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0:5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性質及培養模式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屬于工科專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由于化學工業的相關領域極為廣泛,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涉及的專業方向也就非常多樣化,各高校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特點亦不盡相同。我校近年來根據社會經濟、工業發展的需求趨勢,兄弟院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方向的設置,以及我校原有的相近專業優勢,設置了能夠體現我校特色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方向,逐步建立了適合我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教育培養模式。2008年,我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已有7屆本科畢業生,其學生就業形勢良好,社會反饋積極.在制定教學計劃的工作中加強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適應能力更強的化學工程與工藝人才。
2.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任務
根據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性質,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任務是培養學習化學工程學與化學工藝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化學與化工實驗技能、工程實踐、計算機應用、科學研究與工程設計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對現有企業的生產過程進行模擬優化、革新改造,對新過程進行開發設計和對新產品進行研制的基本能力。由于涉及化工的學科和領域很多,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除了讓學生學習一般應用化工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還應該結合本地區、本行業及本校的實際情況,重點學習化工在某個或某幾個領域中的具體應用,以便形成不同高校應用化工專業的特色專業方向.
3.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化學工程與化學工藝方面的知識,能在化工、煉油、冶金、能源、輕工、醫藥、環保和軍工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
為了使不同高校既有統一的規范,又有不同的專業特色,根據應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任務和業務培養目標,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畢業生應該具有較扎實的化工理論基礎,較寬的化工應用知識以及一定的工程技術基礎,從而該專業的課程設置(公共課、基礎課除外)應由基礎化學課、工程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3部分組成。基礎化學課包括: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等。工程基礎課主要包括:化工儀表與自動化、化學工程基礎、電工電子學等。專業方向課:可根據具體方向選擇專業化學課,如電化學工程方向可選理論電化學、化學電源工藝學、電解工程和電鍍工程等。精細化工方向可選擇化工工藝學、化工分離工程、化學反應工程等。另外實踐性環節包括基礎實驗、綜合實驗、提高實驗、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
我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方向
基金項目:陜西省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1BY60);榆林學院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研究項目(項目編號:HGY2015-10,JG1530,ZD1508)。
榆林學院在陜西省高等學校“質量工程”和“本科教學工程”項目的導引下,以“育人為本、夯實基礎、廣泛聯合、突出實踐、注重應用、提高能力”為指導思想,以知識、技能及素質的培養為主線,在地方應用型高校中首次構筑并實踐了“重基礎、寬口徑、廣聯合、突實踐、強能力”的能源化工技能型人才培養新體系[1-2],即從傳統化學工程與工藝理論課程體系向“化工課程群―化學課程群―材料科學課程群―裝備與控制課程群”四元三階的交叉學科理論課程體系演變;從傳統實踐教學體系向“三層次實驗―三模塊實習實訓―多途徑技能創新訓練”三元三階的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演變。
四元三階理論課程體系
現代化工學科的發展已經和能源、材料、機械等多個學科深度交叉,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傳統課程體系已經無法為這一發展提供充足動力,能源化工生產過程中也急迫需要化工工藝師、化工設備師、化工儀表師、化工產品分析師等復合技能型人才,這意味著傳統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課程體系面臨重新“洗牌”的形勢,不少課程需要減少學時,一些新課程又需要開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從傳統課程體系向“化工課程群―化學課程群―材料科學課程群―裝備與控制課程群”四元三階的現論課程體系演變。全新的現論課程體系可以使學生在知識結構上達到“產教融合,卓越培養”,既具備扎實的工科基礎,又具備與時俱進的工程思維,有力地提升了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3]。榆林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的產業發展為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新課程體系的建設提供了思路。圖1顯示了已構建的四元三階理論課程新體系的框架。
“化工課程群―化學課程群―材料科學課程群―裝備與控制課程群”均由學科平臺課(必修課)、專業方向課(必選課)和選修課組成,使學生具有扎實的化工基礎和良好的工程素養,為學生提供了適應地方產業特色的知識體系,為區域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設提供了大量復合技能型人才。
三元三階實踐教學體系
新形勢下,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改革的重點是注重應用、重視實踐、突出工程思維能力的培養。化工學科作為一門注重實踐能力培養的應用型學科,人才培養更需要深入了解實際能源化工生產過程,加強基本技能培養,強化應用能力訓練并提升綜合工程素質。[4-5]我校構筑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已從傳統單一的“基礎實驗―專業實驗(實習)”演變為“三層次實驗―三模塊實習實訓―多途徑技能創新訓練”三元三階的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圖2顯示了三元三階實踐教學新體系的框架。
三元三階實踐教學體系中,三層次實驗包括基礎實驗、綜合實驗、專業技能實驗;三模塊實習實訓包括課程設計與專業見習、仿真與綜合實訓、生產實習;多途徑技能創新訓練包括畢業論文、科創活動、產教融合。其中,三層次實驗、三模塊實習實訓和畢業論文為必修內容,科創活動、產教融合為選修內容。立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貫穿了本科四年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嫻熟的實踐應用技能。通過系統的、綜合的技能訓練,使學生了解了產業發展方向和地方經濟特點,強化了學生工程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全面提升了技能型能源化工人才培養質量。
3、寬口徑大類培養與特色化分類提高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工程特色顯著、專業口徑寬、覆蓋面廣,作為榆林學院升本后的第一個本科專業,在榆林煤、氣、油、鹽四種資源轉換驅動下,專業培養目標不能局限于單一方向,適應性要廣,因此只能實行化工大類招生。新形勢下應用型本科教學改革的趨勢一是加強專業基礎、實行大類培養;二是重視實踐、突出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實施“寬口徑大類培養與特色化分類提高”的培養方案,對于國家能源化工基地經濟建設所需的技能型能源化工人才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鵬、高維平、李健秀:《化工專業人才培養的教育內容和知識體系的構建》,《化工高等教育》2007年第24卷第5期,第1-4頁。
[2] 劉崢、陶慧林:《地方高校化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與實施》,《教育教學論壇》2010年第35期,第214-215頁。
[3] 姚干兵、王雅瓊、張曉紅:《拓展化工專業實踐 優化創新人才培養》,《廣州化工》2012年第40卷第23期,第170-172頁。
當前,大多數工科專業將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的課程內容進行重新組合,形成無機及分析化學。通過系統地學習和掌握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以及化學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無機及分析化學中的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物質結構、四大平衡理論是要求必須掌握的。這些基本理論和知識在能源化學中的應用是很基礎的東西,能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化學基礎。[1]我們所開設的新專業能源化學工程,主要研究方向為:能源清潔轉化、煤化工、環境催化、綠色合成、環境化工。它以化工的理論與技術為應用基礎,圍繞新能源利用與化學轉化,實現能源利用和可持續發展。重視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推動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與實驗創新能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是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改革必須直面的棘手問題。因此,進行模塊化優化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內容、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無機化學的興趣、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革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有效提高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教學質量,可以滿足社會及區域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和素質教育的要求。
一、模塊化優化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內容
所謂課程模塊,描述的是圍繞特定主題或內容的教學活動的組合,或是一個內容上及時間上自成一體、帶學分、可檢測、具有限定內容的教學單元,它可以由不同的教學活動組合而成。模塊化教學強調理論教學、實踐、練習、研討的同步式一體化的教與學,強調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把理論、實踐等環節緊密結合。基于以上課程模塊化的考慮,將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兩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教學(見表1)。由于將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的課程內容打亂后進行重新組合,導致概念和知識點多,各章節之間存在較強的獨立性。[2]因此,要合理安排大一第一學期的教學內容,這樣有助于學生轉變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
二、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無機及分析化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學習興趣是主動學習的原動力。要學好無機及分析化學,激發學生的興趣至關重要。[3]在緒論教學過程中,要做好本課程的介紹及發展前景和學生學習心理方面的工作,在無機化學教學中建立好教師、學生和教材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第一,在緒論課上介紹無機和分析化學發展過程及發展前景,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本課程的重要性,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接著主要介紹無機及分析化學的作用及學習方法和相關考核辦法。第二,闡明化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環境、能源、材料以及人類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以此為載體深入淺出地介紹化學與人類生活、社會發展的關系。第三,在專業導論課上強調無機及分析化學是能源化工類相關專業的基礎課,能為以后的專業課學習和將來從事工作奠定基礎。第四,通過新生認知見習,讓學生在參觀相關無機化工企業中獲得感性認識;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利用一些貼近生活的例子解答知識疑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五,建立合作學習小組,布置課后課題作業,利用網絡資源學習無機及分析化學,查找相關資料完成課程論文作業。
三、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革新教學方法
在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中,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革新教學方法能提高教學效果。要面對的教學問題有:課前制作精美的多媒體課件,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主講教師課堂講授“動”與“靜”結合,活躍課堂氣氛;不可徹底忽略傳統的板書;進行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技術相結合,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4]第一,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模擬化學反應歷程,讓學生清晰地看到原子或分子的拆分及重新組合的過程,化抽象概念變為具體事物,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化學概念的理解。如,Flas制作了各種類型分子雜化軌道(sp,sp2,sp3,dsp2等)的形成過程。第二,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教學重點、難點,實現人機對話,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課本內容。第三,進行多媒體教學時,應以學生為主體,但教師依然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四、培養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
通過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化工學科競賽活動是調動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學生對無機及分析化學基礎課程興趣的重要舉措。[5]第一,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廣西各類化學實驗技能競賽,堅持開展國家級、省部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驗項目。第二,為了鼓勵和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學院組織學生參加化工年會化工論文競賽。第三,開放實驗室,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開放實驗室的研究課題;設立創新實驗基金,由學生自由申請,對實驗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學生給予創新基金資助。此外,改革無機化學教學方法,必須將傳統的驗證性實驗轉變為新型的探究性實驗,通過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導師的指導下,學生在設計實驗方案中能夠開發智力、培養良好的實驗素養,鍛煉自學能力。
五、適應能源化工專業要求方面的改革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是一個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在理論教學上要求學生掌握能源化學工程基礎理論和相關技能。在實踐教學上,應明確教學過程中的內容重點和難點,尤其是熱力學方面的內容應該重點詳細講解,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能源轉化及利用過程中的一般規律,為低碳環保使用能源奠定基礎。我們針對實踐性很強的能源化學工程專業,依據其專業的特點實施校內實訓和校外實習相結合,使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社會實踐活動等環節能為培養具備高素質的能源化學工程專業人才服務。此外,我們還完善校內實驗實訓和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向企業提供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建設與加強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在實踐評價體系的建設中,收集專家評價、教師評價、實習接收單位評價、系(分院)自評、學生評價等信息,做到以評促建。
六、結論
本文針對我校能源化學工程專業開設的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在優化教學內容、激發學生興趣、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能力以及適應專業要求方面對教學環節進行了總結和探究。加強基礎理論知識教學使學生具備扎實的實踐技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教學質量,能為培養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韓洪晶,楊金保,劉淑,等.能源化學工程專業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建立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15):228-229.
[2]孟廣波,畢孝國,付洪亮.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優化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3):145-146.
[3]朱清,李成勝,張征林.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改革初探[J].化工時刊,2013(4):49-50.
根據現代化學工業的特征及社會對化工人才需求的趨勢,應用型高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化學化工理論基礎扎實,實踐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外語與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適應化工、冶金、能源、輕工、醫藥、環保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2]。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與專業能力包括7個方面: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科學素養,能處理好人與環境、人與社會的關系;②掌握化學工程與工藝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③掌握化學裝置工藝與設備設計方法,掌握化工過程模擬優化方法;④具有對新工藝、新產品、新技術和新設備進行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初步能力;⑤了解化學工程的理論前沿,了解新工藝、新技術與新設備的發展動態;⑥掌握文獻檢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⑦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2]。因此,根據現代科技和生產的發展需要,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把握高等教育規律和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特征,制定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過程中,合肥學院借鑒德國應用科學大學培養應用型人才成功經驗,非常重視企業的作用,將企業要求與學生的培養相結合,構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學體系,確定了以“面向企業、立足崗位、注重素質、強化應用、突出能力”為指導思想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理論教學體系體現“三個服務”原則:基礎理論教學要為專業技術課教學服務,理論教學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服務,把素質教育貫穿于教學全程,為培養學生具有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服務,注重培養學生對技術成果的吸納和綜合應用能力。建立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形成基礎實訓、專業實訓及校內、外實訓教學相結合的綜合實訓教學一體化,完成實訓教學。促進學生掌握專業技能,實施“四年九學期制”,提高學生就業競爭能力。
1.2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人才要求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是為了適應新世紀化學工業的發展而設置的,是由原來的化學工程、有機化工、無機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細化工、煤化工、工業催化等專業合并而成的寬口徑專業,覆蓋面寬、涉及領域廣[3]。該專業具有兩大特色:一是覆蓋面廣。研究領域涉及無機化工、有機化工、精細化工、材料化工、能源化工、生物化工、醫藥化工、微電子化工等諸多領域;二是工程特色顯著。該專業以化學工程與化學工藝為兩大支撐點,化學工程主要研究化工過程及設備的開發、設計、優化和管理。化學工藝則研究以石油、煤、天然氣、礦物、動植物等自然資源為原料,通過化學反應和分離加工技術制取各種化工產品。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涉及的工程放大技術、系統優化技術和產品開發技術,不僅在化工領域,而且在醫藥、材料、食品、生工等眾多相關領域均大有用武之地。因此,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培養的學生應有較強的工程能力和工作適應性,需掌握化工生產技術的基本原理、專業技能與研究方法,具有從事化工生產控制、化工產品和過程的研究開發、化工裝置設計與放大的初步能力[4]。
1.3應用型化工人才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高等工程教育強調綜合素質的基礎作用和工程素質的定型作用。培養應用型化工特色人才,核心就是培養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教育教學基本規律,堅持育人為本,教學為綱,根據學生需要,圍繞學生能力拓展和知識結構構建實踐教學體系。該體系由基本技能、專業能力、綜合能力三層次訓練組成,將課外創新活動和社會實踐有機融合。借鑒德國成功的經驗,培養學生工程設計能力、項目實現能力及創新能力。實踐教學根據能力要求可分為3個層次:基礎實踐層、專業實踐層、綜合和創新實踐層。基礎實踐層以強化“三基”,培養基礎能力為目的,將基礎化學實驗分為3個層次和5個模塊,構成一個彼此相連,逐層提高的體系[5]。通過化學專題研究訓練,強化了知識和技能的綜合性;認知實習在實踐教學體系中處于承上啟下階段。學生在與自己相近或相關的崗位上經過認知實習,了解專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能力、素質,有利于他們結合自己的興趣,規劃未來發展,在專業方向的選擇、課程模塊的選擇上會更加理性。2周金工實習和1周電工電子實習,實現基礎能力培養目標;專業實踐層是在理論教學和基礎能力培養的基礎上,通過專業基礎實驗、課程設計、工程實訓等實踐教學的環節實現專業能力培養;綜合和創新能力是對技術基礎知識、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的綜合體現,反映學生整體素質。通過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配合第二課堂科技活動,達到培養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目的。總之,各層實踐教學活動層層遞進、相互滲透,達到培養目標規定的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要求。
2圍繞工程能力培養,實施實踐教學改革
2.1突出強化實踐鍛煉,提高教師實踐教學水平
教師是實踐教學體系的主導者,也是實踐教學體系的實踐者。要培養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必須要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按照這一思路,為所有的實驗室配備了具有碩士學位的專職實驗教師,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培養教師的實踐能力,派合肥學院高學位高職稱的教師到企業去鍛煉6~12個月,增加教師的工程意識和實踐能力。根據學院要求成立了實驗技術教研室,這不僅是名稱和內涵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轉變,建立實驗技術教研室,由教授、博士擔任主任,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為成員,研究實踐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進行實驗教學、實驗課程內容和方法改革等工作。目前,和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實驗實踐教學有關的合肥學院院級教研立項6項,安徽省教育廳立項3項,獲得教學成果獎合肥學院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安徽省三等獎一項。聘請企業和設計院等單位人員擔任教師,讓學生參與解決實際工作問題,提高實踐能力。
2.2加強實踐教學條件建設,提供實踐教學載體
實驗室和實習基地是完成實踐教學內容所必需的保障平臺。在實驗室建設方面,加強以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課程為支撐的基礎化學實驗室建設,和以化工原理為支撐的化工基礎實驗室。專業實驗作為一門最能反映專業特色,與專業科學技術發展關系最為密切的實踐性課程,必須跳出原有的框架,重新構建一個能夠全面反映化學工程學科發展方向、適合按專業大類組織實驗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框架。根據化學工程與工藝核心課程化工熱力學、傳遞過程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分離工程和技術化工工藝學作為構架,遵循以下原則:緊扣化工過程研究與開發的方法論;充分考慮工程學與工藝學實驗的適當平衡;具有典型性、力求先進性、增加綜合性;實驗內容既符合化學工程與工藝學科發展規律,又具有鮮明的先進性和特色,建立了化工熱力學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根據專業和學生發展需要,在專業方向上設立分離工程和精細化工2個化工專業方向,并建立精細化工和分離技術2個實驗室,建立膜材料和膜過程院級重點實驗室1個。校外實習是強化專業知識、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綜合性教學環節,校外實習基地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場所,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紐帶[6]。以校企互利雙贏為機制,開展產學合作,和中鹽四方集團等14家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與企業合作共建實驗室2個。每年由校內和企業教師共同指導學生進行實習,并在畢業論文(設計)環節,由企業提出課題,真題真做,學生將所學知識和生產實際相結合,取得在書本上得不到的收獲。中鹽四方集團、東華集團工程技術人員指導學生設計多次獲合肥學院優秀畢業設計(論文)獎。
2.3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著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培養目標:使畢業生適應國家經濟與科技發展的需求,成為具備寬厚的理論基礎知識,通曉化工生產技術的專業原理、專業技能與研究方法,能夠從事過程工業領域的產品研制與開發、裝置設計、生產過程的控制以及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科技人才。
主干學科: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化工機械、精細有機合成原理等。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大學物理、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和一門必選的專業方向課程。 另外輔修化工經濟技術分析、電工電子等。
主要專業實驗:有機化學實驗、無機化學實驗、化工熱力學、化工傳遞過程、化學反應工程、化工過程系統工程、工業催化和應用化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化學與化工基礎實驗、認識實習、生產實習、計算機應用及上機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計算機應用要求較高)等。
專業發展方向: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精細化工。
1.華東理工大學 2.天津大學 3.北京化工大學 4.南京工業大學 5.大連理工大學
6.浙江大學 7.中國石油大學 8.華南理工大學 9.太原理工大學 10.四川大學
11.鄭州大學 12.湖南大學 13.哈爾濱工業大學 14.西安交通大學 15.上海交通大學
16.江南大學 17.中南大學 18.南京理工大學 19.中國礦業大學 20.湘潭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化工系創辦于1949年,1952年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一批著名化學家匯集大工,形成了具有雄厚實力的化工學科。改革開放后,化工各學科發展很快,師資隊伍和招生規模不斷擴大,1984年發展為化工學院,學院設有化學、化學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化工、化學工藝、工業催化、精細化工、高分子材料和化工機械等9個系,24個教研室。現有本科生2410人,碩士生494人,博士生241人,博士后科研人員7人。教職工370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3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導師37人,教授53人,副教授80人,高級工程師17人。
化工學院現有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覆蓋了其全部五個二級學科――化學工程、化學工藝、應用化學、工業催化和生物化工,并設有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此外還有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化工過程機械博士點和3個理科化學碩士點。生物化工、應用化學、環境學科設有“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學院擁有應用化學國家重點學科,化學工程、工業催化和生物化工三個遼寧省重點學科,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分析中心及15個研究所,擁有400兆核磁共振,氣/液質譜、飛行時間質譜、X射線衍射儀等大型分析儀器40余臺,成為我國培養化工高層次人才和科學研究的基地。
化工學院作為大連理工大學的重要學院,50年來為國家培養了2萬名畢業生,其中許多人成為國家各部委和省市領導,中科院院士,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以及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廠礦企業的廠長、經理、總工及業務骨干,為適應社會需求培養了復合型、外向型高技術人才。
化工學院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已經與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奧地利、英國等國家的大學、研究機構或公司建立科技合作和學術交流。
化工學院辦學宗旨是以人才為本、創新為先,辦學思路是以貢獻求支持,以改革促發展。重視面向社會經濟建設的重大關鍵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每年都承擔一批國家、省市級科學基金和“973”“863”及“九五”重點攻關項目,同時與企業建立產、學、研三結合緊密型協作關系,解決技術難題及高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工作,化工學院每年科學研究經費達3000萬元以上,近兩年科技成果顯著,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三項、二等獎三項。
問題1: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學生應掌握怎樣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化學工程、化學工藝、應用化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化工裝置工藝與設備設計方法,掌握化工過程模擬優化方法;
3.具有對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進行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國家對于化工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化學工程學的理論前沿,了解新工藝、新技術與新設備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問題2: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學生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知識面寬,可到工業部門從事化工類產品的設計、施工、生產管理、技術開發、應用研究以及貿易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科研、商貿、行政等部門從事與化學工程相關的工作。
也可在化工、煉油、冶金、能源、輕工、醫藥、環保和軍工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還可以到化學工廠、大學、政府社團、保健服務、中學、醫院、工業實驗室、圖書館、醫藥公司、私人企業、實驗研究所等從事相關的工作。
問題3: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方向的不同有差異么?
化學工藝包括能源化工、材料化工、有機化工、環境化工、高分子化工、無機化工等眾多領域,覆蓋面廣。它不僅涵蓋了傳統的基礎領域,同時與材料、能源、生物、醫藥、環境等學科滲透融合,不斷地培植出新的生長點。它既是一個歷史悠久、曾作出重大貢獻的學科,又是一個新世紀不可缺少的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的學科。
化學工程是以化學工業及相關生產過程中所進行的化學、物理過程為研究對象,探究其所用設備的設計原理與操作方法以及最終實現過程優化所應遵循的共性規律。本專業方向學生主要學習化工流體流動與傳熱、化工傳質與分離過程、化工熱力學、化學反應工程、化工傳遞過程基礎、化工數學、化工分離過程、化工工藝學、化工過程分析與合成、化工設計等課程。為拓寬專業面,增加適應性,還開設生化基礎、石油煉制工程、環境化工、化工機械基礎、ChemCAD等課程。
問題4:與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相近的專業是什么?
制藥工程(主要是化學制藥)。
問題5: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中的催化科學與工程具體是什么樣的學科?
它是催化化學、材料物理及化學工程之間的交叉學科,具有理工結合的特點。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224-01
1.現狀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是一個老牌的專業,長久以來為行業輸送著新鮮血液,促進著經濟的長足進步。但是近年來,由于高校的擴招,掛靠化工專業的熱門方向此起彼伏誕生,專業師資的整體能力跟不上等等原因,使專業人才的整體素質和能力有所下降,而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對專業人才的需要異常迫切。高校要抓住機遇,善于利用地方資源,促進專業辦學特色, 提升人才綜合能力, 提振專業的就業水平與競爭力。因此高校培養既有專業理論能力,又有動手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尤為重要。
因此,新培養方案的制定與實施尤顯突出。我校于2010年著手修改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培養計劃,新培養方案于2011屆開始實施。
2.新培養方案的特點
2.1 培養目標明確,突出專業特點,體現專業應用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夠掌握化學工程與工藝方面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和知識,能在石油化工、煤化工、化工工藝、工業催化、能源、醫藥和環保等部門從事生產、服務、研發以及設計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執行寬專業,厚基礎的教學指導方針,在培養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工程與工藝學科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學生掌握化工領域工藝設計與設備設計、模擬優化方法、對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進行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基本能力。學生在專業課學習階段,通過專業實習等途徑,緊密聯系石油化工、煤化工的生產實際,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及創新的初步能力”。
我校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有兩個方向,即石油化工方向和煤化工方向。我校地處遼寧化工城,素有“煤都”之稱,既有石油化工的研發和生產優勢,又有煤化工的產業與科研依托,發揮優勢,凝練特色,致力于教學理念和方式的創新,培養應用型人才,具有強大的優勢。
2.2注重培養規格,強化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首先,強調德、體。“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身體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素養”。
其次,強調外語和計算機能力。外語和計算機屬于工具型能力,會廣泛應用于將來的工作和學習。
重點強調專業能力。獲得專業基本知識,具備在專業生產第一線工作的基本能力;掌握專業領域內工藝與設備的基本設計能力;了解專業學科前沿,了解新裝置、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動態;具有對新裝備、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理解、運用和掌握的初步能力。
再次,強調了學生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要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2.3優化課程體系,體現厚基礎、寬專業的培養特色,拓寬專業口徑,淡化專業意識,加強基礎教學,培養通才,增強人才的適應能力,提升自我發展能力。
首先,新培養方案提高了原來要求的規定修滿教學學分,其中適當增加了實踐教學學分。
學校前兩年實施通識教育,不分專業,基礎教育課程一致性,后兩年體現專業特色,突出學科優勢。
其次,在專業基礎課設置上,強化了四大化學的理論課時與實驗課時,同時整合了兩個培養方向在《化工原理及實驗》、《化工熱力學》、《化學反應工程》、《化工設計》、《專業外語》、《儀器分析與實驗》、《電工學》等課程的一致性,體現了厚專業基礎,寬專業口徑的特點,增強了人才強大的理論基礎。
在專業必修課設置上,既要突出兩個方向的特色專業,又要體現我們學校的辦學特點,揚己之長,使培養的人才具有特色,滿足化工不同行業的需要。因此,我們將兩個專業方向的部分特色課程交叉選修。如:石油加工方向選修《煤化工基礎》、《潔凈煤技術》,煤化工方向選修《石油化學》、《石油加工基礎》,使所有的學生,既懂得了本專業的知識,也跨入了另一個相鄰領域,擴展了知識面,也強化了就業優勢。
2.4重視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鍛煉和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實踐能力,最終成為具備實踐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化工人才
新培養方案中,在實踐教學環節,除了傳統實習之外,引入了仿真教學,綜合實驗和綜合能力素質訓練,強化了實踐能力的重要性,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在實踐教學體系中,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實踐平臺,我們學校先后與地方6個化工企業及科研院所簽訂了實習協議,每年都有學生去進行不同類型的實習,同時,我們也鼓勵學生到企業委托實踐,增強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的培養。
在課設和畢業設計(畢業論文),大膽創新,允許學生參與教師或者企業的科研課題,發散思維,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挑戰杯”、“創新實踐”、“科技小論文大賽”“資格認證”、各種論文和實驗等大賽、以及參與各種培訓及調查報告等,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在仿真教學環節,學校引入了化工仿真實訓軟件,提供計算機房,使學生足不出戶,在計算機上就可以模擬實際化工工藝路線與實際化工裝置,自己動手操作,將理論知識與實際處理問題相結合,既鞏固了專業知識,也應用了專業知識,同時提升了動腦和動手能力。
在專業實驗環節,既體現兩個專業方向的共性,也強化了專業方向的特色。比如;石油化工方向學生開設化學工藝學專業實驗與石油加工專業實驗,而煤化工方向學生開設煤化工專業實驗的同時,也進行石油加工實驗,這樣既淡化了專業方向性,強化了大化工的概念,也使學生在就業中更具備了競爭力。
3.新培養方案的實施效果
新培養方案從2011屆開始實施至今,效果明顯。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學生對學習的課程感興趣程度增強,理論課學分普遍提高,受學業警示率明顯下降。
2卓越計劃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教學資源建設的思路
卓越工程師背景下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需要根據行業對化工工程師知識、素質和能力的要求,確定相關課程和實踐教學環節,將涉及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工程實踐能力、工程綜合能力培養、企業以及工程項目管理知識的課程納入培養方案中,增加工程教育相關課程,因此,必須按照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以教材建設和精品課程建設為手段,改革教學內容,加強教材建設,自主編寫和完善系列專業教材,使教學內容充分反映新世紀化工實際生產和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新要求。總體建設思路如下:
2.1構建“新體系”
構建以培養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工程實踐能力、工程綜合能力為目標的實踐教學新體系。按照基本技能層、知識應用能力與工程實踐能力層、創新能力與工程綜合能力層等“三層次”,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工程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基本技能層,主要通過課程實驗、上機操作等實踐環節加深對理論課程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在知識應用能力與工程實踐能力層,主要通過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社會實踐等環節實現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在創新能力與工程綜合能力層,主要通過化工企業輪崗實習、化工企業項目設計與研究、畢業設計(論文)、大學生“挑戰杯”競賽、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產學研合作開發等方式實現對學生的工程綜合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2.2突出“厚基礎”
本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專業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分為通識教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三大模塊。通識教育包括數學與自然科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體育、素質教育公共選修課等,其課程學時占總學時的47.7%,課程學分占總學分的47.5%;專業基礎課包括相關學科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其課程學時占總學時的34.9%,課程學分占總學分的34.3%;專業課包括基本專業課和專業方向課,其課程學時占總學時的17.4%,課程學分占總學分的18.2%。突出了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厚基礎,為卓越工程師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2.3強化“寬口徑”
本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專業培養方案設置了精細化工、能源化工和生物化工三個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其中,精細化工方向課程模塊開設了精細化學品化學、精細化工工藝學、精細化工過程與設備、精細化工及分離實驗等課程;能源化工方向課程模塊中開設了煤化學、煤化工工藝學、潔凈煤技術、煤化工實驗等課程;生物化工方向課程模塊中開設了工業微生物學、生物化工工藝學、生化分離技術、生物化工實驗等課程。強化了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寬口徑,以滿足大化工行業對工程技術人才的要求。
2.4體現“重創新”
教材建設也是教學資源建設不可缺少的內容。在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教材的選用上,以“加強基礎、精選內容、有所創新、有利教學”為原則,盡量選用國家規劃教材或者比較權威的高水平教材。同時,組織教師立項編寫或參編高質量教材,如普通高等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或精品教材;自編配套輔導教材和講義,制作和充實各類聲像教學資料,積極開發具有專業特色的CAI課件,錄制網絡教學視頻。重點開展精品課程建設,爭取獲得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3門省級精品課程、4~5門校級精品課程,通過改革與建設,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打造出有扎實理論功底、掌握化工專門技能、有很強事業心和吃苦耐勞精神的應用型專業人才,以滿足現代化工業發展對化工專業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我們將不斷完善卓越背景下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教學資源建設,確保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確保專業建設項目績效。
3卓越計劃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教學資源建設存在的困難
卓越計劃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教學資源建設的內容相當豐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突破重重難關,其中最為突出的有校企合作、人才需求的個性化和多樣化以及師資隊伍建設三個方面。
3.1校企合作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我院不斷探索和完善校企合作的長效運行機制,努力通過各種渠道與企業溝通,先后在多家大中型企業設立了教學實習基地并成立了一個工程實訓中心,為學生營造了在企業進行實踐學習的良好機會。但有些企業為了兼顧安全生產、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益,不能為學生提供在相應的技術崗位上動手操作的機會,這樣一來學生的動手能力就得不到真正的鍛煉。
3.2人才需求的個性化和多樣化
不同的公司對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均存在差異,如同樣是培養化學工程與工藝卓越工程師,有些公司需要學生具有精細化工或生物化工方面的知識,而有些公司則需要學生具有能源化工方面的知識。因此,我們必須有的放矢地進行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卓越工程師教學資源的建設,以滿足不同公司對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多樣化需求。
3.3師資隊伍的建設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必須擺脫傳統的大學生培養模式,為了實現卓越工程師的培養目標和落實卓越工程師的培養標準,形成具有良好的學緣結構、知識結構和以中青年為主體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是順利、高效進行教學資源建設的必要條件。而要改變目前師資水平不足,知識結構單一和學緣結構不合理的現狀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
關鍵詞:化學工程;綠色科技;環境保護;綠色化學
1 通過合理運用綠色科技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一般來說,溫室氣體指的主要是二氧化碳。無論是在工業革命以及科技革命時期,還是在科技含量比較多的現代社會,發展日趨國際化和現代化,這些化工工廠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有的達到數萬噸,有的每年甚至會向大氣排放數十萬噸。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導致全球溫室效應日益嚴峻的罪魁禍首。由于相關的法律規定還不算很健全,沒有明確的法律處罰規定,所以在此之前,那些造成這一現象化工企業卻沒有為溫室效應負擔任何一點費用。
如今我們越來越重視環境氣候,這種狀況也有了明顯的改進,越來越多的化工企業都在積極的應用以及開發新的技術,從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還有一些新興的企業,變廢為寶,將二氧化碳利用到部分化工產品中,成為一種材料,只是這一項化工工藝,就可以使整個企業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降低數十萬噸。
2 在海水淡化工程的預處理過程中充分運用綠色科技
水是我們賴以生存不可缺少的,也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是社會發展穩步前進的重要資源。同時,占據如此重要位置的水資源,卻有著不可再生以及有限性的特點。當今社會的經濟發展飛速,淡水的日益減少,這種危機成為了全球性的一個環境難題。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淡水資源比較匱乏的國家之一。而新興的海水淡化技術,隨著它的廣泛應用,成功而且有效的緩解了我們目前淡水資源相對比較缺乏的現狀。早期此項技術的研發的不全面,成本也比較高,隨著科技的不斷更新,海水淡化的成本也在逐漸減低,成本的價格也能被大眾接受,不再是那些經濟發達國家才能使用的奢侈技術,在一部分發展中的國家也可以引進了。
海水淡化技術指的就是一種利用物理上或者化學上的方法將海水里面的鹽和水進行分離的技術。在進行海水淡化技術的預處理進程中,任何影響環境狀況的不良影響都沒有產生。并且在獲取海水資源的過程中,并沒有繼續對生態環境構成傷害。我們的黨所提倡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思想,就是指要在滿足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的同時,為子孫后代留下了可以繼續發展的環境狀況。因此,將綠色的化學工藝運用于海水淡化的過程中的這一舉措至關重要。因此,將綠色的科學理念與化工產品的生產過程聯系在一起,便成為了現代世界化的化工生產中的主要方向之一。在海水淡化構成的預處理過程中產生了一些氫氧化鎂,成為了環保領域新的寵兒,這種物質具有成本低廉,工藝簡單、不產生二次污染,處理效果良好的特點,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3 將綠色化學技術廣泛應用在我國傳統香精香料制造中
在日常化學產品的生產中,香精香料是不可缺少的添加劑之一。我國的香精香料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出口,是我國進出口貿易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逐漸加深,及全球性經濟蕭條的狀況逐漸加劇,我國的香精香料出口產業收到了很大的打擊,產品訂單大幅度減少。
在深入地調查我國香精香料產品出口訂單銳減現象的原因之后,不難發現,產品中有害雜質含量超標,是其最主要的原因。造成有害雜質含量超標的原因則在于生產工藝方面的缺陷。例如提取原料的時候在產品中有殘留以及包裝材料的使用不當等原因。其中,提取原料在產品中的殘留的問題,可以通過研究和開發新的提取技術來改變。包裝材料使用不當的問題,則應通過加強企業和工廠的監管力度,督促生產商家和企業反復試驗,選取符合有害雜質含量標準的外包裝物等方法來改善。還要牢牢掌握我國香精香料產品的優勢方面,不斷加強新技術的研究和其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才能夠滿足生產出高質量、低能耗的香精香料產品的要求。
4 綠色化學使可持續發展戰略任務逐步向前推進
化工生產的改革,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必要的能源以及物質方面的基礎。化學化工生產對于社會的進步發展方面的貢獻顯而易見。與此同時,大量的化工生產所產生的工業廢渣中,具有很多有毒物質,未經處理合格而隨意的排放,導致生態環境平衡失調,還會造成嚴重的污染問題。這些都會導致社會發展緩慢。新世紀,面對嚴峻的環境污染所提出的挑戰,可持續發展戰略這種道路的選擇,成為了歷史的必然。
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了我國的一項基本的國策。作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化學工業,在這一基本國策的指導之下,最行之有效的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方法便是綠色化學的開發和利用。綠色化學,不單單是指那些對環境產生的有害影響小甚至沒有有害影響的化學生產過程,更重要的是包括那些行之有效的且作用明顯的價格平民化的化學化工技術的研究以及應用。綠色化學的生產過程只產生非常少量的廢物處理,或者不產生廢物處理。其最主要的特點便是在生產的過程中,最大程度地充分利用資源,使原材料轉化為產品,盡量不產生污染。有利于化學化工產業的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這一道路的切實執行。
參考文獻:
[1]臧樹良、關偉、李川等,清潔生產及綠色化學原理與實踐[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3):228-232.
[2]劉森,羅澤鵬,都穎,劉思樂. 綠色化學工程工藝對化學工程節能的促進作用分析[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6(02)
[3]李興華,王增,王志營. 棗莊市煤礦綠色生態文明礦區建設綜合技術研究與應用[J]. 山東煤炭科技. 2015(03)
[4]龍澤波,張大群,張萬欽,張壽生,趙文喜,Fernando Javier,趙斌,張英峰. 渤海海水淡化反滲透法的預處理工藝[J].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2003(06)
[5]謝萍華,陸偉. 綠色化學與我國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J]. 杭州化工. 2008(02)
化學反應工程已成為化工類本科教育的一門專業課程,它以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工熱力學等化工專業基礎課為先修課程[1],但由于課程涉及大量的數學模型的建立、理論的推導,大多數學生在學習時普遍感到理論抽象,且在實際問題面前束手無策的高分低能現象。為適應新形勢國民經濟的發展和要求,我校化學反應工程課程體系在逐漸發生變化,探索出一種適合我校學生特點的新的專業課,為提高工程人才的培養質量、推動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一、改革與具體研究方法
結合反應工程理論教學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特點,我校化學反應工程課程教學團隊認為該課程體系的改革,應從單向傳授知識向互動性教學體系轉變,建立系統傳授與探索和創新研究相結合的新教學體系,具體如下:
1.課程體系“1+x”模塊化建設:課程體系“1+x”模塊化建設[2],深化反應工程理論的工業應用,直接關系到學生反應工程基本原理學習程度以及反應器設計與分析等工程能力的培養質量,不僅能增強理解理論知識的準確性和科學性,也擴展了反應器應用與新能源電容器、燃料電池等領域的應用,提高學生把握科技創新發展的命脈,鍛煉學生的科研思維,為其在將來就業后能獨立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將化學反應工程課程體系進行“1+x”模塊化整合。其中,“1”指化學反應的基礎理論知識及理想反應器,“x”指化工不同專業方向的非理想反應器及特色反應器。根據我校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工業催化、制藥工程等專業方向的特色,分別設置非理想反應器、催化反應設備、聚合反應器和制藥反應設備,并將催化反應設備與結合當代新能源領域電池、電容器研究相結合,幫助學生擴展知識應用范圍。根據學生情況及當代新能源研究熱點,建立師生互動欄目、網絡課堂和自測考試、qq群等,豐富學生第二課堂生活,擴展知識范圍。
2. “啟發互動式”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考的積極性,多媒體課件與實際工廠設備相結合[3],有助于提高學生感觀認識;模擬反應器操作的仿真動畫,使學生加深對這些理論、概念的認識、理解,增強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精心策劃授課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求課程教學團隊精心策劃、設計授課內容,合理運用多媒體與傳統板書相結合的教學手段,多采用 “啟發互動式”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考的積極性。比如:我校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技術模擬反應器操作的仿真動畫,結合生產實際操作中各種反應器的影像資料,不僅解決了傳統教學中老師難教、學生難懂的難題,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授課效果,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創新能力;采用flas進行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影放化工過程和化工設備的實際運轉實況,并輔以實驗與理論的緊密結合,有助于教學質量跨上一個新臺階。
3. 建設化學反應工程精品課程:精品課程要求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近年來,我校匯聚了一些化學反應工程的研究人才,如來自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南京大學、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著名學府,其組建的反應工程教學團隊將圍繞反應工程課程建設和當今新能源領域研究熱點進行大量的教學改革,通過課程網站建立師生互動欄目、多媒體課件、網絡課堂和自測考試、qq群等交流平臺,使課堂整體教學與網絡教學相互補充,并將課堂教學延伸到教室外,給學生增添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進而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 精選國外經典教材,為實施雙語教學做準備:雙語教育正成為中國課程改革中的一個熱門話題,是21世紀實現創新教育的一種重要教學方式。為了提升我校本科人才培養專業素質,提高學生專業英語的理解與應用水平,擬實施部分雙語教學在課程的考核中,專業術語用英文來表述,英文閱讀和答題占試卷的60%以上。
二、改革目標
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確定一套適合我校學生特點的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建立具有我校特點的化學反應工程實踐教學內容和培養方案,進一步提高我校化學反應工程課程的教學質量,為學生今后順利完成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以及科研能力的培養奠定扎實基礎。同時,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外,注重培養學生起對工程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化工及相關領域的實際問題。
三、結論
化學反應工程已成為化工類本科教育的一門專業課程,隨著化學工業的快速發展和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突出,新型反應設備與技術顯得越來越重要,反應要從實驗室放大到工業生產以及工業反應器的設計等一系列重要的化學工程問題都離不開化學反應工程的指導,為了適應新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國家及我校創新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進一步深化化學反應工程課程改革,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工程問題的創新能力,形成適合新時代人才發展的教學方式具有劃時代的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 G6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7)05-0181-02
黨的十以來,同志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而且多次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化學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國的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化學工業包括煉油、冶金、能源、石化、醫藥、塑料、化纖、橡膠、涂料等眾多工業,其發展速度和規模對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化學工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特別是具有很強科研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因此培養大量化工類科技創新人才成為我國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任務。
一、化工類研究生的培養目標
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是研究化學工業及其他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物質轉化、物質組成和物質性狀變化的一般規律,以及相關工藝與裝備設計、操作及其優化等關鍵技術的一門工程技術學科。它以化學、物理、數學、傳遞過程原理、化學反應工程等基礎理論為基本知識體系,以實驗研究、理論研究和計算機模擬等為研究方法,通過工程應用服務于經濟與社會的各領域,尤其是資源加工、原材料制造、專用化學品生產等。化學工程與技術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現代化學工程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實踐技能,具有較強科研創新能力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二、提高化工類研究生創新能力的方法與途徑
(一)加強化工類研究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創新意識是人類進行創新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是產生創新思維和創造力的前提。要想提高化工類研究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強其創新意識。指出: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研究生教育一定要加強研究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以尊重科W、大膽創新的思想影響學生,并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大膽地異想天開。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
(二)改革化工類研究生課程教學方式
化學工業是屬于知識密集型的行業,涉及化學、物理、數學、機械、電子等多門學科。化工類研究生要掌握如此龐大的知識體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對研究生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不斷更新教學方法。比如過去一般采用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教學模式,學生學習被動。改革后的研究生教學,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先對書本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再由學生講述、教師聽講并提問,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也可以采用研究性的教學方法,將書本里的主要理論觀點、疑難問題、有爭議的學術問題、學術前沿提出來,讓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基礎上查閱其他文獻資料,獨立鉆研或和同學進行合作交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欲望。
教師在實踐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組織研究生到生產現場,利用工廠的機器設備進行實踐教學,以研究生的獨立操作和學習為主,教師的指導為輔,結合工廠生產中的實際案例,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化工產品品種繁多,原料來源多種多樣,工藝流程也各不相同,而且每種產品的生產都有可能涉及不同的技術。為了克服現場生產條件的局限性,教師還可將現場教學與計算機模擬仿真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將模擬結果與生產實際進行比較,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注重化工類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化工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創新思想也只有通過實踐才會具有實際意義,因此必須注重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實驗室設備進行現場指導,運用科學的方法引導研究生主動觀察,通過提問引導研究生積極思考,開展互動式的教學實踐。[1]教師要讓研究生在實踐活動中靈活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去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有意識地培養研究生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為研究生提升創新能力打好基礎。
在實踐能力培養過程中,導師應讓研究生積極參與到科研項目中來,開展科研實踐。為了激發研究生的研究熱情,導師可以讓研究生獨立負責部分課題研究內容的設計與實驗,并且注意關注學生的研究進展與及時加以點撥。在科研實踐中,導師要充分挖掘研究生的想象力,鼓勵研究生提出新的理論觀點,肯定研究生的創新思維,從而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要為研究生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首先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創新意味著標新立異,需要個性的充分發展與張揚。導師要充分尊重研究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思想,讓學生大膽地設想、實踐, 并在實際科研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通過實驗和實踐來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導師要給學生多一些肯定,鼓勵他們敢于挑戰,敢于標新立異,敢于創新。導師只有充分尊重研究生的創新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其創新能力。
其次要為研究生創造合適的交流平臺。給研究生創造學術交流的條件,鼓勵他們多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多聽學術講座,使他們了解本學科的前沿動態,提高其專業水平和表達能力。通過與不同領域的研究人員進行交流,研究生可以接觸到更多更新的科研領域,這不僅能開闊研究生的視野,活躍其思維,激發其求知和創新欲望,還能培養其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從而對其創新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2]
再次要盡早讓研究生參與導師的科研課題,調動研究生從事科研工作的主動性,使其不被動學習,不過分依賴老師,并通過對實驗設備的自由操作、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及時地發現并解決問題,培養自己的科研創新能力。在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上,導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度。導師要以論文是否有創新作為評價選題價值的基本出發點,結合社會實際的需要,讓研究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論文題目,并給他們充足的時間進行創造性思考,從而讓學生通過自由、創新的選題,將創新思維貫穿于課題研究的始終。[3]
(五)提高化工類研究生導師的業務素質和創新能力
導師的業務素質和創新能力,對研究生培養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提升研究生的創新能力,需要導師具有淵博的知識、精湛的專業技術和強烈的創新意R。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導師要加大知識的儲備量,加快知識的更新,了解學科發展的最新動態,掌握學科最新的技術、方法和工藝,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學術水平。[4]名師出高徒,導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才有可能培養出高質量的學生。當然,導師在授之以魚的同時更要注重授之以漁,讓學生學會獲取知識的方法。
在培養研究生的過程中,導師自身要敢于創新。一方面,導師強烈的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可以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另一方面,導師應對學生研究方案的創新性提出較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導師掌握本課題最新的研究動態,也要求導師自身有很強的創新能力。有很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導師,肯定會鼓勵學生敢于提問、敢于創新,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也會認真對待或給予解答或引導學生去尋找答案,對于學生提出的新觀點也會尊重,還有可能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進行驗證,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激情,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
三、結束語
化學工業將隨著分子設計、催化、激光和化學仿生等方面的重大技術突破而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這既是化工類研究生的重要機遇,也使他們面臨嚴峻的挑戰。高校作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基地,任重而道遠。化工類院校只有增強研究生的創新意識,改革研究生課程教學方式,提高研究生的實踐能力,為研究生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并不斷提高研究生導師的業務素質和創新能力,才有可能有效提高化工類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高層次化工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 張曉桂,高波.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路徑與策略[J]. 中國印刷與包裝研究,2010(4):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