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7:4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醫學中級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有機化學是藥學研究與藥物應用的有力工具。用于臨床上的大多數藥物(包括合成藥、生化藥、天然藥等),其主要成分幾乎都是有機化合物。因此,合理使用各類藥物,充分發揮藥物的臨床治療效果,避免由于藥物使用不當引起的不良反應,這都需要我們了解及掌握藥物的化學結構與性狀。有機化學同時也是中藥研究與創新的必備手段。中醫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繼承與發揚中醫藥在治療疾病的優勢與特色,深入研究中藥的作用機制,充分發揮與應用中藥的特長,開發與創新臨床上有效的中藥新品種,是我國醫藥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臨床上使用的中藥方劑組成成分復雜,同一種中藥出現在不同的方劑中其所起的功效不同,這與中藥本身含有多種成分有關,可以說一種中藥自身就是一個小小的復方。比如:中藥的配伍,即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中藥組合使用。在熬煮中藥的過程中,藥與藥之間發生了某些相互作用,其實也就是發生了化學反應,使中藥材中原有的主要成分結構發生了改變,而結果是有的增進或減低了原有藥效,有的則抑制或消除了毒性和烈性。因此,弄清每種中藥的有效成分對臨床用藥是多么的重要。這也就是需要我們好好學習有機化學的又一原因了。
(2)從化學學科的分類上來看
有機化學在大化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大化學包括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在大學的課程安排中,都是先學習無機化學,然后再學習有機化學,最后學習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即沒有有機化學的學習,是學不好物理化學和分析化學的。有機化學還是中藥相關專業學生考研的一大必考科目,考研的同學只有在學習有機化學時打下堅實的基礎,掌握學習方法,才能取得優異成績,從而成為順利通過考試的一個關鍵。由此看來,無論是從有機化學的歷史上、從它與生活的聯系上,從它在臨床用藥上、在中醫藥的研究領域上還是在大化學中的作用上、在學生考研上,它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2學好有機化學的方法
有機化學雖然知識點多、記憶困難,但是只要你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學好它不是問題。
2.1首先,要做好學生的本職工作——課堂上認真聽講
做好筆記(1)聽課是學習過程中的核心環節。在有機化學體系中,各部分知識是相互聯系的,如果對某些知識不了解,那么在學到與之相關的知識時就會特別吃力。例如,醇、醛、酮這幾章節的內容沒學好,后面再學習糖類化合物這一章節時就很吃力。因為物質結構決定物質性質。糖類是多羥基醛(酮)及其縮聚物和它們的衍生物,糖的結構中含有醇羥基、醛基和酮基,它同時具有醇和醛、酮的性質。因此課堂上能不能跟隨老師思路,不錯過老師講的每一個知識點,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2)老師在課堂上會反復的強調某些內容,這些內容一般都是教材的重點和難點,而考試恰恰不都是考重點難點么?如果掌握了這些,在考試中取得不錯的成績應該就不成問題了。(3)老師教學多年,不管是在知識層面上、解題思路上還是在常見錯誤分析上,經驗都十分豐富,尤其是我們的大學教師,他們大部分都是優秀的碩士、博士甚至是教授。在課堂上,老師大都遵循著這樣的古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千百年來留下來的古訓必定有它的道理。老師除了傳授給我們知識外,更多的是傳授給我們解決問題的經驗與方法。一旦我們掌握了這些經驗與方法,定能學好有機化學。
2.2課上做好筆記至于筆記
我建議大家記些老師強調的重難點、解題思路、方法以及例題。不懂的課下可以問老師,即使將來忘記了,還可以再復習。俗話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上課時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做個有心人就顯得特別重要,也許這就會成為你學習有機化學更好的捷徑。
2.3課上、課下積極地記憶“記”即記憶
與數學、物理等理科相比較,“記憶”對有機化學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學習化學的最基本方法。這是由于化學本身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系統”——化學用語。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對這些化學用語的熟練掌握是化學入門的首要任務,而其中大多數必須記憶。當然不能死記硬背,而要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找出不同的記憶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記憶的方法有很多,有理解記憶、有意記憶、聯系實驗記憶、對比記憶、歸納記憶、趣味記憶、記錯記憶等等,這么多方法并不是每個都適合我們,我們要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特點的記憶方式,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做好實驗我們都知道有機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
因此,要想學好有機化學就必須先要做好實驗。在做實驗時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動手,不要眼高手低,而且要學會觀察。前蘇聯著名生理學家巴浦洛夫曾在他的實驗室的墻壁上寫著6個發人深思的大字:觀察、觀察、觀察!瓦特由于敏銳的觀察而看到“水蒸氣沖動壺蓋”進而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蒸汽機。由此可以看出觀察的重要性。在化學實驗中,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是學好有機化學的重要條件之一。因為實驗不僅可以鍛煉我們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反應,從而更輕松地記住反應。
2.5學會思考柏拉圖曾說思維是靈魂的自我談話
華羅庚曾說獨立思考能力是科學研究和創造發明的一項必備才能。歷史上任何一個較重要的科學上的發明,都是和發明者深入看問題的方法密不可分的。可見在學習知識上,學會獨立思考很重要,它會使你對知識有更透徹的了解。尤其是有機化學,更要學會獨立思考,要能從個別想到一般,從現象想到本質,從特殊想到規律。
在各種醫學期刊論文中,對統計學處理與統計指標的合理運用問題,已比過去有所重視,但尚存在不少問題。
(一)均數與標準差、標準誤的合理運用問題
在醫學論文中運用均數(表示各變量值平均水平與集中趨勢)、標準差(表示變量值個體問離散情況與程度)和標準誤(表示樣本群體間差異程度,衡量抽樣誤差大小)的地方是很常見的,而達到合理運用尚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在比較兩樣本統計量時只考慮平均水平(均值),而忽視了離散情況(標準差)和抽樣誤差(標準誤);在正常值研究時,如資料近似正態分布,應當用均值加減K倍標準差(X±KS)來確定95%的正常值范圍(K根據樣本大小查K值表而定),應當標明標準誤,而錯用了標準差等。如《正常小兒三種不同劑量及正常成人50微克PHA皮試反應強度研究》一文中寫道:“正常值范圍為均值±2×標準誤”。井寫道:“小兒50微克組:均值±2×標準誤=2.01~18.1毫米”。顯然是錯誤地把標準誤當成標準差用作估計正常值了。
(二)正常值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臨床正常值確定方法依資料頻數分布類型而定,主要有兩種:一是均值加減標準差法適用于近似正態分布資料,二是百分位數法,適用任意分布資料。此外,角度資料(如腦血流圖、心電圖等的角度數據)運用圓形分布法,Poisson分布資料用Poisson分布法,正偏態分布資料用對數正態分布法等來處理。現今全國發表的一些醫學論文中,正常值方面的問題也較多。引一些實例加以研究。
如在《遷延性、慢性肝炎患者植物血凝素皮試應用價值的探討》一文中寫道:“正常人甲組156人…平均值±標準誤為15.4±0.4mm(平均值上標準差為15.4±5.6mm)。”那么,正常值是角標準誤與標準差咖個統釬量來計算的呢?是加減1倍還是2倍標準差(或標準誤)呢?作者均來說明。
又如《正常兒童尿游離α氨基酸氮的測定》一文,對1~13歲(分四個年齡組)125名正常兒進行研究,在正常值研究設計及分析時存在三個問題:(1)樣本含量不足:如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組的測定值僅據15人的結果而定正常值,顯然是不妥的。作者針對各組結果矛盾現象,在討論中兩八提到“可能因例數太少,不能切實反映客觀規律的緣故。”若按不同性別、年齡組確定正常值,一般要求每組100~12O人方能悅明問題。(2)錯把標準誤當作標準差用作估計正常值范圍:文中說:“1~13歲正常兒童的游離α氮基酸氮/總氮%的均值可信限為:1.30±3×0.036,即1.19~1.41”。這里將標準誤0.036當作標準差用作估計正常值了。正確的應是:“游離α氨基酸氮×l00/總氮%的95%正常值范圍為1.30±2×0.4=0.~2.3。這里0.4是標準差。正常值范圍在正態分布資料時,如考慮到樣本大小及把握度,最好表達為單側:+KS或-KS;雙側±KS。式中K值表(見周達生:醫學問答,中華兒科雜志(4):245,1980)。(3)按性別、年齡組制訂正常值問題:當研究對象有多個年齡組時,兩組均數間比較用t檢驗,多組均數間比較可用F-Q檢驗,若差異顯著,則需按不同性別、年齡組分別制訂正常值。
(三)聯系與因果
在臨床實驗研究中,經某種處理(如治療)后受試對象出現某種反應(如治愈),并不能肯定是因果關系。有時比較兩變量之間關系時,雖明顯相關,但也不能斷言其間有因果關系,只能說有一定統計聯系(蘇德隆:聯系與因果。中華預防醫學雜志13:106,1979)。在醫學論文中甚至有不作相關回歸分析就胃然下類似結論的。要了解有無因果關系,有時可進一步作回歸分析(當然因果可表現為回歸關系,但呈回歸關系不一定是因果關系)。
(四)多組多級小值頻數處理問題
在臨床及動物實驗研究中常遇到多組多級(R×C表)小值頻數的比較,論文中大多忽視此類數據的合理統計處理,主要問題有:(1)未加適當統計處理,不考慮抽樣誤差而憑表面數字差別就輕易下結論。(2)處理方法不恰當。對此類數據可采用超幾何概率計算法(見周達生:醫學科研中鄉組小值頻數統計處理方法探討。中華預防醫學雜志(4):211,1980)、薛仲三氏X3檢驗公式(見薛仲三,醫學統計方法和原理。366頁,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78)和秩和檢驗與等級指數法(黃鎮南:等級型資料的三種統計分析方法,湖南醫學院,長沙,1980)等。
(五)零反應的統計處理
兩組計數比較,若一組有零反應,即出現0%或100%情況時,可用零反應公式處理。
曾經有位教育學家提到要發展學生的學習水平首先就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只有當學生對學習有足夠的興趣之后,自然就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這樣學生才愿意學習。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大腦思維正處于發育階段,我們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培養,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培養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在以后的寫作培養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設計恰當的游戲和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活動,只有當學生處于興奮的狀態下才愿意配合教學,老師要仔細設計每個環節,充分分析和利用教材可以利用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教學設計上可以采用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節目或者適合教學的兒歌以及舞蹈,小學生特別喜歡這樣的上課方式,自然就很愿意每天都來上課。并且小孩子的勝負心理特別嚴重,通過游戲的設置在競爭的狀態下可以激勵學生學習進步。
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一個人的習慣不管是學習習慣還是行為習慣都應該從小就要開始培養,不然到了以后想改就很難了。而且一個人的習慣決定了他以后的學習情況,所以習慣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培養說話的能力,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對生活經驗積累得不多,所以就導致了有些想法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所以老師要從多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借助故事書或者日記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在培養學生寫的能力方面,首先要規范學生寫字的坐姿以及握筆的手勢,還要規范田字格寫字和牢記字的筆畫順序,這樣寫出來的字才是規范和勻稱的。在培養學生讀的方面,要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在學習之前要對課文進行預習,課文學習完成后要進行復習,這樣的學習習慣能夠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能力。在整個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過程中,老師要仔細觀察學生的動態并且要及時糾正學生的習慣。
眾所周知,數學作為一個獨立的知識體系起源于古希臘,兩千多年特別從牛頓時代以來,數學及其具體應用-----自然科學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長期以來人們習慣認為,能充分應用數學的學科或領域等價于科學,數學所顯示出的人類理性能力、根源和力量在諸多自然科學領域也似乎得到了完美的體現。這自然使人們猜想,為什么不能把數學方法應用到社會學科領域去尋求其真理呢?西方經濟學也許正是這種猜想的一個主要結果或實驗。數學究竟能給經濟學帶來什么呢?在進一步分析經濟學中數學的意義之前,我們應先來概略了解一下幾個數學基礎問題。
1、數學是什么?
簡單回答這個問題是十分抽象的。例如若干著名學者認為,“純數學的對象是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數學“是研究抽象結構的科學“。“數學是結構及其模型的科學”。等等。數學在理論上的概括和科學的實際發展中,一般給人們的印象是,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的特點可歸結為更高度的抽象性、更嚴密的邏輯性和更廣泛的應用性。因此,說數學是一切科學的根本基礎,是科學的皇后,是十分自然的。
稍具體說,首先,數學概念是抽象的典范,幾乎它的所有基本概念在現實世界中是找不到的,例如,點、線、面;自然數、實數、虛數和四元數等等;它們是抽象的,又是深刻的,極其奇妙地、精確地刻畫自然事物的某種基本特征。其次,數學是嚴密邏輯推理的象征,其方法論的核心是演繹法,即從不證自明的公理出發進行演繹推理;其實質含義是,若公理為真,則可保證其演繹的結論為真;從邏輯上看,演繹法是清晰、合理和完美的,由數學推出的顯然是毋庸置疑的正確結論。最后,由上面兩點,數學應用的廣泛性是不言自明的。
人的認識是無止境的,由于數學在科學發展中至高無上的地位,人們自然要進一步問,數學是絕對真理嗎?亦即數學的抽象性是絕對無誤的嗎?數學的嚴密邏輯性是絕對可靠的嗎?數學應用的廣泛性是無限的嗎?稍考察一下數學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出,人們在這個問題的認識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2、數學的真理性問題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之前,數學的發展是順利的,人們對于數學的真理性是確認的。特別是十五~十八世紀,數學的順利發展達到高峰;這一時期一大批數學家同時在在數學和自然科學方面做出了驚人的成就,如哥白尼、開普勒、伽里略、笛卡爾、惠更斯和牛頓等。他們從許多方面證明了自然界的一些現象與數學定律相吻合,最突出是牛頓力學;所有這些極大地加強了數學作為絕對真理的信念,人們相信上帝設計了宇宙,而數學的作用就是揭示出這些設計。
然而十九世紀二十年代非歐幾何的提出和集合論中悖論的出現,使整個科學界震動,它迫使數學家們從根本上改變了對數學性質的認識,以及數學和物質世界關系的理解,由此引出數學巨人之間關于數學基礎的新數學方法而展開激烈的爭論。如由弗雷格、羅素和懷特海為代表的邏輯主義認為,邏輯法則是一個真理體系,而所有的數學是可以由邏輯推導出來。同一時期,以克羅內克、鮑萊爾、彭家勒和貝爾為代表的直覺主義卻認為,從邏輯原理所推導出來的東西,不比直覺感悟的更可信,數學可能是從經驗開始的,但并不真正源于經驗,而是來源于心智(經驗只是喚醒心智)。第三大派系大衛·希爾伯特領導的形式主義認為,數學實際上是一些形式系統,各有各自的概念,各自的公理,各自的推導定理的法則,以及各自的定理,把每個演繹系統發展起來,就是數學。最后是以策梅羅、弗蘭克爾為代表的集合論公理化學派,他們把解決悖論的方法寄托于集合論的公理化,即對所容許的集合類型加以限制,同時又使它們有充分的性質作為一切數學分析的基礎。
到了本世紀三十年代,這四種彼此獨立、不同的關于數學基礎的方法已形成并相互對峙,人們再也不能說某一個數學定理已證明了,這時還必須加上是依哪個標準它才是被證實了。人們不禁要問這些數學是相容的嗎?除了直覺主義認為人的直覺能保證相容性外,這個問題對于數學和科學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和嚴峻。然而1931年著名數學家哥德爾得出了震驚世界的兩個結論,其中對于數學基礎問題研究具有毀滅性的結論是:任何數學系統,只要它能包含整數的算術,其相容性就不可能通過這幾個基礎學派(邏輯主義、形式主義和集合論公理化學派)采用的邏輯原理而建立。另一個結論也可稱作“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它斷言:不僅數學的全部,甚至任何一個系統,都不可能用類似哥德爾使用的能算術化的數學和邏輯公理系統加以概括,因為任何這樣的公理系統都是不完備的。哥德爾的結論實際上表明,我們使用的任何數學方法都不可能借助于安全的邏輯原理來證實其相容性,亦即表明數學結果的絕對確定性和有效性已喪失。從更深刻的意義上說,歌德爾不完備性定理是對排中律的否定;即有些命題既不能被證明,也不能被證偽,而又有意義。
3、數學的有效性
現在數學已發展這樣一個階段,邏輯主義、直覺主義、形式主義和集合論公理化主義,它們都有著某種不同的哲學基礎,而難以形成某種共同的基礎。而這似乎意味著這樣一個事實:并不是只有一種而是有多種數學;亦即數學并不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嚴格的邏輯結構;它也許是一個人造體系,是一系列經過邏輯篩選、抽象和組織、是某種人所公認的非凡的直覺;這些直覺是我們的感覺器官、大腦和外部世界相結合的產物。任何一種數學或其分支都只是提供了某種可用的理論,根本意義上說數學也是一門自然科學,任何為其尋求絕對基礎的企圖是注定要失敗的。
當然,自然科學發展的歷史也表明,與任何其它實驗科學相比,數學作為一種精確而有效的思維方法,相對來說是最為廣泛和深刻、有效的;其作用也更為基本、更為重要。例如,在其它科學的歷史發展中,都曾經發生過若干次根本性的變化,而在數學中,大部分邏輯和經典分析已使用了許多世紀(雖理論上存在某些深刻的問題),現在仍然還適用。從這個意義上說,數學又的確不同于其它科學,我們可以把它稱為準經驗知識。
數學在自然科學的應用中為什么能得出非凡的實際結論?為什么那些長而復雜的純推理過程(純推理是獨立于經驗的)能產生意想不到而又準確的結論?現在并沒有令人滿意的解釋。一種解釋是,人類試圖從復雜的自然現象中猜想(提煉)出某些簡單的系統,其性質能用數學來描述,正是人類這種抽象化能力產生了對自然令人驚異的數學描述。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這種成功是有條件限制的,例如,數學成功的領域主要是物理世界或無生命的物質,其方法論是把物理世界用長度、質量、重量和時間等簡單概念來刻畫,也許由于其行為是可重復的,因而用數學描述是有效的。另一方面,其代價是犧牲自然世界的豐富性;數學只能是描述了自然某些簡單化了的方面和過程,決不是全部。另外,在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和生物學等領域,數學的有效性就非常不明顯了,這自然是由于研究對象的不同性質和復雜性所決定的。
如何認識數學的真理性問題,如何看待數學在自然科學中的有效性問題,如何理解數學在社會科學等領域中的作用問題,等等;這類的問題大都屬于哲學的范疇;雖然實難形成確定性結論,但通過學習和思考得到的有關認識,對于我們學習和認識西方經濟學是十分有益的,能使我們的看法更加深刻起來。
二、經濟學中數學應用意義的初步思考
西方經濟學從亞當·斯密《國富論》起的二百多年來,已形成了一個龐大而較嚴密的理論體系。在整個社會科學中,經濟學的理論形式、研究方法是公認為最接近自然科學的。我認為這實際上表明,數學作為一種理論信念、方法論和研究手段,十分明顯地體現在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特征中。下面具體展開談一談。
1、經濟學能成為一門科學嗎?
提出這個問題至少有兩個層次的含義:一是經濟學和一般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有根本差別嗎?二是西方經濟學是如何具體進行科學研究的?從方法論的角度看,某些自然科學成功發展的歷史似乎明確告訴人們,一門學科要想成為一門科學,起碼要解決兩個基本問題:一是要有堅強的科學信念,即堅信其理論研究對象的客觀性或研究對象客觀規律性;二是數學方法要成為研究的主要方法;這兩個問題實際上是不可分離的。眾所周知,經濟學是研究關于人類行為的學科,而人類行為是很難簡單看作是客觀的。因此,西方經濟學首先要解決其研究對象的客觀性問題。
西方經濟學在討論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時,往往引用最多的著名論述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觀點,在其名著《政治經濟學的范圍與方法》一書中,他指出“一門實證科學……是關于是什么這一類問題的系統的知識體系;而一門規范科學(或稱管理科學)……關于應該是什么這一類問題的標準的系統的知識體系……。”這一觀點把經濟學分為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同時強調實證經濟學作為整個經濟學基礎的重要地位;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也在其著名論文《實證經濟學的方法論》中指出:“從原則上說,實證經濟學是獨立于任何特別的倫理觀念或規范判斷的。……。簡言之,實證經濟學是,或者說可以是一門‘客觀的’科學,這里‘客觀’一詞的含義完全等同于任一自然科學上的定義。”西方經濟學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模仿自然科學及方法的信念是十分堅定的,僅從其內容和研究方法看也是有效的。這一點從許多基本概念及思想就可見一斑,例如效用、邊際、理性經濟人、均衡、最大和最小原則、需求定律、理性預期等等。從方法論看,這些基本概念設定的一個核心思想是避免或消除經濟關系中的不確定因素,從而使其研究能得到確定性或“規律性”的東西。又例如,“均衡”作為西方經濟學中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是從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的思想演變而來,實際上“看不見的手”的思想并不完全等同于“均衡”思想,原思想更深刻、更復雜和更寬泛得多,“均衡”是對其的簡化,即去除其不確定性部分,形成某種確定性或新的明確信念。“均衡”似乎給我們更多的是某些確定性的結論或信念;(在某些非常嚴格的假設條件下)如供求定律、均衡價格的存在性、一般均衡、局部均衡、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等等。“均衡”是什么?是經濟運行的基本特征或基本狀態嗎?我認為,“均衡”是一種精巧的理論構思,更是一種“科學的信念”,在解釋和理解某些常規經濟現象時是有分析力的,但更重要地是希望符合一般科學研究特征的要求。
如果我們期望(或假設)把人類經濟現象能夠作為科學研究的對象,或者說具有這樣的堅定信念,則西方經濟學的確是有成效的和富有智慧的。因此,經濟學是否為一門科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信念問題,或者說其信念將產生巨大的影響。當然,把人類經濟問題轉化為科學研究的問題,光有信念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具體的思想、創造和方法;從方法論的角度看,也就是要解決數學在經濟學中應用的基本思想及其假設。
2、經濟學中應用數學的思想及其假設
按傳統流行的科學觀,一門學科達到科學的一個重要標準是看它能否充分運用數學方法,西方經濟學認為這對經濟學也應是對的。另一方面,經濟現象與自然現象又非常不同,它是一種與人、人類(文化、政治)歷史進化、人與人關系等等一系列復雜的社會因素有關的、比自然現象更加復雜、不穩定的現象。把這樣一種現象人為地轉化為科學研究的對象,并達到數學能運用之,的確需要堅定的科學信念和具體的研究手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確定西方經濟學中的有關基本假設及其思想。根據作者的初步認識,西方經濟學中基本假設及其思想可概括如下:
(1)注重靜態忽略動態。如“均衡”思想,強調靜態均衡狀態(特征)是一般經濟運行的本質特征及其在經濟學中的中心地位,而忽略實際經濟運行過程及其不確定因素的分析。西方經濟學相信任何經濟運行過程是圍繞均衡進行的,均衡是實際運行軌跡的中心線;均衡是客觀的、確定的,即使實際經濟運行可以是不穩定的但最終總是收斂于均衡的。正是基于這種認識,西方經濟學研究中不考慮諸如歷史文化、人際制度等復雜、易變的動態因素;著重研究靜態的物與物、人與物的關系,而不考慮人與人的關系。例如,“均衡”這個概念沒有歷史、文化和制度的差異涵義,象一個物理定律(均衡概念及思想實際上來源于比較靜態力學的研究思想);又例如,西方經濟學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假設條件“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也是這一思想的具體反映。
(2)強調理性拒絕非理性。實際經濟中,影響人的行為的因素是十分復雜的,如歷史的、文化的、進化的、心理的和經濟的等等因素混合其中;簡言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綜合作用的。科學(數學)的力量主要在于理性分析,而對非理性等的分析是無力的,理性等價于邏輯和確定性而排除不確定性。西方經濟學自然也不能例外,在分析人類經濟行為方面,可以說極端地相信和強調理性因素在人們行為中的作用,而完全避免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例如,西方經濟學中的若干基本假設:理性經濟人、效用的量化、生產者和消費者只追求最大利潤和效用、生產者和消費者具有完全信息(知識)、供求定律、理性預期等等,十分明顯的反映了這一思想;這些有關完全理性的假設在經濟學中的核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3)追求確定性避免不確定性。自然科學的成功及其信念就是其理論在一定時空內的確定性;從方法上講,上面兩點的思想及有關假設的具體作用,實際上也是追求經濟理論上的確定性,亦即為其理論的數學應用作信念及方法上的準備。另一方面,在具體研究中,則進一步表現為追求理論上確定性的形式,亦即分析、結論的幾何和數學模型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得到這些確定性的形式又需要具體滿足各種數學方法正確運用的種種假設條件,哪怕是完全不現實的。例如,有關均衡的若干假設、市場上存在充分多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以保證他們都只是價格的接受者、生產要素和商品的完全可替代性、供求曲線的設定、邊際概念等價于導數、變量之間某種形式的“線性型”關系假設、規模收益不變假設等。
總之,可以理解的是,為了實現經濟學的科學信念,方法上必須引入數學思想和方法,亦即演繹法:從創造性假設出發──經邏輯推理(數學推理)──得到確定性結論。值得指出的是,經濟學中演繹法(數學)成功應用的關鍵,是巧妙和創造性地構思其演繹的前提──假設條件。我認為深入認識和理解其主要的假設及其思想,是認識西方經濟學方法論及其數學意義的關鍵所在。
3、經濟學中應用數學的方法論意義
西方經濟學方法論的演變經歷了一個長期過程,西方學者認為,十九世紀其思想基礎是西方科學哲學中的“證實主義”,而二十世紀則是“證偽主義”;“證偽主義”科學方法論的核心思想是徹底反對歸納法而推崇演繹法,而數學是演繹法的典范。我認為演繹法及其思想在經濟學中應用的方法論意義,簡單說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即創造假設、數學推理、檢驗理論。下面稍稍展開談一下。
(1)創造假設條件是理論假說演繹推理的關鍵和必要條件。確立假設條件一個最基本目的,就是要創造性地簡化現實經濟現象的復雜性,從而確立現象間聯系假說的核心結構,并建立演繹推理確定性的前提。一般來說,不同假設下所形成的分析思路、分析范圍和分析方法往往是不同的;不明確提出假設條件,理論本身將顯得含糊不清,無法形成理論討論中的共同規范,往往會造成對同一理論認識和理解的不同,容易引起理論基本概念的混亂,這將阻礙理論研究中科學探討統一基礎的形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經濟學的假設條件中往往包含了其理論假說演繹的大前提;這里所謂“大前提”即是理論假說或假設條件的核心;它實際上蘊涵了理論假說的基本思想、主要結論和演繹的最終前提。應指出的是,根據“證偽主義”的思想,所謂“大前提”的形成是研究者“自由創造”的結果,而無需什么嚴密的邏輯推理或經驗事實依據;實際上,不同理論或學派的主要思想分歧或創新,往往表現在其演繹“大前提”的不同。因此,我們應特別認識到假設條件在經濟學中的方法論意義。
(2)演繹法的典型推理形式是數學推理。數學推理的一個基本特點是其前提(即假設條件)應十分確定和嚴格的;經濟學中的假設條件往往確立了邏輯推理的“大前提”及其變量間的具體數量關系、演繹方向等;西方經濟學中演繹推理的基本過程可簡要概括為:提出假設條件(大前提)------邏輯推理(數學推理)------結論(并檢驗結論)。根據演繹法的特點,如果推理的結論不正確或通不過檢驗,則問題一定出在假設條件部分,而與邏輯推理過程無關;因為演繹法中,結論只是其假設條件(大前提)必然的邏輯結果,邏輯推理(特別是數學推理)一般是不會出問題的,這正是演繹法邏輯清楚或簡單的科學方法論意義所在。這個意義告訴我們,任何經濟理論存在問題是肯定的,也是十分明確的,即問題肯定在假設條件中,理論的發展或創新在于對原有假設條件的修正或創新。
(3)理論的可檢驗性是演繹法的目的。“證偽主義”判斷理論科學性的唯一標準是看理論是否具有可證偽性或可檢驗性;一般來說,假設條件和數學推理將使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明確具體、變量之間的關系數量化、以及保證邏輯推理過程的嚴密性,最終將保證理論結論的具體明確,亦即具有經驗的可檢驗性(西方經濟學的主要檢驗方法是計量經濟學),從而保證了其理論假說科學性的主要特征。值得指出的是,按照證偽主義思想,就一般經驗科學而言,演繹法意義上的檢驗是檢驗理論的結論,而不是檢驗其假設條件。但就經濟學來說,是檢驗假設條件還是理論結論或是都檢驗是有爭論的,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社會科學的特殊性所決定的。
從上面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出,演繹法或數學在西方經濟學中的應用具有科學方法論上的意義,是將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研究信念的必然結果,它的研究思路、體系和研究方法應該說是按科學研究的要求來設計的,并達到了相當高的技巧水平。當然,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是有(根本?)差別的,自然科學方法與社會科學方法也應有差別;我認為這個差別集中反映在經濟學的基本假設上,或者說可以從西方經濟學中的基本假設及其思想上去認識。另外,確立假設條件本身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創造過程,按照“證偽主義”的思想,理論核心假設的提出是一種大膽的猜想、“自由創造”或某種非理性因素作用的結果,而沒有什么邏輯的方法可循。但在西方經濟學中,科學的信念和數學應用的條件,實際上對其基本假設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其基本假設的思想是盡量去掉不確定性因素,而經濟學中的任何事實又滲透了人們心理變化的不確定性;在處理更加復雜經濟社會現象的面前,數學的威力仍在嗎?因此,在我們分析了經濟學中數學應用的科學意義后,還應更深入地思考另一方面的問題,經濟學中數學應用的限制又在哪里呢?
三、經濟學中數學應用限制的初步認識
數學在經濟學中應用的有效性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方法論問題。我認為其關鍵點在于,如何認識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差異,以及怎樣認識數學有效性的深度和廣度;實際上這兩個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問題。雖然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很難說理論上會有什么最終定論,但某種深層次的思考和了解,將有助于我們對經濟學方法論目前仍存在的某些基本問題有所理解。
1、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
一般性討論已告訴人們,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之間的確有某些根本性的差別。與自然現象根本不同在于,社會現象中人及其關系在經濟事件實際過程中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影響在自然科學中也存在,但影響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不作某種嚴格的假設,這種差別將限制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經濟分析將最終歸結為社會的、意識形態的、心理學的等方面的分析。因此,如何認識這種差別及其性質,是認識經濟學中數學應用限制大小或性質的關鍵。下面稍展開分析:
分析之一:兩種現象演化過程的客觀性不同。在觀察自然現象演化過程中,人和自然現象演化過程(主體和客體)是明顯分離的,除了人的觀察和認識可能有(某種相對固定)偏差外,自然現象演化過程本身相對來說是一個客觀過程;簡單地說,其過程是一個客觀事實直接連接著下一個客觀事實,與人的觀察和認識無關。而在社會現象演化過程中,由于其過程本身參入了有思考能力的人,人與社會現象演化過程不能明確分離開來,亦即人不能獨立或脫離自身來觀察自己;簡單地說,如若以事實為起點,事實經過人的思考產生認識或決策,進而影響到人的行動,而人的行動結果形成下一個事實;這里一個事實并不直接連接另一個事實,事實本身不是客觀的,而是參入了人的觀察或認識,亦即事實與人的思考是相互影響的(這種現象有人稱為“反射”現象),這時主客體是合二為一難以明確分離的;因此,我們觀察到的社會現象演化過程很難說是一個客觀過程,其不確定性因素是顯然存在的。
分析之二:兩種現象演化過程的科學特征不同。自然現象演化過程客觀性的一個基本特征是:相對來說,在人所能控制的范圍內(或在相同的條件下),其現象演化過程是可重復的或可控制的,這實際上是產生科學研究和確定性知識的基本特征。而社會現象的演化過程則完全是一個不可重復的歷史過程,亦即人們在其研究中,無論利用多少人為的條件(總是有限的)來刻畫條件相同但時間不同或地理不同的兩個實際社會(或經濟)狀態,都是不準確和客觀的,有時甚至是差別巨大;歷史事件是不可重復的!這突出地表明,歷史的、文化的、制度的和心理的等因素復雜作用、進化的不可逆性和不確定性,也表明社會現象的復雜性遠甚于自然現象。
分析之三:人的認識偏頗性對研究對象的影響不同。眾所周知,人對世界的認識是有限的,亦即總是存在偏頗或不完全性,但這種偏頗對我們所考察的兩種現象過程的影響是非常不一樣的。對于自然科學來說,由于其現象過程的相對客觀性,人的認識或偏頗相對來說不可能影響現象過程(事實)本身,亦即這里人的認識或偏頗和其現象過程實際上分別屬于兩個相互隔離的空間,客觀過程能不斷糾正認識上的偏頗;也正因為如此,自然現象或事實在自然科學研究中,既是扮演著可觀察的獨立現象,又實際上扮演著獨立而客觀標準;亦即相對來說,人的認識或理論的正確與否可以通過與現象或事實的對應得到客觀地檢驗或確定;因此,這種研究結論才可稱之為確定性的和科學的知識。而對于社會科學來說,由于其現象過程的非客觀性,即人的認識或偏頗滲透了現象過程本身(事實)之中,事實和人的思考兩者是互相影響而不斷變化的;因而造成了研究對象和研究本身的不確定性或非客觀性,例如,我們可以發現,經濟學中缺乏象自然科學中那樣無可爭議的假設或概念;這種狀況下的研究方法和結果很可能是,要么是確定性的而脫離實際,要么是不確定性的而失去科學研究的意義。
我認為,以上的初步分析反映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對象之間差別性質,也是數學在經濟學中應用限制的深層次原因。
2、常規事件與歷史事件
我們自然想到,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有效性可能受到限制,怎樣來認識這種限制的大小呢?又怎樣來認識經濟學的實際作用呢?我認為認識和區分社會經濟現象中所謂“常規事件”和“歷史事件”的含義是十分重要的。
(1)常規事件和歷史事件。社會經濟現象(事實)中參入了人的思考(為)因素,事實和人的思考(行為)相互影響,不可分離,這里的事實相對而言失去了其客觀性;因而我們說經濟(社會)事件相對來說更具有不確定性;當然這并不能認為,經濟(社會)現象完全無穩定性、無研究意義,而是要著重指出它與自然現象的重要差別;這里歷史學研究及其內容給我們一個重要啟示。一般歷史學研究所包含的內容,主要是描述和分析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即所謂“歷史事件”,從時間上衡量,“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長度在整個歷史過程中只占很小一部分;而其余大部分時間中所發生的相對穩定、普通的事件,我們則可稱之為所謂“常規事件”,但它并不是歷史研究所描述的主要對象。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對照來看,可以簡單地說,所謂經濟中的“歷史事件”部分主要對應于較大經濟波動時的波峰或波谷時期的經濟狀態,或者說是指那些遠離“均衡”時的經濟狀態;而經濟波動其余部分相對較穩定時期,或者說那些較接近“均衡”時的經濟狀態則對應于所謂“常規事件”部分。某種意義上說,“歷史事件”和“常規事件”的區別本質上是不確定性和確定性、非理性和理性的區別。
(2)經濟學與“歷史事件”。值得指出的是,“歷史事件”在人類歷史上的作用和意義是顯而易見的,它往往是歷史進程重要的轉折點,也是難以事先認識和預測的。同樣,經濟(社會)現象中的不確定性也主要突出地反映在其所謂“歷史事件”中,簡單地說,即指較大經濟波動中的波峰和波谷部分(較大經濟波動轉折點的某一鄰域),目前的經濟學或經濟數學模型對此的解釋或預測是十分無力的。經濟中“歷史事件”的形成,實際上是人們思考或認識的偏頗逐漸加強(或非理性作用突出),并不可遏制地、不斷放大的結果,亦即實際事實與參入者的偏頗不斷相互影響、一致偏頗(或非理性)行為的程度積聚放大最終導致崩潰(突變)的過程,這一過程的不確定性(或非理性)特別顯示在波峰和波谷的形成上。這一過程的典型例子在金融證券市場上是十分常見的,也許目前科學方法對此的解釋是無能為力的。我們同樣可以看出,對這一過程的形成,均衡的力量或均衡思想的解釋力是微不足道的,更不用說去預測它了。
(3)經濟學與“常規事件”。當然,社會經濟中的不確定性不可能總是激烈地表現出來;一般來說,在“常規事件”時期,人們的偏頗及行為相對處于穩定(或較理性的)狀態,與實際狀況比較接近;這時,人們的總體偏頗狀態不會形成某種變化的趨勢,人們的思考及行為與實際狀態的相互影響處于穩定,不確定性或非理性的程度相對較小或相互抵消。這時“均衡”經濟學的確具有相當的解釋力和預測力,或者說在“常規事件”條件下或某種嚴格的假設條件下,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意義是顯著的。但我們應注意的是,由于“常規事件”本身的穩定特征或屬于經濟現象中常規部分,使得這種解釋力的實際意義和重要性驟然變小。這里出現的一個問題是: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應主要是“常規事件”還是“歷史事件”呢?西方經濟學顯然是選擇了具有較好確定性特征的“常規事件”作為其研究對象和經濟本質特征的,而把“歷史事件”作為例外加以處理。
3、檢驗經濟學的困難
眾所周知,自然科學真理性的一個突出特征,是其理論能相對其對應的客觀事實得到檢驗,這種檢驗不會因人的認識或理論的不同而改變,也不會因研究者的不同研究動機而改變;其基本原因是這里的“事實”是唯一的或客觀的,通過這種檢驗而得到的理論(或知識)是科學性的保證。然而,對經濟學的檢驗卻有明顯的不同。
首先,經濟學及其實際預測無論正確與否,它們都會對人們的思考和行為產生某種影響,特別是有重大實際經濟意義的預測,可能會對預測的事實本身產生有利或不利的影響,亦即經濟學預測的事實本身并不是唯一的或客觀的,是可以變化的,這樣的預測成功或失敗似乎并不能客觀地說明其理論的正確或錯誤。在經濟學的檢驗中,在用什么“事實”作為檢驗的共同標準問題上,實際上缺乏一致和明確的認識。
其次,自然科學中,數學方法預測成功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所謂“有條件預測”,亦即相對而言,其預測的假設(或前提)與其預測的結論之間是邏輯或直接(客觀)的關系;或者說,在相同條件下預測過程是可重復的或多次有效的。我們已知道經濟學預測不存在這種“有條件預測”的特征;在實際預測過程中,預測的條件(假設)與其預測結論之間存在著不確定性因素的干擾,尤其在經濟波動的轉折點時更是這樣。經濟學中的大量不同理論學派或預測模型之所以可以長時間地同時并存,是因為與自然科學不同,某個模型的某次成功預測并不能表明其理論的正確或有效;同樣,某個模型的某次失敗預測也不能表明其理論的錯誤或無效;因此,經濟學的檢驗意義是有限的。
最后,在任何科學研究中,研究者的研究動機主要有兩種類型,可分為追求真理和追求功利的動機。在自然科學中,無論研究者的動機如何,檢驗研究者成果的標準是唯一的----客觀事實,來不得半點虛偽的東西。而在經濟學研究中,由于檢驗的標準可能是不確定的,不正確的動機、錯誤的理論或預測也可能取得“成功”,因為它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進而影響到經濟現象本身或所檢驗結論的形成;如果加上政治和個人利益等傾向的影響,某些研究結論的偏頗性將十分突出,再利用經濟學“科學性”分析聲譽的影響,短期內使實際狀況達到某種檢驗目的的要求是完全可能的和有效的;這種檢驗破壞了科學檢驗的客觀性。
總之,經濟學的檢驗與自然科學意義上的檢驗具有較大的差別,不能簡單地混為一談;這一問題的存在也是數學在經濟學中應用的一個主要限制。
四、小結
我國著名的醫學科學家和教育家吳階平院士曾說過,“一個好醫生應該具有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和藝術的服務”,三者缺一不可。醫生的醫德和人格修養是醫生職業生涯發展的動力,體現的是醫生的人文素質和人格特點。醫患關系是醫務人員與病人在醫療活動過程中產生的特殊醫治關系,是醫療人際關系中的關鍵。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醫患關系呈現出日趨緊張的趨勢,這不僅沖擊著整個醫療服務市場的穩定性,而且已成為導致社會不和諧的因素。國家衛計委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發生醫療糾紛7萬件左右,醫患關系緊張已經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即,社會因素、醫患雙方的認知差異、醫患雙方缺乏溝通。2014年8月10日湖南湘潭縣一產婦因羊水栓塞死亡,引發廣泛關注。在此次事件中,院方相關人員和患方家屬溝通不夠充分、院方應急處置機制不夠完善是導致這次嚴重醫患糾紛的重要原因。此外,事后醫護人員出于害怕等原因,離開手術室,留死者在手術臺上的做法,缺乏對死者遺體的尊重,更加重了患者家屬的不滿情緒。一項對醫務人員及患者的調查顯示,溝通欠佳是影響醫患和諧的最主要因素。有些醫務人員在工作中表現出不愿向患者多解釋、不愿多傾聽,缺乏對患者的人文關懷與情感交流,在與患者交往中也不太注重溝通技巧,因而會存在醫生在門診不愿意多聽病人的病史,在病房使用簡單或命令式的語言等現象。然而,針對上述問題,一味責怪或埋怨醫生是有失公允的。我們從深層次分析中發現,出現上述問題與多年的醫學教育體系存在缺陷有關,因為無論本科在校教育還是畢業后的醫學繼續教育,醫學生和醫生們幾乎沒有系統接受過人類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人文知識的教育及實踐,而這些知識儲備又與醫療衛生工作中的醫患溝通技巧密切相關。由于醫療衛生服務的對象是人,這種特殊性對醫生的職業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醫學院校要重視學生的醫學基礎及臨床知識教育,更要加強對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使畢業生能夠更好地適應醫療衛生工作崗位的需要。
二、在基礎醫學教學中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方法
(一)理論課堂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
課堂教學是對醫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最主要的途徑,醫學院校要將人文素質教育的系列課程合理整合到醫學教育體系中,從基礎醫學教育階段就加強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形成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并重的新型醫學教育模式。高等醫學院校可通過“醫學倫理學”、“醫患溝通技巧”和“職業禮儀”等課程加強對醫學生醫德意識的培養。我國法制建設的日益完善使醫療衛生事業逐步走向法制化軌道,同時患者的維權意識在逐漸增強,這些變化都要求醫務工作者要相應地增強依法行醫的意識,增強防范和處理醫療糾紛的能力。對此,高等醫學院校應通過開設“法律基礎”、“執業醫師法”等課程,加強醫學生的法律意識。在學校教育階段加強學生醫、德、法并治教育,這樣醫學生畢業走向工作崗位后才能從容應對所出現的問題。除了開設有關人文素質教育的課程外,在基礎醫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適當將有關人文素質教育的內容穿插其中。例如,在基礎醫學教育階段,教師可以結合授課內容選用學科發展史上著名的科學家的事跡或者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啟發教育學生,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比如在生理學教學過程中,講到神經遞質這個部分時,教師可引入20世紀初期德國科學家Loewi發現“迷走素”(即乙酰膽堿)的故事。通過17年的執著探索,Loewi終于在1920年首次成功地闡明了神經系統對生命活動的調節機制,他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醫務人員和醫學生很容易出現浮躁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在基礎醫學的課堂教學中,適當引入這種科學家對知識執著追求的精神,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價值觀。當然,這種滲入到基礎醫學課程中的人文素質教育,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熟悉教學內容,精心組織,合理規劃課堂時間。這種“潤物細無聲”的人文素質教育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醫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是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不可忽視的環節。
(二)實驗課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
實驗課是高等醫學院校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課的重要補充。作為多門基礎醫學實驗課的實驗對象,動物對醫學發展的貢獻不可忽略,因此,我們在實驗課教學中要教育學生善待實驗動物,體現人類對生命的關心和愛惜。例如,在實驗中合理限制動物的使用數量,規范手術操作步驟,優化實驗流程等。這種對實驗動物的人文關懷要從規章制度層面上逐漸滲透到醫學生的思想和價值取向中,使他們在基礎醫學教育階段就樹立起愛護和珍惜生命的意識。基礎醫學的學習階段,醫學生還沒有接觸病人,實驗動物是醫學生首先接觸的對象,珍愛生命,從正確使用和愛惜實驗動物開始做起;嚴格規范實驗動物的使用和操作步驟,培養醫學生感受醫療工作的嚴謹和認真;實驗結束后將動物處死后再統一丟棄,更是培養醫學生尊重逝者的職業道德。作為一門形態學課程,實驗課在解剖學中占有較高的比例,尸體標本是解剖學實驗課的主要教具。尸體解剖可以讓學生直接體會到學習醫學知識是多少逝者的奉獻,尸體作為曾經活著的人,盡管生命已經結束,但仍然具有重要的價值。大部分醫學生在剛開始接觸尸體標本時,會產生恐懼和厭惡的心理,教師應該對此進行細致耐心的解釋,消除學生的心理負擔。在解剖學的實驗課中,醫學生應尊重尸體標本,滿懷敬仰和科學的態度,認真仔細進行組織解剖,對組織碎片要妥善處置保管,在實際行動中體現對逝者的尊重,踐行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倫理道德觀。
(三)其他形式的人文素質教育
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高等醫學院校還可以結合各種宣傳平臺,如利用廣播、板報、校報、特色校園網等宣傳先進人物的事跡,加強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例如,2013年,我校護理學院的李娟同學被確診患有黑色素瘤。在李娟患病期間,學校利用各種宣傳平臺舉辦了“‘捐’‘娟’細流,你我同在”的募捐活動,為李娟同學奉獻愛心。2014年2月28日,李娟因黑色素瘤不幸去世,按照她生前愿望,遺體捐贈給母校用于醫學研究。李娟的大愛行為在全校師生中引起了強烈震撼,報紙、網絡和電視等多種媒體對李娟同學及其家人的大愛舉動表示了敬意和感謝,對李娟同學熱愛醫學、獻身醫學的崇高精神給予了高度贊揚,《人民日報》以《生命雖逝夢想仍在延續》為題,介紹了李娟的先進事跡。學生對于這種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典型事例印象深刻,學校可以利用正面的輿論和榜樣的力量向學生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引導學生樹立服務患者、回報社會的意識。此外,醫學院校還可以開設有關人文素質教育的講座,聘請醫德高尚的名醫或專家為醫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講座;廣泛開展青年志愿者服務等活動,對學生進行救死扶傷的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仁心仁術”的思想品德,讓“醫者父母心”從口號變成醫務工作者實實在在的行為準則。
[中圖分類號] R181.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8(b)-0152-03
隊列研究又稱前瞻性研究、隨訪研究及縱向研究,是將一個范圍明確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暴露程度分為不同的亞組,追蹤其各自的結局,比較亞組之間結局的差異,從而判定暴露因子與結局之間有無因果關聯以及關聯大小的一種觀察性研究方法[1]。這里暴露是指研究對象接觸過某種待研究的物質(如重金屬等)、具備某種待研究的特征(如年齡、性別及遺傳因素等)或行為(如吸煙等)[2]。觀察的結局主要是與暴露因子可能有關的結局。隊列研究中先因后果的時間順序相對明確,受一些偏倚的影響小,是觀察性研究方法中驗證病因能力最強的研究方法[3],其證據等級僅次于嚴格設計的隨機對照試驗。盡管我國的前瞻性隊列研究起步較晚,但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起也陸續開展了一些隊列研究[4]。如果這些研究未能正確使用該研究方法,不但不能有效驗證病因假設,還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本文收集并分析了近年國內公開發表的隊列研究論文,發現其中存在的統計學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旨在引起作者、編者和審稿專家的重視,提高期刊論文的質量。
1隊列研究文獻的檢索
以“隊列研究”“前瞻性研究”“隨訪研究”“縱向研究”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CNKI)和萬方數據庫中檢索2014~2015年公開發表的隊列研究文獻共1874篇,剔除重復文獻和非研究性文獻后,獲得研究性文獻929篇(表1)。
2 載文量及統計學方法應用情況
根據李康等[5]主編的《醫學統計學》和Cochrane推薦的Newcastle-Ottawa-Scale(NOS)工具[6]對檢索到的文獻進行統計學方法應用情況評判,評判結果在文獻評價表中登記并復核,采用Excel管理和分析數據。結果發現,絕大多數隊列研究采用χ2檢驗和Logistic回歸方法進行統計推斷,約占82.0%;而使用了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的僅占13.0%(表2)。
3常見統計學問題
3.1研究對象描述不清楚或不確切
研究對象的選擇是隨訪研究的首要問題,因此文中關于研究對象的描述必須準確清楚,根據研究屬于總體研究或是抽樣研究,對研究對象的描述應加以區別[7]。目前我國隊列研究中關于研究對象的描述主要存在的問題為:描述中對總體研究或抽樣研究未加以明確說明;抽樣研究中的描寫模棱兩可,未說明具體抽樣方法。從統計學上講,總體研究的研究對象是根據研究目的所確定的同質觀察單位的全體,而抽樣研究的研究對象是總體中隨機抽取的部分觀察單位。
例如,就“某高校教師肥胖率及其對糖尿病發病影響的研究”而言,首先要制定相應的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研究的納入標準為“某高校在編、在職且未患糖尿病的教師”,排除標準為“妊娠期、哺乳期女教工”。如果研究為總體研究,其研究對象應是該高校的所有在編、在職且未患糖尿病的非孕(哺乳)教師;如果研究為抽樣研究,則其研究對象是該高校所有在編、在職且未患糖尿病的非孕(哺乳)教師的一個隨機樣本,研究對象描述中還應具體說明所使用的抽樣方法,如單純隨機抽樣、系統抽樣、整群抽樣或分層抽樣等,同時寫明隨機抽樣的具體實施方法。
3.2結局事件及其判斷標準描述不全面
隨訪研究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結局事件,其指隨訪觀察中將出現的預期結果事件,研究中既要記錄是否發生了結局事件,還應記錄是否存在失訪及失訪原因(失去聯系、因其他疾病死亡、研究終止)。分析我國2014~2015年已發表的隊列研究文章發現,大多數研究均未描述是否存在失訪,部分研究對結局事件的判斷標準描述不全面。按照隊列研究的設計要求,結局事件要有明確統一的判斷標準。例如,2型糖尿病結局的判斷標準[8-9]:確診糖尿病,即自我報告醫生診斷糖尿病和(或)正在使用胰島素和(或)口服降糖藥治療者;未確診糖尿病,即未診斷糖尿病但空腹血漿葡萄糖水平≥7.0 mmol/L者;對于隨訪期發生死亡者,如果其死亡原因中含有糖尿病也認為是隨訪期發生2型糖尿病。
3.3統計分析不充分或錯誤
3.3.1基線特征描述不全面 隊列研究中暴露組與非暴露組基線特征是否存在差異以及差異的方向直接影響研究結果的解釋,因此基線特征的描述是隊列研究資料分析必不可少的內容。而目前國內的隊列研究文獻中存在較嚴重的不按暴露有無分組描述基線特征的現象。此外,如隨訪過程中存在失訪,則失訪者與隨訪者基線特征的比較也直接影響研究結果的解釋。在查閱的929篇研究性隊列研究文獻中無失訪情況描述,無失訪者與隨訪者基線特征比較者達90%以上。
因此,隊列研究的資料分析應首先比較暴露組與非暴露組基線特征的一致性,以分析基線特征的差異對研究結果是否有影響以及影響方向,同時也可確定多因素分析中需要調整的混雜因素。如果研究中有失訪,還應比較失訪者與隨訪者的基線特征是否一致,以判斷失訪對研究結果是否有影響以及影響方向。
3.3.2統計推斷方法選擇不當 統計學方法的選擇一向是醫學科學研究中的難點問題。隊列研究中主要涉及的統計推斷方法包括χ2檢驗、Logistic回歸以及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此三種方法的誤用和混用在隊列研究文獻中較嚴重,包括誤用χ2檢驗代替Logistic回歸、誤用Logistic回歸代替Cox回歸等。由表2可知,929篇研究性隊列研究文獻中應用了Cox回歸的僅占13.0%,且2015年的比例與2014年基本相同(13.1% vs 13.0%),可見這一方法的正確應用近兩年內并未引起作者以及編輯足夠的重視。
隊列研究中統計學方法選擇的正確思路為[10]:若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的基線特征一致,則可以直接應用χ2檢驗比較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結局事件發生率的差異,以判斷暴露因素與結局事件是否有關聯,同時計算相對危險度(relative risk,RR)及其95%置信區間,進一步說明兩者的關聯強度。相反,若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的基線特征存在差異,應采用多因素的回歸分析對混雜因素進行控制。如果數據資料中無時間變量,可采用Logistic回歸,并在模型中調整組間存在差異的基線特征變量;如果有時間變量,則應采用Cox回歸,并在模型中調整組間存在差異的基線特征。
3.4其他問題
國內公開發表的隊列研究文獻存在的其他問題:①應用Logistic回歸或Cox回歸時,分類變量或等級變量無賦值說明,造成結果解釋的混亂。例如,只有在明確“男性=1,女性=0”或者相反的情況下,才能正確解釋暴露因素與研究結局之間的關系。②誤用χ2檢驗公式:應該使用校正公式時,卻應用了非校正的通用公式或專用公式;不能應用χ2檢驗時,卻計算了χ2值。例如,兩組率比較時,只有滿足總例數n≥40且理論頻數T≥5的條件下,才能采用非校正的四格表χ2檢驗的通用公式或專用公式;如果n≥40且1≤T
4隊列研究醫學論文作者及編輯應注意的問題
分析結果表明,隊列研究醫學論文的統計學方法應用基本正確,編輯人員也比較重視統計學方法的使用情況,但是仍有部分論文在研究設計和統計分析方法的應用上存在一些問題,導致的研究結果缺乏科學性和可信性。為使作者、編輯和審稿者高度重視統計學的正確應用,進一步提高隊列研究醫學論文的質量,筆者認為還應做好以下工作。
4.1提高對統計學知識的認識,強化統計學意識
目前,國內醫學科研工作者未認識到醫學統計學的重要性,對醫學統計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因此,要加大“醫學統計學在醫學科研中重要性”的宣傳力度,提高科研工作者對醫學統計學的認識;在醫學科研工作中普及醫學統計學知識,強化醫學統計學意識,促使其在科研設計、數據分析和論文撰寫中正確應用醫學統計學方法[11]。
4.2加強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專家審稿工作
醫學研究,包括隊列研究,其統計分析都是以科學研究設計為基礎的。研究設計不科學、有缺陷,即使應用了高級的統計學方法也于事無補。所以,審稿專家在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醫學統計學和流行病學知識,能夠做到從研究設計到統計分析,系統地審核研究結果的科學性、可靠性,確保論文質量[12]。此外,如果條件允許,所有稿件應先通過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專家的審核,然后再由各專業學科專家審稿,以確保研究成果的真實可靠[13]。因此,醫學期刊編委會應增設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專業的專家委員,嚴格審核論文的研究設計和統計分析,不合格的論文堅決不發表,這樣才能不斷提高稿件質量和水平。
有計劃地定期聘請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專家對期刊編輯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知識培訓[14]。通過定期舉辦專業知識講座、選派編輯人員參加專題培訓班、定期組織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給予適當獎勵等措施,以提高編輯人員學習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知識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其相關知識水平,最終達到提高論文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嘯飛.前瞻性隊列研究及生存分析[A]//2014浙江省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浙江,2014: 15.
[2]李立明.流行病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8-59.
[3]李立明,呂筠.大型前瞻性人群隊列研究進展[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5,36(11):1187-1189.
[4]王慧,陳培戰,張作文,等.我國人群隊列研究的現狀、機遇與挑戰[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4,48(11):1016-1021.
[5]李康,賀佳.醫學統計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84-150.
[6]何瓊,黃淵秀,康文婧,等.2001-2010年我國傷害預防病例對照研究及隊列研究文獻質量評價[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4,18(10):913-916.
[7]王芳,戴國華,婁昊.循證中醫藥隊列研究的隨訪設計[J].山東中醫雜志,2016,(1):14-17.
[8]樊森,陳紀春,黃建鳳,等.中國成人看電視時間與2型糖尿病發病關系的前瞻性隊列研究[J].中國循環雜志,2014, 29(5):372-376.
[9]李衛東,傅坤發,連燕舒,等.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與2型糖尿病發病關系的前瞻性隊列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 18(28):3426-3429.
[10]韓梅,陳薇,曹卉娟,等.比較效果研究常用方法之二:隊列研究設計[J].現代中醫臨床,2015,22(3):20-23.
[11]沈洪兵.重視大型隊列研究的人才梯隊建設和技術儲備[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4,48(7):547-548.
[12]高永,張中文,石德文,等.基于Excel的統計分析系統在期刊編輯部審稿中的應用[J].編輯學報,2013,25(5):478.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10-0013-02
1 文學翻譯的本質
文學翻譯是翻譯的一種形式,它的宗旨依然是一種交流和人類的社會活動。我們研究文學翻譯的目的,是將不同的思想和文化進行交流,使其產生新的思想和文化的碰撞,從而引導人們對世界新的認識。通過這樣的活動,將一種語言的文字意義轉化成另一種語言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它還涉及到正確傳遞原文語言所承載的文化信息的重任,也就是說翻譯要用目的語的語言去再現具有某一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的原語言的意義和內涵,更明確的說就是要實現其應有的社會價值。文學翻譯因為涉及到翻譯者自身的文化素養、政治立場、民族以及翻譯過程中策略的選擇等因素的影響,對譯者的文化身份要求具有特定的限制。文學翻譯的本質要求,我們對于文學表達,一定要體現其文學性,并且是通過一定的文本表現出來,這是文學翻譯的文學表達要求。所以文學翻譯的過程中必然有審美系統的介入,這是文學翻譯的藝術創作和美學體現,但是其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文學翻譯依賴原作品的本性來翻譯,對藝術創造的發揮有一定的控制,并不能隨意發揮美的想象和勾畫,必須在原作品的意境中來實現這一美的理念。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是文學的媒介,我們已經認識到這一點。通過對這些內涵的統一認識,我們得出了人類對于文學活動需求的相對―致性。
綜上所述,文學的豐富內涵及其與各類文化現象的復雜關系造成了“文學”普遍性理論存在的困難,也為文學翻譯的欣賞與批評帶來了問題。我們了解文學,所以我們要在此基礎上,加深對文學翻譯的認識。文學翻譯是一個過程,在過程中,不斷進行美的加工,從而使我們看到一個美的文本表達,這是文學翻譯的基本要求。其在翻譯和再創造的過程中,有兩個基本點:第一,對原作的原始美的再現,這是文學翻譯的起點。第二,進行二次創造,這是對文學翻譯的起點的補充。文學翻譯有別于一般翻譯,出于翻譯對象是文學文本,原文本自身具有很強的文學性,因而文學翻譯要求再現原文的文學性。由于文化傳統和文學體系的不同,如何在文學翻譯中完美地再現原文的文學性,其至對原文本進行再創造,是文學翻譯中的一大難點。這既要有語言的天賦,還要有藝術的靈感。通過這種形象的藝術思維,將文學的魅力更好的展現給另一個領域的人們欣賞,這是我們文學翻譯的理想,也是文學創造者的追求。但是,現實的翻譯實踐證明,我們對于文學翻譯的理想還在完善過程中,這是理論與現實的差距。不過,文學翻譯的本質依然是翻譯界研究的重點,這是人類對美的追求,對自身精神的完善。
2 翻譯策略的選擇
文學翻譯是翻譯的一種形式,它的出現雖然有新的思路及發展方向,但對其基本解決方法,依然是首先對翻譯策略的選擇。人類的認知遵循著自我與他者互為主客逐步接近這一模式。我們在正常的行為過程中,都是在這種模式下進行模式選擇。任一個體都會選擇一種文化作為自己的文化歸屬加以認同,絕大多數情況下母語文化即是這一選擇,其他文化則被視為他者。文化身份的形成就是在自我與他者的相互對比審視中完成的,從這―點來說,翻譯作為一種跨民族、跨語言、跨文化的活動無疑是自我與他者相互關系定位最佳場所。相關學者研究發現,翻譯策略較多,但是長期實踐過程中,發現主要有歸化和異化兩種翻譯策略。“歸化”與“異化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翻譯策略,歸化式翻譯往往采用較為流暢的語言表達和符合譯文讀者審美心態的方式。這種和讀者零距離的思想交流,沒有任何陌生的感覺,是熟悉而痛快的。而異化是追求一種新的方式,這種方式將突破已有的模式,使用非常規的語言表達,具有獨具一格的風格。通過這種方式,將所要表達的語言徹底的表現出來。翻譯策略不僅僅是翻譯方法的選擇,更是一種文化進步和文化立場的選擇。越來越多的翻譯活動中,由于譯者身份的雙重性的融合,使得翻譯的“歸化”與“異化”兩種策略也在不斷地融合統一。我們可以這樣來看兩種翻譯策略:歸化和導化都有存在和應用的價值,究競選擇哪一種策略涉及各方面的因素,二者并不是矛盾的是互為補充的,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將并行存在,共同發展。
3 翻譯理論的幾點應用
3.1創造性是文學翻譯的顯性體現
文學翻譯是打破一件作品的沉默,通過新的語言工具,結合社會環境和新的社會因素,使其獲得一個重生的機會。這是一個生命再現的過程,它與原作的產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并且文學翻譯的創造過程將使我們對原作的認識更深一個層次。雖然兩次創造的性質不同,但是,二次創造的文學翻譯仍然是我們對翻譯的一個新的體會。然而,迄今為止,人們對文學翻譯的再創造性質的認識還是不夠的,人們往往以為,再創造比起原作的創造來總要低一等。其實,原作的創造與詳作的再創造各有其特點,也各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立價值。文學翻譯的創造性,還體現在它的叛逆性。這是一個倫理概念。
我們甚至可以說,沒有創造性叛逆,也就沒有文學的傳播與接受。創造性在文學翻譯中的應用,給中外文化的交流帶來了新的活力。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產生的新的文化火花,這些建立在多種不同因素基礎上跨領域的文化和語言元素,將通過一部作品全部由譯者通過文字文本表現出來。
3.2文學翻譯中的比較研究,這是一個不同于翻譯的研究
這種研究只是針對某種過程,不會去研究其結果。通過不同的方法,去對比翻譯中的某些語言現象,從而加深對其理解。但是對翻譯的結果,卻并不是十分看重。比較文學的研究是文學翻譯在發展過程中,必然的產物,它是物種進化的標志,有了比較才有了對文學翻譯的語言的參考。因此,比較文學的翻譯研究就擺脫了一般意義上的價值判斷。傳統翻譯研究的是語言,通過其轉換的過程,發現其相關理論,并用于后期的研究;比較文學研究的是轉換過程中所產生的不同文化、不同文學之間的交流和碰撞,通過對這種的語言轉換過程中所產生的異同進行分析,從而為語言的交流、文化的發展提供一個平臺,為社會交往提供一個理論基礎。比較文學的研究中,兩種語言之間相互誤解和排斥,以及相互誤釋而導致的文化扭曲與變形,這些現象都會產生,但是我們關注的是轉換中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并不斷消融消極的影響文化和文學交流的因素。在日程研究過程中,比較文學學者一般不會涉及這些現象的翻譯學意義上的價值判斷,他們主要是對其形式及其產生的過程進行分析,這與傳統的翻譯的最根本的區別是研究目的的不同。
3.3現代解釋學美學認為,理解就是文本與理解者之間的對話
當代解釋學美學的奠基人海德格爾認為,文學翻譯在某種意義上類似于一種意義的“轉渡”。面對語言的轉換,如何運用解釋學,這是一個現實的任務。從操作層面來看,文學翻譯就是將一種語言版本的作品,用另一種語言來轉換,在轉換的過程中,要體現出其文學性、文化性,并且其表達方式能夠具有一定的美及藝術性。翻譯就是一種解釋,通過你的語言的實現,讓別人能夠理解你的作品所包含的意義。這是解釋學的重點,但是,解釋學美學還包括美的成分,你的解釋不能是單一的,還必須具有一定的美,這是文學的自身特性所要求的。只有在解釋的過程中,不斷釋放美的成分,完善文學的品行。文學翻譯所運用的解釋學美學是一個綜合的語際解釋,通過這種語言和文學的相互轉化和解釋完善,使文學翻譯的轉換過程更加完美。
4 結語
文學翻譯的研究是個傳統的課題,但是在翻譯理論的研究背景下,文學翻譯有了一些新的變化,我們如何來認識和掌握這些變化,這是我們研究的目的。文章通過對文學翻譯的本質研究,發現翻譯策略在文學翻譯中的作用,通過策略的選擇,我們又可以加深對翻譯理論的研究。在翻譯理論中,我們選擇通過歸化和異化的處理,對文學翻譯的優越性又有了新的提高。隨著翻譯理論的新的研究,比較文學、文學翻譯的二次創作以及現代解釋學都對文學翻譯的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翻譯是一個綜合的過程,文學翻譯體現的更多的是文學和文化交流,這是人類心靈的交流基礎,我們應該上升到美的層次,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美在文學翻譯中多停留一會。
參考文獻:
[1]祝惠嬌.從《譯者的任務》到翻譯的倫理[J].科教文匯,2010.06.
[2]李冰梅.文學翻譯新視野[J].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4-1.
作者單位:130061長春,吉林省醫學期刊社我們在日常審讀醫學論文中,經常遇到文章作者錯誤地使用統計學概念,對調查或實驗結果下結論。現對常出現的幾個問題分述如下。
1 誤用概率(probability)
概率是描述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數值,常用P表示。如某例患者的結果為治愈,這個事件記為A,則該患者治愈的概率可記為P(A),或簡記為P,這是醫生頗為關心的數值。假如我們用200例的樣本,求得治愈率為75%,這只是一個頻率。在實際工作中,當概率不易求得時,只要觀察單位數充分多,可以將頻率作為概率的估計值。但在觀察單位數較少時,頻率的波動性是很大的,用于估計概率是不可靠的[1]。隨機事件概率的大小在0與1之間,即0≤P≤1,常用小數或百分數表示。習慣上將P≤0.05,稱為小概率事件,表示在一次實驗或觀察中該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可以視為很可能不發生。
2 以“比”代“率”
2.1 構成比(proportion)又稱構成指標,說明某一事物內部各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常以百分數表示,計算公式為:
2.2 率(rate)又稱頻率指標。說明某現象發生的頻率或強度。常以百分率(%)、千分率(‰)、萬分率(1/萬)、十萬分率(1/10萬)等表示。計算公式為:
醫學中常用某一時點發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治愈率等。
2.3 分析時不能以構成比代替率 例1:甲、乙兩市乙型腦炎普查資料見表1。由此得出甲市10歲以上患乙型腦炎情況比乙市嚴重,10歲以下乙市比甲市嚴重(結論錯誤,犯以比代率的錯誤)。
2.4 注意不能用構成比的動態分析代替率的動態分析 例2:表2為某市1990年和1995年5種常見傳染病的發病情況。1995年與1990年相比,痢疾的構成比有明顯下降,而肝炎、流腦、麻疹及腮腺炎的構成比均上升,但以肝炎的構成比上升最為明顯。若據此做出痢疾發病下降、肝炎發病上升最明顯的結論,顯然是錯誤的。因為1995年與1990年相比,5種傳染病發病的實際數都在下降。若要反映5種傳染病的發病強度,應計算1990年和1995年各種傳染病的發病率,再做比較。
4 計算相對數的分母一般不宜過小[2]
通常觀察單位足夠多時,計算出的相對數比較穩定,能夠正確反映實際情況,觀察單位過少,偶然性大,則可靠性差,一般當例數較少,如少于30例時以用絕對數表示為好。如必須用率表示時,可列出可信區間。
例4:某醫生用某法矯治25名學生的近視眼,其中3名近期有效,該法有效率的95%可信區間為(3%,31%)。
5 討論
對樣本率(或構成比)的比較應隨機抽樣,并做假設檢驗 遵循隨機抽樣的原則才能以該“樣本”來推斷總體。由于樣本率和構成比也有抽樣誤差,所以不能僅憑數字表面相差的大小做結論,而需進行樣本率差別的假設檢驗。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逐漸取代傳統的教學方式,成為現代教育的一種手段和方法。多媒體教學更新和優化了教學手段豐富了教學內容,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功能,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的形象、生動和豐富多彩[1]。目前,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項教學中。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中獸醫學教學中,同樣具有優勢。例如,中獸醫的理論抽象、模糊、晦澀難懂,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板書的形式往往難以表述清楚,如果借助圖像、動畫等形式,則可以形象的表現出來,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然而,在中獸醫學教學過程中發現,多媒體技術在給教學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課題組根據多年教學實踐經驗,探討了多媒體在中獸醫學教學中的優點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相關對策,以供相關教學人員參考。
1多媒體技術在中獸醫學教學中應用的優點
中獸醫學是動物醫學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獨立分析和防治畜禽疾病的能力,并能貫徹“繼承和發揚祖國獸醫學的遺產”的方針,為發展畜牧業生產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服務[2]。中獸醫學課程內容知識量大,且理論部分較為抽象、晦澀、難懂。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教師通過板書、標本、掛圖、模型等進行講解。而多媒體技術能將中獸醫學的課程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使文字與圖像、動畫等相結合,從而將晦澀、難懂的內容以課件的形式直觀、且生動形象的表達出來。因此,多媒體技術在中獸醫學教學過程中體現出獨特的優勢。
1.1把教學中抽象的基礎理論直觀化,利于學生理解
以往的中獸醫學教學中,文字表達是主要的教學手段,由于中獸醫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思辨性,內容抽象、枯燥,加之文字深奧,學生在理解時有一定的困難,“一支粉筆,一本講義”的傳統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目前的教學現狀[3]。而如果在講課時若能結合相關的圖片、動畫進行解釋和描述,則能將抽象的基礎理論變得直觀、易懂,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對陰陽學說這部分內容的講授,對陰陽的概念和分類,可用圖片表達出來———向日為陽,背日為陰,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宇宙萬物均可分為陰陽;講解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時,可用太極圖進行輔助解釋;講解五行學說時,可先在多媒體課件中畫出五行之間的關系圖,上課時圍繞此圖進行詳細講解;講經絡時,配以氣血在十二經脈中的流注動態圖像;講察口色時,可將舌色、舌苔、舌形等通過圖片顯示;講脈象時,可用動態圖像表達脈搏的變化;講六致病時,可配以自然界中六氣和六致病時的病態圖片,進行講述。通過以上方法,將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現給學生。例如,在講中藥的炮制時,將各種炮制方法以圖片或視頻的方式,配以講解,學生印象會更加深刻;在講常用中草藥時,將中藥采收前和炮制后的形態分別配以圖片,從而顯得形象、生動;在對形態相似而藥效不同的兩種或幾種中藥進行辨別時,把中藥之間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分別用圖片的形式概括出來,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此外在講針灸時,可以提前給學生播放于船老先生拍攝的《千古神針》錄像,將針灸的效果形象生動的表現出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1.3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中獸醫學教學模式,在內容和方式上均為比較單調、乏味的教條式的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激情[4]。而多媒體教學則能夠有效的克服這一問題。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將抽象的內容和枯燥的語言講解變得直觀、形象,不僅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基礎理論中的氣血津液部分,可以將動物體內不可見的、抽象的“氣”,結合自然界中真實存在的氣體,解釋氣的狀態,再結合現在生活中的氣功養生,說明氣的功能。在講解的過程中配以相關的圖片,從而把抽象、虛無的“氣”變的生動形象,同時也能夠順便給學生解釋氣功能夠強身健體的原因,從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4擴充教學知識量,豐富課堂內容
近年來,中獸醫學課程課時數被大幅度的壓縮和減少。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例,《中獸醫學》由90年代的120學時逐漸被壓縮為目前的64學時。對于中獸醫這樣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想要在有限的學時內把課程內容講完,并能夠保證學生能夠學會并應用中獸醫,對中獸醫授課教師來講無疑是一個挑戰,而傳統的授課方式進度較慢,已不能夠滿足現代教學的需要。而使用多媒體教學,在課前可以提前制作好課件,在講課過程中,點擊鼠標即可完成教學過程,板書需求較少[5]。此外,將抽象、枯澀的內容用圖片或影像的形式直觀的表達出來,也可以大大節約語言描述講解的時間,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因此,教師在相同的時間內可以給學生講授更多的內容,加快講課節奏。此外,教師還可以適當增加一部分學科前沿的研究動態成果,比如,中藥在動物病毒性疾病治療中的所取得的成效,針灸技術在國外的獸醫領域的應用狀況。從而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和拓展了知識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廣度和深度,并豐富了教學內容。
1.5重復性強
傳統的教學方式,每節課都需要板書,相同內容在不同班級講授時也需要重復板書,勞動量相對較大。而通過多媒體課件教學,可重復利用課件,只需要制作一次,在講課過程中,點擊鼠標,即可代替大量的板書。此外,多媒體課件增刪和更新均比較容易,遇到需要更新或增刪的知識點,只需要在原課件中進行變更即可,不需要重新制作課件,工作量小,可以大大節約教師在制作課件上消耗的時間,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研究工作。
2多媒體技術在中獸醫學教學中應用的缺點
多媒體技術應用于中獸醫學教學中具有傳統教學所無可比擬的優越性,解決了以往教學中難以講清的抽象、枯澀的內容,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教學效果。為此,一些教師對多媒體教學推崇備至,甚至將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列為評課標準之一。盡管多媒體教學具有一系列的優點,但在教學中,主體是學生,如果過多的依賴于多媒體技術,有時卻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從而產生弊端。
2.1反客為主,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目前,大部分的多媒體課件均為教學演示型課件,課件為教師自制,而有的教師為了省事,直接用別的老師制作的課件,或是僅進行了少量的修改。因此,教師對于課件中的內容不夠熟悉,對所講內容的把握缺乏一定的靈活性,上課模式僵化,有的基本是在讀課件,沒有與學生互動,也沒有自己的教學方式,把自己的思維局限在了多媒體課件中,而學生對于此種教學也失去興趣,課堂上不記筆記,不認真聽講,不是玩手機就是睡覺,而課下把老師的課件拷貝下來,回去自己看。因此,教師也從以前的知識傳播者變成了現在的計算機操作員,毫無個性。
2.2削弱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
多媒體課件能將枯燥的文字與形象生動的圖像、視頻相結合,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從上課開始,就按照課件的內容開講,直到下課,中間都沒有停頓,沒有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時間,有的教師甚至只會盯著自己面前的顯示器,點擊鼠標,讀自己的課件。這樣的多媒體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且由于缺少了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每個學生在課堂上參與及展示的機會也大大減少,不僅使教師未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也使學生容易產生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開小差,甚至犯困。久而久之,教學又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填鴨式”教育,抹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這樣,無形中教師就把學生的思維方式限制在了課件的固定框架內,長期下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必然會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利影響。
2.3信息量過大,學生難以完全掌握
多媒體課件可以儲存大量的信息,這是多媒體教學的一大優點。但有的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害怕內容單薄,或是害怕沒備好課,于是將與教學有關的內容,不分主次,全部納入課件,造成課件容納了大量的信息。此外,由于課件是提前制作好的,在課堂上只需要點擊鼠標放映即可,需要板書的地方很少,從而導致相同的時間內講授內容增多,不利于學生當堂消化教師所講授的知識,而學生由于進度過快,導致沒有足夠的時間做好筆記,給課后復習帶來一定的困難。另外,多媒體課件集圖、文、聲、動畫、視頻于一體,給學生強烈的刺激,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使學生抓不住重點,從而忽略了動畫、圖片等所表達的知識內容[6]。
3多媒體教學中采取的應對策略
雖然多媒體技術大大的改善了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使課堂內容變得十分豐富,但是必須強調的是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課堂的主體依舊是學生,而不是課件,同時也不能忽視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因此,教師應該認真仔細的進行教學設計,使多媒體技術真正服務于中獸醫學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3.1教師仍應發揮主導作用多媒體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演示的工具,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方法,不是課堂的主體。而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中心,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自己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防止教學思路被多媒體所左右[7]。例如,在講六致病時,首先在一張課件上標出六邪,然后啟發學生,自然界中的六氣有何特點,先讓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再下一張課件中,寫出六的性質,然后再根據其性質,啟發學生推測出六的致病特性,最后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在講血與津液時,先將血液和體內的津液以圖片的形式放在一張課件中,啟發學生用現代醫學觀點,分析血和津液的來源及作用,然后在另一張課件中寫出中獸醫學中學與津液的來源和生理功能,最后進行總結,歸納中西獸醫中血與津液的異同點。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以引導者的角色,充分發揮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逐步深入。這樣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3.2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應當科學、合理的設計多媒體課件,要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和課堂氣氛的調節,讓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而不應該只顧講自己的課,從而忽視學生的課堂表現,讓學生沉默一片。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比如,在講臟腑辨證時,可以先給學生講解幾個病例,然后挑出幾個病例,讓學生來講,教師在旁邊適當的引導,并適時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在講八綱辨證時,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感冒、發燒、腹瀉等病癥,讓學生自己分析,屬于什么證,該如何治療,這樣既能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又能增強趣味性;在講針灸時,可以播放一些運用針灸治病的視頻,然后再配以講解,或是播放一段后,暫停一下,等待學生提問,然后解答。通過這些措施,來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3多媒體課件內容要適量
多媒體教學雖然可以豐富教學內容,但其內容也不易過多。如果內容太多,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很容易不自覺的加快速度,導致學生的思維跟不上教師的講解,從而使學生對所講授的內容理解不夠深入或是完全沒有理解。一個好的多媒體課件應該能對教材中的內容做出精煉的總結和概括,要分清主次。例如,在講五臟的生理功能時,只需把要點寫上即可,詳細的解說可以用語言跟學生講解,而不必寫在課件上;講臟腑辨證時,只需把主證、治則和方例寫上即可,具體的分析用語言進行描述。此外,課件不能全是一片文字,要盡量用少的文字歸納出重點,目的在于,一是防止教師過度依賴的課件,杜絕只會埋頭讀課件的現象;二是讓學生有重點的做筆記,而不是全篇通記,這樣也有利于學生課后的復習和鞏固。此外,在多媒體教學中,必要的板書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不應把節約板書的時間用來過度的增加教學內容,而應該安排一定的板書時間讓學生思考、理解和記憶。因此,運用多媒體教學必須要做到內容適量,使學生有理解、消化、吸收所學知識的余地[8]。
總而言之,多媒體教學具有多方面的優越性,雖然存在一些缺陷,但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仍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多媒體技術終究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在教學中一定要正確處理教師與多媒體的關系,要時刻謹記“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手段為輔助”的原則,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教學,揚長避短,同時還要結合中獸醫學的特點,摸索出一種適合于中獸醫學的新的教學模式,從而來提高中獸醫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4]。文中所列,只是在教學過程中的初步做法和體會,還不夠成熟,也可能有錯誤,如何更好的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中獸醫學教學,有待中獸醫教育工作者繼續不斷的探索和實踐。
作者:范云鵬 麻武仁 張為民 宋曉平 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1]楊修國.多媒體輔助教學利弊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0(12):2859-2860.
[2]胡元亮.中獸醫學[M].科學出版社,2013,1-7.
[3]盧德章,馬新武,張翊華,張德剛.多媒體技術在獸醫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養殖技術顧問,2013,11,267-269.
[4]蔡丙丙,畢禛.論多媒體課堂教學的利弊及解決對策[J].河南科技,2014,4,260-261.
[5]宿曉舟.淺析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利弊[J].科技教育,2012,3:365-366.
長期以來,教學中存在教師講得多,對問題討論得少,教師提問得多,學生問得少,甚至學生提不出問題的現象,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要改變當前這種狀況,必須對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淡薄的原因進行分析反思,努力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增強學生質疑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努力實現新課程改革的新目標。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就在每問。因此學生學習提問、學會提問是新課程背景下我們教師的一項重要使命。
一、英語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淡薄原因剖析
英語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淡薄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究其原因,包括以下主要方面。首先,教師認識的偏差。毋庸諱言,長期在計劃經濟體制、僵化的教育培養模式下造就的教師,以及他們繁衍的繼承者,因為有統一的教材、大綱,有上下一致的教育教學標準,有整齊劃一的教學規范等等,可以武斷地說,他們中的相當多一部分人已沒有什么個性,失去了應屬于自己的思想,他們不敢有問題,不能問問題,最后也沒有了問題。試想,一個沒有問題意識的教師,又怎會認識到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一個不能體會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重要性的教師,又怎會去主動探索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的科學方法、怎會有努力去提高學生質疑問難能力的自覺行為。同時,盡管實踐新課程標準喊得轟轟烈烈,當前素質教育也搞得如火如荼,但舊的、傳統的觀念、習慣具有強大的慣性,還有很大的市場。長期教學觀察中,我們認為目前英語課教學中使用較多仍是傳統的講授法,學生學習方式較多也是被動接受式。運用講授法,教師可將知識系統連貫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多的知識,但這種方法在使用中往往被使用變形,變成“一言堂”、“滿堂灌”,有的形似啟發、實為“滿堂問”,導致學生片面追求零碎英語知識,學生成為知識容器,抑制了學生主動的問題意識。其次,學生學習的態度。學生的態度對積極思維和問題的產生極為重要。因為問題意識的產生首先是一個主動的、積極的、自覺的發生過程。如果沒有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就沒有自覺的、積極的思維活動和對學習內容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要想產生問題是不可能的。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相當一些學生中還存在著對英語課厭學、怕學的傾向,沒有學習英語的興趣,缺乏提出問題的主動性,影響了自己問題意識的產生。同時,問題意識是一種心理狀態,而提出問題則是一種能力,是對自己思維困惑的明確表述。在英語教學中不難發現,有學生有興趣提問,但怕問不好,因缺乏提出問題的信心就不敢問;也有學生敢問,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但他們缺乏提問的方法,處于一種問題模糊狀態,對問題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想問不知怎么問。長此以往,學生的問題意識、質疑能力越來越退化,這是造成當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提問少甚至提不出問題的重要原因。
二、英語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科學激發策略
我們知道英語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激發受到英語教學中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科學教學策略的運用是關鍵,因此,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區別聯系教學內容,激起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認知活動中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的,疑惑的問題時產生的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究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使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只有當個體活動感到自己需問“Why”、“What”、“How”的時候,思維才算真正啟動。例如,在反意疑問句內容教學時,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句子:She is a student, isn’t she? Yes, she is. No, she isn’t.是的,她是。不,她不是。She isn’t a student, is she? Yes, she is. No, she isn’t.不,她是。是的,她不是。讓學生自己發現并歸納出“前肯后否”和“前否后肯”反意疑問句的共性和差異。其次,建立良好社會心理氛圍,使學生敢問。學校社會心理氛圍主要是指學校師生關系,在師道尊嚴的師生關系中,教師是知識的權威,一副尊容,足以把學生的“疑問”嚇到九霄云外,學生即使有問也不敢問,長此以往學生問題意識、提問習慣不能形成,扼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良好的師生關系,關鍵是教師對教學過程中自身扮演角色、地位的正確認識理解和把握,教師只有放下“架子”,與學生肩并肩,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指導者、服務者、共同進步者。以平等的心態對待每一個提問的學生,以寬厚的胸懷容納即使是幼稚無理可笑的提問,創造一個民主、和諧、平等、愉悅的教學氛圍,優化學生形成問題意識的環境。再有,創建生動的情境,使學生要問。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改變傳統的三尺講臺,一支粉筆的單調教學形式,盡可能利用實物,直觀教具和電化教學手段,創造情景與語境,進行豐富多彩的練習活動,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有感而問。最后,引導學生學會提問。學生由于知識面較窄,遇到問題往往不知從何而問?因此我們通過多種途徑擴大學生視野,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主要做法有:學生還未養成提問的習慣或者所學知識較難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先進行討論,在小組內提問題。教師也可以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模仿老師提問。提問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學生初步掌握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后,就可以在教學中留有一定時間讓學生獨立質疑、自我展示;教師采用抓典型,樹榜樣的方法。通過開展最佳問題和最佳提問人等活動,在學生中形成良好風氣,使學生由被動提問轉向主動提問并養成習慣。
三、結束語
激發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這一見地,古代先賢有不少精辟的論述,孔子認為,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強調了問題意識與思與學之間的辨證關系;宋代學者陸力淵說,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他認為無疑是學之患,疑難能可貴。隨著英語新課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以及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激發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應該成為我們英語教師教學中必須重點關注的課題。
參考文獻:
[1]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