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7:1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消費幸福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一個偉大的轉折時期,傳統基督教所倡導的生活方式及其觀念受到強有力的沖擊,作為“歐洲近代長子”的意大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物質文化的豐富多樣,人們的消費方式和消費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本文就意大利人炫耀式消費觀形成的原因,以及在吃、穿、住等方面的表現來簡要敘述一下其消費觀及其所產生的影響。
一、炫耀式消費興起的原因
意大利資本主義的發展
意大利地處亞歐非三大洲的交界處。憑借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意大利的商業在歐洲最為繁榮,商人足跡遍及整個地中海世界,甚至遠達北非和亞洲。意大利人在上古時期就與東方各國保持著頻繁的商業聯系。東方的香料、絲綢和珠寶等奢侈品很早就通過意大利傳入歐洲。14世紀上半葉,一個意大利商人弗朗切斯科?佩科羅蒂寫過一本《經商指南》,書中廣泛涉及歐亞非三洲的商品集散地和商路,歐洲的城市是意大利商人活動最頻繁的地區,意大利本土自不用說,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沿岸的主要城市都有意大利商人的常駐之地。除歐洲的城市外,他還提到土耳其、蒙古和中國的商業城市,甚至還精確地計算出從克里米亞的卡法到元朝的大都(北京)的旅程需要250天。?在長期的國際貿易中,意大利人積累的巨額的財富,“在十三世紀初,商業利潤一般是20%-50%;即使在黑死病之后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也達到5-8%”,在商業繁榮時期,利潤則高的驚人。因此,意大利成為地中海世界繁榮的商業中心。
巨大的商業利潤刺激的意大利城市的繁榮與復興。意大利式歐洲資本主義萌芽最早的國家之一,到1350年,意大利半島上的城市已是星羅密布,形成了一個新的城市體系。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城市都是以手工業生產而聞名的,前者的紡織業和后者的造船業在歐洲都是遙遙領先的,隨著商業的繁榮,行業不斷增多,手工業規模不斷擴大,也為意大利人積累了巨大的財富。此外,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在中世紀晚期,意大利城市中出現了新興的銀行業,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銀行業得到很大的發展。在意大利的商業活動中,銀行業非常活躍,佛羅倫薩在十四世紀便擁有100多家銀行,各國上繳教廷的稅款均存于當地銀行。歐洲三大貨幣經營家族巴爾迪、佩魯齊和阿奇烏里都出自意大利。據估計,十四世紀至十五世紀期間,在歐洲通行的9億枚金屬貨幣中,意大利就占5億枚,即超過歐洲其他國家貨幣總和的25%。佛羅倫薩的銀行主要從事存款和放貸業務,且銀行利潤極高,例如對外放貸,通常收取7-15%的利息,若是外國人則高達30%的利息;同一時期,銀行的利潤遠遠高于工業利潤,如1435年-1450年期間,美第奇家族經營的銀行利潤竟達26萬佛羅琳,而當時該家族操控的工業生產取得的收益只有2.9萬佛羅琳。銀行業的巨大利潤,也為意大利人斂聚的大量財富。
可見,巨額財富以不同的方式源源不斷地流入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社會財富已經積聚到十分驚人的地步。意大利出現了一批巨商豪富。在15世紀中葉,柯西奠?美第奇和喬凡尼,盧西萊依的家產都在10萬佛羅琳以上,是全歐最大的富翁。殷實的家產逐漸地改變了商人、企業主、銀行家的社會地位,也逐漸影響其消費觀念及其消費方式。城市的富裕對社會的消費產生了重要影響,這時人們的生活已經完全不同于中世紀的節儉,逐漸轉向奢侈和享樂方面。
二、炫耀式消費的表現
(一)飲食方面
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人的飲食消費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食物種類變得豐富,人們對食物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對餐具和烹飪技術的要求更加講究,更為注重宴請賓客的排場。這些充分體現了人們在餐飲方面的享樂、奢侈化趨勢,而這種趨勢在威尼斯、佛羅倫薩等大城市更為明顯。
由于東西方商品貿易的發展,人們財富的日積月累,意大利周邊城市已經不能滿足城市的需要了,只有通過大規模的進口來滿足城市對食品的需求。每年收獲季節,大批運載食物的商船在意大利往來穿梭,無論窮人還是富人都大量消費。所以在意大利隨處可見來自歐洲其他地方的農產品,奧當西歐?蘭第在1550年出版的《意大利奇聞異事錄》中羅列了意大利各地額佳肴美食:博洛尼亞的香腸、莫德納的夾心肘子、費拉拉朱圓餡餅、勒佐的■醬、皮亞琴察的奶酪和蒜味烙面、錫耶納的小杏仁餅、佛羅倫薩的三月奶酪、蒙扎的細香腸和肉糜、齊亞威娜的野雞和栗子、威尼斯的魚和牡蠣、帕多瓦的精致面包和各種美酒。而且人們在烹調時大量使用各種香料,像胡椒、丁香、豆籠、肉桂、杜松、姜等輔佐材料來增加食物的風味和刺激食欲。不過,從總體上看,十五世紀早期曾頒布“禁奢令”,人民的消費觀念還是比較質樸。但在十五世紀中期前后,一股消費的熱潮或“奢侈之風”開始在富有的城市顯貴和市民當中彌漫開來。1470年,那不勒斯國王的私生女萊奧諾拉到達羅馬時,舉行的宴會的瘋狂之舉讓人嘆為觀止;克萊芒五世繼位時的賀宴花費1.5萬金幣;佛羅倫薩每年要消費掉4千頭公牛和牛犢,6萬頭羊羔和綿羊,2萬頭山羊,3萬頭豬,佛羅倫薩住在城里的人每天要消耗140莫吉亞的谷物,每年有5.5萬加侖的酒運進城里。而且一度被視為奢侈品的蔗糖,在同時期的歐洲,只有少數貴族和富商才有機會使用,意大利人在十五世紀也曾大量使用。
另一方面,餐桌禮儀亦逐漸發展起來。上菜的順序、餐桌的擺放朝向和客人就坐秩序都有合理的安排。在15世紀時,人們漸漸以刀叉代替雙手吃飯,到16世紀時,意大利人餐桌上已經出現做工精細的陶瓷餐具。比較講究的人吃飯時,還放著音響,隨興吟詩、助興,偶爾也會招來一兩個陪侍。一些歐洲人到意大利旅行時,看到其餐桌上成堆的食物和餐具都大為驚嘆。
(二)服飾方面
長久以來,記者采訪水平的高低是非常個人化的東西,采訪中技巧的運用成為記者個人的法寶,帶上了神秘主義的色彩。新聞采訪是記者與被采訪對象進行信息交流與分享的動態過程,從傳播學角度講,記者與采訪對象交流與分享的是信息符號,聲音、語言、文字、圖畫、手勢、姿態、表情等都屬于符號。[1]文章擬就這些信息符號在采訪中的運用進行探討。
1.采訪中的語言符號與非語言符號
傳播學認為,人類使用的信息傳播符號分為兩類,一類是語言符號;另一類是非語言符號。語言符號是人類進行信息傳播與感情交流的主要工具,包括了聲音語言(有聲符號),文字語言(寫作符號)兩部分。語言符號傳播的特征是概念清晰,陳述按照時間順序,推理合乎邏輯規范,富有抽象概括性。非語言符號是指在聲音語言與文字語言以外的為人們的感覺器官接收的各類表象符號,例如人的神態、姿勢、服飾、色彩、人際距離、環境景別、音響、畫面等。非語言符號的意義在于符號自身。WwW.133229.coM表象是具體的,但含義往往模糊容易產生多義性。因此,非語言符號的傳播往往無秩序,且多通道,不如語言符號便于控制。[2]
2.采訪中語言符號的有效性
新聞采訪活動是一種語言交往行為。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哈貝馬斯在《交往行為理論》中認為,任何一種話語交往,分析它的語言成分,有如下幾類:一是建立人際關系的語言,二是陳述事實的語言,三是表達主觀意向的語言。分析一個采訪過程,從語言角度入手,同樣可以發現三種語言成分。第一,建立人際關系的語言,就是用來確定雙方身份定位、形成對話雙方心理認同的語言,它受社會規范和道德規范的制約。采訪對象屬于各行各業,地位有高有低,面對不同的對象自身要有一個正確的定位,比如采訪弱勢群體不應高高在上,對待領導干部則要做到不亢不卑,在記者主體與采訪對象間用語言首先建立起一種平等的語境。第二,真實性是新聞的本質和生命,在采訪活動中時刻都得遵守這一準則,包括采訪時記者對基本事實的語言陳述。即使是問"有什么看法"等,也得先交代有關情況,指出問題的范圍,引導對象進入問題的關鍵。第三,要實現語言的有效性,取決于提出這些愿望和疑問,發問者是否出自"真誠"的態度,要讓對象覺得你的行為完全是出于記者的道德良知和社會責任感。[3]
然而,要使采訪語言有效,以上三種類別的語言必須首先建立在可理解的基礎之上,這是成功交往必不可少的前提。可理解性體現在具體的采訪活動中,就是記者在措詞用句設計問題時,要根據不同采訪對象的個性特征、文化修養、思維特點來設計內容和次序,語言要力求通俗易懂,交流方式要因人而異、平易近人。此外,在可理解性的前提下還要滿足"適當性、真實性、真誠性"的要求,才能使三種類型的言語行為有效。
3.重視非語言符號在采訪中的作用
3.1非語言符號在新聞采訪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優勢。美國 現代 心 理學 家通過大量試驗得出這樣一個結果,"在信息的全部表達中,說話占7%,態度占38%,而表情動作占55%。"此結果反映的是人際交流中最初接觸的 規律 ,即人與人之間最初接觸時,信息的傳播有90%以上是靠非語言方式實現的。在新聞采訪過程中,被采訪對象與記者往往都是初次接觸,被采訪對象會根據記者的非語言符號來判斷是否接受采訪或在多大程度上敞開自己的心扉,所以非語言符號在新聞采訪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優勢。
3.2采訪中的非語言符號。在采訪中,非語言符號主要指的是體態語言。人類學家霍爾教授說:"一個成功的交際者不但需要理解他人的有聲語言,更重要的是觀察他人的無聲信號,并且能在不同的場合正確使用這種信號",這種無聲的信號就是體態語言,它是用表情、手勢、姿態等來傳遞信息,表達情感的輔助工具,是一種"伴隨語言"。從電視記者通常運用的人體各部位的姿勢、動作、表情等傳遞信息的情況來看,體態語可具體區分為表情語、首語、手勢語和體姿語四類。
表情語指的是人的面部表情,即通過面部表情來交流情感、傳遞信息的語言,表情語言是體態語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表情語中使用最廣泛、表現力最豐富的是目光和微笑。在新聞采訪中,目光和微笑是電視記者常用的非語言符號,無論是現場觀察還是與訪問對象交流,或是面對鏡頭述評播報,記者的目光和微笑都傳達著最豐富、最有效的信息。目光能表達記者對采訪對象的尊重和對采訪內容的關注,微笑往往是對被采訪對象的鼓勵和肯定。
首語是指人體頭部動作所傳遞的信息。手勢語是指人體上肢所傳遞的交際信息。體姿語是人的身體的各種姿態所傳遞的信息。這三種體態語的使用經常是同時進行的,也可以統稱為身體動作。[4]
3.3體態語在新聞采訪中的作用。一是表達態度,進行情感交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某種姿態來表達自己的態度,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經常需要利用某種身體動作來表達自己對新聞事件或采訪者的態度,通過運用體態語巧妙地向觀眾,向全社會傳達某種信息,表達情感,拉近心理距離,與采訪對象之間保持良好的交流氛圍,從而使采訪工作可以和諧地完成。如《焦點訪談》在1996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播出的《走進麻風村》中,記者采訪時主動與麻風病人握手。這位記者說,"我和麻風病人握手,就是想利用電視這種大眾傳媒最有效地消除人們對麻風病人的偏見和對麻風病的恐懼心理。"記者的態度和情感在這個小小的動作中得以充分體現,感受到這一切的不僅是麻風病人,還有觀眾,記者的采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動作強調語言信息。體態語還可以被用作強調記者希望引起采訪對象注意的問題和細節。比如,在提問中,記者可以利用手勢動作加強提問的語氣,從而使采訪對象注意到記者提問的要點;在現場播報評述中,記者也可以利用動作加強播報評述的力度,從而使觀眾注意到記者播報內容的重點。[5]
在日常采訪時,記者對人的觀察,除了語言行為的觀察之外,最主要的觀察就是:身體外的和身體的標記、身體的運動、人與人的空間距離,這三個方面都屬于非語言符號的范疇,通過觀察這些內容,可以得到大量關于人的深層心理動機等情況。[6]記者在觀察中,眼神、面部表情等體態語和服飾等無聲語言,與有聲語言及形體語言,均傳達著被采訪對象的思想、個性、文化修養、 藝術 品位,記者觀察得是否仔細,直接影響報道的傳播效果。因此作為一名新聞記者,在日常觀察中,一定要盡可能掌握這些知識,才能通過觀察對象的身體語言,準確捕捉到對方最真實的情感和深層心理,并適時調整自己的語言和非語言符號,進而實現與采訪對象 自然 、和諧的交流。
參考 文獻
[1]羅以澄.《新聞采訪學新論》[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
[2]林如鵬.《新聞采訪學》[m].暨南大學出版社,1998.
[3]任之春,高國立.《采訪語言的有效性》[j].《青年記者》,2002,9.
我們的經濟世界被各種經濟學雜志的論文和著作包圍,這些論文和書籍不但沒有讓我們對事物有更清楚的了解,反而更糊涂了。這些論文和書籍所構建的經濟史,基本上沒有遵循經濟學的主要原理。在歷史的洪流中,經濟生活的推動力――地理、科技和勞動力效率――似乎與日常經濟問題脫節了。
歷史證明,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并不能給仍在貧困線掙扎的國家提供多少啟示。世界上并沒有能保證經濟持續增長的靈藥,而復雜的經濟改革也不能保證貧窮國家的經濟能夠復蘇。事實證明,即便直接的經濟援助也并不一定能促進經濟增長。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國家實施的能使某些第三世界國家受益的惟一政策,就是對移民開放。
另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事情是,世界大部分地區人口福利的增長――兒童死亡率下降、成年人壽命周期延長、收入分配不均現象減少――并沒使我們比祖先更快樂。盡管我強調過,在如今這個時代,收入是影響我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收入并沒有給我們帶來多少快樂。
要證明上述觀點很簡單。我們可以對各國國民發放調查問卷,直接問他們有多快樂或者對現有生活狀態的滿意程度。盡管這種方法看似非常荒謬、原始,但除此之外,還能用什么方法衡量快樂呢?就單個國家而言,這種問卷的回答都與各種快樂的特征緊密相關。就所有國家而言,收入和快樂程度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在國家層面上,快樂程度和收入水平之間只有一點細微的聯系。
為什么高收入并不能在長期內給各國帶來更高的幸福程度?人們作了大量探討。對此,一個關鍵的問題是,人們的幸福程度不是取決于收入的絕對水平,而是相對于參照群體而言的相對水平,相對收入是決定人們快樂程度的關鍵因素。很可能我們生來就不會知足常樂,而總是與身邊的人攀比,只有自己做得更好時才會感到快樂。那些知足常樂的人,早在馬爾薩斯時代就被淘汰了。
這是否意味著,過去幾千年來,科技的巨大進步以及由此帶來的人均收入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沒有任何意義呢?羅伯特?弗蘭克提出,由于高收入和高消費所帶來的快樂程度的增長,是以競爭中失敗者的幸福損失為代價的,在所有國家提高收入水平的努力,都是一種社會資源的浪費。因此,應該對在社會地位的競爭中取得勝利的富有者課以重稅,以減少這種成本巨大的社會行為。但是,目前關于幸福程度的研究并不能給這種政策建議提供支持。加大富人的稅收負擔,可能會減少收入分配不均的現象,但并不會提高社會整體的幸福程度。我們需要更多的證據,才能證明收入分配更平均的國家總體上幸福程度更高。
迪頓擁有美英雙重國籍,現為普林斯頓大學德懷特?艾森豪維爾國際事務教授、普林斯頓大學伍德羅?威爾遜學院和經濟學系經濟學和國際事務教授。他是亞當?斯密的“老鄉”,1945年出生于蘇格蘭愛丁堡,然后在劍橋大學從本科一直讀到博士。迪頓早年曾先后就職于英國劍橋大學和布里斯托大學,后來于1983年來到美國,在普林斯頓大學工作至今。
諾貝爾經濟學獎表彰的是迪頓“在消費、貧困和福利等研究領域的卓越貢獻”。迪頓的工作極大地加深了我們對與消費有關的各個方面問題的認識,他在具體的個人選擇行為與總體的經濟結果之間建立起了聯系,對經濟理論和現實政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已經促使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出現了深刻的轉變。 從消費者理論到微觀發展經濟學
迪頓在計量研究方面有突出的才華,他與另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并稱“普林斯頓計量雙塔”,在計量經濟學界享有極其崇高的地位。迪頓原本是一位數學家,后來因為對人類經濟行為非常感興趣,才決定進入劍橋大學應用經濟學系學習經濟學。劍橋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是在20世紀40年代由198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人稱“國民收入核算之父”的約翰?理查德?尼古拉斯?斯通創建的(還得到了凱恩斯的幫助)。斯通是迪頓的導師,對迪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最初迪頓主要關注消費者行為,分析家庭和個人的需求、消費以及儲蓄等,他的博士論文的標題是《消費者需求模型及其在英國的應用》。1980年,他和約翰?米爾鮑爾合著的《經濟學與消費者行為》一書出版,立即成了經典著作,它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范式和相關理論及結果進行了全面總結,闡明了消費者理論在經濟分析中的作用。
隨后,他們又在《美國經濟評論》上發表了《幾近理想的需求系統》一文。2011年該文入選1970年以來《美國經濟評論》最頂級的20篇論文之一。在這篇論文中,他們根據斯通的消費需求理論,利用鹿特丹支出模型與對數轉換模型的函數逼近方法,提出了一個“幾近理想的需求系統”。這個系統后來被稱為迪頓―米爾鮑爾系統,為衡量消費者對價格和收入的反應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工具,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此后,在對收入和消費進行研究時,迪頓發現了“迪頓悖論”。宏觀經濟學傳統的永久收入假說認為,消費的波動要比收入的波動更為平滑,其解釋是,消費是由其永久收入決定的,由于永久收入的波動比當期收入小,所以消費的波動要小于收入波動(即更加平滑)。但是,許多學者在對收入的長期時間序列進行了分析后發現,收入通常是一個“一階自回歸過程”,這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今年的收入增長較快,那么一般來說明年的收入也會增長較快。對此,迪頓追問道:如果確實如此,那么因為永久收入是所有各期收入的均值,它的波動就會大于當期收入的波動,然而這樣一來,如果消費真的由持久收入決定,那么從理論上講消費的波動就應該大于收入的波動了。這個發現被稱為“迪頓悖論”。迪頓指出,要化解這個悖論,就需要研究個體的收入和消費,用個人層面的數據,來研究宏觀的消費行為,而個體的收入和消費卻與平均收入和消費完全不同。
20世紀80年代以后,迪頓逐漸將研究重心轉移到了微觀發展經濟學上。他是普林斯頓大學發展問題研究項目的成員,這個項目使得普林斯頓成為全世界研究發展經濟學的主要基地之一。在世界銀行工作時,迪頓主持了生活標準測度調查問卷的設計,然后取得了很多國家的家庭調查數據。利用這些數據,迪頓完成了很多有影響的研究,開拓了許多新的研究領域。
在以往,發展經濟學實證研究主要是基于國民賬戶總量數據進行的分析。但是現在已經完全不同了,發展經濟學作為一個蓬勃發展的實證研究領域,其基礎變成了來自單個家庭的詳細數據。迪頓是這個偉大轉型的主要推動者之一。一個例子是,長期以來,有些發展經濟學家認為低收入導致低卡路里攝入,而營養不良的人當然不可能盡展才智去發家致富,從而構成了一種惡性循環。這樣一來,向窮國提供國際援助時就要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援助著眼于促進經濟增長,但是收入增加仍然不能導致卡路里攝入量明顯增加,那么就應該直接援助糧食。迪頓關于收入和卡路里攝入量關系的研究表明,收入增加確實會導致更多熱量被消耗;但是另一方面,營養不良導致貧窮這個假設并沒有可靠的證據支持;換句話說,營養不良主要是低收入的結果,而不是相反。
在1997年出版的《家庭調查分析:發展政策的微觀計量方法》一書中,迪頓系統地介紹了家庭調查數據分析方法,包括家庭調查表的設計、經濟計量分析工具的選擇,還討論了相應的政策問題。迪頓強調,家庭調查是研究經濟行為和經濟政策的關鍵數據源。
貧困、不平等和幸福感
迪頓非常關注現實社會問題。幾十年來,迪頓對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他強調,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消費數據常比收入數據更加可靠。他給出了很好的范例,應該如何利用消費數據來衡量貧困、理解其決定因素。例如,貧困是在個人層面上定義的,而消費數據通常是在家庭層面上收集的,比較常見的處理方法是按照人均家庭總支出來衡量個人貧困程度,即假設兒童的消費與成年人相同。但是迪頓認為這種估計并不合理:兒童的消費支出通常僅為成年人的30%―40%,因此有兒童的家庭的人均貧困程度被夸大了。迪頓警告,使用國民賬戶數據往往會得到與使用家庭調查數據相反的結果。他還警告,對貧困水平進行跨國、跨地區比較時要特別謹慎。
迪頓特別對印度20世紀90年代的貧困問題專門進行了研究。有人認為,在這個時期,印度“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也有人認為,印度仍然處于“普遍貧窮”中。迪頓認為,關鍵的問題是貧困如何度量。他根據印度全國家庭抽樣調查數據,修訂了貧困發生率以及其他貧困標準,修訂后的結果與人均支出、各州產出和實際農業工資的趨勢一致。他和合作者通過對印度1993年-1994年和1999年-2000年全國家庭抽樣調查數據的分析,發現20世紀90年代印度的不平等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印度各邦內部特別是城市地區與農村地區之間的經濟不平等惡化了。
近些年來,迪頓也非常關注人們的幸福感和不平等問題。2001年,他出版了《健康、不平等與經濟發展》;2013年,他又出版了《逃離不平等:健康、財富和不平等的起源》。尤其是后者,成了一本暢銷書。在這本書中,迪頓主張從更多的維度來刻畫人們的福祉,例如健康、自由、幸福感,等等;同時,在討論不平等問題時,也要關注這些指標的不平等,而不能只考慮金錢。另外,迪頓還在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合寫的《高收入提高了生活評價但沒有改善情感福祉》一文中,系統地闡述了金錢與幸福感的關系:錢多可以帶來較滿意的生活,但是不一定能帶來更多的幸福感;不過錢少一定是與情感痛苦有關。迪頓建議,在對各國福祉進行比較時,直接詢問人們的自身情況或許比用貨幣指標衡量更加真實可靠。 在理論和現實之間
稱迪頓為微觀經濟學家當然沒有錯,但是更準確的稱呼或許是“微觀計量經濟學家”。好的計量經濟學研究,必定是理論模型與優美的統計計量(檢驗)方法和新穎可靠的數據的結合。迪頓的研究正是如此,它們構成了理論和數據之間的完美的橋梁。從分析人們的消費和儲蓄行為,到探究消費和收入之間的關系,再到將微觀計量方法擴展到對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人們的收入水平、幸福感、貧困和不平等的研究,并利用新型的家庭調查數據檢驗它們之間的關系,迪頓自始至終一直在致力于協調理論與現實、模型與數據。
有人稱,迪頓是一個懷疑主義者。在做出任何一個結論之前,他總是要求看到更多的數據。他認為,世界是非常復雜的,把世界化約為簡單的理論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在別人眼中的“因”和“果”之間,迪頓經常會看到無數個“第三因素”(例如,他說,并沒有“你更健康,所以更富有;你更富有,所以更健康”這種“規律”,中間可能發生很多事情)。
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迪頓也確實經常扮演置疑者的角色:從對“理性預期假說”的挑戰,到對以總量分析為特色的宏觀經濟分析方法的揚棄,從對外國援助的批判,再到對用“隨機對照實驗”方法評估發展中國家政策干預的有效性的做法的否定,都是如此。
美國著名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被稱為“爵士樂時代的代言人”、“爵士樂時代的優秀編年史家”,《了不起的蓋茨比》(The Great Gatsby,1925)的發表奠定了他在美國文學中的地位。無論在思想意義還是在藝術水平方面,《了不起的蓋茨比》都堪稱20年代“美國夢”破滅的一首絕唱。小說以蓋茨比和美國上流社會的時髦女郎黛茜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并通過嚴謹的結構布局和嶄新的敘述視角,將“美國夢”的幻滅這一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不愧為“爵士時代”的一部巨作。而本文認為,作品最動人心弦的力量還在于,小說中揭示了三種關系的異化: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反映出菲茲杰拉德對現代人處于異化狀態的關注。
一、異化
關于“異化(alienation)”概念的起源,各位學者的說法并不一致。有學者認為其起源于基督教的《舊約》,也有認為其是源于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的著作,還有認為其源于佛教、伊斯蘭教的教義等等[1]。本文探討的異化是在近論框架下所產生的概念。法文“aliener”和“alienation”,現在通譯成“異化”(前者是動詞,后者是名詞),它的本意是“轉讓”或者“出賣”。
近代,在社會政治學意義上使用異化一詞的是盧梭。,盧梭將異化概念加以普泛化,他認為,異化就是人的不自由的狀態,即依附。而德文的“異化”被黑格爾運用于其哲學之中才獲得了深刻的哲學意義。黑格爾是經典異化理論的真正創始人。黑格爾認為,異化指的是主體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分裂出他的對立面的客體,而客體后來反成為支配主體的力量[2]。
異化在人類歷史上的表現就是人與自然、歷史與人倫、理性與感性、現實與理想的二元分裂。它所反映的實質內容,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迥然相異的詮釋。盧梭以“社會契約學說”視之,叔本華以“唯意志論”視之,尼采以“超人哲學”視之,黑格爾以“自我意識論”視之。異化觀獨得其要,馬克思是這樣定義異化的:“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即勞動的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物,作為不依賴于生產者的力量,同勞動相對立。”[3] 也就是說,馬克思認為,在異化活動中,人的能動性喪失了,遭到異己的物質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將其異化理論闡述為四個方面:勞動產品的異化;勞動本身的異化;人的本質的異化;人與人的異化。[4] 在哲學視野下,這一理論亦可歸化為人與自我的異化、人與自然的異化和人與人的關系的異化。“異化”是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突出特征,并逐步成為貫穿西方文學的基本主題。一些現當代嚴肅作家的著作中,描繪了一幅幅“社會荒原”的凄涼畫面。本文正是采用馬克思的異化觀,對《偉大的蓋茨比》中的蓋茨比美國夢的幻滅從三個方面,既人與自我,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的異化,進行深入的分析。
二、從人的異化到美國夢的幻滅
“美國夢”源起于殖民主義時期,其代表人物為本杰明·弗蘭克林,他的一句 “自助者,天助也”概括了美國夢的本質特征。“美國夢”代表著最大化的個人自由,最先進的物質進步和最豐富尤其是最平等的成功機會。換句話說,人人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個人成功,即獲取財富。菲茨杰拉德筆下的爵士時代,經濟繁榮,許多投機者一夜暴富,成了眾人的榜樣,因而也賦予了美國夢前所未有的吸引力。然而,這一時代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精神墮落和道德淪喪。人們盲目追求物質生活,享樂主義盛行,財富成為成功的唯一標志。《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作品,向讀者展示了荒涼的現實世界,這個世界里充斥著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人關系的異化,并最終導致了蓋茨比夢想的幻滅。
人與自我的異化主要體現為:蓋茨比夢想的異化。年輕時的蓋茨比懷著最為傳統的美國夢,以富蘭克林為榜樣,試圖通過自身的勤勉和努力奮斗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然而,他受到了大富翁丹·科迪的影響,開始不擇手段的賺錢。上流社會富有而美麗的女子黛西的出現使蓋茨比的美國夢有了具體的化身。為了贏回初戀情人黛西的愛,蓋茨比通過非法販賣私酒,一夜暴富,并期望通過財富使自己重拾過去的好時光,運用物質手段去實現精神夢想正標志著蓋茨比美國夢的腐敗。而“聲音中充滿著金錢”[5]的黛西,作為蓋茨比美國夢的化身,同時也是上流社會虛榮、世故的代表,將車禍嫁禍于蓋茨比。碩士論文,消費主義。當他揭開了“夢”的面紗后,才發現它是如此的空洞和虛幻,生命和愛情的失去標志著蓋茨比美國夢的徹底破滅。
人與社會的異化體現為:蓋茨比借助“炫耀性浪費”來顯示自己的地位,并向上流社會滲透,但是上流社會文化決定了蓋茨比最終的失敗。碩士論文,消費主義。碩士論文,消費主義。《偉大的蓋茨》涉及了“美國夢”主題,美國夢,簡而言之就是對成功的追求。碩士論文,消費主義。成功的標志是獲得財富和名聲,而“到達社會金字塔的頂端便可同時抓住這兩者”,因此成功也往往意味著跳脫原有的階層、躋身于上流社會。碩士論文,消費主義。蓋茨比顯示了他對上流社會文化的模仿和對自身修養的自卑,而以湯姆為代表的貴族們利用其在教育、教養、審美方面的優勢,對欠缺文化修養的暴發戶們進行排擠和打擊。在當時那個充斥著物質享樂,膚淺和私欲的黑暗世界里,曾經壯志凌云追逐夢想的蓋茨比終將以失敗而告終。
人與人的關系的異化體現為:人與人之間只有金錢關系,毫無道德準則可言。蓋茨比以各種手段炫耀財富,因為他相信金錢可以買到愛情,買回黛西。由于她是只重金錢而本身沒有實際價值的人,她是“金色的姑娘”,她不可能是幸福和愛情的化身,也不可能給蓋茨比的生活帶來意義和滿足。他建議用金錢來酬謝尼克為他和黛西安排了約會,卻對默特爾的慘死無動于衷。而他身邊的人更為殘酷:黛西,如此“純潔”、“美麗”的女子,居然在肇事逃跑后毫不愧疚,無視蓋茨比的命運,而去與丈夫度假;湯姆在談笑間就借威爾遜之手除掉情敵蓋茨比,毫無道德準則可言。
三、異化原因分析
通過對這些扭曲靈魂的描寫,菲茨杰拉德表達了自己對人類處于異化狀態的擔憂。人是不能生活在真空狀態的,人必然受到社會影響。在上世紀20年代,消費主義大行其道,其基本特征是炫耀性、時尚性和揮霍性。消費主義所帶來的倫理后果是人類的生存危機、社會的消費不公和人成為物的奴隸。消費主義使人成為物的奴隸,喪失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追問能力。人不僅有物質的需要,而且還有精神的需要; 人不僅應當追求物質的富足,而且應當追求精神的富有。雖然沒有物質的滿足,人則無以生存,但沒有精神的追求,人的生存則無疑是異化的存在。
消費主義者只關注自己眼前的消費和物欲的滿足,而沒有對未來的長遠籌劃,更沒有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追求。它割斷了自身同未來的肯定性關系,“只留下以關心當前的滿足來掩蓋的自戀人格”,而“當人們隨著喪失對人類未來的信心也喪失從前對任何傳統形式的宗教性信仰時,就會陷人及時行樂的境地”。[6]一旦人們過分地沉溺于物質財富的占有和消費之中,則必然是精神的貧乏和心靈的空虛。在物欲主義的洪流中,人們迷失了自我,喪失了對于人生價值和意義的追問能力,雖然“我是誰”的呼聲不絕于耳,但現代文明所造成的人的孤獨、冷漠和人類靈魂的失落,卻無法使人找回真正的自我。對于財富的占有和消費,似乎成了人們自我價值確證的惟一形式。碩士論文,消費主義。
總結
綜上所述,異化問題是人類發展進程中一個非常難以逾越的痛苦經歷,人的價值觀、傳統的道德觀和信仰等缺失。蓋茨比美國夢的幻滅的直接原因在于他樹立了虛妄的愛情理想,他希望通過自己的物質成功來贏得愛情和社會地位,但是在當時那個消費主義大行其道,充物欲橫流的黑暗世界里,人的信仰出現了危機,并且產生了三種異化:人與自我,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使天真浪漫的夢想家蓋茨比終將以失敗而告終,鑄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參考文獻
[1]陸梅林,程代熙編選.異化問題.上卷[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1.
[2]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下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38.
[3]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3.
[4]馬克思.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2.
[5]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M].巫寧坤,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209.
卡尼曼在做諾貝爾演講時,特地提到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終身教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行為科學中心主任奚愷元以及他的研究成果——幸福學。隨著對奚教授的幸福學的逐步了解,我越來越覺得它能給管理學以新的啟示,尤其在中國。中國人從來就很看重自己的生活,是世界上最懂得享受的民族之一,也應該是對幸福最敏感的民族之一,所以我們不是更應該研究幸福學這一新興科學以及它的作用嗎?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幸福學能給管理學什么樣的的啟示吧!
(一)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管理中對人性的不同假設,形成了不同的管理出發點、管理方式和手段,形成不同的組織資源配置模式。傳統的假設有:受雇人、經濟人、社會人、管理人,但不論哪一種都基于理性人的基本假設,這也是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但實際上人真的能在任何時候都保持理性嗎?答案是否定的。實踐證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假設你到桃李苑買炸排,它們在配料和口味上完全一樣,只是其中一塊比另一塊明顯大,你是不是愿意為更大塊的付更多錢呢?答案似乎是顯然的,人們總是愿意為更多東西付更多錢,但實際生活中卻并非總是如此。讓我們看一個奚教授做的冰淇淋實驗吧。有兩杯哈根達斯冰淇淋,一杯有7盎司,裝在5盎司的杯子里看起來快要溢出來了,另一杯是8盎司,裝在10盎司的杯子里,看上去還沒裝滿。你愿意為哪一杯付更多錢呢?
如果人們喜歡冰淇淋,那么8盎司的冰淇淋比7盎司多;如果人們喜歡杯子,那么10盎司的杯子也比5盎司的大。可是試驗結果表明,在分別判斷的情況下(也就是不能把兩杯冰淇淋放在一起比較),人們反而愿意為少量冰淇淋付更多錢,平均來講,人們愿意花2.26美元買7盎司的冰淇淋,卻只愿意花1.66美元買8盎司的冰淇淋。這讓人很難接受,但更多的實驗得到了相類似的結果。
這便是卡尼曼等心理學家所描述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們在決策時并不是去計算一個物品的真正價值,而是用某種比較容易評價的線索來判斷。比如在上述試驗中,人們其實是根據冰淇淋到底滿不滿來決定如何花錢的。
這對企業決策,商場擺貨方式等都有啟發(試驗表明兩樣都好的東西分開來擺較好,兩樣都差的東西則放在一起比較好),甚至影響著政府的決策。比如政府想通過減稅來刺激消費,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降低稅收水平,一種是退稅。從金錢來看減收5%的稅金和返還5%的稅金是一樣的,但是在刺激消費上的作用卻不大一樣。人們會覺得減收的稅金是自己本來該得的,是自己掙來的,所以增加消費的動力不大,但返還的稅金則好比一比意外之財,刺激人們更多的消費。所以退稅要比減稅更有效。
(二)"前景理論"二定律
面對風險決策,人們會選擇躲避還是勇往直前?這當然不能簡單絕對的回答,因為還要考慮到決策者所處的環境,企業狀況等情況,我們先拋開這些條件來研究在只考慮風險本身的時候,人們的心理對決策的影響。這時候我們會得出很有意思的結論。
卡尼曼的"前景理論"有兩大定律:(1)人們在面臨獲得時,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風險;而在面對損失時,人人都變成了冒險家。(2)人們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損失的痛苦要遠遠大于獲得的快樂。
來看兩個好玩的試驗:一是有兩個選擇,A是肯定贏1000元,B是50%可能性贏得2000元,5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你會選擇哪一個呢?大部分人會選A,這說明人是風險規避的。二是有這樣兩種選擇,A是你肯定損失1000元,B是50%可能性損失2000元,50%可能性什么也不損失。結果大部分人會選B,這說明他們是風險偏好的。
可是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兩個實驗其實是一樣的,只是玩了個文字游戲而已。第一個實驗中假設你剛剛贏了2000元(以此為參照),那么如果你選了A就相當于肯定損失了1000元;選B50%可能性贏2000元就相當于50%可能性不損失錢,5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就相當于50%可能性損失2000元。
這個似乎玩文字游戲的實驗結論對管理決策是很有意義的。舉個例子,一家公司面臨兩個決策,投資方案A肯定盈利200萬元,投資方案B有50%的可能盈利300萬元,50%的可能盈利100萬元。這時候如果公司定的盈利目標比較低,不如說100萬元,那么A方案看起來好像多賺了100萬元,而B則要么剛好達到目標,要么多賺200萬元。A和B都是獲得,那么大多數人會選A方案。但要是公司定的目標比較高,比如是300萬元,那么大多數人會選B方案,員工會抱著說不定會達到目標的心理,去拼一下。這說明老板(決策者)完全可以通過改變盈利目標來改變員工對待風險的態度。
我們在寫一事一議的議論文時可從如下方面入手:
一、分析材料,提煉觀點。因為“一事一議”屬于給材料作文,所以寫好“一事一議”的第一步就是認真閱讀材料,然后抓住關鍵段落、句子或詞語認真分析,歸納出材料的中心。概括出材料的中心,只能算讀懂了材料,要發表議論還需要在讀懂的基礎上推進一步,即針對材料的全部或某一方面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這個看法就是“一事一議”的論點。一個材料有時可以提煉出許多觀點。同樣一個材料,由于提煉的觀點不同,便會出現論點不同的文章,因此在提煉觀點時,應選擇最佳角度。
二、擬好題目,力求醒目。“一事一議”的作文一般都是沒有題目的,需要我們自己來擬。
我們擬題時要注意緊扣論題,力求醒目。要盡量防止擬題的平泛,人云亦云;也要盡量防止擬題大而空。
三、寫好開頭,簡明扼要。人們常說萬事開頭難,然而開頭又是關鍵。寫“一事一議”的開頭,必須緊緊扣住所提供的材料內容,文章的開頭首先要概述材料,然后根據它的意義或教訓提出自己的觀點,即文章的論點。這部分用的筆墨不宜太多,否則喧賓奪主。初學寫“一事一議”的學生常犯的毛病有兩個:一是先將材料從頭到尾抄一遍,這是要求不允許的;二是在概述原材料時,抓不住重點,抓不住關鍵的語句,意思表達不清。以上兩個毛病均反映出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及表達能力較差。因此,在概述時一定要抓住重點和關鍵語句,力求簡明扼要。這才有利于觀點的提煉。
四、緊扣材料,合理論證。在論證中,要緊緊扣住這個材料闡明觀點,議論的內容要具體、集中。可以聯系現實將議論向深廣展開,但不要脫離原材料空發議論或使論題轉移。
【病文展示】
我看中學生高消費
劉 佳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同學,會發現在我們青少年學生中出現了高消費的現象,這些人出門打的士,穿名牌,吃的要貴,用的要高級,他們只講鋪張浪費,不注意勤儉節約。中學生們在吃、穿、娛樂方面的消費要求很多,比成人的支出毫不遜色,且呈快速增長的態勢。(開頭擺現象,引出下文的寫作,這一點很好。)我認為:這是極不適宜的。(點出自己對這類事的看法。下文也應著重突出“極不適宜的”的原因。)
縱觀現在我們身邊中學生高消費情況,以以下現象最為突出。(下面又是擺中學生高消費的現象,這里與第一段的內容有明顯的重復。)
一是很多學生樂于搭伴用餐,大吃大喝并且零食不離嘴。很多中學生喜歡幾個同學吆五喝六地一起吃飯,他們覺得熱鬧又時尚;有些中學生效仿成年人喝著啤酒和高檔飲料,邊喝邊侃。喜歡吃零食是當今中小學生的又一特點,他們喜歡吃一些流行的新、奇食品,這些食品其實并無營養,是典型的“垃圾”食品,但因為廣告打得好,學生們就爭先恐后的購買。(這些現象只需在開頭點出即可,目的在于引出事例,而應把重點放在我們對這事的看法與態度上。)
二是一些學生為了擺闊,現代通信工具隨身帶。現今中學生移動通信工具使用率逐年增高,盡管大多數學校為了不影響學生的上課質量,不允許學生帶通信工具到學校,但很多學生還是悄悄地懷揣手機或小靈通入校。移動通信工具成為當今中學生擺闊、顯示自己的一個重要標志。
三是一些學生為了追求時髦,不顧家庭的實際情況而崇尚品牌。他們追求時尚,崇尚時髦,喜歡穿品牌服裝和鞋子是現在中學生的又一特點,有些學生甚至不是品牌不上身。相信如果不是學校要求統一穿校服,他們的衣著消費還會更高,支出會更大。顯而易見,部分中學生高消費的出發點在于仿效富裕人群的生活,在他們看來,是否擁有某些物品成為他們顯示自己的標志。
中學生高消費在目前是不合適的,(為什么不合適呢?沒有恰當的論據來證明,這樣的觀點也就沒有說服力。)我們應杜絕這種現象。
【評改指津】
本文能從現在中學生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引入問題,這一點很好。但是遺憾的是作者并沒有按第一段的思路來行文,而是中途改道了。以后的三、四、五段大寫特寫目前中學生高消費的種種表現,這顯然是“敘”而不是“議”了。
建議在升格本文時,多寫寫自己對中學生高消費這種現象的看法和認識,既然作者認為這是不合時宜的,就要說說為什么不合時宜,要注意用合理的事例與道理來印證自己的觀點,讓別的同學能夠接受你的觀點。
【升格佳作】
我看中學生高消費
劉 佳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同學,會發現在我們青少年學生中出現了高消費的現象,這些人出門打的士,穿名牌,吃的要貴,用的要高級,他們只講鋪張浪費,不注意勤儉節約。我認為:這是極不適宜的。(由現象入手,進而提出論點,觀點鮮明,引人思考。)
說高消費極不適宜,首先它不符合我們如今的國情。現在,我們國家的經濟雖然有了很大的發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改善。但是,國家經濟還不發達,人民生活水平還比較低,一些邊遠地區的少年兒童沒錢上學。在這種情況下,高消費是行不通的。(先從主要的方面來分析,說理透徹,讓人信服。)
我不提倡高消費,是因為高消費還是一種腐蝕劑。它使青少年揮霍別人的勞動果實,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辛勤勞動的基礎上。有些青少年為了要一雙“耐克”苦求爹媽,這對那些拿工資的家長來說,就變成了一個沉重的負擔。我們在學校中上課是不創造價值的。這就要求我們,要珍惜別人為我們提供的各種條件。我們青少年正處于人生最適宜播種理想的時候,切莫沉醉于追求物質享受,折斷自己理想的翅膀。(從青少年自身上來分析,使得文章很有針對性,很能引起青少年學生的深思。)
香港的“船王”包玉剛家財萬貫,卻依然以儉治家,每天仍坐公共汽車上下班。這似乎有些不可思議:這樣一個億萬富翁,買一輛小汽車又算什么,何至于“摳門兒”到這個地步?其實他并不是吝惜那幾個錢,而是時時告誡自己切莫貪圖享受,追求奢侈生活。烈士有這樣一句話:“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由此可見,事業離不開儉樸。(運用事實與道理論據相結合的方式,有力地證明了文章的中心。)
今年的“兩會”已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會場全部采用節能光源,減少照明用電。我們從這處細節中不難體會到,我們個人的事業想有所成就,我們的國家想要強大,我們的社會想要健康發展,就必須提倡儉樸。尤其是中學生,應該反對高消費。(既總結上文,又回應開篇,使得文章結構圓合,主題鮮明突出。)
課題名稱:哈爾濱理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9年教學研究立項課題,課題名稱:當代大學生幸福體驗狀況與幸福觀教育研究,編號:(2009B017)
一、概述
21世紀以來,當代大學生的思維和價值觀念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為了適應大學生的需求,幸福觀教育也應該從內容及形式上發生改變。當前大學生幸福觀的主流是積極的,適應和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但是,受到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種價值觀念的影響,導致了大學生對幸福有不同的體驗,從而對追求幸福的途徑也有不同的設想。近幾年,我國有多位學者開展了大學生幸福觀研究,他們普遍認為大學生幸福感狀況并不樂觀,存在很多危機。因此,加強當代大學生幸福體驗狀況與幸福觀教育研究就成了一項重要課題。
二、影響大學生幸福體驗狀況的因素
1、金錢、享受對幸福的影響。金錢和物質財富是實現個人幸福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培養個人正確幸福觀的前提。對于物質匱乏的人來說,為了生存不得不四處奔波、居無定所,因此就無法體驗到人生的幸福,總有痛苦的感覺。大量數據顯示,大學生每年的人均消費水平要比全國國民的平均消費水平高出許多。他們在物質生活上是豐富的、幸福的,但是有很多學生仍感受不到這種幸福。有的學生為了追求更高的物質享受,不惜出賣自己的和青春。
2、情感困惑對幸福的影響。許多大學生將“體驗愛情幸福”及“充實大學生活”作為戀愛動機,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只重視戀愛過程,卻不在意結果。一般情況下,戀愛結果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大學生一旦出現感情問題就會感到失落、自卑、迷茫,給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所以,大學生情感問題就是影響大學生幸福感的關鍵因素之一。
3、就業壓力對幸福的影響。就業形勢的日益激烈,使大學生們感到很多無可奈何。由于競爭激烈、就業矛盾的突出,不少高校畢業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有一部分畢業生在新的就業體制和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心理準備不足,在就業過程中出現了多種心理偏差,從而影響了他們的就業。針對這一情況,高校教育者通過就業指導和心理指導轉變了大學生錯誤的就業觀念,使大學生認清形勢,認識自我,以減輕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增強大學生的幸福感。
三、當代大學生幸福觀教育的意義
1、有利于大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幸福觀與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密切的關系,一個人的幸福觀正確,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一定是積極向上的;反之則是有所偏頗的。所以,教育者在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時,應以幸福觀教育促進大學生確立、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有利于大學生高尚道德觀的形成。幸福觀與道德觀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很多大學生對幸福的感知與追求存在著誤區,便將幸福與以“不道德”所獲取的收益之間的關系相混淆了,導致大學生出現道德問題。總之,對大學生進行幸福觀教育,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
3、有利于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形成健康人格的前提與基礎就是幸福觀,只有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知道如何獲得真正的幸福,才能夠消除憂慮、孤獨、煩躁、苦悶等心理障礙,才能夠愉快的面對生活中的苦與樂。所以,幸福觀教育與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是息息相關的。
四、大學生幸福體驗狀況與幸福觀教育研究的主要內容和關鍵問題
1、確立指導原則,構建理論依據。以的基本原理和科學發展觀為基本的指導原則,綜合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學的有關理論以及心理學、哲學、倫理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的相關知識和最新的理論成果,論述幸福的內涵和本質,理清闡釋幸福、主觀幸福感和幸福觀教育等基本概念。
2、開展調查研究,掌握有效數據。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狀況進行詳細調查、研究,運用多種調查方法,科學設計調查方案,做到點面結合,橫向比較,最后對調查所得的數據進行總結。
3、對狀況特點進行歸納總結,并剖析其中的影響因素。根據調查資料及數據顯示,對當代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要深入分析當代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和幸福觀狀況、發展變化的物質條件和影響因素。
4、多運用理論成果,解決好現實存在的相關問題。大學生幸福指數的提升,不僅是國家、社會、高校的責任,大學生自身也起著關鍵作用。對于高校來說,應及時轉變觀念,加強大學生的幸福觀教育。主要有以下幾種措施:
(1)重視幸福觀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中體現和強調幸福觀教育。(2)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優化育人環境,建立健全各項服務和設施條件,多為學生營造幸福環境,提升其對大學生活的幸福體驗感。(3)引導大學生改變錯誤觀念和不良習慣,多體驗身邊的幸福,消除消極情緒,發現幸福所在。
參考文獻:
一、文化營銷和消費社會的含義
(1)文化營銷。文化營銷是有意識地構建企業的個性價值觀并尋求與消費者的個性價值觀匹配的營銷活動。文化營銷包括三層含義:一是企業須借助于或者是英語不用特色的環境文化開展營銷活動;二是文化因素必須滲透到市場營銷組合中,營銷者必須綜合地運用文化因素,制定出有文化特色的市場營銷組合;三是企業應充分利用CI戰略(企業形象戰略)與cs戰略(顧客滿意戰略)全面構筑企業文化。(2)消費社會。消費社會的特征主要有三點:消費社會商品十分豐盛;消費主義是消費社會的核心觀念,“消費主義”觀念認為,人活著,不是為了生活,而是為了消費;不是為了實現人的價值,而是為了顯示能夠消費什么;消費社會的人被物所支配。
二、中國消費文化的現狀
1.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影響下的消費文化。第一,中庸之道。大理學家朱熹認為,中庸就是“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這種價值觀反映在消費者行為中,有四方面影響:一是含蓄的審美情趣,如喜歡淡雅的布藝等;二是強調“共性”,例如跟風購買等;三是反對超前消費;四是在做購買決策時,重視模糊思維。第二,注重人倫。人倫即是人類社會中以維系到的秩序的人際關系,是人們應當遵守的行為準則。中華文化強調以家庭為本倫,消費者在作出購買行為的時候,會從家庭,集體角度出發考慮,不僅僅是依靠自己的偏好。第三,面子主義。中國人愛“露臉”,厭惡“丟臉”。反映在消費行為上,許多消費不是為了自己的需求,而是為了別人的評價,或者是社會的評價。
2.西方消費文化的入侵及影響。西方消費文化主要是以“消費主義”為主的一種文化,在很多方面都與中國消費文化有著很大的不同。在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共同影響下,中西方消費文化的融合的產物——消費社會下的消費時尚心理誕生。消費時尚心理在現代中國消費文化中占有主導地位,它的大前提是消費社會,也就是中國消費市場已經在逐步轉型。消費時尚一般遵循著這樣幾個原則:循環原則——時尚可以卷土重來:從眾原則——追逐品牌;求新原則——標新立異;價值原則——珍貴等同于有價值;常態曲線原則——發展興起衰敗;樣式差異原則——地區、群體差異。就形成了一種心理定式:同中求異,異中求同。這種定式對于營銷者,或者是產品的生產者來說,都是有很重要的啟示的。 三、對企業制定營銷策略的啟示
首先,企業需要學會分類。作為一個大企業,需要掌握不同的群體的消費心理,各個擊破;對于一個小企業,更好的做法就是有的放矢,專注于一個群體。其次,企業需要學會心理學在營銷中的應用。(1)阿西實驗——從眾的利用。阿西實驗證明了人的從眾心理,也可以間接推算出中國人在消費時共同的“需要外界正面評價”的心態。這在中華消費文化中的體現就是對于品牌,時尚以及高精尖的追求,很多商家利用了這一點,不惜重金打造自己的品牌,請明星代言,樹立品牌價值。在企業的大型決策之下,單一的營銷活動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促銷是最能利用消費者的從眾心理,如果能智能一個由吸引力的促銷手段,銷售額必然會有很大的增長。(2)消費閾值——產品,價格的制定。每個消費者心中都存在有閾值。由于群體不同,閾值也就不同。年輕的或者是沿海、對于西方消費比較認可的消費者,可能對于產品范圍的閾限比其他消費者更具寬容性,更易接受比較標新立異的產品。企業在制定銷售品價格的時候,必須注意到顧客的閾限,在閾限內,便是營銷者可以控制的價格,可以方便做許許多多的調整和策略。(3)營銷者做主——新時代的營銷心理。2002年,布歐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心理回家卡尼曼教授在其“前景理論”中,對傳統經濟學中的“理性人”基本假設進行了反駁。其理論有三個結論:人們在做決策時,并不是去計算一個物品的真正價值,而是用某種比較容易評價的線索來判斷;人在心中為金錢建立了不同的心理賬戶:損失的痛苦大于獲得的快樂,輸贏取決于參照點,人們最終追求的幸福,而不是金錢。營銷心理學必須強調,心理與行為是可以引導和控制。營銷者可以影響消費者的感知。最后,企業加強對于消費者的關注,是企業關注消費文化的基礎。任何一個好的企業,都應盡心盡力去做銷售。
參考文獻:
[1]鮑德里亞.《消費社會前言》,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10)
[2]王建國.《銷售與市場》,2009-03-17
“戶口、職業隔離與中國城鎮的收入不平等”
《中國社會科學》2014年第6期
對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的分析結果顯示,農民工與城鎮工人之間存在很大的收入不平等,且農民工確實在城鎮勞動力市場上遭遇職業隔離,這使他們很難進入經濟回報較高的職業。而這兩組人的收入差異主要來自以戶口性質為基礎的職業隔離,而非同工不同酬。
城鎮地區內部的職業結構障礙是導致農民工低收入的主要原因,而職業隔離對收入差異的影響與農民工在性別、婚姻狀況、教育和年齡等方面的特征分布密切相關,其中教育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農民工普遍在農村接受教育且近80%的人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城鄉地區間不平衡的機會結構,尤其是教育機會的巨大不平等,是導致農民工被隔離在低端職業從而影響其收入的重要原因。
由于農民工和城鎮工人不僅在職業分布上,而且在教育等其他特征上也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檢驗戶籍身份對每小時工資收入均值的影響。結果顯示,農民工只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類型內收入比城鎮工人低;在國有/集體企業和私有部門,農民工的收入比可匹配的城鎮工人反而更高。
農民工在國有/集體企業和私有部門中比城鎮工人收入更高,可能是因為留在城里的農民工具有選擇性。如當進城打工的農民工面臨嚴重的健康問題時,他們通常會選擇返回農村老家。因此,經過選擇且留在城鎮地區的農民工很可能比城鎮當地居民更加健康,而健康與勞動力市場中的表現如職業收入密切相關。
因此,要改善農民工在城鎮的經濟社會地位,需要在國家層面制定長遠的相關政策,改善城鄉間在教育機會等方面存在的結構不平衡狀況,更要集中梳理城鎮地區對外來人口/勞動力相關的歧視性政策措施,完善相關制度,消除針對農民工的準入障礙,打破勞動力市場的職業隔離,建立公平、開放、統一的勞動力市場,使農民工獲得平等的就業權。 制度 新農保制度建設還需要完善
中央財經大學 張川川等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
效果評估收入、貧困、消費、
主觀福利和勞動供給”
《經濟學》(季刊)2014年第14卷第1期
自2009年以來,“新農保”對農村老年人收入、貧困、消費、主觀福利和勞動供給的影響如何?
對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數據進行研究發現,“新農保”政策的實施顯著提高了農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減少了貧困的發生、提高了其主觀福利,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家庭消費和減少了老年人的勞動供給。而理應作為首要政策目標人群的健康狀況較差的老年人受到的政策影響更大、更顯著。
這些表明“新農保”政策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對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民消費、促進農戶家庭和諧以及實現老有所養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另一方面,“新農保”政策對農村家庭消費和農村老年人勞動供給所產生的影響在規模上十分有限,就切實促進農民消費和最終實現農民老有所養而言,“新農保”制度建設還有很大完善空間。 觀點 婚姻使人更快樂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John F. Helliwell等
“家庭生活如何?關于婚姻的新證據和幸福的設定點”
NBER工作論文第20794號
有關主觀幸福感的研究發現,婚姻與幸福正相關。有人認為,這種相關性可能是因為更快樂的人比較容易結婚。而另一些人提出證據表明,婚姻帶來的幸福不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