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6:4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大學生身體素質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人文精神闡釋
人文在原初意義上,指人從純粹的自然界中脫離出來,與動物的本質屬性相對,把自然界當作一個對象來認識。近代帶有強烈工具理性色彩的自然科學興起以后,科學與人文逐漸分野,科學知識教育占據了學校教育的重要一席。但是對科學實用層面的過分張揚帶來了一系列嚴峻后果,引發了人類對純粹技術和純科學的深刻反思。今天,很多人意識到,人文知識的教育和其價值精神的培養應當重新回到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來。
其實,科學與人文是相通的,它們之間沒有涇渭分明的區別和水火不容的矛盾。從始源上講,古希臘的哲學家也就是自然科學家,17世紀西歐興起的科學本身是從自然哲學中獨立出來的;從認識上看,科學和人文都是人類對對象世界的認識,都蘊含著人的理性和情感。所以,那種人為劃分人文主義和科學主義、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做法并不妥當,認為在教育過程中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人文知識課程任務的認識是不正確的。
人文和科學只是一種學科分類,以便于人們科學研究或其他需要。人文與科學都體現了人類的情感、精神和認識水平,都是人類在追求自由心靈和生命意義上的探索,本質上都是人類創造的文化。科學求真、人文尋善是狹義的認識。求真的目的如果背離了善,就會使科學走入惟科學歧途,從而失去了人本身;同樣,人文知識也源于生活,源于人類的實踐,人文的創造也需要尊重客觀的實際、本質與規律。狹義的人文和科學其實是某種文化發展到比較充分的階段后,形成的一套自身的價值觀念體系和技術器物體系,即我們常說的“形而上”與“形而下”。“人文精神是人類通過實踐活動,在構建各種制度、規范與生產物質產品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觀念、風俗、生活方式和社會心理,它是文化‘形而上’部分的最高層次,包括維持人類正常生活的價值追求、倫理觀念、群體意識、生命激情、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也包括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反省意識、遠大理想、民族精神以及政治信仰”①。
二、人文精神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
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心素質四個方面,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對此具有很高的要求。而無論哪一個方面的教育都離不開人文精神的支撐和培養。
首先,人文精神是提高大學生道德素質的基礎。大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培養高素質的畢業生和負責任的公民。大學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做事的能力,更要教育他們學會做人。僅僅教給他們實用知識,僅僅為他們提供就業準備,是難以保證學生進入社會后既有人性又有靈性,既有道德責任感又有社會義務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能使他們的責任感得到陶冶,心靈得以升華,精神境界純潔而神圣,個性人格健康而完善。因為人文精神體現了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向善、求真、求美的統一,可以給他們許多直接或間接的人生經驗、人生哲理,幫助他們了解自我、了解國家、了解世界。
其次,人文精神是大學生文化素質提升的主要環節。文化素質包括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人文精神與科技教育相交融,可緩解高科技對人性的扭曲,體現現代科學理性和科技倫理的結合,使大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情感方面全面發展。在價值觀念上,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并舉,能使學生降低科技工具理性的種種不良反映;在培養目標上,人文精神與科學教育統一,一方面提升了大學生的人性境界,另一方面提高了大學生的人力水準,并使兩者融為一體;在學習內容上,人文精神與科學教育融合,一方面使學生掌握知識經濟時代必備的科學知識,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在現代性危機中的人文關懷情愫。
再次,人文精神是大學生形成良好專業素質的航標。良好的專業素質是大學生成人的必要條件,而人文精神能從研究方法、治學態度和研究方向三個方面對大學生的專業素質產生影響。研究方法和治學態度反映一個人的宇宙觀、價值觀及哲學素養,研究方向則反映鑒識能力。
最后,人文精神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質。近代以來,由于科學技術愈演愈烈的學科分化、擴張趨勢,人文學科的領地日漸狹窄;學問普遍的科學化傾向和功利化,使人文學科的地位進一步下降;重視培養專業人才的教育體制,人為地造成了科學與人文之間的疏遠和隔絕;自然科學自詡的道德中立,使得很多科學家心安理得地拒絕人文關懷②。在這種背景下,大學培養出來的人,很多人心理素質差,社會適應能力弱,對人類的終極價值缺乏思考,對宇宙、自然缺乏敬畏,殘害動物、損害同類甚至摧殘自己,這樣的事時有發生。發揮人文精神在疏導心理、重視人性、完善人格方面的作用,可以幫助他們尋找失落的精神家園,在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質,成為既有生活目標和審美情趣又能創造并熱愛生活的人。
三、大學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實施途徑
1、樹立培育目標。
大學是引領社會文明的軸心之一。但是目前大學生的學習和就業帶有強烈的功利意識,學校在教學與管理中又有意無意地跟隨學生需求,偏重學生專業技術的教育,忽視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所以,我國高等學校應樹立人文精神培育目標,以改變這種不正常狀況。
2、在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闡釋和滲透人文精神。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筆者曾指出當前存在人為劃分人文主義和科學主義,認為加強對大學生人文精神教育是人文知識課程任務的錯誤認識。其實,人文精神教育不是一種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或課程體系、課程內容,而是一種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不論是關于自然、社會還是人本身的教育,都應當在其中闡釋和滲透人文精神,這是當前高等學校應當關注的重要問題和應當承擔的崇高責任。
首先,教育管理者應當具有自覺意識和反省意識,在管理中滲透人文精神,例如志存高遠的創一流意識、堅持真理的大無畏氣度、自尊自信自豪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的崇高品格、高超的組織領導方法、深厚的人文底蘊。
其次,挖掘人文社會科學課程中的人文精神。由于人文社會科學直接表現了人與人的關系、人的生活和人生意義,人文關懷更濃,所以高等學校應充分挖掘潛藏在人文社會科學中的人文精神。例如,社會進步賴以存在的基礎需要社會成員具有某種反思精神,它的典型意義是去除陳腐的信條,達成新的信仰。但是反思精神的養成必須經過哲學思想及其方法的訓練熏陶。再如,生命的個體性決定了人的孤獨和軟弱,受到傷害時需要慰藉和溫暖,而宗教在撫慰人的心靈上起到一種光、一份溫暖、一線希望、一塊精神餡餅的作用。倫理學使人思考“一個人應當怎樣行為?”“人怎樣生活才是善?”美學使人在平常事物中尋覓到圣潔和神奇。
再次,提煉專業知識中的人文精神,結合專業教育進行人文教育。專業教育起于知識,但學科專業中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例如講授學科、專業的發展史,可以讓學生了解所學理論的社會價值;介紹學科發展中優秀科學家獻身真理的感人事跡,可以激發學生產生崇高的正義感與社會責任感;介紹學科中與當前國計民生相關聯的知識,可以激發學生獻身于造福人類與社會的熱情。專業教育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并以自己的人格熏陶感染學生,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
3、提高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
首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必須做到。要以關心學生、關心同事、以心比心激發學生的關心意識,以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嚴謹治學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以與時俱進、善于創造、敢于拼搏鍛造學生的創新思維。
其次,要深入研究“什么是教育?怎么教?怎么學?”等教育的基本問題。如果教師對教育的理解僅僅是“我是教知識的,教專業的”,那么學生對學習的理解必然只是“我是學知識的,學專業的”。教育的過程就失去了智慧、靈魂、思想。
再次,認真學習,廣泛閱讀,形成自己多方位、寬領域的知識結構。要對當代人類的重大問題有敏銳的感受與認識;要努力拓寬知識面,形成開放的知識結構,切勿固守專業疆域;要學習傳統文化,閱讀《老子》、《論語》等經典名著,積淀人文素養。
4、優化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包括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世界一流大學如哈佛、牛津、劍橋等都擁有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北京大學因在現代中國風云變幻中的巨大影響而成為許多中國青年的精神圣殿。當然,并非每一所高校都有載入史冊、留芳千古的名事名典,但許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與教師的感人事跡也能成為后來師生奮發向上的力量源泉,應認真梳理積淀。另外,加強校園生態環境建設,合理規劃校園,加大綠化力度,也是優化校園環境的重要內容。
比較
論文摘要:以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將學生體質數據與江蘇省大學生體質數據指標進行對比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結論:男女學生身體形態、身高、體重指標均值與江蘇省大學生無顯著性差異。生理機能肺活量、臺階試驗指標均值低于江蘇省大學生平均水平,存在顯著性差異;身體素質握力、lmin仰臥起坐、立定跳遠、1000m(男)、800m(女)與50m均值與江蘇省大學生均值相比,存在顯著性差異。本院大學生體質健康整體水平較好。但力量與耐力素質較差。針對本院大學生體質健康存在問題,提出提升大學生群體體育與健康意識,注重大學生力量與耐力素質訓練,營造與挖掘學院體育環境與資源等途徑。
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努力推進大學生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的體育素質,是體育教師承擔的重要責任和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召開了“健康促進與身體運動”為主題的會議,大會敦促各國政府把推動大眾體育的發展作為公共健康與社會政策的組成部分[C17。
1研究對象與方法1. 1研究對象
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2005級(男85人、女165人),2006級(男90人、女170人),2007級(男95人、女200人)部分男、女學生,共計805人(男270人,女535人)。
1. 2研究方法
1. 2. 1文獻資料法
利用中國學術期刊網查閱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成果。
1.2.2體質測量法
按照國民體質測試手冊的要求進行大學生體質測量,采集指標數據。使用上海中勝科教設備有限公司身高體重測試儀、肺活量測試儀、握力測試儀、坐位體前屈測試儀、立定跳遠測試儀、臺階脈搏測試儀對805名學生進行測試。
1.2.3數理統計法
采用高校體育管理軟件V2005版軟件對測試數據進行統計與處理。
2結果與分析
2. 1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健康標準測試總成績統計
根據《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 ))}Z},抽樣參加測試的805名學生中,成績優秀占10. 700,成績良好占28. 200,成績及格占52.400,成績不及格占8.700。男生成績優秀人數比例高于女生,女生成績良好人數比例高于男生,男女生成績及格與不及格人數比例差異較小。說明本院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成績與《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中所規定的“大多數學生的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得分應在良好或良好以上”具有較大的差異,反映本院學生的體質健康總體水平偏低[3]
2. 2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體質測試分項平均成績統計
從表2可以看出,學生身高標準體重的平均得分12. 49,較正常值偏低;肺活量體重指數平均得分9. 78比9分及格線略高;臺階實驗指數平均得分14. 29與良好線15分線接近;男生握力體重指數平均得分16. 52接近優秀線,女生lmin仰臥起坐平均得分14. 79接近良好線;立定跳遠平均得分19. 99處于線。
2. 3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與江蘇省大學生體質狀況比較
2. 3. 1身體形態比較
從表3可以看出,我院大學生身體形態指標中身高、體重均值與江蘇省大學生無顯著性差異。反映我院大學生身材較勻稱,體重在比較合適的范圍。
2.3.2生理機能比較
從表3可以看出,我院大學生生理機能指標中肺活量、臺階試驗均值均低于江蘇省大學生平均水平,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我院大學生呼吸機能水平偏低,心血管機能水平盡管接近良好線,但仍然低于江蘇省大學生平均水平[4]
2. 3. 3身體素質比較
從表3可以看出,我院學生身體素質各項指標值均低于江蘇省大學生平均水平,存在顯著性差異,尤其是速度素質與耐力素質較差。
3結論與建議
3. 1結論
我院大學生體質健康側試及格率為91. 300,體質健康整體水平較好;身體形態指標值與江蘇省大學生無顯著性差異;生理機能與身體素質各項指標與江蘇省大學生存在顯著性差異,主要是心肺功能與速度、耐力素質水平偏低。
3. 2建議
3. 2. 1提升大學生群體體育與健康意識
通過體育科技宣傳、體質健康測試、體質健康咨詢、體育知識競賽、體育欣賞活動等途徑,強化大學生體育參與意識,全面理解體育的價值,增強對體育鍛煉的興趣}s}。
3.2.2注重大學生力量與耐力素質訓練
1.前言
啦啦操是在音樂的伴奏下運用各種不同類型的動作,融體操、音樂、舞蹈為一體的練習以健、力、美為特征的新興體育運動項目。隨著全民健身的到來,各高校、大、中專院校也相繼將啦啦操納入教學內容,深受學生們的喜愛與青睞,尤其是女生更加的喜愛。為了提高高校女生對啦啦操的認識,本文通過分析啦啦操鍛煉前與鍛煉后的身體形態與身體素質指標的變化,探討啦啦操對女大學生身體形態與身體素質的促進作用。為高校啦啦操教學課的推廣與普及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2.研究對象與方法、內容
2.1研究對象:
西安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0801班,0802班,0901班,0902班126名參加啦啦操專項課的女生。平均年齡18歲,身高158.6cm,體重49.1kg。
2.2研究內容:
身體形態:身高、體重、胸圍、腰圍、臀圍、大腿圍、小腿圍。
身體素質: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50米跑、立定跳遠。
2.3研究方法
2.3.1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期刊網查閱相關論文多篇,為本文研究提供參考和理論支持。
2.3.2測試法:
對參加啦啦操鍛煉的女大學生身體形態與身體素質的指標按體育測量與評價中規定的方法和細則進行測定。對受訓者進行為期14周的訓練,每周訓練3次,分別在每周一、三、五下午的16:00-17:30進行,鍛煉時間為90min。訓練內容包括熱身操20min,形體練習20min,啦啦操30min,整理運動lOmin。2010年1月進行第一次測試,20iO年6月進行第二次測試并記錄檢測值。
2.3.3數字統計法:將所測得的數據進行常規統計處理。
3.結果與分析
3.1啦啦操鍛煉對女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
統計結果顯示,126名女生經過14周啦啦操鍛煉后,身體素質中坐位體前屈、50米跑、仰臥起坐、立定跳遠的各項指標均有明顯的提高(P(0.05或P(0.01),說明受試者在實施運動方案過程中,身體整體肌肉力量增長明顯。說明啦啦操鍛煉可以有效的提高女大學生的肌肉力量,提高大腦皮層運動中樞興奮抑制的轉換能力,使各肌群之間的協調關系增強,從而對身體形態、素質狀況有了進一步的改善。
3.2啦啦操鍛煉對女大學生身高、體重的影響
對測試者經過14周的啦啦操鍛煉后的兩次身高、體重指標測試結果比較看,受試者的身高平均增加了0.6cm,身高指標P>0.05,無顯著性差異。說明啦啦操鍛煉對女生的身高沒有太大的影響。體重平均減少了1.8kg,體重指標P
3.3啦啦操鍛煉對女大學生身體形態的影響
經統計,通過14周的啦啦操鍛煉后,測試者體型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腰圍、臀大腿圍、小腿圍都具有顯著性差異(P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啦啦操豐富了學校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可以調動女生參加鍛煉的積極性。并且從女大學生仰臥起坐、50米、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指標增長的幅度來看,說明啦啦操鍛煉可有效的提高女生的身體素質。
4.2建議
4.2.1運動強度的選擇應根據個人的體力、健康狀況而定。在鍛煉時,以自我感覺良好,心情舒暢,情緒高漲為度,避免超負荷運動。
4.2.2教學方法可以采用遞加循環法,即“A+B+C”滾動式連接模式的教學方法可使大部分練習者掌握動作,激發學習興趣,得到成功的。采用鏡面與背面結合的示范,并輔之口令、手勢等方法,保證學生動作的連續性,使學生智力和體力緊密結合
參考文獻
[1]聶英濤.廣西高校設置啦啦操課程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咨詢導報,2007年第25期。
[2]蟻哲蕓.校園健康體育活動新模式――啦啦隊探討卟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8,(02)3.
中圖分類號:G525 文獻標識碼:A
Study on the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LU Zhixing, SUN Wenmin
(School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literature and data,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visit the survey method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and put forward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improve physic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for the educators to provide feasible frame of reference.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method
2007年5月中國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指出:廣泛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鼓勵學生走向操場,走向大自然,走到陽光下,形成青少年體育鍛煉的熱潮。同時還強調了高等學校要把課外體育活動納入學校日常教學計劃,使每個學生每周至少參加三次課外體育鍛煉。為了貫徹中央精神,就必須對大學生開展有計劃、有目的、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努力提高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提高自身運動能力,達到國家規定的體質健康標準。通過研究我校學生近三年學生體質現狀,分析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原因,為我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推進體育教學改革,指導學生科學地參加體育鍛煉,促進學生體質健康全面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主要對我校的800名學生身體素質水平進行了抽樣調查。
1.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查閱大量有關身體素質的文獻資料,并參考了多篇相關科研論文和學術論文。并對所獲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和分析。(2)走訪調查法。走訪調查了我校的部分學生,并向他們及家長咨詢了目前學生身體素質水平狀況。(3)數理統計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分析整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我校學生身體素質抽樣調查結果
對我校體育教師和學生及家長進行了走訪調查,結果表明了我校學生身體素質總體水平全面下降,各項指標分別平均下降:50米跑0.76秒, 坐位體前屈4.5cm,立定跳遠8.5cm, 握力(女生)4.35次,引體向上(男生)3.96次,仰臥起坐4.85次,800米跑(女生)23.17秒,1000米跑(男生)22.12秒,我校當前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狀況令人擔憂。
2.2 影響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因素
2.2.1 主觀因素的影響
調查結果表明: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獨生子女數量越來越多,學生攝入食物熱量超高且營養充分,一半以上的學生喜歡肉類、快餐、甜食油炸類、膨化食品等高熱量食物。這是導致學生體重增加的主要因素。此外,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影響學生運動能力的重要因素。如:有部分學生不吃或不及時吃早餐,造成學生上午體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晚餐吃得過飽或高脂肪的食物攝入量過多,造成學生不易消化,影響夜晚睡眠質量,同時導致體重增加。
2.2.2 客觀因素的影響
由于學校連續擴招,人數在急速增加的同時,運動場地擁擠不堪,每周鍛煉時間勢必會受影響,達不到教育部的要求,所以運動場地、器材也是影響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因素之一。其次,體育教學改革注重形式忽視了結果,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應該是使學生掌握鍛煉身體的方法,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增強體質,把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放在首要位置。
3 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方法
身體素質是人體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耐力、速度、靈敏和柔韌等機能。在體育課和課外活動的練習中,讓學生進行身體素質練習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釋放學生的學習壓力,緩解緊張的學習氣氛。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科學訓練。
3.1 力量素質的訓練
發展力量素質,不僅能增強肌肉力量,使身體更加結實,還有利于學習和掌握各項運動技術和技能,減少運動損傷。力量素質的練習,可以根據鍛煉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力量練習方法。鍛煉上肢力量可選擇引體向上、俯臥撐等運動,也可借助啞鈴、握力器等器械;鍛煉腰腹力量可選擇仰臥起坐、團身跳等運動。鍛煉下肢可選擇蹲起、單足跳、跨步跳、蛙跳、跳臺階、側跨跳等運動。在進行力量訓練時,還應注意訓練負荷的量和強度。
3.2 速度素質的訓練
發展速度素質,能提高機體的反應能力和協調能力,使身體更加靈活,做動作更加迅速。發展速度素質,一般采用大強度、時間持續短的練習,并且要在學生精力充沛的情況下交替進行各種練習。同時要注重與其他素質訓練結合起來,注意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發展速度的方法有很多,如原地單足跳,聽哨聲快速做加速跑;背對起跑方向做原地高抬腿,聽信號快速轉身做加速跑,幾人一組以比賽的形式進行。60米、100米、變速跑(直道加速彎道慢跑,彎道加速直道慢跑)等練習。
3.3 耐力素質的訓練
發展耐力素質可以有效地提高人體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改善人體新陳代謝水平,還可以培養頑強的意志等良好的心理品質。耐力鍛煉可分為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應以進行有氧訓練為主,耐力素質訓練方法:12分鐘計時跑,長跑 800米、1000米等,逐漸過渡到更長距離的跑,這些運動對于發展學生的有氧耐力,提高心血管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氧耐力運動還有游泳、登山、有氧健身操等。
3.4 柔韌素質的訓練
發展柔韌素質,能增加學生關節的靈活性,避免運動時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的損傷。柔韌素質訓練的方法:主要有動力性和靜力性拉伸;動力性練習:行進間各種踢腿練習(正踢、斜踢、側踢、外擺、里合、后踢)、直腿并腿連續縱跳、直腿單腿連續縱等;靜力性練習:肋木上各種壓腿練習(正壓、測壓、背屈壓腿等)、橫豎叉、壓肩、坐位體前屈、前俯腰等,將肌肉軟組織拉開后,并在拉到一定程度時保持一定時間(8~10s),重復練習,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練習時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切不可急于求成。
3.5 靈敏素質的訓練
發展靈敏素質,能提高人體大腦皮層的靈活性,讓學生在變化的情況下迅速、準確、協調地做出相應的動作,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促進各項素質的協調發展。靈敏素質訓練的方法:在跑中迅速做改變方向的各種跑、急停急起以及迅速轉體練習;專門設計的各種練習的組合;如用“之字跑”、“躲閃跑”、“穿梭跑”和“立臥撐”四項組成的綜合性練習;做各種變換方向的追逐性游戲和對各種信號作出應答反應的游戲。
4 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培養學生體育意識
4.1 在學校建立各種體育社團和體育俱樂部
吸引廣大學生積極參加社團組織,利用課余特定時間在教師及體育骨干的指導下,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體育鍛煉,培養學生自覺鍛煉的意識和自主鍛煉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并掌握體育鍛煉的方法,養成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在學習和鍛煉中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和自主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加強學生與社會的交往能力,為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是全面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的需要。
4.2 學校體育與家庭體育有機結合
學校應把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放在首位,然后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開設相應的體育課程,使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同時家庭環境也影響著學生體育思想的樹立,家長也要重視孩子平時的體育鍛煉。使學校體育和家庭體育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在學校和家庭都能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鍛煉的氛圍,使學生逐步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
5 結論
目前我校學生的身體素質總體水平令人擔憂,另外學生自身缺乏體育鍛煉的意識,學校對對于體育場館建設與器材投入的不足,學校對于學生體育鍛煉、體育課、課外活動的監督與管理的不合理,都影響了我校學生身體素質總體水平的提高。要全面提高我校學生身體素質的總體水平,必須采取一些切實有效的對策。首先,采取有效的身體素質訓練的方法,并合理地有計劃的安排身體素質鍛煉;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注重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合理地安排學生膳食。切實改善學生身體素質的整體狀況,促進學生體質全面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羅躍進,王珊.學生身體素質連續下降的對策研究[J].內江科技,2007(12).
[2] 金婕,應芳娟.中學生身體素質令人憂[J].好家長,2007(19).
1研究目的
近年來,有關女大學生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有關方面關注的焦點。大量調查研究表明:當代女大學生的體質狀況和心理、精神、衛生方面問題比較突出。如何指導女大學生科學的鍛煉身體,獲得最佳健身效果,全面提高健康水平,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有氧運動促進人類健康已經得到大量運動人體科學實驗的肯定,基于女大學生此階段生理、心理特點,并結合女大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有氧運動作為鍛煉手段,科學設計教學內容。本次研究擬從生理學的角度,試圖通過對受試者在接受有氧運動鍛煉前后的身體形態、生理機能以及身體素質等的各項指標進行分析研究,為提高高校女大學生體質健康提供理論依據,同時也為加強她們的體育鍛煉意識,培養其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2研究對象及方法
2.1研究對象:隨機抽取溫州廣播電視
大學2006年級的女大學生120人,平均年齡19歲。分成兩組各60人:實驗組(進行有氧運動鍛煉)和對照組(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
2.2研究方法:文獻研究;實驗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計分析法
3實驗結果
3.1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基本情況
實驗前所有學生身體等情況基本相同(表1),經統計處理,兩組可比性條件一致。
3.2運動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
從表2、圖1?5可以看出,運動后,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在體重、肺活量、800米、體脂率等4項指標有顯著性差異(P
4結論與分析
4.1有氧健身操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女大學生身體形態
人體的形態是由人的生理解剖結構展示出來的外觀表現,它是由骨骼、肌肉、脂肪和毛發等組織構成。由于女大學生年齡均在?周歲,正處于青春期,身體內激素的影響特別能攝取食物,更偏愛高脂肪、高糖的食物,這時如果不進行適當的身體鍛煉,勢必會造成體內的熱量過多,在皮下轉化成脂肪。女大學生體重超過正常的標準就會影響呼吸系統、循環系統、運動系統的負擔,使某些女大學生看起來肥胖而笨重。由表2可以看出,通過12周的有氧運動鍛煉后,實驗組女大學生體重下降、圍度減少、體脂百分比、BMI下降。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表明有氧健身操鍛煉能促進女大學生體脂分解代謝,對改善形體有積極作用,使其更加健康和有吸引力。
4.2有氧健身操提高女大學生心肺功能水平
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人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場所,肺的氣體交換能力用肺活量來表示。肺活量的大小直接反映了人體肺功能水平的高低與好壞。800米測試的是人體的耐力素質,耐力是指人體長時間內進行肌肉活動的能力。經常參加有氧運動的女大學生能較好地提高肺活量的值,增強肺的儲備能力、增強呼吸器官的工作能力,提高肺的呼吸機能。由表2可以看出。有氧運動12周后,女大學生心肺機能水平明顯上升,說明經常鍛煉對女大學生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生理功能產生良好的影響。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本文針對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對策的研究,其主要的研究對象是蘭州財經大學長青學院的在校大學生,針對在校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課題的分析與討論。
(2)研究方法。①文獻法:通過知網、萬方、維普、百度等網絡查詢方式,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報紙雜志和書籍,并從這些資料中搜集了與課題相關大學生健康標準信息,為論文的全面論述打好理論基礎。②問卷調查法:課題研究針對蘭州財經大學長青學院的在校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問卷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針對調查結果提出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對策。
2.調查分析結果
本次調查問卷是以蘭州財經大學長青學院的大學生為主要調查對象,針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進行了詳細的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20份,有效回收115份,問卷回收率95%,其中無效問卷3份,問卷有效率為93%。問卷調查結果有效。
(1)身體形態。根據2015年最新的成年男性、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7.1cm和155.8cm,平均體重分別為66.2kg和57.3kg,平均胸圍分別為88.4cm和83.3cm。通過調查(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蘭州財經大學大學生的男生平均身高為170.5cm,比全國平均身高高3.4cm,女生平均身高比全國低6.5cm;蘭州財經大學大學生的男女平均體重分別比全國平均體重輕0.6kg和2.2kg;蘭州財經大學大學生的男女平均胸圍分別比全國平均數值小1.5cm和1.9cm。由此可見,大學生的體重和胸圍標準與全國平均值存在一定的差距,現代的大學生普遍偏瘦。
(2)身體機能。通過對大學生身體機能的調查(如表2所示)分析可以看出,目前蘭州財經大學的男女大學生的血壓較為平穩,在正常的年輕人血壓范圍內,脈搏每分鐘跳動指標正常,然而從大學生的肺活量情況來看,其肺活量值相對較低,這與大學生缺乏體育鍛煉和有氧運動有著直接的關系,需要大學生加強體育運動,提高肺活量。
(3)身體素質。對于大學生身體素質情況的分析主要通過短跑、立定跳遠、握力以及仰臥起坐和引體向上等項目,從數據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男女大學生的握力較差,手腕力量不足,而女生的仰臥起坐每分鐘僅32次,可見女生腹部伸展能力較弱,而男生做引體向上平均僅可以做7次,手臂力量有待提高。現在的大學生在課余時間用于逛街、玩游戲、宅在宿舍,缺乏對身體肢體的鍛煉,導致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相對較差。
3.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對策
(1)提高素質教育重視程度。現如今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應用型人才,其身體素質尤為重要。因此,在高校的素質教育中應該更加重視對體育課程的教學,以提高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為目的,合理地安排大學生的體育課程,尤其是針對非體育專業的課程安排,促使理論課程與美育課程科學地結合在一起,積極落實素質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2)培養大學生健身計劃并積極參加戶外活動增強體質。對于目前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較差的情況,應該提高大學生的健身意識,制訂和規劃符合大學生身體健康發展的健身計劃,根據大學生的健康狀況制訂恰當的體育健身計劃,提高大學生的健身意識。大學生提高體質健康狀況既豐富了課余生活又鍛煉身體,還可以從中養成個人的體育愛好,進而提高了身體素質,也增強了身體免疫力,鍛煉了健康的體魄。
中圖分類號:G804.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612(2012)07—0062-04
我國近幾年的體質調研結果表明,大學生的體質總體呈下降趨勢,為了全面了解和監控大學生的體質狀況,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于2002年聯合發出通知,從2004年新學年開始全面實行新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以下簡稱《標準》),對全國在校大學生進行體質測試工作,旨在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激勵學生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預防各種突發性重大疾病。為了研究漢族在校大學生體質的發展情況,本課題以黑龍江省漢族大學生體質、健康調研1985—2009年的數據為基礎,對學生體質進行跟蹤測試和分析,將該研究與全國漢族在校大學生身體素質和身體形態進行對比研究,試圖揭示學生的體質變化規律,為進一步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改善大學生的健康狀況奠定基礎。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測試對象在黑龍江省內抽取哈爾濱市7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齊齊哈爾市2所大學(齊齊哈爾大學、齊齊哈爾醫科大學);牡丹江1所大學(牡丹江大學);佳木斯1所大學(佳木斯大學);大慶1所大學(大慶石油學院)等。收集這具有代表性的12所大學1985—2009年共計163254名在校漢族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監測數據,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專家訪談法通過走訪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組張冰先生,和黑龍江省各所大學體育教學部相關領導,了解體質健康監測的具體實施情況。
1.2.2 數據采集通過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中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網絡采集黑龍江省12所大學1985—2009年具有年代代表性的共計163254名在校漢族大學生的能夠基本反映人體體質基礎狀況的身體形態、機能、素質等3類指標體質健康監測數據,其中包括:1)身體形態:身高、體重、胸圍。2)身體機能:肺活量。3)身體素質:速度(50m跑);下肢爆發力(立定跳遠);力量(握力);耐力(男生1000m跑,女生800m跑);柔韌性(立位體前屈)。
1.2.4 數理統計法對測試得到的數據運用Excel進行常規數理統計分析。(肺活量指數=肺活量÷體重;維爾維克指數=[(體重+胸圍)÷身高]×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數據采集結果黑龍江省12所大學共計163254名在校漢族大學生各年代、各年級段各項指標綜合情況。1985年大一至大四學生為1985當年入學的1985級學生入校后,直至畢業時每一年的體質變化形態,1985級大學生代表著1980年代大學生整體情況,1995年和2005年都是當年人校學生的4年體質變化形態,相應代表著90年代和2000年新世紀后(表1-表3)。
2.2 基本情況分析1985—2009年黑龍江省12所高校漢族大學生身體形態、機能、素質等各項指標發展的基本狀況檢驗(表4-表6,圖1)。
2.2.1 身體形態發展水平分析從數據中可以看出,這20年間學生的身高和胸圍變化不大,但是體重是明顯增大。反映出生活條件提高了,飲食結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到了2005年入校后的大學生,男學生的體重有上升的趨勢,女生的體重是逐漸下降的。此現象反映出現代大學生在校期間,男生由于缺少運動,沉迷于網絡游戲,飲食結構中攝入量明顯大于輸出量,導致體重逐漸加大,而女學生為了追尋“苗條”,而刻意的去減肥,導致體重下降很快。
從身體形態發育的維爾維克指數上看,男生90年代比80年代指數數值有所提高,2000年后明顯提高,女生總體變化不大。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男生在后10年體重持續增長,而身高和胸圍變化不大所致。女生由于前10年身高停滯發展、體重略微上升、胸圍有所下降,造成指數數值浮動很小。
2.2.2 身體機能發展水平分析20多年來黑龍江省男、女學生的整體肺功能發展水平均呈明顯下降趨勢,突出反映在后10年。從單一指標(肺活量)看,前10年男生的發展基本上呈停滯狀態,女生略有下降。后10年男女學生均呈明顯的下降趨勢。從綜合指標(肺活量指數)看,由于20年來男生的體重呈持續增長趨勢,而肺活量明顯下降,造成整體肺功能水平明顯下降。特別是后10年的下降幅度明顯超過前10年的水平,女生后10年體重變化不大,而肺活量急劇下降,同樣造成肺功能水平明顯下降。
2.2.3 身體素質發展水平分析20多年來黑龍江省男女大學生身體素質整體發展狀況呈現先提高后下降的趨勢,大部分素質指標前10年大于后10年。后10年的大學生各項指標下降了一個層次,身體素質明顯下降。2000年后大學生多數指標都低于80年代和90年代,隨著肥胖群體、超“苗條”群體、疾病群體、弱體質群體不斷的增加,在整體比例中占據很大比重,導致肺活量、50m跑、立定跳遠、握力、耐力跑、立位體前屈等各項指標下降幅度很大,是影響2000年后大學生身體素質水平主要因素。
從總體來看,20年間的黑龍江省漢族大學生與全國漢族大學生體質與健康水平相比,形態發育水平呈先提高后下降的狀態,營養狀況持續改善,肺功能水平和體能素質的部分指標呈繼續下降的趨勢。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3.1.1 社會因素代表80年代特點的85屆學生,身體素質普遍不錯,但當時的學校體育場地建設,和體育器械還比較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身體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從調研的數據能夠看出,學生從入學后,各項指數都相應的不斷提高,反映出當時在黑龍江省各高校體育衛生工作效果良好,學生也自覺的參加各項體育運動,但學生到大四階段有所下降多數原因是因為就業實習和撰寫畢業論文等等因素所導致。到了90年代,黑龍江省各高校的體育設施得到了很大改善,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乒乓球館、體操館等場地設施陸續建成規模,這樣學生增強體質的體育課程種類得到增多,并且訓練質量得到很大提高,外加高校的食堂的伙食得到很大改善,進而代表90年代的95屆學生各項身體素質都比85屆學生提高許多,得到一個質的飛躍。到了2000年新世紀后,黑龍江省各大高校的體育衛生建設已經初具規模,例如游泳館、網球場、羽毛球場地的加入和學校食堂數量、菜品種類的增多,使得黑龍江省各大高校的體育衛生工作得到本質上的提高。但是2000年后入學的學生多為80后的獨生子女高峰群體,家長的溺愛、大量飲食垃圾食品和自身的惰性等因素,使得代表2000年代的05屆學生身體素質與之前2個年代相比整體下降一個層次。肥胖群體、超“苗條”群體、疾病群體、弱體質群體等占據很高比例,影響了整體水平。
3.1.2 教育因素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調研數據表明全國青少年身體素質的耐力、柔韌性、肺活量均呈下降趨勢,直接原因與目前學生的學習負擔量過重,缺乏體育鍛煉,學生缺乏體育意識和衛生保健意識等諸多因素有關。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調研數據表明全國學生形態發育水平繼續提高,肺活量出現上升拐點,柔韌性出現好轉,耐力素質出現止“跌”。黑龍江省漢族大學生的數據表明大學生在校求學期間耐力、柔韌性、肺活量等指標數值處于下降或不變的狀態,說明黑龍江省各高校體育衛生工作沒有取得成效。黑龍江省各高校堅決貫徹兩個《條例》、實施兩個《標準》、完善體質、健康檢測的基礎上,體育衛生工作應該緊緊圍繞以進一步改善、提高、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為中心,堅持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以有效的增強學生體質為根本點,以培養大學生體育意識為主體,配以豐富的各種體育活動,將體育衛生、保健融合在一體。
一、前言
近些年來,北京眾多高校紛紛開設了體育舞蹈的教學,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在不同程度上對大學生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患精神疾病的趨勢逐年上升,憂郁癥、自殺現象屢屢出現,應當引起全社會以及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同時通過體育舞蹈的學習,能產生一種自尊、自愛、自強的精神,一種自娛自樂的心境,緩解各種壓力造成的緊張、疲勞和紊亂的情緒,從而達到振奮精神、陶冶情操的健身目的。目前,許多高校都開出了體育舞蹈系列的教學,課程資源不充足的現象逐漸顯現,亟待不斷挖掘和開發。本課題的研究,可以在體育舞蹈教學中,引用瑜伽健身的功效,來彌補課程資源不充足的缺憾,同時也給體育舞蹈教學增添了新的色彩,豐富了教學的內容,提高了體育舞蹈的教學質量。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選取本校交誼舞教學班級作為調查、研究對象,在四個教學班級中進行對比試驗的研究。其中:兩個班級為普通組,兩個班級為實驗組,經過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實驗,將兩個組的教學效果進行分析比較。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根據研究需要廣泛查閱資料,參考社會學、學校體育學相關的文獻,同時參考與本研究相關的理論文章,查閱網上有關瑜伽的信息,為課題的研究奠定基礎。
2.2.2調查訪問法:走訪知名大學,對開設體育舞蹈課程的學校進行重點訪談,獲得第一手資料。
2.2.3數據統計法:采用SPSS數據統計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2.2.4對比實驗法: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最終將普通班級和實驗班級的教學效果進行對照、比較。
三、結果與分析
3.1瑜伽健身功效帶給高校體育教學的啟示
瑜伽在高校體育課程設置來說屬于新興項目,它的健身功效帶給高校體育教學許多啟示。瑜伽主要通過提升思想意識,幫助人們充分挖掘自身的潛能,從而達到健身的目的。瑜伽姿勢運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著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瑜伽還具有調節內分泌系統的功效,預防各種疾病,從而保證了大學生的生活質量。高校開設瑜伽課程,正是運用瑜伽特殊的健身功效,幫助大學生排解煩惱,改善心情,克服心理障礙,增強體質。
3.2瑜伽帶給大學生身體形態、身體素質的影響
3.2.1瑜伽對大學生心肺功能的影響
在體育舞蹈教學中引用瑜伽健身功效的練習,對大學生的心肺功能有較明顯的影響。瑜伽主要采用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結合,在練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呼吸自然,吸氣緩慢而深長,呼氣細而幽長,使學生逐步適應幽靜、舒適的環境。與此同時,胸腔內臟器官的血液不斷旺盛,使肺大量的吸入空氣中的氧氣,有利于氣體的交換。這就是瑜伽健身功效,使心肺功能得以提高的原因所在。
3.2.2瑜伽對大學生柔韌性的影響
由于瑜伽健身功效的作用,對大學生身體形態的影響比較明顯,經過一個學期不同內容的教學,實驗組的學生,在柔韌性等身體各項指標上均優于普通組,說明瑜伽的功效在教學中已經凸顯成效。瑜伽的練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長時間堅持不懈的練習,才能熟練掌握瑜伽的健身方法。在教學中把瑜伽納入課的準備、結束部分,可以提高學生上課的情趣,為體育舞蹈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
3.2.3瑜伽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
瑜伽對大學生身體素質指標的影響也較明顯,實驗組的學生在身體素質各項指標上均優與普通組,尤其在力量和有氧耐力方面占絕對優勢。在瑜伽的教學中由于注重力量、呼吸和運動的配合、運動與靜止的控制,明顯提高了學生的下肢和腰腹力量以及有氧耐力,使大學生的力量素質和耐力素質在不同程度上有了明顯提高。
3.3瑜伽在體育舞蹈教學中的價值取向
瑜伽對大學生來說是一個新興的項目,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融入瑜伽的健身的功效,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瑜伽是一項集智育和體育于一身的練習方法,它通過呼吸、意識和姿勢的結合,對身體的練習影響很大,是一種明顯在生理、心理相互影響的運動。說明瑜伽練習對學生的生理、心理、精神、情感等各方面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可以緩解壓力,保持健康,熱愛生活,珍惜生命,還可以修身養性,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它是一項真正意義上的身心雙修的練習,說明瑜伽對促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有比較明顯的應用價值。
四、結論與建議
4.1實驗結果證明,瑜伽在體育舞蹈教學中占有一定優勢。把瑜伽放在準備活動中,讓動與靜相互結合,相互補充,對浮躁、好勝、沖動的學生來講,可以減輕壓力,釋放能量,能夠調節學生的心態,提高集注意力,使學生盡快地進入上課狀態。把瑜伽放在課的結束部分,能夠緩解由于課的強度帶來的疲勞,使學生盡快放松緊張的心境,調整好自己的精神狀態。
4.2瑜伽對高校大學生來屬于新興項目,趣味性較強,健身條件簡便,健身方法科學,可以不受練習場地的限制,而且健身效果明顯建議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大力推廣。
4.3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嘗試運用瑜伽練習,可以使人的心境平和,減少憂郁和沮喪,從而增強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由于瑜伽功效對調節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有良好效果,建議用瑜伽作為對大學生的一種心理治療的輔助手段,這樣可降低焦慮,也可以減緩抑郁。
課 題: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重點課題“提高高職學生身體素質的對策研究”(批準號:zjb1214015)研究成果
為了能更好地進行輪滑課的教學,對輪滑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進行改革是很必要的。通過預防輪滑課學生運動性損傷的發生, 可以培養學生對輪滑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輪滑的滑行技術。輪滑運動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對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具有很好的作用也是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輪滑教學過程中很容易發生摔傷、扭傷等危險,尤其是初學者對上輪滑課自我防護意識不夠,不懂得如何去自我保護,很容易發生運動損傷。學生身體素質的參差不齊,體質的差異,這些都很容易使學生發生損傷現象,甚至出現嚴重的事故,身心健康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為了預防和減少輪滑課教學中運動損傷的出現,我們售票做出相應的預防措施。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采用追蹤調查的方法,以大一、大二輪滑選項課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通過查閱大量有關輪滑運動損傷方面的書籍以及部分研究學者發表過的論文等相關文獻資料,為本課題研究提供參考資料和理論依據。
(2)問卷調查法。對輪滑課的大一、大二的部分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發放調查問卷,問卷內容根據研究任務和研究對象制定。
(3)數據統計法。數據統計法是采用軟件對相應的數據做常規數據統計
二、結果與分析
1.運動損傷的部位
對輪滑課學生的調查發現,易發生損傷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腕關節、肘關節、膝關節以及頭等部位,出現這些關節和部位的損傷情況比較多。
2.運動損傷的類型
輪滑課是一項極易發生運動損傷的項目,學生在滑行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摔傷、扭傷、骨損傷、肌肉拉傷等類型的危險。
3.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分析
隨著參加輪滑運動的學生不斷增加,學生對技術動作難度和要求不斷增加,伴隨而來的是動作的危險性的加大,而且由于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相對差一些,造成運動損傷的概率也會增大。輪滑課是比較容易發生運動損傷的運動項目,在滑行過程中學生身體重心的移動和不能控制平衡的技術動作都會造成摔倒,從而造成運動損傷。
三、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1.增加預防運動損傷的理論知識
通過理論課和平時的教學使學生了解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性,作為輪滑課的教師在每次課中都必須貫徹安全第一的思想,隨時進行安全教育,使學生在自己的頭腦中始終存在預防運動損傷的意識。
2.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增強輪滑課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僅可以起到預防運動損傷的作用,而且對學生學習輪滑也是十分有益的。由于學生整體情況參差不齊,準備活動一定要充分。準備活動分為一般準備活動與專項準備活動。活動充分了,學習動作就會輕松自如,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容易提高。這樣就會相對減少運動損傷。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同學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要加強相互保護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學生自我保護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1)學會正確的摔倒方法。當要出現摔倒的情況時,學生應盡快做到降低身體重心,采用正確的摔倒方法(膝蓋、肘、手依次著地),盡量避免身體部位直接撞擊到地面,做到向前摔倒時抬頭,向后摔倒時低頭。
(2)當要出現相撞的情況時應盡快抱緊對方,降低自身重心,實現自我保護,避免不必要的運動損傷。
四、小結
通過對輪滑課的調查分析,了解到可能造成輪滑課運動損傷的各種原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做到因材施教,對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應有不同的練習強度和方法,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及時糾正學生容易犯的錯誤和動作,才能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專項技術,提高練習興趣,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教師要加強課堂管理,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嚴格遵守安全規則和要求,還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參考文獻: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臨沂大學2013級傳媒學院 1 個普修網球班的學生和2013級物流學院1個普修網球班的學生為實驗對象,分為實驗班,對照班,各班均為30人(18 男,12 女)。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圖書館查閱相關期刊論文、學位論文,閱讀相關的書籍,在萬方數據庫,查閱相關的電子資料,比較全面的了解了本文相關研究現狀,對網球訓練方法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和歸納,為選題提供了依據,也為寫作提供支持。
2.實驗法
將臨沂大學傳媒學院 1 個普修網球班的學生和物流學院1個普修網球班的學生為實驗對象,分為實驗班,對照班,各班均為30人(18男,12女)。對照班按照傳統教學練習,實驗班按照多球練習的方法進行練習,并對實驗前兩班學生的基本條件進行一次技術和身體素質檢測,結果表明兩班的學生無顯著性差異。上課16個學時后再進行同樣的技術測驗,記錄其數據,并進行分析。
二、實驗結果與分析
(一)實驗前身體素質對比
在實驗前對照班和實驗班的身體素質不論是折返跑,側身跑,400米跑和跳繩測試的 P 值均大于0.05,所以對照班和實驗班并不存在顯著的差異,基本無差異。普通學院的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時間和強度都比較少,由于運動的較少,所以無論在身體的速度,耐力,柔韌,力量等方面的素質都不太好,選擇這些學生進行對比試驗,可以避免身體差異帶來的實驗的不準確性。
(二)實驗前兩組的技術水平對比分析
通過實驗可以得出: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學生從這三項指標中的平均值都是很接近的,發球都是2.133,正手擊球相差0.2,反手擊球相差0.366,對于0.2和0.366這是一個很小的數值,在多數人的情況下可以判斷幾乎沒有差異。由于在大學前都沒有接受網球這項運動,大部分同學都沒有基本的技術動作,即使把球打過去也有很大的水分,實驗前同學們的技術水平沒有差異,符合此實驗的條件
(三)實驗后身體素質比較
實驗后學生的身體素質或多或少的有所增強,從四者的平均值來看:實驗班的身體素質比對照班的好一些,但是不是很多,從P值來看實驗組比對照組提高明顯。根據上課時學生的表現來看對照班的學生身體素質下降也是可以想到的,對照班的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有扎堆的現象,學生的懶惰引起了生理上的懶惰,運動成績下降。實驗班的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上課有組織,身體素質沒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
(四)實驗后實驗班與對照班網球技術測試
通過比較分析,實驗組的平均成績和對照組平均成績從發球技術、正手抽擊球和反手擊球技術均有所提高。但是,實驗組的提高和對照組的提高是有區別的,實驗組的提高比對照組的提高明顯,這充分證明了多球訓練方法在教學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首先,多球練習的密度和強度大于傳統練習,在單位時間內練習的次數相對較多,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高漲,多球練習可以使學生的技術質量得到更好地改善和提高,快速地形成運動動力定型。其次,在多球練習時教師可以在各個角度拋球,這樣可以更好地練習同學們的移動速度和反應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從常規教學模式來看,多球練習法無論在教學的針對性和技能學習的目的性還是教學過程的高效性都優于傳統練習。
三、結論
(一)多球訓練在網球教學中對學生網球發球、正手抽擊球和反手擊球技術成績顯著,對技術的形成和穩定效果顯著,可以更快的讓學生的技術得到鞏固和發展。
(二)多球訓練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效果顯著,并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
四、建議
(一)由于學校的場地有限,阻礙了網球的發展,課上的時間有限,應用傳統訓練法不能保障每個學生都能打好球,因此學校多采用多球訓練的方法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效率,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打好球,為學生的終生體育意識打下基礎。
(二)多球訓練值得我們去進一步探究,實施網球多球教學法是一種高效的教學組織形式,由于本人教學經驗水平有限,對本課題的研究尚有不足之處,希望其他人更好地補充。
(三)在教學中教師送球為主,可以改變方法,培養學生的送球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