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4:3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西方教育差異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中西方文化差異
(一)文化的產生及內涵
由于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生存環境、等不同, 導致了中西方語言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從而出現了文化學習與交流的多種困擾因素。要了解和掌握兩種交際文化的差異,必須先從文化談起,按照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對“文化”所下的定義,“文化”是指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獨特的信仰、習慣、制度、目標和技術的總模式。
(二)表現
早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語言學家Sapir在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一書中就指出:“語言有一個環境,它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不能脫離社會繼承下來的傳統和信念”。要真正掌握一種語言就必須了解這種語言的特定社會背景,中西方文化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的差異
(1)西方人崇拜個人奮斗, 以個人取得的成就自豪。相反, 中國文化卻提倡謙虛謹慎。然而, 中國式的自我謙虛卻常常使西方人大為不滿。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這種謙虛, 在西方人看來, 不僅否定了自己, 還否定了贊揚者的鑒賞力。
(2)在西方文化中,與“自我”(self) 相關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如“self-absorption (自我專注 )、self-admiration(自我贊賞) 、self-cultivation (自我修養 ) ”等等 。西方社會盛行的是個體主義 (individualism),強調個人自由 、不受約束。而中方文化強調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先國家,后集體,再個人,先利民,再利已” 的話語隨處可見。
2、社會關系的差別
(1)稱謂及稱呼:英語中的稱謂比漢語中要少得多。例如,cousin 一詞,對應漢語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漢語把表親關系區分得非常嚴格,要說出性別,還要分出大小。而英語中的稱謂不多,除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 等幾個常用稱謂,其它的幾乎不用。在英美國家,小孩子不把爺爺奶奶稱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這在中國人看來有違情理且不禮貌漢語中的親屬稱謂有泛化使用的傾向,常用于非親屬之間:年輕人對長輩稱“叔叔”“阿姨”;對平輩稱“大哥”“大姐”。但在英語中,親屬稱謂不廣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們對母語是英語的長輩稱“Uncle Smith”“Auntie Brown”,對方聽了會覺得不太順耳。英語文化中只有關系十分密切的情況下才使用此類親屬稱謂且后面不帶姓,只帶名,如“Uncle Tom”。又如學生知道teacher的含義是“老師”,也就相應地把“王老師”稱為“Teacher Wang”。其實,英語中teacher只是一種職業;漢語有尊師的傳統,“教師”已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而成為一種對人的尊稱。由于這種文化上的差異,造成學生的簡單理解:王老師=Teacher Wang.此外還把漢語中習慣上稱呼的“唐秘書”“張護士”稱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 英語國家的人聽起來感覺不可思議。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
(2)在美國,父母以及未成年孩子,稱之為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子女一旦結婚, 就獨立生活,父母不再資助子女。這種做法能培養年青人自力更生的能力, 但也疏遠了親屬之間的關系。中國式的家庭結構比較復雜, 傳統的幸福家庭是四世同堂,家庭成員互相依賴幫助, 密切了親情關系。然而, 這種生活方式不利于培養年青人的獨立能力。
3、社會禮儀的差異
中國人大多使用“吃了嗎?”“上哪呢?”來打招呼,這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親切感。可對西方人來說,這種打招呼的方式會令對方感到尷尬,甚至不快,因為西方人會認為對方在詢問他們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們只說一聲“Hello”,“Morning!”或“Good Afternoon”就可以了。而英國人見面會說:“A nice day, isn’t it?”
在中國,菜的樣式千變萬化,又非常講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歐洲人只講究其營養的搭配和保護。中國人殷勤好客,敬酒讓菜,西方人常覺得太過熱情。西方人的習慣是:“Help yourself, please! ”中國人送客人時常說: “再見, 走好啊! ”“慢走”等。而西方人只說:“Bye! ”“See you later!”
4、社會習俗的差異
中西方人接受贊揚、祝賀時的反應也有明顯區別。中國人聽后會說一些謙虛之詞,而西方人則會毫不猶豫地說:“ Thank you”。根據西方人的習慣,當他們贊揚別人時,總希望別人以道謝或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則他們會誤解為對方懷疑自己的判斷力。而東方則比較謙虛、謹慎,即使心里非常高興,也不會坦然接受對方的贊揚。 又如發表學術文獻或論文,漢語文章的標題往往有表示謙虛的字眼。如“淺談…”、“試論…”等,而英語文章的標題常常直截了當,不加修飾,如“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學與技術》) 。
5、生存環境方面
英語中與水產、航船有關的詞語非常多,如“ fish in the air (緣木求魚 )、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 (錯過機會)”等。漢語中這類詞語就少得多。原因在于英國四周環水,航海業發達,所以多此類詞語。而在中國只有沿海地區才有漁民結網捕魚,所以該類詞語相對較少。要表達“用體力負運東西”有:“扛、挑、擔、抬、馱”等。在英語中卻只有carry來泛指這個動作。漢語中我們會遇到“像老黃牛一樣干活”、“氣壯如牛”等詞 ,英語中要表達同樣的意思,會說“ 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
6、方面
漢英語言中涉及宗教的詞語數目龐大,如“天公”、“陰陽”、“菩薩”等。語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兩種截然不同的宗教詞匯是兩個民族宗教觀念迥異的寫照。隋唐之前,儒道兩教在中國居統治地位,漢語中涉及宗教的詞語多與此相關,如“太極” 、“道”等;隋唐時期,佛教傳入,大量佛教詞語隨之而來,這樣儒、佛、道三教在中國占有絕對主導地位。隋唐時期,大量佛教傳入,大量佛教詞語隨之而來,其輪回報應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并被消化。這樣儒、 佛、道三教在中國占有絕對主導地位。在英國,則以基督教為主要宗教。該教于597 年傳入英國。在隨后相當長的時間里,大量與此相關的詞語陸續匯入英語行列。這里既有古英語時期由拉丁語滲入英語的詞 、如angel (天使 )、monk (僧侶 ) 等,又有中古時期從法語借用的詞 ,如 religion (宗教) 、dean(教長) 等,還有現代英語時期從其他外來語中借來的大量的詞,結果英語中涉及宗教的詞語遠比其他語種來得多。
7、歷史典故方面
典故是每個民族日常交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常常在不自覺間運用出于各自民族文化遺產的典故,比如中國人會說,"真是馬后炮"、 "原來是個空城計啊 ! " 西方人則會講 That all Greek to me.(我對此一竅不通。) 、He’s a Shylock (他是個守財奴) 。一談用典,對對方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國人大多感到相當費解,顯然這是因為各民族以化遺產不同的緣故。中國人的典故多源于《紅樓夢》等古代四大名著、民間傳說神話以及中國傳統的體育娛樂項目,如象棋、戲劇等。前兩個例子一個來自中國象棋,一個來自《三國演義》。而西方人的典故則多出于莎士比亞戲劇和以后英美文學中的許多其他人物或名稱、希臘、羅馬神話、《圣經》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傳統的體育項目,如美國的棒球、橄攬球等。后兩個英文例子便來自莎士比亞戲劇。
二、英語教學目的
英語教學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學習、研究語言本身,還是掌握語言這個工具?英語教學的目的是要打好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進行嚴格的聽、說、讀、寫訓練的基礎上,培養為交際初步運用外語的能力。而交際能力離不開對所學語言國家文化的了解,學習一種語言必須要學習這種語言所代表的文化。這就要求我們外語教師從第一天起,就要隨時注意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東西方的兩種交際文化的差異,應把這種識別和介紹與語言教學同步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培養我們學生真正具備交際能力。
三、在英語教學中融入文化教學
在學習、使用外語時,教師要培養學生具有文化意識,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蘊含。教師應適當拓展有關中西文化差異的淵源,以解釋這種差異的現象的由來。
(一)從英語詞匯中探究文化涵義
英語詞匯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涵義,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對英語詞匯的文化意義的介紹,防止學生單純從詞匯本身做評價。可適當擴展知識內容,順便講一些相關的外國風俗習慣等。
(二)教師鼓勵學生自發尋找和積累英語國家的文化素材
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些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的途徑和渠道,如創造一個文化語言環境,開展一些語言實踐活動;可收集和利用一些有關英語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獲得較為直觀的文化知識和風土人情;利用電影電視引導學生觀察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情況等。這些都有利于學生體驗和感受英語國家的文化,強化學習西方文化的意識,其用英語思維的能力也會相應提升。
綜上所述,語言是社會的產物, 是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結晶。它凝聚著一個民族世代相傳的社會意識、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各方面人類社會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傳統, 使中西方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當大的文化差異。教師應了解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 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 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質量,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正確運用語言。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著很多差異,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參考文獻
[1]鄧炎昌, 劉潤清. 語言文化即英漢語言文化對比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89.
一、序言
中西傳統文化對待自然的態度大相徑庭,中國人認為自然是萬物的本原,對自然保持著敬畏與呵護的態度;西方人則認為自然為上帝的造物,且從上帝處獲得了掌控自然、征服自然的權力。這樣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深刻地影響了中西方人的思想觀念。因此,在看待問題、接受教育上會有不同的方式。
二、中西方自然教育觀概述與比較
中西方傳統與觀念的沖突,尤其是中西方哲學與自然科學所形成的不同背景,可以從中西方對人與自然的認識差異中找到合理的詮釋。
在中國,自然教育觀首先出現在以老莊為首的道家思想之中;在秦漢時期,黃老之學對自然教育觀進行了進一步的闡釋;老子的自然教育觀的核心是“無為”。他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1]但老子的“無為”絕不是什么也不做,排除一切人為。
在西方,最早的自然教育思想發源于古希臘時期,形成于文藝復興時期,成熟于近代。例如: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臘教育家亞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應當效法自然的觀點。他進一步指出:“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猶如一般的藝術,原來就在效法自然,并對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補綴而已。”[2]
中西方自然教育觀是在兩個不同的地域獨立發展的,但存在著差異。
中西方自然教育理論對于培養人才的理解是大相徑庭的。在中國,由于自然教育理論發展較早,因此中國自然教育理論所要培養的人是“圣賢”。而在西方,自然教育理論所要培養的人是“公民”,就是亞里士多德認為教育所要培養的具有高尚的道德、豐富的知識的人。
三、中西方自然教育觀的影響及對當今教育的啟示
縱觀中西方自然教育發展的歷程,可以看出自然教育的發展和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社會、經濟、文化的進步會促進自然教育的進步,相反則阻礙自然教育的發展。這不能不引起我們對一些問題進行反思,從中得出一些經驗,以對后人有所啟示。
(一)自由、民主是學術發展、繁榮的堅實基礎。
在思想發展的歷程上,只有寬容不同學派自由發展,才能繁榮學術,激發活力,促進思想的發展和實踐的進步。而學派之間的自由發展,需要民主來保證。例如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由于諸侯國之間的斗爭,形成了短暫的民主氛圍,從而造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而西方在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引導下,自然教育觀得到了長遠的發展,這得益于西方自由、民主的學術環境。以來,中國的有識之士一直在思考中國和西方的差異,意識到思想上存在巨大的差距。
這種認識是比較全面的。中國確實不能坐井觀天、自以為是,雖然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和發達國家相比,仍然落后。落后就意味著和西方有一定的差距,這就要學習西方,但不能只限于學習西方的經濟,更要將改革深入到制度、思想的層面。
(二)對當代教育改革的借鑒意義。
當代中國的教育不是順從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而是違背了這一規律。中國教育研究者對這種現象并不是無動于衷的,而是積極地提出許多對策,例如近年來所倡導的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等。自然教育觀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思路:重視學生的個體需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努力使教育順應學生的天性,而不是對學生的天性進行壓抑。
在現實的教育中,自然教育存在一個難題,即如何在現代教育制度下使學生的個性得到自然、充分的發展,這可能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的兩難問題。學生的個性得到自然的發展是教育的理想。在這一過程當中,應主動掌握理想的教育形態和具體表現形式,在現實發展過程中為了理想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四、結語
自然教育理論在中西方教育思想中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自然教育思想源遠流長,遠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關于自然教育的論述;早在古希臘時期,一些哲學家的思想中就包含有自然教育的思想。自然教育理論在不同的年代有其不同的表現,但其核心是不變的,就是教育要適應人的天性,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本性。
參考文獻:
[1]吳友富,張梅芳.西方節日與文化背景知識[J].外語電化教學,1997(3).
[2]倪大聽.美國的節日文化[J].世界文化,1998(3).
[3]傅德岷.中國傳統節日[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4]AnthonyFA.Thebookoftheyear:abriefhistoryofourseasonalholidays[M].USA:OxfordUniversityPress,2003.
[5]郭貴麗,張立玉.中西方傳統節日的文化差異[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0.(8):55—58
附1:中西節日文化比較
參考文獻:
[1]吳克禮.文化學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205
[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較[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204
[3]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較[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205
[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較[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11
[5]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較導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4
[6]《圣經·創世紀》1:29-30
[7]樂黛云.獨角獸與龍——在尋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誤讀[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14
[8]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8222691.html
附2:節日文化:中西比較及其啟示
[1]趙鳳玲.比較文化視域下的節日文化論略[J].文化學刊.2007年第3期,總第5期,P178.
[2]郭貴麗,張麗玉.中西傳統節日的文化差異與社會認同[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0年8月,第32卷第8期,P156.
[3]李蜜.中西方重大節日對比研究[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6月,第21卷第3期,P77.
[4]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11,P63.
[5]房澤慶.中西傳統節日文化的比較[D].2008年10月,P47.
[6]房澤慶.中西傳統節日文化的比較[D].2008年10月,P34-36.
[7]趙東玉.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P196.
[8]趙鳳玲.比較文化視域下的節日文化論略[J].文化學刊.2007年第3期,總第5期,P177.
[9]斷裂、整合中的中國傳統節日文化[DB/OL].
http://gmw.cn/content/2005-03/09/content_192467.htm
[10]張承平,萬偉珊.文化的普適與包容——中西傳統節日的文化差異與社會認同[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11月,第17卷第4期,P69.
附3:中西傳統節日對比分析
參考文獻:
[1]宋科.淺議中西文化差異與翻譯[J].海外英語.2011(02)
[2]羅紅.中西文化差異對英漢習語的影響[J].瓊州學院學報.2010(04)
[3]趙愛華.從中英文動物比喻的不同看中西文化差異[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3)
2011年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英語課本劇就是活用教材的語言材料。
我校浙江省溫州市第九中學,從2010年起,全面啟動以“教師掛牌、學生走班”的校本課程。我校每周三下午第1、2節課確定為固定的校本課程時間,七、八兩個年級段所有的學生全部跑班選課,到適合自己的班級上校本課程。
我們八年級英語備課組根據本校學生實際情況,開設英語課本劇選修課程。經一學年選修課學習,發現英語課本劇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習興趣,實踐證明英語課本劇有助于學生英語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1. 英語課本劇讓學生更好地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英語教學大綱》著重指出英語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應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英語課本劇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Go For it! 新教材的編寫十分注重學生的交際能力,涉及的內容豐富多彩,這些材料略加改編,以表演的形式來學習,讓各種語言環境呈現在課堂上,學生成為情景中的主人。
如八下的unit 10 這個單元的small talk的素材, 就體現了英語課本劇能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西方人一般見面通過談論天氣,電影等搭訕,這點在英語課本劇中的滲透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又如Go For it! 九上的unit 3 討論學生對校規和家規的看法。教師利用Section A 1b的聽力材料,Anna想征詢母親的意見和好友John一起駕駛去打耳洞,買衣服的情景。表演課本劇時,老師演母親,學生演孩子,師生合作,在表演中拉近師生的距離,增進師生感情讓學生感受西方父母和子女平等民主的關系。
2. 英語課本劇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識
語言學領域的研究成果表明:掌握一種語言不僅限于學習語言本身。在語言學習中,目的語的文化知識不但培養教學對象交際能力,而且其本身也是語言教學的要求之一。英語課本劇的形式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識。
八上的unit 5談論如何邀請對方參加聚會。在這單元運用教材進行英語課本劇表演時,涉及不少西方的社交文化,如接受邀請應什么時候到聚會,穿什么樣的服裝,帶什么樣的禮物等等。在表演時,亦可通過學生的服飾,道具很好地表達這些社交文化,比如正式的黑色套裝領帶,包裝精美的小禮物,鮮花等。
英語課本劇的表演,會用到不少的英語諺語。如it rains cats and dogs傾盆大雨,love me, love my dog 愛屋及烏等等。在英語課本劇表演時,教師要求學生能根據場景的需求,靈活地運用這些句子,不僅使得英語課本劇表演更加生動形象,同時讓這些諺語更加深入人心。又如為什么在說了不好的話之后,要touch wood,它起源于基督徒發誓或祈禱好運時觸摸一個木制十字架的儀式。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課本劇可以額外加入一些文學名著,如:《項鏈》、《百萬英鎊》等。
3. 英語課本劇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
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英語課本劇排練中,將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對比,把中西方在宗教信仰、價值觀、社會風俗習慣、思維方式、生活方式、日常用語、英語習語等方面的差異作為課本劇話題,和學生一起進行比較、討論。
如US girls spend a lot of time in the burning sun to get a tan but in China, girls try every possible way to get their skin paler, or “whiter”. 這種中西方對于不同膚色來定義美麗的文化差異,通過課本劇的形式加以藝術的表演,如孩子們在自己身上涂上淺黑白的不同顏色,配以戴著墨鏡躺沙灘上曬太陽看報紙的動作,或坐在辦公室里吹空調吃快餐的情景,讓學生更能了解中西方不同的審美角度。
綜述,英語課本劇表演是一種既實用又具魅力的教學手段,可創造性地運用到當前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校本研究之英語課本劇的開發是有利于學生跨文化交際的培養,更好地完成英語課程的所擔負的提高人文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文化是一定歷史、地域、經濟、社會和政治的綜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產生不同的行為規范,導致不同的社會現象和學科。護理學是一門邊緣、交叉的學科,是以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多領域的知識為理論基礎的綜合性應用學科。隨著社會發展,護理學已逐步形成以人為中心,研究自然、社會、文化教育和心理等多種因素對人的健康的影響,從而逐步進行整體護理的學科[1]。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異,中西方護理所存在的差異是非常鮮明的,現探討比較如下。
1護理教育的異同
1.1培養目標護理教育培養的目標包括護理理念和護理能力等方面。西方多注重學生個體身心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的實踐、持續發展和合作等綜合性能力及應對未來能力的培養,特別重視學生人格的健全及職業價值觀念,以人本主義思想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使學生具有一顆善良的心,秉承人本關懷對待每1例患者;中國的護理教育則注重從社會需要出發,以教育及培養為主,注重培養基礎知識扎實、知識面廣,具有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獨立完成臨床護理或相關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1.2教育理念西方國家護理教育的中心理念是關愛,注重以科學認識論為基礎,課堂教學形式十分靈活,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中國的護理教育仍然停留在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育理念,仍以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形式。明顯可見的是,西方多以學科為中心、以能力為基礎的課程及綜合課程,其課程設置出現短程化、小型化的趨勢,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積極性、創造性很容易調動起來;中國主要采用以學科為中心的傳統式課程,多數院校所開設的專業及課程中,自然科學及技術偏多,人文學科偏少,缺乏從整體的角度考慮人才的培養,大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探索未知,敢于理論實踐創新的精神不足[2]。
2護士職業態度的異同
2.1中國護士職業態度在中國,護士由于其臨床護理工作任務重、責任大,加之工資和福利待遇普遍較低,護理工作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肯定和理解支持,倒班方式有損于健康、影響家庭生活等,而且護理工作要求精細化、嚴謹化、科學化和善于觀察、分析、判斷與解決,這就要求護士在工作中必須投入更多的體力和精力,這些現存和潛在的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護士的身心健康,產生職業倦怠,因職業態度的緣故常常覺得很壓抑,不能輕松應付工作上的沖突,不能正視自我職業價值,常有辭職不干的想法[3]。
2.2西方護士職業態度Breimaier等[4]研究表明,西方護士的職業態度傾向于較高水平,護士對護理工作有較高的認可度。護理專業學生(包括畢業生和剛進入工作崗位的新護士)的調查顯示,10個畢業生中有9個相信他們畢業后的工作應該是非常輕松或者是有些輕松,大學畢業生都是懷著同樣的理想加入護理行業的,這將成為他們一生的職業,他們的理想就是幫助別人;調查結果同樣顯示,臨床實踐后大部分學生還是同樣積極,仍然保持樂觀的態度,對職業前景的展望非常樂觀。
3護理現實應用的異同
3.1倫理道德醫學護理倫理道德研究在許多問題上所體現的紛爭,很大部分都可以由文化差異來解釋。中西文化差異的核心是價值觀的差異,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家庭主義、強調和諧共同的責任;而西方的生命倫理學建立在個人主義原則之上,強調個人權利。如在醫療護理決策方面,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個人與其家庭密不可分,多主張由家庭或者單位決定,而西方國家多認為應該由個人決定,即生命的支配權在于本人;又如,在對待身患絕癥的患者知情權上,在我國一般不將病情告知患者,而是告知其家屬、單位[5],而大部分西方國家則主張告知身患絕癥的患者實情。
3.2護理管理中國的傳統文化重視主體意識,以重視并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為其特點,在護理管理方面主要表現為:重均同、輕個性的偏向,主張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會出現不同職稱、年資、學歷的護士承擔相同的工作或同等責任等現象,形成較好的人際關系和團隊協作精神。西方文化崇尚個人主義價值觀,講究科學、民主,鼓勵個人積極進取、勇于競爭,在管理方面則主要表現為:護理人員管理的彈性化和護理工作安排的層次化,不同職稱、級別的護士有不同的工作定位和責任。
4護理科研中的思維差異
人類思維方式可以分為邏輯思維(理性思維)和直覺思維(非理性思維或頓悟)兩種基本類型,中國傳統文化重直覺思維,而西方文化則尚邏輯思維。中國人偏好形象思維,重直觀內省、輕實測論證,重直覺領悟、輕理論分析;而西方人注重科學、理性,重視分析、實證,因而往往借助抽象思維或邏輯思維進行判斷、推理[6]。由此,護理科研(論文)的設計上,中國人習慣于先交待研究背景、說明問題的原因,或提出論據再作結論說明自己的觀點;而西方人一般則開門見山地擺出觀點看法、點明主題,再依次交待研究背景、條件、原因、論據或分析。體現在護理研究中:國內的護理科研以把握整體性、方向性的研究為主,學術文章范圍大,而缺乏前瞻性;西方則更注重細節,科研立足于實踐、以實用為基礎,多是針對一些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法。
5討論
通過上述中西護理差異比較,可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護理有較大的差別,但它們之間并非是水火不相容、不可磨合的,兩者各具特色,各有其長短,可取長補短。因此,我國的現代護理事業,在護理教育方面,要學習西方國家先進的教育理念,改善課程設置,優化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具體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培養;在臨床護理方面,在發揚優勢的前提下,應完善評價體系,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在護理科研上,要轉變思維,及時了解國外護理學科發展的最新動態,向縱深化、前瞻性發展;在護理管理方面,要敢于突破已有的經驗,引進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健全管理模式,博采眾長,補己之短。
參考文獻:
[1]李小妹.護理學導論[M].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37.
[2]張鳳,耿桂靈.跨文化護理理論在當代護理教育中的應用[J].醫學與哲學,2013,34(5):85-86.
[3]張浩,郭燕.護士職業態度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現狀[J].護理雜志,2012,29(9):38-40.
中西兒童文學有著迥異的歷史演進歷程。歐洲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就發現并確定了童年的地位,十八世紀法國盧梭的“自然主義”又對兒童文學及兒童教育產生了積極影響。所以在歐洲,產生了一大批享譽世界的兒童文學經典。中國的兒童文學起步較晚,但由于借鑒了西方的進步的兒童文學理論,其理論起點較高。然而,由于文化傳統、社會歷史等種種原因,中國兒童文學的創作成就并不是那么顯著,作品的風貌也與西方兒童文學有著鮮明的差異。對此,諸多評論家撰文分析了中西兒童文學的差異,并深入探尋了個中原因。
一
中西兒童文學從形式到內容方面的差別都是非常明顯的,很多評論者在他們的文章中羅列了諸多區別。
在宏觀方面,王黎君在《從典型文本看中西童話差異》[1]中指出,西方童話重娛樂和游戲精神,而中國童話則傳承了“文以載道”的傳統,說教氣較重。同樣指出這一弊端的,還有田華的《中西方兒童文學的差異》[2]。但他在該文中補充道,即使是在新時期出現的一些作品,如鄭淵潔的《皮皮魯外傳》,在天花亂墜的想象之外,也未能擺脫生硬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樣針對中西兒童文學的差異,杜雋在《中西方童話的相異性》[3]中的總結則更加全面。除上述區別之外,他還認為,西方童話中的環境被虛化,更具幻想性,也更注重人文精神的宣揚。比較而言,湯銳的論述最為全面也更為深刻。他在《中西兒童文學的比較》[4]一文中提出了新的觀點,即中國的兒童文學注重傳統倫理的宣揚,而在西方兒童文學的精神空間中,道德評價與倫理啟蒙往往并不重要,而側重于鮮明的人本、哲學觀念的表現;中國兒童文學注重群體意識及規范意識的灌輸,而對于西方兒童文學來說,個體性的原則顯然是占了上風的;在審美標準和美學風貌方面,中國兒童文學突出“和諧”與“平衡”的觀念,而西方兒童文學則充滿了個性解放的鮮明特色。
在微觀方面,馮昀的《從狐貍形象到中西兒童文學的比較》[5],從狐貍這一經典兒童文學形象著手,以小見大,得出了與王黎君類似的結論:西方的兒童文學標榜快樂原則,徜徉一種人文的精神;而中國的兒童文學則看重“載道”、“樹人”的使命感和重視精神教化的功能。金莉莉的《一個童話敘事模式的中西比較――重讀〈稻草人〉與〈快樂王子〉》[6]從敘述主體的敘述控制權的差異來表明作家在創作過程中對童話教育功能的重視:《稻草人》的敘述主體顯而易見,作者使用了全知視角,并且直接忽略了稻草人的敘述視角,控制力非常強;而《快樂王子》則不然。李紅葉在《葉圣陶與安徒生――兼論中國現代兒童文學對安徒生童話的接受》[7]中,通過中外兩位兒童文學作家的比較,得出結論:安徒生對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影響更多地是屬于文體層面的影響,而非童話精神的滲透。孫大公的《大千世界 童心未泯――中外兒童文學中不同的動物觀念管窺》[8],從中西不同的動物觀出發,認為在西方童話中,動物與人始終保持著各自獨立的個性,且兩者的關系處于對等狀態;在中國兒童文學作品中,動物往往充當純粹的配角或陪襯式的角色,兩者處在依從關系中。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和觀念的轉變,一些富有民主思想的價值觀念也影響了中國的兒童文學創作,出現了一些反映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作品。
二
在對中西兒童文學藝術面貌的差別進行原因探析時,評論者多數是從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傳統著手找出答案。而文化傳統中,又側重從宗教、神話、道德倫理等方面展開論述。
杜雋指出,早熟的中國文化,對血緣關系的重視,以家為本的傳統,中國文化對功利性的強調,以及儒家“教重于樂”的觀念影響了中國兒童文學的風貌,導致“五四”之前中國的童話作品寥寥無幾。但同時他也認為,新時期以來,中國兒童文學與西方兒童文學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相似點,有的作品擺脫了一貫的說教風氣,把教育與幻想結合在一起,還吸收進了西方的人道主義精神;在表現方法上,新時期童話中的幻想存在著放射型幻想和內傾情感體驗型幻想兩種類型。從這一角度進行探究的還有田華的《中西方兒童文學的差異》[9],陳虹的《中西童話中成長母題表現差異及其原因探析》[10],等等。
對于造成差異的原因,各個評論者的結論大同小異,其中王松鶴的《中西兒童文學不同的歷史演進》[11]角度較新。在該文中,他從中西兒童文學各自的演進歷程角度出發,解釋了造成差異的原因:西方對兒童的發現很早,加上擁有諸多進步的兒童觀,所以產生了大量的優秀作品;而中國兒童文學的興起卻較之西方晚得多,兒童的精神世界被長久冷落,所以即使產生了兒童文學,也因封建傳統積習較深而陷入創作困境。此外,朱自強的《二十世紀中國兒童文學理論走向――中西方兒童文學關系史視角》[12]清晰地梳理了中國兒童文學自發軔之始到新時期對西方(包括前蘇聯)兒童文學理論借鑒的歷程及其創作的得失,并指出,中國內憂外患的沉重現實使得從西方引進的進步的兒童觀得不到生長的土壤,“它(中國兒童文學)的悲劇命運起因于它的生不逢時的超前性”。這一觀點突破了一味從傳統文化積習中尋找根源的局限,指出了中國兒童文學理論與創作錯位的另一原因,對中國兒童文學創作的不景氣也持寬容和理解的態度。
多數作者只論述了中西兒童的差異及其原因,但對于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少有人能予以解答。朱自強的《二十世紀中國兒童文學理論走向――中西方兒童文學關系史視角》[13]便是例外。在該文中,他為未來中國兒童文學的研究方法設計了“三駕馬車”:以兒童哲學和兒童心理學為理論根基,以豐富的感性體驗為先行,以切實的兒童讀書狀況為參照。這三點經驗均是西方兒童文學理論得以發展的途徑,且可行性較高。但在指出學習借鑒西方的同時,作者也清醒地告誡讀者,中國兒童文學也要保持自身的主體性,否則,一味地照搬照抄西方理論,便是“東施效顰”,根本不能提升自身的水準。
但此種解決方案對西方童話采取的仍是仰視態度,仍側重于學習和借鑒。王小浩的《中西童話的對話――評舒偉教授的〈中西童話研究〉》[14]提出,舒偉教授在《中西童話研究》中探尋了解決困境的另一出路:從傳統文化中尋找精神源泉,以試圖建立中西童話之間互相溝通與借鑒的平等對話關系。舒偉認為,許多中國的古代文學作品,如《山海經》和《西游記》等都含有鮮明的童話因素,這些童話因素足以和世界任何童話作品相媲美。于是,他為中國兒童文學作家指明了另一改革方向:“努力挖掘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同時善于吸收全世界的優秀營養。”以充分調動內因和外因的雙向發展因素,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作品,實現中國兒童文學的根本進步。
盡管探尋原因的角度各有不同,但上述論文的研究對象仍只局限于敘事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對兒童文學的其他體裁則關注很少。黃詩海、鄭芷芳合著的《詩歌中的兒童世界――中西詩歌中兒童題材的對比研究》[15]就是例外。該文選取中西詩學的研究視角,作者認為,英詩以音為主,對詞的磁性、結構、事態等都非常嚴謹,故描述的對象更加直觀;而中詩主張天人合一,注重詩歌的“性靈”、“風骨”,注重表現其含蓄內斂的風格。此外,因作者所處社會背景和的不同,英詩中反映孩童苦難的作品往往以對宗教的信仰結尾,而中詩是現世的,因此慷慨悲歌與憤世嫉俗往往成為歷代文人的常規心理及藝術理念。
三
對于中西兒童文學的差異,文學界多以敘事型體裁為依托進行比較研究,而忽視了對兒童詩歌、寓言、兒童小說等領域的關注。的確,敘事性兒童文學作品是兒童文學的一大重陣,也是為廣大兒童讀者喜愛的文體樣式。但是,在詩歌、寓言、小說等方面,也存在著一些反映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因子,值得深入挖掘。
參考文獻:
[1]王黎君.從典型文本看中西童話差異.紹興文理學院學報,1999,Vol 19,(2).
[2][9]田華.中西方兒童文學的差異.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
[3]杜雋.中西方童話的相異性.湖州師范學院學報,1999,Vol 21,(4).
[4]湯銳.中西兒童文學的比較.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4).
[5]馮昀.從狐貍形象到中西兒童文學比較.安徽文學,2009,(11).
[6]金莉莉.一個童話敘事牧師的中西比較――重讀《稻草人》與《快樂王子》.浙江學刊,2000,(3).
[7]李紅葉.葉圣陶與安徒生――兼論中國現代兒童文學對安徒生童話的接受.中國文學研究,2002,(2).
[8]孫大公.大千世界 童心未泯――中外兒童文學中不同的動物觀念管窺.麗水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4).
[10]陳虹.中西童話中成長母題表現差異及其原因探析.江淮論壇,2008,(6).
[11]王松鶴.中西兒童文學不同的歷史演進.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0,(2).
1.客觀條件
(1)英語課程標準將“學習文化知識和發展跨文化交際的意識與能力”寫入了“課程內容和目標”。與現行的教學大綱相比,這一顯著差異標志著我國外語教育及教學思想的重大轉軌。這是一個方向性的進步,是外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前提和有力保證。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精神。
(2)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語言則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和體現形式。語言的交際時刻受到文化規則的制約。成功的交際除了良好的語言結構知識外,隱含在該語言結構中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背景知識也不可忽略。
2.師生狀況
課題成員為高一年級學生共20人,他們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有要學好英語的愿望。指導教師多年從事英語教學和教研工作,有豐富的經驗和廣博的中西方文化知識,能為學生提供有關的資料和必要的指導。
基于“興趣性原則”“需要性原則”“可行性原則”和“科學性原則”并結合高一學生年齡特點、師生的基本狀況和研究性學習的特點,經課題小組全體成員論證后選定此題。
顯然,此課題的選擇基本上符合上述原則。
二、課題方案設計及實施
確定課題后,小組全體師生開始討論制訂活動方案。決定以“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為題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并結合中學教材的內容討論確定了五個子課題:
1.對他人恭維與致謝的答語的差異
2.節日的差異
3.飲食習慣的差異
4.中西方姓名的差異
5.其他方面的差異
結合學校課時安排確定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活動階段。經過充分的討論,課題組一致認為方法可以多樣,關鍵要有助于課題。研究活動階段主要分為:
1.選題與準備(時間為兩個星期)
2.資料收集與整理(時間為六個星期)
3.研究與交流(時間為八個星期)
4.成果展示與總結評比(時間為三個星期)
在此基礎上,學生以自愿為原則分成五個課題小組,每個小組再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個子課題。然后便開始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學生借助多種渠道,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如圖書館、資料室、上網、親戚、朋友、老師等)來獲得他們所需要的信息。學生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學習。學習的空間由單一的校內延伸到了校外。這種“研究”不同于一般性的科學研究,而是更加注重“研究”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學習帶來的樂趣,使枯燥的語言在實踐的運用中活了起來。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學生感到英語作為一種工具是多么重要本文由收集整理,提高了學生對英語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了他們學好英語的愿望,明確了學好英語的動機,提高了英語學習的效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既是指導者又是參與者,并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主要責任。關注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成果呈現及其有益的價值
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成果主要以學生論文、體會或教師的論文、公開課等形式得以呈現。研究性學習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本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實施是順應教育改革的一次有益嘗試,它的價值主要表現在它是一種主體式、體驗式、活動化的學習形式,符合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要求。
1.主體性
就是在教學中弘揚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整個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自己設計研究課題,自己組織實施,自動完成研究任務形成結論并呈現成果。通
轉貼于
過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分類,小組討論,分享資料信息到最終形成自己的研究報告這一實踐活動,學生學著去將理論運用于實踐中,并從中享受學習語言的樂趣。由于此課題和現實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連,它使語言學習在實踐中活了起來。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忱大大高漲,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體驗式
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使他們的學習空間從課堂延伸到了社會。在研究的過程中接觸到了許多真實的、靈活的語言,得到了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如,有些學生為了收集資料上網給外國朋友發英文e—mail,有的和外國朋友做筆友,有的和外籍教師交談,有的查看歷史、地理書籍,了解、對比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所有這些都可以說是學習體驗。
文學是人學,以表現人為最高目的。中西方文學創作在對這一原則達成默契的同時,并沒有漠視寫景在文學創作中的重要意義,人與自然景物的現實關系在文學創作中受到尊重。只是因為中西方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兩大文化傳統的差異,而使得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對自然景物的掌握、認知方式,必然貫穿于整個社會意識形態而形成不同的體系。其中,直接間接地影響作用于文學創作的審美意識及美學思想,區別尤為明顯,對寫景在中西方文學創作中的種種差異的認識把握都由此而生。
首先,從審美意識上來分析,“寫景”在中西方文學創作中因審美意識的不同而在藝術態勢上呈現不同的走向。
在人對自然景物的審美活動中,我們不難發現,中西方在審美意識上所表現的基本區別在于:西方一般總的傾向,往往是作為審美主體的人與作為審美客體的景處于相待狀態,主體(人)對客體(景)進行欣賞,因而人與景的雙方事實上處于互相分立和對峙的關系中。中國一般總的傾向則與之有別:主體沒入客體,客體融于主體,人與景的雙方暫忘彼我,達到互相契合的一種和諧默契境界。中國古典詩歌中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等等佳句中描述的都是這樣一種境界,這種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正是中國藝術的精髓所在。
這種審美意識的差異,取決于中西方美學思想的側重點不同:中國向來是重表現、抒情、言志,而西方重再現、摹仿、寫實。
正是由于這種審美意識和美學思想的根本差異,形成了中西方文學創作在寫景方法上的明顯區別,從而發生了藝術態勢的內傾和外傾的兩種走向的分野。大致說來,西方因尚“進取”,而在寫景藝術上表現出一種“浮士德精神”,即多向外探索。這種明顯的外傾態勢導致了西方寫景藝術上的偏重“描物——描寫(再現)外界的自然景物呈現于人眼而被感覺到的客觀“形象”。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對巴黎圣母院的大段大段精確細致的描繪,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中對戰爭場面的嘔心瀝血的雕刻等等,都是西方文學所擅長的寫景方法。而中國因較“安分”而偏于內向,總是喜歡到內心去搜尋情感的表達方法,故而表現出一種中國文學獨特的“老莊精神”,在寫景藝術上呈現明顯的內傾態勢。它注重“表現”自我所感及所識,也就是情景交融、物我相滲、主客同一的景與人雙方內在生命律動的“氣韻”。人與景在審美機制中構成了“雙向同構”關系,自然景物取得了人物感情的同化,因而也產生了情。這里人與景的雙向同構的主導方面是人。一旦無人,情消逝了,景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王國維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正是從這個意義上闡發的。
其次,從創作思想上來分析,中國文學的寫景目的與西方文學也是不一樣的。中國文學傳統講究:“寫景就是寫我”。景物描寫在文學創作中是作為一種主體意識的投射和外化。景與人要求達到主客同構,合為一體。景物總是被心靈化、情態化、主觀化、審美化,一句話,就是努力將景物因素人格化,所謂“情景交融”成為中國文學中寫景藝術的最高境界。在西方,一向有把景物作為對象進行欣賞的習慣,面對景物,以景物為對象,由“我”觀“物”,而重在寫其眼前所見的景色。西方現代派文學中出現的一種追求很能說明這一問題。與中國文學竭力將景物因素人格化的努力相反,現代派文學努力從景物因素中排除人的因素,如法國“新小說派”,他們寫景,不是使客觀外物與主觀情感相交融合——造成一種境界氛圍,而是竭力將主觀思想、情感、情緒掩藏起來,以攝影機似的冷眼來對待。同樣,在“意象派”詩歌中,也有類似的說法,他們要求在對待自然景物時做到“絕對精確地呈現,不要冗詞贅語”。龐德在給“意象”下定義時說:“一個意象是在一剎那時間里呈現理智和情感的復合物的東西”。他認為,在人的觀照下的自然景物本身就是理智和情感的復合物。因此,人的理智和情感與物的理智和情感應始終處于兩個不同的系統之內,主客雙方無須通過審美活動達到某種交流或契合。
曾有人說:“西方藝術太象自然,中國藝術太象藝術”,在寫景這個問題上更是如此。中國文學中的寫景藝術,就其“藝術性”而論,與西方相比較,無疑更高、更豐富一些。中國的寫景藝術從來不是消極、被動地只求“再現”自然之美,卻是更多地重在“表現”人與景相默契和對景物之美的領悟,并且積極、主動地致力于大大高出“自然之美”的一種藝術之美的“創造”。
二、雙語教學的實施效果
在雙語教學模式下,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其英語語言水平。使學生對很多文化現象有了深刻認識,如,怎樣認識和評價中國的文化傳統,如何面對西方文化的沖擊。學生通過客觀平實的剖析,從文化背景、民族精神、文化心理以及各種具體文化形態等諸多層面來探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此基礎上,再解決“中西之爭”以及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問題。英文的使用使得老師、學生都要去查閱原版資料,同時要用另一種語言的思維習慣來進行對比,更徹底使用對比的方式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另外,現在有很多院校都與國外有著定期或不定期的學術交流,或與國外院校合作辦學,這為教師帶來了進修或考察的機會,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英語和專業水平,也為雙語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利用這些條件,可明顯提高雙語教學的實施效果。
三、雙語教學的現狀
雙語教學理念的實施受許多客觀與主觀條件的制約,主要體現在:第一,教材缺乏。目前為止還沒有一本較好的關于中西文化比較的雙語教材,老師只能查閱各種單語版本的教材與參考書,然后經過教師的組織與加工,變成雙語授課材料。這樣的講義系統性、科學性、邏輯性自然比不上很多單語教材,而且理論深度也不夠,在指導學生深度比較方面就捉襟見肘。第二,學生英語水平制約。學生的英文水平,特別是口頭表達能力較差,使得雙語教學理念的實施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無法準確、流暢地敘述完某個文化現象,更無法用恰當的語言對其進行評價。老師上課英文講得多,學生就會聽不懂,進而聽得不耐煩,思想就不能集中,老師必須又用中文贅述一遍,影響了教學進度。第三,師資匱乏。合格的雙語教師是雙語課能否很好實行的關鍵。而目前全國各大院校的雙語教師均較匱乏,很多高校都是用英語教師和專業課教師擔任雙語教師。英語教師英語水平高,而專業知識薄弱,專業課老師專業基礎扎實但英語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第四,雙語課和雙語教學理念不統一。至今學術界對雙語教學及雙語教學實施的意見仍不一致。即使是在較早實行雙語教學的北美一些國家,對于雙語教學的批評也是不絕于耳。在此種情況下,雙語理念的實施更是舉步維艱。
前言
由于獨生子女的增加以及其他一些社會因素的影響,不少兒童過多的脫離群里,缺乏與同齡孩子的交流從而會引起的感覺統合失調現象引起了不少家長及教育專家的注意,感覺統合訓練對于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通過訓練可以開發兒童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其與他人的關系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認知。
一、感覺統合問題的提出
感覺統合指的是人的大腦對外界傳來的各種信號進行整合,然后再指導我們做出正確反映的一個過程,簡單來說,感覺統合就是處理信息的一個整合的過程,因為我們的信息來源是通過各個感覺器官呈現來的,比如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運動覺,整個過程如果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處理能力下降,不能把人體器官各個部分感覺信息整合起來,我們就稱之為感覺統合失調。
兒童感覺統合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過一整套感覺統合訓練來實現,感覺統合訓練將孩子的發育問題融于游戲的過程,也就是寓教于樂,因為兒童的學習過程是他身體力行,是他學習、操作,體驗的過程,任何東西學習了,體驗了,做了,他就學會了,孩子任何事情要經過他親身的體驗,感覺統合失調通過運動器材通過感覺的處理,讓他在游戲過程中經歷游戲,通過學習體驗改善協調性。
二、對比中西教育的差異及對現有兒童感覺統合訓練產品的分析
兒童的感覺統合教育是兒童教育的一個特殊方面,但總體上不會脫離兒童教育的四個方面:目標、內容、原則和方法。中西在兒童的教育觀上存在著許多的差異,分析這些差異對兒童感覺統合教育給出正確的理論指導。
1.中西方教育理念之比較
在中國,教育傳統受到封建等級和論資排輩等觀念的影響,兒童的學習基本上是按照成人的要求進行學習和效仿,傳統文化教育中比較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重視倫理、講究道德、遵循共同準則是中國教育的特點。(1)《說文解字》里面有提到“教,上所施,下所校也;育,養子使作善也”大概可以概括我們對教育的理解。
在西方,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多受兒童中心論的影響。他們普遍認為兒童都是作為一個獨體的個體存在的,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意愿、需求和個性,父母、老師等成年人都沒有特權去支配或限制他的行為。(2)杜威在其專著《兒童與課程》中強調,要把兒童現在的生活經驗作為課程的中心。他批評傳統學校的教師消極對待兒童,機械地使兒童集合在一起,而對兒童的興趣和經驗考慮太少等弊端。提出了學校生活應以兒童為中心,同時,他也強調教師的作用,作為教師的任務就是為兒童提供一個實際的經驗情境,引發兒童探究的興趣,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和兒童藥共同參與、相互合作,并且雙方都是作為平等的學習者來參與的,這種密切的關系會使兒童得到教師更多的指導。
2.中西方教育中對結果和過程的重視程度對比
對比中西方兒童教育來看,中國的父母和老師,會以“最短的路線和時間”讓孩子走完他們“安排好”的路,他們不太關注路邊的“風景”,只想以“最快的速度”拿到他們認為能夠給他們帶來榮耀的結果,就是由于他們對孩子過高的期盼,只重視整個教育的結果,而忽略了整個教育的過程,使孩子從生下來就失去了自由的天性,天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也隨之被抹滅,從而導致他們在發散性思維及創造性方面的表現差強人意。
西方教育則強調孩子的個性發揮,讓孩子順其自然的成長,注重學習過程和能力的培養,西方教育重在參與,注重于孩子在各項活動的過程中所學習的知識、體驗的感受以及發展的能力,注重孩子的創造力和探索精神,由于束縛較少,在發散思維和創造性方面往往優于中國兒童。
3.中西方教育差異在感覺統合訓練中的體現
一個成功的兒童訓練產品設計不止是依靠現代高科技內容,而是更多關注產品強大功能對于兒童實際訓練的有效性,要向安全、舒適、成長、創新、甚至能夠在產品使用中愉悅身心等多層面滲透。
兒童前庭功能的訓練是感覺統合訓練的主要內容,國外所使用的訓練器材是一款秋千式高度適應儀(見圖一),這款訓練產品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下使用,包括家里、學校、培訓機構,其主要采用鏈條式的鏈接結構代替傳統繩索的連接,每次訓練的時候可以每一英寸增加一個高度,這樣兒童可以找到最佳的適應高度,符合兒童產品設計原則中成長性中的可調節性,兒童通過根據身體的擺動控制秋千的晃動幅度,整個訓練過程能夠提高兒童的前庭固有感覺的協調能力,運動策劃能力,身體協調能力,從而使兒童的前庭功能神經系統得到改善。
國內采用的是圓木馬吊纜(見圖二)來訓練兒童的前庭功能,整個設備離地面在相對安全的范圍高度內,周圍環境使用泡沫拼圖保護起來,材料使用麻繩和皮質柔軟的安全材料,而兒童在這樣一個完全保護的環境中,卻還是膽怯的趴在圓筒上,不敢坐直身子,如果再讓設備擺動起來更是加劇了兒童的恐懼心理,這樣不但達不到訓練兒童的目的,反而讓兒童對訓練產生抵觸心理。通過以上中西方感覺統合訓練的對比,不難看出西方兒童大膽探索,勇于嘗試的精神在中國兒童身上很少能表現出來,而中國兒童相對保守的個性,求安全,求穩定的自我保護心理完全是兒童內心的寫照。要想實現通過感覺統合訓練達到訓練兒童內心的目的,必須總結出適合中國兒童發展的感覺統合訓練產品,在符合中國兒童心理特征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去經歷、去感受。
三、根據中西教育的不同從而對中國感覺統合訓練的理論指導的影響
由于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而對孩子造成不同的影響,中西方孩子對一個產品的興趣點是不同的,中國市場上現存的一些感覺統合訓練產品,由于缺乏對本國兒童心理和生理需要的探索研究,這些訓練比較機械,缺少互動性,有很多都是是借鑒國外的產品,忽略中國兒童的實際承受力,像這樣單一的把產品照搬過來很有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對孩子造成害怕、抵觸的心理,市場上真正適合中國兒童訓練的產品相對來說很少。通過以上對中西教育差異的分析及現有感覺統合訓練產品的總結,以中國兒童教育應該尊重兒童作為獨立個體之自主發展權力為前提,提出了中國兒童感覺統合訓練產品的理論指導。
1.產品的系統性
感覺統合訓練產品的設計應把功能、人機環境、美學三大要素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系統性的考慮和應用。感覺統合產品的主要功能是訓練兒童的身體平衡能力,手眼協調能力,運動企劃能力等,想要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必須清楚的界定出哪些產品對前庭功能的提高有效,哪些產品是發展兒童的本體感覺的,不論是從整體造型上的統一方面還是色彩的設計上,都應該符合整個訓練產品的系統性,統一的造型顯得和諧,有條理性,不統一的造型使產品顯得雜亂無章,為讓其達到形式和功能的統一,設計者不能單從“一個”產品考慮,而應該是形成“一類”產品的系統性設計。
2.兒童產品形式過于單一
兒童的感覺統合訓練產品不論從造型、色彩、趣味性等方面都直接影響了產品的使用功能的實現,現有的兒童感覺統合訓練產品在造型設計上大多還是以圓球、圓筒訓練,或者是長形的平衡板等原始的符號位主,缺乏新穎,而如果想吸引兒童的關注力,就要增強趣味的互動性,提到趣味性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卡通形象這個元素,如果單以一個卡通的形象作為蓋子或者以印著的形式附著在產品表面估計對趣味性的增加上沒有太大的意義,我們可以增加一些三維立體造型,或者適當的提取卡通的主要元素,通過兒童的角色扮演實現卡通形象的完整性,幽默新穎的設計可以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可以很容易的吸引兒童的目光,在這種充滿情趣和趣味性的設計中,兒童可以歡樂、有趣的提高兒童的各方面功能。
3.兒童的主動參與性
兒童的主動參與性是指在教師或者家長的引導下,讓兒童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到課程的實施、開發、管理和企劃,探究自己的成長需要,讓兒童發覺自己的潛能,讓兒童共享同伴學習方式,構建群體意識。感覺統合訓練產品的訓練是個體學習的過程,也是同伴“互教”的過程,我們要讓兒童主動的參與到其中,而不是被動的去接受。感覺統合訓練產品的設計不論從外形上還是功能上,應該給予兒童以刺激,吸引兒童的注意,讓兒童有主動參與到其中的興趣,讓其在與人共處中學習,甚至在與同伴玩耍中學習,在他們的交往中,不僅能互相學到自己不懂的知識,而且懂得傾聽和交流,懂得尊重和寬容等等。
4.成年人對兒童的過度保護
當前我國家庭教育的主要弊病就是“過度”:父母對子女傾注過量的愛,寄予過高的期望,給予過多的幫助,提供過分的保護,而這些都會使絕大多數兒童變得更任性、自私。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干預過多是過度保護的變相形式,常常把一些學生稍微經過努力就能很好做到的事情,變成教師自己動手為學生完成。在一些感覺統合訓練過程中,我國家長不敢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而是在一旁陪著,保護著孩子,這樣非但達不到訓練的目的,反而讓兒童的心理上更加依賴,訓練機構的老師更是以“安全”為由作為訓練課程中的重中之重,不讓孩子自己去做,手把手的教孩子,這樣看似保護了孩子,實際上是在剝奪孩子歷練的體驗過程,扼殺了孩子的創造性,要想實現感覺統合產品訓練的目的,家長和老師必須先學會從“放手”開始,不要讓“保護”影響孩子的成長。
四、結語
由于各國不同的社會環境造成的中西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不同,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在一個健康的教育環境中成長,使孩子能夠適應社會。兒童感覺統合教育就是訓練兒童的各個感官,通過對兒童的早期干預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社交能力,為其一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生理基礎,因此兒童感覺統合訓練產品設計時要從兒童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他們的特殊需求,使訓練過程變得輕松,最終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注釋
[1] 自處引自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
[2] 美國教育家杜威(1859-1952)《兒童與課程》
參考文獻
[1] 李彬彬.設計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2] 何人可.工業設計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3] 高建紅 對中西方文化教育差異的思考[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9(8)
[4] 任立生.設計心理學[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5] 李鋒,基于多學科交叉的創新設計教育初探,2008
[6] 朱智賢.兒童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