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7:3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變革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和新的世界性經濟運行機制的啟動,跨國公司、全球金融機構、世界性經濟組織等成為主要角色先后登場,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性日益加強。全球范圍內的組織國際聯合、控制資源流向、影響經濟生活、引導文化潮流、操縱信息媒體,深刻地影響著國家的社會生活,也對傳統的權力運作帶來了挑戰。哈貝馬斯認為,全球化的經濟超出民族國家的調控能力,迫使人們去尋找替代方案——如把迄今民族國家所承擔的社會福利職能轉讓給跨國機構。對于政府來說,全球化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為政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國家間的相互依賴性既有利于用規則貿易取代強權貿易,從而給予發展中國家自我保護的手段,也將為國際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機會。由于在客觀上要求分工的深化與市場規模的擴張,全球化也推動著生產從國內區域間分工向國際分工發展,推動著銷售從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擴張。在追逐規模效益與分工效益的過程中,跨國公司通過投資活動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協調其生產與經營活動的格局,推動產業內貿易和公司內貿易的高速發展。大量的國際資本流向哪個地區,就會加速哪個地區的發展。同時,全球化也為各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平等的機會,各國都在力爭創造良好的環境,加速自身發展。因此,全球化無疑拓寬了政府活動的空間和領域。
另一方面,全球化對我國政府管理體制提出了挑戰。作為發展中國家和典型的后發型國家,中國要成功地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在全球化競爭中立穩陣腳,關鍵是要建立一個得力的政府,求真務實、具有強烈責任感的政府,放眼全球、目標遠大、應急有策、精干高效、運轉靈活的政府。但現有政府管理體制仍舊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政策的可預見性和法規的透明度不高,依法行政的理念很難植入。從依法治國的理念載入憲法到有法必依成為行政主體的自覺行動,中國的歷程十分漫長。另一個嚴峻的事實是:有法不依、無法可依甚至知法犯法的情況在實踐中依然大量存在;憑經驗辦事、按首長的指示辦事、看上級的臉色辦事、搞“暗箱行政”等情況在一些地方還屢見不鮮。內部法規大于國家法律,造成壟斷經濟,即“權力經濟”,其主要表現為:市場準入,壁壘限制;長官意志,一言九鼎;行業壟斷,為所欲為;法規體系薄弱,程序性法規匱乏。這些表現都與全球化不相容。
第二,政府的實際運作方式還不夠規范。在政企關系上,我國政府還未完全從企業活動中超脫出來,權力性干預和管制依然過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滯后,實質性的審批范圍過大。在市場機制的培育上,我國政府的依法管理還很不完善,對經濟的干預依然過寬,缺乏現代的公共服務觀念。在管理隊伍上,我們還亟待建立一支懂得并能駕馭現代市場經濟、有效進行宏觀調控的政府人才隊伍。在管理手段上,政府對經濟的控制能力將受到挑戰:跨國公司可能通過多種途徑繞過東道國政府的控制,可能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投資環境、法律透明度的高低和勞動力用工制度,隨時轉移生產和投資。這決定了中國在全球化環境中深化行政改革、建立全球化高效的服務型政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要求政府從傳統的行政命令方式轉變為行政指導方式,從剛性行政轉變為柔性行政。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職能轉變和政府管理變革
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公共行政理論研究處于空白狀態,實踐中也一直遵循政治行政一元論(政治與行政不分)和古典的官僚制度(韋伯的科層制理論)。結果,政府往往以政治的方式對待行政(如政策制定),以行政的方法對待政治(如資源分配),并由此導致了一些問題和一定程度上的制度性腐敗。更為重要的是,傳統公共行政理論認為:政府應該提供所有的公共產品,這一理念是導致政府擴大對經濟生活的干預的重要價值原則;同時,政府是外在于市場的公共權力機制,這一觀念造成了政府與市場的脫節,使得政府運作缺乏市場效率,市場運作缺乏公共支持。
相比之下,新的公共行政理論是融合了公共理念與市場理念、以追求“三E”(Economy,Efficiency,andEffectiveness,即經濟、效率和有效性)為目標的管理改革模式。它極大地突出了市場理念和公眾的重要地位。
在強化市場理念方面,新理論將政府納入整個市場體系中加以通盤考慮,詳細評估政府的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等公共職能對市場供求的影響;認為應該將公共服務視為重要的市場領域,將政府管理看作是市場機制與公共機制的結合;討論政府在注重公平與公正的前提下提高資金運用的市場效率,把政府服務的質量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崇尚和推行公共服務的社會化、社區化和社會自愿服務,強調在不同的服務機構間引入競爭機制和市場檢驗。這樣,政府就不再是單一的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其管制和審批部分的權力將大規模釋放甚至取消。而信息資源的公開程度和提高貿易政策、法規透明度的要求,使政府內部機構變革成為必然。
在政府與公眾關系方面,新理論強調顧客取向、以服務對象為中心,并通過建立企業化政府來提高政府的能力與效率,使公眾獲得更多高質量的服務。在實踐中,全球化使政府與公眾的關系開始發生變化。投資來源的“非本國化”、經營活動的“非本土化”、交換的“電子信息化”以及國際民間組織力量的日益“自治化”,都使公眾和公民社會在社會生活中的自治式運作能力、承受各種風險的自主能力大大加強。這對政府管理提出的要求是:加強對社會力量的利用和公共服務的社會化,不再從管理主體的角度考慮如何管制被管理者,而是站在社會與公眾的立場上考慮政府如何為公眾服務、對部門內部的組織結構進行改革。
在這種背景下,政府管理的變革要立足于國際化競爭,以建立現代公共管理的思維模式為理念,動員全社會力量,建立以政府為核心的開放主體體系,從而最大限度地謀取社會公共利益。這要求政府具備:(1)全球意識,即開放的公共管理理念;(2)服務和效率意識,即提供高效、公平的服務,更多地吸引外資;(3)風險意識和責任能力,正確地把握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的主動權;(4)應變和整合能力,及時調整管理戰略,有效地整合各種因素及利益多元化引起的沖突與矛盾,保持穩定的社會秩序而參與全球競爭。(5)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即推進“電子政府”建設,實現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行政。
三、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政府管理變革的取向
在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下,如何進一步發揮政府在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政府如何運用市場法則來進行公共事務管理、提高公共行政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乃是目前面臨的現實而又緊迫的問題。借鑒西方國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政府管理應當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轉變:
(一)從以權力為中心向以規則為中心的轉變
以權力為中心的運作方式,隨意性和無序性較大、公開度低,容易導致暗箱操作、違法行政。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行政權力是凌駕于一般公民權力之上的,行政權力支配一切。而在全球化時代,社會環境瞬息萬變,社會需求多元化,政府難以繼續試圖向社會提供壟斷。政府應該“轉向一種把政策制定(掌舵)同服務提供(劃槳)分開的體制”,“選擇把自己局限于政策和指導從而把‘實干’讓給他人去做”,從而有所為、有所不為。這要求政府必須嚴格依法行政,政府運作的基本規則應從以往運用行政權力進行強制性干預,轉變為通過制度供給引導服務對象按照政府規范實施行為,即由權力行政轉向規則行政。
(二)從管制行政向服務行政轉變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政府將不再單純地限制市場主體的活動,而應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參與和干預經濟生活。它在理論上也不再僅僅采取單純的管理性行政,更應當實施滿足社會和公眾需求的服務性行政。
在西方,各國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最終選擇了服務職能,實現了由過去重管理輕服務、“以政府為中心”,到開始注重公共服務、“以滿足公眾需求為中心”的轉變。在中國,政府管理變革離不開國際公共行政發展的宏觀背景和時代的特殊性,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中國入世的特殊要求。它們預示著政府職能結構的中心將由行政管制的職能逐步轉向公共服務的職能,意味著政府施政需要符合公眾的意志和愿望、重新設定政府與公眾的地位和關系,也表明了政府行為的公眾取向和“顧客”中心。
(三)從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轉變
全能主義政府實際上就是無限政府。并且,政府取代了社會自治,通過計劃手段操縱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這不僅在理論上缺乏科學性,而且在實踐上也難以取得預期效果。從公共行政科學化的角度來說,政府職能應該從“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從原有的“包攬一切”轉換到“做市場不能做的事情”,彌補市場的不足。也只有從無限政府轉向有限政府,由直接管理轉向間接管理,由微觀管理轉向宏觀管理,由單一的行政手段轉向經濟、法律、行政手段綜合并用,才有可能實現政府職能的根本轉變。
《電影與電視》
21世紀,人類的智能、潛力在同技術進步賽跑。兩代人甚至三代人面臨新的挑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在有形無形中被推動或改變,同時改變的還有大眾的價值觀念、文化意識和生活習慣。
我們對于整個社會時展的背景研究表明,90年代電視傳播的革命實質上是電子信息技術的革命,電視技術的每一步小的改良,或每一步大的變革都將帶動電視傳播的發展以至對整個社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巨大影響。從另一個角度說,電視技術的進步,不僅極大擴展了電視的傳播領域和表現領域;也使電視從業對傳播工具的使用與操縱更加隨心所欲,運用自如。
不同時代的科學技術成果最終以物質手段形式融合到了藝術及傳播媒介中去。電視是集大成者。目前,對電視特性本體的認知使“電視傳播媒介”這一稱謂取代“電視藝術”稱謂已得到普遍認同。在較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技術進步的速度和方向因素局限了對電視的認識、掌握和發展創新。電視被認為只是一種新的藝術形式。毋需回避,技術進步進程與整個人類社會的政治構筑、經濟基礎、文化智能發展是密不可分的。這一點將始終成為
我們開展電視與技術問題討論的隱含前提。
本文結構主要依據三個基本問題:1.電視的產生及發展;2.電視的根本特性;3.電視的基本屬性。以技術手段為基礎來反映這三大問題的邏輯關系,相應考察與此相聯系的電視傳播的獨特表現形式和自身工作方式,以期獲得以技術及其發展為基礎的電視傳播體系的一個基本概觀。
電影最早產生于1895年,1927年首次出現有聲電影,后來彩得到發展。1956年、1959年又出現了立體電影和寬銀幕電影等新的形式。世界著名紀錄片大師伊文思曾深有感觸地說:“我的電影創作與電影技術有關,我的創作水平是隨著電影技術的不斷發展而發展。”然而,電影具有自身無法解決的技術局限。比如,記錄影像與記錄聲音問題長期無法統一,聲畫成為電影藝術中的兩個獨立部分。正因如此,電影在較長時間里只好在這種限制中發展自己的藝術手段,從而積累了自身特有的豐富的蒙太奇語言和各種聲畫配合的表達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與其說是發展成為藝術,不如說是被局限為藝術。
電子信息時代的校校者電視后來居上。就傳播科技而言,人們傾向于將活字印刷術象征第一次傳播革命,將廣播電視產生發展,視為第。現在看來,今后電視革命的爆發力將更大得驚人,那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革命。從1930年開始,在近60年的時間內,電視技術的高度發展使它迅速將各種藝術、傳媒的功用集于一身。或者說,當今全新的電視傳播媒介是在近百年的技術發展基礎和藝術實踐基礎上,逐漸包容了多種技術(和藝術)的一個結合物。它建立在無線電傳播基礎上,吸收了磁帶錄音技術,吸收了光電轉換、晶體管技術、彩色顯像技術、人造衛星技術、立體聲技術、激光、數字技術、有線傳播技術等技術精髓。它兼并了所有新的技術功能和傳統現代的藝術門類,從而成為高度綜合的無與倫比、能量巨大的新型傳媒。在多種技術支持下,電視傳播的實現在時間上或空間上使信息傳播與藝術傳播的開放性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電視技術的發展又是怎樣促進電視傳播方式的變遷呢?
電視從30年代誕生起,從機械電視到電子電視,再由模擬形式發展到數字形式,電視技術進步層次升級,電視發展跨度大得驚人。50年代,電視還處于同地方報刊和有線廣播同等的地位,那時的電視節目只能依靠有限的電波在大城市及其郊區作“島嶼性”的傳播,而在以后的SO年中電視經歷了完善和自我認識的道路。
1.磁帶錄像機技術的出現彌補了備受時空限制的“現場直播”的單一形式,實現了電視工藝流程的真正轉折。
2.克服了超短波的距離障礙,微波傳送以及后來的衛星傳送使電視從“島嶼性”變成全國性乃至世界性媒介。
3.電視節目有了明確的構成。比如電視有了色彩、立體電視、高清晰度電視相繼誕生,這樣從不同層次完善了電視自身內部的表現力并拓展了電視的表達語言。
4.有別于傳統無線電波電視的電視新樣式��電纜電視(CableTV)、衛星電視(SatelliteTV)、圖文電視(TelextTV)的誕生,這種新的電視媒介機制改變了信息傳播和信息消費的性質,給電視傳播過程的進行創造了新的品質。新媒體結合了電腦、電話、電視、電傳及衛星傳送、有線電視,以數字化方式沿光纖纜線高速傳播,形成多元整合媒體。
顯然,電視技術發展對電視傳播的作用是沿著兩條渠道發生的,或可稱為電視傳播發展的兩極化趨勢。一方面是直接作用(宏觀作用),即加上文(一)、(二)。(四)點中所討論的,電視發展從宏觀上擴展了電視傳播手段的總的范圍,同時也改變了電視傳播過程的實質并增添了新的品質。另一方面是間接作用即電視技術在完善電視自身內在構成和拓展其新的表現力,實現其社會職能的形式方面的作用,也稱微觀作用。
微觀上討論將電視作為和“攝影”、“電影”并列的影像藝術門類,可視為“技術性的藝術”家族,在這里引人“技術濾器”概念。
我們將影視傳播過程的實現分為三個層次。
再現對象的存在:這是一個包括聲音、圖像、色彩、文字等在內的綜合符號體系
電視技術設備再現這些對象的質量和完美程度的逐步提高。
3.電視技術在表達這些對象的語言形式中,表達可能產生的變形。
應該說,電視技術再現事物語言的“表達與變形”,構成了視聽語言的內在結構。事實上,技術因素在這里始終是同攝像機前的事物的知覺統一中起作用的。這種統一中的作用我們稱之為“技術濾器”。這其中包括與器械設備性能直接有關的一切:鏡頭特性、聚焦、攝像機運動形式、景別、角度、蒙太奇、光線變化、色彩還原、還音性質、節目編輯、鏡頭連接方式、字幕元素、快慢動作、電視摳像、圖像特技等等。
引入“技術濾器”概念的重要意義在于:對于電視視聽傳媒來說,所有由于改善和提高技術設備性能從而延伸到擴展其內在表現力的方式都遵循“技術濾器”的規律。如果做一個語言學類比的話,那么,技術在這方面的職能一方面可以比做語態��說話人的語言對現實的態度;另一方面則可以比作語調,這是超出語言本身的東西,但它能大大改變任何一個句子的含義。
稱電視是一門“技術性的藝術”的真正原因就在于電視藝術的表現力從根本上很大程度地包含在對電視制作技術和工藝的掌握之中。可以說,任何一次電視藝術外在形式的創新和內在語言結構的演進,都是通過這種技術語言來表現的,并通過技術上和工藝上的革新來實現。這種例子不僅包含在視黨領域,同樣也涉及聽覺領域。
電視在發軔之時,從審美觀點看,它類似一種娛樂設備。憑借著自己的新穎(與以往影像形式不同)和怪模樣(技術不完善)獨辟蹊徑打動觀眾,但也僅此而已。它此時還未成為可靠的信息渠道,也并不擁有新的審美品質。
繼而,播送圖像本身特質的技術臻于完善。但是,電視這種攝錄現實生活的新方法并無多少藝術傳統可以借鑒,因而造成以下兩種互為聯系的因果。
一方面,新的技術手段成了原有藝術形式的傳送器;另一方面,開始積極形成并發展自己的新聞報道的潛能。這兩種職能,即傳送職能和新聞報道職能相互作用,逐漸積累了主要的傳播經驗以及這一技術手段所具有的富有審美表現力的特殊語言。后者理所當然地引發了電視技術手段的第三種職能��達到創造藝術作品的階段。
認識到電視在發源上和本體論上的兩重性,我們可以說,它既是大眾性的傳播媒介,又是藝術的潛在新門類。
再來分析它的藝術組成。作為新藝術,在藝術涉及的領域中,考慮可將它分為兩個基本部分:藝術再現和藝術生產。
藝術再現型是指將電視演播(或轉播)作為渠道和手段,將電影、戲劇、音樂、游藝以及其他觀賞性節目直接送到受眾家中。
這里,自然地提出一個問題:在電視上傳播其他藝術形式會使其藝術本身走樣嗎?答案是肯定的��由于“技術濾器”的作用使電視的再現具有或多或少的創造性。把游藝節目或戲劇演出原封原樣地照搬上電視屏幕是不大可能的,電視的特性不可避免地會使節目有所喪失。事實上,我們在電視屏幕上演播傳統藝術門類的藝術形式時,總要對其作“削足適履”的處理,這是因為將異種藝術形式作簡單的移位性演播,有時無法達到電視轉播的要求。經過“剪裁”的原有藝術,不僅損失了藝術形象的某些個別特征、神韻,甚至某些素質,還往往使自己的結構與以往大相徑庭。難怪我們敘述電視的體裁樣式時,標出一些半人半馬的“藝術電視”:電視音樂片、電視音畫等等諸如此類。
再現型電視演播在屏幕實踐中長期獨點鰲頭,積累了豐富的傳播藝術經驗。目前,藝術生產型電視異軍突起,大有壓倒再現型的勢頭。像現在較為流行的室內電視連續劇生產方式,還有大量為電視綜藝節目及電視劇修建的演出基地及演播場地,為電視生產型節目提供可靠的物質保障;同時一批文字作者從事電視腳本的編寫工作并供不應求等等。電視藝術已突破了單純對原作的改動轉播,獨樹一幟地進人了大規模生產階段。
以上獨立地分析了電視的傳媒和藝術的兩重性。需要強調指出,目前電視傳播領域中遵循的規律,是融合的規律,即電視的傳播信息、藝術傳播和藝術創新等諸特質已在傳播中相互交織。相互滲透而結合了。因此,在電視觀眾的意識中,各種節目經常是交織在一起的。藝術節目帶有新聞的特點,紀實節目也具有較高的審美品格,富有感染力。現在的電視節目就是最大限度地將新聞、政治評論、娛樂節目融合在一起播出。高度的自然化合已成為世界電視傳播的發展趨勢。
認識到電視傳播的融合特點,我們就不必為風格樣式繁多。形式各異的電視節目的出現感到驚訝和不合理了(雖然有些節目甚至怪異)。在這個領域中,電視遵循的融合規律,同時也是創造的規律,即將原有各種要素進行任意組合的規律。電視傳播符號的豐富性、技術的創造性都使這種組合的方式和數量具有不可預知性。可以說,任何現代電視視聽語言和新型表現形式在同電視特性的契合關系中造就了電視節目多樣化的品格。它們的出現
有天然的合理性。
作為大眾傳媒的電視,已日漸成為一個走向成熟的新藝術門類。從這個角度上說,其藝術的發展在許多方面將有賴于技術上實現的可能性。同時電視無論作為大眾傳播媒介,還是藝術新門類,新技術的視聽系統的出現和現有系統的現代化都將加強并拓展它的表現力,并對電視工作者的探索有重要影響。
電視技術及其發展帶來了電視特有的表現形式和自身工作方式,在電視新聞、電視紀錄片、電視體育節目、電視文藝和電視廣告等節目形態中均帶來不同的革命和沖擊。下面就部分節目形態進行具體分析。
一、電視新聞節目
電視新聞是電視傳播的主要節目形態,要求發揮電視即時。快捷的特點,將世界各地已經發生或者正在發生的事件通過電視傳送迅速報道給觀眾。作為最具威力的節目形態,各大電視臺均以重裝備對待自己的拳頭節目。新聞報道節目的制作設備與普通節目制作設備獨立分開設置。
新聞報道的信息源和報導地點、時間難以預測,它的影響范圍不僅涉及到國內,而且遍布全世界。實現新聞采訪的設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能應付任何突發事件,并能從眾多、復雜的信息情報中準確地整理和編輯即時新聞、并迅速地播送出去。
目前電視新聞工作的方式,常見的以電子新聞采集ENG方式為主。(ENG:ELETRONICNEWSGATHERING)。這是多數電視新聞、電視紀錄片采用的傳統工作方式。除此之外,新穎的衛星新聞采集系統(SNG:SATELLITENEWSGATHER-ING)正在世界各地得到應用。這種系統是在可移動運載轉播車上安裝了小型地面衛星發射站裝置。衛星新聞采集車能夠在它到達15分鐘內播出現場的新聞圖像。新聞車的裝備包括攝像和編
輯設施。它的工作效率很高,只需接通線路,調整天線,就能直接與衛星接通,實現即時播出。
在美國,衛星新聞采集車已迅速成為標準設備的一部分,并被看作是電視新聞采集方面的重大革命。但是由于SNG方式費用高昂從而成為限制其普及的主要原因。每一輛新聞車造價約80萬美元。
目前已被美國時代·華納公司兼并的特納有線電視新聞廣播公司(CNN)在過去的十幾年間成為世界上新聞和信息的主要來源之一。它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他們本著高時效播發獨家新聞的工作方式,成為利用衛星時效最高的權威機構。最聞名的“未經安排”的報道是1986年“挑戰者號”飛船遇難那天,CNN是唯一報道這一宇宙飛船爆炸新聞的電視新聞機構,致使其他廣播網相形見細。但是CNN作為一個全新聞電視網,從創辦伊始至今未能解決的問題還是一直存在著重大新聞事件不夠的問題。
目前特德·特納有線電視新聞廣播網(CNN)24小時提供新聞報道的統治地位遇到了幾個對手的挑戰。美國三大廣播公司正競相籌辦晝夜全新聞有線電視網,他們走向全新聞有線電視戰場是遲早的事情,而且三大公司全都聲稱自己要求開辦的新聞電視網絕不是已有15年歷史的CNN的翻版。
電視新聞無論是在采集上還是在播出串聯形式上,利用衛星提高節目的權威性已成為世界新聞發展的趨勢。據臺灣(中央日報)報道,臺灣土家電視臺電視新聞的播報方式也日漸趨向歐美方式。即由主播在播報新聞現場以電話或衛星連線等方式和外地記者對談,這不僅進一步塑造了記者在采訪報道新聞中的權威,同時這種方式使電視新聞播報方式更加活潑,讓觀眾有一種現場感。
二、電視紀錄片
電視紀錄片(DOCUMENTARY)稱謂的最先引進是由于大量用于電影紀錄片。而今,電視除了在獲取素材和制作節目的技術手段上與電影截然不同外,在電視紀錄片的外延上也有了自己獨特的涵蓋。
由于電視攝像紀錄設備在排除虛構而直接取材于現實方面有極大的便利,因此大多數運用畫面語言、聲音和音響來完成敘事、再現、造型或表現的、反映某一特定主題的紀實性與藝術性結合的電視節目都可屬于電視紀錄片的范疇。
從本質上說,紀錄片應是紀實的。電影由于技術的局限致使聲畫記錄分離,從而在追求紀實方面煞費心機。電視技術設備的發展完善對電視紀錄片的創作手法的演進產生了相當的作用。電視紀錄片在其自身的工作方式中打上了先鋒的印記。
(一)電視新聞拍攝手法的運用
建立在紀實審美基礎之上的紀錄片的拍攝,已趨向最能體現電視現場性的參與性和新聞拍攝手法。用“挑、等、搶”的拍攝方法去捕捉現實的藝術亮點,用跟隨拍攝方法更客觀地表達生活等等。攝取的素材具有高度的真實感和說服力。
在中國電視界,傳統的紀錄片創作風格和手法延續了很多年。沒有ENG,沒有現場話筒,音樂、解說和畫面結合形式的紀錄片和一代電視人連在一起。20年后,由拍攝設備進步帶來的使紀錄片恢復真實性、紀錄原聲狀態幾乎成為一場紀錄片創作的革命。大型系列電視紀錄片《望長城)做了這種探索工作方式的先驅。(望長城)很注重前期拍攝,打破以往紀錄片重畫面構圖重光線處理的模式,抓住紀實拍攝這個基點,大量采用一機多聲源,多機多聲源方式,在拍攝現場做文章,抓拍生活中原態的質樸的美,具有強烈的現場性。
(二)現場同期聲的大量運用
聲音,作為視聽媒介的基本物化元素,與畫面一起構成特定的審美時空。電視紀錄片中對人物同期采訪聲的大量運用可以說是突破傳統電影紀錄片的巨大技術躍進。電視的采錄設備為我們提供了同步記錄真實聲畫時空的手段,聲音的全方位傳播使畫面的內涵得到伸延,使人物的情感得到更充分的展現。
目前,各類型的現場聲效和人物同期聲逐漸取代不必要的冗長解說已成為電視紀錄片的新時尚。而穿插在現場紀實畫面之間的同期訪問談話,直接向觀眾敘述,不僅提供了背景材料,發表了議論,又避免了編導的主觀介人,使作品更加客觀、公正和可信。
在紀錄片訪談中大量使用的微型無線話筒為電視采訪創造了獨特的氛圍空間。主持人和被訪對象襯衫上別著的微型無線話筒替代了叫人生厭的大話筒,使每次采訪(或人眾或人寡)都猶如春天里輕松自然的促膝談心一般透著生活中真實、濃郁的人情氣息。這種無線話筒的使用,徹底拆除了攝像機鏡頭前采訪人與采訪對象之間無形的墻。采訪人不再是生硬的話筒架子,而是一個可以平等交流的對象。屏幕上的人際交流更加接近生活狀態下的自然交流,具有良好的效果。
除了同期聲的采錄,紀錄片中利用多軌調音錄音技術記錄生活背景聲、使用數字一體化攝像機的多個聲道在鬧市區的采訪音效記錄等都極大地豐富了聲音在作品中的藝術表現力,為觀眾展開了真實的生活氛圍時空。
(三)電視體育節目
體育節目是電視傳播中一類形式較為特殊的節目形態。由于體育運動帶有很強的競技性,從而使體育節目在反映和表現內容方面帶有明顯的快節奏、超時空、多角度(甚至超常角度)和強烈的刺激性的特點。
大型綜合運動會的電視報道是體育節目的典型代表。我們以此為例來分析體育節目電視傳播的工作方式。
國際大型綜合運動會的電視轉播需要大規模的報道隊伍。除了在轉播時效上力求快捷外,對電視圖像質量、聲音質量、片頭制作、節目字幕、圖形、慢動作和計時計分系統都有較高要求。現在國際水平的電視轉播必須有足夠的攝、錄、轉播系統,還有微波傳送,ENG、EFP采集系統甚至衛星轉播系統設備的大力儲備。
1.體育節目片頭的獨特要求。無論是各類型的體育欄目還是體育運動會的開、閉幕式以及每一項目的比賽開始,都要播放制作精美的動畫片頭。一個成功的體現運動會精神和力量的藝術片頭將是電視轉播的最佳開始。
各屆運動會對于片頭設計制作的重視可謂有目共睹。據稱每屆奧運會等大型國際賽事的節目片頭成本均在百萬美元上下,可見對片頭的獨特要求。關于片頭的制作將在第(五)部分里詳細討論。
2.字幕、圖形和計時計分系統。這個系統是整個體育運動會轉播中重要的說明性系統。關于運動員的姓名、號碼、國籍情況、比賽得分情況,獎牌決出后的優勝者的姓名、國籍、國旗獎牌圖形,各運動會的成績紀錄情況,背景材料等等,隨時隨刻,電視屏幕出現所需的字幕圖形和計時計分狀態。電子計算機系統需要輸人數以萬計的數據并需根據比賽情況隨時調出,顯示在電視屏幕上。
3.慢動作重放鏡頭的使用。很多觀眾認為在家中收看電視轉播要比在體育場館看現場比賽要精彩、清楚得多。主要原因是在電視中可以看到比賽的近景特寫、慢動作重放鏡頭和豐富的屏幕資料。慢動作,作為體育節目中出現機率最高的畫面技巧,這種效果的形成是一種彈性的動力美,制造出來的一種虛幻神秘的氣氛。在體育實況轉播中的作用,主要是放慢運動速度,讓觀眾看清楚某一動作的運動過程。
4.遙控攝像機和微型攝像機的使用。在游泳比賽中,為了讓觀眾看到運動員游泳的水下鏡頭,采用了安裝在游泳池底部的遙控攝像機。攝像師采取遙控方式操作攝像機,特殊的角度拍出不少精彩鏡頭。而在體操和其他一些比賽中,采用吊在空中的微型攝像機、采集單杠、雙杠和鞍馬的空拍鏡頭,從獨特的視角給予觀眾獨特的畫面審美。大大提高了節目的可視性。
(四)電視文藝節目
電視文藝涉及以下幾種類型:一是將異種藝術進行移位轉播的藝術節目;一是指有腳本創作的大中型演播類綜藝節目;一類是指各種類型電視劇的生產播出。
1.將異種藝術進行移位演播。這種類型節目內容十分廣泛。它可以是正在上演的舞臺劇、演唱會、游藝晚會等,利用EFP形式,或錄相播出,或現場直播;它也可以是將原有的藝術形式轉置演播室或實景中拍攝。后者在拍攝制作中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常常使互不相干的藝術形式相互穿播和滲透。最常見的例子如MTV的拍攝制作。
2.有腳本創作的大中型演播類綜藝節目。這是電視節目中幾乎綜合了電視各種特性的高難度節目。首先它具有很強的現場性和參與性,大量的現場觀眾可與主持人直接對話交流;其次帶有很強的新聞性,主持人需要進行即席采訪,必要時需穿插各種新聞性錄像;第三具有高度綜合性,各種藝術形式穿插其中,有的甚至還需加人主持人與電視觀眾的直接電話對談,主持人成為整臺節目的靈魂。這種節目形式常以現場直播的方式播出,如中央電視臺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
另一種類型的綜藝節目是利用錄像演播的形式進行創作的。如中央電視臺受到稱道的1991年《擁抱太陽》“七一”晚會則屬于這種類型的典范節目。由于錄播的優勢,編導有足夠的時間雕琢結構,并相應發揮“技術濾器”的巨大作用,在前期拍攝的基礎上進行作品的“二度創作”。應該特別提到的是,電視特技是“技術濾器”中的一種全新創作形式。隨著電視制作進人掌握編輯機、電子特技階段,技術的潛力將無可估量地發揮出來,同時電視思維也將進人新的階段。在《擁抱太陽》中,導演充分運用了摳像,多機畫面同時傳送、疊畫、圖像變形、三維特技等手段來傳送節目情緒和心理節奏,并賦予節目時空交錯、虛實結合的特征,給人全新的視覺感受。晚會節目導演趙安說:“電視是高技術的結晶,是一種強大的現代化傳播手段。導演要時刻想到充分運用這種先進手段,使觀眾在觀看節目的分分秒秒,都有一種全新的感受,接受立體的、全方位的、多視角的節目信息。”
與此同時還應稍加提到的是電視字幕元素在文藝節目的創作中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有力表現因素。
3.電視劇的創作。這種以生活為基礎的非真實電視創作形式類型多種多樣。但無論是前后期合一的室內劇拍攝,還是神話科幻電視片都離不開電視攝錄、電視制作的技術復合手段。
(五)、電視廣告節目和電視片頭制作
電視廣告節目近年來在風格和樣式上向著兩個極端發展。一是利用傳統電影膠片的特質拍攝的圖像清晰,色彩鮮艷,柔美抒情的故事情節型或色彩構成型風格,如我們常見的化妝品、啤酒、油料等廣告。由于畫面質感真切,光線考究,色彩浪漫,形成一種古典高雅的廣告時尚。另一個極端就是電子計算機在視頻領域中運用產生的現代視像創作風格。這種類型也普遍運用在各種電視節目片頭設計中。視像創作包括三維電視特技和電視字幕系統以及電視圖像平面合成的綜合運用。
電視視像創作的實質是電視合成圖像和計算機輔助設計。人們可以利用現存的真實圖像,外加電視特技給予的變形,附加在根本不存在的電腦創作的背景圖像上,添加不同色形的字幕(拼音文字或方塊文字),編一個有邏輯或者根本荒誕的故事,再配以動聽的電腦音樂或聲音,一個體現一定意圖或者連作者自己也不甚明了的電視廣告片就炮制出來了。
目前,繪畫箱技術普遍運用于電視節目片頭的制作中。繪畫箱不同于電腦動畫,在于它是一種平面合成圖像的技術。在現有真實圖像上用“畫筆”涂涂改改,修修補補,美術氣息濃厚,很有現代風格。
利用電腦進行圖形設計的形式亦可獨立運用。常見的有各種字母的變形和擬人化運用,各種物體的模擬設計等等。其中不泛反映一定情趣和意義的創意以構成片頭特殊要求。總之,計算機動畫的作品在時空定位和透視感受方面非其他視像創作形式可比,所以應用前景極廣。
有人預計,電視視像創作系統猶如電視傳播中的魔方,無法想象它能創造出多少種視覺形式(尤其是它涉及抽象形式)。這恰表明了一個問題:在電視技術視像創作領域中,發展是無止境的。
關于電視傳播幾個觀念的確立。
(一)技術是藝術創作的基礎
毋庸置疑,最新的科學技術必定會改變我們的生存環境;技術的發展,同時決定了文化、政治和傳統觀念的改變。但正如上文所述,我們反對“唯技術決定論”,也批判輕視技術的所謂“純技術”觀點。對電視技術與藝術相互的辯證關系需要再認識。
事實證明,技術與藝術在電視傳播領域中的關系絕不是從屬的關系,而是相互依賴同步發展的鎖鏈關系。電視的諸多藝術形式正是在它的技術性能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自身運動中創建并逐步完善起來的。
試局限對微觀電視藝術創作進行討論。
電視技術是電視藝術產生和發展的物質基礎,電視技術的發展為電視工作者的藝術創作提供了有力和豐富的表達手段。電視從業人注定自始至終需要利用電視技術設備實現他們的思維夢想。在這里重新提到“技術濾器”的概念,即電視在表達再現事物過程中,技術的因素始終是同攝像機前的事物的知覺統一中起作用的。這種幾乎包括與器械設備性能直接有關的一切的“濾器”作用,實質上就是電視人表達自身情感和思維意圖的語言實
現方法。它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同等,改善和提高技術設備性能后將擴展電視藝術語言表現力。
電視從業人作為工具的操縱者,自然無法忽視電視“技術濾器”在創作中的重要作用,原因在于電視藝術的表現力從根本上很大程度地包含在對電視藝術和工藝的掌握之中。可以說,任何一次電視藝術外在形式的創新、和內在語言結構的演進都是通過這種技術語言來表現的,并通過技術上和工藝上的革新來實現。
典型的例子適用于電視文藝創作(如MTV)、電視廣告節目和電視片頭的制作方面。電視文藝創作中的“二度創作”成為電視編導的必修節目。融人思維才能創造全新。光影色妝、機位運動、畫面組合、傳送變形、字幕交錯、心理節奏,這是一個未可限量的時空。電視視像創作實質上是電視合成圖象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而變形(以各種可能的方式方法)及重組為創作的精髓。
僅有對電視技術重要作用的認識是遠遠不夠的。割斷了本應渾然一體的技術與藝術的天然聯系,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電視人創作思維和對電視客觀規律的把握。技術應該成為藝術創作的重要方面。從這個角度上說,電視的技術工作者與藝術工作者合一勢在必行。目前,電視的發展正在最大程度地使技術與藝術融合以創造嶄新的傳播特質。這種自覺運用的結果使電視的發展層次超越以往所有階段。反過來,也將大大鼓舞那些“嘗到甜頭”的探索者。
(二)電視節目要有對全球的透視
當人們剛剛認識到電視是一種由高技術實現的人類面對面的傳播方式時,電視通訊衛星又使它一躍成為一種超越一切的“世界性”語言,發射到地球同步軌道上的三顆廣播通訊衛星,能夠用電視節目覆蓋我們行星全部有人居住的地方。它沖破了自然和人為的阻礙,使偌大的世界變成了小小的“地球村”。
電視的世界傳播,使億萬普通人第一次看到一個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次相互觀察和交流。電視信息傳播的全球性質,使它成為全球交流的途徑、國家之間和民族之間互相了解的獨一無二的手段。電視取得了通向一切觀眾的直接途徑。電視傳播的國際化使每一個“渺小”的人都可以成為地球的主宰。人們認知事物的方式必須發生變革。全球式的思維方式給傳播者和受眾都注人了更新更高質量的血液。
作為國際傳播業中時效最強、效果最明顯,也是最基本部分的電視新聞,在電視業的競爭中,它是贏得觀眾的最有潛力的手段。在電視傳播國際化的今天,電視新聞首當其沖地站在改革的前沿。
雖然技術的發展使新聞的采集和傳播比以往更迅捷有效,新聞在內容上的競爭也使新聞業本身迅速變化,但是最關鍵的還在于新聞報道風格的轉變。新聞報道節目須力求一種新的風格,這個要求并不僅限于有地方特色或適合當地人口味。電視節目要有對全球的透視!目前世界各地電視臺都在力爭達到一個目標,即站在高層次上處理和報道國際新聞,要使新聞具有世界性意義而不僅僅是國家意義。即每一次都要問一問:“這條新聞對世界意味著什么?”
電視傳播的國際化趨勢不僅影響著電視新聞的報道風格,而且在更深層次上使中國的電視傳播業的方方面面得到促進。電視傳播要立足世界、放眼全球,我們的電視節目需要有更大的氣魄。電視傳播的國際化成為電視發展的總趨勢。
(三)電視是一種綜合多媒傳播體
電視是信息時代電子高技術的重要核心。它與其他多種類型高技術的結合兼容使電視傳媒成為當今能量巨大、滲透領域深廣的技術綜合體。衛星電視、有線電視實現了信息傳播的全球化,而多媒傳播體又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各個階層各種精神消費的個體需求。“傳播總體化”和“消費個體化”是電視發展的兩極趨勢。
現在全世界都在談論幾乎占國民經濟1/6的電信業帶來的變革��全球信息網設施,雖然人們并不知道它將來最后的形態到底是什么樣子的。被稱為“信息高速公路”的術語其實是個涵蓋不寬,提法陳舊的比喻,因為它不能夠概括在新的技術領域所發生的極為深刻的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電腦、衛星、有線和無線電話、交互式有線電視、經過壓縮的數字廣播電視信號。信息資料傳遞,以及為很多需求娛樂與信息的用戶提供每天24小時錄像點播服務的“錄像撥號業務”等等。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洪特對記者說:“傳統的電視業已經走到了盡頭,一個全新的電視時代:新型數字電視系統的時代就要來臨。”
數字壓縮技術的衛星能在同一帶寬中傳送50O套以上的節目。使用數字技術可在傳送目前1套節目的一個頻道上同時傳輸6至7套節目。越來越多的直接人戶衛星電視服務在拉丁美洲和歐洲著陸。這就意味著相對一般的有線電視用戶,收看數字電視服務就等于在自己家里開了一個“新聞錄像店”,你可以撥號挑選消費信息和娛樂。
信息和藝術品經過數字技術處理被儲存起來。
數字電視將通向高清晰度電視。它會威脅有線電視的存在嗎?
在新的世界經濟體制下,石油企業必須沉著應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創新財務管理模式,以適應全球的經濟變化。
(一)制定新形勢下石油企業財務人員培養戰略首先要建立完整的財務管理道德體系,切實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財務管理人員必須遵守《經濟法》和《會計法》中所規定的各種制度,自覺履行職業道德。其次要熟練掌握管理學、經濟學、財務與金融的專業理論和知識,并且能夠對財務、金融管理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財務人員需要加強后續教育,要擁有較強的語言溝通和捕捉信息的能力,能夠解決財務管理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注重培養石油企業財務人員的金融體系結構領域的技能和金融創新的能力及對付風險的高級技巧,以滿足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發揮財務人員在資金分配、風險管理、成本運算等方面應有的作用。樹立財務管理人員在石油企業中的核心地位。
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信息技術、信息產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商務方式。信息革命給傳統產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給企業的經營運作模式、思想觀念等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本文將站在信息時代的角度,分析財務管理的變革方向。
1信息時代傳統財務管理的弊端
信息時代,由于經濟活動的數字化、網絡化,出現了許多新的媒體空間,如虛擬市場、虛擬銀行。許多傳統的商業運作方式將隨之消失,而代之以電子支付、電子采購和電子訂單。商業活動將主要以電子商務的形式在互聯網上進行,使企業購銷活動更便捷、費用更低廉、對存貨的量化監控更精確。這種特殊的商業模式,使得企業傳統的財務管理已不能適應基于互聯網的商業交易結算。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財務管理的網域維護
一方面,信息時代企業的很多商業交易在互聯網上進行,雙方互不見面,這就需要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相互認證,保證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而傳統的財務管理軟件一般采用口令來確認身份,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口令。口令維護工作將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顯然這種身份驗證技術已不適合基于互聯網的財務管理。另一方面,互聯網體系使用的是開放式的TCP/IP協議,它以廣播的形式進行傳播,易于攔截偵聽、口令試探和竊取、身份假冒,給網絡安全帶來極大威脅。而傳統的財務管理大多采用基于單機或者內部網的財務軟件,沒有考慮到來自互聯網的安全威脅,特別是企業的財務數據屬重大商業機密,如遭破壞或泄密,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1.2與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不配套
在網絡環境下,企業的原料采購、產品生產、需求與銷售、銀行匯兌、保險、貨物托運及申報等過程均可通過計算機網絡完成,無需人工干預。因此,它要求財務管理從管理方式上,能夠實現業務協同、遠程處理、在線管理、集中式管理模式。從工作方式上,能夠支持在線辦公、移動辦公等方式,同時能夠處理電子單據、電子貨幣、網頁數據等新的介質。然而,傳統的財務管理使用基于內部網的財務軟件,企業可以通過內部網實現在線管理,但是它不能真正打破時空的限制,使企業財務管理變得即時和迅速。由于傳統的財務管理與業務活動在運作上存在時間差,企業各職能部門之間信息不能相互連接,因而企業的財務資源配置與業務動作難以協調同步,不利于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
1.3難以滿足電子商務的要求
電子商務的貿易雙方從貿易磋商、簽訂合同到支付等均通過互聯網完成,使整個交易遠程化、實時化、虛擬化。這些變化,首先對財務管理方法的及時性、適應性、彈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財務管理沒有實現網絡在線辦公、電子支付、電子貨幣等手段,使得財務預測、計劃、決策等各個環節工作的時間相對較長,不能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再者,分散的財務管理模式不利于電子商務的發展。在信息時代,要求企業通過網絡對其下屬分支機構實行數據處理和財務資源的集中管理,包括集中記賬、算賬、登賬、報表生成和匯總,并可將眾多的財務數據進行集中處理,集中調配集團內的所有資金。然而,傳統的財務管理由于受到網絡技術的限制,不得不采用分散的管理模式,造成監管信息反饋滯后、對下屬機構控制不力、工作效率低等不良后果,無法適應信息時展的要求。
2信息時代財務管理的變革方向
2.1財務管理理念的更新
(1)財務管理目標多元化。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客戶目標、業務流程發生了巨大變化,具有共享性和可轉移性的信息資本將占主導地位。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必須考慮更多的影響因素,不僅能協調企業各利益相關者的收益,注重企業的預期成長效益和未來增加值,還要擔負一定的社會責任,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信息時代,財務管理者可以在離開辦公室的情況下也能正常工作,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實時查詢到全集團的資金信息和分支機構財務狀況,在線監督客戶及供應商的資金往來情況,實時監督往來款余額。企業集團內外以及與銀行、稅務、保險、海關等社會資源之間的業務往來,均在互聯網上進行,將會大大加快各種報表的處理速度,這也是管理方式創新的目的之所在。
(2)財務管理軟件的更新。傳統的財務軟件功能相對獨立,數據不能共享,企業在人、財、物和產、供、銷管理中難以實現一體化。運用Web數據庫開發技術,研制基于互聯網的財務及企業管理應用軟件,可實現遠程報表、遠程查賬、網上支付、網上信息查詢等,支持網上銀行提供網上詢價、網上采購等多種服務。這樣,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將在Web的層次上協同運作,統籌資金與存貨的力度將會空前加大。業務數據一體化的正確傳遞,保證了財務部門和供應鏈的相關部門都能迅速得到所需信息并保持良好的溝通,有利于開發與網絡經濟時代相適應的新型網絡財務系統
2.2建立并完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
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將建立在Internet、Extranet和Intranet基礎之上。會計信息傳遞模式將變為“報告主體———信息通道———信息使用者”。網絡方式從企業內部財務信息“孤島”直接轉向客戶、供應商、政府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而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則以價值形式綜合反映企業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運動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與實際生產經營過程及其業績的全部信息。在信息時代,信息理財將綜合運用計算機網絡的超文本、超媒體技術,使信息更形象、直觀,提供多樣化的各類信息,包括數量信息與質量信息、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物質層面的信息和精神層面的信息。
2.3建立健全財務信息安全防范體系
完善的內部控制可有效減輕由于內部人員道德風險、系統資源風險和計算機病毒所造成的危害。從軟硬件管理和維護控制、組織機構和人員的管理和控制、系統環境和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檔資料的保護和控制、計算機病毒的預防與消除等各個方面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從制度上保證財務網絡系統的安全運行。在技術上對整個財務網絡系統的各個層次(通信平臺、網絡平臺、操作系統平臺、應用平臺)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規則,建立綜合的多層次的安全體系,在財務軟件中提供周到、強力的數據安全保護。
3信息時代的財務管理模式
(1)各分、子公司把原始信息通過計算機互聯網傳遞到總公司或總部的計算機上。主計算機收到原始信息后,把需要核對的數據憑證等發送到互聯網上,向有關方面(如稅務、銀行、工商等部門,債權債務人等)核對。
(2)對不需要核對的和已核對相符的原始數據,計算中心的主計算機自動編制記賬憑證,并根據記賬憑證登記匯總總賬、分戶日記賬和分戶明細賬,并隨時將各類賬戶進行核對。
(3)計算中心的主計算機根據各種賬簿編制各類會計報表并上網,各信息使用者可以上互聯網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4財務管理技術方法的創新
4.1網絡財務管理
企業運用網絡來實現財務管理職能。企業將網絡技術應用于財務管理中,從而實現解決一系列目前的財務活動無法解決的問題,如跨地區財務數據傳遞、會計報表合并、動態分析財務及資源狀況等,便形成一種全新的財務管理體系。網絡財務管理依靠網絡財務軟件來執行完成,網絡財務軟件將完成財務與業務的協同管理、在線管理和對電子商務的管理。通過網絡財務軟件可以實現事中動態會計核算與在線經濟資源管理,實現企業對分支機構的遠程財務管理、物資管理及諸如遠程報表、報賬、查賬、審計等遠程控制行為。
4.2財務柔性管理
網絡時代中企業為了增強在不可預見的、多變的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必須實行企業柔性管理,推出新產品和個性化的產品,以適應動態的、持續創新的網絡經濟需求。企業柔性管理包括生產、人員、信息等各方面的管理,財務的柔性管理是從財務的核算、計劃、控制、分析角度,通過網絡技術實現財務信息資源優化,核心和目的是使企業信息資源具有柔性,以促使企業提高各種財務信息資源以多種方式被使用的程度,從而促進企業全面的經營管理。
4.3財務再生管理
企業流程再生是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管理學者邁克爾、哈默等提出的一種新思想,是對企業業務流程進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徹底再設計,以顯著提高企業的效率。企業流程再生管理的目標是重振企業活力,重建組織結構,重新進行戰略規劃和重啟新生。財務再生管理是對財務活動及財務關系的革命性調整和財務資源的重新配置,目的是為了適應企業內外部的需要,并與企業管理目標相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網絡財務軟件的開發使企業財務再生管理成為了必要和可能。財務再生管理給企業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同時也突出了財務管理的地位。
4.4財務虛擬管理
對以電子商務為基礎的虛擬企業必須實施財務虛擬管理。虛擬企業是一種動態的短期的戰略同盟,由幾個有共同目標和合作協議的公司組成。以網絡為依托,虛擬企業突破了企業的有形界限,雖然表面上有著生產、營銷、設計、財務等功能,但企業內部卻沒有執行這些功能的組織。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取得競爭中的優勢地位,企業只掌握核心功能,即把企業知識和技術依賴性強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把其他低增值部門虛擬化。財務虛擬管理就是以企業的核心功能為財務管理的中心,對各虛擬化的職能部門進行集中協調性的財務管理。虛擬企業的中層經理的監督與協調功能被計算機網絡所取代,企業的組織結構趨向扁平化,財務虛擬管理是與之相適應的一種橫向管理,可去掉很多中間環節,使價值的產生與確認直接相對應。財務虛擬管理還包括對通過網絡進行的虛擬經營、虛擬交易所產生的財務信息及其他信息的管理。財務虛擬管理是以網絡技術為基礎,全面創新的,以實現財務信息資源優化的一種財務管理策略,所以又是財務柔性管理,財務再生管理和網絡財務管理等技術方法的綜合。
參考文獻
二、企業信息化與企業管理變革
1.對企業信息化與管理的認識
就企業管理來說,分三個階段。在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沒有分開的時候,主要是靠人的經驗來管理,這是經濟管理階段。第二個階段是科學管理階段。它是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開始的,后來發展到用運籌學、計算機等科學的方法及手段來進行管理,在這一階段,管理技能對專業管理人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標志著專業化管理階層逐漸成熟。從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企業重組等概念的提出,管理也進入了新的階段,就是文化管理階段。經驗和科學都需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企業文化,要以人為本,調動人的積極性。文化管理的內涵很多,最重要的是要把人放在首要的位置,發揮每一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一個企業共同的價值觀念。國內外成功的企業都開始注意企業文化。
同時,在信息技術、知識經濟的社會條件下,企業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知識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趨重要。企業是各種利益股東所達成的一個契約。企業利益是所有參與簽訂這個契約的各個利益股東的共同利益。企業管理不僅為股東謀取投資回報,還必須為相關的利益股東提供服務。企業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高,企業管理中的物質資本地位則相對下降而人力資本地位相對上升,這是信息技術、知識經濟社會條件下的企業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
(1)企業信息化是引進信息技術與更新管理思想
企業信息化離不開信息技術應用的層面。美國波士頓大學的教授約翰·C·亨德森和N·溫卡特拉曼認為:怎樣才能最好地獲得信息技術的價值?這是一個創造適合于信息時代的新管理思想和新管理方法的問題,并非簡單的把信息技術加在原有的企業經營模式上面。我們大談科學技術對經濟的貢獻時,必須要保持清醒的認識:技術只有在思想的支配下,才會發揮威力。企業信息化只有融入先進的管理思想,才能真正發揮出信息技術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信息化應該是先進的管理思想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應用過程。
(2)信息化是全方位的企業變革。企業信息化的實施,不應該只是一項工程的實施。信息系統是企業的神經樞紐,收集、存儲、傳遞企業的信息;它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平臺,為企業構造了不再受空間、時間限制的生產經營環境。因此企業信息的實質就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使管理決策者能夠及時地收集、加工和利用信息資源,及時把握市場機會,更好地組織企業的人、財、物等資源。由于信息技術在企業各個方面的滲透,企業信息化的實施涉及到企業的戰略發展、組織機構、協調控制、管理制度、企業文化等等,企業信息化的實施必須與企業的制度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以及文化建設等結合起來。因此,企業信息化不是一個個的技術方案,而應該是全方位的企業變革。
(3)企業信息化必須以人為中心
在知識經濟時代,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是企業創新和發展的源泉。在企業信息化的過程中,人始終起著決定作用。從長期來看,企業信息化不在于某個項目的引進與否,而在于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創建適合企業未來發展的經營管理環境,獲取長遠的競爭優勢。因此,能否改變人的思想觀念,以適應信息時代的召喚,能否培養出一批信息人才隊伍,將是決定企業實施信息化成敗的關鍵。企業信息化不是企業細枝末節的變革,而是企業的根本性變革。用“信息革命”形容它,一點也不過分。企業信息的切入點應該是企業的經營和管理。
2.信息技術條件下的企業管理變革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改變了企業生存的內外部環境,使得傳統企業的組織結構、生產管理方法、產品營銷模式、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內容等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戰略的全球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時空觀念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縮短,國與國之間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企業的競爭已經不再是在單一的區域內進行,而是以全球作為競爭的舞臺;企業將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尋找市場,提高產品和服務,出現了企業戰略的全球化和企業文化的國際化發展趨勢。如在資源配置方面,企業將依據不同地區的稅收差異和金融風險來配置資本,依據不同地區的技術發展特點來設置技術開發中心,依據不同地區的經營需要合理地利用和開發人力資源等。
(2)組織結構的扁平化。信息技術通過縱橫交錯的網絡體系使得信息傳遞方式由階層(等級)型變為水平(自由)型;與此緊密相聯的企業組織結構也將從尖頂的“金字塔型”轉向“扁平型”和“網絡型”,原來起上傳下達作用的中層組織正走向消亡。這是因為傳統企業的組織結構是以分工精細、管理嚴密為特征的科層次等級制,其組織層次繁多,決策速度緩慢。為了加快信息的傳遞速度,縮短生產周期,必須減少垂直層、擴大水平層,精簡組織結構,使建立在分工基礎上的金字塔組織結構逐步趨于扁平化。這樣有利于提高組織決策的速度和對市場變化的反映能力,降低信息成本,實現信息交流的極大化,充分調動員工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據有關資料表明,全球500強企業在20世紀90年代上半段平均減少管理環節達到3個之多。與此同時,由于企業之間信息交流的暢通,一種基于相互關聯的、柔性的、靈活的虛擬組織,以及柔性組織將會應運而生。
(3)人力資源管理的人性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未來穩定的、機械性的、重復性的工作,基本上將被機器所取代,或者被“外包”,最終只剩下腦力的、創造性的工作,使得企業越來越認識到創造技術的“人”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員工知識素質的提高和潛在能力的發掘。人力資源管理也從傳統的從屬地位、事務性靜態管理轉變到戰略性、前臺式、動態的管理;管理職能從控制轉向支持,從監督轉向激勵,從命令轉向指導;提倡信任員工、尊重員工、消除等級、鼓勵個人發揮的“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將成為企業的核心理念。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式也由過去的對人的管理向人才的開發方向轉變,即人力資源管理向人性化方向轉變。
3.以企業信息化推動企業管理變革
信息化環境的出現和升級,改變了企業競爭優勢的內容和形式,也為企業謀取競爭優勢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可以說,能否利用信息技術獲取競爭優勢將對未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巨大影響。成功的企業信息化建設應該成為推動企業管理變革的契機,并與其他變革思想和實踐相結合共同促進企業管理系統的優化。大量實踐經驗表明,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需要管理思想與管理環境的變革;同時,從另一方面看,信息技術的普及又不斷推動著管理,管理模式的發展和變化。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現需要有新的技術手段給予支撐,而新的技術手段的問世,必然促進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現。企業信息化從深層次觸動企業進行管理變革,利用信息技術,以及先進的管理思想、方法重塑企業,使企業成為未來經濟時代的佼佼者。
三、結論
一、以文件為單位組織室藏消除了傳統的檔案觀念
傳統的檔案觀念,案卷是基本單元。案卷是構成全宗的基本單位,案卷特征揭示了卷內文件某一共性。它是由卷內若干文件、卷內文件目錄和備考表組成,以卷(或盒、袋、冊)構成保管單位。該保管單位還應具有案卷標題、案卷編號、案卷分類號、作者、時間、保管期限、卷內文件份數等若干標識,形成一個完整的案卷概念。
而以文件為單位組織室藏,則使?檔案"或"案卷"的基本特征不復存在。單份歸檔文件作為室藏的基本保管單位,首先使"檔案"這一概念發生了嬗變。檔案,是"機關或企業等分類保存的文件和材料。"①"是按一定規律集中保存而形成文件材料的組合…。相對的系統化、文件的有機體系才是檔案區別于文件的本質屬性之一。"②這里給檔案所下的定義是:1檔案是由若干份文件按照一定規律形成的組合體,是文件集合的概念。2檔案與文件相互區別的本質屬性,是文件的系統化和有機聯系,而所謂的文件系統化和有機聯系,一般是指文件按類別特征、問題特征、職能特征等構成的相互之間的關系。沒有這些特征和相互關系,只靠文號聯系,顯然就是缺乏文件形成規律的有機聯系,也就是從根本上抹煞了檔案與文件的本質區另別。這樣,以單份文件為保管單位,則使"檔案"的概念蕩然無存。那么,檔案室、檔案管理、檔案管理人員、檔案全宗以及《檔案法》中所述一些基本術語的概念都失去了本質上的意義。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二、以文件為單位組織室藏不適用于科技、聲像等門類檔案管理
以單份文件組織室藏,從目前狀況分析,僅僅適用于原來意義上的文書檔案。文書檔案中的單份文件,相對獨立性很強,或者說本來就是互相獨立的案卷單元。以其為基本單位組織室藏,只要考慮好如何過渡,如何檢索即可。而科技檔案則與此相反。某一工程項目、某一產品或某一臺設備的檔案,不管是僅有幾份科技文件或幾張圖紙,還是若干案卷,卷內文件或圖紙的自然聯系是不容分割的。它的各種文件、圖紙,仿佛人的肌體,合則生命存在,失則生命喪失。會計檔案、人事檔案和聲像檔案都存在諸如此類的問題。會計憑證是由若干份憑證以旬或月為單位合訂,組成保管單位的。如果以單份憑證為單位保管,則會給管理和查找利用帶來不少的麻煩。人事檔案往往以某個人為單位組成案卷,如果將某一個人案卷中的各種材料打亂,單份保管,也是不合情理的。聲像檔案是由某一盤錄相帶或某一片磁盤組成自然保管單位的,其上面記述了若干份文件或若干項活動,也無法將它們硬性分開單獨保存。光盤檔案更是以數千乃至上萬份的文件組成一個自然保管單位,更是無法將其中的某一份文件分開管理。
如果在一個檔案全宗內實行以單份文件為單位組織室藏,其它門類歸檔材料以案卷為單位組織室藏,必然給檔案的分類、編號、編目、統計、保管等項工作帶來明顯的差別,這種差別是否會給管理帶來諸多的不便呢﹖
三、以文件為單位組織室藏不適用于手工管理
歸檔文件的最初登錄形式,是發文簿或收文簿。根據手工管理檔案的經驗,通過收發文簿查找歸檔文件,一般是萬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這主要是由于這種檢索途徑幾乎是漫無邊際的查找。文件的六大特征,其中僅有文號這一線索一般單位的各種收文由于采取按時間順序混編的方法,此線索則無。而按發文文號查找,只是在所查文件的文號準確無誤的情況下才可以順利查到。如果不清楚所查文件的文號及準確的發文日期時間長了,多數檔案利用者難以提供出這一查找線索,同時沒有其它檢索途徑或標識加以配合,那么,只能從文件標題中查找,這往往會將發文簿從頭翻到尾,其效率極低。在一個年收文數千份的機關,用此方法查找某一份收文,更如同大海撈針。由于收發文登記中摻雜了若干不歸檔文件,須有明確標識才可以辨別歸檔和不歸檔文件。如果將歸檔文件加以逐份標識,則增大了管理上的工作量。但是,手工檢索單份歸檔文件,確實需要重新編制一份歸檔文件目錄。對于身兼多職的基層檔案管理人員來說,手工編制數千份歸檔文件目錄,又是一件令人頭痛的煩事,而編制完畢的這份歸檔文件目錄,究竟能提供幾種檢索途徑,能否實現有效、快速的檢索,都是有待解決的問題。
單份文件保管,不甚適宜裝盒。其理由之一是:某一年度若干份文件,是按月裝盒,還是按形成部門裝盒﹖按月裝盒,可以不打亂文號,可保持按文號順序檢索文件這一途徑。但由于每月發文數量不均,有的2棧掣鱸路⑽目勺奧緩校械囊桓鱸碌姆⑽囊埃矖3盒。這種裝盒的文件失去了月份特征而無助于檢索。按發文部門將文件裝盒,由于各部門發文數量懸殊較大,也存在著按月份裝盒文件數量不均引起的問題。
此外,按發文部門裝盒,打亂了原有的發文文號次序,而企業改革時期,機構名稱不統一、不規范、常變動,機構重疊或過度精簡造成職能界限不清,形成亂發文現象,在打亂了文號排序之后,按部門檢索文件,可能使某些文件極難找到。另外,本單位文件按部門裝盒可以,相當數量的收文又如何裝盒、如何查找呢﹖理由之二是:沒有一定特征的文件裝盒,基本上是一種簡單的文件數量上的匹配,而任何一種打亂文號排序的匹配,如果失去了文件間有機聯系,都必然會增加檢索難度。所以,以單份文件組織室藏,一般只適用于文件打捆這一種形式。從便于檢索方面考慮,不如分成發文、收文,發文按文號排序,收文按原發文單位的文號由小到大各自排序,然后只做簡單捆扎放入檔案柜內。但是,這一種方法由于不存在文件間有機聯系,同樣使檢索變得繁瑣。而繁瑣的檢索方式,在成年累月、來回倒去的翻找中,必然加大文件的磨損程度,不利于文件的保護。采用木架保存的文件,失去卷盒的保護,使得灰塵和不相適宜的溫濕度、光照,毫無障礙地穿透文件,必定引起文件過早老化。
不同期限的文件混存在一起,不利于永久保存的文件得到一個適宜的環境,而按"三條鞭"分開期限保存文件,使一年的若干種類、若干份文件分成三捆,查找難度倍增。
四、應當對檔案管理改革采取正確的態度
以單份文件為保管單位組織室藏,無疑是對傳統的檔案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而檔案工作改革,又是自身發展的要求。從發展的觀念看問題,這一改革方式還是有著一定生命力的。它表現為:在傳統的文書檔案中推行以單份文件組織室藏,適用于計算機管理。使用計算機管理歸檔文件最好是全文錄入、全文檢索,文件的檢索、利用、復制一般地可脫離原件,原件采用何種管理方式,對于檢索便利與否影響甚微。
(一)財務管理的網域維護問題首先是網絡安全問題。互聯網體系使用的是開放式的TCP/IP協議,它以廣播的形式進行傳播,易于攔截偵聽、口令試探和竊取、身份假冒,給網絡安全帶來極大威脅。而傳統的財務管理大多采用基于單機或者內部網(Intranet)的財務軟件,沒有考慮到來自互聯網的安全威脅,特別是企業的財務數據屬重大商業機密,如遭破壞或泄密,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電子商務作為信息時代的主要交易手段,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必須一體化,電子單據、分布式操作使得可能受到非法攻擊的點增多。而目前的財務管理缺少與信息時代相適應的法律規范體系和技術保障。例如,在電子商務中如何征稅、交易的安全性如何保證、數字簽名的確認、知識產權的保護等。因此,財務管理首先必須解決的是復雜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這一點傳統財務管理是難以做到的。
其次是身份確認和文件的管理方式問題。信息時代企業的很多商業交易在互聯網上進行,雙方互不見面,這就需要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相互認證,保證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而傳統的財務管理軟件一般采用口令來確認身份,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口令。如果繼續沿用這種口令身份驗證方式,那么隨著互聯網用戶和應用的增加,口令維護工作將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顯然這種身份驗證技術已不適合基于互聯網的財務管理。另外,傳統的財務管理一直使用手寫簽名來證明文件的原作者或同意文件的內容。而在網絡環境下,電子報表、電子合同等無紙介質的使用,無法沿用傳統的簽字方式,從而在辨別真偽上存在新的風險。
(二)難以滿足電子商務要求電子商務的貿易雙方從貿易磋商、簽訂合同到支付等均通過互聯網完成,使整個交易遠程化、實時化、虛擬化。這些變化,首先對財務管理方法的及時性、適應性、彈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財務管理沒有實現網絡在線辦公、電子支付、電子貨幣等手段,使得財務預測、計劃、決策等各個環節工作的時間相對較長,不能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再者,分散的財務管理模式不利于電子商務的發展。在信息時代,要求企業通過網絡對其下屬分支機構實行數據處理和財務資源的集中管理,包括集中記賬、算賬、登賬、報表生成和匯總,并可將眾多的財務數據進行集中處理,集中調配集團內的所有資金。然而,傳統的財務管理由于受到網絡技術的限制,不得不采用分散的管理模式,造成監管信息反饋滯后、對下屬機構控制不力、工作效率低等不良后果,無法適應信息時展的要求。
此外,傳統的財務控制和財務分析的內容不能滿足電子商務的要求。在信息時代,企業資產結構中以網絡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計算機軟件、產品創新等無形資產所占比重將大大提高。但現今財務管理的理論與內容對無形資產涉及較少,因為過去經濟增長主要依賴廠房、機器、資金等有形資產,致使在現實財務管理活動中不能完全正確地評價無形資產的價值,不善于利用無形資產進行資本運營。所以,傳統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內容已不適應信息時代電子商務運營的需要。
(三)和現代的企業管理模式不配套在網絡環境下,企業的原料采購、產品生產、需求與銷售、銀行匯兌、保險、貨物托運及申報等過程均可通過計算機網絡完成,無需人工干預。因此,它要求財務管理從管理方式上,能夠實現業務協同、遠程處理、在線管理、集中式管理模式。從工作方式上,能夠支持在線辦公、移動辦公等方式,同時能夠處理電子單據、電子貨幣、網頁數據等新的介質。然而,傳統的財務管理使用基于內部網的財務軟件,企業可以通過內部網實現在線管理,但是它不能真正打破時空的限制,使企業財務管理變得即時和迅速。由于傳統的財務管理與業務活動在運作上存在時間差,企業各職能部門之間信息不能相互連接,因而企業的財務資源配置與業務動作難以協調同步,不利于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
另外,傳統的財務管理軟件要求管理人員只能在特定環境下辦公,因為它是基于內部網的系統,難以滿足信息時代的開放性要求。信息時代,要求財務人員在離開辦公室的情況下也能辦公(即移動辦公),這樣財務軟件必須是基于互聯網的系統,而只有實現從企業內部網到互聯網的轉變,才能實現真正的網上辦公。
綜上所述,在信息時代,傳統的財務管理存在許多弊端,必須及時地進行財務管理變革,構造出與信息網絡時代相適應的財務管理,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信息時代的財務管理變革方向
(一)財務管理理念的更新財務管理目標多元化。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客戶目標、業務流程發生了巨大變化,具有共享性和可轉移性的信息資本將占主導地位。信息的不斷增加、更新、擴散和應用加速,深刻影響著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必須考慮更多的影響因素,不僅能協調企業各利益相關者的收益,注重企業的預期成長效益和未來增加值,還要擔負一定的社會責任,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財務管理模式的更新。在互聯網環境下,財務管理的能力必須延伸到全球任何一個結點。財務管理模式必須從過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遠程處理和集中式管理轉變,實時監控財務狀況以回避信息時代產生的巨大風險。企業集團利用互聯網,可以對所有的分支機構實行數據的遠程處理、遠程報表、遠程報賬、遠程查賬、遠程審計等遠距離財務監控,也可以掌握和監控遠程庫存、銷售點經營等業務情況。這種管理模式的創新,使得企業集團通過互聯網即可輕松地實現集中式管理,對所有分支機構進行集中記賬和資金調配,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
財務管理方式的變化。信息時代,傳統的固定辦公室可能會轉變為互聯網上的虛擬辦公室,使財務管理方式轉化為網上辦公、移動辦公。這樣,財務管理者可以在離開辦公室的情況下也能正常工作,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實時查詢到全集團的資金信息和分支機構財務狀況,在線監督客戶及供應商的資金往來情況,實時監督往來款余額。企業集團內外以及與銀行、稅務、保險、海關等社會資源之間的業務往來,均在互聯網上進行,將會大大加快各種報表的處理速度,這也是管理方式創新的目的之所在。
(二)財務管理軟件的更新傳統的財務軟件功能相對獨立,數據不能共享,企業在人、財、物和產、供、銷管理中難以實現一體化。運用Web數據庫開發技術,研制基于互聯網的財務及企業管理應用軟件,可實現遠程報表、遠程查賬、網上支付、網上信息查詢等,支持網上銀行提供網上詢價、網上采購等多種服務。這樣,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將在Web的層次上協同運作,統籌資金與存貨的力度將會空前加大;業務數據一體化的正確傳遞,保證了財務部門和供應鏈的相關部門都能迅速得到所需信息并保持良好的溝通,有利于開發與網絡經濟時代相適應的新型網絡財務系統。
(三)建立并完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將建立在Internet、Extranet和Intranet基礎之上。會計信息傳遞模式將變為\報告主體——信息通道——信息使用者\.網絡方式從企業內部財務信息\孤島\直接轉向客戶、供應商、政府部門及其它相關部門。而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則以價值形式綜合反映企業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運動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與實際生產經營過程及其業績的全部信息。在信息時代,信息理財將綜合運用計算機網絡的超文本、超媒體技術,使信息更形象、直觀,提供多樣化的各類信息,包括數量信息與質量信息、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物質層面的信息和精神層面的信息。
(四)健全財務信息安全防范體系內部控制。完善的內部控制可有效減輕由于內部人員道德風險、系統資源風險和計算機病毒所造成的危害。從軟硬件管理和維護控制、組織機構和人員的管理和控制、系統環境和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檔資料的保護和控制、計算機病毒的預防與消除等各個方面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從制度上保證財務網絡系統的安全運行。
技術控制。在技術上對整個財務網絡系統的各個層次(通信平臺、網絡平臺、操作系統平臺、應用平臺)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規則,建立綜合的多層次的安全體系,在財務軟件中提供周到、強力的數據安全保護。
防火墻。防火墻(Firewall)是建立在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外部網絡接口處的訪問控制系統,它對跨越網絡邊界的信息進行過濾,目的在于防范來自外部的非法訪問,又不影響正常工作,從而為企業設立了一道電子屏障。
數據加密技術。數據加密技術對網絡服務及開放性影響較小,是保護信息通過公共網絡傳輸和防止電子竊聽的首選方法。目前在網絡信息傳輸中,往往組合使用專用密鑰法和公開密鑰法,以充分利用各種方法的優點。
數字簽名。在Internet環境下,電子符號代替了會計數據,磁介質代替了紙介質,財務數據流動過程中的簽字蓋章等傳統手段將完全改變。為驗證對方身份、保證數據完整性,在計算機通信中采用數字簽名這一安全控制手段。基于數字簽名還可建立不可否認機制,也就是說,只要用戶或應用程序已執行某一動作,就不能否認其行動。
安全協議。安全協議是一組規則,詳細說明報文如何\偽裝\以保證它們的安全。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安全協議主要有:安全套層協議(SSL)、安全超文本傳輸協議(S-HTTP)、安全電子交易規范(SET)等。
參考文獻:
[1]尹云嵐,信息時代中的信息管理問題,中國電子商務,2001.12;
正如商品是現代經濟學研究的基本要素和起點一樣,權力則是政治學研究的基本要素和起點。自從國家產生以后,人們就生活在一種權力網絡的社會之中。國家通常包括三大要素:統治權、人民和土地。其中,統治權居于核心地位。所以,政治學經常將國家等同于統治權。這種統治權又可分為政治權力、經濟權力、社會權力和文化權力。其中,政治權力又居于特殊地位,它對國家成員具有強制性、普遍性和難以抗衡的特征。本文所說的權力主要是指政治權力。
權力依靠某種資源而產生,而一旦產生以后又成為可供利用的資源。根據權力的擁有者,權力有著不同的配置方式,并產生相應的權力結構。
權力體現著支配性,任何時候都不會均衡分布。在權力網絡中,總是由一部分人,甚至個別人占有較多權力資源,從而處于權力中心。對于權力中心,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權力內核。由權力內核,一層層推己及人、由近至遠可稱之為權力的邊層,從而構成內核——邊層權力結構。因此,內核——邊層的設定來自于這樣一種事實或假設:權力反映支配——服從關系。在任何一個共同體里,都不可能每個人占有均等的權力資源,也不可能每個人同時作出決定,因而權力的占有及其影響是有差別和層次的。無論是帝國,還是多元民主國家,都有一個擁有最高和最多權力的首腦,區別僅僅在于首腦是否受到制約。
在由統治權、人民、領土構成的國家里,統治權居支配地位。但是,即使在極權制下,統治者也不可能壟斷所有權力資源,對所有人產生同樣的支配、控制和影響力量。人民并不是任何時候都是國家的受動者,在一定條件下甚至是國家的決定者。由此就會產生國家與社會的權力互動關系。
面對領土,統治者行使管轄。統治者在管轄領土社會的過程中必須借助于相應的組織、機構,同時也需要一定的技術手段和支付一定的成本。在土地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一般都實行分級管理。由此就會形成中央與地方的權力關系。在這種權力結構中,中央擁有較多的權力資源,居于主導地位。但地方也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存在,也有可能以各種方式影響中央,特別是那些權力來自民眾的地方與中央的互動性更強。
由權力網絡結構而產生的國家與社會的權力互動、中央與地方的權力互動是我們研究中國改革的基本分析框架。
歷史延續性:內核——邊層結構
現有對中國改革的解釋大多參照前東歐和蘇聯國家。這種對比可以反映不同的改革道路和特色,但無法解釋為什么選擇某一道路,并形成其特色。本文認為,中國的改革主要受其內在邏輯的影響。其重要因素就是內核——邊層權力結構的歷史延續性。
中國最大的歷史傳統是高度分散的小農經濟和大一統的專制集權國家。西方學者大多從專制集權的角度解釋中國,然而這些研究都是以國家完全遮蔽社會、強調單一的集權控制為分析前提的,沒有從國家與社會、中央與地方互動的角度深入分析中國內在權力結構及其變化,也很難有效地解釋中國改革,以致于有學者只好將改革時期稱之為“后全能主義”時代。與所謂“后現代主義”等概念一樣,“后”實際上是缺乏對變革社會進入深入分析的偷懶的模糊性提法。
自秦開始,中國便被稱之帝國,即以皇帝為中心的專制集權國家。中國社會經濟內核是血緣性的小農家戶經濟。專制集權制度在相當程度來自于這種經濟社會結構。根據對權力資源的占有和權力的影響程度,國家和社會形成以皇權為內核的邊層結構。這種內核——邊層結構與家長制由近及遠的差序結構相似。在帝國體制下,盡管皇帝擁有絕對權力,可以支配、控制和影響社會和地方,但并不能完全遮蔽社會和地方,社會和地方仍然存在一定的自主空間,并有可能與權力內核發生互動。而且鄉村基層社會和邊遠地方成為皇權控制最薄弱的邊層。當處于內核的皇權腐敗衰弱或對社會剝奪過度之時,就會出現農民反抗和地方反叛。這一方面可能填覆皇權,另一方面可能促使皇權改善統治。
進入近代以來,內核——邊層的權力結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是權力內核無法應對外部沖擊,并處于經常性更迭狀態;二是權力邊層發生著新的變化,傳統帝國依賴的小農經濟開始解體。同時,內核——邊層的互動也有了新的變化。一方面,隨著現代化的進展,交通、信息、軍事、官僚系統等技術條件得以改進,國家統治權日益向社會和地方深入和延伸,國家行政權和管轄地趨于一體。另一方面,統治成本愈來愈大,并由于革命動員和外部影響,激起基層社會和地方的廣泛反抗。往往革命正是從權力邊緣和統治最薄弱的鄉村社會和邊遠地區開始的。中國革命道路之所以選擇“農村包圍城市”,是為內核——邊層權力結構所支配的。
革命后建立的新統治是將高度離散的社會整合為統一國家的過程,也是改造社會并在改造過程中使權力日趨集中的過程。首先是實行生產資料所有制改造,經濟權力向國家或準國家的集體集中。然后是社會關系改造,社會地位和社會角色取決于國家分配。通過改造,形成國家權力主導的計劃經濟體制和以城市“單位制”和農村“公社制”為基礎的社會結構。但即使在這種權力高度集中的過程中,內核——邊層結構仍然存在。
可控的放權式改革:邊層啟動與內核調控
中國改革為什么會發生,長期以來是一個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術界對改革前的中國缺乏深入的認識。經濟學只是簡單地稱其為計劃經濟體制。從政治學角度看,比較流行的是全能主義。事實上,改革前的中國并沒有真正建立起這樣一種體制,至少在農村沒有“庇護——依賴”機制。改革前,權力內核并不是主要依靠強力控制,相反則是大量的社會動員。所以,從權力結構看,改革前的中國實際是一種統制主義,即權力內核受單一的平均主義意識形態支配,這正是“”盡管1950年代后期便產生并不斷抬頭而反復受到壓制的重要原因所在。
學術界一般都認為中國的改革是分權式改革。這也是一個值得推敲的問題。事實上,中國的改革從開始并沒有分權的明確意識。只是隨著單一體制難以為繼,新的權力內核才考慮下放權力。而且權力內核在“放權”中居于主導地位,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說,中國改革與那種多元權力互動基礎上且有明確制度預期的分權不同,是在權力內核與邊層的互動中發生和發展的“放權式改革”。放權式改革一方面來自于基層社會基于生存理性對統制主義的沖擊,另一方面基于新的權力內核對統制主義及集權制的深刻反思。權力內核的放權改革與邊層沖擊形成互動。因為邊層啟動的改革帶來明顯的收益。這就是新的權力內核最擔憂也是最緊迫的民生問題得到明顯解決,更重要的是創造了一種新的機制,推動著制度創新。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和社會多樣化的取向,使中國改革從技術性變革走向制度性創新。
放權式改革的重要制度后果就是分析,即變壟斷性的單一權力為分享性的多樣性權力。放權式改革的分權后果還表現在政權系統內部。在權力的核心層,起決定性作用的不再只是單個人意志,領導集體的作用愈來愈大。政府能夠在一定范圍內自主行使權力,最重要的是地方獲得愈來愈多的自。當然放權改革必然帶來分權后果,但分權也蘊藏著巨大的風險,即權力內核有可能在分權過程中失去自己的控制力。隨著改革的深化,原有的利益同一性的社會發生分化,出現利益主體多樣化,并伴隨著社會離散、社會脫序、社會失范,甚至社會斷裂。但由于權力內核的有效調控,即保持意識形態的連續性、放權的漸進性等改革方略,使得中國改革始終能夠平穩進行。在中國,權力內核對放權式改革加以調控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運用替代性手段,即首先發育新要素來取代舊要素,并運用新要素承接舊體制遺留下來的問題,重新整合社會。隨著改革深化,權力內核愈來愈注重通過控制和分配資源調整利益關系并控制社會。正因為如此,放權式改革并未削弱權力內核的核心控制力,正是這種核心控制力,使中國的改革能夠在高速推進的過程中保持總體性穩定。
內核與邊層的互動:放權式改革推進
有關儒家仁禮關系的論述,不少學者,如勞思光的“攝禮歸仁”說①、傅佩榮應用外國學者的“一體兩面”②、楊秀宮提出的“仁禮統一”、“仁禮一如”③等,都認為仁和禮是一個相連的整體。至于仁和禮的內部關系,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分析,如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以內外作區分,仁乃內(道德根源) 、禮乃外(道德實踐) ④,又有些學者以“主、次”、“先、后”等來分別指出仁和禮的性質⑤。莊錦章更以《仁的實踐》(“the practice of jen”)一文,把仁解作是一門實踐的東西,并以此帶出禮的重要性,這便更顯出仁和禮緊密的內在關系⑥。然而是否有一套理論不但可以直接透視出仁和禮的結構,還可以很有效地突顯仁和禮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這是有待探討的。在各學者論說的基礎上,筆者首先以符號學的始創人索緒爾對符號結構和特性的闡述來審視儒家仁和禮的結構,接著探討禮的穩定性與變革的問題,最后把符號學的思想融入儒家。在儒家文本方面,筆者取《論語》、《孟子》、《荀子》、《禮記》為主要的分析對象。在符號學理論方面,筆者以索緒爾、黃華新、陳宗明、沙夫等學者的觀點為主要的 參考 。
一、仁與禮å 從符號的特性看仁與禮相輔相成的關系
人類是群體的動物,故在日常生活中都會與別人交際和溝通。符號就是使人類交際和溝通得以成功進行的東西。黃華新、陳宗明在《符號學導論》一書里討論符號的功能時說å“人類的交際是不可能憑空產生,它必須借助于一定的載體才得以進行,而這個載體就是符號。”①另外,波蘭哲學家亞當·沙夫(adam schaff)也說å“符號的明確功能就是作為溝通的媒介和為了溝通的。”②“符號的首要功能是去傳遞某些事物予某人、去告知某人有關某些事物。”③
既然符號與人際溝通有著密切的關系,它的結構如何? 禮是否是符號? 符號的結構和它的交際功能如何可以凸顯儒家禮學觀的現代價值?
(一)所指與能指å索緒爾論符號的結構
費迪南·德·索緒爾( ferdinand de saussure)是符號學的始創人。他的符號學理論是以語言系統來創建的。雖然他的符號學理論是以語言 規律 創建出來的,然而他亦認為這些理論應該可以適用于其他的表意結構,例如禮儀。他說å“我們認為,把禮儀、習慣等等看作是符號,這些事實也將顯得完全是另一種樣子。到那時,人們將會感到有必要把它們劃歸符號學,并用這門 科學 的規律去進行解釋。”④索緒爾認為符號的內部結構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所指( signified) ,一是能指( signifier) ⑤。就語言符號來說,所指是指概念,能指是指音響形象。在這里,索緒爾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符號結構的基本原則。大致來說,一個符號之所以能成為符號,必須有一個概念和一個形體。形體用來承載概念。池上嘉彥指出,由于人心中所想的狀態是屬于概念或態度之類的抽象物,所以在一個人際溝通的語境里,為了使其他人能夠意識到我們心中的所想和情意,那就必須有些有形態的東西作為在生活實踐上的媒介。比方說看見別人哈哈大笑,我們便意識到對方有開心的事情發生了。在此,哈哈大笑就是表示有開心事情發生了這概念的動作形體。又例如 交通 信號燈,看見紅燈這個形體,我們便意識到“禁止通行”這個概念。看見綠燈這個形體,我們便意識到“允許通行”這個概念①。儒家的仁禮結構實質上也正是如此,可以看成為一套符號系統。例如為父母守三年喪這個行為,便是表達孝順這個仁的概念的形體。
(二) 仁禮相輔相成的關系及各自的獨特性
從符號的結構來看,仁與禮的關系是彼此相輔相成的,并各自有獨特的角色———仁自身必然含有實踐的性質;而禮就是仁的外顯形體。“仁”字,漢許慎《說文解字》解作“親”的意思,從人從二。樊遲問仁,孔子回答å“愛人”(《論語·顏淵》) 。荀子也說å“仁,愛也,故親。”(《荀子·大略》)由此可見,“仁”是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確立和存在的。當“仁”需要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確立時,社會上便需要一套大家都認識的言行規范來作為溝通媒介,否則,大家便不知道彼此的情意。例如仁有愛人的意思,若一個孩子跟父母說很愛他們,但永遠都沒有甚么具體行動,大概我們也不怎么覺得那個孩子真的很愛他的父母。究竟怎樣才算發揮了仁心? 在人與人相處之間,道德是怎么樣的東西? 怎樣才得知自己實踐了仁? 別人又如何領會到自己對他的仁心?《禮記·曲禮上》云:“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又《禮記·禮運》云å“人藏其心,不可測度也。美惡皆在其心,不見其色也。欲一以窮之,舍禮何以哉?”這兩段話說明了徒有仁而無禮是不行的。仁無論如何都是需要依靠具體的行為在生活中達成的。而儒家此種以禮成仁、以禮建立或加強人際關系的親和性的價值應是跨越時代的。
只有禮而無仁,儒家又怎么樣評價呢? 從符號的結構來看,若只有事物的形體而沒有事物的概念是不可以的。儒家也是如此。只有禮而無仁是沒有意義的。孔子曾說å“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佾》)又說å“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論語·八佾》)可見,禮需要真實的情感來充實。事實上,在人際交往時,無論是什么時代,一個人若處處行禮,但內心一點敬意也沒有,這樣的虛偽表現對于受事者來說根本起不到任何建立或維系關系的作用,更甚者,還會反過來侵蝕禮本有的溝通功能和道德實踐的意義。這好比在雙方和解的過程里,雖然說“對不起”是和解的禮儀,然而當一個人敷衍地說“對不起”時,“對不起”這句話的內涵實已被侵蝕,道歉的作用固然發揮不到,更甚的是惹來對方的反感。
由此說來,儒家的仁禮關系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仁需要禮才能彰顯,而禮亦需要仁來支撐。
二、禮的穩定性與變革
從 歷史 的角度看,禮是在變的。現今的禮已不同于古時的禮。禮作為符號,跟別人溝通,建立關系,并把仁心在人際之間具體地實踐出來,究竟禮需要穩定性么? 儒家對禮的變更態度是怎么樣呢? 符號學會否協助我們處理這個問題?
(一)從符號看禮穩定性的重要
黃華新、陳宗明認為特定的符號與特定的訊息是相聯系的,這都是人們約定俗成的,一般來說是不能隨意改變的①。
從符號的功能去看,如果符號失去穩定性,可以隨意修改,人們就很難溝通。沙夫就指出,在一個溝通過程里,特定的符號有特定的精神內容,訊息發放者就用這個特定的符號來喚起接收者接收到那個特定的內容。換言之,在溝通的過程里,一個符號的意義須在溝通雙方的眼中都是一樣的②。如果符號任意修改了,溝通雙方對于一個符號就可能產生不同的理解。在缺乏共同理解的情況下,溝通便難成功。比方說,送花是表示愛意,這是大家的共識,若隨意改變,如改送一株草示愛,在缺乏共同理解的情況下,對方便不能成功理解送禮物者的愛意。在道德實踐方面,如果禮的內容不穩定,大眾經常缺乏共識,那么對于一個行為是否道德、恰當或不恰當、完滿或不完滿就難以下判斷,而自己也會無從知曉,不知何以能做得最好。比方說孝順,怎樣才算是孝順? 如果人人演繹孝順的方式都不同,對于一個想孝順父母的人來說,哪種方式才是最好? 又對于父母來說,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孝順自己呢? 由此可見,禮似乎是需要穩定性的。
索緒爾在論語言符號的穩定性時,也談及語言符號的穩定需要③。這也可以作為論述符號穩定需要的一個重要 參考 。索緒爾認為符號有一項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區別事物。一個符號的價值是在其他符號價值的映襯下才顯現的。比方說海和河,兩個符號的意思雖然都是由水構成的,但海在河這個概念的對照下,便顯出其不同,海代表一個容水量極大的空間;河在海的襯托下,就代表一個容水量少的空間。如果只有海或河其中一個符號,以上的區別意義便馬上消失。當區別意義消失時,索緒爾就認為符號的價值也就失去了。如果人隨意地對符號作出修改,所去除的可能不止是一個符號的意義,而是一連串符號的區別意義,就好像去除海或河其中一個符號,實質上所去除的不止是海或河其中一方的意思,而是兩個意思的區別。在人際溝通里,區別是很重要的,它為人的行為作出指導,指導人如何因應不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回應。禮跟以上所說的語言符號一樣,有著區別事物的作用。在儒家的禮文中隨處皆可見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身份都有不同的行為規范。這些不同行為規范的背后就是扮演著區別的功能,有區別個人身份的,有區別場合的等等。舉例來說:
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頤。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幾杖,行役以婦人,適四方乘安車,自稱曰老夫,于其國則稱名,越國而問焉,必告之以其制。(《禮記·曲禮上》)
在以上《禮記·曲禮上》的例子里,即使變更其中一部分的禮文,比方說“人生十年曰幼”變為“人生五年曰幼”或“人生十五年曰幼”或干脆把“幼”刪掉,其它禮文的區別意義也會受到影響,原本每個稱謂之區別是相隔十年,現在把稱“幼”的年期增長或縮短或刪除,那么二十還是稱弱嗎? 三十還是稱壯嗎? 在這里,筆者并不是表示永遠都不可改禮,而想指出在改禮時須考慮及照顧到一個整體的影響,謹慎地作決定。
(二)儒家禮學的變革態度
在儒家的禮學精神里,從儒家把禮文仔細地記錄下來,相傳子孫,可見儒家對禮穩定性的重視。而以上的分析,筆者認為正是補充儒家重視禮的穩定性的 現代 解說。若禮是需要穩定性的,但 歷史 和時間的變遷都說明了禮是會改變的。《禮記》和《論語》都有有關禮會改變的記述:
古者以周尺八尺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為步。古者百畝,當今東田百四十六畝三十步。古者百里,當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禮記·王制》)子張問å“十世可知也?”子曰å“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為政》)禮既然需要穩定性,但又會改變,那么該如何解決禮的穩定和改變之間的張力呢? 大概這里有兩個方向可以進行探索:第一,禮的穩定需要和變革需要有沒有先后之分? 第
二,禮的改變原則是什么?
談及禮的穩定需要和變革需要的先后之分,可進一步分析以上《論語·為政》有關禮改變的引文。
子張問å“十世可知也?”子曰å“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為政》)上述的文句很清楚地描述出禮是先承傳而后變革,那就是說,禮應先有穩定的狀態,然后才能進行改革。事實上,若禮不先處于穩定的狀態,哪里有基礎去進行改變? 故此,殷禮的變革是在繼承夏禮之后,周禮的變革是在繼承殷禮之后。還有,若禮不具有穩定的狀態,哪里能稱“禮”呢? 孔子曰å“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論語·顏淵》)禮是有約束性的,如果禮的本身就是一團處于變革的東西,哪里有約束的效力? 怎樣給予人方向去約束自己? 所以禮的改革應奠定在禮的穩定的基礎之上。至于儒家的改禮準則是什么? 這些準則如何平衡禮的穩定和變革的張力? 《論語·子罕》有段記載,可作分析å
子曰å“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1.新的經營環境已經改變了企業競爭的基礎、內容和形式。可以說,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生在企業管理實踐中的種種變革,包括企業信息化、業務流程重組、組織扁平化、虛擬企業、學習型組織、電子商務等,正在改變著企業競爭的內涵和形式,是企業面對信息化環境的壓力求生存和發展而做出的自我調整。
2.當代管理實踐的發展與企業信息化有著密切的關系。以全面質量管理為中心的企業管理工作需要信息技術的幫助,而企業在推進信息化的過程中,又必將融合全面質量等管理工作的理念與內涵。信息技術是促使組織結構變革的催化劑。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的企業業務重組也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對市場反應能力和各部門間協作的要求不斷提高,組織結構的變革勢在必行,而信息技術正好為新型組織中的溝通和協調提供了高效的工具,使這種變革順理成章。縱觀企業組織結構的演變,包括組織結構趨于扁平化、高效的業務小組、虛擬企業、知識聯盟等等,無不打上了信息技術的烙印。同時,組織結構變革又是發揮信息技術優勢的前提,企業信息化的實施總是以一定的組織結構為載體的。
3.商務的電子化促進了企業的供應鏈管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生產率和產品產量在競爭中已不再占絕對優勢,供應鏈管理的價值作用越來越凸顯,它能夠跨越企業邊界,建立一種跨企業協作,以追求和分享市場機會。企業開始集成自身內部的資源,企業的運營模式也從以自我為原動力的“推式”運作轉變為以客戶需求為原動力的“拉式”運作。這是因為供應鏈管理覆蓋了從供應商到客戶的全過程,包括外購、制造分銷、庫存管理、運輸倉儲、客戶服務等。所有這些涉及的資源和環節,使供應鏈的管理就變得越來越復雜,而信息技術的先進性恰恰為其提供了有效運作的重要條件。
二、企業信息化需要面向企業管理
企業信息化是先進的管理思想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應用過程,而信息技術的商業應用價值也在于促進企業管理的科學化。隨著信息技術在企業各個管理層面的應用和滲透,其影響必然波及企業的戰略發展、組織結構、規劃策劃、管理制度、協調控制、企業文化等等。因此,企業信息化的實施應該與企業的制度創新、組織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等結合起來。
成功的企業信息化建設應成為推動企業管理變革的契機,從而促進企業管理的優化。然而不少企業對這點認識不足。面對傳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對信息技術應用的抵制與阻礙,他們往往是用現代化的手段去重復、模仿傳統的業務處理流程,而沒有或者不敢去觸動所有的管理方式、管理模式,更不用說變革組織結構了。一些企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往往只是從加強數據處理能力、減少差錯或節省成本等表面的作用去理解和認識。必須明白,企業信息化應致力于從深層次觸動企業進行管理變革,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以及先進的管理思想、方法重塑企業。從實質上看,信息技術的挑戰是如何認識信息技術對開發普及知識并使之成為企業競爭優勢的潛在能力。企業高層管理者面臨的主要挑戰不在于設計一種更高效的數據處理系統,而在于創造一種能使人們能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資源的管理環境。
一般來說,為了充分釋放信息技術在企業應用中的價值,順利地實現管理變革,企業需要經歷以下三個轉型過程,即重新組織企業的經營活動,為企業引進信息技術營造良好的管理環境;構建信息技術結構,為信息技術應用建立良好的框架;將信息系統的功能與整個企業組織的經營管理活動結合起來,達到管理出效益的目的。
三、企業信息化進程的基本步驟
1.解決企業基礎管理問題。我國企業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是信息基礎建設,而不是電子商務等內容。在這一階段企業首先要進行的是企業信息化準備工作,也就是說企業所有的資源是不是已經被信息化或是數字化了。企業信息化不只在于引進系統,而應重在應用,致力于企業資源的數字化處理。有的企業沒有建立起標準化的制度和體制,每個部門對同一的資源根據自己的理解數字化,結果出現了同一產品在不同部門中的編碼和命名不一致,從而造成了混亂。
2.實現企業一體化的集成管理。企業應確認內部的基礎管理是否規范化,基本管理的流程是不是通過信息化的手法來實現的,諸如產、供、銷的業務是否連貫,財務處理是否規范,與業務處理是否實現一體化,是否具備實時有效的計劃和預算等。特別要注意的是電算化和信息化的區別,僅僅用計算機來代替手工工作只能是電算化,是企業信息化最初級的階段,不應認為電算化就是對企業資源最有效的利用。在企業流程信息化過程中,改革傳統的業務結構,以業務流為導向優化業務方式,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獲得最大的利潤,這才是集成化管理的目標。信息化的結果是加速業務的運作,如果不對不合理的流程、規范、標準進行變革,其結果是加劇了不合理,造成投資的浪費。
3.實現對外部資源的利用。通過對外部資源的利用,實現對企業間的供應鏈、客戶關系等的有效管理。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企業在有效管理內部資源的同時,必須更注重外部的工作,跟蹤客戶的情況,開發市場,密切與供應商的聯系,迅速作出對市場變化的第一反應,適應變化了的環境,從而獲得領先的地位。
四、企業信息化實施過程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創造性地應用信息技術。企業信息化的需求并不是顯而易見的,它需要企業認真思考自身的使命、任務和具體的業務。利用信息系統的目的是獲取業務上的競爭優勢,需要企業嚴肅審查自身的機構、人員和管理模式,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選擇信息系統。企業信息化不是片面地追求自動化,企業需要創造性地應用信息技術。自動化曾經是人們熱衷追求的事物,但是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市場需求的變化,自動化已不再像工業時代那樣輝煌了。伴隨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需要提高對變化的反應能力,即提高企業的“智商”。企業的“智商”水平取決于企業收集、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供應問題就是研究如何滿足需求的問題,并把需求轉化為科學技術的解決方案。供應問題也不是簡單地購買硬件或管理軟件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企業管理軟件商業化對企業信息化建設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在企業信息化過程中,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引進一些管理軟件,但要把握“度”,切不可把企業信息化與引進企業管理軟件等同起來。企業信息化建設與企業整體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在個性化、敏捷化成為企業基本生存戰略的今天,企業不應滿世界地尋找和購買那些管理軟件,以致企業管理屈從于管理軟件的膨脹而浪費資源。信息化是一項長期的漸進的工作,企業應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逐步學會應用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