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3:5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品德與生活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我們老師必須努力在教學中架設從學習到生活的活動橋梁。
1.為學生提供時間和空間,搭建活動舞臺讓他們去體驗
體驗是維系認知和行為的重要中介環節,沒有體驗,德育過程就不完整,因此強化體驗是增強小學品德與生活教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只有通過親身參與和直接體驗,學生才能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感悟。如《家里的我》這一主題單元教學中,我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細化了這一主題。如:“全家福展示”、“為家人做一件事”讓孩子體驗――我是家里的一分子,從而為整個單元的學習奠定基礎。接著通過“洗衣服比賽”、“剪指甲比賽”、“縫紐扣比賽”以及“疊衣服比賽”等讓孩子在活動中展示――我已經長大。一系列的活動過程中我還特意為孩子們留影,為他們制作“成長的足跡”,給孩子的成長留一份寶貴的回憶。
2.及時交流,升華認識
《課程標準》指出:“討論是最常用的學習、交流活動形式,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專門安排的。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導行的作用。”因此在活動過后我們要及時讓孩子們就活動中遇到的問題或心理感受進行有效的交流分享。如在《家里的我》每一活動過后我都及時輔導小組長組織交流。在交流中孩子們認識到:“媽媽(奶奶)每天給我洗衣服,很辛苦,所以我以后要聽她們的話,還不亂弄臟衣服。”“衣服很難疊整齊,但是我一定要學會,再幫媽媽,讓她不辛苦。”“指甲里有很多臟東西,以后我不留長指甲,還要經常洗手。”……每一句話都讓人感動,所以我建議學生把話寫在“愛心卡”上,回去說給家長聽。從體驗到認識,勝過說教,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二、注重與其它學科之間的整合,做到潤物細無聲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因此品生課的教學決不是孤立的,而是立體的、多角度的。我們應該注重它與其它學科間的整合,讓思想品德教育無處不在又不露痕跡。再說,農村教師一師任多課又為這一做法提供了方便。如《我上學了》這一主題單元的教學,我就整合了語文課第一單元《上學了》和心理健康課中《我是小學生》。《我的同學和老師》,我將它整合到了體育課的游戲中,讓孩子在玩耍中與老師和同學親密接觸,在不知不覺中增進了師生、生生間的感情。這樣一整合,既為活動的開展積攢了時間,又將品德課上的思想教育很好地滲透到各個角落,做到了潤物細無聲”。
三、開發課程資源,發揮地方資源與校園資源的作用
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課程窄化為“學科”,窄化為“教材”甚至“教科書”,那么課程資源也無非是一些書面的材料。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一定要走出教材的狹隘視野,廣開思路,因地制宜,讓課程資源真正成為學校教育的素材和條件,更好地實現教育目的。專家認為,課程資源對學生的發展具有獨特的價值。在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中我試著這樣做:《大自然真美麗》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大海這一地方便利,帶領學生“親親大自然”,然而海邊的采沙行為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我索性講起采沙的危害性,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有效制止這一行為。當然,一年級孩子所能做的便是,在老師的幫助下寫出了“愛護沙灘不采沙”等標語。過后就這一主題我開展了“保護大自然”的班隊課,學生通過一組組照片和一段段聲情并茂的解說認識到:大自然很美麗,但很脆弱。并簽名表示:從現在開始,從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開始,愛護我們的大自然。接下來,我將充分利用學校的綠色資源帶領學生定時開展“護綠”活動。教材或教參只是為我們提供個參考,而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借助“參考”努力向社會、生活延伸,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感悟、在感悟中創造。
二、品德與社會教學過程中培養道德情感的現狀
(一)教育理念沒有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時進行改變
新課標已經在全國全面展開,但是大部分思想品德教師并沒有對新課標的要求引起足夠的重視,仍然以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進行思想品德的教學,“以人為本,德育為主”的教學理念完全被教師拋之腦后,教學內容枯燥乏味,缺少生活性內容,最終還是以應試教育的模式死記硬背一些思想品德理論。這樣,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完全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顯而易見思想品德教學效率欠佳。
(二)思想品德教學設計欠佳
1.教學內容沒有貼合學生生活實際。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往往不能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講解相關教學內容,而是一味地照本宣科,甚至有時候學生提出了與生活相關的思想道德現象教師也往往回避,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對于思想品德的學習絲毫提不起興趣,學生也不會認可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而陳舊死板的教學也會導致品德與社會的教學效果欠佳。2.教師自身教學技能欠佳,導致教學方式單調,沒有創設情境促進學生情感體驗。目前思想品德的教學課堂,往往只是教師一個人唱著空洞乏味的“說理戲”,這樣機械呆板、沒有尊重學生的個性、忽略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感悟的教學過程,學生也很難提起興趣來學習相關思想品德的基礎知識。因此,教師不能簡單地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而應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提樣、發現、創造,從而促使學生“道理都懂,也愿意去做”。3.教學過程中缺乏師生的互動情感交流和溝通。教師作為思想品德的講授者,能否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系,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培養的效果。而目前的思想品德教學往往存在著師生關系不融洽、教師教學時情感不夠豐富、教學嚴重欠缺藝術性的弊端,導致學生的情感發展也呈現扭曲的趨勢,使得思想品德的教學偏離了教學的本質。4.教學目標沒有實現思想品德的教學與培養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有機統一。進行品德與社會的教學的根本和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以實現思想品德理論的教學與培養良好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習慣的有機統一為教學目標,否則學生即使在思想品德基礎知識的考試中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也不能深刻透徹地理解道德知識,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三)家庭、學校、社區、社會四者有機整合不足
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學單單只靠教師的講授、學校的教學是完全不夠的,家長對學生德育素養的形成、社區社會這個大環境對于學生思想品德觀念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具有重大的影響。因此,思想品德教育教學應當實現家庭、學校、社區、社會的有機結合,從而實現思想品德教育教學的高效。
三、思想品德教育教學具體有效策略
(一)以境育德,課堂情境生活化
1.設置問題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多提問一些能夠促使學生自主思考和積極探究的、新而有趣的發散性問題,這樣學生就能夠根據問題情境合作交流,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結論,從而加深自己對相關專題知識的理解和領悟,從而規范自己的相關道德行為。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安全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在日常生活中,用電、用水、用氣方面你們發現了什么安全問題,對于這些問題,你們知道哪些安全常識呢?”來引導學生自主思考,鼓勵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展開討論并且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最后得出小組結論,從而使得課堂氛圍輕松活躍,學生也能夠深刻真切地感知安全問題并積極自主探索。2.創設模擬情境。小學中高年級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生動形象的東西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思想品德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錄像、視頻、電影、音頻等多媒體手段真實地再現一些相關課題的情境,從而激發和加深學生的感性認知。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學看平面圖”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前搜集一些平面圖的視頻或者圖畫制成ppt,使學生在極具感染力的視頻介紹和評論中真切地了解平面圖的知識,從而知道如何看懂平面圖。如此,教師就能夠相對順利地完成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3.創設與現實生活相關的活動情境。我們應當利用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生活情境進行道德教育,從而提高學生以道德認知指導實際行動和作為的能力。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說聲‘謝謝’”的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說“謝謝”的場合和情境,來進行一次說聲“謝謝”的話劇表演,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并且深刻了解“謝謝”的本質含義以及說聲“謝謝”對于人際交流和人與人之間相處和諧的重要性,提醒學生要養成說聲“謝謝”的道德行為規范,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道德修養。
(二)以情育德,教學方法生活化
教師的情感態度和人文素養,直接關系到品德與社會教學效果的好與壞。試想,教師在教學中沒有以關愛學生的態度來進行教學,教學過程中也沒有充分體現自己的情感態度,又怎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高尚情操?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關心你,愛護他》一單元第一課“讓爺爺奶奶高興”的教學中,可以提前布置家庭作業,做一件“讓爺爺奶奶高興的事并說明爺爺奶奶高興的原因”,這樣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學會關心爺爺奶奶,知道爺爺奶奶的生活需要和心理需求,并且懂得如何去做一些實事去關愛爺爺奶奶,最終能夠明白“愛”的初等含義。之后思想品德教師在上課時以此為導向,讓學生自由發言,說說自己都做了什么事情讓爺爺奶奶高興了,自己的切身感受是什么,然后根據教材講解“讓爺爺奶奶高興”這一課來激發學生對爺爺奶奶的種種情感,鼓勵學生平時學會關心他人,尊敬、愛戴長輩,自然思想品德教學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以踐育德,教學目標生活化
品德與社會學科具有社會性和實踐性,而新課標提倡學校教育應該是開放的,教師應當有意識地把課堂教學轉換到社會這個大環境中去,引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社會服務、社會參觀等實踐活動,從而達到“教學做合一”的目標,從而增強思想品德課的實效性。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關心你,愛護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大家進行一次社會實踐的活動,鼓勵學生以小組或者班級為單位走訪福利院,了解福利院老人的生活困難,實際體會他們的心理心態,并且給他們送去關愛,盡力幫助他們。這樣的實踐活動比課堂教學更加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素質教育強調小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文化課不再是學習的唯一重點,高分數不再是學習的唯一目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及時轉變思想,調整心態,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過程,在自然而然的狀態下形成健康的學習動機。在生活實踐中將抽象的品德知識具體化是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價值所在。知識源于生活,將思想道德教育滲透到日常生活中,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有效加強學生對良好思想品德的理解,端正小學生的價值觀。結合小學生善于模仿的年齡特點,他們會在理解的基礎上對生活中一些正義的行為進行模仿,使知識行動化,并以實際行動號召更多的同齡學生行動起來,正面擴散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實際效應。教師應該及時了解品德教育生活化實施的規范性與科學性,把德育知識點滲透到實際生活情境之中,通過實踐性任務培養學生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勇往直前、團結友愛的道德品質,美化學生心理與人格。所以,品德教育生活化會是小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筆寶貴財富。
二、小學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實施策略
品德教育生活化與小學階段的學習特點相吻合,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的細節中改變自己。結合自身實際教學經驗,筆者認為,為實現小學生品德教育的實效性與科學性,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出發。
(一)注重生活實踐,感悟德育精髓
大量的知識點共同構成了生活這一巨大的集合,對生活的留心感悟是學生德育提升的重要途徑。品德教育的生活化設計,強調生活實踐操作,讓小學生全面參與到生活實踐之中,在實踐操作中把握與學習德育知識點,加速學生對知識的感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品德教育生活化符合國家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為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質量的要求,必須加強對小學生的品德教育。相較于課堂類教學,此種教學方式更加靈活,便于學生在人性化的學習模式中拉近與德育知識點的距離。例如,教師應鼓勵學生多關注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及時幫助老人抬水、洗衣服、打掃衛生,與老人聊天。靈活地把可操作性強的活動作為每周末的實踐類作業。讓學生用日記的方式自行記錄所做所感并上交教師審核。對表現出色的學生給予高度的表揚,并提供一些獎勵,調動學生做好人好事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持續的實踐活動中找到認同感,擁有一顆柔軟的內心,對自己多一份責任,對社會多一份關愛。
(二)教師積極引導,端正學生思想
教師應該立足實際教學經驗,強調優秀品德對人生的重要意義,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實踐。強調品德教育的生活化是一種最為有效的品德教育形式,因為很多品德知識點都是來自于我們的日常生活,那么就需要回歸到生活之中,讓小學生切身去體會小學品德教育的魅力所在。例如教師應利用空閑的時間與小學生交談,也可利用班會時間,對社會性的熱點問題、道德問題展開討論,并制作成經典案例來供學生欣賞。在班會中,為強化品德教育效果,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實現品德教育。比如在引入春晚小品《扶不扶》作為一個教學資源時,教師以“扶不扶”作為班會討論的重要話題,讓學生觀看小品,在小品中感悟人性。然后,教師向學生提問,以引導學生的思維。“同學們,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一個老奶奶跌倒在地,你會不會幫忙把她扶起來?”有位同學當場回答“會”,教師對此豎起了大拇指,全班爆發熱烈的掌聲。所以,教師應該鼓勵小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并積極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選擇。在此過程中,有效端正小學生的價值取向,對小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產生積極影響。
(三)重視家庭教育,營造健康氛圍
一、模擬生活,讓學生獲得體驗
低年級的孩子由于年齡小、閱歷淺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生活中的真實體驗相對來說比較少。特別是一些難以身臨其境的體驗、經驗、常識等。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我常常在課堂上創設某種特定的情景,讓學生親自去嘗試、去體驗,從而有所收獲。模擬活動的關鍵是讓學生獲得體驗,演技的好壞并不重要。例如,在教學“他們需要關愛”前,我布置學生模擬自己見到過的殘疾人,為上課做好準備。學生非常感興趣,有的演盲人——用手帕把自己的眼睛捂住,有的演一只手或者一只腳壞了的殘疾人——用紅領巾把自己的手或者腳綁住。這節課上,很多同學真實地感受到自己作為一個“殘疾人”的不方便,從中體會到作為一個殘疾人,是多么不幸啊!從這里我看到了體驗所帶來的收獲,雖然這收獲可能很細微,相信經過努力,它一樣會成為“燎原之火”。
二、走進大自然,讓學生學會實踐
在教學中,我除了在課堂上與學生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外,還根據本課程的特征,放飛學生,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實踐,在生活中學習。如教學第二冊第12課《別把花草弄疼了》時,組織學生到附近的社區、街道及校內的綠化區進行調查,了解樹木的管理生長情況,并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組內分工,每個同學負責不同的工作。學生們在活動中團結合作,用許多辦法了解到了小組所關心的問題,找到了種養花木的方法和知識,并從中了解到花草樹木對我們人類的功勞非常大,是人類的好朋友。在教學《怎樣才涼快》一課時,要求學生分組去調查2011年以來本鎮的斷電斷水情況,從而了解到國家水電的缺乏,增強了學生節約水電、愛惜資源的意識。
生活是色彩斑斕的,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視角和他們一起去體驗、去觀察、去發現、去探究,才能使他們愉快的、有創意的生活。 轉貼于
三、在討論中學會交流
討論活動能使兒童有機會運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鍛煉表達能力等。而在《品德與生活》課上的討論,完全可以讓學生找到需要討論的話題。教師應當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討論,防止形式上的討論。《品德與生活》課上能找到許多讓學生參與討論的切入點。例如,教學《我們的學校》時,參觀完校園,我就組織學生討論這樣的問題:“小朋友,你們在參觀校園的過程中,都發現了什么?是怎樣發現的?老師請各組小朋友先在一起討論,然后每組推選代表向全班同學來匯報,參觀得仔細、講得好的小朋友,老師要給他們組頒發獎章。”有了參觀的過程作為鋪墊,學生討論時就有話可說,有的小組在老師的指點下還作了簡單的記錄。在全班交流的過程中,我有時讓他們推選代表,有時則給各個組的組員編好號碼,輪流代表小組發表意見。討論,是《品德與生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們在教學時,要合理地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學會交流,充滿自信。從而,回歸生活,在生活中得以應用,參與討論活動。
四、發現生活素材,整合活動資源
學生是課程資源的主體,“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因此,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應關注學生的生活,從中挖掘、提煉課程資源。如執教三年級上冊《我想要我能要》一課,為了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真實思想,我讓學生用表格體現。課堂交流時,我有意識地選擇了幾位學生完成的表格,用實物投影出示,然后請他們說說:你想要的物品中哪些已經買了?如果全都買下,會花多少錢?你所買的東西花了多少錢,占全家每月收入的多少?結果發現,有位同學的購物計劃竟然超過了600元,占全家月收入的70%。這可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而其購物清單中有一部分是目前根本不需要的,如自行車、名牌運動衣等。緊接著,教師引導大家探究:是不是“我想要”的東西都能要呢?學生在熱烈的討論之后終于澄清了認識。
其實,《品德與生活》是一門活動性極強的課,它以淺顯的社會公德、生活常識為基本內容;以教育學生養成誠實、勇敢、勤勞、節儉等品德和文明禮貌、遵守紀律等行為習慣為主要目的。課程資源來自學生的生活,問題的解決也回歸學生生活,這樣的教學幫助學生解決了現實的問題,更有助于其道德品質的發展。
在這里,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老師,是他在百忙之中悉心、耐心的指導,才使得我的畢業論文能夠順利完成。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從選題、提綱擬定及文章的撰寫、修改,恩師都花費了大量的寶貴時間和精力。若本文能夠發揮一定得參考作用,那必然是他精心指導的結果。恩師淵博的學識不斷開拓我的視野,提高了我的寫作能力。他高尚的品德是我學習的楷模,他嚴謹治學的態度,認真負責的精神,對專業的熱愛都將使我受益終身。
其次,感謝**教授、**副教授、**教授、**老師、**老師等旅游管理專業各位老師以及山西省旅游局的***先生的諄諄教誨,感謝他們平時的嚴格要求,為我完成畢業論文打下了扎實的專業基礎。我愿向旅游管理學院的全體老師致以最真誠的謝意。
一、總體思路
本年度,品德學科重點做好區域整體發展的謀篇布局工作、學科中心組建設工作、教師隊伍情況調研工作、教材研究分類指導工作、學科基地建設工作、課題研究工作等。圍繞教研室工作的總體部署,確立深化課改,服務課改,以課改推動各項工作展開的總體工作思路,建立“培訓、實施、研究”一體化的工作機制,采取“分層推進、分類指導、重點突破、整體提高”的工作策略,充分發揮品德學科研究、指導、服務的工作職能,努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
二、重點工作
(一)做好全市品德學科謀篇布局工作
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市品德學科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課程地位逐步確立,陳舊觀念不斷轉變,教研方式突顯創新,教師研究水平得到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明顯提高,學科課程的發展受到了普遍的關注和認可。與此同時,品德學科發展也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如:教師隊伍建設問題,教材研究實效的問題,學科在區域內整體發展的問題等。通過對多年來品德學科發展狀況的分析與研究,學科中心組一致認為,要抓住全市“十一五”期間教育發展的契機,著眼于學科長遠、可持續的發展,進一步做好全市品德學科謀篇布局的工作。
(二)做好全市品德學科中心組建設工作
全市品德學科中心組成員不斷加強學習和研究,在實踐中提高了自身的學科素養。我們一致認為,中心組成員能力的增強將大大促進學科的發展。為此,本年度將進一步思考學科中心組建設問題。要求中心組成員主動學習理論知識,主動參加學校調研,主動進行教學實踐,主動領銜課題研究,主動承擔學術沙龍的主持工作,積極撰寫能指導實踐的論文。堅持中心組每二周一次的集體活動,將研究水平的提高作為衡量中心組成員工作情況的重要指標。積極吸引教學一線有突出成績的優秀教師充實到中心組隊伍中來。
(三)做好全市品德學科教師隊伍情況的調研工作
目前,全市品德學科教師隊伍主要呈現不穩定、專業化弱的狀態。為此,本年度,我們將開展全市品德學科教師隊伍情況大型調研工作。采用問卷、訪談、分片分區研討等形式掌握學科教師隊伍現狀,并認真分析完成調研報告,由此思考改善隊伍建設中存在問題的有效策略。
(四)做好品德教材研究分類指導工作
品德學科教材分主題呈螺旋上升的形態展現給師生。通過多年的實踐研究,我們發現,對于教材的鉆研存在很大的空間。同時,由于目前任課教師多為兼職,導致了對教材研究深度和廣度的局限,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為此,我們認為做好品德教材研究分類指導工作十分必要。本年度,我們將在廣泛開展調研的基礎上,集中中心組力量,對教材進行更為合理的整合。首先將十二冊教材進行重組,按內容重點進行分類,結合課程標準要求和本市實際情況提出各主題單元目標,每專題至少由三名教師進行課堂呈現,并將優秀教學方案整理成冊,建設品德學科教學資源庫,在次基礎上探索教學方式的革新和評價標準。從而逐步完善本市品德學科從目標-內容-方式-評價的完整的、可行的課程體系。
(五)做好品德學科基地建設工作
目前,全市品德學科有2所基地學校,他們分別開展基地學校研討活動,發揮了引領和輻射作用。但僅有這2所基地學校是不夠的。本年度,我們要求轄市區教研員在本轄區內確定2所學科發展情況較好的學校為區級學科教研基地。由基地學校帶動區域學科發展。要求所有基地學校在組織管理、教學實踐、教學研究、發展績效等方面成為表率。
(六)做好品德學科年會論文評比工作
二年一度的年會將在十二月召開。在此之前,我們將做好年會論文的評比工作。本次論文評比將采取匿名評選的方式,杜絕搞地區平衡的不良做法,努力做到公平、公正,確保論文質量,促進廣大教師研究水平的提高。
(七)做好品德學科課題研究工作
自流井區作為自貢市首批新課程實驗區,自2002年9月起,全區16所小學全面進入新課程實驗。通過八年的努力,小學《品德與生活》(1―2年級)、《品德與社會》(3―6年級)課程改革實驗已經進入深化階段。相比原先的思想品德課而言,現在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下文簡稱為《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是兩門全新的德育綜合課程。整體而言,其根據新課程理念開展的教學活動得到實施并向縱深推廣,新舊課程的轉型初步完成,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一線教師卻不斷遇到各種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戰,現對這些現狀作簡單分析。
一、在實驗中取得的成績
(一)教研部門取得的成績。
1.培訓形式多樣。培訓是促進教師轉變教育理念,推動課改實驗順利實施的一個關鍵因素。為此,我區每學期培訓一次,先后舉辦了各個層面的培訓,如通識培訓、課程培訓、教材培訓、專題培訓;培訓形式有案例講座式、觀摩研討式、參與互動式等。每次培訓努力做到能帶給教師“理論的提高”“經驗的分享”。通過每學期不同形式的培訓,我區大多數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2.調研及時到位。下學校調研是教研員的一項重要工作,以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價值導向、提煉經驗、發現問題、共同研討。這幾年我作為品德學科的教研員到過所有的中心校和村小,聽老師上課,與老師、學生座談,體現教研部門研究、服務的職能。其間,感受到老師投身課改的熱情,看到他們成長的足跡,從不知所措的茫然到略有所悟的驚喜。
3.教研活動輻射到面。(1)發揮區級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請他們上研究課,作專題發言。如育英小學的何麗老師在2007年春我區舉辦的城鄉教師教學教法研討會上的研究課《我和動物交朋友》,得到到會所有老師的肯定。此課在2007年4月27日全市城區教師優質課競賽中還獲得一等獎,并在2008年11月獲四川省思品優質課三等獎。(2)要求參與實驗的教師能寫好相關的實驗筆記、教學案例,撰寫與課程相關的論文。目前,我區教師的論文已有多篇在全國、省、市獲獎。(3)教研員利用培訓、下鄉的機會,將某個學校好的做法宣傳推廣,以星星之火造就燎原之勢。如多次搞城鄉教學經驗交流、送教下鄉等活動,使我區品德課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很大,教學實效性也初步顯現。
(二)學校及教師方面。
1.許多學校因地制宜地利用當地教學資源,開展學生主體參與的、豐富多彩的課堂內外的學習活動,為學生營造在生活體驗中、活動探究中學習的環境和條件,教學的生活性、開放性更強。
2.許多教師擺脫了過去知識化、成人化、教條化的教學模式,自覺整合多維教學目標,教學追求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注重通過各種富有意義的活動開展教學,初步形成了以“自主活動、動手實踐、合作探究、體驗感悟”為特征的課堂教學新模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根本轉變。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受到學生的喜愛。當然,隨著新課程的推進,許多深層次的難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值得研究。
二、《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教學面臨的主要困難
(一)學校重視不夠,教師工作負擔較重。
品德課程仍然被一些學校置于“副課”地位,不同程度存在隨意削減課時、頻繁更換教師、不重視教學檢查與評價等現象。許多學校沒有設立品德學科教研組,除參加區里的教研活動外,在學校基本無教研活動;家長對這兩門課程的學習支持也不足。另外,《品德與生活(社會)》課教學大多由語文教師或者班主任兼任,專任教師很少,教師隊伍不穩定,教學研究比較難以開展。而且這兩門綜合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廣、學習領域多,并要求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教師在了解學生情況、開發課程資源、設計教學活動等方面工作量相當大,而客觀上兼任老師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精心準備品德課的教學,因此,他們的心理壓力很大,工作負擔比較重。
(二)教師對課程的認識還需提高。
一些教師對《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綜合性特征和要求認識還不夠全面,對教學目標的把握還不夠準確,容易以原來分科課程的眼光來看綜合課程教學。有的老師眼里只有“品德”,把綜合課當作原先單純的思想品德課來上;有的老師眼里只見“生活”、“社會”,按照生活、科學、歷史、地理等內容進行純粹的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有的只是簡單地將課程中所涉及的各學科知識拼湊或疊加在一起。因此,就難以有機地融合品德、生活、社會等學習領域的教育要求和價值,全面達成課程目標。
(三)課程實施需要更多的外部環境支持。
品德課程仍然被一些學校置于“副課”地位,不同程度存在隨意削減課時、頻繁更換教師、不重視教學檢查與評價等現象。許多鄉鎮及學校沒有設立學科教研組,也很少開展教研活動。家長對這兩門課程的學習支持不足。需要開展的一些實踐活動,由于安全因素考慮和社會聯系渠道不暢,常常無法實施。這些現實的外部環境,使得課程的有效實施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三、對本課程教學的思考及建議
盡管《品德與生活(社會)》綜合課程實施遇到了各種現實的困難,但教研部門和廣大老師仍然在進行不懈而有益的探索。為了推進綜合課程教學,我在此提出一些建議。
(一)希望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
為保證綜合課程的實驗穩步推進,希望有關教育行政部門能給予更多的關心,無論是資金投入、師資配備、教師培訓、教學管理改革,還是教學設施的配備、教學評價等都應當給予關注和支持。對本課程的任課教師,在教師職稱評定、工作量考評、崗位編制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撐。
(二)學校要切實重視教研活動。
教師對于綜合課程教學有一個實踐探索和不斷提升認識的過程。教師和教研人員應進一步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加強對全局性、普遍性、前瞻性問題的研究,提高教研活動的有效性,通過課例教學、問題研討等方式,集中研究和探討《品德與生活(社會)》課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三)教研部門多提供相關課程資源支持。
各級教研部門應通過組織開展教學案例評比、教學課件征集等活動,逐步建設《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教學資源庫,并通過網絡平臺和匯集文本等方式,實現教師對課程和教學資源的交流和共享。廣大教師也應因地制宜,積極主動地開發多種形式的課程資源,有效開展教學活動。
(四)學校要穩定師資隊伍,加強校本教研活動。
鑒于目前學校教師配備的客觀情況,建議學校在教師配備上盡量做到“相對集中,人員穩定”。如做到同一年級相對集中,或一位老師教2―3個班級。在具備條件的學校可以配備專任教師。同時,城區學校成立單獨的教研組,保證教研組活動的時間和質量。在農村學校設立單獨的教研組有一定困難,可以組織開展聯校、聯片的教研活動等。
(五)專家能多與一線教師對話。
基層教研員和一線教師渴望有與專家對話的機會,以便經驗得到肯定,困惑得到指點。如評價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希望除了綱領性的要求外,還提供一些操作性較強的評價意見或方案。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4128(2010)09-0209-02
“波瀾壯闊說課改,風起云涌話潮鄉!”
用兩句歪詩來引出話題,有點貽笑大方的嫌疑。可是,詩歪理不歪,這兩句話,用來反映新課改以來,學校一直進行的“拓展品德課程資源”的探索歷程,是比較貼切的,可以說,兩句詩正是本校品德學科課程資源整合研究的高度概括。
1 研究緣起
將本校的“小學品德學科教學內容拓展與校本資源開發”結合起來進行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兩方面的考慮:
1.1 品德學科自身特性的體現
①綜合性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都是綜合性課程。品德課程的綜合性,不僅體現在教材的主體部分有歷史、地理、科學、文學等諸多方面的內容,而且在“活動角”,“透視鏡”,“小調查”等小環節,經常與學校德育活動、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等內容高度重合。可以說,品德學科是“無所不包,有容乃大”。凡是對品德教學有用的,都可以補充到品德學科的教學內容之中。
②開放性
品德課程具有高度的開放性。新課程編寫者在設計之初,就已經為教材的拓展預留了足夠的空間。比如,新課程教材每一課開頭,幾乎都出現了“關鍵詞”,這個詞非常精煉,多則五六字,少則二三字,對本課的教學進行了方向性引領,至于教什么,教材只是提供了示范性內容,并沒有硬性規定什么必須教,這就體現出很強的開放性。同時,與舊版品德教材相比,不難發現,《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材中,圖片多,文字少,欄目多,內容少,很多教學內容需要教師自己適時適地加以補充。這種難得的開放狀態,為教師教學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空間,也為教學內容的有效拓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③成長性
每門課程都是不斷成長,不斷發展的,品德課程尤其如此。然而,課程的成長與發展,往往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課程資源的豐富與否。課程資源的匱乏,正日益成為制約品德學科發展的“瓶頸”。 如何豐富課程資源,拓展教學空間?如何為課程發展提供足夠的成長空間?如何使品德學科健康持續地向前發展?這些都是每個品德教學工作者亟需思考的問題。
校本課程的研究,恰好滿足了品德學科的上述三個特性。從綜合性來說,校本資源的開發與研究,恰恰是對品德學科教學內容的有益補充。從開放性來說,校本課程將新鮮的、更富生活化、更具地方特色的內容,注入到品德學科的教學中,無疑是對品德學科開放性的最佳呼應。
1.2 校本資源獨特地位的展現
①無法替代的特殊性
關于本土資源,《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這樣表述:“鼓勵教師積極地開發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種課程資源。”《建議》中也強調說:“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學實效。”確實,本土資源是品德學科最重要、最有益的補充。而最能“因地制宜”,最最典型的本土資源,當然非校本課程莫屬。校本課程在開發時,一般都充分考慮到當地的獨特地域、歷史傳承和風土人情等,因而,校本課程作為品德學科的有效補充,具有無法替代的特殊性。
②無可比擬的實效性
校本課程的編寫,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鮮明的針對性,或直接取材于當地人民的生產與生活實際,或根據本校本地的風俗人情編寫,是現實生活最直接的反映,是“活生生”的教材!最直接的,往往是最有效的。所以我們說,校本資源對于品德學科教學是最具實效性的補充!
③無可置辯的可行性
利用校本資源,拓展品德學科教學空間,絕不是一次心血來潮的空想,而是有扎實的研究做基礎的。從2003年本校編寫第一本校本教材至今,“潮文化”校本課程研究已經走過近八個年頭,逐步走向成熟。八年中,有多個課題在蕭山區級立項,多篇論文、案例在區級及以上獲獎。如2003年度《讓錢江孩子沾點“潮”氣息--開展“潮文化”教育活動的實踐研究》一文,榮獲蕭山區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杭州市三等獎;2004年度課題《開展“潮文化”專題性課外閱讀的實踐研究》在區級立項;2005年論文《讓潮鄉孩子永立潮頭》、《對中隊潮文化教育的實踐研究》獲區教育局、少工委組織的論文評比三等獎,《教師,在課程開發中成長--“走進潮文化”校本課程開發與教師專業成長互動機制的構建與運作研究》獲普教課題三等獎;2006年論文《開發鄉土文化資源,提升德育教育實效性--開展潮文化教育活動的實踐研究》獲區德育論文評比二等獎……2008年12月25日,學校承辦了以“傳承潮都歷史,弘揚潮都精神”為主題的德育暨少先隊成果展示活動,取得了很好的反響。以上的一切,都為本研究的開展,積淀了深厚的底蘊,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從上述闡述不難看出,合理利用校本資源,既能有效拓展品德學科教學內容,也能使校本課程發揮出最大功效,可謂“一舉兩得”。
2 拓展內容
本校的校本課程,即“潮文化”研究的哪些資源,可以為品德學科所用,成為品德教學的拓展內容呢?這就需要首先搞清兩個問題:什么是“潮文化”?“潮文化”校本資源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2.1 什么是“潮文化”?
所謂“潮文化”,是指以學校為核心,輻射到南陽境內的整個錢塘江流域,可供利用的帶有鮮明地域特色的人文資源、環境資源和精神資源,包括歷代流傳的詠潮詩文、名人軼事、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民風民俗、古物古跡、物產交通、生產生活等。
2.2 “潮文化”校本資源具體有哪些內容?
“潮文化”校本資源包涵的內容非常廣。從具體內容來說,包括地域地貌、風土人情、歷史遺跡、文化教育等;從表現形式來說,包括文字資料、圖片視頻、實物模型、實地場景等。本校的校本教材將之分為六大類,現介紹如下:
潮鄉古鎮 潮鄉歷史遺跡探尋:南沙古鎮,古鎮老屋等。
潮鄉風光 潮鄉獨特地貌介紹:古鎮母親河,古鎮山水,古鎮風物等。
潮鄉詩文 詠潮歌詩如雪片:歷代騷人墨客留存的關于潮鄉的經典詩文;民間故事代代傳:世代流傳的諸如美女壩、青龍山、白虎山等美麗傳說。
潮鄉名人 革命先烈曹阿堂,革命攝影家高帆,中科院院士高小霞等家鄉歷史名人軼事;徐亞平,戚建爾,張炳浩等當代潮鄉弄潮兒風采。
潮鄉產業 獨輪車,牛拖船,搶潮頭魚等逝去的產業;前進中的家鄉。
潮鄉精神 潮鄉人性格剖析:剽悍性格代代傳,潮頭弄潮敢為先,攔海造田創奇跡,弄潮精神續新篇。
3 拓展途徑
面對如此豐富多彩的“潮文化”校本資源,我們又該通過什么途徑,將之妥帖自然地用于品德學科的教學,從而拓展品德課程的教學內容呢?我們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并將這些做法歸納為四個字:“風、起、云、涌”。
3.1 風(氛)
氛,即氛圍――讓品德教學沾點“潮氣息”
品德教學強調熏陶,強調“潤物細無聲”,課本上的名人名言,人物介紹,詩歌頌讀等環節的設計,都是這一理念的體現。但是,這樣的熏陶僅局限于書本,因而是平面的、呆板的,其教育的效果勢必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學校的環境熏陶,尤其是課堂環境熏陶,對學生產生的教育效果要遠勝于書本熏陶。可以說,校園環境(最主要的是課堂環境),是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式影響和潤物無聲式教育的最佳載體。立體的、多彩的、形象的、無聲的校園環境,將時時處處地對師生的思想、情感、行為和習慣等諸多方面,起到深刻而持久的影響。本校的校本資源研究,本著“校園應是一本活的教科書,使每面墻都能說話”的理念,全方位打造校園環境,從而拓展品德熏陶的空間,彌補品德教學在這方面的欠缺。
3.2 起(旗)
旗,即隊旗――結合校內活動,打造品德教學第二課堂
品德課程強調“活動化”。可以說,活動是品德教學的生命。同時,校本課程的開展形式也以活動為主。因此,品德課程與校本課程在強調活動這一點上,可謂不謀而言。鑒于此,我們可以合理利用校本課程的各種活動資源,大力拓展品德學科教學內容。
此處所指的活動,主要是指隊活動,包括學校組織開展的大隊活動,班級為單位組織開展的中隊活動,以及更小范圍的小隊活動。其中,中隊活動應是最常態的活動,也是與品德學科教學相結合的最佳形式。有效利用“潮文化”校本資源,開展各種形式的中隊活動,可以極大地拓寬品德學科的教學內容。
3.3 云(云)
云,即云游――強化校外實踐,構筑品德教學第三課堂
云,就是云游各地,強調的是學生的課外實踐能力。當然,課外實踐不僅僅局限于外出活動這單一方式,還包括網上查詢等多種形式的游歷。品德課程的開放性和活動性,決定了品德教學不該把學生局限于課堂內,而應該創設各種機會讓學生走出去,把品德課堂安排在社會的大環境中,安排在大自然中,安排在更大的教學園地中,從而拓展教學內容,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我們認為,只有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在實際行動中獲得強烈的情感體驗,并把這種體驗和感受內化為自己的品格,才能讓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實處。所以,我們特別強調學生的實踐活動。
鑒于此,學校聯系建立了一系列校外實踐基地。主要有:南陽經濟開發區,倉前水文站,遠鴻苗圃,南陽敬老院等。這些基地的建立,在引領學生進行校外實踐,有效拓展品德教學內容等諸多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3.4 涌(詠)
詠,即詠嘆――立足課堂教學,強化品德教學主陣地
教室是品德教學的主陣地。無論何時,我們都應該強化品德課堂教學作為“第一課堂”的地位與作用。而校本課程的眾多資源,大多有賴于品德課堂教學得以向學生展現。可以說,品德課堂教學,是展示校本課程資源的最佳途徑,也是最主要的途徑。
校本資源中,可供詠嘆的東西有很多,我們首先要思考的,應該是如何結合品德學科各冊教材,妥帖自然地將此類內容加以展現,從而切實提高校本資源的利用率,同時也有效拓展品德課程的教學內容。
這堂課,老師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將校本資源《潮鄉名人》不露痕跡地運用于品德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激發了學生對“家鄉人”的欽佩之情,試圖引領學生將“潮鄉精神”內化為學生的品格。可以說,該堂課是品德學科“整合校本資源,拓展教學內容”的典范。
――《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第二單元《生我養我的地方》第四課
4 拓展模式
在“整合校本資源,拓展教學內容”的研究過程中,我們慢慢摸索,逐步總結出一套比較實用的教學模式,簡稱“一二三”模式,即:“一點,兩面,三時段”模式。
一點
拓展必須緊扣“關鍵詞”這個要點。
關鍵詞,是品德學科每一節課的“靈魂”,是教學目標的高度概括,它對每節課的教學起著方向性的引領作用。因此,校本資源中哪些內容可以為品德學科所用,哪些不能用,必須由關鍵詞說了算。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為了拓展而拓展,避免把可有可無的,甚至是毫無關系的校本資源,也作為拓展內容,補充到品德學科的教學中。
兩面
拓展資源可分兩大類:文本拓展,實踐拓展。
文本拓展主要以校本教材為主,以圖書、報刊、地圖、圖表等文字資料的形式,作為品德教學的補充內容。另外,文本拓展還包括影視資料、錄音、錄像、網絡等音像資源。
實踐拓展關注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強調學生的親身體驗,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體驗”。主要包括校內活動和校外實踐兩大類。前面已有述及,這里不再贅述。
三時段
三個時段,即三個拓展階段:課前準備,課中引領,課外延伸。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改革實驗是否能按計劃扎實有效地推進,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對實驗人員的培訓工作是否到位。結合我市實際,確定整體培訓思路:實驗區教研員,各實驗校的領導必須接受課程標準及教材培訓,本著“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邊實驗邊培訓,邊培訓邊研究”的原則,將培訓、實驗、研究相結合,構建研究型培訓模式,多層面展開工作。
為了使實驗工作順利開展,我市選拔了一批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及富有教研能力的管理者、骨干教師直接參與到這次課改中,以提高實驗的有效性。
二、開展校本研究,改變教師行為。
1.能注重師生關系的民主和諧
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依據新課改理念,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表現在: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營造愉快和諧的群體生活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著力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課堂的主人,能夠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氛圍的自由與寬松,在課堂上出現了學生對問題敢提、對異議敢說的現象,足以說明師生關系的和諧;教師的傾聽意識明顯增強,大多數教師能夠認真地傾聽學生發表的見解,能給學生較充足的思考、交流的時間,師生合作意識更加鮮明,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進程中,能夠深入到學生中與學生一起交流問題。
2.能注重教學方式的真實有效
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注重教學方式的真實性、有效性,大多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凸顯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有意識地從教學活動的主宰,向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服務者和促進者轉變;面向全體的意識明顯增強,能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中心,采用他們易于接受的靈活多樣的方式,讓他們主動、自覺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有所發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有了較大改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敢于放手、放權,敢于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嘗試自己去設計方案,自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明顯增強,注重學習過程的真實性意識有所加強,無論是教學情景的創設、學習資料的提供,還是學生學習的思維狀態,大多數教師能從實際出發,拋棄形式上的東西,去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真實,敢于讓學生暴露原始的思維狀態,敢于面對課堂上出現的偶發事件。對于偶發事件大多數教師不再進行遮遮掩掩,而是進行積極有效的呈現,并把它當作一個寶貴的生成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教師教學成本意識有所增強,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始注重教學投入成本和所帶來效益的關系,有意識地在材料選擇、活動開展、教學環節設定等方面的有效性上給予重視。
3.能注重教學評價的全面科學
評價的過程就是一個深化認識的過程,通過評價,可把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的高度,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得到極大的提高。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注重教學評價的全面性與科學性,能夠較恰當地發揮教學評價的激勵功能。表現在:評價內容趨向多元,大多數教師評價時能涉及到認知的發展、活動的參與、語言表達形式、思維狀態、非智力因素等諸多因素;評價的形式也十分豐富,在調研中發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外,還十分注意學生間的互評、學生的自評等;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十分注重評價的過程性,改變了過去只重結果評價的現象。在課堂上,教師、學生的隨機評價隨處可見。
4.能注重教學資源的拓展延伸
能夠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地整合;學生熟悉的生活走進了課堂,學生周圍的環境、學校的一草一木、家鄉的風土人情、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的生活體驗都成為了學生學習的重要材料,使課堂教學資源得到進一步拓展與延伸;大多數教師注重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的互補,強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形成,在教學中,教師立足教材,又敢于超越教材,注重學生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努力地延伸教材的價值。
5.能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課堂生成的意識得到較好體現,大多數教師能夠注重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不再把教案看成是一成不變的,而看作是預設的,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以學生的發展為導向,用學生學習的狀態、發展的水平決定課堂教學的進程;“放手”意識明顯,在課堂教學中,敢于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與時間,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從多種角度解決問題,重視思維成果的碰撞與交流;鼓勵學生進行創新的意識有所增強,能允許學生對答案有不同的理解,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盡可能的給學生思維發散的空間。
三、教師教研意識逐漸增強
通過學習,我深知備課不但要備學生,更要備教材、備教法,并能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習經驗出發,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不同類型的課,認真預設教學,為上好每一堂課做好充分的準備,更懂得了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于活動之中。我十分注重對教材情境創設的創造性改編,對課堂教學練習的重組和創新,使得課堂教學更富有趣味性、生活性和生命意義,力爭課堂35分鐘的教學質量。
二、明確教學目標,注重教學效果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目標是初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教育學生遵守紀律,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保護環境,愛惜資源;使學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我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制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中我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系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我注重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系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現象、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作為教師,我首先是對自己有信心,對學生有信心,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以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的態度投入到實際教學當中,遠離權威性的教學思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深感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幫、導、帶的重要作用,努力確保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促使教學最終實現它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學有成效的目的,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
三、通過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水平
教研工作必須是實實在在、腳踏實地的。于是,在每次的教學研討活動中都認真作好充分準備,主動討論,積極思考,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同時在同伴學習中,學習他們的方法,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以改進工作,在教學之后,我都十分注重將感悟特深的教學成功和失敗體驗、經驗、教訓進行發思、總結,這對于今后促進自己的教學工作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四、以鼓勵為主,評價方式多樣化
評價應求全,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生活動和實踐過程等,進行全面而有針對性和合理性的評價。其次是評價渠道多樣化,采用教師評、學生小組互評、自評、家長評等多種評價方式,并且評價講究及時、適度,這樣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很多情況下都能得到老師的鼓勵和學習引導,充分地發揮評價的功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受到老師及時的表揚、激勵,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通過品德與生活課與班級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大部分保持良好的品德與生活學習興趣,并養成了良好的品德與生活習慣。
基于以上思考,實際教學中注意做到以下三點:
一、開放性的教學處理。我在教學中重視用開放的視角處理教學。其一,課程內容的開放。我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運用教材,通過師生共同收集與主題相關的信息資料,豐富了課程資源,拓展了學生的視野。這有利于完成教育目標,有實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其二,學習方式的開放,學生的學習沒有局限在課堂的40分鐘,學生的學習更多地來自于課外,來自于自己的生活經驗。課堂為學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臺,課堂氣氛自由、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