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5:5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生活德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模式,糾正了傳統德育中只重視知和情的錯誤,將德育融入到生活中去,把德育從傳統的口頭教育和純文字灌輸中解放出來,延伸到受教者親身經歷的生活中去,把生活當作是統一知、情、意、行的有效德育途徑和載體。生活即教育理念還重視知、情、意、行的聯系和區別,不放任受教育者在生活中的道德選擇,注意引導和啟發,在拓展意和行的德育途徑時同時也注意知和情的教育,做到知、情、意、行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二)生活即教育理念能夠發揮受教者在德育過程中的自我教育作用
德育是社會意識轉化為個體意識和道德品質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發生在受教育者的內部思想斗爭中,這種斗爭源于受教育者對當前德育要求的反映與原有思想道德狀況之間的矛盾,因此要解決這一矛盾從而產生理想的德育效果,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至關重要。生活即教育理念強調不要把受教育者封閉在象牙塔內,不要把德育搞死、搞僵,認為受教育者本身才是教育的主體,應引導受教育者去參加人際交往和活動,在學校生活之外,到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去體驗道德標準。生活能夠為受教育者提供不同的德育情景模式,讓受教育者在生動的情景中選擇和學習,認識到怎樣的道德標準和道德選擇才是正確的,讓受教育者主動的、積極的、自發的去學習和進步,學會自我管理,實現自我教育。
(三)生活即教育理念重視德育環境的構建,對德育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
德育的過程是長期、反復、逐步的過程,不可能實現一蹴而就,有時可能出現波動甚至倒退。一個良好的德育環境不僅可以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而且有利于鞏固德育成果。傳統的德育觀只重視對受教育者本身的教育,往往忽視了存在于受教育者周圍的環境的影響,德育如果僅僅是通過課堂講授式的教育容易使受教育者脫離社會生活實際,呆板、單一、枯燥的教授方式也容易使受教育者產生厭倦感。陶行知認為好的生活就會有好的教育,壞的生活只會產生壞的教育,陶行知不僅僅在理論上重視環境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而且又特別把實踐觀引進了道德教育思想,他的生活即教育理念為受教育者提供了一個結構開放、生動活潑的道德實踐環境,生活實實在在存在于受教育者周圍,起著重要的第二課堂的作用,良好的生活環境有利于將德育實踐到學習和生活中去,給受教育者提供實踐機會。生活即教育理念反映出的對德育環境的重視還體現在重視集體的力量,重視構建良好的集體環境,發揮受教者所在集體的教育作用。受教育者生活在集體中,集體是受教者生活中直面的教育榜樣和教育環境,利用集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利用受教育者的從眾心理,形成無形的約束力,這種約束力會對集體中的每個人產生導向和教育作用,以潛在的規范性影響著每個成員的行為,每個成員不斷調節自己的心理和行為方式,在自覺或不自覺中接受這種集體環境的教育。受教育者在參加集體生活的過程中接受集體的評價,一些不同于集體的行為習慣和價值觀念會被排斥甚至譴責,從而影響個人放棄自己不良的道德取向保持與大眾一致的方向,個體在這一德育過程中不是簡單地全盤接受或盲目排斥,而是經歷主動代替和自我選擇的過程,從而產生集體環境對個體受教育者的教育作用。
二、如何發揮生活即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
(一)實現“生活即教育”的教育隊伍多元化
生活是多元化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各種群體,生活即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貼近生活,教育融入生活,把生活當做是教育本身,因此要做到教育隊伍的多元化才能夠發揮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德育中的作用。積極發揮受教育者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群體榜樣的教育作用,加強各種群體之間的溝通,如利用受教育者在校接觸的老師和同學的先進榜樣、家庭生活中接觸的親屬的先進事例、社會上接觸的德育榜樣等,組織各種教育力量。除了學校教育的老師外,受教育者接觸的同學、親屬等各種群體都可以被當做是教育隊伍的一部分,積極聯系他們,學會利用受教育者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群體進行教育,要把德育延伸到學校教育的外延,善于挖掘和協調各種教育資源。使受教育者直面生活中鮮活的教育榜樣,實現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
(二)實現“生活即教育”在德育中的陣地化,系統化
生活是零散、雜亂的,而德育又有著反復性和長期性的特點,如果沒有對受教育者在生活中進行系統的德育教育,僅靠一些臨時性和突擊性的教育往往不能夠發揮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德育中的作用。因此可以組織一些連貫性較強,主題鮮明的活動,如禮儀文明月、學雷鋒活動周、關注災區系列活動等,利用各種場合,結合傳統節慶日、重大事件和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開展特色鮮明、吸引力強的主題教育活動,這些活動應避免死板,避免走過場,把德育和體育、美譽有機集合起來,增強德育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在生活中尋找德育的契機,把德育融入到生活中去。同時,重視受教育者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建設,完善教育文化設施,建設好各種活動中心,加強校報、校刊、校內廣播電視和學校出版社的建設,加強網絡建設,增強網絡的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不斷拓展新的德育平臺,關注受教育者生活中接觸的各種設施和場所,對這些設施和場所加強建設和管理并進行整合,占領生活中的德育陣地,實現生活即教育的陣地化,系統化。.
(三)注意生活中的引導,發揮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動性
生活即教育的德育過程不僅僅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雙向互動的教育與受教育的過程。由于受教育者缺乏經驗,在生活中可能出現道德標準模糊甚至做出一些錯的道德選擇,還可能沒有意識到生活中一些道德情景或者忽略一些道德選擇,因此在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下要加強生活中德育的引導,引導受教育者發現道德情景,選擇正確的道德標準,做出正確的道德行為。要讓受教育者參與到生活中各種的社會關系中去,并通過親身的體驗,處理各種社會關系,才能獲得對社會關系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才能不斷深化自己的情感體驗,磨煉自己的道德意識,從而形成堅的道德信念和自覺的行為習慣,通過自己的體驗和選擇,充分發揮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動性。
二、小學德育教育方法的探討
2010年開始,我校就開始探究小學生道德養成教育的方法,堅持以人為本,德育教育優先,全面發展的基本原則,針對學生年齡的特點,采取布置“家庭生活作業”為基本內容的探求方法。家庭生活作業不同于家庭作業,重在生活與實踐。在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得到教育。它的基本特征具有導向性、針對性、教育性、長期性、實踐性和可操控性。各年齡段身體發展、心理發展、認知水平不同,所以我們要求“家庭生活作業”一定要適合每個學齡段分層布置。我們為學生設置了《課外生活作業記錄卡》,卡中內容體現在六個方面:1.生活作業的內容;2.完成時段;3.生活作業完成的過程;4.我的收獲;5.家長評價;6.教師評價。一、二年級教師布置,學生完成,通過定期召開班級生活會,邀請家長參加的方式讓學生匯報自己在實踐中收獲的快樂。三至六年級學生按照教師布置的生活作業內容自己填寫記錄卡。另外,學校給教師配發《家庭生活作業記錄本》,讓教師記錄填寫每次布置作業的時間、內容、目標、學生完成的時限,教師檢查跟蹤記錄,階段性總結。教師要及時收集學生《課外生活作業記錄卡》,歸檔整理,載入學生成長記錄袋,再在總結反思過程撰寫德育教育論文。學校對“家庭生活作業”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期中、期末進行總結,并對教師學生事跡突出的給予表彰獎勵,學生獎設金卡、銀卡、銅卡三個獎項。幾年來的探索和實踐,讓我們的學生收獲了很多。在完成“家庭生活作業”的過程中,通過給爸爸媽媽洗腳,給爺爺奶奶端飯、倒水,學生學會了感恩;通過洗手絹、疊被子、洗碗活動,學會了生活自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動手完成;通過撿紙屑、清理街頭小廣告活動,樹立了保護環境意識;通過洗臉、刷牙,學生知道了講究衛生的重要性;公交車上主動給老、幼、病、殘、孕乘客讓座,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的高尚品德,喚起了人與人的友善;學種花、學種菜、飼養一種小動物活動,學生學到了種植和養殖的知識;通過開展公益實踐活動,學生主動為災區的小朋友捐出紙和筆,禮物雖小可彰顯了學生的愛心;讀一本好書、看一部電影,給同學講一個故事和童話,培養學生渴求知識,明辨是非的能力;參觀革命圣地、祭掃革命烈士陵墓,點燃了學生愛國的激情,諸多事例證明了我們布置“家庭生活作業”的有效性。
學校、社會、家庭的教育應該貫穿起來,創造出符合時代要求的“真人”。學校體育在修身、育德方面,具有特殊功能,學校體育必須從單純的健身和傳技中解脫出來,突出人文性;而且,它也不只是封閉式或階段式的教育,它應該是一個過程,終身體育的最終實現才是目的。因此,它必須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與終身體育密切銜接。這種銜接,首先是讓學生接受體育,因此,國家應大力提倡和發展國民體育、大眾體育、社區體育,創造濃厚的體育文化氛圍,使國民從小就接受到體育文化的熏陶。學校體育應該成這樣一個過程:體育情感態度的培養——體育技能技巧的訓練——體育知識原理的掌握——自主體育意識和行為的培養——終身享受體育。這一過程明確了學生的體育接受首先是一種情感的接受,因此,學校體育不僅要考慮教什么,更應該考慮學生愿意接受什么,現實生活當中需要什么。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社會即學校”。把學校體育延伸到大自然中去,延伸到生活中去,延伸到社會中去,使學校體育與國民體育、社區體育、家庭體育充分銜接起來,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體育意識,使學生終身接受體育、享受體育,享受和諧的生活。
由此我們提出,德育的功能就是培養人的完滿的德性;德育過程是引導個人合于德性的現實生活展開的過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
一、現代德育的困境----與生活疏離
(一)生活對德育的疏離
社會發展至今,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物質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豐富,人不知不覺就陷入了鋪天蓋地的物質世界。不僅如此,人們對物質的欲望也越來越大,這使得人陷入物質主義的泥坑而難以自拔。有用性成了生活的唯一尺度。與物質主義密切相關的是工具理性的擴張與技術的至上。“20世紀是第一個技術起決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確定的時代,并且一開始使技術知識從掌握自然力量擴轉為掌握社會生活,所有這一切都是成熟的標志,或者也可以說是我們文明危機的標志。”
現代社會強調個人利益,越來越多地賦予個人以獨立和自由,非個人的標準已不再成為個人認可并樂于接受的生活基本準則,個人自由決定自己生活的方向。
個性得到了極大的張揚,個人不再刻意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共通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德性傳統無法為繼。人們越來越多地被賦予選擇道德與選擇何種道德的自由,共性的追求不再成為德育的庇護,個人可以自由決定是否接受德育影響。這既是一種進步同時又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德育的力量。
物質主義與工具理性的高揚造成了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減了德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削減了德育之于生活的吸引力。個性的高揚與其性的失落則意味著盡管德性已越來越遠離生活,恨鐵不成鋼的德育又無可奈何,它必須尊重個人的自由,這樣的結果是生活越來越疏離德育。
(二)德育對生活的疏離
在生活逐漸疏離德育的同時,德育并沒有積極應對,反而出現了背離生活的傾向,這樣就加大了德育與生活之間的距離。
現代德育過分地強調外在功能,德育活動本身過多地著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約,德育活動便不能按其當下應有的內在方式深入,從而不能使活動過程本身有效地充盈與愉悅。德育更多地進行的是與個人真實生活并無關聯的活動,這樣德育并沒有改善個人當下的生活狀態,個人不可能獲得因德育展開的過程而帶來個人生活的充盈與完滿,德育影響與個人生活異質,德育影響會自然地受到個人當下生活的拒斥從而使德育在個人生活中趨于失落。
現代社會分工的加劇與現代生活變化的加快,使個人的整體生活為自身不同的角色分割,現代生活難以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人們在不同角色中履行不同的責任、完成不同的任務、遵循不同的準則。“現代把每個人的生活分隔成多種片段,每個片段都有它自己的準則和行為模式。”與此同時,現代德育并沒有表現出對個人整體生活與內含于整體生活之整體德性的關注,過分地強調角色道德與職業道德,更準確地說是角色規范與職業規范。它強調的乃是角色行為和職業行為本身所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而非個人整體生活的德性。個人遵循規則的行為是一種“創制”而非個體的道德“實踐”。這樣就加劇了個人整體生活與角色行為、職業行為的分離,大大削減了道德的內涵,淡化了德性的內在精神,最終意味著德育對個人整體生活的軟弱無力。
困境是客觀存在的。現代德育必須面對物質主義,工具理性與個性濫觴的事實,此構成德育的外在困境;必須面對遠離生活而自身乏力的事實,此構成德育的內在困境。如果德育不能在解決以上問題中找到突破,德育將不可能走出失落。
困境的焦點在于德育與生活的疏離。“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樣也要而且必須通過生活發出力量才能成為真正的德育。
現代德育走出困境的關鍵在于回歸生活。
二、走出困境----德育向生活回歸
(一)回歸生活----德育外在困境的突破
現代社會容許且尊重個人對物質的追求。問題在于盲目與過份。在四處高舉經濟利益的前提下,德育提倡個人在追求物質享受的同時要注重精神追求,在實際中此兩手抓便很難避免一手硬一手軟的結局,德育流于空泛。要從根本上突破物質主義的樊籬,惟有指向物質之上的更高目的----生活的幸福,好生活。生活的目的在生活自身,在生活的善。物質在走向個人生活幸福的過程中只是外在的基礎與手段。物質本身是非自足性的。德性作為手段與目的內在地統一于生活之中。這樣,有用性作為手段的手段便不再是生活的尺度,德性就可能重新滲透生活。所以,德育應該的指向乃是個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只有把個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對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擺脫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為生活標準的歧途。
科學技術是現代文明的標志,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科學的精神。問題在于,對科技的盲目崇拜支配了個人生活,使個人生活迷失了方向。在崇拜科技的信條下高喊要弘揚價值性必然是微弱的。要突破工具理性獨尊的地位,必然要回到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共同的指向----生活世界。個人的生活世界原本是整體性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生活世界離不開完整的經驗,“生活是經驗的生活”,只有經驗的整體性,才可能建構生活的整體性,才可能實現人、生活的完整性。單純依靠科技理性顯然無法獲得個人完整的經驗。個人只有讓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共同進入自己的經驗,才可能獲得經驗的完整,才可能實現生活的完整與充盈。幸福的生活離不開生活的完整。德育應該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導人去積極建構個人完整的生活經驗,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構過程中同時獲得德性的完滿,實現德育的目的。
個性解放乃是人類發展的表現,是人類長期力爭的結果,強調個性的發展是時代的潮流。現代社會已很難建構一套統一的客觀的非個人的標準,事實上已不可能再重新恢復古典時代的德性傳統。強調個性意味著尊重個人的選擇自由。個人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個人可以選擇高尚無私的生活,也可以選擇在不違法亂紀的前提下平庸自私的生活。不管是高尚還是平庸,都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必須對你自己的生活負責,德育引導你去選擇而決非強迫你去選擇----強迫之下實際上不存在選擇。德育不可能讓人徹底放棄他當下的生活來接受另一種規范的生活,選擇總是自愿的,個人只可選擇他可能接受的生活。德育必須先尊重真實的個人生活,在此基礎上逐漸拓寬個人的生活視野,拓寬更廣地踐行個人生活意義的途徑,從而更多地踐行人類生活的共性,逐步提升個人的生活境界。只有尊重個人的生活,才可能贏得生活的尊重,個性總是再現于個人生活,表現為個人生活的特性。扼殺個性意味著扼殺個人生活的豐富性與獨特性,現代德育決不應該如此,而是保護個人的個性,引導個性更好地展現并充盈于個人的生活,獲得當下生活的充盈,并在此過程中尋求人類生活的共通性。
(二)回歸生活----德育內在困境的突破
內在困境的關鍵在于德育偏離了其本意的目的。強調德育的外在功能未嘗下可,問題在于,如果其內在功能都未能很好的實現,那么它怎么可能充分地實現其外在功能?個人的生活本并非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質;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亞里士多德曾把生活分成三種:享樂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思辨的生活,在他看來,德性比榮譽更能成為政治生活的目的,故政治活動本身亦內在地指向個人生活的完滿。德育在引導牽涉政治思想品質的現實活動展開的過程上,應使之成為個人生活進一步拓展的活動,是內在于個人整體生活的,個人在此過程中能感受到生活意義的相應拓展與生活的充盈,個人能領略因其有關政治思想品質活動的展開所帶來的生活的富足。德育不可能勸導人真誠地去做與其當下真實的個人生活毫無關涉的活動,去獻身于個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個目的----除非該目的成為了一種生活的精神內含于個體生活世界----既如此,則該目的已經成為個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現代社會強調角色行為與職業行為的正當與合理,并不強調把完整的個人投入于角色與職業之中,使得人與行為分離,職業規范與個人德性分離。“不同人從事不同的工作,偏重于不同的活動,具有不同的生活經歷,但作為生活中的每個人,他是整體性的,不可分割的。他不可能僅僅局限于某一活動中,他的生活不可能僅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狹隘的范圍。”任何人在任何時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從事某項恃殊活動的人。個人的德性是角色規范與職業規范的基礎,只有以個人德性來統整人的職業規范,才可能使職業規范內化為個人整體德性的一部分,并真正成為個人真誠的行為準則。只有使人的德性滲透于生活全過程,才可能保持生活的整體性與統一性。這樣,職業規范的遵循就不僅僅是個人職業行為公正合理的保證,而且是當下個人生活完滿的重要內容。當個人傾其身心入于職業行為中,此行為即是個人的生活行為,個人生活由此而統一起來。這樣,德育不是在加劇個人生活的分離,而是在增進并維護個人生活的完整與統一性,從而實現人之為人的統一與完整。
三、回歸生活的德育途徑
(一)從德育走向生活----德育途徑之一
要實現德育向生活的回歸,德育要先改變自己疏離生活的形象,主動關懷生活,建立與個人生活世界的廣泛聯系,拓寬德育影響與個人之間的對話語境,贏得生活的尊重,有效地滲透個人整體生活,改善自身對生活的軟弱乏力。
愛祖國不是空洞的。真正的愛國之情必然牽涉個人的生活世界,是源自個人生活世界的內在的情感積累,是個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不是因為祖國本身可愛就會自然地產生一種深厚的祖國之愛,不是因為你是祖國之子你就得無條件地去愛祖國,而是因為祖國與個人生活世界發生了有意義的牽涉,個人在此意義牽涉中內在地發生祖國之愛。只要這種牽涉永在,則個人對祖國之愛便永不消失。意義牽涉的改變也必然會引起祖國之愛的改變。所以,德育的關鍵在于把外在的目的轉化為內在的目的,把德育內容轉化成為與個人生活世界的意義牽涉,并引導個人理解、豐富、踐行這種“牽涉”,在此“牽涉”中獲得德性的發展。個人需要的不是理論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理論,即作為生活精神的理論。任何德育影響如果不能給生活以啟迪,增進生活的理解與智慧,勇氣與力量,那么它就只是說教----誰會需要空洞的說教呢?
現實德育乏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德育活動過程之于個人的乏味。“最完美的感覺就是那種處于良好狀況的、指向自身最好對象的感覺。快樂使現實活動變得完美”,“使生活變得完美,使我們去追求它。”德育過程時刻指向當下的個人生活,引導個人生活的展開與充盈,積極影響個人當下的生存狀態,使德育過程自身充實飽滿、為快樂所充溢的過程。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助人乃是他充實他當時當地的生活狀態的最佳途徑,換任何一種行為他都無法享受到困這種方式而帶來的充實與快樂,助人與他的好生活密切相連,助人就是他的好生活。很難想象,如果以助人為苦,是否能成就一種真正的雷鋒精神。為什么說雷鋒每年三月來四月去,根本就在于雷鋒式的行為并沒有真正內化為個人生活狀態并作為充實個人當下生活過程的快樂途徑。人們只是在做一種表淺行為的模仿,而沒有觸及真正的雷鋒精神。
我們比較一下兩種德育視角。以教導“誠實”為例。一是你應該誠實,誠實對社會和他人有利,你若欺騙別人,對人不利,你會失去別人的信賴,陷于孤立。
一是誠實是個人的好品性,它使個人心懷坦蕩,既得人情之平又得我心之安,是個人好生活的重要品質。第一種乃是規范型的德育,“你不遵守A就會出現B,B對社會和你不利,所以你必須遵守A”。假設個人通過此過程遵守了A,但此人并非作為人整個地接受了A,而是出于B的利害關系貯存了這一規則。個人獲得的是A的形式非A的精神,一旦條件許可個人就可能放棄A。顯然這沒有構成真正的德育,因為沒有實現真正的內化。第二種始終立足個人及其生活,德育的展開與個人生活的展開相統一,個人不僅在踐行某種德性,而且在獲得生活的完滿。正因為個人需要好的生活,所以他無法背離好生活的品質。個人獲得的并非簡單行為規范,而是內在的德性。個人既踐行品質又獲得了生活的完滿。德育既實現了內在目的,又實現了外在目的。
我們認為,德育走向生活的關鍵是還原德育的外在目的,實現德育的內在目的,促進德育過程的生活化。
(二)從生活走向德育----德育途徑之二
德育把個人帶入人的真實生活中,激勵個人去交往、創造、勞動,激勵個人去生活、去經歷、去體驗,拓寬個人的生活視野和整個生活世界的內涵,激勵個人不斷去追求好的生活,在對好生活的追求中獲得生活的完滿,提升個人的生活境界,與此同時也獲得內含于個人好生活的德性的完滿。
人需要有意義的生活。德育引導人去追求生活的意義,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
“意義,來自于人在其世界中的‘牽涉’……人在世界中的‘牽涉’使得他的生活成為有意義的。”德育把人引向與環境的積極的對話,引向與周遭世界的廣泛交流,拓寬并踐行人與世界的生動、活潑、豐富的關系,拓展實現個人生活價值和踐行生活意義的可能途徑,為個人走向好生活、生活幸福拓寬道路,個人得以踐行充實而富有意義的人生。
1.日常性:兒童天性的
赫勒及我國學者衣俊卿都認為非日常生活是自為的類本質對象化活動,而日常生活是自在的類本質對象化活動,但“自為”也可能“為”錯了方向,也可能妨礙了人性的實現。比如,制度雖然是人的創造物,但被創造出來的制度有時有了自己的生命和邏輯,可以屏蔽、遮蓋甚至扭曲人性。科學世界是人的創造性得以展開的領地,是人的創造性開辟的天地,但在這一領地里人及其本性容易被遺忘。而一般情況下的日常生活是人本性的自然,是人的原始而本真的生命和情感的展開,是人在“鋼筋混凝土森林”式的現代物質與制度環境中得以喘息、靜思的家。
學校生活日常性首先是兒童天性的表現。年齡較小的兒童其生活本身就具有日常性,他們還不適應制度化的生活。踏入學校以后,在不得不過的制度生活中,他們的天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壓抑和阻隔,但兒童時刻都在尋找時機釋放自己的天性,在這種制度生活上涂上兒童的、日常的色彩。從另一角度看,兒童不可避免地要將學校之外的日常生活帶入學校生活之中,在學校生活中表現出日常生活的慣性。正是因為在日常性的生活中,人的本性得以,使人與人得以真實相會,避免了諸多遮蔽、掩蓋和面具。
在學校生活中,兒童本性的顯露使得學校生活有了日常的色彩,這一過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德育意義。首先,就像動物在一定范圍內留下自己的氣味使之成為“自己的”的一樣,兒童在相對剛性的學校制度生活中留下一些日常的色彩和氣息,使學校生活有了一些“屬己”的成分,進而獲得一點安全感和文化的適應感。其次,在日常性的學校中顯露的本性互相作用、互相影響。各種品性的兒童無遮蔽的相互作用,通過暗示和接受暗示、非反思等機制,道德教育與道德學習悄然發生。第三,在日常性的學校生活中,兒童將自己的“本質”對象化、外在化,但這一過程不會是單向的,對象化的同時也有“內在化”,外在的環境和人必然會與外在化的“本質”互動,進而豐富、發展這一“本質”。
2.與道德時刻照面
制度生活中,制度是人與道德之間的一堵墻,使得人與道德“隔墻相望”,不能直接照面。鮑曼深刻地指出,在制度生活中,“行為者不是面對另外一個人,而是面對一個‘言明的要求’;真正的聯系發生在行為者和規則之間,而另一個人,行為的原因或目的僅僅是權利和義務的棋盤上活動的棋子”。[1]也就是說,在制度生活中,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與其他人發生直接聯系,而是與制度發生直接聯系,通過制度再與他人發生間接的聯系。在這種情況下,人及道德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了。與此不同,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制度這堵墻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人與人之間直接相聯系,人與道德也是時刻照面的。與制度生活中制度和理性作為人與人之間的主導調節因素不同,日常生活中道德和情感則是主導的、直接的調節因素。[2]在具有日常性的學校生活中,兒童將他人當作是與自己一樣的人,這就必然導致對他人的“感通”與尊重,而這正是道德發揮作用的方式。當然,這種與道德的時刻照面,或者說對他人的“感通”與尊重,有時并不一定是刻意為之的,可能以自動化的、習慣化的不假思索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恰是道德與人融為一體的一個階段。
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人與人由陌生變得熟悉而有相互依戀的感情,變成了一個“熟人社會”。如果說陌生人之間的倫理是一種理性倫理,比如公正、公平、禮貌等,那么“熟人社會”內部成員之間的倫理則具有顯著的情感性。學校生活中,學生之間通過日常的和制度性的交往,已經變成了熟人,人際關系在一定程度也是情感關系。一個兒童對另外一些與自己共同生活的兒童的關心、牽掛、體貼對自己是一種真實的道德情感體驗和自我教育方式,對對方也是一種真實的道德情感體驗和道德教育過程。
3.日常性與教育的無痕性
正是因為學校生活的日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兒童天性的自然顯露,并以道德作為調節彼此之間關系的主導因素,所以學校生活所具有的日常性對師生人格的孕育具有無痕性。這種無痕性有兩層含義:一是不是有意為之的,二是接受影響也是不知不覺的。大家在一起生活,雖然不可避免地會對別人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但生活的目的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為了教育別人。另一方面,每一個人都在這種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接受著各種影響和教育,雖然這種接受里有主體非自覺的選擇和過濾。
無痕性與低逆反心理、低抗拒和有效性相聯系。日常性所附帶的教育性是“無意為之”的,是按理所當然的生活要求所獲得的效果,這對受教育的一方不構成額外的精神和心理負擔,受教育者也是在不知不覺中吸收教育滋養的,不會產生逆反心理和抗拒行為。這是一種無意識的影響,與有意識的影響相比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有意識的影響或者說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受教育者是能夠清楚意識到其目的和動機的,自主的受教育者在有些情況下也會產生有目的、有計劃的“逆反與抗拒”。沒有逆反和抗拒,影響的施加和接受又都是無意間完成的,而且這一過程是長期的,所以這種教育的有效性是可靠的。我們可以說通過這種過程所形成的品質是“德性之知”,是深入人之“骨髓”的人之“第二天性”。當然,必須承認,我們在這一過程中所受到的影響和教育并不都是正面的、積極的,是多種成分混合在一起的,使人的整體人格呈現出一種多種成分共存的張力結構。
二、學校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功能發揮的障礙
作為日常性的學校生活和學校日常交往在教育研究和實踐領域作為一個“軟”區,很少得到關注,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清楚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但學校的教育實踐卻知道如何削弱、損害其作用。
制度無限膨脹,試圖把觸角伸到每一個角落。如前所述,無論是從應然還是實然的角度,制度都是有邊界的,這一點是再“霸王”的制度也無法突破的極限。但在學校實際生活中,制度已經無所不用其極,已經極大地壓縮了日常性的生活空間。比如,課間是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但學校制度已經不滿足于在課間時間的隱形存在,而是將課間時間據為己有。可憐的課間十分鐘被學校做眼保健操的規定給吞噬了大半。不是被學生戲稱為“眼保氣”的眼保健操本身招人討厭,而是其占用了本應該屬于學生自己的自由活動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學生本可以自己由著性子游戲玩耍。成年人出于兒童健康的考慮所制定的做眼保健操的制度,在學生心里還不如廁所里的臭氣受歡迎![3]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夠證實在課間做眼保健操比兒童自己玩耍放松更能使兒童的眼睛健康得到保證。
我們到小學去調研,常遇到小學生眼睛都不看你卻把手舉過頭頂行隊禮,嘴里還嘟囔一句:“老師好!”還沒等你回一句“你好!”他已經跑遠了。這是制度化的規定對兒童日常行為的過度干預。“見到老師要行隊禮”這項干預學生日常行為的要求有時讓學生無所適從。比如,一些小學生對在廁所遇到老師要不要行隊禮感到矛盾和困惑。[4]三、如何最大限度的發揮學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作用
1.有所不為
學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自覺的活動,強調在各個方面的主動作為,這正是學校教育的獨特作用之所在。但學校教育這種作用的發揮好像已經過了頭,就像我們計劃經濟條件下的政府部門,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方面都要操心,結果是該管的沒管好,不該管的則管得更亂。學校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活動道德教育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應是學校主動的教育活動不應該管的事情,應該是學校自覺的教育活動“所不為”的方面。
學校教育“所不為”的方面很多,包括:
(1)個人交往。個體兒童在學校中會自然交往,與一些兒童比較親密,與另一些兒童相對疏遠,這都是正常的現象,學校教育最好不要橫加干涉,搞什么“傳幫帶”、“結對子”一類的“搭配”活動。作為教育者的教師,在個人交往中也有自己的自然的、不自覺的選擇,何況兒童?
(2)自由支配時間。現今的學校教育將兒童的時間切割成不同的塊分給不同的學科,再加上各種補習活動,屬于兒童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就是本該屬于兒童自由支配的課間和家庭時間,也被學校教育過多侵占了。這種侵占導致了兒童生活的“空殼化”,導致兒童生活中日常性的流失,導致兒童與日常性相關的個性發展的障礙與缺失。
(3)日常生活的范式。兒童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自然范式和倫理行為模式,學校教育對此應該持尊重的態度,不能用自己所倡導的生活范式和行為模式來規訓、宰制兒童的日常生活。
(4)兒童游戲與語言方式。兒童有自己發明創造的游戲和語言方式,成年人不能以自己喜歡與否作為標準來進行取舍與改造。只要不出現危機和傷害,學校教育可以采取順其自然的態度。2.有所為
“有所不為”并不意味著對兒童的日常生活和交往視而不見,學校教育應該對兒童的這種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并從中發現問題,為教育干涉提供依據和時機。兒童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和自然行為方式表露出來,這是學校教育了解真實的兒童的機會。但學校對日常生活中的兒童的了解不能采取監視等制度化的方式,應該走日常的路子,即在與兒童一起過日常的生活中加以了解。
對兒童日常性的生活總體上應順其自然,但也并不排斥適度干預。但干預應該用在問題和危機出現的時候。比如,兒童在日常交往中受大眾傳媒和成人世界的影響,可能會給同伴取各種各樣的外號,這種外號對一些兒童的傷害有時可能超出我們的想象,這時候,干預是必不可少的。當然干預并不一定都是直接干預,也包括對制度化的學校生活的反思。比如兒童語言交往中出現了“祝你生日倒霉,祝你蛋糕發霉,祝你缺胳膊少腿,祝你越吃越肥”、“祝你出門被車撞死,洗臉被水淹死,吃面條被噎死,喝水被嗆死,看笑話笑死”這種情緒傾向時,教育者就應該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兒童的這種看似是玩笑,但卻流露出潛意識中的冷漠與不正常心態。
3.對日常形式的借用
日常生活和具有日常品性的生活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其獨特的作用,其不露痕跡性和效果的扎根性是任何有意為之的活動所不具備的。學校教育可以吸取這些特點,通過借用日常生活的形式來實施自己有目的的教育。學校教育的很多活動可以采取兒童所喜歡的兒童方式來進行,借助兒童天性樂意為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來影響兒童,使其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和影響。有時,一個游戲比一籮筐的語言教導和苦口婆心的規勸更有效。比如,對學校的歸屬感教育,一個校徽或學校吉祥物設計游戲,可以比得上校長和班主任的多次的長篇大論。游戲是兒童自己的方式,學校教育的很多任務,如果能用游戲的方式來處理,使兒童沒有疏離感和抗拒感,教育效果就會好得多。
注:
[1]齊格蒙·鮑曼著,郁建興等譯:《生活在碎片之中——論后現代道德》,學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頁
二、將課本中的理論實踐化小學《品德與生活》
更多的內容是讓學生通過一些簡單的生活中的實例來明白一些小道理,學到一些小知識。但這并非課本的全部內容,還有一些內容相對來說理論化比較強,那么,對于這一部分內容的處理,我們采用了情景模擬的形式進行學習,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應該掌握的理論知識,并為自己所用。例如:小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主題是“尋路與行路”,在學習這一單元的時候,我們通過場景設置的方式進行。將學生帶到鳳凰公園中去,首先跟他們講明白這一堂課這樣學習的目標和規則,然后借助公園里的迷宮,進行一個分組小游戲,學生通過走迷宮的過程,就逐漸掌握了尋找路線的要領和方法———會看路線平面圖,識記東、西、南、北的方向,注意路線上的標志物,在行路的過程中注意做好標記,并且要注意避開路上的危險地等等。一堂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可,讓他們在快樂的學習和實踐中收獲了很多。另外,在講授“做一個誠信的小公民”的時候,讓學生搜集與之相關的小故事進行講述,并且還通過現場情境模擬的方式:如一次課堂小測驗結束了,有的孩子取得了比較優秀的成績,有的孩子成績不是太理想,老師要求將檢測結果回家反饋給家長,有一些檢測成績不太理想的孩子礙于自尊心的表現,不想告訴家長真實的檢測成績,面對這樣的情景,讓學生進行自主選擇,選擇結果統計出來之后,老師進行點評,學生在反復思考的過程中,逐漸完成了思想教育的升華。
當前我國大學生誠信教育現狀堪憂,大學生不誠信行為經常發生,大學生道德素質不斷受到社會質疑。幾乎所有高校都設有《思想道德與法律修養基礎》課程,但思想道德教育實效性難以保證。例如,在去年曝光的河南大學生高考代考事件就折射出整個社會的考試誠信問題;多所高校表示困難學生獲得助學貸款并順利畢業后存在拖欠還款等不誠信行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類。
1.社會中的不誠信風氣
社會中的不良風氣是大學生誠信教育出現困境的宏觀環境原因。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不斷滿足著人們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各種需求,但一定程度上出現了金錢至上、權力至上的錯誤思想,這種錯誤思想造就了市場混亂,制假造假、違法經營行為時有出現。近年來相繼發生“瘦肉精”、“毒奶粉”、“彩色饅頭”、“地溝油”等惡性食品安全事件,這些事件表明整個社會的誠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這些丑陋的現象對國家,對社會,對全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客觀上也助長了個別大學生唯利是圖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給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2.誠信教育脫離實際
誠信教育脫離實際是大學生誠信教育出現困境的本質原因。道德教育有三個來源,即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顯性的,具有直接性和顯著性,但當前的學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具有超現實性,道德目標設置過高,與社會現實存在巨大差距,脫離生活的誠信教育使學生不能從內心形成道德認同,導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學生從小接受道德高于金錢教育,但學生進入大學之后就會接觸到一些錯誤的世界觀和道德觀,使之感到困惑、焦慮和彷徨。同時,教育者的教育與教育者本身行為的矛盾也會導致這種沖突,例如扮演教育者角色的老師和家長常常在生活中出現不誠信行為,這種不誠信行為和近乎神圣的道德教育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學生從小建立的道德觀如巨廈崩潰。
3.制度性監督機制缺失
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社會監管的不足是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在中國,誠信道德是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形成的,也就是在一種封閉的生產關系、人員流動很少的社會條件下形成起來的,在這種歷史大環境下,誠信問題不會成為突出普遍的社會性問題。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建立,人際關系開始變得緊密、廣泛、復雜、頻繁,在這種變化的環境和關系里,傳統的約定俗成對人的行為約束是有限的,當維系誠信的傳統手段漸漸失去了效力,而社會尚未建立或健全與市場經濟所匹配的各項法律體系和規章制度,誠信缺失現象便會出現在各個領域中。大學生誠信教育終究是從道德到道德的教育形式,道德行為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約束機制,人們的失信行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誠實守信者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維護,這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失信行為的一再發生。
(二)國外大學生誠信教育經驗借鑒
在美國,大學生誠信教育不是純粹的道德教育,而接近一種規范教育,誠信教育不是從理論到理論的教育,而越發關注生活中的各種誠信行為,對學術研究、考試、還貸等具體行為規定了具體細致的標準,使學校的總體要求能夠落實到具體生活中。在日本人看來,道德行為可以直接地歸結為“誠”的行為。日本學校的道德教育不單純依靠道德課進行,而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使道德思想滲透于學校的各項活動中。梅原猛就曾提出應該進行心靈的教育、獨立尊重的人格培養,把不撒謊作為最起碼的道德原點。在瑞士,誠信作為現代公民道德的重要內容。例如《瑞士民法典》規定,誠信是社會活動的重要原則。在德國,國家建立完善的信用監管體系,每個公民擁有一套信用信息檔案庫,用以記錄個人信用行為,個人信息檔案庫伴隨公民一生,使得誠信教育脫離了宣傳感化的空洞,成為一種實在有效的制度育人形式。從上可以看出,國外大學生誠信教育十分重視生活實踐,其德育生活化為我國誠信教育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和思路。一是重視滲透。重視通過隱性教育、學校環境、宗教活動來滲透誠信教育,注意在學校各科教學中滲透誠信內容,通過環境滲透使學生在誠信環境中受到熏陶,并使其內化為學生品質;在專業教育中進行誠信滲透使學生從新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誠信問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誠信水平。滲透教育體現了對學生的誠信教育是整個學校和全體員工共同的責任,滲透是一種自然融入的過程,是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二是重視志愿者服務。培養服務意識是德育重要的一個方面,而且對于學生提高誠信意識意義重大。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一方面使學生加強對社會的理解,另一方面培養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社會責任和道德意識,讓同學們了解人與人相處中誠信的重要性,了解社會對于大學生的要求,這樣就為更好地開展德育提供一個大環境。三是調動各種社會力量,提高學生道德素質。在美國的學校內,隨處可見校訓、校旗、歷任校長的照片等等。同時學校經常帶領學生參觀與誠信教育相關的紀念堂、圖書館、博物館,以正面的社會和歷史環境教育學生。
二、德育生活化在誠信教育中的實踐路徑
(一)誠信教育的目標貼近生活
誠信教育的目標有三個層次:一是增強學生的誠信意識,二是使學生掌握誠信行為規范,三是使誠信德性內化為一種生活習慣。一是增強誠信意識。誠信意識是主體通過自覺、主動地參與誠信道德實踐活動,經過一系列的內化而逐步形成的,這種意識從根本上說,來自于社會生活實踐。因此,在大學生誠信教育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參加社會實踐,并對自己的道德行為進行分析、自省與反思,增強自身誠信意識。二是掌握誠信規范。誠信規范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穩定的以誠信為行為標準的規則范式。個體的行為規范在社會生活中體現,因此,大學生誠信規范的培養應當放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完成,脫離社會生活的誠信規范是一座空中樓閣,毫無現實意義可言。三是養成誠信習慣。誠信習慣是指人們在長時間的誠信行為后養成的一種穩定的生活方式。誠信習慣行為已經脫離了意志的約束和限制,表現為一種不經意的自然行為,實際上誠信習慣是一種行為慣性,這種行為慣性依靠大量誠信行為累積而成。這些誠信行為只能來自于社會生活實踐。當代大學生崇尚務實,目標越貼近其生活,就越容易被他們所接受,也容易達到所期望的狀態和水平。因此,誠信教育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圍繞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我與集體、我與社會等關系,選擇能為普通學生接受,與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目標。道德目標既要體現崇高性、超然性,又要體現可行性、現實性;既關注國家利益,又考慮人的現實生活需求,實現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統一。
(二)誠信教育的方法突出實踐
誠信教育需要理論指導,但更需要實踐體悟。一方面,“誠信教育課需要思想理論指導”,這要求我們在高校課程教學中加強誠信道德理論指導,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或職業生涯指導課中應當將誠信教育作為專題教育內容。這些專門的理論課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誠信道德的基本內涵和意義,將誠信作為自己立身立命的基礎,使誠信道德內化為行為習慣,堅持將誠實守信作為為人處事的首要原則。學校在開展誠信理論教育的過程中,應更多地運用談心式、感染式的方法,強調學生主動、積極、互動地學習,使學生將誠信理論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真正做到用心體悟誠信在生活實踐中的意義。另一方面,誠信教育需要生活實踐。一是要將校園作為重要實踐課堂。學校應當使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自主廣泛地開展主題活動,實現理論與實踐相互印證。主題活動是大學生實現誠信道德品質實踐外化的重要場所。主題社會活動形式可以是誠信承諾書、誠信榜樣宣傳、誠信征文活動、與誠信相關的黨團日活動、誠信事跡展覽等。要充分利用校園的文化資源和傳播優勢,在校內營造良好的誠信道德氛圍。二是要將社會作為重要的實踐課堂。學校要組織大學生廣泛地深入到社會各個領域和行業進行參觀學習和調查研究,使學生在實踐中理解誠信的內涵,真正做到從實踐中提高誠信覺悟。
(三)誠信教育的環境形成系統
一是全體教職員工都要成為實踐誠信的表率。教師作為教育者,在大學生誠信教育中擔負著為人師表的榜樣作用。要想使大學生誠信教育取得效果,教師首先要做到誠信為人,起到誠信表率作用。首先,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誠信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引導者,在大學生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輔導員的行為時刻受到學生的關注,因此輔導員的行為舉止和教育導向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其次,專業課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和人格魅力,因此專業課教師的行為是否誠信對學生有著重大的影響。專業課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真正做到“德藝雙馨”,身教重于言教,良好的身教對大學生道德教育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夯實誠信教育的基礎。大學生誠信教育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孤立的過程,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成功需要依托中、小學誠信道德教育。因此,要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必須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否則大學生誠信道德教育就會基礎不牢,難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未成年人處在人生成長發育的重要時期,也是誠信道德養成的重要階段。對未成年人誠信道德教育要在充分研究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的基礎上進行,將未成年人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利用各類資源、環境進行主題教育活動。三是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高校應當將大學生誠信教育放在制度框架中進行,建立誠信檔案是大學生誠信教育制度化的重要內容和有效途徑。大學生誠信檔案的記錄內容應包含學習行為誠信、經濟行為誠信、生活行為誠信、擇業行為誠信等,這些行為評價應當與大學生素質測評及獎學金評比、研究生推薦、學生干部選拔、入黨考察及各類評優工作掛鉤。誠信檔案建設是一種重要的制度教育,通過建立目標、設定方案、制度內化、評價教育等方法進行教育,不斷地提醒著學生在學習、生活、擇業等各方面堅持誠信做人。
(一)生活是作文的唯一信息來源
“美是生活,美存在于現實生活本身之中,只有現實生活才是人的美感的源泉,除了現實生活,不存在產生美的任何其他源泉。”生活不缺少美,只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美存在于生活之中,但美是需要我們的眼睛去發現的。
學生不管寫什么文體的文章,總是離不開寫自己的生活中的人、事、物、情。只有以生活為源頭活水,學生作文才能常寫常新。
造成學生作文題材陳舊,語言空洞,無病的原因是,學生的生活歷練少,缺少積累。只有從作文的內容――生活入手,才能解決無話可說的問題,豐富的生活積累和深刻的情感體驗是讓學生寫作文時“肚里有貨”、有話要說,有話想說的必由之路。
(二)平凡的生活正是作文最好的素材
許多中學生覺得自己的生活范圍狹窄,不夠豐富,所以無事可記;生活平凡,甚至單調枯燥,所以無情可抒;生活不夠寬廣,不夠波瀾起伏、不夠轟轟烈烈,不值得寫,激不起寫作的興趣。總之,覺得自己的生活沒什么值得寫的。語文老師要讓他們重新認識自己的生活:其實,生活中的普通人、平凡小事、包括自己的真情實感,甚至自己的優點、缺點才應該是自己文字的主體,作文的內容。文章應出自天然,只有“真”,才能“善”和“美”。唯有“真”,才能感人。
(三)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的方法
語文老師要教會學生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的方法,讓學生通過細心的觀察把握它們的特征,發現它們蘊含的靈性以及人性的善和美,讓學生受到啟迪,并在日常平凡小事中體會親情、友情的可貴。
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發現自己的生活中感人的場面,并及時用簡練的筆墨記錄下來,點點滴滴,逐漸形成學生自己的素材庫。學生有了這些來自生活的真實素材,寫作時就可以游刃有余,水到渠成。
(四)布置作文前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指導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觀察、了解,為作好準備
在進行寫人的記敘文的作文訓練之前一個月,我要求學生用一定的時間觀察自己生活中的人物:父母、科任教師、同學等比較熟悉的人物,給學生一些具體的觀察方法和目標:一是用心去觀察人物的外貌、衣著、語言、神態的特點、工作態度、生活細節;二是通過自己的觀察(或別人的介紹)收集一二件能表現這個人的性格特點的事情。三是,通過以上兩點加深自己對人物的認識。通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到寫作文時,基本解決了無話可說的問題,而且空話少,感情真實。
二、重視另一種特殊的生活積累的方式――閱讀
【關鍵詞】
陶行知理念 生活教育理論 初中語文教學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指出,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該融入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以激發其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應用能力。并且,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擴展,從而從整體上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水平。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學與生活聯系不夠緊密
初中語文教學基本以學習教材中課文內容為主,而沒有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的聯系起來,使教學顯得比較空洞。并且,課本中的許多內容與學生平時的生活差距甚遠,學生理解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將課本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不僅能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能激發其學習興趣,使枯燥的課堂變得活躍起來。
(二)學生缺乏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而許多初中學生認為語文課程比較枯燥,閱讀、寫作能力也難以得到提升,從而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有的學生雖然在語文科目上所花的時間比較多,但其并不是因為興趣而學習,而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這樣的學習效率其實并不是很高。此外,是否具備學好語文的信心也是影響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有足夠的信心能學好語文,那么學習興趣自然也會逐漸的積累起來。反之,學習興趣則會降低。
(三)教學中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通常是以教師的分析、講解為主,學生處于比較被動的學習狀態,教師占據了教學的主體地位。但是,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漸被重視起來。只有將學生作為教學中的主體,才能使其自學能力得到提升,并激發其學習興趣,同時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鍛煉。
二、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來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生活化
(一)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融入到初中語文教學中
將理論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是提升學生理解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這也是陶行知理論所推崇的。語文課本內容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是對生活中的一些理論、道理的升華。因此,初中語文教學不能脫離生活實際,否則語文教學就會失去原有的意義。比如,《秋天的懷念》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也表達了作者對之前不理解母親的懊悔之情。而生活中,學生與父母的交流溝通也許并不是那么和諧,也存在學生不理解父母的情況。在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將自己與父母的生活細節聯系起來,想想自己是否也有不理解父母,讓父母傷心的地方,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了這篇課文后,能夠對父母多一份理解,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生活場景重現于課堂之上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其優點很多,比如能將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將抽象的事物變得形象,能將生活中的場景搬到課堂上等。比如,朱自清的《春》,其中有許多關于春天美景的描述,在教學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這些美麗的景色呈現出來。早上初升的太陽、剛發芽的嫩綠的小草、各種果樹盛開的花朵、飛舞在花朵間的蝴蝶、在田野中嬉戲的孩子等等,都表現出了春天的生機盎然。而這些景象在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見,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其搬到課堂上來,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春的另一番滋味,從而體會出作者對自由的向往之情。
(三)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傳統教學方式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基本限于課堂上,而交流的內容也僅限于文化知識。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告訴我們,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有利于改善初中語文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我的老師》時,教師可以與學生分享自己學生時代遇到的各位老師是怎么樣的,自己對這些教師的感情是怎樣的。然后,再請學生分享自己眼中的老師又是怎樣的,加強課堂上的互動,從而增強師生間的相互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課外活動,在活動中與學生打成一片,與學生做朋友。而情景教學模式能使嚴肅的課堂氣氛得到緩解,使教學變得更加輕松、愉快,從而對教學效果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結 語】
綜上所述,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還存在理論與生活實際缺乏緊密的聯系,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夠濃厚等問題。通過多媒體教學,將語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加強師生交流等方式,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融入初中語文教學中,能蠐行У母納平萄效果,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與其他教育相區別,藝術教育旨在提高人們對美的感受和理解,培養藝術的表現力和創造力。藝術教育的實質就是用藝術的手段引導教育,藝術與生活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這也使得藝術教育需要聯系現實生活。因而,想要實現藝術教育與生活接軌,就要將兩者進行綜合考慮,如此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藝術教育為何要與生活相聯系以及藝術教育如何走近我們的生活。
一、藝術教育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這是藝術與生活的對應關系。將藝術化的手法應用于實際教學,這便使得藝術教育有了實質化的現實意義,因而藝術教育與現實生活也就有了相通的辯證關系。一方面,藝術教育的目的是為美化生活而服務,它以一種藝術的眼光加以發現和發掘生活中的不足,然后運用藝術化的教育手段進行引導和規范,企圖將藝術教育的理念帶入日常生活,從而創造出具有藝術美感的生活。可以說,藝術教育是現實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我們欣賞音樂、電影、畫作的過程都有藝術教育的身影(這是廣義上的藝術教育),藝術教育是無法脫離生活而談論的。另一方面,藝術教育同樣制約著現實生活。無論是開展具有藝術性質的教育活動,或是創造性的發現藝術的行為,都需要藝術教育的規范。在生活中,不具備藝術教育意義的這些活動或行為都是無力的,往往給人的印象是抽象的、不具有感染力。一旦將藝術教育用來規范我們的日常生活,那么藝術教育也就有了實際的價值。
二、藝術教育聯系現實生活的方式
既然我們已經對藝術教育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有所了解,那么我們就應當思考如何才能實現兩者的聯系。而在這一過程中,自然要從藝術教育本身展開分析,因為藝術教育是藝術活動的前提并且藝術教育程度反映了藝術活動的優劣。從藝術教育的角度來看,藝術教育聯系現實生活的方法是多樣的。
1.藝術教育的形式傳統的藝術教育將眼光停留在課堂教育、書本教育的應試教育形式。伴隨著現代科技文化的提升,已有的藝術教育的教育形式顯然無法滿足現代人的要求,教育形式已然與現實生活相脫節。人們希望接受的藝術教育應該是充滿現代化氣息的教育形式,從這點來說藝術教育應當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網上學習等來豐富藝術教育的形式,從而使其更加貼近生活。
2.藝術教育的內容藝術教育的內容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時代進步的同時也賦予藝術教育新的內容。因而,藝術教育要貼近現實生活,就必須從藝術教育的教學上增加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內容。一旦那些具有時代特征的藝術活動成為藝術教育的內容,這將打動學習者,使其深切地感悟到藝術教育的真實。
3.藝術教育的目標可以明確地說,任何事物的存在、發展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藝術教育作為一種實質性的教育更是如此。藝術教育希望通過藝術化的教育對人們的認知進行塑造。這便是藝術教育的最終目的,而實現這一過程就必須將藝術教育緊貼現實生活。唯有具有現實生活的真實感,藝術教育的目標才顯得更加具體化,教育的意義也就因此而體現。
4.人性化的藝術教育當代藝術教育聯系生活必然需要人性化的思考。現實生活離不開人這一主導因素,藝術教育想要走進生活就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情懷,就要以人為出發點設計能夠與生活相適宜的藝術教育。
三、開展藝術教育的必要性
與其將藝術教育看成一種充滿藝術氣息的教育形式,倒不如將其視為一種對生活的規范、態度。因此,藝術教育不能遠離生活而存在,將藝術教育聯系現實生活的必要性不言而喻。首先,藝術教育與生活的關系決定了藝術教育需要在現實中得到革新。缺少藝術教育的生活不僅缺失了藝術化的美感而且喪失了最根本的教育意義,而將藝術教育落實在日常生活對于提升藝術教育的品質有著顯著的作用。其次,藝術教育為現實生活提供藝術美的教材的同時也宣揚出一些具體的價值觀念,藝術教育的一些價值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得到應用和體現。這便使得藝術教育應當明確自身價值,然后盡其所能在現實生活中將這些價值呈現。最后,當生活中的那些藝術教育被人所賞識,藝術教育的意義也因此得到應用,這將不僅僅讓個人的藝術審美能力有所提升,還將引導社會風向的發展,使藝術教育向著更加人性化的方向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藝術教育有著走向現實的必要性。這不僅關系到藝術教育能否與現實生活相適應,更直接與人的全面發展休戚相關。探究藝術教育走向現實生活的過程,也是逐步深入了解藝術教育的過程。這不僅讓我們感受到藝術教育的魅力,而且逐漸認識到藝術教育對生活的重要性。探究藝術教育走向現實生活的過程,會讓我們重新審視藝術教育,為我們進一步的探究提供參考和經驗,而已經成型的探討理論想必會為現有的藝術教育發展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