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3:4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大一化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學習英語是一個需要付出艱苦努力的歷程,當然也是一個可以不斷開闊視野充實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僅要打好語言基礎,而且應該培養優良的文化素質,做到學以致用,用得恰當。因此,目的語的文化背景學習以及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是英語教學與學習中不可忽視的側重點。
一、確認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辭海》云:“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具有地區差異,因此具有傳播文化和道德觀念,傳承文化與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一種社會標記,體現語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特性,而文化也影響語言和語言的使用。不同語言從表面看是形式的不同,即語言規律性、穩定性和脫離語境而單獨進行分析和解釋的不同;就其本質來說,還是語言功能的不同,即其表現的交際意義的不同,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決定了這種差異。因而學習一種語言,必須掌握這種語言背后所體現的文化內涵,單純學習語言,是不能保證有效、無誤的溝通和理解的。所以大學英語教學應該融語言與文化及人文精神為一體,應該對英語語言所代表和負載的文化進行分析、比較,從而引導學生文化概念的形成,引導學生形成鑒別不同文化的能力。“這種對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就是跨文化意識(Cross—CulturalAwarenessorInterculturalAwareness),也稱文化敏感性,是指在跨文化交際中參與者對不同文化背景和因素的了解和敏感程度,是跨文化交際形成的一種認知標準”。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
1.注重英美民族文化的導入
眾所周知,英語承載了英美民族文化,英語學習理應強調英美文化的導入。在大學里,不少學校已經為英語專業的學生開設有《英美國家概況》、《美國社會與文化》和《英美文學選讀》等課程,對學生理解英美文化有積極促進作用,同時能幫助學生更有效的使用語言。而學習者在自學過程中,也應主動發現,逐步積累,慢慢去熟悉了解一種不同的文化,用所學語言傳承文化和表達文化,讓文化融解于語言之中。教師在英語課教學中積極的引導也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說,教師在講解“weather''''’這個詞時,英語論文可有意識的舉這樣的例子:“weatherthestorm”(戰勝暴風雨),“whileitisfineweather,mendyoursail”(修帆趁天晴),這些都是英語中的習語,學生會覺得比較有興趣去學習和記憶,這時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注意到這些習語都是和海洋及航海有關的,而且英語中存在著大量的與海洋及航海有關的習語,這樣就會啟發學生聯想已有的地理知識,頓悟原來英國是個島國,所以英語才有這個特點。如此一來,學生無論對英國、英語還是“weather”這個詞,都會留下深刻印象,既學到了語言知識,又加深了對英國國家概況的了解,為跨文化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講解翻譯時,遇到“像頭蠢豬”這樣的話語,老師可以首先讓學生自己試著去做,相信很多同學會翻譯成“asstupidasadonkey”,事實證明也正是如此。從字面看,并沒有什么不對,因為pig在中國人心中是好吃懶做、愚笨的代表,所以有“笨的跟豬一樣”、“豬腦子”等等說法表示對豬的蔑視,然而,事實上很多美國人對pig偏愛有加,甚至以pig做寵物,認為它們聰明、溫順、通人性,所以英語中往往用“asstupidasadonkey”來表達同樣的意思。學生經歷了把donkey和pig搞混的笑話,就避免了在以后的實踐中可能出現的這類尷尬。還有“Heworkslikeadog"這樣的英語句子,如果學生不知道英美人士對狗鐘愛有加,就會把這句話譯成“他像狗一樣工作”,在我們中國人聽起來非常不雅,也不知是褒義還是貶義,其實這句話是對一個人工作的極大肯定。由此可見,正確的運用一門語言必須要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識。
在平時上課時,教師可逐步向學生介紹一些日常交際中的習慣,比如在英美國家,每日與熟人見面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寒暄,通常點頭打招呼,做告別等,這被認為是最簡便、禮貌的致意動作。在聽報告時,中國人喜歡低頭傾聽,而英美人士會注視對方鼻子以上的部分,這是在表示禮貌和傾聽。人們常說“出國問禁,入鄉隨俗”,這都是跨文化意識的體現,了解了這些有助于人們在跨文化交際中輕松應對,做到禮貌得體。2.重視英語變體
雖然英語承載了英美民族文化,但隨著英語全球化發展,它都帶有了本土文化特點,出現眾多英語變體,發展成_門體現多民族文化的語言。例如黑人英語(BlackEnglish)墨西哥英語(ChicagoEnglish)和亞洲美國英語(Asian-Americandialects)。還有社會結構引起的語言的層次變體,不同社會階層和集團在語言使用上是有差異的,比如ain’t是居住在美國南部的黑人的方言,如果在紐約等大都市里聽到這種語言,我們就會知道說這種語言的人大都處于社會底層,遭受歧視。
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在英語教學中應該向學生灌輸這樣一種觀念,留學生論文英語學習是國際通用語的學習,學習者應該具備在漢語文化和漢文化之外的文化現象間進行交際的能力。大學英語教材中所選文章和題材涉獵廣泛,其中不乏有英語變體的出現,尤其是黑人英語(BlackEnglish),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過程中遇到這些變體時要特別提及指出,并向學生簡單介紹英語中存在的各種變體,鼓勵學生去接觸不同變體的英語,開闊眼界,拓寬知識面。比如推薦給學生難度適宜的不同民族的英語原著,建議學生去聽不同英語國家的音樂,看他們的影視作品等等,這樣在以英語為媒介的真實的跨文化交際中,才能使學生從容面對文化差異,順利進行交際。
3.合理處理本土文化與異域文化的關系
語言學家弗里斯提出,交際化外語教學的各門課程都應該建立在本族語和外族語比較的基礎上,只有強調異域文化才能對本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有懂得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掌握異域文化,也只有將本土文化和目的語文化進行深入的對比和探討,才能幫助學生提高文化認知的能力。
所以我們在被滲透異域文化的同時,不能忘了對漢語文化的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工作總結不僅要結合自己所用教材內容及學生興趣特點進行適時適量的異域文化知識擴充,還應進行文化間對比與分析,與漢語文化知識及表述方式進行比較,留給學生辨證思考的空間,不至于盲目全盤接受或否定。通過比較,讓學生意識到“跨文化交際并不是一方完全遵守另一方的文化習俗,相反,不管是在群體間還是個體間,跨文化交際總是兩種文化接觸,沖突,協調的動態過程”。我們沒有必要放棄自身文化去附和另一方文化習俗,而是在相互理解協調的情況下,達成諒解,尊重彼此的文化。在跨文化交際中我們有效吸收外來文明,并努力把中國推向世界。
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也是各個工作領域的主題。從某種意義上說,發展觀是對社會發展一般進程的理性認識,是對社會發展問題的根本觀點和總的看法。就醫療衛生領域而言,在衛生改革不斷深化、醫療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更要堅持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醫院的各項工作,促進醫院發展,解決醫院在發展中的問題。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文化和醫學科學的發展,醫院的文化建設也融入到了當代醫院的管理理論中去,并成為醫院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內容。近年來,醫院文化建設理論得以快速發展,形成了物質文化、觀念文化、制度文化等等的理論。但是,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識醫院文化,打造醫院文化,升華醫院文化,仍需商討和探索。
一、醫院文化的特色
何為文化?廣義地講,文化與自然相對,它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創造的一切物質和精神產品的總和,狹義地講則指與精神生產直接相關的活動、過程與產品。從空間上看,既包括雕塑、古跡、館舍等特質產品,也包括社會規范體系,價值論和長期文化積淀形成的語言、符號體系。從時間上看,既包括人類社會活動歷史以來的所有文明沉淀和積累,也包括現階段社會的形態、態勢及氛圍。醫院文化也是在文化的概念、特征基礎上逐步形成的。醫院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醫院文化泛指醫院主體和客體在長期的醫學實踐中創造的特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醫院硬文化和醫院軟文化兩大方面:
醫院硬文化主要是指醫院內的物質狀態:醫療設備、醫院建筑、醫院環境、醫療技術水平和醫院效益等有形的東西,其主體是物。
醫院軟文化是指醫院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本醫院特色的思想、意識、觀念等意識形態和行為模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結構,其主體是人。
醫院硬文化是醫院軟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基礎,而醫院軟文化一旦形成則對醫院硬文化具有反作用。兩者是有機整體,彼此相互制約,又互相轉換。狹義的醫院文化是指醫院在長期醫療活動中逐漸形成的文化。在認識醫院文化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醫院文化是人創造出來的,未來的醫院文化是從現代醫院人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創造出來的。打造醫院文化要具有前瞻性,要有未來眼光,不能停留在已有的行業標準和醫療規范來評價或限制,束縛未來的文化,這樣往往會扼殺醫院文化特色。要注重現代文化的研究,注重現代人生活方式、就醫觀念、健康需求的變化,其中就蘊藏著醫院文化未來的發展趨勢。
二是醫院文化的表示永遠存在不充分性。正像語言文字與人類思想之間鴻溝的存在一樣,語言文字的目的是表達人類思想,但永遠存在表達不完全性。醫院的管理行為,本身是一種物和形象化的表示,醫院管理制度是表現文化思想的一種語言符號表示,如醫療術語的運用,醫療文書的書寫規范等等。整個醫院的建筑也只不過是起到聚焦這些物化產品的作用,從而使之具有的內涵得到儲存、傳播、綜合、提升,可見,醫院文化有的已被物化表現出來,有的還沒有或未完全地表示出來。雖然醫院文化的外在表示是我們衛生人的共同追求,傳承和溝通是其主要功能,但社會文化不能代表醫院文化體系,共同的文化特征不能完全包含醫院文化特色。隨著衛生改革的深入和醫療衛生市場競爭的升溫,必將更加凸顯醫院文化特色。
二、醫院文化的經營戰略
有醫院就有文化,但在醫療市場的競爭中起關鍵作用的文化是醫院特色文化。因此,在考慮醫院文化經營戰略時,要充分認識特色醫院文化的重要性,以此來推動整體醫院文化的發展。
(一)認清重點、搭建框架
醫院文化可用三部分來理解。一是醫院已形成的自然文化,包括醫院的座落位置,處于鬧市或僻靜的環境;醫院的建筑風格,是古建筑或還是歐美現代式;醫院的人文環境,是以中醫為主還是中西結合或綜合的醫院。二是歷史文化,包括固有的醫療模式,傳承的醫療體系等。三是現代文化,主要是建立在激烈的醫療競爭市場體系上,以現代管理模式為主產生的文化現象。這里應當以現代文化為龍頭、為紐帶,連結帶動自然和歷史文化為基礎的各種文化資源,從而促進原有的文化資源與現代代表先進文化方向的市場競爭體制形成互動,三者形成整體特色。同時,在醫院文化打造中應不失時機地抓住機遇,敢于面對困難的挑戰,便醫院文化在競爭的環境中凸顯“特色”這面鮮明的大旗。
(二)抓住機遇,乘勢而上
近年來,對頻發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處理,尤其是抗擊非典,醫療衛生部門作出了重要貢獻,形象大為好轉,醫療文化的背景和底蘊顯得尤為充足,人民群眾對衛生醫療機構的信任感得到進一步強化,對醫務人員的奉獻精神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這既是壓力,也是動力,這是打造醫院文化的良好時機,要用科學發展觀來看待機遇和困難,千方百計把這種機遇轉化為行動,尤其要注重研究帶來機遇的過程和手段。并抓住這個時機建設與之相適應的文化服務設施,乘勢而上,提高醫院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從而進一步促進醫院效益的提高。
(三)塑造品牌,持續發展
醫院品牌是醫院的整體形象,它是由管理、質量和服務等方面的內涵所構成,它貫穿、融匯于醫療活動的全過程。醫院品牌和醫院文化在成功和創建中應該是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文化是樹,品牌是果。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一代人或幾代人的努力和創新,保持醫院文化持續發展,突出醫院特色,使之形成具有穩固品牌的醫院。這樣,醫院文化才能得以發揮出應有的持久的魅力。
三、打造醫院文化的路徑設想
打造醫院文化的路徑很廣泛,筆者就如何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發揮醫院文化的特色,提出如下設想:
第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營造和發揮好“理性消費”。參觀學習先進的醫院管理手段,考察先進的醫院管理模式,了解自身的發展歷程和歷史背景,深入研究醫院管理學、解讀醫院文化產生的背景、問題、分析解決方法等,都可以歸之于“理性消費”。那么如何進一步豐富“理性消費”,吸引更多的參與者呢?一是大張旗鼓地開展醫院文化理論研究,用科學發展觀來分析前進中存在的問題,在理論上出臺具有實踐意義的指導性文獻;二是定期舉辦各類醫院文化建設研討班,總結出新舉措、新方法、新觀念;三是適時推出星級醫院評選活動,讓媒體和人民群眾成為評選活動的主角,讓星級醫院成為品牌,使人們樹立起星級醫院就是榮譽,就是品牌,能帶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一塊金字招牌;四是利用媒體推出“創新、開拓、醫院文化”的宣傳,將醫院文化打造在社會中引起關注,以外界的力量促進內涵管理水平的提升;五是多開展如“白衣天使演講比賽”、“衛生、文明、服務”大研討等文化工程建設。總之,要推出更多的文化理性套餐,盡情演繹醫院文化特色,展現醫院文化魅力,使醫院能成為專業性人才的凝聚,群眾健康的保障,政府形象的維護者。
第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實“感性消費”。打造醫院文化不能僅僅停留在思想、理念、經驗等方面,要通過物質形態來體現,使之更加直觀、形象、輕松而有質感,使醫院得到患者的滿意和信任。在理性消費的前提下,充實醫院的硬件設施。在做好醫院配套建設的基礎上,以發展的眼光,重點開辟特色消費,體現你無我有的特色文化。
首先,各級醫療機構均有各自的特色,醫院內部又有自己的特色專科,要通過發揮特色的優勢,以點帶面,為廣大就醫者提供“感性消費”的套餐。要為患者提供滿意的服務,如整體護理模式,引入星級賓館的服務理念,吸引患者來院就醫等等。同時,要在醫院內設立便民服務臺、便民窗口,公布咨詢電話,出臺承諾制,盡量利用空余場地開辟健身場所,建立規范的圖書室,體現出醫院文化的具體措施。
其次,擴大醫院的宣傳能力,通過媒介宣傳醫院的優勢項目,譜寫醫院院歌。具有醫院特色的、瑯瑯上口的院歌,是醫院理念的提煉和升華,能達到凝聚人心的作用。同時開辟醫院展覽館,做好墻報、黑板報的宣傳工作,展出優秀工作者事跡,展出大型醫療活動的圖片,播放大型手術的場面等等。
文化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體現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品格,又往往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團結廣大民眾、推動社會發展的精神力量。儒家經典《大學》源于夏、商的原始宗教精神,至周代逐步蛻化、發展、建立成為以人的道德理性為中心的思想體系,集中概括為“三綱領”、“八條目”,而“三綱領”與“八條目”這兩個方面又是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這是《大學》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是理解《大學》的關鍵所在。《大學》以“三綱領八條目”為核心,建構了一套關于民眾主體應該如何修養好自身品行的完整的道德修養體系,實質上就是凸顯了孔子長期倡導的人內在于生命之中的“仁”,“仁”成為人生命本質的性。從作為生命本質的性,孟子又進一步傳承了孔子提出的人生命之內的“仁”,闡釋為每一個人應該可以把握的“心”。這些觀點長期以來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思想、道德觀念等方面產生了重大影響,它所倡導的思想價值、人格理念與現代社會經濟、政治相互交融,越來越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素質高低的重要尺度之一,如今這些觀點是我國文化建設和重點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提升我國文化實力的重要思想資源之一。
一、《大學》集中體現了一種人格理念,強調了高尚的人生觀,強調了真善美的精神追求,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本質。
《大學》中“明明德”倡導人們以自覺地顯發自己的明德為本,不被心理或生理的沖動或欲望所遮蔽牽引。人人天生即有光明澄澈的心靈,都可自作主宰;又因個人在氣質上有所差異而有殊別,所以,立人之道,并非去宰制他人、為他人安排一切,而是以身作則、樹立榜樣。文章指出,禮樂教化,可以啟迪他人自覺,使他人自作主宰,去除物欲,不斷提升民眾主體的德行,顯發天賦的光明的心靈,這就是“親民”。從“明明德”到親民,了無間斷,使心靈所具的天理,普遍地、具體地呈現于人倫日用之間,令萬事萬物無一不恰如其理,而皆臻至于極,這就是“止于至善”。由道德來教化人心,以正風俗民情,使民眾“有恥且格”地安分守己正是《大學》弘揚儒家博施濟眾的思想成就,亦是在事功上的崇高人格理念的集中體現,成為人們立身、處事的準則,與今天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根本目標相吻合。它尤其強調了在我們這個思想大活躍、文化大交融的時代,應該用什么樣的指導思想、理想信念、精神支柱和道德規范去引領社會風尚,從而形成凝聚全民的民族文化理念。《大學》中提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及“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等用了物事對舉的闡釋方法,其中“物”是指心、身、家、國、天下而言;“格物”即是感通于心、身、家、國、天下,對心、身、家、國、天下發生作用,亦即發生修、齊、治、平之“事”的效果。所以,“格物”內可明體、外使人與物及事上的感應,能通內外,冀望人與人的互相影響的互動過程通向“至善”的境界。正是《大學》中這些被升華了的文化精神不斷打造著中華民族文明的紐帶,構成了民族文化的主流精神。在當代文化背景下,《大學》依然以它的深刻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文言形式來傳揚文化精神,不僅有助于我們對新思想新視點的思考,而且可以幫助我們透視世界各類跨文化現象,并促進世界優秀文化與中國當代社會文化的融會發展。
二、《大學》中簡明清晰地論述了構成個人修身自我完善的各個向善要素的基本關系,它們相互影響相互協調。
《大學》中明確地論述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學》以“明明德于天下”為“至善”,把最高的價值追求落實在天下每個人的“明德”之中,使其內在化、精神化;文中還強調“正心”,以“正心”為修身的主要手段,而“正心”又包括“誠意”與“致知”兩個方面,“誠意”由內而外,“誠于中,形于外”,表現為內在自覺活動;而“致知”,主要是針對“禮”的“知”,它由外而內,以外在的“知”(禮)使心得到充實、安頓。總之,文章反復論述與提升修身的意義在于自我完善與道德自律,并且是治理國家的關鍵所在,是齊家治國的根本途徑,對中華民族的品格、個性、精神、理想、信念、價值觀等文化精神起到了重要的引領和塑造作用,經歷了數千年的傳承、發展、完善后客觀上已成為中國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基石。因為《大學》中倡導的人生觀在中國社會歷史的實踐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中國民眾的價值取向、心理趨向和文化定勢,中國文化精神的許多內容意義都是在《大學》價值觀念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
三、《大學》倡導了一種振興民族與國家的責任感、義務感、奉獻精神,也成為儒家精神的核心之一。
幾千年來《大學》一直從某個角度塑造并影響著中國民眾的心理與行為方式,積淀了中華民族精神的文化底蘊。中國有一條古訓,即“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謀道不謀食”,正是對《大學》文化精神的傳承和升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忍辱負重,繼往開來,正是《大學》文化精神最為生動和傳神的寫照。它使得中華民族在思想、信念及行為方式等諸多方面區別于其他民族,強化了民族主體的自主性與能動性,并且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古往今來許多仁人志士為民族的振興、國家的發展前仆后繼、奉獻一切、無怨無悔就是最真實的證明。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大學》還有助于強化民族精神文化,強化民族憂患意識,中國現代的文化精英更需要在《大學》文化精神的激勵下,為實現宏偉理想、為發展繁榮中國而努力。縱觀中國歷史,《大學》已經成為傳播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德治資源之一,在今天人們借鑒世界進步文化,融會新知識、新思想、新理論并努力創造和傳播新知識、新理論、新思想,不斷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大學》發揮著不容忽略的重要作用。
經典論著《大學》內容嚴謹、體例完整,最能體現儒家的精神價值,尤其是“三綱領”中的“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已經成為整個道德修養體系的終極目標。盡管全文不長,僅有短短兩千余字,然而它卻富有永久生命力,在歷史上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也正源于此,《大學》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別自宋代列入“四書”以后,其影響力更為巨大。最近出土的郭店竹簡中許多觀念范疇都與《大學》相近,為今天重新理解、探討《大學》內容及思想地位提供了重要材料。如今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方興未艾,中國文化精神在政治、經濟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凸顯,更需要的是充分重視其在現代文化背景下選擇、融合、批判的過程中對精髓予以積極的弘揚。《大學》思想的深刻精辟,不但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而且在我國當代文化精神的繼承和創新上應當具有重要的功能、地位和作用。
參考文獻:
由于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依然保有注重單純語言形式的教學慣性,這種脫離語言社會文化環境的刻板講述,令學生對英語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僵硬的語法、單詞、句型的層面上,無法從內心對英語這門語言有所了解,無法學會運用英語思維來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讓英語的交際工具價值與文化載體意義被異化。
一、文化意識培養的必要性
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際交流日益深人的宏觀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必須要將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為根本的出發點。在具體的落實中,明確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形成以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應用能力的基礎,文化意識是得體應用語言的保證,帶動大學英語教學要求與時俱進,推動課程標準向理念先進、可操作性強、體現時代性的嶄新理念落實。
語言與文化相鋪相成,不存在沒有語言的文化,也不存在脫離文化的語言。這就需要教師把語言與文化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將語言知識點的輸灌變為文化修養和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
二、文化意識培養現狀及分析
現今,許多學生只是將自身的學習目標鎖定在四六級等考試通過的層次,學習的過程主要是背單詞、記句型、啃語法,雖對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情況有一點了解,但是對于英語交際中常用的典故或傳說、常用成訊或俗語、主要英語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與中國人們的生活方式的異同等情況都知之甚少。
導致以上原因,首先是現行的考試制度的制約。在中國教育體制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的英語知識積累,但運用語言交際的能力較差,對英語文化的感知視野較窄。而在其進人大學后,許多學校將畢業與四級掛鉤的做法,其重新掉進文山題海的漩渦里,對英語文化的了解較少。
其次,教師文化素養的影響以及對文化意識教學認識的不足。雖然大學英語的教學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由于教師的不作為,創新意識不足,導致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甚少設計。而且個別學校存在四級通過率與教師考核掛鉤的問題,使的大學課堂成為中學課堂的翻版,教師將很多的時間與精力放置到提升學生應試能力的目標上,文化素養的培養流于形式。
再次,大學英語教材的局限性。傳統的教材是課文鋪陳,練習是翻譯語法。雖然教材加了對話,相對于傳統的教材,在一定的基礎上有所改進,但是對于對話,學生只是機械的模仿,還是不能提高學生的文化交際意識。
三、文化意識培養有效性的評議參數
文化意識培養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在:第一,學生在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英語知識進行溝通的過程中能否體現出自身對英語文化積極的態度和社會價值取向;第二,學習者能否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對周圍的一切英語現象都感興趣;第三,學習者能否思維非常活躍,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喜歡看書,愛提出問題和鉆研問題;第四,學生能否對英語的學習成為一種反復持久的自學需要、慣例,形成科學的學習英語的行為習慣;第五,能否在相關見聞了解的基礎上,運用英語思維方式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四、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培養的路徑設計
1、努力發揮教材的載體作用,奠定學生文化意識培養的知識依托。教材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資源。豐富的教材內容可直接體現語言中的文化內涵。同時也是我們進行文化知識滲透的主要途徑之一。文化導人離不開中外文化的比較分析,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教材中從語音,詞匯到表達無不滲透著異國文化的色彩。我們可以從教材中的字、詞、句著手,充分理解和挖掘它們的文化差異。再如fish(魚)在中國是吉慶,有活力的象征,有“年年有余’之說。而美國fish比是中吐偏貶意的詞,有fisheye(冷眼旁觀)等之說。對于這些詞語,我們只有認識到它們的文化差異,才能避免這些因社會習俗,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交際障礙。
1.2理想信念不鮮明,人生追求庸俗化。科學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夠指引人生的奮斗目標,提供人生的前進動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和生存價值感。部分大學生由于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激勵,導致其人生目標短淺、心態浮躁、急功近利、貪圖享樂、進取心不強,缺乏高尚的人生價值追求,人生理想物質化、庸俗化、享樂化。
1.3責任感不強,社會公德和誠信意識淡漠。一些大學生重利輕義,重物質輕精神,缺乏責任意識和義務觀念。一些大學生對國家和集體的事漠不關心;對他人、社會缺乏愛心和奉獻精神,自我意識過強,人際關系冷漠;公德和紀律意識淡漠,隨意破壞公物、隨地吐痰、排隊加塞、過馬路闖紅燈等公共場合不文明言行。
1.4人文知識匱乏,人文精神缺失。部分大學生,尤其是理工科學生對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缺乏興趣,對中華傳統文化知之甚少,缺乏歷史的觀念、民族的認同感和廣闊的胸襟。中科院院士、教育家楊叔子先生有感于此,曾撰文指出:當今的大學生“精于科技、荒于人文;精于電腦、荒于人腦;精于盤算、荒于仁義;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權力、荒于平等”。人文底蘊的流失,使得一些大學生精神空虛、情感脆弱、心胸狹窄,為高等教育工作帶來壓力和挑戰。
2.文化傳承對于大學生成長及未來發展的意義
2.1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品德和文化素養。《禮記•大學》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辯證關系進行了詳細論解。只有自身修養達到一定高度,才能完成更高層次的任務,實現人生更高的目標。優秀的傳統文化熏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促進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樹立,養成良好的個人品行,使得身心健康發展,充滿正能量。
2.2有利于培養大學生樹立遠大目標,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信念。黨的十適應國內外新形勢、順應各族人民的新期待,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為此,需要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曾參說:“士不可無弘毅,任重而道遠。”這是黨對當代大學生寄予的厚望,要求大學生立宏志、擔大任,形成肯擔當、不屈不撓、敢于創新,自強不息的精神,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社會風尚的引領者。
2.3有利于正己正人,成己成物。完善自我、提升自身修養、以身作則,才能推及全社會,影響他人、成就事業。傳統哲學重視調解人際關系,推崇以誠待人,追求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建立充滿愛心的社會。當代大學生時有缺乏為他人著想的現象,大家同在一個寢室,卻不和睦相處,經常為一些瑣事斤斤計較,若懂得正己正人的道理,同學之間的一些矛盾或將大大緩解。
3.高校人文藝術教育品牌建設的途徑
3.1在師生中培樹科學的文化傳承和教育觀念。學生在大學階段接受比較完善的專業知識與技術,但要成為一名適應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仍需要人文素養的有力支撐。應把理工科縝密的邏輯思維與人文藝術的形象思維完美結合,形成目前所推崇的“全腦思維”模式,為大學生在未來社會生活中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教師作為教育的執行者和參與者,其思想觀念、教學方式、職業素養等直接影響學生受教育的程度,教師應該就文化傳承和如何有效地開展人文藝術教育問題在觀念和行動上做好表率。
3.2在校園中營造良好的人文藝術氛圍。有些高校存在人文藝術教育缺失等問題,學生即使有興趣和潛力,也因缺乏正規引導而有所偏頗。制度和平臺是重要保障。例如實行“大學生素質拓展學分要求”即從制度層面和基本框架上給出開展人文藝術教育的方向。高校可以通過第二課堂講座實現對人文藝術的啟蒙,結合專業需求、圍繞學生興趣設計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大學生藝術節等活動,營造良好的人文藝術育人氛圍。
二、關于大學文化的構成及其地位
關于大學文化的構成及其地位,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論述。這里筆者將主要的文獻進行了整理。從對大學文化構成及其地位的描述中,可以發現關于大學文化構成的研究有三要素說、四要素說和五要素說三種。持三要素說的主要有趙存生、睦依凡、蔡漢軍和劉暉等學者。北京大學趙存生教授認為,大學文化由大學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所構成。大學理念和價值觀是大學文化的核心,大學傳統和精神是大學文化的靈魂,學生的文化素質、教師的文化修養、學校的文化品位是大學文化的標志,大學中著名的人、事、物、聲、圖等是大學文化的象征。[5]睦依凡認為,大學文化對學校所有成員尤其是對學生具有現實影響和潛在影響的所有文化要素。它們蘊涵于主要由價值觀、理想追求、思維模式、道德情感等構成的精神文化,主要由大學的組織架構及其運行規則構成的制度文化,以及主要由大學的物理空間、物質設施構成的環境文化之中。三者形成一個以精神文化為核心、制度文化居中、環境文化處外的,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互強化,共同對學校教育發生影響的文化同心圓。其中精神文化是動力,制度文化和環境文化在精神文化的驅動下,圍繞精神文化的主軸旋轉,從而形成一個和諧的文化環境。[12]蔡漢軍認為,大學文化應包含以下三個層面的內容:(1)精神文化。它處于大學文化的內層,是大學文化的核心和主體。(2)制度文化。它處于大學文化的中間層,是實用于組織內部的外加的行為規范,通過引導約束師生的行為,維持組織活動的正常秩序。(3)環境文化。它處于大學文化的外層,是大學文化在物質層面的體現,是大學文化的物質載體。[8]劉暉在《論大學文化的特征、嬗變與功能》中提出:作為亞文化整體的大學文化也是由三個層面構成的:(1)物質文化。它是主觀精神文化的外化或物化,反過來成為生長新的個體和群體精神文化的物質基礎。(2)制度文化。大學制度由教師制度、學生制度和管理制度組成。制度文化是聯結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中介,以制度保證精神文化的傳承和物質文化的持久。(3)精神文化。它是大學賴以生存的價值系統,包括大學理念、大學精神、知識信仰系統、文化價值取向等。上述三者的集合融會為大學文化的內在品質和外在文化象征、文化符號和文化力量。[14]持四要素說的主要是大學文化研究與發展中心顧問王翼生教授。他認為,作為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形態,大學文化主要凝聚在大學擁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蘊之中,是大學在長期辦學實踐的基礎上積淀和創造的大學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環境文化的總和,它們是一個相互聯系、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有機的整體。[6]持五要素說的主要是山東大學田建國教授。他認為,大學文化可分為五個方面:大學物質文化、大學精神文化、大學制度文化、大學行為文化和大學媒體文化。這五個方面,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質文化是基礎,制度文化是保障,行為文化是方式,媒體文化是載體。它們之間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構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有機整體。[16]通過梳理文獻資料發現,學者們對大學文化由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構成,普遍持認同態度。在研究中人們逐漸認識到環境在大學文化構成和建設中的重要性,如大學文化研究與發展中心顧問王翼生教授說:“大學環境文化既是精神的、物質的也是制度的,既是外在的更是內在的,它既以大學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為基礎,又是大學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外在表現,在整個大學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6]筆者認為,大學文化由大學物質文化、大學精神文化、大學制度文化、大學行為文化和大學環境文化這五個方面構成。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質文化是基礎,制度文化是保障,行為文化是方式,環境文化是載體。它們之間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構成一個不可或缺的有機整體。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功能在大學文化建設中的引領
1.學風建設是大學文化建設的關鍵。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大學的文化建設和引領必須以先進文化為指導,而學風建設是大學文化建設的關鍵,是一種無形的資源以強有力的力量教育和感染著人。加強學風建設,努力創建優良學風,是促進高校各項工作的前提,更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也是衡量高校辦學水平和競爭力的具體表現。作為社會主義中國的精神旗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強大的導向凝聚功能、激勵功能、規范整合功能,在大學文化建設中對高校學風建設起著積極的引領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9-0063-02
傳統文化是集體的記憶共存,它由廣大民眾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并世代傳承,是豐富民眾精神生活,并由此獲得身份認同和心理凝聚的寶貴資源。傳統文化意識是人的感覺、思維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反映。探討當代大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加強高校傳統文化教育,對于構建文化認同,加強文化凝聚力,促進社會和諧和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大學生傳統文化意識的現狀
為了全面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筆者在所任職的高校組織了一次以問卷為主的抽樣調查。本次調查的樣本為本科一到四年級、不同的文科專業的學生,其中男生占36%,女生占64%,少數民族生源占6.32%。共發放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593份。從問卷顯示的數據來看,當代大學生傳統文化意識的現狀不容樂觀。
1.文化認同。當代大學生缺乏傳統民族文化認同意識。調查數據顯示,42%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是過時的東西,67%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與民眾的現實需要關系不大,76%的學生更喜歡西式化的生活方式,39%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無法交融和協調發展,35%的學生認為國外教育會比國內教育提供更多的個人成長空間,38%的學生渴望有出國學習交流或深造的機會。
2.創新意識。當代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新意識。例如,大多數學生不能正確認識改革、發展、創新的內涵。37%的學生認為傳統民族精神與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關系不大,26%的學生認為按部就班比發展創新更重要,42%的學生認為專業課程的學習對培養創新能力的作用不大,77%的學生認為自己缺乏創新能力。
3.傳統美德。當代大學生的傳統美德意識正呈現出淡化的傾向。92%的學生沒有完整讀過一部國學經典;17%的學生不能正確概括儒家思想的核心;23%的學生在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選擇個人利益為上;16%的學生承認發生過考試作弊等不誠信的行為;9%的學生承認在申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的過程中為了獲得較高的資助力度而產生過謊報家庭人均年收入的行為。
4.文化傳承。傳統文化傳承意識缺失,也是當代大學生群體中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86%的學生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政府部門、民俗學家的事,與自己毫無關系;47%的學生錯誤地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只是地方政府增加財政收入的手段;相較于傳統節日,當代大學生更熱衷于圣誕節、情人節、復活節、感恩節等洋節。
二、大學生傳統文化意識薄弱的原因
從以上調查來看,當代大學生傳統文化意識薄弱,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助于有針對性地探討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增強文化教育的實效性。
1.高校課程設置。從目前高校課程設置的情況來看,傳統文化課程的開設情況不甚合理。以筆者所供職的高校為例,法學專業本科四年教學計劃規定的公共課程中,學生只需在“大學語文”、“國學基礎”、“應用寫作”三門人文課程中任選其一,只有兩個學分;“思想道德修養”、“形勢政策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在教學計劃中所占的學分也不多。其他如“民俗學”、“人類學”、“民間文學”等傳統文化課程,以選修課的形式存在,大學生接觸到的機會不多。因此高校傳統文化課程的設置還不夠科學,在點上形不成系統,在面上也達不到普及。
2.社會變遷。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國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這是一把雙刃劍,在增強當代大學生思想獨立性、選擇性的同時,也帶來一些影響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負面影響。享樂主義、悲觀主義、權力主義等價值觀,與我國傳統文化一貫主張的仁愛、忠誠、責任、義務、和諧的道義型價值觀產生碰撞,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形成沖擊。一些學生急功近利、追求物質享受,對成功存在錯誤和歪曲的理解,就業期望值過高、理想信念模糊、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也頻頻出現。
3.多元文化共生。中國現代文化以經濟全球化為大背景,具有現代性與理性特征。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本民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的相互交融,帶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對話,各種文化和思潮相互激蕩,構成了一個相互沖撞、交流和互動的全球多維文化網絡。當代大學生易受社會上各種思潮的影響,思想容易發生變化,在價值取向上往往缺乏判斷力和辨別力,對“傳統文化”等話題往往采取漠視的態度。
4.信息社會的發展。現代社會是個信息化的社會,大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除了書本知識外,網絡、媒體、社會實踐等也是他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青年學生敏捷好學,善于接受新知識、新事物,更傾向于關注即時的、熱點的問題。在信息充沛的時代,他們以感性的方式獲得認知,并經過思考和判斷,形成理性認同。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與那個“傳統”的年代相去甚遠,再加上傳統文化教育的不到位,傳統文化意識在當代大學生的心目中難免會日趨淡化。
三、提高大學生傳統文化意識的對策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人文內涵,是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重要途徑,高校應積極探索提高大學生傳統文化意識的有效對策。
1.更新課程結構。提高大學生傳統文化意識,需從更新高校課程結構入手。高校教師和學生對傳統文化課程需有正確的認識,認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脫節,傳統文化教育無關緊要的觀念要加以修正。高校要以必修課或選修課的形式增設傳統文化課程,增加課時和學分,提高課程覆蓋面,在內容上使學生掌握傳統文化的基本知識和田野作業的基本技能,在形式上應用多媒體教學課件,通過文字、圖片和音像資料,講述傳統文化的精妙,挖掘傳統文化的道德警示力量,引導學生主動地、獨立地、理性地思考,增強學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實施民俗文化教育。提高大學生傳統文化意識,需以民俗文化教育為突破口。民俗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類個體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模塑作用,維系著群體或民族的文化心理,是保持民族認同的重要基礎。當代大學生是社會成員的一份子,作為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輕一代,應該正確地認識民俗文化。高校應引導學生將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內化為個人的自覺追求,堅持宗教觀,堅持少數民族政策,尊重少數民族文化,把握好個人人生理想和社會理想之間的關系。此外,應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民俗文化教育相結合,在大學校園中營造關注民俗文化,珍視傳統民俗的氛圍。
3.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提高大學生傳統文化意識,需以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為主要任務。傳統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體現了各民族的信仰、理想和追求,在今天同樣能對學生的成長起到教育作用;傳統文化能揭開歷史的帷幕,具有傳播歷史知識和激勵民族希望、維系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是培養民族自豪感的最好教材;加強傳統文化意識教育,有利于把民族精神教育與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大學生是文化傳承的主力軍,高校應培養學生保護傳統文化的自覺意識,致力于培養大學生文化傳承的理念。
4.實施傳統儀式教育。提高大學生傳統文化意識,需以傳統儀式教育為手段。高校儀式教育是有關集體記憶、文化傳承、知識傳授與人文素質的教育,集中體現了學校的文化特色,賦予學生大學精神和文化力量,以莊重的情境使學生產生認同感、歸屬感和使命感,賦予學生新的規范與義務。儀式教育在內容上應注重象征符號的應用,在形式上體現禮儀性和程序性,營造莊嚴、隆重、熱烈的儀式氛圍。儀式教育還要充分貼近大學生的思想、生活實際,以愛國榮校、成才勵志、勇擔責任為主旋律,融入時代性和國際性的教育元素,以現代化的手段和方法,充分挖掘育人資源,有效提高儀式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5.建設校園文化。提高大學生傳統文化意識,需以校園文化建設為平臺。首先要營造文化氛圍,如高校文化設施、文化景觀、文化標志的設計,可以與當地的民間文學和民間文化相結合,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其次,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宣傳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紀念活動,通過征文、競賽、演講、報告、座談等多種活動形式,挖掘傳統文化的人文資源,增強民族凝聚力;組織學生開展田野調查或考察活動,學習、研究和傳承優良傳統文化,或組織學生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調研、參觀和保護工作,樹立起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
四、結語
中國正處于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程,傳統文化式微,多元文化共生,不可避免地帶來文化上的沖突,對當代大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帶來不小的影響。在接下來的研究中,筆者將圍繞高校民俗信仰教育、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高校入學儀式教育、高校社團文化建設等問題展開進一步的調查研究,構建較為完備的民俗文化教育機制,為高校傳統文化教育貢獻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
采用整體隨機抽樣方法,分別從造型學院、設計學院、傳媒動畫學院、建筑學院等四個二級分院抽取被試,共獲得有效被試652名,其中男生204名,女生448名;大一學生182名,大二學生219名,大三學生150名,大四學生101名;造型專業學生220名,設計專業學生232名,建筑專業學生168名,傳媒專業學生32名;漢族學生626名,少數民族學生26名;城鎮學生496名,農村學生156名;獨生子女416名,非獨生子女236名;學生為單親家庭的有43名,為非單親家庭的有603名;學生干部188名,非學生干部464名;曾參加過志愿服務的學生423名,未參加過志愿者服務的學生229名。
(二)測量工具
測量工具為感戴量表(GratitudeQuestionnaire)。感戴問卷共6個題項,經本研究翻譯、試測、修改后修訂成的5個題項的中文版。每題項采用“1.極不同意”至“7.極同意”的形式分級計分,第3題反向計分,總分越高,感戴狀況越好。經翻譯修訂后,本次測量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76。
(三)測評程序與數據處理
本研究采用以班級為單位的團體測試,對回答問卷的要求進行了測前說明,以保證大學生的積極配合,被試約在10分鐘內完成問卷,對全部數據使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管理和處理。
三、研究結果
經統計,大學生感戴得分的均數為34.36。經差異檢驗發現:在性別、年級、是否單親家庭、是否學生干部、是否曾參加過志愿服務等幾個背景變量上存在顯著差異;在專業、民族、生源、是否獨生子女等四個背景變量上,感戴得分沒有顯著差異;女生的感戴得分顯著高于男生;來自完整家庭學生感戴得分顯著高于單親家庭學生;擔任過或正在擔任的學生干部得分顯著高于未擔任過的學生;參加過志愿服務的學生得分顯著高于未參加過的學生;不同年級學生間差異顯著,大一、大二、大三感戴得分呈逐漸上升趨勢,均高于大四學生。
四、班級化感恩教育模式探索
根據以上數據,可以發現,藝術類大學生感戴現狀具有這樣的特點:獲得社會支持多的(女生、雙親家庭學生)、有較豐富社會實踐經驗的(學生干部、高年級學生)、有助人體驗的(志愿者)群體,他們的感戴水平較高,而“班級”正是個體獲得社會支持、提升社會實踐能力、服務他人最直接、最容易的途徑。數據結果進一步證明了進行班級化感恩教育途徑研究的科學性與可行性。根據感戴的心理影響機制來看,感戴水平高的個體能夠對現實做出更加客觀的評價,能夠看到個人的“積極結果”來自許多人的努力,而這些正向積極的認知讓個體產生更多的感恩情緒和行為。所以如何通過環境去影響個體的認知,成為班級化感恩教育模式研究的落腳點。結合藝術類大學生感戴現狀的調研數據,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建立班級支持系統
數據顯示,女生及來自非單親家庭的學生,其感戴水平顯著高于男生及單親家庭的學生。女性在社會群體中相對弱勢,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到他人的幫助也會相對多于男性。而雙親家庭在物質與精神上所給予個體的支持也會比單親家庭多,兩個群體具備一個共性,即更多的社會支持。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應該成為班級成員獲得社會支持的重要途徑。班級支持可以從這兩個角度進行:針對經濟困難,學業困難等群體的幫助型支持;針對有特定需求的服務型支持。針對不同群體特點,成立由教師、班委、學生組成的各類“支持小組”,獨立開展工作,具體分類為:班級經濟困難生支持小組,可以由班主任、生活委員、困難生代表、普通學生等幾類人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掌握班級困難生的家庭情況,關注他們日常生活,為學生提供資助信息并協助申請,審批班級困難生資格申請及資助額度審定等。班級學業支持小組,由專業教師、學習委員、成績優秀學生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組織班級學習經驗交流;邀請教師或研究生舉辦讀書會;針對特定課程舉辦師生溝通會;掌握班級后進生的情況,幫助他們分析學業落后的原因,提供一對一的幫扶等。服務型支持小組如:班級就業與實習信息小組,由輔導員、班委、感興趣的學生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就業信息;實習崗位推薦;就業政策咨詢等。班級文娛小組,由班級文體委員、特長生、有興趣的學生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各類文娛活動的組織策劃;根據班級學生的情況成立不同的興趣小組;豐富班級課余生活等。以上是對部分“支持小組”的例舉,班級可以視自身的情況來設立,鼓勵班級成員根據自己某一方面所長或興趣為大家提供支持,同時也可以得到大家為他提供的資源,形成“助人自助”的班級支持系統,讓每一個成員在需要時首先可以從班級——這個離自己最近的“家”里獲得支持。
(二)建立“人人參與”的班級管理體系
本研究中,大一、大二、大三學生的感戴得分呈逐漸上升趨勢,大三學生得分顯著高于大一學生(p=0.007<0.01),而大四學生的得分出現明顯下降。與此同時,學生干部的感戴得分也顯著高于非學生干部(p=0.002<0.01),這個結果提示我們,社會活動的增加能提升個體的感戴水平。隨著年級的遞增,社會化活動逐漸增多,從社團活動到校園文化,從行業競賽到實習就業,學生在這些社會行為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社交自尊,學習多角度地看待事物,因此,也能更多體認到他人給與的幫助。而對于大四學生的感戴得分顯著低于其他三個年級學生的結果,本研究分析,這和大四學生面臨畢業、就業雙重壓力有關:每一個人都希望為自己大學生涯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傾盡全力投入畢業創作,學生之間競爭氛圍濃郁;同時,畢業生需要獨立面對畢業后去向、就業單位、就業地域等人生重要選擇,個體的自身價值凸顯,對外界的關注力相對減弱,從而影響其感戴得分,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社會活動對于個體感戴水平的影響。參與班級管理工作是學生體驗人際互動、提升社會活動能力的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班級是組成大學校園的獨立細胞,每一項學校的舉措都會折射到班級,其既要適應大環境的循環,也有完成自身的代謝,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傳統的班級管理一般由輔導員、班主任、班委(3-5人)來完成,容易出現大量工作積壓在少數人身上、管理權利過于集中等問題。如果將班級工作分成不同的各個板塊,對應每個板塊成立負責小組,每個班委負責督導1-2個小組的工作,班主任督導班委的工作。班級成員根據自身情況來申報不同的小組,雙向選擇,最后將每一個成員都納入到班級管理工作中來,建立一個“人人參與”的班級管理體系,鼓勵班級成員共同管理。這樣不僅能夠增加個體的社會活動,提升感戴水平,又有益于形成一個民主、透明的班級氛圍。
(三)營造班級志愿服務氛圍
本研究中,曾參與志愿服務的學生感戴得分顯著高于未參與過的學生(p=0.000<0.001)。這一結果可以有兩種解釋:第一,感戴特質分高的個體有更多親社會行為;第二,助人行為、體驗他人對自己的感激之情等可以提升個體的感戴水平。筆者認為,感戴特質的確存在個體差異,但公益、助人等親社會行為也會進一步強化這種特質。大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背景和服務社會的熱情,自從共青團十三屆二中全會上首次提出“青年志愿者”稱號以來,大學生公益組織開始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各個高校內蓬勃發展,逐漸成為社會公益的重要群體。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班級的志愿服務氛圍就有了生長的土壤。而“氛圍”的營造還需要一個長期的“存在形式”,即引導有興趣的學生搭建班級志愿者活動平臺,以此作為學生參與志愿服務、展現志愿者風采、營造班級志愿服務氛圍的載體。一個平臺的生存有賴于四個重要因素,即項目、團隊、宣傳與發展方向。首先是項目。不同于社會公益組織,大學生公益平臺輸出的資源主要是專業,因此結合自身專業特長是重點。同時,學校要向學生提供一定數量的志愿服務崗位。如果是長期項目,那么在項目策劃時,首先考慮能發揮學生自身專業特長的長期項目,如針對特殊群體的藝術類支教服務、針對普通群體的藝術推廣普及活動等。其次,團隊是平臺生存發展的保證。引導有志愿服務意向的學生成立核心團隊并明確分工,制訂科學、合理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同時對志愿者進行一定的培訓,比如支教類項目需要的教學經驗、義賣類活動需要的市場活動經驗等,可以通過教案展示、經驗交流、資深成員帶新成員等多種方式豐富學生的實戰經驗。再次,有了好的項目與團隊,就需要提升這個平臺在班級中的知名度。志愿團隊氛圍的營造與宣傳密不可分。面對信息時代的大學生,平臺可以選擇QQ群、微博、微信平臺等網絡載體,志愿崗位信息,招募志愿者,及時跟進最新的志愿活動動態以及展現志愿者的風采,讓志愿服務信息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是發展方向。班級志愿服務可以有兩個維度,對內以服務學生為方向,逐漸成長為“班級互助平臺”,實現公益生活化;對外則以公益創業為目標,面向社會需求,尋找公益創業品牌,向公益專業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28
1 大學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培養的現狀
眾所周知,詞句等構成的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載體,它向世人展示和傳播著一個族群的文化特質。即使這樣,雖然近幾年來我國英語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加入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思想,也開始關注學生的文化素質的培養,但是目前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學習仍存在較大的分歧,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仍然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往往存在著文化知識輸入少和語言知識輸入多、課外知識輸入少和課堂知識輸入多、個人感悟輸入少和理論分析輸入多等現象,對實際的交際能力缺乏重視,過度看重語言知識的學習。
2 培養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途徑
我們要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加強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以實現漢語文化同英語文化的互通有無。所以,亟須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和質量、豐富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就目前而言,可通過以下幾種途徑。
2.1 開展豐富的課堂教學活動
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講解文章前引導學生收集其背景材料,對比英美文化背景和漢語文化背景的相關內容。通過英語文化相關主題的探索、研究和分析,可以使學生更深刻體驗到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性,切身感受和理解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化,增強文化的認同感,培養文化的洞察力,進一步消除民族文化差異偏見,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文化敏感性。
2.2 提高教師的跨文化意識
英語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需要提升,特別是英美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只有從總體上對英美和中國之間不同文化有大概的了解,才能夠具備一定的英語文化素養。這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才能以自身廣博的知識介紹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化背景,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文化教學,使學生從文化理解和語言感知能力方面著手,在提升英語知識水平的同時也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知識來源于課堂,只有當我們的教師自身的跨文化意識和素養得到全面提升的時候,我們的學生才能在課堂上獲益,才能在有效的跨文化比較中認識他國文化,提升跨文化意識和交際能力。
2.3 提高英語教材中跨文化素材的比重
大學英語教材是文化的載體,應選擇能夠體現兩種文化相異的材料,教材中應加入有關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以及文化知識等內容。教材內容應具有代表性,能給學生以清晰的有關外國文化或雙語文化異同的概念,并能和本國文化對比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本國文化,能激發學生去尋找兩種價值觀的解釋。例如:增加節日專題,包括Halloween、Valentine’s Day、April Fools’Day、Christmas、Thanksgiving and so on.節日不但是日常交際的常用話題,也是對一國風俗習慣了解的最好方式。而一些特定的詞匯,black、owl、thirteen、age、income、weight等敏感和忌諱的詞匯,在雙語文化中是特別值得注意的。
2.4 擴展學生的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課堂外學生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的一種重要途徑,而且相比下更具有知識的廣泛性和學習的自主性。好的文學作品能夠全面深入地反映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風俗文化和價值變遷,如果不能夠深入到英美國家探索實實在在的英語文化,閱讀文學作品是個不錯的選擇。在閱讀時,其中的氛圍、人物的喜怒哀樂等,更能夠吸引學生從中極大地汲取文化營養。文學作品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手段,英語老師應給學生推薦好的文學作品,幫助學習閱讀,激發學生大量閱讀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文化差異理解性和文化素養。例如:《Pride and Prejudice》中所倡導的個人思想信念自由,每個人都欣賞伊利莎白?貝內特的思想意識的獨立自主,但是也告誡人們道聽途說的內容不能夠以偏概全地闡述人生。《Jane Eyre》中那個從小受盡欺負,仍然不屈不撓地追求自己的生活,并最終收獲愛情的女孩讓人不禁升起一股欽佩之情。這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反應時下不同的意識,但是最終都獲得人生的成功。
2.5 開展豐富的課外文化活動
學生在課堂上得到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學校可以通過增加中西文化知識講座,使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風俗、民族傳統和價值取向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學習跨文化方面知識。另外,也可以通過學生親身體驗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比如組織學生進行英語演講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具有英語國家文化氛圍的英語教學活動中來,大膽運用英語進行語言實踐。除此外,參加英語角進行口語交際也是十分可取的學習方式。
2.6 播放原版視聽材料
影視作品中的英語文化往往更加細節化和生活化,對于學生而言生動的語言和表演也更加具有吸引力。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國外英語節目或者反映西方文化背景、社會關系和風俗習慣的背景來提升自身的跨文化素養。影片和節目所展現的是真實的英語民族交際的場景,語言也是鮮活的,電影中的畫面、道具、語言和故事情節,無一不在傳達著文化的信息。所以通過觀看國外節目或電影,對于學生掌握該民族的歷史發展、政治面貌、思維方式和語言表達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可以為學習英語打下堅實基礎。例如:《The big bang theory》,該劇中講述了一個美女和四個科學家的故事,在日常生活的交流對話中涉及到很多充滿美式風情的言語,不僅能夠提高英文水平,更能夠了解真實的美國生活與文化。
隨著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和密集,加強英語文化溝通和交流迫在眉睫。教師要意識到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將英語技能和文化溝通共同提到日程上,進行多層次、多渠道的英語文化學習,將中西文化結合起來培養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衛東.論在英語教學中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