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0:5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村畢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文獻綜述
1.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現狀研究述評
國外對農業保險從農業經濟方面的理論研究自上世紀30代就已經開始。Wright和Hewitt(1994)發現,歷史上嘗試使用私人來承擔農業保險多重險的嘗試無一幸存。對于農業一切險和多重險的保險,基本上都由政府來直接或間接經營。1970年以后,運用經濟理論在解釋為什么會出現私人多重險和一切險保險市場的失靈問題時,理論界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討論,首先,由于農業風險具有系統性風險的性質,其覆蓋面和災害深度較為嚴重,因此,保險很難克服這方面的困難。其次是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而討論較多的主要是由于保險人和被保險人之間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所引起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KnightandCoble1997)。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表現在農業保險的參與率問題上,國外有很多的實證和計量經濟學方面的成果,也存在很多爭論。Calvin與Quiggin(1999)發現,農民參與聯邦農業保險項目的原因中,風險規避僅僅是一個很小的因素,而主要是為了得到政府的補貼。一些模擬研究結果顯示MPCI收益會隨著農場位置、作物和區域有顯著的差異。其中一些研究表明,MPCI主要是對于所有沒有保險的農場或者對于那些風險厭惡的農場主。另外有些研究表明由于MPCI所提供的收益比較小而放棄農業保險。計量經濟學分析表明,那些對于保險能夠帶來的期望收益比較高的農戶傾向于購買保險,說明MPCI存在著逆向選擇。其他在計量經濟學方面研究的方向主要是隨著農場規模的增大,農業保險的參與率增加、農場在各種作物和牲畜的管理上分散風險的能力越強,其從MPCI中得到的益處越少,而越傾向于不購買MPCI。隨著保險費率的增高,那些農場自然風險或者收入風險變化顯著的單位傾向于購買農業保險。1989年美國農業部作了一項全國調查,對沒有參加聯邦農作物保險的農民,分析了他們之所以不參加保險的原因,并進行排序(WrightandHewitt,1994),調查發現,前五位原因分別是保障太低、保費太高、更愿意自己承擔風險、農場是分散化經營的、擁有其他農作物保險,前五位原因占到總量百分比的84.9%2017屆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2017屆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可見,國外對于農業保險市場的需求問題主要是從逆向選擇這個角度進行分析的。也有Serra和Goodwin等(2003)在對農業保險需求的實證研究中發現,對于美國農民,隨著其初始財富到達一定程度以后的增加,其風險規避減弱,因而購買農業保險的動機降低。
由于美國等發達國家農民在生產規模和結構,以及財富存量等方面與中國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因此,對于美國農業保險需求問題的研究結果并不完全適合分析中國的實際情況,在這個前提下,中國經濟學家在解釋農業保險市場失靈以及農業保險需求較低問題上也做了較為系統的理論研究。
2.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述評
我國對農村保險的理論研究起始于1935年的農業保險理論研究,以王世穎(1935)、黃公安(1936)為代表的農業經濟學家對當時國外農業保險的運作制度進行了研究,并結合當時中國的具體情況,對中國農業保險的實施意義及模式等方面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開始了農業保險研究的先河。然而,農業保險在1980年代以前的研究由于各種原因而進展緩慢,直到1982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重新開辦農業保險業務之后,以郭曉航(1982,1983,1984a,1984b等)、庹國柱(2002等)、李軍(1996等)為代表的農業經濟學家又開始對農業保險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分析。國內學者對農業保險的討論主要集中于農業風險以及理賠的復雜性(龍文霞、姜俊臣等2003等)、農業發展水平低下以及保險費率高昂與農民收入低下的矛盾(丁少群、庹國柱1994、劉寬1999等)、庹國柱、王國軍(2002)從公共物品與私人物品角度分析,指出大多數農業保險產品尤其是多風險或一切險,不具有私人物品的特征,而具有大部分公共物品的特征;陳潞(2004)從公共經濟學角度指出,農業保險是混合產品中具有利益外溢特征的產品,是具有正外部性的產品。另外,李軍(1996)、陳潞(2004)在分析農業保險特殊屬性的基礎上,從供給和需求的正外部性兩方面闡述了農業保險市場失靈的原因;外部性三方面的制度供給提出自己的看法;吳曉慧、張巍、劉虹(2006)從“三農”保險市場全局出發,分析了“三農”保險發展的現狀和危機,以及由此要導致的政策性保險(郭曉航1986、庹國柱和王國軍2002、皮立波、李軍2003、楊世法、王蔭祥、劉國禎1990、史建民、孟昭智2003、胡亦琴2003等)。
歸納起來,農業保險市場失靈以及農業保險需求不旺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1)保險費率過高,農民難以承受;由于農業風險的復雜性以及高成災率,農業保險費率一般都比較高(比如山西、陜西);(2)險種設置不能滿足農戶要求,高端保險產品供過于求,相當多投資型保險在農村保險市場上缺少購買力,而中、低端保險產品的供給又十分短缺(景緯,2006);(3)認為農戶的僥幸心理嚴重,購買保險的意識不強;(4)農業保險消費過程中的正外部性作用,以至相對于社會最優化的需求不足;(5)在經濟發達地區,由于農民收入中源于種植業和養殖業收入的下降,在保障水平不高(低于70%)的情況下,由于這種補償收入的預期很小,農民沒有動力進行保險。這與國外的一些研究成果類似。同時,庹國柱(2002)和劉京生(2000)也分析了農民還可以通過其他傳統的風險分散途徑,例如,中國農民土地規模的分散化以及種植的多樣化等因素,客觀上產生了一種內在風險調節和分擔機制,同時,農民還可以采取多樣化種植及民間借貸等方式分散風險,從而他們對于農業保險的需求將會降低!。
然而對于中國農業保險福利增進問題和農業保險失靈現狀進行規范的實證分析的研究目前還較為少見,尤其是從農村保險產品的高、中、低端三個層次對農險的類型進行研究更為少見。本文將在對歷史文獻分析的基礎上,對農業保險市場失靈問題做系統的理論分析,并提出治理我國農險市場的“雙軌式”發展模式。
3.研究方法和預期目標
前期主要搜集相關文獻資料,包括學術專著、學術論文以及有關機構的相關資料。利用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利用保險學、金融學、制度經濟學、法學、信息經濟學、博弈論、經濟學方法論、計量經濟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有機結合起來,發揮自己的學科優勢,力爭做到多而全、專而廣。并結合我國農村保險機構的具體數據進行分析論證。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堅持理論指導實踐的整體方向,使理論最終服務于實踐。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角度,從制度、社會、公司、個人四大層面把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恰當地運用于研究之中。
預期可以得出,我國農村保險需求的癥結在于農村保險的需求不足、供給更不足,導致了最終的萎縮。從農村保險需求與供給規律找到我國發展農村保險的激勵方法與手段,為我國發展農村保險的決策提供理論支持。農村保險,尤其是現代意義上的農村保險制度則是管控農村風險的有力、也是最為有效的手段和方式,而且也符合國際通行的“綠箱”政策。構建現代農村保險制度必須基于政府、保險公司、農戶三方行為主體進行考察,三者缺一不可。而農村保險必須努力構建其激勵機制,保險公司、政府供給、農戶需求。與農險約束機制共同構成供需雙方共有的動力機制,切實為我國農村保險的發展和構建提供智力支持。
本課題追求理論創新,體現研究成果的“實、深、新”三個特點。在農村保險研究領域構建一個新的平臺,并為農村保險的實際運行建策建言,尋求農村保險發展的“瓶頸”問題解決之道2017屆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論文。
二、選題背景和選題意義
中國有十三億多人口,其中近九億在農村,只有讓農村保險發展起來,中國保險業才能真正做大做強。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大工業反哺農村、城市支持農村的力度,并把探索和發展農村保險,改善農村金融服務,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內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保險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保險業要主動承擔起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任,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保險業要為不同收入層次的農民開展服務,為生產生活提供保險保障,同時也要不斷加強對保險理論研究的創新,更好地發揮農村保險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穩定器”和“助推器”作用由于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三農”問題的復雜性,以及保險經營風險防范的特殊性,農村保險的發展面臨著眾多困難特別是農村保險的發展更是日趨低糜,使其成為保險業發展中的“釘子工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農村面貌雖然有所變化,農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然而由于自然災害的困擾,農民的利益得不到相應的保障;另外,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農村人口的養老、失業、教育等方面的經濟補償問題也突現出來,因此,發展農業保險特別是農村保險,建立起穩固的后備保障基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前提,也是保險扶持農村、安定農民和穩定農村的長效機制。
縱上綜述,國內外農村保險理論研究都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但大多偏重于基本的理論分析,尚未有學者專門對農村保險的福利增進和供求主體進行系統研究,更談不上深入。而農村保險的發展的根源因素正是基于此的框架設計異常欠缺,最終導致我國農村保險發展舉步維艱。我國農村保險制度的構建必須以此為基礎,對農村保險供求主體進行系統研究,總結農村保險供求規律及其特征,分析制約農村保險供給的因素分析,并對農村保險市場的治理模式進行系統分析。
三、初步擬定的論文提綱
農村保險與農村保險市場治理芻議
一、農村保險與農業保險
二、發展農業保險對農村生活福利化的影響
(一)農業保險優化和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化發展
(二)農業保險是促進農民增收,保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措施
(三)農業保險有利于農村綜合支持保護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四)農業保險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三、我國農村保險市場失靈分析
(一)農村保險產品供需不平衡是導致農村保險市場失靈的直接原因
1.農村保險市場對中、低端保險產品的需求十分強烈
2.高端保險產品供過于求,中、低端保險產品的供給十分短缺
(二)農村保險“準公共產品”的性質與農村保險的市場失靈
(三)農村保險經營中的道德風險與逆選擇
四、我國農村保險市場治理模式選擇
(一)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增加農村保險市場上中、低端保險產品的有效供給
一、前言
農村養老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以及建設新農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改革完善同農村養老保障制度和農村人口養老問題緊密相連。考慮到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 加速發展的城鎮化進程,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大背景, 面向大多數人的農村養老保障制度如何在新時期防范風險、防止農村老年貧困、調節農村人口年齡和性別結構,就必然持續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至關重要的政策議題。
二、中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
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健全不僅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而且也是中國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保證。目前,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在實踐上是不完全成功的。
1.法律層次低,缺乏約束力
各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法律法規層次低,缺乏約束力。特別是對養老保險金流失和挪用等行為,未規定有效的懲罰措施。目前農村社保基金管理中的違規行為相當嚴重。正是這種不穩定的制度和屢見不鮮的違規行為挫傷農民投保積極性,開展農村養老保險工作困難重重。
2.自給來源少,吸引力不足
現行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個人交納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予以政策支持”。集體補助不到位或數額少行政管理畢業論文,或只在部分地方或人身上得到體現;國家政策扶持,僅限于通過對鄉鎮企業支付集體補助予以稅前列支,除此,再無其他的扶持政策;地方財政,除經辦機構費用,也沒有其他扶持政策。在缺乏強制性的情況下,僅靠這些政策,難以發揮吸引作用。
3.基金增長慢,難以為繼
基金增長速度跟不上養老金發放的增長速速,出現負增長。農保基金增值方式主要是存入銀行和購買國債。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之初,國家債券利率和銀行存款率都很高,因而給農民承諾的保險給付率也高達12%,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債券和銀行存款利率多次下調,致使基金增值緩慢。加上缺乏穩定的投資渠道,農保基金入不敷出,出現負增長。
三、完善中國養老保險制度的對策
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農村養老將呈現出新的格局:新型的家庭養老將居主體地位,社會養老保險將得到新的強化,從而與其他養老保障制度一起共同為農民養老建立一道比較可靠的屏障。
1.加快法制建設,真正體現公平與效率
市場經濟本身是法制經濟。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必須以法律的形式保證其實施。我們應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和做法,根據中國實際情況,結合財政、金融和稅收體制改革,盡快制定并健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關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法律法規,對資金來源、運用方向、增值渠道甚至保障標準、收支程序等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規范其操作行為,以法制的形式將這項合法權利確定起來,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的社會養老問題行政管理畢業論文,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強化政府責任,加大扶持力度
社會化養老的主體是社會,是以社會運作的方式實現的。而能夠代表社會。管理社會的主導者是政府。在實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時強調個人應承擔義務是對的,但不能以此為理由推卸政府應承擔的責任。針對目前集體補助過小,國家扶持微乎其微的狀況,應當考慮如何提高集體補助的比重,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3.發揮家庭養老的優勢,再造土地的保障能力
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和養老的優良傳統,這為家庭養老制度的實行和鞏固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礎。現階段,由于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許多原因,農民養老不可能完全依靠社會,家庭養老仍然是老年保障的主要形式。政府可以從制度上鼓勵農村家庭養老。
四、結語
從農村和整個國家現代化長遠角度看,建立農民養老制度是對農民利益最有效,最全面的保護。嚴峻的人口發展現實、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 以及有限的可供學習的國外經驗, 都迫使中國不得不用創新的思路、戰略的眼光來審視和構建農村社會養老保障乃至整個社會保障制度, 走出一條城鄉之間相對獨立而又良性互動的、有中國特色的養老保障之路。希望本文能對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近一步完善,有所啟示并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桂世勛.關于探索農村計劃生育家庭養老保險的思考[J] . 人口與計劃生育, 2008 (7) .
[2]樂章.現行制度安排下農民的社會養老保險參與意向[J] . 中國人口科學,2004 , (5) .
[3]俞仁龍.浙江農村建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經濟可行性分析[J] .嘉興學院學報,2005 , (4) .
1引言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社會城鄉“二元”結構的特征,包括醫療資源在內的各種社會資源享有與分配存在著嚴重不平衡,致使城鄉差距日益增大。雖然近年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形成了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對減輕農民因疾病帶來的經濟負擔、提高農民健康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當前我國衛生資源配置的城鄉差距仍然過大。如何縮小城鄉衛生差距,合理配置城鄉醫療衛生資源,實現城鄉衛生的均衡發展,讓農民也能享受到和城鎮居民同樣的優質醫療衛生服務,全面提高我國農村居民健康保障水平和生活質量,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之一。
2衛生資源配置的內涵
衛生資源是社會在提供醫療衛生服務過程中占用或消耗的各種生產要素的總稱。衛生資源配置是指衛生資源在衛生行業(或部門)內的分配和轉移(流動)。其有兩層含義:一是衛生資源的分配,稱為初配置,其特點是衛生資源的增量分配;二是衛生資源的流動,稱為再配置,其特點是衛生資源的存量調整。衛生資源配置的內容主要有衛生機構的設置、醫院床位、衛生人力、衛生設備和衛生經費配置等5個方面。
3安徽省農村衛生資源配置的現狀
近年來,安徽省政府為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優化農村衛生資源配置,提高其效率和效益,滿足農村居民多層次的健康需求,提高農村居民健康水平,不斷加強對農村地區衛生資源的投入,使得農村衛生資源配置方面有了顯著改善,農村衛生資源總量不斷增長。2005—2009年,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數量共增加0.2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持續增長畢業論文ppt,已由2005年的614萬人,增加到2009年的4651.7萬人,增加了4037.7萬人;截止到2009年末,新農合參合率已達到93.57%,有效地減輕了農民就醫的經濟負擔,改善了農民的就醫狀況,提高了農民健康水平。
在村衛生室總量方面則呈遞減趨勢,且減幅比較明顯。2005—2009年間村衛生室數量由2.3萬個,下降到1.9萬個,共減少0.4萬個。究其原因在于近年來在優化農村衛生資源配置方面,安徽省堅持“控制總量、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提高質量”的原則,結合各地的鄉鎮區劃的調整、交通條件的改善和農村衛生資源的現狀,調整農村醫療衛生資源的布局,對原有的村衛生診所進行了整合中國。并按照《安徽省農村醫療衛生機構設置指導意見》的要求,原則上一個行政村設置一所村衛生室。衛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可以不設衛生室,人口少的鄰近行政村也可以聯合設置衛生室。因此,近年來在村衛生室總量方面有所下降(見表1)。
表1 2005—2009年安徽省農村衛生資源配置情況
年份
村衛生室
(萬個))
鄉村醫生和衛生員
(萬人)
農村有醫療點的村
占總村數的比例(%)
參加新農合人數
(萬人)
參合率(%)
2005
2.3
4.7
95
614
—
2006
2.2
4.6
96
1384.8
—
2007
2.1
4.4
96
3602
85.7
2008
1.9
5
96
4523.9
90.12
2009
1.9
4.9
96
二、解決措施
(一)國家創造公平就業環境并發展農村經濟
首先,完善和規范畢業生就業市場,加強就業制度和就業法規建設,建立公平公正的機制,增強就業市場的公開度和透明度,創造公平的就業環境。同時加快戶籍制度等改革,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其次,社會經濟的持續有效發展是吸納大學生就業的持久社會動力,政府應盡可能地促進農村地區的發展,科學調整農村社會保障體制,增加農村對農村籍大學畢業生的吸引力。同時,政府應結合經濟發展規劃科學地制定和實施高等教育發展總體規劃。使高等教育的人才生產與社會當前和未來的人才需求相匹配。再應利用信息服務、政策導向和經濟杠桿等手段,對高等教育與社會各方面進行有效的引導和調控,使其保持人才供需總體平衡、協調發展[4]。再次,社會認同是不容忽視的因素,特別是作為農村籍大學畢業生高等教育的投資者——農村籍大學畢業生父母們的認同。因此,國家通過各種方式轉變對農村落后和地位低下的偏見,鼓勵農村籍大學生畢業后回農村家鄉發展,讓每一個想回農村發展的大學生沒有輿論壓力成為被認可的人才。
(二)高校加強教學增加個性化和適應
首先,高校應該針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加強教學水平,根據市場實際需求及時調整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科學地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和創新,充分使大學生能學到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實用知識和技能。并且重視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其次,高校應多考慮農村籍大學畢業生的實際特點和特殊情況,針對農村籍大學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的弱勢和不足,對廣大農村籍大學畢業生增加個性化和適應,做好其就業指導工作。尤其應糾正大學生不切實際的職業定位。鼓勵廣大大學生到基層去,把實現自身的價值與奉獻社會結合起來。再次,高校還可以針對需求群體開設創業教育,引導學生到農村市場進行創業的同時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5]。
安排在第七學期末開始的畢業設計(論文)是環境工程專業實現培養目標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對學生所學理論和技能的綜合運用和檢驗,也是保證本科教學質量的最后一道防線。畢業設計(論文)輔導環節對學生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鞏固與擴展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提高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解決本學科領域的實際問題和初步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2.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設計和研究觀念,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傳統;3.使學生在方案設計、材料調查與搜集、工程繪圖、理論計算、實驗研究、數據處理、外文閱讀、使用計算機、查閱文獻、經濟分析、工具書的使用、文字表達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進一步的訓練和提高。鑒于畢業設計階段對于本科生培養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設置安排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途徑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希望能為我校環境工程新專業的建設提供一些可供參考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建議。
和理工科類院校不同,農業院校的環境類專業一般都源于土壤學、生物化學、生態學等學科,其本科課程設置主要是幫助學生形成以土壤、農業化學和農業生態資源等專業的知識體系。因此,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在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安排上,也應與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從目前來看,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設置比較單一,重實驗輕設計。很多農業院校的環境專業本科生畢業只有畢業論文可做,而無畢業設計的內容供學生選擇。由于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一般建設較晚,在師資、課程體系、實踐環節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設計及應用的教學、科研方面,農業院校環境類專業的基礎顯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的師資力量尚難以開展對學生進行畢業工程設計的指導;同時,由于學生們受專業課程設置所限,他們的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與工科學生相比都有較大差距,因此很多學生也不愿意選擇他們感覺更為吃力的畢業設計工作。然而,目前環境工程本科生就業的去向主要還是與環保工程設計、施工、運行等相關的公司和企業,而諸如環境管理部門、環境監測站等事業單位現在大多都呈人才飽和狀態,可接受的本科畢業生非常有限。由于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在工程設計能力方面的弱勢,在就業時與工科院校同類專業的畢業生競爭時就處于明顯的劣勢。因此,有必要通過畢業設計來加強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使他們能夠具有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設計基礎和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轉我校該專業畢業生就業時面臨的不利局面。
2.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設置未能充分突出農業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體現農業院校學生現有知識體系的優勢。與工科院校相比,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在專業的歷史沿革、學科組成和行業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為了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競爭力,需要在畢業論文(設計)這一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上充分體現農業院校的特色與優勢。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人才培養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學的方法,而應走有生態特色的辦學之路,培養出可投身于農村環境污染防護的人才。農業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態學科的優勢地位,畢業生相對于工科院校的學生具有更扎實的生態學知識。此外,當前環境工程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重要方向是環境影響評價咨詢工作,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又在其中占據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慮讓一部分學生在完成畢業論文(設計)時從事生態環境評價的工作。這樣一來可以發揮農業院校學生生態學基礎扎實、生態知識結構較全面的優勢,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二來可以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并適應市場需要,為從事生態環境評價特別是農村地區環境評價的單位輸送可用人才。
3.畢業論文(設計)立題與實際聯系還不夠緊密,約束性題目難以調動學生的創新熱情。由于教師設計的畢業論文(設計)題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來自于實際的工程項目,部分題目陳舊甚至經年不變,擺在學生面前的是一些舊知識舊問題,使得設計成果沒有實用價值和科學意義。這在一方面打擊了某些學生在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熱情和積極性,也使得某些本來就對畢業設計(論文)重要性認識不足的同學更加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對工作應付了事。
為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設計)的完成質量,進一步加強農業環境類專業學生的市場競爭力,在畢業論文(設計)的設置和指導上可以考慮以下的一些改進措施:
1.加入一些和農村環境保護治理相關的設計類題目。
轉貼于
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環境工程大多是在給水排水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工科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在畢業設計的內容上受給水排水專業的影響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為排水管網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農業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設計內容,由于專業基礎所限,無法與之進行有力的競爭。因此,應在設計內容上著眼于和農村地區和農業環境相關的工程。如目前農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農村污水的處理都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相關的工程也建設了不少。可以設定一些如農村小型給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處理站的課題。在處理工藝選擇上,由于農村地區的特殊條件,一般應選擇操作較簡單且成本較低的常規處理工藝,這樣更符合農村地區的實際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藝處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濕地處理畜禽類廢水,都是可行的設計題目。學生經過這些設計工作的鍛煉,將有助于他們在畢業后從事農村環保治理的相關工作,不僅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也可為農村環境的治理培養可用人才。為達到這一培養目標,學校在青年教師的引進和培養上也要考慮有工程背景的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同時可以通過幫助青年教師去設計類單位進行工程實踐等措施,提高他們的工程素養和設計能力,從而達到輔導學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體現資源與環境的緊密結合,設置適量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題目。工科院校的環境專業一般更側重于各種污染治理技術工藝的開發與研究,對環境與資源的重視不足。農業院校則注重于從宏觀側面上分析環境與資源的關系,將自身對土壤學、氣象學和生態學等學科的研究優勢體現在資源和環境管理方面。為進一步體現農業環境院校學生在這方面的特點,有必要在畢業設計時通過設置合適的環境影響評價的課題來提高學生的相關能力。另一方面,環境影響評價咨詢工作在當前對環境工程本科畢業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就業方向,其中主要的一個部分就是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和做工作設計不同,由于農業院校學生在生態學方面有較扎實的基礎,因此和工科院校學生相比并不遜色,甚至某些方面他們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學生要更加深入,相關的知識結構也更加全面。為本科生畢業設計設置適當的環境影響評價課題,不僅發揮了農業院校學生在生態環境評價方面的一些優勢,也可為學生的就業提供有效的幫助。當然,這同樣也對學校的師資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在課程設置上需要加入環境影響評價的課程,對青年教師的引進和培養,也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一個可取的方法是鼓勵青年教師考取國家的環境影響評價注冊工程師,通過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來保障本科生培養的質量。
3.將畢業論文與教師主持的科研項目或課題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環境工程專業由于本科就業的壓力較大,相當一部分的學生選擇畢業
環境工程專業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為一門邊緣交叉性學科,其發展目標是解決不斷涌現的各種實際環境問題。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其所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泛,已成為一門集自然、社會和技術科學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環境工程學科不僅研究水、氣、固廢、噪聲等主要環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術和措施,還研究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探討廢物資源化技術,以及對區域環境進行系統規劃和科學管理,以獲得最優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目前,我國設置有環境工程專業的高校已超過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礎和重點學科存在明顯差別,其環境工程專業發展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大多數理工科類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養方案注重于對學生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的培養。我校的資源環境學院準備新設環境工程專業,在環境工程的人才培養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類大學,一定要突出農業院校的特色并發揮現有優勢,找準適合自己的立足點。
安排在第七學期末開始的畢業設計(論文)是環境工程專業實現培養目標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對學生所學理論和技能的綜合運用和檢驗,也是保證本科教學質量的最后一道防線。畢業設計(論文)輔導環節對學生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鞏固與擴展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提高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解決本學科領域的實際問題和初步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2.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設計和研究觀念,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傳統;3.使學生在方案設計、材料調查與搜集、工程繪圖、理論計算、實驗研究、數據處理、外文閱讀、使用計算機、查閱文獻、經濟分析、工具書的使用、文字表達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進一步的訓練和提高。鑒于畢業設計階段對于本科生培養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設置安排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途徑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希望能為我校環境工程新專業的建設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建議。
和理工科類院校不同,農業院校的環境類專業一般都源于土壤學、生物化學、生態學等學科,其本科課程設置主要是幫助學生形成以土壤、農業化學和農業生態資源等專業的知識體系。因此,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在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安排上,也應與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從目前來看,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設置比較單一,重實驗輕設計。很多農業院校的環境專業本科生畢業只有畢業論文可做,而無畢業設計的內容供學生選擇。由于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一般建設較晚,在師資、課程體系、實踐環節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設計及應用的教學、科研方面,農業院校環境類專業的基礎顯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的師資力量尚難以開展對學生進行畢業工程設計的指導;同時,由于學生們受專業課程設置所限,他們的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與工科學生相比都有較大差距,因此很多學生也不愿意選擇他們感覺更為吃力的畢業設計工作。然而,目前環境工程本科生就業的去向主要還是與環保工程設計、施工、運行等相關的公司和企業,而諸如環境管理部門、環境監測站等事業單位現在大多都呈人才飽和狀態,可接受的本科畢業生非常有限。由于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在工程設計能力方面的弱勢,在就業時與工科院校同類專業的畢業生競爭時就處于明顯的劣勢。因此,有必要通過畢業設計來加強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使他們能夠具有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設計基礎和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轉我校該專業畢業生就業時面臨的不利局面。
2.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設置未能充分突出農業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體現農業院校學生現有知識體系的優勢。與工科院校相比,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在專業的歷史沿革、學科組成和行業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為了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競爭力,需要在畢業論文(設計)這一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上充分體現農業院校的特色與優勢。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人才培養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學的方法,而應走有生態特色的辦學之路,培養出可投身于農村環境污染防護的人才。農業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態學科的優勢地位,畢業生相對于工科院校的學生具有更扎實的生態學知識。此外,當前環境工程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重要方向是環境影響評價咨詢工作,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又在其中占據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慮讓一部分學生在完成畢業論文(設計)時從事生態環境評價的工作。這樣一來可以發揮農業院校學生生態學基礎扎實、生態知識結構較全面的優勢,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二來可以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并適應市場需要,為從事生態環境評價特別是農村地區環境評價的單位輸送可用人才。
3.畢業論文(設計)立題與實際聯系還不夠緊密,約束性題目難以調動學生的創新熱情。由于教師設計的畢業論文(設計)題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來自于實際的工程項目,部分題目陳舊甚至經年不變,擺在學生面前的是一些舊知識舊問題,使得設計成果沒有實用價值和科學意義。這在一方面打擊了某些學生在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熱情和積極性,也使得某些本來就對畢業設計(論文)重要性認識不足的同學更加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對工作應付了事。
為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設計)的完成質量,進一步加強農業環境類專業學生的市場競爭力,在畢業論文(設計)的設置和指導上可以考慮以下的一些改進措施:
1.加入一些和農村環境保護治理相關的設計類題目。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環境工程大多是在給水排水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工科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在畢業設計的內容上受給水排水專業的影響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為排水管網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農業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設計內容,由于專業基礎所限,無法與之進行有力的競爭。因此,應在設計內容上著眼于和農村地區和農業環境相關的工程。如目前農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農村污水的處理都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相關的工程也建設了不少。可以設定一些如農村小型給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處理站的課題。在處理工藝選擇上,由于農村地區的特殊條件,一般應選擇操作較簡單且成本較低的常規處理工藝,這樣更符合農村地區的實際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藝處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濕地處理畜禽類廢水,都是可行的設計題目。學生經過這些設計工作的鍛煉,將有助于他們在畢業后從事農村環保治理的相關工作,不僅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也可為農村環境的治理培養可用人才。為達到這一培養目標,學校在青年教師的引進和培養上也要考慮有工程背景的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同時可以通過幫助青年教師去設計類單位進行工程實踐等措施,提高他們的工程素養和設計能力,從而達到輔導學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體現資源與環境的緊密結合,設置適量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題目。工科院校的環境專業一般更側重于各種污染治理技術工藝的開發與研究,對環境與資源的重視不足。農業院校則注重于從宏觀側面上分析環境與資源的關系,將自身對土壤學、氣象學和生態學等學科的研究優勢體現在資源和環境管理方面。為進一步體現農業環境院校學生在這方面的特點,有必要在畢業設計時通過設置合適的環境影響評價的課題來提高學生的相關能力。另一方面,環境影響評價咨詢工作在當前對環境工程本科畢業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就業方向,其中主要的一個部分就是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和做工作設計不同,由于農業院校學生在生態學方面有較扎實的基礎,因此和工科院校學生相比并不遜色,甚至某些方面他們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學生要更加深入,相關的知識結構也更加全面。為本科生畢業設計設置適當的環境影響評價課題,不僅發揮了農業院校學生在生態環境評價方面的一些優勢,也可為學生的就業提供有效的幫助。當然,這同樣也對學校的師資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在課程設置上需要加入環境影響評價的課程,對青年教師的引進和培養,也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一個可取的方法是鼓勵青年教師考取國家的環境影響評價注冊工程師,通過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來保障本科生培養的質量。
3.將畢業論文與教師主持的科研項目或課題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環境工程專業由于本科就業的壓力較大,相當一部分的學生選擇畢業后繼續攻讀本專業的研究生。對于準備攻讀研究生的本科生,特別是已取得報送推免資格的學生而言,在本科畢業階段通過完成畢業論文來得到一定的科研能力的鍛煉是很有必要的。對于無需復習考研和找工作的保送生,可以安排他們盡早進入畢業論文的課題。在課題的選擇上,應盡量從老師的在研項目中選取適當的一部分讓學生來參與并完成,而不是只是簡單的讓本科生給在讀碩士生打下手。根據筆者的經驗,只要老師進行有效的輔導,并選取學生力所能及的課題,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本科生同樣可以參與到實際科研項目中,并做出較好的科研成果,有些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高度上甚至不遜于在讀的碩士研究生。對于要復習考研和找工作的畢業生,也要盡早安排他們進入畢業論文的課題。老師要幫助學生按安排好時間,一方面要讓他們認識到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照顧到學生復習考研和找工作的實際情況,盡量做到兩頭兼顧。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本科生的培養質量,有必要在畢業論文(設計)環節的進行適當的調整,提高畢業內容的多樣性,加強其實踐性,并突出農業院校的特色,為培育出更多可投身于農村環境治理的人才而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蔣展鵬.環境工程學[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
[2]劉恒明等.環境工程專業實踐環節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 高等理科教育, 2007(1):121-123.
[3]齊向前等.不斷提高教學管理,切實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05 (8):33-34.
[4]劉綺等.環境工程類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改革研究[J].高教與經濟,2008,21 (2):18-22.
[5]徐微等.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學科特色及人才培養目標探討[J].河北農業科學,2011,15 (2):141-142.
畢業論文寫作是本科教學大綱規定的一項內容,是教學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培養目標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學環節。本科畢業論文寫作要求本科生綜合運用大學四年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發現、分析、解決企事業單位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培養本科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撰寫本科畢業論文是對本科生從事科研活動和撰寫論文的一個初步訓練,使其掌握基本方法,為以后升學深造、參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然而,在現實的本科教學中,由于種種原因,畢業論文質量不高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本文對財經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指導與寫作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探求改進方案。
一、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與寫作的現狀
課題組對保定某高校2016屆財經類專業的本科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8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達96%。通過對調查問卷結果進行統計與分析,大致了解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與寫作的現狀。
(一)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的選題。
1.選題與專業的一致性。調查結果顯示,83.3%的畢業論文選題與專業相符,16.7%的畢業論文選題與專業不相符。
2.選題的來源與內容。課題組統計調查問卷時,將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的選題來源分為幾個方面:(1)對社會某個經濟現象或熱點進行調查分析,例如《大學生網購市場營銷對策研究》《康師傅方便面大學生市場營銷對策研究》等。(2)對實習單位的經營管理問題進行研究,例如《豐寧富興大酒店內部控制問題研究》《L公司應收賬款風險及防范》《XH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研究》《北京新姿服裝服飾有限公司財務風險分析及建議》等。(3)對區域經濟問題進行調查研究,例如《涉縣花椒產業發展與對策研究》《順平縣桃林產業發展現狀及應對措施》《滿城縣草莓產業化經營研究》《寬城滿族自治縣板栗產業發展問題研究》等。(4)根據統計年鑒數據或上市公司財務數據進行研究,例如《河北省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及提升對策研究》《華誼兄弟融資問題研究》《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結構問題研究》等。(5)泛泛地對某一經濟問題進行研究,例如《我國中小型企業無形資產評估的探討》《人力資源政策對內部控制環境的影響》《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等。
上述調查結果表明,目前絕大多數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的選題與專業目標相一致,而且絕大多數畢業論文是對社會經濟熱點問題、區域經濟發展問題或者實習單位經營管理問題進行調查研究而撰寫的,這與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對本科畢業論文的定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是相符的。
(二)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的寫作。(1)實際數據資料的獲得途徑。調查結果顯示,85.4%為互聯網,44.8%為統計年鑒,39.2%為實習單位,16%通過問卷調查獲得,11.5%通過政府部門獲得,13.9%通過親戚或朋友提供。(2)實際數據資料的獲得難度。調查結果顯示,23.3%的畢業生認為難度較大,74%認為難度不大,2.7%認為比較容易。(3)論文撰寫時間的充裕情況。調查結果顯示,49.7%的畢業生時間充裕,47.9%時間夠用,2.4%時間不充裕。(4)撰寫論文期間哪些事情耗用了畢業生的大量時間。調查結果顯示,54.5%的畢業生認為是找工作,各種考試如考研、考公務員、考銀行分別為24%、25%和11.8%,20.8%的畢業生選擇其他。(5)對待畢業論文的態度。調查結果顯示,79.5%的畢業生態度認真,17%態度一般,0.3%態度不認真,3.1%心有余而力不足。(6)論文的寫作難度。調查結果顯示,11.8%的畢業生認為論文寫作難度很大,55.9%認為寫作難度較大,31.9%認為寫作難度不大,0.3%認為論文容易寫。
上述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學生獲取實際數據資料的難度不大,實際數據資料的獲取過多地依賴互聯網,撰寫論文的時間充裕或比較充裕,對待論文的態度認真,感覺撰寫論文有一定難度,找工作、參加各種考試等牽扯了畢業生的精力。
(三)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寫作的收獲。
1.撰寫論文的收獲。調查結果顯示,28.8%的畢業生收獲很大,66%收獲較大,5.2%收獲較小,沒有收獲的畢業生為0。
2.撰寫論文獲得了哪些方面的收獲。(1)論文編輯方面的收獲。調查結果顯示,90%的畢業生通過撰寫畢業論文學會了排版,65%學會了制作圖表,2%的畢業生回答沒有收獲,原因是自己早就會排版和制作圖表。(2)論文寫作方面的收獲。調查結果顯示,82%的畢業生學會了查閱文獻資料,76%學會了擬定提綱,62%學會了寫選題背景,64%學會了研究方法,15%學會了設計調查問卷,0.7%沒有寫作方面的收獲。上述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學生撰寫畢業論文有一定的收獲,掌握了編輯文檔的技能,掌握了查閱文獻資料、構思論文提綱、收集實際數據資料、撰寫開題報告、撰寫論文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為以后升學深造或者參加工作奠定了基礎。
(四)財經本科畢業論文的指導。為了解指導教師對本科畢業論文的指導情況,課題組設置了幾個問題。
1.指導教師對論文寫作方法和要求的講解。(1)撰寫畢業論文前,指導教師是否講了論文的寫作方法和寫作要求等內容?59%的畢業生回答詳細講解,40%回答進行了簡單講解,1%回答沒有講解。(2)指導教師講的論文寫作方法和寫作要求對撰寫論文是否有幫助?40%的畢業生回答幫助大,43%回答幫助較大,16%回答幫助不大,1%回答沒有幫助。
2.教師指導論文的方式。(1)畢業論文的指導方式,74%的畢業生回答教師進行了當面指導,64%回答教師采取E-mail方式指導,48%回答教師采取電話方式指導,39%回答教師采取QQ方式指導,21%回答教師采取短信方式指導。(2)哪些指導方式效果好?85%的畢業生認為當面指導效果好,48%認為E-mail方式效果好,32%認為電話方式效果好,24%認為QQ方式效果好,10%認為短信方式效果好。
3.論文開題階段的指導。(1)關于論文題目的確定情況,5.2%的畢業生回答論文選題是教師確定的,14.9%回答論文題目是自己確定的,79.9%回答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確定的。(2)論文提綱的擬定情況,87%的畢業生回答論文提綱自己擬定后教師進行了修改,10%回答自己擬定,2%回答是教師擬定的,1%回答是親戚或朋友幫助擬定的。
4.論文寫作階段的指導。(1)指導教師對論文修改的要求,67%的畢業生回答教師不僅要求學生逐字逐句修改論文,而且教師親自動手逐字逐句修改論文,71%回答在修改論文過程中教師要求重寫某些段落,38%回答教師要求修改論文標點,2%回答教師沒有提出任何修改要求。(2)論文修改了幾稿?6%的畢業生修改了一至兩稿,81%修改了三至五稿,13%修改了六稿以上。
5.希望教師怎樣指導下屆同學。71%的畢業生希望教師多跟學生見面溝通,55%希望指導教師多付出精力指導論文,46%希望在擬定論文提綱時教師給予指導,46%希望教師嚴格要求學生,44%希望教師帶領同學到農村或企業調查獲取論文第一手資料,15%希望教師給畢業生指定論文題目。
上述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教師指導畢業論文的工作是認真的,在講解論文寫作方法和要求、指導開題、修改論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教師采取了多種多樣的指導方式,當面指導和E-mail方式的指導效果較好。極個別教師付出的精力不夠,體現在不講解論文寫作方法和要求、對論文不提任何修改要求、只要求學生對論文進行了一兩次修改等方面。
二、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與寫作存在的問題
(一)畢業論文選題不當。調查中發現,少數畢業論文存在選題不當的問題。有的題目太大,例如《中國化妝品行業現狀與發展研究》《中國郵政物流發展戰略研究》《我國餐飲企業成本控制分析》等;有的題目沒有針對性,泛泛而談,例如《中小型零售企業物流模式的管理與策略》《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分析》《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失真的成因及其治理對策》等;有的題目是純理論研究,例如《電子商務會計研究》《公允價值在會計實務中的計量問題》《小額貸款公司風險及防范》等。選擇這些題目的畢業生一般從年鑒、互聯網、知網中查找資料,拼湊資料完成論文,論文的質量不高,畢業生的能力也得不到提升。究其原因,有的畢業生由于考研等原因沒有去實習,無法收集資料,有的畢業生由于能力有限,收集不到資料。
調查中發現有16.7%的畢業論文選題與專業不相符,這影響了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筆者通過訪談得知,一是畢業生實習工作不是所學專業時,選題與實習工作相結合,因而論文選題與專業方向不一致;二是本科生論文選題沒有像碩士論文那樣強調論文題目必須與專業方向相一致;三是財經類的某些熱門專業學生人數過多,在專業教師指導不了的情況下,將學生分配給其他課程的教師指導,因而學生選擇了指導教師所在專業的題目。
(二)過多地借助網絡影響了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調查發現畢業生過多地借助互聯網收集實際數據,只有半數的學生通過實習或問卷調查獲得實際數據。雖然通過互聯網獲得論文所需數據省時省力,但是畢業生不接觸社會、不深入生產實踐、不與人溝通,無法實現通過畢業論文提高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分析判斷能力、溝通能力的目的。
(三)就業壓力大影響了畢業論文質量。畢業論文一般安排在大學的第8學期,這個時候畢業生往往為就業參加各種考試和面試。盡管絕大多數畢業生回答撰寫論文的時間充裕或比較充裕,但這些事情牽扯了畢業生的很多精力,勢必對畢業論文質量產生影響。調查中3.1%的畢業生持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態度,就是就業壓力大造成的。
(四)畢業論文的寫作與指導難度大。調查中發現,超過半數的畢業生認為畢業論文難度較大。畢業生乍一接觸畢業論文,對查閱文獻資料、分析整理資料、選題、寫開題報告等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寫選題背景、研究現狀、研究方法、摘要等,感覺把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很困難。對教師而言,在指導畢業論文的過程中要教會畢業生做這些工作,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教師普遍感覺壓力很大。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本科日常教學中沒有對科研能力和撰寫論文能力的培養,依然采用傳統教學方法,教師講學生聽,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缺乏收集整理資料、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訓練,學生很少有社會實踐的機會,學生缺乏思辨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等。而國外許多一流大學非常重視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設立科研學分,例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1969年就有“本科研究機會計劃”、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20世紀80年代設立了“本科生研究中心”、伯克利分校于1997年成立了“本科生研究辦公室”、耶魯大學為一年級的本科新生設立了“指導研究”項目等。對我國的本科教育現狀而言,在大學三年多的時間里沒有培養學生做科研寫論文的能力,在短短半年的時間里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論文,難度大、壓力大是可想而知的。
(五)少笛生不重視畢業論文。調查結果顯示,有0.3%的畢業生對畢業論文持不認真的態度。教師普遍反映,每年指導畢業論文的過程中,總有一兩個同學寫論文拖拖拉拉,不積極想辦法收集實際數據資料,不下功夫寫論文,不認真修改論文,論文質量不高,教師三番五次督促也沒有效果。而在論文評定成績時,指導教師往往心軟,不忍心由于畢業論文的緣故影響學生的畢業和就業,只要學生提交了論文,盡管論文質量不高也往往給予通過。
(六)教師指導畢業論文的時間不寬裕、個別教師不認真。
1.教師指導畢業論文的時間不寬裕。調查結果顯示,74%的畢業生曾接受指導教師的當面指導,85%的畢業生認為教師當面指導論文效果好,71%的畢業生希望教師多跟學生見面溝通。調查結果說明指導教師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不充足。主要原因是,由于高校擴招,每位教師指導的學生數量多,教師在指導畢業論文的同時還承擔著繁重的課程教學任務,因此,教師平均指導每個學生的時間和精力較少,教師跟學生見面的時間少。
2.個別教師不認真指導畢業論文。調查中發現,1%的畢業生回答指導教師沒有講解畢業論文的寫作方法及要求,2%的畢業生回答教師沒有提出任何修改要求,1%的畢業生回答修改了一稿。調查結果說明個別教師沒有認真指導畢業論文。
三、加強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與寫作的對策
筆者認為,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應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加強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提高本科生撰寫論文的能力,二是改進本科畢業論文的管理,加大本科畢業論文指導力度和監督審查力度。
(一)將科研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本科四年的教學。
1.課程教學要注重能力的培養。改革“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引進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增加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促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溝通協作能力。
2.制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計劃。高校要制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計劃,為培養本科生科研能力做一系列工作。一是給本科生設立科研導師,本科生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就與科研導師接觸,協助科研導師做科研方面的工作,跟隨科研導師感受課題申報、調研、撰寫研究報告、課題結題的整個科研過程。二是開設論文寫作必修課,系統講解選題、寫開題報告、查找資料、制作調查問卷、研究方法等。三是要求學生在大學期間至少參加三次社會實踐活動,學生自己選題、制定調查問卷、撰寫調研報告。
(二)改進本科畢業論文的管理。
1.加強指導教師的管理。應制定指導教師管理制度,包括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條件與職責、本科畢業生分配辦法、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評價辦法、獎懲辦法等。通過這些制度,明確哪些教師有資格指導本科畢業論文,每位教師分配多少學生,對教師的指導質量進行評價并予以獎懲,以此促使教師提高指導質量。
2.建立本科畢業論文各個工作環節的操作規程并實行全程監控。本科畢業論文包括選題、開題、指導與寫作、提交與評閱、答辯與成績評定、論文資料裝訂與歸檔等多個環節。首先,學校要對每個工作環節制定具體的操作規程,使教師和畢業生明確如何去做。其次,建立本科畢業論文全程監控制度,學校或學院對各個工作環節定期進行檢查,督促教師切實負起指導責任。
3.改變論文寫作和答辯時間。由于畢業生大四階段尤其是第八學期事情很多,影響了畢業論文的寫作,建議把畢業論文工作提前到大三放暑假前即第六學期期末,進行學生與指導教師的雙向選擇,將畢業生分配給指導教師,指導教師開始畢業論文的指導;大三暑假里,要求學生進行論文選題,與指導教師溝通后確定論文的題目;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確定調查提綱或調查問卷,要求學生利用大三暑假的時間進行調研,為撰寫畢業論文收集實際資料;大四開學后的一兩周內,組織學生完成開題報告工作;安排畢業生撰寫論文初稿,年末前提交;元旦后以及放寒假的兩個月時間,畢業生和指導教師閑暇時間較多,指導教師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集中精力指導畢業生完成論文的修改;第八學期開學的一兩周內,完成畢業論文的答辯工作。
4.加大本科畢業論文選題的指導與審核力度。選題是本科畢業論文的基礎環節,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畢業論文的質量。首先,指導教師要加大對畢業生選題的指導,強調畢業論文選題要與所學專業掛鉤,選題要針對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實習單位面臨的突出問題,選題要理論聯系實際,不要選擇純理論研究的題目,選題的難易程度要適中,選題宜小不宜大、宜具體不宜抽象、宜限制不宜寬泛、等等。其次,學院要加大畢業論文選題的審核力度。學生選定題目后,提交給學院,學院要組織專家對畢業論文選題的新穎性、實用性、可行性、深度等方面進行評審,要求選題不當的學生重新選題。
5.優秀本科畢業論文實行首位參選制。每位教師指導的成績最高的論文,應該是該教師指導的質量最優的論文。因此,各位教師指導的成績最高的畢業論文拿出來參選優秀本科畢業論文,學校或學院組織教師進行盲審,這樣可以確保每位教師指導的論文都有機會評優,盲審可以杜絕評優中的教師面子問題,使本科畢業論文的評優工作做到公開公正,使評選出來的優秀畢業論文真正優秀。
6.對畢業論文實行末位審核制。畢業論文末位審核制,就是每位教師指導的成績最低的畢業論文,提交給學校或學院進行審核,學校或學院組織教師進行盲審,審核不合格的,要求學生進行修改,修改后再次審核,畢業論文審核合格后,才給學生頒發學位證和畢業證。畢業論文的末位審核制對督促畢業生認真寫論文、督促指導教師認真指導、杜絕教師給“同情分”、提高畢業論文質量有積極的作用。
7.建立本科畢業論文觀摩學習制度。由于教師對本科畢業論文的指導能力和寬嚴程度的把握參差不齊,因此建議在本科畢業論文資料裝訂歸檔后,學院組織教師相互觀摩學習,使教師對本科畢業論文怎么寫、寬嚴程度如何把握達成共識。
參考文獻:
[1]周志勇.應用型本科畢業論文改革初探――以CJ學院財務管理專業為例[J].商業會計,2015,(9).
[2]江燕t.法務會計本科畢業論文改革研究[J].商業會計,2013,(2).
[3]肖丹.亟待提升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探索[J].商業會計,2013,(10).
一、畢業論文環節存在的問題
根據進程,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環節可以劃分為確定選題、初稿寫作、論文指導和答辯等階段。從目前來看,上述每個環節都存在著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論文時間安排過于倉促和短暫
據了解,大多院校的畢業論文寫作均安排在大四第一學期期末,這樣學生從論文選題到完成論文最多也不過五個月,其中還包括考慮實習、就業、出國等問題所花去的大量時間。而且,寒假結束后學生直接進入畢業實習階段,分散在各地,指導老師很難找到學生,加上一些懶惰的學生往往消極怠工,直到實習結束后返校,此時已沒有多少時間可以用來撰寫或修改論文。此外,較大的就業壓力、找工作的辛苦和四處奔波耗去的精力,也導致大部分學生根本沒心思去創作論文,到時只能“一抄”了之。
(二)論文選題范圍較狹窄,缺乏理論深度
財經類專業學生在大學四年的學習中,由于沒有自己側重的研究方向,理論基礎薄弱,加上平時對一些問題缺乏思考、鉆研,所以在畢業論文選題時顯得十分被動和盲目,或者追逐熱點,或者根據手頭有限的資料匆匆確定課題,在學術上缺乏突破和創新。比如某財經類高校,2007屆財政學專業畢業生,150篇畢業論文中有50篇論文以縣鄉財政或農村財政作為選題,雖然這一主題確實是研究熱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如此大面積的撞題,也反映出學生在選題過程中視野不夠開闊,把注意力過多地集中在財政管理方面的問題,而真正關注經濟學或財政學理論問題的選題幾乎沒有。
(三)論文寫作過程中,學生寫作能力較弱,態度不夠端正
部分學生專業知識及其相關的基礎知識較貧乏,語言運用能力、表達能力較弱,論據不充分,說服力不強。例如,有些論文僅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較少,缺乏數據、模型及案例分析,而且總會出現包括引文注釋、圖表、字體等格式不規范的情況,打印錯誤也較多。學生之間普遍“共識”認為,論文只要隨便寫寫也能過關,這樣導致一些畢業論文往往只在幾天時間里就炮制出來,其質量可想可知,甚至存在一定量的抄襲、拼湊現象。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但更為重要的是學生缺乏嚴謹求實的學風,對抄襲論文的性質沒有正確的認識,同時學校對抄襲行為的監督成本較高,許多學校對論文抄襲行為缺乏有效的懲罰措施。
(四)導師指導論文不夠充分
隨著財經類專業學生人數不斷增加,造成高校師資隊伍建設速度相對滯后,使得一些指導教師由于種種原因很少抽出充分時間來指導學生論文,結果出現許多本該可以避免的問題。具體來講:一是某些專業教師尤其是一些教學水平較高的中老年教師指導學生論文的數量相對較多,導致在畢業論文環節上投入的精力相對不足,從而在指導上難免顧此失彼。二是部分青年教師也擔任了學生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但由于進校不久,對本科畢業論文的整個過程與功能缺乏系統的認識,因此沒有充分認識本科畢業論文的重要性,思想上不重視,對學生要求不嚴,缺乏相應的經驗,在指導過程中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必然影響畢業論文的質量。三是個別指導教師本身科研能力較弱,有的甚至根本不熟悉自己所指導論文的研究領域,對學生的畢業論文無法實行有效的指導。
此外,畢業論文寫作實行的是指導教師負責制,但在答辯過程中,比如對于學生論文中存在的問題,答辯小組和指導教師的職責沒有界定清楚。因此有必要對答辯小組的職責和答辯后的論文修改程序進行規范化管理。
二、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巨大的就業壓力使學生無過多時間專注于論文寫作
隨著近年來大規模擴招,財經類專業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加上就業與畢業論文寫作時間上的較大沖突,使得許多學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尋找工作上。而且有些學生在畢業論文尚未完成之時就已與用人單位簽好了合同,甚至有些用人單位要求已確定工作單位的學生提前上崗,致使這些學生無暇顧及畢業論文。還有許多學生認為畢業論文的成績與就業沒有直接關系,畢業論文質量的好壞不會影響其就業,故他們僅是匆忙應付,畢業論文質量自然也難以得到保證。此外,就業率指標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社會對高校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學校在現實工作中處于兩難境地。
(二)現有的教學中缺少對學生寫作能力和學術規范的培養
財經類專業論文的寫作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要求,然而在平時四年的常規教學中,幾乎沒有專業論文的寫作訓練,因而學生對文章構思、材料組織、結構安排、學術規范等要領感到陌生,更談不上有創見性的觀點,這使得學生在寫作方面得不到充分的指導和訓練,寫作能力也相應地難以提高,甚至不知從何入手。此外,雖然在大學四年的學習中,通常每年都有學年實習和論文的安排,這原本可以為學生做畢業論文打好基礎,但由于對學年實習及論文的重視不足,導致缺少足夠的積累和準備。
(三)學校對指導老師的培訓、監督制度不健全
高校擴招和學生畢業找工作等因素,給畢業論文工作的組織管理帶來許多困難。具體表現為:指導教師的遴選機制還未有效建立,對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缺乏強有力的保障機制,使得一些指導教師在指導工作中投入的時間、精力不足,缺乏檢查督促。雖然學校制定了一些畢業論文過程管理制度,但由于缺少第三方監督,使得制度執行上得不到切實保證,對一些不自覺的教師和學生而言,這些制度僅流于形式。
三、解決問題的建議
畢業論文是對四年教學成果的檢驗,也是對整體教學質量的綜合檢測,所以要提高學生畢業論文質量,就必須將學年論文、專業實習、畢業論文進行一體化指導,將學術能力的培養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具體體現在:
(一)提前啟動畢業論文,緩解論文與就業的沖突
為了解決學生寫論文與找工作時間上的沖突,學校可以考慮將論文的選題等前期工作提前至第六學期開學不久,讓學生有一學期的在校時間接受教師面對面的指導,這樣便于學生選題及師生溝通,可大大地提高畢業論文的寫作效果。但是,提前畢業論文寫作啟動時間可能面臨一個主要問題:就是一些專業課程的學習沒有完成,學生是否有精力來完成?會不會影響課程的學習?筆者認為學生每周抽出一定時間收集資料、與教師見面是完全可行的,因為通常情況下,論文選題與專業課程內容密切相關,這不但不會對課程的學習產生什么消極影響,反而有助于課程的拓展學習。
(二)循序漸進地加強學生寫作能力和研究興趣的培養
首先,在大學一二年級應對財經類專業學生開設經濟應用文寫作基礎課,訓練學生如何選題、擬定提綱、搜集資料和構思寫作,為將來畢業論文的選題、搜集資料等提供基本技能準備。其次,在大學二三年級就應開始引導學生明確學習和研究的方向,鼓勵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積極參加學術活動和專業討論,多聽取學術報告,為畢業論文的寫作積累素材。再次,在大二三年級的寒暑假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的基礎知識開展社會實踐調查,通過撰寫調查報告,使他們熟悉調查方法,為畢業論文的調查研究做好準備。最后,在前期準備的基礎上,畢業論文的選題時間可以安排在第六學期,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專業偏好及前期積累情況申報畢業論文的研究選題,寫出開題報告。
此外,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導師所從事的各個級別的研究課題,在課題的研究中,學生可以接觸到本專業研究的最前沿,熟悉研究過程和方法,并可以與導師探討新的見解,在潛移默化中開拓學生的研究視野,培養科學嚴謹的研究意識。
(三)建立完善的導師培訓、監督管理機制
首先,優化指導教師隊伍,明確指導教師應具備的資格和指導學生人數。關鍵是加大青年教師培養力度,積極組織、引導青年教師加強實踐鍛煉,提高科研能力、實踐經驗和學術水平,對首次參加畢業論文指導工作的教師,應安排具有高級職稱的、有指導經驗的教師對其工作進行指導。同時,還要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和人格修養。其次,建立論文指導工作的監督管理體系。在調研的基礎上,針對畢業論文的每個環節,建立指導教師工作質量的評價體系和相應的獎懲措施,組織專家進行第三方評估,激勵論文指導教師提高學生論文質量。再次,注重畢業論文的后期管理。后期管理是指對整個論文教學環節的成績和不足進行總結,并為下一個論文教學做好準備,形成良性循環發展態勢,促進財經專業畢業論文管理工作能夠持續健康地發展。
(四)明確答辯小組責任
論文答辯中由于沒有特設的裁判員來評判,而是由指導老師組成的答辯小組對答辯者的論文和答辯情況做出評價,因此答辯小組既是辯論者的教練員,又是裁判員,這就要求答辯小組應當對如何提問和評判保持謹慎態度。筆者建議提問應當結合具體專業,緊密圍繞論文,比如可以針對論文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提出問題,以考察學生對引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是否準確;也可以針對論文中所涉及的某一論點或結論來進行提問,或要求學生結合專業對某一論點或結論進行論述,以考察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聯系實踐的能力。
1.畢業論文用紙:應按規定格式用計算機打印,紙張大小一律使用A4復印紙;
2、單面打印頁面設置:上2.5cm,下2.5cm, 左3cm,右3cm,裝訂線左側1cm,頁眉1.5cm,頁腳1.7cm;
3、頁眉設置為:以楷體小五號字鍵入“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畢業論文” ,居右;頁碼設置為:插入頁碼,居中;
4、論文字數要求在8000~10000字左右;
二、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1、 根據要求選定與本崗位相應的畢業論文題目。
2、 提出畢業論文的構思與設想(包括:論文正文的章、節標題及解決的問題)。
3、 明確立題目的和意義。
4、 提出立題依據及技術條件。
5、 擬定技術要求與工作計劃。
三、論文時間要求
在4月15日前交開題報告,經指導教師審查后,根據教師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修改,5月10日前上交論文初稿,5月30日前上交論文終稿。
四、畢業論文內容要求
(一)封面(詳見附錄)
(二)摘要及關鍵詞
題目:采用黑體,三號字,居中,單倍行距,段后0.5。摘要:小四號,黑體。
中文摘要:采用宋體小四號字,行距設置為:多倍行距,設置值為1. 5,“摘要”兩個字加粗 。摘要也稱內容提要,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應了論文的核心內容。摘要應當簡短扼要地介紹課題的主要內容,主要成果和結論。摘要字數在400左右。
關鍵詞:字號及行距設置同摘要,“關鍵字”三個字加粗,關鍵詞位于摘要頁最下行。為了便于檢索,在摘要結束后要單列一行給出關鍵詞。在摘要的最下一行書寫與論文有關的重要的三個關鍵詞。(例:寫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的論文。關鍵詞:經濟發展、農村經濟、菜園經濟等)。
注:需將摘要和關鍵詞翻譯成外文。
(三)目錄
字號見樣式,其中每章題目用黑體字,每節題目用宋體字,并注明正文中各章節起始頁碼,題目和頁碼用“??”(插入/特殊符號/?)相連,兩端對齊。 (示例及具體要求見目錄)
(四)正文字體要求
每章另起一頁,題目居中、黑體小三號;每節題目左頂邊、宋體四號加黑;每小節題目左頂邊、宋體小四號加黑。正文文字用宋體小四號漢字和四號“Times New Roman”英文字體,每自然段首行縮進2個字符。(詳見附錄)
正文是畢業論文的主體,占論文的絕大部分篇幅,可分若干章或小節。寫好這部分,首先是要有材料,有內容,然后有概念、判斷、分析、推理,最終形成觀點。對于撰寫這部分文章,首先是合乎邏輯,順理成章;其次是注意詞句,簡明精練,通順易讀。論文可恰當地運用表格和圖的形式來反映分析過程或結果,這是科技論文通用的一種表達方式。
(五)行間距要求
每章題目與每節題目之間的行距設置:每章題目后設單倍行距,段后0.5 行。
每節題目與小節題目之間的行距設置:每節題目后設單倍行距,段后0.5 行。
正文行距設置:設多倍行距,設置值為1. 5倍。
(六)正文章節序號編制
章,編寫為:第一章,第二章??.。
節,編寫為:1. 1、1. 2??,2. 1、2. 2?.。
小節,編寫為:1. 1. 1,1. 1. 2?。
小節以下層次,先以括號為序,如(1),(2)?;再以圈圈為序,如①, ②?。層次采用如下格式:(見附錄正文樣式)
(七)畢業論文的公式、圖與表
公式號以章分組編號,如(2-4)表示第二章的第4個公式。
公式盡量采用公式編輯應用程序輸入,選擇默認格式,公式號右對齊,公式調整至基本居中。
圖與表以章分組編序號,如“圖3-5”表示第三章的第5幅圖。
圖與表應有相應的名稱,如“圖3-5 實驗系統流程示意圖”。
圖序與圖名居中置于圖的下方,字號為宋體五號漢字和小四號“Times New Roman”英文字體。
表序與表名置于表的上方,字號為宋體五號漢字和小四號“Times New Roman”英文字體。
(八) 結論
結論對全篇論文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應對本課題所得成果作
概括性的總結,應說明應用限制條件,可指出尚須進一步研究的問題,結論的內容不只是前面實驗結果、實驗結果部分已經得出的研究成果的簡單重復,而應該有進一步的認識。結論要簡單、明確,用詞嚴謹。要做到結論的語言,像法律條文一樣斬釘截鐵,只能有一種解釋。成果應反映本人的研究成果并實事求是。
(九)結束語
結束語中應對此次論文的編寫過程及心得體會加以總結。
(十)致謝
任何研究成果通常不是一個人完成的,畢業論文也是如此。為了尊重提供幫助人的勞動。感謝他們的幫助,在論文結論之后,用書面的形式以簡短的文字向教師及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提供幫助的人表示謝意。
(十一)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采用宋體5號字。正文引用參考文獻處應以方括號標注出。如“??效率可提高25%[2]”。表示此結果援引自文獻2。
參考文獻的編寫方式為:
期刊文獻的格式:“[編號](空一格)作者.文章題目名.期刊名,年份,卷號(期數):引文頁碼.”例如:
[1] 李治平.數控系統故障的快速診斷.機械設備維修學報,1998,4(3):31-37.
圖書文獻的格式:“[編號] (空一格)作者.書名.出版社地址:出版社名,出版年份,引文頁碼.”例如:
[1] 高克敏,李敏.設備管理與維修.北京: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1991,110~119.
(十二)注釋:論文中注釋可采用頁注或尾注。
(十三)畢業論文任務書、論文評語依次放在摘要、目錄之
前,統一格式,本人和指導教師按要求填寫。
五、強調說明
1、參考文獻至少要有5條以上,必須要有參考網址。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人,教育教學論文課題研究日益完善,教師素質也今非昔比。大多數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積累了豐富經驗,需把自己的探索、體會、經驗寫成教育論文,因此撰寫教育論文已是時展的要求。
但在具體的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很多老師只是停留在實踐階段,不善于總結的占多數。那么,在寫教育教學畢業論文的時候,選題定題如何把握度呢?分享以下信息。
第一,題目難易要適當。
題目的難易程度要適當,如果急于求成,選擇的題目過大,那么即使勉強定題,也不知從何下筆,不但力不從心,往往舉步維艱,久攻不下,則常常是半途而廢。
第二,題目大小要適中。
初學寫作的老師在選題上最易犯的毛病是貪大求全,以為題目越大越有分量,其實論文的分量與題目的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題目太大,反而由于自己學術不足,導致研究深度不夠,問題解決不清。
因此,若能抓住本學科領域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即使是小問題,深人展開,從各方面把它說深說透,有獨到的見解,把問題解決了,那么論文就很有分量。所以我們選擇課題,應盡量具體一些,范圍小一些,寧可小題大做.也不要大題小做。
最后給大家分享一些金融專業的畢業論文研究題目:
1.促進新農村建設的財稅政策分析
2.糧食安全與財政支持政策研究
3.地方政府財政公開與信息透明的研究
4.促進區域現代農業發展的財政政策研究
5.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模式探析
6.支持發展循環經濟的財政政策與措施研究
7.新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研究
8.公共財政構建過程中的財政支出結構調整與優化研究
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改革與完善
10.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問題探討
11.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財政政策研究
12.國內外財政理論與政策比較研究
13.社會保障稅研究
14.農村社會保障研究
15.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和管理研究
16.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和運營研究
17.政府在社會保障中的責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