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5:5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有機農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許多地區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由于企業污染、化學投入品的長期大量使用和汽車行業的不斷擴張,造成土壤污染、水體污染、土壤生態結構破壞、空氣質量惡化等問題,成為制約有機農業發展的瓶頸。
1.2缺乏統一規劃,發展優勢不明顯
有機農業布局比較零散,有待統一合理的布局,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程度不高,產品結構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種植類產品上,多以有機蔬菜為主,有機畜禽、林果、水產養殖業規模太小、品種較少,而且多為初級加工產品,缺乏精、深加工產品’產品附加值不高。
1.3生產技術服務體系不完善
專門從事有機農業生產技術、生產資料的研究、推廣和咨詢的機構較少,生產研究和科研開發項目與經費相對缺乏,技術服務體系不健全,影響了有機農業的持續發展和整體水平的提高。
1.4市場不規范
目前濰坊市有機農產品市場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市場監管手段不夠完善,力度不夠大,缺乏統一的權威性監管部門,沒有形成規范有序的市場體系。消費者難以直觀評判其和常規農產品的區別,存在以次充好的問題。
2濰坊市有機農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發展有機農業是一項開拓性的系統工作,應當遵循“因地制宜、區域布局,適度規模、集約經營,點面結合、示范帶動,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的總原則,著力建設“五個體系”,推進濰坊市有機農業健康快速發展。
2.1建設經營組織體系,統籌有機農業健康發展
科學規劃、有序組織是實現有機農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要以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為主體,健全和完善各級有機經營管理組織體系。制定和出臺相應的產業扶持政策,確保有機農業的生產、營銷、監管、認可、技術研發等工作有序進行。積極鼓勵各產地以品牌有機農產品為紐帶,建立農民合作組織,提高有機農業發展的組織化程度。要加強統籌規劃,按照因地制宜、區域化布局的要求,認真做好農業生態環境現狀的調查,選擇生態環境符合標準、適宜有機農業生產的村莊(流域)作為示范點,將有機農業基礎較好的峽山區作為示范區,將青州、臨朐、安丘、諸城等西南山地有機旱作蔬菜、水果、茶葉作為產業帶,形成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有序推進,良性發展的格局。
2.2建設技術標準體系,增強有機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依靠科技進步、實施標準化生產是實現有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基礎。積極引導科研單位、高等院校與農業龍頭企業共建研發中心,加快綜合性狀優良的作物種類及新品種的培育研究與引進馴化,打造地方品種優勢。針對生產者和企業亟待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科研攻關,在良種培育及配套生產技術、有機肥料生產和施用技術、生物農藥研制技術等具有重大實用價值的技術方面實現突破,盡快制定有機農產品地方標準和生產操作規程,豐富有機農業生產技術,降低生產成本。參照國際農產品質量標準,制訂濰坊市有機產品生產、加工、貯藏、運輸技術規程,形成標準化生產。在示范基地選取、品種選擇、投入品使用、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包裝運輸等環節,嚴格執行生產標準,保障健康發展。
2.3建設生產服務體系,提升有機農業科技發展水平
技術服務是提升有機農業發展水平的有效手段。要按照“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的原則,整合現有農技服務資源,以農技推廣部門為主,鼓勵農業科研院校、科研機構參與,組成有機農業技術指導小組,各鄉鎮設立有機專員,有機生產基地設立技術員,建立縣、鎮、村、企四方聯動的技術服務體系。有針對性地對有機農業推廣人員、有機專員、有機農業種植者與經營者等不同群體開展相關培訓。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開展技術咨詢和指導’更加快捷有效地解決有機農業生產中的困難和問題。大力推廣有機農業生產新技術、新工藝、新品種,提高濰坊市有機農業的科技含量。
2.4建設質量監管體系,提升有機農業產品競爭力
強化認證、加強監管是提升有機農業產品競爭力的可靠保障。選擇國家認可的、有資質、信譽好的認證機構,鼓勵企業、合作組織和個人申請基地或產品認證。健全完善以農業行政執法部門為主體的農業綜合執法和監管體系,加大對有機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環節的監管力度。濰坊市和鄉鎮分別設立農產品質量監測中心、監測室,建立有機農產品和投人品經常性檢測制度,實現抽檢標準、程序、結果“三公開”。建立產地環境監測與評價制度和投人品使用準則體系,從源頭杜絕污染。健全質量追溯機制,對有機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和認證進行登記,建立檔案,確保質量可追溯。
2無機與有機農業生產技術結合在我國現實條件下的優勢與不足
有機農業生產技術所運用的生物肥料不含有污染性的元素,因此能夠有效節約各種石化資源的運用,并且在較大程度上保護農田生態結構,使農業生產環境和自然生態環境均得到良好保護。因此有機農業生產技術能夠有效彌補無機生產技術的弊端。在我國當前形勢下要實現無機農業生產技術與有機農業生產技術的結合,必須充分考慮2種生產技術的優勢與不足。無機農業生產技術與有機農業生產技術是不同農業發展歷史階段的產物,必須充分認識它們運用的社會經濟條件。有機農業生產模式雖然能夠節約大量的石化能源降低農業生產的物質投資,保護農業生態環境,防止污染,但是其缺點是不利于農業的快速增產和勞動生產率的迅速提高,有機農業生產技術往往需要各個協作部門的分工協作,因此也不利于農業生產專業化、社會化的發展。無機農業生產技術的主要優點是能夠迅速地提高土地的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并且有利于農業的專業化和社會化。但它卻需要消耗較多的化石能源和使用較多的物質費用投資,并且易導致土壤肥力的衰退和生態環境的惡化。以上問題若得不到妥善解決,那么無機農業生產技術則很難與有機農業生產技術實現聯合。
3在我國農業生產活動中如何處理有機農業技術與無機農業技術之間的關系
我國農業發展類型呈現多樣化特點,而且農業結構比較復雜,就一個城鎮而言,不同的地方也有一定差異的,因此很難在短期內實現有機與無機農業生產技術的結合。但是可以通過設立近期目標的方式逐漸引導兩相結合式的農業技術的發展,比如建立以有機農業為主以無機農業為輔的生產模式,在保證生產效率的基礎上循序漸進,逐步推進,從而慢慢實現2者的有機結合。要確立長期的有機與無機農業生產技術結合目標,建立有機與無機農業生產技術結合的生產模式,在滿足當下農業生產效率要求的基礎上注重農業生產活動的內部平衡,在生產過程中逐漸滲透各種先進的有機農業生產技術項目,維護農業生態平衡,提高自然環境質量,推動農業生產快速發展,促進農業科學可持續發展。
2有機農業相關文獻的定性分析
2.1關于有機農業
由于國情和農業的側重點不同,各國對有機農業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歐洲主要強調有機農業生產過程中使用有機肥料和適當的耕作,而非使用化學肥料,通過自然的方法進行病蟲草害的防治。美國對有機農業的定義則注重生產過程的細節,不要添加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和飼料添加劑等,主張進行輪作、秸稈等廢棄物還田,生物方法來防治病蟲害來保持土壤的生產力和耕作力。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簡稱IFOAM)認為有機農業包括所有能促進環境、社會和經濟良性發展的農業生產系統,其他生產細節和歐洲、美國相似,認為有機農業要實現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
2.2關于有機農業效應分析發展
有機農業可以促進經濟增長,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盧祥元等認為有機農業宏觀經濟效應主要是增加農民收入、緩解農村剩余勞動力壓力、利于出口貿易方面;微觀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增加市場需求或者降低有機農產品價格[3]。楊小科指出,根據德國農業部的農業年度報告,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從事生產的企業的多年平均純收入水平,無論是按單位土地面積還是單位勞動力計算,均至少不低于以常規生產方式生產的農業企業。有機農業相對于常規農業而言,不僅給農業生產者帶來收益,而且給非農產業部門帶來好處,產生諸多的正外部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改善生態環境;二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碳儲量和土壤肥力,保護生物多樣性。黃國勤認為,發展有機農業可以向社會提供高質量、安全、健康的有機產品,滿足人們對健康、高品質食品的需求。另外,有機農業能促進農村區域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鎮一體化建設;發展有機食品可以提高婦女的現金收入和地位,在生產過程中婦女將目光投向市場,會積極主動地向外界尋求知識和技術,使婦女從生育中解脫出來,使婦女少受常規生產所帶來的農藥等身體上的傷害。
2.3關于有機農業發展模式
田春英從要素稟賦視角來看有機農業發展模式,總體上看國內有機農業的發展模式主要有3種:技術資金密集型、勞動密集型、自然資源密集型,分別適用于中、西、東部地區。高振寧等從組織模式、生態模式對有機產業發展模式進行分類:從組織管理的角度看,我國有機農業發展主要有國內目前較為普遍的“公司+農戶”模式、各地陸續出現的“農業大戶”模式、在第三世界國家較多的“農民協會”模式。李長欽采用比較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對比有機農業中與小農戶有密切關系的三種組織形式即小農戶集體、社區支持農業、參與式保障體系,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探討中國有機農業的發展方向。
2.4關于有機農業認證體系
認證體系是發展有機農業的必要保障,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舉措。單方堃認為,有機農業生產方式重塑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信任,有機農業的迅速發展有賴于認證制度的完善,建立獲得國際互認的有機認證制度是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中國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有機農業認證制度。羅海波通過研究認識到:臺灣地區通過管理當局培育與推廣、建立法律規范、發揮民間力量、制定詳細責任、實施科學懲罰等措施,推動有機認證體系不斷完善和國際化,對促進臺灣地區有機農業快速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從而為上海建設有機認證體系提供好的借鑒。
2.5關于有機農業發展對策
方志權等認為發展有機農業首先要轉變觀念,努力建立一種綜合、健康和環保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生產體系,使農業生態實現自我調節,農業資源實現再生利用。重視生產者、科研人員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流,以建立社會群體對有機農業的信任度,在加強有機生產者了解有機農業知識的同時,還應加強社會大眾對有機農業在環境及社會發展方面所起作用的認識。沈善奎等提出了根據市場導向制定正確的市場戰略,合理確定有機食品發展規劃和布局,嚴格有機食品的市場準入制度,大力發展無公害農業,為有機農業發展打好前站的觀點。李登中等提出要強化有機品牌招商,以現有的有機農產品基地為載體,包裝有機項目,結合各種重要的交易會、展覽會等打好有機品牌戰。杜相革等提出要配套檢測和認證有機食品體系,建立國際認可的有機農業認證機構及與國際相符的有機農業標準,加速中國有機產品認證的國際化步伐。全面監督和管理有機農業的整個過程,建立有機產品認證的追溯制度,確保有機產品的質量,對違規者進行責任追究,健全和完善有機農業的組織管理體系。政府應該加強和完善有機農業政策體系建設,加強政策的引導與支持,制定優惠政策,支持和鼓勵發展有機農業。政府通過科研基金或者補貼等來彌補有機農業研發帶來的正外部性,使其內在化,鼓勵企業和個體積極參與相關技術研發。
3相關文獻對有機農業的定量分析
3.1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對勞動力使用量的影響
有機農業生產方式通常情況下會比常規生產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包宗順通過調查問卷和數據分析發現,對于使用30%的農業勞動力富余的有機農業生產基地來說,有機農業種植方式將提高當地農業勞動力的利用率,且可能增加家庭收入;而對于同樣是占30%的農業勞動力“短缺”和“十分短缺”的有機農業生產基地的農戶來說,對農業勞動力利用的影響就可能有三種情況:一是現有家庭勞動力增加勞動強度,延長勞動時間;二是家庭中的年輕勞動力減少外出務工等非農就業時間,補充有機農業生產用工的不足;三是雇用季節性臨時工以解決有機農業生產用工的不足。
3.2有機農業生產對農民收入的影響
有機農業生產對于農戶家庭收入的影響,學者們在不同的研究條件下得出的結論不盡相同。尹世久等對世界及中國有機農業生產和貿易狀況進行簡要分析,得出結論:在有機農業發展的初期,生產者比較容易獲得較高的價格溢價,對發達國家的農業生產者來講,從常規生產轉向有機生產,生產者收入提高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對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生產者來講,從長期來看,從常規農業轉向有機農業,對農業生產者收入的影響是不樂觀的。HirokiUematsu等通過研究發現得出雖然有機生產方式的經濟效益高于常規農業生產收入,但是由于其花費的成本較高,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并不比常規生產收入高太多。因此,在分析有機生產方式對農戶收入的影響的結論時,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3影響有機農業發展的因素
溫明振就有機農業所占區域與外部因素如GDP、農業人口比重,農業生產指數等因素進行回歸分析,同時,將歐美發達國家的回歸模型與中國各省市的回歸模型進行比較研究,指出我國與歐美發達國家有機農業的發展程度,都與GDP以及農業人口比重相關;與農業土地面積、人均GDP、農業生產指數、農業總產值的相關性不大。李鎖娜通過采用SPSS軟件進行主成分分析,經濟因素、環境質量因子構成的第一主成分的貢獻率為67.8904%;第二主成分主要與人口及農業發展類因子密切相關,表明農業的發展水平也是有機農業發展的影響因子[21]。DorisL·pple等用社會心理學的計劃行為理論來控制社會影響和技術限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類分析方法得出愛爾蘭傳統農民在轉向有機生產的過程中,采用有機生產方式受到社會規范和農民的自身素質以及政策補貼是重要的影響因素。HildeBj·rkhaug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利用OLS和空間回歸模型對挪威有機農業進行研究,得出鄰域效應在有機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即一個自治市或區的有機農業的發展水平受緊鄰市區的有機農業發展水平影響。MeikeWollni等通過調查洪都拉斯拉巴斯州的數據,利用空間模型分析影響農民轉向有機農業生產的因素,不同于以前的研究,作者多加入一些因素分析,得出結論如下:農民從鄰域得到的信息越多,采取有機生產的方式的可能性越大;生產技術外溢與采用有機方式的可能性成負相關。
初期綜合運用生物、物理和農業措施對有機農業植物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預防、治理、保護,最終依據《有機產品生產和加工認證規范》規定,使用收錄在其中的產品。
1.2善待環境的理念
在有機農業植物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是天然的、無殘留的、不會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產品,從而避免使用化學合成的藥物或者肥料,例如:植物生長劑、農藥等。
1.3規范操作理念
嚴格按照《有機產品生產和加工認證規范》里收錄的可以安全使用的農藥等產品,同時需要準確按照上面內容進行操作使用。
2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的技術措施
2.1病害防治技術
2.1.1控制病害及其流行的一般方法(1)逃避病原菌。在種植和栽培過程中不僅僅需要選擇遠離病原菌的地區進行種植,還需要在播種時間方面進行合理選擇;(2)控制病原菌傳播。在種質材料的選取和處理過程中要依賴檢疫對病原菌進行消除;(3)根除病原菌。對病原菌生物進行嚴格監控,對染病的植被進行徹底銷毀,消滅其相關寄生源,不僅對種子和土壤進行清理,還需要不斷培育新的抗病品種,對有病植物和栽培環境不斷改善。2.1.2病害防治物質有機產品生產和加工認證這一規范對植物的保護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規定,介紹了病蟲草害防治措施,還表明在植物栽培過程中對化學合成的農藥明確規定不允許使用,對可以使用和禁止使用的物質以及科學的使用方法進行闡述,嚴格控制基因工程產品的使用。在不經機構認證情況下可以使用的物質有:高錳酸鉀、乙醇、醋等。在機構認證同意的基礎上可以限制使用的物質有:波爾多液、石灰、不含禁用物質的病毒等。與此同時,阿維菌素制劑及其相關復配劑是被歐盟有機生產機構所明令禁止使用的物質。
2.2蟲害防治技術
2.2.1提倡生物防治充分利用蟲害天敵來實現有機植物的保護。捕食性天敵包括:小黑隱翅甲、大草蛉、捕食螨、小花椿、塔六點薊馬等,寄生性天敵包括平腹小蜂、繭蜂、赤眼蜂等。2.2.2蟲害防治物質蟲害防治物質包括植物性殺蟲劑、軟皂、植物提取劑等,提倡運用物理性捕蟲設施、可使用性誘劑等來驅除害蟲。對魚藤酮、乳化植物油、植物來源的除蟲菊、硅藻土進行限制性使用,對微生物以及其相關制劑進行部分有限制性的使用,微生物以及其相關制劑包括Bt制劑、殺螟桿菌等物質。
2.3草害防治技術
草害防治技術采用的是物理技術和農業技術,借助綠肥種植、合理輪作等栽培技術可以對雜草進行有效控制,禁止秸稈焚燒還田,提倡機械除草、熱法除草、秸稈覆蓋除草。
2.4農業耕作技術
2.4.1科學的種植制度一種作物長期種植會對作物的抗逆能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就病蟲而言,在同一片土地上長期種植某種作物必將為病蟲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適宜環境和食物供應。同時,長期存在的寄主植物,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土傳病原物的不斷繁殖,從而導致病原物數量增加。害蟲情況嚴重,因此,采取科學的種植制度,能為有機農業植物提供切實保護。2.4.2輪作輪作充分利用了時空差異,對農田生態、土壤理化特性、生物多樣性等有所改善,從而實現植物的自我保護。輪作的作用首先體現在對病蟲生存條件的惡化。科學合理的輪作可以對單一植物病蟲進行有效控制,具備遷移能力小、寄主單一、寄生性強特點的病蟲,在經歷寄主和食物減少的情況下會出現部分甚至全部死亡的現象;其次是分泌抑制物質。像馬鈴薯這樣寄生性不強的植物會因為缺少食物而不能夠再繁殖。像胡蘿卜、大蒜、甜菜等植物分泌的物質對后茬作物具備抑制病毒發生的作用。再次,調節土壤生態。科學合理的輪作對病源物的滋生產生抑制作用。2.4.3間(混)作和套種科學合理的間(混)作和套種可以實現農作物的多樣化,從而抑制或減輕病害的出現。例如,糧棉套種對棉蚜的危害產生抑制作用:在棉田里同時種植誘集棉鈴蟲產卵的作物玉米、高粱等,實現產卵的集中化,從而起到保護天敵和集中誘殺蟲害的目的。
2主要技術
免耕栽培一般采用直播和拋秧,對稻田不作任何翻耕處理,只是在播種前對稻田雜草植株和落粒谷幼苗、摧枯稻樁或綠肥作物進行清除和處理,達到秧苗在大田中自然生長,通過保護土壤微生物群落、害蟲天敵和改善稻田有益生物環境,完成糧食生產和農田生態平衡。
2.1稻田整治及培肥
2.1.1稻田整治免耕稻田雜草種類多、密度高、危害重,對水稻的高產、穩產威脅大。清除雜草在晴天且稻田有水情況下,667m2用12%惡草靈乳油150~200mL,原液甩滴全田,保持稻田含水3d,或用速效除草劑“克無蹤”按配方對水均勻噴藥滅茬除草。
2.1.2施足基肥水稻在生長過程中需要足夠的養料,保障養分持續穩定供給是水稻高產穩收的關鍵。基肥主要以有機肥2000.0~3000.0kg/667m2,氮肥10.0~15.0kg/667m2,磷肥6.0~10.0kg/667m2,鉀肥20.0~30.0kg/667m2。
2.2育苗播種
選擇矮稈、耐肥、抗倒伏水稻品種,播種前曬種2~3d,選取籽粒飽滿、色澤金黃、無霉變種子,用惡敵5g加水浸種3~4d或25.000%咪鮮胺4000倍液或80.000%402殺菌劑2000~3000倍液或10.000%浸種靈4000倍液浸種3~5d,殺死白葉枯、稻瘟病、惡苗病、干尖線蟲病等病菌,瀝水后直接育苗,也可露白催芽育苗,一般優質常規稻品種667m2用種2.0~3.0kg、雜交稻1.5~2.0kg。
2.3直播或拋秧
2.3.1直播采用直播方式要做到田面平整、作畦,稻溝系要有圍溝、橫溝、豎溝,先開好圍溝,然后每20.0m開1條橫溝,豎溝按畦寬2.0~2.5m開挖,溝深18.0~20.0cm,上口寬18.0cm,下口寬15.0cm,做到溝溝相通,灌排通暢,或利用前茬的原有溝系加以清溝整治。然后將催芽露白種子直接播于大田。
2.3.2拋秧拋秧應在晴天或陰天進行,秧齡宜在三葉一心至四葉一心,足帶泥帶肥,栽插大田要排水露泥,667m2拋插1.8萬叢左右,基本苗2萬蔸左右。
2.4田間管理
2.4.1水分管理水稻喜溫、喜濕,生育期各個階段的需求不一,最適溫度27~32℃;定根成活后,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弱,葉片極易失水干枯,甚至卷葉死苗,適度灌水提苗返青,減少死苗,一般水深3.0~4.0cm為佳;水稻分蘗時要排水透光,促進土壤養分分解和稻株基部光照,保持水深1.5cm來調節土壤中水、肥、氣、熱平衡;水稻稻穗期是需水最多時期,特別是減數分裂期,對水分的需求更加特別,保持大田水深3.0cm來減少穎花退化、穗短、粒少、空殼;水稻抽穗揚花期葉片停止長大,莖葉不再伸長,穎花發育完成,加強田間透氣力,減少病害發生,提高根系活力,防止葉片早衰早落。
2.4.2肥水管理水稻大田生產氮、磷、鉀施用以2∶1∶3原則,在拋插后5~7d進行,植株3葉期施氮肥、氯化鉀各4.0kg/667m2,促苗早生快發;6葉期施氮肥8.0~10.0kg/667m2、氯化鉀6.0kg/667m2或復合肥15.0kg/667m2,葉色轉淡基礎上施幼穗分化肥,主穗幼穗分化期施氮肥、氯化鉀、復合肥各3.0kg/667m2,應看葉色施肥,防止過量貪青倒伏,后期飽粒增質量一般不施肥。
2.4.3滅害除草播種前和孕穗期進行滅鼠,用0.500%溴敵隆150g、3.752%殺鼠迷200g或吡蟲啉拌種,在稻田四周或溝邊進行投放,防止鼠害和稻薊馬;雜草處理使用滅生性除草劑,拋插后7d內要進行除草,可結合追肥使用,用丁芐等復混型拋秧田除草劑或用丁草胺、稻草畏等除草劑拌細土或尿素后撒施滅草,并保持水田5~7d。
2.4.4病蟲害防治水稻免耕栽培做好“三蟲四病”防治。防治措施從源頭抓好起,明確區域不同生育期的主要病蟲害,培育不利于害蟲滋生的環境,合理利用自然條件,把控化學農藥的使用,推廣運用生物技術,選用抗病抗害優質良種,科學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其中,水稻主要害蟲為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和水稻螟蟲,防治藥劑有25.000%吡蚜酮、20.000%異丙威、25.000%噻嗪酮、10.000%烯啶蟲胺、50.000%二嗪磷、20.000%速滅威、70.000%艾美樂和醚菊酯等,根據苗情及蟲齡及時處理。主要病害為紋枯病、稻瘟病、細條病、稻曲病等,防治方法:667m2用5.000%井崗霉素水劑100~150mL或井崗霉素高濃度粉劑25g、20.00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40.000%稻瘟靈乳油、75.000%豐登可濕性粉劑或40.000%富士1號乳油對水噴防,3~5d噴霧1次,連防2次。
與傳統的農家肥與施肥特點相比較,現如今農業生產中所使用的化肥具有效果快、施肥便捷等特點,使得傳統施肥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在有機農業土壤培肥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農業技術人員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不斷擴充有機肥源,合理、利用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等資源,作為有機肥料的肥源,將農村隨處可見的廢產品變為寶。
1.1.1 開展綠肥種植
綠肥是一種優質的生物肥料源,在供應土壤養分、改良土壤和防止土壤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首先要根據不同作物的需肥規律,選擇適宜的綠肥品種;其次選擇優質高產品種,運用科學管理方法,如接種根瘤菌、補施磷肥等,采用間作、混播、輪作等多種形式,在重復發揮綠肥多重生物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綠肥單產。
1.1.2 大力推廣秸稈還田技術
秸稈還田技術不僅可以解決秸稈有效利用問題,還解決了長期使用化肥造成的農產品污染問題,降低土壤中無機鹽投入和作物體內硝酸鹽、亞硝酸鹽的積累,還解決了秸稈焚燒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還解決了生態種植田塊的肥料來源問題,可以做到優質增產。
1.1.3 發展養殖業擴大動物性肥源
以豬、牛、馬、羊等家畜的糞便加上墊圈材料構成的廄肥,含有作物需要的營養元素和豐富的有機質,施用廄肥對增加作物產量、提高作物品質和土壤肥力有良好的作用。發展養殖業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也是改善人們膳食結構的需要,也是為有機農業提供優質肥源的需要。
1.1.4 興辦沼氣擴大有機肥源
施用沼肥的作物不僅增強了抗旱防凍的能力,而且提高秧苗的成活率。施用沼肥不但節省化肥、農藥的噴施量,也有利于生產綠色無公害食品。興辦沼氣解決了農民的燃料問題,減少森林砍伐和牛羊對山場的破壞,有利于保護林草資源,促進植樹造林的發展,減少水土流失,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1.2 加強生態肥料的使用研究,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
利用好氧發酵工藝,生產出優質的酵素生物有機肥。這種發酵的特點主要由以下幾點。第一,發酵較為充分。在此過程中利用好氧發酵工藝,將其分為 2 次發酵腐熟,其發酵的時間通常可以達到 2-3 個月。經過充分發酵,有機肥相較而言使用安全。將其可作為追肥,基肥來使用。同時也可將其作種肥,不傷根,不傷苗。第二,消毒完全。畜禽糞便經過反復發酵后,尤其是在高溫處理后,將其中的病菌和寄生蟲全部殺滅,避免了寄生蟲和有害生物的繼發性危害。
1.3 采取合理的種植制度,提高土壤自身培肥能力
采用水旱輪作,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深、淺根系作物輪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壤肥力,調節土壤養分;豆科植物同其他作物輪作或間作,豆科作物的根瘤菌不僅可以固定土壤中的氮素,而且收獲后殘留土壤中的根瘤和根系還可增加土壤有機質。果園間作豆科綠肥或牧草,不僅能有效的防止土壤侵蝕,抑制雜草生長,還能培肥地力,同時還能發展養殖業,既提高土壤利用率,又提高土壤培肥水平。
1.4 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測土配方施肥是一項增產、節肥、節支、增收的技術措施。農業技術人員應當根據肥料養分含量、當季利用率、作物需肥規律等特點進行按需配肥,滿足作物最佳生長需要,從而解決作物施肥與土壤供肥之間的矛盾,實現各種養分的平衡供應,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減少肥料用量,進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同時減少了不合理施肥造成的污染,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
(1)“龍頭”企業帶動模式。即“公司+農戶”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是新興的農業產業化形式之一。通常由貿易公司為主導,與農場、農民或合作社簽訂有機生產合同,并負責以優惠的價格收購相關產品,并進行銷售,是一種“有機訂單農業”模式。公司和農民或合作社在這種模式中形成了“風險公擔,利益共享”的經濟共同體。這種模式在中國比較普遍。(2)專業合作社模式。主要有農牧業生產合作、生產資料供應合作、產品加工銷售合作、經營管理和技術信息咨詢合作以及信貸保險合作等。大多是中、小農戶自愿聯合集體加工或銷售;社務由全體社員協商,投票民主議決;其收入一般是在扣留必要的公共積累后,按社員投入多少進行分配。專業合作社由于其組成方式特點,決定其存在一些缺陷,如對新事物接受慢,過分依賴外部技術培訓或指導,缺乏主動將技術與當地實際相結合的能力,組織結構松散,抗風險能力差,農民集體或團體組織活動的不穩定性或脆弱性等。
(二)我國有機食品的銷售渠道
我國有機食品的銷售渠道多樣,以超市為主,此外還包括以下幾種方式:(1)農戶(農場)直銷。這種方式沒有中間商,減少了流通環節,生產者的收益高。目前北京、上海等地都設有有機農夫市集,消費者與生產者直接會面進行交易。以會員制的形式,根據客戶訂單直銷并送貨上門的銷售渠道也較為廣泛,如正谷、沱沱。(2)有機食品專賣店銷售。有機專賣店在國外較為普遍,比較知名的如美國的WholeFoods等,德國有機食品專賣店有5000多家。我國目前專營有機食品的專賣店不多,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等對有機產品接受程度較高的城市。這種銷售渠道主要依托大中型有機食品批發配送中心進行物流,專業化程度高,可靠性強。(3)傳統店設專柜、專區銷售。目前國內各大商場超市均設有有機產品銷售專柜或專區,一些規模大影響力高的有機知名品牌設立有專門的店面或柜臺,如吉林精氣神黑山豬、仙芝樓有機靈芝等。(4)電子商務銷售。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為有機產品的銷售提供了新的潛力巨大的銷售平臺,各大電商為滿足消費者需求,都為有機產品設立了專區,如天貓、一號店、我買網等電商在首頁導航欄都有“有機食品”類別,電子商務平臺正在逐步成為有機產品最主要的銷售渠道。
(三)我國有機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有機農業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上存在明顯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企業規模小,行業集中度低。理論上,有機農業面臨一個龐大的市場,但現有企業的規模均比較小,尤其缺少龍頭型的企業。(2)市場開發不充分。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宣傳不充分,很多人對有機食品的概念和功用還比較陌生。從企業角度講,目標客戶界定和市場細分還遠遠不能滿足行業發展要求。(3)產業鏈發展脫節。目前有機行業在產供銷業務鏈層面上缺少整合和創新,生產和銷售不能很好銜接,需求和供給信息溝通不暢。(4)誠信體系保障不足。這也是食品行業共同面臨的難題。有機食品的經驗品和信任品特征明顯,容易導致一些企業為謀取暴利而作假。由此可見,我國的有機農業供應鏈管理模式還很不成熟。處于上游的生產和加工企業規模較小,組織化程度較低,不利于生產專業化和集約化;下游的銷售渠道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宣傳不到位,有機概念普及率低,顧客接受度差;上下游企業間合作不充分,各交易方之間信息不對稱,產供銷發展不平衡。為促進有機農業的健康發展,應盡快探索出一種適合的供應鏈管理模式,以降低成本,提高抗風險能力和價值增值能力。
二、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有機農業
供應鏈管理模式的主要內容有機農業作為新興行業,如果能在發展初期引入供應鏈的管理思想,對今后發展十分有利,對促進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供應鏈是指在生產及流通過程中,涉及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活動的上游與下游企業索形成的網鏈結構。隨著經濟發展,市場競爭逐漸由單個企業之間演變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建立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有機農業供應鏈管理模式,可以實現各成員間的緊密合作、風險共擔和利益共享,降低流通中的交易費用和物流費用。同時信息共享可以提高流通渠道效率,實現供需平衡,防止產銷脫節。此外,供應鏈管理能夠避免由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誠信缺失,是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因素之一。
(一)有機農業供應鏈管理模式的一般分析
有機農業供應鏈管理的一般模式如圖1所示。由于有機農業的特殊性,其產業鏈比傳統農業產業鏈短。從形式上看,似乎已經具備供應鏈要求的網鏈結構,但仔細分析發現,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供應鏈管理,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
(二)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供應鏈管理模式
有效的有機農業供應鏈模式,可以承擔風險,實現產供銷信息通暢,具有足夠的品牌知名度和信譽度,能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食品的同時實現利益最大化。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有機農業供應鏈管理模式是以公司或集團企業為主導,以農產品加工、營銷企業為龍頭,重點圍繞一種或幾種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與生產基地和農戶實行有機聯合,進行一體化經營,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經濟共同體。同時,該企業與下游物流企業和商業企業組成戰略聯盟,保證有機農產品流通的暢通(見圖2)。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有機農業供應鏈組織性強,流通渠道短,便于質量監控,能有力推動有機農業發展。
三、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供應鏈管理模式的構建
(一)以龍頭企業組織生產和流通
在世界范圍看,最理想的有機農業生產模式是由擁有農場全部管理權的公司進行經營,即企業組織模式,但該模式組織管理要求高,投資規模大,目前在我國不具有普遍性。而且該模式中企業是完全主體,農民是以農工/雇工的形式參與生產,不利于調動農民積極性和農民增收。相比之下,“龍頭”企業帶動模式,即“公司+農戶”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將土地使用和農民生產統一起來,有效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和收入水平,避免多農戶小規模分散生產及合作社帶來的高管理成本,同時統一管理更有利于全面準確把握生產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企業規模,保證產品質量和有機完整性。“龍頭”企業帶動模式作用的有效發揮,首先依賴于組織生產的企業,即龍頭企業。龍頭企業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業,首先應實力雄厚,有較強的抵御風險能力。國家對此有具體要求。其次,必須有較強的帶動能力,可以帶動較多農戶進入市場,使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相互促進。最后,龍頭企業應保證其產品具有市場優勢。產品質量、科技含量、新產品開發能力居領先水平,主營產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和質量管理標準體系,產銷率達93%以上。目前,如聯想控股、中糧集團、首農集團、華彬集團等大型企業已陸續開始涉足有機產業,正谷、和樂康等集生產、銷售、物流等為一體的以經營天然有機產品為主的較大型企業正在快速發展,中國有機產品市場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但從整體情況看,有機農業龍頭企業數量還是非常少,其自身的經營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也有待增強。政府應加強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對現有企業進行扶持,支持企業革新技術、強化管理、增強活力,鼓勵兼并重組,促進小規模向大規模轉變。同時應培育有機食品加工、流通領域的龍頭企業,以有機農業為主導,在政府引導下,建立一批市場開拓快、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骨干企業。此外,有效發揮這一模式的作用需要充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該模式下,公司是利益的調控者,農民不是主體,一旦利益不能保證,農民的積極性將會下降,甚至出現投機行為。因此,企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合作方式進行必要的調整和修改。在此可以借鑒黑龍江中良美裕有機谷物制品公司的成功經驗。為了杜絕個別農民為提高產量偷偷施用化肥的行為,公司制定了按種植面積算收入的方法,農民嚴格按照有機生產規程進行水稻生產,收獲時不管產量如何,公司都會按3萬元/hm2的價格支付給農戶。這種“保收入”的合作方式是建立在原有模式上的一種創新,有效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二)完善銷售終端體系
供應鏈環境下的有機農業流通模式需要良好的銷售渠道。現有的3種主要銷售渠道中,大型超市一般聲譽良好,采購能力強,承擔風險能力強,是理想的銷售終端。通常進入超市的消費者是一般市民,同時超市對進入賣場的產品有嚴格的質量把關,產品在銷售期間管理也比較嚴格。長期以來,超市里的食品在消費者心目中比農貿市場里的食品更有質量保證。因此,選擇超市作銷售終端,既可以擴大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同時推廣有機理念,又可以確保產品質量。此外,專賣店也是較好的銷售終端。專賣店一般都有統一的經營模式和標識,多個專賣店的造勢本身就是廣告,容易對消費者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消費者一般認為專賣店是以著名品牌、主流品牌為主,能夠提供優質服務,注重名聲,屬于相對高端的銷售終端,更有利于產品推廣。同時,專賣店內純粹的自有品牌推廣便于管理,有利于創造穩定的消費群體,并能及時向上游傳遞銷售和需求信息。總之,良好的銷售終端能較好地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度。作為供應鏈核心的龍頭企業,可以選擇信譽好實力強的合作伙伴作為下游銷售終端,也可以自己成立銷售公司,建立銷售終端。選擇合作伙伴可以降低管理成本,但需要良好的溝通協作;自設銷售公司則便于及時準確掌握上下游信息,但增加了管理成本。但無論采用何種方式,都必須實現供應鏈上信息通暢,這樣做一方面可使銷售終端的信息能夠向上游準確傳遞,避免生產與銷售脫節,另一方面使消費者可以在終端追溯產品的生產信息。
(三)建立信息流保障
若要形成基于供應鏈的有機農業貿易模式,必須保證信息流的有效傳遞。一方面,應搭建信息平臺,在各成員之間進行信息技術的有效集成,通過合作建立快速反應系統,實施有效客戶反應項目,及時配送和不間斷補貨,提高物流的工作效率,有效解決目前產業鏈脫節問題。同時,信息平臺的有效搭建,有利于信息的正向傳遞和可追溯系統的實現,杜絕信息不對稱引發的道德風險,加強誠信保障。搭建信息平臺,除了技術問題以外,關鍵是要最大限度發揮信息平臺的作用,保證傳遞信息準確無誤。企業都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因此不可能完全消除道德風險。供應鏈管理理念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供應鏈管理本身強調長遠利益和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通過上下游成員間的合作,達到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根據博弈理論的結論,一次偶然的合作容易導致機會主義行為,而長期多次博弈可以避免欺騙行為。以誠信為前提進行合作,會帶來獨立狀態下無法創造的利益,這種結果會誘使合作各方進一步提高授信額度,以促進下一次合作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如此良性循環可使供應鏈整體信用空前高漲,各成員逐漸放棄短期行為,共同致力于長遠目標的實現。具體到有機農業供應鏈,應盡早形成供應鏈管理模式,搭建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傳遞所需硬件,加強對企業、農戶等供應鏈成員的培訓,同時加強政府的監管力度,用法律約束企業行為。
國外有機農業研究可追溯到1924年德國魯道夫•施泰納(RudolfSteine)r開設的《農業發展的社會科學基礎》課程。該理論的核心觀點為:人類作為宇宙平衡的一部分,為了生存必須與環境協調一致;企業作為個體和有機體;要求飼養反芻動物;使用生物動力制劑;重視宇宙周期。德國的普法伊費爾(H.Pfeiffe)r將上述原理應用于農業,形成了生物動力農業(BiodynamicAgricul-ture)。20世紀30年代,漢斯•米勒(HansMuelle)r和拉什(HansPeterRush)為有機生物農業奠定了理論基礎,并使其在德語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發展。英國的霍華德爵士(SirAlbertHoward)被認為是現代有機農業(OrganicFarming)的奠基人。1935年,他出版了《農業圣典》(《AnIntroductiontoOrganicFarm-ing》)一書,奠定了堆肥的科學基礎。1940年,美國的羅代爾(J.I.Rodale)受其影響,開始了有機園藝的研究并出版了《有機園藝》(《Agro-ecosystemsandSustainableAgriculture》)一書。20世紀60年代后,日益嚴重的農業和生態環境問題促使人們對現代農業進行反思,包括有機農業、有機生物農業、生物動力農業、生態農業、自然農業等在內的替代和持續農業因此得到了深入研究。
1970年,美國的威廉姆•奧爾布雷克特(WilliamAl-brech)t將生態學基本原理納入有機農業生產系統,提出了生態農業(EcologicalAgriculture)概念。20世紀90年代,有機農業進入了快速增長期,相關農產品貿易部門正式成立,立法工作逐步展開,政府與民間機構共同推動其發展。綜上所述,國外有機農業理論較為完善。但迄今為止,有機農業的概念并未統一,生產標準和法律要求也不盡一致,這給國際貿易帶來了很大困難。同時,國外有機農業發展政策針對的主要是農業現代化早已完成、市場經濟體系十分健全的發達國家,涉及的體制問題相對較少,而這對于正處于市場經濟轉型期的發展中國家,卻往往非常重要。中國學者的有機農業研究始自20世紀80年代。1989年,中國提出了發展綠色食品的設想,其基本內涵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1992年,農業部成立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成功開發了綠色食品特別是AA級綠色食品。1994年,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個有機認證機構。此后,關于有機農業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活動廣泛展開。劉小清(1999)在《綠色產業———迎著朝陽走來的新興產業》中指出,綠色產業是國民經濟結構中以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為目的所進行的技術開發、資源利用、自然生態保護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曾建民(2003)在《略論綠色產業的內涵與特征》一文中強調,綠色產業是以綠色資源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為基礎,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從事綠色產品生產經營及提供綠色服務的綜合性產業群。中國的《有機食品生產和加工技術規范》(1995)、《有機食品認證管理辦法》(2001)等多部法律、法規也相繼頒布施行。雖然中國有機農業理論發展很快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與發達國家對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為吸收和借鑒國外理論較多,聯系本國國情的內容偏少,大部分理論未將中國有機農業發展與完善市場經濟體系和解決“三農”問題結合起來,理論與實際相脫節。
國內外有機農業
發展實踐對比分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著既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又持續穩定發展農業的問題。對比國內外有機農業發展實踐,可以為中國提供一些有益經驗和政策借鑒。德國的有機農業發展德國是歐盟中對有機農業要求最高的國家。政府規定從傳統型轉向生態型農業必須持續2~3年。為鼓勵農民,德國實施了轉型補貼政策。不同類型的農業生產補貼數額不等。如多年生農作物(葡萄、櫻桃等水果生產)在轉型期每公頃可獲得950歐元補貼;蔬菜生產可獲得480歐元補貼;種植業(如小麥等)和綠地生產可獲得210歐元補貼。同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進有機農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如《種子法》、《物種保護法》、《肥料使用法》等。2003年4月,又實施了《生態農業法》,進一步明確了相關的檢驗檢測標準和違規處罰。德國的有機食品都要被貼上形式為綠白色小六角形的“生態印章”(BIO),目的是禁止轉基因食品,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抗生素和違禁添加劑。BIO商品比普通農產品至少貴出20%~50%。自2001年引入此標識以來,每天有近20種產品獲此印章。德國有機農業的發展勢頭由此可見一斑。美國的有機農業發展美國是世界上耕地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機農產品市場。20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在生態農業基礎上大力發展有機農業。至2001年,全美有6949個從事有機食品生產的農場。
摘要:農業經濟水平相對來說較為落后,許多傳統地區在發展的時候依舊依靠人力來發展,特別是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中,例如在播種和收貨等方面,需要先進的農業設備來支撐,這樣才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基礎性設施的不到位嚴重制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發展。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
1關于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問題
1.1廣大農民信息化意識薄弱
在我國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時,我們意識到農民群眾在信息化技術進程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他們不僅可以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還可以第一時間測試出信息化技術成果,由此可見,他們對信息化技術的接受程度對信息化技術的實施有著很重大的影響。
1.2農業信息化資源缺乏管理
在我國農村地區實際發展過程中,雖然一直按照國家對農業的發展要求,并在當地建立了比較完善的信息化服務系統,但依舊存在很多問題,主要的問題是信息化服務系統中對農業的信息資源未做有效處理和整合,使得很多可用的農業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1.3嚴重缺乏政府的資金投入
農業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投入,要想在農業經濟管理中使用信息化技術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更多資深的農民群眾支持,以及安裝各種有信息化技術有關的設備,這樣才能全面發揮信息化技術的作用。
1.4信息化專業人才嚴重稀缺
在信息化經濟管理中,最重要是人的參與,專業技術人才是不可或缺的。特別是在農村經濟發展,缺乏這種信息化技術人才,導致農業建設信息知識不能更好的融入到農業發展中,嚴重影響農業的發展,使得信息化技術一直停滯不前,阻礙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發展。這時就需要培養大量的專業性人才,在理解技術的基礎上,提高農業發展水平。
2提升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2.1強化農業對信息化建設的認識
由于農民大多來自偏遠地方,接觸的信息面較窄,對于信息化認識存在很大的不足,這時就需要及時改善這種現象。需要全面改善農業部門對信息化的認識,真正從根本上改變對農業信息化的認識。
2.2加強培養農業信息化人才建設
隨著農業信息化經濟管理的發展,迫切需要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這時就需要提高農業信息化建設人才的專業素養,這樣才能擁有完善的農業信息化團隊,進而推動農業信息化的發展。這時還需要政府投資建立相關的培訓機構,重點培養科技創新人才,進而選出優秀的員工。這樣才能真正滿足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過程中的人才需求,多重視對現代信息化技術人才的培養,真正實現信息化建設與農業發展的有機結合,推動我國農業發展。
2.3加大對農業信息技術的研發力度
要想在整體上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加大對信息技術的研發投入十分必要,開展各種類型的信息技術研發。在研發時,一般而言多采用可以給農民帶來高收入的經濟管理模式為主,激發農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然在此過程中需要對傳統農業管理模式加以創新。信息技術的研發離不開對信息化的設備使用和開發,使用高技術進行研發,這樣才能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農民的收入。農業信息技術的培養依賴先進的設備,這時就需要政府加大對信息技術的研發投入,為信息技術創新提供資金支持。
2.4完善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設備
農業經濟水平相對來說較為落后,許多傳統地區在發展的時候依舊依靠人力來發展,特別是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中,例如在播種和收貨等方面,需要先進的農業設備來支撐,這樣才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基礎性設施的不到位嚴重制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發展。政府需要加大資金和設備方面的投入,讓農民有能力買得起農業設備的基礎上,也會使用先進設備,在農業生產中進行規范化作業,還可以定期召開對信息化機械設備的培訓課,提升農民對信息化的興趣和熱情,積極的將先進設備成功運用到實際生產作業中。
3結束語
在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道路上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農民的積極配合,全方位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
參考文獻:
[1]許紅杰.關于農業經濟管理創新策略的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6(05).
[2]史曉光.基于新農村建設下的農業經濟管理策略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6(08).
[3]薛敏.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5(06).
有關農業經濟類論文范文二:農業經濟結構調整途徑研究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國家和社會各界對三農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其中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是核心環節之一,關系到農業改革的成敗以及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我國農業經濟建設的主要方向之一為經濟結構調整,在調整改革的過程中產生許多了亟需解決的問題,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是必然選擇,只有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的市場競爭力、爭取效益最大化,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文章結合我國當前農業發展的實際以及在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就農業經濟結構調整的實現途徑與方法進行重點研究。
關鍵詞:農業改革;經濟結構調整;農產品
我國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傳統農業的發展一直處在十分封閉的市場經營狀態下,商品經營銷售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力較小。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農業發展受全球化影響漸漸融入國際貿易體系,在全球化的沖擊下我國傳統農業經濟結構面臨改革難題,由此產生了一系列問題。我國糧食生產比重在農業經濟結構中比例較大,盡管相比傳統糧食種植結構模式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由于經濟附加值低而在國際競爭中處于相對劣勢。同時,經濟作物的種植水平、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科技研發與推廣、農業產業合作組織建設等方面的問題,也是我國當前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中需要面臨的關鍵性問題。因此,中國農業想在國際農業市場貿易中占一席之地,就必須改革傳統農業經濟結構,加快社會主義農業現代化的建設步伐。
一、提高農業產業化程度,增加農產品附加值
我國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以市場為主要導向,因此農業經營體制改革的目標之一是農業產業化。在20世紀我國農業的探索發展時期,形成了,這種由民眾智慧結晶產生的雙層經營體制,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與農產品產量,促進了經濟生產力的發展。進入21世紀以來,這種雙層經營體制的潛力漸漸被挖掘殆盡,要想跟隨時展要求優化經濟結構,就需要進行新的改革創新,總結先前經驗,通過實踐檢驗,進行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生產力發展,盡快融入國際市場,提高我國農業產業競爭力。先前,我國比較成熟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主要是以為基礎,面向市場,采用公司+農戶的產業組織模式,依靠經濟龍頭企業,農產品生產、加工和經營一體化,使得利潤在每個經營結構主體之間合理分配。農業產業化彌補了過去傳統的經營模式的缺點,更大程度上優化了農業資源的配置。這種經營方式豐富了服務的質量與水平,充實發展了經營體制的內容。目前,農業產業化經營可以采取多種方式與農戶建立生產營銷關系,包括訂單農業、公司+農戶等方式,這種產銷模式帶領農戶依照市場需求進行生產,達到專業化、科學化、集約化的生產目的,形成政府、市場、企業、農戶相互促進的新經濟結構調整機制。
二、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與應用
一方面,我們要大力研發和推廣農業新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農業科技成果頗豐,向農民推廣應用方面也十分全面,但也存在著許多機制上的問題,例如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缺乏后勁,私營性農業科技推廣組織服務不到位,農業研發資金缺乏等各種問題。我國農業科技發展面臨著成果轉化慢、產業化程度低等困難,無法適應當前國家農業經濟形勢快速發展的需要。改革農業經濟結構必須創新農業科技推廣制度,將農業技術與經營性農技相結合,創新農業技術服務組織體系多元化,通過多種形式進行農業科技推廣,例如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市場龍頭企業相聯合等形式。另一方面,我們要大力發展農業技術示范、培訓與服務體系。通過各種方式使農民掌握農業先進技術,例如建立農業科技園、培養先進種植人才等方式,推廣農業科學技術,培養示范人才,最終帶領群眾走向農業科學化的道路。健全農業技術服務體系,支持鼓勵技術人員加入生產過程,向農民推廣先進技術成果,通過多種形式實現生產學習、農業與科技的融合,提高農民接受農業科技的主動性,加強民眾的農業科技技術培訓,大力宣傳先進農業科技成果,提高農戶的科學種植意識,促進先進技術成果轉化。
三、培育農業專業化合作組織,提高農業市場服務能力
市場為生產產業線的最終點,也是農民收入的根本出路,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是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方向。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個體始終處于弱勢地位,一些有競爭力的農產品,由于市場信息的閉塞或個體力量的不足,很難進行品牌宣傳和獲取較高利潤。所以要在目前的農產品經營市場上,積極培養農業專業化合作組織,開辟新的產業鏈,創新產業經營模式,進行連鎖品牌經營,通過網絡物流等新的運輸方式進行交易,創新農產品經營方式,建立開放、合作、科學、有序的市場經營體系。提高農民專業化服務的意識,組織同類農產品生產者進行合作,實現產品生產、運輸、經營、市場一體化的管理服務模式,降低農產品交易成本,發揮農民的主體地位,鼓勵農民以創新方式加入現代化市場生產經營,提高農民學習網絡經營的積極性,使農產品通過多種渠道進入市場,提高市場競爭力。
四、拓展農業生產市場范圍,促進農業對外開放
中國加入WTO以來,農業市場的競爭壓力不斷加大,中國農業產業要想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盡快融入全球化市場并獲取相應的競爭優勢,這無疑對農業經濟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農業經濟對外開放也是必然的。我國農業現狀為人多地少,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廉價,小規模經營,綜合分析來看,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土地密集型產業,例如糧食作物等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小,而大部分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則擁有較大競爭優勢,比如花卉蔬菜、畜牧產品以及海洋產品等。綜合目前形勢,我國農產品出口量較少,相關農產品出口份額占世界總出口量比例十分小,因此在調整經濟產業結構方面,促進農業對外開放,拓展農產品市場十分重要,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我國拓寬農業對外開放的重要方針為引進來和走出去,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通過這兩種途徑擴大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引進來包括積極引進外來先進農業技術、管理經驗、高科技人才與大量的流動資金,推動國內企業對外發展,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通過引進來利用好國外資源,促進我國農產品朝向科學化、技術化、網絡化的生產方向發展,擴大國際市場,調整農產品產業結構,提高農民收入。另一方面,通過走出去利用沿海發達的交通條件,促進農業龍頭產業帶動國內產品加工出口,在沿海地區建立出口基地,提高農業產業、產品的國際影響力,提高農業產品效益。
五、加大農業投入力度,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
發展農村經濟是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努力方向之一,需要加大農業投入力度。首先,城鎮建設應合理規劃發展規模,要與當地的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有機結合,通過研究農業資源承載量來確定城鎮建設規模,既要做到容納相應的人口又能保證物力財力得到合理使用,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更有利的資源保障。其次,要積極進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村水利設施,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除了政府投資外,積極尋找多方面的融資主體,促進農業投資多元化。再次,要重視農村土地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合理運用,減少土地浪費,做到農村土地的科學規劃和高效種植,在現有的資源條件下積極爭取效益最大化,實現我國農業的集約化生產。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除了協調資源與勞動力之外,要考慮到交通、科技、文化、娛樂、教育等基礎生產要素集中的環境空間載體,城鎮發展關系到居民日常生活設施的改善,消費促進經濟發展,因此農村城鎮化建設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中的重要方向。城鎮的發展與進步也能提高民眾的教育文化水平,改變人們落后的農業生產思想,提高農業經營效率,帶領農民群眾走向小康社會,推動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符合新時代經濟發展的要求。
六、結語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結構調整和改革。結構調整要在質量、效益得到保證的前提下有序進行,這樣才能帶動經濟效益的全面提高,促進資源可持續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從而更快地融入國際農業經濟貿易市場。
參考文獻:
[1]付石林.用特色循環經濟解決三農問題經濟學家范小克縱談循環經濟理論創新[J].經濟,2012(04).
目前我國市場上生產和使用的農業機械,很多都存在著功率低、技術差、耗油重等問題,不能較好地達到環保、節能、高效地要求。因此,若要達到農業機械節油的目的,就要通過農機選型、日常保養、維護和操作中不斷積累經驗,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燃油消耗。
1農業機械的選型
在農業機械機型選擇方面,要選擇動力性好、作業性能穩定、適應性好、機具結構及設計合理、技術成熟、調整維修方便、配件市場充足、具有良好的市場售后服務的機型,要選擇經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鑒定,獲得生產實踐檢驗,能滿足本地農藝要求,綜合效益好的節能型機型,從而達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油耗的目的。
2農業機械的保養
機車在運行時,由于不停地運轉操作、顛簸震動,可能造成燃油連通部件(如油箱開關、油管接頭、柴油濾清器及高壓油管等)出現松動而漏油,因此有必要保持良好的檢修習慣,這不僅是為了安全行車,而且可以減少油耗,提高經濟效益。同時,機車由于長期運行,一些精密部件(如缸套活塞組件、配氣機構和燃油系列等)會磨損,從而導致機車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因此,做好機車的技術保養,確保技術狀態良好是節約用油的重要因素之一。
2.1新車磨合。新購買的農業機械必須根據說明書進行空車磨合試運轉。不得一出廠就進行負荷作業,新車磨合要注意控制車速,盡量減少急加速、急減速。
2.2檢查輪胎氣壓。輪胎氣壓偏低會引起滾動阻力增加,造成機車牽引負荷增大油耗增加。此外,要定期檢查輪胎的磨損是否均勻,如發現輪胎偏磨或方向盤不居中等異常情況,需盡快到專業修理廠咨詢修理,否則會增加工作阻力增加油耗。
2.3定期清洗濾清器。車況良好的拖拉機可省油15%到20%。對于空氣濾清器、柴油濾清器、機油濾清器,每行駛5000公里以上配件都需要更換。因為,空氣濾清器堵塞會引起氣量減少,導致柴油燃燒不充分,降低燃油效率,而柴油濾清器的阻塞也會使發動機供油異常,功率下降,油耗增加。
2.4加機油需要適量。要注意機油標尺所標示的刻度,機油太多將曲軸淹沒,增大阻力;機油太少則無法起到和封閉作用,甚至會影響發動機效率。同時,要按季節和作業環境來確定更換機油的周期。
2.5使用潔凈的柴油。柴油必須經過48小時以上的沉淀方可使用。使用沉淀后的清潔柴油,可以保證發動機供油系統以最佳工作狀態供油,不僅提高發動機噴油泵柱塞偶件和噴油閥偶件的工作可靠性與經濟性,同時能有效地延長偶件的使用壽命。
2.6防止燃油滴漏。定期對發動機進行耗油技術檢測,堅決杜絕燃油滴漏現象的發生。油箱開關、油管接頭、柴油濾清器及高壓油管等處的柴油滲漏現象應及時檢修,否則在機車運行時,由于震動滲漏會越來越嚴重,造成不必要的油耗。
2.7保證各部位軸承良好。在裝配時不能過緊或過松,要使之運轉自如;過緊過松都會增加工作阻力,使油耗增加,同時要隨時緊固各連接部位螺釘。據測定,如發動機支架和變速箱之間的螺釘松動,油耗就會增加。
3農業機械的日常維護
柴油機使用一段時間后,會因缸套活塞組件、配氣機構和燃油系精密偶件磨損而導致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因此要及時檢修并排除故障,以恢復其正常的技術狀態。
3.1嚴防燃油滴漏
對發動機應經常進行目測檢查,并定期實行耗油技術檢測,一旦發現應及時處理。嚴防燃油滴漏,不僅是為了減少耗油量,更是為了安全行車。
3.2調整供油提前角。供油過早和過遲都會使柴油得不到充分燃燒而冒黑煙增加油耗,因此要及時調整供油提前角。
3.3確保噴油器霧化良好。噴油器有滴油或霧化不良現象會使柴油得不到充分燃燒而增加油耗,要及時調整噴油壓力,確保柴油霧化良好。
3.4經常檢查和調整氣門間隙。氣門間隙過大或過小會影響充氣量。據測定,氣門間隙過大,油耗會增加15%~20%,因此要經常檢查和調整氣門間隙。如果發動機因齒輪、凸輪軸磨損而引起配氣相位角減少,要適當減少氣門間隙,以彌補配氣相位角的減少。凸輪軸磨損嚴重要及時更換,否則不僅功率下降,而且增加油耗。
3.5不得帶病作業。要根據柴油機排煙顏色判斷其技術狀態,如出現柴油機在工作中持續異常冒黑煙、藍煙、白煙,均屬不正常現象,說明柴油機帶病作業。應根據不同情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并及時加以解決,否則不僅使發動機功率下降,而且增加油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