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4: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會計案例分析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筆者認為,目前所進行的案例教學一般來說還是一種綜合性的課堂教學形式,它是將課堂講授(教師準備案例和對學生分析與報告內容的點評等)、討論、實驗(學生實際操作)和習題(撰寫分析報告)等教學形式相結合的課堂教學形式。在案例教學中,教師需要在大量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形成需要進行分析的案例內容,在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報告以及討論后要對分析報告的內容和討論的情況進行點評,這些工作都是與課堂講授有關的內容。成本會計學案例分析中有的內容是需要學生進行實際計算與復核(如成本核算案例中的計算與復核),撰寫分析報告,所做工作類似于學生做習題和實驗。學生就案例作分析報告和問答是討論教學形式的運用。而成本會計學案例教學的深化發展應是將課堂教學形式與現場教學形式相結合,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學生分為若干組到企業單位實地調查和實習,收集第一手資料,編寫企業單位的成本會計案例和分析報告,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課堂教學與現場教學相結合的形式在成本會計學課程的專門實習或學年實習條件下采用比較合適。
二、案例教學應注重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成本會計學案例教學一般是在已經學習了一定的成本會計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進行案例教學首先是檢測和鞏固所學知識,然后才是在這一基礎上進行問題分析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在案例教學的知識檢測和鞏固部分,要求學生能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判斷,通過學生的判斷來檢查學生對有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發現學生對有關概念和方法理解上的偏差或錯誤,從而在教師講解點評時予以及時糾正,加速學生對有關知識點、方法和相互關系的認識。在案例教學第二部分的分析與解決問題中,學生通過案例分析和解決問題對策的研究,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分析報告的文字表述和口頭表述的能力以及課件的制作能力。而這種綜合能力的訓練是單一的課堂教學形式所無法實現的。
三、將實務案例與理論研究案例相結合
目前在成本會計學課程的教學中一般采用的是實務案例,即聯系實際編選的有關成本核算和計劃、控制、分析等案例;在有關文獻中談到的理論案例是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反映實務的抽象性案例,這些案例接近于習題,從涉及的成本會計實務內容上看應歸于實務案例。也就是說現有實務案例可分為抽象的(理論性)實務案例和具體的實務案例。在目前的成本會計案例教學中,沒有或較少采用理論研究的案例,即使有,也是放在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撰寫階段。筆者認為,在大學的成本會計學教學中,要想很好地進行研究式教學,就有必要增加理論研究案例的教學內容。理論研究案例是根據課程教學進展情況確定的,如結合成本概念、成本計算方法和成本控制等教學內容的介紹,選擇一些與成本會計基本理論問題相關的研究文獻作為案例發給學生,讓學生對有關問題存在的不同見解進行比較分析,提出自己具有一定創新性的見解。學生可以在理論研究案例分析的基礎上發表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論文,這將大大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素質,把握相關研究的動態,緊跟成本會計學術研究發展的步伐。
從過去的教學情況看,大學本科階段的學生大多對學術研究有較大的興致和欲望,如果教師在案例教學上加以積極引導,是可以提高學生的課程學習價值的。同時在案例教學中增加理論研究案例的內容,也有助于教師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及研究視角的擴展。根據上述認識,在教學案例的編選上可以編輯有關成本會計研究文集,以研究文集中的大量文獻作為理論研究的案例。在理論研究案例的編選上注重收集近期和有重要價值的文獻。
四、編選成本會計學案例要與課程內容、實際工作及互聯網相結合
進行案例教學,必須有好的案例。要有好的案例,教師就應做好案例的編選工作。在有關成本會計學課程的實務案例的編選上,筆者認為,所編選的實務案例應注重與課程教學內容、實際工作和互聯網緊密相結合。
首先,編選的案例要反映成本會計學的教學內容,并聯系前后教學內容。由于案例教學不等同于習題和實驗,因此,結合教學內容編選的實務案例,要能反映學生在所學內容基礎上的判斷能力。例如,在學生學習完成本核算板塊的內容后,教師提供成本核算的案例,讓學生根據所學的成本核算知識和方法,從成本核算的實務案例中找出存在的錯誤和提出修改的意見,使學生加深對學過內容的認識,提高識別和糾正錯誤的能力。
其次,在編選案例時,要注重將實務案例與實際工作密切相結合。與實際工作相聯系的案例應反映企業單位成本會計的實際情況,行業覆蓋面要寬。一般來說,現有實務案例涉及到的行業主要有采掘、電力、化學、冶金、紡織、建材、機械電子和輕工業的成本會計案例,根據新的《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的有關內容,有關案例的編選還可以擴大到農業、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信息傳輸業、軟件及信息技術業、文化業和其他行業。在編選實務案例時,要注意收集現有的文獻資料,同時結合去企業單位參觀、調研,獲得第一手資料,整理間接與直接獲得的資料,形成有特點、有具體數據的文字案例。編選案例時還可與實際企業單位的相關工作人員合作進行,以確保案例的真實性和客觀性,更接地氣。除了編選文字案例外,還可利用到企業單位參觀、調研的機會制作一些視頻案例、語音案例和拍攝一些企業單位生產經營流程和成本管理工作的圖片。文字案例與圖片、視頻、語音形式的案例相結合,在運用中使學生能更為形象和直觀地了解案例單位的實際情況,豐富案例教學內容。由于企業單位的成本信息屬于商業秘密,不對外公開,因此,所編制的實務案例中涉及到的一些具體的成本數據就不可能與案例單位絕對相同,這也是成本會計學案例的一個明顯的特點。
第三,在編選案例時,除了到企業參觀和調研外,還可通過互聯網獲取有關的成本會計信息,特別是有關成本控制的信息。通過互聯網可以獲得有關企業單位成本管理的新聞報道資料和證券市場披露的與成本會計有關的信息,這些報道資料和披露的信息涉及企業面臨的成本危機和應對、企業單位采取的成本管理措施等內容,這些報道和披露信息生動、具體且有一定深度,比較適合作為案例使用。通過互聯網,可以獲得一些知名企業單位成本管理成敗的資料,將這些資料整理成為案例,讓學生分析,對學生充分認識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正確采用成本管理方法是有好處的。通過互聯網還可以獲得一些企業單位成本管理的視頻和圖片資料。在案例的制作中,也可將實地調研資料與互聯網上獲得的資料相結合,形成更有價值的實務案例,充分滿足案例教學的需要。互聯網下的案例教學將是成本會計學課程案例教學的一個值得重視的發展方向。
五、要將事前、事中和事后案例教學組織工作相結合
在成本會計學課程案例教學中,要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教學組織工作,并將這三個方面的工作相結合。在成本會計學課程的教學中,案例教學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的教學內容,安排的教學時間不會太多,因此,教師必須對案例教學的全過程進行精心組織,以保證案例教學能有較高的效率和好的效果。
在事前案例教學組織工作中,教師要整理好文字、圖片和視頻案例、實務與理論研究案例,明確每一個案例使用的目的、確定案例分析、報告和集中交流的程序、時間和內容安排,劃分案例分析的小組并做好分工。在向學生分配案例分析任務時,要闡明案例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學生復習已講授的有關教學內容,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要求學生有團隊合作和大膽創新的精神。對理論研究案例的分析可以不劃分小組,由每個學生自己進行研究。
事中案例教學的安排,是由各個案例分析小組組織分析和撰寫分析報告,準備好報告的幻燈片(PPT),并由各個小組推出一名代表對本組的案例分析情況向全班同學進行報告,報告后再由其他組的同學根據報告的內容提問,由作報告的同學回答提問,就有關問題交換意見。案例分析中除了分析和解決問題外,還包括類似習題和實驗的計算和復核工作。每次下發的案例有若干個,每個小組都對若干個案例進行分析,但每個小組只對其中的一個案例做分析報告,每個小組報告的分析案例是不同的。這樣,每個小組的成員都有可能對報告的案例分析報告提出討論的問題。對理論研究案例的分析報告,可采用學術報告會的形式,教師可根據學生提交的研究報告安排部分學生進行報告,也可由對有關問題有一定研究興趣的學生自己報名進行報告。
一、引言
會計教學倘若離開了實踐過程和實踐環節,就會使整個會計教學變成呆板機械的說教,會扼殺會計教學的生命力。然而,由于受師資力量、教學場地、教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會計實踐教學改革的效果一直不盡如人意。教師授課方式單一,學生被動學習,跟著教師和教材亦步亦趨,不去主動思考,更談不上創新。會計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如何用會計專業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如何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以增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及操作技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綜合運用的教學方式。實踐教學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本文試圖從會計實踐教學的幾個重要環節入手,對會計實踐教學的組織程序進行設計、探討,以求提供不同環境下會計實踐教學的組織程序,使會計實踐教學更具可操作性。
二、會計實踐教學程序組織
會計實踐教學主要包括案例教學、實訓教學、模擬教學、實習及社會實踐教學等環節,不同類型的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計劃中的地位、作用不同,分配的順序和時間安排也不完全相同,關鍵是要符合教學目標和培養目的的要求,適度把握、靈活運用,與相應的課程相匹配、協調。
(一)課堂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教師依據教學內容的要求,精心選擇相關案例,通過引導、啟發,使學生對教學活動有實質性的參與,成為真正的教學主體;通過案例分析,實現和達到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的要求。
1.確定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
案例教學并不是適合所有的課程或所有的教學內容。對于會計這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來講,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案例教學,能使學生深入理解會計理論知識,并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對于教師來講,首先要明確教學內容及教學目的的要求;然后分析達到教學目標應采取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即是否適合采用案例教學。
2.依教學內容選擇適當案例
確定了教學內容需采用案例教學,接下來就應搜集、選擇相關案例,并精心挑選最能體現教學內容要求的案例。會計學基礎、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及審計等會計專業課,都可以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由于我國目前缺乏相關的案例教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逐步搜集、積累會計教學案例,為案例教學提供“素材”。案例的選取:要特別關注國內、國際會計領域發生的重點“事件”,要體現其典型性和與教學內容的適應性。
3.分析案例,設計應討論和解決的問題
選好案例后,指導教師首先應詳細了解該案例的背景知識以及“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在此基礎上對案例的主要內容進行分析,依教學內容的要求提出應討論和解決的問題。提出問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及組織教學的時間要求等方面。如選取的是較大的案例,或是影響較大的“會計事件”,應提前讓學生搜集、了解與該事件有關的情況,以有助于學生對案例的深入分析。
4.組織討論,進行啟發、引導
教師依據案例設計好相關的問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討論的形式靈活多樣,可以是分組討論、課上討論、課下討論,也可以是師生共同討論等。教師應根據所討論問題的實際情況,隨時進行引導、啟發,打開學生的思路,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并承擔相應的問題。通過提出問題,一步步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而不是急于給出答案。
5.匯總討論結果,進一步啟發、引導
通過討論,學生對案例提出的問題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與解決方式,教師應發揮其作為一個“組織者”的作用。可以安排學生代表闡述自己的觀點,并以論據支撐自己的觀點,教師也可以與學生一起探討,并作最后“點評”。教師最后要闡明會計案例分析和評價的重點、難點,給出案例分析的整體思路,指出學生在分析問題的各環節存在的不足等,使學生逐步建立正確的思維方式,學會如何思考、如何學習。
(二)實驗室模擬實訓教學
會計模擬實驗,是通過模擬特定單位生產經營過程的經濟活動和業務事項,要求會計專業的學生充當其中的會計角色,依據所學會計理論知識對該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分析,深入理解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將會計理論運用到會計實際工作中去,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會計實際操作技能。多年來,會計模擬實驗教學對提高我國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合理組織設計模擬實驗教學程序,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值得探討。
1.設定教學目標
會計模擬教學(這里僅指綜合模擬實驗教學)是在學生完成會計相關專業理論課的學習后開設的,旨在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用所學會計理論知識指導會計實踐;要求學生站到一定的高度,從全局出發考慮模擬單位的會計核算與管理問題,綜合駕馭所學知識,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綜合運用,避免簡單機械地模仿,就“會計論會計”。
2.模擬單位情況介紹
會計主體的性質、規模等實際情況不同,所選擇的會計核算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在組織會計模擬實驗時,指導教師應指導學生了解模擬企業的有關情況,如企業的性質、規模、生產類型的特點、工藝流程以及內部規章制度等;如果有條件,盡可能地帶領學生深入相同企業進行實地考察,真正了解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增強學生對企業的直觀感受,為下一步的會計模擬實驗操作奠定基礎。
3.會計用品、參考資料準備
會計模擬實驗過程中,需要使用與企事業單位相同的會計核算用品,如各類記賬憑證、賬簿和報表等,以增強實驗的真實性。此外,會計模擬實驗是對會計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了確保實驗的順利實施,需準備必要的參考資料,如會計學基礎、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及會計法律法規條例等。實驗開始前,要求學生備好各類必需的實驗用品及參考資料,有助于會計模擬實驗的順利進行。
4.模擬實驗指導
(1)會計模擬實驗目標確定:會計模擬實驗的目標之一是提高學生會計操作技能,但絕不僅僅是“操作”,更重要的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將各項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各類知識融會貫通,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加深對會計核算規程和方法的深入理解與把握,增強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為將來盡快勝任會計工作奠定基礎。
(2)會計核算整體程序設計:會計模擬實驗,尤其是綜合實驗,在實驗前引導學生根據所學專業理論建立會計核算程序,打開學生的視野,避免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就事論事”,不能將企業的整個經濟活動統籌規劃、合理安排;會計核算程序也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賬務處理程序,了解賬證之間、賬賬之間和賬表之間的關系,以進一步進行財務分析。
(3)不斷提出“假設”:會計模擬操作雖然是對一個個具體經濟業務事項的會計處理,但指導教師應帶領學生進入“實戰”狀態,分析每一項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并不斷提出“假設”。因為企業總是處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經濟環境中,有的業務隨著環境條件的變化也會發生變化,而模擬企業的環境處在相對固定的狀態,這種“假設”能夠幫助學生積累實踐經驗,開闊思路,逐步提高職業判斷能力。
(4)實訓資料補充:目前市場上的模擬實訓教材可謂“五花八門”、“參差不齊”,在選擇質量較高的教材的前提下,以教學內容和實驗目標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補充,以提高模擬實驗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5)操作細節指導:會計工作要求會計人員具備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在具體的業務操作過程中,對于沒有任何實踐操作經驗的學生來講,他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指導教師在業務指導過程中,注重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通過會計模擬實驗,使學生經歷一次品格的磨礪,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在今后的會計實際工作過程中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
5.模擬總結、成績評定
成績考核是會計模擬實驗系統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模擬實驗質量、促進實驗過程順利進行的有力保證。為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實驗考核體系。實驗考核項目的確定,取決于實驗的要求、環節和具體內容。
(1)實驗態度考核:常言道,“態度決定一切”,將學生的實驗態度作為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學生對實驗的重視。
(2)過程考核:過程考核包括實驗紀律、實驗進度、實驗日記等環節。實驗過程考核是保證實驗有序進行及實驗質量的關鍵。
(3)實驗技能考核:實驗技能是整個實驗的核心,體現在實驗操作的各個環節,如憑證的填寫、賬簿的登記、報表的編制及實驗用品的裝訂等。
(4)實驗報告考核:實驗報告是完成會計模擬實驗的書面總結,該環節主要考核學生能否依據實驗內容,結合相關制度及標準,提出問題,并聯系實際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等。
(三)實習(包括社會調查)
1.依據實際情況選擇實習單位,避免“放羊式”
實習,是學生了解社會、走向社會的必要準備。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講,通過實習,可以真正了解企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實際情況,包括工作環境、人際關系、專業運用等。而眼下,大多數學校將學生的實習選擇在最后一個學期。這一時期,學生面臨找工作、考研等諸多問題,大多數學生難以落實實習單位,實習往往流于形式,幾乎成為“放羊式”。基于此,學校合理安排實習時間,盡最大能力幫助學生聯系實習單位,使學生透過實習單位這個“窗口”了解社會,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做好準備。
2.實習過程“遙控”指導
學生實習時應帶著“任務”。實習前,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好實習的準備,安排好實習任務,使學生帶著問題實習、有目的地實習;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除親臨現場進行指導外,還要不時地進行“遙控”,跟蹤學生的實習情況并給予必要的指導,避免放任自流。
3.實結、實習報告
學生實習結束后,要以實習報告或實結的形式上交實習“成果”。實習報告或實結的形式可以是口頭的、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加書面的。指導教師通過與學生面對面交談,了解學生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給予必要的建議與指導,使學生通過實習,真正獲得一些必要的“社會經驗”,使實習成為學生正式走向社會前的一次“嘗試”。
(四)畢業設計(論文)
畢業設計(論文)是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綜合、總結與提升,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畢業設計(論文)在培養大學生探求真理、強化社會意識、進行科學研究基本訓練、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與素質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
1.畢業設計(論文)的類型
會計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要與所學專業及崗位需求緊密結合,尤其是高職高專學生的畢業設計,可以采取崗前實踐和畢業綜合實訓等形式,由指導教師與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共同指導,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進行選題,鼓勵學生撰寫應用研究型畢業論文。
2.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管理
畢業設計(論文)是會計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會計實踐教學的延伸。因此,加強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管理非常重要。
首先,教師在選題上要進行專業指導,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專業特點的要求,在學生的能力范圍確定題目。其次,在時間的要求上要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調研、搜集整理資料。再次,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中,指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管理與考核,建立必要的學生記錄卡,對學生進行跟蹤指導,確保論文的正常進行及按時結題。
3.畢業設計(論文)的考核
畢業設計(論文)的成績評定除加強答辯環節的成績外,還要重視學生過程環節的成績考核,如將學生的選題、開題報告、資料的獲取渠道、調研過程、中期報告、成果的實用性等都納入考核的范圍,以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有效避免論文、設計“走過場”。
三、結語
總之,會計實踐教學是提高會計教學質量,培養國家經濟建設所需實用型經濟人才的關鍵。改革傳統會計教學方法,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校企聯合及實踐教學場地,為實踐教學提供必要的條件;編寫實用案例教材、模擬教材、實訓教材,為教師順利開展實踐教學提供保障;提高教師的實踐經驗,從根本上確保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等,不僅需要學校加大實訓實踐教學的改革力度,同樣也需要全社會的支持,為學生的實習實踐提供必要的條件,政府也應在此方面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從制度上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
一、引言
會計教學倘若離開了實踐過程和實踐環節,就會使整個會計教學變成呆板機械的說教,會扼殺會計教學的生命力。然而,由于受師資力量、教學場地、教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會計實踐教學改革的效果一直不盡如人意。教師授課方式單一,學生被動學習,跟著教師和教材亦步亦趨,不去主動思考,更談不上創新。會計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如何用會計專業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如何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以增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及操作技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綜合運用的教學方式。實踐教學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本文試圖從會計實踐教學的幾個重要環節入手,對會計實踐教學的組織程序進行設計、探討,以求提供不同環境下會計實踐教學的組織程序,使會計實踐教學更具可操作性。
二、會計實踐教學程序組織
會計實踐教學主要包括案例教學、實訓教學、模擬教學、實習及社會實踐教學等環節,不同類型的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計劃中的地位、作用不同,分配的順序和時間安排也不完全相同,關鍵是要符合教學目標和培養目的的要求,適度把握、靈活運用,與相應的課程相匹配、協調。
(一)課堂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教師依據教學內容的要求,精心選擇相關案例,通過引導、啟發,使學生對教學活動有實質性的參與,成為真正的教學主體;通過案例分析,實現和達到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的要求。
1.確定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
案例教學并不是適合所有的課程或所有的教學內容。對于會計這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來講,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案例教學,能使學生深入理解會計理論知識,并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對于教師來講,首先要明確教學內容及教學目的的要求;然后分析達到教學目標應采取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即是否適合采用案例教學。
2.依教學內容選擇適當案例
確定了教學內容需采用案例教學,接下來就應搜集、選擇相關案例,并精心挑選最能體現教學內容要求的案例。會計學基礎、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及審計等會計專業課,都可以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由于我國目前缺乏相關的案例教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逐步搜集、積累會計教學案例,為案例教學提供“素材”。案例的選取:要特別關注國內、國際會計領域發生的重點“事件”,要體現其典型性和與教學內容的適應性。
3.分析案例,設計應討論和解決的問題
選好案例后,指導教師首先應詳細了解該案例的背景知識以及“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在此基礎上對案例的主要內容進行分析,依教學內容的要求提出應討論和解決的問題。提出問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及組織教學的時間要求等方面。如選取的是較大的案例,或是影響較大的“會計事件”,應提前讓學生搜集、了解與該事件有關的情況,以有助于學生對案例的深入分析。
4.組織討論,進行啟發、引導
教師依據案例設計好相關的問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討論的形式靈活多樣,可以是分組討論、課上討論、課下討論,也可以是師生共同討論等。教師應根據所討論問題的實際情況,隨時進行引導、啟發,打開學生的思路,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并承擔相應的問題。通過提出問題,一步步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而不是急于給出答案。
5.匯總討論結果,進一步啟發、引導
通過討論,學生對案例提出的問題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與解決方式,教師應發揮其作為一個“組織者”的作用。可以安排學生代表闡述自己的觀點,并以論據支撐自己的觀點,教師也可以與學生一起探討,并作最后“點評”。教師最后要闡明會計案例分析和評價的重點、難點,給出案例分析的整體思路,指出學生在分析問題的各環節存在的不足等,使學生逐步建立正確的思維方式,學會如何思考、如何學習。
(二)實驗室模擬實訓教學
會計模擬實驗,是通過模擬特定單位生產經營過程的經濟活動和業務事項,要求會計專業的學生充當其中的會計角色,依據所學會計理論知識對該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分析,深入理解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將會計理論運用到會計實際工作中去,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會計實際操作技能。多年來,會計模擬實驗教學對提高我國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合理組織設計模擬實驗教學程序,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值得探討。
1.設定教學目標
會計模擬教學(這里僅指綜合模擬實驗教學)是在學生完成會計相關專業理論課的學習后開設的,旨在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用所學會計理論知識指導會計實踐;要求學生站到一定的高度,從全局出發考慮模擬單位的會計核算與管理問題,綜合駕馭所學知識,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綜合運用,避免簡單機械地模仿,就“會計論會計”。
2.模擬單位情況介紹
會計主體的性質、規模等實際情況不同,所選擇的會計核算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在組織會計模擬實驗時,指導教師應指導學生了解模擬企業的有關情況,如企業的性質、規模、生產類型的特點、工藝流程以及內部規章制度等;如果有條件,盡可能地帶領學生深入相同企業進行實地考察,真正了解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增強學生對企業的直觀感受,為下一步的會計模擬實驗操作奠定基礎。
3.會計用品、參考資料準備
會計模擬實驗過程中,需要使用與企事業單位相同的會計核算用品,如各類記賬憑證、賬簿和報表等,以增強實驗的真實性。此外,會計模擬實驗是對會計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了確保實驗的順利實施,需準備必要的參考資料,如會計學基礎、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及會計法律法規條例等。實驗開始前,要求學生備好各類必需的實驗用品及參考資料,有助于會計模擬實驗的順利進行。
4.模擬實驗指導
(1)會計模擬實驗目標確定:會計模擬實驗的目標之一是提高學生會計操作技能,但絕不僅僅是“操作”,更重要的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將各項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各類知識融會貫通,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加深對會計核算規程和方法的深入理解與把握,增強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為將來盡快勝任會計工作奠定基礎。
(2)會計核算整體程序設計:會計模擬實驗,尤其是綜合實驗,在實驗前引導學生根據所學專業理論建立會計核算程序,打開學生的視野,避免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就事論事”,不能將企業的整個經濟活動統籌規劃、合理安排;會計核算程序也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賬務處理程序,了解賬證之間、賬賬之間和賬表之間的關系,以進一步進行財務分析。
(3)不斷提出“假設”:會計模擬操作雖然是對一個個具體經濟業務事項的會計處理,但指導教師應帶領學生進入“實戰”狀態,分析每一項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并不斷提出“假設”。因為企業總是處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經濟環境中,有的業務隨著環境條件的變化也會發生變化,而模擬企業的環境處在相對固定的狀態,這種“假設”能夠幫助學生積累實踐經驗,開闊思路,逐步提高職業判斷能力。
(4)實訓資料補充:目前市場上的模擬實訓教材可謂“五花八門”、“參差不齊”,在選擇質量較高的教材的前提下,以教學內容和實驗目標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補充,以提高模擬實驗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5)操作細節指導:會計工作要求會計人員具備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在具體的業務操作過程中,對于沒有任何實踐操作經驗的學生來講,他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指導教師在業務指導過程中,注重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通過會計模擬實驗,使學生經歷一次品格的磨礪,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在今后的會計實際工作過程中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
5.模擬總結、成績評定
成績考核是會計模擬實驗系統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模擬實驗質量、促進實驗過程順利進行的有力保證。為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實驗考核體系。實驗考核項目的確定,取決于實驗的要求、環節和具體內容。
(1)實驗態度考核:常言道,“態度決定一切”,將學生的實驗態度作為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學生對實驗的重視。
(2)過程考核:過程考核包括實驗紀律、實驗進度、實驗日記等環節。實驗過程考核是保證實驗有序進行及實驗質量的關鍵。
(3)實驗技能考核:實驗技能是整個實驗的核心,體現在實驗操作的各個環節,如憑證的填寫、賬簿的登記、報表的編制及實驗用品的裝訂等。
(4)實驗報告考核:實驗報告是完成會計模擬實驗的書面總結,該環節主要考核學生能否依據實驗內容,結合相關制度及標準,提出問題,并聯系實際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等。
(三)實習(包括社會調查)
1.依據實際情況選擇實習單位,避免“放羊式”
實習,是學生了解社會、走向社會的必要準備。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講,通過實習,可以真正了解企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實際情況,包括工作環境、人際關系、專業運用等。而眼下,大多數學校將學生的實習選擇在最后一個學期。這一時期,學生面臨找工作、考研等諸多問題,大多數學生難以落實實習單位,實習往往流于形式,幾乎成為“放羊式”。基于此,學校合理安排實習
時間,盡最大能力幫助學生聯系實習單位,使學生透過實習單位這個“窗口”了解社會,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做好準備。
2.實習過程“遙控”指導
學生實習時應帶著“任務”。實習前,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好實習的準備,安排好實習任務,使學生帶著問題實習、有目的地實習;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除親臨現場進行指導外,還要不時地進行“遙控”,跟蹤學生的實習情況并給予必要的指導,避免放任自流。
3.實結、實習報告
學生實習結束后,要以實習報告或實結的形式上交實習“成果”。實習報告或實結的形式可以是口頭的、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加書面的。指導教師通過與學生面對面交談,了解學生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給予必要的建議與指導,使學生通過實習,真正獲得一些必要的“社會經驗”,使實習成為學生正式走向社會前的一次“嘗試”。
(四)畢業設計(論文)
畢業設計(論文)是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綜合、總結與提升,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畢業設計(論文)在培養大學生探求真理、強化社會意識、進行科學研究基本訓練、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與素質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
1.畢業設計(論文)的類型
會計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要與所學專業及崗位需求緊密結合,尤其是高職高專學生的畢業設計,可以采取崗前實踐和畢業綜合實訓等形式,由指導教師與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共同指導,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進行選題,鼓勵學生撰寫應用研究型畢業論文。
2.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管理
畢業設計(論文)是會計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會計實踐教學的延伸。因此,加強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管理非常重要。
首先,教師在選題上要進行專業指導,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專業特點的要求,在學生的能力范圍確定題目。其次,在時間的要求上要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調研、搜集整理資料。再次,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中,指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管理與考核,建立必要的學生記錄卡,對學生進行跟蹤指導,確保論文的正常進行及按時結題。
3.畢業設計(論文)的考核
畢業設計(論文)的成績評定除加強答辯環節的成績外,還要重視學生過程環節的成績考核,如將學生的選題、開題報告、資料的獲取渠道、調研過程、中期報告、成果的實用性等都納入考核的范圍,以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有效避免論文、設計“走過場”。
三、結語
總之,會計實踐教學是提高會計教學質量,培養國家經濟建設所需實用型經濟人才的關鍵。改革傳統會計教學方法,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校企聯合及實踐教學場地,為實踐教學提供必要的條件;編寫實用案例教材、模擬教材、實訓教材,為教師順利開展實踐教學提供保障;提高教師的實踐經驗,從根本上確保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等,不僅需要學校加大實訓實踐教學的改革力度,同樣也需要全社會的支持,為學生的實習實踐提供必要的條件,政府也應在此方面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從制度上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
一、明確審計人才培養目標
我國高等審計專業的教育目標是:“培養能在企事業單位、師事務所、管理部門、單位、機構從事審計實際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按照這一要求,我們長期以來把教育目標定位在培養從事審計職業的工作者。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審計作為一種職業在工作范圍、服務本質和上迅速擴張,出現了審計畢業學生與需求的不適應性。原因在于: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合格的審計人員,而且需要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修養和豐富的知識技能、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復合型人才。基于以上需要,筆者認為審計專業教育教學論文目標應是培養他們作為一名審計人員所應具備的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創業能力和職業道德修養,使其具有終生學習的能力,以適應審計環境的變化,而不是訓練學生在畢業時即成為一名專業審計人員。
審計學科具有很強的性、實踐性及其與相關學科的滲透性。審計專業教學論文工作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努力實現高素質審計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教育部大力實施“高等學校教學論文質量和教學論文改革工程”,強調以質量建設為核心,積極推進高等教育的質量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審計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方面由于經濟環境的日益復雜,機和技術的廣泛應用,審計的難度增大,審計風險大增;另一方面,對會計信息質量和及時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進而提高了對審計工作質量客觀性和公正性的要求。面對日益復雜的業務,審計人員不僅要系統掌握本專業知識,具備從事本專業的工作能力,而且還要具備適應未來復雜多變的會計、審計環境的能力和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要求審計人員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水準和團隊互助精神。培養一批理論知識、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協調發展和適應能力強、知識結構完整、職業道德素質高的審計人才,是審計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標。
二、改革審計教學論文傳統模式
審計作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有著獨特的教學論文,而我國高校審計專業教學論文辦法,還是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講授法,課堂教學論文基本上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重理論、輕實踐,忽略了教師和學生的充分交流,學生缺少主動提出新問題的探索能力。盡管大多數教師很清楚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論文工作中,往往還是走“填鴨式、滿堂灌”的老路子,嚴重壓縮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導致學生走向工作崗位不能很快適應審計環境及審計業務的需要。這種傳統教學論文模式不能很好地順應審計專業教學論文規律,直接制約著審計專業教學論文改革,未來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它已不適應教育發展的要求,必代之以先進的、合理的、適合學生發展的、能夠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實踐能力的辦法,案例教學論文法的實施勢在必行。
由于審計行業是一個高智力行業,對審計人員與一般財會人員在專業素質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集中體現在審計工作的全過程對審計職業判斷的依賴性,而職業判斷的依賴性又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審計人員的專業實踐經驗,這種職業的特點使得審計專業教學論文比其他學科更加注重基于實踐的案例教學論文。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各國有關專家意見的調查,案例研究對能力、人際關系能力的培養、知識的傳授、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知識保留的持久性方面都具有獨特的作用。隨著教育教學論文觀念的更新和知識信息時代的到來,審計教學論文改革已成為審計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大課題,深入探索審計教學論文規律,廣泛實施案例教學論文辦法,以便在教學論文辦法和教學論文內容安排上適應全面培養審計專業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三、運用審計案例教學論文
學校不能滿足學生到師事務所進行直接實習的要求,但可以積極采取間接實踐形式,如校內審計模擬操作、課堂案例教學論文等有效形式。案例教學論文法是指審計專業教師以案例為基本素材,提煉和采用審計實踐中的一些典型例子,對原理、和道理進行解釋,將審計理論知識描述以案例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進入審計情境現場,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突破教學論文中的難點,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專門技術辦法。案例教學論文主要不是研討理論本身,而是運用理論知識來解決實踐問題,它要求學生實現從理論到實踐體驗的飛躍,在于它不僅使學生能夠獲得知識,而且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受到多方面的鍛煉,它適合對審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能力的培養。
審計專業教師在應用案例教學論文法時,適當地選用案例教學論文形式,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論文目的、不同的教學論文階段、不同的教學論文課程選用不同的審計案例教學論文模式。一般有以下三種:
(一)案例教學論文與理論教學論文相結合,以理論講述為主,再結合相關理論講案例。比如在講授《審計學原理》課程時,由于學生剛接觸專業知識,可以理論講授為主;教材中對審計業務約定書的講解,只是寫明應包括的和層次,學生學習時感到抽象,又不好掌握。教師如果將一份真實的審計業務約定書或帶有一些不完善、有毛病的審計業務約定書交給學生判斷,學生學習時就會感到直觀實際,教學論文效果明顯提高。
(二)以案例講述為主,將理論融于案例之中,通過對案例講授、分析和討論,歸納理論。比如在講授《效益審計》課程時,可以案例講述為主,將理論融于案例之中。如講解對企業進行財務報表延伸的效益審計時,教師可以先從案例庫中選用某單位連續三年真實合法的財務報表及有關資料,要求學生根據案例資料做好編制動態比較財務報表、測算各項評價指標、對比標準進行評價等多項工作;在此基礎上教師適當地提示學生們自己分析,獨立完成上述業務操作過程;接著在小組相互交流,在班內討論,評選出學生完成情況的等級;最后由教師對這次實際業務的操作進行講評,總結出學生們的優缺點及注意事項。
1.選題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培養單位、指導教師和研究生本人必須高度重視學位論文選題工作,要根據本專業的具體情況,高標準,高質量的做好選題工作。
1.選題應從所屬一級學科出發,選擇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有一定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的課題。
2.選題應盡量結合導師的科研課題。研究生在選擇不屬于導師研究領域的課題時,必須事先取得導師同意,并在導師及指導小組指導下進行工作。
3.指導教師應充分了解研究生的專長和不足,有針對性地指導研究生選題。
4.碩士生的選題應體現對研究課題的新見解,要范圍適宜、目標明確,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或實用價值。
5.博士生的選題還應考慮到有一定的先進性和適當的難度,體現科學性、創新性和可行性。
2.開題題報告
在確定論文課題后,研究生應在經過大量調研、查閱文獻資料、了解本學科研究前沿動態的基礎上撰寫不少于5000字的開題報告。開題報告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闡述所選課題的來源和選題的依據及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意義、價值。
2.該課題的文獻綜述,須詳細闡述國內外有關文獻在該研究方向的動態。并將研讀的文獻目錄在選題報告的附錄中一一列出,博士不少于120篇,其中外文文獻不少于60篇;碩士不少于80篇,其中外文文獻不少于30篇。
3.研究內容,包括創新性及要解決的問題。
4.闡述研究工作的計劃、確定的技術路線和實施方案,及擬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5.該課題達到的預期效果。
6.闡述課題研究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和措施。
7.估計該課題的工作量和所需經費。
3.開題報告會
1.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撰寫完開題報告后應在第三學期,最遲在第四學期前四周公開舉行開題報告會。博士研究生撰寫完開題報告后應在答辯前至少2個學期公開舉行開題報告會。
2.開題報告前,研究生要填寫“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選題情況表”(以下簡稱“選題情況表”)中的有關內容,交導師審查合格后,由導師確定開題報告會的日期及參加開題報告會的專家名單,專家人數不少于3人。開題報告會的主持人可由導師擔任。
3.開題報告應提前三天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統”公布。
4.開題報告會的程序:
⑴ 主持人宣布開題報告會開始,并宣布開題專家組成員名單。
⑵ 研究生做開題報告,時間為15—30分鐘。
⑶ 專家對選題報告提出質詢和研究生回答質詢。
⑷ 專家組對選題報告進行認真而充分的討論,提出具體意見,并給出通過或不通過的結論。
⑸ 主持人宣布開題報告會結束。
5.開題報告會的主持人應匯總與會專家對選題的評價和意見,每位與會專家要在“選題情況表”上簽名。
6.開題通過的研究生可進入學位論文環節。開題未通過的研究生應按照專家的意見認真修改,重新開題。
4.其它
1.開題通過后,研究生應根據專家的建議,制定出選題修改計劃。然后將修改后的“開題報告”和“選題情況表”交所在研究生培養單位,由分學位評定委員會對所有選題情況進行審核。因特殊原因在第四學期結束前仍不能進行開題報告者,必須在第四學期結束前,向所在研究生培養單位提出推遲開題的書面申請,并注明預期開題時間。
2.同等學力申請學位的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要求參照此辦法執行。
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1.論文選題的基本要求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論文選題必須結合專業學位培養目標和特點,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專業學位的具體特點,高標準,高質量的做好選題工作。
(一)工商管理碩士(MBA)(含高級工商管理碩士(EMBA))
工商管理碩士主要培養的是應用型高層次的工商管理人才,論文選題應在研究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我國改革與建設、企業管理或工作單位的實際需要,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論文選題應體現實用性、前瞻性、新穎性、重要性。
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論文應具有一定理論深度、有獨立見解,正確運用研究方法;主要考察其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可操作性;應體現MBA研究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調查研究能力;論文形式可以是專題研究,也可以是高質量的調查報告以及編寫高質量的案例等。
(二)工程碩士(ME)
工程碩士主要培養的是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論文選題要與企業的生產實踐相結合,應直接來源于生產實際或具有明確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實際應用價值,選題應體現科學性、應用性、先進性、效益性。
工程碩士的學位論文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工程技術項目的設計或研究專題,可以是企業技術攻關、技術改造項目的子項目,可以是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的研制開發。論文應表明作者具有獨立擔負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并在解決關鍵性生產問題上有創新;或設計的工藝、產品有新穎性和實用性;或研制的成果(技術)有較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公共管理碩士(MPA)
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應緊密結合我國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實際,針對政府部門與非政府公共機構的公共管理實踐需求,在研究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工作積累和研究特長進行選擇。選題主要反映公共管理某一領域具有實際意義的問題,鼓勵和提倡結合個案進行應用性研究。選題應體現實用性、理論性、效益性。
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論文可以是專題研究論文、調研報告、案例分析報告、重大公共管理問題對策研究等為主要形式進行。論文應體現MPA研究生綜合運用公共管理學科及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方法分析與解決現實公共管理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在管理思想或理論方法上的創新能力。
(四)資產評估碩士(MV)
資產評估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是:面向資產評估行業,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系統掌握資產評估基本原理,具備從事資產評估職業所要求的知識和技能,對資產評估實務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強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的資產評估專門人才。
資產評估碩士學位論文選題應來源于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學位論文須與資產評估實踐緊密結合,體現學生運用資產評估及相關學科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資產評估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類型可以是理論研究、調研報告、案例分析、畢業設計等。
(五)體育碩士(MSPE)
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系統專業知識的高層次、應用型體育專門人才。
體育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應緊密結合運動技術教學、運動訓練、競賽組織及社會體育指導等實際,注重針對性、實用性,并具有一定的理論性。論文形式可為專題研究報告、典型案例分析、體育教學與訓練和重大競賽活動實施方案等。
(六)藝術碩士(MFA)
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為高層次、應用型藝術專門人才,包括音樂、戲劇、戲曲、電影、廣播電視、舞蹈、美術、藝術設計等藝術創作領域。
藝術碩士學位論文寫作必須與藝術創作實踐緊密相聯,根據創作領域,結合作品展映或舞臺表演創作實踐,在對作品進行專業分析和理論闡述的基礎上完成。
(七)翻譯碩士(MTI)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為具有專業口筆譯能力的高級翻譯人才。
翻譯說學位論文必須與翻譯實踐緊密結合,可采用翻譯項目的研究報告、實驗報告或研究論文等形式。
(八)會計碩士(MPAcc)
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為培養高層次、應用型會計專門人才。
會計碩士學位論文選題應緊密結合會計實務。論文形式可以是研究報告、調研報告或案例分析報告等。論文應體現學生運用會計學科及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方法等分析與解決會計實際問題的能力。
(九)工程管理碩士(MEM)
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掌握系統的管理理論、現代管理方法,以及相關工程領域的專門知識,能獨立擔負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計劃、組織、協調和決策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工程管理專門人才。
工程管理碩士學位論文選題應密切結合工程管理實際,學位論文應體現學生運用工程管理及相關工程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工程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學位論文可以是工程管理項目設計、專題研究或案例分析報告。
2.開題報告
在確定論文課題后,研究生應在經過大量調研、查閱文獻資料、了解本研究領域前沿動態的基礎上撰寫不少于5000字的開題報告。開題報告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闡述所選課題的來源和選題的依據及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意義、價值。
2.該課題的文獻綜述,須詳細闡述國內外有關文獻在該研究方向的動態。并將查閱的文獻目錄在選題報告的附錄中一一列出。
3.研究內容。
4.闡述研究工作的計劃、確定的技術路線和實施方案,及擬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5.該課題達到的預期效果。
6.闡述課題研究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和措施。
7.估計該課題的工作量和所需經費。
3.開題報告會
1.學制為兩年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撰寫完開題報告后應在第二學期末或第三學期初公開舉行開題報告會;學制為三年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撰寫完開題報告后應在第四學期末公開舉行開題報告會。
2.開題報告前,研究生要填寫“中國礦業大學專業學位研究生選題情況表”(以下簡稱“選題情況表”)中的有關內容,交導師審查合格后,由導師確定開題報告會的日期及參加開題報告會的專家名單,專家組人數不少于3人。開題報告會的主持人可由導師擔任。
3.開題報告應提前三天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統”公布。
4.開題報告會的程序
⑴ 主持人宣布開題報告會開始,并宣布開題專家組成員名單。
⑵ 研究生開題報告時間為15—30分鐘。
⑶ 專家對選題報告提出質詢和研究生回答質詢。
⑷ 專家組對選題報告進行認真而充分的討論,提出具體意見,并給出通過或不通過的結論。
⑸ 主持人宣布開題報告會結束。
5.開題報告會的主持人應匯總與會專家對選題的評價和意見,每位與會專家要在“選題情況表”上簽名。
6.開題通過的研究生可進入學位論文環節。開題未通過的研究生應按照專家的意見認真修改,重新開題。
4.其它
2案例教學法引入非會計學專業“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具體運用
2.1認真選取課堂教學案例
由于非會計學專業學生的財務基礎普遍較差,對于財務知識的理解難度較大,所以教師在講解“財務報表分析”的具體知識點時,教師可以事先設計好相應的課堂知識點案例,并將這些知識點案例穿插在課堂理論教學中,通過某個具體的案例分析來增強學生對具體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逐步引導學生剝去案例非本質的細節,揭示其內部隱含的深層次問題。例如,在講授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質量分析時,可以引入草原興發的案例,通過對草原興發2004~2006年的年報進行背景介紹和分析后,教師可以提出下面啟發式的問題:連續多年的年報數據都顯示草原興發的現金比率極高,且95%以上的現金都集中在母公司,然而母公司為什么要囤積這么多現金?為何多年來企業的現金又沒有太多變化呢?企業在擁有12億現金的情況下,為何依舊資金緊張,原因何在?提出以上這些問題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抽絲剝繭,一步步分析年報數據和相關資料,進而查出草原興發虛造銷售收入、利潤做假等違規行為,使學生對企業貨幣資金的質量分析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2.2合理布置作業案例
為了加強學生對某些重要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在講授完基本理論后再布置一定的案例作業,讓學生根據課堂教學要求對案例進行分析,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這類作業案例通常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由任課教師為學生挑選出有價值和代表性的案例,根據教學進度給學生指派相應的課外作業任務,讓學生開始資料查找和報表分析工作。第二階段是案例的課堂討論和教師講評階段。每章的內容講完之后,教師安排出1~2節課的討論時間,讓學生進行開放的課堂案例討論,讓學生通過相互切磋及交流,學習如何在友善的氣氛下,建立自己的看法,并為自己的立場辯護及與對方爭辯[4]。最后由任課教師對學生討論的案例進行客觀評價和總結,指出學生在案例分析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引導學生客觀、全面、科學地分析企業財務報表。例如,在講解企業償債能力、獲利能力和營運能力分析時,可以選取寶鋼股份、華誼兄弟和科龍電器近三年的年報資料作為分析案例,為學生分派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案例分析過程中不斷鞏固知識點,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3科學安排綜合分析案例
為了加強學生對企業財務報表整套分析流程的掌握,教師可以根據學時安排和教學要求設計綜合分析案例,培養學生對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全面綜合分析的能力。這種綜合案例分析主要是通過項目教學來實現。具體操作方法如下:每個學期的第一節課,教師就把本學期的綜合案例分析任務布置下去,鼓勵全班學生按自愿原則組成學習小組,一般12-15人一組,根據班級總人數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選取一家本組成員都比較感興趣的上市公司作為項目研究對象,收集該公司近幾年的財務報表,在期末規定的時間以小組討論匯報的形式完成財務報表分析的幾大模塊,最終提交財務報表綜合分析報告,并以PPT的形式在全班進行討論和展示。由于每個上市公司的信息量和財務報表數據量都比較大,因此,每個大組內部又可以根據自愿原則分成若干個2-3人的小小組,每個小小組只負責財務報表分析中的一個模塊,這樣由全組成員相互分工合作最后協同完成任務。將這種綜合案例分析法由始至終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得學生根據教學進度邊學習邊收集資料,邊學習邊模擬操作,課程講授完了,學生也熟悉了基本的操作流程,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
3非會計學專業“財務報表分析”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評價
自2011年起,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在經濟學、金融學和金融工程三個非會計學專業中同時開設了“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作為該課程的任課教師之一,本人自2012年起嘗試在三個專業的“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中運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三年來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一是充分激發了非會計學專業學生選修“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課題組對2010級金融、2011級經濟和2012級金融工程共計324人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在“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網上選課階段,這三個非會計學專業學生對該課程的選修率達到了97.1%,82%的選修學生都反映他們在聽了學長對該課程的介紹后,對“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不再那么懼怕,無論是課程的參與度,還是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有了很大提高。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該課程的帶動下,對財務的其他課程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選修了管理學院和其他高校開設的財務專業課程,拓展了知識面。二是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為了完成作業案例和綜合案例分析,學生們要利用課余時間積極收集資料,進行案例準備,他們不僅要學會如何下載企業年報,還要學會如何閱讀和分析財務報表,如何撰寫財務分析報告。通過小組分工合作,他們不但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分工完成任務,增進了同學間的交流,提高了團隊協作能力,而且學會了幻燈片和Flash的制作方法,掌握了EX-CEL、Word和PPT等計算機操作軟件的運用,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三是明顯提升了課程的教學效果。通過對2010級金融、2011級經濟和2012級金融工程共計280人選修學生的調查,87%、89%和91%的學生表示他們喜歡這種開放式的案例教學方法,不喜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該課程的課時總數太少,案例分析會占用他們較多的課外時間。三個專業的期末考試合格率分別為79%、82%和83.3%,主觀題的得分率分別為78%、81.5%和85%,說明經過案例教學法的運用,學生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有了一定提高,教學效果有了明顯提升。54%、61%和67%的學生表示,在案例分析教學方法的帶動下,他們的資料收集能力、論文寫作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了學校組織的“大學生挑戰杯”比賽和“論文創新”比賽并獲獎。四是提高了任課教師的自身素質,完善了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對于案例教學法的成功應用至關重要。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案例教學法讓任課教師從課堂教學的“主導者”逐漸變成了課堂教學的“引導者”。無論是課堂教學案例的選擇,還是作業案例的布置,都需要任課教師在其中起到重要的組織、協調和引導作用,這對教師的職業素養和知識結構提出了極大挑戰。通過案例教學方法的嘗試,本課題組教師注重持續學習、相互切磋、日常積累和創新實踐,不僅順利完成了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目標,而且鍛煉了教師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增強了教師課堂駕馭能力和組織能力,完善了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
目前,全國各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都把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作為突破口,以期培養出既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又具備過硬實際操作能力的具有競爭力和獨特個性的高素質財務管理專業人才。
我校財務管理專業在教學計劃中和教學實踐中,根據以學生為中心的全過程實踐、與主干課程相對應、全過程質量監控的原則,建立了“圍繞一個中心,建立五個系統,強化兩方監控”的創新運作模式,即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中心,建立課堂實踐教學子系統、實驗室實踐教學子系統、實習子系統、社會實踐子系統及畢業設計(論文)子系統等五個系統,對學生進行漸進的系列實踐培訓與鍛煉,通過強化教學管理部門和專家組對實踐教學的監控和指導,提高實踐性教學質量,具體做法如下。
一、課堂實踐教學系統
課堂實踐教學子系統的內容和形式靈活多樣,根據課程特色和需要進行了“焦點式”教學、案例教學、“以能力培養為重點的互動式教學模式”、“原理講解+討論與案例分析+操作與見習”、課程論文與設計、模擬學術會議討論、辯論會等諸多教學方法的探索,并充分利用了電子課件、視頻材料等形式新穎的多媒體和網絡平臺等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求知欲,培養了學生的查閱、分析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縮小了課堂與實際工作的差距,提高學生的現實適應能力。
二、與主干課程相對應的實驗室模擬實踐教學子系統
財務管理本科專業開設了與主干課程相對應的模擬實踐課程如下:①會計手工和電算化“雙軌”模擬實習:會計手工模擬實習軟件是我校教師與專業計算機公司合作研發的成果,從原始單據的填制,到報表的編制的過程,完全模擬會計手工做賬流程;會計電算化實驗可運用金碟K/3企業管理軟件進行會計電算化模擬。這項實驗項目的物化成果為分別建立一整套憑證、賬簿、報表。與該實驗項目相對應的專業課程為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②財務管理模擬實踐:可運用金碟K/3企業管理軟件進行財務管理、運用EXCEL進行財務分析和預算管理等模擬實習。這項實驗項目的物化成果是財務分析報告、單項和綜合案例分析報告。與該實驗項目相對應的專業課程為財務管理、財務報告分析和預算表等。③項目評價模擬實踐:可運用項目評價專業軟件進行模擬實習。這項實驗項目的物化成果是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與該實驗項目相對應的專業課程為技術經濟學、項目可行性分析等。④審計實務手工實驗: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實踐指導書和所給的審計實例在會計模擬實習室進行具體的實驗操作。這項實驗項目的物化成果為審計工作底稿和審計報告。與該實驗項目相對應的專業課程為審計學、中級財務會計等。⑤證券和期貨交易模擬實踐:證券與期貨信息通過衛星天線接收器接收深圳金中訊財經資訊公司證券和期貨的實時行情,推薦學生使用wind金融分析數據庫、天相證券投資分析系統等采集數據和進行分析,學生可以在機房進行與在證券交易所完全相同的各種操作與分析。這項實驗項目的物化成果為實驗報告,報告內容為證券、期貨投資的操作步驟、操作理由、事后反饋和投資總收益等。與該實驗項目相對應的專業課程為證券投資學、期貨與期權市場等。⑥統計模擬實踐:運用SPSS或SAS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和案例分析,這項實驗項目的物化成果是實驗報告。與該實驗項目相對應的專業課程為統計學。這些模擬實習課程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實習子系統
實驗室模擬實習雖然提高了學生的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模擬的結果畢竟與現實的工作環境有一定差距。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應變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院采取了以下措施以保證校外實踐能收到良好的實習效果:一是,建立大學本科階段全過程的實習子系統。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實習內容,建立金工實習、認識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等完善的實習體系;二是,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和維護。實踐基地是實踐教學的載體,是學校的“練兵場”,是學生的“習武地”。我院與衡陽探礦機械廠、水口山礦務局、株洲冶煉廠等企業、商業銀行等單位建立起合作伙伴關系,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包含保密條款的實習合同,明確職責,履行手續。每年按計劃、按比例、按照實踐教學的基本內容實施實踐教學。這樣不僅給實習單位帶來了效益,也節約了教師聯系實習單位上的時間、精力和實習經費。在實習指導上,安排經驗豐富的學校教師及實習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負責學生實習,探索出課題式專業實習等實踐教學創新模式,并且聘請企業財務管理人員介紹該企業財務管理業務。
四、社會實踐子系統
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加科研、創新活動:①鼓勵學生參與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和課外技術服務;②結合我院正在推行的本科生導師制工作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并公開發表的論文,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③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如組織學生參加全國的大學生創業大賽、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等。通過競賽不僅可以發現、選拔優秀人才,還可以鍛煉、培養優秀人才;④鼓勵學生在學好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同時,參加社會認可的資格考試,提高就業能力。實踐證明,這些科研和創新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競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個人才智有機會在更廣闊的空間里得以充分發揮。
五、畢業設計(論文)子系統
畢業設計(論文)堅持學用結合,畢業論文教學要堅持將產學研相結合貫穿畢業論文教學環節的全過程,論文題目要求來源于企事業、科研所,鼓勵學生直接到就業單位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參與企業或科研單位的實際工作。為保證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建立了畢業論文的選題、申報、審核機制,成立畢業論文評審小組,具體過程如下:①選題。通過教師和學生雙向選擇選題、開題申報、下達任務書、兩次專家選題審查等環節,保證選題符合培養目標要求;②畢業設計(論文)形成過程中,建立有效的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管理模式和監控制度,重視研究和解決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配備專人監督和檢查論文質量,并及時反饋給指導老師和學生,同時采取延緩畢業設計(論文)時間、聘請專家實施論文抽檢和公開答辯等舉措,不斷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胡愛榮.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財會月刊(綜合),2005,(8)78-79.
[2]張功富.關于大學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教學體系的研究.會計之友.2004,(5):15-16.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3)07-0019-02
隨著社會快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為了使得學生畢業后能更快地適應社會需要,在校學習期間,教師針對不同的課程,應適當調整教學方法,選擇有利于學生掌握,并能快速適應社會需求的方法。案例教學法就是眾多教學方法中的一種。
案例教學是指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相關基礎知識后, 通過對當前有代表性的案例的分析, 讓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對實際案例的分析和認識, 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該方法最早是在哈佛商學院的MBA 教學中采用的。國內外采用這種方法后已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但在管理會計學科中運用不多,尤其是在本(專)科教學中的應用更少。而管理會計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最終目的的會計信息處理系統,運用一系列專門的方法,通過確認計量、歸集、分析、編制與解釋、傳遞等一系列工作,為管理和決策提供信息,并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的一門學科。其研究對象是企業的經營活動,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這些特點決定了在管理會計學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而案例教學是實踐教學的基礎。
一、管理會計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采用的是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扮演著被動學習的角色,缺乏學習的熱情與興趣。對于管理會計這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來說,更是如此。而引入案例教學,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給予相應的實際案例進行分析,能將所學的理論應用于實際,一方面,學生感覺所學知識能在實踐中應用,比較有吸引力;另一方面,管理會計學的理論的運用是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相關信息,在案例分析所得出信息后,學生感覺在以后自己創業過程中,將懂得如何決策,非常有價值。因此,采用案例教學可以將教學模式多樣化,改變學生的角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案例分析的基本步驟是識別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對策或建議。開展案例教學,將企業各種管理場景呈現在課堂,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可以當事人的身份對企業各種管理現象進行思考和分析,努力探尋提高企業價值之路。通過案例中企業的成敗經驗與教訓,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和建議,加強在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歷練自己的判斷能力,從而提供自身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三)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個性化發展
案例教學法的真正目的不是在于學生記住理論知識,而是根據案情,使學生主動獨立思考,鍛煉學生面對不同經濟現象下,如信息不完全、條件不確定的時候,如何節約成本、做出正確的決策,幫助企業向前發展。因為每個案例的最后都會有幾道問題,例如:如何解釋這種想象?該怎么辦?等等。要完成這樣的案例分析,學生必須要經過周密的思考才可能回答出來,僅僅憑書本得到的答案是不全面和不真實的。案例教學注重的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比如,思考的角度和方法,而不是在乎答案的正確性與否。不同的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角度都會存在差異,會有各自獨特的見解。因此通過案例分析,學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維,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不斷培養和提高。同時, 又因其倡導多向性、發散性的思維方式, 不求唯一答案, 不求聚合效應, 從而創造力及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培養。
(四)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案例分析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之前,要事先對案例進行調查、分析與研究,在這樣的實踐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多方面考慮理論知識的運用,而不局限于教材所授內容,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從多角度分析和總結。因此,采用案例教學,對教師的要求也比較高,因而也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管理會計案例教學的實施
案例教學沒有固有的模式,應該根據具體教學內容來具體安排。筆者認為,案例教學可以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具體分為以下以幾個方面。
(一)課前案例引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新課程開始之前,導入相關案例,尤其是案例中提出的某些問題,學生對此不甚理解,此時,學生必然極為渴望知道問題的緣由,因此帶著問題開始新課程的學習,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管理會計學的第二章中,學習完成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之前,學生們都不知道這兩種方法究竟是如何進行計量的,以及兩種方法之間的區別,這時可以先導入這樣的一個案例:某企業原來是按各部門的銷售額對經理進行考核,現調整為按利潤進行考核,某經理在這一年中努力工作,在成本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加大促銷力度,增加銷售渠道,通過了解客戶需求的變化靈活調整生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當年銷售增加了20%。庫存量從年初的10000件下降到2000件,可期末當這位經理查看會計人員編制的利潤表時,當年利潤不但沒有上升,反而是大幅度的下滑,這究竟是為什么?以這種方法進行考核是否合適?對于這種現象,所有的學生也都非常疑惑,但如果要了解這是為什么,學習完接下來的理論就非常清楚了。因此學生們對接下來的課程學習,興趣將大大提升。
(二)課堂案例式講解,提高課堂講授的趣味性和學生的記憶效果
單純的理論學習,學生會覺得較為枯燥。在課堂上,新的課程開始之前,先提出相關案例,讓知識點融合于案例之中。作為管理者,進行相關決策時,需要哪些信息,根據所需的信息,對案例逐步進行分析,分析的要點,就是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如此一來,學生會隨案例的分析而進入理論的學習,這樣,學生不但不會覺得學習是一個枯燥的過程,反而會覺得學習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對于理論知識的記憶也更為深刻。
(三)課后案例分析,提高學生利用相關知識點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根據所學的理論,讓其更好的掌握和理解,進行案例分析。這里的案例分析在教師做好準備后,主角是學生,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根據教學內容選擇相關案例。教師一般根據每次的教學內容來選擇合適的案例作好準備。
其次,討論前,教師設計案例時,要注意這幾個方面:一是設計的案例要突出所要運用的理論知識點,二是要便于課堂討論;三是要能吸引學生的興趣。
第三,案例的分析與討論。學生對案情進行分析和討論,最好安排分組進行討論,教師在必要的時候可做適當的提示,最后通過各組的代表陳述各組的觀點。這個過程相對較長。
第四,對案例討論后進行總結。案例討論結束后,根據各組所發表的觀點,教師及時進行引導和點評,形成案例的總結。總結不是案例的標準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討論所涉及的理論知識、討論的難點、重點,需要深入思考之處等,以及本次討論的成功之處和有待提高的方面。同時也需要對學生進行點評,來激發學生學習與思考的熱情與興趣,并根據表現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計入平時成績。
最后,撰寫案例報告。教師在討論后,應布置學生對本此案例討論進行總結,撰寫案例報告。教師要及時歸納和總結,并點評案例分析的思路、分析方法是否正確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可行,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確, 學會取人之長, 補己之短。學生在撰寫完案例報告后,教師應對其打分并作出評價,也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
三、案例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案例的選取要具有典型性和吸引力
在案例教學開始前,教師在選取案例時,要根據分析的重點來進行選擇,要具有典型性,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可選取一些較著名的企業、公司的內部管理情況的案例。如乳制品行業的伊利和蒙牛、美的和九陽兩個勢力相當的公司生產的豆漿機來分析其定價決策,選取豐田等日系汽車制造業的成本情況來進行于本量利分析等。學生對這些企業或公司都有所了解,甚至非常熟悉,因此在分析的過程中,學生較為有吸引力。
(二)傳統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
案例教學雖然具有很多方面的優點,但不能完全取代傳統講授的教學方式。因為理論與方法是案例分析的前提,每章節的重點、難點等仍需要通過傳統教學方式來進行適當講授。在管理會計學中,首先要通過講授法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為案例分析提供理論基礎。因此,采用案例教學應與傳統講授教學結合起來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手段
雖然案例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們理論聯系實際,但畢竟只是桌面上的場景和數據。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技能,提高學習能力,還應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例如,到具體的公司、企業進行實習,進行實際的計量和分析、決策;進行管理會計的模式實訓;針對具體章節的理論撰寫自己的看法和認識等相關的論文;定期進行測試等。
(四)正確把握教師與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角色
在案例教學中,要扮演好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在理論學習前的案例引入時,教師是主角,引入案例,使得學習充滿疑惑。在理論課學習的過程中,根據案例來進行學習時,教師和學生是一起進行的,教師引導,提出知識點,學生學習,兩者都很重要。在課程學習后的案例分析中,教師只是導演,學生是主角。教師只是做好案例分析前的準備工作,后面的主要工作都應該交由學生來完成,在必要時,可以給予相關的提示和引導。
管理會計是一門與實踐聯系較為緊密的課程,采用案例教學,將有利于學生對課程理論的掌握和理解,理論聯系實際,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走向社會后盡快地融入工作,學以致用。在采用案例教學同時,也可到具體的企業進行實習、進行管理會計實訓等其他的教學方法幫助實現學生對理論的加深和鞏固。
參考文獻:
[1]孫茂竹,文光偉,楊萬貴.管理會計學:第五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案例教學法是教師按照課程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將工作中的課程情境進行典型化的處理后,將其進行模擬成讓廣大學生分析思考與判斷的典型案例,并采用讓廣大學生獨立研討與互相討論的方式,來提升廣大學生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將案例教學法運用到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成為當前重大社會課題。
一、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法中使用“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性
會計學要求將會計的基本理論和實踐有效的結合起來,并且能展開創新。在當前的中等職業院校中,對會計方面的理論講解的比較多,但是對實踐方面的應用卻關注的比較少。這樣做的后果是會計理論方面做得比較好,但是在實際工作當中,對于如何才能將會計理論方面的知識運用到實踐過程中去更好的指導實際的工作,去處理實際的問題等方面,卻顯得力不從心。“案例教學法”切實有效的解決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互脫節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對實際工作的場景展開現場模擬,讓學生在模擬操作的過程中有了實戰的經驗,再加上老師悉心的點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所以。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對會計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案例教學法”在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案例設計做到啟發性與實踐性
中職會計專業的教師在使用案例教學法的時候,需要在課前對案例進行精心設計,并且考慮多個學科的知識,充實會計專業的基礎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經濟學方面的知識,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案例的設計要注意做到啟發性與實踐性。啟發性指的是在案例當中蘊含問題,而問題能夠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并且能夠讓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也就是給學生能留下思考的空間。另外,還要注意案例的答案是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討論才得到的,在課本上并不存在現成的答案。例如在講授“現金流量表”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下面的案例:某企業產品的銷售額一直呈現上升趨勢,并且查看其利潤表發現其利潤也一直處于上升期,但是該企業沒有支撐多久就破產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教師要想讓學生了解“現金流量”對于企業的重要意義,則需要經過思考、討論與分析的過程,并且將這一過程能內化為學生的潛力。通過案例討論能夠讓學生對會計工作產生足夠的興趣,還能夠為今后的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另外,案例的設計還要注意做到實踐性。教師設計的案例要符合當前的工作實際,這也是由中專會計教學的基本特征所決定的。案例選取應該將會計實務作為基礎,對實務方面的資料進行整理與概括,來激發廣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認知能力。比如在講到有關“采購實務”方面的東西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深入到企業之中進行參觀考察,對企業材料的采購、人員的參與、采購的基本環節、所需要的票據等,由教師進行案例設計,然后交給學生去模擬,由不同的學生扮演采購員、保管員、會計等,簡單的場景模擬,就能夠讓學生指導采購業務的具體流程,也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會計的興趣。
(二)創建學習小組,展開案例討論
案例教學需要創建不同的學習小組,而學習小組內的成員需要按照實際情況來進行確定,一般情況下是10人左右,讓小組可以自由運作。包括上課前各個小組內的協商、在課堂上展開的課堂討論、觀點的闡發以及課后的歸納總結等。案例教學中的學習小組,是案例教學確保成功的關鍵,也是鍛煉團隊之間的協作能力,有效培養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要基礎。例如在講解有關的“結算方式”等相關的內容時,如果是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需要教師逐條進行見講解,但到了實踐操作階段,學生可能還是不會操作。如果采用了案例教學法,讓不同的學習小組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收款單位、有的扮演付款單位、有的扮演收款單位開戶行、有的扮演付款單位開戶行,讓學生對整個過程進行模擬,在模擬的時候,注意不通過的角色進行互換,讓學生更熟悉具體的操作程序,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具體的結算方式,也提升了課堂教學效能。
(三)授課結束后分析總結學生的案例分析報告
案例分析報告是案例教學的結晶,是學生對案例進行綜合的思考分析之后的一個總結,更是學生在授課結束以后,對所學知識的回顧與總結,能起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所以,在每次開展案例教學之后,教師都需要鼓勵學生課后撰寫案例分析報告,在進一步理解傳授的知識的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案例分析報告,進行適當的總結與點評,重點是講解分析問題的基本的思路,并充分結合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際表現,給予客觀的評定成績,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總之,案例教學法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來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是推動當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重要推動力,在具體運用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還需要從案例設計做到啟發性與實踐性,創建學習小組,展開案例討論,授課結束后分析總結學生的案例分析報告等措施,提升案例教學效能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學生的會計素養,為其今后更好適應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1年12月27日
會計學碩士研究生教育在我國會計高等教育結構中處于較高層次,主要培養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高層次會計專業人才。我國在借鑒西方發達國家會計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經驗的基礎上,經過積極探索和改革,會計學碩士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進步,培育了一大批國家急需的會計高級人才。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會計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培養模式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逐步顯現。認清培養現狀,創新培養模式,適應發展需求,提升培養質量,成為一個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一、我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現狀
在過去的二十余年中,我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為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一直處于探索和改革之中。在學制方面,依據會計學專業特點實行彈性學制,逐漸淘汰單一固定的學制,除此之外,還實行了“直博”和“碩博連讀"等形式;在入學形式方面,自1985年開始實施的同等學力人員申請學位制度,打破了原有單一的研究生招生渠道,使更多的人可以接受會計學高等教育;在培養類型方面,2004年4月3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下發了《關于開展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試點工作的通知》,標志著單一的學術型研究生培養類型被打破。
目前,我國在會計學碩士研究生培養上形成了兩種學位類型:一種是會計學學術性學位,一種是會計學碩士專業學位(MPAcc)。從社會經濟發展對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需求來看,我國對學術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需求大大下降,而對實務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需求呈增加趨勢。這主要是由于在研究生教育恢復之初,為了應對期間的高等教育斷層,解決我國會計專業高校師資和科研人員的短缺問題,我國一直把培養學術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作為碩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標,其中大部分畢業后都進到高校和科研機構。但是,近年來隨著博士研究生的擴招及高校師資隊伍的相對飽和,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從事教學和科研的可能性很小,更多的碩士生走向了會計實務界,從事應用性會計工作。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資本市場規模的日益擴大和監管的日趨完善,我國對實務型會計人才的要求大大提高,從而對實務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需求有所增加。由于培養模式的改進落后于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導致培養出來的研究生與社會期望有著較大差距。因此,在新形勢下,有必要對我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加以反思和改革,以實現會計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的科學發展。
二、學術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構建
(一)培養目標。學術型會計學碩士生的培養目標是通過學習會計學的理論知識、研究方法,培養能夠適應會計學術理論和科學研究的需要,理論基礎扎實,具有從事教學工作和基礎性、理論性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時擁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為博士階段的學習以及將來從事較深層次的理論研究工作奠定基礎。
(二)入學形式。學術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應以連貫培養為主,將碩士生教育作為攻讀博士學位的中間階段。在招生對象方面,要求學生應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研究能力,生源以本專業或相關專業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往屆本科畢業生和社會專業人才為輔;在入學考試方面,以培養學術研究人員、理論研究的創造者為標準,由招生單位自主確定考試形式及分數線;在題型設計方面,重視對基礎理論知識的考查,同時強化對研究方法、推理、歸納等研究能力方面的考查;在選拔錄取方面,主要考核報考學生的在校成績、科研論文、申請論文、工作成果等,并且加大導師的決定權。
(三)培養方式。學術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式要為博士階段的學習服務,構建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為目標的培養體系。
1、課程設置。課程要以公共課為主,不必細分方向,可以在進入博士階段之后再選擇方向、補修相關的方向課程;課程總量上要控制,給學生留出時間來自主學習,發展學生的學術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加強經濟學以及數量分析的教育,以便為將來從事數理分析或理論研究奠定基礎,以適應會計理論研究的需要;課程設置要與科研訓練和學術論文寫作相結合,為博士階段出創新研究成果提供支持。
2、教學方式。實行開放式、互動式教學,教授與學生之間充分溝通,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采取非全日制學習的形式,讓學生靈活安排自己的學習與生活;教學所用教材最好采用反映理論前沿的系列原版教材,多讓學生參加學術講座和學術會議,掌握會計學理論前沿問題;成立導師組,共同指導學生,導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融洽的關系,及時指導學生所遇到的科研問題;安排學生在學習的適當階段與博士生共同做課題、搞科研,鍛煉學生的科研能力。
3、培養年限。學術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年限可適當縮短至兩年,減少論文寫作階段所形成的空閑期,補充到博士培養階段,更多地學習科研理論,提升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
(四)質量評價。對學術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質量評價,可主要依據是否滿足博士研究生入學資格來進行。考核指標要盡可能覆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各方面,從而反映學生的學術潛質和科研素養;在優化標準化考試形式的同時,盡可能多地采用文獻筆記、讀書報告、課題研究和論文寫作等方式,真實衡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嚴把論文寫作質量關,建立機制考核導師對學位論文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監控工作,考查學生的自學能力、理論構思能力、研究組織能力、前沿把握能力、書面表達能力;遵循“寬進嚴出”原則,建立有效的淘汰機制,在進入博士階段學習之前,必須接受嚴格的綜合考試,將那些不具備培養潛力的淘汰出去,確保培養質量。
三、實務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構建
(一)培養目標。實務型會計學碩士生的培養目標是通過學習會計及相關學科的知識、技能,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深厚的業務知識,較強的獨立思考判斷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能夠勝任各類企事業單位、國家機關會計、審計、財務等相關實務工作,滿足會計及相關行業的人才需求。
(二)入學形式。實務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教育應借鑒職業教育模式,做好招生對象、入學考試、題型設計、選拔錄取等工作。在招生對象方面,要求學生應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背景和工作經驗,但考慮到我國實際情況,應屆本科畢業生一定時期內仍是生源的主要構成部分;在入學考試方面,全國不劃定統一的錄取分數線,由招生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自主確定分數線;在題型設計方面,減少對基礎理論知識的考查,加重對閱讀、邏輯分析、實際操作等個人能力方面的考查;在選拔錄取方面,可成立專門的招生委員會,在考核在職人員的工作經驗、業績,或應屆畢業生的在校成績、科研成果的基礎上,綜合考查學生的溝通能力、決策能力、領導能力等,一旦通過,既準予錄取。
(三)培養方式。實務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式要適應新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以培養目標為根本,優化培養體系。
1、課程設置。課程設置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實用性,設立不同的專業方向,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需求;加大選修課的數量,為學生提供學習生涯上的自我選擇與就業的自我規劃的選擇機會;注重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結合,增設必要的素質和能力的訓練課程及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判斷能力、交流溝通能力、決策能力、領導能力和職業素養;課程設置突出“寬、多、新、實”特征,體現專業特色且兼顧多學科滲透,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2、教學方式。實行開放式,互動式、定向式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課堂討論、案例分析、模擬實習、社會調研等方式,讓學生提前進入工作角色,提高學生專業綜合分析、判斷能力,激發學生的職業潛能;教學時盡量使用規范的系列教材,對于重點課程,最好使用國外先進的原版參考教材,保持與會計專業發展的同步;鼓勵研究生成立學習小組,共同解決學習和實踐中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培養團隊精神和溝通、表達能力;安排學生在學習的適當階段到會計師事務所、財務部門等實地實習,鍛煉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
3、培養年限。實務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生源差異及在崗在職攻讀學位等特點,決定了培養年限不能一刀切,需要采取彈性設置。根據實際情況,以2~5年較為適宜,并適當減少基礎理論知識學習時間,補充到實際工作能力培養階段。
(四)質量評價。對會計學實務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如何進行考核評價,可主要依據社會對高級應用型會計人才的要求來進行,弱化高等學校內部的教學活動在考核體系中的比重。考核指標要盡可能覆蓋反映學生素質、能力的各方面,全面反映學生未來的工作能力;減少甚至取消標準化考試形式,盡可能多地采用案例分析、項目設計、工作實踐等方法來考核解決問題的能力,真實衡量學生的工作能力;可不要求撰寫畢業論文和發表科研論文,以調查報告、案例分析、工作方案等形式考核;逐步構建廣泛而全面的校外評估體系,保障考核體系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建立有效的淘汰和激勵機制,對考核不合格的學生要嚴厲處理,考核優異的學生要大加獎勵,確保培養質量。
主要參考文獻:
[1]曾小青,向玉章.論會計學碩士研究生教學改革[J].高校教育研究,2008.6.
[2]趙玲.會計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