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5:1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都市農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隨著社會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世界的許多城市面臨著生態、食品安全以及持續發展的危機。為了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給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優良的生活空間、保護農耕文化,現代社會開發了都市農業。都市農業就是在城市經營農業,這種經營模式是在近代都市農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與古代都市農業有很大不同。古代都市農業的經營項目多為城郊獵場和城市園林景觀,故它只有休閑娛樂功能。在古代人類尚未形成在城市發展農業和利用農業發展都市的觀念,也沒有意識到城郊種養、獵場經營、園林景觀建植本身就是農業經營行為。真正的現代都市農業源于1898年美國社會活動家霍華德提出的“田園城市”概念和“把積極的城市生活的一切優點同鄉村的美麗和福利結合在一起”的農業經營觀念,真正的都市農業生產始于1919年的德國。1919年德國政府開始建立“市民農園”,在城里開發供市民自給自足的小菜園,并制定了“市民農園法”。[1]為了推動現代都市農業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我們將現代都市農業的定義、普適性經營形式以及多效能特征介紹如下。
一、現代都市農業的定義
(一)都市農業的定義回顧
現代的都市農業概念最早出現在1930年出版的《大坂府農業報》上,但作為學術名詞則最早出現在日本學者青鹿四郎1935年發表的《農業經濟地理》一書中。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國經濟學家開始研究都市農業理論,最早把都市農業表述為“城市農業區域”或“城市農業生產方式”。1977年,美國農業經濟學家艾倫·尼斯在《日本農業模式》中,明確提出“城市農業”(UrbanAgriculture)概念[2]。都市農業術語出現后,農業經濟學、農村社會學學者紛紛探索都市農業的本義。(1)美國農業經濟學家歐文·霍尼(1950)認為都市農業是在都市周邊地區的都市楔形農田上進行的綠地建設和發展園藝業、果林業[3]。(2)德國學者史密特(1996)將都市農業定義為一種位于城內或環城區的產業,它生產或養殖、加工或運輸各種食用和非食用的產品,然后使用城市或城市周邊地區大量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產品和服務,反過來為該城市地區提供大量人力物力資源以及產品和服務[3]。(3)德國學者穆斯蒂爾(1998)將都市農業定義為在城市或城市周邊地區從事的農業生產活動[4]。(4)中國學者俞菊生(1999)認為都市農業包括城市內鑲嵌插花狀的小塊農田、庭院和陽臺綠化、城鄉結合部的近郊農業、遠郊甚至環大都市經濟圈在內的適宜大都市市場需要的農業[5]。(5)中國學者張強(1999)認為都市農業是地處城市郊區的農業以及市區擴展而劃入市區的農業[6]。(6)中國學者宋金平(2005)認為都市農業是處在大城市邊緣及間隙地帶,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資金、市場優勢,進行集約化農業生產,為國內外市場提供名、特、優、新農副產品和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并具有休閑娛樂、旅游觀光、教育和創新功能的現代農業[7]。(7)中國學者張林成(2005)認為都市農業是分布在城市內及其周圍地區或者大都市經濟圈內,緊密依托城市、服務城市的特殊形態的農業,是以生態綠色農業、觀光休閑農業、市場創匯農業、高科技農業為標志,以園藝化、設施化、工廠化生產為手段,以大都市市場需要為導向。融生產性、生活性、生態性于一體,優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現代農業[8]。
如上定義有個共性,就是強調都市農業的地域性和經濟活動類型。從這個角度講,可以把德國學者穆斯蒂爾的定義看成是這類定義的高度概括。但是,如果從概念體系的內部結構完整性和外部功能配合性的要求來衡量,這這些定義都存在明顯的不足。從內部結構完整性來看,這些定義都丟失了都市農業的主體、生產目的、生產種類、產品等核心內涵;從外部功能配合性來看,都沒有與城市生態環境、食物供應系統、鄉村農業等相關概念建立配合關系。為此,需要對都市農業概念進行重新界定。
(二)都市農業的新定義
受如上定義的啟發和滿足概念界定的內部結構與外部功能要求以及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方式的需要,我們將都市農業界定為:一種發生在市內或市外周邊地區的,由城鄉居民經營的,能提高市民生活質量、能為市民提供勞動就業和農業教育機會、能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促進城鄉社會協調發展的多效能農業生產模式。這樣界定現代都市農業,能引導都市農業朝著多效能方向發展,使都市農業走上科學發展軌道。其合理性如下。
(1)這種定義強調了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現代人只有轉變常規農業經營方式,才能消除農業的負外部性效應。現代社會在都市區域開展農業生產,就是要轉變農村地區破壞生態環境、缺乏人文關懷的常規農業經營方式,挖掘農業的經濟功能、生態功能、人文功能和社會功能,使農業成為改善城市生態、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優質生活空間的產業系統。
(2)涵括了目前出現的都市農業的所有經營類型。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地都市農業出現了種植農業、養殖農業、樓宇農業、園林農業、觀光農業、農家樂、休閑農業、體驗農業、教育農業等經營類型。都市農業概念應該涵括這些經營類型。
(3)概括了都市農業經營主體。現在從事都市農業的人不僅是城郊農民,還有市內的園林園藝工人、居家賦閑的退休市民、城市家庭主婦等。我們在定義中用“城鄉居民”一詞概括了這些都市農業經營者,強調了都市農業的經營主體。
(4)規范了都市農業的生產區域。都市農業應該特指在城市區域進行的各種農業生產。界定都市農業概念必須確定其區位范圍和地理空間。如果都市農業定義不限定在城市區域,在實踐上會產生許多誤解,在操作上難以與鄉村農業劃定邊界,也不便于都市農業的行政管理。所以,在定義中突出都市農業的生產區域是必要的。
(5)突出了都市農業的多重功能和產品特性。都市農業能為城市提供生態環境、安全食物、勞動就業、休閑娛樂場所、環境與農業知識教育場所;提供強身健體、愉悅身心、緩解精神壓力、陶冶情趣的生活方式。這些產品與服務以及生產功能是都市農業區別鄉村農業的一個根本特點。
二、現代都市農業的經營形式和經營現狀
作為城市區域的農業發展方式,都市農業應該成為一種產生經濟、生態、人文、社會效益的農業發展方式和發揮經濟、生態、人文、社會功能的農業發展方式。自現代都市農業興起以來,世界各地出現了新奇各異的多效能的都市農業經營形式。
(一)都市農業主要經營形式
(1)郊外生態防護林業。這是人類為了調節城市氣溫、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治理洪澇災害、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在城郊地區開發的一種都市農業。這類經營領域在食物短缺的時空環境里不受重視。在過去,許多城市郊區本應成為生態防護地帶,但被一座座工廠、養殖場和一塊塊蔬菜基地所占領。結果造成城市周邊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地表和地下水枯竭、空氣質量下降。有了這些教訓以后,人類才重視郊外生態防護林業。如近年,法國用財政在一些城郊山區和島嶼建立了7個無住戶的國家級自然生態保護區[9]。近些年我國一些特大城市也開始重視這種都市農業。如北京,在2005年制定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中提出,將重點支持京津風沙源治理、建立第二道綠化隔離帶、營造水源保護林;又如上海,在“十一五”規劃中也提出,要把上海城郊結合部建設成為城市的綠色屏障、安全空間、城市生態補充基地。
(2)郊外食物農業。這是建在生態防護林業帶和城市之間的,給市民提供安全糧食、蔬菜、水果、肉食蛋禽、奶制品等食物的一種都市農業。其經營領域包括蔬菜種植、糧食生產、家禽家畜養殖、水果種植、食品加工等。由于市民需要足量的、安全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因而郊外食物農業將向生態化、優質化、集約化、工廠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另外,發展郊外食物農業,要以都市市場為軸心、要注重資金、智力、信息等生產要素的投入、要注意引進工業生產管理技術和生物技術以及信息技術,尤其要以生產優質安全的高檔農產品為經營目標。只有這樣郊外食物農業才能獲得較大的發展空間。
(3)城市園林園藝農業。這是都市農業服務城市的主要表現,也是人類通過農業手段為城市提供綠色空間、園林景觀、綠色公共活動場所、優質空氣的重要領域。這種農業活動有悠久歷史,自古以來,人類就重視城市園林園藝建設。現代市民把城市園林園藝美化視為都市農業的重要領域,并利用園林園藝工程美化城市空間。如法國,用綠籬帶將住區與工廠、高速公路及污染區隔開,以營造寧靜、清潔的人居環境;一些新城刻意保留部分農業用地,在城內種植蔬菜和花卉,制造農業景觀。巴黎大區在城市規劃中劃定了自然保護區和農業保護區,提出要將農田、河谷、森林、公園等綠色空間聯結起來,形成貫穿整個大區的綠色脈絡[10]。城市園林園藝農業包括郊外景觀林木、草業、花卉生產和市內綠化、美化工程兩大領域。前者是城市園林園藝農業的初級產品生產過程或原材料供應過程,生產地主要集中在城郊農村。后者是城市園林單位或郊區園林園藝公司將郊區的林木、草皮等其他植被移栽到城市住宅區、街道和道路兩旁、街心花園、市內公園以及其他綠化地帶的過程。兩者是園林園藝市場的供求關系,是相輔相成的。郊外景觀林木、草業、花卉生產是市內綠化美化工程的基礎,為城市綠化和美化生產源源不斷地供應原材料;市內綠化美化工程是郊外景觀林木、草業、花卉生產的價值體現,為郊區景觀林木、草業、花卉生產提供了強大需求。城市園林園藝農業發展過程就是這兩種生產的協同過程。
(4)城郊旅游農業。城郊旅游農業屬旅游農業,源于西方市民鄉村旅游,在國外有70多年歷史、在中國有30年歷史。但世界各國對其稱呼不同,德國叫“度假農莊”;日本叫“度假農業園”;澳大利亞叫“休閑牧場”;奧地利叫“農家旅游”;韓國叫“觀光休閑農園”。它有農業公園、觀光農園、體驗農園、教育農業等四種經營形式。農業公園就是經營者在農業生產中融入城市公園經營元素,將農業生產場所轉變為城鄉居民觀賞、游覽的城郊公園;觀光農園就是城郊農戶將農業生產和農作物生長以及農產品觀賞或采摘活動成片開發為供市民旅游的場所;體驗農園就是城郊農戶用租種方式將耕地轉化為供市民體驗農業生產過程和農業勞動樂趣的場所;教育農業是郊區農業經營者或市政府為了給城市孩子提供一個了解農業知識和農業生產過程的機會而開發出來的都市農業經營模式。城郊教育農業是在城市傳播農業文化的主要形式,但經營方法各不相同。如日本是把城市子女送到郊區農戶家寄宿并參加農業勞動;法國將其作為農業職業培訓方式。法國政府規定凡從事農業者都要在教育農場接受農業職業教育培訓,為此建有1000多家教育農場,并受制國家農業部門職業培訓中心。法國的城郊教育農業效果比較好。
(5)市內樓宇農業。這是城市內的居民在城市樓宇間可用空間里從事種植和養殖的多功能農業經營方式。樓宇農業的產生源自市民對田園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對住區生態環境的高要求。世界上解決了食物保障問題的市民一般把從事樓宇農業作為調節和美化生活的手段,而處于食物供應短缺狀態的市民一般把發展樓宇農業作為家庭食物供給的一條途徑。但是在農業生產受到工業化污染的情況下,一些市民也重視樓宇農業生產,將它作為解決食物安全的一種手段。在這種情況下,市內的樓宇農業成為城市食物農業的一部分。市內樓宇農業根據生產地點不同,有多種經營方式:第一,自家庭院、陽臺、樓頂甚至外墻等狹小空間的綠化與美化種植,包括室內、陽臺、庭院種植觀賞性植物和水果植物、盤載蔬菜、小動物飼養,室外墻壁植草和藤蔓植物種植;第二,樓盤間空的綠化和美化種植,包括種草、植樹;第三,旅館飯店接待大廳的美化種植,包括移動的盆載植物和固定的植物裝飾;第四,社區公共活動空間的綠色種植,包括街道綠化美化種植和鋼架吊盆蔬菜種植。
(6)都市文化農業。這是農業經管者借用文化產業經營技術,通過開展文化活動促進當地農業發展和利用農村文化資源,給市民提供優質農產品、文化旅游服務、農業手工藝品、農村文化產品,從而獲得較高經濟收入的農業經營形式。主要有四種經營方式:第一,民俗旅游。這是經營者以民俗事象為經營內容、以文化旅游社區為經營空間,為市民提供旅游服務的文化農業經營形式。都市發展民俗旅游具有優勢,因為都市人多,旅游服務需求量大,而且交通區位好,所以都市民俗旅游發展比較快。第二,農耕文化展覽。這是經管者按照農業發展歷史線索通過實物和文字資料將農業文化在展覽館展示出來的文化農業經營形式。這種經營項目具有較強的農耕文化傳承價值,我國已出現這種都市農業經營方式。第三,農產品展覽。這是經管者借助會展文化,在城市空間和特定時段,舉行的農產品交易活動。世界各地許多大城市年年舉辦農產品展覽會。第四,節慶農業。這是經營者利用節慶活動促進農產品銷售和發展農業經濟的經營形式。舉辦農產品文化節的目的不在于做博物館式的陳列展示,而在于將一種有別于鄉村的、農業社會的日常生活模式與情境氛圍分享給市民和外地來客。
(二)都市農業經營現狀
國外比較重視都市農業,發展比較快,形成了一定規模,在解決糧食安全方面發揮出特殊功效。有專家估計,目前全世界有8億人口從事都市農業經營,其中的2億人口從事銷售,他們中有1.5億人是全職的(Smitetal,1998)[11]。由于世界各國的食物供應水平不一樣,各國經營都市農業的重點領域不同。
在農業欠發達國家,不僅從事都市農業的家庭很多,而且主要從事食物生產。如生活在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和贊比亞等國城市中的6.5億市民中,就有2.5億人通過都市農業獲得部分食物。都市農業不僅是糧食短缺國家的市民解決食物自給的重要途徑,而且也是他們提高農業食物品質的辦法。如有專家稱,在哈瓦那,城市菜園明顯提高了農戶家庭及其所在社區的食物數量和質量(尼科·巴克,2005);在低收入家庭消費的食品中,城市家庭食物自產比例不斷提高。有專家統計,在東雅加達市,市民家庭食物自產達到18%;在坎帕拉市,市民家庭食物自產達到60%;在內羅畢市,市民家庭食物自產已達到50%(Mougeot,1994)[11]。
在發達國家,都市農業的重點是生態恢復和生態保護。如英國想通過發展都市生態防護和園林園藝農業措施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目前英國在20多個城市的原用于工業生產的土地上實施所謂的“城市農莊計劃”。如德國采用生態保護農業措施恢復城郊礦山廢地生態,如埃森市將城市內原來用于煤礦開采的土地轉變成為都市農業規劃用地,在廢地上發展都市農業,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又如城市國家新加坡就是通過發展都市農業,不僅改善了國家生態環境,把新加坡變成了世界著名的花園國家,而且已經改變了國家農業食物生產短缺的現象,實現了肉類供應完全自給和25%的蔬菜的自給(Smitetal,1995)[12]。
在我國都市農業發展比較全面。郊外生態防護林業、郊外食物農業、城市園林園藝農業、城郊旅游農業、市內樓宇農業、都市文化農業等具體經營領域,在我國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發展。我國的省會城市都建有郊外蔬菜生產基地,為市民提供了豐富的新鮮蔬菜,甚至為城市超市提供一定數量的有機農產食品。我國一些特大城市還建設了郊外生態防護林體系。基本上所有大城市都興辦了旅游農業,尤其是農家樂幾乎每個大城市都有。一些特大城市還發展了文化農業,如北京有316個郊區行政村開展了民俗旅游,民俗旅游接待戶達13819戶。北京房山區的韓村河村于2003年就修建了500多平方米的農耕文化展覽館;大興區的龐各莊鎮于2004年建起了占地面積2.3萬余平方米的國內首家西瓜博物館。大興區于1988年首創性舉辦了西瓜節,到此已舉辦18屆;大孫各莊鎮舉辦葡萄采摘節;北務鎮舉辦蔬菜采摘節;李橋鎮舉辦西甜瓜采摘節;北石槽鎮舉辦鮮杏采摘節;龍灣屯鎮舉辦果品采摘節,他們以節慶方式招攬人氣,以城區市民的廣泛參來實現農產品的促銷。現在北京農產品文化節已成為全國各市仿效的范式。
三、都市農業的多效能特征
都市農業是現代多功能農業的一種,能產生經濟、人文、生態、社會效益,能發揮經濟、人文、生態、社會功能,具有多效能特征。
(一)都市農業的生態效益與生態功能
都市農業的郊外生態防護林業、園林園藝業、農作物種植,向城市提供綠色生態環境、綠色的生態屏障、綠化隔離帶,營造綠色景觀,保持清新寧靜的生活環境。都市農業還可以防止和減輕都市外來不利因素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與危害。都市農業與市內園林綠化美化農業一起還扮演著城市清道夫的角色,不僅大量地、持續地接受、儲存、消納、降解、凈化都市排出的氣、水、固體廢氣物,而且將城市中大量排出的食物殘渣及其他生活垃圾通過農業的有效利用變為資源,從而減輕對環境的損害,保持城市的正常運轉。同時都市農業減弱了城市的熱島效應,防止市區無限制地擴張,維護了農村地面自然景觀。市內樓宇農業還擴大了城市種植空間,促使室內氧氣與二氧化碳得到平衡、能增加空氣濕度、降低室內溫度、吸收空氣中被污染的灰塵和廢氣,幫助市民建立了一個宜居的小氣候。就北京城郊食物農業產生的生態效能來說,2002年僅京郊農田生態系統在調節大氣成分方面就產生了49.3億元生態價值;在凈化環境方面產生了109.63億元生態價值;在蓄水方面產生了6.03億元生態價值;在生態服務方面產生了293.4億元生態價值[13]。
(二)都市農業的經濟效益與經濟功能
由于都市農業具有經濟上的區位優勢、接近城市市場、擁有龐大的購買力旺盛的消費群體、具備走集約經營和發展設施農業所需的資金、技術、土地、勞動力、信息等生產要素,而且產業分工比較發達,所以,都市農業的經濟效能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1)極大地提高了農戶的增收能力。根據文化等人的研究,北京從事都市農業生產的農戶人均純收入,2002年為5880.1元,2003年為6496.3元,其增幅為約91%。這種水平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根據近些年的中國農村住戶調查年鑒統計,我國農民的年均人平純收入不過3000元,只有北京郊區農民年均人平純收入的50%;全國農民年均人平純收入增幅約為20%,其增幅能力不到北京郊區農民的一半[14]。(2)促進了城郊第三產業發展。都市農業直接促進了郊區農村旅游業、物流業、畜牧業、種植業的發展,間接促進了郊區農村交通運輸、通訊、服務業的發展。同時推動了郊區農村市場體系的發育和發展,對周遍農村地區的市場經濟的發展產生了輻射作用。更主要的是都市農業提高了農村農業生產的技術水平、在農業走上設施化生產、精確化生產、優質化生產軌道方面起了促進作用,改變了農業經營落后面貌。以北京都市農業為例,到2003年為止,農機化程度達到70.4%;設施農業面積達到9.06%;節水設施控制面積達到81.2%;農戶計算機擁有率達到16%。這是鄉村農業無法達到的[15]。
(三)都市農業的人文效益與人文功能
都市農業的環保生產相對常規農業的化學化生產,使農業具有了人文關懷特點和人文效能,主要表現在三方面:(1)提高了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都市農業為市民提供了享受田園生活和從事養生勞動的機會,豐富了市民精神生活、鍛煉了市民身體,加強了市民生活保健,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數。(2)改善了市民生活環境。都市農業通過農業生產改善了城市空間結構、降低了城市污染,促進了室內外的碳氧平衡,為市民創造了宜居環境。(3)滿足了市民的食物安全需求。都市農業為市民提供蔬菜、糧食、肉奶、水果等食物,豐富了城市食物供應。同時通過生產無公害的、綠色的甚至有機產品,為市民提供了安全的、優質的、有營養的農業食物,減少了“病從口入”的概率,為市民身體健康建立起了食物保護屏障,滿足了市民對高品質食物的需求。(4)傳播了農耕文化、改變了市民文化結構。都市農業通過發展會展農業、體驗農業、教育農業,較好地向市民尤其是年輕人傳輸了農業知識、農藝、農耕精神,直接促進了農耕文化的傳播。同時也提高市民對農業重要性的認識水平。另外都市農業通過發展樓宇農業、鄉村旅游、休閑觀光、采摘活動,使市民的審美文化和認知文化發生結構性變化。
(四)都市農業的社會效益與社會功能
都市農業是溝通城鄉的產業形式,具有較強的社會效能:(1)都市農業利用工業社會提供的物質設備和生產技術進行農業生產,和在工廠內從事園林園藝生產,使得社會的第一、第二產業得到有機結合。(2)都市農業使農民進城,在城市內部進行農業生產;同時為市民下鄉旅游提供休閑娛樂場所,為市民體驗農業提供耕地,促進了城鄉居民的直接互動,有利于市民與農民的結合。(3)都市農業加速了工業文化和農業文化、城市文明與農村文明的交流,這有利于消除城鄉居民的文化隔閡,為城鄉一體化奠定了文化基礎。(4)都市農業為城市家庭婦女提供了新的工作機會,使她們通過都市農業更好地控制家庭資源,提高了低收入城市家庭婦女的地位。(5)都市的設施農業、觀光休閑農業吸收了城市剩余勞力,如達累斯薩拉姆的都市農業在1999年為城鄉35000個家庭提供了工作機會;內羅畢的都市農業在1999年為15萬個家庭提供了工作機會;哈瓦拉都市農業在1999年為城鄉居民提供了3萬個帶薪工作機會,緩解了城市就業壓力[16]。(6)都市農業加速了逆城市化進程。逆城市化是城市居民把自己的居住地向城市郊區轉移的現象,這有利于對緩解城中住房緊張、交通擁擠、生態惡化問題。都市農業為市郊社會公共產品的生產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加速了市郊交通、教育、供排水系統、電力、公共休閑場所的建設速度,有利地吸引著市民向郊區轉移。所以,都市農業是我們解決城市住房緊張、交通擁擠、生態惡化等社會問題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張成林.都市型農業講座[Z].北京市順義區三農研究會網.2005,10,17
[2]張祿祥、鄭業魯、萬忠.我國都市農業研究概述[J].廣東農業科學.2005(3):85-87
[3]張成林.都市型農業講座[Z].北京市順義區三農研究會網.2005,10,17
[4][德]尼科·巴克等.增長的城市增長的食物都市農業之政策議題[M].蔡建明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3
[5][德]尼科·巴克等.增長的城市增長的食物都市農業之政策議題[M].蔡建明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9
[6]俞菊生.都市農業的理論與創新體系構筑[J].農業現代化研究.1999(4):207-210
[7]張強.都市農業發展到社會學意義[J].中國農村經濟.1999(11):64-68
[8]宋金平.北京都市農業發展探討[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2(3):199-203
[9]張成林.都市型農業講座[Z].北京市順義區三農研究會網.2005,10,17
[10]黃衛東等.中國都市農業探索與發展[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32
[11]文化、王愛玲、陳俊紅.聚焦都市農業農業在首都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28
[12][德]尼科·巴克等.增長的城市,增長的食物都市農業之政策議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23
[13][德]尼科·巴克等.增長的城市,增長的食物都市農業之政策議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25
[14][德]尼科·巴克等.增長的城市,增長的食物都市農業之政策議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47
[15]文化、王愛玲、陳俊紅.聚焦都市農業農業在首都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77
1.1服務城市
發展都市農業,緊緊圍繞城市居民的需求做文章,使其對城市的供應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同時,廣大市民通過參與觀光休閑農業、農耕文化與民俗文化旅游,不僅為廣大市民與農村交流、接觸農業、學習體驗農業提供場所和機會,還擴大了城鄉文化、信息交流,促進了農村開放。
1.2延伸農業功能
結合農林牧漁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將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等“三生”功能結合于一體,吸引游客前來觀光、品嘗、體驗、娛樂、購物等,體現了“城郊合一”、“農游合一”。
1.3提高效益
通過發展都市農業,使農業結構更加合理,農業的內涵更加豐富。農業經濟從原來單一的農業生產向全產業鏈發展,尤其是農產品加工業、農業觀光休閑等業態的發展,使一產快速向與二產和三產融合發展轉化,農業的綜合效益大幅提高。
1.4富裕農民
規模發展的都市農業項目使農民從小片土地的生產中解放出來,紛紛參與到全產業鏈農業經濟的各個環節,農民的收入來源從原來僅靠農產品種植和畜牧養殖收入發展為農產品加工收入、經營休閑農業收入、文化產品收入以及外出務工收入等多渠道,農民的現金收入快速增長。
1.5改善農村環境
通過發展都市休閑農業,農村的道路交通、通訊、垃圾污水治理、商業便民設施、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等同步得到了提高,鄉村成為了景觀,使廣大農民群眾的人居環境有了明顯提升。
2具體措施
2.1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近年來,洛陽市圍繞都市農業的發展,提出要在確保糧食單產穩中有升的基礎上,堅持結構調整、土地流轉、生態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因勢利導,破解洛陽“三農”發展難題,做到一產、二產、三產融合發展。并圍繞都市農業區位、技術、資源、景觀、經營等特點,又連續出臺了鼓勵扶持蔬菜發展、環市區花卉苗木產業帶建設、標準化奶牛養殖小區建設的意見和實施方案。
2.2夯實都市農業的產業基礎
2.2.1穩步推進蔬菜基地建設…自2008年起,為不斷滿足城鎮居民對蔬菜生產日益增長的需求,洛陽市政府對蔬菜產業扶持力度不斷加大。2008和2009年,市財政每年投入500萬元,2010年投入1…000萬元,2011年投入…2…000萬元,2012和2013年,分別投入1…500萬元。財政補助資金的提高,帶動了社會資金投入,促進了我市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全市蔬菜播種面積由2008年前的不足4.66…萬hm2,增加到目前的近6.66…萬hm2,全年蔬菜總產量270余萬t。
2.2.2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洛陽以牡丹種植為帶動,近年來加大苗木花卉基地建設力度。經過幾年的發展,全市環市區花卉苗木產業基地總面積2.83萬hm2,其中花卉苗木面積達到2…萬hm2(牡丹面積0.8…萬hm2、其他花卉苗木1.2…萬hm2)。
2.2.3加快發展水果產業…近年來,洛陽市在財政、融資、用地、服務等方面予以支持,凡是在規劃范圍內建設林果基地的,市財政給予每年4…500元/hm2的補助,原則上連續補貼2年,大力發展以蘋果、葡萄、櫻桃等為主的時令水果。截至目前,全市水果總面積達到4.38…萬hm2,總產量達到7.1…億kg,總產值15.5億元,已建標準化水果生產園區26個。采摘水果、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已成為休閑農業的主要內容。
2.2.4壯大農產品加工業…洛陽市從2011年開始實施農業產業化“4332”工程(扶持培育4個農產品生產加工產業園、30個萬畝示范基地、30家重點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10個現代農業產業集群),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帶動的農產品加工業迅速擴張。經過幾年的發展,全市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580家,農產品的加工率發展到37.6%。
2.2.5強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結合洛陽農業資源優勢和都市農業發展實際,爭取一批農產品獲得省和國家著名商標,爭創一批省級和國家級名牌產品。截至目前,全市獲得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總數71家,面積7.6…萬hm2,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產品共有104個。
2.3推動休閑農業提質增效
近年來,洛陽市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通過開放招商,把現代農業生產、農副產品加工和農業休閑觀光緊密結合,不斷拓展農業多功能性,增加農業產業附加值,促進農民就業增收。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優厚的回饋條件,吸引了大批社會資本投資農業。
2.4提升都市農業整體水平
洛陽市近幾年圍繞都市休閑農業項目所在地和景區抓整治工作,建立健全了周巡查暗訪、月講評排序、季考核點評、年考核驗收等制度,每月在媒體公開考評結果,對落后的單位實施重點管理。同時,抓好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改善空氣質量。通過近幾年的持續努力,洛陽市農村環境整潔了、景觀更美了、大氣更清新了、天空也更藍了。良好的環境與不斷完善的都市農業項目為廣大城鄉居民度假休閑提供了優美、舒適的環境。
3存在問題及建議
3.1存在問題
洛陽市在推動“三篇文章”一起做、建設現代都市農業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著規劃建設水平不高、無序競爭、管理不規范、服務水平低、功能欠缺等問題。由于受政策上的制約,尤其是在配套設施的土地使用、項目貸款融資等方面的難度較大,從而導致部分都市農業項目規模較小、建設標準低、資源浪費。發展都市農業是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需要省委、省政府的引導和支持。目前,河南省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沒有出臺相關的現代都市農業的獎勵和補貼辦法。各地在探索中對具有特色、突出發展的給予了一定的獎補,但數量少、范圍小,其鼓勵和引導作用十分有限。
3.2建議
作為現代農業的組成部分,我國都市農業的實踐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城郊農業,最早將都市農業納入城市發展規劃的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經濟發達的大城市。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都市農業已具備一定規模,發展態勢良好。
一、我國都市農業的發展模式
與傳統農業相比較,都市農業具有發展導向的差異性、農業功能的多樣性、產業間的融合性等特點,都市型現代農業是開放循環的產業。經濟社會發展,城鄉要素流動,一產必然向二、三產延伸,二、三產自然反哺農業,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業互促,是都市型現代農業的重要特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業與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高度融合,農業的內涵不斷拓寬。我國都市農業的發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設施農業。設施農業是通過采用現代農業工程和機械技術,改變自然環境,為動植物生產提供相對可控制甚至最適宜的溫度、濕度、光照、水和肥等環境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可擺脫對自然環境的依賴而進行有效生產的農業。設施農業具有高投入、高技術含量、高品質、高產量和高效益等特點,是最有活力的農業新產業。設施農業的發達程度是現代農業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二)種苗業。充分利用城市科技、人才、資金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優勢,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業良種,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開發農業高端產品,積極發展農作物良種、蔬菜種苗、花卉苗木、優質畜禽、名優水產良種培育基地和現代化包裝業。
(三)農產品現代物流業。逐步在城市形成以大型物流企業為龍頭,以批發市場為中心,以集貿市場和超市為基礎,布局合理、輻射力較強的現代農產品流通網絡,促進現代都市農業健康發展。
(四)觀光休閑農業。觀光休閑農業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后出現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它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以田園景觀和自然資源為依托,利用農村設施與空間,結合農林漁牧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經過規劃設計與建設,使其成為一個具有農業經營特色的經濟區域。
(五)農業科技園區。農業科技園區是集科技核心區、科技示范區和科技輻射區三種功能為一體,從事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的新型農業企業。它以企業化的方式獨立運作,以農業科研、教育或技術推廣單位為技術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為動力,以轉化科技成果為中心,以對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設施的示范、推廣為手段,進行農業現代化建設,并以促進區域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實現企業利潤增長和農民富裕為目標,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效模式。
(六)循環農業。循環農業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等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循環經濟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滿足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求的現代農業增長方式。
(七)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因地制宜地設計、組裝、調整和管理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系統工程體系。它要求把發展糧食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發展大田種植與林、牧、副、漁業,發展大農業與第二、第三產業結合起來。利用傳統農業的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循環,實現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統一。
二、我國都市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基礎設施落后。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并無太大改觀,而都市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村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尤其是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實踐表明,農村落后的基礎設施將成為制約我國都市農業發展的瓶頸,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都市農業產業化的形成,影響都市農業科技的應用和推廣。
(二)市場運行機制不完善。政府對農產品在市場運行中還存在較多的行政干預。農副產品的產銷信息相對閉塞,其生產經營組織、營銷手段和方式不適應現代市場經濟要求。
(三)資金、科技投入不足。資金來源單一,資金的使用缺乏規劃。都市農業是依靠大城市提供的高科技來發展的,目前我國農業科研經費占農業總產值比重不到0.1%,農業技術推廣費用占農業總產值比重不到0.2%,這不僅低于發達國家水平,也低于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科技投入不足。資金的使用缺乏規劃表現為開發項目沒有重點,融資渠道不暢。另外,目前我國發展都市農業的科技投入不夠,主要表現在科技原創及突破性創新少,技術集成不夠,新型資源整合平臺缺乏,科技核心競爭力有待提高。
(四)政府規范和扶持力度不夠。伴隨都市農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需要政府以新的經濟活動規則來規范和扶持。到目前為止,我國尚沒有一個權威的主管部門來統管都市農業發展的相關工作。地方政府也不大重視制定都市農業發展規劃,更缺乏具體的法規政策,使都市農業發展艱難。三、我國都市農業的發展對策
未來中國都市農業的發展趨勢應呈現“五個化”:一是功能發展多元化;二是產業發展集中化;三是手段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四是經營國際化;五是農民高素質化。基于此,發展都市農業應采取以下對策:
(一)改變農業單一生產功能的局面,迅速拓展農業的多功能性。都市農業的多種功能包括:一是產品功能為市民提供優質鮮活的農產品。即使都市農業不能完全滿足市民副食品的需求,也可起到補充調控作用,特別在發生突發事件時,為保證城市供給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是生態功能為城市提供綠色生態屏障。如,水稻田既是耕地又是濕地,能有效改善和優化生態環境。三是服務功能通過完善科技、認證、物流、會展、信息等服務平臺,構架起大中城市服務全國農業的橋梁。四是就業功能使農產品供應鏈連接起各行各業,這不僅可為未來的都市農業開拓新的發展空間,也將為農村勞動力提供新的就業機會。圍繞農業的多功能性進行農業經營模式的轉換。
(二)立足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發展有地方特色的都市農業。都市農業的發展要因地制宜,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各區縣功能定位,結合本地區自然稟賦優勢來發展本地區的優勢、特色產業。利用現代化的物質手段和區域內獨特的優勢農業資源,開發和生產出品質優、價值高、市場競爭力強的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具有綠色或無公害特點的特殊農業類型。特色現代農業以“特”、“優”、“名”、“精”、“新”等為基本特點,具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性。都市近郊地區發展以科技、精品、觀光為特色的都市農業,其建設模式以市民農園、農業公園、景觀綠地、花卉公園等為市民體驗農耕和休閑娛樂提供場所的觀光型農業為主。遠郊地區是農產品的主產地,以“優質、高產、高效”都市農業為重點,建設觀光農園、教育農園、垂釣樂園、少兒農莊等。>(三)創新都市農業的投融資機制,促進投資多元化。都市型現代農業是資本有機構成較高的產業,單純依靠農民很難完成資本積累的過程,需要動員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的投入體系,都市型現代農業才能形成可靠的資金支撐。應加大對都市農業的投資力度,制定相關扶持政策,積極鼓勵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投資。政府支農資金在增加總量的同時,改進投入方式,調動投資主體的積極性,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財政資金對投保農戶予以保費補貼,提高農民抗御風險能力。
近年來,洛陽市圍繞都市農業的發展提出,要在確保糧食單產穩中有升的基礎上,堅持結構調整、土地流轉、生態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因勢利導,破解洛陽“三農”發展難題,做到一產、二產、三產融合發展。并圍繞都市農業區位、技術、資源、景觀、經營等特點,又連續出臺了鼓勵扶持蔬菜發展、環市區花卉苗木產業帶建設、標準化奶牛養殖小區建設的意見和實施方案。
1.2夯實都市農業的產業基礎
1.2.1穩步推進蔬菜基地建設。自2008年起,為不斷滿足城鎮居民日益增長對蔬菜生產的需求,洛陽市政府對蔬菜產業扶持力度不斷加大。2008和2009年,市財政每年投入500萬元,2010年投入1000萬元,2011年投入2000萬元,2012和2013年,分別投入1500萬元。財政補助資金的提高,帶動了社會資金投入,促進了我市蔬菜產業快速發展。全市蔬菜播種面積由2008年前的不足4.67萬hm2,增加到目前的近6.67萬hm2,全年蔬菜總產量270余萬t。
1.2.2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洛陽以牡丹種植為帶動,近年來加大苗木花卉基地建設力度。經過幾年的發展,全市環市區花卉苗木產業基地總面積2.83萬hm2,其中花卉苗木面積達到2萬hm2(牡丹面積800hm2、其它花卉苗木1.2萬hm2)。
1.2.3持續提升畜牧生產能力。2011年以來,洛陽市加大對畜牧產業的扶持力度,市財政每年列出800萬元,對新建標準化奶牛養殖小區(規模場)每個獎補20萬元,對特色規模養禽飼養量1萬只以上的養禽場獎勵1萬元、年銷售特色家禽20萬只以上或特色禽蛋2萬斤的合作社獎勵3萬元、年加工量200萬只以上的加工企業獎勵20萬元,加快優勢產品向優勢區域集中。截止目前,全市奶牛存欄13萬頭、全省第一;肉牛、肉羊、生豬、家禽飼養量分別達到95.5萬頭、127.5萬只、435.5萬頭、4490萬只,全市肉蛋奶總產穩定在90萬t。
1.2.4加快發展水果產業。近年來,洛陽市在財政、融資、用地、服務等方面予以支持,凡是在規劃范圍內建設林果基地的,市財政給予每年300元/667m2補助,原則上連續補貼2年,大力發展以蘋果、葡萄、櫻桃等為主的時令水果。截止目前,全市水果總面積達到4.38萬hm2,總產量達到7.1億kg,總產值15.5億元,已建標準化水果生產園區26個。采摘水果、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已成為休閑農業的主要內容。
1.2.5壯大農產品加工業。洛陽市從2011年開始實施農業產業化“4332”工程(扶持培育4個農產品生產加工產業園、30個萬畝示范基地、30家重點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10個現代農業產業集群),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帶動的農產品加工業迅速擴張。經過幾年的發展,全市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580家,農產品的加工率發展到37.6%。
1.2.6強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結合洛陽農業資源優勢和都市農業發展實際,爭取一批農產品獲得省和國家著名商標,爭創一批省級和國家級名牌產品。截止目前,全市獲得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總數71家,面積7.6萬hm2,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產品共有104個。
1.3推動休閑農業提質增效
近年來,洛陽市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通過開放招商,把現代農業生產、農副產品加工和農業休閑觀光緊密結合,不斷拓展農業多功能性,增加農業產業附加值,促進農民就業增收。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優厚的回饋條件,吸引大批社會資本投資農業。
1.4提升都市農業整體水平
洛陽市近幾年圍繞都市休閑農業項目所在地和景區抓整治,建立健全了周巡查暗訪、月講評排序、季考核點評、年考核驗收等制度,每月在媒體公開考評結果,對落后的單位實施重點管理。同時,抓好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改善空氣質量。通過近幾年的持續努力,洛陽市農村環境整潔了、景觀更美了、大氣更清新了、天空也更藍了。良好的環境與不斷完善的都市農業項目為廣大城鄉居民度假休閑提供了優美、合適的環境。
2存在問題及思考
洛陽市在推動“三篇文章”一起做、建設現代都市農業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著規劃建設水平不高、無序競爭、管理不規范、服務水平低、功能欠缺等問題。由于受政策上的制約,尤其是在配套設施的土地使用、項目貸款融資等方面的難度較大,從而導致部分都市農業項目規模較小、建設標準低、資源浪費。發展都市農業是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需要省委、省政府的引導和支持。目前,我省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沒有出臺相關的現代都市農業的獎勵和補貼辦法。各地在探索中對具有特色的、突出發展的給予了一定的獎補,但數量少、范圍小,其鼓勵和引導作用十分有限。為此,建議:
2.1制定都市農業發展規劃
從政府層面上,要頂層設計,統籌安排,科學謀劃,出臺政策,明確思路、發展方向和保障措施等。
1.美國、加拿大等國的政府主導型模式
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政經營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提供統一的制度框架,各級政府和各種允許的經營組織要在這個框架中經營農業保險和再保險業務.同時政府對規定的農業保險產品給予財政支持。以國家專門保險機構經營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為主,有完善的農業保險法律、法規,并依法由隸屬于農業部的官方農作物保險公司提供農作物一切險及再保險;同時鼓勵私營保險公司、聯合股份保險公司及保險互助會等參與農作物保險計劃,并依法對他們承保或的農作物一切險和再保險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費補貼和經營管理費用補貼。農民僅支付投保險種的純保費的一部分,其余部分由政府補貼。
2.日本等國的政府支持型相互保險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以日本為代表,其特點是,政府不直接經營農業保險業務,但通過立法給予經濟上、行政上的支持;經營的組織形式不是一般的商業性財產保險公司,而是不以贏利為目的的保險相互社。這種模式的政策性很強,主要表現在,一是國家通過立法對主要的關系國計民生和對農民收入影響較大的農作物以及飼養動物實行法定保險。二是通過立法明確政府在農業保險發展中的作用。例如,政府對農業保險進行監督和指導;為農業保險提供再保險支持;提供財政補貼及稅收優惠等。
3.西歐國家的民辦公助模式
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沒有全國統一的農業保險制度和體系,農業保險主要由私營保險公司、保險相互會社或保險合作社經營,但政府立法對經營農業保險的保險人與投保人予以經濟、行政支持,包括經營費用補貼、保費補貼以及金融優惠政策等。投保以自愿為主,因而投保率普遍較低。近年來,為了加大對農業的保護力度,充分利用wTo框架下的“綠箱政策”,一些西歐國家也轉而建立類似美國的農業保險制度模式。
4.亞洲發展中國家政府選擇性重點扶植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以亞洲部:9-發展中國家為代表,發展中國家發展農業保險的特點大致如下:一是大多數國家的農業保險主要由政府專門農業保險機構或國家保險公司提供。二是保險險種少、保障程度低、保障范圍小,主要承保農作物,而且農作物也只選擇本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水稻和小麥,而很少承保畜禽等飼養動物,其目的就是確保糧、棉生產的穩定。三是參加農業保險都是強制性的,并且這種強制一般與農業生產的貸款相聯系。
二、建立我國農業保險制度的約束因素
1.我國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差
我國是擁有近八億農民的農業大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我國又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統計,20世紀90年代,我國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額年均達1747億元,占GDP的比重平均超過3,農業的成災面積占播種面積和受災面積的比例分別超過20%和50;近年來自然災害損失更是呈上升趨勢,2005年我國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042.1億元。。在自然災害損失中農業最為嚴重、最為廣泛。據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組《2002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中國農業的發展成本比世界農業平均發展成本高5個百分點,其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國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高和強度大造成的。與世界平均水平比,我國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高18個百分點,自然保護成本高27個百分點,生態恢成本高36個百分點。我國生態環境的先天脆弱性使農業保險面臨著更高的風險,商業性保險公司不愿涉足。因此,必須建立由政府主導或政府支持的農業保險制度。
2.我國農業保險發展水平低
這是建立我國農業保險制度的現實基礎。我國農業保險一直處于低水平的發展階段,特別是自1993以后,在整個保險業快速發展的情況下,農業保險卻呈漸趨萎縮的態勢。雖然近年來我國農業保險受到高度重視。2004年后,相繼批準設立了上海安信農業保險公司、吉林安華農業保險公司、黑龍江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等國內不同經營模式的專業性農業保險公司以及在農業保險方面有豐富經驗的法國安盟保險公司成都分公司。但是,2006年全國總保費收入5641.4億元,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509.4億元,同比僅增長22.6%。而2006年全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僅8.5億元,同比僅增長16.2,比整個財產險保費增長速度還低6個百分點;農業保費收入僅占總保費的收入的1‰多,不到財產險保費的1。農業保險制度模式的建立必須與我國農業保險發展水平相適應。
3.建立我國農業保險制度的其它約束因素
(1)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正處于工業化中期,人均GDP僅1000多美元,處于工業反哺農業的初期,國家的財力非常有限,不可能像發達國家那樣拿出很多資金來支持農業保險,國家對農業保險的財政補貼必然處于較低水平,因此只能選擇重點扶持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農作物保險項目。
(2)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性很大,農業的產業化、區域化、現代化發展很不平衡,既有發展水平較高的農業企業集團,又有農業商品化率僅在30左右的戶均耕地面積只有幾畝的數億農戶,對農業保險的需求差異很大。這就決定了我國農業保險制度模式不能搞“一刀切”,而應根據各地區自身的風險特點、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及其財政能力等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經營模式。
(3)農戶的信用觀念淡薄,違規成本低廉。我國農業保險中的逆選擇與道德風險特別嚴重,據統計,我國農作物保險中道德風險給保險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占保險賠款的20%,在牲畜保險中的騙賠現象更為嚴重。
因此,我國建立農業保險制度不能簡單照搬國外的某一模式,而要借鑒國外經驗的同時,依據本國國情,建立與我國農業經濟現狀和農業保險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農業保險制度模式。同時,農業保險制度的設計必須從長計議,充分考慮各種制度模式之間的銜接,以便于將來的整合,最大限度地減少和消除制度變遷的成本。
三、建立有中國特色的農業保險制度模式
目前,我國正處于新一輪農業保險試點階段,從國內外的農業保險實踐來看,我國農業保險要健康發展,必須進行農業保險制度創新,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目前情況下,我國應建立政府主導下的政策性農業保險與政府支持下的相互制農業保險相結合的制度模式。
1.政府主導下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模式
政府主導下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就是政府對農業保險經營提供統一的制度框架,各種允許的經營組織要在這個框架中經營農業保險及再保險業務,同時政府對規定的農業保險產品給予經濟、行政支持。參照美國發展農業保險的經驗,并結合我國實際、特別是農村經濟比較落后的現實,我國政府主導下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應具有以下特點:
(1)設立農業保險管理專門機構,統籌全國農業保險的開展,協調各有關部門的關系。其主要職能是,負責設計和改進全國農業保險制度;設計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具體險種;對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進行統一規劃,研究制定具體政策;審查和監督參與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的各經營主體,并根據各經營主體的農業保險的業務量對其提供經營管理費用補貼。
(2)設定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實施范圍。由于國家財政實力有限,只能對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主要農作物和畜禽保險采用政策性經營,予以重點扶持;其他保險項目實行商業性經營。政府對經營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提供經濟支持,主要是給予適度的保費補貼和經營管理費補貼,同時給予財政和金融方面的支持和優惠政策,如免除其營業稅和所得稅,提供各種形式的優惠貸款等。
(3)實行強制保險和自愿保險相結合。政府對少數關系國計民生的農作物和畜禽實行強制保險,以保證承保面和參與率。其他保險項目實行自愿保險。但要處理好強制與自愿的關系,避免產生抵觸情緒。
(4)建立政府支持的再保險機制。針對某些特殊的巨災風險如洪災、颶風等,建立由政府管理的巨災基金,逐步完善中央、地方財政支持的農業再保險體系,保證農業保險的持續穩定經營。
(5)政府給予行政支持與協助。我國農業生產以小規模個體農戶分散經營為主,農村地區交通不便,通訊落后,因此農業保險的展業、承保、核保、防災、查勘、定損、理賠等成本高、難度大,需要各級政府給予支持和協助。
由于農業保險業務的“高風險、高成本、高賠付”,商業性保險公司往往不愿涉足其間,因而這種模式可以有效解決農業保險供給不足的問題;由于有政府的保費補貼及其他優惠政策,農民的投保積極性也能得到很大提高,從而可以有效拉動農業保險的需求。但這種模式也可能帶來政府過度干預,其財政補貼也可能導致效率損失。
2.政府支持下的農業相互保險制度模式
相互制保險是合作制保險的高級形式,保險人和被保險人的利益高度一致,因而能更好地降低運行成本、優化資源配置、維護投保人的根本利益。借鑒國外相互保險的經驗,我國建立農業相互制保險的思路可以為:
(1)設立全國性的農業相互保險公司。由一定數量的農業龍頭企業(初始會員)認購公司經營所必需的部分初始基金,同時通過發行公司債券的方式籌集另一部分資金。公司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全體會員大會,由會員大會選舉公司董事,組成董事會,處理日常事務。初始會員應賦予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更大的表決權和被選舉權,以鼓勵投資者設立相互保險公司。
(2)建立多級農業相互保險公司組織體系。在總公司之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分公司,縣市設立支公司,鄉鎮設立營業處。由總公司負責制定公司的經營方針政策以及各項規章制度,總公司主要負責各分公司的協調與管理,為各分公司提供再保險業務;各分公司根據本地區農業及農業保險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管理規定及實施細則,獨立開展各項農業保險業務。超級秘書網
(3)擴大農業保險經營范圍。公司除經營傳統的種植業保險、養殖業保險等險種外,同時也經營與農業生產資料、農用設備設施、農產品儲藏與運輸、農產品加工與銷售等活動相關的其他財產保險,以及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雇主責任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擴展農業保險覆蓋面,從而起到“以險養險”的功效,增強公司經營的穩定性。
(4)建立有效的多層次農業風險分散機制。一是在農業相互保險公司內部建立分級再保險制度。即基層相互保險公司向上一級公司分保。二是在目前市場條件下,由作為國家再保險公司的中國再保險集團采用事故超賠或賠付率超賠的方式,向相互保險公司提供再保險安排。三是建立中央、地方財政支持的農業再保險體系,為農業相互保險公司提供再保險支持,保證相互保險公司的經營穩定。
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經濟理論依據
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經濟理論依據
(一)專業口徑狹窄
傳統農學專業的學習對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麥、水稻,而北京郊區隨著城鎮建設的發展,三大作物的種植面積逐漸縮小,甚至生長期間需水量較大的水稻已經限制生產,小麥亦改為節水種植。有限的農用土地逐漸被籽種農業和設施農業的興起所占領,傳統農學專業人才應用的舞臺日漸縮小。
(二)專業課程老化
傳統農學專業的骨干課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學、耕作學和作物育種學。作物栽培學和耕作學課程的學習目標是提高糧食作物的產量,面對北京都市型農業中農作物種植的多元化、生產的機械化、設備的現代化和農業功能的轉化,其學習內容與北京農業的發展方向漸行漸遠。
(三)實踐教學簡化
學校正向綜合大學轉變,原本在校內的農場、實驗田逐漸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實踐教學遠離教學區,實驗課與理論課在不同場地進行,增大了實驗課的難度和成本,原來每天都要求觀察農作物生長情況的教學安排,在成本約束下,變成了一次,投入時間少,學生學農興趣很難形成。
(四)動手能力弱化
在教學改革“厚基礎”的大背景影響下,專業課時逐漸減少,相應的實踐學時也在減少, 在規定的實踐教學時間內,很難培養學生扎實的實踐技能。實驗課中以驗證性實驗居多,教師無法得到學生掌握實驗技能情況的反饋,學生也以考試能過關的低標準要求自己,導致實驗設計能力差、獨立操作能力差。
二、專業方向與課程體系的改革
針對上述問題,按照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特點和專業教師的業務優勢,經過多方調研和論證,提出了“適合北京需求,培養都市型農業人才”的原則,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調整專業方向,構建課程體系,增加實踐環節,爭創特色專業。
(一)調整專業方向
農學專業的支撐學科以作物遺傳育種學科為主,作物遺傳育種學科是北京農學院重點建設學科,碩士點之一,以農作物種質創新和新品種選育為特色,先后選育出 6 個小麥品種,6 個玉米品種,4 個小豆品種,2 個大豆品種,師資力量在種子科學方面有優勢。其次,根據北京農業的發展方向,籽種農業將成為北京農業的優勢產業。因此,農學專業在 2003 年第一次改革時,將專業學習方向調整為“種子科學與工程”方向。2006 年,又針對北京觀光休閑農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拓展專業領域,借助本院園藝學科和北京都市農業研究院(北京農學院)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條件,增設了“觀光農業”的學習方向。至此,農學專業包括:“種子科學與工程”和“觀光農業”兩個學習方向,形成了培養北京都市型農業中籽種農業、觀光農業兩個核心產業所需人才的新型農學專業,每年兩個專業方向各招收一個本科生班。農學專業的兩個專業方向直接針對北京都市型農業中籽種農業和觀光休閑農業的人才培養,特色鮮明。“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方向側重于培養北京籽種產業發展需要的,掌握種子科學與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理論、技能;懂得國內外種子法規、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種子管理部門、種子加工與生產、種子營銷企業等領域和部門,從事新品種選育、種子繁殖生產、種子檢驗、經營與管理等工作的專業人才;“觀光農業”專業方向側重于培養掌握觀光休閑農業、設施農業等現代農業技術,在農業觀光園區、農業文化旅游產業、高科技現代農業園區等部門和領域,從事技術指導、規劃設計、項目策劃和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二)構建新型專業課程體系
2005 年在北京市教委“農學專業課優化整合及骨干課程體系的研究”教改項目的支持下,根據專業學習方向和培養方案改革課程體系,并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手段進行深入調整。經過反復修訂,形成了現在的專業課程體系。“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方向的專業必修課包括:《植物育種學》《種子生物學》《種子生產學》《種子加工與貯藏》《種子檢驗學》《種子法規》《種子經營與管理學》等,專業選修課程包括:《種子營銷學》《作物栽培學》《耕作學》《園藝學概論》《植物種質資源學》《國際貿易學》等。專業課程體系以新品種選育、種子生產、加工、貯藏、質量檢驗、經營管理為主線,涉及種業產業化方方面面的知識;“觀光農業”專業方向的專業必修課為《農業生態學》《植物種質資源學》《觀光農業》《現代農業生產原理與技術》《都市農業發展規劃》《都市型農業評價案例分析》等,專業選修課程包括:《新農村發展規劃》《現代設施農業》《有機農業》《籽種農業》《農業項目投資與評估》《城市園林與綠化》《觀賞植物裝飾與應用》等,形成了以觀光休閑園區、現代高科技園區建設、管理為主線的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均面向北京農業生產需求,很多課程沒有現成教材,任課教師就邊學習、邊總結、邊教學。學生感到學的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有用武之地,增強了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通過專業方向和課程體系的設置,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學習方向,每個學生都有專業特長。
(三)增加實踐教學環節
為加強實踐環節,在教育部“新世紀高等農林教育改革工程———農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和校內外基地建設的研究與實踐”(2002- 2005)教改項目的支持下,將農業生產中常用的技能作為農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形成實踐課程《農事學》教學體系。《農事學》在 2004 年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其配套教材《農事學實踐教程》為 2005 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該課程改名為《植物科技技能訓練》,成為植科學院所屬農學、園藝、植保專業的基礎實踐課程,該課程從大學第一學期開課直到第四學期,每周 3 個學時。在農學專業兩個新學習方向形成后,又對專業課學習增加實踐環節。原則是專業課學時不變,調整實驗課時和增加教學實習天數,同時安排一些科研實踐、生產訓練和創新競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現在的專業課都增加或補充了實踐教學,例如,《植物育種學》課程包括 30 學時理論課、10 學時實驗課和 9 天教學實習;《種子加工與貯藏》課程包括 16 學時理論課、16 學時實驗課和 3 天教學實習;《種子檢驗學》課程包括 8 學時理論課、16 學時實驗課和 3 天教學實習等等。在科研實踐、生產訓練和創新競賽等活動安排上,第四學期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參加不少于 12 天的“三農問題調查”和“拓展訓練”,在學習專業課之前了解農村、了解農民、了解農業生產。第六學期以畢業論文為主線,學生自由選擇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參加導師的科研課題活動,完成畢業論文,畢業前答辯。同時組織、鼓勵學生申報市級或校級“北京市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項目課題,通過參與項目研究的方式激發大學生創新與創業熱情,提高科學研究與創業能力,
(一)專業口徑狹窄
傳統農學專業的學習對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麥、水稻,而北京郊區隨著城鎮建設的發展,三大作物的種植面積逐漸縮小,甚至生長期間需水量較大的水稻已經限制生產,小麥亦改為節水種植。有限的農用土地逐漸被籽種農業和設施農業的興起所占領,傳統農學專業人才應用的舞臺日漸縮小。
(二)專業課程老化
傳統農學專業的骨干課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學、耕作學和作物育種學。作物栽培學和耕作學課程的學習目標是提高糧食作物的產量,面對北京都市型農業中農作物種植的多元化、生產的機械化、設備的現代化和農業功能的轉化,其學習內容與北京農業的發展方向漸行漸遠。
(三)實踐教學簡化
學校正向綜合大學轉變,原本在校內的農場、實驗田逐漸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實踐教學遠離教學區,實驗課與理論課在不同場地進行,增大了實驗課的難度和成本,原來每天都要求觀察農作物生長情況的教學安排,在成本約束下,變成了一次,投入時間少,學生學農興趣很難形成。(四)動手能力弱化在教學改革“厚基礎”的大背景影響下,專業課時逐漸減少,相應的實踐學時也在減少,在規定的實踐教學時間內,很難培養學生扎實的實踐技能。實驗課中以驗證性實驗居多,教師無法得到學生掌握實驗技能情況的反饋,學生也以考試能過關的低標準要求自己,導致實驗設計能力差、獨立操作能力差。
二、專業方向與課程體系的改革
針對上述問題,按照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特點和專業教師的業務優勢,經過多方調研和論證,提出了“適合北京需求,培養都市型農業人才”的原則,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調整專業方向,構建課程體系,增加實踐環節,爭創特色專業。
(一)調整專業方向
農學專業的支撐學科以作物遺傳育種學科為主,作物遺傳育種學科是北京農學院重點建設學科,碩士點之一,以農作物種質創新和新品種選育為特色,先后選育出6個小麥品種,6個玉米品種,4個小豆品種,2個大豆品種,師資力量在種子科學方面有優勢。其次,根據北京農業的發展方向,籽種農業將成為北京農業的優勢產業。因此,農學專業在2003年第一次改革時,將專業學習方向調整為“種子科學與工程”方向。2006年,又針對北京觀光休閑農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拓展專業領域,借助本院園藝學科和北京都市農業研究院(北京農學院)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條件,增設了“觀光農業”的學習方向。至此,農學專業包括:“種子科學與工程”和“觀光農業”兩個學習方向,形成了培養北京都市型農業中籽種農業、觀光農業兩個核心產業所需人才的新型農學專業,每年兩個專業方向各招收一個本科生班。農學專業的兩個專業方向直接針對北京都市型農業中籽種農業和觀光休閑農業的人才培養,特色鮮明。“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方向側重于培養北京籽種產業發展需要的,掌握種子科學與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理論、技能;懂得國內外種子法規、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種子管理部門、種子加工與生產、種子營銷企業等領域和部門,從事新品種選育、種子繁殖生產、種子檢驗、經營與管理等工作的專業人才;“觀光農業”專業方向側重于培養掌握觀光休閑農業、設施農業等現代農業技術,在農業觀光園區、農業文化旅游產業、高科技現代農業園區等部門和領域,從事技術指導、規劃設計、項目策劃和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二)構建新型專業課程體系
2005年在北京市教委“農學專業課優化整合及骨干課程體系的研究”教改項目的支持下,根據專業學習方向和培養方案改革課程體系,并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手段進行深入調整。經過反復修訂,形成了現在的專業課程體系。“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方向的專業必修課包括:《植物育種學》《種子生物學》《種子生產學》《種子加工與貯藏》《種子檢驗學》《種子法規》《種子經營與管理學》等,專業選修課程包括:《種子營銷學》《作物栽培學》《耕作學》《園藝學概論》《植物種質資源學》《國際貿易學》等。專業課程體系以新品種選育、種子生產、加工、貯藏、質量檢驗、經營管理為主線,涉及種業產業化方方面面的知識;“觀光農業”專業方向的專業必修課為《農業生態學》《植物種質資源學》《觀光農業》《現代農業生產原理與技術》《都市農業發展規劃》《都市型農業評價案例分析》等,專業選修課程包括:《新農村發展規劃》《現代設施農業》《有機農業》《籽種農業》《農業項目投資與評估》《城市園林與綠化》《觀賞植物裝飾與應用》等,形成了以觀光休閑園區、現代高科技園區建設、管理為主線的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均面向北京農業生產需求,很多課程沒有現成教材,任課教師就邊學習、邊總結、邊教學。學生感到學的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有用武之地,增強了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通過專業方向和課程體系的設置,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學習方向,每個學生都有專業特長。
(三)增加實踐教學環節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都市農業的必然性
1、都市農業符合現代化城市發展的趨勢
現代城市的功能和空間組織結構具有多樣性、綜合性的特征,普遍存在著居住及交通過度擁擠、環境惡化等問題。現代城市生態環境惡化是都市農業興起的重要原因,城市人口密度大、生活空間小,對人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特別是城市工業和城市生活產生的廢氣廢水和廢物造成的城市環境污染加劇了城市環境的惡化。對優美環境的渴望促使人們把目光轉向城郊,轉向距離城市較遠的農村地區,這便形成了對城郊和農村觀光旅游業的需求。由于城市結構的特點,一些污染是無法克服的,城郊則不同,通過對污染的治理環境質量可以明顯優于城市發達國家的。政府在治理環境中都普遍注重城郊環境的改善,為城郊產業結構調整創造了條件,在都市農業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它反映了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以及人類對新時代農業的一種探索,因此,融合都市農業對于建立優美的城市已經成為一種內在的需要。
2、都市農業順應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潮流
城市可持續發展是指在一定的時空尺度上,以長期持續的城市增長及其結構進化實現高度發展的城鎮化和現代化,從而既滿足當代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又滿足未來城市的發展需求。從宏觀上講城市可持續發展是指一個地區的城市在數量上的持續增長,最終實現城鄉一體化;從微觀上講城市可持續發展是指城市在規模結構等級功能等方面的持續變化與擴大。總而言之,城市可持續發展是城市的數量規模和結構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由不協調到協調、由非可持續到可持續的變化過程。因此,它要求與之相關的各個環節都能夠相互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城市經濟的一個環節都市農業所追求的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和諧統一,即可持續發展。因此,它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經營方式,也是一種潮流。
3、都市農業是農業結構戰略調整的客觀要求
發展都市農業并推進產業化,面向市場推出特色產品或精品,是調整農業結構的重要內容。都市農業及其產業化的推進要以城市工業信息服務業等為依托,以城市技術和人才為支撐,表現為工農互動、城鄉互動的發展過程。都市農業將促進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極大地縮短。農村與城市的距離使農業具有與工業相同的交通、信息、電力等基礎設施,具備優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條件,因為城市強大的工業技術物資裝備和科學技術十分容易向農業滲透。城郊所聚集的一定質量和數量的人力資本,是都市農業興起的重要條件,而農民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是都市農業發展的根本條件。都市農業所具有的高科技高投入和科學化管理的性質,對人力資本有更高的要求。在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下,農業生產領域高水平的人力資源首先在城郊興起。當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趨于均衡,一般農村的人力資本水平提高后,都市農業必然由城郊向農村擴張。都市農業能便利地利用城市工商業資本和科技成果,通過集約化和工廠化的生產方式有效地提高農業生產的空間,同時也會帶動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這也是都市農業對農業結構調整提出的客觀要求。
二、都市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都市農業土地使用問題
由于許多國家實行的是土地私有和土地公有兩種所有制形式,而我國則是土地的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土地的所有權是被壟斷的,固而國內外都市農業土地使用存在的問題存在著差異。在國外,都市農業可利用的土地一應俱全,從狹小的住宅空間(窗沿、容器、柵欄、屋頂、墻角和圍墻上),到公娛用地、公共設施和交通要道兩邊,再到郊區的公共和私人用地。大部分以生存為目的的都市農業在非私有土地上進行,在公路兩旁,河邊、鐵路兩旁的空地,閑置的私人土地和公園等。總的來說,利用這類土地只是暫時性的,使用者的權益無法保障。
而在我國目前還沒有完善的鄉村土地和土地使用權市場,沒有健全的鄉村土地使用權市場交易機制,都市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實現困難。目前,我國農業發展均限于農村和郊區,城市土地緊張,地價高昂,地方政府絕大多數無財政能力專門征用土地變性后留出一部分出租供都市農業使用。
2、觀光農業的問題
經濟發達地區的人民消費水平和消費層次較高,為觀光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溫床,觀光農業在都市農業中占了較大的比重。但是觀光農業的發展缺乏宏觀控制和指導,基本上是以鄉村和企業自主開發為主,造成了投資決策的隨意性和開發的盲目性,其發展缺乏科學規劃和市場定位,難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占領市場。而且體現現代科技的觀光農業前期投入成本很高,經營期間還需要很高的運營成本,其產品的銷售收入和旅游收入有限,收回投資遙遙無期。許多項目要么轉產,要么依附于其他產業,其長遠發展令人堪憂。
3、都市農業中的農民問題
都市農業發展的瓶頸是農民的文化素質問題。都市農業發展中教育體制落后,農民文化素質普遍很低,組織化程度很低,農戶經營行為協調性很差,農業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服務水平很低,農民集體談判能力低,不能滿足農業信息化發展的要求。一些地方成立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雖經可以有效地解決郊區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小規模農戶和大市場之間的對接問題。但是由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缺乏應有的法律主體地位,開展業務受到限制,服務內容單一(技術、銷售、原料等單項服務),缺乏嚴格的制度規范。而且基層政權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會進行過度干預,導致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不能發揮有效的作用。
三、國外都市農業發展對我國都市農業發展的啟示
1、差異化的都市農業發展路徑
從世界城市都市農業的發展歷程和模式來看,都市農業作為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統籌城市與鄉村發展、保護農業資源環境、應對社會危機和保障城市和諧等方面的目標是統一的,但發展路徑卻因地域而異。阿姆斯特丹的園藝農業、設施農業開創了創匯農業的先河,這與其糧食市場的高度開放密切相關;倫敦的綠帶既是大倫敦規劃的生態環境綠地,亦是都市農業的主要載體。我國北京、上海等國際大都市在向世界城市邁進的過程中,應確保農業的糧食保障、生態保障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礎上結合文化、休閑、旅游的資源環境優勢,發展休閑農業、創意農業等特色都市農業。
2、都市農業生產的專業化、市場化
專業化、市場化是世界城市都市農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世界城市稀缺的土地資源和產業發展的比較優勢是都市農業科技化、產業化、市場化發展的內生需求。因而對于北京等世界城市的建設,突出農業文化特色的基礎上,一方面要提高農業企業化、專業化程度,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開放市場體系;另一方面要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都市農業技術含量,早日實現高度智能化、農業信息化、生產科技化。
3、培育都市農業的多元功能
世界城市的都市農業不僅具備一定的糧食保障功能,而且具有豐富的生態保障、休閑旅游、科普教育等功能。并且世界城市土地的多功能利用正是建立在都市農業多元功能的基礎上,例如:將農業與兒童看護和教育的設施相結合;蘆葦種植與休閑活動和廢水處理相結合;水產養殖業與水資源存儲和休閑活動相結合;用于生產奶酪、果醬、化妝品等的高附加值農產品的生產與休閑活動和旅游相結合;城市林業(提供微氣候環境、增進公眾健康)與能源作物種植和休閑活動相結合,實現人口密集區土地的多功能利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