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8:0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口腔醫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校企合作提高了學生對口腔醫學技術學科的認識和定位
通過校企合作,加強了雙方在專業領域的信息交流。學校通過設立由行業、企業人員參加的專業指導委員會,把專家請進校園,講解企業文化、經營理念和發展規劃,介紹生產、科研成果等方式,使學生了解了以后工作中不僅要會制作義齒,還要掌握經營管理等社會學知識,提高了學生對口腔醫學技術學科的認識,為培養復合型人才創造了條件。這樣培養的人才能較快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崗位工作。
3校企合作促進了口腔醫學技術教學改革
(1)我院圍繞一線崗位對職業能力的實際需要,對課程結構進行了相應調整,開設了市場營銷學、口腔工藝技術概論、素描等課程,使得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2)專業課根據企業崗位實際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實行課程綜合化。為避免理論與實踐脫節,按照“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原則,根據口腔技師的職業要求,授課教師按照企業真實的生產過程,與合作企業的專家商討確定教學提綱與教學內容,共同設置以任務為驅動、以工序為載體的課程內容。另外,我們還突破傳統的學科體系,按照學生能力情況重組教材,如固定義齒修復技術課程,以各類固定修復體的制作流程為主線,設計4個典型工作任務,即鑄造金屬嵌體制作、鑄造金屬樁核制作、烤瓷熔附金屬冠制作以及后牙金屬烤瓷固定橋制作,分別按模型制作、熔模制作、包埋與鑄造、研磨拋光等工序組織教學。根據工序化教學需要來編寫實訓教材,將典型工作任務、企業流程與標準教給學生,讓學生在熟練掌握企業技能的同時,形成質量意識與效益意識。學生通過完成工序來完成學習任務、學習相關知識,在做中學,使學與做融為一體,實現了實踐技能與理論知識的有機結合,最終達到了適應崗位需求的目的。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實訓(如口腔固定義齒修復技術課程的理論課與實踐課比例達到1∶5)和頂崗實習。聘請企業兼職教師加強實訓、頂崗實習的過程性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3)改革傳統的兩段式教學模式,采用工序化教學模式。即先在課堂上講授理論知識,然后安排相應課時進行實踐操作,使學生一入校就開始接觸專業知識。聘請企業專家進行職業教育,帶領學生參觀義齒加工廠,使學生盡早樹立未來口腔專業技師的角色觀念。將企業的實際生產工序完整地引入教學中,將基于教材內容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基于工作過程的工序化教學模式。把教學內容拆分為實現工作中的任務和工序,把每一道工序的完成程度作為評判知識與技能掌握程度的標準。在實際操作時,挑選與此工作相應的知識點進行教學,使工作過程與學習過程相一致,強化學生技能、增強學生學習興趣。(4)改革教學方法,實現一體化教學。在口腔醫學技術教學中,為突出高等職業教育特色,將現代教育思想和課程具體內容相結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實踐,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理論課與實踐課有機結合,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每一堂課均精心設計,先引入案例讓學生思考,然后利用多媒體講解,再利用模型示教,甚至帶學生直接上生產線觀摩,之后再讓學生自行操作練習,最后教師按照企業標準對學生作品進行指導、糾正及講解,倡導“做中教、做中學”的理念。同時按照企業要求,加強牙體雕刻技能培訓,以義齒為載體、以義齒制作流程為模塊,利用臨床病例模型積極開展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項目,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4校企合作對口腔醫學技術教學考評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為確保學生的實踐技能教學質量、切實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加大了實踐技能考核的權重,注重對學生實踐技能的考核。結合口腔修復工職業考試標準制訂考核標準,除了理論考核外,還增加了操作過程考核及參加頂崗實習表現考核。對學生進行階段性實踐考核,項目包括隨機提問理論知識、操作手法以及對實驗作品分步驟評分等。以上這些措施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實踐技能的提高。
完善頂層設計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自2006年開始就不斷提煉人才培養方案,逐步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掌握口腔醫學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專業技能,能在各級各類醫療、保健等衛生服務單位從事口腔疾病診治、口腔保健知識宣傳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口腔醫學人才。根據人才培養目標,每門課程制定了課程標準,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人文素質目標,將教學行為與工作任務對接,在傳授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將人文素質教育貫穿其中,培養學生救死扶傷精神,處處體現醫德醫風。
1.2模塊化課程管理
醫學道德的核心是醫學人文精神,是醫學對生命的根本態度,是對患者健康的終極關懷,是對人生命權利的尊重。根據臨床口腔醫生崗位設置課程,將課程分為必修課、選修課和實踐課三大類,其中選修課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際溝通技巧》、《醫學心理學》《衛生法概要》等。這些課程強化了素質教育,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更好地適應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還開設了《職業規劃》、《就業指導》等課程,這些課程激發了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自主意識,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促使大學生理性地規劃自身未來的發展,并努力在學習過程中自覺地提高就業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就目前而言,加強人文課程的比重,不但不會影響口腔醫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而且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3“校院融合、四個一致”教學模式
改革學生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強調培養學生的分析、表達、理解和動手能力。“校院融合、四個一致”教學模式是為了適應當前社會需求,培養學生崗位勝任力而提出來的,在此種模式下教師與臨床一線醫生相一致,教學環境與臨床操作環境相一致,課程內容與工作任務相一致,生產實習與就業培訓相一致。專業教師均是臨床一線的醫生,在授課的過程中不斷加入臨床人文關懷的因素,在學校就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實訓室模擬真實臨床工作環境,感受職業氛圍,處處體現人文關懷。將專業課程任務化、項目化和人性化,實訓課模擬臨床接診、問診、檢查、治療等過程進行,將人文素質融入實訓項目。實習就業單位除肩負就業培訓任務外還培養學生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將素質教育進行到底。
3人文素質融入師資隊伍建設
如何將人文素質融入教師隊伍建設,是醫學院校重點考慮的問題。在醫學院校人文社科類教師數量不多的情況下,師德師風建設中人文素質顯得尤為重要。漯河醫專口腔醫學系針對此種情況組織新進教師師德師風演講比賽;教研會進行校風、教風和學風的研討;鼓勵教師跨學科進行人文素質、德育教育研究。創新教育教學模式,用教師的學識和人品來影響學生的三觀,對醫學生的醫學人文素質的提高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何愛華認為師德建設構成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環境,是實現德育目標的基本保證。注重師德建設,以生為本,就是最好的思想教育。
二、專業課學習階段的臨床技能培訓
口腔專科的學生在第二學年起就開始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在這一階段,我們對口腔醫學的臨床能力教學模式做了少許的修改,主要加強了口腔臨床實踐的教學內容,這其中包括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等方面整合了口腔臨床醫學主干課程中實際操作內容較多的專業課程,考慮到牙體牙髓病學、口腔修復學、口腔頜面外科學的臨床診療技能較多,而且是口腔醫學的核心學科,因此把這三門課程組成口腔臨床醫學課程群,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口腔臨床綜合診療技能,達到培養能勝任基層的口腔臨床實踐能力較強的口腔全科醫生。我們根據調整后的口腔教學計劃和口腔教學大綱,有針對性地開設各項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在理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數字化教學設備,將數字化教學引入口腔醫學教育中,加大對口腔臨床操作的視頻文件的播放及講解,現場提供牙齒、模型等實物來引導學生對臨床實踐的理解,實踐證明這樣能提高口腔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為了提高口腔實驗室中的教學,我院口腔實驗室利用教育部的專項資金購買了14套口腔仿真頭模臨床模擬教學系統模型,大大提升了本院口腔實驗室臨床教學的效果,目前可以開展離體牙標本模型和高度仿真頭顱進行牙體牙髓病的臨床各類洞型的仿真制備、口腔修復學的備牙操作、口腔頜面外科學的手術操作及牙周病等操作為主的臨床實驗技能培訓與考核,充分利用各種實驗條件,調動學生學習口腔臨床技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良好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口腔醫學生臨床實習階段的培訓
我院每一年都對實習生進行為期一天的崗前培訓。安排資深醫師就醫德、醫風進行專題講座,使同學們加強醫德、醫風的培養,樹立“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理念。醫務、質控、院感等科室的相關負責人,分別就醫療安全、醫療糾紛防范、病歷書寫規范、院內感染知識等內容,為實習同學進行專題培訓,培訓內容緊密結合臨床實踐,實用性、可操作性強。口腔臨床實習是醫學教育由基礎及臨床理論教學轉入工作能力培養為主的全面系統的學習階段,是促進學生掌握“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實用性醫學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口腔醫學生的實習教學中,各科室按照口腔實綱要求制定各種口腔疾病的詳細的要求,在保證臨床操作質量的同時,制定量化考核標準。畢業實習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通過臨床實習鞏固和加強醫學基礎理論及臨床知識,掌握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斷、治療及實際操作技能,初步學會處理危重和疑難疾病,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一定專業基礎理論、臨床知識、操作技能的口腔醫師。我們對各科的實習要求進一步細化:
(1)口腔內科學:通過實習能初步掌握牙體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對發病率低的疾病有大致了解。
(2)口腔頜面外科學:通過對口腔頜面外科的臨床實習,使學生對本專業的常見病、多發病能夠做出初步的診斷和治療,對一些稍復雜的癥狀和體征能夠做出較合適的解釋,實習結束后能完成口腔頜面外科門診的日常工作。
(3)口腔修復學:通過實習能掌握牙體缺損、牙列缺損、牙列缺失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的修復治療,了解修復學涉及的其他知識和范疇。
(4)口腔正畸學:掌握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斷、分類及治療手段,對發病率低、分類較復雜的錯畸形有大致了解。實習期間的教學內容既有口腔臨床診斷治療技能的訓練,也有病例跟蹤報告、專題討論、讀書報告等。每一輪實習結束后,由科教科和口腔科統一組織出科考試,考核內容包括:口腔基本檢查占10%、病歷采集書寫占20%、病例分析占20%、口腔基本操作技術占50%。
四、新型口腔臨床教學模式的實踐成效
我們連續五年對這種新型的口腔臨床技能進行教學實踐,形成了一整套的臨床技能培訓與考核體系教學改革系統,口腔醫學專科教學新模式逐漸趨于成熟,通過學生第一年的社區實踐作為臨床實踐的早期教育、入學第二年的口腔臨床技能的專業培訓和入學第三年的系統且直接的接觸患者學習口腔臨床技能,逐步引導學生對標本模型、仿真頭顱、動物實體、實際病人的循序漸進的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臨床模擬環境下進行各種口腔臨床醫學技能訓練,動手能力明顯增強,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也提高了。比如學生在實習的一個月后,經過我們對實習醫院帶教老師反饋回的信息可知,學生基本上對口腔科常見病能獨立做出診斷和基礎的治療;半年后,對較復雜病例,如后牙管治療、烤瓷冠修復的牙齒預備、全口義齒的關系測定也大體能夠較好地獨立完成。在全科的質控檢查中,口腔醫學生所做的后牙根管治療X片評價得到了極大的增強,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贊揚。我們對五屆實習學生的抽樣調查顯示,患者對實習醫生的滿意率逐年提高。在口腔醫學生的畢業臨床技能考核中,我們擯棄以往的考核方法,通過檢測學生對臨床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側重知識的綜合與運用能力,主要考核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臨床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在臨床技能實踐考核中重視能力測試,嚴格進行臨床實習的出科考核和畢業綜合考核,采用國家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的形式(三站式考試)全面考核學生的臨床技能。
(1)考核的方法包括:①畢業臨床技能考核采取二站式方法考核。②考生在指定考核地點,隨機分別抽取各站考核試題,分別完成各站考核;考核過程中由考生互相檢查。
(2)考核的內容包括:①第一站:口腔檢查5項,其中一般檢查4項,特殊檢查1項,口腔檢查記錄表一份,病例分析包括診斷、鑒別診斷及其依據和治療設計,測試病種20個,由考生隨機抽取一個,包括淺齲、中齲、深齲、猖獗齲、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髓壞死、急性化膿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邊緣性齦炎、壞死性齦炎、成人牙周炎、復發性口腔潰瘍、白斑、感染性口炎、牙齒外傷、智齒冠周炎、下頜骨骨髓炎、牙列缺損、牙列缺失等。②第二站:口腔臨床診療技能及基本急救技術,包括無菌操作測試項目2項:洗手、戴手套、口腔粘膜消毒,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口腔臨床診療技能包括測試項目4項:開髓術(離體前磨牙或磨牙),齦上潔治術(一區段),上牙槽后神經和下頜神經阻滯麻醉,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項進行測試,其中齦上潔治術和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開髓術由考生在離體牙上操作;上牙槽后神經和下頜神經阻滯麻醉由考生在下頜骨或顱骨模型上操作。基本急救技術:測試項目4項,包括血壓、吸氧術、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項進行測試,含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和考生對模擬人操作,通過這些臨床技能的培訓及考核,發現學生的臨床技能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用人單位的反饋良好。
2循證思維教育可激發口腔醫學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以往的口腔醫學教學是一種灌輸式教育,忽略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沒有關注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主要強調的是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學習,把個人主觀的臨床思維方式和臨床經驗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缺乏足夠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束縛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這種教學模式已凸顯適應不了當前口腔醫學教學的要求,因此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和臨床帶教中運用循證醫學教學法突破原有的應試教育模式,鼓勵和啟發學生在課堂學習和臨床見習中善于發現和歸納疑難問題,教會學生如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死學為巧學,不斷學習最新的知識,堅持一生學習的理念。老師還應教會學生如何運用循證思想和方法在課堂學習和臨床見習中及時更新過時的醫學知識,老師在口腔醫學專業課程中采用“循證醫學思維”教學法進行教學,真實有效的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扎實掌握醫學知識的責任感和救死扶傷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3循證醫學思想在口腔醫學教學中的實施
循證醫學教學法具體應用到口腔醫學教學中,首先要求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知識,豐富的臨床及教學工作經驗,充分備課把臨床實踐和理論講授相結合,創新思維,借助于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生動高效的傳授知識。這就要求老師思維敏銳的提出問題,熟練掌握文獻檢索的方法,通過批判性評價和將所獲得的全部有用信息資料解決不同病人病情的具體臨床問題的能力,還要系統學習專業外語、計算機及流行病學、醫學統計學等相關知識。新的教學方式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講授應從易到難,步步深入,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養成主動自學的習慣。在課堂和臨床學習中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以臨床口腔患者為例,根據患者的病史、體征、檢查結果提出擬解決的具體問題,充分利用互聯網檢索全世界最好最新的臨床醫學研究證據,遵循循證醫學的評價標準系統,對所收集到的文獻信息真實性、重要性進行評估分析,依據個人臨床專業知識并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得出最佳的研究結論,并將此醫學證據具體運用在為患者的診斷治療中,通過預后效果評價,以便獲得在臨床患者的診斷治療中需加以改進完善的理論和治療技術,更好的的掌握醫學中最新最有用的知識,以實現臨床實踐和傳授知識的最優化。這種通過具體病例的實踐讓學生親身地感受到循證醫學在臨床現實中發揮的作用,讓學生從中感受到這種教學模式的先進和實效,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進而真正做到提升學生的個人綜合醫學素質和應用能力,口腔醫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才得以保證。
4循證思維教育模式在口腔醫學教育中的發展和前景
我國口腔醫學教育模式主要是沿用前蘇聯的教育模式,口腔醫學本科生的教育大多像是一種學徒學習模式,學生對老師所講的內容并沒有進行判別和評價而是在被動中學習和獲取的。口腔醫學本科生的醫學基礎理論和基本操作訓練較好,但缺乏處理臨床具體問題的能力,更缺乏青年人在學習和臨床實踐中的創新能力。隨著我國經濟科技水平的全面提高,口腔醫學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進步,同時對學生在主動自我更新知識,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意識和能力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隨著口腔科學現代化技術的迅猛發展及人們對口腔疾病診治的要求越來越高,為適應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口腔醫學教育就顯得非常重要,其要培養能較快學習和掌握口腔專業大量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的診療方法的高素質口腔專業老師和學生,這為我國現代口腔醫學教育事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
同樣,在講解“平滑面齲的解剖特點”、“齲病四聯因素學說”時,也可采用相同的教學手段,逐層或逐個顯示并講解平滑面齲各層的解剖特點或齲病的各致病因素,這樣的講解逐層遞進、形象鮮明生動,使學生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提高了學習效率。多媒體教學雖然已經非常普及,但也無法完全替代一些傳統的教學手段(如教具運用與形體演示等)。如果設計合理、運用得當,并將傳統教學手段與學生互動相結合,可顯著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解“安氏分類”的概念時,用硬紙板做成可左右移動的上下后牙列教具,根據不同位置的磨牙關系在教具上標注其屬于幾類安氏關系,在教師講解過程中,讓學生利用教具自己體會安氏分類中磨牙的位置關系;在講解“烤瓷冠橋”基本概念時,用硬紙板分別制作基牙、烤瓷冠、烤瓷橋等教具,讓學生通過教具自己體會這些概念間的關系。形體演示教學也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如教師在講解“顳下頜關節”的解剖特點時,引導學生將雙手放在面側部,通過張閉口運動找到顳下頜關節的位置,并體會其作為左右聯動關節的運動特點,又如讓學生用小指指腹在外耳道前壁感受顳下頜關節的運動,體會顳下頜關節與外耳道毗鄰的解剖關系,進而通過舉臨床實例向學生介紹關節的疾病與外耳疾病鑒別的診斷要點,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因此,在理論授課的基礎上,適當添加教具、形體教學等非語言手段,一方面補充了教學語言信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另一方面可使學生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習效率。
在講解口腔疾病的治療時,由于操作步驟復雜、概念抽象,學生尚未接觸臨床,因而存在知識點難以理解等問題。學生往往只是在考試前死記硬背,考后大多遺忘,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針對這一問題,在教學中給學生播放臨床治療操作錄像,并分段講解、歸納要點,可顯著提高學生對授課內容的興趣,形成理解性記憶。在講解“間接蓋髓術”、“根管治療術”等操作時,給學生播放臨床錄像,并及時分段總結,使學生學習效率顯著提高。如將瓷貼面修復前后的牙齒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直觀地體會到該項治療可達到的臨床效果,對貼面修復操作步驟的學習興趣十足,再對臨床操作錄像進行分段講解,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口腔科學的特點決定了口腔教學中必須不斷強化形象化教學,通過多媒體課件、模型、教具、錄像、實物等多種手段,引導學生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充分發掘教學素材,提高學生興趣
口腔醫學中的基本概念繁多、抽象,通過類比向學生講解,可顯著加深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并增加學習興趣。如在講解“全口義齒固位原理”時,通過將兩個玻璃板用水粘在一起的簡單事例,引導學生體會大氣壓力在全口義齒固位中的作用,并通過請學生自己將粘在黑板上的真空吸盤取下的實例,讓學生自行總結影響全口義齒固位的因素;在講解齲齒的基本特點時,以1個中間腐爛的蘋果為例,讓學生體會齲齒病損色、形、質變化的病理特點。這些事例簡單,易于理解,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又鍛煉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疾病的臨床表現是口腔醫學生學習的重點,但由于涉及知識點多,死記硬背很容易遺漏要點,如果能以臨床上患者的主訴癥狀為例,引導學生自己歸納臨床表現,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在講解“急性牙髓炎”的臨床表現時,以教師在急診中處理的一位患者的癥狀為例,引導學生自己去歸納急性牙髓炎的典型臨床表現;在講解“頜面部腫脹”時,首先以同學們都非常熟悉的電影橋段中周星馳因吃錯食物面部腫脹的形象,使學生對面部腫脹臨床表現有個整體認識,再進一步借助網絡上網友自拍藥物過敏面部腫脹全過程的圖片,逐段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面部腫脹的臨床表現。由于臨床表現是學生自己歸納出來的,腦海中又有形象的圖片輔助記憶,因此這樣的授課手段較傳統的“講授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3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能力
在傳統口腔醫學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宰,學生只是一臺被動的接收機和存儲器,老師偶有提問,也只是為了驗證既定的結論或是為了活躍一下課堂的氣氛,這就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降低了學習效率。自主性學習是指培養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目標、內容以及使用的學習材料的控制能力的一種學習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如在講解急性根尖周炎與急性牙髓炎、牙周膿腫等疾病的鑒別診斷時,首先引導學生思考從哪些方面去鑒別,然后讓學生結合每個疾病的具體臨床表現,分組討論并歸納鑒別要點,再由教師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對照檢查自己歸納點的問題;在正畸方案的制定講授中,先將臨床方案設計的整體原則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分組根據具體臨床問題進行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分析,自己總結出治療方案要點,通過課堂討論,啟發學生通過自我思考解決問題。根據大家的討論內容,由教員總結要點,以此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種自主學習教學手段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和機會,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內在動力,通過過程體驗和感悟,鍛煉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次授課觀摩過程中,筆者體會是靈活實施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把重點放在學生怎樣學上,在調動學生的主觀因素上下工夫,努力讓學生的大腦動起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現“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討論-解決問題-總結提高-增長能力”的良性循環。
二、建立臨床實習教學三級監控體系
我院對臨床實習教學實行三級監控制度,每級監控均包含檢查和反饋,對臨床教學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1.一級質控(學生對實習質量的自我管理)。(1)自查:實習學生參照實綱進行自查,主要包括每日實習病種、操作項目完成數量、實習心得體會和自我小結。(2)反饋:在自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帶教老師匯報解決。2.二級質控(教研室對實習質量的管控)。(1)檢查:教研室定期檢查學生的實習任務和目標完成情況和實習進度。(2)反饋:教研室對每位學生的實習操作、臨床思維進行評價,針對實習中出現的問題隨時調整實習方案。3.三級質控(學院對實習質量的管制)。(1)檢查:由學院定期全面檢查學生的實習任務和目標完成情況和實習進度,發現實習中存在的問題。(2)反饋:一方面,學院將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教研室,督促教研室進行相應的整改,并針對實習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由學院召開教學研討會或定期組織教學經驗、臨床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做專題講座。另一方面,學院通過對匯總的各類反饋信息進行研究,必要時對實習教學任務、目標進行相應的調整。
三、加強醫院內涵建設,提升教學條件
教師是教學工作的一線人員,在提升教學質量時首先應該加強教師的崗位培養,建立在崗進修、培訓和深造機制,提高和改善臨床教師的業務水平和知識結構。制訂和實施人才引進的相關配套文件和政策,建立和完善人才引進、開發和使用的政策保障機制。改革教師培養和使用機制,建設一流的師資隊伍。制定口腔醫學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制度,堅持青年教師培養、交流、深造制度,做到有計劃,高標準,積極創造條件,通過在崗培訓、國內外進修和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等方式,進一步優化現有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學緣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建設一支年齡、職稱、學歷專業結構合理,學術水平高,發展潛力大的師資隊伍。通過傳幫帶的作用,建立一支梯次合理、素質優良、新老銜接、滿足學科發展需要的人才隊伍。其次,加大教學硬件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醫院從總收入中支出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教學基金,專款專用,用于改善教學設施、設備,學生宿舍條件等,保證教學的正常運轉。再次,設立教學綜合診室,有針對性地指向目標人群:由于醫患關系的緊張,醫療風險較以前增加,許多實習醫院不敢放手,一些常見的技能訓練和操作大大減少,往往是帶教老師做示范的多,而學生實際動手的機會少,這樣就限制了學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因此,可以考慮成立教學綜合診室,明確告知病人是實習生操作,但有高年資醫師帶教,使用的是一流的材料、設備,醫療質量是有保證的,且實行口腔內科、修復科、外科一條龍服務,避免病人多次排隊等候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務,同時實行大幅度優惠收費政策,吸引病人到教學綜合診室就診。最后,以教學改革為引導,深化醫院教學的內涵建設,提升實習教學質量。學院鼓勵教師申報市級、校級和院級教改項目,對臨床實習教學不斷地創新,對教學工作不斷地進行深入研究。在不斷的研究過程中,對教學意識強化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均有積極的作用。
四、加強口腔醫學生的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2理論與實驗課程的銜接不當是一個比較凸顯的問題
學生給予口腔正畸工藝技術課程高度的學習熱情及關注,能夠清醒認識到行業企業對于口腔正畸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對于課程的學習較為認真、踏實。但本次調查顯示,學生對于理論知識部分的掌握程度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本課程采用傳統理實分開授課的教學模式,學生對于抽象的理論知識理解難度較大,理論授課結束后開展實訓時,存在理論知識部分遺忘的現象。理論與實驗教學銜接不當[2]是一個急需通過教學模式調整及課程教學改革解決的問題。
3課程地位隨行業發展而變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于口腔健康的要求已不僅僅局限于“無病”,而更多著眼于美觀與功能良好,這使得口腔正畸治療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也使得口腔正畸技術得以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口腔正畸治療。與此同時,口腔正畸技術的發展也帶動著口腔正畸修復專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及變革,使得行業企業對于口腔正畸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提升,口腔正畸修復專業技術人才緊缺的問題日益明顯,這對于口腔醫學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口腔正畸工藝技術課程無形中從一門普通的專業課程變成一門直接關系畢業生就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口腔正畸工藝技術也成為越來越多相關企業希望畢業生熟練掌握的專業技能。
4課程設置及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就口腔正畸工藝技術課程來看,其發展相對于其他專業核心課程慢,授課方式依舊沿用傳統的理論實驗分開教授的教學模式,弊端顯而易見。為更好地滿足行業企業對口腔正畸工藝技術專業人才知識與技能的要求,調整課程設置、進行教學模式改革已經刻不容緩。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4]在其他專業核心課程中教學效果良好,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由于每門課程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及特殊性,把其他課程適合的教學模式照搬過來并不一定適合。因此,需要分析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其他核心課程中開展的情況,依據行業企業對于專業人才知識結構的要求,探索有口腔正畸工藝技術課程特色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改變原有的理論與實驗教學脫離的教學組織形式,這對于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至關重要。
2口腔醫學專業與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教育對象數量和質量
2.1兩個專業教育對象的數量對比據權威資料顯示口腔醫學以及口腔醫學技術作為當今社會炙手可熱的兩個專業,在教育對象的數量上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對我國的口腔醫學事業發展,以及產生新知識和促進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的發展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2兩個專業教育對象的質量對比從教育對象質量上來看,兩專業招收學員均為高中起點,并無明顯區別。但是由于口腔醫學專業報考人數超出計劃招生,存在一定的擇優錄取。而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由于未達到計劃招生數量,部分學校為了達到計劃招生數量,存在降低錄取分數線而擴大招生。
3口腔醫學專業與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就業情勢
3.1口腔醫學專業的就業情勢根據我國第二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表顯示,目前我國兒童(5歲)乳牙齲病患病率為76.55%,學生(12歲)恒牙齲病患病率45.81%,學生(12歲)牙齦出血檢查率為38.04%,成年人(35~44歲)牙結石檢出率為94.15%,累計牙病患者占人口總數的80%以上,幾乎沒有人終身不患牙病,治療牙病給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1]。根據可靠調查顯示,我國中老年人人均牙齒缺失數目為2.6顆,老年人人均牙齒缺失為11顆,6.8%的老人是無牙頜。然而在我國,口腔科醫生的任務是艱巨的,面臨的工作強度是巨大的,口腔科醫生與人口的比例是1:40000,國際公認的合適的口腔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比例應為1:2000。我國現有口腔醫生2.5萬人左右,與此同時卻有25億顆牙齒待充填,6億顆錯頜畸形待矯正,10億牙周病患者有待治療[2]。面對如此大的市場缺口,口腔醫學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選擇是容易的。
1.結合教學大綱,實行全方位技能訓練
(1)病史采集及病歷書寫
醫生病歷作為醫療憑證,對醫生、患者的診療過程、維權都極為重要,因此,更要重視病歷書寫能力的培養。首先要求各科室制作常見病標準病歷,供學生學習。臨床中接診患者癥狀各異,要求學生以標準病歷為基礎,在問診、采集病史、書寫病歷后,交由教師檢查,合格后才能交給患者。由此培訓學生獨立病史采集及病歷書寫能力。
(2)實踐技能操作
組織教師深入學習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大綱,分解考試大綱要求,采用模擬教學系統,規范基本操作技能。實現在仿頭模上模擬臨床操作,最大限度還原臨床實際情況,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3)基本急救技術
在口腔頜面外科實習同時開展測量血壓、吸氧術、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等基本急救技術訓練,使學生對基本急救有初步的認識。
(4)檢查結果判讀
在實習過程中強調口腔作為全身的一個器官,系統疾病常常出現口腔表征,強調口腔疾病與全身疾病的聯系,要求學生知道實驗室常規檢查各項指標意義并且能夠進行口腔X線片認癥判讀。
2.通過多種途徑,開展交流與溝通能力培養
學院從2010年開始,在本科臨床前實習中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與溝通能力訓練。學院通過將2009級、2010級分別設置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講授相關內容,通過臨床實習帶教學生自主學習交流與溝通方法。實驗組采用新的培養模式即通過角色扮演、專家講座、小組討論等三種方式,針對提高自信、儀表禮儀、語言技巧、人文關懷等方面進行訓練,系統化、全方位地培養交流與溝通能力。
3.建立多種舉措,激發教師教學積極性
學院重視青年教師培養。要求青年教師以優秀的高年資教師為榜樣,要求每學期必須進行2次以上的學習性聽課,教研室主任、教學秘書對青年教師要進行檢查性聽課,對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問題直言不諱地提出,并現場解決,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授課技能。同時學院堅持每年實習課帶教教師必須具備一定資質并且是兩名教師同時帶教,堅持集體備課,保證授課內容與實習內容不脫節。學校加大對教學的重視力度,實行教學“一票肯定”“一票否定”的制度,在教學考核的基礎上,對于教學表現突出、能力出眾的教師,給予一票肯定,在獎勵和晉升職稱方面實行綠色通道。對于不適合教學崗位、有教學事故的教師,停止教師上講臺,在獎勵和晉職稱等方面不予考慮。
二、新體系施行取得一定成效
1.執業醫師通過率明顯上升
通過構建及應用實踐技能教學培訓體系,增加學生對口腔醫學專業課的學習興趣,學生臨床操作技術明顯提高,增強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臨床實習階段能夠很快上手,實習質量得到提高。口腔醫學專業學生不但考研率高、在用人單位獲得好評,而且我院畢業口腔醫學生在2012年執業醫師通過率為75%。2013年通過率上升為86%。
2.臨床交流與溝通能力迅速提高
學院通過組織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兩種方式評估兩組學生的問診技能水平、收集學生反饋意見。實驗組的溝通技巧、問診內容安排、語言表達、非語言表達、引證核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而儀表禮儀和尊重傾聽以及個人感受均不存在差異(P>0.05)。實驗組的總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05)。學生反饋顯示:100%的實驗組學生認為通過交流與溝通能力訓練有助于醫患溝通能力的提高,靈活多樣的培養模式能讓學習氣氛更加活躍,學生更感興趣。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率達到100%。
協調好素質與知識的關系,素質與操作能力的關系,我們要求理論聯系實踐,實踐加深理論的理解,使學生能夠學活知識,提高技能。綜合能力的培養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打下堅實的專業知識基礎,譬如:口腔材料課本的知識,材料與理化性能在口腔專業中的作業尤為突出。
2.教學手段上,我們突出的是自我動手操作能力,要達到的目的是自我獨立處理病人的能力。
有一部分學生,課本上的知識講得頭頭是道,具體實踐中卻無從下手。我們采取引導,啟發性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告知式的教學,反復引導、鍛煉,達到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3.突出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動手機會。
當今的醫療環境要達到這一目的,存在一定的困難。為了克服這一難題,我們在自己的附屬教學醫院,首先強調臨床帶教老師的責任心,老師要嚴格把關,把臨床問題控制在萌芽階段。其次臨床帶教老師在不出問題的前提下,大膽放手,嚴格監控,增加了獨立處理病人的機會,實踐能力就逐漸提高,綜合素質隨之提高。
二、培養興趣,觀摩教學,引導學習
新生入學后對將來的課程和學習內容比較陌生,通過觀摩高年級的實踐了解自己將來所學專業的特點。我們要求口腔學院與多功能實驗室全天開放,實驗室準備各種教學用具,新生可以有序地進入口腔實驗室,了解牙體的基本形態,經過實驗員的講解,進而了解牙體的解剖形態,這種講解一定是啟發式的,要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進一步示教牙體與蠟雕刻技術,學生也可以自己動手進行石膏牙體的雕刻,逐步具備口腔學生的特點。有了這一基礎,口腔專業的學生也就激發了興趣,課余時間可以反復練習石膏牙的雕刻,在雕刻的過程中加深對牙體解剖的認識,這是口腔專業學生必須具備的素質。
三、突出實踐的重要,強調操作規范,教授上實驗課
實驗課是臨床模擬課,盡量與臨床貼近。實驗課教學中教授、講師、技工三人為一組的帶教老師新模式。規范操作是新一代口腔醫生的基本要求,在口腔教學中,實踐課有著絕對的主導地位。使得實驗的項目更加多樣化。教授也帶實驗課,提高操作規范化,口腔操作從源頭抓起,防止學生在操作中出現原則性錯誤,養成不良習慣,我們建立了綜合實驗訓練,技工現場示范,配合課程的實施和提高綜合臨床技能。實驗課教學是模擬臨床教學,一定要達到效果,要求學生在實踐課上能獨立設計修復體,牙體窩洞的制備,外科麻醉的操作,綜合能力要有進一步的提高。
四、合理安排見習期
通過半年的自主學習,學生對自己專業有一個概括性的認識。熟知了實驗室和醫院氛圍的區別,能夠自主地把自己融入醫院中去,強調自己在診療過程中的主導地位,醫院強調以病人為主體,學生能夠在診療過程中提升自己的主導地位,不受病人的干擾,為將來的臨床實踐打下基礎。
五、加強臨床技能的培訓,模擬臨床
模擬臨床是我們最近幾年倡導的一個訓練———建立模擬門診,我們的學生在完成專業課學習以后,進入醫院以前有一段空白期,我們充分利用這一段時間對他們進行技能培訓,實驗課上的仿頭模型和臨床牙科治療椅有一定的區別,這樣學生在模擬臨床時,使自己實現了由學生到醫生的角色轉換,學生互換模擬病人可避免恐慌,為臨床打下基礎,這種強化訓練使學生收益很多。國內口腔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不論是三年制專科,還是五年制本科,在課程設置上都有一年的實習期。從學校的實驗室到臨床門診,從學生到醫生的角色轉變是一個非常大的跨越,要求學生要有一個充分的準備,為了平穩過渡,避免跳躍,我們安排實習學生的一個短期模擬培訓。要求臨床老師為學生具體講解在臨床操作上應注意的問題,在進一步模擬臨床的聯系,在牙科椅上進行口腔技能訓練,口外的局麻訓練,口內的牙體預備訓練,口修的印模制取,在訓練的過程中針對共同出現的問題,統一講解,針對個別學生出現的問題逐個查找原因,使學生逐漸適應醫生的角色,避免一系列臨床的問題,為進一步進入臨床打下基礎。這一訓練的基礎非常明顯。
六、加大口腔醫學專業臨床教學領地建設,臨床醫院和口腔學院聯合制訂實習計劃
口腔學院與臨床教學醫院密切聯系,改變過去那種方式,只要把學生送到醫院就由醫院管理的模式,對實習學生實行雙重管理。讓實習學生知道自己的雙重身份,既是醫生又是學生,口腔學院教學管理領導和工作人員要定期到臨床教學醫院走訪,加強與學生和臨床醫院溝通,與臨床醫院共同制訂實習計劃。為了培養提高學生的動手創新能力,我們要在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上下功夫,兩者互為基礎。因此我們在培養計劃里面做了很大的調整,全面安排時間的內容。我們建立了考核機制,不論在哪一個臨床科室,都有考核內容,都有出科考試,這種考核在很大程度上是強調綜合動手能力的考核,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