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5:5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內部統計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建立起健全的統計管理制度。另一種改進目前我國化工企業內部統計問題的方法就是需要建立起健全的統計管理制度,而為了實現這一點,就需要化工企業的領導需要從思想和行動上加以重視,將統計數據的重視程度提升到和財務數據一樣高的地位。同時也需要將企業內部的各項統計工作制度進行相應的完善,制定起十分健全的統計管理制度,并且設置科學合理的指標,真正的發揮出指標體系以及報表體系的作用,幫助化工企業擁有有價值的信息。
3.加強統計工作信息化的建設。在目前信息化技術高速發展的前提下,為了更好地讓化工企業的統計工作正常進行,就需要構建起高效率的信息資源渠道,從而形成一個包括了資金、資源、市場以及原料的統計信息網絡。由此可見,化工企業需要建立起統計信息自動化系統,實現統計信息能夠進行共享。而通過這種形式,也能夠實現數據輸送的網絡化、信息的自動化、統計信息的管理數據化等目標,充分的將計算機的強大作用應用于化工企業的日常統計活動中。
筆者對廣西教育系統部分高校調查了解,結果表明:只有一半的高校設立審計部門,這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與紀檢、監察合署辦公;審計人員大部分是從財務崗位勸退轉型的,一部分審計人員還兼任學校其他管理崗位。調查顯示:某些校領導認為公立高校屬于全額撥款預算單位,不象企業存在風險問題,內審工作可有可無,沒必要設立獨立部門和配備專職專業人員。
2.內部審計信息化水平過低。
由于受到環境、人才、硬件、軟件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中國的審計信息化發展遠遠落后于會計信息化。比如廣西教育系統的財務部門基本上采用會計電算化軟件,業務部門采用信息管理系統,這些信息技術比較成熟,更新升級的速度快,但是相對應的審計部門主要采用手工審計,計算機起到輔助作用,并沒有一個成熟的審計軟件能趕得上審計對象的變化少數高校也采用審計軟件,但事實證明實用性不強,使用效果不理想。原始的簡單的審計方法適合于傳統的制度導向的財務收支審計,根本無法滿足現代風險社會和現代科學技術進步對內部審計的基本要求,無法進行涉及各種環境因素的綜合風險分析及防范。
3.內部審計制度建設不到位。
盡管審計署2007年以來了《國家審計數據中心基本準則》和一系列專業審計數據規劃,以及2008年通過建立審計方法目錄體系和審計方法規范要素而完成了計算機審計方法體系的標準規范工作,但是各施各法的內部審計執法行為可能隱藏著會計信息真實性、完整性和審計作業安全性、科學性、審計證據可靠性及審計報告恰當性等背后的各種審計風險。信息化背景下內部審計工作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因計算機審計的范圍、目標、程序、技術、方式等缺乏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而導致在審計實踐中遇到了很多的障礙。
4.內部審計風險更趨復雜化。
在信息技術普及化、信息交流全球化和信息傳輸自動化的背景下催生了會計核算電算化以及內部審計信息化。這種背景下內部審計,審計環境更趨復雜化,審計數據采集難度、審計證據的充分性、信息系統的成熟度與安全性、審計人員掌握計算機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熟練度等審計因素,均有可能使得審計風險在審計業務發生前就已經產生或存在。
二、內部審計風險防范措施建議
1.與時俱進,更新理念。
對于內部審計的負責部門,應做好內部審計制度建立和完善工作,形成完備的內部審計制度體系,避免出現以領導的意圖作為內部審計工作的基本要求的情況。對于被審單位,要樹立主動接受內部審計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從傳統的查錯防弊到現在的價值增值管理服務的內部審計內涵。
2.重視技術,堅持創新。
隨著信息時代的迅猛發展,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理念必須隨著內部審計標準、審計方式、審計手段、人員要求、審計目標等變化而與時俱進,必須從傳統的手工作業轉變為現代內部審計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審計項目管理系統的信息化軌道上來,實現由財務控制逐步向業務控制和信息系統控制轉變,以計算機及其軟件技術、網絡通信技術、集成技術、數據管理為依托,重視科技知識與技能在創新內部審計方法上的作用。
3.完善制度,健全體系。
廣西教育系統內部審計風險防范工作應盡快研究制訂適應本地本系統發展現狀的、統一的審計準則和標準,這些準則和標準應當包括內部審計工作標準、風險評估、系統評價、內控評價、人員資質以及審計技術、基礎設施、系統流程等方面的規章制度、業務規范和管理體系。不僅僅從戰術上對廣西教育系統內部制制度進行健全性和符合性測試,繼而識別風險并進行有效防控,而且要強調審計戰略,應慮廣西教育系統內部的各種環境因素,強調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等多種審計模式融合成一個整體體系,以達到審計工作的效率性和效果性。
4.強化培訓,打造隊伍。
廣西教育系統內部審計風險防范工作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打造的內審隊伍的綜合素質。培養滿足廣西教育系統內部審計風險防范工作要求的、財審專業知識與實踐經驗和計算機技能交融的復合型內部審計人才尤為重要。應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和培訓內審人員的綜合素質與能力,諸如加強審計理論研究及其成果轉化,以科研促進審計實踐,理論研究指導審計實務,并進行考核評價,以適應時代對內審人員的基本要求。
5.注重分工,強調效率。
根據亞當.斯密(AdamSmith,1776)著名的勞動分工論,廣西教育系統內部審計風險防范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社會優質的專業審計資源如審計中介機構,將部分風險程度高以及我們力所不能及的業務項目(如大型基建審計項目或者是巨額融資項目等審計成本高相對較高、專業分工相對專業的審計業務實行內部審計外部化,外包給社會專業機構,不但可以轉移和規避審計風險,增強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和公信力,而且可有效提高審計質量與效率。
(二)內部會計控制的人員素質不高制定了完善的制度,但是沒能夠得到徹底有效地執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員的素質不太高,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目前我國會計人員數量越來越多,但素質卻參差不齊。而由于政策的不斷完善會計制度一直在更新,但有些會計人員卻不愿意繼續充電,不去鉆研和掌握新的會計知識,那么他們將慢慢地無法勝任本職工作。
二、交通運輸部門內部會計控制的強化
(一)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一個企業想要正常滴運轉,必須要有嚴格而完善地內部控制制度,交通運輸部門也不例外。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完善可以幫助交通運輸部門的經濟體制的改革進一步深化。交通運輸部門應該結合其業務特點,從相關的業務憑證、業務印章的種類、財務的核算系統、以及資金的管理機制等諸多方面來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內部會計制度,并對之前的制度進行修訂、完善或淘汰。
(二)重視審計的作用制度的執行力度欠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監督的力度不夠,而對于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管是內部的審計制度還是社會審計都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和完善,才能確保會計系統的正常運行,控制企業內部的環境。所以按照交通部的《交通行業內部審計工作規定》以及《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種審計制度,并貫徹落實審計的職責,使交通運輸部門的審計工作能夠有效地開展。
(三)提高人員的素質不管是企業的管理者還是內部會計控制人員,都要積極提高自身的素質。如果交通運輸部門的管理者的素質不夠高,那么肯定會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執行力度產生影響。所以必須要求管理者提升自身的素質,才能保證各項制度能夠得到徹底地貫徹和落實。而財會人員的素質也影響著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功能的發揮,所以對現有的財會人員必須定期進行多方位多層次的培訓和教育,加強培訓財會人員的執業技能,提高他們專業方面的素質。與此同時要重視提高財會人員思想素質。針對財會人員,要求他們定期參加相關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的教育,形成自我約束的能力,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要及時掌握財會人員的思想行為動向,這樣能更快更及時地采取防范措施。
信息化管理層面、業務層面控制是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的控制,但其形式和控制手段相對以往發生了很大變化,它以計算機程序的形式嵌入于公司信息系統之中,對業務的控制由計算機自動完成。
信息系統控制是公司為了保證信息系統正確性、完整性和安全性而采取的控制措施,其控制對象是公司信息系統,隨著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信息系統控制還必須考慮網絡安全和電子商務控制的問題。
信息化管理層面、業務層面控制和信息系統控制對控制活動有著不同要求,內部控制必須根據公司業務流程的情況和具體的控制點進行設置,因此,控制活動受到公司信息化的直接影響。
二、信息化環境下,通信企業內部審計采取的應對措施
隨著國內四大通信運營公司在海內外上市,在當今信息化環境下,通信企業經營業務、經營領域的不斷擴大,公司管理的難度、跨度、層次比以前更加復雜,面臨的風險更多,管理層更關注公司政策、制度在集團所屬單位的貫徹執行情況,關注公司資產的安全性和效益性,關注信息是否失真,關注權力是否失衡,控制是否缺失等。
(一)審計觀念的轉變
觀念問題就是認識問題,通信企業必須積極轉換審計觀念,將審計目標不僅僅局限在查錯糾弊,而應全面樹立以風險為基礎的審計觀念,理解信息化環境下內部審計的重要意義;一個在信息化環境下,完善、良好的控制系統,應該能夠防止、發現或糾正自身存在的問題,審計的任務就是幫助和促進被審計者建立、健全這種機制,而不應該是代替被審計者去履行他們的“管理責任”。
1.內部審計應積極參與信息化環境下的審計項目
內審人員應以相對獨立的身份,在審計中可以保持客觀態度,有助于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2.加強信息化知識的培訓和學習
目前,隨著信息化的實施,對內審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審計人員不再局限于以前的工作方法和思路,通信企業應以上市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為契機,以效益為中心,以內控體系為載體,以外部審計為驅動力,通過各種培訓,使全體審計人員對企業信息化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3.明確信息化環境穩定后內審工作的新方向
內審的職能應從查錯防弊逐步向為強化管理,加強內部控制方向轉變。通信企業審計工作的方向和重點應向管理審計和效益審計轉型,應積極開展信息化環境下風險的分析,協助企業完善內部控制體系。
(二)信息化環境下審計工作的方法
信息化環境下,通信企業應統一審計項目計劃,統一調配審計資源,統一審計辦法。主要審計工作方法可歸納如下:
1.計劃階段
(1)深入了解、分析業務流程,尋找內控薄弱環節,確定審計重點;
(2)分析存在的內控薄弱環節;
(3)確定審計重點;
(4)進行穿行測試,評估信息化系統控制的實現情況,根據評估結果適時調整審計重點;
(5)熟練掌握信息化系統中相關查詢功能,搜集所需的相關資料和信息;
(6)導出所需的業務資料,進行分析、比較;
(7)編制可行的審計工作方案,進行合理人員分工。
2.實施階段
(1)追溯原始數據的來源,抽樣核對原始數據的準確性;
(2)分析會計核算方法的差異、對會計報表的影響以及前后期是否一貫執行;
(3)對集成部分數據形成的報表進行對比分析,尋找異常,并抽查驗證;對非集成數據從系統中導出相關憑證,抽樣查閱原始憑證;
(4)利用信息化環境提供審計線索的功能,查閱相關修改記錄并進行追查;
(5)形成審計工作底稿。為了便于以后更好地開展信息化環境下的內審工作,將審計過程所涉及到的審計發現以“實事描述”“信息背景”“風險影響”“審計建議”為內容全部記錄下來,形成相應的工作底稿,以待備查,為撰寫審計報告打下基礎。
3.報告階段
(1)完成審計工作底稿的三級復核;
(2)根據相關業務統計數據、審計結果,分析企業經營、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編寫審計報告,提出管理建議;
(三)消除信息化環境下內審工作認識上的誤區
誤區一,信息化環境下內審工作職能的削弱。有人認為,實施信息化內部審計部門沒事干了,原先很多審計工作可以通過信息化環境下的業務流程的整合,內審工作職能就相應削弱。
誤區二,按照傳統審計思路開展審計工作。有人認為:信息化環境下,只需將所需數據從信息化環境下系統中導出,然后按傳統的審計工作思路和方法進行核對,不加分析,不加判斷,繼續按照舊環境下容易出現的錯誤及舞弊為起點進行審計,其結果可能是既浪費時間又沒有成效。因為許多核對工作信息化環境下系統已經能自動完成,或者說通過添加一些程序能較快地完成,能大量地減少核對工作。
在新的環境下對通信企業內審人員來說,一方面,要加強信息化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另一方面,要積極開展信息化環境下審計的研究工作,將審計工作重點逐步進行轉移。從現實意義上講,信息化環境下內審活動是公司治理、風險管理的控制系統,審計的職能從查錯防弊逐步向如何加強企業管理、強化企業內部控制、風險分析與控制等方向轉變。
信息化環境下的內部審計工作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一些觀念和做法還不是很成熟,同時,隨著信息化環境下的內部審計逐步完善,內審工作的重點和方法也需逐步調整,這就要求通信企業內部審計人員不斷地學習和探索,切實提高審計能力;為適應信息化時代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的需要,適應信息化環境下的審計要求,審計人員更應該改變審計理念、創新審計思路和方法,跟蹤信息環境下內審工作的新方向,使通信企業內審工作進一步發展和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榮華.信息化時代的企業管理創新[J].廣東科技,2003,(11).
[2]滕佳東.企業信息化建設與企業管理創新[J].商業研究,2004,(1).
(1)企業組織人事控制
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內容首先就是對企業組織人事的控制,會計部門負責記錄企業的經濟活動,因而在會計部門實施工作的過程中,通常都是利用計算機對經濟活動的數據信息進行整理,達到企業經濟管理的目的。同時由于經濟活動參與者包括企業的其他部門,因而會計部門在對數據進行整理的過程中,有職責對企業組織人事進行控制,以便有效避免企業工作人員越權行為的發生。
(2)計算機硬件和計算機系統軟件的控制
為了保障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實效性,企業相關部門應根據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前制定出一系列符合企業發展的計算機硬件和計算機系統軟件的控制,進而在會計部門進行數據統計的過程中,有效避免計算機本身的故障影響到企業會計部門對數據信息的處理。同時,企業會計部門也應根據計算機硬件和計算機系統軟件的特點構建相應的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措施和方案,以便確保會計人員對計算機應用的規范化,并促使會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若遇到相關的計算機故障狀況,可及時開啟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方案,進而降低計算機故障對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管理的影響。
(二)會計信息系統的應用控制
(1)輸入控制
會計信息系統的應用控制首先是對會計信息系統的輸入控制,在輸入控制中,企業會計人員可以采用如下兩個方法:第一,是程序控制法,其要求會計人員在將信息輸入到系統前,應對其金額和合法性等進行檢驗,從而達到會計信息系統輸入控制的目的;第二,為了控制輸入信息,會計人員應運用計算機系統中的檢測功能,對數據信息進行核對,并及時修改部分錯誤的信息。
(2)處理控制
企業會計人員在對數據信息進行整理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系統程序邏輯的影響而導致數據的最終結果出現偏差。對于此現象的發生,企業相關人員有必要對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處理進行相應的控制。首先在會計人員進行數據處理的過程中應對各項數據的來源實施追蹤的策略,以便通過數據追蹤可確保數據信息處理的準確性。其次,在企業會計人員處理相關數據信息的過程中,要對信息進行備份,避免計算機故障時,發生數據丟失的現象。
二、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影響因素
(一)外部影響因素
影響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外部影響因素主要有幾下幾個方面:第一,由于國家法規中詳細規定了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工作的內容,因而在企業的業務流程設計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相關的法規條文,致使其影響了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發展;第二,為了保障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安全,我國相關部門針對其設置了外部監管部門,進而對企業會計信息系統進行相應的控制。但是外部監管部門設立在保障了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秩序以外,也同樣限制了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進一步發展。第三,行業因素的影響也是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影響因素之一,例如,制造業等產業,由于其本身行業具有成本核算較為復雜的特點,因而促使其給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因而會計人員很容易由于對某成本核算的疏漏而影響到了最終的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因此,制造業等成本核算較為復雜的企業,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強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能力。
(二)內部影響因素
影響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內部影響因素首先就是企業領導的風格因素,若企業領導在管理的過程中,未實施正確的企業管理策略,那么企業會計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也將保持懶散的狀態,進而促使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達不到企業發展的要求。其次,會計人員的文化程度直接影響了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效果,因而在信息化時代下企業為了更好的發展,必須確保會計人員在提高會計人員記賬水平的基礎上,重視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的財務分析能力。
企業在會計電算化環境下,應該堅持每天對會計資料和財務數據進行雙重備份,并且執行分人分處保管,對重要的賬目應該及時打印并且按照相關規定保管,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財務數據和會計資料的丟失。但目前,在實際的工作中,很多企業并沒有按照相關規定對會計資料進行及時保存,沒有將相關的措施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一旦電腦被盜或者出現故障,會計資料將會全部丟失,造成數據資料無法正常恢復,給企業的財務工作造成嚴重的損失。
2企業電算化內部控制系統存在安全隱患
計算機系統技術是企業會計電算化及其內部控制系統的基礎和前提,但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各種網絡病毒頻繁出現,這些病毒的入侵會修改企業電子數據,并且不會留下任何審計線索,給電算化內部控制系統的安全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和威脅。目前,企業在系統穩定、數據保密和會計信息傳輸等問題上存在安全隱患,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企業對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
3企業缺乏對電算化內部審計的監督
目前,對于我國大多數企業而言,會計電算化系統缺乏合理有效的內部審計監督制度也是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缺乏對電算化內部控制的了解,對會計電算化的風險和特點不夠熟悉,不懂得如何對電算化進行正確有效的審計,導致企業會計電算化系統無法得到有效合理的內部審計監督。
4企業相關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會計人員的素質在內部控制工作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對于會計人員來講,他們既需要熟悉計算機的相關操作,又要精通基本財務知識、信息系統管理和計算機硬件維修。但目前,我國這種人才還比較匱乏,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內部控制的制度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企業管理者的素質水平同對于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同樣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但很多企業領導層并沒有意識到實施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性,阻礙了會計電算化工作的發展。
二加強企業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工作的措施
1加強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安全控制
系統控制主要包括安全控制、環境保護和接觸控制3個部分,安全控制的目的是避免因外部環境因素所導致系統運行錯誤的不安全隱患,保證計算機系統安全正常運行;環境保護的目的是減少由于外界因素而引起的計算機故障;而接觸控制可以保證企業資源的正確性,防止未經授權的人擅自動用系統的各種資源。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加強網絡安全控制成為企業十分重要的工作,企業應該針對自身狀況,建立嚴密的防火墻,設置相應的網絡安全指標,包括身份識別、訪問控制和數據保密等,并開發相應的技術來保證電算化系統的安全性。
2加強企業相關人員的職能及權限的控制
企業應制定相應的管理和組織控制制度,加強自身的組織控制,明確職責分工。對于企業職責分工來講,首先,必須將用戶部門與電算化部門的職責分離開來,其中,用戶部門所指產生原始數據的人員或部門,職責分工的目的是保持不相容職能(如執行、業務授權、記錄和保管)的分離和電算化部門內部的職責分離,企業通過內部職責分工來解決不相容職能集中化不足的問題。
3加強企業的內部審計
工作內部審計是企業強化內部會計監督的制度,也是企業自我發展、自我監控和自我完善的手段。在網絡化和會計電算時代,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將由于“人機”這種特殊的表現形態而變得更加重要。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應該對企業計算機內數與紙質數據的一致性進行檢查,對錯誤的賬表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更正;第二,應該監督和檢查數據保存方式是否安全,防止他人惡意篡改歷史數據;第三,應定期對會計資料進行審計,正確執行相關法律法規,確保電算化下會計處理的正確性,保證憑證附件的完整性和合法性。
筆者對廣西教育系統部分高校調查了解,結果表明:只有一半的高校設立審計部門,這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與紀檢、監察合署辦公;審計人員大部分是從財務崗位勸退轉型的,一部分審計人員還兼任學校其他管理崗位。調查顯示:某些校領導認為公立高校屬于全額撥款預算單位,不象企業存在風險問題,內審工作可有可無,沒必要設立獨立部門和配備專職專業人員。
2.內部審計信息化水平過低。
由于受到環境、人才、硬件、軟件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中國的審計信息化發展遠遠落后于會計信息化。比如廣西教育系統的財務部門基本上采用會計電算化軟件,業務部門采用信息管理系統,這些信息技術比較成熟,更新升級的速度快,但是相對應的審計部門主要采用手工審計,計算機起到輔助作用,并沒有一個成熟的審計軟件能趕得上審計對象的變化少數高校也采用審計軟件,但事實證明實用性不強,使用效果不理想。原始的簡單的審計方法適合于傳統的制度導向的財務收支審計,根本無法滿足現代風險社會和現代科學技術進步對內部審計的基本要求,無法進行涉及各種環境因素的綜合風險分析及防范。
3.內部審計制度建設不到位。
盡管審計署2007年以來了《國家審計數據中心基本準則》和一系列專業審計數據規劃,以及2008年通過建立審計方法目錄體系和審計方法規范要素而完成了計算機審計方法體系的標準規范工作,但是各施各法的內部審計執法行為可能隱藏著會計信息真實性、完整性和審計作業安全性、科學性、審計證據可靠性及審計報告恰當性等背后的各種審計風險。信息化背景下內部審計工作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因計算機審計的范圍、目標、程序、技術、方式等缺乏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而導致在審計實踐中遇到了很多的障礙。
4.內部審計風險更趨復雜化。
在信息技術普及化、信息交流全球化和信息傳輸自動化的背景下催生了會計核算電算化以及內部審計信息化。這種背景下內部審計,審計環境更趨復雜化,審計數據采集難度、審計證據的充分性、信息系統的成熟度與安全性、審計人員掌握計算機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熟練度等審計因素,均有可能使得審計風險在審計業務發生前就已經產生或存在。
二、內部審計風險防范措施建議
1.與時俱進,更新理念。
對于內部審計的負責部門,應做好內部審計制度建立和完善工作,形成完備的內部審計制度體系,避免出現以領導的意圖作為內部審計工作的基本要求的情況。對于被審單位,要樹立主動接受內部審計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從傳統的查錯防弊到現在的價值增值管理服務的內部審計內涵。
2.重視技術,堅持創新。
隨著信息時代的迅猛發展,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理念必須隨著內部審計標準、審計方式、審計手段、人員要求、審計目標等變化而與時俱進,必須從傳統的手工作業轉變為現代內部審計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審計項目管理系統的信息化軌道上來,實現由財務控制逐步向業務控制和信息系統控制轉變,以計算機及其軟件技術、網絡通信技術、集成技術、數據管理為依托,重視科技知識與技能在創新內部審計方法上的作用。
3.完善制度,健全體系。
廣西教育系統內部審計風險防范工作應盡快研究制訂適應本地本系統發展現狀的、統一的審計準則和標準,這些準則和標準應當包括內部審計工作標準、風險評估、系統評價、內控評價、人員資質以及審計技術、基礎設施、系統流程等方面的規章制度、業務規范和管理體系。不僅僅從戰術上對廣西教育系統內部制制度進行健全性和符合性測試,繼而識別風險并進行有效防控,而且要強調審計戰略,應慮廣西教育系統內部的各種環境因素,強調財務審計與績效審計等多種審計模式融合成一個整體體系,以達到審計工作的效率性和效果性。
4.強化培訓,打造隊伍。
廣西教育系統內部審計風險防范工作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打造的內審隊伍的綜合素質。培養滿足廣西教育系統內部審計風險防范工作要求的、財審專業知識與實踐經驗和計算機技能交融的復合型內部審計人才尤為重要。應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和培訓內審人員的綜合素質與能力,諸如加強審計理論研究及其成果轉化,以科研促進審計實踐,理論研究指導審計實務,并進行考核評價,以適應時代對內審人員的基本要求。
5.注重分工,強調效率。
根據亞當.斯密(AdamSmith,1776)著名的勞動分工論,廣西教育系統內部審計風險防范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社會優質的專業審計資源如審計中介機構,將部分風險程度高以及我們力所不能及的業務項目(如大型基建審計項目或者是巨額融資項目等審計成本高相對較高、專業分工相對專業的審計業務實行內部審計外部化,外包給社會專業機構,不但可以轉移和規避審計風險,增強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和公信力,而且可有效提高審計質量與效率。
一、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對內部控制的影響
內部控制包括內部管理控制和內部會計控制。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則是內部會計控制的特殊形式。計算機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應用,一方面帶來了巨大的效益,同時也給內部控制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由于信息處理工具、操作程序等方面的差異,電算化給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主要帶來如下幾點影響:內部控制的重點由原來的單純對人的控制轉變為對人、機的共同控制;內部控制的形式已經由原來的制度控制轉變為制度控制和程序軟件共同控制,部分交易幾乎沒有“痕跡”,數據保存介質是磁性介質等等。由此引起失控而造成損失的案例增加,給內部控制帶來一定的難度。
二、實現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目的
內部控制是單位為了保證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和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合法和完整而制定和實施的政策與程序。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目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⒈維護企業資產安全和完整。任何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資產,如果沒有一定的措施加以保護,則會由于浪費、貪污盜竊等行為,而使資產蒙受損失。建立一定的內部控制制度,采取必要的措施就是要防止企業資產流失。
⒉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完整和可靠。會計信息是反應企業經濟活動狀況的數據資料,它包括各種會計記錄、賬冊、會計報表等。會計信息必須準確可靠,這不僅為企業外部的有關部門所需要,而且也是企業內部改善經營管理的需要。建立適當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可靠,進而提高管理決策的正確性。
⒊有效地考核、評價各部門的工作業績。在企業內部制定必要的控制制度,明確職責分工,不僅有利于企業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而且也為考核和評價企業、甚至每個職工的工作業績提供了依據。
⒋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根據企業總體目標建立的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制度,其最終的目的在于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合理化,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⒌保證企業財務活動的合法性。任何一個企業的財務活動都必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的規定,建立適當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證企業財務活動的合法性,減少或杜絕企業內部各種違法違規操作。
三、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⒈領導重視程度不夠。現在,不少單位開展電算化會計工作的一個重要障礙是領導對電算化的認識不足和觀念陳舊。據了解,一些單位的領導視電算化會計為一種趕時髦的裝飾和擺設,只是為了應付會計上等級或評什么先進的需要而裝門面,完全忽視了其管理的功能和提高效益的作用;一些單位領導滿足于現有的手工核算方法,對計算機和先進技術缺乏信心,認為計算機還是信不過,靠不住,不知什么時候會出問題,出了問題不好處理;還有一些單位的領導抱著先等等,再看看的心理,認為電算化會計讓別人先搞,等大家都上了再跟著。這些觀念和認識大大制約了我國企業電算化會計的發展。
2.會計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偏底。會計電算化會打破企業財務部門原有的組織格局,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擔心自己會被轉崗或下崗,對電算化的實施持反對態度,而不是積極學習,主動接受,使得電算化工作在財務科內部難以展開。而一旦電算化系統的運行與手工不符,或試運行中出了差錯,就立即對電算化本身加以攻擊,而不是幫助解決問題。
3.通用會計軟件安全控制功能不完善。會計軟件的質量是電算化會計工作的基礎,決定著電算化工作的質量。企業目前使用的通用(商品化)會計軟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和不足。
⒋電算化會計基礎管理工作不完善。財政部要求采用計算機替代手工記賬的單位需要具有完善的電算化管理制度,但企業在實現電算化后沒有按要求制定包括嚴格的上機操作管理制
度、硬件、軟件管理制度和會計檔案管理制度等內容的明確的、成文的內部管理制度。對電算化的內部管理仍是按照手工記賬的管理辦法使用原來手工系統下的財務制度,從而使基礎管理工作滯后。
⒌電算化會計內部審計監督不到位。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重要措施。內部審計人員應對電算化會計系統的管理及控制制度進行研究和評價,指出其薄弱環節,提出改善意見,促使被審單位加強電算化會計系統的管理和控制,但是,企業對于電算化會計系統缺乏有效的內部審計監督制度;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專業素質不足,不熟悉電算化會計系統的特點和風險,不了解電算化會計系統應有的內部控制,更不熟悉如何對電算化會計系統進行審計,從而導致電算化會計系統未能得到有效的內部審計監督。
四、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策略
針對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我認為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⒈加強領導的重視程度。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開發和發展必需經過有關領導的認可和授權,因為領導是一個單位的決策者,沒有領導的支持,電算化會計系統的開發和發展就難以實施。只有領導親自抓,才能統籌規劃、周密部署、保證所需資金、有效的協調單位內各個方面共同做好電算化會計工作,使電算化工作能協同一致地順利開展。
⒉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應在開發階段就要對使用該系統的有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使用人員對系統的認識和理解,以減少系統運行后出錯的可能性。培訓不僅僅是系統的操作培訓,還應讓其了解系統投入運行后新的內部控制制度、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運行后的新的憑證流轉程序、電算化會計信息提供的高質量的會計信息的進一步利用和分析的前景等等,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超級秘書網
⒊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控制。是指使用各種方法保護數據和計算機程序,以防止數據泄密、更改或破壞,主要包括:硬件安全控制;軟件安全控制;網絡安全控制;病毒的防范和控制等。
⒋職能控制。是指企業建立起一整套內部控制制度,以加強和完善對會計信息系統涉及的各個部門和人員的管理和控制。職能控制包括:組織機構設置;職責劃分;上機管理;檔案管理;設備管理。
⒌操作控制。電算化會計系統的操作是電算化會計的主要工作,操作控制包括:業務發生控制;數據輸入控制;數據通訊控制;數據處理控制;數據輸出控制;數據存儲和檢索控制等。
⒍內部審計控制。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加強單位內部控制的一個有效手段,內部審計在某種程度上可理解為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再控制,對內部會計控制環節的檢查、監督、評價是通過內部審計來完成的。在電算化會計系統中,由于是“人機”對話的特殊形態,因而對內部審計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內部審計主要包括:對會計資料進行定期審計;審查機內數據與書面資料的一致性;監督數據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對系統進行各環節的審查,防止存在漏洞;檢查和監督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
總之,任何內部控制總存在一定風險,不能完全依賴。IT技術的發展,推動著會計信息系統網絡化的進程,同時,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又逐漸成為企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組成部分,新形勢下如何建立健全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制度對我們來說將是一個永恒的課題,有待我們不斷地去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馮蓉蓉.會計電算化對內部控制的影響.現代會計,2005.2.
[2]王菊.淺談會計電算化與傳統會計區別.中國會計電算化,2003.2.
[3]樹友林.電算化會計內部控制研究.中國會計電算化,2001.11.
[4]陸宇海.電算化會計數據的安全防護.中國會計電算化,2001.8.
[5]薛兆軍.試論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內部控制.機械管理開發,2002.2.
[6]葉蕓蕓.電算化會計系統內部控制.中國會計電算化,2000.1.
[7]應軍.談加強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南京經濟學院學報,2002.4.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逐步成為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在“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市場經濟中,企業要想真正的做到“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必須要加強內部控制,建立有效、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這樣才能在一個絕對的高度上,對企業進行高瞻遠矚的控制,才能做出與時俱進的決策。
(二)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監督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內部審計也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監督內部控制其他環節的主要力量。內部審計通過對控制環境和控制程序的有效性進行監督,評估企業的內部控制是否被執行,是否及時反饋有關執行結果的信息,是否幫助企業更有效地實現預期控制目標。同時,在監控過程中,內部審計可以促進控制環境的建立和改善,為改進控制制度提供建設性的意見,為企業建立健全所需要的內部控制水平服務。在內部控制的監督過程中,內部審計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內部審計在防范信息系統風險中面臨的問題
(一)信息系統安全管理機制不健全
企業信息系統風險的存在,很多是由于管理不善或控制不嚴造成的。一方面,缺乏一套統一的安全策略體系來指導安全管理工作,無法建立系統內部明確、全面的安全規范要求。從現有管理制度規范來看,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可操作性差,條理不清、重疊或遺漏等;另一方面,現有安全管理制度的管理對象基本是網絡系統管理員等技術部人員,管理對象沒有全面涵蓋所有信息系統技術相關人員,包括所有網絡系統上的內部終端人員和外部人員。
(二)內部審計在信息系統風險防范中的角色缺乏獨立性
內部審計的角色發生了轉變。從傳統的事后審計而逐漸轉向事前和事中審計,主動參與內部控制系統的建立和完善。內部審計人員即承擔著評價硬件和應用信息系統安全的任務,如果又同時有參與了系統的開發和實施過程,那么內部審計人員就卻乏獨立性。反之,如果處于對喪失獨立性的擔心,內部審計人員有可能會拒絕參與系統和軟件的開發,那么系統開發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又無法得到控制。
(三)內審部門技術力量薄弱造成對信息系統審計形成風險
審計稽核部門的技術力量薄弱,不熟悉業務系統的流程和功能,對信息系統缺乏必要的認證能力和標準。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實施審計稽核的手段和方法沒有得到及時更新,不適應信息系統管理的要求,大部分仍停留在手工審計階段;二是審計稽核部門對計算機賬務系統實施審計的依據僅依賴于被審計單位提供的打印資料或事后資料,計算機賬務的真實性審計很難得到保證。
三、加強風險防范的措施和對策
(一)構建信息系統安全管理組織及規范體系
加強信息系統的自我風險評估體系,讓信息系統的管理和技術人員在自身的職責范圍之內正確識別和評估潛在操作風險,主要包括內控制度的查漏補缺、工作流程的整理和規范、應急預案完善和演練等。同時加強對操作人員的管理,規范操作程序。一是加強密碼管理,明確規定操作人員的權限,操作員必須在規定的權限內辦理業務,用戶口令及密碼必須專人專用,嚴禁公開口令及密碼;二是要建立健全操作員崗位目標責任制,對網絡操作人員要明確目標任務,規范操作程序,嚴格落實獎懲制度。三是要嚴格崗位設置,不相容職務進行分離。嚴禁系統管理人員、網絡技術人員、程序開發人員和前臺操作人員混崗、代崗或一人多崗。四是要加強系統內部的稽核監督檢查。稽核監督應貫穿于網絡操作的全過程,重點是加強對系統設計開發、內控管理制度落實、操作運行等方面的
(二)關注信息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審計
首先,審計人員應運用用一定的技術方法識別系統的完整性,該過程包括檢查、測試、評估系統的內制,以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其次,審計人員應評價系統存在的風險和可能產生的后果將成為審計的核心工作和基本內容,保證信息系統的安全性。應根據審計的標準和準則,評價控制環境的和IT基礎設施的安全,確保系統滿足組織的業務需要,保護信息資產的安全完整,以防非授權使用、泄露、修改、損壞或丟失;最后,還應鑒別信息系統的有效性。內部審計必須理解并熟悉操作環境,了解系統技術的復雜性及其對決策的影響;對來自內部的安全隱患,采用一定的方法進行系統診斷、檢驗、測試,評價其有效性及效率,以支持組織業務目標的實現
(三)改善內審機構,提高內審人員素質,培養信息系統審計師
為了信息系統的安全、可靠與有效,由獨立于審計對象的信息系統審計師,以第三方的客觀立場對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系統進行綜合的檢查與評價。信息系統審計師也稱lS審計師或IT審計師,是指那些既通曉信息系統的軟件和硬件(包括信息系統的開發、運營、維護、管理和安全等),又熟悉經濟管理的內部審計人才。
(四)聘請專家進行協助
內部審計人員的知識、技能和經驗雖然有助于信息系統的風險防御,但現實中必須承認,在企業中同時具備計算機技術和審計專業知識的人才非常短缺。再出色的內部審計人員可能面臨一些系統內的專業問題卻無法解決,因此有必要聘請外部專家。可以通過專家的協助測試運用其專業技能測試系統安全,進一步防范和解決信息系統風險的存在。
參考文獻:
傳統的手工記賬會計,常常會將企業的會計部門劃分為不同的職能中心或不同的工作崗位,所以在不同的組織方式下,各個崗位的員工應做好自己的工作,互相之間形成一種內部牽制的制度,使會計工作更加嚴密,避免出現錯誤或舞弊等行為。如果會計的內部中出現了問題,還可以通過分析不同的責任者對其進行責任追究。通過將職能進行分割,就會使其與員工之間的分工更加明確、清晰。
(二)使企業的會計內部控制范圍加大,控制難度加大
通常來說,會計電算化系統中對數據的處理方式和手工系統中的處理方式是存在著一定差異的。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建立和運行是相對較復雜的,其對企業的內部控制范圍相對于傳統會計在不斷的擴大,包括了一些手工系統中沒有的控制內容,對于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的開發及對過程的控制、數據編碼的控制和調用、修改程序等各種控制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對企業內部會計的控制難度。
二、會計電算化系統對內部控制的影響和要求
(一)對內部控制環境有了新的要求
企業的內部控制關系能夠正確、可靠的反映出企業的經濟活動,隨著會計電算化的普及,我國會計內部控制環境有了很大的要求,一是對于數據的存儲由過去的紙質存儲轉化為機內文件和網絡語言等,這就需要不斷對這些數據進行保護、備份和恢復。二是對會計部門之間的調整,由原來的單純的會計核算崗位變化為與會計電算化相關的工作崗位。三是要充分利用網絡經濟信息全球化,開發出適合會計不斷發展的電算化系統,同時要注意防止病毒侵害。
(二)增加了內部控制的內容
會計電算化系統中加強了輸入控制、處理控制以及輸出控制等方面的內容。輸入控制中主要是在電算化系統中將原有的數據輸入到會計電算化系統中,增加其對網絡的連接。
三、會系計電算化統的內部控制現狀和問題
(一)現狀
我國的會計電算化事業已有了一定的基礎,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經濟貿易全球化的今天,會計電算化已成為當前會計工作的主要工具,是提高工作效率,運用計算機技術代替手工記帳的基本方式。
(二)問題
1.職責不明,安全意識薄弱。
會計電算化系統職責的集中會使操作系統的崗位減少,進而減少了會計人員,同時企業的內部控制程度也有很大的下降。在制定內部控制措施時,管理者的意識沒有及時轉變過來,對于安全的考慮較為淡薄,使得系統中對于新的組織機構和崗位有了很大的制約,內部控制中常常會出現一身多職、計算機網絡作弊等現象。
2.依賴程序質量,系統不穩定。
會計電算化系統對程序的依賴程度較大,容易在數據處理中出現問題。表現在對于一些輸入操作不恰當的地方,會使明細賬及總賬等帶來一系列錯誤,造成輸出信息的失真,不利于企業信息制度的建立。
四、完善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系統的對策
(一)明確職責
在操作過程的控制中為了避免出現各種重復、遺漏以及進行誤操作等現象的發生,應該對各個會計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加強對會計電算化系統的維護和崗位不相容以及植物分離等規定進行相應的人員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