務、列席性事務不存在顯著相關;(3)專業認識總分與復習迎考存在較顯著相關,與撰寫學期論文、完成老師布置的實驗任務、學業上的行政事務、列席性事務不存在顯著影響;(4)專業認同感總分與學業拖延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負相關;專業滿意總分與學業拖延之間存在明顯的負相關;而專業認識總分與學業拖延之間存在比較明顯的負相關。
(三)系別、專業認同感、專業滿意度與專業認識總分對學業拖延的預測作用分析
以系別、專業認同感、專業滿意以及專業認識為自變量,學業拖延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總體來說回歸模型對學業拖延的預測效果均比較好。其中,(1)系別的多重測定系數R2=0.017,表明約有1.7%的學業拖延可以用模型解釋,y=23.758+0.749*x,從相關分析結果(t=2.260)可以看出系別對學業拖延有正向預測作用,從方差分析結果(F=5.107,sig=0.025)可以看出系別預測學業拖延的模型與數據擬合度非常好;(2)專業認同的多重測定系數R2=0.039,表明約有3.9%的學業拖延可以用模型解釋,y=34.433-0.152*x,從相關分析結果(t=-3.417)可以看出專業認同感對學業拖延有負向預測作用,從方差分析結果(F=11.678,sig=0.001)可以看出專業認同感預測學業拖延的模型與數據擬合度非常好;(3)專業滿意的多重測定系數R2=0.021,表明約有2.1%的學業拖延可以用模型解釋,y=22.253-0.300*x,從相關分析結果(t=-2.480)可以看出專業滿意對學業拖延有負向預測作用,從方差分析結果(F=6.152,sig=0.014)可以看出專業滿意預測學業拖延的模型與數據擬合度非常好;(4)專業認識多重測定系數R2=0.014,表明約有1.4%的學業拖延可以用模型解釋,y=29.361-0.149*x,從相關分析結果(t=-2.064)可以看出專業認識對學業拖延有負向預測作用,從方差分析結果(F=4.259,sig=0.040)可以看出專業認識預測學業拖延的模型與數據擬合度非常好。
四、結論
(一)系別對大學生專業認同感和學業拖延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表明,大學生的系別影響專業認同感,新興專業中,學生的專業認同感較低;而重點專業中,學生的認同感較高。這和前人研究結果較為一致。李國珍等人對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感研究發現,自愿選擇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愿意再次選擇本專業的要比其他情況的多,而且在學習過程中,興趣被培養起來的學生認同感會更高。古南輝在研究中也發現,專業認同感、專業吸引度和專業期望值都是大一的新生最高,所以說大一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可塑性是非常強的,在形成專業意識之前進行引導,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學校在新生入學時,應對學生進行專業認同感強化訓練,可以以講座的形式進行;或者通過不明顯界定名牌專業與邊緣專業,提升學生對自身所學專業的歸屬感。另外,學生也比較關注自己所學專業能否順利找到合適的工作,所以在學生未清楚了解自己專業之前,學校應該也有義務告知學生該專業的就業前景,并以鮮明的數據呈現就業是否可觀。
本研究發現,大學生的系別影響學業拖延程度,新興專業中,學生的學業拖延程度較高;而重點專業中,學生的學業拖延程度較低。從總體上看,各系學生的學業拖延程度均不算太高,處于中度水平,而在撰寫學期論文、復習迎考、完成老師布置的實驗任務、列席性事務、學業上的行政事務等方面,大部分學生存在著較高的拖延程度。本研究和前人研究(王娟碩士論文)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在日常的教育中,應該針對拖延性較高的行為對學生進行行為改進及教育。
(二)大學生專業認同感與學業拖延的關系
本研究結果中發現,專業認同感與學業拖延總分,以及不同類型的學業拖延之間呈顯著相關,對復習迎考的相關性表現最為顯著,專業認同感總分、專業滿意總分以及專業認識總分與學業拖延的皮爾遜積差相關系數也顯示專業認同感總分、專業滿意總分以及專業認識總分與學業拖延都是呈負相關的,從而可知,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很大程度上影響其復習迎考的拖延程度,若學生表現為高認同感,則在復習迎考上的拖延程度表現為低拖延。因而提高學生專業認同感也可以減少其在撰寫學期論文、復習迎考、完成老師布置的實驗任務、列席性事務、學業上的行政事務上的拖延現象。這說明,若學生對就讀的學校滿意程度較高,則拖延相對較低,所以學生在高考后填報志愿時,應選擇自己喜歡的、滿意的學校,并且在選擇專業時,應選擇自己相對了解的,喜歡的專業,因為被調配的專業也許學生完全不了解,也不喜歡,從而影響了學生的滿意程度,進而引發高學業拖延的現象。即使很不幸的被調劑了,學生也應該培養自己對所學專業的興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專業的高認同感可以幫助自己在學業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王靈芝.中學生學業拖延現狀的調查研究[J].文教資料,2007.
[2]李國珍.徐乃斌,雷明珠.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對本專業認同感的狀況調查-以武漢市為例[J].社會工作,2008.
央行和銀監會2008年5月聯合下發了《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隨后各試點省份相繼出臺了本省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管理辦法,小額貸款公司開始在全國各省市紛紛涌現。據央行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11年11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4144家,貸款余額達3694億元 。
一、研究我國小額貸款公司的意義
(一)理論意義
小額貸款自出現以來,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了廣泛的發展。1994年,小額信貸GB模式被引入中國,運行成效顯著,從1996年受到政府重視,進入以政府扶貧為導向的發展階段。
2000年以來,以農村信用社為主體的正規金融機構開始試行并推廣小額貸款,中國小額貸款開始進入以正規金融為導向的發展階段。2005年6月,首次試點組建小額貸款公司,經過6年多的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已在全國范圍內鋪開。隨著小額貸款公司的試點、發展及在金融領域發揮作用日益凸顯,理論界開始加強對小額貸款公司這一新生組織的研究,但鑒于目前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還處于新興起步階段,國內學者對其研究多集中在政策層面、制度層面、立法監管及行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而對于小額公司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規范、健康、有序發展方面缺乏細化性研究。在評價小額貸款公司競爭力時多是參照商業銀行的競爭力評價體系。目前,國際上通用商業銀行評價方法主要是美國的“駱駝”評級法。該評價體系主要是監測和評估金融機構經營的六個方面:資本充足性、資產質量、管理水平、盈利狀況、流動性以及對市場風險的敏感程度。1999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聯合發起了一個“金融部門評估計劃”( FSAP),FSAP除包括了“駱駝”中的六項指標外,還包括經濟增長、收支、通貨膨脹、利率與匯率等參數來進行金融系統風險及健全性評估。但小額貸款公司是一個特殊的金融組織,它在運作模式、組織形式、資本規模、業務種類、服務對象、風險特征等方面與傳統銀行存在差異,完全參照商業銀行競爭力評估方法對小額貸款公司競爭力進行評價缺乏合理性,因此根據小額貸款公司自身的特點設計競爭力評價指標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競爭力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二)現實意義
小額貸款公司這種金融創新組織憑借其準確的市場定位和快捷的審貸流程深得市場上資金需求者的青睞,迎來了自身的爆發增長。民間閑置資本、上市公司、金融機構、外資等各路資金都開始把目標瞄準小額信貸市場,紛紛組建小額貸款公司。這些匆匆上馬的小額貸款公司由于沒有可借鑒的成功經驗,經營理念、業務發展模式與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出現同質性,貸款向工業、企業、大額集中,貸款的發放方式也以抵押、質押和保證放款為主,甚至有些小額貸款公司在和銀行搶客戶。小額貸款公司這種行為違背了管理當局設立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改革的初衷,擾亂了金融市場秩序,也加大了市場的風險水平,同時還制約了小額貸款公司自身長遠的發展。在當前的市場背景下進行小額貸款公司的競爭力細化研究必將對小額貸款公司自身及監管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國內外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理論研究
(一)國外文獻回顧
國外對小額貸款的研究源于20世紀70年代孟加拉國著名經濟學家•尤努斯教授的小額貸款試驗,目前,國際上對小額貸款的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小額貸款組織形式、商業化、可持續發展及未來發展趨勢等方面。
目前國際上通常按照首要經營目標的差異,將小額貸款分為福利主義(Welfarism)和制度主義(Institutionalism)兩大類型。孟加拉鄉村銀行(簡稱GB)是福利主義模式小額貸款的代表,主要向貧困農民,尤其是婦女提供存、貸款、保險等綜合業務,實行貸前、貸中、貸后全程管理,現已成為當今規模最大、效益最好、運作最成功的小額貸款金融機構。
印度尼西亞人民銀行鄉村信貸部(BRI-UD)模式則是制度主義模式的小額貸款模式的代表,它采用鼓勵儲蓄的措施和適當的存貸利差,激發了銀行發放和經營貸款的積極性,使其信貸收入完全覆蓋其運營成本,并通過所獲利潤不斷拓展業務的深度和廣度,現已成為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小額貸款機構。以GB為代表的福利主義小額貸款機構強調對貧困人口的救助,注重改善其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以BRI-UD為代表的制度主義模式的小額貸款機構強調對信貸的管理和財務上的可持續性。兩者的差異只是程度上而非性質上。強調增長、效率和贏利,已成為目前國際小額貸款機構的發展趨勢。
在拉美國家,小額貸款商業化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許多實施小額貸款的非政府組織(NGO)已經轉變為正規的金融機構,Jeey.Poyo and Robin.Young(2004)通過研究認為,這種轉變主要基于小額貸款可持續發展的考慮,由于NGO無法開展存款和其他金融服務,利用捐助和資助資金開展業務受到較多的限制,因此,越來越多的NGO開始尋求轉變為正規金融機構以擴大業務規模獲得盈利。
國際學術界對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研究主要體現在財務的可持續研究上,通過對小額信貸項目財務狀況的分析,判斷其是否達到財務上的可持續,然后再從收入和成本兩個角度對影響機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各個組織管理因素進行分析,找出可持續發展的途徑,采用這種方法的代表人物有Yaron、Christen、Rhyne、Vogel和Morduch等。世界銀行扶貧協商小組(CGAP)高級小額信貸專家詹妮弗艾森也認為,為了維持并提高服務質量,小額貸款機構有必要收取足以覆蓋貸款成本的利率,政府不應該對利率進行過多的管制。
以上是國外對小額貸款機構研究的一些主流觀點和領域,國際上對小額貸款公司競爭力方面的研究較少,Jansson & Wenner(1997)認為小額貸款業務微觀上具有如下一些特點:貸款金額比較小;貸款期限比較短;申請是無需抵押物品;基于名譽擔保;貸款回收率不穩定等,強調小額信貸業務設計必須考慮自身的特點,才能在市場上保有一定的競爭力。Kasia & Pawlak(2002)認為在小額貸款公司設計產品來滿足客戶需求之前應能夠獲得客戶需求信息并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法國沛豐國際評級機構分析師白蒂娜指出,對小額貸款機構評級應包括機構評級和社會績效評級兩個方面,機構評級又稱為長頸鹿評級,主要從治理能力、決策能力、效率、風險管理和資金使用模式等方面進行評級,社會績效評級則是從社會使命、目標和任務及社會責任方面對小額貸款機構作出評級。
(二)國內文獻綜述
目前國內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理論方面研究,主要圍繞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是小額貸款公司的定位。王曙光(2005)從哲學的角度說明小額貸款強調商業性而不是慈善性,商業化的可持續也是吸引大量投資者的重要條件。
第二是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方面。魯雪巖、生厚良、宋庶民(2010)在對吉林省松原市小額貸款公司調查研究基礎上,提出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適時實現與征信系統對接及整合外部監管體系是實現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
第三是小額貸款公司未來發展路徑。施建敏、馮斌(2009)基于新形勢下對小額貸款公司進行思考,認為小額貸款公司在使民間游資步入正統軌道,解決微型企業和私營業主的資金難題上發揮重要作用,同時指出應在加強市場監管、風險防范、市場定位及產品和業務創新方面進行探索。
第四是小額貸款公司的競爭力評價研究。2009年劉鈺斌的碩士論文《商業性小額貸款公司競爭力分析》一文中以南充美信小額貸款公司為例,選用傳統農村金融機構(農村信用聯社)和同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惠民村鎮銀行作為比較樣本,從競爭戰略、公司治理、信貸管理、服務產品、利率管理、激勵措施等方面與美信公司進行競爭力比較,從而評價了美信公司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解志慶2010年在《大連JL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競爭戰略研究》中運用現有的戰略管理理論、SWOT分析模型等,但并不拘泥于傳統理論基礎,強調調研和實踐,將有利于完善和發展針對區域性小額貸款公司的市場競爭戰略和各職能性戰略方案有機組合。
2011年1月6日,首屆中國小額信貸機構聯席會高峰論壇了《2010中國小額信貸機構競爭力發展報告》,第一次從競爭力理論的角度,參照規模、效率、風險、回報率、涉農貸款比例等指標并結合社會責任和小額信貸意識等方面對參評的小額信貸機構的數據進行理論分析,經研究測算后評選出“2010中國小額貸款公司競爭力100強”。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楊駿博士在2011年4月23日召開的第七屆中國金融(專家)年會上也指出,我國目前小額貸款公司亟待解決的是融資問題和財稅補貼兩個問題,作為這兩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就是建立一個行業的整體評級。對小額貸款有一個評級制度,就能穩妥的解決以上兩個問題。綜上所述,從發展進程看,國際小額信貸主要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發展中國家試行的福利主義小額信貸組織;第二個層次是追求收入彌補成本,實現機構的可持續發展;第三個層次是追求商業渠道資金,實現贏利,達到財務上的可持續。而我國國內小額貸款公司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已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加強對小額貸款公司監管并進行科學合理的競爭力評價已成為業界、學界和管理層的共識,而目前國內外對小額貸款公司進行評級還處于初級階段,鑒于小額貸款公司在運作模式、組織形式、資本規模、業務種類、服務對象、風險特征等方面與商業銀行存在差異,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小額貸款公司自身特點的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非常重要。
三、提升小額貸款公司競爭力的主要策略
(一)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制度
目前各家小額貸款公司的法人治理架構均已初步建立,內控制度方面也已建立了規章制度,但部分小額貸款公司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信貸內控管理不嚴格,會計內控制度執行不嚴格。小額貸款公司在風險評估和利率定價方面大多未能建立完備的評價和定價體系,貸款利率在上、下限之間浮動的人為性、隨意性較大。解決問題的根本對策是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建立較為完善的信貸檔案和風險防范的分析機制,密切關注債務人所處行業的基本狀況及發展趨勢。
(二)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
小額貸款公司的從業人員大多來自銀行信貸或企業會計崗位,有一定的經濟金融從業經驗,但是小額貸款公司畢竟不同于銀行、一般工商企業,在市場營銷方式、信貸審查尺度、風險防控措施上均有較大的差異,所以,大多數從業人員仍需進一步提高對小額貸款公司成立宗旨、服務對象、社會責任的認識,加深對相關政策的理解,切實掌握如何設置機構、選擇什么樣的經營模式、如何有效地開展業務、如何規避市場風險等一系列知識。
(三)加強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拓寬資金來源渠道
資金來源渠道狹窄已成為制約小額貸款公司快速發展的瓶頸。按政策規定小額貸款公司可以從不超過兩家銀行機構融入不超過公司資本凈額50%的資金,但由于受各家銀行貸款政策的限制,能成功地從銀行融入資金的小額貸款公司很少,因此,小額貸款公司應加強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爭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不斷拓寬資金來源渠道。
參考文獻
[1]張峰.我國農村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09.
EVA的理論和模型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企業在會計上除了考慮各種要素成本還必須考慮資本成本,企業的創造價值減去資本要素成本之后的值,才更具有現實的企業價值意義。特別在中國國內方面,政府引入了EVA作為國資委下屬央企考核機制的措施,這又將EVA體系為企業價值帶來的影響引入廣泛討論當中,EVA與企業價值的相關性特別是中國上市企業的實際情況如何成為了非常有意義的研究課題。本文希望通過實證研究來考察EVA 與我國上市企業價值的相關性。
二、EVA價值相關性國內外研究
迄今為止,國外開展了較為成熟的EVA價值相關性的實證研究,國外的一系列研究大多針對EVA和每股凈利等傳統績效評價指標進行了相關性研究,但也有一些研究評估了EVA公司在現實中的績效行為。在研究方法方面,國外研究大量使用了實證分析的方法。國內方面,胡俊娣(2003)進行了ROI 和 EVA的對比分析研究,認為傳統ROI計算方法不如EVA評價方法。王燕妮 (2004)認為EVA 需要進行綜合考慮,但從財務方面評價,其效度很高。游明潔(2010),徐曉薇(2010)等人的研究表明EVA在評估企業價值方面具有較強有效性。
三、實證研究
(一)樣本選擇
本研究選取我國2008、2009、2010年深滬兩市IT類企業,同時去掉ST、PT 股票并去掉統計數據不完整的公司樣本。經過上述調整后的總的樣本個數為421個。
(二) 變量選擇
因變量(企業價值代表性變量)也就是公司價值變量,本文由市場增加值(MVA)代表。EVA代表性變量為股經濟增加值(EVAPS),每資本經濟增加值(EVAPC)以及資本收益率(ROC)。會計指標體系方面選用了如下指標:OCPS(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ROE(凈資產收益率)、EPS(每股收益)。
(三)實證研究結果
研究首先進行了相關性分析,檢驗以上7組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在此基礎上,對六個變量分類別同因變量(公司價值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即主要針對 MVAPC 進行回歸分析。我們可以建立如下回歸方程:MVAPC = β 0+ β1EVAPC +β2EVAPS+β3ROC+β4。從以上分析能夠看出,EVA變量對公司價值有很好的解釋力,其中F值高達52.564,R方為.274,說明EVA變量對模型解釋高達27%。實證結果支撐了EVA對企業價值具有較強的解釋能力這一結論。
其次,通過多元回歸分析(傳統會計變量與企業價值變量),可以看到會計變量總體上對公司價值的解釋力和EVA變量相比不高,從統計結果上看其解釋力小于10%。而統計結果的F值為8.273,會計指標變量的回歸方程在0.001的水平上顯著,數據結果表明會計變量可以解釋企業的市場價值。但如果與EVA變量回歸方程相比,會計變量的回歸方程整體顯著性明顯較低。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得到了:傳統會計變量對企業價值具有一定解釋能力;且EVA相對于企業價值的解釋力更大,明顯高于傳統會計變量對企業價值的解釋能力。
最后,如果在評價企業價值時如果同時引用EVA指標和會計指標,調整R方與EVA回歸模型相比有了一定的提升,當我們同時使用傳統會計變量和EVA變量時,模型對MVAPC的擬合程度有了顯著提高,我們可以得到結論:同時使用量類變量后解釋變量對公司價值的解釋度有了明顯提高了;觀察統計方程的F值高于30,這一結果大幅度超過單純采用會計指標的統計結果。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結論:EVA指標雖然有較高的解釋能力,但是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會計指標,傳統變量是很重要的企業價值指標,在對企業價值的解釋能力方面也有相當大的作用。
綜上我們得到如下結論:當綜合使用傳統會計變量和EVA的時候對企業價值的解釋能力最強,而單純使用EVA變量時其對企業價值的解釋能力其次,如果單純使用傳統會計變量其對企業價值的解釋能力最弱,同時單純使用傳統會計變量仍然有一定的解釋能力,所以傳統會計變量仍然不能被完全替代。
四、研究展望
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將EVA研究結論與企業內部管理相關聯,研究EVA企業價值相關性是否和企業內部管理有關聯,從而讓這一研究在企業中發揮實踐作用。
參考文獻
[1] 胡俊娣.投資回報率和經濟附加值在財務評價中的比較研究[J].商業研究,2003(05).
[2] 王燕妮,王波.EVA與現有評價指標的比較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04(07).
[3] 王化成, 程小可, 佟巖.經濟增加值的價值相關性:與盈余、現金流量、剩余收益指標的對比[J].會計研究 , 2004(05).
[4] 王澤萍.基于于EVA的企業價值評估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碩士論文, 2006.
風險管理是當今世界各商業銀行面對的重點問題之一,由于商業銀行經營貨幣的特殊性,決定了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一般的企業不同。隨著我國金融工程技術的發展,其應用越來越廣泛。將金融工程技術引入到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工作中,建立管理信息系統,建立金融工程師隊伍,建立健全的數據信息庫,創新風險管理模式和手段,對風險管理水平的提升有顯著作用。
一、金融工程技術
(一)金融工程基本概念
金融工程的概念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金融工程主要指的是利用先進的數學和通訊工具,在現有各種金融產品的基礎上,進行不同形式的組合及分解,以設計出符合客戶需求的金融產品;而廣義上的金融工程指的是一切利用工程化手段來解決金融問題的技術開發,它不僅包括金融產品的設計,還有金融產品定價、交易策略設計、金融風險管理等各個方面,本文采用的就是廣義上的金融工程。金融工程興起與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的歐美金融市場,它將工程思維融入到金融領域中開發出新的金融產品,以滿足市場的各種需求。20世紀90年代,我國引入金融工程的思想,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金融工程的應用越來越多。現今,已有部分商業銀行引入金融工程技術,用以提高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水平。
(二)金融工程學科特征
1.金融工程重視創新思維
金融產品、金融工具的創新是金融工程最核心的領域。金融工程以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為基礎,通過組合分解衍生出新的金融工具,再以這些衍生工具為基礎衍生出更為復雜的金融工具。如此不斷推陳出新,創造出形式各異的金融產品、金融工具,以滿足市場的不同需求[1]。
2.金融工程強調量化分析方法的運用
金融工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需要運用大量的量化分析方法來解決各種金融問題。西方國家認為金融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金融工程更是從一開始就建立在數理基礎上的,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不離開嚴謹的數學推導和計算,可以說量化分析方法貫穿了整個金融工程的發展[1]。
3.金融工程是一門交叉型學科
金融工程集合了金融學的基礎理論和工程學的基礎分析方法,強調學科的交叉滲透,是典型的交叉型學科。在金融工程中,要綜合運用數學建模、數值計算等工程技術方法去解決各種實際的金融問題。金融工程是一門將工程思維引入金融領域的、將現代金融學、工程學、信息技術集于一體的交叉學科。
4.金融工程是一門應用學科
金融工程是一門針對實際問題并強調實踐應用的學科。在現實生活中,不同的經濟主體面臨著不同的經濟問題,金融工程就是要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的變化,借助現代化的工程思維和金融學理論基礎來解決金融問題,以滿足市場的豐富需求。
二、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一)商業銀行風險特點
商業銀行風險具有雙重性。商業銀行風險的來源有很多,但根據商業銀行的經營性質,其風險主要源于兩方面:一是來自銀行內部的風險,如銀行經營不善等;二是來自于銀行外部的風險,如客戶發生不可預見的問題,就有可能引起銀行貸款發生虧損[2]。商業銀行風險影響面極大,商業銀行的經營和業務活動連結這社會的經濟組織、千家萬戶,一旦銀行經營不善發生風險,它的波及面廣,影響力大。商業銀行一旦發生不可控風險,輕者可能會導致商業銀行倒閉,影響其他行業發展,重者還可能造成國家甚至是世界金融危機。
(二)商業銀行風險分類
1.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主要發生在商業銀行內部,是由于操作人員操作不當引發風險,也可能由外部事件和內部操作引起,都有可能給商業銀行造成損失。操作風險具有一定的主觀性。操作風險又分為內部系統風險、職員操作風險、外部事件風險和流程風險。
2.信貸風險
信貸風險主要有信用風險、法律風險和信息風險。信貸風險與參與者各主體間的關系較為密切,任一方違約都可能帶來預想不到的風險。我國相關的法律條文不明確,部分法律條款存在漏洞,有較大風險。在商業貸款中,部分貸款人提供虛假信息,嚴重影響了商業貸款的真實性,為商業銀行帶來風險[3]。
3.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主要產生于銀行無法應對因負債下降或資產增加導致的流動性困難。當商業銀行流動性不足時,就無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減少負債或變現資產,從而影響其盈利水平,極端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商業銀行資不抵債。除了商業銀行流動性計劃不完善會產生流動性風險以外,操作風險及信貸風險領域的管理缺陷也會引發流動性風險,甚至引發風險擴散。
4.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由于市場價格、利率、股票、匯率和商品價格的不利變動而使銀行發生損失風險。市場風險發生在商業銀行的交易和非交易業務中,可以分為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票價格風險和商品價格風險。其中利率風險按照來源不同,又分為重新定價風險、收益率曲線風險、基準風險和期權性風險。
5.交叉性風險
交叉性金融風險是指一項金融工具跨貨幣市場、保險市場、資本市場等至少兩個金融市場或是跨銀行、證券、信托等至少兩個金融行業所引起的風險。不同金融機構業務融合加深,交叉性金融工具不斷涌現,在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交叉性金融風險也隨之誕生。
(三)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就是指在商業銀行的業務活動中,因為一些不可預見的事件和因素,引發了商業銀行資產損失等風險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在商業銀行的存款、貸款等業務活動中,通過對業務活動引發的風險進行識別、控制,以最小的成本,將商業銀行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的有效辦法。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就是在保證商業銀行收益的情況下將風險降到最小,或是在風險一定的情況下,實現所商業銀行的收益最大化[4]。
三、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戰略思維陳舊
現在,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工作還未能實現戰略思維和資源配置的信息化,對風險管理的認識還停留在擴大機構、增設人員的管理模式上,與現代化的數據海量化、控制自動化還有很大差距。商業銀行謀求發展不斷擴大,所帶來的風險也越來越大。當前銀行對于風險資源的配置注重組織結構,效績考核等方面,對于現代化資源建設投入不足[5]。
(二)管理方式落后
我國多數商業銀行未能實現風險控制自動化,當前的管理方式仍以主觀經驗的積累和專家的協助指導為主,未能依托于大數據,只有少數的定量分析在局部展開,主要集中在數據和量化特征比較明顯的客戶信用評價管理上。其他的風險管理制度都難以形成體系,沒有將其決策觸發量化評級的結果相連,導致風險管理的量化手段難以穿透全程,實現其全部價值。
(三)管理機制不健全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風險規避系統缺失,有一些風險無法很好的轉移走,不能規避風險;二是風險預警系統不完善,銀行收集到的客戶信息可能有不準確的地方,難以對客戶進行全面分析;三是缺乏風險識別系統,不能判斷出風險產生的原因和類型,無法在處理風險是提供幫助。
(四)未形成管理文化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核心,指引著整個公司的人共同進步。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決定了銀行的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而商業銀行有關于風險管理的文化則決定了銀行是否能夠規避風險、處理特殊情況。商業銀行要有全面的風險管理理念,健全風險管理制度,把風險管理和業務工作緊密聯系起來,將風險管理貫穿商業銀行的各項工作中,員工自覺執行[6]。
四、引入金融工程技術提高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水平
(一)建立管理信息系統
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商業銀行的成功經驗,將金融工程技術引入到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工作中,利用金融科技,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與風險管理思想結合到一起,融入到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工作中,建立一個完善、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統和決策系統,使商業銀行職員及時的掌握到準確的貸款信息,以便于及時發現、控制風險,提高商業銀行的預警能力和管理能力。
(二)建立金融工程師隊伍
從長遠角度著手,商業銀行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加強管理能力的關鍵是人才的儲備。商業銀行應做好金融工程人才的儲備工作,引進有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的金融工程師。商業銀行還要有計劃的培養金融工程人才,對銀行內部職員進行定期培訓,引導職員學習、掌握一些理論基礎和基本技能,加強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組建起一支優秀的金融工程師隊伍[7]。
(三)建立健全的數據信息庫
商業銀行要重視對數據的積累,在數據收集處理方面制定統一的規定。目前金融科技在各行各業都有不同的詮釋,通常被定義在產業融合范疇。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指出央行高度鼓勵發展金融科技。商業銀行可以利用科技金融進行大數據分析,加上對信息系統的建設和管理,建立一個長期有效的數據信息庫。這樣可以為風險管理工作提供幫助,便于職員發現、分析、控制風險,提高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
(四)創新風險管理方式
我國的商業銀行在學習借鑒國外銀行的成果管理經驗的同時,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針對現實問題,創新風險管理方法和手段。商業銀行要注意并預測市場的變化情況,根據資產定價理論、資產組合理論等結合金融學的理論計劃和工程技術指導,給出可靠的風險管理參考依據。商業銀行可以利用金融工程技術中的風險指標基本理論,對就流動性風險、信貸風險、市場風險、交叉性風險和操作風險進行評價,以供參考[8]。
五、結語
綜上所述,金融工程是一門交叉型應用學科,需要運用大量量化分析方法,重視工程師的創新思維。對操作風險、信貸風險以及流動性風險等風險進行管理,建立信息管理系統,注重培養金融工程技術人才,利用金融科技創建健全的數據信息庫,創新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方式,引入金融工程技術,利用金融科技,幫助商業銀行提升風險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志斌,張維.《金融工程》本科教學的問題與思考[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1,4(2):72-75.
[2]張宇婧.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J].區域金融研究,2013(1):67-72.
[3]黃俊毅.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的風險管理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6(1):67.
[4]商旭.關于現代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金融制度改革問題研究[J].中國市場,2013,7(25):88-89.
[5]宋首文,代芊,柴若琪.互聯網+銀行:我國傳統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新變革[J].財經科學,2015(7):10-18.
[6]王楠.引入金融工程技術提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水平的思考[J].金融縱橫,2013(2):97-98.
中國股市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建立以來,經歷了由小到大,逐步完善健全的過程。在這期間,我國的經濟水平得到了持續顯著的提高,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公司的數量和規模有了很大的進步,股票指數卻經歷了多次的反復震蕩。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我國的股市和實體經濟的關系,健康的股票市場可以提前反映市場的資金流向,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而實體經濟的運行狀況又能在股票市場上及時準確的反應出來。
一、經濟發展與股市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把發展經濟作為工作的重點,國內生產總值取得了顯著的提高。1990年GDP總量從18774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全年國內生產總值67.67萬億元,增長了近36倍。經濟的大幅度進步帶動了國內生產各部門的建立和完善。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標志著我國的金融市場開創了新的局面。在股票市場成立的25年來,無論是階段性的短期還是中長期,股市出現了與實體經濟完全不同步的景象,大盤指數整體上處于下降趨勢,與我國蒸蒸日上的實體經濟迥然不同。而在成熟的及有效的市場上,股市是一國經濟的晴雨表,實體經濟構成了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實體經濟增長快,股市就會跟著上漲;實體經濟增長慢,股市就會大跌,并且會持續處于熊市。中國股市長期獨立于實體經濟的現象,說明了經濟的傳染性不足,資本無法在不同的領域實現靈活的流動,市場的有效性不足。
二、利率水平對股市的影響
利率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社會上的流通資本,促使資金在不同的市場流動實現利潤的最大化,當央行降低利率,公司的融資成本降低,有利于擴大生產、占領市場份額、提高收益。公司業績的提高,增加了人們購買股票的信心,并且利率的下降減少了儲存在銀行的金額,增加了投入在股市中的資金量,在有效的市場上股市會持續的上漲。而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由于連續性好、交易活躍,進而從資金層面顯著影響著進入股市的資金總量。所以股市的波動情況應該及時反映該項指標。在短期的效應中,從股市運行的實際結果可以看到,上證指數在短線對利率的調整成反方向的變化,但在長期來看,影響非常小。
三、公司業績對公司股價的影響
股市的基礎是上市公司,股價上漲的根本是公司營業利潤的增加,股利分紅帶來股東的收益,所以公司經營業績直接關系個股的波動情況。在某個行業板塊取得了重大的創新突破,整個行業都會帶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產品能夠有效地占領市場,增加銷售收入進而提升人們對于股市的熱情。上市公司投入資金研發、實行高效的管理制度,吸引人們對公司前景的期待。所以無數優秀的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能夠顯著提高人們對未來股市的信心,大盤指數也會跟著上漲。
四、提高股市有效性的策略
從以上可以看出,目前中國股票市場的效率是低下的,既有政策制度的原因,也有信息傳導、投資者缺乏理性和上市公司自身的原因所致。為此,提出以下的改善策略。
1)增加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信息的公開透明程度有助于投資者判斷公司價值,提高投資行為的正確性。建立完善的會計監督體系,約束大股東、高管和財務人員的行為,提高財務信息質量。政府部門要承擔起管理的職能,關鍵的是對各種偷稅、漏稅、逃稅和避稅等違法行文加大懲罰力度。建立規范的社會監督體系,從外部加大對上市公司的監督力度。
2)個體投資者應該提高自己在股市投資中的策略,在專業知識和心態上改變自己。首先,認真學習基本的理論知識,對公司的消息面分析和K線走勢情況有基本的了解;在實際過程中,杜絕以賭博的心態進入股市,當未來行情不明朗的時候,應該離場觀望,減少從眾效應和過度交易造成的損失,多研究宏觀經濟走勢,提高自己的判斷力和自身素養。
3)增加市場的活躍度,發展大型的機構投資者,培育人們的理性投資理念、投資技巧。機構投資者包括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它們擁有大量的資金,并且技術發達,管理先進。機構投資者吸收了大量的閑散資金,利用自身的優勢,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中長期的價值投資更加注重公司的經營業績與盈利水平,促使公司的管理者注重提高公司的內在價值,促進市場走向規范和完善。
4)健全股市的監管制度,加強對股票市場的有效引導,目前我國股市股權結構不合理,減持國有股是一項復雜艱巨的工程,制定有利于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法律法規。比如手續費的市場化,改變國家統一制定傭金為券商根據自己的經營情況自主決定,鼓勵證券公司的合法競爭,讓公司在市場化的過程中優勝劣汰,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效率。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基金市場、期貨市場等金融市場,增加各個市場的資金流動性,可以有效的分散風險,增加收益,實現資金的有效配置。利率市場化的逐步實施,可以及時有效的反應資金的供給和需求狀況,對引導資金流向有重大影響。在金融市場上,減少行政干預,讓市場規律充分發揮作用對股市的發展有長遠的推動作用。
五、結束語
股票的有效性為股票市場的發展提供了發展的最終方向,在有效性的市場上,投資者是理性的,市場信息是完全的,價格的波動反映了供給和需求的變化,這種情況下,股票和實體經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但是現實的生活中,市場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股票市場也是由不完善到完善運動,我國的股票市場還不是十分健全,監管部門和參與者需要從實際情況加強信息的傳導、投資行為的理性和市場的聯動性。切實發揮股票對于經濟的有效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馬燕舞.中國股票市場有效性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6月.
一、引言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鋼鐵行業進入一輪快速增長期。其爆發式的增長使中國從1996年起粗鋼產量居全球第一。然而第一名的背后卻存在鐵礦石成本居高不下,產品同質化程度嚴重,產業布局不合理等問題。為了解決鋼鐵行業的無序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和發展委員會于2005年頒布了《鋼鐵產業發展政策》,有效推動了中國鋼鐵行業并購的發展進程。隨著2008年末金融危機的蔓延,中國鋼鐵行業受到國外經濟環境疲軟以及國內需求拉動降低的雙重影響,其并購趨勢已經逐漸由行業內轉向供應鏈上下游。整合中國鋼鐵企業的規模,提高中國鋼鐵行業的市場競爭力,優化鋼鐵產品結構等幾方面將引導中國鋼鐵行業下一步并購戰略的展開。
二、中國鋼鐵行業并購的模式
中國鋼鐵行業自2005年之后,涌現出一輪又一輪的并購浪潮。根據其并購模式的不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一)中央企業跨區域對地方企業的并購
作為中國鋼鐵企業龍頭老大,寶鋼近幾年頻頻出手,先后跨區域并購了八一鋼鐵和寧波鋼鐵。從成效看,寶鋼的跨區域并購模式、“行政加市場”的手段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以八一鋼鐵為例,2007年,經國務院國資委批準,八一鋼鐵集團48.46%的國有股權無償劃轉由寶鋼集團持有,寶鋼集團成為八一鋼鐵的實際控制人。八一鋼鐵正式進入寶鋼集團后,引入了寶鋼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同時,寶鋼向新八鋼注入30億元資金,支持其改造生產線、提高管理水平、調整產業結構,增強產品競爭力;八一鋼鐵則發揮其區位優勢,將寶鋼的銷售布局擴大到中西部,并有效地輻射到西亞地區。
寶鋼集團屬于中央企業,而八一鋼鐵集團屬于新疆地方企業,因此這種資產無償劃轉的方式,僅限于同屬國有企業之間的并購重組,并且主導企業具有明顯的優勢,常現于政府主導的并購重組中。
(二)地方政府成立新企業統一并購行政區域內部企業
山東省重組濟鋼和萊鋼,成立山東鋼鐵集團;河北省重組唐鋼、承鋼、宣鋼、邯鋼成立河北鋼鐵集團,主要采取行政主導、資產捏合的方式。2008年3月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成立,而歷經4年的時間,其下屬的濟南鋼鐵以換股形式合并萊鋼股份,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才正式亮相資本市場。這種整合式的區域內并購重組由于企業經營模式、資產狀況、工資收入、管理層人員安置等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阻力。但山東省內有效壓縮了鋼鐵行業規模,通過建立鋼鐵精品基地,加速鋼鐵企業轉型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
(三)戰略聯盟式聯合重組
2005年鞍本鋼鐵集團的成立意味著中國鋼鐵巨無霸的誕生。而鞍鋼集團和本鋼集團只是名義上的聯合,實質未發生股權轉換。雙方倚靠遼寧省較為豐富的資源,共享市場,優勢互補,并針對自身的特點制定了較為獨立的發展規劃。因此,鞍本聯姻,可以增加規模效應,對遼寧省整體鋼鐵業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但這種非產權型的聯合,大多采用比較松散的方式,僅僅是一種戰略上的合作。
(四)民營企業的自發并購重組
《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要大幅減少鋼鐵企業數量,全國形成六家至七家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因此,占據中國鋼鐵行業半壁江山的民營鋼鐵企業只能通過并購重組才可以生存。2008年末,唐山39家民營鋼企共同出資,成立了長城鋼鐵集團和唐山渤海鋼鐵集團。兩家鋼鐵企業擬在2012年通過搬遷改造,減量置換等手段,最終整合成一個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產能1000萬噸以上的鋼鐵集團。民營企業的合并,對中國鋼鐵產業結構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中國鋼鐵行業并購的特點
與國外鋼鐵行業成熟的并購相比,中國經濟制度的不完善導致中國鋼鐵行業在近十年的并購過程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一)政府導向明顯,缺乏市場化并購
從并購的幾種模式可以看出,政府在并購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每一次大的并購行為都有政府在背后做推手。并購體現的是政府的意志,而非企業本身的需要,某種程度上有些企業是“被并購”。中國鋼鐵企業走進了只追求規模效應,而疏忽了利潤最大化的怪圈。政府的包辦行為造成政府實際上成為企業經營虧損的最終買單者,不利于企業的自我約束[2]。這種非市場化的并購會降低優勢企業的競爭實力,使他們背上沉重的包袱,導致經濟效益大幅下滑。
(二)鋼鐵企業盲目并購,缺乏戰略布局
近年來,中國鋼鐵行企業希望通過擴大規模,增加產能在世界鋼鐵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而這種產能競賽導致中國鋼鐵企業在并購中以機會為導向,“撿到籃里就是菜”,至于這種機會性的并購與企業未來的戰略布局是否吻合一致缺乏考慮。盲目的并購行為導致中國鋼鐵企業產量不斷上升,利潤逐年下降。很多企業在并購前缺乏戰略設計,并購后使企業整合陷入困境。
(三)并購的外部環境不成熟,阻礙較多
隨著越來越多的省內鋼鐵企業并購發生,提高了地區鋼鐵產業的競爭力,但這種區域內的大范圍整合的另一目的是為了防御本地區鋼鐵企業被區域外其他優勢鋼鐵企業并購。這種行為造成了區域內鋼鐵市場的相對壟斷,不利于市場競爭,更容易形成市場的割據。同時,中國與并購相配套的法律制度,金融機構等也不盡完善,導致并購過程中無法可依,融資手段匱乏,增加了企業并購的難度。
三、中國鋼鐵行業并購的趨勢
在一定條件下,橫向并購能使企業規模擴大,生產要素增加,從而引起規模收益的遞增。過去數年,中國鋼鐵企業無論是實施區域內重組還是跨區域并購,基本采取橫向并購的方式。
而基于產業鏈的縱向并購在近兩年里逐漸成為中國鋼鐵企業應對鐵礦石價格上漲和鋼材市場萎靡的策略。通過縱向并購,中國鋼鐵企業可以穩定鐵礦石等原材料的供應和產品的交付能力,制訂有效的作業計劃可縮減原材料的閑置時間和產品的交付周期,從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針對下游行業的發展情況,并購重點客戶的配套工廠,提高鋼材的深加工能力,促進鋼鐵服務貿易的發展。只有建立完善的產業鏈,才有利于抵御上下游給鋼鐵行業帶來的風險,穩定供求關系和市場地位。
單純的橫向并購和縱向并購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還將會是中國鋼鐵企業并購的主要形式。但這兩種形式的簡單融合已經難以提高中國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的速度,同時可能造成惡性競爭,強行兼并等負面影響。因此,中國鋼鐵行業首先要建立相互持股的戰略聯盟,形成一批在全球鋼鐵行業中有實力、有對抗力的大企業。其次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引入混合并購的方式,圍繞核心競爭力實行多元化經營,為自己的資金實力擴容。
四、結論
中國鋼鐵行業并購不能以企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為單一的目標,必須從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核心競爭力等多方面入手,改變現有落后產能規模大、高端產品缺乏、產業布局不合理的情況。只有不斷完善現有的并購模式,通過橫向并購,縱向并購和混合并購相結合的方式,提高鋼鐵行業的盈利能力,才可以改變由政府主導的并購行為,真正實現市場化并購。
參考文獻
[1] 張超,賈晉平,孟哲.鋼鐵企業的戰略性并購重組[J].經濟與管理,2010(4):37.
[2] 倪峰.中國鋼鐵行業兼并收購路徑研究[J].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08(3):25-29.
[3] 張文魁,張永偉.我國鋼鐵行業發展走勢及重組整合的可能性分析[J].經濟界,200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