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7:2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國飲食文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式菜肴的翻譯尤其要注意翻譯與文化的關系,因為許多中式菜肴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而且許多菜點的命名為食客添情助興。比如,許多菜肴常以中華民族喜聞樂見的動、植物和象征榮華富貴的物品來命名,或帶有民間色彩,或帶有藝術性,力求雅典、美妙,富于文采,用以迎合食客們審美的食趣,寓意吉祥的祝愿。通過菜肴名稱這一窗口,食客可以領略中國文化特別是民俗文化的絢麗多彩,領略到中國烹飪的浩瀚繁雜,博大精深。因此,翻譯中式菜肴時我們需要做到“再現源語文化特征和再現源語文化信息”。
一、烹飪文化及烹飪方法的英譯
中國菜烹飪的過程復雜,包括備料、刀工、火候、烹法等方面。要熟練而準確地將中式菜肴英譯,除了熟知菜肴常用原料的英譯外,還必須對菜的加工、烹飪及其在英語中的對應語了如指掌。
1.刀工(cutting
中國烹飪,刀工十分講究,歷來有“三分原料,七分加工”的說法,廚師總是因料施刀,根據不同的原料,采用不同的切割法,橫刀、直刀、厚刀、薄刀、切花等,刀法對菜的質量有莫大的影響。譬如切豬、牛肉,豬、牛肉是有紋理的,順著文理切,纖維長,炒出來的肉就韌。所以,炒肉片的肉,切時要橫著紋理切。
翻譯工作者為了譯好菜名,應該了解中國菜的一些刀法。
有些中國菜的原料正式開切前,要有所加工,如去鱗( scaling)、剝皮(skinning)、剔骨(boning)、脫殼(shelling )、腌制(pick-ling)等。去鱗魚譯為(scaled rsh)、去皮肉(skinned pork ) ,剔骨雞(boned chicken)、蝦仁(shelled shrimp)、咸蛋(salted egg)、皮蛋( preserved egg)、酸菜(pickled vegetables),等等。
切中國菜常用的刀法有:切片(slicing)、切絲(shredding) ,切丁(dicing)、切柳(rlleting )、切方塊(cubing )、剁碎(mining)、搗爛(mashing) ,釀( stuffing)等。刀法英譯時往往用動詞的過去分詞形式或是名詞表達。如:肉片(sliced pork或pork slices )、雞丁(diced chicken或chicken dices)、肉餅(mined meat或meat mince)、蒜泥(mashed garlic或garlic mash)、等等。
2.火候(cooking temperatures)
烹飪中國菜,掌握火候至關重要。這是因為一方面,菜的原料結構迥然不同,有的軟,有的硬,有的脆,有的韌;另一方面,切的形狀各異,塊、片、絲、條,厚薄不等,長短不一。因此,生菜下鍋,溫度的高低,時間的長短必須恰到好處,才能使菜鮮美可口,保證菜的質量。中國烹飪的火候有文火(slow rre; gentle heat)、武火(high heat)和文武火(moderate temperature )之分。用什么樣的火進行烹飪取決于什么樣的原料和形狀的菜。以雞為例,如果是嫩雞并切片,就宜高溫快炒,這樣炒出來的雞肉鮮嫩可口;要是用慢火煮,雞肉就會硬而韌。如果是老雞,只能炯或燉,若炒食,雞肉會咬不動。
3.烹飪方法(cooking techniques)
中國菜的烹飪方法很多,為了方便翻譯,可把中國菜常用的烹飪技法作如下分類。
一是煲、煮、燉。煲、煮、燉的共同特點是把食物置于有水的炊具中,然后加溫,使食物變熟。煲(stewed ):把食物放人一個煲中,加水加溫煮。如,煲牛脯( Stew Brisket or Stewed Brisket)。煮(boiled ):把食物放在有水的鍋里煮。如,煮雞蛋(Boiled Egg)。煮有快煮和慢煮(instant boiling/quick一boiling and slow一boiling)兩種。燉( stewed ):垠煮食品使之熟爛。如,燉肉(Stewed Pork ) 。
二是煎、炒、炸。煎、炒、炸的共同之處是烹制食品不用水,只用油。將油置于鍋內,加高溫使食物至熟。“煎、炒、炸”譯為英語時均用場( - ing)一詞,只是加不同的修飾語。煎(fried or pan一fried )鍋里放少量的油加熱,把食物置于其中使表面至黃。如,煎魚(Fried Fish)。炒(sti;一fried ):鍋里放少量的油加熱,后放人食物并不停翻炒直至熟。如,炒魷魚(Stir一fried Sliced Squid)。然而,“炒蛋”的英譯卻是Scrambled Egg,不譯Sti:一fried Egg。另有一詞是“爆" ( quick一fried),"爆”是炒的一種方式,快速的炒使食物至熟。如,爆牛肉(Quick一fried Beef )。炸(deep一fried ):把食物放進滾沸的油里使之熟。炸有“干炸”(dry deep一fried )、軟炸(soft deep一fried)和酥炸(crisp deep一fried)之分,翻譯時,一般均譯為deep一fried。如,炸排骨(Deep一fried Spareribs)。
三是燒、炯、扒。燒(braised ):先用油炸,后加進醬油等作料燒。如,紅燒鯉魚(Braised Carp with Brown Sauce )。炯( braised ):緊蓋鍋蓋,用文火把食物煮熟或燉爛。如,黃炯鴨塊( Braised Duck with Brown Sauce )。扒(stewed or braised ):用文火將食物喂或燉爛。如,扒羊肉(Stewed or Braised Mutton ) 。
四是烘、烤、焙。烘、烤、焙共同之處是食物與明火直接接觸或放在鐵架上燒,或者放在烤箱里烤。烘(baked ):用火或熱氣使食物變熱、變干至熟。如,烘面包(Baked Bread )。烤( roast , barbecued ):食物在火上烤使之干、至熟。如,烤鴨( Roast Duck,這是唯一不用過去分詞的譯法)叉烤肉(Barbe-cued Pork)。焙(baked):用干熱使食物變至熟。如、焙土豆片(Baked Potato Chips)。
五是蒸、熏、灼(余)、釀(填)。蒸( steamed ):利用水蒸氣的熱力使食物熱至熟。如,粉蒸肉(Steamed Pork with RiceFlour) 。熏(smoked):用煙熏來調制食品,使其有一種特殊味道。如,熏魚(Smoked Fish)。灼、余( scalded ):如,白灼基圍蝦 ( Scalded Shrimps ) ,永花生米(Scalded Peanut ) 。釀、填 ( stuffed ):如,釀豆腐(Bean Curd Stuffed with Minced Pork ) ,酉良 卿魚(Stewed Carp Stuffed with Minced Pork)。
以上列舉的是中國菜的一些主要烹飪方法。只要熟悉這 些技法,翻譯起來就會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二、飲食文化與菜肴英譯的技巧
現今的中國菜肴英譯方法普遍采用音譯、直譯(寫實)、意譯(寫意)和直譯、意譯相結合的方法,但有一趨向值得注意,即崇尚“寫意”型,也就是另一意義上的“寫實”型,一味摒棄菜名中代表中國飲食文化的“行話隱語”,只圖使人了解菜式的實際意義,而忽略了其中寓含的文化精華,有人說這樣就可以避免使人被復雜古怪的菜名搞的一頭霧水,食欲大減。筆者認為大可不必,這種舍本逐末的做法不僅會使食客食欲大減,而且還會使對中國文化神往不已的外國朋友們大失所望。菜名的英譯,應盡可能保留其富含的文化色彩。以下從保留中國文化色彩與中菜命名這兩個方面來探討中菜英譯的技巧。
第一,以菜式原料和烹飪方法命名的中菜,即所謂的“寫實型”,大都可以采用直譯法。中國飲食資源極其豐富,烹飪方法更是難以計數,大都是國外未必有的,所以在這一情況下直譯當然也可以保留文化色彩。這一觀點在現今翻譯界也是大都認同的。如:
清蒸甲魚Steamed Turtle菠蘿鴨片Sliced Duck with Pine-apple紅燒全魚Fish with Brown Sauce香菇蒸雞Steamed Chicken with Mushroom。此類菜名的英譯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烹飪方法一般以動詞的過去分詞形式出現;二是一個菜式中如果不止一種原料,翻譯時一般譯作“烹飪方式+主料+with+其他配料”。如:青椒牛肉絲Stir一fried Shredded Beef with Green Pepper。三是一個菜式中,如采用特別的醬料和作料,可在譯名后加“within +醬(作)料”。例如:油浸紹魚Steamed Pomfret in Oil;蠔油雞球Chicken Balls with Oyster Sauce。四是有些菜式,烹飪方法并不十分重要,可以不譯出來。如:蟹粉魚唇Shark’s Lip with Crabmeat。
第二,以地名命名的菜式在英譯過程中要注意保留本土文化,反映地方特色烹飪技藝和風味。此類菜名可有三種譯法。一是直譯地名原料法。如:廣東香腸Guangdong Sausage。二是菜名反映地方風味時,英譯時可在地名后加style(風味)。如:京醬牛肉Beef Cooked with Soy Sauce, Beijing Style。三是菜名中的原料為地方特產時,其譯名為:烹飪方法+地名+原料。如:南京板鴨Steamed Nanjing Duck。
有些菜式各地皆有,而某處的特別獨到有名,英譯時即使原菜名中無地名,也可在后面加上地名,如粵菜有一名菜叉燒,是香料腌制的一種烤瘦肉,為廣東特有。如果譯為一般的烤肉,譯文就未盡菜譜之意。因此,叉燒可譯為Roast印iced Filletof Pork , Guangdong Style。又如潮洲燒雁鵝,可譯為ChaozhouRoast Goose或Roast Goose,Chaozhou Style。
第三,中國獨有的特色食品的英譯,音譯法是得到普遍認可的。如餃子、粽子、點心、鍋貼、測羊肉都可音譯為Jiaozi,Zongzi , Dianxin , Guotie , Shuanyangrou,再輔以簡明解釋。
第四,以藥膳命名者。中藥是我國獨有的寶貴財富,自古 以來,人們就知道與飲食巧妙的結合起來,制成藥膳,這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特色之一。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藥膳的營養、保健、治病和延年益壽的作用,各大餐廳飯店里均有藥膳菜肴。做好此類菜名的英譯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工作。常見的藥膳菜肴有:構祀粥,西洋參燉雞,雙鞭壯陽湯,杜仲腰花,當歸燉羊 肉等。藥膳菜名的翻譯有一定難度,因為絕大多數中藥材沒有相對應的英文名,如果直譯為拉丁學名,如把當歸譯成Angeli casinensis,天麻譯成Gastrodiaelata,絕大多數食客不會知道是什么藥物,更不用說知道它們的療效和滋補作用了。所以,我們應簡譯藥名,除少數相應英文名或較為熟悉幾種藥物外,一般都譯作herbs(藥草),如“天麻燉雞”可譯為Stewed Chicken with Herbs,然后將療效及滋補作用譯出附在菜名后面。對于某些形象不雅的中藥,如“牛鞭”,按字面意思譯成whips既不雅,又令人迷惑。有人將其譯為ox一tail,采用委婉語,以求與中文“牛鞭”的委婉語一致,筆者認為是可取的。
第五,以歷史典故命名的菜名的英譯。在中式菜肴中,有 一部分是由某個人創始,或與某人有關,因而以其姓名命名,如 東坡肉、狗不理包子、麻婆豆腐等。有一部分則是與某個歷史 事件或傳說有關而直接以該事件或傳說而命名,如佛跳墻、大救駕(安徽壽縣名點。傳說趙匡胤圍困壽縣九個月才得以占領,進城后勞累過度致病。廚師以豬油、面粉、果仁等精制一圓餅進呈,趙食后不久即康復。趙匡胤當皇帝后,賜該點心名“大救駕”。這類菜名一般比較復雜,不可以大而化之以某一固定譯法為定則,應當靈活處理,在最大程度上保留這些深具中國文化特色的典故,讓外國食客吃得香,“想”得美。這類菜名的英譯一般有以下幾種處理辦法。
一是以人名及其典故命名的,人名用音譯或直譯,菜名用直譯方法。例如:東坡肉Dongpo Braised Pork麻婆豆腐MapoBean Curd宋嫂魚羹Sister Song’s Fish Potage叫化雞Beggar’s chicken;在譯名后還可以輔以典故的解釋,如“宮保雞丁”,傳統譯法通常為Diced Chicken with Chili and Peanuts in Hot Sauce(invented by Gong Bao in the Qing Dynasty),雖然后面括號里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該典故,保留了部分文化色彩,但仍給人一種喧賓奪主的感覺,反不如譯為:Gong Bao Diced Chicken(diced chicken with chili and peanuts in hot sauce,invented by Gong Bao in the Qing Dynasty)也就是上面所說的直譯法輔以簡單解釋的方法。 二是以傳說、典故命名者,傳統譯法也是按“寫實”型菜名譯法直接譯出該菜式的原料及烹調方法,然后用括號加上該菜的直譯。筆者認為這也是一種反賓為主的做法,只讓外國客人了解了菜肴所包含的淺文化層次的外在表象,而把讓客人了解其深文化層次的內在表現放在了次位,其實這些外在表現客人是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而有所了解的,而其內在表現你不講,客人是無從知曉的,而這內在表現又是尤其重要的,所以此種譯法是不妥的。而先直譯或音譯,保留濃重的文化特色,再在括號里輔以“寫實”型菜名譯法直接譯出原料、烹法是更可取的。如“佛跳墻”,原先譯作Assorted Meat and Vegetables Cooked in Embers(Fotiaoqiang一lured by its smell,even the Buddha jump the wall );不如譯作Fotiaoqiang一The Buddha Jumped the Wall for Luring by Its Smell( Assorted meat and vegeta-tiles cooked in emb。二),這樣豈不更加明了,主次分明,相得益彰。還有前面講的“大救駕”,譯作Dajiujia—A Kernel Pastry Snack of Shouxian ( A town),that once came to the rescue of an Emperor。
三是由于這類菜式含有很深的文化內涵,短短的菜名翻譯無法解釋得透徹,劉增羽先生的意見頗有道理,“在英譯名之外再提供一個簡短的背景說明”,以便食客加深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解。隨著當今世界學漢語的熱潮再次升溫,像此類含典故的名菜可以偏向于先音譯后解釋的方法,如上所說的佛跳墻、大救駕、東坡肉等。
第六,以中華民族喜聞樂見的動、植物和象征著榮華富貴的物品來命名者及以吉祥語命名者。在中式菜譜里,以“龍”、“鳳”、“鴛鴦”、“如意”、“芙蓉”、“翡翠”、“元寶”、“荷包”等中華民族喜聞樂見的動植物和象征著榮華富貴的物品來命名的菜名比比皆是。如“鳳凰展翅”、“祥龍獻瑞”、“龍鳳呈樣”、 “鴛鴦魷魚”、“芙蓉雞片”、“元寶魚翅”、“翡翠妒魚卷”等。菜 名悅耳動聽,象征著吉祥如意,榮華富貴。以吉祥語命名的菜 名往往用來表示祝福,多用于節日、生日、結婚等喜筵上,反映了中國人民趨吉的文化心理如“全家福”(山東名菜。由二十多種原料組成,主要有海參、鮑魚、魚肚、雞、鴨、冬菇、菜心等。在山東各地多用老年壽誕、新婚喜慶、嬰兒滿月、合家團圓的喜慶宴席,以取吉祥之意)。這類菜名還有”老少平安’。等:此類菜名的英譯,不少人崇尚所謂某些原料的“轉譯”,比如“鳳凰玉米羹”中的“鳳凰”,不譯成英語意為長生鳥的“鳳凰”( phoenix ),而轉譯作其真實原料“雞蛋”( egg ),甚至于粵菜的“西湖牛肉羹”中的“西湖”,也被人轉譯為所謂真面目的“’雞蛋”。如此,“鳳凰”所代表的吉祥如意便不可知,“雞蛋牛肉羹”中的雞蛋在其中也無法使人聯想起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所以將“鳳凰玉米羹”譯作Phoenix ( egg ) Corn Thick Soup ,“西湖牛肉羹”譯作West Lake ( egg) Beef Soup較好。還有人將“鳳凰拼盤”譯作Assorted Cold Dishes in the Shape of a Phoe-nix,也是好的例子。還有一個“龍虎鳳大燴”,人們一般將“龍虎鳳”轉譯為三種原材料“蛇貓雞”,即Thick Soup of Snake,Cat and Chicken,筆者認為,這種譯法是叫人大倒胃口的,“龍虎鳳”,多么漂亮吉祥的名字,卻譯作“蛇貓雞”下三濫般的名字,所以還是譯作Soup of Dragon ( snake ) Tiger ( cat ) and Phoenix ( chicken)好。有人認為“一卵孵雙鳳”不可譯為Two Phoenix Hatched from One Egg,應譯作Chicken Steamed in Water Melon,為什么不把二者結合起來呢?譯為Two Phoenix Hatched from One Egg (tow chicken steamed in water melon )。還有含有“芙蓉”這類美麗事物的菜名如“‘芙蓉雞片”、“甜芙蓉燕窩”、“出水芙蓉鴨”和“芙蓉蟹片”的芙蓉都被轉譯為其原材料“蛋白”( egg一white ),不能不說是使這些菜肴大失色彩,大減魅力。有人將一芙蓉海參”譯為Sea Cucumber in the Shape and Colour of H363SCUS,將“鴛鴦菜湯”譯為W ater一shield with Floating Manda-rin Duck就很貼切,有美感,筆者認為很值得借鑒。以上談的是以吉祥事物命名的菜名,再看看以吉祥語命名的中菜的譯法。人們通常采用意譯為主,后加注釋的方法,如菜名“老少平安”譯為Steamed Bean Curd and Minced Fish( the whole family is well ),而從我們關于中國文化與中菜英譯的關系來看,使人們領略到更深層次文化的內在表現顯得更加重要,所以譯出菜名所蘊含的祝福含義更重要,而菜肴本身的原料和制法便在次要,所以不如譯為The Whole Family Is Well ( steamed bean curd and minced fish )。還有菜名“全家福”便可譯作Happiness to the Whole Family(stewed assorted meats/hotchpotch,mixed with sea cucumber, squid, abdomen of fish,chicken,duck,fish ball, shrimp, black mushrooms and fungus etc.)。
第七,以一些美麗漂亮有趣的事物或形象情景命名的菜式。對于這類菜名的英譯,不少人認為可摒棄中文菜名中美好形象和韻味,而只要使外國朋友明白菜是由什么做的,怎么做的就行了,筆者認為這只是停留在表現菜名的外在表象文化上,所以是不可取的。有些人認為“白雪映紅梅”(蒸蝦蟹肉餅,面上點綴著蟹卵)不可以譯作Red Plums Reflected on White Snow,要譯成Steamed Patties of Crabmeat and Minced Shrimp with Crab Roe on Top;“金華玉樹雞”(浙江金華特產火腿而著名,青菜形似玉樹,即火腿青菜雞)不可以譯成Chicken Cooked with Golden Flower and Jade Tree,要譯成Sliced Chicken and Ham with Greens;"翡翠蝦仁”只可以譯成Stir一fried Shrimps with Peas;“百花釀北菇”應譯成Mushrooms Stuffed with Minced Shrimps ;“雪積銀鐘”應譯成Stewed Mushrooms Stuffed with White Fungus;“雪耳余架裝”只能譯為Scalded White Fungus wish Veiled Lady ;“螞蟻上樹”應譯成Bean Vermicelli wish Spicy Meat Sauce。這類譯法要么完全不保留菜名的美麗豐韻,要么扭曲這種美麗豐韻,都是對中國美文化的損害。筆者認為可以找到保留這些美麗豐韻的方法:
中圖分類號:G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0-0149-02
什么是韓劇?狹義的理解,韓劇是一種特定的藝術形式;廣義的延伸,實際上我們常說的韓劇有著的定勢的文化內涵,是對外來韓國文化的別稱。因此,本文基調是,韓劇本身實際上不能簡單地作為一般電影藝術形式來看待,在很大程度上,我們還是把它看做一種以連續的電視劇為載體的流行文化。我們首先對韓劇作一個大致的了解。
一、韓國電視劇的制作與播出介紹
(一)韓國電視劇的類型
韓國電視劇的類型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家庭倫理劇、青春偶像劇、歷史劇或雜劇。家庭劇篇幅很長,100~200集不等,內容主要是以倫理親情為主線,體現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維護。情景喜劇也包括在內,以小人物的生活為背景,主題更為突出,針對現實矛盾,以探討為主,演出形式主要是日日劇,每集20~30分左右,周一至周五播出。青春偶像劇以愛情為主線,是“韓流”的中軸,青年人的最愛。月火劇(周一周二播出)和水木劇(周三周四播出)是主要形式,每周更新,每集1小時左右,長度最短,以16集居多,20集左右的也不少。歷史劇則以歷史上的宮廷生活、歷史人物、歌妓、商人等為對象,意在對韓國歷史文化的傳承與贊揚,對民族文化認同的維護和民族精神的歌頌。集數劇中,有長有短,30~50集不等。
(二)韓國電視劇的制播環境
韓國電視劇制作以國家廣播公司KBS(國營)、文化廣播公司MBC(民營)、首爾廣播公司SBS(民營)為主,三大廣播公司自己獨立制作的電視劇占韓國總電視劇的65%。另外,也與獨立公司合作制作,近年來,獨立制作公司的份額在逐步增加,從2000年開始,由獨立公司制作的電視劇占韓國市場的1/5,并以上升勢頭發展[1]。在電視劇制作過程中,韓國的PD(producer director)和編輯有著特殊的地位。PD相當于中國的導演和制作人,一部電視劇,PD是核心。他掌管故事大綱、演員選擇、拍攝、費用開支、后期制作等所有過程,工資很高,但也最累。編劇構思一部劇的輪廓,寫上約1/5的內容就可開始拍攝,但是在拍攝過程中,編劇要不停進行構思創作和修改,由于韓劇采用邊制邊播的制作模式,在接下來的3個月的時間里(一部韓劇的一般的制作周期),編劇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從第一集電視劇開始到最后一集結束,編劇要不停地修改自己的作品,其工作量之大和PD不相上下。韓劇的播出機制采取分級制和伸縮長短集數,以市場和收視率為導向,停播或延長集數主要在于觀眾的喜愛程度,競爭非常激烈。
二、韓劇在中國流行的文化原因
(一)韓劇自身的文化特征
韓劇最初是在學習借鑒日劇的制作經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是在借鑒的過程中,韓劇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總的來說,韓劇體現了以東方文化為底蘊,整合西方現念,融合民族特色的韓國文化,融傳統和現代為一體,非常受觀眾喜愛。
1.家庭劇對傳統的繼承
韓國的家庭倫理劇體現了對儒家傳統文化的很好繼承與維護。三世同堂,長幼有序,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婆媳融洽是彰顯的主題。傳統倫理貫穿人物行為,尤其是劇中家長,刻意突出“家”的特色,在細節上不遺余力描繪。通過家長里短的小事來反映現實生活。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如《看了又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們》《傳說中的七公主》《不屈的兒媳》。
2.偶像劇的唯美和時尚主題
韓劇的戀愛是柏拉圖式的,非常純凈與夢幻,像夢一樣美麗,同時又非常時尚。不僅是演員本身,俊男美女,非常亮目,而且劇中演員的職業(醫院、音樂廳、電臺、T臺、服裝公司等)都與時尚有關,劇中人的生活方式都時尚化,包括穿衣打扮配飾、居住的房子家居布置、交通(名車)、出游(風景非常美)和說話風格等[2]。如《星夢奇緣》《天橋風云》《我叫金三順》《秘密花園》。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有將古代和現代融合的傾向,虛構的歷史愛情故事,有著古代的背景和現代的青春愛情。頗為成功的如近期熱播完畢的《擁抱太陽的月亮》。
3.歷史劇的韓國文化特色
韓國歷史劇處處體現著韓國的歷史文化。韓國宮廷生活,韓國的禮儀,古式的穿著打扮,美麗的韓服,精致的韓國美食,韓國傳統的歌舞表演,韓國特有的說話、行走、行為方式等。同時,韓國歷史劇又體現著現代性,鮮明的人物性格讓歷史人物成為觀眾心中的人物。如《大長今》《黃真伊》《同伊》《李算》。
總之,韓劇以親情、友情、愛情三大主題演繹人生的悲歡離合,用健康向上、堅定執著的生活基調譜寫人生真諦,用時尚元素和巧妙包裝把傳統美德與現代都市生活淋漓盡致展現出來[3]。漂亮的演員,精湛的演技,細膩的情感,精美的畫面,感人的音樂,精致的包裝,使韓劇成為炙手可熱的電視大餐。
(二)中國社會的客觀環境
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音樂交流:
中國漢族在民間音樂史上,漢代的“相和歌”和“相和大曲”是以北方地區的音樂為主體的,到“六朝”時,則被以“吳歌”、“西曲”為代表的南方音樂為主的“清商樂”所取代。“清商樂”這一“九代之遺聲”從此變成了古老漢族音樂之象征和代名詞,至隋唐時期融入“九部樂”、“十部樂”的宮廷音樂之中,“清商大曲”則成為中國漢族歌舞音樂最高形式的一個發展標志。
自張騫開辟“絲綢之路”以來,西域音樂便開始淵源不斷地傳入中原。西亞的生活習俗和音樂藝術開始風靡中原。這是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發生的變化。南北朝時期相繼由漢化的鮮卑人和鮮卑化的漢人統治,與西域更是血緣相近,地壤相接,“天竺樂”、“龜茲樂”、“康國樂”、“疏勒樂”、“安國樂”等西域歌舞幾乎暢通無阻地涌入中原,風靡南北,形成了西域音樂在中原廣為流行的蔚為壯觀的局面,也為隋唐宮廷燕樂多民族音樂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同時,印度佛曲也從天竺的佛教傳播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梁武帝親制佛曲,開創了佛教音樂的華北。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歷史上一個最混亂的時期,這時期的音樂文化都處在一種各族文化音樂大交流、大融合的狀態。一方面,漢族傳統的“清商樂”承襲了各統治集團各個小朝廷、門閥士族、豪強大富家庭的飲宴娛樂中,另一方面,被叫作“胡樂”、“胡舞”的各少數民族民間又以勝利者的姿態風靡了南北兩朝。如:清商樂中著名的舞蹈,《白紵舞》最初為三國孫皓時吳地的民間舞。后來,在統治階層享樂需求下,它與佛曲相融合,后進入宮廷,盛行于六朝及隋唐。[1]宮廷中的《白紵舞》,雖然改變了最初作為民間舞蹈本來的健康,質樸的格調,罩上了些消極感傷的色彩。在魏晉南北朝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真實而深刻的展現了對生活的強烈追求。在這個基點上,《白紵舞》有它自身的意義。由于此時期常年戰亂,人們心靈都已疲憊不堪,此時的玄學盛行,與其并存的還有佛學思想的傳入。換個角度來講,在人類最為悲苦的年代,能使人的心靈得到慰藉的是宗教,藝術只有很小的功能。
除了《白紵舞》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之外,還有“胡樂”、“胡舞”與中原舞蹈存在著較大差異。尤其是在上層社會,喜愛胡樂、胡舞成為一時之尚。胡舞“或踴、或躍”的動勢姿勢特點、“醉卻東傾又西倒”的癡狂情調,那樣放蕩縱情、無拘無束,十分符合鮮卑民族的審美理想。胡舞就是在這樣一個適宜自己生長的文化氣氛中不斷發展,從而徹底改變了舞蹈發展的總體風貌。這種帶有“陽剛之美”的風格與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追求放蕩不羈、超自然的時風頗為一致,形成了同時代精神律動與歷史運行步伐的相協共振。這也為隋唐樂舞的空前繁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 隋唐音樂交流:
一個民族音樂文化的高度發展,有的時候需要幾個世紀的文化積淀。隋唐三百余年間,音樂文化的發展所以能夠達到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原因是多方面的。國家的強盛、民族的和睦、經濟的繁榮,社會的富裕為文化藝術的高度繁榮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創造了優越的發展條件。全民族文化素質的空前提高,使得唐朝在詩歌、建筑、音樂、舞蹈、繪畫、書法、服飾、化妝、器皿制作等領域取得了全面的突破。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音樂大規模傳入的基礎上,建立起了以多民族音樂為特色的文化體制。宮廷燕樂得到高度發展,“部樂”與“部伎”的建立標志著隋唐音樂的最高成就,在中國歷代宮廷音樂中具有登峰造極的劃時代意義。
唐朝的歌舞音樂的形式極其豐富多樣,有歌舞大曲、琴歌;有各種器樂獨奏形式,如:琵琶、五弦、古箏等,而其中代表各類音樂形式最高水平的乃是“燕樂大曲”。這是繼漢代“相和大曲”、魏晉“清商大曲”之后,我國歌舞大曲最具質量、規模與水平的形式,其中又是“清商大曲”、“龜茲大曲”與“西涼大曲”三種不同的風格流派。已經相當宮廷化和貴族化。《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大曲之經典,是一部將我國歌舞伎樂推向歷史頂峰的作品。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和宗教音樂在唐朝也有較大規模的發展。民間音樂中的“曲子”有較大發展;文人音樂種的“琴樂”和“詞樂”,成為文人階層傳統音樂形式和新興音樂形式兼而有之的兩大類別;佛教說唱音樂“變文”的出現,標志著佛教音樂華北的完成。唐朝對西域音樂的開放性政策,體現了唐王朝對國家、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說的就是一個“外來音樂”盛行的時代。白居易的《楊柳詞》:“《六幺》、《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也是表現唐朝社會各階層普遍喜愛音樂、歌舞成為一種時代風尚。這些都和唐朝統治者“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喜好音樂的傳統和導向作用有著密切的關聯。
三、 唐代《霓裳羽衣曲》:
自魏晉南北朝之后,中原音樂和西域音樂經過百年的交融。形成了一種新的音樂風格,而這種夾雜著西域之音和中原舊樂的新風格音樂,是當時唐代歌舞音樂的主流。唐代歌舞大曲含有大量的民間音樂和西域音樂成分,風格清新活潑,生動明快。宮廷宴飲歡娛場合使用的燕樂與雅樂的儀典、教化功能相反,歌舞大曲體現的是樂舞文化的娛樂消遣功能,歌舞大曲代表了當時歌舞大曲的最高水平。
歌舞大曲是一種綜合器樂、舞蹈和歌曲,含有多段體的大型樂舞。“大曲”是隋唐時期新興的藝術歌曲。從中亞細亞、印度、緬甸、新疆一帶傳入的音樂和流行于漢族地區的民間曲調,文人音樂的主要形式之一。“法曲”本來就是道家所用的一種音樂,是南北朝一來經由道教所提倡和發展起來的。玄宗崇尚道教,因而將“法曲”納入宮廷音樂中,成為當時最重要的一種俗樂。它源于民間,與相和歌、清商樂等有直接的關聯。唐玄宗所創作的《霓裳羽衣曲》歌舞大曲的道教作品,通過樂曲、歌聲、舞蹈三者層次遞進和同步進行的方法及節奏節拍上強弱、剛柔、急緩、動靜的幻化對比,創造出獨特的形式美。《霓裳羽衣曲》有一部分內容采用的是“法曲”,是燕樂大曲中道教音樂清麗超脫色彩的一個特點。一般認為是唐玄宗在根據西涼都督楊敬述進獻的印度法曲《婆羅門曲》基礎上創作改編而成。這是一首具有“西涼大曲”音樂風格的作品。[2]
唐代匯聚了南北朝三百年樂舞和樂歌的資源,呈現出了中國歌、舞、樂歷史上的一個光彩燦爛的音樂盛世。唐代燕樂以歌舞大曲為主體,建立在以多種民族音樂融合的多元化基礎上。統治階層對外交流的態度與喜聞樂見的大型歌舞音樂形式使燕樂著名的樂曲名聲遠播。創造出在我國封建社會音樂藝術水平發展的黃金時代,以其博大精深的內涵,給我們后人留下了不可估計的寶藏。(作者單位:商丘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中國古代哲學非常注重陰與陽的辯證統一,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是由陰陽兩極組成的矛盾的對立統一體,如:上與下、左與右、正與反、內與外、男與女等等。中國的儒家文化與佛、道文化也形成了中國文化的兩極性。儒家文化主張積極進取,而佛、道文化主張消極避世,組成了矛盾的對立統一體。中國古代的許多知識分子在青年時期往往尊奉儒家文化,奮發圖強;當仕途多有磨難,到了晚年時又遁入佛、道文化,從佛老思想中尋求內心的安寧。儒家文化就好比一架云梯,激勵著仁人志士們努力攀登,去摘取事業的果實;而佛、道文化就好比是一張安全網,有人從云梯上跌落下來,就有這張大網將其接住。因此儒家文化與佛、道文化這兩極文化對立統一、相輔相成,形成了一個穩定發展的中國文化系統。而美國是一個多種文化兼容并蓄的國家,不僅有英國文化、法國文化,還有西班牙文化、墨西哥文化,以及中國的儒家文化和佛、道文化,等等。美國的文化不是兩極,而是多極,提供給人們更多的選擇機會。
中國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它給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奠定了濃厚的理論基礎,對中國的社會關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響;而美國只有兩百年的歷史,美國的文化是一群來自歐美洲各地的移民,按照各族之間的意志和行為習慣構建起來的,因此在這兩種積淀下面,中國與美、俄兩國產生了不同的飲食觀念。與注重“味”的中國飲食相比,西方則是一種理性的飲食觀念。西方人注重科學飲食,講究營養,并且以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各類無機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給是否恰到好處怎樣才能讓營養元素讓人們更好的吸收,這是西方人所關注的。對于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頗深的中國人來說,菜肴的色、香、味、形、意都需俱全,菜色的搭配怎樣才能夠達到一種深層次的境界這才是中國人所關注的,而香、味則是次一等的要求。例如,在西方大國首屈一指的飲食大國——法國,其飲食文化雖然在很多方面與我們相近,他們同樣也很注重烹調的手法和方式,但是一旦涉及到營養問題,雙方便拉開了距離。
因為過于注重營養,西方飲食幾乎沒有藝術可言。各種餐飲產品的科學成分一目了然。各種餐飲產品的科學成分一目了然。在宴席上,人們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華高檔,從美國到俄羅斯,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毫無藝術可言,作為菜肴,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只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牛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了。而中國就很講究“五味調和”,即在重視烹調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礎上進行“五味調和”,用陰陽五行的基本規律指導這一調和,調和要合乎時序,又要注意時令,調和的最終結果要味美適口。所以中國菜幾乎每個菜都要用兩種以上的原料和多種調料來調和烹制。即或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葷素搭配來調和烹制的,如韭黃炒肉 、肉片炒蒜苗、腐竹燜肉、芹菜炒豆腐干……而此等原料若西廚烹制,則奶汁肉絲外加白水煮韭黃,或炸豬排佐以清水煮蒜苗,完全沒有融合的感覺,每種食材都像相互獨立的菜。也是基于對營養的重視,美國、俄羅斯等西方國家的人多吃生蔬菜,不僅西紅柿、黃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蔥、西蘭花都生吃,這在肯德基、麥當勞里面是經常可以看見的,突然想起前不久我在麥當勞里面吃的那個雞汁漢堡,里面的生洋蔥真的很難讓地地道道的中國人所接受,更別提他們的沙拉,很多種瓜果混合在一起加上一點沙拉醬,這對于吃慣了熟食的中國人來說,就好比一盤兔飼料。現代中國人也講營養保健,也知道青菜一經加熱,維生素將被破壞,因而聰明的中國人主張用旺火爆炒。這雖然也使維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會完全損失,可味道卻比兔飼料好吃得多。因而中國的現代烹調術旨在追求營養與味道兼顧下的最佳平衡,這當然也是一種“中庸之道”。 而西方烹調也更講究營養卻忽視了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覺享受為首要目的。他們以冷飲佐餐,冰鎮的冷酒還要再加冰塊,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覺神經一經冰鎮,便大大喪失品味的靈敏度,漸至不能辨味;那帶血的牛排與大白魚、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雖有“味”入“道”,凡此種種都反映了西方人對味覺的忽視。平心而論,談到營養問題也觸及到中國飲食的最大弱點。盡管我們講究食療、食補、食養,重視以飲食來養生強身,但我們的烹調術卻以追求美味為第一性要求,致使許多營養成分損失于加工過程中。我們從來都是把追求美味奉為進食的首要目的。民間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雖然人們在贊譽美食時,總愛說“色香味俱佳”,但那是由于我們感受色香味的感覺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順序如此。人們內心之于“色、香、味”,從來都是“味”字“掛帥”的。
由于歷史積淀的不同,受制度文化影響的不同,中國與美國、俄羅斯的用餐禮儀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先說俄羅斯,對于俄羅斯人,吃在氣氛,至于有多少佳肴并不重要.在餐
轉貼于
廳里就要有品位,環境和服務是餐廳最重要的環節.像中國沿街以吃味道為主的大排檔是沒有的.人們在餐廳里說話都是低聲細語,絕對不能高聲叫"嗨!結賬!".餐具也很講究,中低檔的餐廳也會擺上擦得亮晶晶的刀叉.桌布是棉布的,從來沒有塑料的,或一次性的.桌上都會擺好裝鹽和胡椒的小料盒,進餐的次序很重要,端上一道菜時,就把前面的一道菜撤掉,無論吃完了沒有.客人用公共刀叉把菜夾到自己的盤子里再吃,不能直接夾菜進口.大塊一點的肉,要用刀切成小塊,不能叉起一大塊咬著吃.喝湯也要用勺,不能抱著碗喝.而對于中國來說,中國自古就是一個愛熱鬧的名族,無論是家庭日常吃飯還是朋友宴會聚餐都喜歡擺上一大桌,煎蒸炒煮一應俱全,吃得就是一個熱鬧,你給我夾菜我給你夾菜,表達的就是一個喜愛、尊敬之情,但是這些行為擺在俄羅斯就是極不尊重對方的表現。
一般而言,美國人的三餐既隨便又簡單。 早餐,往往是果汁、雞蛋、牛奶和面包。 雞蛋用熱水沖熟或用電灶煮熟,牛奶從冰箱里直接取用。 午餐,多用半小時在工作場所匆匆食用。 進餐時,人們從自帶的小紙袋里取出幾片三明治、 一根香蕉,再沖上一杯咖啡,便是一頓午餐。 晚餐,常常是一兩個菜,另有一些點心、水果之類。 有時,盡管晚餐菜單上有許多名目,但那僅僅是一些作料。 人們最愛吃的是牛排或豬排。而這三餐擺在懂得“吃”文化的中國人面前就會顯得格外的隆重,首先早餐的種類就會多的讓人眼花繚亂,例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云南的過橋米線、廣東的干蒸燒賣、南方的餛飩等等舉不勝舉。而午餐和晚餐都是中國人的重頭戲,魯、川、蘇、粵、浙、閩、湘、徽等菜系,各式各樣的美味讓人流連忘返。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中國,吃一個大事情,像美國、俄羅斯等西方國家如此草草了事是絕對行不通的。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體,儒家文化中又以倫理德為主體。倫理道德注重于社會關系的協調,詩詞歌賦注重于情感的宣泄,因此在中國人的傳統思維和性格中,自古重人文、重情感。因此,中國的酒桌文化也是特別的,作為酒桌上的食物,菜肴的色香味形意也是要經得起反復的推敲的,例如:聞名中外的滿漢全席,它堪稱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經典中的經典。
而美國、俄羅斯等西方國家思想開放、生活節奏也很快,因此快餐文化在他們的領地發展得很好,西方人注重效率,只要有食物能夠快速的將肚子填飽就夠了,他們需要留下更多的時間去做更喜歡的事情,因此菜色在他們眼中是無關緊要的。只要能吃飽,夠營養就可以了,多半以餡餅、熱狗(面包夾香腸)
1 引言
隱喻的理解是翻譯的基礎,影響隱喻理解的因素有文化、語境等。隱喻與文化之間具有
不可分離性。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而且是一種認知手段和思維方式。隱喻不僅可以反映說話人/作者的思想理念,而且還可以構建一定的觀念或現實,影響聽話人/讀者對于世界的感知和認識。本論文在George Lakoff概念隱喻的理論框架下,把中國傳統文化術語中的隱喻表達作為研究對象,透視出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并揭示了蘊涵的中國文化模式,本論文同時也對隱喻概念理論研究現狀做了進一步的總結和概括。
2 隱喻概念理論研究現狀概述
20世紀80年代, 隨著認知科學的發展,隱喻的研究出現了向認知的專項,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于概念隱喻理論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的提出。1980年,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標志著認知觀的隱喻研究全面開始。該定義的具體內容是指隱喻是人類對某一領域的知識和他們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的統一理解;使源域到目的域的直接映射,在映射的過程中保持不變的意象圖示結構(invariance hypothesis)。
(1) 國外研究現狀概述:在國外,與隱喻翻譯相關的研究共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規則性限定,即要求隱喻的翻譯依據特定的規定性方法進行,Newmark(1980)最先提出的幾種隱喻翻譯方法得到眾多研究者的認同。它們包括:直譯、明喻;對等議、意象重現、解釋性翻譯等。第二類研究將隱喻翻譯方法與文本類型聯系起來。Newmark(1995)將隱喻分為死喻、標準隱喻、改喻、新隱喻及創新喻等若干種,譯者可依據它們包含的信息量確定在不同文本類型中的處理方法。第三類研究將隱喻翻譯與文化聯系起來。概括來講,第一類研究列舉了隱喻翻譯的處理方法,而后兩類研究則涉及隱喻翻譯中策略使用的限定性條件。隱喻的翻譯既受到語篇的制約,也受到文化差別的限定。
(2) 國內研究現狀概述:國內也有較系統的評述,如林書武(1997,2001)的《國外隱喻研究綜述》、《隱喻研究的基本現狀、焦點及趨勢》,束定芳(2000, 2002)的《隱喻學研究》、《隱喻研究中的若干問題與研究課題》,李福印(2000)的《研究隱喻的主要學科》等。束定芳(2011在《論隱喻的運作機制》一文中談到:隱喻涉及兩個處于不同領域(范疇)的概念,隱喻意義的產生是兩個概念之間互相作用的結果。這一互相作用通過映射的方式進行。在映射過程中,屬于某一領域的相關概念和結構被轉移到另一領域,最終形成一種經過合成的新的概念結構,即隱喻意義。王斌(2002)在《隱喻系統的整合翻譯》中從交織的角度解釋翻譯中的隱喻結構,通過對隱喻結構源語(域)與目的語(域)的整合分析,論證了隱喻結構對翻譯解釋的局限性在于泛化個別整合模式;若能發揮其動態整合功能,為翻譯的全面解釋提供契機。
3 中國傳統文化術語的隱喻翻譯策略
在對中國傳統文化術語的隱喻表達研究中,作者發現隱喻翻譯過程中意象的不對稱極為明顯,時而丟失、時而變換、時而添加,形成一種有趣現象。根據 Newmark(1980)的隱喻翻譯理論,下面將結合實例,探討中國文化術語翻譯中的三大策略:即直接對等譯法、意象代替翻譯法和意象轉換法。
(1)直接對等翻譯法:直接等喻法是保留相同的隱喻意象,即進行直譯,這意味著在目標語中重造一個相同的意象,即在譯入語中再現相同的喻體和比喻手法,條件是讓譯語讀者感到自然。例如:“四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譯為:Four Virtues (golden heart, refined language, civilized behavior, green environment)。
(2) 意象代替翻譯法:不是所有的隱喻都可直譯,畢竟在中英兩種文化背景中都存在著大量特有的隱喻.隱喻不可避免的被烙上鮮明的民族特色,擁有一些獨特的文化特征。當我們遇到這些找不到等同意象的隱喻時,就要用目標語中的常用意象來替代源語中的意象。例如:“紅人” 譯為:sb’s man of hour;“臺柱教授”譯為:star professor;“交際明星”譯為:our social butterfly “提心吊膽”譯為:on pins and needles 等等。
(3)意象轉換翻譯法:在處理傳統文化術語的隱喻翻譯時,也會遇到意象轉換的情況,會使用意譯。意譯是直譯的一種補充手段.這種譯法傳遞了原文的意思,而未保留原文的句子結構和修辭手段。這種譯法多運用于一些文化標記鮮明,某一文化特有的隱喻.例如:“愛吃醋,吃不相干的醋”譯為:being jealous, and it’s over nothing。
4 結束語
隱喻的翻譯過程, 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隱喻翻譯如果沒有深刻而多元的思維,就不可能反映原文的文化意味,也不能真實達意。翻譯是文化交流的橋梁,我們在翻譯隱喻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文化、語境等因素,根據具體的語境和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以達到最有效的交際,并為中國文化的翻譯研究帶來一個較大的飛躍。
目前,娛樂已經流行與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傳統的大眾媒體,在這種潮流的推動下,電視新聞節目也漸漸融入越來越多的娛樂元素,更有甚者以娛樂性作為新聞的噱頭。
根據使用與滿足理論,娛樂化滿足的是人的內在需要,也應該是傳媒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新聞節目如果摻雜過度娛樂化元素,用娛樂去淡化大眾對社會的責任與關注,甚至不惜制作虛假新聞,忘卻媒體的社會責任。在這個意義上,新聞節目對娛樂化內容的把關和控制,應該成為媒體的重要議題。
一、新聞娛樂化在形式上以及內容上的表現
從新聞形式上看新聞娛樂化的表現主要有:新聞標題煽情化、敘述手法故事化。
新聞標題是吸引讀者的首要手段。在生活工作節奏較快的今天,讀者往往根據有興趣的標題選擇閱讀內容,新聞標題的煽情化就成了吸引受眾的重要手段之一。新聞敘述手法故事化是當代新聞娛樂化的重要表現之一。在當今社會新聞的語境下,犯罪、性、暴力都成了媒體爭相報道的寵兒。社會新聞從發展起來就具有煽情和獵奇的特點,比如:滿足受眾獵奇心態的內容占據了報道的重要位置,各種奇聞異事在報道中數見不鮮。
在這種浪潮中,娛樂新聞已經逐漸從傳統的新聞節目中脫離出來,在上星頻道抑或民營傳媒機構中占據重要位置,據統計,目前中國的私營制作機構發行的將近30多檔綜藝節目已經在全國的省市級一線媒體相繼播出。時政新聞也改變了傳統報道模式,尋找娛樂元素、追求硬新聞軟化成了新的趨勢。比如這幾年“兩會”報道中,一些媒體甚至通過名人代表被圍堵的激烈場面吸引受眾眼球;體育新聞除了對常規比賽的現場或非現場的消息通訊外,個別機構、電視臺、媒體還在報道中無中生有運動員之間的惡意競爭,甚至曝光其隱私換取收視率。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媒體要參與競爭,必須通過一切手段擴大市場份額。繼商業廣告的惡意競爭、影視劇的你爭我搶收視率的過程之后,新聞報道也成為搶奪新聞領域的市場份額之中。比如鳳凰衛視的《有報天天讀》節目,雖然只是幫助觀眾梳理報紙刊載的新聞,但是楊錦麟的圈點方式、亦正亦諧的語言,讓受眾充分享受到了讀報的樂趣。中央電視臺的《讀報時間》,也同樣是作為輔助受眾接受新聞、閱讀新聞的工具,同樣也具有相當多的受眾群體,所以,我們在爭奪市場的份額當中,一定要學會怎么樣迎合受眾,取悅受眾,這樣才能在新聞報道的戰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隨著傳播受眾中心時代的到來,受眾的主觀愿望決定了對節目的定位,新聞節目大眾化是傳媒發展的趨勢。由于當今生活壓力加大,導致觀眾越來越偏愛能令自己輕松愉悅的電視節目。為迎合受眾心理,媒體將觀眾身邊倍受關注的事件再放入更多放松感和愉悅性的元素,充分展現話語中的戲劇性、娛樂性,就使得新聞報道的收視率得到了一定的保證。
二、電視新聞娛樂化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
電視新聞娛樂化對于電視傳播有著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在最初之時,其積極影響不容忽視
第一,電視新聞娛樂化有利于改善傳統的報道形式,促進新聞業務的改善。傳統的新聞報道方式,著重于單一的宣傳教化功能,忽略了不同受眾對不同多樣化信息的需求,而新聞娛樂化則是以貼近受眾、滿足受眾需求為報道理念,顛覆了傳統的傳者中心論,采用了一系列的多樣化的報道手段,突破墨守成規的報道模式,帶來了新聞傳播業務上的新的突破,在非常大的程度上為新聞業務改革營造了良好的沃土。
第二,新聞報道方式的調整強化傳播效果。新聞娛樂化其特有的大眾性、世俗性,降低了受眾的接受水準,以及其對大眾心理的滿足感和適應感,這就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更好的實現了信息的有效傳播效果。新聞娛樂化的娛樂特質外表,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娛樂性質,而有利于寓教于樂。比如鳳凰衛視《有報天天讀》中,主持人楊錦麟幽默而有思想火花的話語去解讀新聞,對娛樂的理解超越了娛樂本身,使娛樂體現了潛在的深度建設力量,用思考去看娛樂。
然而,很多媒體在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體制下,缺少“把關”意識,選擇迎合大眾的、突出消遣娛樂功能的新聞信息,使新聞報道娛樂化趨勢愈演愈烈。消極影響也就隨即而來。
第一,新聞與娛樂界限日漸模糊。法國著名學者貝爾納.瓦耶納曾經在他的《當代新聞學》當中這樣表述過:“麻醉劑適量可以起到好的作用,用量不當成了可怕的東西。幾乎大家一致公認新聞的作用不是引人避世,而是讓人覺醒。過度的新聞娛樂化現象恰恰是本末倒置,這不能不讓人擔憂。”而電視類的新聞報道的職責是及時,客觀的報道事實,但隨著娛樂化趨勢日益明顯,新聞價值取向標準模糊。根據傳播學中的“議程設置”理論,娛樂化新聞報道會助長社會不正之風。
第二,新聞逐步出現低俗化傾向。低俗化是新聞的娛樂功能被異化的結果,電視媒體對娛樂化內容的把關能力缺失,必將對新聞報道的傳播效果進行削弱。這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放大非重要的新聞題材,將我們平時在小報或者花邊新聞中的新聞報道通俗化、戲劇化、加大加深我們對于新聞的理解,偏激的賦予我們對于新聞的客觀認識,在我們的腦海中灌輸新聞的娛樂化內容,將災難性新聞、暴力事件性新聞的內容深入化,讓我們在不斷的懸念以及刺激的感受當中閱讀新聞,感知新聞,將我們把對新聞的注意力轉向對故事荒誕的敘述當中。厚此薄彼,失去新聞報道的真實意義。
三、面對電視新聞娛樂化現象的對策及建議
(一)政府加強監管,規范媒介道德
在市場利益的驅動下,某些媒體自律能力較弱。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防范和抑制電視新聞異化現象的產生和發展。目前,我國還并沒有單獨成文的《新聞法》。當前,新聞媒體市場在不斷發展與不斷進步,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也層出不窮,如何規范新聞業務,新聞市場,以及媒體應具備的素養以及業務道德是當務之急的一件大事兒,我們應當學習歐美國家對于新聞業務的管理方式,加強職業管理,道德管理,在不同的國情下,調整不同的管理模式,加強政府的監管及監督,使得新聞行業明了化、干凈化、通過媒體、新聞機構的正確自身發展來實現新聞的真正價值。
(二)媒體應加強自身監管,發揮把關人作用
媒體在滿足受眾的需求的同時也在給受眾創造需求,電視媒體就其特征來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受眾合理的引導。媒介通過電視節目對新聞內容的監管和合理安排,不斷的提升記者、編輯的業務能力,同樣,利用正確的新聞引導加強受眾的接收素養,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水平,達到一種健康的媒介價值觀。
這就要求傳媒業應大力加強道德自律建設,履行媒介的道德責任。大眾傳媒要發揮對公眾負責,提供多元化的信息,為公眾的決策與行為提供指導參考的作用。而受眾也在接收新聞的過程當中,真實的了解自己的國家,自己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自己所享受的待遇和政策,而新聞工作者也應該不斷加強自己得業務能力,滿足人民不斷提升的電視文化需要。
四、結語
新聞媒體的信息傳播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深刻而深遠的影響。社會在進步在發展,推動社會的各個階層各個方面也都在不懈的做的努力,而對新聞傳播的影響也會是方方面面的,社會的政治經濟、大眾文化方面也在不斷的影響著新聞傳播。我們在這個階段更應該積極的應對這些不斷而來的沖擊和不斷演變的新格局。新聞的娛樂化只是新聞傳播發展的一個階段,反映出我們現今所處的這個時代的特征。新聞娛樂化是在市場要求和受眾需求下出現的一種新興方式,是大眾媒體走進千家萬戶的必經之路。隨著我們的深入理解和對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的規律的不斷遵循和完備,新聞媒體不斷的調整自己的發展道路,娛樂新聞將會往更加嶄新的,更加合理的方向發展而去。
參考文獻
[1] 李良榮.娛樂化本土化——美國新聞傳媒的兩大潮流[J].新聞記者,2000(10).
[2] 林暉.市場經濟與新聞娛樂化[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1 (2).
[3] 林焱.范式與流變——大眾文化的傳播[M].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
自古文人愛琴樂,歷史上許多的文人為古琴而吟詩作賦,古琴樂器在其漫長的發展歷史中被人們貼上了“文人”的標簽。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一文中道出“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的理想狀態,在白居易的《清夜琴興》一詩中也有“適時心境閑,可以彈素琴”的情懷。古琴作為“樂之統”,備受歷代文人的推崇與青睞。文人愛琴之情結與古琴所承載的傳統文化、思想、審美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其含蓄斯文的音樂氣質迎合了文人們的喜好,閑適淡然的境界為文人們所推崇,清遠高雅的格調與文質彬彬的文人氣質相應相和。
既是文人,他們定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承接者,深受傳統文化的熏陶與教化。古琴音樂文化承載著深厚的中華文明,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儒家是中國正統思想的代表,對人們的教化沿襲至今;道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之一,有著其不可小覷的影響;佛教思想的傳入又使人的思想發生改變。故古琴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體,與被傳統文化所熏陶的文人志士的思想相符。
古代熱衷琴樂的文人眾多,其中包括阮籍、陶淵明、王績等,這些人大多是德才兼備又有志向的雅士。阮籍信奉老莊思想,他在政治上本有濟世之志,但由于政局的黑暗,使得他懷才不遇,滿腔熱情不得釋放;被稱為“千古隱逸之宗”的陶淵明,出身卑微,在門閥制度森嚴的政局下,他受人輕視,感到“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①,本有著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卻不得統治階級的賞識,陶淵明就此隱逸田園,不與世人同流合污;王績性情曠達,博聞強識,但其一生郁郁不得志,滿身才華卻無用武之地。這些文人,儒學使之德高,道家令其避世,他們成了名符其實的隱逸之士。古琴音量低柔,音色內斂、不喧囂,琴音流動若文人雅士的內心傾訴,世俗中的諸多不順被化為琴音而道出,弄琴便成為他們抒發感情的最佳方式。
二、琴之德
何為琴德?劉籍在《琴議》中云:“夫聲意雅正,用指分明,運動閑和,取舍無跡,氣格高棱,才思豐逸,美而不艷,哀而不傷,質而能文,辨而不詐,溫潤調暢,清越幽奇,參韻曲折,立聲孤秀,此琴之德也。”古琴具備雅正之德,既有儒家“中和”審美思想,又具備道家仙風道骨的氣概,還體現出佛家的頓悟與性靈的審美思想。古琴將“三教合一”,是儒、道、佛的糅合與統一。儒、道是中國傳統思想中兩大主流,頗具代表性,而佛教也自西漢末年傳入中國后,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興盛起來,在中國的文化中占據不可撼動的地位。“儒治世,道修身,釋養心”,古琴藝術不僅講究儒家禮學的“德治”與“中和”,還追求道家思想的自然超脫的人生理想。
1.儒治世
《禮記·樂記》中有:“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②,古代“樂教”思想十分重視人的修養和道德的提高,自西周起就開始推行“制禮作樂”,以音樂來教化于人民,而樂德是“樂教”中最為重要,也是最有意義的內容。儒家思想中,注重“美”與“善”的統一,這體現了人們對“德”的要求,通過“樂教”可以使人獲得道德上的提高,境界上的升華。古琴音樂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同樣具備“樂教”的核心思想,對人有著深刻的教化作用,使人“心平德和”,達到“盡善盡美”的思想境界。儒家尚“禮”,“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儒家重視音樂的教化功能,認為音樂對人有著行為上的規范和道德上的塑造作用。孔門授徒講學的“六藝”,其中“樂”就以琴為主。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道:“琴者禁也”③,“禁”便是對人們行為思想的一種規范和限制,在桓譚的《新論·琴道》也提道:“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可見,古琴有助于對個體的道德人格與自我修養的塑造。
“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標準,何晏注“中庸之為德”說:“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中即中和,中庸即指中和為可常行之道,使人們不斷完善自身修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并達到至人至圣的理想人物。《論語·八佾》中孔子曾對《關雎》做出評價:“《關雎》,樂而不,哀而不傷。”④意思是說:“《關雎》這一樂章,快樂卻不是沒有節制,悲哀卻不至于過于悲傷”,這體現出一種調和與節制的態度。徐上瀛在《谿山琴況》中,“論輕”曰:“不輕不重者,中和之音也。起調當以中和為主,而輕重特損益之,其趣自生也。”⑤作為古琴美學思想的集大成者,《溪山琴況》也推崇中和之美的思想,古琴之“美而不艷,哀而不傷,質而能文,辨而不詐”的審美標準是對儒家“中和”思想的表露,如此不偏不倚的琴學審美與孔子的審美標準相契合。
2.道修身
古時文人中不乏“鶴鳴之士”,他們都是有才德聲望的隱士。鶴具備很高的德性,舊時文人常談琴與鶴,他們認為琴、鶴都象征著高雅,白鶴仙風道骨,人們常常將鶴象征清高、有氣節、有德行的翩翩君子。在《詩經·小雅·鶴鳴》中寫“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以鶴來比喻古時隱居的賢人⑥。古人的思想中,鶴也是富有道家文化的。琴與鶴的緊密關系,使古琴也被賦予了道家色彩,從“琴藝”走向了“琴道”。
道家天道無為、道法自然的思想浸入古琴藝術中,對古琴音樂文化有著 深遠影響。老子求“真”,崇尚自然無為,認為人應該無欲無為,回歸到最本真的質樸狀態。東漢蔡邕的《琴操》中有:“昔伏羲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反其天真”便是教人回歸自然和本真,是道家思想在古琴審美上的體現。桓譚的《新論·琴道》中認為,古琴可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古琴的琴音似人聲,其便成為人與天交流的媒介,是道家“天人合一”的體現。
道家思想帶有“避世”的情感,試圖從自然中尋求一條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莊子·刻意》中:“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閑暇者之所好也”,莊子熱衷于逍遙曠達的人生境界⑦。在琴學發展繁盛的魏晉時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竹林七賢”中的嵇康、阮籍都回歸自然,超然物外,隱居于竹林之中,成為名符其實的隱士,在出世的生活狀態下,給后人留下了《廣陵散》《酒狂》等琴曲名作。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的愛琴之情可從《歸去來兮辭》中體現:“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在陶淵明的隱居生活中,琴是必不可少的。“無弦琴”是陶淵明的獨創,在南朝梁蕭統《陶靖節傳》中:“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陶潛不解音律,卻在家中放置一張無弦之琴,每逢聚會,便撫弄一番表達其中之情趣。琴雖無弦,情感的抒發卻可以通過無聲的音樂來表達,這是對道家老子“大音希聲”思想的詮釋。
3.釋養心
儒、道思想對古琴文化影響深遠,佛家思想也對兩種思想進行補充,“三教合一”共同作用于古琴文化。佛教的禪宗思想影響著古琴藝術的審美,古琴中有諸多與佛教相關的樂曲流傳下來,有《普庵咒》《納羅法曲》《釋談章》等。佛教講究“頓悟”和“明心見性”,“頓悟”需要“無念”,要摒棄一切雜念,使內心清凈。徐上瀛在《谿山琴況》中,論“清”:“地不僻,則不清。弦不實,則不清。心不潔,則不清。氣不肅,則不清。皆清之至要也。”⑧古琴中,“清”客觀上需要清靜的環境,主觀上需要自身“心清”的精神超越,同佛教的“頓悟”一樣,需要遠離塵囂、心無雜念,方可達到“明心見性”的“至境”境界。
三、古琴音樂文化的高校教育價值
1.德——將入社會的立身之本
高校是大學生邁進社會的橋梁,良好的素質和修養是其順利步入社會,發揮個人價值的重要前提,這是通過教育的“文化傳遞”這一特殊作用而完成的。古琴音樂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高校古琴藝術的教育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
當代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與人生修養,首先是傳統“道德”思想的完善。道德是文明的核心價值和人們的行為準繩,更是人類文明生活的永恒主題。中國自古以德為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相當位置的“禮樂文明”中,“德”是其核心。重“德”的思想是亙古不變的,其仍在當今素質教育的“德、智、體、美、勞”中居于首位。古琴音樂文化是對儒家思想的繼承,《禮記》中有:“德成而上,藝成而下”,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尚德”,“德”是樂教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以樂教化的終極目標。“八音廣博,琴德最優”,古琴承載了許多人文精神與道德情操,符合樂教的核心思想。
2.真——影響一生的價值取向
壓力與競爭使忙碌與嘈雜充斥著人們的生活,這樣繁亂而浮躁的不只是客觀存在的外界環境,還有人們的內心。現今的社會難免有些人為追名逐利而忘記“正心”,浮躁的物質社會使初入社會的大學生迷失了自我。在當今“高壓”的社會氛圍下,使一些大學生的人生目標僅僅鎖定于錢與權的獲得而忘記內心的本真。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感悟生命的真諦,領會生活的要義,要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讓心靈更真誠,生命更真實。古琴音樂的審美滲透出道家思想的虛靜自然、無為超脫,古琴音樂文化中的道家精神,可以凈化人們的思想,進入“物我兩忘”“返璞歸真”的思想境界。
3.文化語境下教育的民族性的發展
良好的文化藝術素養與愛國意識也是大學生基本素質與人生修養之一。文化是動態的、發展的,傳統文化作為一朵浪花,跟隨著歷史的長河匯入我們當今的文化價值中來。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現如今,我國大力提倡民族文化的復興,當代人對傳統文化應持有保留與繼承的態度,而古琴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佳承載體。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各國文化相互交叉、滲透,多元文化作為新的發展趨勢融入了當今的生活中,人們所接觸的文化更加豐富,使一部分人盲目地追求外來文化而忽視了本國的傳統文化。愛國意識需要培育和激發,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⑨,這與傳統文化的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傳統文化的滲透可以使大學生愛國意識進一步覺醒,從而形成積極的思想觀念。復興民族文化是當今社會的重要使命,現在的大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還有所缺乏。古琴藝術不僅是音樂的演奏,更包含了傳統文化的精髓。無論是從其歷史,還是所承載的精神上來看,古琴都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好詮釋。
高校是傳承文化與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場所,通過對古琴音樂文化的學習,我們可以去探賾浩瀚無垠的中國文化,也可以幫助我們在道德精神與審美層次得到雙重提升。
(注:本文為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如何培養音樂教育免費師范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的教學技能與綜合素養》)
注釋:
①房玄齡等.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1642.
②楊天宇.禮記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87.
③王貴元.說文解字校箋[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560.
④張燕嬰譯注.論語[M].北京:中華書局,2006:35.
⑤⑧王耀珠.《溪山琴況》探賾[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31,7.
⑥李炳海.《詩經》解 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305.
⑦成玄英,郭象注.莊子注疏[M].曹礎基,黃蘭發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1:291.
⑨賀希榮,羅明星,朱美華.道德的選擇:來自大學生心靈的報告[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70.
參考文獻:
[1]易存國.大音希聲:中華古琴文化[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2]郭平.古琴叢談[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
[3]朱長文.琴史[M].北京:中華書局,2010.
飲食,在遠古時代以來就在人類的生活中占首要地位,是人們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飲食文化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在人類歷史的不斷發展中起著巨大的作用。回首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結構,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已經成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風情形成我國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特點。西方的飲食文化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點的飲食文化。本文試圖探討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更好地展現西方飲食文化特點,從而有效的增加跨文化交流的適應能力,推動我國飲食文化特點向全世界各國傳播。
一、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表現
1、飲食觀念的差異
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影響了人們在飲食文化方面對食物口感的重視程度,不僅如此,人們還注重食物的外觀;西方人的飲食都是從營養學的角度出發,重視原料的新鮮程度,以及食物本身所具有的營養價值。所以西方人喜歡生吃蔬菜,例如:蔬菜沙拉或搭配漢堡、三明治等食用。因此,西方人強調飲食對人體的健康是在滿足饑餓感的基礎上能否給人體帶來必須的營養成分。
2、飲食對象的差異
中國人自古以來以米飯或面食作為主食,人們的日常飲食主要以素食為主,蔬菜類菜品占主導地位,肉類和魚類經常在節假日等聚會或筵席時使用。“據西方的植物學者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由此可見,在中國人的飲食對象中,像黃瓜、白菜、豆角等綠色蔬菜是首要的選擇目標。在西方國家中,人們的主食以各種形式的面包為主,肉類食物相對而言占有及其西方人在飲食對象這方面與中國截然不同,西方人在這方面就很看重所吃的食物是否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由于肉類食物的營養含量最高,所以,西方人都特別喜歡吃肉食,例如:牛排、豬排、火雞等肉類食物。
3、飲食方式的差異
在中國,中國人的用餐方式一直以來都只有一種形式,就是每個人都圍著圓桌團團而坐,共同享用一桌美食。像這樣的用餐方式通常被人們稱為“合餐制”。合餐制的用餐方式能夠帶給人們一種親切的感受,使人們在輕松的環境中享受美味的菜肴。相對中國而言,“西方流行自助餐,這樣更有利于相互了解。”在西方國家中,無論是在家人之間舉行的聚餐還是商務人士舉行的晚宴等重要用餐儀式,西方人更喜歡用自助餐的形式來享用美味。人們在這種用餐方式下不但有利于自己可以隨意吃到喜愛的食物,還可以讓人們邊用餐邊和不同的人們進行交談,同時也把西方人向往追求自由、強調自我尊重的原則發揮的恰到好處。
二、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的原因
1、飲食風俗的差異
飲食風俗的所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例如:日常食俗、節日食俗等等。日常食俗通常就是我們說的每天的飲食內容。從遠古時代開始中國人就以米和面作為日常生活的主食,菜類以蔬菜類為主要食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喝酒或喝茶。在節日食俗方面,我國勞動人民將每個節氣都設成相應的節日。在節日這一天,人們會吃相應的食物來慶祝。例如:在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人們主要是煮湯圓吃。西方人的日常食俗主要是以三明治和漢堡為主,以牛肉、豬肉等為主要菜類,人們除了喝酒之外,咖啡是必不可少的。西方人的節日食俗相對中國的節日食俗而言,沒有那么講究,在大部分西方人的心中,圣誕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在人生禮俗方面,西方人的宗教意識比較高,人們會舉行宗教儀式并且舉行盛大的晚餐,例如:烤火雞、烤乳豬等食物來表達對人們的美好祝福,寄托健康、快樂的心愿。
2、氣候環境的差異
中國的地理位置比較突出,總體來說東、西兩部分地區的反差很大。沙漠和草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而東南部主要是臨近海洋。因此中國的氣候環境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具有很大差異,所以中國人利用這個特點在海邊以魚類、海鮮為主,山區以野果和山珍為主。我們以米、面為主食,根本原因在于我國位于季風氣候區,非常適合植物的生長。由此看來,中國人由于受氣候環境的影響才形成了素食為主的飲食文化。由于西方國家的地理環境主要由陸地與海灣交錯而成,因此西方國家的飲食文化應該是海洋性經濟與內陸經濟相互交融而產生的文化。由于受氣候影響,西方國家十分適合發展畜牧業以及利用開發海洋資源,這也使得他們養成了肉類食物作為主食的飲食文化。
3、的差異
古代中國在最初的時期是沒有本國宗教的,所以我們的宗教意識相對來說不是很強。后來我國開始有了宗教,即佛教和道教。在佛教剛剛被傳入的時期,佛教的僧侶們的飲食和普通民眾是沒有太大區別的。后來,隨著佛教在中國的慢慢發展,統治者開始限制僧侶們的飲食,禁止僧侶們吃肉類食物,提倡吃蔬菜類等食物。道教是中國人自己創造出來的宗教,道教在飲食方面和佛教的規定一樣,也禁止信奉者吃肉類食物,提倡吃蔬菜類等食物。宗教對西方國家的影響特別深遠,大部分西方人都普遍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的教規對人們的日常飲食也有明確的規定。通常古代的基督教徒們的日常飲食以素食為主,不吃肉類食物。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如今的基督教徒們在飲食方面基本上沒有禁止吃的食物了。但是血類的食物還是禁止食用的,肉類食物必須是已經被屠宰完成后才可以食用。
三、中西方飲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中西方各個國家的飲食文化不斷向前發展,彼此間互相吸收。這不僅為我國的飲食文化增添了西式特色,也為西方的飲食文化增添了中國的民族特色。目前,在中國的餐飲市場上,西餐所占的比重正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嘗試著接受這些西式食物。隨著中西方飲食文化的不斷交融,不但帶來了甜點、咖啡、沙拉等西式食品,也帶來了許多先進的制作工藝和健康的飲食方法,這些都為中國的飲食文化增添了新鮮活力。由此看來,中西方各國的飲食文化在彼此的國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中西方各國人民對彼此國家的飲食也都產生了不可替代的喜愛之情,在各自的日常生活中,也都離不開這些讓人念念不忘的美味佳肴。
自春秋戰國到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的地域概念基本形成,不同朝代涵蓋的區域范圍略有不同,但大體上都是指以河南省為核心區域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現代的中原地區更多使用的是廣義的概念,是指以河南省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包括周邊的山西省東南部、山東省西部、河北省南部和安徽省北部等地域。2011年,我國提出了建設中原經濟區的國家戰略。《中原經濟區規劃(2012-2020年)》指出,中原經濟區主要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邢臺市、邯鄲市,山西省長治市、晉城市、運城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陽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鳳臺縣、潘集區,山東省聊城市、菏澤市和泰安市東平縣,區域面積28.9萬平方公里[1]。中原經濟區所涵蓋的區域,與廣義的中原地區涵蓋的區域范圍基本相同。中原地區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由于其特有的地理位置,中原文化與周邊文化相互碰撞、吸收、融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魅力,是中華文明形成的核心[2]。“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類為了生存所必須進行的基本生活行為,因此,飲食文化在中原文化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有關中原地區飲食文化的研究多集中在論文、論著、研究報告及一些門戶信息網站上[3],但圍繞飲食文化這一主題進行的特色數據資源庫建設較少。因此,筆者對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的建設原則、主題構成和類型構成進行了探討,以期推動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1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的建設意義
1.1保護中原地區食文化資源
中原地區食文化歷經幾千年的演變、融合與發展,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中原地區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沖擊,其文化資源生存的外部環境也發生了變化。例如,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對方便食品的需求越來越高,洋快餐普遍受到年輕一代的歡迎,這些都對我國的傳統飲食習慣有一些影響,對中原地區食文化有一定沖擊。同時,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際飲食文化也對中原地區食文化有一定沖擊,法國美食、地中海美食、墨西哥傳統飲食、日本和食及韓國泡菜文化等都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些美食也在中原地區得到傳播,中原地區食文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4]。中原地區食文化本身就是在交匯融合多個民族飲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此,在吸取其他國家飲食文化精華的基礎上,結合我國飲食的優點,對中原地區的飲食文化進行保護與傳承已刻不容緩。近期,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正在編制《河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食文化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建設中原食文化數據庫能為政府機構制定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提供決策參考,推動中原地區食文化保護和傳承工作的持續開展。
1.2促進傳統食文化資源產業現代化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變,中原地區許多傳統食品企業,尤其是一些中華老字號企業,已無法跟上時展的步伐,出現了經營狀況不佳甚至虧損的局面,依托其上的一些傳統中原美食也瀕臨消失。因此,如何推動傳統食品企業實現現代化轉型,推動中原地區食文化的良好傳承和健康發展,是政府、食文化研究人員、傳統美食生產者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中原地區的食品企業都在努力創新,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白象食品作為河南省的重要食品企業,是全國方便食品企業的領頭羊。為了發揚傳承中原地區食文化,白象食品將現代化的生產技術和現代營養學理念融入傳統食品中,開發了大骨湯面、河南燴面等食品,吸收了中原傳統飲食文化的精髓,無論走到哪里,人們都能從一碗香噴噴的面中找到“家鄉的味道”。因此,建設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能為傳統食文化資源產業實現現代化轉型、升級發展提供支撐。
2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的建設原則
2.1特色突出原則
特色突出是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建設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相關部門應加大對中原地區食文化資源的挖掘力度,突出中原地區食文化的特色,充分發揮特色數據庫的資源優勢,增強中原地區食文化的實力,推動中原地區傳統食品產業的升級發展,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
2.2共建共享原則
為了避免信息資源建設的重復、浪費,相關部門應在建設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的過程中遵循分散建立、館際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則,統一數據庫的建設標準和評估體系,充分整合資源,實現資源的互通,為中原地區讀者提供特色鮮明、資源全面、檢索便利的信息資源庫,最大限度地發揮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的效能。
2.3實用性原則
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相關部門要依據實用性原則建設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在盡可能節約建設成本的前提下收錄重要的信息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需求,實現投入效益的最大化。此外,相關部門還要加大對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的宣傳、推廣力度,引導更多的讀者了解數據庫、使用數據庫。
2.4先進性原則
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作為數字化大背景下的產物,需要先進信息技術與成熟管理方式的支撐。因此,相關部門可采用“區塊鏈”技術建設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將其建設成容量大、兼容性高、安全性強、搜索便捷、速度快、準確度高和擴充性強的新型數據庫,保障數據庫的先進性。
3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的主題構成
3.1食文化風俗
食文化風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受環境的影響,在食品原料選用、加工生產、食用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普遍、獨特的傳統習慣。中原地區食文化古老、活躍,特色鮮明,主要體現在原料選擇、加工方式、飲食禮儀等方面。原料選擇主要體現在平原地區對小麥、大米等大宗糧油的選擇,偏遠地區對玉米、小米等雜糧的選擇,中原西部地區對牛羊肉等原料的選擇等;加工方式主要體現焦作地區的土炒面饃、武陟的炒制油茶等;飲食禮儀主要體現在中原地區民眾根據《禮記》對進食的規律、禮數、章法和禁忌等進行了規定。這些習俗都有明晰的總結和具體的守則,現代人在就餐時仍然能夠遵守這些習俗,如主客座位的安排、敬酒時的端杯方式等。食文化風俗是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的一個重要主題,因此相關部門應對記載食文化風俗的相關文獻進行收集、整理。
3.2特色飲食
中原地區不同區域有其獨特的地方特色飲食,如:河南省的代表性特色飲食有馬豫興桶子雞、真不同水席、逍遙鎮胡辣湯、黃河大鯉魚等,河北省的代表性特色飲食有碗、永年驢肉等,山西省的代表性特色飲食有上黨臘驢肉、晉城過油肉、石子餅,安徽省的代表性特色飲食有丁里羊肉湯、濉溪雙堆面魚、太和板面、利辛撒湯和公山豆腐宴,山東省的代表性特色飲食有高唐驢肉、定陶燜子和泰安煎餅等。地方特色飲食是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的一個重要主題,因此,相關部門應對記載這些地區特色飲食來源、制作方法、食用方法、民間傳說的相關文獻進行收集、整理。
3.3食文化遺產
中原地區食文化遺產是指中原地區具有鮮明地域風格的有形遺產和無形遺產。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包括歷史文物、建筑、人類文化遺址,如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新密李家溝遺址、淮南八公山淮南王煉丹遺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包括被廣泛認可的能夠體現中原地區食文化特點的文化活動、文化表演、知識、技能等,以及承載食文化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等,如淇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原農耕文化”中收藏的三千多件中原地區的農耕老物件,仰韶文化遺址中保存的酒器、酒具,《清明上河圖》中所描繪的酒樓、飯館、食店、茶肆等。食文化遺產是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的一個重要主題,因此相關部門應對記載食文化遺產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
3.4食文化名人
在中原地區食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中原地區孕育出一些食文化名人,他們提升了各個時期的食文化水平,在傳承、發揚食文化的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食文化名人是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的一個重要主題,因此相關部門應對記載食文化名人的相關文獻進行收集、整理。
4中原地區食文化特色數據庫的資源類型
4.1出版文獻
目前,中原地區食文化相關的出版文獻主要包括圖書、期刊、會議文獻、標準文獻、學位論文和政府出版物等。圖書主要包括食文化相關的教科書、科普讀物和生產技術圖書,如《食珍錄》《飲膳正要》《中國饌食文化》《飲食文化》等;期刊主要有《中原文化研究》《中國典籍與文化》等與食文化相關的期刊;會議文獻主要包括在國際或國內食文化學術或專業性會議上發表的論文,如《中原食品文化研究論文集》收錄的相關論文;標準主要是指傳統食品現代化加工涉及的相關標準,如河南省地方標準《油茶》;學位論文主要包括相關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的碩士、博士論文,如《仰韶文化時期陶質食器造型設計研究》;政府出版物主要包括中原地區各省、市、縣政府部門及其設立的專門機構出版的與食文化相關的文獻。
4.2網絡信息資源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一、飲食文化旅游
隨著時代的發展,近些年來旅游業的發展呈現出多元化,《舌尖上的中國》熱播,使得飲食文化與旅游業的融合成為一種新的旅游形式,相關聯的旅游產品不斷涌現,成為當下線上線下熱門的旅游話題。學者趙榮光把“飲食文化定義為食物原料開發利用、食品制作和飲食消費過程中的技術、科學、藝術,以及以飲食為基礎的習俗、傳統、思想和哲學”[1],即食生活、食生產、食思想、食事象、食風俗的總稱。
二、南京飲食文化資源
1、南京飲食文化資源類型
南京的飲食文化包括京蘇大菜文化、鴨文化、野菜文化和小吃文化。京蘇大菜歷史悠久,受人文薈萃的熏陶,京蘇大菜名菜眾多,蒸鰣魚、酥鯽魚、鳳菜心、罐罐肉、燉生敲、素什錦菜、燉菜核、八寶一棵松、松子熏肉、扁大肉酥等都非常有名。南京人鴨的消耗量占全國四分之一,且歷史悠久,有板鴨、烤鴨(北京烤鴨的前身)等,形成鴨文化。南京人素有“一口飯一口草”的傳統習俗,野菜中的馬蘭頭、蘆蒿、腦等十分熱銷,形成野菜文化。南京小吃位列中國四大小吃之首,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品種繁多,著名的夫子廟小吃響徹全國,形成小吃文化。
2、南京飲食文化資源特征
(1)底蘊深厚的文化歷史。江南自古是人文薈萃之地,不少古詩文中都留下了文人墨客的江南美食情結,讀來令人食指大動。如坡的《惠崇江上晚景》中描寫到,“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蔞蒿、河豚留下了一段段東坡居士的江鮮情緣。辛棄疾的《鷓鴣天》中描寫的“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率師征陳友諒至瀟湘所寫》中描寫到“馬渡江頭苜蓿香,片云片雨渡瀟湘”,薺菜、苜蓿頭等自古就是南京人愛吃的野菜。鄭板橋的“江南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可見鮮筍、鰣魚也是鄭先生的最愛。而在文學巨著《紅樓夢》、《儒林外史》、以及《隨園食單》、《白門食譜》等書中都有關于南京美食的記載。(2)原汁原味的清香口味。南京是個包容的城市,接納了五湖四海的人。“南京菜”就是原汁原味、不咸不淡、小資情調。利用時令原材料,體現了菜肴的原汁原味,對成菜的要求是,酥爛脫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淡而不薄,濃而不膩,突出原材料的本味。其風味特點主要表現在口味醇和、咸淡適中、適應面廣、原汁原味。(3)出神入化的刀工技藝。南京菜講究刀工,擅長刀技,技藝高超的廚師,用一把普通菜刀,或雕或刻,或鏤或削,可以做出多種花樣造型,如月季、、荷花等,在品味這一道道美味佳肴之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精雕細琢的工藝品,讓人不忍心去下口,不得不感嘆廚師出神入化的刀工技藝。(4)古樸淳厚的食俗風情[2]。南京為十朝都會,擁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當地特有的古樸淳厚的食俗風情。如南京有正月初八上燈,十八落燈,講究“上燈元宵落燈面”,是南京人元宵燈節期間的食俗。三月三這天,南京人用薺菜花煮雞蛋,傳說可治頭痛。四月初八在南京郊區有吃“烏飯”(青精飯)的習俗。飯是以南天燭(一名青精樹)葉搗爛濾汁泡糯米,晾干蒸煮而成,據說人吃了能強筋骨、益氣力,被譽為“仙家服食”等。
三、南京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現狀
1、飲食文化內涵挖掘不深
目前南京餐飲市場上將飲食與文化結合起來的主題餐廳屈指可數,一些因為定位不明確、菜品和服務不佳,曾經“名噪一時”的主題餐廳已經倒閉或者“奄奄一息”。究其原因是在滿足旅游者的基本溫飽需求的同時,飲食文化的挖掘比較淺薄,僅從菜肴表面的色、香、味、形,難以深層次的體現文化特色。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逐步改善,旅游者不僅僅只是為了品嘗美食而出來旅游,更要滿足精神上的文化追求。
2、旅游項目參與性不強
近年來,美食節目大行其道,前有《舌尖上的中國》,緊接著香港明星謝霆鋒加盟《十二道鋒味》攜好友跨界做“廚神”挑動國民味蕾,掀起舌尖之旅。美食制作過程所展現的誘惑不亞于品嘗美食,而南京旅游市場上目前能讓游客直接參與制作的飲食旅游項目少之又少,旅游項目缺乏參與性,單就品嘗美食,不能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3、品牌營銷意識薄弱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早已經離我們遠去,飲食文化旅游作為一種旅游商品,要有自己的運營方式和商業包裝機制[3],在旅游市場上需要品牌營銷戰略,而目前旅游市場上有品牌辨識度的飯店極少,僅有的幾個如“南京大排檔”、“獅王府”、“綠柳居”,大部分飲食文化旅游產品缺乏深層次的包裝和宣傳,品牌營銷意識薄弱,不能滿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
4、地方特色不夠突出
蘇菜屬于菜系,南京菜又屬于蘇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被稱為“京蘇菜”,地方特色明顯。近些年來,許多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口味,紛紛引入外地菜肴如川菜、粵菜等,菜品出現了多元化的現象,口味繁雜,菜肴中混雜了其他菜系的特色,失去了本幫菜原有的味道,游客難以再品嘗到原汁原味的京蘇大菜,地方特色不再突出。
四、南京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對策
1、打好文化牌,提升軟實力
提升文化軟實力是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南京擁有深厚的民俗飲食文化底蘊,挖掘文化內涵,可以通過對一些神話傳說、名人逸事等加以開發利用來提升飲食文化旅游產品的文化含量,在文化上做文章[4]。另外也可以通過定期開展節慶展、美食節等活動,利用微電影微視頻展播、講解員現身說法講解美食淵源,圖文并茂地呈現出南京的飲食文化風情,把文化注入飲食中,增強南京飲食文化旅游的競爭力。
2、激發游興,提高游客參與度
在品嘗美食的同時,開發一些參與性比較強的旅游項目,讓游客能夠參與制作美食,體味其中的樂趣。比如在品嘗南京小吃蟹黃湯包時,可以讓游客親自體驗包湯包的樂趣,品嘗湯包時可以告訴游客十二字要領:輕輕提、快快移、先開窗、后吮湯,讓游客回味無窮。南京的鹽水鴨非常出名,可以在品嘗鹽水鴨時,引導游客親自制作鹽水鴨,最后作為地方特產帶回家鄉等。游客在體驗制作美食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到了美食制作的方法,而且還體驗到制作美食的樂趣,提升游客的游興。
3、實施品牌戰略,增強競爭力
實施品牌戰略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保證。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游客對飲食文化旅游產品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開始追求品牌、質量。為了滿足游客的需求,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對產品進行包裝宣傳,提高品牌的辨識度。并利用廣告宣傳、節慶活動、美食活動如“農業嘉年華”、“南京美食節”等進行大力宣傳,打響知名度,塑造出特色鮮明的知名品牌,從而塑造出南京地域的文化名片。
4、挖掘特色,體驗地方風味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地方特色飲食是經過長年累月、世代相傳而形成的,也是地方飲食文化的象征。它承載著人文情懷,傳承著傳統文化。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讓游客體驗到當地風味特色飲食,是南京文化旅游的重要內容。比如南京人喜歡吃野菜,可以開發別具一格的野菜宴;南京十大小吃非常出名,可以設計專門的旅游線路來品味地方小吃等,把原汁原味的民間菜肴挖掘出來,才能滿足當代人尋求回歸自然的飲食新風尚。
參考文獻:
[1]王健.青島市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研究[D].山東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13.
[2]王曉文.試論飲食文化資源的旅游開發———以福州為例[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1,(3):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