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6:4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自主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從主體教育論出發,現代教育觀強調要讓學生學會做主人,教師必須先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意識,再加強學生自身主體意識,通過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來展示學生主體人格。由于長期受傳統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縛,學生已經習慣于做一個在家服從家長,在校順從老師的乖孩子,但隨著競爭的不斷加劇,按傳統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乖孩子已遠不能適應時展的要求。因此,教師不僅要自己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更要幫助學生擺脫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真正成為教育主體。
在實踐中,筆者通過組織一系列“小主人”活動,如“我是班級小主人”、“我愛我班”、“我為班級添光彩”等班隊活動,告訴學生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建設學生自主管理型班級打下了扎實的思想基礎。
二、改革班級管理模式,建設學生自主管理型模式。
現在的班級管理,班主任大多事無巨細,一統到底,形成了老師怎么說,學生怎么做,即使班干部其定位也只是老師的助手,如何把班級還給學生,讓每個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必須改革現在的班級管理模式。對此,筆者作了有益的探索。
首先,改革班干部選舉辦法。以前,班干部通常由老師指定,或老師提名學生選,或者直接由學生無記名投票產生,雖然后現兩者也屬民主選舉,但學生頭腦中有一種定勢,即老師經常表揚的一定是好學生,是班干部,形成了每年選出的班干部總是那幾個成績好的好學生。在實踐中,筆者采取了學生競選的形式,只要自認為哪個職位適合你即可參加競選,每個候選人進行一周左右的實際工作,展示自己才華,然后由學生投票決定正式人選。通過參與競選,使學生有了自我表現的機會,有了獲得成功的機會,使一些成績不太優秀但工作能力強的學生脫穎而出,更使成績優秀的孩子也注重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質與能力。
其次,改革了班級干部設置體制。筆者在實踐中,把原來的幾名班委擴充厲班級委員會,設正、副班長負責,在班級委員會下設學習部、體育部、勞動部、宣傳部等,開展日常管理工作,各部除設部長外(部長由選舉產生),部長還可以按需招聘助理、干事等,這樣可以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人精神,鍛煉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使更多的學生在班級管理活動中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
再次,建立健全監督機制。筆者通過在班級委員會外,另設一個獨立的紀檢部,其組成人員由學生輪流擔任,以監督、檢查班級委員會的工作,如果學生對班級委員會、各部工作有意見,可以向紀檢部進行投訴,由紀檢部進行調查處理,并作出匯報。這樣,使學生在行使班級管理權力的同時,更感到了一種責任,一種制約,一種監督,從而不斷完善其工作。
最后,引入競爭機制,增強危機意識與合作意識。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讓學生在班級管理中參與競爭,可以使學生在競爭中既培養了競爭意識,又提高了競爭能力,同時養成了學生自強自立,自信向上,堅韌頑強的品格。通過期末述職考評、末席淘汰等方法,使每個參與管理的學生有一種危機感,使他們知難而上,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同時,在競爭中,更強調一種合作意識,使他們看到只有合作起來,團結起來,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使學生能嘗試建立一種民主、合諧、平等的人際關系,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創設自主管理氛圍。
1993年國務院關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指出:積極推進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的招生收費改革和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逐步實行學生繳費上學,大多數畢業生自主擇業的制度。此后,上大學免費制度在我國逐漸成為歷史。近些年我國城鄉居民以及行業之間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高校學費也日漸增長,高校貧困生問題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據有關部門統計,1996年全國高校貧困生大約有幾十萬,1999年有100萬,2006年有400多萬。2009年達到了527萬,占全部在校生總人數的23.06%;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有166.1萬,占全部在校生總人數的7.27%。從以上數字可以看出,高校貧困生數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一、高校貧困生問題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近幾年陸續出臺了一系列資助貧困生的措施
2007年《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國發[2007]13號)及其配套辦法頒布實施后教育管理論文,國家在高等學校初步建立起了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等“獎、貸、助、補、減”有機結合多元混合的高校貧困生資助政策體系。
1.國家獎學金和助學金制度
中央設立國家獎學金,用于獎勵高校在校生別優秀的學生,每年獎勵5萬名,標準為每生每年8000元。中央和地方共同設立國家國家勵志獎學金,用于品學兼優的家庭困難學生,資助面平均約占全國高校在校生的3%,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5000元。另外專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設立國家助學金,資助比例約占全國高校在校生的20%,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2000元。
2. 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是由政府主導、財政貼息、財政和高校共同給予銀行一定風險補償金,銀行、教育行政部門與高校共同操作的,幫助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支付在校學習期間所需的學費、住宿費及生活費的銀行貸款。助學貸款是信用貸款,學生不需要辦理貸款擔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諾按期還款,并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勤工助學
勤工助學是指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合法報酬,用于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的社會實踐活動。國家設立專項資金用于參加勤工助學的學生,參加勤工助學的學生工作時間原則上每周不超過8小時,每月不超過40小時。按月計酬的崗位以每月40個工時的酬金原則上不低于當地政府或有關部門制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計酬基準,可適當上下浮動。按小時計酬的崗位每小時酬金參照學校當地政府或有關部門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準合理確定,原則上不低于每小時8元人民幣。
另外國家資助政策體系還包括“綠色通道”、學費減免、國家助學貸款風險補償、校內無息借款、校內獎助學金和特殊困難補助等。
國家資助政策的實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貧困生家庭的經濟負擔,緩解了貧困生因較高學雜費造成的生活壓力,基本保證了他們順利完成學業。資助政策讓貧困生強烈地感受到黨和政府的“以人為本”的教育關懷理念,增強了他們為人民服務,報效社會的感恩意識。據筆者做的一份關于關于貧困生的調查顯示,70%以上受資助的貧困生對國家資助政策表示滿意。
二、我國貧困生資助政策需要進一步完善
但是,目前我國高校貧困生資助政策體系還不夠完善教育管理論文,仍然停留在“無償資助為主,有償資助為輔”的階段。國家助學貸款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發揮,貧困生參加勤工助學的積極性不高,對國家助學金的依賴性心理較重,貧困生自我脫貧的“造血功能”不足,另外國家資助政策在具體落實時也存在偏差,這些都需要進行改革和不斷創新,從整體上看,目前我國貧困生資助政策存在以下幾個較為普遍的問題。
第一,貧困生認定存在問題。
教育部、財政部在1993年的《關于對高等學校生活特別困難的學生進行資助的通知》中提到,所謂貧困生,是指國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中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教育費用,或支付教育費用很困難的學生。高校在向新生寄送錄取通知書時,同時寄送《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在每學年結束之前,也向在校生發放此表。主要內容有兩項,一項是家庭成員情況,要求填寫職業、年收入和健康狀況;另一項是影響家庭經濟狀況有關信息,內容有家庭人均年收入狀況、家庭遭受自然災害和突發意外事件以及家庭成員身體狀況、失業情況等。如果學生能夠如實填寫上述內容,學生家庭所在地鄉鎮或街道民政部門能夠負責任地實地考察后加蓋公章予以確認,貧困生的認定應該不成問題。事實上,很多學生不實事求是地填寫信息,再加上民政部門把關不太嚴格,致使學生入校或開學后虛假家庭情況調查表如雪花般飛往學校,給貧困生的認定工作帶來困難,畢竟學校也沒有條件去學生的家鄉逐一做調查。據筆者做的調查顯示教育管理論文,65%的學生都認為自己周圍有虛假的“假貧困生”。
另外貧困生資助程序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大部分高校在貧困生認定中采取名額分配的方法,學校將總名額按人數分配到院系,院系再將指標分配到班級,沒有按照所在班級的實際貧困生數進行資助。這樣勢必造成資源分配的不公,結果使得原本不需要資助的學生得到了資助,而較多貧困生的班級卻很多人得不到資助。
第二,勤工助學崗位缺乏,學生勤工助學的收入偏低,報酬未按國家規定執行,校外勤工助學的資源開發不足。
據了解,很多高校勤工助學的工資每月每生大約200元,有些甚至低于這個數,遠遠低于國家規定的當地政府或有關部門制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標準。并且勤工助學的崗位技術含量較低,大多為衛生清潔崗等“勞務型”崗位,未能充分發揮學生專業優勢和自身特點,因而學生參加勤工助學的積極性不高。很多高校還引進了物業公司管理校園,也與勤工助學的學生形成了“爭飯碗”的局面。目前貧困生勤工助學主要利用的是校內資源,豐富的社會資源還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第三,貧困生雖然獲得了物質資助,但缺乏必要的心理救助。
調查發現貧困生普遍存在心理自卑現象,很多貧困生的金錢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發生扭曲,自我調控、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差。貧困生在接收物質救助的同時,精神上卻無法脫貧。大部分高校都設有學生心理咨詢室,但因貧困前來尋求心理救助的人寥寥無幾。貧困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缺乏穩定的機制保障,很容易造成有事臨時解決,沒事無人過問的被動局面。2007年發生的云南大學馬加爵殺人案便是貧困生心理問題引發的典型案例。
第四,目前我國的貧困生資助體系缺乏全社會的參與。
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還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不斷地摸索教育管理論文,令人可喜的是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在逐年提高,2009年達到了12231.09億元,比上年增加了0.26個百分點,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生均預算內事業費支出為8542.30元,比2008年的7577.71元增長12.73%。2007年國家推行的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制度也為千萬貧困學生帶來了免費接受高等教育的福音,可以預見將來免費學校免費專業的覆蓋面一定會繼續擴大。2006年教育部設立了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現在很多高校都設立了學生資助辦公室,建立了貧困生檔案,并成立了評定貧困生的監督機構,這些都是積極有益的探索。
三、結語
資助優秀貧困大學生成才是我國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我國高等教育公平的實現,促進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發展,構建和諧校園,創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貧困生資助政策體系是一個長期、規范、系統的制度設計,是治本之策、長遠之計。在國家政策的有利扶持下,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未來的資助貧困生政策會更加程序化、法律化和制度化,一個健全完善的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實現。
[參考文獻]
[1]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資助政策執行情況[EB/OL].教育部網站moe.edu.cn/.
[2]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網xszz.cee.edu.cn/.
[3]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Z]. 國發[2007]13號,2007.
[4]教育部財政部關于認真做好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Z]. 教財[2007]8號,2007.
[5]陳至立.在全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Z]. 2007-5-16.
[6]周濟.加強領導細化管理狠抓落實——在全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會議上的發言[Z]. 2007-5-16.
[7]陳艷.當前我國高校貧困生界定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文教資料,2008.
“傳授式”的教學方式和被動的“接受式”學習方法,往往教師“教”的過分夸張,漠視、淹沒學生“學”的主體地位。“傳授式”的教學方式往往是為“教什么”,“如何教”等因素而設計,考慮教材多,考慮學生少,這樣學生是“他主”的,不是“自主”的。因此在呼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新課程改革中,“傳授式”的教學方式遭到了否定,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勢在必行。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專家對自主學習的實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雖然存在著不同的學派,但對其中心內容的認識基本是一致的,對其在教育中的地位都是十分肯定的。
自主學習又稱自我調節學習,一般是指學習者自覺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自主學習強調形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因此,在呼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新課程標準理念下,教師的主導作用貴在塑造學習主體,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自動權,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實現自我發展而主動的、積極的參與學習。為此,本人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探究性學習方法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核心。
美國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J.S.Bruner)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他主張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學、探索、發現來獲得科學知識。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說:“教任何功課的最終目的是在于達到不教……”,我國古語“供人以魚,只解一餐;教人以漁,終身受用。”都說明了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性,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核心。
很多學生對新奇神秘的化學現象好奇,但是往往停留在表面現象上,往往忽視了對不理解的事情進行深入研究,缺乏探究性。因此教師要在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肯定學生的好奇心的基礎上,應鼓勵學生多問“為什么”,培養學生“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激發探究意識;教師還可以適當地對學生進行一些專項訓練如對學生提出疑問,或一些有趣的問題,讓學生課后通過實驗、查資料、討論等等方法去找到答案,在恰當的時候檢查學生的研究情況,并提出自己的意見。通過這些形式培養學生探究性的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做CO還原CuO的實驗時,教材中介紹了兩種處理尾氣的方法:①用氣球收集尾氣;②改進實驗裝置用酒精燈的火焰燃燒掉CO。利用這兩套裝置,引導學生分析各裝置的利弊。①.氣球吸收不方便、不保險;②.用酒精燈火焰處理不節省。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提出各自的處理方案,集思廣益,同學們一致認為以循環利用法來處理尾氣是一種更好的方法。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去進行實驗驗證。實驗結果表明,還原同樣多的CuO,采用循環利用法可以減少CO的用量。
2.自主學習追求的目標是形成良好的創造品質,良好的創造品質又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一個具有開拓精神、創造品質的人才能不囿于傳統、安于現狀,不盲目從眾、唯上、唯書;才能面向未來,求真務實,勇于進取,樂于改革,歡迎新事物、新觀念,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并尊重別人的勞動、貢獻,注重效率、效益;才能目標明確,思路開闊,想象豐富,興趣廣泛,善于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行為方式,表現出較強的適應力和應變力;才能對自己的力量和別人的力量充滿信心。一個具有良好創造品質的人,往往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會更加自覺地自主學習。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創造品質,促進自主學習,我們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首先培養充分的自信心。為了使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形成創造的自信心,必須給其自由的環境。教師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科學面前師生平等。教師應重視每一個學生的觀點和問題,使課堂上洋溢著寬松和諧、探索進取的氣氛。教師應及時對好的方面予以肯定和表揚,更不要忘記對出錯者予以耐心指導和鼓勵。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得到了重視,自信心自然越來越充分。
其次培養創造的意志力。創造過程是一種探索過程,成功與失敗共存于整個過程中。那種自覺的、頑強的、勤奮的、實事求是的、百折不撓的、敢想敢干的精神,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心理素質。化學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通過化學領域中諸如科學家獻身科學的感人事跡,激勵學生增強創造意志。化學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設計應長期堅持的化學實驗,如水質監測,其監測的時間可以是半年、一年,甚至幾年,其監測的項目有很多,如PH測定、硬度、富營養化、跨學科如物種數量和種類及變化等等。教師應不斷檢查堅持者的實驗情況、實驗成果,給予必要的鼓勵與幫助。化學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組建化學興趣小組,鼓勵他們勇于實踐,在實踐中增強自己的創造意志力,同時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
3.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根本保證。
以探究性學習為核心,以培養學生創造品質為目標的自主學習,如果缺乏一定的保證,其結果只能是“紙上談兵”,因此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根本保證。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生不僅是教學的對象,而且是教學的主體,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主人。學生的種種能力不是單純的“教”就能培養出來的,教師給學生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識要靠學生自主去學習、掌握,大量的社會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要靠學生自己去分析、解決。“施教之功,貴在引導,妙在開竅”。故教師的職責不僅在于“教”,更重要的在于運用恰當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活動的自覺性、自主性、創造性。
3-1保護好奇心是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興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可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我們教師經常無意識地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而對好奇心的扼殺,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愛因斯坦說過:“我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對事物的好奇心”。化學是揭示物質組成、結構、性質、變化以及合成的自然科學。受好奇心的驅使學生會問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教師應該給予重視和鼓勵,不要害怕和阻止學生的“好問”,不要諷刺和貶低學生的“怪問”;教師要培養和表揚學生的勤于提問,不要限制和壓抑學生的“多問”;教師要指導和啟迪學生仔細觀察周圍環境中的化學現象而廣于提問,敢于提問,甚至善于提問,而且問得頗有見地、切中要害。這樣從根本上保護了學生的好奇心。不僅如此教師還應深入學科知識,創造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深奧道理,激發其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為此,在課堂教學中,可利用較奇特的實驗現象、懸念式提問、新奇的故事、不同于慣常結果的實驗方法等等,易使學生情緒處于亢奮、激動之中,在這種情感的刺激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去探索,揭示“奇”的奧妙,形成“我要學”的氛圍,達到提高自主學習意識的目的。如“魔棒”點火、荒郊野外的夜晚“鬼火”、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的植被特別茂盛、豆科植物不用施肥就特別粗壯,化學中有許多這樣的好材料。
3-2培養適度的批判精神能激發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熱情。
中國的傳統教育一直在培養“乖孩子”、“聽話的孩子”,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直在培養會做題的孩子。這樣的學生對老師教的、課本上的知識奉為“圣旨”;這樣的學生迷信權威,崇信書本;這樣的學生缺乏主動性、獨立性,面臨選擇時束手無策,難置可否,結果放棄思考,人云亦云,窒息創造。“疑而啟思,疑而生變”,在對事物的質疑中,學生不是以一種被動接受的閉合思維方式參與到認識過程中,它是一般思維發展到創造性思維鏈上的關節點,所以化學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批判性地吸收化學科學的精華。化學科學中的許多規律的認識過程總是由簡單到復雜、甚至由錯誤到科學,教師不應是簡簡單單的傳授,可以引導學生再來一次“創造”,讓學生有成就感,激發自主學習的熱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尋幽探微,窮根究底,最終才能有所發現與創造。例如學習苯的分子結構時,讓學生正確地去理解凱庫勒式的積極意義,又要讓學生通過性質的學習認識到它的局限性,激發學生更加強烈的求知欲──苯的分子結構到底是怎樣的?有沒有比我們現有的課本上更科學的解釋。
3-3發展學生的創造想象力能激發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欲望。創造想象力是創造的核心,是創造的源泉,能激發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欲望。教師可以通過幫助學生發揮想象力、啟迪和鼓勵聯想、設計一些化學問題進行想象力訓練等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想象力。如:引入有機物的概念時可以讓學生發揮充分的想象力──沒有有機物的世界會是怎樣,有機物是怎樣形成的……;在學習氫鍵時激發學生想象如果水分子之間沒有氫鍵,我們的地球會怎樣、若外星球也有生命但沒水,那么那種物質會相當于水的作用;在甲烷分子的立體結構教學時,可提示學生你由此還會發現哪些物質的分子結構也為正四面體結構、有沒有離子的結構也為正四面體結構、有沒有哪些物質雖然不是由分子和離子構成但其中存在正四面體結構;甲烷的一氯代物無同分異構體、乙烷的一氯代物無同分異構體、2,2–二甲基丙烷的一氯代物無同分異構體,由此總結出什么樣的規律,又怎樣運用此規律有所發現。
3-4加強實驗和觀察是培養學生化學學科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途徑。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驗證、探索、創造的可靠手段。觀察是創造的入門階段,要創造就要有新發現,觀察是發現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敏銳的觀察能力來自于訓練有素的觀察技能與問題意識的結合。平時觀察到的、偶爾發現的奇異的化學現象要探索它的實質就要動手作實驗。因此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扎實的化學基本實驗技能是學生創造思維、創造實踐的根基,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途徑。在這方面以下幾點應特別注意:
(1)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品質,端正觀察態度,教給學生觀察方法。教師應根據所觀察事物的特點,指導學生從大到小、由遠及近、由點到面、由短期到長期、由宏觀到微觀,使學生學會全面、系統地觀察,訓練出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如在“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時,就應該引導學生不應停留在金屬鈉在水面上“跑來跑去”這一“好玩”的實驗現象,而應引導學生觀察到鈉浮在水面上、反應放出氣體、液體顏色變化、滋滋的聲音等等實驗現象。只有現象觀察全面了,才有可能結合其他知識徹底搞清“鈉與水反應”的實質。
(2)注重課堂演示實驗,同時注重開闊學生視野。課堂演示實驗應盡量讓學生去觀察實驗現象,切勿包做包講。當然,僅僅觀察課堂演示實驗還是不夠的,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化工生產中的實驗現象。如:家中的食鹽為什么會變潮?“樂山大佛”為什么慢慢被侵蝕,又怎樣保護?為什么要興建火力發電廠、而為什么又要關閉一些小型火力發電廠?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飲用?
(3)要注重驗證性實驗。化學教材中很多是驗證性實驗,通過這些實驗培養學生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實驗基本方法。應該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使用常見的儀器,組裝儀器,自己作實驗,而不應該操縱學生實驗。學生實驗失敗時,應該及時地幫助他找到失敗的原因。
(4)要精心設計探索性實驗,甚至可以將一些驗證性實驗改成探索性實驗。探索性實驗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如在進行“氫氧化亞鐵的制備和性質實驗”時,就可以先按照常規的膠頭滴管的使用方法,觀察實驗現象,同時引導學生辨別紅褐色沉淀的本質,提出問題──為什么沒有得到大量的氫氧化亞鐵,怎樣得到大量的氫氧化亞鐵,學生可以各抒己見,甚至還可以對課本上的實驗方法加以改進,這樣學生不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經過探索獲取了知識,還獲取了方法。
3-5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開展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和策略理論,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初的美國,并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業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被譽為“近十幾年來最成功和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合作學習是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以小組總體表現為評價依據的教學組織模式。因此,合作學習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發展創新能力的很好的突破口,是探究性學習的重要組織形式,也是自主學習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合作小組的成員既有明確的分工,又圍繞共同的任務而相互合作,協調統一,貢獻各自的智慧,達成統一的目標。在不同的合作學習中,各角色進行互換,使得學生各方面得到鍛煉。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知識的構建,學生是主動參與的,小組成員是平等的,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這自主學習所要求的。
精心設計討論問題是合作學習的基礎。合作學是圍繞某些問題進行的,精心設計討論問題也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基礎。教師在設計討論問題時應遵循適度性原則,討論問題應當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但不能太難,不能超過學生的能力范圍;也不能太簡單,否則流于形式。教師在設計討論問題時應遵循階梯性原則,不斷拓寬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同時也要考慮到滿足異質小組內不同學生水平的需要,充分發揮互助合作的功能。例如學習SO42-的檢驗方法時可設置下面一系列問題:①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何現象,再加入鹽酸有何現象,鹽酸有何作用?②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再加入鹽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嗎?③某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再加入HNO3,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嗎?④你組認為檢驗SO42-的最嚴密的方案是什么?教師在設計討論問題時應遵循開放性原則,在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的理念;還要吃透學生,精心設計既有聯系性又有開放性的化學問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產生合作學習的欲望,把學生的自主學習引向深入。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硫的污染”時可布置以下開放性問題:①何為酸雨?酸雨有什么危害?②酸雨是怎樣形成的?③空氣中的SO2主要來源?④如何防治酸雨?
1加大建筑經濟成本管理體系的建設
企業擁有健全的建筑經濟成本管理體系是實現建筑經濟成本管理達到預期效果的基本保證。建筑企業要對成本管理機構的設置進行優化,明確各部門職能,具體到每個人的職責分工都要明確,充分發揮各個系統人員的作用,使各部門之前通力合作,提高建筑經濟成本管理的效率效果,使企業內部成本管理能力得到不斷加強。
2加強資金管控意識,提高業務人員水平
要想做好資金管理,必須先從思想上下功夫。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使人措不及防,沒有準備,因此必須提高業務人員的資金管控意識,提高業務人員處理風險水平,遇到特殊情況能夠對資金進行有效的調控,避免出現資金緊張的局面。同時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成本管理方面的培訓,讓他們從根本上認識到成本控制、資金管控的重要性,加強他們的成本管理意識,為企業資金建設提供思想保障。
3制定科學合理的資金使用方案
施工資金的使用一定要有一個科學合理地計劃,根據每個施工項目的實際情況制定明確的方案,依靠這些方案來降低消耗,控制成本,節約資金。在進行建設經濟管理的時候,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對環境做詳細的調查研究,盡量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比如在施工前對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科學性和經濟性都要進行綜合考慮,對資金使用有一個合理的規劃,通過對每個環節的工作的細化,選擇最優方案,使各個階段的數據準確、科學,能夠將施工過程的資金走向更加明朗、清楚、具體、避免浪費。
4加強施工期間的資金管理保證合同
在施工之前都能完成相關的審查程序,做好開工前的項目策劃工作,根據項目和企業的實際情況,通過實際考察調研,經過各個部門的研究,修訂,選擇最佳的施工設備和施工材料,設計最優的施工組織計劃,在施工過程中還要細化到每個施工工序,制定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一般施工過程中材料設備的成本和分包成本要占整個項目成本造價的80%以上,因此做好這兩部分的成本控制尤為重要。首先采用招標的模式對材料商和分包商進行篩選,選擇那些誠信、質量比較好的,價格比較合理的合作者。對那些不需要招標的材料和設備,購買前首先要做市場調查,比質比價,貨比三家,進場時也要把好質量關,進場后也要做好材料設備的保養和存放,防止因保存、保養不當造成材料和設備的損壞,丟失,失效,質量下降等。建筑經濟成本管理是在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工期基礎上最大限度控制工程成本,施工中根據施工前計劃好的預期方案保質、保量的進行施工,保證不無故延長工期,沒有質量不合格品導致的返工,不發生安全事故,就是為企業節約資金。那些一味追求低成本而忽視安全質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的,不但不能實現施工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還會因為他們的行為造成更大的損失,質量不達標,出現安全事故,不但經濟造成損失,還會使企業名譽受損。要把資金集中起來統一管理,為施工進度提供保障。對施工中過程中用到的設備材料嚴格控制,盡量提高設備使用率,防止設備閑置,材料進場質量也要嚴格把關,保證質量,嚴禁使用過程中造成各種浪費,加強安全隱患的排查,發現隱患要徹底整改,降低成本風險。
5嚴格執行成本核算和成本考核制度
成本核算對整個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和整個建筑企業的發展都起到重要作用,而成本考核是對整個成本管理過程的監督與激勵,有利于成本管理的開展,因此要做好建筑經理成本管理必須嚴格執行這兩項制度。在成本核算時要避免出現概念不清的現象,不能隨意改變程序,保證成本核算工作的規范與標準,采用正確核算方法,認真核算,盡可能地避免誤差。強化建筑經濟成本運行的監督,明確監督執行主體,采用多種監督方式,確保監督的實效性。對項目管理人員進行競聘上崗,統一管理,對那些成本控制好的,實現企業利潤目標的項目管理人員實行項目兌現制度,以此激發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參與成本管理的積極性,增強責任感,從而激勵項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要求在施工結束后要加強竣工驗收,提高結算效率,爭取早日回收資金。
2.擅自擴大或縮小救助范圍。有的為了對不符合條件的對象實施醫療救助,臨時將患者定為低保戶,實施低保戶醫療救助后即取消低保資格;有的違規將醫療救助資金撥到福利院,以彌補經費的不足;有的對不屬于救助病種范圍的患者實施了醫療救助;有的又縮小了救助范圍,僅對城鎮低保邊緣戶實施醫療救助,而農村低保邊緣戶未納入醫療救助范圍。
3.救助程序執行不嚴格,救助檔案資料不全。在醫療救助的審批、審核中,工作人員很少按規定入戶核查,僅憑一些證明和藥費單據就直接進行審批。基層民政部門雖然建立了醫療救助檔案,但檔案登記內容殘缺不全,不能完整地反映受助人參加醫保情況、住院醫療費用總額、醫保報銷情況、個人自付情況等。有的未按規定公示醫療救助人員名單;還有的大病患者評議在前申請在后,更有甚者存在患病在后,申請醫療救助在前的怪現象。
4.資助參保參合不規范。有的未按規定資助農村五保和農村低保等困難群體參保參合,有的地區從醫療救助資金中列支應由地方財政負擔的70周歲以上老人參加醫療保險。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醫療保險、醫療救助的管理部門相互間缺乏有效的協調機制,加上部分地區醫療救助基層管理服務能力不足,導致國家用醫療救助資金資助困難群眾參保參合的政策未得到有效落實。
二、醫療救助管理使用的改進建議
針對醫療救助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筆者認為要在完善相關制度、建立管理流程及加強專項審核等方面下大力氣,確保救助制度落到實處,發揮應有的社會效益。
(一)加大醫療救助政策的宣傳力度,增加醫療救助管理的透明度。一項利國利民的政策要執行到位,必須先宣傳到位。要讓民眾特別是與政策相關的群體(包括政策受益者及政策執行者)知曉、理解政策。只有充分了解政策,執行者才不會隨意改變執行標準和執行范圍;受益者在符合政策規定的條件時,才會積極主動地去申請、去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
(二)完善醫療救助制度,細化城鄉醫療救助辦法。針對醫療救助發放標準不統一,隨意救助等現象,相關部門應將工作重心放在醫療救助政策制定及實施細則的執行上,重點是救助政策制定是否科學合理、公平公正,醫療救助政策規定是否落到實處,各城鄉是否結合當地實際制定醫療救助實施細則。另外,要加強醫療救助檔案管理,制定救助檔案管理辦法,指定專人負責檔案管理,確保檔案資料齊全真實,經得起檢驗。在完善制度的同時,要關注和發現由于制度缺陷導致的不公平現象,嚴厲查處違規操作和現象,確保醫療救助資金真正發揮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的補充作用。
在美國,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首先為政府提高效率及降低采購成本提供了可能。在私有企業,B2B電子商務已經降低了采購成本,并提高了10-50%的采購效率。美國政府已經逐漸開始適應這種變化。基于電子商務的政府網絡采購,使采購過程更具效率、更具透明度。通常的做法是通過把有關合同方式的采購信息置于網上,并通過在互聯網上公布獲勝的投標和運營評估,政府增加了透明度并提升了專業標準。既然未來的采購通告可以置于人人都可看到的互聯網上,對中小型企業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對公眾來說,可以更好地了解政府的透明度,所有這一切將導致私有企業和政府間的更好的合作。這樣具有兩個明顯的正面效果,首先,使得私有企業在政府管理中發揮更大作用;另外,由于私有企業將被要求滿足政府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將有助于促進技術的進一步創新。
EDS成為電子服務主體
政府也可以運用互聯網傳播問題的解決方案,并以比十年前能做到的更快地回復居民的詢問。在世界范圍內,政府正在建立信息交流系統,使得居民選擇不同層次的參與。居民可以運用互聯網與政府官員進行交流,下載正式表格,以及學習其他重要的政府信息。
電子服務傳播(ESD)提供了網絡接入數據庫的途徑,在互聯網上傳播信息,網絡商業交易,以及提供信息基本構架,使得在幾乎任何地方,政府都是可接入的。ESD解決方案的收益點包括:
*通過建立公共服務點,提高公眾對政府計劃的參與。
*改進公共服務,卻不會提高納稅人的整體費用。
*在法規的解釋和應用中提高了透明度和一致性。
*針對那些要求個性化幫助的客戶,提高并細化了服務質量。
*增加了居民獲取政府服務在時間、地點上的選擇性,包括在家、在辦公室以及其他地點。
ESD渠道被政府用于實現一些基本目標,包括:1)提高政府的民主過程和體制意識。2)電子傳播信息和服務。3)提高公眾在政府和行政機構的運作過程中的參與性。4)在民主進程的基礎上,給予居民直接的、政府性的支持。
稅收表先可以在數秒內從ISR網站直接下載。說明性小手冊、電話號碼以及經常被問及的問題的答復都可以快速提供給居民,另外,希望與他們的國會成員寫信的選民可以選擇用發e-mail的形式。
美國政府正在不斷提高其在網上提供信息和服務的能力。現在,居民可以獲得超過2,700萬網頁的政府信息和不斷增長的在線交易數目。個人可以查找并下載500多種使用頻繁的政府服務表格,包括稅收和社會安全服務、選民登記、軍隊征募、執照更新和商標登記等。
去年,聯邦政府推出了一個新網站--FirstGov.gov,作為一個綜合性網絡門戶,使得用戶可以接向任何政府網站,包括州和地方政府。FirstGov.gov允許用戶同時搜索全部2,700萬網頁。通過使用由私有部門企業和聯邦政府一起開發的高強度搜索引擎,該網站可以在1/4秒不到的時間內搜索半兆的文件,一天可以處理上千萬種搜索。個人可以通過關鍵詞、主題或機構進行搜索,并在數秒內一次敲擊接入所有相關文件和網站。
州和地方政府發展電子政府的經驗
盡管聯邦政府極力推進政府對互聯網的使用,電子政府最大的潛在影響依賴于州和地方政府。既然州政府自身更清楚地認識到影響當地居民的問題,他們可以用最及時的信息、事實、新聞和其他欄目更新他們的網站。所有50個州,以及哥倫比亞特區,都設置了正式的政府網站,并可以通過FirstGov.gov連接直接進入,或所有其他的搜索引擎獲得。每一個政府網站都各具特色,包括稅收、執照、注冊和護照信息,以及滿足每個州的居民的具體需求的有用信息。
例如,在加利福尼亞,州政府和加利福尼亞健康和人類服務機構建立了一項在線服務,稱為加尼福尼亞護理網。該計劃被設計用于幫助加利福尼亞居民為他們自己和家庭尋找健康護理的機構和服務,它包含了大多數經州政府認可的、有保證的老年人服務機構。提供的服務種類包括:健康、社會服務、心理健康、酒精、藥品和老年人護理服務。該網站有助于用戶尋找他們所在地區的相應機構。例如,網站訪問者可以在具體指定他們所需要的服務種類(例如一個社區居民治療系統或一個心理健康康復中心)之前,敲擊"心理健康護理機構"。一旦他們已經確定了他們所需的服務種類,他們可以輸入他們的郵政編碼來尋找附近的相應的機構,或者他們可以進入有關病人的信息,確定哪些機構最適合他們的要求。
華盛頓州信息服務部門(DIS)和稅務部門(DOR)在1997年合作推行一項互聯網計劃,即自動化地計算稅收,并使企業電子化申報并支付他們的稅收。電子稅收申報(EIF)系統是該網站的一個交易性系統。互聯網安全性和保密性問題也已提出并被證實可行,網站應用系統的安全網絡支付已經啟動和實施。更重要的是,ELF系統是通過簡潔的界面、自動化的計算、自動化核查錯誤、安全加密環境、網絡收據和現代化的網絡保障做支持的。DIS和DOR同樣遵循"32/10規則",該規則是由參與其中的企業建議的,他們認為他們僅僅愿意使用費用低于一張32美分的郵票以及只需花費不到十分鐘時間的系統。
“自主”指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權和選擇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過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方式,對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具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例如,在學習《水鄉歌》時,介于詩歌內容幾小節比較相似的特點,建議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選擇學習伙伴,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詩歌,大膽放手,把權利和空間交給學生。起初,我很擔心這樣的方式流于形式,學習效果差。但在交流的過程中,我意外的發現學生的自主性很強,伙伴之間有集體讀的,互教互學,集體表演等,沒有按照老師的指令劃一的要求,面面俱到的學習,反而產生了更好的學習效果。
館藏數字化作品合理使用制度改革暢想
“權利弱化和利益分享”理論最早由加拿大學者提出,它是反知識產權思潮的產物,基本含義是: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知識產權所有人有權從其受法律保護的智慧創作物中取得相應的利益;任何他人未經知識產權所有人許可,擅自以營利目的實施其智能創作物,知識產權所有人有權請求其賠償損失,并且依法享有請求該侵權行為人以合理的條件與其簽訂知識產權許可使用合同。[1]具體而言,這一理論的基礎就是減弱知識產權中私人所有權的擴張,弱化禁止權,擴大合理分享。實現個人獨占利益與公共利益、社會利益的平衡。追求全新的知識產權精神,以適應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數字圖書館的著作權保護與利用提供理論依據。
符合中國國情的數字圖書館合理使用制度改革,應當是符合“平衡理論”的,即公眾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公平兼顧,以期待創作積極性和社會進步的雙贏。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強化合理使用制度:一,進行專門的數字圖書館著作權保護方面立法,確立數字圖書館的合法地位,將公益性數字圖書館的合理使用明確規定在法律規范中。二,擴大公益性數字圖書館合理使用覆蓋范圍,細化合理使用制度的具體內容。如明確訂立符合合理使用條件的作品標準,完善對著作權人應得利益的保護,完善侵權責任。三,利用先進技術建立科學公平的計費標準,對超出合理使用的部分(尤其針對公共網絡傳播中讀者對作品的使用)進行合理的計量和收費。如通過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這一信托方式,集中維護著作權人權利。維持社會和個人的利益平衡。
通過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維護著作權人利益
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是一種社會中介性組織,是接受知識產權專有人的委托,以其名義行駛著作權并對作品進行保護、管理、經營的組織。具有信托的法律特點。著作權的集體管理,指著作權人通過一種組織系統,對某些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的使用予以許可,收取相應的報酬,并向著作權人進行分配的制度。[2]我國新《著作權法》第八條首次明確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合法地位和性質。其是非營利性的社團法人,具有民間性質。2004年12月22日,國務院通過《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具體闡述了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設立、組成、活動規則和法律責任等內容。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在法律層面初具規模。
針對我國數字圖書館著作權的集體管理現狀,必須進行變革,以謀求長遠的發展。我認為,變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二、要善于協調溝通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導”。領導的藝術就在于協調與溝通。班主任作為學生的導師,既要與學生打成一片,又不可因此失去威信,被學生牽著鼻子走。所以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是一項藝術性很強的工作。溝通中既要尊重學生,又切不可沒有原則地放任學生,放縱學生。要做到親密但不無間。溝通是從心靈開始的。班主任要把“導”與“管”的關系處理好。有時用“導”使其心服口服,有時用“管”使其能及時改正缺點錯誤,有時“管”中帶“導”,批評后做做思想教育,有時先“導”后“管”,先做思想工作使其自我認識錯誤,然后幫助他制訂改正錯誤的計劃與步驟,并監督他改正。心靈的工作要從心靈的對話開始。班主任可以開通多種溝通渠道,如(1)面對面的談話式溝通;(2)書信交流溝通;(3)周記與作業溝通;(4)電話溝通;(5)網上溝通等等。(3)班主任也可以有意識地開展班級活動。這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促進師生和生生溝通的好辦法。
三、要善于創造激勵的氛圍
班級管理的大部分時間就是用于學習的管理。可以說,學習成績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評價角度。它主導著學生的喜怒哀樂,決定著一個人的發展高度與層次。學習不僅與學生的智力因素有關。更與勤奮、頑強、堅持等非智力因素有關。為此,班主任要通過思想教育、班級活動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更重要的是要創建一個激勵的環境。比如利用教室的墻壁就可以傳遞許多激勵信息。教室前方可以有班級的奮斗目標和奮斗口號:“超越自我,挑戰極限,忘我拼搏,奇跡出現!”教室的右方可以有每個人簽名的旗幟———“我要成功!我能成功!我定成功!”激勵學生充滿自信;右墻上可以有兩個字“靜”和“競”,提醒學生平靜心態,努力學習。(4)這些文字雖然是靜態的,但耳濡目染,就會成為學生的價值觀,并為其學習提供動力支持。當一個人能明確自己想要的東西,又被激勵的環境一強化,就會激發出自己無窮的力量。從而贏得屬于自己的成功。另外,平時教育中,班主任要以自己積極的心態去激勵引發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要多表揚,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并加以肯定。同時,還要教會學生相互激勵和善于自我激勵。做一個永遠給別人也給自己力量和希望的人!做一個傳播信心與激情的人!做一個熱情奔放、青春洋溢的人!
一、引導創新出彩的能力,才是課堂管理的最美智慧
興趣是最好的燃燒機,引導是創新的航標器,激勵與競爭是自主探究學習的強大動力。我們應建立學生是學習者,更是實踐者、探索者的基本概念,要善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使自主探究成為樂趣,融入學生課內外生活中,使學生自主設疑,自主激趣,自主創新,不斷提升發展學生主動探求的愿望和開拓創新的能力。這才是自主探究課堂的立體動感的最美智慧。如講授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一課時,對于第一、二、三、四節最后一句“祖國啊”,如何把感情的基調和語調讀出來時,同學們讀的是五花八門。老師啟發:你們班有誰能發明一種既形象又準確還好理解的方法,為大家演繹出來。大家議論紛紛,激情澎湃。下課了,大家的發明創新的心卻不平靜,都陷入苦思冥想之中。周五放學后,老師又啟發大家,回家可以用網絡查詢,可以拜師求藝,也可以結合課文的賞析點撥,獨創一種自己的方法,星期一課堂上展示競優。星期一的展示活動別開生面,各具千秋,亮點出彩的真不少。但寇某、黃某、韋某三名同學的“四聲發明法”最終奪冠。她們三人用電腦制作了三個“心”字形“祖”、“國”、“啊”的模具閃亮登場。讀第一節時,他們用“祖”、“國”、“啊”擺了一個“\”的造型,每人朗讀一字,聲音又渾然一體,既形象又賦予美感,像音樂舞劇。黃某說“第一節的五組意象,描繪的是貧窮落后的祖國,詩人感情沉重壓抑,語氣聲調逐漸下沉,到最后幾乎無聲了,因此像四聲調下沉,表情應該是悲哀狀。”大家的眼睛一亮。讀第二節時,他們用“祖”、“國”、“啊”擺了一個“V”,寇某解釋說:“第二節的感情基調先悲痛后希望,聲調先低后升,很像三聲調,表情是先悲后喜。”大家的眼睛瞪得更大。讀第三節時,他們擺了“一”字型,韋某解釋說“看到‘胚芽’、‘起跑線’、‘黎明’,心情欣喜醞釀,綻放激動地欣喜,同時輕聲呼喚祖國啊,酷似一聲調,表情是笑成了一朵花。”同學們驚嘆了。讀第四節時,她們擺了一個“/”字型,黃某說“這節的感情基調是深情激烈,語調不斷高昂起來,形成舒婷的最高音,表情是狂喜不已。”同學們驚呼贊嘆。之后她們帶著感情基調、聲調、表情等又完美地演繹了一遍。老師帶頭報以熱烈的掌聲。全班同學以她們的造型完美齊讀了四節中“祖國啊”,聲音表情,和諧合理,情調自然,真是一種既形象又準確還好理解的演讀方法。我萬萬沒想到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四聲發明”朗讀法,在學生的自主探究中橫空出世了。在聽政治課公開課《構建安全、和諧的校園》一課時,老師用課件出示校園踩踏事故視頻及近年來校園踩踏事故數字統計,使學生明白踩踏事故的危害及嚴重性,接下來讓學生自己查找校園內存在的安全隱患,回顧校園內發生過的不安全事故,再討論交流預防措施。因為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同學們在討論交流中積極思考,探討,不僅找出了一些校園安全事故的預防、自救、自護方法,而且深入地掌握了一定安全事故的應變措施與能力。在知識拓展環節時,最大的亮點就是安全知識和安全標識的競賽闖關,不但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調動了學生學習、探求知識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充分發揮。所有文科課堂教學,就應該是“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師引導的競賽激勵,課堂課外啟迪自主探究,活學、活用、自主、創新相得益彰,就能成就一段段美麗的課堂傳奇。在自主探究中,學生將文本的激蕩交流內化到自己的腦海里,把古板語言符號轉化為鮮活的意象,通過引導移情體驗,以自己的生命激情喚醒、盤活復蘇文本中的沉睡生命,在復活的意象中使課本情蘊獲得新的閃現。這樣的情趣盎然的創新,就是建立在學生完全自主思考、探究創新之中,使中小學的智慧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開發解疑釋惑的品質,才是課堂管理的最美境界
解疑釋惑是思維活躍的開端、智慧迸發的窗口,是開啟學生新思維的金鑰匙。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在教學中要創設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要把孩子的主動性、能動性引導到知識的領會上,把孩子的認知感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拓展思維能力有機融合,把孩子領會知識、活學活用知識的品質作為最高培養目標。如在講小說《心聲》一課時,在課外拓展環節時,我的問題是:李京京的“心聲”是什么?我要求大家不準討論,不準參考資料,根據課文的理解和現實中的教育現象,獨立思考,自主探究,挖掘符合題意的答案。我給了5分鐘思考的時間,時間到后同學自愿舉手回答,其他的同學凝神傾聽,認真做好記錄。“渴望親情,因為自己家庭不和睦!”“渴望友誼,因為想念兒時的玩伴妮妮!”“渴望讀自己喜歡課文,表現自己的心聲。”“因為自己嗓子有缺陷,希望老師給一次公平的機會。”有4種答案后同學們似乎已經沒有其他的答案而沉默了。老師說:“主觀答案不止一個,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再思考,開通腦筋,想出更多的答案來。”同學們又開始靜靜思考,在筆記上列舉著。同學的思維又活躍起來:“老師,我又想到了!”“老師,我再補充一點”。同學們爭先恐后又說出了12個答案,好像答案又窮盡了。老師再啟發道:“你們只局限到學生、老師的角度和范圍,能不能針對教育部門、政府、家庭、社會、國家等更大的視野和角度來思考。”同學們思維奔涌、靈感噴薄,又說出了38種答案。“同學們,你們太厲害了,自己動腦,自主探尋,50多種答案合在一起,天下無敵了!這樣遇到閱讀理解題,你們幾乎人人滿分啊!”這種開發解疑釋惑的品質培養,就能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發散思維。不滿足于一個答案的探究方法,對語文閱讀理解確實富有成效。對于數理化課堂,這種舉一反三觸動靈感,觸類旁通盤活思維的方法,同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我們“拋磚引玉”,積極引導,創設情境,激趣導思,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自主探尋,聯系現實,走向人文、自主、開放、活躍,達到“思維堅冰擊破,情感思想交輝共鳴,知識升華千帆競發”的最美境界,往往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美感和神效。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之用。我們的課堂管理,只有“授人以漁”地教給學生找到課堂這個能動的“支點”,才能撬動各學科課堂千千萬萬個“地球”,這個支點就是智慧的引導和開發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課堂管理中,倡導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加強文章理解方法的引導與滲透,將大千世界的感受傳遞給學生,尊重人格,尊重差異,個性解放,思想自由,自主發展,勇于探索,[2]注重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塑造學生的主體個性,就能開發學生天賦無限潛能,激發個性材質極限能量,使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生命的課堂蓬勃發展。強化課堂的自主探究的管理意識,就能喚醒沉睡的生命活力與智慧的創造力,從而豐富學科生命內涵與真諦,提升人生智慧與境界,激活學生封存的記憶,開啟學生幽閉的心智,放飛學生囚禁的情愫,把課堂教學全面引向明媚簇新的春天,才能更多培養出自主探究能力超強的王者。
作者:劉文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