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6:4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財政專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農業政策轉型時期的推動之下,農業財政投入問題呈現出較為不足的趨勢,而且財政投向結構也較不合理,存在的不足之處比較明顯、深入。具體表現為:
(一)農業財政投入總量存在著不足
根據財政支出和財政農業凈支出等發展情況來分析,財政對農業的投入量比較少,而且農業財政投入與財政農業支出的差距過于懸殊,進而使農業財政投入的資金比較匱乏。與此同時,農業綜合開發投入資金與農業財政投入的資金也出現了一定的差距和分歧,一部分農業財政資金并沒有得到有效地利用和配置,非常不利于農業政策轉型的發展趨勢。
(二)財政對農業的投入結構存在著偏差
我國財政部門在對農業進行資金投入時,大多數都比較傾向于非生產部門,使生產部門遭到了一定程度地重創,造成我國農業生產缺少強有力的后備力量。由于缺少對農業生產性支出的投入,主要表現為: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對于雨旱天氣不能有效地進行治理;土壤質量不斷惡化,水土流失現象越來越嚴重等[1]。一系列的農業生產問題都使財政農業結構的不合理性較為突出。
(三)財政支農資金的挪用現象比較嚴重
通過一定的調查和了解,在國家財政對于農業資金的投入中,一部分的農業投入沒有得以完整地到位,部分資金被應用在與農業無關的其他地方。一些地方不是很重視支農問題,既而地方政府在財政緊張的狀況下,使支農資金沒有完整地到位。
(四)資金投入機制較不完善,缺乏一定的重點性
目前,我國財政支農資金在財政內部是多方面投放形式,各個部門、機構都具有一定的資金投放權,“一職多權”的現象比較嚴重。缺少完整統一的集中力量和整體目標,資金得不到最大程度地優化利用,使資金投入機制無法正常地運轉。
二、轉型時期我國農業財政有效投入問題的優化措施
(一)加強調整農業投入的結構
現行的農業政策主要通過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優化產業化經營模式,旨在不斷促進城鎮化建設,增加農民收入。基于此,財政部門要予以全方位、多角度、多領域扶持,特別是對于土地項目治理和產業經營化項目等。將資金更多地應用在提升生態綜合治理和水利建設等方面。與此同時,農村財政收入要符合財政體制改革的建設目標,加強農業綜合開發,側重于農業基礎教育和科技投入,進一步完善農民補貼體制。
(二)增加財政收入,拓寬農業投入途徑
在保證國民經濟有效運行同時,要盡可能地將應收的稅都及時收上來,從而增加財政支農的資金投入量。同時,還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進行資金的節約使用,要對行政事業機構及內部人員予以一定的約束和限制,可以有效改善我國的財政收支狀況,促進財政支農資金的增長;同時,要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購置予以一定的強化控制,嚴格控制非生產性財政支出,開展必要的監督檢查活動。對于違法人員要加以嚴厲的懲處,避免資金浪費嚴重現象的發生,實現財政資金合理高效利用的發展目標。
(三)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工作,確保支農資金的到位
要做好年初農業預算編制,在具體的編制過程中,要使年初預算與農業投入進行深度的結合,使支農資金能夠落到實處。財政部門要始終從年初預算開始著手,促進預算各項工作正常實施;要清晰準確地認識到全年農業支出進度目標,使支農資金的支出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中,以免在年終期間突然出現大批支出現象的發生。
此外,為了確保支農資金的真正到位,可以制定并完善的財政支農專款專戶核撥機制,簡化資金流轉環節,避免資金滯留現象的發生和延續,進而不斷增強資金的到達率。因此,可以將資金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直接撥付到資金的使用單位,單位支出直接到財政部門或農口事業單位進行核銷[2]。
(四)要?ε┮擋普?投入予以高度的重視
摘 要:按照西方經濟學對公共財政學專業及課程的研究,財政學作為經濟學的二級學科,需要站在經濟學的視角、運用經濟理論和經濟方法開展研究分析工作。財政學專業建設應以對政府行為及活動的研究為中心,兼顧對學生理論及實踐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 :公共財政;財政學專業;國外理論與文獻
中圖分類號:F81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5)05-0178-02
收稿日期:2015-01-10
基金項目:2014年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地方高校課堂教學向社會延伸的方案設計與實施”(編號:686)階段性成果;2014年度沈陽市“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沈陽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研究”(編號:2014-282)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李忠華(1965-),男,吉林九臺人,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高校教學理論研究。
一、公共財政理論研究
經濟學的主要范疇有兩個:資源的運用和收入分配。亞當.斯密(Adam Smith)被人們稱作“經濟學之父”,他在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中創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使政治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人們稱他為經濟學的創始人。《國富論》在政治經濟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后世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發展有深遠影響,對歐美各國的經濟也有深遠影響。他在《國富論》中有許多關于財政問題的討論,如小政府的觀點,輕稅的觀點,稅收公平的觀點,等等。直到今天仍被許多人奉為經典,也對后來的財政學教學和課程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892年,另一位財政學重要人物巴斯塔布爾(Bastable.C.F.)出版了《公共財政學》,全面的闡述了他的財政理論和財政思想,被視為現代財政學學科的雛形,內容非常全面,現代的政府支出理論、稅收理論、公債理論、國家預算理論等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痕跡。另一位財政領域的巨星,現代宏觀經濟學創造人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1936年出版的一本書,名字叫做《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這本書是經濟學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凱恩斯說,那只“看不見的手”解決不了經濟危機問題,經濟蕭條,股市低迷,失業嚴重,解決的辦法要通過“看得見的手”,就是國家干預經濟。但到了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許多經濟學家開始猛烈砰擊凱恩斯。當國家大量投資時,經濟沒有刺激起來,物價反而上漲迅猛。西方國家的經濟出現了經濟停滯、通貨膨脹的怪象,人稱“滯脹”。在經歷半個多世紀的爭論后,1959年馬斯格雷夫(Musgrave.R.A)出版了《公共財政學理論:公共經濟研究》一書,“公共財政學”與經濟學融合發展為公共經濟學。許多杰出的經濟學家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促進了財政學科的獨立與成熟,如李嘉圖(Ricardo,1817)的公債效應分析;古諾(Cournot,1838)的不完全競爭市場下的稅收歸宿分析;埃奇沃斯(Edgeworth,1925)的關于稅收對生產企業的效應分析;拉姆齊(Ramsey,1927)的最優商品課稅理論;莫里斯(Mirrlees,1971)的最優所得課稅理論等等。道爾頓在《公共財政學原理》一書中提供了更有別于其他人的觀占,認為財政學是界于經濟學與政治學之間的一門學科。1960年布坎南(Buchanan.J.M)出版了《公共財政學:教科書導論》一書,隨之而來的是公共選擇理論的興起,標志著以經濟學為基礎的財政學與政治學建立了更密切的聯系。
二、財政學本質研究
財政學從來都是同治理國家的問題聯系在一起的,從宏觀層面上說,財政學是與政府主管下的經濟建設、文教衛生、科技進步、社會保障、財政補貼、稅收、公債、國家預算、宏觀調控等聯系在一起的。從微觀的層面上來說財政收支與個人、企業的活動規模、活動方式緊密相聯,以種種形式影響著個人和企業的決策。按照帕累托的觀點,經濟學意義上的效率是指資源配置達到這樣一種狀態,即在不使一些人境況變壞的情況下,沒有可能會使另一些人的處境變好。政府的目標是以各種手段重新配置資源,使資源效率增大。從這樣的角度考察財政學,主要在于發現財政活動的規律性;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論所謂“政府應向私人學習”的解釋,政府部門也是一個產業部門,只不過其具有特殊性。
三、財政學專業及課程研究
從世界范圍來看,近半個世紀以來高校的課程建設和經濟社會、科學技術、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是聯系在一起的,面對新的財政學科,新的課程建設理念和方法不斷被創造出來。一般認為,半個多世紀以來西方發達國家高校課程出現過三次改革浪潮,上個世紀50、60年代為第一次改革,70、80年代為第二次改革,90年代以后為第三次改革。總體來說改革具有三大特征。第一次改革稱為“作為學科知識的科學”時期,目標是培養科學家,課程設置的導向是為新的科學發現奠定基礎,課程改革的焦點是學科知識的現代化、結構化。第二次改革稱為“作為相關知識的科學”時期,目的是將科學作為改善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工具,課程改革的焦點是理解理論知識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第三次改革稱為“作為不完善知識的科學”時期,目的是縮小計劃課程與實際實施課程之間的差距,其焦點是個人、社會和文化對科學知識形成產生的影響。”
古希臘文獻記載:有人問斯巴達國王男孩子應該學習什么時,國王說:“他們應當學習他們成丁之后所要做的事情!”說明西方國家應用型教育的理念淵遠流長。日本京都大學校長Kazuo OIKE在談及課程建設目標時表示希望“能為整個社會做出貢獻”。卡內基梅隆大學也認為,對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需求在急速增加。讓優質的資源擁有者采取措施來滿足這種日益增長的需求。為此,卡內基梅隆自2002年就啟動了“開放學習項目”(OLI,Open Learning Initiative),通過建設一個共享的平臺改造傳統的課程。
四、總結
財政學作為經濟學的二級學科,需要站在經濟學的視角、運用經濟理論和經濟方法開展研究分析工作。由于財政學科經歷的這種漫長的演變,使財政學科研究工作進入了一全新的時期。按傳統經濟理論,財政學產生原因的是政府為籌集到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收入。財政學是研究政府(公共)如何取和如何予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關注資源的配置、充分就業、保護環境和穩定發展等經濟和社會問題。
財政學從來都是同治理國家的問題聯系在一起的,從宏觀的層面上說財政學是與政府主管下的經濟建設、文教衛生、科技進步、社會保障、財政補貼、稅收、公債、國家預算、宏觀調控等聯系在一起的。從微觀的層面上來說財政收支與個人、企業的活動規模、活動方式緊密相聯,以種種形式影響著個人和企業的決策。
財政學課程建設問題的研究是資源運用的范疇。從學生角度來看,就是如何用好學校和社會資源,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知識和能力。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就是如何利用好大學這個平臺發揮自已能動性和創造性,更好的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專項資金是為完成特定工作任務或實現某一事業發展目標而安排的具有專門用途的資金。專項資金大多直接來自財政撥付,可分為發展性專項資金和事業性專項資,涵蓋了國民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其資金規模大,使用效果影響范圍廣。
一、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問題
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發現事業單位的專項資金管理中存在預算難做、支出隨意、決算和績效評價缺失等問題,具體如下:
(一)預算編制與執行存在偏差
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著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專項資金收入和支出在時間和數量上脫節的問題:一是不管項目是否能批準,其前期經費使用都在經常性經費中列支,擠占了經常性經費;二是項目資金撥付滯后,有的項目資金在項目完工結算后才到位,有的項目資金已到位但撥付進度滯后;三是單位自籌部分調入專項資金核算缺乏必要的審批手續;四是項目立項后沒有實際支出,最后將資金移用到其它項目或轉入單位的其它收入;
五是項目完工后結余不上交或轉入經常性經費沒有完善的審批手續;六是項目形成的固定資產和材料等有形、無形資產后續管理上政府財政部門和具體管理部門脫節。這些現象給專項資金規范核算帶來了困難,也削弱了預算編制的作用。
(二)財務控制作用弱化事業單位對財務人員的重視程度普遍不高。
多數單位財務人員在專項資金的管理中只是承擔了會計核算和資金支付等簡單的服務性工作,對具體的業務和決策了解不多,財務人員對各專項資金活動的事前和事中的輔助控制作用沒有體現出來,財務人員無法根據業務進度合理安排資金支付。對于專項科研經費較多的單位,科研人員沒有精力也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對資金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造成了資金管理的真空。
(三)專款支出開支范圍不明確具體哪些開支能在專款中列支,哪些開支不能在專款中列支,相關規定一般只是明確了一些大的原則,缺乏對具體操作的規定。而實際情況比較復雜,財務人員只能憑理解去審核監督。一些單位則存在任意擴大專項資金的支出范圍,列支辦公設備購置費及招待費,違背了專款專用原則,無形中也造成了“合法浪費”的現象。
(四)專項資金結余處理不及時專款下撥到單位,單位完成專款規定的項目后,有時會節約下來一部分資金,結余的這部分資金如果不進行處理,會導致單位掛賬的專項資金結余項目越來越多。
這些項目的結余資金是構成單位銀行存款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單位卻不能用這部分資金來開支日常支出,導致這部分資金留在賬上不能發揮應有的效益。而另一些項目多、資金量大的單位,各項目資金之間存在相互調劑、混合使用的現象,導致一些項目未按計劃規定要求實施。
二、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建議
加強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使用效益,是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科學構建預算編制體系應當建立預算編制制度并統一預算編制表格和編制程序,然后結合單位的發展規劃確定來年的工作任務和工作目標,據此編制下年度預算。此外,還應明確專項資金申請條件,分清輕重緩急,優先考慮必須的項目,科學合理地在預算中列示項目。
(二)落實專款專用原則使用專項資金的部門和單位,要對專項資金實行單獨核算、專款專用,按規定應設立專戶的還必須在銀行開設專戶;嚴格按規定的用途和標準使用和管理專項資金,自覺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強化資金管理,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約機制,防止和杜絕專項資金使用過程中的違規現象。
(三)完善整套項目管理體制具體有:
一是各級財政部門應嚴格立項、篩選、論證制度,組織專家組進行可行性研究和評審,出具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評審報告,并按規定程序申報,建立滾動的部門項目庫和財政項目庫。
二是各資金使用單位在專項開展之前應制定詳盡的費用預算,在項目開展過程中應嚴格按照預算執行。
三是建立績效撥款機制,項目開始時先撥啟動經費,以后每個季度撥款要根據項目的進度和上次撥入經費的使用情況撥付,如果上季度經費結余較多,在下季度撥款時作相應扣除。
四是各資金使用單位在資金支出過程中應加強業務人員與財務人員的溝通,使財務人員及時了解項目進度,及時安排項目資金。
五是在項目完成后業務經辦人員應及時進行項目報銷工作,并進行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分析,形成專門項目決算,闡明形成預算和決算差異的原因。
六是應根據專項資金管理要求,將項目結余資返還財政,不能私自挪作他用。
七是項目期間形成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在項目結束后應歸項目依托單位所有,要按照《會計法》的有關規定辦理移交手續。
(四)強化財務控制工作要將財務部門的職能定位于全面參與資金使用的決策與控制。
財務人員應該參與到資金管理的全過程,對于整個過程進行統籌規劃,根據“資金流到哪里,管理管到哪里”的思想,加強對資金支出方面的管理,保證資金使用的高效率。這需要整個單位提高對財務工作的重視程度以及業務經辦人員的積極配合。
(五)實施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是指考核部門公共服務的成本耗費和效率水平,根據不同項目支出結果,比較項目之間的社會成本效益,并在可能的情況下比較不同支出組合所產生的社會價值,以及單一項目實現效益的情況。實施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可以在事前、事中或事后進行:事前評價,有利于預算編制的科學、合理性;事中評價,可以分析研究項目進展情況,及時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事后評價,則可以審查和評價項目支出成果是否符合目標要求。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有了長足的發展,在研究生培養規模迅速擴大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和不斷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是研究生教育教學及管理部門所面臨的共同任務。研究生畢業論文是研究生科學研究能力的體現,是衡量其能否獲得碩士學位的重要依據,其質量是衡量一所學校研究生教育的教學水平、學生畢業與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經濟法律的學習和研究,特別是畢業論文的寫作,最重要的是選題。論文選題就是文章將要闡述的主題,是經過挑選確定的研究方向、方法、內容和途徑。要做好論文,提高論文質量,首先要有好的選題。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往往是學生學術生涯的起點。因此,重視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寫作,對學生的論文選題給予適當的指導是非常必要的。
一、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寫作特征
1.學術性與現實性相結合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在管理和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對現實經濟問題的及時反映,經濟法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普遍關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但畢業論文是學術論文,學術性、先進性、獨創性是學術論文的基本特點,學術性是其根本和生命力所在。因此,要注意保證畢業論文中學術性和現實性相結合,既可以是直接對一些具有重要社會意義的現象和問題進行學理探討,也可以是在宏觀的現實背景下對一些純學術問題的新發現、新探討和新拓展。考慮到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與學科專業論文的區別,其對現實的關注和聯系并不是直接為現實問題的解決提供具體答案,而是通過對一些現實問題的探討推進理論創新和學科發展,或是對一些現實問題的解決從學理上探尋對策和給出一個較為理性的思路。經濟法專業碩士生在選擇畢業論文研究方向時,一方面要敏感認知現實經濟關系的法律需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論文的理論水平高度。
2.專業基礎與法學前沿問題相結合
作為經濟法專業碩士的畢業論文相較本科生論文而言,對論文的學術性要求更高。碩士畢業論文是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綜合檢測,但不是對所學知識的簡單總結和復述,是以所學的專業知識為基礎研究并且探討學科發展中的學術問題,或是為一些現實問題的解決提供理論支撐。一句話,作為學術論文,它旨在考查學生初步的學術研究能力。畢業論文實質上是學位論文,因此,畢業論文的選題應當與學生所學專業和所要申請的學位掛鉤,要在本專業領域內選擇具有一定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的論題。因此,經濟法碩士畢業論文選題不僅要立足于專業基礎這一根本,而且要通過了解和把握經濟法學術研究動態來確定研究方向和課題,把對法學前沿問題的把握與所具備的專業基礎相結合。
二、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中的主要困惑
畢業論文的選題過程是一個發現和提出問題的過程,這一過程真正實施起來并不容易。在一定意義上,發現和提出問題要比解決問題困難得多。論文選題并不是憑一時的興趣、湊熱鬧、趕時髦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認真地思考和論證,以明確自己的興趣所在、有無能力、基礎如何。
1.不能正確理解創新標準
有些碩士研究生考慮到寫作時間有限和自身的理論基礎,在短時期內往往很難形成新的理論,為符合畢業論文創新的要求,于是在選題是一味求創新,選擇自己根本不熟悉的經濟法前沿問題,結果在實際寫作中無法把握選題,也很難找到相關資料作為幫助,最后只能放棄選題。這些問題的出現,是因為對論文創新標準的理解不準確。其實,創新從根本上講就是人們對某些問題的認識能有所拓展、深化,其具體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并非只有推翻現有學說,另創一個新的學說或體系才算新,也不一定非得成一家之言。只要對某一問題的解決有推動、有幫助,對人們的認識有啟發、有拓展,能對學科發展增添“一磚一瓦”,都稱得上創新。因此,創新不僅是推陳出新,提出新學說、新觀點,也是在已有研究基礎上發現和補充新材料,開啟新視角,做出新論證,引進新方法和新手段,以及做出新概括和新的語言表述。即使能較為系統地提出和闡述一個未被注意的新問題,一時又未能解決,也算是有新意。
2.不能正確判斷選題的價值
在當前這個利益多元化的時代,經濟關系紛繁復雜,經濟法所涉內容也十分廣泛。經濟法碩士研究生在選擇論文選題時,有時很難判斷所涉問題的重要性。例如:有學生因為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計劃寫“企業工商登記法律問題研究”。這個選題表明上看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是個可行的選題。但仔細推敲,在這個制度中如果是探討工商登記的內容,則成為具體的經濟技術規范的推敲,容易寫成工作報告:如果從工商登記的程序探討,則偏向于政府的行政管理體制,與經濟法研究內容有所偏離:如果從企業行為角度分析,則偏向于律師實務研究。很難從理論高度進行發揮,提出有學術價值的觀點。只有從企業的市場準入一般規則角度探討企業工商登記的相關問題,才是比較好的選題。但這樣的話,論文選題變成了“市場準入一般規則研究”。因此,經濟法研究生在做畢業論文選題時,首先應該注意考慮選題的理論基礎,能否有適當的理論可以用來分析該問題;其次再考慮選題的現實意義,是否值得花時間去深入研究來滿足現實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判斷選題的價值。
三、對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的幾點建議
1.選定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
選題,就是選擇什么樣的專題作為自己學習、研究的具體方向。經濟法所涉內容比較繁雜,學科之間差異性也較大。例如:市場管制法律制度和宏觀調控法律制度研究的重點和基本思路就有很大差異,而每個人由于各種主客觀條件所限不可能精通一切。因此,要確定自己的選題,首先要對幾年學習所積累的知識作簡要的整理,總結一下自己究竟在哪些方面有所得、有所思、有所長,對哪些只是一般了解,從而將注意力凝聚到最能體現和發揮自己知識特長的某一點上,以此為基點通過了解和把握經濟法學術動態,找到合適的研究課題。
2.結合學界研究主流方向來判斷選題
不同時期學術研究的注意力、側重點等總會不同,相應地在法律研究過程中會有一些相對研究集中的熱點問題。畢業論文要合理選題,應盡可能全面了解和把握學術動態,對經濟法領域所討論的各種問題及其代表性觀點、學說均應有基本了解,同時又要結合自己的專業基礎和興趣有所側重,突出重點。這樣能夠保證自己的論文有足夠的資料來分析論證。經濟法學術研究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存同求異”的過程:“存同”,才能建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統一平臺。對經濟法碩士研究生來說,先準確理解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基本學說,才有可能正確運用理論解釋現實經濟問題;而“求異”是在論文寫作過程中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這樣才能體現自己論文研究的價值,才能推動學術發展。特別是對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不必要一味跟風作為選題,因為如果是熱點問題,許多學者都從多方面對該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全面的探討,對碩士研究生而言,選擇這樣的題目風險比較大,很難發現新的思考角度或者形成新的觀點,容易造成最后寫作的困難。
3.選擇合適的角度建立選題
論文選題是對平時所學知識的一個梳理過程,也是對平時所思考的問題的梳理和總結過程以及二者的綜合過程。經濟法研究領域中許多問題都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和討論,學生可以在對所學課程有了基本了解和興趣的基礎上,從自身的角度綜合運用各種思維方法來進行選題。例如:在財政制度領域,長于理論抽象思維的學生可以考慮研究財政法的本質、財政法的基本原則、財政法律制度在經濟法中的法律地位等問題;偏愛實證研究的學生可以分析具體財政制度,如轉移支付制度的分析、預算法的完善、財政體制的改革等等問題:擅長比較研究的學生可以通過歷史分析中國財政法律制度變遷、結合其他國家財政法律制度進行比較研究……無論在經濟法的哪個領域選題,都存在一個怎么思考和總結的問題。需要綜合運用同向思維和逆向思維、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形式思維和辯證思維等各種方法,以明確自己的知識儲備與能力、興趣與所長,以及當前學術動態中的定論、爭論、未論所在,并從中找到需要研究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查閱大量文獻,提煉選題,形成自己的見解,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訓練和基本功的培養。
4.查閱相關文獻來輔助選題
選題的判斷必須建立在大量查閱文獻的基礎上,特別是在確定研究方案時,需要考慮論題是不是有相關資料來加以鋪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大量文獻資料的參考很難寫出高質量、高水平的論文。在經濟法研究中確實有一些領域研究學者很少,這樣導致相關的文獻資料也很少。例如:對我國特殊形態的一些企業的現狀以及法律調整,如集體所有制企業、建設兵團等方面研究資料就非常少。由于畢業設計環節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設在畢業前夕,很多同學將絕大部分時間放在找工作上,大部分同學都很難有時間和精力進行原始資料現場調查和研究,只能進行二手文獻的查閱。因此,在選題時應該考慮現有文獻的基礎,對文獻進行初步的查閱,這樣可避免最后寫作過程中因資料來源的單一而削弱了畢業論文的說服力。
1.學術性與現實性相結合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在管理和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對現實經濟問題的及時反映,經濟法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普遍關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但畢業論文是學術論文,學術性、先進性、獨創性是學術論文的基本特點,學術性是其根本和生命力所在。因此,要注意保證畢業論文中學術性和現實性相結合,既可以是直接對一些具有重要社會意義的現象和問題進行學理探討,也可以是在宏觀的現實背景下對一些純學術問題的新發現、新探討和新拓展。考慮到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與學科專業論文的區別,其對現實的關注和聯系并不是直接為現實問題的解決提供具體答案,而是通過對一些現實問題的探討推進理論創新和學科發展,或是對一些現實問題的解決從學理上探尋對策和給出一個較為理性的思路。經濟法專業碩士生在選擇畢業論文研究方向時,一方面要敏感認知現實經濟關系的法律需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論文的理論水平高度。
2.專業基礎與法學前沿問題相結合
作為經濟法專業碩士的畢業論文相較本科生論文而言,對論文的學術性要求更高。碩士畢業論文是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綜合檢測,但不是對所學知識的簡單總結和復述,是以所學的專業知識為基礎研究并且探討學科發展中的學術問題,或是為一些現實問題的解決提供理論支撐。一句話,作為學術論文,它旨在考查學生初步的學術研究能力。畢業論文實質上是學位論文,因此,畢業論文的選題應當與學生所學專業和所要申請的學位掛鉤,要在本專業領域內選擇具有一定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的論題。因此,經濟法碩士畢業論文選題不僅要立足于專業基礎這一根本,而且要通過了解和把握經濟法學術研究動態來確定研究方向和課題,把對法學前沿問題的把握與所具備的專業基礎相結合。
二、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中的主要困惑
畢業論文的選題過程是一個發現和提出問題的過程,這一過程真正實施起來并不容易。在一定意義上,發現和提出問題要比解決問題困難得多。論文選題并不是憑一時的興趣、湊熱鬧、趕時髦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認真地思考和論證,以明確自己的興趣所在、有無能力、基礎如何。
1.不能正確理解創新標準
有些碩士研究生考慮到寫作時間有限和自身的理論基礎,在短時期內往往很難形成新的理論,為符合畢業論文創新的要求,于是在選題是一味求創新,選擇自己根本不熟悉的經濟法前沿問題,結果在實際寫作中無法把握選題,也很難找到相關資料作為幫助,最后只能放棄選題。這些問題的出現,是因為對論文創新標準的理解不準確。其實,創新從根本上講就是人們對某些問題的認識能有所拓展、深化,其具體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并非只有推翻現有學說,另創一個新的學說或體系才算新,也不一定非得成一家之言。只要對某一問題的解決有推動、有幫助,對人們的認識有啟發、有拓展,能對學科發展增添“一磚一瓦”,都稱得上創新。因此,創新不僅是推陳出新,提出新學說、新觀點,也是在已有研究基礎上發現和補充新材料,開啟新視角,做出新論證,引進新方法和新手段,以及做出新概括和新的語言表述。即使能較為系統地提出和闡述一個未被注意的新問題,一時又未能解決,也算是有新意。
2.不能正確判斷選題的價值
在當前這個利益多元化的時代,經濟關系紛繁復雜,經濟法所涉內容也十分廣泛。經濟法碩士研究生在選擇論文選題時,有時很難判斷所涉問題的重要性。例如:有學生因為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計劃寫“企業工商登記法律問題研究”。這個選題表明上看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是個可行的選題。但仔細推敲,在這個制度中如果是探討工商登記的內容,則成為具體的經濟技術規范的推敲,容易寫成工作報告:如果從工商登記的程序探討,則偏向于政府的行政管理體制,與經濟法研究內容有所偏離:如果從企業行為角度分析,則偏向于律師實務研究。很難從理論高度進行發揮,提出有學術價值的觀點。只有從企業的市場準入一般規則角度探討企業工商登記的相關問題,才是比較好的選題。但這樣的話,論文選題變成了“市場準入一般規則研究”。因此,經濟法研究生在做畢業論文選題時,首先應該注意考慮選題的理論基礎,能否有適當的理論可以用來分析該問題;其次再考慮選題的現實意義,是否值得花時間去深入研究來滿足現實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判斷選題的價值。
三、對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的幾點建議
1.選定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
選題,就是選擇什么樣的專題作為自己學習、研究的具體方向。經濟法所涉內容比較繁雜,學科之間差異性也較大。例如:市場管制法律制度和宏觀調控法律制度研究的重點和基本思路就有很大差異,而每個人由于各種主客觀條件所限不可能精通一切。因此,要確定自己的選題,首先要對幾年學習所積累的知識作簡要的整理,總結一下自己究竟在哪些方面有所得、有所思、有所長,對哪些只是一般了解,從而將注意力凝聚到最能體現和發揮自己知識特長的某一點上,以此為基點通過了解和把握經濟法學術動態,找到合適的研究課題。
2.結合學界研究主流方向來判斷選題
不同時期學術研究的注意力、側重點等總會不同,相應地在法律研究過程中會有一些相對研究集中的熱點問題。畢業論文要合理選題,應盡可能全面了解和把握學術動態,對經濟法領域所討論的各種問題及其代表性觀點、學說均應有基本了解,同時又要結合自己的專業基礎和興趣有所側重,突出重點。這樣能夠保證自己的論文有足夠的資料來分析論證。經濟法學術研究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存同求異”的過程:“存同”,才能建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統一平臺。對經濟法碩士研究生來說,先準確理解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基本學說,才有可能正確運用理論解釋現實經濟問題;而“求異”是在論文寫作過程中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這樣才能體現自己論文研究的價值,才能推動學術發展。特別是對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不必要一味跟風作為選題,因為如果是熱點問題,許多學者都從多方面對該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全面的探討,對碩士研究生而言,選擇這樣的題目風險比較大,很難發現新的思考角度或者形成新的觀點,容易造成最后寫作的困難。
3.選擇合適的角度建立選題
論文選題是對平時所學知識的一個梳理過程,也是對平時所思考的問題的梳理和總結過程以及二者的綜合過程。經濟法研究領域中許多問題都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和討論,學生可以在對所學課程有了基本了解和興趣的基礎上,從自身的角度綜合運用各種思維方法來進行選題。例如:在財政制度領域,長于理論抽象思維的學生可以考慮研究財政法的本質、財政法的基本原則、財政法律制度在經濟法中的法律地位等問題;偏愛實證研究的學生可以分析具體財政制度,如轉移支付制度的分析、預算法的完善、財政體制的改革等等問題:擅長比較研究的學生可以通過歷史分析中國財政法律制度變遷、結合其他國家財政法律制度進行比較研究……無論在經濟法的哪個領域選題,都存在一個怎么思考和總結的問題。需要綜合運用同向思維和逆向思維、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形式思維和辯證思維等各種方法,以明確自己的知識儲備與能力、興趣與所長,以及當前學術動態中的定論、爭論、未論所在,并從中找到需要研究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查閱大量文獻,提煉選題,形成自己的見解,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訓練和基本功的培養。
4.查閱相關文獻來輔助選題
選題的判斷必須建立在大量查閱文獻的基礎上,特別是在確定研究方案時,需要考慮論題是不是有相關資料來加以鋪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大量文獻資料的參考很難寫出高質量、高水平的論文。在經濟法研究中確實有一些領域研究學者很少,這樣導致相關的文獻資料也很少。例如:對我國特殊形態的一些企業的現狀以及法律調整,如集體所有制企業、建設兵團等方面研究資料就非常少。由于畢業設計環節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設在畢業前夕,很多同學將絕大部分時間放在找工作上,大部分同學都很難有時間和精力進行原始資料現場調查和研究,只能進行二手文獻的查閱。因此,在選題時應該考慮現有文獻的基礎,對文獻進行初步的查閱,這樣可避免最后寫作過程中因資料來源的單一而削弱了畢業論文的說服力。
總之,論題選得好,可以使畢業論文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實用價值;論題選得不好,不僅會為收集整理資料、提煉論點、安排文章的結構和動筆寫作帶來一系列的困難,而且有可能造成論文寫作半途而廢,即使勉強完成寫作,論文質量也堪憂。經濟法碩士研究生選題時要廣泛閱讀相關經濟法學文獻,及時與論文指導老師進行溝通,通盤考慮自身的興趣愛好、思維習慣、時間精力等因素,適當選擇畢業論文的選題。
【參考文獻】
1.董鵬、王濱,孫業全:碩士畢業論文選題來源與論文質量關系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12)
2.揚立新:法學院學生怎樣寫作畢業論文,2006-11-02
3.王霞:經濟法學[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杜,2006
4.李普亮:高等院校本科畢業論文選題的探討,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2)
5.王曉敏:政教專業畢業論文選題應注意處理的幾個關系[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J],2002,15(3)
【摘要】美國教育財政協會前任主席奧德( Odd) 等于2000 年對研究學校/ 學區規模和教育成本關系的研究進行了回顧, 得出: 絕大部分的證據都不支持繼續進行學校和學區的整合, 應該使那些根據學校規模而劃撥教育經費的州再次認識到學校整合缺乏實證支持。
【關鍵詞】研究學校/ 學區規模和教育、教育成本關系的研究
【本頁關鍵詞】學術期刊論文投稿歡迎來稿、省級國家級期刊快速發表
【正文】
2000 年西維吉尼亞州的交通費用比1990 年增加了10%, 占全州教育總經費的7%, 位于全美之首。查伯( Chamber) 的研究也顯示: 學校規模與生均費用呈U 字形的關系。他認為: 最小的學校也能通過增加生源來實現規模效應。然而, 在校學生人數較多的學校中, 師生間或學生間的交流、互動、合作的機會較少, 從而會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就, 如畢業率等一些指標都會有所下降。此外, 美國教育財政協會前任主席奧德( Odd) 等于2000 年對研究學校/ 學區規模和教育成本關系的研究進行了回顧, 得出: 絕大部分的證據都不支持繼續進行學校和學區的整合, 應該使那些根據學校規模而劃撥教育經費的州再次認識到學校整合缺乏實證支持。倡導學校整合的第二個假設就是: 因大型學校內有較多需求相似的學生, 學校就能提供特定的教學設置來滿足他們的需求。而小型學校卻不能在核心課程之外, 向有能力差異的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所有的學生, 除了那些嚴重殘疾的外, 都要接受一樣的學術課程。然而, 研究發現: 在實踐中, 較少的課程選擇反而有利于學生的學業, 特別是那些能力有限的學生。李( Lee) 、布萊克( Bryk) 等在對研究有效中學的文獻進行梳理后得出: 并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增加課程的專業化是有利的, 并指出一些證據顯示在向學生提供更多的專業教學計劃的學校中, 學生的學業成績差異是因其能力差異引起的。大量的研究都表明: 小型學校和小型學區的學生畢業率較高,而輟學率則較低; 小型學校中的暴力行為和故意破壞公物的現象較少, 而學生的歸屬感較強, 出勤率較高; 社區成員, 包括學生家長對學校事務及活動的參與都較為積極。還有研究證明: 小型學校能有效地降低貧困對學生的影響。社區貧困程度越高, 小型學校對學生學業成就的積極影響就越明顯。然而, 財政上的壓力使決策者們都傾向于整合小型學校, 使建立大型學校從而實現規模效益, 節約經費。他們同時聲稱: 整合小型學校可以使他們以較低的生均花費來提供更為專業化的教職員工、更多的非教學支援服務以及程度更深的課程。
【文章來源】/article/74/6238.Html
【本站說明】中國期刊投稿熱線:專業致力于期刊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提供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的寫作發表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寫作輔導。 “以信譽求生存 以效率求發展”。愿本站真誠、快捷、優質的服務,為您的學習、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自05年建立以來已經為上千客戶提供了、論文寫作方面的服務,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網絡信譽體系,我們將會繼續把信譽、效率、發展放在首位,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聯系電話: 13081601539
客服編輯QQ:860280178
論文投稿電子郵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郵件標題格式:投稿刊物名 論文題目
如:《現代商業》 論我國金融改革及其未來發展
聲明:
本站期刊絕對正規合法
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我國正在建立新的高等學校分類體系,高校將實行分類管理,越來越多的高校將向應用型學校轉變。而應用型高校教學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就是實踐教學。這些年來,隨著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在高等學校逐步推行,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被廣泛認識和重視。
在高校眾多的專業中,經濟類專業由于辦學成本低、社會需求大、適應性強等因素成為我國大學覆蓋面最廣的專業之一。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經濟學門類下設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和經濟與貿易4個專業類,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17種專業。這些經濟類專業的實踐教學具有與其它專業不同的特點。
一、經濟類專業實踐教學的特點
(一)落實困難
與工科類教學的實踐活動相比, 經濟類專業的實踐活動落實相對困難,這是因為其實踐活動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工科的實踐大多需要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無論在校內實驗還是校外廠礦企業的實訓,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直接接觸其以后的工作內容,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而經濟類專業的實踐很多需要進入經濟管理部門,財政專業的學生能大批在財政局或稅務局實習嗎?金融專業的學生能直接接觸銀行實際業務嗎?經濟類專業的某些實踐活動是難以成批進行的,更因為實習部門出于保密等等原因難以讓學生接觸核心業務。那么該類專業實踐教學的目標就只能部分實現。
(二)量化衡量難度大
工科類專業主要研究的是科學現象,應用性強,其實踐教學以驗證性實驗方式為主。例如,工科類專業的很多實驗就是按照課本中既定的方案、步驟,來驗證實驗結果與課本結論的一致性。若發現實驗結果與課本中有不同,就可以據此判斷實驗操作錯誤,所以工科類的實踐活動可以直接用量化指標來衡量。
經濟類專業研究的內容是社會現象,鑒于社會活動的復雜性,其實踐教學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有:驗證性(演示性)實驗,如國際貿易中商業發票、提單等的規范填寫;設計性實驗,如在模擬商業銀行中,學生通過設計銀行產品的定價方案掌握定價模式和策略的運用;體驗性實驗,如模擬炒匯炒股貴金屬交易,學生利用虛擬資金作為本金,在模擬的外匯、股票、貴金屬大盤上進行操作,掌握交易的規則,實踐交易策略。經濟專業學科的特殊性導致其實踐教學的結果沒有固定統一的答案,對實踐教學的考核更注重過程,考核方法多是定性考核,缺乏并且不容易進行定量考核,不利于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三)畢業論文質量不高
畢業論文是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對學生大學階段所學理論與實踐知識的一個綜合檢驗。經濟類專業學生往往缺乏進入機構、企業實習的機會,難以獲取第一手的數據資料。畢業論文大多選擇模擬課題研究,即使進行應用課題的研究很多數據資料也是查找文獻,并非親自調查實踐獲得,畢業論文與社會實際嚴重脫節。加上畢業論文大多安排在大學的最后一年進行,與學生的考研、考證和工作實習重疊在一起。在當前就業、升學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學生普遍對畢業論文不重視,抄襲、突擊、敷衍的現象比比皆是。而學校、教師出于學生就業的考慮,不斷放松畢業論文要求,降低論文答辯門檻,更是助長了畢業論文走過場的問題,影響了整個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經濟類專業實踐教學的發展趨勢及建議
(一)自主創業實踐教學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日趨大眾化,學生的就業問題是擺在眾多高校面前的一道難題。自2007年起,隨著就業情況的不理想,就有許多大學生選擇參加《全國青年創新商業人才培養工程》來實現就業。近幾年,政府、社會陸續出臺了許多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而且經濟類專業學生在自主創業方面還具有學科優勢,這就使得經濟類專業的實踐教學越來越趨于自主創業。
如何實施自主創業的實踐教學呢?一是開展大學生創業計劃、項目和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型創業比賽。結合大學生年輕、接受新知識快、有創業精神,但是缺乏社會經驗和商業實踐、容易盲目樂觀等特點,學校應針對具體的創業實踐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和指導。二是鼓勵學生利用假期和課余進行創業實踐。比如鼓勵學生利用課余開網店,在企業打工,在單位實習,學校根據學生的創業實踐情況給予相應的實踐學分。當學生完成學業正式進入社會后,之前的種種實踐已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了機構企業運行、市場運作的很多知識,從而使其盡快地適應實際工作。即使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也可以利用之前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自主創業。
(二)企業化實踐教學
人才的培養應該是面向市場的,要了解企業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相關技能的教授,這其間企業的參與不可或缺。大學是知識生產和創造的社會組織,企業是知識應用且市場化的社會組織,兩者的合作有著天然的合理性。高校開展實踐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能為社會所用,也就是滿足社會和企業的人才需要。為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高校經濟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應該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勇于改革和創新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通過校企互動、產學互動建立緊跟企業需求的經濟類人才動態培養模式,既強化學生參與企業實際工作的能力,畢業論文的撰寫才能言之有物,又能培養出適應能力強、創新型、復合型和高素質的經濟類人才。
根據《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職稱辦關于做好2021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蘇職稱辦〔2021〕39號)精神和要求,并商省職稱辦同意,現將我省2021年度正高級會計師資格評審申報材料報送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要求
(一)2021年我省正高級會計師資格條件按照《江蘇省會計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條件》(蘇職稱〔2018〕2號,以下簡稱《資格條件》)執行。
(二)公務員(含列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離退休人員不得申報評審。
(三)省內符合《資格條件》的企業和事業單位的人員(以下簡稱“申報人”)均可申報。
(四)非公有制企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可根據人社廳發〔2020〕13號文的要求在所在地進行相關申報。
(五)外省或中央駐蘇企業、單位及其分支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需在我省申報評審的,須經具有人事管理權限的主管部門同意并提交委托函,向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辦理委托手續。經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核準同意后受理申報(詳見蘇職稱辦〔2021〕39號文)。
(六)取得高級會計師資格后,有關專業年限計算、繼續教育、專業理論知識、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工作業績與成果、論文著作等其他評審材料的具體要求,對照《資格條件》的相關條款。
(七)申報職稱的資歷(任職年限)的截止時間為2020年12月31日,申報職稱的業績成果、論文、學歷(學位)證等截止時間為2021年3月31日。
(八)凡申報材料弄虛作假,經調查核實確認的,將按《江蘇省職稱評審管理辦法(試行)》(蘇職稱〔2020〕42號)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職稱辦關于做好2021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蘇職稱辦〔2021〕39號)的有關規定處理。
二、報送要求及時間
各地、各單位要按照《江蘇省會計專業高級資格評審工作實施辦法(試行)》(蘇財規〔2011〕11號)要求,對委托評審的材料嚴格把關,認真做好審核、公示和推薦工作,確保材料真實、齊全、手續完備。
1.申報人必須先行完成會計人員信息采集。
2.申報人必須登錄江蘇省財政廳門戶網站(czt.jiangsu.gov.cn),通過網上申報系統(在“江蘇人才信息港”職稱申報評審管理服務平臺上也有相應的鏈接)進行個人申報。網上申報的起止時間為:2021年7月1日9:00至7月30日17:00(具體詳見操作指南),逾期不補報。
3.申報人按要求在申報系統上如實填寫各項信息,并將相關申報材料原件掃描上傳。提交之后,申報人應按時攜帶本人身份證及所有申報材料前往所在地財政局會計管理部門,辦理材料現場核對(受理后當場退回材料原件)和網上繳費等相關事宜(具體時間依當地的安排)。
4. 因評審工作全部在網上進行,申報人不再提交紙質材料。省財政廳會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發文公布評審結果后,評審通過人員自主打印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統一編號和用印的電子職稱證書。
5. 評審通過人員經評委會簽章后的《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申報表》末頁(需歸入本人檔案)等相關材料,將統一采取郵寄到付的方式,通過中國郵政EMS從南京送達。
6.省各有關單位應于8月6日17:00 前,攜帶申報材料原件(包括申報人身份證等相關證書)至省財政廳會計處(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63號天目大廈808、809室)進行現場核對(受理后當場退回材料原件)。
7.各設區市及昆山、泰興、沭陽縣(市)財政局于8月11日前,將經市職稱管理部門審核后的《江蘇省會計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會計師)任職資格評審情況一覽表》報送省財政廳會計處。
逾期不再受理。
三、收費標準及要求
按照省物價局核定的收費標準,每人評審和面試及論文鑒定費500元。申報材料提交并現場核對通過后,由申報人在網上申報系統中直接支付(詳見網上申報系統操作說明)。8月6日24:00前未繳費的,視同放棄申報。繳費成功后,不辦理退費。需票據憑證的,可根據系統提示自行下載打印電子票據(截止2021年12月31日24:00)。
四、其他事項
1.本次評審擬于10月份進行。正高級會計師資格評審采用評審和面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最終由執行評委會根據申報人綜合情況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
2.《江蘇省會計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條件》《江蘇省會計專業高級資格評審工作實施辦法(試行)》和所需填報的相關表格,請登錄江蘇省財政廳門戶網站( czt.jiangsu.gov.cn),在“會計綜合管理平臺”相關欄目中查詢下載。
聯系電話:025-83633209
附件:
1. 材料目錄及要求
2. 江蘇省申報正高級會計師任職資格人員情況簡介表
第二步驟是要過內容關。論文質量直接影響評審時科研部分得分,而創新性、實用性、可讀性是衡量職稱論文質量高低的三個重要標準。創新性是指論文內容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所突破,能夠提出新觀點、新工具、新方法、新操作或新啟示,進而進行有理有據的論證,形成作者的一己之見,使論文對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學術論文和畢業論文不同,職稱論文大多是實務文章,選題應源于具體財務實踐,又能夠解決實際問題進而指導實踐,因此論文內容不能僅限于理論介紹、背景描述,而應將重點放在應用啟示、管理對策上,即使是理論型文章也要著眼于對理論成果的應用探討。可讀性是指論文內容要寫得通俗易懂,在文字使用上要生動活潑,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對于較為復雜或枯燥的理論、原則、規范等應盡量通過鮮活的案例、具體的操作等形式來進行演繹和闡釋清楚。同時,論文選題、內容最好能和作者過往的工作經歷相匹配,如制造業從業者宜圍繞制造業財務管理的內容展開,盡量不去挑戰所在行業之外的研究領域,用于高會評審的論文選題應圍繞單位或行業的經濟學、財務、內控等問題展開。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不斷開創財政工作新局面》中把探討建立正高級會計師資格評價制度作為2008年財政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此前,遼寧、廣東、河北等省在全國率先制定了正高級會計師資格申報評審辦法,并已運作試行,為理論界和實務工作者探討建立全國統一的正高級會計師資格評價制度,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和啟示。本文就此談點粗淺看法,以期拋磚引玉。
一、建立正高級會計師資格評價制度應以打造客觀、公平、公正、嚴格的正高級會計師考試制度為前提
正高級會計師資格客觀上要求申報者具有運用財政、會計、財務、稅務、經濟法律法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這就決定了正高級會計師資格的評價,必須實行“凡進必考”,考試與評審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即申報評審正高級會計師資格的人員,須參加全國統一組織的正高級會計師資格考試,成績合格才能參加評審。正高級會計師資格考試應參照高級會計師的考試辦法,由國家財政部負責命題并組織實施,考試時間可與全國高級會計師考試時間一致。
為確保正高級會計師考評的客觀、公平、公正,報考正高級會計師的財會人員須提供相關的原始資料以證明自己具備評審條件,并由設區市的會計考辦會同本級人事部門職改辦審查無誤后,報省會計考辦。不提供相關原始資料,或者提供的相關原始資料不符合報考條件的,各級考辦不應為其辦理報考手續。
二、正高級會計師資格評價制度應以構建科學、公開、透明并接受社會公眾監督的評審制度為基礎
(一)科學界定正高級會計師資格參評范圍
正高級會計師是精通本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學術造詣深,有較高知名度的本專業的學術帶頭人,有指導本專業高級人員的工作能力,其資格評價范圍應從不拘一格的選拔優秀會計專業人才出發,給廣大財會人員一均等的競爭機會,以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促使會計專業技術拔尖人才脫穎而出和合理流動,真正實現會計正高級職稱評價的客觀、公正。《河北省正高級會計師資格申報評審條件(試行)》中規定的參評范圍為:全省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工作和財政系統會計管理工作的人員。具體規定為企業必須是大中型企業,事業單位必須是副廳級或編制200人以上的較大事業單位,財政系統會計管理工作人員必須在設區市以上會計管理機構工作。《遼寧省教授、研究員級高級會計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辦法(試行)》中規定的參評范圍為:全省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工作的高級會計師。基于此,筆者贊同廣東省的做法,即正高級會計師的參評范圍為在全省從事會計工作的在職高級會計師,這種不以企業事業單位規模大小和機關性質為限制條件的選才理念,不僅廣開了才路,同時也使會計系列與其他系列在正高級職稱申報評審范圍上趨于均等化、和諧化、人性化。
(二)建立考前和評審結果公示制度,接受公眾的監督
考生在考試報名前要由單位在顯著位置就報考正高級會計師應具備的條件,該考生已經具備的條件,包括學歷、取得高級會計師的任職年限、論文、成果等條件公示7天,無異議后由所在單位出具證明,連同相關資料一并報送會計考辦。評審通過后,省級人事部門要主動在當地報紙上予以公示,使正高級會計師的考評從考試報名到評審結束均在社會公眾的監督下運作。
(三)為確保正高級會計師評審的公開、透明,建議在評審申報程序上再加一把鎖
以往的正高級會計師評審,評委們看到的除任現職評審表、年度考核表、外語、計算機、會計實務合格證為原件外,其他的均為復印件,即使復印件是虛假的,只要設區市職改辦蓋上章,簽上字,到了評委手里也就成真的了。為此省級職改部門應合理界定設區市人事局職改辦的原件審查權,讓評委們在評審過程中能夠看到申報者的原件,特別是論文成果,這樣做也為日后答辯奠定了基礎。對于申報者提交的原件,人事部門要妥善保管,嚴防丟失。總之,在正高級會計師的評審過程中,嚴格條件和程序,寧缺勿亂,以確保評審質量,把財會人員最為關心的事辦好。
三、正高級會計師資格評價制度應形成以理論基礎、業務能力、專業素質、道德品質、創造思維為核心內容的考評體系
根據這一思路,凡報名參加正高級會計師考試以及考試合格申報評審的高級會計師應具備如下條件:
(一)政治、職業道德條件
綜合河北、廣東、遼寧三省的規定,筆者認為正高級會計師的政治、職業道德條件應統一為: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廉潔奉公,忠于職守,嚴格執行財經紀律,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任現職期間,年度考核合格以上,并提供準確、有效資料及證明。
(二)學歷、資歷條件
參照三省具有大學本科畢業以上會計專業(含經濟、統計、審計等相近專業)學歷,從事會計專業工作,取得高級會計師資格5年以上的學歷、資歷條件,以及不具備規定的學歷、資歷條件在擔任高級會計師工作期間業績特別突出,符合破格條件人員,可以破格參加考評的規定。筆者以為:具有跨門類雙大專學歷的人員,應按大學本科畢業生對待,但必須有一個財經專業(含經濟、統計、審計等相近專業)的大專學歷,從事會計專業工作,取得高級會計師資格7年以上。
對于不具備規定學歷(大專及以下)和資歷(任高級會計師滿3年,不滿5年或7年),但為享受國務院津貼、省(直轄市、自治區,下同)、部級以上“三三三”人才中的一、二層次的人才,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設(區)市以上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獲得省部級財會科研成果三等獎(等級內額定人員)以上的獎勵人員,可破格申報正高級會計師的考試和評審。
(三)外語、計算機條件
已經試行考評的三省都要求申報者參加全國職稱外語,全國或省職稱計算機統一考試,成績符合國家有關規定要求。符合免試條件的人員按相關政策掌握。
筆者意見:在涉外單位工作的會計人員應該要求外語考試,并且考試必須達到合格線,其他會計人員的外語考試僅作為參考條件,這樣才能讓財會人員走出與本職工作關聯性不大的敲門式考試誤區,騰出更多時間研究業務,并在本職業務上有所建樹。關于職稱計算機條件,鑒于目前計算機已經普及,且已成為不可缺少的工作助手,凡申報正高級會計師評審的人員,都應參加相應級別的職稱計算機考試,并且達到國家或省定合格線,不應再按歲數設置免試條件。
(四)繼續教育條件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是提升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會計人才的重要舉措,正高級會計師更應該重視此項教育。目前河北、遼寧兩省未對此作出規定,按照財政部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的要求,參照廣東省的做法,筆者認為,正高級會計師的申報者,在任現職期間,應立足本職工作,參加本專業或者相近專業以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方法為主要內容的繼續教育,達到規定的要求;或者提交課題研究;或者報考參加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注冊評估師的全國統一考試財務會計科目合格,并經省級財政部門確認,折合繼續教育學時;或者參加全國會計知識大賽合格,不論哪種形式,都必須提交完成繼續教育的有效證明。
(五)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條件
由于財會人員所在單位不同,崗位情況各異,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條件難以準確量化考核,建議將不便考核和難以考核的事項納入考試范圍進行書面測試。筆者結合不同會計崗位的實際,參照三省的相關規定,就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條件考核,擬訂為:任現職期間,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具有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和較強的業務能力,精通會計政策,通宵國際慣例,參加過全國統一會計制度、準則、法規、辦法的制定;或主持設計、起草、參與制定省級貫徹國家會計政策、法規、制度的具體實施辦法。
2.主持一個地區、行業,或大型企業、事業單位的財會工作,能夠運用現代會計管理方法,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主持和參與單位經營管理、經濟預測和決策、產業結構調整、建設項目的可行性論證、資金籌措、運用等,能夠處理財務管理中較為復雜的問題,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具備在本單位組織實施內部控制制度的能力,制定起草過本單位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得以實施并在業內認可。
4.為大型技改項目、基建項目、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編制可行性報告,獲得政府批準,投資回報率較高。
5.了解和掌握國內外會計工作動態,制定對策,解決會計、審計工作中出現的重大疑難問題,取得突破性進展。
6.在本專業、本崗位業績突出,并獲得過設區市政府級以上榮譽稱號兩次和省部門級以上榮譽稱號一次。
以上均需要提供準確、有效的資料及證明。
(六)業績成果條件
筆者以為,財會業績成果,尤其是獲獎的科研成果應為省級以上科技部門、財政部門、社會科學聯合會、財政學會、會計學會、預算研究會等正式機構頒發的獎項為準,否則,不予認可。
綜合三省規定,正高級會計師申報者任現職期間,工作業績突出,取得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會同經濟、工程、科研部門進行工程經濟項目課題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獲得設區市科學技術二等獎(等級內額定人員)以上獎勵。
2.掌握本專業國內外科技發展動態,開創性地提出本專業的研究或開發方向,完成國家或者省下達的財會科研課題,獲得省部級調研成果二等獎一項,或省部級三等獎兩項以上。
3.參與國家財政部會計制度與國際慣例接軌問題研究,取得國家財政部認可的重要成果并受到嘉獎。
4.主持或者參與研究企業、事業單位改革經營機制,推行現代會計管理方法,形成研究成果報告,獲得省部級現代化管理成果一等獎一項或者二等獎二項。
以上均以獎勵證書和有關證明材料為準。
(七)論文和著作條件
論文、著作是衡量和評價正高級會計師理論水平的重要依據。目前河北、廣東和遼寧三省資格評審中,均不同程度地要求申報者任現職期間,公開出版財會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專著一部,或在省級以上正式出版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5篇不等,或本人撰寫公開出版的省部級本專業學術、技術教材20萬字以上或者兩次主持編寫省部級標準并已頒布執行。
為體現公平,筆者認為正高級會計師評審所提交的論文必須是在國家級ISSN或CN刊號的財會刊物發表獨立撰寫的每篇不低于2 000字的專業論文5篇以上,其中全國核心刊物不少于2篇;或者在省級ISSN或CN刊號的財會刊物發表獨立撰寫的每篇不低于2 000字的專業論文8篇以上,其中全國核心刊物不少于3篇;或者撰寫公開出版的不低于20萬字的財會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專著一部前三名的作者;或者兩次主持編寫省部級標準并已頒布執行。在財會刊物專刊、增刊上發表的論文,在申報論文篇數時不予承認,讓花錢買版面、請人、虛掛姓名等職稱申報者的不法行為失去立足之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