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20:4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工匠精神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016年2月19日,主持召開黨的新聞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為新聞戰線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在“2?19”講話一周年之際,我們重溫這次重要講話,有助于J識和改進新聞輿論工作中的不足,提高輿論工作的水平。
準確認識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定位。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廣播電視媒體是黨和人民保持溝通聯系的平臺,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一切工作都要從黨的工作全局出發,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廣播電視新聞宣傳要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和引導力,切實維護廣播電視等傳統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明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和使命。在“2?19”講話中提出了新聞輿論工作的“48字”使命職責。要承擔起這“48字”職責和使命,廣播電視媒體要把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以新聞觀指導新聞實踐,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以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在宣傳報道中要根據事實來描述事實,既準確報道個別事實,又從宏觀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切不可為追求轟動效果而斷章取義或做選擇性報道。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是統一的。廣播電視媒體既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直面社會丑惡現象,激濁揚清,不為了宣傳而宣傳只報喜不報憂;又要從解決問題入手,把握時度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開展批評性和建設性報道。
創新融合報道,提高業務能力。新形勢下,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創新。在輿論環境、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如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提升輿論傳播力和引導力,成為新聞輿論工作者亟待解決的重要任務。融合是趨勢,轉型是根本。廣播電視媒體工作者要解決好“本領恐慌”問題,需要借勢媒體深度融合的浪潮,跟上傳播媒介的每一次變革,努力成為全媒體記者,成為運用現代傳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用新的角度和視野,去采寫老百姓喜愛的新聞作品。
“2?19”講話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周年。在過去的一年,廣播電視媒體的新聞輿論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距黨和人民的要求與期待還有差距。如在輿論場中,尤其是新媒體,還不時地出現“假新聞”“反轉新聞”,嚴重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另外,媒體融合進程還有待進一步加速。雖說現在很多廣播電視媒體在新媒體領域進行布局,構建了“兩微一端”,但都不是自主平臺,一些知名平臺絕大多數是民營的商業網站及互聯網企業。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是做好新形勢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當務之急,包括廣播電視在內的傳統媒體要下大力氣建設好自主的互聯網平臺,雖然一些媒體在這方面做出了探索,但還遠遠不能滿足現實的需要。受眾在哪里,新聞輿論傳播的陣地就在哪里。廣播電視等主流媒體應依托黨和政府的執政優勢,利用自身多年積淀的品牌優勢,去占領輿論傳播的新高地,構建現代傳播體系,提升新聞輿論工作的效果。
就在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開展高鐵安全大檢查,適當降低新建高速鐵·運營初期的速度,并對擬建鐵·項目重新組織安全評估。根據新的運行方案,高鐵降速50公里開行。
頻出的故障,特別是“7·23”事故的發生,暴¶出高速運行下的隱患。事故原因尚待查明,此時降低運行速度,既是對“δ知風險”中人的安全的高度重視,也有利于在增加安全冗余的前提下,改進技術管理,積累運行經驗。作為一個新型的、復雜的大系統,高鐵包含的固定設施、移動設備、控制系統、運營管理等子系統,無疑需要足夠的磨合。循序漸進的方式,既符合事物發展規律,也是世界各國高鐵在磨合乃至挫折中不斷前進的普遍經驗。
當然,很多人還是希望,現在的“降速”,是為了更好的“磨合”,更是為了促進將來的“安全提速”。就在“7·23”事故后,仍有不少人繼續選擇高鐵,甚至還有人憧憬: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能再快些便捷些。事實上,更好、更快、更強,這是人類對文明進步的共同追求。而已經展現了社會價值和發展前途的高鐵,正讓更多國家和人們堅信,其δ來如同當初的飛機一樣,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深刻變化。這對于“鐵軌上的中國”來說,尤顯重要。
中圖分類號:G1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605(2006)08/09-0020-04
作者簡介:沈利華(1964- ),男,江蘇昆山人,江蘇省行政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學與文化。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市場經濟和社會結構迅速發展和變化,尤其是人們的市場主體地位和自主意識的不斷確立,人民群眾的多層次精神文化需求正被迅速釋放。文化需求的多層次和多樣化要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進行結構性變化調整。這不僅給文化建設注入了新的動力,也使得精神文化產品的供給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和不斷變化著的文化消費需要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堅持以人為本,加快文化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一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僅應當有繁榮的經濟,也應當有繁榮的文化。豐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標志,也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說,小康其實也代表了一種文化形態、文化范疇。小康文化,也就是指文化上達到小康水平,包括文化體制和法規的健全、文化市場的繁榮、文化產品的豐富多彩、人們文化消費欲望的不斷滿足和文化生活的充實等等。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當代大眾文化在我國日益形成,并開始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規模影響著整個社會。現代社會文化消費理論認為,當代大眾文化是以文化工業化為特征,以市民為消費對象,以傳媒為主要傳播手段的文化形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背景,當代市民的形成,閑暇時間的逸出,是我國當代大眾文化產生和存在的必要條件。市場經濟形成的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作為文化活動的大眾文化也同樣擺脫不掉這重關系。正如馬克思指出的,消費“在觀念上提出生產的對象,把它作為內心的對象,把它作為內心的圖像、作為需要、作為動力和目的提出來”。精神文化產品就是當代大眾文化活動的產物,主要包括休閑娛樂、報刊出版、廣播電視、影視音像、藝術、演出、展覽等。
目前,我國的文化消費結構呈現出一種多元態勢。從文化消費品的索取、享用類型和存在形式看,都有不同的變化。首先是商品性文化消費的比重明顯增加,而自給性文化消費的比重逐步縮小。這種結構性變化是商品經濟或商業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其次是知識性、娛樂性文化有相當程度的發展。目前知識性文化消費在我國現實文化生活中占據重要的位置,而娛樂性文化消費也深受各個階層特別是工人、農民等喜愛,無論從現在還是將來看,這種消費必將逐漸上升為最主要的消費類型。三是實物形態文化消費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逐漸提高和文化消費領域的進一步擴大會逐漸轉向其他方面,其增長速度會有一定的下降,在文化消費結構中占有的比重將趨于縮小。各項研究表明,當一個國家和地區的GDP在1100美元以下、城市化水平在25%以下時,商業處于與農業經濟相匹配的原始狀態;當人均GDP從1100美元到2000美元、城市化在45%以下時,商業形態出現第一次升級,百貨商場、商業街、批發市場等傳統商業取代了農業時代的廟會、地攤、集貿市場,商品為工業化下的城市生活提供基本保障;當人均GDP到達2000美元至4400美元時,為適應城市的發展,商業形態開始出現質的飛躍,如大型購物中心、超市、專賣店、精品店等多樣化、規模化的現代商業應運而生。
社會發展到人均GDP2000美元的新階段時,文化發展的選擇成為一個必須解決的大問題。作為經濟大省的江蘇,2005年江蘇GDP為18272.12億元,人均GDP已經達到3038美元,財政總收入為3124.8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為1322.7億元,經濟發展邁入全新階段,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因此,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如何面對城鄉居民在物質生活已有較大提高的基礎之上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如何拿出讓各階層居民喜聞樂見的精神產品,是目前全省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
目前,江蘇省的文化產業與國內先進省市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一方面說明江蘇的文化產業發展水平與江蘇作為一個經濟文化大省的地位不相協調,另一方面說明江蘇在文化產業上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與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及群眾的實際需求相比,江蘇的文化供給能力在質和量上都迫切需要大的提高,供需矛盾仍有擴大趨勢。矛盾突顯的重要表現就是:社會公眾所渴求的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文化精品和力作十分匱乏。其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在文化供給的質與量上,仍顯得相對不足。廣大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是我們評價精神文化供求的重要標準。據2003年江蘇省委宣傳部與南京大學就當前群眾的文化消費和需求情況聯合調查的報告顯示,有11%的居民對江蘇省目前的精神產品市場滿意;有44.4%的居民比較滿意;而有32.8%的居民覺得我省目前的精神產品市場一般;另外有11%和0.8%的居民覺得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應當說,總的來說我省城鄉居民對我們目前的精神產品市場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問題在于有三分之一的居民認為我們所提供的精神產品一般,這說明在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基本的精神需求之外,我們沒有將精神產品市場進行足夠的細分,使得各階層、各類人群都能在精神產品市場中各取所需。
文化供給的有效性不足。只有真正為群眾接受的文化供給才是有效的供給。因此,在既定數量的前提下,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質量具有決定性意義,是衡量文化供給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標。調查顯示,群眾對精神產品市場不滿意的焦點,多數仍集中在精品問題上,認為“精品太少”和“偽劣品較多”的占40.3%。分行業看,認為影視作品“缺乏精品”的市民約占15%,認為舞臺藝術“原創劇要多出精品”的占16.5%,22.8%的市民認為圖書市場最主要的問題是“品位不高的低俗書籍太多”和“互相抄襲的書太多”,14.8%的市民認為“精品書籍太少”。從江蘇省創作的精神產品來看,雖然這些年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總體上說優秀作品還相對不足,突出表現具有重大影響力、震撼力和市場號召力的精品力作還不多,特別在受眾面廣、社會影響大的影視劇方面精品力作較為匱乏。精神產品市場在迅速發展的過程中,產品良莠不齊的分化程度也隨之有很大的擴大,導致不少城鄉居民不滿情緒的產生。
第二,文化產業市場化程度不高。江蘇不僅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同時也具有文化產品雄厚的物化生產能力。但江蘇文化產品生產與豐富的文化資源形成巨大的反差,缺乏有市場號召力、有鮮明特色的優秀文化產品,更缺乏在全國有影響的文化品牌。文化產品是精神生產和物化生產結合、文化藝術與大眾消費結合的產物。優秀的文化產品是藝術創作與商業運作的結果。藝術創作與物化生產的脫節、品牌塑造能力及營銷能力弱仍然是江蘇進行文化產品創新的短腿。在有些文化生產和服務領域,創作生產與策劃營銷之間脫節比較嚴重,投入產出不成比例,效能不夠高。
以暢銷書為例,它的策劃、創作、出版比較能夠體現市場化程度。江蘇作家作品蔚為可觀,但暢銷書卻不多。據《望》新聞周刊報道,高居各地圖書市場銷售榜首的總有“80年后”作家的作品。這批人可以排出100多號,但大多數來自上海、浙江等地,作為近鄰的江蘇卻鮮有其人。江蘇作為出版大省,在暢銷書的策劃、出版方面曾有過較大影響,但近年來上升趨勢趨緩。在各種權威調查機構公布的暢銷書排行榜上少有露面。在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舉辦的十多屆“全國優秀暢銷書”評選中,我省有一些上榜書,但其中真正靠市場和讀者認可、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的較少,銷售量特別大的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少。
第三,文化消費和接受文化服務意識不強,消費心理不清。雖然精神文化產品市場潛力巨大,但城鎮居民對精神產品的實際投入卻有非常明顯的過渡期特征,是一種過渡狀態。調查顯示,表面上,有超過一半的市民每天大約花2-3小時來欣賞和消費精神產品,但剖析這一群體所欣賞和消費的精神產品內容可以看出,他們共同的指向是“電視”和“報刊”,前者的選擇率高達70.9%;后者的選擇率為47.6%。再統計他們的經濟投入,每月的精神產品花費為101.2元,平均到每小時的花費為1.3元。具體說,有40.6%的市民“從不購買”期刊,36%的市民“從不購買”音像制品。與其他省市相比較,江蘇城鎮居民文化消費支出水平在全國排名約在13位,不僅排在北京、上海、浙江、廣東之后,而且排在山東、湖南、陜西、福建等省后面。可見,當前群眾的實際文化消費水平還比較低,這種狀況的存在除了與“票價太貴”、“精品太少”等客觀原因外,市民文化消費的意識比較淡薄、文化消費的習慣尚未養成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即便是公益型的文化服務,城鄉居民接受文化服務的意識也不強。
第四,文化投入相對不足,文化供給的地區差異比較嚴重并有加大的趨勢。文化工作在各級政府工作中往往受輕視,被旁置,或停留在口頭上,沒有落在實處。很多地方領導干部至今沒有認識到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認識到文化對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性,沒有認識到文化產業是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些認識上的偏差和不足,表現為經費安排不到位,文化經費被擠占挪用現象時有發生,甚至有限的專項資金也被挪用。
據統計,江蘇省平均每74萬人才有一座縣級以上圖書館,所有的圖書館持證人數加起來不過70萬,還不到全省人口的1%。這種情形與江蘇作為一個經濟文化大省的地位極不相稱。值得注意的是,進入“十五”時期,江蘇財政收入年均增長35.97%,比全省文化(文物)事業費財政撥款年均增幅21.74%,高了14.23個百分點。全省文化(文物)事業財政撥款占本省財政收入的比重,2001年、2002年、2003年分別為0.52%、0.44%和0.42%,呈逐年下滑之勢。總體上看,省財政對文化事業的投入不到對教育事業投入的2%。這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我省文化供給能力的發展提高。
文化供給能力的地區差異比較嚴重,發展極不平衡。這種不平衡性集中體現在蘇南、蘇中、蘇北地區之間的差異。從投入經費上看,人口占全省總數不到三分之一的蘇南五市(含省級)文化事業費人均27.31元,是蘇中的四倍半,是蘇北的七倍半。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調查顯示,蘇南、蘇中、蘇北市民對于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并沒有體現出明顯的地區差異,經濟落后地區群眾對于精神文化產品有著同樣的迫切需求。文化需求與經濟社會發展并不完全一致,這就使文化供給能力的地區不平衡具有了與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完全相同的意義,需要在省各有關部門扶持經濟欠發達地區時把文化扶貧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經濟欠發達地區在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要加大文化建設的力度,甚至需要優先發展文化事業。
三
江蘇將在“十一五”期間使文化產業成為支柱產業,文化產業的增長速度要高于第三產業的平均增長速度,人均文化消費支出位居全國前列。對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依托科技創新,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現代文化產業是一個與現代高技術日益融合的產業,特別是一個與信息產業相互關聯、互為表里的產業,代表了一種新興的產業力量。面對發展機遇,江蘇必須要抓住重點,以科技創新引領廣電、通訊、信息等產業突進,以內容生產為紐帶,推動產業格局重組,使網絡文化產業走向前臺。打造網絡內容產業的爆發式增長產生的產業鏈,使內容增值服務成為帶動數字傳媒業、網絡游戲產業、手機內容產業等硬件投資和電信運營的龍頭,使文化產業真正成為信息產業的高端。
加快文化載體的技術創新。運用高新科技成果,加快文化載體的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建設。基于網絡技術條件下的數字傳媒產業是新興的朝陽產業,附加值高,前景廣闊。利用江蘇IT人才優勢,將網絡信息業、網絡游戲業、動漫制作業作為江蘇未來重要的主導性產業來發展,培育網絡品牌,并形成相關產業的全國制作基地,推動我省網絡產業、動漫產業和影視產業的做大做強。
第二,加強文化市場建設,培育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在文化生產力中,文化產業的生存方式和價值體現是通過市場獲得的。文化消費對文化產業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江蘇是一個文化資源非常豐厚的省份,但這些資源目前大部分還是潛在的,還沒有轉化為文化產品和服務,離集聚效應的產業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很多有發展前景的產品和服務之所以遲遲未能取得相應的成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市場開拓能力。有效培育市場,關鍵是要科學地認識和把握目前文化產業的消費構成和市場的近、中期需求,并使之與本地區的優勢文化資源相結合。當前,可通過舉辦重大文化節慶活動、開展群眾性劇評書評影評活動等,積極引導群眾文化消費,努力提高文化消費水平,不斷擴大文化市場需求。
加強全省文化市場建設規劃,加快市場整合,重點發展文化產品、服務和要素市場,建立和完善文化物流網絡,形成以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和影視節目市場為龍頭,以演藝娛樂、工藝美術、文具玩具、信息和旅游服務為重點,以長三角為中心、輻射全省、面向國內外的文化市場體系。按照國際化、市場化、社會化要求,打造大型文化交流和經貿平臺。造就一批競爭力較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和經營業態,促進文化服務業信息化建設。與此同時,加強對文化市場的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加大執法力度,依法保護文化知識產權,維護合法經營,整頓和規范文化市場秩序,促進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著力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
第三,加大對蘇北欠發達地區文化事業的投資,注重區域協調發展。江蘇文化產業資源空間分布上相對集中,城鄉不平衡、南北不平衡現象突出。蘇南、蘇中和蘇北地區在經濟發展水平、文化市場發育投融資條件和經營理念等方面存在客觀的差距。蘇南地區發達的經濟水平、科技資源、文化資本和人力資本,以及開放的國際市場條件為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產品創新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蘇北地區文化資源豐富,而產業薄弱,可以通過文化產業發展帶動地區發展。根據建設和諧社會的理念,文化產業發展中要優先考慮和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要在實現經濟效率的同時關注區域公平,加大對蘇北不發達地區文化事業的投資,以滿足城鄉居民對文化公共產品的巨大需求。
加大扶持蘇北文化建設的力度,充分發揮城市文化輻射功能,帶動小城鎮和農村文化建設,促進區域文化協調發展。根據蘇北地區實際需要,可在資源配置政策上給予傾斜,促進布局更加合理,結構更加優化。大力引導消費,培育市場,使之與各地區的優勢文化資源相結合。提高對蘇北城市文化建設的扶持力度,加強政策扶持,鼓勵社會支持。對于能夠帶動欠發達地區發展、拉動就業和促進農民增收的勞動密集型文化產業應該加大補貼和扶持政策。把文化產業的發展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建立適度的文化財政轉移支付制度。要突出重點,扶持蘇北地區有特色的資源項目,可安排一些專項資金予以扶持。鼓勵外部資本進入,扶持特色品牌,提升蘇北地區文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提高文化產業附加值和創造就業的功能。
第四,把握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費特點,做好文化消費市場的宏觀調控工作。隨著恩格爾系數的不斷下降,江蘇民眾開始追求一種精神文化含量更高的生活和消費,社會經濟開始向精神文化消費轉型。不同的年齡層次、文化水平、職業地位、收入水平的人群,他們的文化消費能力、文化消費訴求各不相同。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他們也將對文化消費市場的個性化服務提出更高要求。文化消費市場細分的趨勢將進一步加強。對于這些新現象、新問題,應該進行深入研究,把握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費特點,統籌規劃,做好文化消費市場的宏觀調控工作。
文化消費需要引導,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簡單化地把文化產品推向市場,將其商品化,可能會導致低俗文化充斥文化市場,并以其各種方式影響著消費者的審美觀念,最后形成文化與消費之間的惡性循環。從這一點上講,文化產業與文化市場的真正含義并不在于將文化商品化,而是在文化產品與消費者之間建立起良性的循環關系,即用優秀的文化產品促進消費者審美水平的提高,反過來,高水平的消費者又有力地推動先進文化的發展。政府要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增加投入、改善服務為重點,抓好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改革和發展;以創新體制、面向市場、增強活力為重點,抓好經營性文化產業的改革和發展,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走上良性循環、健康發展的軌道。
參考文獻:
[1]江蘇省統計局關于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N].新華日報,2006-03-02.
知識產權,概括的說,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其在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等領域內,主要基于腦力勞動創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我國知識產權工作存在如下問題:
2、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多數行業和企業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基本上依賴國外,缺乏能夠支撐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技術升級的技術體系,特別是缺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存在著產業技術空心化的危險。
3、知識產權屢被侵犯。國內盜版音響制品、印刷品屢禁不止;許多”國家馳名商標”在國外被人搶注。
二、原 因
1、人們知識產權意識比較薄弱的狀況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尊重他人知識產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普遍缺乏;對國際規則了解還相當貧乏,運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參與市場競爭尤其是國際市場競爭的準備和經驗不足。
2、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的嚴重影響。這既不利于改善引進外資環境、提高引進外資質量,也不利于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匹配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
3、中介機構發育不成熟,知識產權信息的傳播與服務還不能適應中國經濟、貿易、科技、社會發展的需求。
4、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體系還不夠完善,對現有的法律、制度執行的力度也不夠。
三、解決辦法
1、加大相關法律法規和知識的宣傳工作。增強人民群眾維權意識;企業要重視自主創新重視知識產權工作;
2、發揮行業協會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作用。科技、經濟、文化領域的各類行業協會以及專門的知識產權社會團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是推動知識產權法律實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應大力加強其培養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和對人民群眾宣傳普及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