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5:4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公寓文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公寓式管理,就是響應一些大學生的號召,管理稍微寬松一些,尊重學生的自由,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私人空間,讓學生在寢室內有住旅社的感覺,這就增加了管理部門的工作難度。一方面,高校想加強對寢室的管理,保證不出現任何事故,尤其是防盜、防火、防水之類的重大事情,另一方面學生不愿意管理人員過多的步入他們的生活空間,又盼著提供更為熱情、周到的服務,比如網絡、熱水、洗衣等等,這種兩難選擇考驗著管理部門的工作智慧。
1.2大學生情況比較復雜
入住在公寓寢室的大學生,一般都是來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域,生活習慣、文化背景都不盡相同,不同院系、不同專業、不同班級的學生都住在公寓宿舍內,不可避免出現混合寢室的情況,入住在這里的學生,不僅僅是本、專科生,還有高知識群體如碩士生、博士生,甚至是博士后群體,這種文化層次的差異也使得他們對公寓管理方式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樣,這種復雜情況也加大了管理難度。
1.3公寓內缺乏富有相關經驗的工作人員
公寓式管理,就要求高校后勤部門承擔更多責任,后勤人手本來就相對不足,加之管理這么多公寓寢室,他們更是不堪重負,迫不得已,后勤部門在社會上招聘一些人員來從事公寓管理工作。相對于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校內職工,招聘來的人員缺乏相關工作經驗的人員,這也加重了公寓寢室管理的難度。
2高校公寓內加強寢室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在各個高校,加強學生宿舍管理本來就是一件棘手的事情,需要花費相當大的人力和物力。高校公寓寢室復雜的現實情況,注定了在這種環境中加強寢室文化建設尤為重要。
2.1優秀寢室文化是學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學生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學習,由于學校教室數量不足、圖書館自習室也總是人滿為患,一些大學生選擇在自己的寢室里上自習。若想在宿舍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必須有一個或數個熱愛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起帶頭作用,用這名排頭兵的示范作用來帶動和影響寢室的其他成員,從而充分調動起寢室成員的學習熱情,在寢室中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宿舍成員人人都熱愛學習,實質上就是營造了優秀的學風,對大學生來說受益匪淺。
2.2優秀的寢室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寢室是大學生離不開的活動場合,在公寓寢室內,由于大學生距離學校稍微遠一些,他們更多的時間會花費在自己的寢室內。相對于其他公共場合,大學生在自己的宿舍里可以對各種事件自由發表言論,保持各自的立場,他們也可以對各種事件進行自由辯論,暢所欲言,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這種不受制約的現狀是辯證的,有利有弊,只有形成優秀的寢室文化,才能有助于大學生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對一些事件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增強他們明辨真偽與善惡的洞察力,從而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2.3加強寢室文化建設有助于塑造和諧的寢室人際關系
在公寓寢室內,寢室中的每個成員,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域,各自有著不同的性格和生活習慣,因此在日程生活中難免會會出現各種小的摩擦。因此,公寓寢室必須重視塑造和諧、開放、包容的寢室文化,鼓勵寢室內各位成員相互理解、相互寬容,相互幫助、相互團結,增強寢室成員的歸屬感,減少寢室成員之間的不和諧因素,形成健康和諧的寢室人際關系。
3公寓寢室文化的建設策略
高校公寓的建設和發展是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的一個產物,公寓寢室的組織方式、運行程序、和管理策略等,都需要在社會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因此,公寓寢室的管理部門應主動與其他相關部門攜手合作,采取切合大學生實際情況的管理措施,推動公寓寢室文化建設邁向新的臺階。
3.1增加經費投入,完善寢室硬件設施
由于公寓寢室對設施要求相對比較高,學生對公寓寢室的硬件設備的期望值也不低,這就加大了高校后勤部門的經濟壓力。一些高校由于經濟實力的制約,對公寓寢室硬件設施的建設投入力度不夠,使得學生對公寓寢室怨言較大,難以形成對公寓寢室的認同感。
3.2完善寢室管理制度,重視管理隊伍建設
公寓宿舍的寢室文化建設,必須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制度是對公寓村寢室實施有效管理的內在依據,是規范和約束大學生在寢室內言行舉止的重要途徑。除制度建設之外,后勤部門還應加強大學生公寓寢室管理隊伍建設,在公寓寢室管理隊伍中內,高素質、富有工作經驗的工作隊伍必不可缺建設,他們可以落實各項管理制度,打造為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
3.3加強與高校相關部門的溝通與協作
后勤部門對學生寢室的管理,需要加強與高校相關部門的溝通與協作。在大學生眼里,學校和老師、尤其是輔導員是他們最信任的組織和力量,他們面對緊急情況時,內心最渴望的還是第一時間能聯系上自己的輔導員,由于公寓寢室率屬于后勤部門遠離學校,導致了學生聯系自己的輔導員和相關老師存在很大困難。因此,后勤部門可以專門騰出一些宿舍,讓學生輔導員居住,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執行者,既可以方便學生與輔導員溝通與聯系,也可以使輔導員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動向,有利于維護公寓寢室的穩定工作。只要各個寢室都能時時保持穩定,寢室文化建設就不是一句空話。
二、資源平臺
“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工程能否被基層農牧民認可接受,資源平臺建設起到了關鍵作用。分中心從資源管理平臺、資源應用平臺和資源加工平臺三個方面開展了資源平臺的建設工作。資源管理平臺:主要包括資源的批量上傳、訂制資源打包推送、上傳信息提醒、資源分類設置、服務日志統計等內容。實現分中心與各級站點之間資源和信息的互聯互通;資源定期推送接收和自動入庫;斷網和有網狀態下從分中心到末端超過三個層級的分布式更新;以及基層資源需求信息和自有資源上傳的功能。資源應用平臺:主要是研發操作簡單智能、界面美觀簡潔的APP客戶端,經過26個版本修改研發,已做到支持不同閱讀介質(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全面兼容所有版本安卓(Android)和蘋果(ios)系統。資源加工平臺:數字資源是“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工程的基石,分中心充分利用整合文化部發展中心下發資源,并依托自建資源及蒙古語資源建設中心的譯制資源,開展資源平臺的內容建設。“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工程資源平臺具有知識信息集散中心、蒙漢雙語數字資源、信息互動窗口、小型公共圖書館等特點,存儲有4T的數字資源,包括10000小時的視頻資源、40000冊電子圖書和期刊報紙、34000小時的音頻資源,其中蒙語視頻資源700小時、蒙文電子書2300余冊。針對服務區域的群體特點,分別提供不同類型的蒙漢雙語數字資源,成為基層老百姓身邊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讓基層老百姓隨時隨地享受免費、便捷、新穎、有趣的數字文化服務。
三、組織培訓
“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工程是一項創新型的服務模式,基層農牧民對工程的認識以及軟件的操作需要一個過程。分中心通過手冊制作、集中培訓、隊伍建設三個方面的扎實工作,在短時間內實現工程在當地的落地生根和投入使用。手冊制作:為了達到培訓效果,分中心工作人員精心制作了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使用手冊。并針對基層實際情況制作了蒙文漢文兩個版本,在對農牧民的培訓和工程的宣傳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集中培訓:在軟硬件設施設備安裝完成后,分中心工作人員及時通過鄉鎮干部和村干部組織當地的農牧民進行集中培訓,讓農牧民第一時間感受到數字文化服務的魅力,并在當地擴大工程的影響力。隊伍建設:為了服務基層農牧民,分中心在鄉鎮蘇木文化站配備數字文化專管員進行維護管理,在村嘎查聘請當地熱心農牧民擔任數字文化加油員和數字文化輔導員進行數字資源更新和開展傳幫學帶。數字文化專管員、加油員、輔導員隊伍的建立增強了工程的生命力,使“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工程真正落地生根惠及基層群眾。
四、運行管理
基層農牧民能否真正受益于“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工程,主要在于能否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運行管理體系,保證各項工作和設施設備的正常運轉。主要從相關人員聘請、站點規章制度、人員崗位職責三個方面進行制度建設。人員聘請:聘請的數字文化專管員、加油員、輔導員,分中心免費派發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方便他們開展宣傳推廣工作。并通過簽訂協議,明確責任義務,確保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站點規章制度:分中心根據三級數字加油站的工作內容,分別制定了一級、二級、移動數字加油站規章制度,規范各級站點的日常管理,保證設施設備的正常穩定運行。人員崗位職責:分中心根據數字文化專管員、加油員、輔導員不同的工作特性,制定崗位職責,規范和明確數字文化專管員、加油員、輔導員各自職責,開展工作。
另一方面,合成化學作為既定學科的核心要素,為設計主體開發大量非天然化合物質提供靈感經驗。在大量創新化合產物的影響下,有關化工產業基礎模型便開始順利過渡。信息技術為各類設備、工藝創造主動適應條件,整體上推動了行業的進步趨勢。這部分生產技術已經聯合各類深加工流程進行替換改造,需要化學工業不斷開發新型歸控技術,進而為既定產業規范效率和經濟成果提供適應條件。技術人員需要全面開發最為先進的協調處理細則,這是創新化學工藝改造流程的必要準則。整個技術開發活動利用市場導向機理進行布置,使得工業、商業化動機需求得到全面綻放。
二、化學工程、工藝試驗數據的科學搭配分析
傳統形態的化工實驗操作,內部數據排列機理相當復雜,整體活動延展下來,具體的人力、物力資源全面堆積。因為內部流程需要借助平行試驗進行掌控,特定數據處理重復性特征廣布。因此,必要時技術人員可依靠MATLAB軟件進行流程過渡,將人工演算過程中的數據限制因素調節完畢。這部分實驗流程是掌握化工研究方式的重要環節,整體流程較為漫長。所以,計算機信息技術便將這些復雜的演算流程進行智能模擬操作,并透過實驗要求建立必要的模型基礎,使得工藝技術管制范圍下的各類可行條件全面延展。化工產業講求專業實驗的引導價值,具體行動標準動機也是圍繞特地實驗點進行參數定量關系探索,進而將化工所需遵循的客觀規律羅列完整。
MATLAB軟件在整個研究過程中開辟引導先河,其將各類函數圖形進行輕松規劃,肅清細致符號演算和數值計算限制問題。這類軟件應用范圍較為廣闊,包括數字通訊和財務建模等內容。目前這類程序已經成為國際控制終端的必要支撐媒介,現場操作人員基本只需編寫某種數據處理程序,之后將原始數據輸入,就能輕松提煉相關實驗結果,將優質化數據和圖示模型展出。另外,涉及這方面人員素質的強化工作也相當重要。隨著技術創新和科技產業化的加快,環境保護意識的加強,必然會帶來對分析檢驗專業人才需求的上升,且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文化民生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含義
民生,是人民的生計。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層面的人民生計。文化民生建設的目標是讓人民群眾共享國家經濟發展成果的同時, 共享文化發展成果,獲得精神生活的豐富和提升。在和諧社會背景下,民生建設的文化目標是通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型民生文化,提升民眾在文化層面的福利狀況。文化民生作為公民的“文化生存”條件,既包括人民群眾的精神支柱,也包括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是公民生存權與發展權的有機組成部分。
公共文化服務,就是公共部門和準公共部門,以滿足社會基本文化需求為目的,共同生產和向社會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行為總稱。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政府主辦的、非贏利性的、傳播先進文化、保障大眾基本文化需求的文化機構和文化服務的總和。具有保障公民文化權利、滿足公民文化需求、傳播先進文化、推動文化創新等功能。
二、文化民生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關系
1.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現實任務
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物質財富的需求已得到較高滿足,對精神財富的需求相應上升。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人們的休閑時間大大增加,產生了強烈的精神文化需求。人們不再簡單地滿足于唱歌跳舞,不再簡單地要求建設一兩座文化活動中心,而對更加全面、更加系統、更加完善的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出越來越迫切的要求。
2.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保障和實現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利益的社會福利事業。在政府主導下, 積累社會各界力量,建設能夠服務全體公民的文化服務系統,能夠讓人民群眾充分共享文化發展成果,保障和實現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歸屬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促進民生的極大改善和全面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要求改善文化民生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加快構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
3.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是文化民生建設的基礎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背景下,關注民生日益成為一種新的執政理念和社會共識。在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中,關注民生的聚焦點不能忽視文化民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堅持以民生理念為主導, 重在解決群眾在文化方面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最能體現文化的民生精神和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它是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 加強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探索民生文化建設的新途徑與新載體,是文化民生建設的基礎。
三、加強公共文化體系,改善文化民生的幾點建議:
1.加強政策法規體系建設
隨著經濟快速增長, 公民權利意識迅速覺醒, 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急劇增長。我們應該抓住機遇, 精心設計, 適時出臺各項政策法規,使公共文化服務提供在量上和質上都有一個大的飛躍。以保障公民文化權利為核心,加緊制定、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形成較為完備的公共文化法律體系。依法保障對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與利用,扶持優秀作品和重大文化項目,加強文化資源保護,盡快出臺文化投入和扶持、社會捐助和社會保障等相關政策,逐步形成科學完善的宏觀政策調控體系,使各類主體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進入規范運行的良性軌道。
2.加強公共文化設施體系建設
面向所有社會群體、面向基層, 以農戶、居民為對象, 建設城鄉文化設施和文化場所。,大中城市要高標準建設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大劇院、音樂廳、美術館,縣要建文化館、圖書館或綜合性文化中心,鄉鎮要建文化站, 村里要建文化活動室,保證一定人口數量的群眾擁有一個公共圖書館( 室)、電影院和文化廣場。確保公共文化單位正常運轉, 重點保障免費向社會開放的各級博物館、圖書館、群眾藝術館、文化館、美術館以及農村和城市社區的文化活動中心。
3.加強文化產品供給體系建設
要在群眾看書、看戲、看電影等方面, 保證人民群眾能定期看戲、看電影, 定期參與文化活動等,要把“送文化”、“送科技”下鄉等活動制度化、規范化。在保障公共文化產品供應的基礎上,以實施“精品工程”為入手,建立健全文藝精品規劃、選題、創作、演出、宣傳、申報和表彰等環環相扣的工作機制。要激發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熱情、創作靈感,發掘他們的創作潛力,多出產品、多出精品,促進創作繁榮。
4.加強人力資源體系建設
人才是文化建設的有力保障,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關鍵。為此, 要不斷壯大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充實文藝骨干隊伍,鼓勵文藝類大學畢業生到基層服務,鼓勵民間成立各種形式的業余文藝團隊, 積極發展文化志愿者和文化義工隊伍。提高文化活動的覆蓋面,堅持在活動中發現人才。充分挖掘農村的草根人才, 通過他們來充分了解群眾的文化需求, 向群眾輸送最需要的文化產品。充分發揮民間藝人、文化能人、文化經紀人的積極作用, 為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
參考文獻: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立身之本,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標志,是保持其民族內部認同的必要條件,是一個民族保持其凝聚力的重要保證。歷史上不同時期各種文化的發展與傳承對人類文明的進步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絢麗多彩,它就像一面旗幟飄揚在世界的東方,對于世界文明的進程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在世界文化的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就中華文化整體來講,中華文化又是以中原地域漢文化為主體,并由許多不同時期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所構成的多元一體的復合型文化。在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發展史的進程中,在不同的時期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都相繼影響著中華文化的發展,對于中華文化的發展方向乃至存續起著重要的作用。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理解的中華文化是一種以漢文化為主體,其他地域文化為重要補充的,多元一體的文化。在文化蓬勃發展的今天,重視文化的發展已經形成共識,越是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就越具有生命力。因此我們要更加重視作為中華文化組成部分的地域文化的發展,因為只有各個部分的發展才能推動中華文化整體的發展,才能使中華文化更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陰山文化做為北方邊疆地區具有鮮明地域特色文化的代表,在其發展形成的過程中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從地理環境來看,陰山山脈橫亙于中西部,東西連綿1200多公里,南北寬50-100公里,是黃河流域的北部界限。陰山山脈西起杭錦后旗的狼山,中段為烏拉山、大青山、灰騰梁山,東段為壩上高原的大馬群山。以陰山山脈為準線,其南麓為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鄂爾多斯高原;其北麓為烏蘭察布草原、烏拉特草原和后套平原;東部是烏蘭察布草原丘陵地帶;西部狼山兩側是烏蘭布和寶音溫都爾沙漠。陰山地域同時也處于400毫米等水線區域上,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在此處均有發展,兩者間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在優越的自然條件與獨特的地理環境的影響下匯于陰山地域,使陰山地域的文化開出了獨特的,絢麗多彩的中華北方地域文化之花。
一、陰山地域的地理位置是中國古代不同性質文化交流“匯集地”
陰山地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環境使其成為中國古代不同類型文化彼此交融與匯集之地。因此對于各種文化均兼容并包,無論是典型的草原游牧文化還是代表中原地區主體文化的農耕文化,均在陰山地域的不同時期發展壯大,并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陰山地域獨特的文化現象。不同性質與類型的文化在陰山地域彼此交融發展,又對中華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經濟、軍事、政治以及文化的的多方位立體式交流促成了中華民族的發展與壯大,同時也為陰山地域獨特的地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陰山地域在古代戰亂可隱遁,和平時期可駐牧。因此成為北方重要的戰略要地,歷來為人所重視。秦統一中原不久就在陰山地域施展其影響,派公子扶蘇與大將蒙恬率數十萬將士、夫役建筑秦長城,以鞏固其在北方的統治與影響。秦始皇時期修筑了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秦直道。秦直道的修建雖然是以軍事戰略為主要目的,但在客觀上也為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便利。秦朝時將九原郡的郡治所設在九原縣,意在持續發揮其在陰山地域的影響力,同時也將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傳入陰山地區,促進了陰山地域的開發。大量的將士戍守陰山地域,促進了民族間的交流與融合。陰山地區獨特的地域文化也影響著中原文化的發展。陰山地域在漢代時具有十分優越的自然環境,“陰山東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獸。本冒頓單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來出為寇,是其苑囿。”[1](3803)西漢時期對于陰山地域的開拓,設置郡縣,同樣也將五原郡的郡治所設在古九原縣,就是因為這里是中原王朝的門戶。西漢所實行的移民實邊的政策在客觀上也促進了中原漢民族與陰山地域少數民族的交流。西漢衛青北擊匈奴,三次都是走陰山古道。所以“匈奴失陰山之后,過之未嘗不哭也”[1](3803)。之后的南匈奴呼韓邪單于經固陽、昆都侖溝南下款塞旨闕拜見漢帝,迎娶王昭君北歸后留居塞下長期在固陽塞、九原郡居住。陸路絲綢之路經過陰山地域通往西域,西域各民族的優秀的物質與精神文化與中原地區優秀的物質、精神文化形成文化的對流,源源不斷的流入各自區域對于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使陰山地域的文化兼有各種文化的特質而展現出獨特的文化魅力。
包頭市達茂期出土了諸如開元通寶、皇宋通寶、豐元通寶、祥符通寶、熙寧通寶、嘉佑通寶等一系列古代貨幣,說明陰山地域商業活動的繁盛,人員交流的頻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商業文化在陰山地域的影響。蒙古帝國時期蒙古族汪古部在今包頭達茂旗敖倫蘇木古城處修建了著名的趙王城,伴隨著商業貿易的交流與發展,逐步發展使其成為了草原絲綢之路交通的交匯點。汪古部早在金代就信仰聶思脫里派基督教(即景教)。公元1293年,羅馬尼古拉四世派人到汪古部,汪古部首領闊里吉思改信仰羅馬正教。闊里吉思“尤篤儒術,筑萬卷堂於私第,日與諸儒討論經史、性理、陰陽術數”[2](p341)還“在北邊為廟,以祀孔子,表賀圣節,獨用漢文。”[2](p341)也有許多佛教及回教信徒聚居于此。因此在今敖倫蘇木古城仍可見到各式各樣體現不同文化的琉璃瓦當。文化的交融與薈萃正說明了在陰山地域自古以來就聚集著各式文化,是各種不同質的文化的匯集地。各種文化薈萃此地,相互融合,綻放出燦爛的文化之花,與此同時也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陰山文化。
二、陰山地域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的主體是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的農耕文化,但在其形成與發展過程中也吸收了大量周邊少數民族地域其它形式的文化精華,豐富了自身的內涵,從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在與邊疆地域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的交流過程中內涵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因而具有了更加強大的生命力。這也是中華文化歷經上千年的發展,未曾中斷,成為迄今為止唯一延續的古老文化的原因之一。一種文化,想要延續與發展就必須不斷的吸收周邊地域其他不同類型的先進文化或先進的文化要素來豐富自身,從而使其自身始終處于前進、上升的趨勢之中。在保持自身所特有的內核的同時又不間斷的吸收不同文化特質的養分。陰山地域文化作為不同于中原地區傳統主體文化的少數民族邊疆地域文化對于中華文化內涵的豐富就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陰山地域廣泛分布著中國歷史上早期的少數民族的祖先活動所遺留的痕跡,陰山地域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之地:匈奴先民土方、鬼方、羌方、戎、狄等游牧民族駐牧、生活、繁衍于此。其后在這一地區先后活躍著匈奴、鮮卑、柔然、鐵勒、突厥、回鶻、陰山沙陀、契丹、黨項、女真、陰山韃靼、蒙古等眾多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不僅吸收了中原地域漢民族農耕文化的先進成果,也同時將本民族優秀的文化品質注入其中,并與其合流,匯入了中華文化的長河之中,從而擴展了中華文化的表現形式,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例如馬文化的發展,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學習匈奴“胡服騎射”,對于騎兵的重視與更廣泛的使用促進了中原地區戰術思想的轉變,豐富了戰爭中戰術戰略的形式,對于中國歷代封建王朝軍隊的構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武器的戰馬從此走上了中原大地的歷史舞臺;中原地域服飾習慣的變更與改進對于現今我們服飾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趙武靈王吸收了陰山地域少數民族民族的先進的文化,并融入了中原地區的文化,從而在前期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漢武帝時期使用匈奴休奢王金日養馬,使養馬技術廣泛在中原地區轉播開來,從此養馬經驗與技術不再是匈奴對中原漢王朝的優勢所在。養馬技術的廣泛推廣對于中原地區畜牧業的發展,牲畜品種的改進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鮮卑族民歌《敕勒歌》、《木蘭詩》,在其創作與流傳的過程中由少數民族語言逐步翻譯為漢語,千百年來成為漢族廣為流傳的民歌,豐富了中原地區文學作品的思想內涵與語言表達形式。用少數民族語言所創作的詩歌在逐步轉譯、翻譯的過程中實現了不同語言系統的初步探索式交流,并最終融入中華文化,成為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品質的典型范例。《敕勒歌》、《木蘭詩》的例子說明陰山地域的文化與中原地區主流漢文化的交流不斷加深,最終匯流于中華文化的長河之中。凡此種種無不體現了陰山地域文化自古以來就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與文化形式促進著中華文化的形成與發展,豐富著中華文化的內容,成為中華文化發展歷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可以這樣說,在中華文化的軀體之中流淌著陰山文化的血液。陰山地域文化對于中華文化的發展與壯大做出了獨特的、重要的貢獻。
三、結語
“中華文化是由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大傳統和多個民族的歷史小傳統構成的一個動態的復合體系。中華文化體系是動態的,因為歷史上曾經有很多少數民族成為這個大傳統的主宰者并為它的延續做出了貢獻。”[3](p31)陰山文化是中國北方地域文化的一支獨特的奇葩,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陰山地域因其獨特的歷史地理環境具備了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雙重屬性,成為不同類型的文化交融地。在中華文化的發展中獨具特色。
陰山地域文化圈的文化以匈奴,拓拔、鮮卑、突厥、蒙古等少數民族的相繼興起為主要特色。漢代之后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兩次北方少數民族與中原民族的激烈的大碰撞、大融合。“第一次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居住在中原北方和西北地區的匈奴、羯、氐、、鮮卑以及烏桓、丁零等少數民族陸續向內地遷徙,他們和內地漢族居民交錯雜居,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均受漢民族文化的深刻影響,走上了漢化的道路,其成員后來大都融入了漢族之中。”[4](p30)這就形成了民族雙向的融合。“中華民族走到今天,靠的是歷史的根,文化的魂。這個文化的魂就是民族凝聚力,它體現在,華夏一統、胡漢一家、和則雙利、分則兩傷的共同認知和大中華、大歷史、大文化的共同鑄造上。”[5]
陰山文化作為博大的中華文化組成部分,對中華文化體系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少數民族人民是中國文化的主體和主人翁。我們必須用這種認識和心態從事民族文化研究和民族文化管理工作”。[3](p35)探討中華文化在不同時期與陰山文化的融合,不但有利于全面認識中華文化,而且對于正確認識陰山地域文化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班固.漢書――匈奴傳(卷94下) [M].北京:中華書局,1962.
[2]元史―特薛禪等傳(卷118)[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二.關注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現狀
首先,要關注群眾文化活動的新景象。這主要有兩點。一是群眾文化活動形式日益多樣化,新增了廣場舞、“暴走”、“彩色跑”等文體活動。二是群眾自發性越來越高,純業余的演出隊伍、競賽團體越來越多。三是群眾文化活動與節日文化結合日益緊密,節日色彩日益濃重。不但在傳統佳節大張旗鼓地開展廣場文藝、創意秀等活動,還自辦特色新奇的民間節日,與節慶結合的群眾文化活動越來越突出主題性、富于原創性。同時,要審視文化部門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現狀。一方面,群眾文化從業人員現狀并不容樂觀。雖然,群眾創造文化的自發性極大地提高了,群眾文化正以極其迅猛的勢頭蓬勃發展,然而,相應的人才隊伍建設卻跟不上,從業人員處于青黃不接的狀態。在許多文化館,有較高的專業技能并在群文戰線上有豐富經驗的職工都已退休,年輕的一批雖有較高的學歷,具有較多的理論知識,但缺乏實踐技能,在實際工作中不能很好地指導群眾、動員群眾,不適應當前形勢的發展需要,離“接班”水平還有差距。另一方面,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狀況也讓人堪憂。由于文化相對于經濟,一直是軟性指標。一些干部一味重視可量化的經濟業績,不重視難以量化的文化業績,甚至認為“唱唱跳跳、寫寫畫畫”對經濟發展不重要,對社會生活不必要,可搞可不搞,使文化建設往往“說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時不要”,文化投入流于空談。這就使得許多文化場館建設不完善,面積小、功能少,使群眾文化活動不能充分開展。而且,帶有公益色彩的專門性群眾文化場館還沒有建設起來,許多地方雖有商業性的影城、影院,卻沒有低票價的戲劇曲藝專門表演場所。
三.分析群眾文化活動的要素
多姿多彩的活動是群眾文化的生命線和基本載體。文化館、群眾藝術館等群眾文化工作部門只有提高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水平,才能為人民群眾提供有營養的精神食糧,使文化生活成為群眾生活的常態,引導人民群眾的文化價值觀,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品位,真正體現群眾文化的群眾性。因此,對于群眾文化工作部門而言,加強對舉辦群眾文化活動基本要素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群眾文化活動的要素主要有三點:活動目的、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首先,群眾文化活動的目的主要分為以下幾種:第一,政府各部門出于宣傳主流文化、提高群眾文化素質、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穩定社會秩序的客觀需要,會定期舉辦一些帶有明確導向性和典型示范性的大型群眾文化活動。第二,企事業單位為了加強內部凝聚力,豐富職工文化生活,會舉辦一些群眾性的文藝匯演和文體比賽。第三,大量民間文藝、文體社團,自發地開展各種規模的文化活動,并自主創辦派對、節日、比賽等。可見,不管活動的主辦方是何種類型,都有著具體的目的。因此,承辦方和活動策劃人必須按照主辦方的意圖去運作,以實現預期目的。其次,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是豐富的,主題是鮮明的。這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第一,主辦方的目的,這決定了活動的性質和主題;第二,群眾的認同度,這決定了活動的群眾參與度與社會影響度。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相應的,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主要取決于三個方面。第一,活動目的和內容決定了活動形式。如舉辦活動目的是為了普及群眾性的文化藝術,那么活動就可采用文藝匯演的形式;第二,活動所需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活動的規模。第三,新的活動形式的產生是策劃者通過社會實踐,在已為群眾熟知、廣為群眾接受的形式上發展而成,而簡單的靈機一動、突發奇想的新創意未必能得到群眾歡迎,往往不被群眾所理解,反而脫離群眾。所以,群眾文化工作者,只有扎根群眾、深入生活,才能創造出新的活動形式。
作者:黃燦彬 單位: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工科院系“卓越工程師”培養分析
1.“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要成為一名卓越工程師,成為一名工程界的未來領軍人物,其必須掌握:①精湛的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②對工程的社會作用有廣泛的理解;③創造性地提出解決當今世界工程問題的新辦法;④使自己的夢想變成現實的創業精神和才能。當前社會競爭異常激烈,大學生要在社會上贏得自身發展的一席基地,必須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才能在眾多優秀者中脫穎而出。具體體現在如下方面: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②社會經濟發展對于人才綜合素質要求的持續感應能力;③廣博的知識面;④健康的體魄;⑤良好的心理素質;⑥強烈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⑦高效的學習能力;⑧必要的職業技能與素養;⑨團隊合作意識與良好的人際交往、溝通能力。2.創新與道德相交融的文化平臺建設分析。面對“卓越工程師”的培養需求,工科院系可以嘗試將道德素質教育與專業技能培養相結合,將道德教育融入大學生工程能力培養之中,構建創新文化與道德文化相交融的一體化培養平臺,滿足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為大學生的全面成才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圍,在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加強對學院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教育,從而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出一大批“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的優秀工程人才。①大學生創新文化培育分析。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只有充分掌握專業技能、擁有創新精神和能力,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立足、發展,為社會建設做貢獻。作為培養“卓越工程師搖籃”—工科院系應提倡追求真知、勇于創新的精神;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重點著眼于激發本科生的創新思維,拓寬學生思維方式,引導同學形成主動、自主學習的意識,使之能創造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培育創新文化的發展,從而科學提升大學生實踐能力。②大學生道德文化培育分析。面對當今價值多元化的時代,經濟效率被認為是第一要素,很容易在大學生思想中滋生功利意識,對大學生人格的完善帶來不利的影響。對此工科院系要引導大學生認識到,人的價值是更多的為社會創造和奉獻,讓大學生形成遠大的抱負和人生奮斗目標。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教育,奉獻精神的傳播,工科院校不能只停留在書面、口號上,而要讓大學生從實際生活中去親身感受。因此,工科院系可以改革和創新社會實踐的模式,利用假期時間,組織學生參加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工科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奉獻”,從而提升工科大學生的時代責任感、社會責任感,激發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加強大學生道德文化建設。
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同路人”文化培育分析
1.交通學院“同路人”文化內涵。同濟大學是一所國內外著名的大學,特別是在工科教育領域內,被列為國家開展工程教育改革的10所試點學校之一。交通學院在同濟大學“同心同德同舟楫,濟人濟世濟天下”精神文化的繼承中,結合學院實際情況,逐步建設集創新文化與道德文化為一體的“同路人”文化———同路、同心、同德,實現成長、成人、成才。“同路人”文化精髓在于“同路”,“同路”指所有交通學院的學生,在大學學習生活中凝聚成一個整體,在人生成長發展中一路同行,齊心協力,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同路也是交通學院的專業特色,只有具備了足夠的專業知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才能很好的參與社會建設,在工作崗位上得到發展。“同路人”文化貫穿于大學生在大學四年的求學生活中,努力營造“同路同心”氛圍,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和責任感,大力提倡同學們為集體、人民、社會的奉獻精神,實現“同路人”文化的提升和發展。積極創造“同路同德”的“同路人”文化精神,努力培養有思想、有信念、有技能、有追求的“卓越工程師”。2.搭建科技創新工程,營造“同路人”創新文化。交通學院依據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發展規律,根據各年級大學生的知識結構特點和成才需求,在第二課堂層面構筑了寬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創新人才的科技創新工程———“三級”科技創新平臺:基礎平臺—交流平臺—競技平臺,全面營造“同路”創新文化氛圍。基礎平臺主要是包括交通學科的學術講座和交通專業軟件培訓。學術講座主要是邀請交通學科領域內的著名學者、大師,為大學生講述學科領域的發展態勢和工程案例,開拓大學生的學術思路,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專業軟件培訓主要指邀請交通領域內相關專家、高年級同學,對低年級同學進行工程軟件培訓,提高大學生動手能力。交流平臺主要是指高低年級之間的學術交流,加強同學之間的聯系與思想碰撞,拓展大學生科技創新思維,從而更好實踐科研梯隊建設。競技平臺主要指組織學院大學生以團隊的形式開展“同路人”交通科技大賽、全國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大學生創新訓練等各級別的工程實施能力競賽。通過競賽,引導同學主動學習,自己尋找合作伙伴,讓同學自我設計、自我實踐,充分展現自身的才華,使得同學從實踐中提高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3.以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為載體,培育“同心”道德文化。“同心”的精髓在于講奉獻,引導個體積極向社會做貢獻。交通學院根據時代特點和學院特色,改革和創新社會實踐的模式,利用假期時間,組織學生參加“校外訪談”、“社會調研”、“革命老區考察”等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交通學院于2005年在貴州省赤水市建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基地,至今先后6次組織實踐團隊赴當地進行以愛心支教及捐助、世博宣傳、社會主義新農村考察、紅色教育、專業知識應用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同時大力發展周末及小型假期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積極組織學院大學生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提高大學生奉獻意識。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我院500余位同學積極報名參與世博志愿者,最終有200多位同學世博期間在園區內外服務游客,奉獻世博;同濟大學校園交通安全志愿者長期由我學院學生承擔服務工作,為校園安全貢獻力量;每年有一百多位同學自愿報名參加獻血活動。4.成果。在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指導下,交通學院在不斷豐富和發展“同路人”文化的內涵。經過多年的努力,學院大學生參加第二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得到了激發,全院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從2005年起每一屆應屆本科畢業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比例超過90%,每年學院有2000多人次參加學院組織的文藝、體育和志愿服務活動,學院呈現出充滿著活力與激情的精神面貌。通過參與社團活動,學院大學生學會了如何與別人進行溝通與合作,懂得了謙讓,這正是當代大學生所應當具備的。“同路人”文化的建設,使得學院大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學院的學風建設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量的學生在課后時間主動找老師咨詢與交流。在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院育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主要成果如下:①2003年和2007年,學院團委被評為上海市紅旗團組織和上海市團組織標兵;②2004~2011年,學院每年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被評為上海市優秀考察項目;③2003年和2005年,獲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作品大賽一等獎和三等獎各一項;④2005年至今,先后獲得全國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一等獎5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7項;上海市“科創杯”二等獎1項、三等獎一項;“上汽杯”大學生科技競賽一等獎一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9項;第二屆全國物流大賽二等獎1項;上海市大學生計算機能力運用大賽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⑤學院2007級本科生黨支部被評為2010年度上海市科教黨委先進基層黨支部;2008級本科生黨支部被評為2011年度上海市科教黨委先進基層黨支部;⑥學院2011屆本科畢業生兩百多人,在大學期間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7篇,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并宣讀論文4個人次,EI檢索三篇,在省部級競賽中獲獎10多項。
中圖分類號:G40-0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8)02-0192-02
1 不同的數學觀和價值觀導致不同的數學教育觀念,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數學教育
如果把數學看成是數學知識的匯集(即數學活動的結果),就會把數學教學看成是數學知識(技能)的教學。如果把數學看成是一種思維活動,就會把數學教學看成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這正是近年來數學教學研究的重大成果,它已經被廣大的數學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果把數學看成一種文化系統,就應該把數學教育看成是數學文化教育,和前面兩種數學教育相比,這是一種全新的數學教育觀念。
2 把數學教育看成是文化系統,是從社會――歷史的角度,即從宏觀的角度來考察數學的結果
眾所周知,數學活動不僅僅是個人的活動,它還打上了社會的歷史的烙印,因此還必須對它作宏觀上的考察和分析,這樣就產生了數學是一種文化的認識,其基本觀點可以概括如下:現代數學已經發展為一種超越民族和地域界限的文化。數學文化是由知識性成份(數學知識)和觀念性成份(數學觀念系統)組成的。它們都是數學思維活動的創造物。數學家在創造數學文化的同時,也在創造和改造著自身。在長期的數學活動中形成了具有鮮明特征的共同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是數學觀念成份所制約的),并形成了一個相對固定的文化群體――數學共同體(數學文化的主體)。
3 一般地說,數學教育的價值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實用價值――提供了一種有力的工具;
(2)形式訓練的價值――提供了一種思維的方式和方法;
(3)文化價值――提供了一種價值觀,倡導一種精神:它集中地表現為數學觀念在人的觀念以及社會的觀念的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 知識型的數學教育看重數學的實用價值,能力型的數學教育看重數學的能力訓練價值,而文化型的數學教育則在注意到數學教育的實用價值和形式訓練價值的同時特別看重數學的文化教育價值。
(4)作為一個例子,我們可以從愛因斯坦學習平面幾何的感受來體會一下數學的文化價值。愛因斯坦說:“在12歲時,我經歷了另一種性質完全不同的驚奇,就是在一個學年的開始時,當我得到一本關于歐幾里德平面幾何的小書時所經歷的,這本書里有許多斷言,比如,三角形的三個高交于一點,它們本身雖然不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證明,以至任何懷疑似乎都不可能,這種明晰性和可靠性給我造成了一種難以想象的印象 ……如果我能依據一些其有效性在我看來是無容置疑的命題來加以證明,那么我就完全心滿意足了……對于第一次經驗到它的人來說,在純粹思維中竟能達到如此可靠而又純粹的程度,就象希臘人在幾何學中笫一次告訴我們的那樣,是足夠令人驚訝的了。”愛因斯坦說,正是這種“邏輯體系的奇跡,推理的這種可贊嘆的勝利,使人們的理智獲得了為取得以后的成就所必需的信心”。 愛因斯坦的感受,體現了歐氏幾何所蘊藏著的文化價值,而這正是文化型的數學教育所致力開發的。
4 數學的文化教育價值集中地體現在數學觀念的價值之中
數學觀念是數學文化的核心,它是數學共同體(數學文化的主體)在長期的數學活動中形成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數學精神、數學意識、數學思想和數學思維方式等等都是數學觀念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文化學認為:觀念系統是文化的核心內容,它是文化特質的最深刻的體現。不論是文化對特定的社會成員的影響,還是文化對社會的影響,都是通過觀念系統的作用來實現的。具體來說,數學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是通過數學觀念對學生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的影響來實現的;數學教育對社會的影響則要通過數學觀念對社會觀念的影響來實現。由于人的觀念是構成其心理素質的核心要素,而社會觀念又是構成民族素質的核心要素,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數學文化教育是一種素質教育。
5 除了數學觀以外,數學文化教育觀念的形成還受到了人本主義的教育觀的影響
人本主義的教育觀以人為本,把促進人的發展,提高人的素質看成是教育的最終目標。顯然,這和數學文化教育觀念的價值觀是完全一致的。由于數學觀念實際上是數學共同體成員在長期的數學活動中形成的深刻而穩定的人格模式,表現為一種心理和行為的傾向性,處于心理結構的最深處。因此,重視數學觀念系統的發展就成為促進人的發展的一個最為重要的方面。
6 十分重視數學觀念特別是數學精神的教育價值,就成為文化型的數學教育的一項根本特征
當然,能力型的數學教育也十分重視數學觀念的發展,但是它的著眼點卻是和文化型的數學教育不同的。在能力型的數學教育中,僅僅把發展學生的數學觀念看成是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的手段(盡管是一項重要的手段)。但對于文化型的數學教育來說,發展數學觀念系統就不僅僅是一項手段,而且是數學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了。因此,文化型的數學教育不僅要充分發揮數學觀念的智力教育價值,而且更注意充分發揮數學觀念,特別是數學精神在促進學生的人格發展方面的巨大作用。
7 能力型的數學教育和文化型的數學教育的差別還表現在前者看重數學觀念在方法論方面的意義,而后者則更看重數學觀念系統在價值觀方面的意義
能力型的數學教學和文化型的數學教學都希望通過數學教育促進學生心理的發展,因此都重視遷移,都提出了為遷移而教的口號。但是應該看到兩者之間的側重點還是有差別的。和能力型的數學教育相比,文化型數學教育更追求數學活動的成果向非數學領域的遷移。因為它的目的并不是要培養數學家,并不一定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數學能力,只希望學生能通過數學學習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和良好的精神品德。顯然,這后兩項任務只有通過這種大范圍的遷移才能實現。這樣,文化型的數學教學就表現出如下的特點:
(1)更注重數學和其它學科的聯系,特別是數學和生活的聯系。注意從生活的例子中找到數學知識、方法、思想和觀念的胚芽。
(2)適當地降低“硬數學”(數學知識、數學技巧、數學能力等)的要求,提高對“軟數學”(數學思想、數學觀念等)的要求。
(3)降低形式化的要求,注重理解和應用。
概括地說,文化型的數學教育具有“泛數學化”的傾向。
(1)數學觀念和能力都是在數學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因此,不論是能力型的數學教學,還是文化型的數學教學都十分強調過程。但是,即使在這個方面,這兩種形式的數學教育也是有區別的。能力型的數學教育特別強調數學思維過程。這當然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從本質上講,數學活動確實是一種思維活動,數學思維活動構成了數學活動的主體。但是,文化型的數學教學在重視思維活動的價值以外,還注重情感活動、審美活動的教育價值,并且認為即使在數學教育中,這種價值也可以獨立于思維活動而存在。這樣一來,文化型的數學教育就突破了“數學教學是思維活動的教學”的框架。
由此可見,今天,我們已經不能把數學教育僅僅看成是“能力的教育”、“思維的教育”了,應該看到數學教育同樣具有文化教育的性質,這樣的認識可以為數學教育開辟出更廣闊的空間。
(2)即便在思維活動中,這兩類不同的數學教學也有著不同的側重點。為了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和求真意識,就必須突出邏輯和演繹的地位,這往往會過分地加大教學的難度,過分地增強數學教育的專業色彩,造成學生學習的困難,這就違背了數學文化教育的初衷。因此,在文化型的數學教學中,必須根據文化教育的價值取向,采用一些策略,以取得兩者的平衡。如:
①要堅持數學的嚴謹性。要讓學生體會到,原來世界上還存在著一種價值觀和思維方法,是十分強調嚴謹的(以至于在數學證明中只承認演繹的結果)認識到經驗、觀察和直覺往往是不可靠的,因此我們不能相信它們!讓學生認識到演繹思維的價值,認識到對演繹方法與理性精神間的關系,并自覺地接受數學對證明的要求。
②當然,這里所說的“超出想象的嚴謹”,是以學生的眼光為參照系的,追求過度的嚴謹不僅沒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事實上,只要能讓學生感覺數學是嚴謹的,而且這種對嚴謹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就基本上達到了文化教育的要求。為此,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重視提出問題的思維環節,注意介紹問題的背景。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數學的理性探索精神;重視問題的概略性解決的思維環節(即大思路),以突出數學觀念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淡化問題特殊性解決的環節,淡化特殊的技巧,避開對解題細節的糾纏,降低教學的難度。
(3)適當降低形式化的要求。注重實質,注重理解,追求“悟”的境界。必須在重視邏輯思維和演繹推理的同時,注意直覺思維和合情推理的作用。要嚴格地區分猜想和定理,做到“大膽猜想,小心求證”。注意對直覺進行邏輯的分析,追尋導致直覺產生的原因。注意對邏輯過程進行“直覺的濃縮”,實現邏輯與直覺的轉換。
(4)重視對思維活動的反思,自覺地分析思維過程,加強對思維過程的監控和評價,這應該是在文化型的數學教學特別要注意的地方。
(5)適當采用局部公理化等方法,在不增加難度的前提下達到嚴謹的要求。
(6)文化的養成,觀念的養成,主要是對文化的繼承,這反映了文化教育的社會性。數學觀念的形成主要是一種“文化繼承”行為,和技能與能力不同,現代的數學觀念并不是通過訓練(那怕是強化訓練)就能建立起來的,它的形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另一方面,具體的文化繼承行為又是由每一個個體完成的,因此,文化型的數學教學十分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
以上兩方面都要求我們為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和寬松的環境,具體地,它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出如下特征:①淡化目標。這里要淡化的是“目標管理”式的,功利主義的目標,而不是數學教育的總目標。文化型的數學教學的總目標是十分明確的,這就是通過教育來影響學生的觀念(特別是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以達到提高其素質的目的。這個目標必須通過長期而復雜的心理過程才能實現。因此那種目標管理式的教學方法不僅不適用于文化型的數學教學,而且是有害的。
②重過程,重體驗,輕結果,淡化功利色彩,不以成敗論英雄。③尊重學生的個性,淡化教師的主導作用。④重視范例的作用。著名科學哲學家庫恩把“科學傳統稱之為范式”。他說:“對于科學傳統的繼承而言”,“具體的范式比抽象的道理更重要,也更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在教學中,教師要提供這類范例,讓學生認真學習、欣賞這些范例,并仿照它們進行自己的工作。值得指出的是,教師的行為也應該具有范例的作用。⑤重視學生的潛意識活動。⑥注意師生間、學生間的情感交流,注意建立課堂文化的新規范,形成寬松、自由、熱烈的氛圍。⑦文化型的數學教育對數學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文化型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是作為現代數學文化的代表參于教學活動的。教師的價值觀念在他的教學活動和日常言行中會得到充分的反映,并對學生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正如美國數學教師全國委員會(NCTM)的《教師規范》中所指出的:“如果我們希望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一個必要條件就是他們能由教師而感染到對數學的熱愛以及體會到數學是人類思想的一種創造。”
除此以外,文化型的數學教育對教師的知識結構同樣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僅要求教師要具備專業的知識,還要求他們具有更寬廣的知識面。數學教師應該熟悉數學史、科學史、文化史,應該具有哲學、數學哲學、社會學等方面的基本素養。總之,教師只有在熟悉了數學文化的規范,并自覺地接受它對數學活動的全部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勝任文化型的數學教學的任務。
(7)實際的數學教育應該是多層面的,多視角的。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能力型的數學教育和文化型的數學教育在提高學生的素質方面都是可以發揮作用的,只是側重點有所不同而已。因此,為了充分發揮數學教育在提高學生以至提高民族素質方面的作用,我們的數學教育應該是綜合性的,應該兼有知識教育、能力教育、文化教育的成分,并根據不同的教育對象和教育階段對其側重點做出調整。一般地說,在義務制教育階段,應該適當地加大文化教育的成分。
參考文獻
[1]丁石蓀,張祖貴.數學與教育[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2]徐利治,鄭毓信.數學模式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1.
1什么是數學文化
文化,從廣義來說,是指人類在社會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來說,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按照這樣的理解就可把一切非自然的,即由人類所創造的事物或對象都看成文化物。由于數學對象并非物質世界中的真實存在,而是人類抽象思維的產物、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數學不僅是關于數的世界、形的世界或更廣闊世界的科學,數學還是一門充滿人文精神的科學。因此,數學就是一種文化。
數學是一種文化,是20世紀60年代數學教育界提出的一種新觀點。最早系統提出數學文化觀的是美國學者懷爾德(RWilder1896-1982)在他的著作《數學概念的進化》和《作為文化系統的數學》中從文化生成的理論、發展理論等方面提出數學文化系統的概念及有關理論。懷爾德認為數學是一個由于其內在力量與外在力量共同作用而處于不斷發展和變化之中的文化系統。數學文化即由數學傳統及數學本身所組成,懷爾德在書中明確列舉了影響數學文化發展的11種力量。它們是[1|:①環境的力量;②遺傳的力量;③符號化;④文化傳播;⑤抽象;⑥一般化;⑦一體化;⑧多樣化;⑨文化阻滯;⑩文化抵制;?選擇。從這11個方面可清楚地看到,數學文化的發展并非是自生自滅的封閉系統,而是一個開放系統,社會文化為數學文化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
當今世界在各門科學日益數學化的趨勢下,數學作為科學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數學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深刻地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另一方面,數學又從一般文化的發展中汲取營養,受到所處時代的文化的制約。正如音樂不僅僅是音符節拍,繪畫不僅僅是線條和顏色,數學也不僅僅是一些公式、規則、方程式的堆砌。數學和其他人類創建的文明一樣,也具有特定的文化價值。數學的確定性、簡單性、深刻性、抽象性和自我完善性,在促進人類思想解放、使人類擺脫宗教迷信、不斷創新的歷史等都有許多功績。從這個意義上講,數學教育就是數學文化的教育,在數學文化觀下的數學教育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
2數學教育的目的
著名的美國數學史學家M克萊因(M〇ikie1908-1992)在《西方文化中的數學》中指出12:數學是一種精神,一種理性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激發、促進、鼓舞并驅使人類的思維得以運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也正是這種精神,試圖決定性地影響人類的物質、道德和社會生活;試圖回答人類自身存在提出的問題;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盡力去探求和確立己經獲得知識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內涵”因此,充分認識數學文化及其教育價值,確立科學與人文融合的新教育價值觀,是全面實施數學教育的嶄新課題。
數學是科學發展、人類文化發展的燈塔。數學,作為各級各類學校最廣泛的學習科目數學教育的意義不僅見之于物,還應見之于人。數學教育研究的核心課題之一,是要把人類創立的數學文明中的精華部分,以符合時代精神的方式,構建數學課程,通過教師的示范和引導,讓學生理解、吸收和掌握優秀的數學|31。數學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數學教育的價值首先應從認得發展方面去衡量。對所有研究和教授數學的人們來說,明了數學的人文精神教育價值是非常重要的。
數學教育的功能和任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提供給學生一門技術性、工具性的學科,以適應今后生活及工作的需要;其次,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人們的科學素養。但是,也不得不承認,不同崗位、不同層次的人對數學的感悟和應用是千差萬別的,那么其中是不是有一個共同的東西可以讓每一個人都能夠終身受益呢?
傳統的數學教育,強調的是學科知識的邏輯性、科學性及完備性,讓學生見到的是一個個完美無暇的果實,難有機會見到繁枝茂葉,更見不到滿山遍野的鮮花。數學,作為人類社會財富與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社會進步的產物,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化人性、陶冶心靈的功能。
3數學文化的教育功能
“數學學科并不是一系列的技巧。這些技巧只不過是它微不足道的方面:它們遠不能代表數學,就如同調配顏色遠不能當作繪畫一樣。技巧是將數學的激情、推理、美和深刻的內涵剝落后的產物……。數學在形成現代生活和思想中起重要作用……”“數學一直是形成現代文化的主要力量”14。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它的教育功能,而數學文化觀下數學的教育功能中除了教會學生掌握這門工具之外,還通過數學文化對學生進行其他方面的培養,使學生學會怎樣做人,怎么立足社會。當然這不同于政治理論的灌輸,更不是對數學知識貼標簽,而是挖掘數學知識的思想內涵,將教育的內容滲透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一這就是數學文化的教育功能。當然,這也是深層理解和消化數學知識的需要。那么,數學文化觀下的數學教育包括哪些主要的教育功能呢?
3.1有利于培養創新精神
開拓、創新精神是人的創造性的體現,而數學是人類理性文明高度發展的結晶,體現出人的巨大的創造力。同時,數學又是人類創新的銳利工具。無論數學知識的應用或是數學知識的發展,都需要研究新問題,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恰如其分地分析,并由此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這里沒有現成的答案可循,需要某種程度上的創新,而這種創新能力的培養,正是我們的教育目的之一。學習數學知識,應用數學知識,正是一種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有效途徑。
一個具有高度創造力的人是利他主義的,精力旺盛的,刻苦勤勉的,百折不撓的。創造,它能使人獲得一種滿足感消除受挫感,因此給人提供了一種對于自己以及對于生活的積極態度。致力于創造精神的培養和教育,乃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責任和義務,而要啟發人類獨有的這種高貴的品質,莫過于妥善利用數學教育。
前蘇聯著名物理學家卡皮查(KaitaPeterLenidovicji1894-1978)認為,培養學生創造精神最合適的學科是數學和物理。縱觀整個數學發展史,可以說就是一種創造的演化史。如果沒有創造,沒有數學家的創造活動,數學就不會發展,歷史的時鐘將會倒退數千數萬年。貫穿于數學理論中的無限、非歐幾何、極限、變量、微分、積分、概率等等,無不閃 題為例,它向人腦提出的挑戰,激發了人類想象力,是思想中任何其他單個問題都無法比擬的。無限顯得既生疏又熟悉,有時超出我們的領悟能力,有時又自然而易于理解。在征服它的過程中,人也砸碎了將自己束縛在地球上的鐐銬。為了實現這一征服,需要調動人的一切能力一人的推理能力、詩一般的想象力以及求知的渴望。因此,數學對培養創造精神具有獨特的作用,作為數學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展示數學知識的深刻內涵,實現對人的素質的培養,才能算是名副其實的教育家。
32有利于理性思維的發展
前蘇聯教育家加里寧duaujiHBaHOBnqK_hmh,1875-1946)兌過,“數學是思想的體操”,說的就是數學對培養嚴格的邏輯思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深刻地表明數學可以訓練一個人的思維。盡管大多數學生將來不會成為數學家,但是條理性、邏輯性作為一種文化素質對他們將來從事任何一種職業都是需要的。
“拋棄理性思維的傾向是群眾不安定和政治不穩定的標志”理性思維是一種歷史的、科學的、富有哲理的思考,是批判的思維,是求異或創造性的思維,是一種在更高層次上進行的道德推理。在數學教育中,數學科學是培養人們理性思維素質最有效的學科。數學是人類思維所能達到的最嚴謹的理性。正是通過數學,引入了理性,從此人們才有可能開始靠理性,而不是憑感覺去判斷是非曲直。由數學精神產生的這種理性、確定性、永恒的不可抗拒規律性等一系列思想,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占據了重要地位。
數學中理性的思維、講邏輯證明就是要言必有據。但是,世上所謂“證明”,其目的是為了說服別人相信某個真理,而說服人的方法有許多種,不能也不必都用邏輯方法。例如
■引用權威人士的話證明是真理。
■舉例說明,使人相信。
。以多數人的意見證明某事正確。
■用歷史材料證明。
。用觀察、實驗證實。
。舉不出反例,故而該事不能不真。
其實,大多數的“使人信服”的證明,都出自以上幾種情況。這些都是有效的證明方法,只不過在數學的理性思維下,由邏輯證明得到的結論在某體系內是絕對正確的、無可辯駁的,而上述證明方法則可能出錯,不能完全使人信服。“舉個例子就是證行的,使用數學式的邏輯證明畢竟還是少數。
33有利于數學精神的渲染
踏實細微、嚴肅認真、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風是人的高尚品質的具體呈現,而數學文化在數學科學中所渲染出的數學精神、思想和方法正是人們數學活動的延續,是培養人的高尚情操、改善人的心理素質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數學學習的目的不僅是為了獲取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數學的學習來感受數學精神、思想和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維能力,培養意志品質,并且在學習、工作、生活等諸多領域使得數學精神發揚光大。
例如在英國的大學里,律師專業的學生被要求學習許多數學課程,這是基于經過嚴格的數學訓練后,能夠使人養成一種堅定不移而又客觀公正的品格,形成一種嚴格而又精確的思維習慣考慮的。同樣,在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也開設有數學課程,其目的不僅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更是基于使學生養成嚴謹分析問題的習慣,使學生具有把握軍事行動的能力和適應性,從而為他們今后馳騁疆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事實上,學習數學的人都有這樣深刻的體會,數學的學習常常需要對問題進行仔細分析、深思熟慮,這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熱愛數學,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耐心、毅力與對事業的執著精神。數學的思維方式、數學的文化精神能使人養成周密、有條理的思維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敬業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感良好的數學文化素養也為人的一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4有利于培養科學的審美觀
數學文化的教育有利于美育教育和科學教育相結合,培養科學的審美觀。人們對美的理解各不相同,但總之美和完善、完美、和諧、秩序等相聯系。而數學及數學文化對世界秩序和內在結構的精確描述,使之成為美學四大中心建構(史詩、音樂、造型、數學)之一,具有極其豐富的藝術內涵和審美價值。數學之美主要體現在對稱美、簡單美、統一美、和諧美、奇異美,以至數學常常被作為一種特殊的審美形態一數學美而為人們所普遍欣賞和追求。
正如數學家龐加萊(HP〇ncr1854-1912)所說,數學中的美“就是各個部分之間的和諧、對稱、恰到好處的平衡。一句話,那就是秩序井然,統一協調,……”事實上,數學發明創造的實質也就是對這種數學內在美的深刻認識。中學數學是數學學科的基礎知識,雖然不能完全反映數學本質的全 當充分。例如,數學符號以簡潔的外形表示豐富的內涵,給人以美的感受。符號na表示a+a+…+a(nt)等,都是簡潔的外形表示了復雜的內容。中學數學到處都可以發現對稱美:平行四邊形是中心對稱的,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的等。實系數一元二次方程aX+bx+c=〇的判別式A=b-4&當A>0時方程有兩個不等實根;當A=0時有兩個相等的實根;當A<〇時方程無實根,體現了內在的和諧統一。集合論中的悖論是對奇異美的追求,而公理化方法是數學抽象美的高層次顯示。因而,數學及其文化之美能熏陶人、激勵人,并形成一種高雅的審美情趣。
經營預算是指經營預算(OperationalBudget)是指企業日常發生的各項活動的預算。它主要包括銷售預算、生產預算、直接材料采購預算、直人工預算、制造費用預算、單位生產成本預算、推銷及管理費用預算等。
2.資本支出預算
資本支出預算又稱為資本預算或投資預算。資本支出預算主要是企業為了擴大在生產(為了今后的發展或為了獲得更大的報酬而做出的資本支出計劃),主要體現在為廠房設備的新建、擴建與更新,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等。資本支出項目具有資金量大、周期長、風險高、收益大的特征,決策正確與否,對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
3.財務預算
財務預算是一系列專門反映企業未來一定預算期內預計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收支等價值指標的各種預算的總稱,具體包括現金預算、預計利潤表、預計資產負債表和預計現金流量表等內容。它根據經營預算、資本支出預算等結果,通過會計平衡的原理,最終反映到公司的預計財務報表中。
二、石化公司在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存在著不知道為什么要全面預算的一種現象。全面預算以成本預算、利潤預算、投資預算、業務預算、資金預算、管理費用預算和工資性支出預算等各種預算組成的一個管理體系,涉及業務、資金、信息、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等等方面。可見,成本預算僅僅是全預算中一種預算,可是目前部分石化公司管理者卻單純地認為預算就是是完全針對成本控制而實施的,沒有將其他的預算納入全面預算體系,而且“全員、全過程管理”的落實沒有抓好,將預算管理各項工作看成是部分管理部門的工作,關注度不高等等,這些認識上的偏差使得全面預算管理未能有效實施。
(二)考評機制不健全,影響預算作用。全面預算應成為一個系統的過程,對它的編制、執行、監控和調整都應給予重視,忽視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將影響預算作用的發揮。目前,石化公司存在著重編制、輕執行的現象,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大都有公司相關職能部門和下屬單位參與,而在對頂算執行進行跟蹤調查和預算控制時,其涉及面就明顯變小,這說明公司對預算的執行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三)按時分析預算執行的相關情況,主要是包括對財務收支以事后分析為主,不能按時的進行動態分析,而且未及時進行控制業務信息,比如說對產品成本方面情況的掌握不全面,對已發生預算超支以及節約情況不能進行分析原因以及相應的解決建議,預算與生產的關系有待加強等等。
三、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條件
1.應成立全面預算管理機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機構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主體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主要的工作內容是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去科學地制訂預算管理的規章制度,負責全面預算的完成情況的審批和全面預算過程中具體的預算執行情況的獎懲考核等方面的工作,應該設立專門的預算管理中心機構。
2.健全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健全的財務管理體系是全面預算管理實施的重要保證。財務部門在全面預算管理的編制、執行、控制、分析、考核各個環節上具有相應的責任,而且全面預算的最后結果也主要體現在財務務決算資料中。
3.保證網絡系統的穩定以及預算管理軟件的成熟。企業必須有一個專門的局域網絡,并且能夠覆蓋到所有預算機構部門與工作人員;預算管理要做到多層次以及多類型,支持審批流程的靈活設置,并且支持預算執行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且軟件接口豐富,數據安全機制完善的預算管理軟件。
4.使法人治理結構科學化和科學管理機制將責權相統一。一個企業若沒有科學合理的公司法人管理結構,沒有統一的內部管理制度,企業的相關部門即使有明確的預算目標,沒有辦法去落實實行嚴密的預算管理。
5.規范預算業務和預算管理辦法。一要建立一套基礎工作規范,有利于開展預算業務;二要規范會計核算的科學辦法,統一會計政策。三要制定全面預算管理規章制度,規范預算編制一切基礎表格,統一預算編制口徑,建立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分析,建立預算結果的考核獎懲方案以及及時向董事會報告制度。
四、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方法:
1.牢抓全面預算管理相關部門責任
預算管理的總負責人是單位負責人,預算管理工作的組織者以及監督者都是分管財務的行政副職。預算管理的工作以各級財務部門為主體,各相關職能部門和基層單位為輔開展相關工作,應當主動積極配合財務部門做好整個預算過程中的綜合平衡、分析、考核工作。
2.建立科學全面預算編制內容和編制方法
全面預算編制包含了資本性支出預算、財務預算、經營預算。預算的編制更是采取上下結合的溝通機制,體現出集權與分權的統一。預算的編制內容和編制方法可以為預算的實行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3.明確全面預算編制的具體過程
①石化企業根據已定的戰略目標和對市場走向的預測,提出下一年度生產經營的任務,并逐級分解下達;
②以本單位預算目標為主,各基層預算單位和責任部門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編制預算草案,并上報本級財務部門;
③將準備上報的預算草案通過各級財務部門進行審查、匯總、綜合考慮以后,形成一個與本單位實際情況相符合的,并且較為全面的預算草案上報企業總部財務;
④企業總部財務部門對從各級部門收上來的預算草案進行一個科學合理地匯總平衡,并形成本企業的全面預算草案,以及上報相關的全面預算管理機構中心進行審批,給出相應的結果;
⑤對審批完成后的全面預算指標進行正式分解,并傳達到相關下級預算單位,進行相關的分析。
4.明確全面預算調整的原則
石化企業的全面預算指標一經確定,一般不不允許再作作調整,特別是戰略性的預算指標,這是為了確保預算的剛性。當然預算也可以有靈活性,當內、外部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并且確實要進行調整時,應該由相關部門按程序提出申請,依照相應的規程進行審批并嚴格遵循預算調整原則進行調整。
5.明確全面預算的控制手段
全面預算控制是由目標控制、過程控制以及結果控制共同組成,主要是設立預算臺賬加強日常責任控制和設立責任報告體系。
五、對全面預算管理運行的分析
1.全面預算管理的日常分析
全面預算管理部門應按時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和評估,針對實際發生數與預算指標數之間出現的差異,要找到為什么出現這樣的情況的原因,找到解決方案,并寫出預算分析報告。
2.全面預算管理的異常分
財務部門對預算執行過程中所出現的異常差異現象,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上報、及時糾正,必要時可由預算管理機構委托內部審計進行預算執行異常差異的相關專題審計,為解決問題提供相應的依據,全面完成預算指標。
六、建立針對全面預算管理的獎懲體系
1.建立公正嚴明的全面預算獎懲考核制度
獎懲考核是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的考核制度,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一旦考核沒有形成,預算就會流于形式。企業預算管理的機構就會應根據全面預算的考核辦法,建立公平公正的預算考核制度,將預算管理與激勵機制有機結合起來,公正嚴明考核,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2.抓好考核制度的落實,以賞罰分明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