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5:0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暑假實習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瑯邪王氏自漢代興起,儒學背景深厚,可謂禮法世家。王氏成員的思想中,儒家的成分、現實的內容占主導地位。他們關注現實,積極入世,比較重視實務和事功,且由于他們長期處于權利的中樞位置,比較熟悉朝廷的典章制度和禮儀,因此,王氏家族可以稱之為禮法世家。在家族中,他們講求倫理道德、提倡孝道,以維持家族的親善和睦,從而形成長盛不衰的局面。在國家,王氏家族的成員則研習朝廷典制儀理,重視實務。無論誰建立王朝,他們都不敢不看重王氏的門第,而且還要借重他們的學識和特長,這樣王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往往能夠成為舊朝之重臣、新朝之佐命。禮儀已經成為王氏人物維系門第的重要工具之一。
作為兩晉長盛不衰的世族,瑯邪王氏在文化上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包容性,除以儒學為立身之本外,對玄、釋、道也兼容并蓄。這使王氏家族文化更加多姿多彩,這更利于王氏子弟的與時推遷。在當時,玄學可謂名士的文化標志,由儒入玄也是一個家族地位上升的必具條件。王氏一門自王戎、王衍始,子弟多善清言,尤其是王導作為東晉權相,親自參與、組織談玄,對東晉玄風的盛行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總的說來,王氏家族是玄儒兼修。王氏子孫從王祥、王覽那里繼承了儒學倫理的因子,從王戎、王衍那里因襲了玄化的細胞,以儒學持家、治國,以玄學博取名譽、地位。正因為儒玄雙修,故王氏子弟鮮有過于放浪頹廢者。
兩晉以降,佛教對士族思想、生活影響日益顯著。如王導與高僧交往甚是頻繁,與他們談論義理,為其子孫接受佛理打開了方便之門。王羲之與名僧支道林等交往甚密,支道林是一位玄化很深的高僧,他以佛理釋《莊子·逍遙游》,新義迭出,對王羲之頗有啟益:“支作數千言,才藻新奇,花爛映發。王遂披襟解帶,留連不能已”[①]。王羲之的《蘭亭序》很明顯受到了佛理的影響。此后王氏子孫多有信佛法者,如王珉、王珣皆信佛,《晉書》有這樣的記載:
時有外國沙門,名提婆,妙解法理,為珣兄弟講《毗曇經》。珉時尚幼,講未半,便云已解,即于別室與沙門法綱等數人自講。法綱嘆曰:“大義皆是,但小未精耳”[②]。
這說明東晉時王氏與佛教已有不解之緣。
另外,瑯邪王氏還世代崇信道教。《晉書·王羲之傳》記載:
羲之既去官,與東土人士盡山水之游,弋釣為娛。又與道士許邁共修服食,采藥石不遠千里,遍游東中諸郡,窮諸名山,泛滄海,嘆曰:“我卒當以樂死。”[③]
有七子,知名者五人。玄之早卒。次凝之,亦工草隸,仕歷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王氏世事張氏五斗米道,凝之彌篤。孫恩之攻會稽,僚佐請為之備。凝之不從,方入靖室請禱,出語諸將佐曰:“吾已請大道,許鬼兵相助,賊自破矣。”既不設備,遂為孫所害。[④]
由這些記載可以看出,王羲之在浙東隱居期間,就與許邁等道士往來甚密。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對道教更是癡迷,以至因此被害。這雖然是一個極端的事例,但仍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王氏家族的。據陳寅恪先生研究,我國東部濱海地區為天師道之發祥地,而瑯邪王氏正生活在這一區域,自然也會接受這一普遍的地域性宗教文化的影響。即使王氏家族后來逐漸崇尚儒學,但在宗族內部仍然信仰天師道。陳寅恪先生曾說:
天師道以王吉為得仙,此實一確證,故吾人雖不敢謂瑯琊王氏之祖宗在西漢時即與后來之天師道直接有關,但地域風習影響于思想信仰者至深且鋸。若王吉貢禹甘忠可等者,可謂上承齊學有淵源,下啟天師之道術。而后來瑯琊王氏子孫為五斗米教徒,必其地域熏習,家世遺傳,由來已久。此蓋以前讀史之人所未曾注意者也[⑤]
不僅王氏如此,本地域其他家族也多是這樣。這一是王氏家族文化的一個傳統。王氏子弟名字多有一“之”字,父、子皆如此,如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便如此,這明顯有違當時宗族內避諱的原則,但這是天師道信仰的符號,故照常流行。
天師道信仰對王氏家族的文化、生活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史籍中的許多記載都顯現了天師道影響的痕跡。但在諸多影響方面,對中國文化意義最大的,莫過于促進王氏之好書法。書法藝術在東漢后期日漸擺脫一味實用的束縛,不斷雅化、藝術化,受到士人的重視,名家輩出。但在晉代,尤其是東晉,書藝最盛、貢獻最大、成就最高者無疑是瑯邪王氏,家族中出現了王羲之、王獻之父子這樣的大師。王氏家族之所以成為典型的書法世家,除了一般的社會文化原因外,也與其重視實用和篤信天師道有著很深的淵源。在古代,宗教與文學藝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藝術的發展往往受到宗教的影響,不斷從宗教思想與信仰中獲取資源,而宗教的傳播和發揚廣大則多以藝術為媒介。這不但是中國,而且是世界文化藝術史上一個普遍的規律。基于這種通識,陳寅恪先生在《天師道與濱海地域關系》一文中專門討論天師道與書法之關系這一問題說“東西晉南北朝之天師道為家世相傳之宗教,其書法亦往往為家世相傳之藝[⑥]陳先生此文發前人所未發,在他看來在普遍好書法的兩晉南朝,王氏等尤精于此,其主要原因在于天師道信仰要求寫經文,而寫經文正與功德相關聯,故道教信徒皆致力于書,以至薪火相傳,成為家族傳統,終于從中孕育出了最杰出的書法藝術家。
總之,王氏書法世家,在崇儒之外,對當時主要的文化思潮及諸“才藝”,都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態度,這使王氏之家族文化具有更加豐富的內涵和彈性,具有更強的適應性,這也是王氏書法世家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陳郡謝氏是東晉時期與瑯邪王氏齊名的僑姓世族的杰出代表,后人合稱此二家為“王謝”。不過與王氏相比,謝氏名流在數量上不如王氏密集,更重要的是在人物性格上,謝氏子弟與王氏也有所不同,謝氏似較“率性、自然”,而王氏則“務實、隱忍”。而謝家子弟這種性格直接影響到了謝氏在政治上的消長,權勢上的得失。謝氏人物這一普遍的性格特征,顯然與其獨特的家風有著必然的聯系。
唐代李延壽曾用“雅道相傳”[⑦]來概括謝氏的家風,它是維系謝氏門第的精神力量。在魏晉南北朝之際,老莊思想盛行,士人以高蹈出塵、任情背禮為高雅,而以世務經心、拘于禮法為卑俗。這固然是極而言之,但這一時期一流的世族大都徘徊于這兩種人生取向之間,而并非非俗即雅、非雅即俗。不過,要做到完全的平衡與中庸是根本不可能的,不同的士族表現出了不同的傾向或傾斜,相較之下,王氏略偏向“俗”一點,而謝氏則“雅”的成分多一些。晉代陳郡謝氏幾代,皆不同程度的表現出尚自然、輕禮法的風格,這可謂謝氏家風中最突出的特征。此誠如有研究者所說的那樣,謝氏文化傳統的殊相是名士家風,這種家風的精神底蘊是老莊心態,這種心態的結構是輕禮重情。陳郡謝氏家族乃“新出門戶”,是一個晚起的家族,與顯名于漢代的儒學世族相比,其家族“資本”比較薄弱,可謂起自寒微。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其家族中舊觀念的積淀也較少,儒家禮法傳統的制約也輕,由儒入玄的轉變也較容易和徹底,在玄風的熏染下,謝氏很快便形成了重情輕禮的新門風。
作為一個傳承
數代的世家大族,陳郡謝氏雖然表現出了鮮明的名士風采,并以此形成了其家風的顯著特征,但在宗族內部,謝氏與其他家族一樣,仍然有著堅實的儒家禮法傳統。
總的看來,謝氏的門風是以玄為表,以儒為里,這與瑯邪王氏有相同之處。但謝氏的玄化更重些,禮法則更自然些;王氏更注重事功,又信天師道,故門風顯得較為刻板。另外作為一個一流書法世家,謝氏子弟具有多方面的才藝修養。在書法、圍棋、音樂等方面,皆代有人才,留下了許多令人稱道的風流雅事,尤其是謝氏“雅道相傳”與江南風光相交融,孕育出的精美山水文學,更是令人稱道。
以上以王氏和謝氏書法世家為例,簡單地介紹了兩個書法世家的家風和文化的一些個性。通過對王、謝兩家個性的考察,對以此兩家為代表的晉代書法世家的共性作一個簡單的概括:
第一,每個士族書法世家都是一個群體,帶有不同程度的集體性。在同一代人中,一般有多人愛好書法。他們彼此影響,互相促進,在共時性階段創作了許多重要的書法作品。從歷時性來看,都是幾代人上下承接,連綿不斷,每一代都有人在書法上取得杰出成就。書法世家中的書法家,既有相對獨立的一面,同時也離不開其家族而具有完全獨立的意義。晉代士族書法世家都是共時性和歷時性相結合而構成的書法創作力極強的群體。
第二,書法世家之間關系盤根錯節,聯系密切。兩晉書法世家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師承和婚姻兩個方面。兩晉的書法世家大族出于種種原因,互相聯姻的很多,如被稱之為“中古第一豪門”的王氏書法世家,曾與同是書法世家的謝氏、郗氏都有通婚。因為師承和婚姻,書法世家之間聯系在一起,從而使原來相對封閉的家族內部的傳授擴展為家族間的相互影響,這種影響正是導致兩晉書法世家之間書法風格相近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些書法世家之間彼此取長補短,差異逐漸縮小,共同促進了書法藝術的發展。
第三,每個士族書法世家,在書法方面都有幾個核心人物,如王氏家族中的王導、王羲之、王獻之;郗氏家族中的郗鑒、郗愔;庾氏家族中的庾翼、庾亮;謝氏家族中的謝鯤、謝安等等。這些核心人物在家族中有相當大的權威,在書法上都有貢獻。他們有感召力,重視對家族子弟的教育和培養。核心人物的多少,書法水平的高低,影響的大小,壽命的長短,是決定和影響士族書法世家的地位和演變的重要因素,當然這些核心人物也離不開書法世家。法國藝術家丹納說過:
藝術家本身,連同他所產生的全部作品,也不是孤立的。有一個包括藝術家在內的總體,比藝術家更廣大,就是他所隸屬的同時同地的藝術宗派或藝術家家族[⑧]
丹納講的是藝術家與“同時同地的藝術宗派或藝術家家族”息息相關,其實從歷時的角度看也是如此。就晉代的士族書法世家來說,如果沒有書法世家內幾代積累的集體性文化環境,書法世家中的核心人物恐怕也難以出現。
第四,晉代的士族書法世家的書家除了書法之外,大多還長于文學和兼善其他門類的藝術,如繪畫、音樂等。如王氏書法世家中擅長文學的書法家就有王導、王廙、王濛、王羲之、王獻之、王珣、王珉等,同時王廙、王濛、王羲之、王獻之、還擅長繪畫,另外在音樂方面王羲之、王獻之均有較高的造詣。
第五,在書法世家中,最流行的字體是行草書,其中書家最擅長的書體主要是行書。如在東晉長于行書的書法家當中,影響大、生命力強的也多是出自門閥士族書法世家。北宋《宣和書譜》卷七收有東晉著名行書家九人,其中有七人是門閥士族子弟。趙宋御府所藏行書十五帖中,有十三帖是出自門閥士族書家之手。從上面的品評和列舉的數字,可以看到,愛好書法,熱心于書法創作,且成就卓著,確是晉代門閥士族的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在晉代書壇上,占據峰顛的是門閥士族中的書法家。
第六,書法世家書法風格的相似性。在中國書法史上,晉代是個特殊的時期。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美學思潮、政治經濟狀況等因素,以及字體演變的完成、書法世家之間的交流等具體條件,使兩晉的書法世家在書法風格上具有大致相同的時代風格。即如后人所說的晉代書風尚韻。
通過對以瑯琊王氏和陳郡謝氏兩個書法世家的比較,可以發現在兩晉的這些書法世家中,一方面都有自己的個性,有著不同于其它世家的獨特的地方;另一方面,這些書法世家又有著共同性和相似性。總之,兩晉的書法世家既“和而不同”,又“不同而和”,其中“不同而和”尤為突出。
主要參考文獻和書目:
1、王永平《六朝江東——士族之家風家學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張可禮《東晉文藝綜合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3、鄭欣《魏晉南北朝史探索》,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4、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5、許輝、李天石《六朝文化概論》,南京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6、《晉書》(唐)房玄齡等吳則虞點校中華書局1974年。
7、《世說新語》(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光緒十七年思賢講舍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8、《魏晉南北朝史拾遺》唐長儒中華書局1983年。
9、《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周一良中華書局1985年。
云和縣地處浙江西南部,云壇鄉是該縣的一個山區農業鄉,水稻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單季雜交水稻常年播種面積在333.3hm2左右。近年來,我們在上級業務部門指導下,把增施鉀肥作為提高水稻產量、改善品質的重要措施進行試驗示范,取得了顯著成效。
1水稻施鉀試驗推廣概況
根據土壤普查結果,全鄉水田缺鉀面積占水田總面積的80%,已成為進一步提高雜交水稻產量的主要障礙。為了研究鉀肥的施用效果和推廣施用鉀肥,提高施鉀的經濟效益,我們從2004年就開始進行鉀肥的試驗探索,先后在云壇、李山前、梅灣、靛青山、陳村等村設置鉀肥試驗點,累計3年共28大區對比處理,試驗示范面積達67hm2,獲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
2施鉀增產效果
經過試驗、示范和推廣實踐證明,增施鉀肥能使水稻獲得顯著的增產效果。據5個村的28個對比試驗和測產驗收統計,單晚稻平均增產688.5kg/hm2,增產11.3%,如2004年調查云壇村單季稻施氯化鉀150kg/hm2,單產7929kg/hm2,比不施鉀肥增產555kg/hm2,增產7.0%;李山前村單季雜交水稻施氯化鉀150kg/hm2,單產8454kg/hm2,比不施鉀肥增產852kg/hm2,增產10.1%。從總的驗收情況看,單季雜交稻施用鉀肥,平均單產8055kg/hm2,比不施鉀肥增產648kg/hm2,增產8.1%。由此可見,施用鉀肥不僅補充土壤鉀素不足,而且調節了氮、磷、鉀的合理比例,促進水稻的正常生長發育,是提高雜交水稻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3鉀肥施用技術
3.1根據土壤特性施用
對缺鉀嚴重的土壤,施用鉀肥效果顯著。據調查,速效鉀含量在50mg/kg以下的砂質田,單季雜交稻施氯化鉀150kg/hm2,比不施鉀肥增產10.2%;而含鉀比較豐富的灰泥田(85~100mg/kg),施用效果不如砂質田。如梅灣村的灰泥田,水稻施氯化鉀150kg/hm2,單產7822.5kg/hm2,比不施鉀肥的只增產5.6%。
3.2鉀肥要與氮、磷配合使用
實踐證明,只有在三要素合理搭配的前提下,增施鉀肥才能充分發揮其增產效果。試驗結果表明,缺鉀田施純氮180kg/hm2,五氧化二磷90kg/hm2,氯化鉀112.5~150kg/hm2,配比較為理想,增產顯著。
3.3鉀肥施用量和施用技術
3.3.1秧苗期適施鉀肥。培育無病帶蘗壯秧,是獲取水稻高產的基礎。含鉀豐富的秧苗較粗壯,表現為葉厚、蘗多、根系發達、移栽后恢復生長早。因此,秧苗期必須適量施好鉀肥。①旱育秧:用氯化鉀45~60kg/hm2加適量氮磷肥混合濕潤營養土4.5~6.0t/hm2漚制5~7d后作為秧苗基肥施用。②水育秧:早晚稻在4.0~4.5葉時用氯化鉀60kg/hm2加尿素60kg/hm2于睛天下午灌薄水層后均施。
一、數字電視技術帶來的產業革命
20世紀80年代以來,計算機技術、數字通訊技術和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技術的迅猛發展促進了圖像與聲音處理技術的數字化進程,引發了廣播電視業的又一次革命性變化。由于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使得傳統的電視制作業也發生新的變化,這必將使得一批新的專業人員有了在新的技術應用領域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術的絕好機會。例如:為專業廣告人員提供收視率的依據,為編導人員提供改進的數據,,為開設新的欄目提供可靠的依據。
二、數字電視克服了許多模擬電視難以改善的缺陷,在技術上有自己的優勢
數字通訊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引人使廣播電視系統為運行方式從離散、小規模、低效率轉向集約化、規模化高效率、高效益,從封閉走向開放、融合、競爭。數字電視在技術上有以下特點:
1.圖像清晰度高、聲音效果好。數字電視克服了模擬電視在傳輸過程中各種噪聲和干擾的積累,使觀眾在家中收看到相當于演播室質量的電視節目。
2.服務方式從單一服務轉向多樣化、個性化,可方便實現有條件接收系統(加密/解密),便于開展各類計費電視業務。可以實現用戶和業務的良好管理,確保資金的有效回收。
3.節省頻率資源。利用現有占用SMH。帶寬的一個模擬電視頻道,可傳輸4-8套高質量的數字電視節目,用戶對節目的可選度大大提高。
4.傳播方式從單向、固定轉變為交互、移動;系統采用了開放的中間件技術,能實現各式各樣的信息交互式應用。
以上特點是數字移動電視在技術上獨有的特點,此外數字電視易于實現信號存儲。易于利用媒體資源開展多種增值業務等這些優勢也是以往的模擬電視所無法比擬的。
三、數字電視技術發展的主要業務
目前雙向數字電視網絡有付費節目、按次點播(IPPV)、視頻點播、電視購物、咨詢服務、福利彩票、電視游戲等業務。視頻點播可以進行電影、電視劇、綜藝、體育、教育等點播服務,并且已經與航空公司售票點實現了聯網,可以通過電視超市進行機票預定。除了以上提到的幾種主要的增值業務之外,目前還有很多的增值業務類型,如股票交易、證券信息等等,但是這些增值業務的贏利模式尚不清晰,只能作為數字電視業務的一種補充。
四、數字電視技術的現狀及發展
1)中國數字電視規劃:國家廣電總局制定了《我國有線電視向數字化過渡時間表>。
2003年數字電視標準出臺(未按期實現)。
2005年進行數字電視的商業播出,有線數字電視用戶超過3000萬戶,直轄市、東部地區地(市)級以上城市、中部地區省會市和部分地(市)級城市、西部地區部分省會市的有線電視完成向數字化過渡。
2008年用數字電視轉播奧運會,東部地區縣以上城市、中部地區地(市)級城市和大分縣級城市、西部地區部分地(市)級以上城市和少數縣級城市的有線電視基本完成向數字化過渡。
2010年全面實現數字廣播電視,中部地區縣級城市、西部地區大部分縣以上城市的有線電視基本完成向數字化過渡。
2015年停播模擬信號,西部地區縣級城市的有線電視基本完成向數字化過渡。
2)數字電視技術發展的現實困難:
要發展數字電視面臨的問題還很多。一是原先電視臺設備的更換,節目的制作成本高于模擬電視。這直接造成數字電視初期節目源緊張。二是數字電視的基礎是雙向電視網絡,現有網絡由單向改為雙向改造成本較高,難度很大。三是數字電視收視費相對模擬電視的費用提高,個別人的不理解和相抵觸的心理也影響了數字電視技術發展的順利進程。
3)數字電視的前景
陶瓷,是人類在生存空間中最早出現的幾種藝術形式之一。從初始的以實用為目的,漸漸隨著技術的進步而增加了美學的功能,使其成為集實用和欣賞為一體的工藝美術品,最終,陶瓷又擺脫了實用的初衷,成為完全意義上的欣賞品。由此基礎上衍生的現代陶瓷藝術,則具有更多的價值內涵,其中尚待我們進一步認識的有商品價值、裝飾價值和收藏價值等幾項,但是要怎樣通過市場來肯定這些價值呢?這是我們現代陶瓷藝術工作者所要面對的課題。
藝術品市場,首先是市場,然后才是藝術。藝術家在禳中羞澀時會使他們在藝術的道路上舉步維艱,一個再有抱負的藝術家若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支撐,他的事業發展往往會成為一個幻想,即使他才華橫溢,貧窮卻能使他自生自滅。我們的藝術家大多處于物質生活的初級階段,他們的當前使命是:除了修煉心中的藝術之外最重要的是如何成為一個生財有道的商人。作為一個陶瓷藝術工作者,應該下力氣去了解現代陶瓷藝術品市場,去研究這個市場中帶根本性的規律。那么,我們就應該從下面幾個方向去認識并熟悉它。
一、現代陶瓷藝術品的特點與品質
現代陶瓷藝術作品有三大類,第一類是純雕塑作品,第二類是畫于平面瓷板上的瓷畫作品,第三類是器物造型和釉彩繪畫相結合的作品。wWW.133229.COm每件陶藝作品都是獨立的欣賞對象,并不受環境條件所影響。但目前大多數藝術的消費者購買陶藝作品,是作家居裝飾,這樣和現代建筑的環境的相容性和互補性便成為購買者的考慮因素。縱觀目前創作的一些現代陶藝作品,或大而無當或過于矯情,難以被大眾接受。強化現代陶瓷藝術的裝飾性,應注重時代感、多樣性和輕型化。
時代感—歷史上各個時代的陶瓷作品幾乎都與當時的生活居住環境協調一致。現代居室采光充足,色彩明麗,線條簡潔,那些題材陳舊,紋飾瑣碎,釉彩沉悶的作品已無法適應。
多樣化—現代居室功能細化,臥室、客廳、衛廚都有裝飾區別,除傳統的瓶爐盤尊外,瓷板、壁飾、掛件、擺件都應設計和制作,其中衛生間裝飾歷來是空白,陶瓷不怕潮濕,具先天的優越性,僅此一項就是很大的市場。
輕型化—現在大多數家庭居室改善,面積擴大,因功能的細化,每一空間又不會很大,過于巨碩的造型會使購買者望而生畏。輕型化是擴大陶藝作品市場的必要條件。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信息技術的先進與地球村的構筑,使世界再也不是分散的板塊。而是被日益緊密聯系起來。流動開放的環境,互聯網的快速方便,帶來了東西文化的交流、碰撞。無論主動還是被動,國人的傳統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都受到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藝術這一塊,后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筑也屹立在我們的城市里。不少外國藝術形式和風格已被一部分國人接受和認可,也為現代審美需求注人了許多新鮮血液。在這種歷史趨勢下,開放性的開放部分成為現代陶瓷藝術體現當代人們審美需求具有的可貴品質。
二、現代陶瓷藝術品與市場的關系。
張賢亮先生說得好:藝術有它的游戲法則,商品經濟也有它的游戲法則,二者不可套用。許多文人就是因為不懂得這個道理,下海之后不是嗆水就是淹死。藝術的法則中創造性是第一位的,你得我行我素,商品經濟卻不同,他的法則是價值規律,你的所作所為要迎合市場,要討悅買主,要順應商品潮流,要大家有利可圖。
要讓現代陶瓷藝術品進入市場,首先當然應該了解買方喜歡什么樣的藝術商品。魯迅說過一句非常形象的話:“焦大不愛妹妹”,那些純藝術的作品,曲高和寡,在當前這個形勢下是不會有多少經濟效益的。追求高品味的藝術品只是那些精通藝術的收藏家和博物館,遺憾的是這部分人在藝術市場中所占的比例太小,形不成市場氣候。我們藝術家能否選擇一種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你的奮斗目標仍矢志不渝地去攀登藝術高峰,你也不妨多創作一些市場歡迎的商業性作品,以求獲得物質幫助來扶助自己所追求的事業,相輔相成,豈不樂哉。
現代陶瓷藝術品進入市場,千萬別忘了包裝,在藝術商品中,作者就是商標,名人就是著名的商標,有了著名的商標作品就好賣。推出一批名人是市場的需要,因為大多數顧客對于陶瓷藝術品的鑒賞能力還不太高,他們的鑒別方法只能從商標上來甄別。藝術名人是那些藝術圈中鶴立雞群者,有極高的市場信譽。好產品也離不開好廣告,我們的宣傳機構要采取各種手段向社會廣泛深入地宣傳名人,尤其是宣傳那些后起之秀的青年名家。實事求是地介紹他們的藝術成就,宣傳他們的藝術特色,讓社會真正了解他們的價值所在。
要將現代陶瓷藝術產品打入市場,要熟悉藝術市場的規律,更重要的是學會推銷自己,我認為最有效的手段是尋找合適的經紀人。藝術市場的建立是由經紀人和藝術家共同完成的,經紀人主觀為自己,客觀為藝術家為社會,高明的經紀人會有辦法把你推向市場。我們的藝術家要大氣,真正讓經紀人獲得實惠,他們才會有積極性,當一支高素質的經紀人隊伍形成之后,各類畫廊,藝術商店才會興起,藝術市場的許多配套工程也就會建立起來,如權威性的藝術品鑒定機構,藝術品當鋪,藝術品的保險機構定會應運而生。到時,國家再制定一部關于藝術市場的法律,保護藝術家和買主的正當權益不受侵犯,買賣方在藝術品交易中出現的一系列具體糾紛也就有法可依,陶瓷藝術正常運轉對于提高陶瓷藝術家的社會地位,盡快提高國民的文化藝術素質也就是一句話了。
三、現代陶瓷藝術品的價值
現代陶瓷藝術品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商品價值;裝飾價值;收藏價值。
在歷史上,中國陶瓷與絲綢、茶葉一樣,是重要的貿易品,通過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傳播的中國文化,其實是有著十分可觀的經濟利益的。因此,陶瓷的商品價值是明確的。但是,現代陶瓷藝術的純藝術化追求,似乎淡化了應是與生俱來的經濟屬性。具體表現為創作和市場的脫節。
脫節之一是藝術形式和社會欣賞口味的差異。當代陶藝家在不斷追求新穎的藝術手法,因過于超前或偏離大多數人的欣賞水平,很少有人會買一件自己完全不懂以至不能達到賞心悅目的藝術品,這便打擊了市場購買力。
脫節之二是市場價格和實際價值的偏離。現代陶瓷藝術作品動輒上千上萬,甚至上百萬一件,平心而論,無論從藝術價值和制作成本來說,都是購買者心理上無法承受的。
脫節之三是作品數量和市場需求的脫節。市場需求的理論平衡是永遠無法追到的,但可以調節到較為合理的程度。現代陶瓷藝術作品的總體趨勢表現為比例失調的供大于求,呈現從藝術品位講陽春白雪多下里巴人少,從作品價格看高檔品多大眾化少,從使用價值看純欣賞性多兼欣賞與使用為一體的少。這些脫節的存在制約了陶藝生產的發展,是值得予以重視的。
和傳統藝術陶瓷相比,現代陶瓷藝術更強化作品的欣賞功能,具有裝飾價值。陶瓷的裝飾價值有一個逐漸被人們認識的過程。中國古陶瓷有日用器和陳設器之分。陳設器從一定意義上說是裝飾物,但尚存“實用”的外形。可以追溯到明晚期的瓷板畫,是純裝飾意義的陶瓷品。瓷板正發展到清末民初,出現了淺絳彩和新粉彩兩大品種,使人們認識到陶瓷品的裝飾價值。現代陶瓷藝術的建造基礎便是欣賞功能,無疑為其裝飾價值確立了前程。
對于現代陶瓷藝術品的收藏價值,中國人歷來持保守態度,產生這種情況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人的崇古心理,總以為老祖宗的東西樣樣都好,新的哪怕再好也不足道。二是當代藝術尤其是陶瓷之類的工藝品大多粗糙簡陋,確實無法和古代珍玩相比。因此,現代陶藝家和收藏家之間的通道是封閉的,只要打開這一通道,才能給現代陶瓷藝術的發展提供經濟前提。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要做兩方面的努力。
首先是培養市場。和中國收藏家不同的是,國外藝術品收藏并不以時間久遠為收藏前提。幾個世紀以前的無名畫家的油畫僅值數百美元。當代大師的精心巨作價值幾百萬美元。藝術品價格的高低的決定因素是藝術價值。現代陶藝作品釉彩的理化性能遠超古代,不管是釉上彩、釉下彩都能應用自如,呈色艷麗。先進的技術條件加上現代藝術手法,以更能符合現代人的跟美觀。因宣傳上的局限性,現代陶藝作品大多數人還知之甚少,不會欣賞,不懂價值,造成陶藝作品乏人問津的局面。
其次是精品意識。現代陶藝作品正處于劇變之中,藝術風格,表現手法都未定型、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在探索中自然會不成熟,現代陶藝作品中精品雖有但比例很小,大多數作品仍較粗糙甚至毫無美觀可言。對于陶藝家來說,精心做好每件作品,不但是為了不欺騙消費者,也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藝。可以肯定地說,只要有精品就必定有市場。
現代陶瓷藝術品的市場和價值其實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有市場才能體現藝術品的價值,有藝術品的價值才能繁榮市場,才能促進藝術品市場的發展。現代陶瓷藝術品要想得到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在市場中尋找和挖掘自身的價值,離開市場的經濟支撐,為藝術而藝術是不現實的。可以預料的是,現代陶瓷藝術品的市場化進程或早或遲會發生,這也將是現代陶藝成熟的標志。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H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7)02-0101-04
一、引言
“引用”是在學術文體中使用了寫作文本之外來源的信息,包含概念、術語、數據、研究方法、知識論述以及研究結果等信息的顯性互文性的構建行為。“引用”的功能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合理引用先前研究可以有效支撐引用作者所提觀點;第二,合理的引用可以展示文本作者對所研究領域的知識基礎和研究前沿的掌握狀況,也是其寫作能力的部分體現;第三,合理的引用是將知識和觀點等信息歸功于最初提出者的行為,建立了文本作者與被引者之間的交流,是維護學科領域內部研究者之間的一種紐帶;第四,合理的引用可以有效避免剽竊及其他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基于以上引用的認知和社會功能,有必要對引用這一文本行為進行系統性梳理。
二、研究背景
White認為對于引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領域:科技發展史、信息技術以及應用語言學。本文屬于應用語言學對引用的研究范疇。在應用語言學領域對引用的先前研究可以分為三個方向。第一個研究方向關注引用在學術寫作中的修辭、認知、知識論功能。第二個方向涉及一語及二語學術寫作初學者對引用這一互文性話語現象的習得過程。第三個方向則探討不同語言、學科、研究方法學術文體中的引用差異。但以上研究均未提出系統性的引用分析框架,本文在Coffin的基礎上介紹和分析未來引用研究可借鑒的理論框架。
三、理論框架――對話性分析
巴赫金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論認為意義協商的方式可以由對話性(dialogism)解釋。在學術寫作中,由引用建立的作者與潛在讀者之間的意義協商可以是對話擴張型(dialogic expansive),也可以是對話收縮型(dialogic contractive)。對話拓展型是指引用作者在構建意義對話時,刻意給讀者留出發聲機會,允許和鼓勵不同讀者對所引觀點進行不同方式的解讀,發表不同看法,體現不同態度和立場。相反,對話緊縮型則是指引用作者特意縮小讀者對所引觀點和內容進行主觀解讀的可能性,壓縮讀者發出其他觀點的空間,鼓勵讀者就所引內容持有與引用作者相同的觀點。因此,對引用作者觀點的其他解讀會帶來潛在的意x對抗,從而需要較高的人際交流成本。收縮型和擴張型對話為引用特征的具體分析提供了理論支撐。
四、“引用”分析框架和對話性案例分析
Coffin認為引用隸屬于評價理論中的“介入”體系,處于介入:摘引范疇。該體系同功能語言學中的人際元功能緊密相關,關注引用言語“進行人際或概念意義的協商的方式”。在Coffm的分析框架中,引用特征被分成了三個互相聯系的系統(見圖1)。
第一個系統為文本作者的立場,包含四種情況:認可(Acknowledge)、疏遠(Distance)、支持(En.dorse)、反對(contest)。第二個系統涉及引用融入,包含文本融入和被引者融入兩種情況。因為“融入”主要針對被引人和內容的文字表達,考慮到中國讀者對該概念可能存在的理解困難,在本研究中該系統被修訂為“被引方式”。第三個系統涉及引用的本質,如被引者是自然人,還是非人,或者是抽象人?引用自然人有沒有具體的姓名體現(Named vs.un.named)?引用的文獻來源單個還是多個(individualvs.collective)?被引用者是在相關領域具有的地位高低(high status vs.low status),等等。在此有必要指出,在Coffin中,被引用者地位高低取決于有沒有提供真實的被引者姓名。這一命題及潛在讀者對被引者地位預設的主觀性促使我們在本文中對這一分析框架做出修正,并最終摒棄了這一引用特征。
本研究為分析以上引用系統和特征,特建立了英語應用語言學學術論文語料庫。該語料庫包含了于2009~2013年在以下六種中英文應用語言學權威期刊發表的學術論文:《外語教學與研究》、《外語界》、《現代外語》、《Applied Linguistics》、《The Mod-em Language Journal》和《TESOL Quarterly》。并從中抽樣120篇論文,使用UAMCorpus Tool軟件識別、編碼并分析引用共計4234處。
(一)引用作者立場
在以上介紹的四種引用作者立場當中,認可表示對被引內容或觀點持有中立的立場;疏遠則表示對所引內容的信度不負責,持有相對懷疑觀點,但并無反對之意;支持和反對則分別代表了作者對所引內容持有積極和消極的態度。以下為表明引用作者立場的例子:
1.林莉蘭編制的量表從動機、元認知策略和學習行為3個方面調查了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2.Barcelos and Kalaja (2003) claimed that be-liefs are context dependent, dynamic, experiential,and contradictory.
3.Stryker and Leaver (1997) persuasively assert-ed that performance in a foreign language can andshould reflect an integrated continuum of form andcontent rather than a mutually exclusive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two.
4.However, Chen and Chang (2004) failed tofind a link between academic learning history andFLA/FLCA.
例1中“調查了”表明引用作者客觀地提出林莉蘭的研究,并未直接流露出自己主觀積極或者消極的態度評價;例2中"claimed"(聲稱)則表現出來對兩位被引作者觀點及其信度的不確定性,但并沒有批判的態度,在這兩例當中,引用作者并未對所引內容表示出明顯支撐或者反對,允許讀者主觀解讀,根據Coffin的歸類均可以表達出主觀的立場,因此認可和疏遠這兩種引用者立場都屬于對話擴張型。例3中用了副詞“persuasivelv”和動詞“asserted”的組合充分說明對兩位被引作者的信任和支持;例4則用“failed to find”指出了Chen和Chang研究的不足之處,對其投射出批判的態度。支持和反對立場已經明確體現了引用作者對所引內容的立場,意義協商空間縮小,因此為對話緊縮型。
(二)被引方式。被引方式包含作者被引方式和文本被引方式。前者區分了被引作者融入文本的方式,即作者直引:被引作者姓名直接在句子當中充當一定的句法成分(例5),和作者間引:被引作者姓名未充當句法成分而被放在句后括號、腳注、尾注、注釋中(例6)。
5.例如,Boyland和Anderson發現,結構啟動效應即便在啟動句和目標句相隔20分鐘的情況下仍然存在。
6.In both cases, work has frequetly been orga-nized around such categories as gender (e.g., Suther-land, Cowley, Rahim, Leontzakou, & Shatuck, 2001 ),class, and culture (e.g., Canagarajah, 1993; Ndura,2004).
例5中Boyland和Anderson是整個報道句的主語成分,對于別因作者姓名的凸顯表明這只是被引作者的個體觀點或者發現,是許多論點當中的一種。除各學科泰斗級極具影響力的代表人物之外,一般不代表該知識界相關領域已確立的觀點,也不一定代表引用作者的觀點。這種作者直引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鼓勵其他聲音,承認除了被引作者和觀點外,也存在其他研究可能,故而屬于對話擴張型。相反,在例6中,被引作者均被放置于相應的所研主題之后,如genre和culture。這種處理方法突出了文本,而弱化了被引作者,顯示出文本的客觀性,強調了所引觀點已經成為研究領域內部廣為接受的事實,不因研究個體的意志為轉移。在此,作者被引方式表明其觀點與學科背景屬一致意見,故而不提倡不同觀點。由此,作者間引突出了作者與讀者在所引熱菀庖逍商方面的對話緊縮型。
文本被引包含三個維度:文本直引、文本間引和文本混引,它們均涉及被引內容植入于文本的方式,即分別對應直接引用原文,改編重組原文,或者兩者兼而有之。以下分別為三種文本被引方式的例子:
7. 'A test ought to bring about good in society;that is it should not be harmful or detrimental to soci-ety' (Kunnan 2004:33).
8.Elsewhere (Gray 2010) I have argued that thetextual construction (and imaging) of English in ELTcoursebooks parallels the processes of commoditypromotion more generally.
9.The goal here was to identify the "telling"(Geertz, 1973; K. Richards, 2003) : particular per-sonal insights which resonate in terms of the connec-tions they make.
10.在心智哲學研究中,有些學者在研究類似的現象時曾提出諸如“現象質”(phenomenal quality)、“原感覺”(raw feels)等術語。
例7完整的一句話是對Kunnan文章中話語原封不動的引用,并且全部置于引用符號之內。引號的使用及具體頁碼的標注是文本直引的顯著特征。文本直引還包括整段引用(字符數一般大于40),該方式雖不需引號,但往往以一定的縮進形式顯著地標示其是以“插入”的形式鑲嵌于寫作文本當中。這種文本被引方式從形式上決定了所插入的話語發聲的來源,被引作者應對其效度負責,引用作者在構建和協商意義時更多起到“搬運工”的作用。讀者可以不贊同被引內容,因為從形式上可以看出被引內容本身就是和作者文本分隔開的。因此,文本直引屬于對話擴張型。例8中被引內容放置在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當中,已經明顯成為主句的一部分,被同化于作者的文本。相對而言,引用作者不鼓勵讀者方面其他的解讀方式,故而文本間引為對話緊縮型。在所建的引用語料庫中,我們也發現有如例9和10將文本直引和文本間引相混合的例子,并將其稱為文本混引。例9中,“telling”是直接引自于括號中的兩個文獻來源,而其余部分則是引用作者自己的措辭及其修改。例10中的文本混引是僅出現在漢語文章中的情況。引用作者為了避免其所用外文術語的中文翻譯可能帶來的混淆,特提供外文原術語,而其他部分為引用作者的話語。文本混引仍然允許讀者對所引觀點的形式和意義持有主觀看法和態度,所以其為對話擴張型。
(三)引用本質。引用本質包含兩個范疇:人化和識別。在人化范疇中,引用會出現如例11中自然人(human)為被引用者的情況,也會有像例12中抽象人(abstract human)的情況。后者情況下,自然人“布龍菲爾德”僅作為中心語“向心構造理論”的修飾成分。第三種人化的情況為非人(non-human),例13中,被引部分成為“西方修辭學”,不具“人性”。
11.陳國明提出了一個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一最新最完整的模式,包含三個互相依存的層面:(1)認知層面,指跨文化理解;(2)情感層面,指文化敏覺力;(3)行為層面,指跨文化效力。
12.布龍菲爾德的向心構造理論在分類上確實有些問題,對形式類以及中心語和短語的功能也存在一些模糊認識。
13.西方經典修辭學由五個基本范疇組成:修辭發明/覓材取材(invention)、布局(arrangement)、文體(style)、記憶(memory)及宣講(delivery)。
相對來說,按照自然人、抽象人、非人的順序,人化范疇體現的對話擴展性逐漸遞減。自然人體現出最強的被引作者主觀性,而抽象人和非人則體現出不同程度的物化,因此,前者對話擴張型,后者為對話緊縮型。
在識別范疇中,本文對Coffin的分析框架進行了修改,僅包含命名和分組兩個次范疇。前者關注被引出處是否包含具體被引作者姓名,后者則關注引用來源的數量,區分了被引為單個或者多個來源。例14中,被引出處不僅為自然人,引用作者還列出了研究者姓名Shaw。這一已命名特征說明,所涉內容出自具體理論或者證依據。相反,例15則將被引人視為Scholars,雖為自然人,但并未列出學者姓名,屬未命名。
14.As Shaw pointed out, very often a lack of vo-cabulary impedes effective reading of authentic texts.
15.Scholars of representation concentrate primar-ily on the semiotics of textual and visual images.
一般來講,正因為命名提供了具體地理論或實證依據,其比未命名的識別范疇更具有較高信度。引用作者更期待通過命名縮小與讀者的意義協商范圍,勸說讀者接受其命題觀點,故該范疇為對話緊縮型。反觀未命名,引用作者未列出確切的文獻來源,引用作者對引用命題的信度處理相對較低,鼓勵讀者獨立的看法和解讀,故而該范疇為對話擴張型。
本文分析框架中最后的一個次范疇為分組。例16為引用單人單出處文獻,其屬于個體引用,而例17為引用多人多出處文獻,屬于集體引用。相對而言,個體引用突出了引用來源的單一性,投射一家之言之意。因此,引用作者構建出一種對話擴張型的特征。集體引用則體現出引用作者特意在更廣泛的程度上旁征博引,證實所引命題具有更廣泛的理論和實證基礎,因此期待讀者同引用作者一樣接受所引命題,無需其他視角和解讀,縮小了對所引命題進行意義協商的空間。因此,該范疇構建出一種對話緊縮型的特征。
16.張力軍認為狀語表示的性狀是由動詞造成的結果。
17.自主學習者不僅應具備自我管理的學習能力,還應具備自主學習的心理。
當前,教師專業化已成為世界教師教育發展的潮流。具體到數學學科,數學教師的專業化就是指按照專業化的標準,教師的數學教育專業理念、專業知識素養、專業技能、專業精神、專業情感等不斷增強和完善的過程。“師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師專業化問題”,教師專業化的關鍵是體現教師專業特色的課程設置問題。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和師范畢業生就業競爭的空前激烈,教師職業對數學教師雙專業性的要求更高。而在亞洲各國中,新加坡數學教師職前教育無疑很具特色。
1新加坡中學數學教師教育及課程體系
1.1中學數學教師培養模式的高層次化
隨著問題解決在國際數學教育界的廣泛認可與重視,以及“現實數學”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等的興起,新加坡中學數學的課程內容、基礎教育目標、教育理念得到不斷更新和發展,數學教師教育模式及其課程設置近年來多次進行調整和改革。中學數學教師的培養已從本科教育學士,發展成為“中等教育研究生文憑”(ThepostgraduateDiplomainEducation(secondary)PGDE(s)),層次較高。即培養模式呈多元化并向高層次發展。中等數學教育專業研究生招收立志從事中學數學教育、非教育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在第五年專攻教師教育專業,重點是進行數學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這類似于美國的“4+1”培養模式。
1.2中學數學教師培養的多樣化與綜合化
采用PGDE(S)這種一枝獨秀的培養模式說明新加坡對中學數學教師的資格要求很高。要想成為一名中學數學教師,除了具備扎實的數學功底,還必須專攻一年的數學教育專業以獲得中等數學教育研究生文憑。而且,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十分重視學科的綜合化趨勢,本科階段要求研修兩門專業,對來自不同專業并且申請獲準進入PGDE(S)培養項目的本科畢業生,教育部將依據他們在本科階段的主輔修專業背景實施雙科教育,以便他們能執教數學和其它一門中學課程。這種高起點,寬口徑的培養模式,從學術性和師范性兩個方面保證了中學數學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育質量。
1.3課程設置與分析
從橫向上看,新加坡中學數學教師教育課程由核心課程、限定選修課和自由選修課3類構成;而從縱向上看,它又由教育研究、課程研究、教育實踐、語言與書寫技能四個系列組成。每個系列下又分若干專題。
教育研究系列是所有師范生的公共課,含有教學設計、學生發展與學習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學與課堂管理四門核心課程。選修課程則內容豐富,主要開設有:學法指導、學習動機與心理學、教與學的評價、教學設計與計算機應用、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的理解與教學、有效思維與學習的策略、對天才學生的理解與幫助、危機處理等二十多門限定選修課,以及IT在教學和評價中的應用、激勵學生的學習與思考、作為一名教師意味著什么等14門專題性任選課。這些課程的開設旨在開拓師范生的視野,豐富其教育教學理論知識。
“課程研究系列則由兩門執教學科的課程與教學研究組成。其中數學課程與教學研究要求必修數學教師必備的數學基礎、數學的教與學1、數學的教與學2三門核心課程”。特別地,數學基礎旨在強化師范生對所教中學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并且以自學和研究中學數學的方式完成,不占學分,但是作為必修課,期末需通過一個與中學數學國家級考試對應的測驗。
從課程內容的主體結構不難發現,數學的教與學1—2是建立在現代認知心理學基礎之上,并集數學學習論、課程論、方法論于一體的高度綜合化課程,其課程理念隨著數學教育理論的發展,已從2O世紀80年代初過于關注教育心理學知識的學習,發展為90年代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與反思并重,并在理論的學習掌握、內容選取、教學策略方法的應用與實踐時間的分配等方面做了較大的調整與改革。
其中,教與學1包括中學數學的教育目的,中學數學課程的目標和內容結構,數學概念的形成及學習原理,數學思維策略、問題解決與數學交流,課堂教學設計與IT技術應用等理論性專題。課程主題則由圍繞中學數學大綱中的具體課程課題開展的學習困難診斷及教學設計和分析等實踐性專題構成,以引導師范生們在中學數學課程所涉及的算術、代數、測量與幾何、函數與圖形、概率與統計、三角、集合、矩陣、向量、微積分等具體課題中,一一檢驗和考查自身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學習分析和診斷各專題學習中學生的困難,討論與之相應的教學策略以及信息技術手段、教學方式的選擇應用等。特別地,對于中學數學大綱中的核心課題、問題解決與方法策略的教學研究則滲透和貫穿在上述領域的各專題之中。
數學教與學2則為數學教與學I的發展與深化課程,主要由數學教學測量與評價和模擬實習等專題構成。教學方式包括學生上模擬課前與指導教師和小組同學進行的研討,以及模擬課后指導教師組織全班學生開展的反思、改進、討論等多樣化活動,目的是促進師范生將理論學習與具體課題的教學實踐相結合,并在實踐中檢驗、反思和改進他們所學理論和在上述專題研討中形成的教學設計與思想,發展他們對教育教學工作內涵、方法、技藝的豐富性、專業性、復雜性、創造性等認識,教學模式由傳授一訓練性向反思型實踐轉變。
教育實踐是新加坡數學教師教育課程中的核心和主要部分,在為期一年的教育研究生計劃中長達1O周,不占學分,由專設的等級進行評定,其中有1周于上學期到中學見習與觀摩,其余9周于下學期在中學全方位的開展教學實踐,并在專業化實踐中學習、反思和成長。
教學語言與書寫技能系列均由選修專題構成,大多不設學分,旨在提升師范生的口語交流能力和溝通、書寫技能。
綜合上述介紹,新加坡中學數學教師培訓課程體系具有以下鮮明特點:
一是課程設置系列化、綜合化、專題化。一方面,重視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關注教師應有的高等、初等數學知識背景;另一方面,特別強調數學教師教育專業課程,突出數學教育理論對教學實踐的指導與引領作用,突出教育實踐在教師成長中的重要地位。這種模塊課程設計使每個學生在修業年限內的數學學術水平和教育專業水平都達到較高要求,保障了數學教師教育的雙專業性,也解決了“學術性”與“師范性”之爭的問題。
二是突出研究性教師的培養。PGDE(s)數學教師培養模式的根本性目標不是培養一般的教學型數學教師,它通過對學生數學知識水平的高要求,利用基礎性教育課程和深化拓展性教育課程系列的有機結合,以及廣泛的開展反思、改進、討論、研究的實踐活動,極大地促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對數學教育的理解都實現從操作型向概念型轉化,為學生將來向學術型、科研型教師轉化奠定基礎。
三是突出與中學數學教育的接軌。在課程設置上,強化師范生對所教中學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重視對中學數學教材的理解,關注學生解決中學數學問題的能力,立足于中學課堂展開教學研究,緊跟中學數學教育理論的發展趨勢和基礎數學教育改革。這種緊密圍繞中學數學內容及其認知規律、教育目標與教學要求等來建構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現了中學數學教師培養的針對性,有助于提升學生在數學學科與數學教育學科兩個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力和水平。
四是強化理論和實踐的整合,注重合作學習與個人反思的作用,重視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和反思性意識的培養,教學模式由傳授一訓練型向反思型實踐模式轉變。
五是教育類課程比例高,教學實踐課時足。從整個大學教育學習教育類課程的時數上看,比例上已占總學時的20%,絕對課時遠遠高于其它各國的教學課時。包括模擬實習在內的教學實踐時間充分,考核方式靈活。
六是重視教育技術的學習與應用。在課程設置上,既有通識性的教育技術選修課程,又設有數學學科專業的多媒體學習模塊,這大大有助于提高學生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的能力,更能從根本上讓學生樹立現代教育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的觀念。
2我國普通師范學院數學教育類課程設置的問題
比較中新兩國中學數學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結合普通師范院校數學教師教育培訓中的實際情況,我國的數學教師教育凸顯出以下主要問題:
2.1課程結構單一,課程層次單調,課程形式簡單
長期以來,數學教育課程設置只偏重數學專業課程,忽視教育類課程,除了開設通識性的教育學與心理學,一般只開設數學教學論課程,沒有后續課程,也沒有相關課程的輔助。理論課、學術課偏多,實踐課、實務課極少。學生普遍把它們作為一般的考試課程,違背教師專業能力結構的發展規律,嚴重制約著學生從師任教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也深刻影響著他們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升,以及專業培養目標的落實與達成。
2.2缺乏與中學數學教育的真正接軌
面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高師教育更多的是進行膚淺的應對,如開設數學新課程標準學習,或要求教師將新課程理念滲透到《數學教學論》教學中;面對中學數學教材,既沒有相應的中學數學解題研究,也沒有相應的中學數學教材分析研究,更沒有中學數學知識的銜接研究等。單一的《數學教學論》包打天下,缺乏圍繞基礎教育改革、中學數學教學目標、中學數學內容來設計課程的觀念。
2.3理論與實踐脫節,難以真正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即研究者”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內涵。高師院校偏重數學專業課程,忽視教育類課程,教育類課程單一的現象使得教學理論與中學教學實際相脫離,與中學數學教材相割裂。師范生不了解教育理論的用處,不清楚教師講授內容的背景,不了解教育學科內容的實際價值。他對數學與數學教育的理解停留于操作水平上,即使就業后隨著教齡的增長,在數學教學水平提高后,其數學學術功底明顯缺乏后勁,教育科研方面的弱勢就逐漸顯現出來。
2.4教學技能培訓形式化,教學實踐薄弱
高師普遍開設有模擬實習、觀摩見習等技能培訓活動。但由于指導教師的缺乏,不少從未接觸過中學數學教育的高師教師濫竽充數的擔任指導教師,難以有效的開展實踐、反思模式的專題培訓。這樣的培訓更多是一種形式或一個過程。而在教育實習中,由于中學數學教師受到升學率的巨大壓力,不少實習生象征性的上過幾節習題課或講評課,沒有真正的體驗數學概念教學、公式與定理教學、復習課教學等這些典型的數學課。盡管有6—10周不等的實習時間,其真實的實習時間又有幾何呢?而即使在這樣的課時數下,教育類課程所占的比例也僅僅為5%,遠遠低于新加坡。
2.5有計算機技術,無多媒體與數學課程的整合觀念與能力
中新兩國都十分重視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強調將多媒體計算機技術運用于數學教學,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客觀而言,當代師范生計算機技術嫻熟,占有技術優勢。但在學生的課件制作作業和真實的課堂教學環境中,我們不難發現,多數所謂的多媒體與數學課程的整合就是以多媒體代替小黑板,或課件放映代替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與其標榜為一種整合,不如說是一種趕時髦。
3新加坡教師教育課程的啟示
目前,我國的數學教師教育課程的基本結構是普通文化課程、數學專業課程、一般教育學科課程、數學教育學課程、教育技能與實踐課程幾方面的結合。由于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數學教師專業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給予現代教師以嶄新的角色定位。為了適應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實現高師教育目標,我們必須更新教育觀念,關注師范生的整體專業發展,統整其教學能力結構,培養具有研究能力和富有個性的教師,以確保高師畢業生在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中“適應未來、創造未來”。借鑒新加坡教師教育的先進經驗,我們提出構建數學教育課程群的指導思想:以現代學習理論、課程理論、教學理論和心理學理論為依據,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思想和教育部的相關文件為指導,以促進師范生的數學專業化水平為宗旨,以提升師范生的教學能力為核心,立足于對基礎教育改革的適應性和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堅持學術性與師范性的統一,構建新的數學教育類課程群體系。
根據基礎教育的發展需求和高師培養目標,我們以“高師學生教學能力構成”為核心,結合對在校師范生、部分往屆畢業生以及中學數學教師的問卷調查和座談反饋,借鑒新加坡課程改革經驗,并研究分析與思考,構建與實施理論層面、實踐層面、反思層面相互依存、互為補充的數學教學論課程群體系設置。從理論和觀念上引導學生“入門”,從教學技能和教學能力上促使他們“上路”,從科研意識和思路上幫助他們“開闊眼界”,從而促成培養目標的實現。本課程改革被四川省教育廳確定為重點課改項目。在課程設置上我們關注以下重要因素:(1)數學教師專業化的可持續性——為研究性教師奠定基礎;(2)數學教師的雙專業性——數學知識和數學教育齊頭并進;(3)與中學數學教育的接軌——保證數學教師專業化的針對性;(4)學生就業面試內容——教師數學專業化發展的動力;(5)現代教育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現代數學教師專業化的特色。
[摘要]本文從視覺文化時代的藝術轉向出發,結合中國畫論與西方哲學等文藝理論,以藝術家朱書賢、常陵的藝術作品為具體切入點,討論當今藝術文本結構的審美化生存,可以為之的路徑與方式。
[
關鍵詞 ]視覺文化時代;藝術文本敘事結構;審美化生存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30
1從圖到圖,一眼萬年:視覺文化時代的藝術轉向
鼓樂喧天的祭神儀式、嚴陣以待的狩獵場面……在我們向那些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遺存面壁凝視時,它們凸顯出的不僅僅有篳路藍縷的人類活動軌跡,還有人類記錄自然、控制自然的愿望和能力。“制圖和讀圖是人類走出愚昧,從一般動物中離析出來的最偉大的一步”王海龍.視覺人類學[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4.,圖其形繪其影的“敘事”行為已然定化為人類的生存方式之一。伴隨著大浪淘沙般升騰跌宕的自然抉擇,人類終于以蹣跚向前的腳步邁入了這個新世代。拜經濟發展與科技發達所賜,當下新技術的不斷引入和傳媒的日益擴張,營造出了視覺機制的高位主宰和視覺文化的廣泛滲透的氛圍。
當持續了四個多世紀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在20世紀不情愿地被附加上 “L·H·O·O·Q”的標簽;當夢露的迷人肖像以變色龍的方式重復出現,我們仿佛已經嗅到了視覺文化沉浸于敘事格局之中的整合之味。從圖到圖,一眼萬年,生活世界的視覺化、圖像化這一次又垂青于人類,不同的是,人類此在的界域已經裂變為視覺文化的競技場——以文字和語言為中心的理性形態,正逐漸為以圖像為中心的感性形態所取代,人們對于文本的主體認知方式繼而由精讀轉向略讀、由凝神關照轉向眼球效應,圖像在一步步滑向話語的附庸和感官的刺激物。
2詩意棲居地之上的審美化生存
凡是詩性尚未泯滅的人都不可能真正地沉淪于世界的蠅營狗茍,都不會深陷在日常奔走和忙碌中而對存在的呼喚聽而不聞,都不會一生低頭于足下的小利而不仰望天空。章國鋒,王逢振.20世紀歐美文論名著博覽[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259.
——海德格爾
在如此一個圖像增殖與侵蝕的視覺文化時代,“視覺文化的規劃一直便致力于嘗試以種種障礙和未知形象將空間填滿……它總是充滿著未被承認的障礙,這些障礙從來不允許我們實際上“看到”存在于我們的期待之外的東西。”羅崗,顧錚.視覺文化讀本[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3.在海氏那里,“詩意地棲居”具有一種遮蔽的力量。
的確,在當今大眾經驗重構、審美范式轉換的情境之下,如何使審美與現實、藝術與生活達到雙向互動和深度溝通;如何使藝術文本敘事結構在日常體驗與美學意義、審美愉悅與價值提升之間,制衡圖像淪落所帶來的無深度的不可承受之輕,以實現詩意棲居地上的審美化生存,成為當下藝術的職責與業績所在。石濤有云“筆墨當隨時代”,置身于其中的藝術家們即時調整文本敘事結構的轉向步伐,平視之眼的朱書賢“以平視感的姿態開啟感官之門”,深情冷眼的常陵開始了“一花一世界的詩意撩撥”,他們以超文本的立體方式吸納慧智,在推動藝術創造的人性化表達和審美化建構的同時,在學術關照的層面上不斷厘定本土文化的精神坐標。
3藝術文本敘事結構之——關涉與遙望:此岸與彼岸
文藝復興以來關于藝術的樸素“鏡子說”,毫不懷疑詞與物的一致性;而進入視覺文化時代以來,書寫與現實的非同一性卻是所有語言固有的,沒有一套言說世界的言辭能包含世界的真。當代藝術在實施著鏡城突圍的行動,它不斷抹平了“虛擬真實”與“實存真實”,走向“超真實”。人們在創造著現實,也在構筑著理想世界,力求走近精神“彼岸”。這種“超真實”/“幻象”生在此岸,活在彼岸,成長在此岸至彼岸的路程中。在佛教構筑的世界里,此岸與彼岸是現世與來世、苦海與佛國的兩極。而筆者此刻所議的此岸與彼岸,其所指不僅包括此在和彼在,亦有一種地域上(如本土與海外、東方與西方等)越界與連接的概念。即藝術家們既要以入世的治學態度,在日常生活中、在創作中關照,又要在此岸遙望彼岸、從彼岸關涉此岸,透過秩序的網幕,使鴻蒙之理見:李來源、林木的《中國古代畫論發展史實》,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版,307頁:石濤有“天地氤氳秀結,四時朝暮垂垂,透過鴻蒙之理,堪留百代之奇”。閃閃發光。
朱書賢借助《黑霧》與《黑色種子·抽芽》文本敘事中源自自身經驗、看似稀松平常的現實情境,將此案與彼岸的關涉與遙望,演繹為“浪漫”與“現實”之間的懸浮與依托。“每當我察覺浪漫這東西時,感覺它的存在像是一層透明的薄膜,懸浮于現實事物的表面,使得事物看起來時而真實,時而虛幻,下一個瞬間,就消失不見。”摘自朱書賢《浪漫——懸浮于現實之上的一層薄膜》一文。兩部作品均為我們設定了“黑色”之夜和“白色”之亮的現場氛圍,黑與白的交接之處便是無窮盡的“灰色”主調。藝術家將創作視為“再現薄霧般的浪漫”,可是這浪漫卻沒有依附在抓人眼球的新奇形態中,沒有披戴上濃妝重抹的色彩,而是彌漫于充斥在影像中的主色調灰色之中——主體與客體在這里均被籠罩在純度不高、亮度不夠的灰暗調子里。
回到顏色本體上來看,因似晦澀的灰色之于黑白,就好似浪漫之于現實。它不同于黑白的極端,而是以朦朧、內斂、神秘的形狀,更富于彈性地介于兩者之間。“灰色給人以時間、空間上的距離感更強烈,其遠方為遙遠的過去”[德]愛娃·海勒(Eva Heller).色彩的性格[M].吳彤,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330.。如果說“黑色”之夜和“白色”之亮分別對應于“此在的遮蔽”和“彼在的敞亮”,那么這種以枝枝蔓蔓的灰色姿態為代表的視覺效果的壓抑,無疑助藝術家一臂之力撥開“黑霧”,將關涉此案、遙望彼岸的實施凝結為破土而出、抽芽壯大的“黑色種子”。
擁有十年留法經歷的常陵,在此岸的法國時思蜀而不樂,記憶中的母土魂牽夢縈,他欲罷不能地迷戀著彼岸的溫暖;回到2005年的臺灣,此岸的故鄉社會結構、現實面貌、文化境遇較前有了根本改變,此刻的臺灣與記憶中彼岸的臺灣無法建立起即刻的連接,從此岸到彼岸的跳轉,實質是從本土的缺席轉到現時的在場,記憶中對于母土上下文關系赫然橫亙出一條現實的鴻溝。藝術家由此在對于彼在的原有期待并沒有實現,這種悵然所失的情緒,促使常陵開始了以臺灣的特色飲食——“五花肉”為視覺識別碼的身份追尋。常陵的溫情回眸,在“異鄉”和“原鄉”之間巧妙切換,他用特殊的減去法,揮灑書寫的痕跡,流動油畫的顏料,而由此產生的類似于水墨的表達效果直接帶入了文人畫中的精神元素。
從構圖飽滿的暖色到間有其中的冷色,從“五花肉”系列中“肉山水”“肉花鳥”“肉都市”“肉兵器”“肉宗教”五個子題之間的互我進化和輪回,常陵的藝術文本不斷地呈現敘述者的心理反應和闡釋渴望,具有一種“符號迷戀”的故事表征。這種敘述策略又喚起觀者巨大的情感期待和敘述幻想,繼而使其沉溺于文本的敘述之中。于是,此案的關涉與彼岸的遙望在這里,圖像化為高速的靜止、細膩的宏闊,且深且濃且久遠且綿延,而至無窮無極。
4藝術文本敘事結構之——確定與不確定的預設方向
藝術的文本創作存在于從創作到作品接受的動態流程中,存在于“從創作者的意象—語符思維到讀者的語符—意象思維的相繼過程中” 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05.。在這個過程中,作品是創作主體與接受主體各自思維活動的中介與連接點,它既是作家創作活動的物化與結果,又是讀者接受活動的起點與物態化作品的重新創作。
按照這樣的認知準則,藝術家一方面要為接受者提供一個微妙的意義組合,其中既有可以直接知覺到的意義傾向,又有含而未發,需要接受者加以想象填補的意義“空白”。于此之下的本文敘事,搖擺于確定與不確定、精準與混沌的預設方向之間。確定的預設方向,使得觀者的觀看思索與創作者的原發意識,具有一定層面上的主旨一致性;而預設方向的混沌與不確定,則需要觀者的主動思索才得以使畫面的意識顯現完結。從此點延伸開來說,它反而完滿和確定了創作者的精神嫁接和轉譯。
朱書賢寓詩意感和神秘感于現實生活中的哲思方式,流淌于作品《黑霧》與《黑色種子·抽芽》中。他在其中沒有設置人物對白,待定的指向與緩步運作的“尺八”背景音樂互為滋養。藝術家從哲思迷離、文風幽淡的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小說《幻影書》中,獲得關于“默片”元素的啟迪。在他看來,默片雖然少了語言的表達,卻有著如同詩一般的專屬表達方式。“默片的無聲、黑白色彩、斷斷續續加速的節奏。這些都是障礙,增添了觀賞的困難,卻也減輕了意圖代表什么的負擔。”見:《“惡童力”展覽畫冊》,朱書賢《浪漫——懸浮于現實之上的一層薄膜》,臺北:大未來畫廊,2009:136.朱書賢將這種擁有多向無限生長可能的“共文本”空白,拓展到諸多具有神秘感條件的環節之上,如劇情推展的幽然迭轉、默片與觀眾的距離感、“尺八”樂器本身帶有的宗教色彩等等。
“存在于這個時代的洪流間,我不批判,我只裂開嘴大笑。”在常陵看來,宇宙本身處于混沌狀態,其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包含陰陽、表里的兩面。他希望自己的藝術創作是一面鏡子,可以提供一種中立的思考方式,而不是過于明確、太過了然的指向。藝術家使用特殊的減去法,使生物的存在本身穿透歷史思考呈現過去、現在、未來的文化課題,于此亦應了石濤“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的畫語錄。
朱書賢、常陵的藝術語言由常態進入空白,又由空白回到常態。他們幽玄詩意的語言一方面將觀者導向一種超然的意象意境;另一方面又在這種導向的路徑之上設立了多重障礙間隔,將觀者接連阻滯在語詞本身的意義之上。正如同葉燮對于詩有“其寄托在可言與不可言之間,其指歸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言在此而意在彼”之說,他們通過增多敘事結構中,從語義、意象一直至主題各個層面的“空白”與“不確定性”,來適應和調動觀者重建作品審美物件的創造性和能動性。
參考文獻:
[1]高千惠.當代文化藝術澀相[M].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8.
[2]倪再沁.臺灣美術的人文觀察[M].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
[3]盧梅芬.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M].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
[4]李欽賢.臺灣美術之旅[M].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
[5]劉益昌、高業榮、付朝卿、蕭瓊瑞.臺灣美術史綱[M].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3)08-0059-07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8.012
對美國教育技術學博士學位論文進行內容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示美國的教育技術領域在研究什么、怎樣研究,促進我們更深入地理解教育技術的內涵。內容分析的核心在于建立分析框架,它決定著整個研究的方向與質量。本研究以1995-2004年美國產生的935篇教育技術學博士論文為研究對象,構建了內容分析框架,盡力做到系統、科學和嚴謹,保證同一維度中的類目具有互斥性、完備性和較高的效度。
一、分析框架的初步提出
1.從對教育技術的理解出發,確定主要分析維度
本研究基于劉美鳳教授的教育技術的廣義定位理論和AECT'94定義及其他一些美國學者對教育技術的理解。
教育技術的廣義定位理論認為教育技術的知識構成包括三方面:教育技術知識I和教育技術知識II屬于研究內容方面,教育技術知識III屬于方法論方面。該理論還探討了教育技術的知識來源問題。那么,美國博士論文到底研究了教育技術知識中的哪些內容?采用了哪些方法?依據了哪些理論,或者利用或轉化了哪些學科的知識?所以,分析框架擬包括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理論基礎3個一級維度。
AECT'94定義分析了教育技術的研究范疇和影響這些范疇的主要來源,以及教育技術的實踐領域。因此,在框架的“研究內容”維度,可以從研究范疇和實踐領域兩方面分析。定義中對影響范疇的來源的分析,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維度的分類提供了參考。
2.參考已有的教育技術內容分析框架,設置框架類目
1988年后,伊利(Donald P.Ely)連續四次采用內容分析法對教育技術的文獻進行回顧,并從中預測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其中的很多趨勢也被后來的事實所證明。伊利的框架對研究主題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在管理、技術開發、設計與開發、評價、教育過程/服務這些方面都有子類目。1989年,迪克和迪克(Walter Dick&W.David Dick)的框架對文章的研究類型進行了分類:文獻回顧、方法類、理論類、經驗和實驗、描述研究、評價研究、專業相關。1995年,里夫斯(Thomas C.Reeves)的框架從研究目標和研究方法兩個維度來考察,研究目標包括理論研究、經驗研究、解釋性研究、后現代研究、開發研究、評價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定性、批判性理論、文獻回顧、混合方法。2000年,奧薩赫(BaderA.Al-Saleh)的框架對論文類型、分析主題、研究方法、目標群體進行了分類。另外,還參考了Edward, P.Caffarella、祝智庭、焦建利等的分析框架。
3.分析美國教育技術學博士論文的題目,豐富框架類目
我們分析了935篇論文的題目,發現這些論文題目的字數較多,研究問題很小,對研究范圍規定明確,從多個維度命題。這樣,分析框架就需要分多個維度和層次,并豐富了框架的類目。例如,很多論文探討具體學科的問題,如數學、科學、外語等,所以可以考慮學科問題,并分析教育技術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另外,論文關注的群體多樣,學生、教師、婦女殘疾人、軍人、黑人等,所以可以考慮關注群體。
二、分析框架的修改
1.分析框架的三輪測試
經過測試,我們對框架進行了修改與補充。前兩輪,分別抽樣選取了200篇摘要進行分析。第三輪,對所有論文的摘要進行了分析,筆者作為主評判員,并邀請其他5名教育技術學碩士生作助理評判員,對內容評判進行互相校驗。
2.訪談相關專家
我們訪談了一些專家,對框架進行了修改。專家包括有美國教育技術學博士求學經歷的博士、教育技術學領域的知名學者,還有熟悉內容分析法的博士。
3.德爾斐法完善分析框架
我們采取德爾斐方法對10位專家進行了兩輪的意見征求,對分析框架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專家組的質量是保證德爾斐方法信度和效度的關鍵因素。本研究選擇專家的標準為:(1)對教育技術有深厚的理解;(2)在國內教育技術領域具有較強的學術影響力;(3)愿意參加本次意見征求。通過領域專家推薦和專業期刊的查詢,我們形成了專家組,他們均為有多年教育技術研究經驗和豐富研究成果的教授或副教授,來自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大學等開設教育技術學專業時間較長的學校;既有老一輩專家,又有中青年專家。教育技術基本理論是他們共同的研究方向之一,對教育技術有著深厚的認識與理解,在國內教育技術領域有著較強的學術影響力。
三、分析框架的確定
最終確定的分析框架如表1所示,包括4個一級維度,每個維度都有具體的類目,逐級分類。同一維度中的類目之間有兩種關系,一種是每篇論文分別從這幾個方面分析,即這幾項必選,在表1中用灰色區域表示;另一種是每篇論文可能只屬于這些類目中的一個或者多個,但不是所有,在表1中用白色區域表示。例如,第一維度中的4個類目(研究目的、研究內容等)之間為第一種關系,即每篇論文都會從這4個方面分析;“研究目的”中的4個類目之間的關系為第二種關系,即每篇論文的研究目的是其中之一。
四、分析框架的類目描述
對框架類目進行描述就是清晰地界定框架中的每一個類目,它有三個作用:讓不同的評判者對框架有共同的理解,掌握類目的界限,在內容評判中易達成一致;有助于研究結論的表述;讓讀者了解框架的具體含義,利于學術交流。
1.研究目的
每個研究都有一定的指向性,解決什么樣的問題、得到什么樣的結果。
(1)基礎研究
進行探尋和求證規律的活動,指向具有普遍性,可以為現有學科的知識體系增添新的東西。目的在于發展和完善理論,闡明新的理論或重新評價原有理論,回答“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
(2)應用研究
指向特定的問題,具有直接的實際應用價值。目的在于應用或檢驗理論來解決實際的問題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識,回答“怎么用”的問題。
(3)開發研究
指向方法和策略。目的在于發明或優化方法、策略和產品,回答“如何改進”的問題。
(4)評價研究
評價一項活動或方案在一定情境下的價值,幫助在特定情境下制定決策,回答“效果如何”的問題。
2.研究內容
(1)教育技術的基本理論研究
指有關教育技術學學科自身的研究,可以為其知識體系增添新的東西,或者討論這一學科發展的問題。
1)學科建設
是指關于教育技術學學科發展的研究。
①專業人員能力素質:教育技術學專業畢業生和領域工作人員需具備的能力素質、能力標準等方面的研究
②專業倫理道德規范:教育技術學專業研究和實踐需遵守的倫理道德規范的研究
③課程設置:教育技術學專業需要開設的主干課程
④學科歷史與發展:有關教育技術學科發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研究
⑤學科定位:有關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對象、定位的研究,回答“教育技術是什么”的問題
⑥專業名詞、概念、內涵的界定:有關教育技術學專業中重要的名詞和概念的界定
2)知識體系研究
指關于教育技術知識的研究,建立相關學科知識的基礎之上,來源于教育教學實踐又能夠指導實踐問題的可以操作的理論原則、操作程序、方法、技能與技巧、資源與過程的設計、開發、應用、管理、評價以及方法論等方面的知識。
①教育實踐問題的解決方案方面的知識:根據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尋找并依據、利用和轉化與教和學相關的科學與技術理論知識和經驗知識,通過研究、實驗或探索,創造性地形成教育教學實踐問題的解決方案,包括解決問題的指導原則、操作程序、方式或方法、技能或技巧以及對所需資源的要求方面的知識
②與促進教學有關的過程的理論:對解決方案的過程進行設計、開發、應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過程指的是指向實現目標的一系列的操作或活動
③與促進教學有關的資源的理論:對解決方案所需的資源進行設計、開發、應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
④教育技術的方法論:有關教育技術的方法論研究,如系統方法和形成性研究方法
⑤教育技術學的分支理論:從其他學科的視角研究教育技術,從而形成的理論或知識,如教育技術的批判理論等
(2)教育技術的應用研究
是指應用已有的理論、方法或媒體來解決實際的問題。
1)問題層次
①宏觀:大規模的問題,如一個學校、企業和組織的整體性改進或規劃方案
②中觀:中等規模的問題,如一門課程、一個系統、一個班級等
③微觀:小規模的問題,如一個單元、一堂課、一個媒體材料等
2)研究范疇
①問題解決的方案規劃:根據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尋找并依據、利用和轉化與教和學相關的科學與技術理論知識和經驗知識,通過研究、實驗或探索,創造性地形成教育教學實踐問題的解決方案。包括:
系統方案設計;采用系統方法,對較為綜合和復雜的系統進行設計,包括分析、設計、開發、實施和評價等步驟
教學模式: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指導下,圍繞教學活動中的某一主題,形成相對穩定的、系統化和理論化的教學范型
課程開發:根據社會對教育活動的需求、學習者的基本條件和特征、教育者和教育機構的特征而制定能有效地適應社會需求及其變化發展的教育活動、教學活動的程序或模式,并開展相應的實施和評價活動
②設計: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包括:
需求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以確定目標和途徑
教學環境:教與學賴以存在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
教師特征:研究教學過程中的教師的心理、性格等特征
學習者特征:影響學習過程有效性的學習者的經驗背景的各個方面
任務分析:在確定需求之后,對需要進行的任務的分析
教學策略:對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而采用的教學活動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體等因素的總體考慮
學習策略:學習者在充分考慮自身條件和環境條件的前提下,為取得最佳學習效果的主動性調控行為。主要體現在資源管理和學習方法的選擇上
訊息設計:對訊息的形態進行操作的計劃,包括注意、知覺和保持的基本原理,這些原理指導發送者和接收者之間交流的訊息形態的具體設計
教學資源:專門為教和學設計的有關軟件資源
③開發:把設計方案轉化為物理形式的過程。包括:
媒體開發:即對硬件和軟件的設計與開發
資源開發:對媒體所需材料、資源的設計與開發
④應用:使用各種媒體或資源,以促進學習或改進績效的活動,包括:
效果評價:研究媒體使用對于某一目標的實現情況,即效果。常采用實驗研究,結論表現為有無顯著性差異
影響應用的因素分析:分析影響媒體使用的各種因素,或只分析其中的一種,如教師、政策、文化等
政策法規:影響教育技術的推廣和使用的社團或組織的規則和行為
文化與道德問題:團體或組織中媒體需要考慮的文化或道德方面的問題
健康問題:媒體對用戶(中小學生等)身心健康的影響
教育技術應用標準:國家、政府或學術團體制定的技術應用的標準
應用的策略:研究如何使用媒體或資源,以促進學習、教學或者績效
應用狀況:分析某個國家、機構或學校的技術應用情況
推廣應用:為了使革新能被采納而通過有計劃的策略進行傳播的過程
⑤管理:通過計劃、組織、協調和監督來控制教學技術
管理者素質:管理者應具有的素質
組織管理:對一個組織或者團隊進行的管理
項目管理:計劃、監督和控制教學設計和開發項目,或其他項目
信息管理:管理過程中人們收集、加工和輸入、輸出的信息總稱,包括信息的收集、傳輸、加工和儲存等過程
知識管理:對人力資本與資源、知識及其載體的管理,是基于知識的企業管理、對知識型組織的管理,目標是提高組織的知識生產力、知識增值率和知識創新能力
人員管理:管理企業、組織或其他團體中的人力資源
資金管理:對企業、組織或其他團體中的資金的管理
設備與資源管理:計劃、監督和控制設備、資源支持系統和相關的服務
傳送系統管理:計劃、監督和控制媒體傳送系統中的過程和產品
⑥評價:對計劃、產品項目或課程等的價值確定
評價對象:論文的評價對象可能是下面其中之一。項目評價:對在限定時期內執行某一特殊任務的活動進行評估:產品評價:對某一物品的優點、效果或者價值進行評估;成本效益評價:對某一技術、產品或方案等應用的成本和效益比例的評價;評價模型的設計與開發:設計和開發某一個評價/測量模型,該模型可以被多次測量某一類型的對象;評價模型的評價:對某一個評價/測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進行評價
評價方式:論文的評價方式可能是下面其中之一。診斷性評價:活動開始之前,對事物的情況進行“摸底”;形成性評價:搜集達標方面的信息,并將這些信息作為進一步發展的基礎:總結性評價:搜集達標方面的信息和使用這些信息來作出利用方面的決策
3)應用領域
論文解決的問題屬于哪個領域或行業,包括學校教育:遠程教育:由各類學校或其他社會組織實施,教師和學生在時空上的相對分離;企業與組織:解決企業、公司或者其他組織中的管理、發展、績效和培訓等問題;衛生:解決醫療、衛生、健康、醫生等方面的問題;政府:解決政府管理、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問題;科研:解決科學研究中的問題;圖書館/博物館:解決圖書館、博物館或其他數字資源中信息的查詢、加工和利用等問題;大眾傳媒:大眾傳播,如報紙、廣播、電視方面的傳播研究。其中,學校教育、遠程教育、企業和組織是主要的實踐領域,我們進行詳細分類。
①學校教育
從研究主題分類。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究如何將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中;網絡教學:研究如何使用網絡進行教學的問題:教學設計:研究學校教學中如何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的過程;教師教育:研究教育教學中的教師問題,如教師的素質、教師培訓等:教學資源的研究與利用:研究學校圖書館、博物館、教學資源中心等的使用問題
從學校的類別來看,論文研究的領域有以下幾類:
學前教育:幼兒教育、學齡前兒童的教育
中小學教育:在美國稱為K-12教育
普通高等學校教育:從社區學院到研究性大學,不包含專門開設遠程教育的學校。又可分為醫學、軍隊、體育、理工科、文科、藝術、政治/經濟、其他、沒有區分
成人教育:針對成人開展的教育、教學
職業技術教育:針對工程、技術等職業開展的教育
其他教育:家庭教育:研究家庭在兒童教育中所起的作用、父母如何影響兒童的學習;宗教教育:宗教開辦的學校,或者培養牧師、宗教人員的學校;特殊教育:有關殘疾人、智力障礙、學習困難學生的教育問題;文化教育:有關公民素質、學生文化素質的教育;4-H教育:社會性的青少年教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Hand)、頭腦(Head)、心靈(Heart)、健康(Health);健康教育:有關公民的健康、衛生教育
②遠程教育
需求分析與規劃:遠程教育項目的需求分析與系統規劃
發展狀況:分析國家、區域、學校的遠程教育發展狀況
遠程教育傳送系統:實施遠程教育的一些技術手段,如印刷品、廣播、電視、網絡等
工作人員分析:分析遠程教育領域的各類工作人員,如遠程教師、輔導教師、服務人員、研究人員等
教學過程和模式:分析遠程教育過程的發生發展規律,以及一些進行遠程教育的教學和實施模式
學習資源建設:如何設計、開發遠程教育資源
學習者分析:分析遠程教育中的學習者特征
學習策略:分析遠程學習者如何進行學習
遠程學習者的失學問題:分析遠程教育中學生失學的現象、原因、對策等
交互設計與分析:分析遠程教育中師生、生生之間的教學的交互和情感的交互,并設計策略以促進交互
協作學習:遠程教育中,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的學習
質量保證:為使人們確信某個遠程教育項目能夠滿足質量要求,在質量體系內實施并按照需要進行證實的全部有計劃的和系統的活動
學習支持服務:為了促進遠程學習者的學習,給學生提供信息、資源、人員和設施服務的總和
③企業與組織
企業績效技術:企業或組織改進績效、促進發展的問題
企業人員素質分析:研究企業某個崗位的員工需要的素質,或者現有的素質
常規企業培訓:研究企業如何對員工實施培訓,不包括使用信息技術進行的培訓
企業e-learning:研究如何用計算機、網絡來培訓員工
組織文化與學習:研究一個組織中如何形成文化、促進學習,以促進組織發展
組織變革:研究組織發展和變革中的現象和規律
4)關注的媒體
多數應用研究類的論文涉及了媒體,從三方面分析:
①媒體類型:具體類目見表1
②是否為專門教育開發的媒體:如教學、課件、群件技術、Webquest、WebCT、電子教學設計工具
③研究角度:從哪些角度研究媒體,包括;
媒體性能:研究媒體的屬性、特征,他們將會影響到媒體的設計與開發
媒體設計:設計某一媒體
軟件或資源開發:開發軟件或者相應的資源
媒體使用:研究使用媒體的策略、方法、制度等
媒體效果:研究媒體使用對于某一目標的實現情況,即效果評價
媒體文化:研究使用媒體的文化環境
構建環境:構建使用媒體的建筑物、硬件、軟件等環境
5)關注的群體:具體類目見表1
6)應用學科:研究某一門學科的問題。類目見表1
3.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方法論、一般研究方法、具體研究方法。收集數據的方法、收集數據的手段、分析數據的方法則作為工具幫助上述這些方法的實現。
(1)方法論
方法論是指導研究的思想體系,關于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論,包括有基本的理論假定、研究邏輯和思路等。
(2)一般研究方法
適用于各門科學的一般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共同適用的科學研究方法。包括:
①系統科學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統性,把對象放在系統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種科學方法
②歸納法: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論證方法,即用若干個別性事物來證明觀點的方法
③演繹法:從普遍性結論或一般性事理推導出個別性結論的論證方法
(3)具體研究方法
適用于某一科學研究領域的特殊方法,貫穿于整個研究過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
①理論研究;對復雜問題的性質和關系,從理論上加以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以發現其規律或一般性結論
②實驗研究:根據一定的假設,創造能驗證實驗假設的系統和環境,主動控制研究對象,排除無關因素的干擾,從而探索事物的因果關系
③調查研究:在理論指導下,通過運用觀察、問卷、訪談、個案研究以及測驗等科學方式,搜集資料,從而對現狀作出科學的分析,并提出具體工作建議的一整套實踐活動
④人種學研究:是對人以及人的文化進行詳細地、動態地、情境化描述的一種方法,探究的是特定文化中人們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
⑤案例研究:在現象和其背景的界限不清晰時,使用多種資料源調查現實世界當前現象的一種實證的探究。目的是產生新理論和證明已有理論
⑥歷史研究:對過去發生事件的了解和解釋,目的在于通過以往時間的原因、結果或趨向的研究,有助于解釋目前事件和預測未來研究
⑦內容分析研究:對文獻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定量的分析,其目的是弄清或測度文獻中本質性的事實或趨勢
⑧相關與比較研究:相關研究是對兩個或以上的變量間是否相關及相關程度進行判定,目的是建立相關或用于預測;比較研究是按一定標準對彼此有聯系的事物加以對照分析,以確定它們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共同規律和特殊本質
⑨設計研究:通過形成性研究過程,采用逐步改進的設計方法,把最初的設計付諸實施,檢測效果,根據來自實踐的反饋不斷改進設計,甚至排除所有缺陷,形成一種更為可靠而有效的設計
(4)收集數據的方法
①觀察法: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感覺器官或借助科學儀器,有目的、有計劃地感知客觀對象從而獲得科學事實
②實驗法:綜合采取隨機取樣和隨機安排、前測和控制組等方法,對影響研究內部效度的無關變量進行嚴格地控制
③前實驗法:對無關變量沒有控制,因而效度很低
④準實驗法:在現場背景下難以對無關變量進行充分的控制,只能做到最大限度地保證實驗的內部效度
⑤訪談法:以口頭形式,根據被詢問者的答復搜集客觀的事實材料,以說明樣本所要代表的總體的一種方式
⑥問卷法:根據研究需要而編制成的一套問題表格,由調查對象回答的一種收集資料的工具
⑦測量法:利用工具按照規則給對象或事件賦值,能充分地測出研究中的變量、概念或現象,從操作意義上提供研究所需的數據
⑧文獻法:對文獻進行查閱、分析、整理并力圖找尋事物本質屬性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是歐洲從中世紀向近代過渡的關鍵時期。在宗教精神主宰人們的思想和生活幾百年之后,從14世紀意大利開始的古典文化“復興”使人們日益關注自身及其周圍的世界。世俗君主、貴族、軍人、富商、學者等各色人物肖像的出現,正是該時期人們個人觀念及對自身價值不斷增長的自信的一個重要表現。在這一時期的肖像中,藝術家的自畫像或塑像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們并不僅僅是藝術家自我個性的表達,而是與藝術家階層自我意識覺醒及其社會和文化地位的變革聯系在一起。
新觀念的產生和傳播
藝術家自我肖像的出現首先與文藝復興時期新藝術觀的產生密切相關。在歐洲中世紀,繪畫、雕塑和建筑分散在相關手工行業內。一般被視為體力勞動性質的“機械學科”(mechanical arts),畫家、雕塑家和建筑師也只是與鞋匠、理發師等一樣地位卑微的手藝人。他們窮困潦倒、目不識丁、舉止粗俗,為上層人士所鄙視。13世紀,意大利詩人但丁首次將畫家奇馬布埃和喬托的名字寫進其《神曲》,并將他們與兩位詩人相提并論,這顯示了對藝術和藝術家態度的某種變化。到14, 15世紀,在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激發的學習和研究古典文化的熱潮中,老普利尼、賀拉斯、瓦洛、維特魯威等古羅馬作家的藝術理論逐漸獲得復興。按照他們的觀念,藝術不僅與詩歌一樣同屬于知識性的“自由學科”(liberal arts),藝術家也不是卑微無知的手藝人,而是知識淵博的學者。其中,建筑師維特魯威在其《論建筑》中就強調了建筑師多方面的文化修養:他“應當擅長文筆、熟悉制圖、精通幾何學、深悉各種歷史、勤聽哲學、理解音樂,對于醫學(解剖)并非茫然無知,通曉法學家的理論,具有天文學和天體理論的知識。”在文藝復興時期崇尚和模仿古典文化的氛圍中,這些古代作家的理論或言論被文人、學者們一再重申和引用,古代作家的藝術觀念便也由此傳逐漸播開來,并對當時的藝術家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新觀念的影響下,藝術家們逐漸意識到藝術和自身的價值。從14世紀晚期和15世紀初的切尼諾·切尼尼、洛倫佐吉貝爾蒂、萊昂·巴蒂斯塔·阿爾貝蒂,到15世紀晚期和16世紀的安東尼奧·菲拉雷特、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和萊奧納多·達·芬奇等,藝術家們日益感到,三門藝術(即繪畫、雕塑和建筑)不是“機械學科”,而是建立在理論知識基礎上的、知識性的自由學科,藝術家也不是卑微無知的匠人,而是具有古典文化和藝術修養、通曉自由學科和科學知識的社會精英。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藝術家們開始在自己藝術作品的一角留下本人的肖像。借助自我肖像,借助對自我知識修養、社會地位、財富、服飾、儀態、風度等的展示和炫耀,藝術家表達了他們關于藝術和自身的新觀念,及提高藝術和自身的地位,重塑自身形象的理想和愿望。
文藝復興早期藝術家自我肖像的特點及其意義
新藝術觀的影響在14世紀早期的藝術作品中便開始有所體現。1330年,在佛羅倫薩雕塑家安德烈亞·皮薩諾為喬托所建之鐘樓制作的裝飾浮雕中,繪畫、雕塑和建筑的擬人浮雕就獨立于其他機械學科,而緊挨著七門自由學科。第一件真正的藝術家自我肖像出自佛羅倫薩雕塑家安德烈亞·奧卡涅亞之手。1359年,在為佛羅倫薩奧爾圣米歇爾教堂創作《圣母升天》浮雕時,他在最右邊的角落做了本人的半身像:圓而光滑的臉,雙目下垂,身著帶風帽的當代服飾,其尺寸明顯大于其他使徒,五官的刻畫也較少理想化,觀眾一眼就能辨認出來。16世紀藝術家和藝術史家喬爾喬、瓦薩里在其名著《意大利藝苑名人傳》中也提到奧卡涅亞的這件自塑像:“這是一個老人的雕像,圓圓的臉,胡子剃得干干凈凈,頭戴風帽。"15世紀初,洛倫佐·吉貝爾蒂在為佛羅倫薩洗禮堂鑄造第一座和第二座青銅門時依然分別作了自塑像,而且,第二件自塑像還刻意采用古代諸神和帝王的半身像風格,以顯示其古典文化修養。15世紀晚期,雕塑家和建筑師安東尼奧·菲拉雷特在為羅馬圣彼得大教堂制作浮雕裝飾時,也制作了一幅與作坊學徒在一起的浮雕,并以此表達了他關于建筑師的新觀念。圖中,菲拉雷特與學徒們分別拿著一件與建筑相關的工具,象征他們在作坊內的工作和身份。其中,學徒們手中拿著的是鐮刀、銼刀、泥瓦刀、錘子等與體力勞動相關的工具,而菲拉雷特手中卻是一支大圓規,圓規象征幾何學,菲拉雷特用圓規強調了建筑與數學的聯系,也表達了建筑師是從事知識性話動的學者這一觀念。
不僅如此,在這此藝術家自我肖像中,作為身份和地位之重要象征的服飾的變化,也反映)藝術家對白身社會和文化角色的認識及提高自身地位的愿望。1400年,畫家科拉·佩特魯喬在佩魯賈城的圣多明我教長裝飾壁畫中的自畫像還穿著象征手藝人身份的罩衫和尖頂卜作帽。后來,這種傳統的手藝人裝扮逐漸被貴族式的華貴服飾取代。如15世紀晚期,畫家貝諾佐·哥佐利為美迪奇宮制作的濕壁畫《三王來拜》中的自畫像,就一改手藝人的形象。畫中的他不再是身穿罩衫、頭戴工作帽的畫匠,而是穿著暗紅色繡花錦緞緊身上衣和頭戴天鵝絨紅帽的紳士。另外,藝術家肖像在其作品中的位置也從不起眼的角落或邊緣逐漸靠近畫面中心,尺寸也不斷增加。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在美迪奇宮的濕壁畫《三王來拜》中的自畫像,不僅與其美迪奇贊助人一樣是全身像,而且_占據著與贊助人完全平等的位苦,他側瞼望著畫外,神態大膽甚至有點趾高氣揚。另一位畫家多梅尼科·吉蘭達約在佛羅倫薩新圣馬利亞醫院創創作的《約阿西姆被逐出圣典》中的自畫像也是如此:他與老師和兩個助手都以全身像出現,而且與其美迪奇贊助人兩兩相對,兩組人像的尺寸及在畫中的位置均完全平等。
事實上,藝術家與贊助人在肖像畫中獲得的“平等”,并非只是藝術家的理想或愿望而已,到15世紀晚期,藝術家與贊助人的關系確實發生了重要變化。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藝術品,像壁畫、裝飾祭壇的木板}叫、大型雕塑等往往都是贊助人訂做的,因此,贊助人在藝術仁作中享有極大權力。從當時贊助人與藝術家簽定的委托制作合同或其他文件來看,贊助人能決定藝術品的構圖、題材、圣像,布局、背景,甚至人物的姿態和服飾等細節。而到15世紀晚期,至少就著名藝術家而言,情況有了很大改善。貝諾佐·哥佐利在為美迪奇宮繪制濕壁畫《三王來拜》時,贊助人皮耶羅·德、美迪奇曾寫信要求他刪除畫中兩個天使,但他并沒有順從。威尼斯畫家喬萬尼·貝利尼也曾迫使倔強的費拉拉女贊助人伊莎貝拉·代斯特在題材上問題上做出讓步。而這位女贊助人在雇請萊奧納多、達·芬奇時一開始就給子對方很大自主權,讓他自己決定題材和工_作時間。所以,這一時期藝術家在其肖像中位置和尺寸的變化既表現了他們提高自身社會地位的愿望,在·定程度上也是他們現實成就的生動記錄。當然,這此與贊助人在一起的自我肖像對藝術家來說也是一種有用的宣傳手段,與這些顯赫人物的密切關系必定有助于改善他們傳統的卑微形象,抬高其身價。
像章是15世紀出現的另一種類型的藝術家自我肖像。在占代,像章主要是為神、英雄和帝王而做,藝術家為自己制作像章這本身就頗有深意。不僅如此,藝術家的像章與其自畫像和塑像一樣,也表達一r他們關于藝術和自身的新觀念及提高社會和文化地位的愿望。1458年,威尼斯藝術家喬萬尼·波爾杜為自己制作了兩枚像章。他在其中一枚的正面肖像身穿錦緞緊身衣,頭戴高帽,像個貴族;而另一枚的正面肖像則采用仿一古風格以顯示其古典文化修養。非拉雷特也在1460年制作了一枚像章,正面是其側面像,個性特點極為鮮明,鼻孔凹陷,目光凝視前方,皮膚上布滿麻點,嘴唇緊閉。頭頂上方是他希臘名字的寓意圖(“菲拉雷特”在希臘語中意為“熱愛美德的人”),三只象征忠誠美德、勤奮與卓越創造力的蜜蜂點綴在“Architectvs(建筑師)”字母中間。16世紀,建筑師布拉曼特也為自己制作了一枚像章,在其正面,布拉曼特以自己仿古風格的半身像展示了他的古典文化修養;在像章背面是建筑的女性擬人像:她左手拿著測量標尺,右手舉著象征幾何學的圓規,腳放在鉛錘上,在她身后左側是布拉曼特為圣彼得教堂制作的模型。需要注意的是,該像章正面和反面的圖案都沒有任何關于體力勞動的聯想,而都強調了布拉曼特作為一位新型的建筑師的形象:他是博學、智慧并具有神圣創造力的學者,他不參與任何建筑實踐,而只從事構思和設計。
總的來說,14、 15世紀,隨著新藝術觀的形成和傳播,藝術家開始在其繪畫或雕塑作品的一角留下自己的肖像,雖然這些肖像還不是近代意義的獨立畫像或塑像,但它們仍在很多方面生動地表現了新觀念對藝術家的影響。從這些自我肖像來看,藝術家們逐漸意識到藝術和自身的社會和文化價值,他們不僅努力為三門藝術爭取自由學科中的一席之地,同時也竭力自我塑造為從事知識性活動的“自由”學者。
獨立肖像中的廷臣一藝術家
到15世紀晚期和16世紀,藝術家開始制作真正的獨立肖像。獨立自畫像就像藝術家的自傳,表達了藝術家更遠大的理想、抱負,對自身價值的更高自信及社會地位方面的更大成功。在這里,藝術家成為作品中唯一的主角,他們已經不再需要借助贊助人來證明其價值。不僅如此,從這一時期藝術家視覺形象的自我塑造中,我們還可以發現藝術家關于藝術和自身觀念的許多重要變化。
15世紀晚期,雕塑家安德烈亞、曼特涅亞為自己的墓室制作了一件獨特的自塑像。這件青銅像不再出現在作品一角或邊框中,而是一件真正的獨立塑像,它采用古羅馬的帝王半身像風格,以斑巖圓盾為背景,四周環以伊斯特利安白石邊框,肖像為頭戴桂冠的半身裸像。在這里有幾個細節非常重要,首先是桂冠,因為此前它只出現在君王和偉大詩人的肖像中,曼特涅亞無疑以桂冠將自己比作“藝術王國之王”。其次,塑像的仿古風格展示了曼特涅亞的古典文化修養,事實上,曼特涅亞在古典文化方面確有很高造詣,曾被伊莎貝拉?代斯特稱為“古物學教授”。最后,曼特涅亞還以青銅、斑巖、伊斯特利安白石等昂貴材料炫耀了自己的富有和成功。
大約同時,畫家佩魯吉諾在佩魯賈城的康比奧( Cambio,銀行家行會會所)會客廳作了一件“獨立自畫像”。這幅自畫像雖仍出現在濕壁畫的一角,但與以前的藝術家自畫像不同的是它有獨立邊框,并被描繪成一幅掛在墻上的架上畫。此時,佩魯吉諾正處于其藝術事業的顛峰,聲名遠播,訂件應接不暇,這件“獨立自畫像”無疑表達了作者更遠大的理想、抱負及對藝術和自身價值的更高自信,事實上,畫像下方刻寫板上的署名就印證了藝術家的這種自IR"“假如繪畫藝術已經衰落,杰出的佩魯賈人皮耶特羅會使他復興。假如繪畫藝術根本未曾存在過,他也能在這樣的水平上為我們創造。
到16世紀,佩魯吉諾的杰出弟子,烏爾比諾的天才藝術家拉斐爾將其師開創的這種藝術類型發展為真正的獨立架上畫。獨立自畫像在拉斐爾這里發展成熟并非偶然,因為拉斐爾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改善自身社會和文化地位的最成功典范之一。拉斐爾出身藝術之家,其父喬萬尼·桑蒂曾在烏爾比諾宮廷工作且深受公爵賞識,在事業和社會地位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功。拉斐爾早年曾投身佩魯吉諾門下,后者是當時意大利最走紅的畫家之一,享有崇高聲望和地位。宮廷的氛圍、父親和老師事業和社會上的成功,使拉斐爾很早就深刻感受到藝術家的價值。在他眼里,父親和老師與那些窮困潦倒、粗俗無知的手藝人必定有是有天壤之別的。1506-1507年,拉斐爾二十歲出頭,但已在當地藝術界贏得很高知名度,也就在此時,他創作了第一件獨眾自畫像。這幅畫像生動表現了拉斐爾早熟的、強烈的自我觀念。畫像以3/4示人,黑色的直發垂到雙肩,畫中的拉斐爾英氣勃勃,以無比自信、大膽的眼神望著觀眾。他像貴族一樣穿著整潔、質料昂貴的衣服,外套的胸口處有兩個以其名字構成的圓圈。
拉斐爾具有萊奧納多·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那樣的卓越天賦,卻不像他們那樣傲岸不馴。瓦薩里說他“謙虛、善良,就像那些和藹、溫柔,又知書達禮、舉止端莊的人一樣,在任何場合下,其一言一行都讓各階層的人感到親切、友善……。除優雅的舉止、迷人的風度、非凡的藝術天賦外,他還能吟詩作賦。所以,當成年后的拉斐爾來到羅馬,很快便得到教皇朱利烏斯止世和利奧十世的垂青,使他得以成就一生的偉業并獲得萬貫家產。他住在山布拉曼特設計的宮殿般的豪宅里,一位樞機主教打算把侄女嫁給他,利奧十世甚至許諾封他為樞機主教。事業和社會上的成功也表現在拉斐爾的自畫像中。在成年時期的所有白畫像中,拉斐爾都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在宮廷贏得巨大成功的、高貴的廷臣:多才多藝、儀態高雅、風度迷人。
拉斐爾非凡的個人魅力及社會地位方面的巨大成功,使他成為該時期學者巴爾達薩雷·卡斯提廖內筆下“廷臣”的原型。按照卡斯提廖內的觀點,“廷臣”是最完美的人的化身,他多才多藝,既有高超的武藝和無比的勇氣,也能吟詩作賦,他還能歌善舞、擅丹青,他儀態優雅、風度迷人,是君主的得力助手,也是其親密的朋友,廷臣的高貴并非來自血統或門第,而是源于其修養和德行。
在拉斐爾的影響下,“廷臣”成為16世紀藝術家進行自我形象塑造的典范。在拉斐爾之后,藝術家們紛紛制作獨立肖像并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拉斐爾式的“廷臣一藝術家”,畫家帕米加尼諾借一面凸鏡繪制的獨立白畫像就是如此。畫中,他身穿皮毛鑲邊的細麻布上衣,尤其是那在前景被放大了的右手,是一只白皙、修長、細嫩的貴族的手(小指上還戴著一枚金戒),而不是骯臟的、飽經風霜的勞動者的手。藝術家巴喬·班迪內利也制作了許多此類獨扭自畫像,在幾乎所有自畫像中,他都以廷臣面貌示人:整潔、昂貴的服飾及顯眼的貴族標志(他曾在西班牙被授予“圣迪亞哥騎士團”騎士)。喬爾喬、瓦薩里也是一位成功的宮廷藝術家,而他自己最滿意的獨立自畫像也以是廷臣藝術家的面貌出現的:昂貴、整潔的衣服,胸前金鏈上墜著“金馬刺和圣彼得騎士團”標志,圓規和平面圖(象征他的建筑師身份)及鋼筆(象征他的巨著《意大利藝苑名人傳》)。
另外,16世紀藝術家的自我肖像還反映了該時期重要的藝術理論,即“構圖”對藝術家的影響。最旱提出“構圖”這一概念的是彼特拉克,他把“構圖”視為繪畫與雕塑藝術共同的基礎:“畫家和雕塑家從事的是同一門藝術,如果說它們不同,它們至少也都來自同一本源一構圖(disegno)。 "吉貝爾蒂在其《回憶錄》中也指出構圖是繪畫和雕塑的理論基礎。巧世紀晚期,萊奧納多·達·芬奇將構圖與某種先驗的理念聯系在一起,認為畫家必須“借助構圖,以一種直觀的形式向視覺提供最先在他的想象中形成的一種理念(idea)或創意”,并認為“無論何種以本質、材料形式或想象存在的事物,無不首先形成于藝術家的頭腦,然后才通過手表現在其藝術作品中。到16世紀,喬爾喬?瓦薩里系統地闡述了“構圖”理論,并將其普遍運用于三門藝術。瓦薩里認為“構圖”是繪畫、雕塑和建筑藝術之父,是一種源于“理念”(idea)或“普遍ail斷”(universal judgment)的圖像(image)及用雙手將其表現出來的過程。“構圖”理論深刻影響了當時人們關于藝術和藝術家的觀念,按照這種理論,不僅三門藝術與其他手工活動分離開來,它們還統一成一門具有共同理論基礎的、獨立的知識性學科(這為后來五門“美術”學科的提出奠定了基礎)。不僅如此,“構圖”理論還使三門藝術擺脫了對自由學科的依賴,按照這一理論,藝術成為具有自身特點但與自由學科一樣高貴的知識性學科,藝術不再需要借助與自由學科的聯系來證明自身的價值,藝術中的手工操作也如同詩人或作家的寫作,獲得了獨立的重要性。“構圖”理論的影響在該時期藝術家的自我肖像中得到生動體現。
由于繪畫、雕塑和建筑都成為“構圖”學科,畫家、雕塑家和建筑師的自我肖像逐漸摒棄畫筆、畫刷、刻刀、泥瓦刀、大頭錘等傳統的職業標志,而采用“構圖”的象征,即繪畫、雕塑的素描或建筑模型、平面圖作為其身份和職業的標志,如在巴喬·班迪內利1540年作的一件獨立自畫像就只用一幅《赫拉克勒斯打敗卡庫斯》的素描來表明其雕塑家的身份。稍后,喬爾喬·瓦薩里在為“老宮”繪制的壁畫《科西莫·德·美迪奇公爵與其建筑師、工程師和雕塑家在一起》中,也把科西莫公爵描繪成手拿建筑平面圖的建筑師,而藝術家G.B.迪.圣馬里諾、巴蒂斯塔·德爾·塔索、特里波羅和瓦薩里本人,也都以各自藝術作品的素描或模型作為身份標志。另外,這幅畫還向我們顯示了帶此時為止,文藝復興藝術家社會地位的巨大變化:以前是藝術家需借贊助人提高身價,但在這里卻是贊助人仰仗藝術和藝術家的光輝來為自己增色。而瓦薩里在“老宮”的另一幅壁畫《藝術家作坊成員的肖像》則是其“構圖”理論的生動闡述:畫中,瓦薩里作坊的學徒,即那些傳統上被看作體力勞動者的石匠、木匠、鍍金匠和怪誕花飾畫匠,也脫掉了手藝人的圍裙和工作服,換上了紳士的高貴服飾,因為按照“構圖”理論,手工操作也是“構圖”必不可少的內容,因而那些需要大量用手工作的學徒也一樣成為從事“構圖”的學者。
農業科研與農業生產有其特殊性,可能會面對烈日炎炎、滿身泥水,因此會有同學對這一行業忘而卻步,特別是現在的一些獨身子女,吃苦精神不夠,專業思想不牢,甚至對農業有排斥的心態。這種專業思想不牢固會造成學生對畢業實習與論文寫作不夠重視,參與積極性不高,不能以嚴謹的態度與科學的作風來對待。另外,有的同學可能認為畢業實習就是干活,甚至有的同學覺得自己的文學功底很好,寫作沒有問題,不需要鍛煉,這些都是誤區。畢業實習的科研工作肯定會有一定的工作量,農學類專業還會需要田間操作,可能會有比較苦、比較累,但要認清正是在這些實踐工作中得到鍛煉與提高,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論文的寫作與平時的散文等寫作存在較大區別,更需要邏輯思維和科學嚴謹的試驗依據,是需要一個系統的鍛煉過程的。對于這些要有清楚的認知,才能得到很好的實習鍛煉效果。
2.客觀上的問題
(1)考研熱給畢業實習帶來了一定的難題由于就業觀念趨向的變化和大學生擴招帶來就業壓力增大的影響,報考研究生的同學越來越多,這些同學在大三到大四這段時間里一心投入在考研的學習沖刺上,爭分奪秒,忽視了畢業實習工作。導致畢業實習投入的精力不夠,花的時間較少,嚴重影響了畢業實習質量和畢業論文的質量。(2)就業壓力帶來的影響本科生的畢業實習多數集中在最后一學期,這半年里是畢業實習的關鍵時期,也是畢業生擇業就業的關鍵時期。現在就業壓力較大,特別是農科類大學生就業壓力尤其突出,而且現在的就業是雙向選擇,都需要一個考察選擇的過程。所以很多同學在四年級就開始到有就業意向的單位實習,嚴格按照單位的作息制度上下班,而且為了更好的展現自己,一般不會請假。這就使同學沒有時間參加畢業論文的試驗研究工作。(3)畢業論文內容、效果上存在一定偏差現在的本科生畢業論文都是以做老師的科研課題為主,這是無可非議的,但很多同學的論的太尖、太深、面太窄,這對于培養學生從事科研工作有較好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數本科生同學畢業后是面向基層,或是到企業上班,真正從事科研工作的比例并不是很大。這些太尖、太深、面太窄的研究內容畢業后用的較少,甚至根本用不上。農業生產具有周期性,一般作物是一年一個周期,現在的多數同學畢業實習和論文試驗工作只能是作物生長的某個階段,不能跨整個生長季節,這使實習效果受到一定影響。對于本科生的畢業實習最好是能經歷整個作物生長周期,對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一次全面的、系統的實踐。
二、提升農學類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
1.鞏固專業思想,提高對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的重視程度與參與積極性
專業思想的培養與鞏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育:一是學科的發展前景與重要性;二是干一行愛一行的思想與意志;三是人生職業規劃的引導;四是教師和班主任隊伍與學生的溝通與談心。學校要求班主任老師與學生談心時,把“學農愛農、立志務農”的專業思想教育作為談心的重要主題。通過專業思想教育,大大增強學生學農愛農務農的信心與決心。
2.研究如何更好地處理考研同學的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寫作問題
總體原則是采取把畢業論文課題內容與考研方向結合起來的方式,如果導師的研究內容與學生考研方向差異較大,可以考慮轉導師,轉到研究內容與考研內容相近的導師。盡量探索一條兩全齊美的辦法。另外,畢業實習對考研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參加與考研學科相近內容的畢業實習,可以增加對研領域的深入了解,增強本領域知識的系統性,對考研題目的答題有一定的幫助,因為現在的考研試題一般為綜合性較強的題目,需要應試同學對學科知識掌握的系統性和全面性。
3.研究如何對待提前到就業單位上班的問題
針對當前就業壓力大的形勢,對于畢業生提前到就業單位邊實習邊進行雙方選擇的問題不能一律禁止,對待這個問題的原則是要從方法上著手,嘗試在就業單位設立導師,探索一條學校導師與就業單位導師聯合共同指導模式,即要求有就業意向的單位安排一位指導教師,與校方的指導老師共同擬定與工作內容相關的畢業論文題目,由雙方導師共同指導實施。特別是加強就業單位導師與學校導師的對接模式,論文選題的思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與創新,共同聯手來提高農學類專業畢業生的實習效果與畢業論文質量。
4.鼓勵和加強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應用性內容研究
選題內容向應用理論或應用技術研究轉型,探索拓寬知識面、增加系統性的選題思路,避免太深、面太窄、實踐應用性不強的的選題內容,提高學生畢業后應對實際工作的能力。在這方面,本研究團隊在學生畢業論文的選題上也做了新的嘗試,以應用研究為主,注重設計系統性強、內容涉及面較寬的題目。通過嘗試,感覺學生在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上有了較大的提高。現在已把相關內容進行了總結,并把這些想法與創新的方法進行總結集成,使其系統化、規范化,并在本科生實習中進行新一輪的實踐。另外,考慮到作物生長的周期性問題,已嘗試從三年級升四年級的暑假期間開始安排學生利用暑假期間提前進行畢業論文的內容實施,在第七學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和周末參與畢業論文的研究工作。這樣同學在畢業實習中可經歷作物的全生長周期,使實習內容做到系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