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7:1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教師問題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0世紀80年代以來,教師發展在世界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發生了深刻而又根本的轉變,教師發展幾乎成為所有學校改善方案和教育改革建議的關鍵要素。然而,當改革者們試圖對各種教師發展方案進行綜合時,很快就發現許多方案之間的分歧與對立大得幾乎互不相容,令改革者無所適從。而其中的分歧與對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們對教師發展中一些基本問題的理解存在差異所致。有鑒于此,本文試圖圍繞教師發展中的若干基本問題,尤其是以其中的緊張關系為中心,澄清教師發展領域的混亂,同時把握教師發展研究的國際動向。
一、教師發展:過程抑或結果
教師發展應被視為一種過程,還是一種結果,抑或既是過程也是結果?學者們意見紛紜。
英國學者戴(DavC.)認為:“教師發展是一個過程,在該過程中,作為變革主體的教師獨自或與他人一起檢視、更新和拓展其對教學之道德目的的承諾;他們藉此在與兒童、年輕人和同事共同度過的每一階段教學生活中,批判性地獲取和發展知識、技能和規劃、實踐。”荷蘭學者馮克(VonkJ.H.C.)則視教師發展為一種結果,他說:“盡管發展一詞意味著內在導向的而非外部強加的變化,但是我們還是把專業發展界定為在特定的背景下,以獲取履行日常業務所需之系統完整的知識、洞見、態度和行為技能為指向的持續經驗學習過程的結果。”綜觀教師發展領域的文獻,視教師發展為一種過程的學者占多數。
那么,視教師發展為一種過程(“過程論”)與視教師發展為一種結果(“結果論”)之間到底有何區別呢?據筆者所掌握的材料,“結果論”者似乎沒有給出進一步的解釋,“過程論”者的說明則有助于我們理解“過程論”相比“結果論”的合理性。
英國學者伊文斯(EvailsL.)曾在《阿謂教師發展?》一文中將教師發展界定為“教師的專業性和(或)教師的專業地位被認為可能得以提升的過程”,對于將教師發展視為一種過程,她做出了進一步的闡釋:“我將教師發展解釋為一種過程,它既可以是持續不斷的,也可以是已經發生并且完成了的。我并不是說教師發展在整體上可以被認為以一種有限的方式完成了,而是指教師可以被認為在某個方面獲得了發展,而這根本不會排斥他們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一再發展,或者以他們曾經被發展的方式繼續他們的發展。我所說的教師發展可以是完成的意思中蘊含了這樣一種認識:完成經常可能是暫時的。”
日本學者今津孝次郎也有類似的解釋。他首先將教師發展界定為“教師作為一個人從打算當教師開始到取得資格、就任教師直至從教師職業退出之間所發生的變化過程”。他在對這一定義進行補充解釋的過程中指出:“毋庸置疑,在變化過程中,不僅僅有在價值上符合期望的變化,也會出現不符合期望的變化。這就是對教師職業的認同走向動搖、弱化乃至喪失的變化,是發展過程中的危機和挫折。”對于近年來出現的由于喪失從教熱情、精神疾病與職業倦怠等原因導致的教師停職、離職或自殺現象,今津認為,從一開始就不是將其作為發展的特例而排除在教師發展研究范疇之外,而是盡力探明這種非預期變化的實際狀況,并著眼于能夠或未能超越危機和挫折的過程,作為教師發展研究是極其有意義的。因為闡明這一過程,有助于洞見教師發展與影響教師發展的環境之間的關系,也會給援助和干預提供新的啟示。
依據伊文斯和今津的闡釋,我們可以做一個進一步的歸納和總結。由于發展是一種矢量,因此如果將發展視為一種結果,很顯然挫折與危機等不符合價值預期的變化就不能視為發展。也就是說,如果把教師發展視為一種結果的話,就會把職業倦怠等教師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危機排斥在教師發展的范疇之外,這不僅不利于教師發展研究,也不符合教師發展的實際。而相反,視教師發展為一種過程,不僅反映了教師發展作為一個終身或長期的過程的本質特征,也可以將教師克服發展挫折和危機納入教師發展研究的視野。在教師發展中,結果是暫時的,過程則是長期的或持續的。
二、教師發展:主體抑或客體
教師是發展的主體還是發展的客體?抑或既是主體也是客體?這是一個關涉我們如何理解和把握教師發展內涵和外延的重要問題,也是教師發展領域中的一個爭議性問題。教師發展領域中“補缺”模式與“成長”模式之間的緊張與對立,就是一個集中體現。
休伯曼(HubermanM.)和古斯基(GuskeyT.R.)曾經指出,在充滿多樣性的教師發展領域里,有著“補缺”模式與“成長”模式之間的緊張與對立。所謂“補缺”模式,是建立在這樣的觀念或認識基礎上:由于職前教育不完善等原因,教師存在某些質量上的缺陷,因而需要彌補或矯正。這些缺陷通常又是由管理者或研究者等教師以外的人來確定的,教師被看作是發展的對象或客體,而非發展的主體。與此相對,“成長”模式的教師發展則指伴隨教師對其自身教學實踐進行“持續性探究”的各種專業發展活動,包括教師學習小組、課程起草小組、教師設計的研究課題、教師資源中心活動、內部實施的課程評價和參與經常是由有經驗的同事舉辦的研討班等活動。這一模式的特點在于它是基于現場的,并無外部專家和外部指導;即使有外部專家和外部指導,其所起作用是次要的,而且都是互動性質的。從性質上來說,“補缺”模式所代表的是一種“培訓”模式的教師發展,教師是發展的客體,而“成長”模式則強調教師對自身教學的持續性探究,教師是發展的主體;從形式上來說,前者一般為正規化、“標準化”的教育和培訓,而后者則主要是一些非正式的學習和探究活動。二者對立與分歧的要害還是在于教師是發展的主體還是客體的問題。
多年來,在很多國家,教師發展的形式主要是“補缺”模式。而自世紀之交以來,教師發展逐漸被視為教師主體參與、主動學習的過程,“成長”模式的教師發展已經成為教師發展領域的基本發展趨勢。正是在此背景下,有部分學者提出了主體性、自主性是教師發展的“本質特征”或“根本特性”的論斷。按照這一論斷,“補缺”模式是無法進入教師發展范疇的。那么,是否意味著“補缺”模式就只具有歷史價值而再毫無現實意義了?事實并非如此。休伯曼和古斯基在充分肯定“成長”模式的同時,也指出:“完全懷疑‘補缺’模式的意義或價值很難。”迪萊瑪(TillemaH.H.)和伊曼茨(ImantsJ.G.M.)的研究發現,教師自己經常并不能意識到自身的某些缺點和不足會對其創設和掌控的學習環境產生直接后果。因此,他們認為,“培訓”在教師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教師已有的內化了的觀念和信念與外部提供的‘沖突性’培訓觀念的‘遭遇’會刺激和挑戰教師改變常規,并以新的洞察和能力開展試驗。”這說明,“補缺”模式有其獨特的價值。這也是為什么那么多人倡導“成長”模式,而在現實中“補缺”模式依然盛行的原因之一。既然“補缺”模式和“成長”模式均具有各自的不足和獨特價值,我們又如何能以“主體性”“自主性”作為判斷某一活動是否屬于教師發展的標尺?正因如此,更多的學者對教師發展采取了包容性的理解。如格拉特霍恩(GlatthornA.)就曾指,教師發展這一概念既比生涯發展和教職員發展概念寬泛。生涯發展一般是指伴隨教師的職業生涯而發生的成長,教職員發展則是指提供有組織的在職培訓以促進教師群體的成長,它只是可以被用作教師發展的系統干預手段之一。㈣伊文斯曾在前面所提到的《何謂教師發展?》一文中說得更直接、更明確:“我也把教師發展視為一個主體性、客體性或主客體性兼具的過程。它可以被看作是發自教師的內化過程,或者也可以是一個來自外部的,雖然是面向教師的,但是由外部機構實施的應用過程。就后者而言,它不一定會成功,但是由于我將其解釋為一個過程而非結果,所以我還是將不成功或部分成功的努力也劃歸教師發展,只是這些是失敗的、部分失敗的,因而有待完成的教師發展過程。”
其實,發展本是一個人在與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個人主體性的發揮總是要在一定的環境下實現,因而是相對而非絕對的。因此,關于教師發展中主體性與客體性的歧義和緊張完全可以被置于一個由主體性和客體性為兩段的連續統中加以考察和分析,而不是作為互不關聯的模式來看待。
三、教師發展:專業發展抑或個人發展、社會性發展
關于教師發展的要素和維度,研究者們也有不同的觀點。但總體來看,采用兩分法和三分法的分析框架者占主流。
在兩分法框架中,個人發展與專業發展的區分最具有代表性。對于很多人來說,教師發展即教師專業發展。之所以如此,正如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曾指出的那樣:“對大多數人來說,出色的教學就是一件教師掌握教學技能、執教學科的知識和如何教學的事情。按照這種觀點,教師發展就是關于知識和技能的發展。這種教師發展廣為所知,并且被廣泛實踐。(因為)它可以很容易地被組合成課程、教材、專題研討和培訓方案。”可是,教育實踐與教師個人具有的價值觀、信念和態度密切相連,僅僅從發展專業知識和技術角度并不能完整把握教師發展,必須把眼光放大到教師個人之整體。立足于這樣的立場,英國學者尼亞斯(NiasJ.)長期圍繞著“教學與自我”這個問題開展研究,將教師的“專業發展”與“個人發展”聯系起來,探討教師個人作為整體的發展,并提起了將向我分為“本質自我”和“情境自我”的分析框架。從前者的觀點來看,教師是“作為人的教師”;從后者的觀點來看,教師是作為教師的教師。尼亞斯指,雖然明確區分二者實際上很困難,而且在現實中二者也是相互重合的,但是,教師發展研究卻一直主要是以“教師作為教師”為研究對象,而相對忽略了“教師作為人”的這一面。于是她提出,應該從二者相互作用這個角度來觀察教師發展。
伊文斯也采用類似的二分法來分析教師發展的要素和維度。他認為個體教師的發展有兩個基本的要素:態度性發展與功能性發展。所謂態度性發展,是指教師對待其工作的態度得以改變的過程,包含智識性發展和動機性發展兩個方面。一個教師變得更具有反思性,更具有分析思維特征,那么他表現出的就是智識性發展;一個教師對事情或對待工作表現出很高的動機,那么他所展現出的就是動機性發展。所謂功能性發展是指教師的專業行為得以改進的過程,包括程序性發展與生產性發展。一個教師對其履行工作的方式或程序進行調整或改變,無論多小,都是一種程序性發展;一個人如果開始工作更長時間,生產更多資源,也就是說開始“做”得更多,那么其所展現的就是生產性發展。伊文斯所說的“態度性發展”更多地是與教師作為一個人的發展,即“個人發展”有關,而“功能性發展”則更多地是與教師作為一個教師、作為一個專業人員的發展有關。毫無疑問,在伊文斯看來,這兩方面要素的發展對于一個教師的發展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
1.經驗不足。青年體育教師有不少是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面
對幾十雙求知的眼睛,心理有說不出的激動和興奮。但由于經驗不足,面對一些偶發事件,他(她)可能會不知如何處理。筆者曾觀察過一位女青年教師,第一回把一位犯錯誤學生叫到辦公室之后,竟然不知說什么好,好容易從老教師那兒學了幾招“準備現賣”,卻愣是開不了口。最后還是請另外一位教師代處理了一下。事后,她感到壓力很大,害怕自己以后怎么進行教學,總覺得學生看不起自己,總覺得其他老師正等著看她的笑話,心理失去了平衡。有段時間成天恍恍惚惚的。
2.期望值太高,過分追求完美。青年體育教師精力充沛,特別
希望一開始就能干出成績,因而十分注重教育教學中的各項評比(如年度考核、輔導學生、運動會等)中的情況,一旦最后的結果與所期待的有差距,特別是有較大的差距時,就產生挫折感、自責感,引起
心理失衡。每位青年教師都希望把現有工作做好,對有些工作,他也會投入很多精力,以追求完美,但我們知道,教育工作千頭萬緒,十全十美只能是個境界,要完全做到是不可能的。青年教師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就會常常因一兩件小事而在課堂上悶悶不樂,怨聲嘆氣,或激動咆哮,大發雷霆,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最終影響了學生,給學生以不良心理暗示。
3.與其他教師關系緊張。青年教師因其社會實踐經驗不是很豐
富,在處理某些事件上,可能會與其他教師發生摩擦、矛盾、直至沖突,這很正常。因為教育工作一方面屬于個體勞動,另一方面又屬于集體勞動。個人的教學實績須與其他教師進行競爭、比較才能表現出來。青年教師好勝心強,凡事想獨領,自然可能會引起“非議”,而這些“非議”傳到耳里,不免會感慨、失望,覺得人心難測,社會復雜,從而引起心理失衡。
4.過量的工作負擔。把學校體育教師分成五種類型,即辛苦型、經驗型、科研型、應付型、失職型。不少青年教師都上過辛苦型歷程,正所謂“眼睛一睜,忙到熄燈”,從晨操、上課、訓練,到“兩課兩操”、《達標》,有時還要處理學校體育的瑣碎雜事,難得有休息時間,精神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如果不注意心理的調節,也會導致心理失衡。
二、青年體育教師保持心理平衡的對策
1.學一點心理知識。教育工作的對象是人,人是有思想的,有思想就不能要求千人一面,也不可能千人一面。在強調個性發展、創新思維的今天,特別要求每一位青年體育教師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工作者,善待每一位受教育者,理智地看待學生的缺點、不足或者錯誤。不應該動輒呵斥、責備,不全盤否定,不胡亂聯系。特別是對有
自卑、急躁、失望、悲觀等心理障礙的學生要給予足夠的理解,并適當地予以幫助,使他們走出心理陰影,健康快樂地成才,這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時學一點心理知識,不斷完善自我,理智地看待工作中的挫折,學會控制自我情緒,合理宣泄不良情緒,健康快樂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
2.加強自我修養。青年體育教師不僅要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而
且還有繁重的訓練任務,這就需要我們多研究教育科學、體育科學,研究教育藝術、訓練技巧,想方設法把自己從繁瑣的學校體育事務中解脫出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型、創造性,變“手把手”為“遙控”,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科學型的體育教師。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心情舒暢地做想做的事,減輕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保持心理平衡,最終在體育教學工作中取得驕人的成績。
3.要有豁達開朗的胸懷。青年教師各方面應該首先象個青年,
有朝氣,活潑,在工作和學習當中,要學會理解他人(包括學生、同事、領導、家長),要正確看待別人的短處、錯誤,對學生而言,要學會寬容,學會設身處地地替學生思考,關鍵時候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始終保持樂觀的工作態度,培養豁達開朗的風度,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
4.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少青年體育教師(當然不僅僅是青年
教師)有時早上一睜眼睛腦子里第一反應是昨天干了多少事,今天又有多少事將要做,因而一大早便處于緊張嚴肅狀態。這種不良情緒有時會影響整個一天。美國心理輔導專家喬奇博士發現,心理疾病大多是因為每天面對著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心理高度緊張,從而引心理障礙。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有所為,有所不為。能做幾件事就做幾件事,一時無法解決的又不緊要的問題擱幾天也未嘗不可,也許隨著時間推移,會想出更好的方法。
本文作者:路紅王笑天工作單位:廣州大學教育學院
中小學教師問題行為的內容結構通過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終得到包含19題的4個因素中小學教師問題行為問卷,并且信效度分析表明,中小學教師問題行為問卷可靠而有效.這4個構面的出現反映出當前廣州市中小學教師問題行為主要表現為4種類型: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態度與學生觀.其中,教學理念主要測量教師在教學中所持有的觀念,對待教學活動的信念,得分高者日常的教學理念偏向于被動和教條,更加缺乏主動性與創新意識;教學方法主要考察教師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的行為風格,得分高者更偏好采用懲罰性的、格式化與敷衍的教學方法.教學態度主要探究教師教學中的態度,得分高者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缺乏興趣,工作會更消極、冷淡與慵懶.學生觀主要檢驗教師對學生持有的態度,得分高者對學生會表現出更多的不公正或是冷漠放任.中小學教師問題行為的性別效應男教師在教師問題行為總分、教學理念、教學態度、學生觀上顯著多于女教師.這說明女教師相對于男教師更具有積極正面的教學理念,這與先前有關教師問題行為的研究結果一致[7].這可能是因為在人格特質上,女生在樂群性、聰慧性、興奮性、敏感性、幻想性、世故性、憂慮性上優于男生[8].因而女性相對男性更加熱情、開放,更具有耐心,更加溫柔細膩,具有更好的溝通能力和更多的親和力.于是在繁雜的教學工作中更能抱有積極富創造性教學理念,更加主動而認真的教學態度,更多地使用鼓勵和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對學生也更加負責包容.中小學教師問題行為的年齡效應在教師問題行為總分上,46歲以上教師得分最高,36~45歲教師的問題行為表現其次,35歲以下教師得分最少.這可能是隨著年齡增長,工作年限增加,教師的職業倦怠感增多[9],職業生涯追求下降,對待教育教學工作傾向于敷衍應付.在教學理念上,46歲以上以及35歲以下教師得分顯著高于36~45歲教師,這表明46歲以上和35歲以下的教師抱有的教學理念更加消極被動.這可能是由于36~45歲教師人至中年,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知識儲備和工作經驗的結合正到達黃金期,抱有的教學理念最為積極主動.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態度上,35歲以下相較36~45歲的教師更為完善認真.這可能是因為35歲以下教師參加工作時間較短,畢業時間不長,接受并采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先進,職業倦怠較低,抱有的教學態度更加認真主動.中小學教師問題行為的教齡效應中小學教師問題行為總分、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態度、學生觀在教齡上差異均顯著.在問題行為總分、教學理念與教學態度上,16~20年教齡的教師問題行為顯著少于其他教齡組,這可能是因為16~20年教齡的教師教學經驗豐富,又往往正處在職業生涯的上升階段,知識結構合理,正是各個學校的業務骨干,工作能力和工作責任感較強.此外,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態度上,6~10年教齡的教師相較20年教齡以上教師,更為消極和被動.在教學方法上,11~15年教齡的教師相對于16~20、20年以上教齡的教師也更為簡單.這可能因為6~10年教齡的教師工作時間和畢業時間相對都較短,既沒有了工作初始的新鮮感,又有了一定工作經歷,產生了職業倦怠,面對教學中的種種困難和挑戰,無法很好的調整自己.而11~15年教齡的教師相對于16~20年和20年教齡以上的教師,人處中年,社會角色較多,生活壓力繁多,工作任務沉重,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有限[10],因此,教學中難免出現敷衍應付行為,教學方法相對單調、簡易.中小學教師問題行為的教學類型效應中學教師相對于小學教師教學態度更為被動冷漠.這可能是由于:一是中小學教學目標不同.中學教學目標主要是圍繞中考和高考展開,明顯的學業成績導向,而因為取消了小學升中學考試,相對于小學教師,中學教師的教學壓力更大,任務更加繁重.導致教學態度出現一定的敷衍和消極.二是學生年齡的差異.小學生的可塑性大,更愿意接受教師的教育,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更加融洽,不易出現由于學生的抗拒而產生的挫敗情緒[6].而中學生處于青春期,獨立性與叛逆性日益增強,師生沖突較多,教師的管理壓力較大.從而使教師的工作量增多,教學態度冷漠.教師問題行為的職稱效應中低級職稱的教師相較于高級及以上職稱的教師態度更為消極被動.造成此特點的原因可能是高級職稱的教師一般屬于學校的業務核心力量.他們的專業技能更高,更善于從容應對各類教學工作.而中低級職稱教師職業技能水平較低,在處理教育教學問題時更加欠缺經驗與專業技能.
廣州市中小學教師問題行為呈現出清晰的4因素結構: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態度、學生觀.教師問題行為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男教師比女教師在問題行為總分、教學理念、教學態度、學生觀等方面得分更高;教師問題行為存在顯著的年齡差異,年齡越大的教師問題行為表現越多,46歲以上教師的問題行為最為嚴重;教師問題行為存在顯著的教齡差異,主要體現在問題行為總分、教學理念、教學態度與教學方法上;教師問題行為存在顯著的教學類型差異,中學教師教學態度得分顯著高于小學教師;教師問題行為存在顯著的職稱差異,中低級職稱教師的問題行為總分、教學方法、教學態度得分顯著高于高級職稱教師.
教師是一所幼兒園不斷發展和成長的活力源泉,只有把教師這種具有巨大能動性的資源管理好,才能高效地實現組織日標。雖然人的主觀能動性能否得到充分發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能回避激勵的作用。因此,要使教師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撣,就必須依靠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
1幼兒園教師激勵機制中存在的問題
激勵機制是幼兒園管理的靈魂,尤其在當前人們的思想觀念、價仇取向都發生著很大的變化的情況卜,教育也會展示其新的精神風貌在各類不同體制幼兒園同時并存的新形勢卜,競爭將更加激烈囚此,新形勢卜幼兒教師的激勵機制問題將會更加突出和迫切。
1.1教師的工作資源環境
研究表明,心理氛圍是影響人活動效率的重要因素。積極、活躍、和諧、融洽的心理氛圍可以激發人的活動動機,提高人的活動積極性和大腦的覺醒水平,使人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充分乃至超常發揮反之,刻板、冷漠、緊張的心理氛圍則會對人起到阻抑作用,導致人的焦慮、不安,降低人的大腦覺醒水平和智力活躍水平。所以,管理者只有為教師營造一種寬松、和諧、團結、信任的氛圍,才能造就一個學校關心教師,教師熱愛學生,學生尊敬教師,教師支持領導的融洽環境,讓教師在這樣的學校里工作、學習既安心又舒以能最大限度地激發教職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1.2幼兒園考評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
我們認為,對教師的激勵必須建立在對教師工作績效考評的基礎上,因為公正的考評最能激勵每一個教師工作積極性。在調查中教師對考評中不滿意的三個問題依次是:考評結果分等次;考評標準不明確、客觀;考評的政策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因此,幼兒園考評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并應公平、公正、公開落實。
1.3物質激勵不合理。忽視對教師深層次的激勵
“物質激勵”是指運用物質財富作為刺激手段,影響和改變人的行為,激發職工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主要包含兩方而的內容:一是通過普遍提高全體教師的經濟收人和福利待遇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二是對一作成績突出的教師給予必要的物質獎勵,以鼓勵教師為教學、利一研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2改革幼兒園教師激勵機制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2.1滿足教師需要策略
在每一所學校望,教師來自四而八方,層次不一,需求各異。有的表現在物質經濟需求上,有的表現在精神需求上,有的表現在知識、業務和自身價伯上所以,管理者要結合實際情況,從學校實際出發,采取不同方法和措施,做好教師激勵工作。
(1)根據物質經濟需求,我們采取提高認識,加強理解與關心,正確引導,動員與激發全體教職員工的力量,搞好學校各方而的工作,節支增收,改善福利待遇等辦法,盡可能滿足教師的經濟需求,促進教師隊伍的穩定。①通過學習提高教職工的認識,使廣大教師識大體顧大局。引導教師作縱橫向比較時,不能不切合實際地進行攀比,要提高教師的工資和福利待遇,只能根據本園經濟的發展逐步進行。②尊重教師、關心教師,注重感情投資。學校必須重視教師的物質利益,盡可能創造條件,解決教師的實際問題,滿足教師的合理需要。
(2)根據精神需求,采取加強學習,正而教育,鼓勵進步,表彰先進,引導教師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作貢獻。①在政治上關心他們,鼓勵教師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報告,用新的立場、觀點、方法去研究新事物和新問題,提高教師的思想覺悟和責任感。②學校領一導與教師要交朋友,積極開展談心活動,交流思想,真誠相待,對教師心理上的疙瘩和一些錯誤看法進行疏導和幫助,增強了友誼,加強了團結,齊心協力增強辦學活力。③開展各種娛樂活動。讓每位教師都能展示自己才華,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鼓勵他們積極上進,增強教師集體榮譽感和友誼,同時也加強了組織紀律性和工作責任心。
(3)根據知識和業務的需要。加強督導檢查,開展教學評比,做到既正確引導,又給予積極肯定,不斷提高教師的責任心和自覺性。并有計劃、有組織地提高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教育教學的能力。
①提高教師的時代意識感。通過不同場合、不同層次的學習討論,使教師認識到當今世界充滿著激烈競爭。因此,要求教師知識要更新,業務要精益求精。②學校應鼓勵學歷不達標的教師積極參加學歷培訓,并從時問上給予保證,經費上給予補貼。③對青年教師,除了讓他們參加縣級集中培訓外,還采取校內以老帶新的辦法,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成長。④不斷充實教學資料和圖書。讓教師自己選購資料,以達各盡所需,物盡其用的目的,為教師備課、進修與業務的提高提供服務。⑤增加教學設備,以滿足教師教學與科研的需要。改善并優化教學環境為教師提供一個研究自由和教學環境寬松的學術氣氛。
2.2激勵教師工作動機策略
2.2.1獎罰激勵
獎罰激勵就是學校領導者依據學校和有關部門所制訂的各種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對教職工的思想和行為所做出的一種積極肯定的鼓勵或否定的批評、制止和反對,從而有效調動教職工工作積極性的一種管理方法,是調動教職工積極性的制度保證。
有人認為,獎勵是激勵,懲罰不是激勵,這是認識上的誤區。獎勵是激勵,使先進更先進,處罰也是激勵,它激發人的精神斗志,使后進變為先進。目前,學校管理中比較忽視處罰這一激勵策略,以至于使某些教師能在學校中’f昆下去,并目使他們在不先進也不受處罰的空檔中過得非常自在,惰性在這個空檔中滋生蔓延,導致消極落后者有了安全的避風港,使后進更加后進。這不能不說是學校管理中的一大失策。因此必須把懲罰機制納人激勵機制中來,使它發揮應有的動力作用,使某些教師產生危機感。否則,干好干壞一個樣.誰環羊心自己的下作率.誰環類鉆研自己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呢!所以,學校管理者應與教師一起制訂獎懲標準,利用獎懲手段,來激勵教師,滿足其合理的物質需要。
2.2.2參與激勵
參與激勵是指在民主的氣氛中,學校管理者極力促進教職工參與寸論工作決策,以便激發一大教師內在的工作動機并提高工作上氣和工作效率的激勵方法。教師通過參與學校管理,使每個教師產生我就是“園長”,我應該有相應的“責任”這樣一種心理氣氛,進而認識到自己在學校中的作用。因此,學校管理者要發動教師參與學校管理。學校管理者首先,必須轉變觀念,克服領導比教師高明的思想,樹立教師是學校的主人。其次,創設民主管理的氛圍,即學校管理者要平易近人,虛心聽取教師們的合理化建議。再次,要定期召開教師代表會,重大事情要交教師代表會研究通過,第四,設立園長信箱,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以廣開渠道讓教師們表達心聲。參與激勵的關鍵在于尊重教師的主人翁地位,遇事同他們商討,悉心聽取大家的意見,井實行民主科學的決策。從心理學角度看,參與滿足了教師較高級的需要,即尊重需要。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理論,只有當個體滿足了尊重的需要時,才可能產生自我實現的需要,進而在活動中表現出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2.3完善考評激勵,促進合理競爭
教師的發展與幼兒園考評機制的建立密切相關。一個完善的評價體系,能發掘教師的潛能,對教師隊伍的整體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教育公平是社會基本的公平,在人的生存問題和溫飽問題得到基本解決以后,教育就成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教育公平對社會的影響是潛在的、長期的。實現教育公平直接關系到社會公平的實現,關系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一、影響教育公平的要素
1.教育經費的投入不足且分配不合理
首先,我國教育經費總投入不足。從教育經費絕對投入水平來看,目前全世界年人均教育經費已接近500美元,發達國家的教育投入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六倍,而我國2005年人均教育經費還不足100美元,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其次,三級教育所占份額不合理。在有限的教育經費中,中央政府的財政撥款過多地用于高等教育,對義務教育投資不夠。最后,教育經費的地域分配也極不合理。地區間、城鄉間、學校間經費投入不均衡狀況十分突出,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和農村的教育投入水平遠低于東部地區和城市。
2.教師資源配置失衡
首先,多年計劃經濟和城鄉二元體制下形成的城鄉區別對待的教育政策偏向于城市。如教師編制政策等,而就實際情況而言,農村人口居住分散,學校數量多,規模小,農村教師配置編制理應等于或高于城市。其次,由于經濟發展不均衡等其他因素,導致中東部地區的師資遠遠優于西部偏遠地區,形成新的不公平。
3.學校教育之間的不公平
如重點學校與非重點學校的不公平。重點學校一直是各級政府投資的重點,而非重點學校則因政府不重視、投入少而無人問津,師資隊伍較差,教育質量低下,人為地把學校、學生分成不同的等級,“就近入學”和愈演愈烈的“擇校”大戰,很大程度上是家長在經濟實力和社會背景的競爭,固化了社會階層間的差別,使教育資源配置人為地出現傾斜。
4.優勢群體與弱勢群體教育的不公平
如流動兒童與城市兒童的不公平;正常兒童與特殊兒童教育的不公平;女性教育與男性教育之間的不公平;窮學生與富學生教育之間的不公平,等等。
5.教育政策不盡合理
高考錄取中的“分省定額”、“劃線錄取”,人為地造成高考錄取線的地區差異,違背了“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神圣原則,這是一種省際間考生的嚴重“教育不公平”。
二、實現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徑
1.法律保障
為了確保教育的公平和平等,許多國家注重通過立法來保障教育的平等和公正,在其憲法和教育法律中,都明確規定了在教育發展過程中實施平等公正的理念。我國也認真貫徹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努力實現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在全國范圍內高質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推進以權利為基礎的教育,確保每個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均等。
2.經費支持
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投入嚴重不足,國家財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很低。近年來經過努力,雖有較大改善,但情況仍不樂觀,極大地阻礙著教育的發展,進而阻礙著實現教育公平的歷史進程。所以,現階段必須建立健全保障教育優先發展的機制和制度,明確各級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務的職責,保證財政性教育經費增長幅度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逐步使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提高。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要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需求。
3.合理安排教師資源
目前的擇校熱等現象背后的直接原因就是教師資源的不均衡。薄弱學校之所以薄弱,除了教育基礎設施薄弱以外,教師不足、學科不配套、教師素質偏低、教育質量不高,是其薄弱的主要表現。所以,要制定和執行特殊的優惠政策,鼓勵并支持教師到薄弱學校任教。比如提高同類別地區薄弱學校教師的崗位津貼標準、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的職數比例向薄弱學校傾斜,并適當降低薄弱學校教師評定專業技術職務所要求的論文數量和教育科研成果標準,新招聘的教師一律到薄弱學校和農村學校任教一定時期,城鎮學校及中心學校教師評聘中(高) 級專業技術職務應有在薄弱學校或農村學校任教或支教的經歷,或定期安排教師校際互換,一幫一結對子等政策,逐步實現教師資源的平衡。
教育敘事首先要有“事”可敘,這個“事”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也不是閉門杜撰出來的,而是來自于真實的教學實踐,來自于豐富多彩的教育生活。這樣的“事”就是敘事的“題材”,題材是敘事的基本材料。
在我們的教育生活中,每天都發生著許多大大小小的事件,這些事件所表現的內容、涉及的主要人物以及時間和發生的場所等都是有區別的。如有的事件是表現課堂教學的,有的是表現課外活動的;有些事件的主角是學生,有些事件的主角是教師;有些事件是關于少先隊工作的,有些是關于班主任工作的等等。這些不同的事件,表現出不同類型的敘事內容,實際上也就表現出不同的敘事題材。
在這里,我們選擇課堂、學生和教師作為發掘敘事題材的切入點,簡要的論述有關課堂題材、學生題材和教師題材發掘中的一些關注點,為我們更好的發掘敘事題材提供一些視角。
一、課堂題材的發掘
課堂題材主要指在課堂中所發生的各類教學事件,包括在學科教學中所開展的各種教學活動,教師對教學內容設計和組織,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的各種方法、技巧,精彩的教學場面,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情況以及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等。
從課堂教學中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能力,可以看出學校的教育面貌與辦學特色,當然,也可以發現教育教學方面的問題。顯然,在學校的課堂中,蘊涵著豐富的教育敘事的題材。作為敘事者,理應把目光重點放到課堂中去,從中發掘出許多生動的、鮮活的、富有時代特色的事例來。
課堂題材可從以下視角去關注:
(一)發掘教學的“亮點”
“亮點”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精彩場面,它可以包括:教師在處理教材內容時的成功做法,教師有效組織的教學活動,精彩的師生互動場面,學生活潑、高效的學習方式等。這些“亮點”有些是預料之中的,也有些是預料之外的。在這些教學的“亮點”中往往凝結了教師高超的教學技巧,蘊涵了教師深厚的教學情感,或集聚著學生的學習智慧。發掘這些教學“亮點”作為敘事題材,可以展示某種成功的教學范例,展示某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給人以啟示與借鑒。
(二)教學中的突發事件
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通過預設而進行的一種有計劃、有步驟的教學活動,然而,學生是活生生的生命個體,學生的思想、情感、行為等是教師所無法預設的,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發生一些出乎教師意料之外的“突發事件”。對這些“突發事件”,教師如何處理,如何用恰當的方式來調控教學進程,這不僅能體現出教師駕馭和調控教學的能力,以及隨機應變的教學方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中出現的“突發事件”有時也是一種教育資源,教師應該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來把握和利用這樣的教學資源。
(三)教師的教學機智
教學機智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靈活處理教學問題、巧妙把握教學過程的一種技巧。從實踐看,教學機智能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智慧,能體現出教師優越的教學能力,也能體現出教師豐富的教學經驗。所以,表現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教學機智,同樣能給人以啟迪。
(四)教學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
教學過程是一個復雜的活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會出現生動活躍的場面,也會出現冷淡尷尬的情景;會產生預料之中的效果,也會出現意外的失敗。成功的教學事例會給人一些啟示,而教學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以及對這些矛盾和問題所作的思考,同樣會給人以啟示。從研究的角度看,成功的教學事例與不成功的教學事例,同樣具有思考價值。因此,教學敘事不僅要關注課堂中的“亮點”,也應關注課堂中出現的問題。
二、學生題材的發掘
學生題材主要是指以學生的生活為主要內容的事件。在這類事件中,學生是主角,表現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品德、思想、情感、行為等,反映的是學生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學生題材主要包括:學生之間發生的故事,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故事,學生家庭中的故事,以及學生在校外生活中所發生的故事等。
對學生生活題材的敘事,其意義在于:其一,通過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的描述,揭示學生真實的內心世界,使教育者能對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行為變化,進一步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調整教育策略和方法;其二,通過學生的故事,來透視學校的教育現狀,了解學校哪些教育活動對學生發生了積極的效果,哪些活動對學生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哪些方面還存在問題等。
學生題材可從以下幾方面去發掘。
(一)學生的“思維火花”
“思維火花”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特的、有創新意義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可以指學生突出的、優異的學習成果,或能表現學生良好學習行為的、值得其他同學學習和仿效的事例。
具體的說,這方面的題材一般有以下方面的內容:
1.有創意的思維活動;
2.對問題發表的不同見解;
3.獨特的思維問題的路徑;
4.具有個性色彩的學習方法;
5.超出的學習能力。
這樣的題材在教學實際中是很多的,我們只有仔細留心身邊的學生,就會發現這方面的事例。
(二)學生的心理情感
教育敘事不僅可以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也可以把敘事的視野伸到學生的心靈深處,敘述學生的心理變化,敘述學生的情感世界。學生作為生命個體,有著豐富的情感世界,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和情感需求,這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的。對敘事來說,這方面有著豐富的題材。
學生心理情感方面的題材包含以下內容:
1.學生個人愛好與追求;
2.學習愿望與情感上的需求;
3.在學習中獲得的快樂;
4.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各種挫折,以及由此產生的困惑、苦悶心理;
5.學習中的焦慮情緒;
6.對教師的喜愛或厭恨之情等。
(三)學生的家庭故事
家庭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另一個重要場所,學生的成長與家庭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表現學生在家庭中所發生的事,有利于我們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學生,也有利于與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溝通與交流。
學生家庭方面的題材可以包括:
1.學生的家庭背景及其對學生產生的影響;
2.學生在家庭中的各種表現;
3.學生家庭中發生的重大事件;
4.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等。
每一個學生都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演繹著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對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一份份難得的教育材料。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多關注這些“細節”,因為在它的背后往往蘊涵著一個精彩的故事。教師要善于對這些“細節”進行發掘。,去發現豐富多彩的學生生活世界。(四)學生成長的故事
這類題材的范圍比較大,凡是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對學生產生一定影響的事件,或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都可以作為這方面的題材。
這類事件,對學生來說是一份值得紀念的個人財富,而對教師或學生家長來說,是一份值得思考的材料。從學生的成長故事中,我們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總結出富有實踐意義的教育經驗來。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其一,學校中有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會對學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會影響學生的成長歷程;其二,學生的教育效果往往是在不經意之中發生的,有時候會有一種“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效果;其三,學校的教育環境對于學生的成長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時刻想到如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三、教師題材的發掘
教師題材主要是指教師親身經歷的或與教師本人有密切關系的事件,事件的主角是教師。教師題材可以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教學研究與實踐活動,教學的收獲,工作中碰到的困惑,教育生涯中難忘的經歷等。
(一)記錄成功的教育教學活動
成功的教育教學活動是指具有良好效果的教育教學活動,包括學科教學、德育活動、課外實踐活動、班主任工作等。成功的教育教學活動往往包含教師優秀的教育經驗,教師富有推廣意義的教育方法、技巧等,從這些成功的活動中能透射出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以及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學風格。
具體的說,表現教育成效的題材可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1.一次生動活潑的主題班會;
2.一次與學生成功的談心;
3.一次富有意義的家訪活動;
4.一次有教育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
5.一次深受啟迪的研討活動。
(二)記錄心理困惑
教師在教學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有些問題,經過分析思考后,能找到妥善解決的方法,而對有些問題一時會找不到或很難找到解決的方法,以至在心理上產生困惑。教師在工作中產生的各種困惑,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教師的困惑,有些是普遍性的,這樣的困惑往往能引起其他老師的心理共鳴;有些困惑是特殊性的,是在特殊背景下產生的一種個別現象,對這種個別性的困惑進行剖析,也是有一定意義的。
(三)教學探索活動
這主要指教師所開展的各種教學研究活動,包括經歷的研究過程、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所取得的研究效果等。教師在自己專業發展的道路上,會處處留下教學探索的痕跡,會遇到很多問題,碰到很多曲折,同時,也會不斷對問題進行分析思考,進行探索嘗試,在這其中所經歷的碰到問題時的困惑、研討過程中的爭辯、研究實施中的艱辛、獲得成功時的快樂等,都是很好的敘事題材。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中小學教師的教學研究,比較注重的是研究結果,注重用論文、研究報告等形式來表達研究的結果,而對研究過程的描述與總結則比較忽視。而實際上,具體描述教學研究的過程,如你的研究成果是怎樣得來的,經歷了哪些研究步驟,你的想法是怎樣逐步完善的等,這樣的記敘,無論對于成果的總結,還是對于教學研究本身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
(四)教學中的“遺憾”
在教師的教學經歷中,會留下值得紀念的事,同樣也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遺憾”可以指在以往的教學中做了那些不應該做得事,或者那些本來應該做而沒有做的事。“遺憾”是對以往自己教育行為進行反思以后所產生的一種認識,它既是一種教訓,也是一份經驗。這些“遺憾”的事,可以引起我們的借鑒,引起我們的思考。
四、發掘敘事題材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上文簡要地論述了課堂、學生、教師三種題材的發掘方法,需要說明的是,這三種題材不是完全獨立的題材,而是相互交叉的,在一種敘事題材中,往往包含了其他方面的敘事內容。對有些事件,如果仔細的分,很難說是屬于哪一題材的內容。如課堂題材,就一定會包含教師和學生方面的內容,有些題材,既可以屬于課堂題材,也可屬于教師題材或學生題材,因此說,它們三者往往沒有明顯的界限。這里所做的區分,只是為了敘述上的方便,而區分的標準主要看敘事內容的側重點。
在上述每一類的敘事題材中,列舉了若干方面的小點,這些小點可以看作是發掘題材的切入點,當然,這里每一小點也不是截然分開的,這樣的分類只是為大家提供幾個敘事的視角,有關各類題材發掘的切入點還有很多,這里只是列舉幾個。
在發掘與選擇敘事題材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發掘敘事題材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對敘事題材進行分析思考的過程,通過分析思考,從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件中選擇出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從那些看似平常的事件中看出其不平常的意義來。當然,這種思考不是簡單的就事論事的思考,而是要把對事件的考察與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聯系起來,從理性的角度來審視教育事件,或把現實中發生的事件放在理論層面上來加以分析思考,這樣,才能揭示出事件所包含的理論意義。因此,作為敘事者來說,也要具有一定的理論素養,要不斷增強自己的理論功底,這樣才能在發掘敘事題材時獨具慧眼,發現出有價值的敘事題材來。
2體育法學專題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探索
我們按照專題研究性教學的實際需要,由學有專長的教師組建教學團隊,并進行相關專題的教學,改變通常一門課程由一位教師教學慣例,充分發揮教師的優勢、特長,使學生能夠在不同學術背景教師的熏陶下,多角度的進行理論知識學習和學術思考。
2.1改革教學內容,提煉教學專題,構建課程內容體系
打破了原先教學內容和教材的章、節、目,按照學科性質、學科特點、從學生思維方式的實際和當下社會的熱點問題,對教學內容進行從新編排,并凝煉和確立教學專題、構建新的教學體系,介紹前沿熱點學說和有爭議的問題,拓寬學生視野,并結合體育實踐附有思考與討論題,強化學生科學思維的訓練,有利于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個性發展。課堂講授將若干知識點進行橫向串聯,并介紹學科發展前沿和新成果,貫通后續課程,避免簡單重復。[4]共設計七個專題內容:一、體育法學基本理論(體育法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介紹);二、體育法律關系主體(重點體育社團);三、體育法律制度(學校體育法律制度、社會體育法律制度、競技體育法律制度);四、體育產業的法律制度;六、興奮劑及其相關法律制度;七、體育糾紛與解決機制。
2.2改革教學模式,加強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2.2.1啟發式課堂教學筆者具有多年研究生課程教學經驗,在教學中發現即使是研究生也沒有養成課前事先閱讀和預習的習慣,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只能依靠個人講解來完成授課內容,學生完全是被動的接受,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而我們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根據教學進度設立小專題,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大量準備工作,讓學生在講臺上講解,給學生發表獨立見解的機會。讓學生參與授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其責任感,節省知識點的鋪墊時間,同時深化了相關知識,這樣的授課過程能充分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5]鼓勵課堂提問,形成互動式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及時的點撥和歸總,要起到適時適當指導性作用,指引學生勇攀科學高峰。2.2.2以探討的方式促進交流討論是實踐專題研究性教學中常用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因為要參與課堂討論,所以學生在課前會做好相關預習,他們會通過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信息數據和資料來完成課堂的討論參與,這將有意于開拓學生視野,啟發學生思維,拓展學生知識面。我國《體育法》從1995年10月1日實施至今,存在著很多值得討論的問題,對此體育界和法律界也存在頗多爭議。一是全民健身相關法律問題研究(如,《全民健身條例》配套制度建設、全民健身活動中的安全保障等);二是競技體育相關法律問題研究(如,職業體育聯賽和俱樂部規范管理、職業運動員權益保障、反興奮劑有關法律問題等);三是體育社會團體的法治化建設(如,體育社會團體的性質、法律地位,與政府、社會、企業等主體間的關系等);四是體育產業相關法律制度研究(如,體育產業立法的主要問題、對體育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等);五是體育事業發展中的其它法律問題(如,建立健全體育糾紛解決機制等)。如競技體育中的賽風不正和丑惡現象的法律治理問題、體育活動中各種不同主體的法律地位問題、體育市場、產業發展的法律規制問題、體育場地設施建設、使用和法律保護的問題、體育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這些都是非常有探討價值的問題,也是我們在課堂中向學生提出的討論題。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既不是主導者也不是裁判者,而是一個參與者,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發掘學生的潛力。學生可以進行角色扮演,可以自由發言、辯論與討論,將激發學生處于活躍的思維狀態之下,有利于其思維的連動性、跳躍性和整合性,不僅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活躍教學氣氛,調動學生主動學習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揮,達到了教學相長和共同提高的教學效果。2.2.3視頻資料展播與熱點案例分析最好的學習教材是視頻資料展播、熱點案例分析,可以從更加直觀的角度向學生展示體育法學在實踐中的應用,便于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體育法學基本原理。改變過去體育法學的教學以單純的法條理解和法條記憶為主的模式。案例教學更能適應當今社會飛速的發展與變遷,司法實踐中就出現過許多受關注的典型體育案例,如姚明訴可口可樂公司肖像權侵權案:個人肖像與集體肖像之爭;長春亞泰俱樂部訴中國足協行政處罰不當:行業處罰的司法介入等,引起了人們的廣泛爭議,這些都是課堂教學中討論分析案例的不錯選擇。教學案例的挑選一定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要經過教師的篩選,教師在學生討論后要給予及時的點評,總結學生的觀點,并給予正確的評價,同時還要凝煉出案例中相關的法學理論。以案例為線索,利用案例進行的分析和討論,為學生提供一個基于理論學習而展示自己思維和能力的情境,不僅可以給學生更為廣闊的思考空間,還可以使學生的樸素的想法與案例結合,產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2.3改革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
2.3.1以問題為主線,實行開放式教學啟發學生在體育法學的學習過程中提出新的問題。產生從探索未知到體驗未知和揭示未知的強烈愿望。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查閱大量參考文獻,分組討論,促發競爭,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掌握重點難點,還可以拓寬學術視野,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團隊合作精神。2.3.2研究性學習與畢業設計聯系,延伸教學效果體育法學是一門橫跨兩個領域的交叉性學科,也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因此在研究領域有很多問題值得關注和探討,教師會在每個專題教學中點出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參與思考和分析,鼓勵每個學生勇敢的發表個人的觀點。課后還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寫成書面的分析報告、論文等作為考評的依據,質量優秀的還可以推薦其發表或參與各類論壇。同時,在體育法學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產生了許多新的想法、思路,新的研究選題,這些成為了一些學生畢業設計的創新理念的來源。每年都有學生在畢業設計時選擇體育法學相關課題進行研究;學生的創新設計中還有的申請了省教育廳研究生創新項目。實踐證明,自實行專題研究性教學以來,以體育法學內容進行的畢業設計,其畢業論文質量普通較高,學生創新能力可以得到持續發展。
3《體育法學》課程專題研究性教學模式的運行效果分析
專題研究性的教學模式是圍繞重點有針對性展開的,因此對于體育法學的教學效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1作為專題研究性教學的實施主體,教師的相關科研能力將獲得提升
專題研究性教學對于授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教育活動實施的主體———教師應具有更高的理論素養,更強的教學活動駕馭能力,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創新意識,要有對于教育教學活動規律的深層理解。因此教師必須確立在理念上創新,在教學觀念上創新、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的創新思想。不僅要把書本系統化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學會學習,學會研究,學會解決問題。從事專題性研究教學的教師要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與時俱進的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還要打破學科專業壁壘樹立大學科知識觀,以培養學生認識、分析、應用和解決現實問題為教學重點,因此通過對專題研究性教學的研究,有助于教師樹立正確的研究性教學觀,使教師自身不斷學習,對前沿研究成果進行吸收和總結,從而增加了教師的知識積累,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使教師教學的內容有深度和高度,使教學的開展更加科學,更加貼近學生的思想,增加了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3.2作為專題研究性教學的主體,學生的綜合素質將獲得提升
奧蘇伯爾是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他在研究學生學習認知行為時提出兩種不同的分類。一、依據學生所學習的內容:把學習分為機械學習與有意義學習;二依據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生的學習分為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更加強調有意義的接受學習與有意義的發現學習,因為這更加符合教育規律,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體育法的專題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提出就是以此理論為指導的。體育法學專題研究性教學模式,讓學生從被動學習中解放出來,充分發揮天性,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開放式的教學課堂,積極的討論形式,讓學生在一種更為活躍的學術氛圍中加深對體育法學知識的理解,在討論,辯論式的交流中提高了人際間的溝通技巧,提高了理論和實踐之間的知識轉化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專題研究性教學能夠表現出一種更為寬容的態度,它能夠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充分思考和表達的機會,可以有效的調動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充滿自信。再次,又因為專題研究性教學所體現出的是一種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平等的關系,無論教者或學者都在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都不會產生壓抑或強制的情緒,有利于激發和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最后,專題研究性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提升了學生對于體育法學課程的興趣,充分交流中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收獲。這樣的興趣和愉悅的情緒往往會延續到課堂教學之后,成為他們課后自主學習的動力,他們會通過各種渠道繼續完成學習,這對于體育法學課來說是一個好的導向。
2001年7月,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正式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小學的體育課改為體育與健康課,從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方面都進行了重大改革。然而在以培養中等學校體育師資為主的高等師范院校體育專業,學科課程卻還是沿襲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模式,以學科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室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仍占主導地位,忽略了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意識的發揮和培育。這種陳舊呆板的教學方法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和手腳,不利于培養大批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體育人才。
另外,傳統的以期末考試定成績的制度又養成了學生考前1—2周突擊復習的壞習慣,致使學生對學習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和積極性。因此,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迫在眉睫,我們基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中“學會生存,學會學習”的要求和造就新世紀體育師資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在高師體育專業教學中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一為改變學生由被動接受學習向主動要求學習的轉變;二為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課堂設計能力,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假設、求證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
1.1集學術主義課程與人本主義課程優勢為一體
學術主義課程論是20世紀印年代以來最為引人注目的一個流派,其影響遠遠超過了由博比特創立的工學主義課程和康茨、布拉梅爾德創立的社會改造主義課程論,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斯坦豪斯,布魯納、施布等,它認為教學目的應符合社會發展需要,著眼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為年青一代智力的充分發展,能夠使個人和國家在異常復雜的競爭時代中具有更好的生存機會的能力,把學生思維能力和遷移能力的發展置于課程設計的中心。因此它主張:(1)以學科基本結構為中心來組織課程;(2)設計螺旋式課程、重視內容安排的序列化;(3)突出知識形成過程教學;(4)提倡教師引導下的發現學習。然而這一流派也暴露出了過分強調理論,偏重課程的學術化(培養少數尖子式教學課程),被認為是使學生“非人性化”,妨礙了“完整人格”的實現。
人本主義課程產生于20世紀7O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馬斯洛、羅杰斯、梅茨等人,它認為課程應為每個人提供自己感到滿意的經驗,關注學生的情意、認知、感情、理智、情緒、行為等,并發展其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思想意識,實現個性的充分自由發展,建立了“人性中心課程”。它的出現對于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動性和主體作用,重視人文學科課程、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意志教育等產生了巨大的積極作用,但它過分強調學生的興趣,在實施中易助長自由主義。
基于上述現代西方各流派的優缺點,在體育專業理論教改過程中,首先需考慮到應針對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以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適應能力,同時也要注重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以體現學生的情感、需要、興趣等因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通過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積極學習過程,造就學生學會學習、學會適應、學會生存的能力。因此,我們的新型教學模式應是以培養學生能力,適應社會需要為核心,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尊重學生情感、需要、個性、興趣為向導,集學術主義和人本主義思想優點為一體的教學模式。
1.2戴爾的“經驗之塔”理論
戴爾把教學(視聽)理論總結為“經驗之塔”。戴爾認為靠語言符號、視覺符號而獲得的抽象經驗,其學習過程速度較快,但不易保持,易遺忘;而通過觀察途徑而習得的經驗,是情境教學,學習速度中等,不易遺忘,易保持;而通過具體實踐操作而習得的經驗,學習速度慢,但牢固可靠。從目前體育專業學校體育學教學的現狀看,主要采用了以抽象經驗獲得的途徑,雖然也有人提出運用多媒體教學,但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被動學習而獲得的抽象經驗的教學模式。本文的主要思路就是打破抽象經驗的學習模式,讓學生親自參與設計、查詢、合作、討論、演說、辯認等,并結合具體實踐活動,使觀察和實踐結合起來,并配以多媒體教學,以利于達到學生主動學習,實踐運用和牢固掌握的整體教學目標。
1.3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世界是個人頭腦創建的,事物由各人方式去理解,因此強調以個人本身經驗來理解,強調以個人本身經驗解釋現實,賦予意義,并重視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景性,注重小組合作學習。根據以上理論,教師在給定問題后,就得讓學生自己在課外收集資料,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解釋現象,并重視小組合作、商討,這樣既能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發揮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為學生發展自我提供了條件和環境”。
1.4杜威思維理論
杜威提出科學思維的五步法,即問題一表征—假設一推理一問題的結論。薩其曼提出探究訓練模式,施瓦布結合生物科學提出了生物教學探究模式,馬希爾斯、考克斯等提出的社會探究模式以及學習環模式等。但探究式教學的程序不外乎就是杜威提出的思維方式,歸納為:創設情境,引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問題,分析、歸納得出探究的結論,反思評價研究過程、應用知識解決新問題。在課堂上,師生圍繞問題進行的交流對話活動、學生動手動腦,進行探究操作和思維活動,是經歷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探究體驗、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在解決學校體育工作的問題中習得學校體育學的知識,即融學校體育學的學習于解決學校體育工作的問題和經歷探究問題過程之中,從中培養學校體育問題意識、提高解決學校體育問題的能力。
2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教學程序
2.1教師提出學習目標,創設一種問題情景澈活學生的思維
學校體育學的教學,聯系社會或生活,以學校范圍選定問題;或從學校體育教學實踐中讓學生選定問題,問題是學校體育學探究教學的起點,也是學生學習和思維的開始,如讓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再讓學生研究。
2.2引導研究
學生起初不知道如何研究,沒有研究的技能和經驗,這就需要教師引導、示范。根據奧蘇伯爾的“先行組織者”策略,在問題情境中調動學生的先前知識經驗,指導學生分析問題、尋找資料,提出假設,按照探究的程序一步一步向解決的方向逼近。學生是學習任務的主要承擔者,放手讓其獨立思考、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小組合作中討論、爭辯。由于個人的知識經驗的不足,對問題的理解不一致,而爭辯中可能把問題看得更全面,獲得深刻的理解。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高級合作者,問題的咨詢者和解答者,提供背景知識,引導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2.3結論及評價
在學校體育學探究式教學中注重讓學生經歷研究過程,學習研究方法,也注重探究的結果。結論往往是要掌握的知識點和規律性的東西,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因而對結論要求準確無誤。如何獲得正確的結論呢?除了個人研究、小組合作交流外,還要有包括教師在內的集體評價。通過展示個人或小組的學習結果,互相評判優點與不足,拽出錯誤加以糾正,以便養成尊重事實、尊重規律的科學態度,在評判中相互接納、包容、互相學習、互相促進。
2.4反思與應用
學校體育問題經過探究得出結論,以問題的表征、假設對資料的分析歸納,整個過程中是否有不妥當之處?如果有,如何改進?反思的過程也是檢驗的過程,尋求更好答察的過程。即使問題求解方案不止一個,經過反思提出更多的方案以供比較、選出最佳方案、人無完人,們現代教育追求的是更加完善和完美的人,趨向于“完人”教育,因而對自己苛求一點,由此養成習慣,必有好處。
學習知識就是為了應用,將知識應用于問題解決之中,才顯出知識的價值,也才能使知識轉化為能力,變成智慧技能,同時在應用中使知識前后相聯,構筑成知識鏈、知識網,使孤立的知識變成統一的、靈活的知以結構,從而在使用時便于提取,提高認知的靈活性。
如平時學完一節課,或一單元的課堂學習,或單元測驗,既是對學習的檢查又是對知識的應用,通過應用練習,找出沒弄懂的地方或理解錯誤的地方,知錯而改及時糾偏,提高學習效率。
學校體育學探究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己思考問題,去操作、去探究、去分析、去歸納,即注重課常的“活”與“思”,讓其“動”起來!同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是瓦動交流的過程,是激勵、激發的過程,有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有方法的引導。教是為了不教,教是為了更好地學,先是教師的幫、扶、引,而后是教師的放手,讓其獨立學習、獨做事,這樣才能由依牽負而轉向自主地學習,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這正是我們要培養的具有開拓精神,有主見,有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人,能適應未來工作崗位變換而具備終,學習能力的人。
3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教學原則
3.1自主學習的原則
探究式教學模式在課堂內外,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由此解決了長期存在的班級集體化教學和個刪化、個性化、因材施教的矛盾,采用了創造性教育思想和原則改變教材體系和課堂內外教學模式,以教師指導,學生自編提綱,小組討論,小組合作,課堂角色教學為主要形式,教師再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組織引導、控制答疑等途徑與學生交往,如此,自然形成了課堂內外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氛同,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干¨積極性,同時改變了教師滿堂灌、學生無心學、死記硬背的教學敝端,真正體現學生自主、自愿、積極主動和熱情的學習氣氛,從而達到丁很好的教學效果。
3.2學會學習的原則
一個學生如果沒有學會學習的能力,而是靠傳統教學中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那么隨著知識的不斷更新,人也將被時代所淘汰。因此,所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各環節都要舊繞培養學生學會學習能力這個主題,這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養學生不斷自我學習、自我提高,不斷適應新時代、新知識的迫切需要。探究式教學模式就是調動各種因素,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下,讓學生課外自尋資料,自編提綱,課中自我表現,與同學問合作,課后自評、自我總結等來提高學生的能力。
3.3合作學習的原則
應試教學的特點就是學習的個體化,從知識的預習、課堂理解、記憶到課后的復習都是學生個人的事,最后的考試也是衡量個人知識多少的唯一形式,因此,這種教學不利于發展學生間的社會交往素質和心理品質。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復合型的人才,發展學會生存的能力,而生存能力最關鍵的素質就是群體間相互交際、相互合作能力。基于以上原因,我們進行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要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并與老師一起合作教學的能力,按不同興趣愛好、教學目標分小組,每個小組在課外一起搜尋資料、討論題目,編輯學習素材等,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積極思維。
課堂教學更是合作學習、合作教學的實踐基地,小組間的不同觀點的競爭促動學習小組內的合作,學生在合作中接受同學間的知識。教師也可鼓勵學生上講臺,讓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通過師生間的互動教學使教師成為學生的朋友、合作者、向導,師生關系轉換成一種新型的社會關系,由此來發展學生合作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競爭能力等零質。
3.4從創造中發展知識的原則
與傳統應試教育被動地、機械地接受和掌握知識不同,探究式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在實際問題中的創造、想象能力,從收集資料、自編教材開始,學生根據師生協商教學目標,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中接受大量的不同內容和不同觀點,然后篩選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小組討論,小組之間交換意見,教師的指導,在實踐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最后通過自我評估、以寫小論文等形式鞏固所學知識。這種在創造中、實踐中獲得的知識,遠比死記硬背的生動、豐富和鞏固。
3.5以培養能力為核心的原則
新型的創造教育思想將扭轉“應試教育”出現的高分低能、高學歷低創造的狀況,全面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教學中,應該強調學生以下能力的培養和發展:(1)搜尋資料的能力;(2)獨立創新能力;(3)和別人合作工作的能力、團結協作能力;(4)組織學習活動的能力;(5)學會學習、獨立操作能力;(6)演說能力;(7)理論聯系實際初步實踐能力;(8)初步科研能力;(9)評價能力。
4實施探究式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1)以小班、中班的形式上課(30—4O人)為宜,使人人都有機會參與各項活動。
(2)為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必須進行考試方式的改革,教師應需有一定的自。
(3)為學生提供方便的文獻資料查詢服務,包括提供校內“中國期刊網”資料查尋服務。
1996年4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通過決議決定設置教育碩士專業學位(Ed.M),并于1997年開始招生試點工作,經過5批試點,招生單位由最初的16所院校,發展到2011年的57所學校。化學教育碩士學位也是最早設立的學科教學專業學位之一,攻讀化學教育碩士學位的學員,除了需要系統地學習化學學科教育教學專業理論知識、政治理論、教育技術和外語基礎知識以外,2~3年的學習期間的最重要任務就是學位論文的選題、論證、撰寫、答辯。作者作為某高校化學教育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多次參加了該校的化學教育碩士學位論文的開題論證及論文答辯,每次參與化學教育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等相關活動,總有一些新的發現,并引發一些思考。現以某高校2008級化學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及答辯情況為典型案例,發表一下作者的簡單思考。
1 論文選題及答辯中的問題分析
某高校2008級化學教育碩士共有20位學員,另有上一屆答辯未通過學員4位,24位學員分成A、B兩組參加了論文集中答辯。每一答辯組設答辯主席1人、答辯委員4人,答辯專家主要由全國知名化學學科教學法教授、本校教師和中學化學教學及教研一線特級教師組成。24位學員的24篇論文涉及到中學化學教學與教研的各個領域,主要集中在課程實施、課程資源開發及化學教學法研究3個方面,24位學員的論文選題及答辯結果見表1。
無論是學員論文的答辯過程,還是學員的論文選題及撰寫,都還是讓我們從中發現了一些值得大家關注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的存在都與論文的答辯結果有直接的關聯。現以“基本合格”和“不合格”2種等次的5篇論文選題、撰寫及答辯情況為例,來分析這些問題存在的根源。
《高一化學學困生的激勵策略研究》是24篇學位論文中唯一的基本合格的論文,答辯主席宣布這篇論文基本合格,也就意味著這篇論文必須經過學員的補充、修改、完善,并再次通過專家答辯委員會審查,學員才能拿到學位證書。顯然,從論文的選題可以看出,這篇論文需要在充分調研和檢索文獻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學困成因進行分析梳理,根據有關理論提出有針對性地解決學困的具體辦法。然而,這篇論文卻缺少大量而真實的調查,大量地引用有關理論,更多地根據想象去設計方法與策略,直接導致了論文缺乏實際應用價值,給人的感覺是基于想象中的學困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案。
《諾貝爾科學精神在高中課程標準下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研究》、《多媒體化學生態課堂構建研究》、《中學化學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高考化學“工藝流程題”研究》等是被答辯專家定為不合格等次的4篇學位論文,這就意味著這4篇學位論文必須在選題、開題、撰寫、送審、答辯等環節上,一切從零開始,并在下一年的學位論文答辯會上經過重新答辯獲得合格以上等次,否則學員將不可能取得教育碩士學位證書。通過分析不難發現,這4篇不合格論文基本上都是在選題環節出現了問題。《諾貝爾科學精神在高中課程標準下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研究》,從論題的語法結構上就存在重大缺陷,從研究內容來看,該論文是運用諾貝爾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基于此,論題的關鍵詞就是學生創新能力的開發,但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卻被掛上了諾貝爾科學精神和高中新課程的名頭,同時,諾貝爾科學精神是什么?諾貝爾科學精神與學生創新能力之間有什么關系,本身就存在一些問題。從論題的結構上來看,《多媒體化學生態課堂構建研究》顯然是由多媒體的應用和化學生態課堂2個命題組合而成的,在論文的文本中,不僅可以明顯地看到2個命題相互粘貼的痕跡,而且還讓我們感覺到,只要把“化學”替換為其他學科,并添加一些相關的學科元素,就可以成為各個學科都普適的論文。《中學化學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是一個十分熱門的選題,很多人做過相關研究,在中國學術期刊總庫中以“中學化學”、“創造性思維”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共檢索到95篇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還不包括一些學位論文,所檢索到文獻大部分發表在20世紀90年代。由此可見選擇這樣一個論題來進行研究,沒有獨到的視角與研究思路,是很難寫出原創性學位論文來的。《高考化學“工藝流程題”研究》選擇安徽省高考的一類主觀題型作為學位論文的研究論題,顯然是非常不合適的。高考的命題思路與特點研究,本身就是一個較為沉重及敏感的話題,更何況把一類題型作為研究對象,不僅研究的著眼點選擇不當,而且撰寫出的論文一點學術價值都沒有。
同時,我們也看到3篇優秀論文之所以優秀的3個方面的共性:(1)選題新穎,3篇論文的選題都非常新,都是從獨到的視角出發來研究相關領域的問題。(2)論文質量高,3篇論文的質量都非常高,折射出3位作者的科學精神、研究態度,以及科研水平。(3)答辯流暢,3位學員在答辯過程中表現出的流暢的語言、機智的應變能力、縝密的思維都得到了答辯專家的一致肯定。
綜上可見,當前化學教育碩士在論文選題、撰寫及答辯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是顯而已見的,如果不能有效而及時地解決相關問題,不僅可能會影響到教育碩士的培養質量,而且還可能會對以后的教育碩士的學風與研風建設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關于教育碩士學位論文選題、撰寫及答辯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必須要引起學位管理部門及教育碩士培養部門及攻讀教育碩士的廣大學員們的高度重視。
2 化學教育碩士學位論文相關問題的思考
通過仔細研究24位學員論文選題、撰寫及答辯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必然會引發我們很多的思考。一是如何選題,并進行充分的論證,從最為原始的階段來保證學位論文的質量與學術價值;二是如何加強對學員撰寫論文過程的監管與指導,避免步入只重結果而輕過程的導師指導模式;三是如何有準備地答辯,通過最為科學、直觀的方式來呈現學員學位論文的全貌及研究成果。
2.1論文選題的取向問題
很多教育碩士的培養單位或機構為了管理上的方便,往往為普通化學碩士與化學教育碩士所提供的是同一份學位論文選題參考“菜單”,從而忽視了化學教育碩士身份特殊所決定的學位論文選題的取向性問題,也即化學教育碩士是基于學科理論、文獻研究的學位論文選題,還是基于學科實踐、行動研究的學位論文選題。作為不同于一般普通化學碩士的化學教育碩士,因入學門檻相對較低、來自于教學一線、集中學習時間短、科研條件有限等特點,決定了教育碩士的學位論文選題也應該有其特殊的一面,在選題時應盡可能取向于:(1)化學教學實踐探索研究及教學改革行動研究;(2)化學教學及教育科學理論的應用模式及創新研究;(3)化學教學實踐中的問題解決模式及困惑、對策研究等。作為學員的推送單位最期待的選題是基于學科問題解決模式及基于學科實踐探索模式的研究,都希望學員帶著平時教學實踐中所遭遇的困惑和所發現的問題入學,經過2~3年的系統理論學習,并以所在學校班級或學生為教學實踐的實驗樣本,再帶著通過以學位論文形式所呈現的問題解決模式、思路和方法等回到學校。當然,學員在選題時還要考慮到學員自身所占有的學科資源,以及所具有的環境優勢、人文優勢及科研條件等。
2.2論文撰寫的規范問題
化學教育碩士學位論文在撰寫過程中暴露出的最大問題就是書寫規范問題。目前,我們在答辯過程中所發現的學位論文不規范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3個方面:(1)論文格式不規范,如,有些學員不按培養單位關于論文撰寫的具體要求去撰寫,而是自行其事。(2)文字表述不規范,如,論文中使用的圖、表及量與單位符號不規范,英文摘要與寫作不規范,存在語法錯誤。當然,也存在極個別學員出現錯別字、語句不通、標點符號錯用的問題。(3)文獻采用或引用不規范。如,引用參考文獻格式不符合科技文獻格式要求,根據參考文獻找不到論文引用的文章,個別學位論文參考文獻的序號標注在章、節標題上等。
2.3論文的開題論證問題
開題論證是學位論文撰寫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甚至比論文答辯過程還要重要。論文開題論證是否充分,直接決定著選題的科學性、學員的撰寫思路及學位論文的質量。如果忽視了開題論證這一環節,無論在論文送審時發現了問題,還是在論文答辯時發現了問題,都是難以補救的。因此,當學員選定論題及導師以后,一定要參加有關單位組織的開題論證會議,匯報研究內容、思路及方法,預期的成果與突破,廣泛聽取導師及專家的意見與建議。作為培養單位,這個環節絕不能省,必須做實做到位,作為學員,這一關必須認真過,早發現問題,早補救!
2.4論文的送審答辯問題
10所大學培養目標大同小異.不同學校在表述和側重點上略有不同,總體上看貪大求全.在實際執行上培養目標定位為學術型培養的較多,重理論,輕實踐,不能突出時代特征和自身特點,沒有形成師范類院校的個性特色,造成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關聯度不高,致使畢業生就業方向不明確、就業率不高.
1.2課程設置不科學和培養過程較粗放
由于培養目標定位不科學,造成了各校在課程學分分布上針對性不強,具體課程設置上較為隨意,不能很好地與社會需求對接[4],具體表現為1)課程學分分配不合理公共課和專業基礎學分占比過重,選修課和實踐課學分占比較低,“重理論、輕實踐”,與目前社會對體育類研究生人才需求不匹配;2)課程內容過時課程內容停留在本科階段,不能與時俱進,反映不出本學科領域的發展動態,造成研究生知識面狹窄,創新能力不足;3)選修課范圍受約束目前選修課大多局限在本學科或本專業內,學生不能完全按照自身需求自由選擇跨學科的課程;4)授課形式單一教學組織形式大班化,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思維、主觀能動性發揮不夠的狀態;5)缺乏教師指導技術課是以學生自己練習為主,導師參與不多,學生技術動作不規范,基本功不扎實;6)缺乏課程質量管理由于各課程教師對課程質量掌控自由度較大,而學校相關管理部門又缺乏有效監督管理,造成教師在教學和考核上較為隨意.
1.3學制缺乏彈性和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這10所大學中,有4所大學能執行嚴格的固定學制管理,規定不能提前畢業,其余的6所大學盡管實行彈性學制,但實際上更多的是形式上的,有的學校還規定學生申請提前畢業而未能提前畢業的按結業對待.這種較固定的學制不利于學生潛能的發揮,也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造成一定的教育資源浪費.在師資隊伍建設上,目前,一是各校普遍存在師資緊缺,學科帶頭人缺乏,導師隊伍沒有形成梯隊,導師組沒有跨學科教師參與的現象;二是有些導師自身學術素養不高,責任心欠缺,表現為講課內容缺乏前沿性,“大鍋飯”式的培養方式較普遍;三是有的導師參與各種社會及學術活動較多,精力分散,對學生指導互動不夠.同時,這10所大學缺乏全面衡量培養模式的評價和反饋系統,學校只管在校培養,學生畢業后是否受歡迎、社會和市場的評價如何不得而知,極大影響了人才培養與社會和市場的緊密聯系.
二、培養模式改進策略
2.1準確定位培養目標
1)培養目標應突出應用型社會需求的是能夠獨立承擔體育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體育專門人才.因此,圍繞培養目標,應設計相關培養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為主的系列指標體系,體育學術型人才的培養應放在博士研究生培養階段[5];2)培養目標應注重寬領域目前體育的內涵和外延有了較大的改變和擴充,急需增加具有針對性、更加寬泛的高級體育教育訓練學人才.
2.2優化調整課程結構和加強培養過程管控
1)實用性和新穎性原則要發揮師范類院校的優勢,注重增加實用性和新穎性的課程.重視方法論教學,拓展研究生的知識面,增強他們的各種技能和創新能力;2)個性化和前瞻性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圍繞學生個性化發展,更多地與新興、邊緣學科結合,減少必修課的專業課程份量,增加學生選修課的自,設置跨專業和跨學科的課程[6];3)實踐性和創新性原則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推進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開設職業生涯規劃等創業課程,將第2課堂納入課程化建設并實行創新學分認證,規定獲得一定的“創新教育學分”方能畢業.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4)規范性和靈活性原則尊重教學規律,既繼承傳統又體現時代特征.允許學生提前修完學分.建議開設平臺課程和方向課程,并按1級學科打基礎、2級學科進行培養;5)積極推進考試招生改革研究生教育要從注重規模發展轉變為注重質量提升,實行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分類考試,適當減少保送生比例;6)加強培養過程各個環節的考核完善學生培養各環節質量綜合測評制度,實行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加大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考核淘汰力度;7)實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教學質量年度報告制度,建立學生畢業后跟蹤評價制度.
2.3加強導師隊伍建設
1)增加導師數量即把具有較高學術水平且已具備從事指導能力的教師充實到導師隊伍中來,采取外引、外聘的方式改善目前導師隊伍結構,通過聯合培養的方式解決目前跨學科導師缺乏的問題[7];2)提高導師隊伍素質鼓勵導師通過自學,培訓、進修、訪學等途徑提高知識水平,改善知識結構,創新教學方式,增強指導能力[8].開展教育質量月活動(包括公開課、常態課、學術爭鳴活動),要求教師針對現實、熱點話題提出自己的新見解;3)加強考核監督嚴格導師準入門檻,對研究生導師條件作硬性規定,改革研究生導師評定辦法.既要考慮到學科特點、學術水平,又要考慮師德表現、教學質量,加強履職考核.對導師履職情況實行跟蹤評估,將考核結果與導師的任職資格、職稱等級等掛鉤[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