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0:4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跨國文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近年來,海外并購成為中國企業實施國際化經營的重要手段,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石化集團、中海油、聯想集團、海爾、TCL等許多企業紛紛走出國門,實施海外并購。繼TCL并購法規阿爾卡特和湯姆遜公司后,2004年12月聯想集團斥資17.5億美元收購IBM個人電腦事業部,一舉躋身世界三大PC廠商,2005年中石油出巨資收購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中海油更是以185億美元的天價收購美國第九大石油公司優尼科公司(后中海油退出),將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推向一個。伴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國際化經營風險日益凸現,跨國并購中出現的文化沖突及文化整合問題已經引起越來越多的重視,如何實現并購企業文化整合是中國企業跨國并購急待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目前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處尚于初級階段,要加強對跨文與文化整合的研究和推進,以避免跨國管理中出現的不同文化的沖突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有效地利用跨文化管理,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為此應當采取如下措施:
一、加強對擬收購企業及其東道國的文化的研究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企業應在并購的前期準備過程中,就加強對目標企業文化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對并購后整合工作的難度和復雜性有所準備,及早發現問題,尤其是對文化整合難度的調查研究。分析雙方企業之間的文化差異,對實施過程中的文化關鍵因素進行掌控,讓我國企業更有準備地應對可能發生的文化差異與沖突。可以設立類似跨文化管理組織,負責并購企業的文化沖突及整合管理,宣傳企業新文化,樹立多元文化理念,學習和借鑒跨國公司跨文化管理的有益做法,為我所用。
二、以我為主,兼容并包,積極學習和吸收一切先進文化
對于中國的跨國企業而言,以高度開放的心態和國際眼光對待和研究世界文化,“胸懷全球,放眼世界”,具有海納百川,兼容并包的氣概和胸懷。企業以全球500強企業優秀文化作為標桿,實施體制創新、管理和文化創新。
與并購目標企業(歐美)相比,中國企業的文化還相對不成熟,就要充分吸收國外企業先進的文化,通過提升和完善自身的企業文化來促成部分企業文化的同化。文化整合中可以采取以我為主,融入東道國文化的做法,如中國惠普有限公司采取以我為主,“融入中國本地文化”的方針。中國惠普的企業文化建設在不同思想文化的交互影響與促進方面,一直是走在前面的。
三、管理整合推進文化整合,以形成整合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
企業并購最大的障礙是來自文化方面,而文化整合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辦法,借助于管理整合加以推進合實施。企業的管理整合要實現最優化整合目標,既要實現整合也不能破壞各部分的活力,實現企業的人才整合、組織整合、文化整合和社會整合的有機結合。
首先,標準化的運營流程一直被視為一個強有力的整合工具,自然在組織及運營整合中扮演著基礎性的角色。其次,只有積極地促成文化整合,科學地確立整合目標,在公司統一經營理念和精神引領下,以文化整合為核心,建立與戰略匹配的有機整合并支持廣泛交流對話的共享知識庫,形成整合企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第三,管理整合面臨的嚴峻考驗在于是否形成集體統一行動和合力。如果能形成一體化的企業思維,樹立歸屬的自豪感,那么完成就實現企業的整體目標,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磨合,能夠形成持續性地改善業務績效的良性循環。通過跨文化管理建立起共同價值的基礎,尋求建立信任、協作的有效方式。這意味著企業文化將發生重大變化,新的企業文化逐步成熟起來。
四、中西合璧,優勢互補,打造“合金文化”競爭力
由于跨國并購必然要把自己置于異域文化之中,而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涉及中外文化的巨大差異,中西文化又是世界上差異最大的兩種文化。不同的企業往往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著力于打造“世界文化”。而中國企業在跨國并購及合資合作中,往往采取堅持中國文化,實施中西合璧,優勢互補的辦法。如我國中旅公司等企業倡導打造“合金文化”,即中外融合、優勢互補,產生一種全新的文化。“合金文化”應植根于中國,但也必須吸納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借鑒國外的企業文化思維,在以我為主的前提下,取長補短,互相整合,提煉創新。企業跨文化管理的有益經驗很值得借鑒和總結。
五、加強跨文化培訓,實現企業資源整合目標
培訓是實現跨文化整合的基本手段,跨文化培訓應當是人力資源發展的重心所在,同時,通過跨文化培訓增進彼此之間的國家文化和企業文化的了解并形成正確的認識,對于雙方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動新企業的文化整合十分重要。通過跨文化培訓,幫助企業高層管理者認清市場,根據特定的市場文化調整企業的經營策略,有助于企業本土化戰略的實施。
一、引言
隨著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跨國公司的涌現和不斷增加,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不同國家之間的商務往來頻繁,不同文化的碰撞在商務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于是在商務領域中很多商務活動不僅僅是商務行為,更是在文化層面上的交流與對話,是在商務環境中的跨文化交際行為,從而出現了跨文化商務交際。因此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對于成功進行商務活動、不同國家的商務合作、商務談判等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二、基本概念和跨文化交際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際涉及交際和文化兩個概念。從一定意義上說“交際即文化”,在交際過程中文化得以形成。而文化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概念,“概括地講,文化即是人們所思、所言、(言語和非言語)、所為、所覺的總和。跨文化交際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信息發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間的交際’。不同的民族創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而在國際商務環境中,不同國家的商務活動中必然滲透進不同的文化因素,這些文化差異必然影響商務行為,“大多數成功的企業不僅熟諳世界經濟狀況和全球競爭力,而且具有同國際企業有效交際的能力”。因此,一個成功的企業不僅要具備高超的經濟、技術和管理水平,還要深入了解他國文化以及不同文化間的差異,以便在商務活動中避免因為文化差異而造成的誤解、沖突,從而進行成功的跨文化商務交際,達到預期的商務目標。
國際商務的本質是發生在國際間的經濟交往活動。經濟交往的目的在于物質與服務的交換,而物質與服務的交換是通過人際交往實現的,所以國際商務活動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進行的跨文化的以商務為目的的交際活動,即跨文化商務交際。跨文化商務交際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是跨文化交際行為在國際商務環境中的體現。
而導致跨文化交際障礙的主要因素則是文化差異。不同文化在價值觀、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等很多方面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異,具體到商務領域,則主要體現在對于商務管理及管理人員的文化觀、商務禮節、商務預約、禮物的饋贈、商務談判和策略,以及對于商務活動中女性的態度等方面的差異。
三、國際商務環境中重要文化差異的幾個方面
跨文化交際行為分為言語行為和非言語行為,這里著重探討國際商務環境中言語行為層面的文化差異的幾個值得特別關注的方面。
1.對于管理和管理人員的態度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自身文化的特定內涵和界定,具有不同的價值觀和行為規則。不同文化背景的企業對于企業管理和管理人員的態度也是不盡相同的。因此,了解這一差異對于商務活動中了解他國企業管理及與其管理人員打交道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在美國和德國,商務管理的價值觀就不同。在美國,企業看中成就和成功,崇尚勤奮、實用主義、樂觀主義、清教主義、工作中人際關系的淡薄、機會均等以及對于競爭和個人主義的接受。而德國人的管理觀念則不是很強,這源于他們歷史上就看重專業技能和能力。在他們看來技能高超的德國工人根本無需管理人員激勵他們。
而在中國,商務價值觀則與二者更為不同,中國企業重血族關系、人際關系、尊重長輩及階層關系。這樣的價值觀必然使管理模式具有顯著的集體主義特點。
2.商務禮節
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企業進行商務往來時,恰當的商務禮節是必要的。可以說某些必要的商務禮節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企業間建立貿易關系的開始,甚至決定了企業間能否建立良好的貿易關系、為進一步的業務往來奠定基礎。這里就介紹在建立貿易關系之初的幾個重要的商務禮節。
2.1預約
在國際商務環境中,最初安排與對方國家企業的簽約和預約包括打電話、使用中間人等具體細節。不同文化背景的企業在預約時間及最初簽約的安排不盡相同,如在正式簽約前多久約見企業有關人員最為合適,就要考慮對方企業的文化背景。例如,在墨西哥等很多拉美國家,企業一般提前一個月發郵件或打電話進行預約,然后在簽約前一周還要聯系一次。而在中國,在進行商務投資之前同對方企業建立關系是很重要的。在與中國企業進行貿易往來時,與當地的企業政府官員預約見面,認識進口人員、購買者及商和合資伙伴,將有助于進行進一步的業務往來。這就是因為中國文化重關系、重往來。
2.2打招呼
預約之后就是見面打招呼。而注意觀察東道國的打招呼禮節尤為重要。例如美國人的打招呼方式傾向于非正式和友好的。在美國,無論男女,在見面和告別時都要握手,在彼此熟悉的女性之間甚至男女之間,一個擁抱或臉頰的親吻也是合宜的。他們常常直呼彼此的名字,只是在正式場合或對長輩除外。而在沙特阿拉伯,見面則顯得更為親密——不僅要頻繁薄收,還要滔滔不絕;而且男性之間也經常擁抱,彼此親吻臉頰。可見,不同文化的會面禮節如此之不同,因此見面之前要對東道國的會面禮節有深刻的了解和認識,才會避免在實際會面時因為文化差異而產生尷尬和誤解。
2.3饋贈禮物
對于商務往來過程中的禮物的贈送,由于文化差異,不同國家的企業也有不一樣的禮節。大多數美國人就將在商務環境中饋贈禮物看作是賄賂的一種形式,而在其他許多文化中,饋贈禮物是商務禮節的一部分,是再尋常不過的了。因此,在商務環境中,不僅要了解對方企業對于禮物饋贈的觀點和態度,還要了解饋贈禮物的相關信息,如,何時饋贈禮物、贈送什么樣的禮物為宜等。商務環境中關于禮物的饋贈,日本企業是比較典型的例子。日本文化重視禮尚往來,饋贈禮物在日本文化中是極其普遍的事情,而且非常講究。對于日本企業,有幾個日子是一定要送禮物的,如一年中的七月十五日和元月一日,而且通常在首次商務會面時贈送禮物。此外,如果受邀到日本家庭里去,通常要帶上鮮花、點心或糖果之類的禮物去,這是必要的禮節。可見,日本和美國的饋贈禮節相去甚遠。因此在與不同文化的企業建立商務關系、饋贈禮物時,一定要了解必要的饋贈禮節,從而使饋贈禮物的環節對整個商務往來關系的確立起到一個積極的促進作用。
3.談判
由于不同國家和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背景,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在語言風格、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等各方面也表現出其文化特色。在跨文化的商務談判中,各國企業在談判節奏、談判風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北美國家、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喜歡速戰速決式的談判風格,而中國、日本及大部分拉美國家則偏愛慢節奏的談判風格。在交流風格上也有不同,如有的國家喜歡直截了當的風格,而有的國家則更偏向于間接含蓄的風格。
四、結語
實現有效的跨文化商務交際的關鍵是要了解各國的文化差異,因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企業的經營方式、管理風格以及進行商務活動時的商務禮節等也不同。在向文化背景不同的企業尋求合作時,了解其文化特點及其與本國的文化差異,對于商務關系的建立、企業間進一步的業務往來都具有積極的影響。商務人士,特別是企業管理人員自身對不同文化有所了解的同時,在制定企業發展策略時,也可以把培養企業有關人員的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從而提高企業進行國際商務溝通和交流的能力,為企業在商務活動中樹立良好形象、建立廣泛的商務關系奠定基礎。總之,在今天這樣一個經濟全球化、多元文化共同發展的時代,了解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在現實交際過程中,特別是在跨文化商務交際中理解、適應他國文化,對于企業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入世后的中國,涉及國際貿易的談判與日俱增,如何進行有效的跨國談判的命題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文化差異對跨國談判而言,是極其重要而又繁瑣的變量。從交易費用的角度來看,和任何企業一樣,跨過公司要在東道國從事商務活動均需要計算下列成本:進入市場的信息成本、談判成本、締約成本、履約成本和仲裁成本。然而,有效的跨文化溝通談判可以大大節約國際交易的費用。對此,美國一位資深企業家甚至斷言:“如果能有效地克服文化障礙,美國對華投資、貿易量可以比現在增加兩倍。”
一、國際商務談判中的文化因素
國際商務談判是指處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商務活動的當事人,為滿足各自需要,通過信息交流與磋商爭取達到意見一致的行為和過程。談判主體屬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談判者代表了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利益。同時,它還具有跨文化性。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的談判者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談判者各方的價值觀、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交往模式、語言以及風俗習慣等各不相同,這些文化因素對國際商務談判的成功與否都將產生直接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國際商務談判正確的名稱應為跨文化商務談判,這種談判極少因技術或專業原因而失敗。在跨文化商務談判中,東西方民族常常會因為文化積淀、認知方式以及思維方式的不同而遭遇文化沖突。所以大多失敗是由于對外國文化缺乏了解和沒有順應國際經濟交往中的規則。既然跨文化交際在國際商務談判中起著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呢?
文化是社會群體的都有特征。文化既包括心理要素,即群體成員共享的價值觀和規范,也包括社會結構要素:作為社會交往背景的經濟、社會、政治和宗教體制。文化價值觀把注意力導向較重要或較不重要的問題,影響著談判者的策略。文化體制保持并提升價值觀和規范。文化價值觀、規范和意識形態是詮釋所處處境(這是談判,所以我應該……)和他人行為(她威脅我,所以我應該……)的共同標準。
國際間的經濟交流首先意味著來自不同文化的成員為了某一共同的商務目的相匯于一個對其中一方來說是陌生的、具有文化特性的交際環境。來自不同文化和經歷過不同社會化過程的交際雙方為了某一經濟事務進行磋商、洽談時,他們各自的行為準則通常會出現交疊現象。在這種文化交疊情境中的交流與溝通,雙方的言行不僅受到各種文化所特有的行為模式的制約,而且交際雙方也是相互影響、較量、協同和構建的互動過程。
談判的實質既可以是所取價值,也可以是創造價值。這樣,就存在兩種談判結果:分配性與整合性協議。最成功的跨文化談判產生的結果,其所達成的協議一般既是一份整合性又是分配性的協議,這份協議把增加了的資源總量分配給談判雙方。所以,跨文化談判不僅是價值索取型談判,還可以是價值創造型談判。這取決于跨文化談判者對文化的關切、處理以及對跨文化談判策略的運用。
二、國際商務談判中跨文化范疇探析
每一位談判者都有利益和優先事項,而且每一位談判者都有策略。利益是構成談判者立場基礎的需要或原因。優先事項反映各種利益或立場的相對重要性。談判策略是為達到談判目標而選定的一組綜合的行為手段。談判者的利益、優先事項以及策略的使用都受到文化的影響。
1.利益
首先,利益文化范疇涉及利益與優先事項。利益是要求被提處理和被拒絕的原因它使雙方在爭端問題的立場下潛在的需要和利害關系。
文化影響自身利益與其它利益沖突時的相關重要性。世界上的人們所關心的是實現他們的目標,受到其他人的尊重,實現他們所在的社會群體的目標,以及在那些群體中反映為正面的行為方式。在個人主義文化中,自身利益通常優先于集體利益。在集體主義文化中,集體利益通常優先于自身利益。當然,來自于集體主義文化的人有自身利益,來自個人主義文化的人也有集體利益;只是說在他們自己的文化里,價值、規范和制度在文化上暗示著一致的行為。當爭端的一方來自集體主義文化,而另一方來自個人主義文化時,自身利益和集體利益有機會被互相替代。但也有可能遭受挫折和誤解,因為自身利益相對于集體利益的主要側重的差異會導致不同的結果。當與來自集體主義文化爭端方談判時不要低估了集體利益的重要性,當與來自個人主義文化的爭端方談判時不要低估個人利益的重要性。
利益解釋了為什么一個問題相對比另一個問題重要,或者為什么采取這種立場。但是談判對手的利益往往很難猜測。解決爭端的談判者必須準備好兩種策略來發現利益所在,直接信息策略——提出問題,以相應的方式來回答這些問題;間接信息策略——提出問題的解決提議,來自高語境文化的談判者可能會對直接問題感覺不適,因而提出建議來發現利益所在會比較好些。當了解了利益,除了放棄低優先級利益來得到高優先級利益外,可以達成許多類型的一致,直到利益所在能夠導向無先例的解決方法、限定期限的實驗,或者發現雙方同意進行更有效處理的基本問題。
2.權利
權利是公正、合約、法律或先例的標準。爭端方用各種權利的標準來證明所提出和拒絕要求的正當性。
有些權利等標準是外在的,比如法律和經雙方就具體條款進行談判達成的合約。其他權利的標準是隱含的,比如在規范情況下對地位或年齡的尊重,以及公平的標準,比如公正和平等。外在的標準是成文的,由警察、法庭等社會機構執行的。隱含的標準融入在社會團體的文化中,由社會認同或社會排斥來加強。
以公平標準為例,作為提出要求、拒絕要求和解決爭端的正當理由,公平的基本原則擴展到跨文化領域,因為價值和規范只能擴展到社會團體的邊界。不同的文化特征似乎適應了不同的公平標準,使人們很難知道何種權利標準在哪種文化里最為接受。
所以,使用權利標準解決爭端的成功關鍵是,要么提出爭端另一方同意認為公平的標準,要么提供新的可靠的信息使提出的標準看上去公平,沒有新的可靠的信息,論據不太可能有效。
3.權力
權力是一種能力,借此你可以從爭端中得到你想要的——你的要求被承認或者你的拒絕得到支持。判斷在跨文化談判中誰更有權力是復雜的,因為權力是一種通過文化進行的認知。
權力是對受控新的估計或判斷。來自平等主義文化的爭端者與來自等級主義文化的爭端者相比,較少注重地位和權威觀念。他們可能更愿意打破地位的界限來提出要求,而這種界限讓來自等級文化的爭端者會因為失敗、報復或者讓當事人丟面子而產生恐懼;當來自等級主義文化的人在失去地位的情況下提出要求時,他們可能求助于同情心,提醒地位比較高的對方來負責關心地位比較低的提出要求者。當來自平等注意文化的西方人或其他爭端者在失去權力的情況下提出要求時,他們經常避免談及權力而更多地側重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談判路徑的選擇,不同談判者運用權力影響談判的結果有重要且微妙的文化差別。
三、國際商務談判中跨文化的策略
在國際商務談判中處理跨文化問題,需要在是否調整你的策略以利于對方或堅持己見中做出決定。有時候沒有選擇的機會,而有時維持你所偏好的策略會使你在談判中處于不利的地位。本文提供三種文化相連的談判策略類型:
1.“獨斷的個人主義者”
“獨斷的個人主義者”樹立高目標,一直被促使尋求信息,他們樂意權衡利弊,而不會為哪一方更具影響力而分心。以色列人主要使用這種策略,而不去管談判桌上另一方的文化。以色利人特別依賴尋求信息的提議,這些提議能促使他們達成一致,同時能分配價值。以色列人的個人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另一個標志是他們運用權變協議,這樣可以使買賣方在他們未來不同的觀點上達成協議。
這種策略有一個潛在下降趨勢。雖然來自其他文化的談判者意識到與以色列人共事很有收獲,但他們還是會有壓抑的感覺,即便這種壓抑是值得的。使用這個策略的談判者目光短淺,不打算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于是限制了他們未來的選擇范圍。
2.“合作的實用主義者”
“合作的實用主義者”關心他自己和對方的目標,通過提問題和回答問題來建立相互信任,并間接處理影響力問題。德國談判者是這個方法的忠實擁護者。他們運用這個策略去談判整合性協議,實現分配性談判結果。
這個策略的潛在的缺點是一個合作的實用主義者也許會被獨斷的個人主義者所利用。然而,合作的實用主義策略的核心——信任,難以贏得卻很容易失去。只要合作的實用主義者掌握得住雙方關系中的信任度,沒有得到對方回應的信息,他就不應該泄露自己信息,他也不會被利用,但如果他不能使用感覺順手的直接信息共享策略,他也許在談判中不能達成整合性協議。
3.“間接策略使用者”
間接策略使用者也許依賴對權力的不確定性來激發間接信息搜尋。日本談判者就使用這個談判藝術,他們把直接使用影響力與間接信息搜尋結合起來。在他們的文化中,這個模式很奏效,但跨文化則會出現問題。間接信息共享對于認可直接策略文化的談判者來說,也許太微不足道。如果談判者來自于不認可直接影響力的國家,那么使用直接影響力也許會導致螺旋沖突,不能達成最佳協議。
三種模式的共同點是目的明確、對信息的渴望、使用一個策略便利地尋求信息,以及知道如何駕馭影響力,三種不同的是談判者如何使用每一個不同的模式來樹立目標,尋求信息和使用影響力。
四、結語
由于國際商務談判的談判者代表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利益,有著不同的社會文化和經濟政治背景,人們的價值觀、思維方式、行為方式、語言及風俗習慣各不相同,從而使影響談判的因素更加復雜,談判的難度更加大。在實際談判過程中,對手的情況千變萬化,作風各異,有熱情洋溢者,也有沉默寡言者;有果敢決斷者,也有多疑多虛者;有善意合作者,也有故意尋釁者;有謙謙君子,也有傲慢自大盛氣凌人的自命不凡者。凡此種種表現,都與一定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有關。不同表現反映了不同談判者有不同的價值觀和不同的思維方式。因此,談判者必須有廣博的知識和高超的談判技巧,不僅能在談判桌上因人而異,運用自如,而且要在談判前注意資料的準備、信息的收集,使談判按預定的方案順利地進行。
參考文獻:
[1]《哈佛商業評論》,1988年第4期
[2] A.L.Lytle,J.M.Brett,Z.I.Barsness,C.H.Tinsley, and M.Janssens,“A Paradigm for Confirmatory Cross-Cultural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in L.L.Cummings and B.M.Staw(eds.),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Greenwich, Conn.: JAI Press,1995)
[3] S.T.Fiske and S.E.Taylor,Social Cognition(New York:McGrawHill,1991)
[4] Triandis,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1)優勢。
跨國公司擁有先進的現代科技和創新機制,這極大的有利于擴大他們在中國的發展空間。對于那些具有較強規模和資產的跨國公司,他們可以利用其品牌競爭力來沖擊中國市場。
(2)劣勢。
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異,導致中國復雜多樣的社會文化環境使跨國公司的本土化發展戰略面臨不利因素。
(3)機會。
中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是當進入世貿組織之后,給跨國公司提供全世界最大的勞動力市場和最多的消費者,從而有利于他們獲取更高的利潤。
(4)威脅。
跨國公司正面臨著來自于中國的國內企業和外國的競爭對手的雙重威脅。由于很多國內企業已逐漸掌握了部分技術和管理經驗,使得使跨國公司不再占據競爭中的主導地位;而與國外競爭對手相比,大部分跨國公司都來自發達國家且依靠資本實力和品牌為依托,因此都擁有強大的競爭力。
2、中國復雜多樣的社會文化環境
著名人類學家愛德華•t•霍爾提出了“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理論。高語境文化指包含在語言中的信息要低于低語境文化所傳承的信息,且大部分信息隱含在溝通過程中。因此,中國(高語境文化)和西方國家(低語境文化)在商務溝通中的價值取等方面都具有很大差異。
3、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政治監管和經濟風險壓力
跨國公司面臨著法律和貿易壁壘的限制。如根據反壟斷法,中國政府在2008年9月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集團。在經濟風險方面,由于商標和版權的侵權問題日益嚴重使跨國公司不得不遭受利潤和公司形象的雙重損失。
二、根據中國環境和文化的戰略調整
1、文化敏感度確認及價值維度分析
跨國經理應意識到中西方之間巨大的文化差異,因此他們必須具有文化敏感度以及避免狹隘主義和種族中心主義。通過霍夫斯泰德的價值維度可以分析,首先,中國是一個高權力距離的國家,因此組織內的權利的等級制很明顯。但在西方國家,如美國和英國是低權距國家,因此上級和下屬之間地位是平等的。第二,中國是一個高度不確定性規避的國家,中國人民厭惡風險,因此終身雇傭制很常見。而西方國家的不確定性規避較低,人們愿意承擔更大的風險并從事流動率較高的工作。第三,中國作為高語境文化國家,更重視集體主義,因此,員工較重視成員間的相互交流。而在低語境文化的西方國家,員工之間的溝通非常少,員工更注重個人空間及個人主義的實現。第四,中國是一個高度的男權主義國家,這意味著女性的家庭觀念更重,而在西方很多女性從事高層次的工作并面臨更多的工作壓力。
2、建立基于中國文化的獨特的競爭機制和領導戰略
規避政治風險的本土化戰略:
(1)關系本土化。
在中國,“關系”是一個重要的社會資源,能幫助其贏得中國民眾和政府的信任。例如,大眾汽車公司是最早在中國開展本土化研發的汽車廠商,通過與中國政府的密切合作,將桑塔納打造成幾近100%的中國汽車。
(2)產品本土化。
產品本地化意味著跨國公司的主要產品都在中國生產或在本土采購原料,這有利于跨國公司在中國建立最優合作伙伴關系和供應鏈體系。例如,家樂福,作為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原材料在當地的采購比例已經接近90%。
(3)人力資源本土化。
跨國公司發現當地的優秀員工和經理更易了解中國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如在2004年4月,摩托羅拉和諾基亞都將以往的外派高級經理調整為當地人,這在推動人力資源本地化策略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4)營銷本土化
隨著21世紀的到來,制造企業和經銷商之間的關系已經從純粹的利潤關系過渡到戰略共享的合作伙伴關系,如IBM和聯想之間的合作,聯想收購了IBM的個人電腦(PC)活動,同時IBM持有部分聯想的股票。通過這種方式,不僅IBM可以獲得更低的成本并通過聯想獲得在中國的銷售渠道,聯想也可以增加品牌認知度并拓寬發展空間。
(5)研發本土化。
跨國公司不僅給中國帶來先進的技術,而且也重視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例如,微軟、諾基亞、摩托羅拉和大眾在中國市場的成功都受益于技術研究的本土化。從1998年到現在,跨國公司在北京建立的研究機構已經達到了120家之多。
3、建立獨特的激勵政策和領導策略
如果跨國公司想在中國取得成功,他們必須調整其激勵制度和管理模式,因為激勵政策會影響人們的工作態度和行為。根據霍夫斯泰德的四個價值維度,中國是一個高權距的國家,因此經理和下屬之間應建立層級清晰的等級制;高不確定性規避使跨國公司應實行長期就業制來提升員工的安全感;集體主義說明人們更強調團隊合作的激勵機制;男權主義意味著應建立基于傳統分工的激勵機制。
縱觀世界500強的跨國公司如IBM、谷歌、蘋果、沃爾瑪、海爾等在進行跨國經營時,無一例外都要進行經營人員的本土化。同時,本土經營人員通過與母公司經營人員的跨文化交流與溝通,能夠促使目標國市場經營人員對本地市場有更深入的認識,從而提高營銷活動的針對性和效率,增加產品的銷售。企業在進行跨國經營活動時,必然要對所面臨的各種文化進行認真分析和研究,使得企業在跨國經營決策時具有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全面的考慮影響經營活動的各種因素,從而提高經營決策的科學性。企業在進行跨國經營活動時所面臨的各種市場環境極其復雜,且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風險極大。因此,我國企業必須通過不斷學習和適應目標國的市場文化,提高靈活應對市場環境千變萬化的能力,方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
文化差異對跨國企業經營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增加了進入目標國市場的難度相對于國內市場文化的天然親近性和高熟知度,企業在初進入目標國市場時所面臨的包括語言、文字、法律、風俗習慣、及消費觀念等方面在內的文化差異巨大,需要相當花費相當長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和研究,增加了企業進入目標國市場的難度。
2增加了營銷活動的難度我國與目標國在語言、、價值觀等方面存在的文化差異為營銷活動增加了諸多困難,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增加了市場調研和產品生產的難度。由于文化差異,我國消費者和目標國消費者有時對同一產品在形狀、顏色等方面的需求偏好和消費習慣會存在明顯差異,導致企業有可能忽視這種需求偏好和消費習慣的不同,結果開發出來的產品就難以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2)增加了營銷溝通的難度。溝通包括對內和對外溝通兩個方面。對內溝通是指企業內部營銷組織成員之間的溝通;對外溝通是指企業與外部群體的溝通,包括消費者、供貨商、分銷商、政府、媒體及廣告公司等。
從事跨國營銷的我國企業在與這些目標國市場群體打交道時,對文化意義符號系統的不同理解、不同的、不同的民族性格、不同的思維方式、處理問題的不同行為模式及理解歧義等都會成為跨文化溝通的巨大障礙,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產品譯名方面。不合當地文化的產品譯名可能會導致對開發市場不利的負面意義。
語言理解方面。語言文字的不同是不同文化最顯著的差異,而跨國商務活動的順利開展和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有賴于語言的交流。有一句格言,“同樣一句話在不同人的耳朵里有不同的含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對同一句話有時會有不同的理解,從而導致在商務交往中的不愉快。
見面問候語和價值觀差異方面。國內外在商務活動問候語方面存在一定差異,中國人見面為了表示尊敬會在姓氏稱呼前面加上職務或“老”字,如“李經理,你好!”“老王,好久不見”或“張總,最近忙什么呢?”等。但若這樣對外國商務客人說的話,可能會引起對方的不自在,甚至是反感。因為在西方,職業不用作稱呼,而且避諱“老”字。對于西方人來說,“老”意味著上了年紀,不中用了,這與他們崇尚獨立的價值觀相違背。此外,由于老外比較在意自己的隱私,因此也不希望別人問自己近期的活動安排等。
(一)系統的中國文化知識輸入在二語習得整個過程中,輸入是語言習得產生的必備條件。在中國文化導入過程中,大量相關信息的輸入,是最基本的前提條件。從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接受的中國文化輸入量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導致了“中國文化失語癥”。當然在增大輸入量的同時也要考慮輸入形式的多樣化。1.對比法從跨文化交際方面來講,對比法能使學生在了解本土文化的同時加深對目的語文化的理解,通過對比,感受不同的文化差異,從而達到更好的跨文化溝通。比如在講授《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冊第四單元美國文化五大象征的同時,導入中國文化的標志性象征,不僅彌補了教材中中國文化內容缺失的不足,又增加了課堂趣味性,可通過討論發言的方式引發學生對中國文化以及美國文化的思考,從而實現“可理解輸入”。2.歸納法從宏觀上講,歸納法可以指教師在導入中國文化時,把學生瑣碎的、有差異的文化碎片歸納整理成系統、完整的文化體系,使學生對中國文化有更深刻地理解,幫助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進行整合,這正是習得理論中的反思階段,是必不可少的。微觀上講,歸納法可以用于具體的文化知識輸入。比如在導入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時,必然要涉及到中國五花八門的菜名的英語翻譯,這對學生來說確實是個難點。教師可以使用歸納法把中國菜名的英語翻譯歸納為按照烹制方法、原料、味型等翻譯的不同類別,化繁為簡,使枯燥的知識點變得生動形象、有條有理。3.視聽法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以及對外文化傳播的影響,現在不少介紹中國文化的紀錄片都是雙語的,比如《美麗中國》《故宮》《再說長江》《頤和園》等。有些英語教程也附帶視頻材料,如《走進中國文化(英文版)》《中國歷史(英文版)》等。這些視聽材料的使用,增加了中國文化的輸入渠道,準確呈現了輸入內容,同時豐富的畫面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文化和語言的興趣。但是使用視聽法的同時,教師要同時做好選擇視頻、歸納文化知識點等一系列工作。
(二)跨文化意識的中國文化輸出輸出階段在語言習得中起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通過輸入階段的導入教學,學生已經獲得了一定的可理解輸入,如何把輸入有效地轉換成輸出是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教師應充當組織者和幫助者,設計新型的課堂教學活動,可以參照Breen在1985年提出的“文化課堂”(CalssroomasCulture)[4]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參加教師設計的虛擬文化交際活動;課下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中國文化之旅、中國文化知識競賽、中國文化PPT大賽等,促進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英語輸出。在學生輸出的同時,要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意識。文化翻譯本身就是翻譯領域中的難點,涉及到中國文化和英語文化的雙重理解。如果僅僅把一些中國文化方面的名詞用拼音或者表面意思的詞表達,可能還是很難被不同文化的人所理解。所以,我們既要充分顯示中國文化的信息,又要考慮對方的可理解程度,達到文化的交融。比如說在介紹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DragonBoatFestival)時,僅僅把節日翻譯出來,不同文化的人很難理解。我們可以加上介紹端午節的來源,端午節人們的飲食和活動的內容。講到屈原時,就需要解釋性翻譯了,如:QuYuan,aChinesesancientpetrioticpoet(屈原,中國古代愛國詩人)。同樣,很多中國文化方面的人名、地名、歷史事件,我們都可以用解釋性翻譯來呈現才能實現跨文化的良好溝通。當然,隨著國際交流的加深,全世界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也進一步提高,許多拼音音譯詞逐漸被不同文化的人理解、接受。最新的BBC新聞已經出現的“tu-hao”(土豪)的新詞,所以學生在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時需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這就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文化創造力。何自然認為,學生可以依據特定的語言環境,創造性地用英語表達中國獨特的文化,構架不同文化橋梁,促進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跨國公司迅猛發展,其數量、規模和實力不斷膨脹,而美國的跨國公司,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團隊。在《財富》雜志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500強排行榜上,美國企業有170家,雄居世界首位。美國的跨國公司目前在全球建立了大約2.3萬個分公司,它們作為一個整體,成為世界最大的生產者,對全球經濟特別是全球貿易,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一些從事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研究的專家們研究后發現,進入500強的每一個美國企業都有其獨特的企業文化,正是這種獨特的企業文化孕育出來的獨特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念成為推動美國企業迅速發展的強大動力。
從上表可以看到,在2005、2006年前10位的“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中,全部都是大型的跨國公司,而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公司總部在美國。這些跨國公司不僅體現了美國經濟的實力和向全球擴張的趨勢,而且也是美國商業文化的代表,是美國獨特的多元文化在商業領域里的重要表現。在跨國公司的對外擴張中,企業對利潤追求是主要動因,而能否成功地實現擴張則不僅需要經濟上的滲透,更需要文化上的融合。美國的跨國公司之所以會有如此顯著的發展,與美國文化所具有的兼容并包的多元性有很大關系。這些名列當今世界企業十甲行列的跨國公司,大多起步于19世紀的后半期,它們的成長過程恰好是美國多元文化成熟定型與深化發展的階段。因此,美國跨國公司的發展豐富了多元文化的內涵,它也是文化的多元性向經濟領域里滲透的結果。
二、美國商業多元性的界定
學者們從不同的學科角度對美國商業的多元性進行了解釋,主要有三種:①大部分學者從人口學的角度出發,把美國商業的多元文化歸為人口結構的多元,并提出了“多樣的美國”(Marlene L.Rossman, 1994)和“新美國”(Alfred L.Schreiber, Barry Lenson,2000;Marilyn Halter, 2001)等概念,突出以非裔、拉丁裔、亞裔為主的少數族裔文化。②從企業管理學的角度,多元文化定義擴大到企業員工的性別、國籍和種族等方面的不同(Taylor Cox Jr., 1993)以及商業活動中的客戶個性化需求、獨特的談判和管理風格等方面(Sondra Thiederman, 1992;Monir H.Tayeb, 1997)。③從經濟人類學(economic anthropology)的角度,把多元性廣義化為人類社會的各個層面,不僅包括了族裔的不同,還包括性別、年齡、所處的社會階層、性傾向、身體技能、等方面(Marlence G.Fine, 1995;G.Clotaire Rapaille, 2001;Marye C.Tharp, 2001)。
筆者認為美國商業的多元性應該是一個綜合了人口學、管理學和人類學等各學科不同內容的,多角度、多層面的多重概念。而人作為文化的載體則是這種特性形成和發展的關鍵。來自各地源源不斷的移民創造、開拓、改變了美國,同樣他們所承載的不同背景和傳統的商業文化也在此共同的經歷中碰撞、交融,從而形成了美國獨特的商業文化,因此美國商業的多元文化還是一個歷史的概念,其多元特性是隨著美國商業本身的歷史發展而不斷深入。
首先,美國企業內部存在多元文化,這是美國商業多元性最直接和最深刻的表現。企業是商業舞臺上的主角,在美國商業的多元文化中企業內部的多元是美國商業多元性的重要組成,它包括了多元文化的企業管理方式和企業文化的多元化。早在1920年代,美國的跨國企業就已經突破了兩個國家的范圍,出現了跨兩個以上國家的公司,所以這種內部組成的多元首先表現在各個子公司的多元即跨國公司東道國家的多源。與這種東道國家多源相應的就是跨國公司內部組織結構上的多元,海外的地區中心逐漸分擔了母公司的角色,母公司對各地子公司的管理越來越多地通過地區中心來實現,從而是一個跨國公司內部會出現分布不同地區的若干個地區中心。子公司的一些內部決策也是由地區中心來管理的。比如微軟通過一個大中華區的海外地區中心來管理整個包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在內的各個微軟子公司的經營活動。而另一方面,這種內部構成的多元則體現在由于跨國經營所必然帶來的員工構成尤其是管理層組成上的多元。尤其是隨著1990年以來展開的跨國公司經營的本地化趨勢,跨國公司在經營管理中更多地啟用本地人才進行管理,強化了這種員工構成的多元特征。為了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和增加企業的收益,不同文化背景的企業經營管理方式被應用到美國企業中。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對中國古代孫子兵法的商業應用。
其次,美國國內市場結構的多元化,具體體現在市場中的人力資源和消費者構成上。源源不斷的新移民使美國商業的國內人力資源和市場結構更加多元化。據統計,2000年美國移民局共接受新移民849809人,其中從事專業技術職業的58896人,企業管理類20649人,銷售13059人,管理助理15019人,精密工藝制造9727人,操作工、紡織工及藍領勞動力29522人,農林漁業11347人,服務業31244人。新移民的涌入同樣也造成了國內市場上消費者的多樣性。同樣,由于少數族裔收入的提高,1990年美國非裔、拉丁裔、亞裔以及白人人口分別占總人口的11.2%、6.4%、1.6%和85.8%,但其家庭收入則分別占收入的中位數的62.4%、74.6%、128.4%和104.3%,少數族裔的消費能力日益成為產品市場成功的關鍵,因此美國企業的國內市場結構因此出現多元化。
三、美國跨國企業中多元商業文化的發展
商業是美國歷史變遷的主題之一,在眾多推動美國歷史前進的因素中,商業利益是不可缺少的。正是商業利益的驅動,才會有早期的殖民開拓,才會有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也正是商業利益的驅動,才會把美國的版圖從東部的大西洋沿岸不斷推進到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同樣,正是商業利益的驅動,美國的企業發展歷史才會進入到一個跨國公司的時代,美國的跨國公司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與發展。而作為美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的商業也具有著多元的特征,跨國公司則是透視這一特點的最好窗口。
美國的跨國公司起步于南北戰爭之前的1850年代,當時有一些美國公司為了減少運輸成本,所以在英國開設了分廠。大量的現代跨國公司則出現在1880年代以后,之后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880年代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屬于跨國公司的早期發展。在經營地域范圍上,這一階段的跨國公司主要集中在歐洲和美洲,并成為美國私人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投資構成。據統計,截止1914年一戰以前,美國的私人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為26.52億美元,占GNP的7%,其中投資到歐洲的為5.73億美元,加拿大6.18億美元,墨西哥5.87億美元,古巴及西印度群島國家2.81億美元,中美洲0.9億美元,南美洲3.23億美元,亞洲1.2億美元,非洲0.13億美元,大洋洲0.17億美元,歐洲與美洲占總額的93.21%。跨國公司的這種發展一方面反映了第二次產業革命以及現代企業制度所帶來的對效率的提高以及由此產生的規模擴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它也是南北戰爭后美國多元文化的發展進入初步定型階段的體現。南北戰爭雖然結束了國內的分裂局面,在文化上也推動了少數族裔文化在主流文化中地位的提高,但是這個時期還是多元文化發展的早期,因此在表現上還是比較表面的。雖然受文化的影響,企業作為文化的載體,在這一階段開始向外擴張,但從企業內部結構上還表現出以美國的母公司為單一中心的組織結構,子公司只是依附在母公司上的,實現其市場滲透或獲取原料目標的橋梁。
一戰的爆發對美國的海外子公司造成了一定了影響,它是跨國公司發展史中的一次主要的中斷,使發展進入相對低谷階段,諸如西屋電氣、紐約人壽保險等都紛紛終止了其國際業務。但由于戰爭改變了美國在國際收支與國際經濟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因此戰后與美國宏觀經濟大繁榮相適應的,便是跨國公司的發展進入了第二個階段。
第二階段從1920年代一直到1950年即二戰結束后的初期,屬于跨國公司的成熟階段。
在這一階段中,雖然跨國公司的發展也曾因為大蕭條、二戰的爆發與美國的參戰發生過波動,但總體上它與之前階段不同,這一時期的跨國公司在數量上更加龐大、在結構上也更為復雜。
根據上表的數據,可以看到作為多元文化的表現之一,跨國公司在這一階段進一步擴張。從總體規模上,除1940年受二戰影響略有收縮外,始終保持著增長態勢,從1919年一戰結束時的38.8億美元增加到1950年117.9億美元。從具體的地區分布和行業分布來看,美國的跨國公司在這一階段進入到更多的國家、建了更多的工廠、生產出更多的最終產品,其中在地區分布方面,除了繼續保持在歐洲、美洲的投資擴大外,還加大了對亞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投資力度,三個地區投資增長速度均超過了投資總額的增長速度。在行業分布方面,原先占比重最多的采礦業地位明顯下降,而在公用行業領域里的跨國滲透力度則開始不斷加強,增長率高達928.99%。
與這些發展相適應的是,在內部結構和相互關系上,這一階段開始逐步復雜化,不再是原先的以母公司為單一中心的結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多元中心化的關系系統,出現了母公司以外子中心,子公司在所有權結構、行政管理以及市場模式等方面都開始有了自己的發展軌跡,有的開始在東道國發展自己的附屬企業。這種新內部結構的出現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從這個階段開始美國的跨國公司真正成為跨幾個國家的公司,而不僅僅是跨一個國家的公司,即完成了從transnational到multinational的轉變,諸如福特汽車、國際收割機、勝家、得克薩斯石油、美國橡膠等公司的對外更是遍及了全球的六大洲。在對外擴張的方式,也有新招出現,跨國公司對品牌的關注程度開始超過了對產品制造的關心,可口可樂公司在一戰后開始了以海外授權罐裝廠的對外直接投資戰略。
由于大蕭條和其后的戰爭,美國的跨國公司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響,尤其在1941年美國參戰后,跨國公司的聯系被分割開來,那些位于軸心國的子公司更是如此。而二戰結束后,隨著歐洲逐步從戰爭中恢復,以及戰后國際貿易領域里貿易壁壘的減少,全球跨國投資出現高漲,美國的跨國公司也在此過程中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第三階段1960年代至今,這是跨國公司的黃金發展時期。
眾所周知,戰后美國的多元文化發展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民權運動、女性解放運動、校園多元文化主義以及移民法的修改等等,這些都為多元文化在美國的深入發展提供了基礎。作為其表現之一的跨國公司,必然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起步于1930年代的麥當勞公司,在這個階段把其公司標志插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到1999年在總共25000家麥當勞快餐店中有近一半分布在美國以外的100多個國家,以致《經濟學》(The Economist)雜志把麥當勞巨無霸在各國的價格差別作為參考變量,用來比較各國的消費水平。
從總量上來看,1960年美國的對外直接投資318.2億美元,2007年增加到879.69億美元。從地區分布上看,2007年歐洲和亞太地區超過了加拿大和拉美,成為接受美國FDI最多的兩個地區,分別達到720.84億和115.95億美元,其中中國和中國香港分別為7.23億和4.15億美元,名列亞太地區的第二、第四。從行業分布上看,雖然制造業仍是投資的重點,但是隨著戰后美國服務業的發展和國際服務貿易的增長,服務業成為對外直接投資的重點。盡管采礦行業出現了資本的倒流,但在其他的現代服務業的新部門則出現投資不斷增加的情況,2007年金融保險業的對外直接投資達到了120.91億美元。(參考下表)
除了這種規模上的擴大外,這一階段的跨國公司內部結構進一步延續了上階段的發展,通過跨國并購、建立海外中心、特許經營等新的經營管理方式,多元中心化的特征更加突出,母公司在跨國公司體系中的主導進一步弱化,它與子公司以及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水平聯系不斷增多加強。
在整個第三階段的發展中,1980和1990年代是重要時期,這二十年的發展在進一步鞏固與延續此前發展的基礎上,使跨國公司多元文化進入到一個更為系統的發展階段。
四、結論
由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分布在各地的美國跨國公司為了共同的利益與目標,互補共進,在此過程中促進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融合,并走在了其他國家和地區跨國企業的前列。這同美國文化本身所獨有的海納百川的包容性、多元性有很大關系,它推動了美國的企業突破國界、民族、地域和文化的局限,把美國的多元文化通過企業傳播到全球。當然,這種推動作用反過來也作用于美國文化本身,跨國公司把更多的不同文化帶到美國,豐富了美國文化的多元性。隨著美國的跨國公司的發展,所跨越的國家在不斷增多,所接觸的文化也不斷增多,作為一種商業領域里的聯系橋梁,跨國公司必然把美國文化傳播到它的子公司的所在地,同時也把該地區的不同文化傳遞到美國,通過跨國公司這座橋梁形成不同文化的互動。因此,不同文化上的差異不僅不會影響跨國公司的整體運作,公司的管理者還可以從多元文化中汲取養料,改善企業文化,尋求或建立能反映不同文化特點的企業文化。
參考文獻:
[1]C. Joseph Pusateri,美國商業歷史[M].p302,p303,p308.
[2]美國人口普查局資料,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census.gov
[3]美國移民歸化局資,Ins.Usdoj.gov/graphics/aboutins/statistics/IMM00yrbk/ExelMM00/Table20.xls
[4]Marye C. Tharp,Marketing and Consumer Identity in Multicultural America,Sage Publications 2001,p6.
緒論
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國的競爭愈發激烈,競爭的范圍也越來越廣。世界各國的競爭已從“硬實力”逐漸轉化成“軟實力”,“軟實力”在國家力量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軟實力,不僅是一種競爭力的需要,也是一種向心力。
電影誕生百年,一直是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影也是一個國家意識形態的主要載體。電影承載者著一個國家的文化價值觀念,通過電影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傳達著這個國家的世界觀人生觀,對其他國家族民族的文化安全乃至核心價值構成了威脅。進入21世紀,電影在全世界的傳播處于不平衡的競爭狀態,特別是以美國好萊塢為代表的西方電影在世界占據著主導地位,這是一種很可怕的文化統治。文化輸出可以影響到其他國家、地區和民族的歷史意識、宗教儀式以及文化意識,甚至語言,淡化甚至重寫這些地區的傳統和文化,從而創造新的民族文化記憶,促使其與輸出國的信念和價值融合。
全球化背景下,好萊塢電影世界行銷的產業戰略,已經成為多是國家民族電影生存的最大威脅。在這樣的背景下,包括中國和韓國在內的其他電影若是國家及地區都有民族電影生存的危機意識,開始進行本土化大戰戰略探討。
隨著中國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形象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也在日益擴大。中國文化是否能夠作為軟實力與經濟硬實力一起,在全球范圍內獲得肯定是未來面臨的挑戰。
中國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的大國,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中國特有的東方美學風格等文化差異形成了較強的國際市場期待。雖然具備以上優勢,但中國電影作為國家“軟實力”還是處于弱勢的,文化產品文化產品的對外輸出特別是在電影的對外傳播與競爭中,中國與那些發達國家還存在著巨大差距。除了有外在生存環境惡劣的原因外,中國電影本身的問題也是導致市場畸形發展的重要原因。
盡管中韓兩國電影的產業發展進程存在很大差異,但同處東方文化語境下的兩國電影也存在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對兩國電影的比較研究,既具有重要的參照價值,也具備現實的可操作性。那么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電影具有哪些先天優勢,中國電影走向世界會經歷哪些困難,中國電影該如何走向世界,本文將通過與韓國模式的對比探索一條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道路。
第一章電影跨文化營銷概述
第一節世界市場電影跨文化營銷
一、何為電影產業
在進行電影跨文化營銷策略的分析之前,首先要知道我們研究的主體——電影產業。那么什么是電影產業呢?
所謂電影產業,它是文化產業的一個產業分支,是利用生產和組織模式來生產和傳播、流通,為會社提供舞臺化的電影產品和相關服務的一種社會產業。電影本身的商品和服務屬性,注定了必須要采用市場營銷手段來將它推向市場,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提升票房價值,并在這全程的營銷活動中形成以應聘為中心的品牌,再用這個品牌來帶動電影相關產品的開發和銷售。另外,在電影制片、發型、放映及后期等一系列的營銷運作中,吸引目標客戶的目光,提升自己的銷售業績和知名度,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由此可見電影產業營銷是電影產業發展中的企業重中之重,涵蓋到電影產業運作流程中的各個階段,尤其是對于面臨著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內憂外患”的中國電影產業而言,電影產業的跨文化營銷更是決定著一個國家文化的競爭力,以及國家軟實力未來的走向。
二、何為電影營銷
電影營銷可分為三個層次:電影產品的營銷,電影品牌的營銷和電影行業企業文化的營銷。電影的產品營銷包括電影產品質量,宣傳策略,定價,院線等方面,主要通過電影的拍攝制作,上映當期設定,票價策略制定,終端院線管理,廣告宣傳,促銷推廣等方面來實現的,這是最低層次的營銷。
電影品牌營銷本質上是電影媒介所提供的精神產品在受眾心目中的品質評價以及這種品質所具有的商業價值,,它具有文化獨特性,效益綜合性,品牌延伸性和消費忠誠性等特征。如何塑造以及經營電影品牌,這是一個在中國電影營銷發展中非常有現實意義的課題。電影品牌營銷也需要受眾為中心,借助一品牌為核心的市場營銷手段,通過對電影品牌定位、推廣、維護以及品牌延伸這個完整的過程來實現。②
電影企業文化營銷,就是通過塑造獨特的企業文化特色來強化企業形象以及企業的營銷特色,通過電影營銷行為來傳導企業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企業的精神文化來完成對企業形象的塑造。③
三、好萊塢電影跨文化營銷
好萊塢電影在美國的全球化戰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早在30年代,美國正度就意識到,電影和其他大眾文化都不僅具有產業意義,而且對于宣傳美國政治、文化和礦大經濟影響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文化產業中,電影作為做國際化的媒介產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好萊塢從一開始就在向全世界推銷著美國。美國電影很早就具有國際視野。20世紀第一個十年,好萊塢制片人就開始在主要的國外市場設立辦事處。二戰以后,美國政府每年都會拿出部分資金來對好萊塢影片出口海外進行支持。
好萊塢電影的成功不僅與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開,還因為它實現了世界范圍內的跨文化營銷。跨文化營銷比國內市場營銷更具差異性、復雜性和風險性。美國每年發行影片數量在450到500部左右,約有12部影片國內票房超過1億美元,36部左右票房超過5000萬美元。除去高額的制片和營銷成本以及放映商的留存份額,大多數影片都無法在國內發行中收回成本,而高額的回報大多都是通過國際市場獲得的。
當一部電影有內容涉及到其他國家或地區時,電影公司首先會對此國家或地區的語言、宗教、風俗習慣、身份認知以及飲食習慣等一系列文化特質進行充分的調研與分析,從選擇哪部大片(導演、演員、劇本等)、上映時間(節假日)、宣傳方式(網絡、海報、首映式等)、放映組合(影片、DVD等)等方面,根據該國際實際情況選擇性,一切都以充分占有該國市場為目標。
第二節中國電影跨文化營銷概述
按照1999年11月15日中美簽署的雙邊協議,中國政府承諾:“不對電影的進口保持配額。此外,中國政府將允許中國公司在商業考慮的基礎上,以利潤分成的方式,進口數量不限的外國電影。”
美國政府也提出要求:美國進入中國市場的影片,經中國政府批準后,不受數量配額限制,不受中國原有發行公司制約,可自主進入中國電影市場,中美雙邊協議簽署后,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軍立即展開了對中國市場的研究,紛紛設立“中國部”,招聘了解中國電影的業內人士及中國內地赴美電影人在期間擔任中層職務,并且對中國電影市場進行調查,一邊對所生產的影片進行更適合中國市場的調整。
2004年11月10日,國家廣電總局頒布《電影企業經營資格準入暫行規定》,外資可以通過參股的方式進入中國的電影制作和發行市場。2005年4月,國務院關于《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公布后,國家廣電總局進一步明確了鼓勵和支持非公有資本進入電影電視劇制作發行、電影院和電影院線領域。在這些政策的激勵下,電影產業開發程度不斷增加。種種跡象表明,當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電影產業面臨著來自全球范圍內更為嚴峻的競爭挑戰。
另一方面,從1999年到2003年的五年間,中國電影的票房收入一直在10億元左右徘徊,但2004年電影票房收入忽然增加到了15.2億,2005年達到20億元。而2006年則達到26.2億元,比上年增長28%,連續四年超過進口影片。從這些數據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國電影市場似乎正呈現一派繁榮景象。
然而,另一組數字卻又足以令人深感擔憂:2004年度中國電影產量達到212部,而最終進入市場的國產影片數量只有40多部;2005年度中國電影產量繼續增加,達到260部,而最終進入市場的國產影片數量不及65部。雖然中國電影的產量雖逐年增加,但真正進入市場的卻為數不多,并且70%的國產片仍處于虧損狀態。這些數據也證明中國電影產業目前的“繁榮”只是虛假的繁榮,其產業發展遇到的困境正制約著其發展的步伐。
綜合中國文化產業目前的發展狀況和發展環境,基于以下幾個原因,中國電影產業跨文化營銷應作為提升中國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部分。
一、經濟環境
中國經濟經濟年來持續發展,使得人們的購買能力增強的同時對精神生活需求日益高漲。而且隨著全球化的浪潮,中國經濟發展多元化的進程加快,第三產業迅速發展的同時又出現了許多新的經濟浪潮,如“娛樂經濟”、“休閑經濟”等,這無疑給身在其中的電影產業創造了很多發展的空間。同時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各大產業內部競爭加劇、優勝劣汰,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中國電影也不例外,電影企業開始不間斷的通過兼并和收購,進行強強聯合來調整自身產業結構,一些大的電影企業已具備豐富資源及成熟的市場運作體系。
二、政治法律環境
WTO的加入,給中國電影產業向海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中國政府正在努力完善電影產業的法律法規,使中國電影的運作更為高效和專業。政府還積極扶持一些電影相關產業,如電影產業營銷服務機構,雖然現在還不十分成熟,但相信隨著政策的推進,中國電影產業能夠在政府的幫助下更有效更科學的開展市場營銷活動。
三、文化環境
電影作為一種藝術的載體,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某種意識形態。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其神秘的東方文化在全世界有著獨特的迷人魅力。中國電影產業有相當豐富的資源,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文化優勢,在電影內容上多下功夫,多加入一些中國元素,吸引世界觀眾的注意力。
第二章中國電影跨文化營銷現狀和問題
第一節中國電影跨文化營銷現狀
中國電影在對外輸出上還面臨著許多困難,東西方的文化差異,語言障礙,電影產業發展相對落后,創作和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等原因都制約著中國電影對外輸出。
隨著中國國家形象和國際地位的上升,包括奧運會和世博會在中國的召開,中國正吸引著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美學風格等特有的東方魅力也提高了國際市場的期待值,的廣泛合作也帶來了中國電影的資源互補,中國內地、香港、臺灣、澳門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日本韓國等其他亞洲泛華文化地區,以及世界各地的華人構成了一個具有共同性的接受中國電影文化的交流空間,也就是說,中國電影具有十分廣泛的國際市場和觀眾基礎。
比利時電影評論家路易•丹維爾曾在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上說過,“世界越來越小,中國越來越大”,“全球化縮短了世界之間的距離,人們突然發現中國的迅速崛起,而電影則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的窗口。與其說,中國電影走俏歐洲,不如說整個中國讓歐洲著迷。”中國文化正在世界上掀起一陣熱潮。近年來,中國也在努力促進文化與電影在國際市場上的貿易。2007年,文化部、商務部、廣電總局聯合出臺了《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指導目錄》鼓勵包括電影在內的文化產品出口。
但是,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盡管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上備受期待,但目前為止,包含中國元素的中國電影在競爭激烈的世界電影市場中還只是一種點綴,并不是主流。長期以來,中國電影在對外輸出是過于強調“對外宣傳”,長期依賴“文化交流”資助,這樣的過程與其說是商業行為還不如說是公益事業,市場化程度太低。中國電影長期停留在小眾“交流”或者電影圈“評獎”的精英傳播階段。這樣的情況到了2000年才有所改善。
由此可見,中國電影雖然具有先天的優勢和良好的大環境,但是中國電影的產業化發展與發達國家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節中國電影跨文化營銷問題
本文將從市場營銷“4P”角度,即影片、價格、發行渠道、促銷四個方面來探討中國電影跨文化營銷的問題。
一、國產影片票房與口碑的落差
近幾年,中國電影市場呈現出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中國電影制作大、宣傳多、票房高,口碑卻不好,中國電影在國外電影節頻頻獲獎,回到國內票房卻大多差強人意。中國電影產業目前正在向產業化邁進,口碑和票房的落差的確值得深思。
表2-1截至2010年5月2日的中國內地影史票房排行榜(人民幣)(前10名)
名次電影內地票房觀影人次發行年份拷貝數
1阿凡達13.5億2594.36萬2010上映中600+數字/3D
220124.6537億1480.41萬2009600+950
3變形金剛2:卷土重來4.28億1378.74萬2009700+900
4建國大業4.1504億1300.99萬2009750+950
5泰坦尼克號3.595億約1800萬1998280
6非誠勿擾3.248881億948.97萬2008700+數字
7赤壁(上)3.212031億957.67萬2008690+數字
8滿城盡帶黃金甲2.91億771萬2006660+數字
9十月圍城2.903209億860.81萬2009650+數字
10變形金剛2.8232億931萬2007540
由表2-1看到,占中國電影票房前五的電影,有四部是美國好萊塢大片,而唯一進前5名的中國主旋律影片《建國大業》憑借建國60周年獻禮大片以及近百位明星出演這兩個噱頭,首周四天半合計票房達到了12436萬,刷新了國產片首映周票房的紀錄。上映一月突破4億,一再刷新國產片上映紀錄,成為內地影史第二部突破4億票房的電影。
近幾年的幾部大制作影片《英雄》、《十面埋伏》、《無極》、《三槍拍案驚奇》等票房一路走高,但是觀眾口碑卻一路走低。不僅如此,某些影片在海外市場銷售也是舉步維艱,《無極》更是遭到了國外發行商退片的尷尬局面。現在的中國電影太過商業,甚至于商業情節完全擠占了文化情結,所有人都將利益放在了首位,從而忽視了影片本身的質感,電影情結漸漸西化、采用國外的故事藍本甚至根本稱不上有情節,而在演員選擇上,采用了更多的人氣明星吸引眼球,忽略了其本身的演技帶給電影的影響。這樣的電影別說輸出海外市場,即便是在中國國內市場也是不會受歡迎的。中國電影漸漸喪失了民族文化獨立性。并且,大部分中國影片的海外市場定位不明確,幾百部影片如同一部影片,目標市場不清晰,敘述方式、題材、類型等都不夠國際化。
二、票價過高
票價過高的現象主要是在國內市場,過高的票價抑制觀眾需求。即使是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一張電影票的價格也只占月收入的1/200,在韓國一張周末電影票的價格占平均月收入的1/125,而在中國這一比例卻達到了1/25,過高的價格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國電影的發展,進電影院看電影在中國其實成了一件比較奢侈的消費。如果電影在國內也無法做到“普及”,那么電影的出口也會面臨著一定的困難。
三、發行渠道單一
好萊塢電影遍布全球,幾乎占據了世界電影市場的就成份額,加上很多國家處于保護本國影片的考慮,引進非美國影片的數量極少,所以中國影片插足海外市場份額非常有限,目前中國電影走出去的最主要渠道是合拍。中國電影實現的海外票房主要來自合拍大片。從當年的《英雄》、《十面埋伏》、《無極》等主流商業大片,到最近的《赤壁》、《梅蘭芳》等都采取了合拍形式,這些影片在投拍時已經按其投資結構分割了全球版權,提前進入海外市場。
中國現在每年生產四百多部電影,投資高昂的商業大片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還是中低成本影片,由于資金受限和營銷意識薄弱,攝制完成后,很少有營銷推廣的預算,有的電影連印刷海報的錢都沒有,這些影片在國內市場能見度都很低,更遑論國際市場的能見度。
四、后電影產品開發落后
“后產品”開發是中國電影產業格局調整之后的一個重要鏈接以及終端環節,其開發的力度和盈利率直接影響中國電影產業鏈的完善和協調運作。一個成熟的后電影市場不僅僅能以豐富的“后產品”供給滿足消費者的文化需求,更重要的是它能促進電影投資背景的多樣性、電影市場機制的完備性、電影運作系統的規范性,使中國電影產業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價值鏈條。
五、政府政策不完善
中國政府的政策扶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國電影在尋求出路的同時,沒有政府強有力的支持,缺少發展的動力。中國還沒有一部完整的政策支持中國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的管理還缺乏完整充分的法律基礎。另外中國的電影審查制度也是一大難題。因為沒有一個文本的規則可依,一部戲能不能通過審查都是靠審查委員的經驗和當前的政策方向來把握。同樣的情節,也許上個月可以通過審查,但是這個月就不行了,同樣的題材,也許上個月還能拍,這個月就不能拍了。甚至,同樣的情節,在引進的國外大片里就可以,國產電影里就不能通過審查了。中國電影審查制度的改革,不光是國家廣電總局的課題,因為電影涉及到相關部委的內容,都要先由相關部委審查通過。而久久不見出臺的分級制度,也另中國電影銀幕上一片武俠世界的刀光劍影,畢竟這類題材相對穩妥,比較容易通過審查。毫無疑問,不適當合理的審查制度不但會影響我國電影的創作質量和數量,還會使我國電影的題材無法創新,當“武俠時代”過去,也許中國電影又將陷入危機。
第三章韓國電影跨文化營銷的經驗及啟示
第一節韓國電影產業現狀
韓國電影與中國電影一樣,面臨著一個美國文化霸權的共同課題。在韓美自由貿易談判中,韓國就屢次遭遇美國提出的市場開放要求,要韓國政府將本土電影市場的保障措施“電影放映配額制”從原來的146天大幅降低或完全取消,由此引發的抗爭也決定了兩國談判的多次磨合。直到2006年,韓國終于做出讓步,同意將電影配額制驟減為73天。
20世紀90年代末,面對市場的開放,韓國政府實施了政策扶持和相應的資金支持,所有業界從業人員全力以赴,終于使韓國電影日漸呈現出興盛的態勢,韓國電影產量大幅增加、本土電影市場占有率提升、影院建設穩步發展、海外出口收益增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電影產量大幅增加,投資體系改革
好萊塢電影的入侵,給韓國電影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但同時,好萊塢電影的企劃、產業垂直整合、全球營銷等特點,也帶給了韓國電影很多的啟示。1998年以來韓國電影每保持了強勁的生產力,每年產量都節節攀升,到了2007年韓國電影從1998年的43部發展到124部(見表3-1),上映119部,上映率高達95.9%。
表3-1韓國電影制作數和發行數(1998—2007)
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制作數4349596578808287110124
發行數4342625282657483108119
二、本土電影市場占有率提升,電影收益大幅增加
1998年韓國電影本土市場占有率僅為25.1%,到了2006年本土市場占有率高達64.2%,到了2007年韓國電影因為種種原因市場占有率下滑了13.4%,市場占有率止步于50.8%,基本保持主導地位(見表3-2)。
表3-2韓國影片市場占有率(1998—2007)②
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國片市場占有率(%)
25.139.735.150.148.353.59.359.064.250.8
三、影院建設穩步發展,觀眾人數呈增加趨勢
韓國政府和電影企業界加大對現在多廳影院和銀幕配置的建設,這促使了更多觀眾走進影院。從1998年開始,韓國電影逐漸減少單銀幕的傳統影院,擴建多銀幕的現代性影院。到2007年,韓國電影院數已經增加至348家,電影銀幕擴增至2058塊(見表3-3)
表3-3韓國電影影院數和銀幕數(1998—2007)③
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影院數507373373344309280302301306348
銀幕數50758872081897711321451164818472058
韓國電影觀眾對電影熱情高漲,觀眾人數成倍增長。1998年,韓國電影總觀眾人數僅有0.5億,發展到2007米歐按已高達1.58億,相對于韓國總人口4900萬德技術,人均觀影已經達到每年3次以上,比較美國人均每年觀影4-6次、澳大利亞人均每年觀影4-5次的標準,可以說韓國人均觀影次數已經基本達到世界電影發達國家水平。
四、電影海外出躍,收益增長明顯
2000年以后,韓國越來越多的電影公司借鑒并實踐好萊塢電影全球營銷的經驗,開始是韓國電影海外的預售和推廣,再加上金大中和盧武鉉兩人政府推動的電影海外支援政策,為韓國電影的海外出口提供制度保證、設備支持、資金援助等措施。因此韓國電影的海外出口日趨活躍,而且價格提升和收益增長明顯(見表3-4)
表3-4韓國電影出口情況(1998—2007)(單位:萬美元)
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出口額3075967051124149530975828759924511228
增減率18%59%33%107%88%30%-68%-50%
由表格可以看出,從1998年到2005年七年間,韓國電影海外出口額由307萬美元增加至7599萬美元,急速增長了24倍,但這樣的海外出口優勢在2006后出現了明顯的拐點,連續兩年跌幅都高達50%以上。2006年,韓國電影海外收益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了三分之二,2007年韓國電影出口部數達到了321部,但收益額卻僅有1228萬美元,僅為2005年的16.16%,導致韓國電影海外收益額如此李樓的主要原因在于極不合理的海外出口分布格局:韓國電影海外出口過分依賴于亞洲國家,尤其過于依賴日本,這樣的出口分布必然給韓國電影產業帶來致命的負面影響。
第二節韓國電影跨文化營銷經驗及啟示
韓國電影的跨文化營銷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尤其是日本,韓國每年對日本出口的電影數占了出口總數的大多數。韓國電影最早的市場化運作可以追溯到1913年,那時韓國制作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但是,韓國電影市場開發和營銷方式應該從80年代忠厚期算起。
一部電影的生產可以分為制作、投資、發行、放映四大環節,電影的跨文化營銷策略應該說是貫穿了電影生產過程的始終。在韓國政府的倡導下,韓國電影的發行基本上是照辦了好萊塢的發行模式,大搞營銷攻勢。豪華的電影院,紅地毯,盛大的首映式,眾多明星捧場,武術瘋狂的粉絲。
在韓國電影的跨文化營銷過程中,投資其實是非常值得關注的。投資是電影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20世紀80到90年代末,韓國電影的資金來源一般都來自于電影公司自身的資金投入,這樣的情況到了市場開放以后就有所改變,很多電影人組成了獨立電影公司,這樣的獨立電影公司由于自身實力薄弱又開始依賴大企業的資金支持,很多大財團都是在那個時候開始涉足電影投資的。在金融危機之后,電影成了一個投資回報率相對高的項目,于是,很多大企業開始專門涉足于電影投資這一領域,甚至還設立了專門的子公司。到了2000年前后,這些大財團不再甘于投資拍攝電影,他們還和美國、香港等地的著名電影公司合作獲得進口電影的亞洲版權;從2001年起這些公司開始開發自己的電影院線,甚至下設很完整的電影公司。投資環境的改變,也為韓國電影輸出創造了條件。
相比于韓國電影的資金來源,韓國電影投資公司的強大背景,中國電影的拍攝資金就顯得微不足道,目前,中國還是處于由電影公司提供資金的尷尬階段,只有少數知名導演拍攝的大片才能獲得高額的投資,而即使是這些投資也大多是采用廣告贊助的形式,不僅金額不大,而且作為回報電影中必須出現相應的產品,這樣不僅限制了贊助廠商的選擇范圍,也會給電影本身的完成度帶來影響。由于中國的特殊國情,電影20%的投資回報率在中國并不算誘人,很多現代產業的資金回報率非常高,汽車制造業在韓國的回報率不過15%—20%,最高也不會超過35%,而在中國,汽車的平均的回報率都在35%—55%,所以問題就在于現在很多企業都對電影產業缺乏興趣和認識,如果能拿出培育電影產業的態度來看待中國電影產業,投資電影實現雙贏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關鍵是要認識到電影已經成為一種可以賺錢的產業。
另外電影制作的好壞在跨文化營銷中也是十分重要的。韓國文化本身沒有特色,但是為什么韓國電影能在海外市場獲得成功,最關鍵的在于包裝。對于文化產品的開發,應注重特色化的創造。韓國電影通過再創造或創新,變成了有個性的“韓國制造”,而韓國電影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將中國和西方文化結合,再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形成了鮮明的韓國特色。這樣的電影比同類產品更具識別力,提升了產品競爭力。例如韓國曾經有一部風靡亞洲的電影《我的野蠻女友》其實沒有很深的文化內涵,但是這部電影取材新穎,所有的情節、畫面都具有韓國特色,將韓國人擅長的愛情戲發揮的淋漓盡致。還有一部韓國歷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太極旗飄揚》很明顯的將韓國的歷史和好萊塢的大制作融為一體,大氣中不失精致,是很典型的一部好萊塢式的韓國電影。由此,中國完全可以在以“功夫”為題材的電影中加入更多中國元素,如絲綢、陶瓷等,形成一套具有鮮明中國特點的“中國制造”。同時為了打入西方市場,導演在電影的的意識形態上進行了西化的包裝,以適應海外觀眾的口味。
第四章中國電影跨文化營銷策略
第一節電影產業策劃階段
電影作為商品,必須面對市場,把握消費者的心理。在影片成形之前,就應該一句市場的需求來創作劇本,選擇有足夠市場吸引力的制作團隊和演員,并準確的對電影市場進行細分,結合自己的實力選擇目標市場,最后對市場進行準確定位,突出自己電影的優勢。
舉例來說,在一部電影制作之前,必須先對電影的目標市場進行定位。如果面向歐美市場,電影中必須首先了解西方人的需求,他們對東方文化的想法和他們對東方文化的好奇,這些都要體現在電影中,一方面滿足他們的好奇,另一方面又不至于讓他們覺得太陌生。如果選擇亞洲市場,在電影元素的選擇上則強調能讓觀眾產生一種文化的共感,另外,一部電影的投資方也是很關鍵的。以合拍片為主完全按照國際商業運作模式進入海外國家主流院線是中國電影跨文化營銷最值得推廣的方式,中外合資從表面上來看只是一個制作方式的組合,但其中包含很多優勢。通過雙方主創人員的參與很容易在創作內容方面加入新鮮元素,在工藝技術方面也會有較高的體現,加上是國家與國家、國家與地區大范圍合作模式,所以前景更為廣闊。如《集結號》、《長江七號》都是合拍片,通過合拍的形式不同程度的進入了國際主流電影市場。借助合拍片的優勢,中國電影借助國外的資金、技術和發行渠道,這樣彌補了自身條件的不足,擴大華語電影在世界的影響。
第二節電影產品生產階段
一電影產品生產階段的營銷策略
在電影策劃階段,根據市場需求就已經確定出最具市場吸引力的劇本、制作團隊、導演和演員,這些就是的影片在策劃階段就具有了吸引觀眾的品牌創新意識。在好萊塢電影中,單是大明星這一品牌效應就已經是一部電影的最大賣點了。中國電影如果想走向世界,就必須具備所謂的品牌,比如,張藝謀導演的《英雄》在世界各地大受歡迎,不僅是因為《英雄》具備了中國武術這一中國電影最原始的賣點,張藝謀導演本身就是一個品牌,有很多在國際上非常出名的作品,更有演員章子怡、梁朝偉、李連杰這些在國際上非常有人氣的電影明星為電影加分不少。當然也可以邀請本地的演員出演電影,增加親切感和票房號召力。再拿韓劇來說,曾經在中國非常有名的韓劇都集合了幾個特定:畫面唯美、風景優美;演員外貌出色;情節緩慢,內容符合亞洲人收視習慣。靠著這些元素的不斷組合,韓國在東南亞風靡一時。
二電影后產品生產階段的營銷策劃
電影后產品生產階段包括電影產品和電影衍生產品的生產,電影后產品所涉及的范圍很廣,由電影這一核心資源可以引申出一條長長地產業鏈,包括書籍、電影的錄像帶、VCD、DVD、電影原聲大碟等后電影產品,還包括同名電視連續劇、網絡游戲、手機游戲、動漫出版、郵票、彩信、玩具、服裝、主題公園等電影衍生產品,這些可能遠比電影本身帶來的利益和影響力要大許多。例如,韓劇在亞洲大受歡迎的同時,韓國的文化觀光局就聯合各大韓國旅行社推出韓劇景點觀光項目,為韓國掙進不少外匯,同時韓劇中所反映的韓國的飲食文化,韓國的時尚,也成為了韓國財政的經濟增長點,這就是文化產品的魔力。
在電影跨文化營銷的同時,好好發展這些產業鏈,能夠更好的融入當地文化,將屬于中國的文化產品用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文化方式傳遞給每一個人。
第三節電影宣傳與發行階段
電影的宣傳與發行也是電影跨文化營銷的重要環節之一。這需要盡可能多的與多方媒體整合以力求得到廣度和深度的宣傳,并統一傳達電影品牌和形象信息,電影與商業品牌的整合營銷也是一種方式。與當地一些大商家合作宣傳,既可以減少宣傳成本,又可以通過商家在該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使宣傳事半功倍,能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舉例來說,可以通過國際電影節和國際影展將中國影片推廣出去。國際電影節是展示世界各國優秀電影作品和技術成就的盛會,在全球化的今天,要想迅速提高中國電影的知名度,提高中國電影的影響,通過海外的電影節電影展來推廣中國電影是一條捷徑。目前世界上著名的電影節有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等,每個電影節都有自己的主題和定位,掌握好各國觀眾的喜好非常重要。例如,威尼斯電影節的定位是電影實驗者和藝術家的搖籃,其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鼓勵那些拍攝手法新穎,有法獨特的影片,而德國柏林電影節以注重意識形態、強調主題為自身定位,其口號是“和平、友愛”。從1994年《霸王別姬》獲金棕櫚獎至今,中國電影在國際電影節已多次獲獎,這事國際電影界對中國電影的肯定,一部部的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獲得好評,為中國電影進一步進軍海外市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還有,中國可以自己創造條件,推廣中國電影。“北京放映”是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經國家廣電總局批準于1996年發起創辦,并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負責承辦的大型國際性中國電影對外推廣活動。作為國內唯一一個邀請并接待境外電影采購和國際電影節選片人來華集中選購和選看中國影片的大型國際活動。弘揚中國電影文化,推動民族電影事業的發展,促進中外電影交流,是“北京放映”一貫的宗旨。“北京放映”已成為中國電影跨文化銷售的重要渠道。
我們不僅要帶著中國電影“走出去”參與國際電影盛會,畢竟世界上的電影盛會數不勝數,電影展的名目也十分繁多,不如自己創造條件,將外商“請進來”,最大限度的推銷中國電影,將這些優秀作品帶向世界。
結語
中國電影跨文化營銷實際上就是一種文化傳播,通過電影將中國的文化推廣到全世界,這個過程需要多方面的協調運作。首先中國電影想要走向全世界必須建立自己的電影品牌。這是因為電影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它能夠產生巨大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能吸引廣大觀眾,給所在集團帶來巨額利潤。電影品牌在電影藝術與電影市場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夠帶動電影業的發展。而令人遺憾的是。在目前的中國電影市場上只有張藝謀、馮小剛、周星馳寥寥幾個電影品牌,而放眼整個世界具有影響力的華語電影導演也只有寥寥幾位華裔導演,長此以往將不利于電影市場的繁榮和發展。
在文化產品的跨文化營銷方面,韓國在這一方面較中國成熟,不僅在地域上、文化上有著很強的參考能力,其商業化跨文化運作的經驗值得我國電影行業學習,把以電影為代表的文化產業做大做強。我們學習不應當僅僅是商業化運作技巧,更應當學習其電影產業化的意識。相信不出十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電影市場和電影輸出國之一。
參考文獻
[1]蔡小于.國際市場營銷中的跨文化策略[J].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4.
[2]盧泰宏.跨國公司行銷中國[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313.
[3]甘碧群.國際市場營銷學[M].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2002.
[4]趙化勇、孟建.電視媒介經濟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5]張曉明、胡惠林、章建剛.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6]李懷亮.當代國際文化貿易與文化競爭[M].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
[7]陳啟杰.現代國際市場營銷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11.
[8]劉平洋.中國產業國際競爭力分析[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
引言
珍妮·托瑪斯(JennyThomas)于1983年在其“跨文化語用失誤”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語用失誤這一概念,這位跨文化語用失誤及其原因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這一理論框架與其他社會語言學的研究成果一起為國內外的學者指明了方向。學者們紛紛著書立說,使這一領域的研究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戴偉棟、張紅玲,2000)。學者們就學習者跨文化交際中產生的語用失誤、語用失誤的原因及語用失誤的研究方法等方面展開了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避免語用失誤和提高語用能力的方法。本文就國內學者近20年來在跨文化語用失誤方面的研究作一綜述,并談談筆者的看法。
一、語用失誤的定義及分類
一般認為,當說話人在言語交際中使用了符號關系正確的句子,但說話不合時宜,或者說話方式不恰當、表達不合習慣等,具體來說,說話人不自覺地違反了人際規范、社會規約,或者不合時間空間、不看對象、不顧交際雙方的身份、地位、場合等,違背目的語特有的文化價值觀念,使交際行為中斷或失敗,使語言交際遇到障礙,導致交際不能取得預期效果或達到完滿的交際效果,這樣性質的錯誤就叫語用失誤(何自然,1997:205;錢冠連,1997:223;張巨文,2000)。珍妮·托瑪斯將語用失誤分為語用語言失誤(pragmalinguisticfailure)和社交語用失誤(so-cialpragmaticfailure)。“語用語言失誤指對語言語境把握不當導致的語用失誤”(張巨文,2000);“社交語用方面的失誤指交際中因不了解或忽視談話雙方的社會、文化背景差異而出現的語言表達失誤”(何自然,1997:207)。
二、國內語用失誤研究
在國內,黃次棟于1984年在其“語用學與語用錯誤”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語用錯誤”這一概念。他詳細闡述了十種不同的語用錯誤并且指出,在語言學習中,除了要掌握必要的語言知識如語音、語法和詞匯等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不同的語言形式在不同的非言語語境和背景下的運用。他還建議有關言語行為中的語用內容應該增加到大綱中并且教授給學生。自此,有關語用失誤的研究日益增多,許多學者對學習者語用失誤的原因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減少語用失誤的方法。
繼黃次棟之后,何自然、嚴莊(1986)對語用失誤進行了量的研究,他們以托瑪斯的理論為基礎,在其“中國學生在英語交際中的語用失誤——漢英語用差異調查”一文中,對來自幾所大學的79名語言教師在語言語用失誤和社交語用失誤方面的漢英差異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導致語用失誤的主要原因是語言語用知識和社交語用知識的缺乏。由此,他們提出,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教授跨文化語用知識。他們的研究對于探索和分析中國學生的語用失誤有極大的實際價值。他們所采用的問卷也為今后語用失誤的研究提供了一個范例。此外,王得杏(1990)將語用失誤的研究擴展到跨文化語用失誤的研究,并且解釋了語用失誤的原因及減少語用失誤的方法。賈玉新(1997)提出,正是文化差異導致了行為舉止、問候語、社會價值觀等方面的差異。戈玲玲(2002)認為語用失誤主要源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由于說話者與聽話者分別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們之間會產生不恰當的言語行為。戴偉棟、張紅玲(2002)指出,文化遷移時導致語用失誤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們認為,文化遷移有兩種,即表層結構遷移和深層結構遷移,語言語用失誤屬于表層結構遷移,而社交語用失誤屬于深層結構遷移。郝欽海(2000)的“廣告語言中的跨文化語用失誤”中提出造成語用失誤的主要原因是違反了語用規約。在語言教學方面,魯健冀(1993)提出,我們在教學中總是忽略了漢語語言原則的變化,從而導致了母語的遷移,因此母語遷移特別是母語的負遷移是產生語言失誤的主要原因。:
三、結語
國內學者對語用失誤分別進行了質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并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語用失誤產生的原因,綜上所述,造成語用失誤的主要原因有文化差異、文化遷移、母語遷移和違反語用規約,眾多學者研究了言語行為或非言語行為方面的語言失誤及其成因,他們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實用價值。對語用失誤成因的分析也非常具體,但是關于語用失誤原因的分析僅限于文化方面,這些研究也沒有同時對言語行為和非言語行為兩方面的語言失誤進行具體的研究,很多學者只是對語用失誤原因進行了分析,卻沒有提出有效的提高語用能力的方法,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應當考慮到言語和非言語交際兩個方面,通過調查、對比和分析對語用失誤的原因進行更全面得分析并總結出避免語用失誤和提高學習者語用能力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Thomas,J.1983.Cross-culturalPragmaticFailure[J].AppliedLinguistics4(2):91-112.
[2]戴煒棟,張紅玲.外語交際中的文化遷移及對外語教改的啟示[J].外語界,2000(2).
[3]戈玲玲.教學語用學[M].湖南: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
[4]郝欽海.廣告語言中的跨文化語用失誤[J].外語教學.2000(7):26-32.
[5]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6]何自然,閻莊.中國學生在英語交際中的語用失誤——漢英語用差異調查[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6(3).
[7]黃次棟.語用學與語用錯誤[J].外國語,1984(1):13-18.
[8]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9]李悅娥,范宏雅.話語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10]呂文華,魯健驥.外國人學漢語的語用失誤[J].漢語學習.1993(1).
二、文化整合的途徑
文化不僅影響人們的思維和舉止,而且對企業的成長和利潤也有直接的影響。Weber,Shenkar&Raveh認為對跨國并購具有極大影響的是文化整合程度和并購方高層經理間的合作關系[7]。因此,并購方在并購后采取的整合、控制和操作方法與并購的成功有直接的關系。為了實現預定的并購目標,具有不同文化的并購公司采用的整合方法必須以彌補并購方和被并購方的文化差異為基點,并依賴于參與公司的大小、規模以及并購方的策略傾向來決定。由于不同文化的影響,不同的整合需要和整合方法應隨著并購的策略傾向、協同作用的獲得、資產的類型和個人涉入的不同而不同。
(一)文化整合模式的選擇不同類型的整合模式意味著解決不同程度的文化沖突以及決定整合后不同的控制范圍和經營模式。根據并購雙方的接觸程度及其解決沖突的方式,Berry認為并購雙方共有四種文化適應模式:第一,融合(Integration),就是經過雙向的滲透、妥協,形成包容雙方文化要素的混合文化;第二,吸收(Absorption),指被并購方完全放棄了原有的價值理念和行為假設,全盤接受并購方的企業文化;第三,分隔(Separation),就是限制雙方接觸,保持兩種文化的獨立性;第四,混沌化(Deculturation),即被并購企業員工既不珍惜原來的價值觀,同時又不認同并購企業的文化,員工之間的文化和心理紐帶斷裂,價值觀和行為也變得混亂無序[23]9-25。后來有些學者對整合模式提出改進,如:Harris&Moran的凌越(Dominance)、妥協(Compromise)、合成(Synergy)和隔離(Isolation)[24]82;Hasperslagh&Jemison的控制(Holding)、保全(Preservation)、共生(Symbiosis)和吸收(Absorption)[25]145,其內容都基本類似。整合方法的選擇應主要基于兩個并購企業間的文化差異程度、被整合的文化特點及擬整合水平。例如,一個具有強勢文化的公司并購一個弱勢文化的公司,一般采用吸納法,弱勢公司可以借助并購方的優秀文化成長壯大;而兩個文化強勢的公司合并,應采用保留法,各自保持文化的獨立性,并嘗試在兩種文化的基礎上創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新文化。
(二)并購前的文化考察除了整合方式的選擇外,跨國并購還需要企業在并購前做細致的文化考察工作。例如,AbitibiConsolidatedSalesCorporation(世界最大的新聞紙制造商,加拿大Abitibi-Price公司在美國的子公司)在辦理并購時,較好地理解了文化考察和文化分析的重要性,在并購的過渡階段就盡可能快地從目標公司收集文化信息,細致到人們如何穿戴、如何打電話等;當事情進一步發展時,試著對目標公司作完整的文化評估,包括與目標方員工的訪談和調查;在與Stone-Consolidated合并的時候,又特意從雙方公司抽出20個關鍵人物一起分析討論他們各自的文化以及對于新組織的渴望,制定符合雙方利益的方針、規則,這些前期的工作直接促使了并購的成功。在我國,海航從一千萬起家,20年內奇跡般發展成為年營業額超1200億、資產超3000億的巨型企業集團,其主要擴展途徑就是通過大規模的海內外并購,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也是在兼并重組過程中對綜合文化適應給予高度的注意,始終把文化考察和文化融合作為第一要務來抓,把企業文化融合做得水融。相比之下,許多并購前景很好的企業由于缺乏文化評估和文化意識,引發并購后多年的文化之戰,業務每況愈下,最終導致并購失敗。
(三)文化整合的實施在文化考察的基礎上,企業并購后的首要任務就是逐步實施適合于雙方企業的文化整合模式。整合是一個互動和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來自于兩個組織的員工必須學會一起工作和相互合作,這看起來容易,但事實上,能創造這樣一個環境對并購的雙方都是一個真正的挑戰[25]107。為了達到有效整合,并購方高層一般會干預被并購方管理層的決策過程,并把標準、規則和期望強加于他們,這種傾向性的整合會導致被并購方高層自治權的丟失,影響被并購方高管對并購的付出和合作欲望[10][7],同時,會引起被并購方人員對并購的緊張和抵觸情緒。因此,在整合過程中,不同類型的文化差異應采用不同的措施來克服。比如,因管理風格、方法或技能不同而產生的沖突可以通過互相傳授和學習來克服;生活習慣和風險不同產生的沖突可以通過文化交流解決;人們基本價值觀念的差異往往需要更細致的工作,要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沖突的辦法。除此之外,文化敏感性訓練、文化融合、文化溝通、文化容忍等都是企業克服文化差異所必做的功課。1.文化敏感性訓練。其目的是加強人們對不同文化環境的反應和適應能力,增強并購雙方員工對對方價值觀、個性的適應性和接受性,打破員工心中的文化障礙和束縛,提高相互間的認可度和對異文化的包容度,從而降低文化沖突,使雙方員工能夠和諧地相處與合作。2.文化融合。在對文化共性認識的基礎上,企業通過文化的識別、選擇與認同,把帶入企業的不同文化有效融合在一起,建立與企業總體經營戰略一致的新文化。在文化選擇上,除保留那些與自身文化相契合的東西,要兼顧選擇和吸納外來文化中優秀的東西,做到優勢互補,使并購雙方所構成的新的企業文化產生強大的輻射力和影響力。3.文化溝通。它有利于全體員工明確企業的戰略目標、相互了解并結成伙伴關系[26]。跨國并購完成后,受不同文化影響的員工在工作過程和人際交往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摩擦,甚至發生沖突,交流和溝通能消除員工間“我們”和“他們”之分,雙方相互尊重,利用多元文化的優勢達到文化協同和企業文化重塑,使員工在公司的戰略意圖和發展目標方面達成共識,以促進并購目標的實現。4.文化容忍。從人力資源和文化的角度講,成功的體制是企業對它們“征服”的人們實施開放的政策,并具有高度的容忍能力,即要接受“被打敗”的那些公司和國家的文化,尊敬和允許互相不同的價值體系在并購后共存。對存在差異的兩個企業文化背景的完全理解以及分享和尊重各自的價值觀等,對并購的成功都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對同伴從心底深度的理解和完全接受有利于更好的價值創造,同時,有利于重要人員的留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