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6:4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情感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命題激趣,誘感。
學生作文是傾吐生活積累的過程,是學生實際生活的反映。學生作文首先接觸的是題目,題目新穎且有鮮明的色彩、飽滿的感情,才能使學生的寫作情感在心中激蕩起來。反之,命題不考慮學生的生活積累,不考慮能否引起學生作文的興趣,在一定意義上會違背學生的寫作心理,壓抑學生的作文情感。“只有從兒童心底流出的命題,兒童才會以極大的興趣對待它。”葉圣陶先生的這句話道出了作文命題的真諦,命題要充分考慮兒童的感情實際和需要,必須符合學生的生活積累,觸動學生的心弦,誘發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作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命題要注意“四性”。一是啟發性。有啟發性的命題不但能勾起學生對生活的回憶,使之頭腦中浮現出作為寫作素材的各種各樣的鮮明形象,而且能開拓學生思路,能由此及彼產生聯想,誘發他們潛在的情感。二是趣味性。心理學研究表明:大腦皮層下的中樞神經傳至大腦皮層的情緒沖動,好像在喚醒正在沉睡的大腦皮層細胞,使它們積極活動起來。趣味性的命題能喚起學生的這種情緒,使之產生“我要寫”的積極愿望。三是動情性。動真情,是學生作文的興奮點,動情性的命題能引起學生的創作激情,產生寫作沖動。四是靈活性。葉圣陶先生說過,命題作文是“不得已而為之”,“學生所寫的,必須是學生積蓄的”。我們在命題時要克服公式化、概念化、成人化等傾向,注重靈活性。可采用“規定范圍”(半命題)、“自由命題”等形式,使學生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愛好,拓寬思路,暢所欲言,“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口”。
二、創設情境,激感。
小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帶著情境性的情感對人的認識和行為更有引發作用。“情以物遷,辭以情發。”只有受到環境、事物、氣氛的感染時,人才會產生相應的情感,當內心涌起不能自己的情感時,便要用文辭表達出來。贊可夫說:“應該打開窗戶,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現象映入學生的腦海,借以豐富學生的感情經驗,激發學生的表達情感。”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奇異的自然現象和參與沸騰的社會生活。此外,還必須有意識地創設情境,渲染氣氛,為學生創造“有話可說,有話要說”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生捕捉寫作時機,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創設情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語言描繪”、“實物演示”、“聲像渲染”、“生活再現”、“現場表演”等,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學生情感激越,不吐不快。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觀察、思維,更要使學生入“境”生情,融“情”入境,帶著感情去觀察,去深刻體驗和感受所觀察的事物,以言其心聲,不為文造情。經過長期的練習,學生積累了豐富的情感,語言積累也隨之豐厚起來,作文自會大有長進。
三、下水引路,溝通情感。
葉圣陶先生說:“教師善讀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則為學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蘇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視教師作文的“下水”,他認為學生不會寫作文,最簡單的原因,就是教師自己不會寫作文,學生從來都沒有聽過教師自己議論寫作文的切身體會。
教師“下水”,可親自嘗試寫作的甘苦,了解關隘溝坎,取得指導學生作文的主動權,就能教在點子上,導在關鍵處。教師如能把自己如何打腹稿,怎樣立意選材,如何謀篇布局等體會告訴學生,利于密切師生關系,溝通師生情感;教師“下水”作文豐富的詞匯、精彩的篇章更能感染學生,陶冶學生;教師經常“下水”垂范,還能以健康而強烈的感情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使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道,因情動而相隨,喜歡作文。
一、要熱愛學生
教師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熱愛學生。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不熱愛學生的教師永遠不可能成為優秀教師。愛學生是教師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教師對學生的摯愛和期待,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激發他們刻苦、頑強學習的精神。熱愛、關心學生和嚴格要求學生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教師一方面要熱愛學生,深入了解學生,高度信任和尊重學生;另一方面又要嚴格要求學生,堅定不移地要求和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前進,決不遷就和放任自流。
二、要培養學生愛好體育運動的情感
傳授知識、運動技術和培養情感是教學過程中緊密聯系的三個方面。在體育教學中,應當讓學生在教學和訓練的過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為此,教師必須認真學習、深入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在制訂教學目標的同時,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標,并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尋找知識與情感的結合部,要講清講透,讓學生弄懂弄通。例如,通過講述體育鍛煉對人體的益處,體育競賽如何為國增光、為國家贏得榮譽等問題時,要讓學生從中體會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和對體育課的情感;通過教師的示范和學生的練習,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尊重事實的態度和為贏得榮譽而刻苦訓練的決心。
三、營造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和諧的教學環境
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和諧,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油然而生;在體育教學訓練中,情緒低落往往導致傷害事故頻頻發生。如在器械體操的教學訓練中,有的學生或因未掌握動作要領,或因身體素質差、技術基礎差,或因近日有不順心的事,情緒低落,精神不集中,練習起來很可能動作不準確,或完成不了動作。這時教師如果能耐心指出學生動作完成不好的原因,適時地做正誤動作的對比示范,并加以引導和鼓勵,他很可能就會集中精神,仔細揣摩動作要領,鼓起勇氣和信心去完成所學動作;反之,如果教師粗暴指責或譏笑、諷刺、挖苦學生,這就容易損害學生的自尊心,引發自卑感,使他喪失信心,或產生逆反心理,對老師產生反感,進而對體育課產生厭惡。在這種情緒中再進行練習便很容易造成傷害事故(如從單、雙杠、高低扛上摔下)。
因此,教師要熱愛學生,關懷、體貼、鼓勵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和成長。尤其是對一些基礎較差、體質較差的學生,要多于鼓勵、幫助和支持。教師要經常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加強與學生的思想交流,感情溝通,耐心細致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師生都應將不良情緒甩到教室、訓練場外,要情緒高昂、精神抖擻地走進課室和訓練場館,讓整堂體育課、訓練課沐浴在和煦春風之中。這樣,學生就會感到學得有味,欲罷不能;怎樣才能營造這種良好氣氛呢?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教師應在課前檢查和調整自己的情緒。教師也是人,人就都有七情六欲,在生活中教師也會遇到各種不順心的事,情緒肯定不良。所以課前教師一定要先檢查自己的情緒,發現情緒不良時,一定要理智地進行克制,及時調整情緒。
2.布置整潔、優美的訓練場地。訓練場地整潔優美,能給人以美感,使人心情愉快,增強練習或訓練的欲望。
3.做好準確、優美的示范動作。體育動作能給人以美的感受:健康美、造型美、動態美、節奏美等。教師在體育教學訓練中的示范動作做得準確優美,對學生是一種美的享受,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
4.以優美生動的語言、動聽的語調感染學生。教師的講解對學生形成動作的正確概念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師講解時,除了講動作要領外,還可介紹所學動作的健身、健美作用,對于培養各種心理素質(如勇敢、果斷、不怕因難等)的作用以及審美價值。教師的講解要用準確、優美、生動的語言,有時可穿插些幽默的語言,語調要親切、動聽,注意抑揚頓挫,注意節奏。教師的講解切忌背書般的平鋪直敘、枯燥乏味,更不能在課堂上講粗口、罵學生和諷刺挖苦學生,因為這會大大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會使師生關系惡化。
中國電影文化的藝術情感形態相當顯要地突出情感表現形態特點:即崇尚中庸為度,節制含蓄的情感抒情方式。
從一般意義上看,中國電影有偏向教化的傾向,但顯然不就是死板的理性教誨,由于民族傳統的延續,情感的抒發也有自己的方式,這就是中庸為度,節制含蓄的情感抒情方式。和西方崇尚直觀表露感情,外露大膽的情愛渲染相比,更重蘊藉內斂的特點。比照傳統文化中的儒家,儒家倡導中庸,但不僅僅是中庸,而且應當加上有限制的突破。古人謂“不得中行則思狂狷”,首先是中行──即不偏不倚,在情感上就是含而不露。其次是允許不能中行則不妨狂狷──即突破成規,在情感上就是偏激。把情勢烘托到不能不被迫起來反抗斗爭,從而顯示合理性。像《神女》中的阮嫂,無可奈何是她的基本形態,當最后一點血汗錢也被搜刮走時,她不能不狂了,爆發是動人的美麗的。當然,狂狷畢竟不多。真實表現上舉的中國人這份情感的電影相當多。我們從近百年中國電影名片中可以看到無窮的例子。反過來,往往在試圖突破這種感覺的影片中,遭到較多非難。從改革開放艱難出現的接吻鏡頭,到對涉及情感表現的必要人體表現,再到復雜的多角情感糾葛,中國電影逐步改變豐富著情感表現的內容和尺度,但由心理感覺和習慣傳統構成的節制依然具有特別重要的審美基礎。
可見,中國電影民族性表現在很大程度上滲透于人物情感的存在方式。即不到萬不得已不至于爆發,先是壓抑,再是蓄勢,然后可能沖破而出,人們習慣于承受那張弛之間的感受,為其間的感情而動容。整體呈現壓抑人生的費穆代表作《小城之春》就是典型,那種情不得舒暢而出的氣氛頗為動人,影片自始自終沒有過于張揚的外露情感,就是在試探中動情卻也緩緩泄下,終于是女主人公走上城頭,舒散內心。我們也伴隨之暗暗舒口氣。吳永剛《神女》中的阮嫂也是讓其受盡威逼,心靈摧殘,忍無可忍方有最終的一次爆發。但隨之而來的仍舊是關入獄中,新一輪的情感折磨讓人平添惆悵。及至1990年代新生代的《巫山云雨》等電影也都是如此。
不言而喻,中國電影傳統中的隱忍的人生情感占了主體,它培養了和適應著觀眾要求,又折射著文化的基本成色。出色把握民族情感認知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就是典范,影片中的女性,外向張狂者如“抗戰夫人”王麗珍令人厭之,“淪陷夫人”素芬令人憐之,“接收夫人”何文艷則給人復雜之感。特別是在王麗珍的糜亂的生活情感襯托下,素芬的忍耐、期待而忠貞如一的情感深深打動人心。《小城之春》中女性周玉紋之所以有如此魅力,是和她充分體現了民族情感的含蓄隱忍特點,但內心又富含復雜情感,并時時欲奔突而出卻一再收斂壓抑。費穆的確準確掌握著中國女性情感的“度”。同樣,《祝福》中祥林嫂的節制自責也頗為動人,加深了這一形象的悲劇情感力量。
中國電影的這種情感表達方式,和中國文化有密切關系,也不能不影響到創作者與欣賞者的審美要求。這種崇尚節制含蓄的創作思路,特別表現在男女情感的交往中,不用說張狂的,就是現代人隨意的接吻牽手也變成了溫情脈脈的情感點,不到要害不會輕易表現。它也許暗合著傳統的可以心猿意馬但非禮勿視的禮教規范,但實際上制造著含蓄朦朧的審美效果。從《錦上添花》趙子岳追人到《甜蜜的事業》開始的慢鏡頭追逐,到周曉文《瘋狂的代價》片頭朦朧化的姐妹沐浴鏡頭仍舊引起議論紛紛,都在提示我們關于民族審美對“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本能維護,對于后來者的創作是需要認識其中三味的。
言外之意天人合一
在情感表現上另一個景觀也應當重視,即中國電影的“言外之意”的表述方式。
對于中國電影而言,鏡語系統的特殊性是值得分析的。在相當寫實的影片中,我們常常容易找到空靈的表現形式,比如對中國電影傳統化表現印記很深的謝晉來說,《天云山傳奇》的開始,用了歌聲、書法釀就的畫面和隨之的不斷推進的鏡頭,開始了一個深刻的歷史反思的故事,在伴隨歌聲的無敘事意義的畫幅中,頗含感染意義的東西就開始打動觀眾。注重氣氛和先聲奪人含義的企圖就成為中國電影的明顯特點。這種東西隨著時代愈是往回推,愈能看到突出的例證。在《小城之春》中,殘墻和廢園為代表,包括藥包、蘭花、腳步、紗巾在內,連空氣中都彌散著情感的意味,深深的感傷氣息浸透到人物的骨子里去。在更早的《大路》中,人物死而復生的疊印畫面是相當令人驚奇的,它所表達的不是事實的有無,而是超乎感情的精神存在。顯然,中國電影最明顯表現民族特性的莫過于我們常見的“妙處難與君說”的表意方式,講求言外之意趣味。電影是實有的影像,寫實的方法又明顯為中國電影所常用,但偏偏在影片中,我們時常發現創作者常常情不自禁地用敘述之外的手段來表達主觀情調,或是暗示敘事之外的情感內容。
一、借助媒體——激情。
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兒童主要是通過視覺和聽覺來獲取各種信息的。課堂上,借助媒體——音樂、錄像、課件等電教手段,讓學生形象地感知語言文字所反映的那活生生的事物,引導學生欣賞祖國山河的絢麗多彩,體驗感人場面的扣人心弦,感悟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學生便由感而發,情緒大振,激情奔放。如蘇教版小語教材第三冊《大禹治水》,這個歷史經典故事遠離現代兒童的生活,要讓學生體會到語言文字所謳歌的禹那種為了治理洪水而舍小家保大家的崇高品質是有難度的。教學伊始,我首先讓學生通過錄像,親眼看一看滔滔的洪水淹沒農田、沖倒房屋,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場面,學生那顆幼小善良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憾。這時,教師再通過聲情并茂的示范朗讀,很快地就把學生帶進了課文。由于學生的情感已被深深地激發了起來,對治水英雄禹,也就不由得肅然起敬。學生在感知形象的過程中,情感得到了調控,由此成為自主學習的強大動力。
二、憑借語言——融情。
授予讀法。
第一步:指名朗讀,引感。可請一學生讀張指導員的第一句語言及動作神態描寫的句子,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體會張指導員的品質,從而對張指導員產生敬仰、熱愛之情。教師再將這句話用幻燈(或小黑板等)示出。第二步:借助范讀,傳遞情感。即通過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再現文章的聲感美,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動聽的聲音信息,使學生借助聽覺形象進入文章的意境,感到朗讀是一種美的享受,產生躍躍欲試的朗讀沖動。第三步:鑒賞詞句,品味情感。可抓住幾個重點詞進行點撥,引導學生體會文中所含之情。句中的“剛”可見時間之緊迫,“轟鹵可見爆炸之猛烈,“在我們身邊”可見距離之接近。危險如此臨近,而張指導卻高喊:“快臥倒”,更可見張指導員之忘我。讓語調高低、語速快慢、語音輕重跟文章的情感變化合拍,可使學生對作品表情達意的技巧達到“語悟其神”的程度,引起內心的情感體驗。第四步:反復朗讀,醞釀情感。可讓學生看符號,采用不同形式進行朗讀。如自由讀、同桌互相評讀、指名讀、分組競賽讀等,使學生的認識在不斷的朗讀中變化發展,他們的情感也隨認識同步變化發展;并通過面部表情、神態、動作、語言等自然表現出來。第五步:配樂朗讀,抒感。可放一曲合適的音樂,讓學生配樂朗讀。激越的樂曲能將學生帶到炮火轟鳴的戰場上,帶到指導員的身邊。使感情得到升華,心靈得到啟迪,讓讀者的心與作者的心融為一體,將那種不可言傳的情感“言”出來。
掌握讀法和運用讀法。
可引導學生根據上述步驟學習有關描寫張指導員的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先指名讀句子,教師用幻燈(或小黑板)出示該句子;接著范讀,讓學生邊看句子邊聽;再讓學生自己尋找并理解中心詞,在書上標出符號,指明標在幻燈(或小黑板)上并集體評議修正,接著讓學生運用上述讀法自學有關描寫張指導員的語言及動作、神態的句子。這樣,就把朗讀指導和朗讀方法變成了可操作的部件,使學生在朗讀課文時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從而自如操作,有如給課文譜曲、演唱似的。這就避免了教師乏味的提問及重復的強調,學生能自然而然地讀出課文抑揚頓挫的旋律美。此時,再讓學生回過頭來朗讀全文,必能產生感人效果,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水到渠成。
二、教師的情感藝術和幼兒班級管理
最早的課堂中老師與學生分辨扮演了,“教”與“學”的角色,學習沒有主要方向,只是把老師所知道的知識與情感教授給學生。為了維持課堂秩序,教師通常采用打手心和罰站來懲罰那些不專心的學生。古今中外,很多的教育工作者都非常認可教育進程會受到情感教育的影響,學生情感的好壞是接收知識快慢的主要原因。在中國的應試教育中的,教師一般采取居高臨下的姿態進行教學,雖然這種教學造就了很多人才,但是這種教學也帶出了很多不自信和不能走出失敗陰影的學生。我國教師的教育方式應該得到新的改革,讓教師的教育方式更加全面化和科學化。情感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對情感方面的認知,情感教育也是人文管理與科學管理的聯合管理模式。對于年齡越大的孩子,情感教育的開展也越困難,所以說對3至6歲的兒童進行情感教育是比較容易的。幼兒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基礎,幼兒教師可以說是一個孩子的第一任教育人,在豐富的情感教學中,幼兒不僅能學會技能還可以接收到老師豐富的情感藝術。班級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幼兒全面發展。為了達成教育目的,教師必須重視幼兒的情感問題。教師對幼兒進行教導時應該發揮教師的情感藝術、激勵幼兒,使幼兒愿意跟隨老師的步伐前進。同時家長與教師應該全力合作,促使幼兒形成健康向上的品格。
首先,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并不是一個“純認識”的過程。正如人文心理學家羅杰斯所指出:學習本身就包括認識和情感兩個方面。作為學生(學習的主體)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其智力因素擔負著信息加工的任務,即對信息進行感知、加工、識記、保持和應用。它可以使人類積累的經驗轉化成個體的知識結構,屬于主體的操作系統。而非智力因素擔負著信息選擇的任務,即對信息進行鑒別、篩選,當認為是有趣的、有價值時,主體便主動而有效地吸收,否則反之。這就是為什么有的教師一味加大知識信息量而不能真正進入學生頭腦的原因。因此非智力因素對操作系統起著始動、定向、維持和調節的作用,它屬于主體的動力系統。我們的教學如果只注重操作系統的過程,即認知過程,而忽略動力系統的過程,即情感過程,或者雖然有時也講興趣、動機、情感、意志,但充其量只作為吸引學生注意,保證上課不走神的一般條件,作為附加于教學活動之上可有可無、無足輕重的東西,就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缺陷。從現代教學觀看,在教學過程中兩種系統是協同作用、互相依存、相互促進、密切配合的,因此數學教學必須努力實現學生的認知與情感、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培養的和諧統一,在充滿活力的教學過程中追求最佳的教學效果。
其次,從素質教育的角度看,小學階段不僅是智能發展的關鍵期,也是情感和人格發展的關鍵期。數學教育的目標不只是傳授知識和發展能力,也應該著眼于學生的整體發展。在傳授某一知識,培養某一能力時,應注意使學生的知情意行各個方面都能得到協調發展。因而,情感教育應該成為數學學科教學整體目標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數學課堂教學不僅應該是進行情感教育的陣地,并且有發揮情感教育功能的條件與可能。教學過程不僅是師生雙方信息交流的過程,同時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人總是有感情的,教師對數學教學業務的精益求精、對數學學科的熱愛,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積極的鼓勵、會心的微笑、殷切的期望,教師為學生創設的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必然會給孩子們創設良好的心理條件,1987年北京市曾對9所中小學學生進行過問卷調查,其結果反映,學生對“最喜歡的老師”與“最感興趣的學科”的一致性高達99%。因此我們可以說,教師對事業和兒童的熱愛,是數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總源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必然激活和加速學生的認知活動。正如贊可夫所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法就會變得高度有效。因此我們可以說:通過教學設計和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滿足學生成就動機,是數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徑.那么如何發揮數學教學的情感教育功能呢?
1.首要的是師生合作。教學中要重視師生之間的積極的平等的情感交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親其師,信其道”,當學生對老師產生積極情感,那么他們就容易將這種情感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內容上去,這就是情感教育的遷移。
2.要充分利用教師自身的體態。情緒是感情的外在表現,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情緒活動總是在互相影響、互相感染的。老師的面部表情、言語動作,甚至衣著都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的情緒,這就是情感教育的感染。
3.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結合教學內容揭示數學美,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無窮奧妙,促進他們對數學的熱愛;應注意向學生提供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應注意通過巧妙的設疑,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應注意捕捉學生思維的閃光點,提高學習的自信心,激起他們繼續學習的熱情,等等。這就是情感教育的情境。
我曾作過這樣一個個案調查:給一位低年級學生先出了一道題:一個數是8,比另一個數大3,另一個數是幾?該生回答:“8+3=11,另一個數是11。”接著,我又出了一道題:小紅很喜歡養金魚。在一只魚缸里養了8條紅金魚,比黑色魚多3條,這只魚缸里有幾條黑金魚?小朋友想了想,說:“8-3=5,這只魚缸里有5條黑金魚。”數量關系相同的兩道題,同一個小朋友卻作出兩種不同的回答,為什么?很顯然,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但這種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和感性經驗相聯系的,仍然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小朋友之所以能對第二題作出正確的回答,是因為第二題的內容具體形象,他可以根據問題提供的情景,借助于形象(金魚的表象)進行思維。這一個案告訴我,應用題教學必須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及認識規律,重視發揮形象思維在解題中的作用。我們知道,數量關系是應用題的核心。學生掌握了應用題的數量關系,也就明確了題目的結構、把握了解題的思路。而隱含在應用題事理中的數量關系是抽象的,因此要讓學生通過情景感知,去理解抽象的數量關系。即要讓學生看到應用題生動的背景,從而能借助于生活經驗或表象進行思維,進而理解題目中的數量關系,明確題目結構,把握解題思路。
例如,四省市編《數學》第四冊第63頁例6:“紅光小學買白粉筆80盒,買紅粉筆比白粉筆少35盒,一共買粉筆多少盒?”對于這道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我進行了改變,作了如下的教學設計:在復習了幾道有關的一步計算的應用題后,教師從抽屜里拿出兩盒粉筆,打開其中一盒的盒蓋告訴學生:盒里有40支白粉筆。再指著另一盒粉筆說:這盒里放的是彩色粉筆,請你們幫助教師算一下,兩個盒內共有多少支粉筆?這時有學生說:兩個盒內共有80支粉筆。算式是40+40=80(支)。而更多的學生則不同意,反問道:你怎么知道彩色粉筆也是40支呢?認為這題不能做,因為不知道彩色粉筆的支數。教師說:是呀,彩色粉筆的支數不知道,怎么能算出兩盒粉筆共有的支數呢?現在老師告訴你們:這個盒里的彩色粉筆比白粉筆少10支。誰能夠算出兩盒粉筆共有多少支?并請說出你是怎樣想的。學生積極思考,不一會兒紛紛舉手作出了正確的回答。接著,讓學生根據上面的條件和問題口述成應用題,教師板書:講臺上有一盒白粉筆和一盒彩色粉筆,白粉筆有40支,彩色粉筆比白粉筆少10支,兩個盒內共有多少支粉筆?然后,由學生獨立嘗試解答,并完整地說出解題的思考過程。此時的學生通過生動情景的感知,理解了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明確了解題的思路,讓他們獨立嘗試解答,說出思考過程已如水到渠成,輕而易舉。接著我又將“彩色粉筆比白粉筆少10支”改成“彩色粉筆比白粉筆多15支”,讓學生獨立思考解答,從而讓學生從整體的高度去明確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把握解題思路。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思維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我認為這樣組織應用題例題教學,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兒童認知發展經歷三個階段。即:行為把握(從動作中發展認知)圖象把握(由直觀、圖象來發展認知)符號把握(由語言信息的接受來發展認知)。一道應用題往往包含著事件、事理、已知數量和問題等要素,這些要素互相間有一定的關系聯系著。分析應用題既要找要素,又要揭示它們的關系,事理包含在事件中隱而未露卻又影響著數量關系。因此,先出示文字語言敘述的例題,讓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去明確事理,揭示數量關系,這對學生(尤其是中差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所以,遵循小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密切聯系小學生的生活實際,采用“情景感知——理解關系——出示例題——嘗試解答——歸納思路”的應用題例題教學程序,有利于學生借助形象思維去理解抽象的數量關系,明確題目結構,從整體上把握解題的思路;有利于學生獲得解題成功的愉快體驗,增加學習應用題的信心。
二、提煉概括
在應用題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能僅僅停留在讓學生通過情景感知、憑借生活經驗、進行形象思維去解題。因為應用題反映的是一個實際問題。學生解應用題的過程是一個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它首先要求學生逐步舍棄應用題中的生產、生活情節,進行提煉概括,使之成為數學問題,再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計算解答,進而解決實際問題。在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提煉概括出應用題的題意是很重要的。美國數學家斯蒂思說過,如果一個特定的問題可以轉化為一個圖形,那么,思路就整體地把握了問題,并且能創造性地思考問題的解法。因此,要重視培養學生提煉概括應用題題意的能力。我的做法是:
1、用簡約精確的文字語言概括題意
例如,對于“金魚缸里有8條紅金魚,紅金魚比黑金魚多3條,黑金魚有幾條?”教學時教師不能滿足于學生已借助于形象(金魚的表象)思維列出正確算式和算出正確答數,而是要引導學生將題意抽象概括為:求比8少3的數是多少?用簡約精確的文字語言表述。這樣訓練有利于揭示問題本質,獲得解決一類問題的一般方法。
2、用線段圖來概括題意
例如,前面所舉“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教學,在讓學生通過情景感知,理解數量關系,掌握了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及解題思路后,教師接著就出示文字敘述的應用題:為美化校園,五年級學生種花80枝,比四年級多種18枝,這兩個年級共種花多少枝?讓學生用線段圖來概括題意:
(附圖{圖})
線段圖既抽象又直觀。它既能提煉概括出應用題題意,又利于學生借助線段直觀揭示數量關系。應用題教學的實踐使我認識到,教師只幫助學生根據題意畫出線段圖,從而讓學生借助線段圖去分析數量關系還不夠,因為畫線段圖的過程是提煉概括題意的過程,這個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重要環節被教師所替代,不利于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因此,應結合具體的題目,讓學生嘗試畫出線段圖,教師給以指導。這樣有利于學生提煉概括題意能力的培養。教師幫助畫出線段圖,學生只會解一道題;而教會學生畫線段圖,則能解答許多道題。學生的學習能力可得到培養。
3、用圖形來概括題意
例如,小剛買了3支鉛筆和2塊橡皮,用去8角錢;小紅買同樣的2支鉛筆和3塊橡皮,用去7角錢。求一支鉛筆和一塊橡皮的價錢。教學時可讓學生用“”表示一支鉛筆的價錢,用“”表示一塊橡皮的價錢,將題意表示為:
(附圖{圖})
這樣既提煉概括出文字應用題的本質,又能讓學生借助形象去思考解決問題。
4、用摘錄條件和問題的方法概括題意
例如,機械廠用4臺機床4.5小時生產了720個零件。照這樣的生產效率,用5臺機床生產1600個零件,需要多少小時?可以引導學生用摘錄條件和問題的方法概括題意:
4臺——4.5小時——720個
5臺——?小時——1600個
從而使題意被簡明扼要地概括出來,利于學生分析揭示出數量關系。
關鍵詞:情感管理;馬斯洛需求理論;心理契約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情感管理的理論基礎及現實存在問題
收錄日期:2013年1月22日
情感管理是管理者以真摯的情感,關注員工的內心需要,激發員工的正向情感,通過情感的雙向交流和溝通實現有效管理。奧地利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情感是最基本的動力系統,內趨力信號需要有一種激活、喚醒或放大的媒介,才能起到激發有機體行動的作用。自20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人性化的管理思想已經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思想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情感管理的實施是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的,這些理論都證明情感管理滿足人的內心需求,可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忠誠度和創造性,實施情感管理可以為企業帶來實際意義上的收入。
一、情感管理的理論基礎
1、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認為每個人都有五個層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幾種需要是由低到高是有順序的。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人到了一定階段就有了被尊重和認同的需要。現代企業中員工已經不僅僅滿足于簡單的物質需求,要求被尊重和認同成為他們開心工作的最基本要素。企業管理者在管理中應該更加注重員工的后三種需要,恰如其分地將情感融入對員工的日常管理中,可以大大縮小企業與員工的心理距離,建立良好的企業氛圍,從而提高員工的積極性,使企業在克服困難、獲得發展中贏得動力。
2、行為管理理論。1924~1932年心理學家和管理學家梅奧在芝加哥西方電氣公司霍桑工廠進行了著名的霍桑試驗,梅奧對其領導的霍桑試驗進行了總結,他認為:工人是社會人,不是經濟人。除了物質需求外還有社會、心理等方面的需求;他總結出生產率主要取決于工人的工作態度以及他和周圍人的關系。梅奧認為提高生產率的主要途徑是提高工人的滿足度。
在現代企業中,員工更加渴望的是情感上被關心、關注和關懷。只有滿足員工的這種情感需求,才能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生產率,為企業增值服務。
3、心理契約理論。心理契約最先由組織心理學家argyris于1960年在其《理解組織行為》一書中提出,意指雇員與雇主之間一種隱性且非正式的理解與默契的關系。早期心理契約研究的主流將心理契約看作雇主雇員對相互責任與義務的共同感知。直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morrison和robinson將研究的重心轉向了心理契約形成的個體層面,以許諾、信任和知覺為基礎而形成的關于雙方責任的各種信念,強調了員工對組織責任和自己責任的認知。
心理契約作為企業和員工個人之間一系列相互直覺但非明確表達的心理期望,是內隱和主觀的,是企業和員工個人行為選擇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心理契約本質上就是一種情感契約,是形成組織凝聚力和團隊氛圍的一種無形手段。合理解決員工情感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加強員工與企業的心里契約,才能科學有效地開發和管理企業的人力資源。
4、快樂理論。快樂管理,顧名思義就是一種讓被管理者感受到快樂的管理方式。在我國轉型經濟背景下,對于企業來說,真正的危機就在于傳統的管理模式是簡單的,而人是復雜的。事實上,情感上的滿足是任何時期絕大多數人的行為動機。為了適應新時期員工情感與管理轉型的需要,發展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快樂管理”已成為一種趨勢。
快樂是一種情感體驗,快樂管理與情感管理都是希望讓員工獲得滿足感,從而更高效地為企業服務。滿足員工內在的情感需求是獲得員工高度忠誠的前提。
更早的理論還有麥格雷戈的y理論等,以上各種理論都說明情感是人的內在需求,當一般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后,員工更加渴望在情感上得到關注及尊重。情感是激發員工積極性的內在動力,通過情感的紐帶,給員工帶來情感上的快樂和滿足,可以將員工的個人價值觀和企業的價值觀結合起來,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使員工的努力方向和企業的發展方向高度統一。
二、情感管理現存問題及原因分析
1、情感管理現存問題。自20世紀八十年代情感管理被正式提出之后,越來越多的企業領導者意識到了情感管理的重要性。在知識經濟的新要求下,企業為順應時代需要,不斷變革,員工壓力增大,工作效率降低,優秀員工跳槽等問題日益突出。這一切已經不是高薪能解決的問題,員工渴望更多的尊重和關心,因而企業領導越來越重視情感管理,以情留人,用情換取員工的高績效日漸成為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王牌。在我國數以萬計的企業中,情感管理方式還處在摸索和被接受時期,也存在很多質疑和問題。首先,情感管理帶來的效益不夠明晰,我們都知道廠房、設備、資金等這些可見的物質投入可以為企業帶來實際的收入。而且這些因素只要運用得好,就可以以較少的投入獲得高產出、高效益。這些收入也是可以反映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上的,是企業實實在在獲得的資本效益,達到經營企業的實際目的。而實施情感管理是否也能為企業帶來這樣的實際收益就成為了現代企業領導實施情感管理最為關心的問題;其次,情感管理的成本投入難以計算。做成本預算是任何一個企業做一項投資前必須做的工作。一般的成本預算是清晰可見的,每項工作或每種材料需要多少的投入都是可具體量化的。企業領導可根據成本預算來決定是否做出相應的投資。但是情感管理不同,實施情感管理這種管理方式到底需要多少成本是很難計算評估的。情感管理需要的是情感的投入,具有不可見性,這也是企業領導最發愁的一方面。怎樣進行情感的投入,怎樣才能真正讓員工“動情”,是否用情真的可以換取員工的高績效、高產出,這些都成為了困擾領導的問題;再次,情感管理的見效期難確定,企業領導最關心的就是資金投入后回收期是多久,從某一程度上說,資金的回收率越快越好。同樣,企業領導也關心情感管理的見效期,可是情感管理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為員工需要一定的時間去認可和接受領導的“情”,到底需要多久員工才會“領情”,這個問題也是實施情感管理的領導者迫切想知道的另一方面;最后,情感管理與制度管理的關系難把握,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如果一個企業想要步上發展的正軌,不斷成熟壯大,就必須要有明晰的制度,權責分明、責任到人。制度具有一定的約束性和不可侵犯性,它保證了企業運營的規范有序。制度管理具有權威性,一經通過和頒布就對企業內部員工具有硬性約束力,而且輕易不會更動,而情感管理屬于軟性管理,管理者通過對下屬員工情感變化的細微體察,對員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差異化的發展需求給予人性化的呵護和關心,營造一個齊心協力、共創佳績的和諧工作環境。兩者風格貌似水火難容,這也是困擾企業的另一大難題。
2
、問題的原因分析。首先,情感管理提升企業隱性的核心價值,情感作為一種隱形力量,具有非強制性,但卻有著強有力的感化、溝通和激勵作用。情感的投入與其他的物質投入不同,它的投入增加的是企業的隱形價值,包括企業的創新力、團隊的凝聚力、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員工的高效率和高績效以及高度認同的企業文化。這些都是企業無法具體衡量卻又是最核心的價值。尊重和滿足員工的情感需求,讓員工在輕松快樂的環境下工作,能調動員工空前的積極性,激發員工的創新力,調和企業內部員工關系,這些都是企業的隱形而又最最核心的價值,是保證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資源;其次,實施情感管理需要雙重成本,一些人認為情感管理需要投入的只是對員工的一些問候和關心,但是情感管理并不只是這樣單純的無物質投入管理。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人的需要是有先后次序的,排列為:生理、安全、歸屬、尊重、自我實現。用關愛的語言安撫人是免費的感情投資,但如果缺乏滿足生活需要、安全需要的物質保障,許諾最終就變成空話,感情投資就變成感情欺騙。如果物質保證是員工迫切需要的,企業要多給予員工物質幫助并在精神上給予慰問和關懷。對于員工的物質需求,這一成本是可量化的,企業根據具體情況給予員工最大幫助。但是,對于員工的情感需求,企業付出的情感成本是無形的、無法考量的,因而使情感管理的投入成本難以計算。企業領導用情要恰到好處,想員工所想,急員工所急才是王道,切不可用空話架空了情感管理,注重物質成本與情感成本的雙重投入;再次,情感管理收益期的不可預計性,在效果上,情感管理表現出不可預計性,這是情感管理的一大特殊性,它沒有立即生效的原則,也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因為實施情感管理時,員工對事物有一個理解的過程,然后再反映在自己的行為上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同時,每個員工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不相同,這也是造成情感管理收益期不可估計的原因之一。認清了這些現實原因,我們在實施情感管理中的任何一項工作時就不能急于求成。當然,我們必須盡量縮短轉化周期,使工作和效果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統一起來;最后,情感管理與制度管理存在表面對立關系,情感管理一切從員工的需求出發,充滿人情味,勝在“柔”,而制度管理相當于企業的“內部憲法”,具有法不容情的味道,一經制定,不能隨意更改,員工要嚴格遵守。有人因此認為兩種管理方式是水火不相容,難以兼得的。但事實上,制度管理與情感管理的關系應該是互補而不是相互排斥的,恰如企業管理的“兩翼”相輔相成、并行不悖。制度管理的無情旨在使人不敢違規,情感管理的有情旨在使人不愿違規,寓無情的制度于有情的管理中,往往能使員工從潛意識中自覺接受管理者的要求,并心甘情愿滲透到日常行動中,甚至甘愿為企業而犧牲個人利益。
三、實施情感管理的方法
1、滿足員工的雙重需求。物質需求是每個員工的基本需求,企業要在能力范圍內盡量提高員工的薪酬水平。在薪酬方面,企業要力求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提升公司的福利水平,解除員工的后顧之憂。當員工的物質需求滿足后,情感需求上升為員工第一需求。
滿足員工的情感需求并不是日常口頭上的問候,而是對員工真誠的關懷。員工被尊重的需求、對成就的需求以及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都是情感管理關注的方面。例如,如果員工渴望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現有的技術,企業就應組織培訓需求調查,給員工進行相應的培訓;如果員工更加注重的是實現自我的價值,不防根據員工的能力,給員工一些挑戰性任務或是給員工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如出國深造等。
2、設定情感管理的考察期限。情感管理不像制度管理那樣可以直接體現出其自身的效果。良好的制度可以降低缺勤率、離職率、事故率并且使企業有序運行。情感管理從員工的需求出發,本身具有不可見性,但是我們也可以體會到情感管理所帶來的效益。首先,企業領導在開始實施情感管理前先對公司原有的凝聚力、員工關系、員工目標與企業目標的一致性做一個總結,并且統計相關人員的流動率、缺勤率、離職率、事故率來了解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以及認同感;其次,給情感管理的實施過程制定一個考察期限,期限至少在6個月以上。給員工一個理解和接受的時間,時間太短容易讓員工理解為企業只是在做表面功夫,不是真心關心員工。所以,這個考察的時間相對要長一些,才能發揮出情感管理的能量;最后,在考察期限后對企業的凝聚力、內部員工關系、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再做一次總結,再次統計人員的流動率、缺勤率、離職率、事故率,通過前后兩次數據比較,可以看到情感管理是否是適合企業發展的一種管理模式。
3、員工參與管理適當授權。讓員工參與管理,從制度上保證員工對企業管理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決策權。讓員工參與管理一方面可以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提高企業決策的正確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員工真正理解管理的意圖和目的,提高他們對企業管理的認同感和一體感。員工參與管理既是對員工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員工的成就需求,也是讓員工以身作則遵守制度的契機,是讓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和諧并存于企業的劑。同時,管理者還要學會適當授權,美國生產力研究中心研究發現:90%多的員工認為,越是認為其從事的工作重要,就越能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因此,有效的授權往往能夠實現員工與企業雙贏。
主要參考文獻:
情感管理的概念,也就是運用管理者的情感元素對職工進行真誠的關懷、關心,從而有效的增強管理者與工作人員之間的情感聯系以及思想上的交流,這樣的方式,既滿足了職工內心的需要,又促成了和諧的氛圍,真正達到了人性化的管理。
建筑施工企業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施工人員需要常年的流動,施工人員的工作非常艱苦,他們沒有假期,他們住陋屋,戰嚴寒,斗酷暑,他們時常承受風吹日曬,更有為了趕工期連續幾十個小時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可以說他們的生活是非常單調無味的。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以及生活環境下,情感管理作為人本管理的一種模式,無疑是能夠滿足施工人員的心理需求,因為情感管理從根本上體現出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關心。
1情感管理的三個原則
1.1特殊原則情感管理需要因人而異,不同的類型要有不同的模式,也可以說是需要對癥下藥的原則。管理者需要根據員工不同的性格以及受教育程度不同程度等等因素,制定不同的方式方法,但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使員工在滿足自己需要的同時發揮奉獻出自己的能力。
1.2真誠原則管理者必須秉承誠心誠意的原則,真正做到說真話、說真情、幫真忙,在此基礎上,還要充分的尊重員工的自身人格,關心員工的疾苦問題。從根本上與施工人員做朋友,以真心換取真心。
1.3重情感管理原則管理者必須重視情感管理原則,在施工企業,還有很多的制度管理,這些制度管理是一種剛性的管理,而情感管理則剛好相反,屬于柔性的管理。在情感管理的基礎實施制度管理,也就是在柔性的管理基礎上事實剛性的管理,可以使得施工人員自覺的接受管理者的要求,并將要求滲透到日常行動中。
2如何在建筑工程中實施好情感管理
2.1復合組織從企業的組織結構來分析,垂直的管理部門與水平不同職能的部門,結合可以組成復合的項目組織,而這種在企業集權的控制下,是具有相對獨立的項目權限的,有利于項目的內部信息溝通,能夠及時的掌握施工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突況,并能夠及時的做出反應,為項目的實施構建了良好的人才梯隊,且從總體上又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使得項目組人員具有自我的成就感和責任感,為項目的運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2合理配置在項目管理中,情感管理的理論認為必須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真正的實現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要能夠充分的信任施工員工,并且主動施加壓力。舉個例子,有一個很成功的項目經理,他每一年都是擔當重點項目的項目經理,這樣看來,這位成功的項目經理應該是很忙、很累的,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因為他充分的信任他的下屬,也就是項目的組成人員,他總是將已經接手的重點項目的總目標進行劃分、分析,再落實到每一個工作員工中去,既完成了項目的任務,又鍛煉了團隊員工的工作能力,使他們得到了寶貴的經驗,為下一次的成功奠定了基礎;讓工作人員去做他們擅長做的、喜歡做的事情。如果一個員工的長處得不到良好的發揮,他就會顯得非常平凡甚至是非常平庸,于之相反的是,如果他的優勢與工作吻合,也就是他的特長得到了認可、發揮,他就會顯得很優秀,其實這就是情感管理所獨特的作用。管理者要充分的了解員工,這樣才能讓他們能夠去做自己最擅長、最拿手的工作,當然,這也是當今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個挑戰。管理者既要有工程專業的相關技術知識,又要管理好人員的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掘人才,創造人才;激發工作人員的主人翁意識以及責任感。施工人員的工資被拖欠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也是非常惱火的現象。管理者應該從這個切入口入手,并緊緊的抓住這個焦點,主動關心工作人員工資的兌現情況,使得工作人員知道管理者還是很關心他們的,這樣一來,才會使得員工放下心來工作,也更能使得管理者真正的和工作人員做起朋友。通過這種將現實的工作納入自我實現的情感管理軌道,使工作人員干起活來干勁十足,從而加強了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主人翁的意識也樹立起來了,自覺的把自我與項目與企業榮辱緊密聯系在一起。相反而論,如果管理者只知道指揮工作人員進行施工,發號師令,而不關心他們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就會使得管理者與工作人員之間的關系越來越淡化,僅僅只維系在上司與下屬的關系,而不是親密的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的關系,就很難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更談不上什么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
2.3溝通原則管理者應該加強與工作人員之間的良好溝通,這樣才能知道工作人員的內心需要的是什么,對什么不滿意等等難以明了的問題。通過強化的情感管理來提高項目的凝聚力以及吸引力。舉個例子來說,一個剛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他剛到項目部報道,并且認為這是畢業的第一個訓練,于是他決定給自己半年的磨礪時期,3個多月過去了,沒有任何人去與他交流什么,沒有人關心他在想什么,也沒有想知道他的真實需要,他感覺到可能被公司冷落了,公司也不需要他。于是最終擔心自己的才華被埋沒選擇離開了公司。這就是缺乏溝通的原因,對企業來說,這不僅僅是人才的流失,更是自身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問題。
3總結
良好的管理就在于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情感管理,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企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不僅可以消除工作人員的消極情緒,還可以通過情感的雙向交流以及溝通實現有效的管理,從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參考文獻:
[1]秦嵐.談企業的情感管理[J].冶金企業文化.2005.
[2]佘平.企業情感管理初探[J].現代企業教育.2007.
[3]王曉源.企業員工的情感管理[J].現代焊接.2007.
[4]何建華.服務企業情感管理的人力資源策略研究[J].生產力研究.2007.
[5]陳劍,湯胤.淺談企業情感管理的實施[J].江蘇商論.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