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7:2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會計財務分析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論文題目:富鐵軌枕有限公司成本管理分析與探討
一、選題依據、意義和實際應用方面的價值
企業成本管理理論在企業管理理論中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分支,成本管理是為解決企業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而存在的,成本管理理論得以存在和不斷發展這一事實本身也印證了成本管理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強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對企業起著重要的意義。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可以為富鐵軌枕有限公司節約勞動耗費,增加生產,降低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加盈利。為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和提高競爭能力提供保障。同時也為相關企業在成本管理問題上提供借鑒。
二、本課題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國外:企業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成本管理信息有用性和如何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拓展成本管理功能、提高成本管理效率方面,特別是作業成本的應用和結合ERP的實施對成本管理的創新方面,取得了相當的成功
英國教授羅賓-庫珀(RobinGooperand)提出了以作業成本制度為核心的戰略成本管理模式,這種模式的實質是在傳統的成本管理體系中全面引入作業成本法,關注企業競爭地位和競爭對手動向的變化,從而構成了一種嶄新的會計崗位--戰略管理會計。20世紀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的理論界和企業界也開始加強對戰略成本管理及其競爭情報的應用等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義的戰略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劃。這種戰略成本管理模式是從事物的最初點開始,實施充分透徹的成本信息分析,與競爭對手的產品比較,來設計產品的成本,從而使成本達到最低,其本質是一種對企業未來的利潤進行戰略性管理的情報研究過程。
國內:國有企業的成本預算內容不全面,不能發揮預算在成本管理中的指導作用。成本管理比較單一。成本管理的內容由產品成本逐漸向企業成本和戰略成本管理發展,理論研究者和企業也在進行相關研究和實踐。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及擬采取的辦法
研究內容:從富鐵軌枕社會成本分析入手,針對富鐵軌枕存在的成本管理的問題,找出影響富鐵軌枕的成本管理的因素,并進行整理,結合理論所學和相關文獻的理論支承,提出解決富鐵軌枕成本管理問題的對策
擬采取的辦法:實地調查、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歸納分析、規范研究等。
四、課題研究中的主要難點及解決辦法
難點:成本數據的失真,由于成本核算技術問題可能會導致相關數據偏離真實值。
解決:技術分析與邏輯分析,實地調查。
五、論文工作日程安排
第六周至第七周開題報告準備及開題答辯
第八周至第十周撰寫論文提綱整理資料外文譯文
第十一周論文初稿
第十二周至第十三周論文修改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論文定稿、答辯準備
第十六周論文答辯
六、參考文獻:
冉秋紅.戰略成本管理的觀念、方法與應用[J].中國軟科學,2001,(05).
于婕.基于客戶價值創造的營銷成本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06.
張智洪.戰略成本會計在黑龍江省制造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6.
[4]韋德洪,王珊珊.成本管理系統的柔性研究[J].會計之友(下),2007,(01).
[5]葛兆強.戰略管理、銀行成長與商業銀行戰略轉型[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7,(01).
財務會計論文開題報告范文二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開始全面接軌,國內企業迎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挑戰。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國內外經營環境的變化,一部分國外施工企業涌入國內市場,使得市場競爭日益國際化。國內施工企業傳統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施工技術的成熟和普及也很難有突破,要想在競爭中取勝,就必須加強成本管理,采取各種措施降低產品和勞務成本,從而增加利潤,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這也是企業在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獲取更大經濟效益的經營過程中所采取的重要手段。
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研究,加強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提高施工項目和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對施工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就目前我國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并對其中存在的若干問題提出改善措施。
二、文獻綜述
針對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國內有相當一部分專家和學者在這方面已經有了一些研究成果。
王滿,高巖(2003)在《試論成本管理的演進及發展》一文中,闡述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激烈競爭中,企業若想擁有一席之地,關鍵要加強成本管理工作,樹立現代成本管理思想和觀念,因而,研究成本管理的演進過程,探求當代成本管理的發展方向很有必要。
馮金英(2008)在《論企業成本管理》一文中,闡述了現代成本管理的產生,在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的基礎上,指出了我國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對我國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若干建議,同時還列出了企業成本管理中的幾個新方法。張曉光(2006)在《淺談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改革與發展》一文中,在對傳統成本管理作出客觀評價的基礎上,詳細地闡述了企業成本管理改革的措施及前景。
強雪峰,高峰(2008)在《施工企業的成本管理與成本控制》一文中,提出在當前市場經濟形勢下,建筑施工企業如何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且日益壯大,最有效的辦法是加強管理,控制施工企業成本。梁明(2007)在《淺論施工企業成本管理》一文中,從提高管理水平、進一步完善各項工作、加強全員的成本意識、控制施工成本幾方面對施工企業如何做好成本管理工作進行了論述,著重對崗位責任制的建立、定額管理的實行、監督約束機制的建立及強化等方面進行了闡述,以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
靳剛(2009)在《我國企業成本管理方法探析》一文中,闡述了成本管理是我國企業管理的薄弱環節,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化,尤其是自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市場競爭不斷加劇。作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成本深刻地影響著企業的未來。姚慶國(2001)在《論安全成本與安全成本核算》一文中,結合生產實際,提出“安全成本”概念及“安全成本核算”問題,在定義安全成本的基礎上,對安全成本構成進行了系統分析和論述,提出了安全成本核算的分步核算法和同步核算法。李潔玉(2008)在《建筑施工企業全面成本管理的研究》一文中,首先談了建筑企業實行全面成本管理的必要性,然后論述了建筑施工企業全面成本管理的措施。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方法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引言)闡述論文的選題背景和意義,給出主要研究內容。
第二部分(第一章)介紹相關概念及理論的發展。
第三部分(第二章)分析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第四部分(第三章)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問題的改善措施。第五部分(總結)對全文進行總結。
本文采用規范分析的方法及文獻研究法,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先闡述成本管理理論,再分析我國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從而指出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
四、主要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司.企業成本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2]陳傳德,吳麗萍.施工企業經營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王滿,高巖.試論成本管理的演進及發展[J].經濟與管理,2003(07).
[4]馮金英.論企業成本管理[J].科技信息,2008(05).
[5]張曉光.淺談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改革與發展[J].今日科苑,2006(07).
[6]強雪峰,高峰.施工企業的成本管理與成本控制[J].西部財會,2008(11).
[7]王昆芳.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國際商務財會,2009(09).
[8]梁明.淺論施工企業成本管理[J].山西建筑,2007(29).
關鍵詞:會計學;財務學;差異;關聯性;共生
研究現狀及文獻綜述隨著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和完善,財務學作為獨立學科已成為現代經濟管理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分支,會計學與財務學作為平行學科觀點也得到認可。然而財務學在我國并不是很重視,財務學(我國又叫財務管理學)的名稱至今沒有統一的認識,也不像會計學具有專業學術期刊。究其原因,人們對會計學與財務學之間的關系似乎仍然模糊不清,導致了我國的財務學發展遠遠落后于會計學的發展。國內學者在20 世紀8 0 年代開始就展開關于會計學與財務學間的關系研究。黃壽較早認為財務工作與會計工作有著不同性質和作用,財務工作是“理財”,而會計工作是“算賬”。
喬元芳(19 9 8 )在支持財務與會計并列的基礎上,深刻探討了財務與會計在其對象方面的差異性。余金樹(19 9 9 )較早從會計與財務的本質、歷史背景、工作業務和目標解釋其聯系。畢業論文羅幫清(2000)認為財務與會計之間區別、聯系、交叉和配合的關系。還有學者從中西方經濟、文化、觀念差異性分析財務與會計的關系(王遠湘,2004;張妙凌,2005等)。 從本質上說,財務是管理資金的活動,會計是對財務活動的反映和記錄,兩者之間除了業務上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系之外,是相互獨立的。李心合(2008 )從歷史演進、職能、邏輯差異和關聯機制等方面重新解讀了企業財務與會計的關系。
會計學與財務學的差異性分析
(一) 從產生歷史條件看會計學與財務學
會計活動源遠流長,據會計史學家郭道揚教授考證,會計行為產生于舊石器時代中、晚期,距今約有十至二三十萬年。但會計學產生于15世紀商品經濟發達的意大利,其標志是系統介紹了復式簿記基本原理的《算術、幾何、比及比例概要》一書的面世。財務活動的產生是以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以及貨幣的產生為條件的,距今不過五、六千年的歷史財務的產生來源于私有觀念的形成,并與資源稀缺相伴隨。顯然,財務學也不像會計學那樣古老,直到19世紀末股份制出現才產生,是以美國格林18 9 2年撰寫的《公司財務學》的問世為其標志。雖然財務學的產生比起現代會計學的產生晚了幾個世紀,但自財務學產生以來,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并已成為現代經濟管理活動中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分支。
(二) 從發展路徑看會計學與財務學
從學科性質上看,會計學學科性質曾有人認為隸屬于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但20世紀9 0 年代,我國在指定學校設置專業目錄上,將會計學列為管理類學科的二級學科。盡管對此提出了很多質疑,但會計學隸屬于管理學得到認可。相比之下,財務學的性質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由于財務管理在專業目錄隸屬于管理學,隨之財務學也被認為是管理學的一個分支。
然而,財務學源于資源稀缺性,注重資本配置效率問題,除了財務管理之外還包括財務經濟學。因此,從邏輯一貫性立場看,財務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從發展趨勢看,會計是一種國際化商業語言,會計的標準也逐漸趨于國際化,這使得會計學的研究可以選擇普世主義的或趨同的模式。但財務學有所不同。財務學作為一種實體性的管理活動,深受會計畢業論文范文文化的影響。跨文化的財務研究表明,即使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管理方式也會因民族文化的不同而表現出巨大差異。我國將制度、文化等方面作為財務學內生變量因素進行研究,形成我國特色制度財務學,就是很好的印證。
(三) 從理論體系看會計學與財務學
會計學與財務學誠然是兩種不同的學科,使得兩者的理論體系在研究對象、研究內容、核心問題等方面存在許多不同點。從研究對象看,會計學已有向大會計學發展的趨勢,對其研究對象必然存在許多不同的觀點,但是資金運動仍為主流觀點;而財務學發端于資本市場,對資本進行有效配置,因而其對象是資本。從研究內容看,隨著經濟的發展,會計學是以財務會計學和管理會計學為主要基礎不斷向其他會計領域拓展;財務學是探索資本運營規律,追求資本效率,總結資本運營觀念的過程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其內容不僅僅包括傳統的財務管理學,還包括研究資本籌措和投放及其配置效率的計量問題的財務經濟學。
從研究目標看,會計學一直以提供決策有用會計信息為目標不斷進行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建設;財務學源于資源稀缺性,必然以實現稀缺資源優化配置為己任。從實踐基礎看,會計學是對企業這個微觀層面資金運動過程進行核算與監督,而財務學既要關注企業自身融資問題,又要考慮資本市場宏觀政策。從假設基礎看,任何學科都是建構在一系列假設基礎之上的,會計學是以主體假設、持續經營假設、分期假設、貨幣計量假設為研究限定時間和空間范圍,而經理與股東目標函數一致性假設、債權人利益得到完全保護假設、市場有效性假設、社會成本為零假設是財務學的假設基礎,盡管這些假設遠離“現實世界”并已受到來自很多方面的嚴厲批評。從核心問題上看,會計要素確認與計量一直是會計學的核心問題,這是因為會計如果無力可靠地確認和計量這些對象,它就不會對其記錄和報告,也就達不到提供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的目的。財務學的核心問題是價值創造,其體系設計的出發點就是價值最大化,現代財務學理論和實務的具體形態已是價值資源的開發、配置、利用和轉變過程中的價值創造。
會計學與財務學的關聯性分析
(一) 價值成為會計學與財務學的紐帶
從歷史考察可以發現,財務與會計兩者的共同特征都在于對資金運動背后的價值創造過程的管理。只不過會計更為明確的職能在于以確認、計量及報告的手段反映這個價值創造過程的信息,而財務是直接對現金流轉形式及其價值的管理。從現代實務看,財政部2007年了39 項企業會計準則和 48 項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其突出特征是公允價值的引入。現值一直是財務學的核心概念,現實中財務價值創造與價值管理目標的實現必須依賴基于“現值”的計量。而公允價值會計計量就是基于價值的現值會計計量。由此可見,
--> 財務上的“價值”與現實中會計界定的“價值”已無限逼近或相等。
(二) 資本市場促進會計學和財務學發展與完善
資本市場的出現與繁榮和會計學與財務學的發展密不可分。資本市場出現以后,企業與股東、債權人之間的關系發生了本質變化,資本的種類繁多,資本的價格波動劇烈,剩余索取權的不確定性增加。這時與資本運營有關的財務學知識與技術變得必不可少了,而且隨著要素市場的發展,要素資本的流動性增強,以人力資本為首的其他要素資本逐漸有了發言權,企業的剩余索取權變得復雜了,對資本結構、財務治理、控制權等財務問題研究變得重要起來。資本市場提供的廣闊空間和提出的關于管理和信息方面的需求,使會計的作用和效果得以被廣泛認知,同時和資本市場完成了會計由簿記向現代會計的轉變,并開辟了許多新的子學科和領域,資本市場對監管的需求促進了會計監督體系的建立和健全,使會計宏觀管理的職能得到強化。
會計學與財務學關系的新詮釋
(一) 會計學與財務學的共生關系分析
共生理論現象不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廣泛存在于社會體系中。從20世紀50年代之后,在社會、人文、法律等方面的研究中都借鑒和使用了共生理論。其實,會計學與財務學兩者之間也是一種共生關系。共生形成的條件為:必須具有在時間和空間聯系的獨立共生單元,還需要為共生單元形成共生關系提供接觸機會的共生界面;共生單元之間必須存在必然物質、能量或信息聯系,這種關系表現在共生單元按照某種方式物質、能量或信息的交流;共生單元的同伴選擇是有規律的,不是隨意的,共生關系的形成是逐漸相互認識和識別的,也會隨著環境和時間變化而發生演化。會計學與財務學是有著不同發展路徑和不同理論的學科,因而是相互獨立的共生單元,資本市場成為會計學與財務學相互交換信息的共生面,而它們的共生關系是在資本市場逐漸認識和識別的,因而會計學與財務學是共生關系。
(二) 會計學與財務學的共生現狀分析
自然界共生有“偏害共生”、“偏利共生”和“非對稱互惠共生”、“互惠共生”等多種類型。如袁純清(19 9 8 )所認為的,共同進化、共同適應、共同發展是共生的深刻本質,共生單元之間的協同與合作,能使彼此間在經歷中可以進化到更高層次的狀態。會計學與財務學是相互依賴與合作關系的狀態,因而最好是一種“互惠共生”的關系。然而從會計學和財務學發展現狀看(見圖1),它們處于“非對稱互惠共生”模式中,會計學發展要比財務學的發展完善得多,在某種程度上,財務需要會計提供信息進行資本運行,本身不能脫離會計而存在。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與完善,公司會計與公司財務得以發展與完善,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日益凸現,政府相關的會計與財務由此而產生,這些方面會計學會計專業畢業論文與財務學有相似的路徑。20世紀中葉,順應社會發展要求,資源會計、環境會計和碳會計應運而生,豐富了會計學領域的發展。然而,財務學至今仍然遠離生態中心主義,相關的環境財務問題,并沒有得到快速發展。
從行為角度看,行為財務不管在實踐還是理論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行為財務成為現代財務學里的顯學;行為會計為會計實踐活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很難斷言行為會計已經從傳統會計中獨立出來。從教育角度看,會計學在教育方面取得豐富成果。自從19 9 8 年教育部明確設立“財務管理”本科專業,國內高校紛紛以開設“財務管理”專業為時尚,然而財務專業的課程設置與會計專業大同小異,沒有實質性區別,發展空間可想而知。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會計學與財務學發展處于“非對稱互惠共生”模式中,不利于兩者和諧發展,也不利于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只有“互惠共生”模式發展才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會計學要加強行為會計研究。現行財務學模式側重于經濟活動,缺乏對環境資源、環境成本和生態資本的相關資本運作,忽視了環境自身的物質補償過程和從環境中取得資源或向環境排放污染物引致的對環境的補償責任,導致財務風險加大。因此,財務學應該向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新的財務模式發展。同時,財務學應加強理論框架建設和教育方面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瑋,盧興杰,楊丹.實驗研究下的行為財務會計綜述[j].會計研究,2011(5)
2.李心合.重新解讀財務與會計的關系[j].財務與會計(理財版),2008 (11)
3.李國運.論資本市場與會計的演化關系[j].會計研究,2007(5)
一、引言
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屬于醫院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目標是保證醫院正常運轉的情況下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會計與統計工作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各大醫院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工作和統計工作的結合也越來越緊密。本文從會計與統計在財務管理工作上的關系出發,然后進一步說明了會計與統計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上結合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一些結合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措施。
二、會計與統計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的相互應用
1.統計方法在醫院財務領域中的運用
統計學作為一種數量計算與分析的方法現已廣泛的運用于醫院的會計核算的各種環節中。首先,從醫院財務管理部門整理會計資料的過程來看,就需要運用統計學的數量管理方法。比如,醫院財務會計中存貨計量的平均移動法的原理就是統計學的平均數原理。其次,從醫院財務管理部門分析財務信息的方法來看也需要用到很多統計學的分析方法,比如,以統計指數為基礎的因素分析法,連環替代法。再次,隨著各醫院單位經營管理的日益精細,需要從會計分析提供對市場的預測和企業行為的決策,從而建立了以統計學為基礎的“管理會計”,通過對會計數據的分析為醫院提供生產經營上的決策。比如,采用統計學中的趨勢分析預測模型進行銷售預測與成本預測等。
2.會計方法在醫院統計領域中的應用
會計學反映的是微觀計量行為,主要對醫院的資金運轉、流動情況進行反映,采用的是復式記賬的方式,從各方面反映和記錄醫院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統計工作中,也有許多指標要從會計工作中獲得。比如,醫院統計核算體系中的資產負債核算,流動資金核算都采用了大量會計符號與會計平衡式,在這里統計核算的方法也都是采用了會計的復式記賬的原理。另外,我國很多醫院在部門統計中,也有很多指標需要從會計核算中獲取。
3.會計與統計在醫院財務管理上結合的作用
(1)會計和統計的有機結合是今后醫院醫藥分離的核算基礎
根據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要求,在對藥品進行統計分類時,必須把藥品的收入與其相應的支出情況單獨列出,而相應的在進行會計核算時,也應根據這些要求把藥品的收入與支出情況分別從醫療收入和支出中進行分列。
(2)會計和統計的有機結合是進一步完善醫保制度的保障
根據我國醫療保障制度的有關要求,在財務管理工作要對各類醫保病人的門急診、病房醫療收入的報表統計并單獨列出,從而進一步分析各類醫保病人的治療質量與產生的醫療費用情況。在相應的會計處理上,也要把各類型醫保病人在就醫過程產生各類費用進行單獨核算。
(3)會計和統計的有機結合是醫院有效開展日常財務工作的保證
醫院日常財務管理工作包括病人門急診次數核算、醫生工作量核算、醫院各項成本開支,藥品收入,病人各項醫療費的核算都需要通過統計的方法進行,而這種統計的核算要采用會計復式記賬的方式進行,醫院采用的核算計量原則,是統計與會計核算都實行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原則。三、會計與統計在醫院財務管理上結合的措施
1.改變醫院部門設置,調整統會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能
醫院財務管理上要有效的結合會計與統計工作,首先要對部門設置上進行改變,應把專門從事統計工作的人員歸入財務部門,這樣使其在工作中自然的與后面的會計工作結合起來,另外管理人員也要把對統計工作人員和會計核算人員的工作職能進行調整,使統計工作人員和會計核算人員都承擔一部分會計核算或統計工作。
2.進一步提高醫院會計與統計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
為了確保醫院財務管理會計與統計的有效結合,要進一步提高醫院財務管理部門會計工作人員和統計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要結合醫院財務管理實際需要,對于專門從事統計工作的人員要增強其會計方面的專業知識,使其掌握運用會計記賬的方法,對于專門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要提高其統計分析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
四、完善醫院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
管理會計信息系統作為一種統計與會計有機結合的信息資源的處理和分析系統,對于醫院信息資源的收集與分析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想進一步結合醫院財務管理中的統計與會計工作,就必須盡快建立健全醫院財務管理會計信息系統,通過此系統對醫院內外部各種信息進行統計與會計核算處理,從而加強醫院的事務預測、財務分析和控制功能。
五、結語
總而言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和統計的有機的結合對于醫院財務管理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與統計的結合也將日趨緊密。筆者深信,通過政府、醫院以及相關財務管理部門的努力,醫院財務管理部門會計統計核算一體化的工作也將開辟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應用型本科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本科層次教育。隨著我國高等院校招生規模的逐年擴大,高等教育也從過去的“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本科院校依據招生層次有“一本”、“二本”和“三本”,各層次院校的培養目標不再是過去單一的研究型,一些“二本”和“三本”院校依據自己院校的特點提出了以應用型作為學生培養目標,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應用型財會人才與普通財會人才相比,最大的區別點在于,應用型人才是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綜合能力的人才。為了實現這一培養目標,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都對此進行著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據有關院校對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財會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能力進行問卷調查,顯示財會專業學生應具備以下能力:一是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和合作共事能力;二是計算機操作能力;三是遵紀守法、具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四是財務分析決策能力;五是終身獨立自學能力、信息獲取及處理能力;六是經濟業務處理能力。這是應用型財會本科學生應具備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了將學生培養成具有以上素質與能力的人才,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在課程的設置體系、課程的內容和教學的各個環節上都要體現實踐性,強調應用型和創新性。但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模式卻存在以下缺陷。
一、現行的財會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陷
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培養方向存在偏差
目前,應用型本科財會專業學生的培養方向,大都定位在大中型企業,忽略了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也包括當前財會畢業生大量地服務于小企業這一現實。
(二)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體現在“兩課”與專業課的課時比例、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課時比例、各門專業課的課時比例、課堂教學與實習實訓的課時比例等方面存在的課時結構不盡合理。表現在會計專業課程設置過多過濫,不明確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造成會計專業學生掌握的會計知識面寬,而深度不夠的局面。
(三)實訓手段比較欠缺
主要表現在實訓手段以仿真為主,少有實戰的訓練;實訓資料中存在仿而不真,與實務操作存在較大的差異,實訓規范有待加強。
(四)實訓指導教師素質有待提高
主要表現在財會教師隊伍中相對注重的仍是教師的專業職稱、文憑等,而具有雙師、兼職、企業工作背景的教師比重仍不理想。這一方面源自具有較好的企業背景的財會專業人才向高校流動的動力不足;另外,繁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使得校內教師無暇顧及外面的兼職及考取會計職稱證和注冊會計師等證書,即使有有限的閑余時間也不如進行再深造,以此取得高校師資的文憑為重。具有實戰經驗的實訓教師的匱乏必然會影響實踐教學的效果。
二、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針對上述應用型財會本科教學模式未能很好地體現其應用型、實踐性和創造性,經過多年的理論與實踐教學探索,筆者認為應作如下改革:
(一)加大財會實踐課程比重
由于財會實踐課程是體現應用型教育的核心課程,它可使學生把所學的財會理論知識及時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為學生從學校到工作崗位之間架起了橋梁,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將財會實踐課程的比重由過去的10%提高到30%以上,這樣才能使財會專業畢業生不斷更新財會知識,適應千變萬化的環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作用。
(二)建立多層次的財會實踐課程體系
科學、合理地設計財會實踐課程是實現良好教學效果的可靠保證。財會實踐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逐步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而且有利于對所學知識全面系統的理解,達到系統掌握、融會貫通的目的。筆者認為財會實踐課程應包括單項實踐、綜合實踐、社會實踐、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等形式。具體設計如下:
1.單項實踐課程設計科目與時間安排
單項實踐課程是以理論教材章節為試驗單位,按理論進度分別組織實踐,科目包括會計學基礎、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報表分析、財務管理、審計、會計電算化等專業能力試驗課程。一般安排在每門理論課講完的那個學期末,時間大約2周,這樣可以乘熱打鐵,提高課堂理論教學的效果,使財會理論與實踐很好地結合。
2.綜合實踐課程設計科目與時間安排
財會綜合實踐課程是將幾門相關課程的知識融合在一起進行的實踐,目的是達到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如在學習《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時分別安排了單項實踐。在《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兩門課程都學習完之后,再安排2~3周的時間會計綜合實習課程,重點進行工業企業的綜合會計業務實踐,實踐的目的是熟悉企業會計賬簿的登記、成本的核算和會計報表業務。試驗的內容一般選用一個工業企業12月份的業務進行試驗。實驗時只提供原始憑證,要求根據所提供的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年終結賬和編制會計報表等一整套會計處理業務,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和應用能力。
又比如在財務管理、中級財務管理學完之后,可以安排2~3周理財綜合實習課程,選擇相對來說籌資、投資業務較多的某些上市公司或其他成長性較好、較有活力的企業為考察研究對象,進行該企業、該行業的籌資、投資、營運資金管理、股利分配等業務實習,以更深入地進行具體的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分析和財務控制。在這一課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資料的采集、處理和分析。達到學生對財務管理知識的融會貫通,而避免只拘泥于每一個孤立章節的單項實踐,以提高學生進行較為綜合和較復雜的財務決策能力。
3.社會實踐課程
筆者建議,除以上的實踐課程主要集中在每一學期末之外,為了與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有一個很好的銜接與準備,在學生大四第一學期后半期進行為期十周左右的社會實踐課程。這一階段是在學生已將校內所開課程全部修完,而在大四第二學期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之前開設的。這一階段讓學生真正融入到社會,帶著任務到企業、事業或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社會實踐。單位主要由學校來聯系,主要是學校的校外實習基地,這樣便于實習指導教師對學生的統一管理。這樣可以將財會專業的所有重點理論課,如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管理會計、稅務會計等內容,真實地融入到企業財會工作的綜合實務中。當然在最后一周可以將有關實踐數據結果,帶回到學校,進行財務分析和審計,并運用有關財會理論知識,提出管理建議。這個成果可以形成學生的社會實踐報告。
有人認為,這一階段的社會實踐與畢業環節的畢業實習會有所雷同,對此,筆者不敢茍同。經過多年的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認為雖然要求學生進行為期八周的畢業實習,但個別學生由于就業壓力,畢業論文的壓力,聯系實習單位的積極性不高,或聯系了和自己專業無關的實習單位出具相應的證明以敷衍了事,這樣,使我們的畢業環節的實習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筆者認為在大四第一學期就安排這樣的一個社會實踐課程,一是對學生畢業實習單位的聯系、論文選題的把握有了一個提前的準備,二是對就業的壓力有一定的緩解。因為越早一點接觸社會,對我們的學生就越有好處。對這一環節的實施,需要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將有關非核心專業理論課程進行適當壓縮,以保證這一階段較大的實踐課時數。
4.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
應用型本科財會專業的論文,要求具體分析某個企業或某行業會計、財務、審計等的具體問題等為內容,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專業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及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培養學生刻苦鉆研、勇于創新的精神和認真負責、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三)完善校內模擬試驗和建設校外實訓基地
1.校內模擬試驗的完善
校內財會試驗室在傳統手工賬務處理的基礎上,應大力開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會計電算化實習和綜合的財會實習內容。比如會計電算化課程,教研室可以選派相關教師到財務軟件公司掛職鍛煉,去實際參與企業會計電算化系統的設計與實施工作,然后把經驗和技術帶到課堂,用企業的實際數據來解釋教材中的原理。
還可與財務軟件公司合作,引入ERP(企業資源計劃)(用友版)網上虛擬實驗(包括五大系統:財務會計實驗系統、管理會計實驗系統、供應鏈管理實驗系統、生產制造管理實驗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實驗系統)組成。ERP案例引入到課堂教學,采用多媒體與案例教學相結合方式,在用企業的實際數據強化基本層(賬務處理、報表管理、工資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模塊)的教學上,開展采購管理、庫存管理、存貨管理、財務分析、成本管理、生產計劃等環節的教學,加大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此外,還有財務軟件公司開發的沙盤對抗賽、銀行證券等多樣化的虛擬試驗,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2.積極開拓校外實訓基地
學校可以聯系行政事業單位、工業企業、商業企業、房地產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外貿企業等的財會部門,作為本專業的專業實踐基地。盡管在一個單位的財會部門建立實習基地會有一定的難度,這畢竟涉及到企業的商業秘密,這就需要學校的支持和教師對實踐的勇于參與。
(四)高素質的實訓指導教師的培養與聘請
學校應鼓勵財會專業教師參與社會各類財會專業職稱和注冊會計師等能力考試,以提高“雙師”教師比重,同時建議教師更多地進行校外兼職。當然,這些措施需要學校有充足的師資,教師的教學任務得以減輕的情況下才能得以實現。此外,在鼓勵教師走出去的同時,還可聘請校外較高層次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財會工作人員來學校作短期的實訓指導教師,這樣可以將其切身的工作經驗、業務能力傳授給學生,這樣必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實踐教學效果。
通過以上財會實踐教學的改革,將會使培養應用型財會類專業畢業生具有過硬的業務水平,嫻熟的財會實務操作技能,使其所學與所干零距離,畢業與就業零過渡的目標盡快實現。
【參考文獻】
[1]徐經長.“會計學”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中國大學教學,2003年12期.
中圖分類號:F810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伴隨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財務管理也跟隨面臨從未有過的新趨向,作為高校管理主要構成部分,原有高校財務管理制度已逐漸出現其停滯性和不適應性,約束高校革新,持續朝著縱深方向推進。本論文結合高校財務工作實際情況,對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如何加強財務管理策略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一、高校財務管理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相對于我國高校的規模和擴張速度,高校現有財務管理已出現了明顯滯后的現象。高校的財務制度與擴招之前相比幾乎沒有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固定資產管理不嚴格。
不少高校普遍存在以下現象,包括固定資產驗收不負責任,保管維護不力,違章處理不嚴;固定資產入帳、銷帳不及時,入帳價值不正確,形成大量帳外資產,讓固定資產有實無帳、帳實不符:有些部門競相購買辦公現代化設置,產生較高辦公成本、設置運用率低等情況,最終致使固定資產管理松懈和無序。
(二)預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傳統預算管理途徑下,我國高校存在諸多錯誤認識,一是學校預算管理是按上級審批確定預算目標編制出一套預算報表。對預算執行狀況和進度無法及時實行跟蹤和分析,并編制預算調節表。二是高校預算管理中預算目標確定、編制、考評均由財務部門來進行 三是高校中普遍運用不科學的基數和增長預算編制辦法,預算目標和實際脫節。
(三)財務會計重核算、輕管理、缺分析。
高等學校當前的財務處機構均設置財務科(計財科、會計科),但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 高校財務會計依然沿襲傳統“報賬型會計模式”,習慣記賬、算賬、報賬,盡管能對內和對外提供相關基本信息,但只限于歷史數據和信息詮釋,僅注重事后督導,而忽視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財務管理僅停滯在財務數據核算上,而無法深入實行財務分析、效益核查和獎懲兌現。
(四)財務分析作業較薄弱。
不少高校對財務剖析僅體現在一定期間收支狀況和資金結存狀況,而對資金結構、狀態、支出、效益很少分析,以至不能科學核查學校整體和各系部門資金運用成效。
(五)財務監督制度不完備,監督方法較落后。
在財務監督方法上,有些高校只限對會計原始憑證審核把關,對各種專項投資等無法實行可行性論證,盲目上馬,對工程施工過程缺乏監督跟蹤,最終損害了國家和學校利益,助長不正之風蔓延。
二、加強高校財務管理策略
(一)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提升設備使用效率。
要加強對固定資產購買、調撥、使用、報損、報廢等各階段實行管理制約。要統籌安置固定資產購置,以免反復購置,充分運用已有設置,提升現有設置運用率。對固定資產應進行雙重監管,即單位會計根據當前體制實行總括記帳管理,運用固定資產責任部門,進行責任管理,并明確責任期、固定資產完好率、運用率考核指標。強化固定資產日常管理工作,明確責任,注重固定資產預算,掌握采購、驗收、保管中不接觸崗位互相分離制度。
(二)合理編制預算,強化預算制約和監管。
高校在制定年度經費預算時,必須堅持量入為出、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則,制定科學合理的日常公用經費定額標準。收入預算必須做到既要積極又要穩妥。支出預算要堅持統籌兼顧、保證重點、勤儉節約的原則。對經常性支出要適度從緊,建設性專項支出的預算要量力而行,高校要集中財力優先保障發展目標中急待解決的問題。注重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嚴肅性和強化監督職能,對經學校審定的預算,原則上不予調整,強調預算管理從“重分配”到“重管理”過渡。
(三)建立財務和會計雙軌制監管途徑。
任何單位會計均要涵蓋財務和管理會計兩個部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為能適應這一要求,可將當前會計機構實行分立和改組,讓一部分會計人員從日常會計核算業務中脫離,專心從事財務管理工作,對學校會計信息實行分析和評價,為學校策略者提供詢問和合理化意見,為提升資金運用效益、減少辦學成本、降低投資風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四)切實強化財務分析潛力。
一是強化對預算分析,推動高校強化預算管理。在編制預算前,定要弄好上期預算實行情況剖析,應對各項財務收支活動采取分析,以便考核和評價預算指標執行情況。二是加強對成本核算分析,推動高校辦學成效提高。將非教學工作所占學校資源與成本進行核算,合理計提這些成本,并將其返回教學領域,提升辦學費用自籌能力,完備辦學和師生生活條件,提升辦學成效;可優化資源配置,減少濫用私占和不合理運用現象,有效制約資源浪費,加快學校革新進程。
(五)創建有效內部制約系統和體制。
高校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是高校財務部門開展財務工作,加強財務管理、監督的直接依據。高校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事業單位財務規劃》、《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高等學校財務制度》以及其他有關財經法規的規定,并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及時制定或修訂各種學校內部財務制度,建立和完善統一領導、集中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高校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增加高校的收入,控制支出,節約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遏止腐敗行為,調動教職工積極性、創造性,促進高校自身建設和發展。
三、結束語
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理財的核心作用和龍頭地位已越來越突出,財務管理已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會計,它是對辦學過程中所需資金的籌集、投放、運用、分配以及貫穿于全過程的決策謀劃、預算控制、分析考核等進行全面管理,因此切實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對高校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
(作者單位:九江學院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參考文獻:
4、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其主要表現在高校內部控制范圍和控制內容不全面:有些高校往往強調對財政性資金的內部控制,弱化對預算外資金的內部控制;有些高校未將二級單位財務和校內結算中心納入內部控制的范圍,或控制不嚴,監督不力,致使校內結算中心出現違規資金運作現象;有些高校未建立重大建設和投資項目論證、決策機制等內部控制制度,導致對外投資決策失誤,造成投資損失;有些高校內部控制執行不嚴,制度形同虛設。
5、財務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高校財務管理關系陷入了傳統國企“一統就死,一放就亂,一亂就統,一統又死”的惡性循環。大部分高校以財務處為學校一級財務管理機構,上有校級領導、下有各個部處的財務處,很難從中協調上下的關系;其次,由于小團體思想作怪,個別基層單位虧損了向學校伸手要錢,盈利了向學校少交錢或不交錢,甚者人為造成會計資料失實,這都造成了財務管理上的漏洞和資金流失,影響高校的可持續發展。二、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對策1、提高財務分析能力,為重大決策提供依據。免費論文參考網。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不但要重視記賬、算賬、審核、報銷等各項日常工作,更要研究會計報表和日常核算資料,開展經濟效益財務分析工作,以降低學校重大決策的財務成本,為學校的健康發展提供優勢的財務顧問服務。
2、強化高校成本效益觀念,建立可持續財務管理目標。高校財務制度改革必須強制要求高校加強成本費用核算,編制和報送成本報表,為高校發展計劃、決策提供真實可靠的成本費用信息資料。為更好地建立高校成本核算制度,高校會計核算基礎必須改革,即采用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合理規定高校活動成本范圍、成本項目、成本計算方法和費用支出分配辦法,以便真實、可靠、準確、完整地核算高校活動的資源耗費情況。高校財務管理應確立以保證高校財務狀況正常化開展為基本目標,以投資效益最大化為首選目標,以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大化為永恒目標的科學化可持續財務管理目標體系。
2.熟悉會計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
3.有制定行業財會制度,主持一個地區、一個行業或一個大中型企業或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經歷;
4.具有豐富的實務工作經驗,精通業務,有解決實際工作中復雜的會計問題的能力,并參與本行業或單位管理決策,取得顯著的成績;
5.有較強的會計理論水平,公開發表、出版有較高水平的論文、著作;
6.有培養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和指導會計師工作的能力;
7.有運用外語獲取信息和進行學術交流活動以及運用計算機處理有關信息;
8.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所以我們寫自己總結的時候就要圍繞著這些來寫。主要寫自己的專業知識達到了什么層次,制定了什么制度,培養了什么人才,并且一定要說自己具備了一定的管理才能。
二、再說真話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描寫我們的才能?
我認為應該按財務主管的要求來寫自己所作的工作,財務主管都作了什么呢?都是怎么做的呢?有篇文章僅供參考: 把自己的實際工作中的業務融合這些合格主管所作,相信大家都會寫出好的業績的。
如何成為合格的財務主管
做好財務主管應具備的素質
道德素質
誠信第一、操守為重敬業愛崗同舟共濟、以企業為家
知識素質
微觀與宏觀經濟學知識熟練掌握會計知識相關的專業知識了解企業各方面全盤知識
職業素質
對上司:*要認真的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尊重并執行上司的決定。*歡迎上司的指導與培養。*以自己的實際工作為上司排憂解難。
對下屬:*要予以幫助、扶持。*給他們以成長和鍛煉的機會。*搞好與下屬的關系,提倡團隊精神。*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共同完成理財重任。*協助下屬達到他們的工作目標。*保持充沛精力,樂觀與自信,讓你的下屬在困難情況下保持昂揚的斗志。
做好財務主管應具備的能力
理財能力決策能力
領導能力專業能力
創新能力協調能力
表達能力組織能力
應變能力意志能力
在主辦職位上,從能力方面哪些較為重要?
做好財務主管應講求藝術
領導藝術授權藝術
激勵藝術語言藝術
批評藝術表揚藝術
開會藝術運籌藝術
調節藝術溝通藝術
做好財務主管應有的觀念
競爭觀念“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經濟效益觀念
在籌資、投資以及資金的運營上,要講投入、產出;在日常財務管理上,要注意降低成本,提高資金利用率,使得“開源”與“節流”同時并舉,更好實現企業管理目標。
時間價值觀念
資金的時間價值:“今天xxxx錢不等于明天xxxx錢”。一定量資金在不同時點,其價值量是不同的,要重視時間價值的存在。
風險價值觀念
市場經濟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風險,如何在風險與報酬之間進行選擇,是所面臨選擇。
財務公關觀念
財務主管不只是關門算賬,對外需要稅務、銀行、物價等部門的支持,對內與各部門的協調,得到各部門的配合,無論需要支持還是需要配合,都需要溝通。
良好的個人形象觀念
個人威信來源于自己扎實的業務水平和對重要事項能果斷和公正的處理。
在為人方面,要寬容和慎言;在處事方面,要果斷和明智;在工作安排上,不可優柔寡斷,要有自己明確的工作原則;布置下屬的工作,要說一不二,言出必行,樹立良好的工作形象。
現有的各級財務主管的理財觀念、能力、形象與要求有無差距,還有哪些方面有待提高?
上司對你的希望或要求之一
是一個策略型。能根據企業策略,設計和建議經營、管理策略,并對集團經營主生直接影響;或能對本部門產生一定影響,同時又是經理決策的參謀與助手。
上司對你的希望或要求之二
具備創新理念和意識,在工作范圍內,采用新的方法與手段,使你的部門管理、技能、精神不斷的提升。
上司對你的希望或要求之三
不折不扣的按時、按企業要求完成任務,使你的能力正常發揮。
上司對你的希望或要求之四
一切從企業利益出發,代表公司的利益。
上司對你的希望或要求之五
對下屬有足夠的領導及激勵能力,通過調動積極性,發揮下屬作用。
上司對你的希望或要求之六
從企業的整體戰略出發,有全局的觀念,并有協調能力。
上司對你的希望或要求之七
1、你的業務素質與知識層面及工作經驗,能滿足工作需要,起到指導與指揮的作用。
上司對你的希望或要求之八
在資金的支配上,起到“守關把口”的作用,在財務管理上做好預測與分析。
下屬眼里的財務主管
1、維護本部門的利益,少接任務多請功。
2、包容下屬的不足,有應對突變事故的能力。
3、對上司有影響力,能為下屬說話。
4、能團結你部門的每一位,但又要清楚自己是一個管理者。
5、在必要的時候,敢于對自己的上司提出不同的意見。
如何傳導與分解工作程序
——怎樣既能完成你的上級賦予你的職責,又能調動你的下級,使你承上啟下,圓滿的達到工作目標。
首先要清楚總經理:
1、一定時期內的企業戰略目標
2、總經理的重點要求——會計工作與國際接軌
與國際接軌的目的
1、實施財務預算管理。
2、引進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
3、實現稅務、財務事項的事前控制與事前籌劃。
4、實現會計工作的規范化、系統化、專業化、科學化。
清楚上司對你的要求時計財部應該依據企業的整體戰略目標,接受與理解上司對你及你部門的目標要求:
制定本部門的財務工作戰略
制定措施與手段,保證目標的完成
計財部的工作目標
1、加強預算管理體系,保證工作的計劃性,保證經濟指標的完成。
2、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以籌劃為先導,以事前控制為目標,提高財務控制力、降低成本、降低費用、實現效益最大化。
3、實現會計核算標準化、規范化,以適應企業的發展,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準確的財務信息。
保證目標實現的措施與手段——完善財務核算與管理的新組織架構
設立資金預算部
使資金的收與支在計劃中實現,實施財務控制、財務分析,為各項指標的分解與考核提供必要的信息與資料。
設立財務管理部—實現財務管理的監督
1、設立稽核崗位:提升會計基礎工作,達到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及時對存在問題反饋,使問題控制在事前與事中。
2、設立稅務管理與籌劃崗位:使相關稅務知識及時的貫徹,掌握好國家政策法規,使企業無論在資本運作上,還是在經營活動中,都能充分利用好政策,使企業能達到在籌劃的基礎上進行和實施再擴大、再發展,減少先干后解決的被動工作方式。
3、設立制度建設崗:在企業與部門的架構上,以工作目標為宗旨,以財政法規為依據,完善制度與流程的建設,使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快速、高質的在制度規范下標準運行,同時不斷完善崗位工作標準與責任制,使會計行為達到規范化。
4、設立考核與培訓崗:使之結合崗位工作標準,使部門能時時掌握工作中不足、及各崗位工作完成情況,以利于不斷了解、不斷完善、不斷調整,促進會計工作標準化早日實現。
設立財務核算部
結合企業新架構,采取會計委派制管理方式,實施橫向管理,分別核算,結合各中心經營導向及戰略目標,建立兩個會計核算中心,系統的反映各中心的財務信息。
在會計工作專業化基礎上,實現會計工作標準化、會計核算系統化。
集中精力及時,準確的將財務信息提供給決策者、經營者。
各部財務主管應該依據計財部的工作目標和各部崗位職責,建立保證目標的實施手段,并分解責任制和建立規范運作措施。
三、具體的寫作步驟可以參考:
一是先簡要介紹自己是基本情況,如現任職稱、任職時間、畢業學校、政治面貌、現從事的專業技術工作。擔任那些社會職務。
二是自己政治思想,工作態度,履行崗位職責情況。
知識和能力可以互相促進,互相能動。本科畢業生必須有合理的能力結構,即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具體講,包括記憶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指綜合能力、歸納推理能力、邏輯判斷能力)、應變能力、創造能力、動手能力、自制能力、自學并不斷優化知識結構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體協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科研能力等。
綜上所述,筆者將我國高校會計教育的培養目標表述為:培養有道德、有理想、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身心健康,富有創造性,對未來復雜多變的會計環境有較強適應性的會計通才。
二、改革專業設置
我國原來會計學專業劃分過細,知識結構單一,面對著企業經營多元化、集團化的發展,普遍存在著適應性差和后勁不足的缺陷。這也是會計畢業生在數量上供大于求,在質量上仍嫌不足的原因。國家教委按照“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的培養目標要求,改革了專業設置,要求只設一個會計學專業。但有些學校還設置了財務管理專業和注冊會計師專業,筆者認為欠妥。為了使會計畢業生能適應不同崗位的需要,可以有所側重,如設立財務會計專業方向、財務管理專業方向和審計專業方向等。但不宜有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因為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是培養學生畢業后即能成為注冊會計師,而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則要通過予以認定。再說,注冊會計師只是為民間審計服務,社會還需要內部審計和政府審計,顯然審計專業方向比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涵蓋的更廣泛。
三、改革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
當代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在培養專業人才時,都注意到通才教育,即不論哪一門理工科,一律要求在人文、社會、自然、科技等領域一定的課程。我國現在的課程設置是按課、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主干專業課、選修課五大類,忽視了人文、社會、自然、科技等學科知識和相關專業知識。為此,筆者提出一個不太成熟的設想,按知識結構的布局設置基礎知識課、專業知識課和相關學科課三類。每一大類課程都有必修課和選修課。會計本科課程設置的具體設想如下:
基礎知識課:政治理論、、心理衛生、心、倫理學、公共關系學、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政治經濟學、大學、機基礎、高等數學、當代科技概論、、社會學原理、法學基礎、環境與自然、美學原理、詩詞名著導讀、書法繪畫欣賞、世界文化學、檢索、中外等。
相關學科課:財政學、國際、貨幣銀行學、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統計學、運籌等、企業管理、經濟法、國際稅法、國際保險、國際投資、市場營銷、價格學、價值工程、證券與期貨、經濟地理、廣告學、工程制圖、建筑工程概預算、組織行為學、調查原理與、計量經濟學、技術經濟學、經濟應用文寫作、外貿函電、人事管理等。
專業知識課可分為一般專業課和專業方向課。
一般專業課: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政府及非營利單位會計、成本管理會計、審計學概論、會計實驗、專業英語(含會計、審計、管理、商貿)、會計電算化、會計史、專業比較會計、財務管理學、珠算等。
專業方向課:
(1)財務會計方向:高級財務會計、國際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環境會計、社會保障會計、會計理論專題等。
(2)理財方向:高級財務管理學、財務分析學(含會計報表分析)、國際財務管理學、財務管理案例、財務管理電算化等。
(3)審計方向:高級審計學、經濟效益審計、電算化審計、非審計服務、會計制度設計、審計案例、審計理論專題等。
現在很多人認為應實行“大三分流制”。筆者認為不妥。因為前兩年一點不接觸專業知識,不利于學生及時建立起專業興趣;不利于正確選定專業方向。我們應讓學生一入學就接觸到會計知識,加強對會計作用的認識,培養起專業學習的興趣,為大三選定專業方向打下良好基礎。因此在前三年要將一般專業課學完,到大三的下學期,再按選定的專業方向學習相應的專業方向課程。
在課程方面,總體講,應該注意課程之間的銜接。首先,盡量避免內容的重復,在有限的課時內加大課程容量,使學生即使在一門課程中,也要力求知識的廣博性。其次,要培養學生創造和思維的能力。過分重視傳授前人的知識經驗,忽視了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學生在期間很少受過系統的思維和學習訓練,人云亦云,唯上、唯書傾向嚴重,缺乏獨辟蹊徑、開拓進取的勇氣難以培養出這些領導世界學術潮流的杰出人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不僅要教慣常的思維模式,還應教反向思維等一些新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應在原有形式邏輯的基礎上增加新的內容。再如,在專業課程的內容方面,舉例來說,在財務中應加入一章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這對于當前扭轉普遍存在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銀行會計、基建會計、外貿會計等行業會計課程,其原理部分不必重復再講,主要是結合這些的會計實務不同的部分,突出各有關行業的特點,使更有助于學生進行比較和日后中能舉一反三進行思考。
在大學幾年中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基本素質的形成有一個重要的環節不可或缺,即畢業實習。現在有些學校出于經費緊張及其他一些原因取消了畢業實習,是不妥當的。
四、改進教學方法
就教學方法來講,應采用“啟發式”教學,啟發學生積極地、科學地去思維、去探索,使所學知識真正變為自己的東西,真正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形成、素質的提高。啟發式教學法不是單指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一種觀念,是各種教學方法的總稱。啟發式教學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啟發式提問:在講授過程中多提幾個“為什么”,可以啟發學生思考,也可以鼓勵學生提出新的見解和大膽質疑,這對一個人的成才非常重要。
2.研討式:針對一些和實務,介紹幾種流派和做法,讓學生去查找資料,提出自己的觀點,教師給以適當的提示、指導和。具體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個人也可以分成小組,準備充分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能力、創造能力,還可做到“教學相長”。
3.論文寫作:授課過程中,根據授課內容和學術界的熱點難點問題適當布置寫作小論文,教師可給出資料目錄,也可組織學生進行調查,以鍛煉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寫作能力,為畢業論文的選題、寫作,乃至以后的科研打下良好基礎。
4.模擬實驗、案例教學:對一些專業課應采用模擬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對財經類專業課還應多采用案例教學。案例最好不要限定唯一解,因為生活的復雜性,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學生可以自由組合,也可由教師指定小組對案例展開討論,以激發學生的探求欲望,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其職業判斷能力、處理問題能力、團體協作能力等。
5.系統講授與學生自學相結合:教師講授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對重點難點應講深講透,其他內容可由學生自學,然后通過提問、練習、總結等方式,讓學生加深理解。教師授課不應局限于書本,要將理論和實務的最新及自己的科研成果傳授給學生,不斷補充新的內容,如印發補充材料,提供參考書和期刊目錄等。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進入了一個跨越式發展時期。數據顯示,我國高等教育的入學率從九八年以來逐年增加,實現了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快速變身。在滿足人們接受高等教育需求、促進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時,擴招也給高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辦學規模逐年增大,資金來源更加廣泛,高校面臨的會計環境也發生著顯著變化,橫向聯系更加廣泛,涉外財務不斷增多。這就加大了高校在會計方面的壓力。再者,我國高校的所有者以國家為主,但是國家這一特殊的所有者卻給高校帶來了資產和效益方面約束缺失的問題,導致了高校由于會計管理方面的不良操作,進而使得高校陷入債務循環之中,使得高校的會計管理工作出現很多問題。面對新的經濟形勢和發展狀況,高校要更好地發展下去,必須要嚴格做好會計工作。良好的會計工作不僅可以提高高校資金的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高校的抗風險能力,增強高校的各項工作實施效果。
一、高校會計基礎工作內涵
1.內涵
高等學校會計是各級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成人高等學校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成人中等專業學校,核算和監督教學資金的取得、使用及其結果,為提高社會效益的一種非營利組織會計。事業單位會計的一個組成部分。主體是各級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成人中高等學校會計等專業學校;客體是教學資金的取得、使用和結果;職能是核算和監督,核算教學活動的資金耗費,監督教學資金的取得和使用并考核支出的效果;目的是提高社會效益;本質是非盈利組織會計。
2.基本內容
高校會計工作基本工作內容之一就是預算、決算管理。高校決算管理包括財務報告和財務分析,其中財務報告又包括財務報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高校財務報告對財務報表作了統一的規范,以資產負債表取代資金平衡表,將撥入經費增減變動表、經費支出明細表、對外服務收支表等報表合并為收支情況表。為了便于報表使用者理解、分析和使用會計報表,高校還必須編制有關附表及補充資料,作為資產負債表、收支情況表和專用基金變動情況表的補充;高校財務分析突出了高校獨立法人主體的地位,體現了以預算管理為中心的高校財務管理特點,分析和測量了高校資金使用效益,從資金的使用和負債風險的角度,全面分析了高校的資產、負債以及資金的可支配能力,說明學校所存在的財務風險大小,為高校財務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財務資料。
高校會計工作的另一項內容就是收支管理。近年來,高等院校的主要收入一方面是國家財政投入,另一方面銀行貸款,校友捐助等也是高校主要收入之一。高校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嚴格管理各項收入,各項收入必須全部納入學校預算,統一管理、統一核算。高校的支出按支出的不同經濟性質分為事業支出、經營支出、自籌基建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高校對支出的管理必須要:正確劃分各類支出的界限,加強各類支出的預算管理和控制,嚴格執行國家財經制度和財經紀律,加強管理,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重視專項資金支出的管理,實行收支匹配原則,準確反映經營活動成果。
二、新時期高校會計基礎工作存在的問題
1.財務報告不能真實反應財務狀況
現行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規定,“高等學校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收支情況說明書等”。這種報表從總體上說僅起到統計財務數據的作用,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反映的內容過于簡單,不能真實反映學校的財務狀況。主要側重于反映預算收支結余情況,比如固定資產的損耗情況就沒有進行真實的反應。高校要擴大招生規模、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辦學效益,教育部門都要制定有關收費和投資政策,首先對教育成本進行分析,而固定資產折舊費是高校教育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高校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就使教育成本不真實,直接影響到教育成本分析,影響到教育部門和高校的正確決策。而且財務報告滯后性嚴重,缺乏時效性。服務的對象比較單一,尚未建立財務信息公開披露制度。以政府財政及教育主管部門為報告對象,報告目標過分強調為國家宏觀經濟管理和調控服務,無法滿足多元化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無形資產的計算欠合理
無形資產是指不具有實物形態而能為使用者提供某種權利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等。高校會計制度規定,高校購入的無形資產,按實際支出數,借記“無形資產”,貸記“銀行存款”等,各種無形資產應視實際情況合理攤銷。隨著高校的不斷發展,無形資產在高校資產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漸增大,例如購買土地所支付的出讓金如何進行會計核算等等,成了高校財務工作面臨的問題。
3.高校會計從業人員基本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會計從業人員人數眾多,據有關部門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會計從業人員共1300萬人左右,但有學歷、有職稱者比重偏低,特別是中高級會計人員比重較小,尤為短缺;從年齡結構上看25歲以下者占16%,45歲以上者占6.5%;從學歷結構上看:其中大專以上學歷者占6.5%,無學歷者占76.4%,即沒有受過正規專業教育的人員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就是在高等人才積聚的高校中財會人員的現狀也令人擔憂,目前我國大批新建本科院校都是從原來的專科學校或幾個地方性院校合并而來,財務人員本來就參差不齊、人員結構老化,甚至有的人連計算機都不會操作;還有就是財務部門因為掌握著經濟大權,成為目前引進人才熱潮中許多“隨軍家屬”趨之若騖的地方,造成財務部門人員結構很不合理,有的甚至連起碼的會計基本技能都沒有,會計工作的質量根本沒法保證。
三、加強新時期高校會計基礎工作的方法與途徑
1.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
內部控制制度是內部監督制度的精髓,所以必須要建立健全會計內部控制制度。這就要求高校設置專業的會計師制度,會計師既要評價內部監督是否有效,提出完善內部監督的意見;又要檢查內部監督的執行情況,督促內部監督的有效執行,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財務要求科學合理的制定財務報表。
2.完善財務報表體系
《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中規定了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預算收支表、基建投資表和報表附注,完善了報表體系。而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學校已逐步轉變為面向社會、自主辦學的事業法人。在高校現行報送的財務報表的基礎上,還應增加現金流量表和附注披露。現金流量表可使有關于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情況得到準確的反映,來滿足如財政部門、教育主管部門、銀行、企業等投資主體的需求,他們可以用來預測高校未來現金流量,制定合理的經濟決策。由于會計計量方法的局限性,一些有用的會計信息無法進入財務報告的主表,而通過附注披露可以為報表使用者提供更多的會計信息,以提高高校會計信息的透明度。
3.加強高校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的提高
會計工作是一項技術要求很高的工作,必須具備專業知識才能勝任的工作,尤其對那些地方新建院校的會計人員來說,本身專業知識并不豐富,所以要干好會計工作,必須擁有精湛的專業知識。專業知識主要包括會計基礎、財務管理、相關行業的會計理論以及行業財務制度、管理會計和會計電算化等知識。業務技能是指會計人員處理具體業務的方法和技能包括上通下達與人交往的技能等等,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只有具備了精湛的專業知識,才能正確、恰當的處理會計業務,即專業知識促進業務技能的提高;相反具有了良好的業務技能,又能發現新事務,來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所以,要想成為一名會計工作者,必須首先擁有業務知識和掌握業務技能;而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就必須擁有精湛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業務技能。
參考文獻;
近年來,伴隨高校轉為面臨社會自主辦學法人實體辦學制度革新的逐步深入,高校財務管理也跟隨面臨從未有過的新趨向,作為高校管理主要構成部分,原有高校財務管理制度已逐漸出現其停滯性和不適應性,約束高校革新,持續朝著縱深方向推進。本論文結合自己在高校財務工作實際情況,對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如何加強財務管理策略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一、高校財務管理概述
高等學校財務管理是高等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直接影響學校的教學、科研和其它工作,受到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和學者的高度重視。高校財務管理是高校內部管理重點構成部分,財務管理質量優劣直接影響高校各項事業發展和規劃。伴隨我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高校財務活動面臨新特點,即籌資途徑多元化、經濟活動多樣化、核算系統繁雜化、管理趨向規范化。為應適應環境變化,滿足形勢發展要求,應及時對我國高校財務職能進行必要拓展和合理定位,更好為高校發展和改革服務。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辦學氛圍變化,高校管理途徑也有所轉變,財務管理不會限制在以前記賬、算賬和報賬途徑,正由核算型向以核算為根本綜合管理型轉化,但也存有目標不確切、分析體系性缺乏、對策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強等問題,要求在以后研究與探討中加以深化。
二、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固定資產管理不嚴格
不少高校普遍存在以下現象,包括固定資產驗收不負責任,保管維護不力,違章處理不嚴;固定資產入帳、銷帳不及時,入帳價值不正確,形成大量帳外資產,讓固定資產有實無帳、帳實不符;有些部門間存有互相比較情況,競相購買辦公現代化設置,產生較高辦公成本、設置運用率低等情況。也存在有關部門配合不足,部門之間并沒有定期核準體制,缺乏溝通和協調,各自為政,最終致使固定資產管理松懈和無序。
(二)預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傳統預算管理途徑下,我國高校存在諸多錯誤認識,一是學校預算管理是按上級審批確定預算目標編制出一套預算報表。對預算執行狀況和進度無法及時實行跟蹤和分析,并編制預算調節表。二是高校預算管理中預算目標確定、編制、考評均由財務部門來進行。三是高校中普遍運用不科學的基數和增長預算編制辦法,預算目標和實際脫節。四是預算管理鼓勵體制還未形成。
(三)財務會計重核算、輕管理、缺分析
高等學校當前的財務處機構均設置財務科(計財科、會計科),但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高校財務會計依然沿襲傳統“報賬型會計模式”,習慣記賬、算賬、報賬,盡管能對內和對外提供相關基本信息,但只限于歷史數據和信息詮釋,僅注重事后督導,而忽視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財務管理僅停滯在財務數據核算上,而無法深入實行財務分析、效益核查和獎懲兌現。
(四)財務分析作業較為薄弱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隨高等教育革新逐步深入,高校自主辦學法人位置持續強化,各種經濟策略行為將越加依存財務剖析獲得結果,不少高校對財務剖析僅體現在一定期間收支狀況和資金結存狀況,而對資金結構、狀態、支出、效益很少分析,以至不能科學核查學校整體和各系部門資金運用成效。
(五)財務監督制度不完備,監督方法較為落后
學校經濟活動并不復雜,多年來,對于經濟活動深入監督力度不足,甚至聽認經濟事項自生自滅,并且對市場經濟引起人們思想變化和影響校園經濟秩序復雜狀況又缺乏研究對策,而且一般高校都設有內部審計部門,不少高校財務監督職能正逐漸萎縮退化。在財務監督方法上,有些高校只限對會計原始憑證審核把關,對各種專項投資等無法實行可行性論證,盲目上馬,對工程施工過程缺乏監督跟蹤,最終定會產生損失,損害國家和學校利益,助長不正之風蔓延。
三、加強高校財務管理策略
(一)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提升設備使用效益
要加強對固定資產購買、調撥、使用、報損、報廢等各階段實行管理制約。要統籌安置固定資產購置,以免反復購置,充分運用已有設置,提升現有設置運用率。對固定資產應進行雙重監管,即單位會計根據當前體制實行總括記帳管理,運用固定資產責任部門,進行責任管理,并明確責任期、固定資產完好率、運用率考核指標。強化固定資產日常管理工作,明確責任,注重固定資產預算,掌握采購、驗收、保管中不接觸崗位互相分離制度。
(二)合理編制預算,強化預算制約和監管
在執行過程中,預算定要針對費用開支大戶實行主要跟蹤管理,發揮預算制約職能。校內各單位一定要嚴格根據學校下達預算執行,堅決禁止沒有或超預算開支經費。學校監督審計部門要依法對預算編制合理性、實行和調整真實性、資金運用效益性實行審計監督,協同財務部門搞好預算分析工作,對預算收入達成狀況、支出合理、合法性及資金運用效益性實行評價,持續推進和完備預算管理。
(三)建立財務和會計雙軌制監管途徑
任何單位會計均要涵蓋財務和管理會計兩個部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為能適應這一要求,可將當前會計機構實行分立和改組,讓一部分會計人員從日常會計核算業務中脫離,專心從事財務管理工作,對學校會計信息實行分析和評價,為學校策略者提供詢問和合理化意見,為提升資金運用效益、減少辦學成本、降低投資風險,發揮其應該具有的作用。
(四)切實強化財務分析潛力
一是強化對預算分析,推動高校強化預算管理。在編制預算前,定要弄好上期預算實行情況剖析,應對各項財務收支活動采取分析,以便考核和評價預算指標執行情況。二是加強對成本核算分析,推動高校辦學成效提高。將非教學工作所占學校資源與成本進行核算,合理計提這些成本,并將其返回教學領域,提升辦學費用自籌能力,完備辦學和師生生活條件,提升辦學成效;可優化資源配置,除去濫用私占和不合理運用現象,有效制約資源浪費,促進學校革新進程。
(五)創建有效內部制約系統和體制
要對各項業務收支活動進行日常性和周期性核查,成立內部審計委員會,運用各種審計和監督等手段,對會計部門進行內部制約,創建以查堵為主導的監控防線。還要建立健全預防亂收費、私設小金庫各級經濟責任制,明確責任,區分責任范疇。從高校領導到財務、審計監察部門負責人,到全校各系部處室單位負責人,均要嚴格實行各自職能,層層防范,層層落實,要努力做到責、權、利三者相綜合,獎罰分明。
總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教育大發展新形勢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提出更新和更高要求,以“投資效益最大化”作為開展財務管理活動立足點、出發點。對于教育市場資源競爭與財務關系越來越迅猛和復雜,高校定要對財務管理力度進一步強化,更新觀念,不斷創新,充分發揮財務管理核心作用,促進高校教育事業穩步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