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13:4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小學生教師專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3)06-0063-03
回顧我國教育發展,基礎教育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話題,如何提高基礎教育質量歷來是教育領域的研究重點。自我國新課程標準提出以來,中小學教師的專業化又一次受到極大的關注,如何使得中小學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得到提高,是一個值得全社會認真思考的大問題。
一、新課標對中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新要求
基礎教育課程新課標提出新的教師觀、學生觀、課程觀、教學觀,為我國基礎教育發展提供了機遇,同時也對教師專業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學教師面臨著新的挑戰。
1. 深化教師專業化內涵。雖然中小學教師專業化倡導已有時日,但部分中小學教師對其專業化水平是否提高的評價標準依然是學歷的高低,社會對其的評價也只注重于教學成績的高低,那么教師的專業化到底是什么?國內外學者有著不同的見解。英國教育學者萊西認為教師專業化“是個人成為教學專業的成員并且在教學中具有越來越成熟的作用,這樣一個轉變過程。”[1]我國學者劉捷認為教師專業化是教師在整個專業生活中,依托專業組織,通過終身專業訓練,習得專業知識技能,實施專業自主,表現專業道德,逐步提高從教素質,成為一個良好的教育專業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過程。也就是一個人從“普通人”變成“教育者”的發展過程。[2]當前,我國部分中小學教師將其專業化等同于所教學科的學科化,只注重某一學科的教學探究,這種現象嚴重阻礙了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基礎教育教學任務的主要承擔者,中小學教師要做“萬花筒”,具備“一專多能化”的教學技能。因為中小學教師面對的教育對象是青少年兒童,學生身心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適應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要多點才藝,多涉獵不同學科領域,做到會說,會畫,會唱,會跳,爭取成為“多面手”。掌握青少年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認知特點等,做一個懂學生的教師。
2. 增強教師角色轉換力度。信息時代的到來打破了學校教育傳統封閉的格局,向傳統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已不再單單是知識的傳播者。《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明天》中曾有這樣一段描述,“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的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的鼓勵思考,除了他們正式職能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3]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更新。中小學教師作為基礎教育的執行者,必須順應時代潮流,將自己融入到當代的教育教學中。作為中小學教師,首先必須是一個學習者,要不斷學習,更新知識結構。其次為將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增強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程要求教師成為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組織者,要營造一個平等、和諧、寬容的課堂氛圍。中小學教師還必須成為學生心靈的培育者與引路人、學生知心的朋友,進而成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管理者,使教師真正成為中小學生生活與學習中的楷模。
3. 樹立育人為本的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的靈魂,隨著社會的不斷發進步以及教育自身的變革,產生了許多異于傳統教育理念的現代教育理念。育人在整個教育教學工作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作為中小學教師,必須深信教學工作的神圣與偉大,并深知其工作的社會意義與價值,要知道成功的教育不僅是對先進文化知識的傳承與發展,更主要的是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培養具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必須從根本上轉變舊的教學理念,樹立新的人生觀、教育觀、質量觀、師生觀、評價觀,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生的地位重新界定。中小學生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知識的接受器,他們有著獨特的思想感情,是具有發展潛能和發展需要的現實中的社會成員。古人曾言,“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人是最寶貴的資源,教育的各種功能和最終的歸宿都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提升人生命的質量,開拓人的潛能,為人的自我實現而服務的。在中小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樹立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和主動發展。
二、現階段中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中的問題分析
1. 專業知識結構不合理,教師專業化發展根基不穩固。結構是組成事物諸要素的結合方式。知識結構由一個個不同性質、不同科學的知識構成,但又不是這些知識簡單的累積。[4]教師專業知識結構是否合理關系到教師專業化的程度。筆者認為,教師專業知識結構是教師學科專業知識、普通文化知識、課堂情境知識、教育理論知識的合理組合。現階段教師知識局限于學科專業知識和普通文化知識,對于課堂情境知識和教育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較少,呈現出知識面狹窄、單一、老化,面對新課改提出教師轉變角色,積極參與課程開發,開展校本教研,指導學生研究性學習等教學實踐時顯得蒼白無力,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職前師范教育課程設置不合理,學科專業知識比重多,教育理論知識比重偏少;職中教育通過函授學歷教育獲得知識含金量低,多是死記硬背獲得,并不懂怎樣在實踐中運用。此外,在教育實踐中無知無能時,教師也缺乏主動完善知識結構的意識,使得問題“存而不解”。教師專業化發展離不開教師專業知識結構的完善,可以說教師專業知識結構是教師專業化的關鍵和核心。
2. 科層管理體制僵化,教師專業化發展自受限。“教師是否擁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決策權利,是學術自由和教師專業的一部分,也是衡量教師專業化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5]教師專業自主要包括教學自和參與科學研究自。目前科層制下“見物不見人”以效率為取向,重視學校的發展,忽視了教師個體專業化發展,在評價指標中更是缺乏人文關懷,它束縛了教師的創造性和自主發展性,雖然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但不益于教師專業化發展。在這種體制下,學校以自己擁有的行政權力干預教師,教師在自己專業發展方向,參與學校政策的制定和進行教育研究方面沒有話語權,教師不能按照自己制定的專業發展計劃發展,不能根據學生的發展程度決定教學進程和選擇教學內容,只能以學校和上級部門的安排按部就班發展,在行政管理壓力下“教師被發展了”,這樣剝奪了教師自主發展的權利,不僅不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自主能力的形成,反而還會導致教師對專業發展失去信心和動力。
3. 專業道德意識薄弱,教師專業化發展方向不明確。近年來,華東師范大學對上海教師進行了一次調查,發現“在對待自己的工作上,只求過得去的人約是35.77%;懶散馬虎、敷衍了事的約占10.34%;在對待學生上,冷落歧視差生的占10.25%。雖不冷落歧視差生卻也不給予特別幫助的教師高達49.81%;24%~26%的教師對學生的生活漠不關心;21.83%的教師以是否符合自己的個人利益來看待領導的工作安排。”[6]以上雖是教師專業道德意識淡薄的縮影,但一定程度上表明教師職業態度冷漠,缺乏進取心,沒有盡職盡責,把職業當作事業來做。這一點應引起足夠重視。我們很難相信一個在工作中消極的人能夠在此領域做出很大的成就,況且教育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它充滿了創造性,是一種帶有生命活力的活動。此外,對學生不能平等對待,不與學生及時溝通,并給予應有的指導,損害了教師的職業形象,阻礙了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要求教師嚴與律己,為人師表,因為其一舉一動都影響著教育對象。專業道德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靈魂,沒有了靈魂,教師的發展如“空心之竹”,也使教師專業發展迷失。
4. 專業發展所需資源有限,教師專業化發展空間受限。教師專業發展除了受內部因素的制約外,還受到外部因素影響。教師專業專業發展所需的資源就是其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現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資源有限主要表現為學校硬件資源跟不上,如學校有電腦無網或網不連接、有實驗無設備或設備陳舊老化無法使用、有圖書館無書或者缺乏教師教學資料、有音樂課無音樂器材、有體育課無體育配套器材,這些在音樂、美術、體育、計算機、自然課方面表現尤為突出。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師即使有專業發展的愿望,受制于眼前的困境,也顯得很無奈,沒有發展資源作外部支持,教師的教學實踐如紙上談兵,大大影響了教學效果。新課程提倡教師角色由“教學型”轉向“教學研究型”,鼓勵參與校本開發,支持教師積極進行教育科研,但無教育教學資料可查,無法獲得教育研究前沿信息,制約著教師在基礎教育改革中作用的發揮。“教師的整個職業生涯中都應有繼續教育或培訓的機會,從而使之能跟上思想和方法的新進展。”[7]而目前教育經費短缺,學校培訓指標有限,培訓資源短缺,骨干教師和領導關系好的教師有機會參與培訓,大部分教師長期得不到自我更新和進一步深造,即使有硬件設施也不會使用。
三、推進中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思考
1. 重構教師教育模式,以新課改為契機改善教師知識結構。“我國的教師教育應走出“學術性”與“師范性”之爭的樊籬,樹立起“雙專業”課程觀,建構突出教師專業性的課程體系。”[8]因此,要對現有課程結構進行優化。對教師培養實行(2加1加1)培養模式,前兩年集中學習學科專業課程,并設置其他學科課程作為學生選修課程,中間一年學習教育理論知識,最后一年重視對學生實踐實習和教學技能的培養,在實習過程引入教育行動研究課程,指導學生在實踐學校開展行動研究,并撰寫高質量論文,使教師“能教能研”。這樣在職前完善了知識結構,但這遠遠不夠,教師專業化是個長期的過程,伴隨教師職業生涯的整個過程,況且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因此也要對在職教師的知識結構進行更新完善。新課改鼓勵教師參與校本課程,轉變教師角色,提倡研究型教師,教師在參與校本課程開發和教育科研中,請教專家、與同事溝通、查教學資料、反思教學實踐、查缺補漏、學會處理信息、撰寫論文,涉獵其他學科知識,擴大了教師的學習資源,更新了教師的知識結構,因為課程開發和教育研究涉及的知識面廣,是各方面知識綜合的結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知識結構向“T”型發展。
2. 創新教師管理體制,探索“二權”分立。《教師法》以法律條文的形式規定了教師享有教育教學權、科學研究權以及管理學生權等權益,但在科層制下,教師專業發展自名存實亡,為了教師專業發展的自主性,有必要對現有管理體制進行創新。完全打破科層管理制不現實,但在科層制下改良是可能的,為此筆者建議“行政權和發展權(教學相關的權、教育科研權、自主發展權)”分立,但分立并不倡導對立。在此體制下,行政權并不壓制發展權,教育行政人員要明確管理是為了教師發展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并引導教師高效率發展,在一定情況下行政權從屬于發展權。為此學校要放權,讓教師參與學校政策的制定,重視教師在學校發展中充當的角色,把教師看作學校發展中的一員,辦學理念中牢固樹立“師強校興”理念,把教師的發展和學校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在教師自由自主發展方面,“以師為本”鼓勵教師自主制定發展計劃,給教師提供自主發展的培訓平臺,為教師的發展牽線搭橋,獎勵教師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對教師參與學術發展組織不干預,以開放心態面對教師的發展,為教師自主發展創造條件。
3. 學校和教師要形成“合力”,努力加強專業道德修養。教師專業道德是教師專業素養的核心,是教師專業化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一個教師的教育之魂。洛克也曾說過:“一個沒有德行,沒有禮儀,卻有成就的人是找不到了。”[1]可見,教師專業道德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性。筆者認為,加強專業道德修養需要學校和教師共同發揮作用。就學校而言應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為教師營造良好的專業文化修養氛圍。如通過評選“師德標兵”和“十佳道德最美教師”活動對道德修養高的教師進行精神激勵,并對其先進事跡進行宣傳和表揚,使優秀教師獲得道德修養帶來的榮譽體驗,其他教師也在這種良好氛圍中受到感染,明晰工作中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倫理作為評判專業的重要指標,對教師專業化具有特別的意義,因為倫理對教育活動是靈魂,失之,教育意義則蕩然無存。”[9]在教師晉升、評職稱時,引入職業道德的評判,引導教師朝專業化方向發展。就教師個人而言,應加強專業道德理論知識的學習,深化對專業道德的理解,并在教育實踐中身體力行,真正做到教書育人,成為學生的師范者。
4. 努力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搭建學習資源平臺。由于我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直接導致了義務教育的不均衡發展,而教師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優化教師專業化資源配置有助于推進義務教育向更好方向發展。為此,學校和社會要共同努力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優質資源。針對有些學校資源緊缺的情況,可以加強“校際合作”實現資源共享,讓沒條件的學校也可以享受優質的學習資源(校與校之間圖書互借、教師之間教育科研合作、共同開發校本課程、雙方定期舉辦教師專業發展研討會等等)。城區學校和農村學校可以實行“城鄉教師輪崗制”,使農村教師也可以在城市學校享受優質學習資源,城市教師可以體驗農村學校生活,為以后科研積累課題。教育管理部門要定期實行“送教下鄉”和開展“優質示范課展評”活動,使農村教師有機會學習到優質的教育教學理論資源和實踐資源。此外,可以實行“集中遠程培訓”,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信息交流平臺,使教師獲得專業化需要的資料和前沿信息。
注釋:
[1]約翰?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畫[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9):64.
參考文獻:
[1][澳]鄧金.培格曼最新國際教師百科全書[M].北京:學苑出版社,1989,(6):553.
[2]劉捷.教師專業化:挑戰21世紀的教師[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9):80-82.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編著.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6):106.
[4]宋蘭香.我國大學教師專業化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D](碩士論文).華中師范大學,2008.5.
[5]肖存.論教師專業化及其推進策略[D](碩士論文).山東師范大學,2003.4.
[6]陳永明,鐘啟全.現代教師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202-205.
中圖分類號:G8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11)1-0346-01
一、體育鍛煉習慣的定義
習慣是指長時期里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傾向或社會風尚;也是指與完成某種自動化動作的需要相聯系的、并經過練習而獲得的動作方式。而體育鍛煉習慣是指人自動參加體育活動,經過不斷重復或練習而形成的一時不易改變的高度自覺和生活化了的行為取向,是后天不斷重復身體練習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內在需要的、比較穩固的自動化行為模式。簡言之,體育鍛煉習慣是后天形成的自動化行為。
二、影響中小學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主要因素
影響中小學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因素,主要從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入手進行研究。中小學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學校體育因素,主要是從體育教師、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與課余訓練、體育器材設施等方面進行研究;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家庭因素,主要是從父母的體育觀念、父母對子女的體育鍛煉的支持程度等方面進行研究;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社區因素,主要是從社區體育開展現狀進行研究;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社會媒體因素,主要是從觀看體育賽事、收聽體育廣播、張貼體育用品類廣告牌、以及體育名人的成就、個性、體育精神等方面的影響進行研究
三、培養中小學生養成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具體方法
1.學校應注重中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
體育老師要認真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選擇符合中小學學生年齡和性格特征的且富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的教材,增加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教學內容應合理搭配并適合于學生的體質發展,如果教師所選用的教材難度太大、太復雜就會使學生產生畏懼感,喪失自信心,從而降低學習的興趣,所以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必須遵循能讓大部分學生接受并喜愛的原則。體育競賽應該與教學相結合,尤其是學校運動會,運動會鮮明的優勝劣汰特點,正是適應了中小學學生增強好順的心理特征,通過運動會,他們不光收獲了運動成績、肯定了自我,也培養了集體觀念和集體榮譽感。體育競賽中體現的個人和團體的拼搏精神,激發中小學學生把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看成一種責任和使命。
為了片面追求升學率,中小學學校將體育課時一再縮短,在鄰近期末考或是入學考期間,老師們甚至將體育課直接用于學習文化課,或是讓學生自習,這種現象在一些特優班更為明顯。填鴨式的被動教學形式使很多中小學學生長期處于巨大的學習緊張和壓力之中,從而使他們從心里上缺乏對體育運動的意識和興趣;同時,重大的學習環境壓力之下,很多中小學生長期處于一種埋頭苦學的狀態中,從而導致眼睛近視、弓腰駝背、身體肥胖等身體疾病。面對這樣的情形,學校除了保證每節體育課的安質、按量、按時開展外,還應用大課間操以增加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從而進一步達到學生舒壓放松和強身健體的目的。
在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建設上,學校應該增加體育場館的建設力度,完善體育場館的設施管理,以基本保障學生對體育活動場所的需要,為中小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體育鍛煉環境。
2.家庭應注重中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
家庭作為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地方,將直接對孩子產生影響,家長的參與體育鍛煉無疑是培養孩子良好體育習慣最好的榜樣,但是遺憾的是,很多家長自己并沒有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如果家長能親自陪同孩子參加鍛煉,或是監督、支持孩子參加,例如支持孩子購買體育用品、參加體育輔導班、去收費運動場館練習、家里有適合孩子鍛煉的體育器材、雜志和書籍等,將對孩子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社區應為中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提供條件。
目前,我國社區體育組織活動項目以拳操類、氣功類、舞蹈類占主導地位,這些項目具有明顯的非競技性、保健性、表演性;且活動時間長、對場地(器械)要求不高等特點。從這些活動項目的特性來看,適合于社區老年居民健身、保健的需求。但事實上,現有的這些項目很難滿足社區居民的多元需求,尤其是青少年的體育需求。要保證更多的中小學學生參與社區體育活動,單靠宣傳引導還不夠,而是要增設活動項目,因此社區體育組織必須改變現有活動項目群體性單一的現象,讓更多的中小學學生有自己喜愛的體育活動,激發他們參與的興趣,吸引他們自覺地參與進來。
另外,社區邀請專業人士來社區開展體育方面的講座,組織各種類型的體育活動或比賽、中小學學生在體育鍛煉時有專人指導等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能激發他們的鍛煉興趣和保證鍛煉的效果。
4.中小學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社會媒體影響
當代中小學學生生活中信息高速發展的環境下,媒體事件已深入人心,在社會媒體的背景下提出的新的影響因素,且立足于社會現狀提出的建議措施,其后繼性和預見性較強,能夠跟上社會的發展,其普遍意義更高。對于中小學學生來說,觀看體育賽事、收聽體育廣播很容易就會被體育項目本身的特點及運動員成功時那份榮譽感所吸引、被成功背后的故事所感動和激勵。體育用品類廣告牌、廣告詞以及體育名人的成就、個性、傳遞的體育精神等方面的信息都對著中小學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四、結束語
將“健康在于科學的運動”和“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體之中”的觀念扎根于中小學學生的思想意識之中。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所以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應該視為人生必不可少的一課來踐行,應貫穿于人的整個一生。學校應為中小學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提供優異的條件,家庭應為中小學學生良好體育鍛煉打下堅實的基礎,社會應為中小學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提供協助。
參考文獻:
附二 主要參考文獻
[1]白文飛.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調查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11).
[2]許朝暉.福建省中學生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的調查研究.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
[3]鄭佩芬.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成之研究.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8).
[4]陸志成.如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上海體育科研,2003(1).
[5]王海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心理因素.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4(11).
[5]林生華.劉新蘭上海市部分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的成就取向[期刊論文]-體育學刊 2003(01)
[6]楊學軍.陳周業中美兩國部分青少年學生余暇體育的比較分析[期刊論文]-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02(03)
[7]曲宗湖.尚大光素質教育與農村學校體育 2000
[8]吳向東對人的全面發展內涵的解釋[期刊論文]-教學與研究 2004(01)
2、繼續借助大力發展示范性普通高中教育的契機,想方設法加強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教學設備設施的建設,要按照省新的體育衛生與藝術器材配備標準配足器材,不能以“經費不足”為借口削減體衛藝專項經費的開支,以確保學校體衛藝教學的正常開展。
3、制定和完善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管理,確保學生的安全。
4、認真貫徹落實《茂名市中小學校大型文體活動安全管理制度》、《茂名市中小學校體育活動(體育課)安全工作預案》,增強體衛藝專業人員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安全意識,確保學生在學校中健康快樂成長。
二、切實抓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施行工作,積極開展我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建立完善監測數據庫。繼續做好我市中學生運動員注冊工作,重點做好省、市傳統項目學生運動員的注冊工作,完善運動員檔案的管理。
三、認真抓好各級體育、藝術競賽,促進體育、藝術教育的發展。
1、舉辦茂名市中學第十七屆、小學第十五屆“協作杯”運動會;組織好茂名市第二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
2、認真組隊參加省級傳統項目學校及省中學生其他單項的比賽。
3、抓好各縣(市、區)中小學生運動會或體藝節,堅持每年舉辦一次大型的中小學生運動會(體藝節)的做法,以競賽促發展,以競賽促提高。指導各縣(市、區)、各學校開展好藝術展演活動,推薦優秀文藝節目參加省匯演。
4、充分發揮學校社團的作用,廣泛開展校園文化藝術活動,豐富和充實學校藝術教育活動的內容。
四、認真抓好學校體衛藝的安全工作
1、繼續加強學校學生食堂(課間餐)的衛生和公共衛生工作的管理,重點抓好食堂(課間餐)硬件建設,食品加工的操作流程必須要符合衛生要求,對不符合衛生要求的學生食堂要加大力度進行整改,適當時候組織一次全市性體衛藝安全工作專項檢查。
2、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和《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加強學校衛生專業人員的培訓工作,嚴防學生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3、制定學校食品安全管理責任追究制并認真貫徹執行。
五、認真落實健康教育課時,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工作,認真抓好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加強學校衛生從業人員和食品衛生從業人員預防、控制傳染性疾病的知識培訓工作,提高他們的保健專業知識,確保師生身體健康。
六、積極加強學校體育衛生教育教學研究工作
1、抓好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體育教師專業技術水平。
2、開展市級優秀課例評比,擬舉行一次全市性的“新課標”體育教學課例觀摩評比活動,努力提高體育教學水平。
3、做好年度體育衛生教育教學論文的收集、評選工作。
七、抓好幾件常規工作
1、協助做好初中升高中體育考試工作。
2、做好每年一次的中小學生常規體檢工作。
3、積極開展學生常見病的防治工作,主要抓好中小學愛滋病預防的宣傳教育工作,擬舉辦一期全市性預防傳染性疾病衛生專業人員培訓班。
二、具體內容
1、加強廣播操的隊列隊形訓練,進退場的紀律、秩序和上下樓梯安全教育,糾正廣播操的錯誤動作及規范動作教學,提高廣播操的質量。開展小學生廣播操評比活動。
2、啟動“小學生快樂體驗教育”。優化課堂結夠,積極探索,提高課堂效率,教學形式靈活多樣,讓孩子快樂學習,體驗成功喜悅。
3、營造濃厚的校園體育氛圍,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大力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引導廣大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培養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有效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4、“活動課、兩操”由任課老師負責,跟班指導,體育教師協調、嚴格按照學校體育活動安排進行鍛煉。
5、抓好學校運動隊的組建工作,運動員選材,運動隊計劃,,逐步提高我校運動隊的訓練水平和運動水平。參加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中小學生乒乓運動會。
6、開展校體育公開教學研討,參加區中小學體育教研活動。
7、舉行各種體育單項比賽。
8、繼續開展好微型課題研究工作
9、抓好體育教學常規工作
A.備課要求:
1、認真備課,保持兩周余量;
2、每學期教研組檢查備課兩次;
3、認真參加培訓及教研組活動,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4、教學設計整個過程要一目了然、清晰。并做好課后隨筆。
B.上課要求:
重在培養興趣,重在全面提高
1、體育組全體人員進一步加強思想進修學習,不出現體罰與變相體罰現象。
2、熟悉課的重點難點,做到心中有底有收獲。
3、教師在課前做好準備工作,不上無準備的課。
4、課堂中啟發學生求知求真敢于提問,敢于探究。教師加強巡視,以激勵表揚為主,充分發揮學生思維,使學生喜歡教師,喜歡你教的這門學科。
5、整節課學生掌握情況,老師心中有底,表揚好的,指出不足。
C.聽課要求:
組長及組員之間互相聽課并做到及時反饋、交流。并積極參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教研工作,做到學科整合,交流互動。
三、具體安排
九月份:
1、學習新課程標準,制定學校體育教研組工作計劃。
2、制定落實體育課堂教學常規,檢查備課,余量兩周。
3、抓好教學常規和每天“兩操一活動”的組織訓練及安全教育工作。
4、開展興趣小組活動,制定計劃。
5、清理場地,器木才造冊登記。
6、選拔體育苗子組建運動隊,并制定運動訓練計劃。
7、提高教研組活動質量,落實公開教學教研。
十月份:
1、校運動隊訓練。
2、營造“校園陽光體育”氛圍,舉行體育單項比賽。
3、抓好廣播操、眼保鍵操的動作要領規范教學。
4、繼續抓好各項訓練、參加“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中小學生乒乓運動會”。
5、認真指導好師院體育系學生實習工作。
十一月份:
1、參加教學經驗交流。
2、組織舉行游戲活動比賽。
3、繼續抓好“兩操一活動”。
十二月份:
1、進行期末教學常規自查自糾工作。
2、組織各年段體育活動周活動。
3、參與學校場地規劃,器木才合理布局。
一月份:
1、體育興趣小組活動結束,經驗總結。
2、體育校本教材組稿,并形成初稿
校本課程開發在農村中小學的課程改革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體現農村中小學辦學特色、滿足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教育需求、促進農村中小學生個性發展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為了適應中小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行了三級課程管理的新策略,許多農村中小學紛紛開展了開發校本課程的研究與實驗。
為了深入了解農村中小學課程改革的情況,吉林省臨江市教育局組成調研組,對我市中小學校本課程的開發進行了抽樣調查。并對其目前的狀況,存在的問題,今后的對策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反思,相信會對農村中小學具有極積的普遍意義。
一、農村中小學校本課程開發的成績與問題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全市有80%以上的中小學開設了校本課程,大多數中小學的校本課程采取了以學科加特長發展為主的形式。有40%左右的中小學自編了校本課程的教材,相當多的學校開展了具有校本課程屬性的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個別中小學正著手對中小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的模式進行研究,其中花山中心校的《農村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模式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效。
在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中,全市許多中小學的校本課程密切結合了當地的資源,形成了鮮明的地域特色。其中,花山中心校的經驗有較強的典型性。該校根據地處城鄉結合部的地理特點,開展了具有校本課程特點的“三小三貼近”(小調查、小論文、小發明,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地域)主題系列探究活動。這一活動的目標是:體現“以人為本,實踐先行”的辦學理念,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實踐能力,搜集資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以及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使他們學會多渠道的獲得知識、技能,并通過這一活動提高教師的課程改革理念和專業水平。這一活動包括以下內容:花山的傳說故事、自然風景、交通狀況、建筑設計、特產、致富項目、環境保護、開發建設等等。這一系列探究活動,注重學生的參與、體驗與實踐,注重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發展的空間,有效地激發了師生參與課程改革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許多農村初中把“綠色證書”(即“農民技術”資格證書)教育作為校本課程的主要內容。這些課程密切結合當地的農業生產,貼近學生的生活,實用性較強。例如,花山鎮中學,根據本地發展庭院經濟的要求開設了《綠葉類山菜栽培技術》、《測土施肥》、《溫室栽培》等課程。這些課程的開設,對于促進教育為當地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起到很大作用。這些學校的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中研究學生、研究農村的生產與生活,了解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并據此確定校本課程的目標,選擇課程內容,編寫有關教材。教師的主體性得到了提升,專業水平得到了提高。
校本課程的開發激發了農村中小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和創造性,培養了他們的探究意識,實踐能力,促進了他們的個性發展。調查顯示,我市農村中學80%以上以往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在校本課程這塊平臺上,重新認識了自我,重新激發了學習上進的信心。這些學生的進步,得到了教師的贊許和家長的認可。究其變化的發展原因,我們認為至少有兩點:一是這些學校校本課程在形式和內容上貼近學生的生活,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滿足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二是這些學校的校本課程及其有關活動使學生們站到了同一個起點,他們不再有過去的學業優劣之分,個人的努力和成績能夠得以顯現和肯定。中小學生從校本課程中體會到成功與自信,為他們的轉變與發展提供了契機。
總的來說,校本課程的開發為農村中小學校的發展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它是農村中小學課程發展的一個新的切入點。然而,在當前的條件下,農村中小學的校本課程開發并非盡善盡美,其不完善之處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其一,校本課程的課時常被擠占。在相當一部分中小學,校本課程由于課時少,又不是上級抽測科目,往往不受重視。在這些學校中,校本課程的課時經常被國家課程占用,導致校本課程形同虛設,只是課程計劃中的一個概念。
其二,校本課程的開發缺乏必要的基礎性條件。調查中發現,許多農村中小學辦學經費不足,辦學條件很差,教師結構不合理,開設校本課程的難度很大。特別是“綠色證書”的教育需要一定的生產實習基地,專業化的任課教師和具有相當技術含量的課程,對于許多正常運轉都難以維持的農村中小學校來說這些條件都是難以實現的。
其三,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的積極性不高。有相當數量的農村初中,只在初一、初二開設少量校本課程,在初三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校本課程了。有近半數以上的教師認為:學生的國家課程成績是上級評價教師的標準,校本課程在中考中根本得不到體現,搞校本課程開發出力不討好,劃不來。
其四,大多數農村教師對開發校本課程意義不甚了解。他們之所以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主要是為了響應上級的號召。他們很少有人以學校、學生乃至教師自身發展角度認識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更不清楚校本課程的開發要解決哪些問題。他們往往把校本課程的開發等同于知識的選擇和教材的編寫,使校本課程的開發重形式輕過程,形式單一,資源不足,選擇性也很差,效果不甚理想。
總之,農村中小學的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嚴重不足。這些不足和缺陷,已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和農村學生個性的發展,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二、推進農村中小學校本課程開發的對策
(一)堅持以學生為本,開發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開發的最終目標,是增強課程的活力與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它要求教師必須主動地研究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研究教育與課程發展的規律,研究與開發可資利用的課程資源。為此,我們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在校本課程開發中追求為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統一。堅持以學生為本,首先要了解學生的需求,并根據學生的需求,開發出多樣化并具有選擇性的校本課程,這應當成為我市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著眼點。也是農村教育為“三農”服務最主要的切入點。因此,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消除國家課程和校本課程之間以及普通文化課和職業技術課程之間“一手硬、一手軟”的“兩層皮”現象。要把國家課程方案的基本要求和為“三農”服務要求,統一于農村中小學課程,使國家課程和校本課程的教育統一于農村中小學的培養目標,在實現國家規定的基礎教育基本要求的同時聯系農村實際,突出農村特色,這是推進農村中小學課程改革,促進農村教育為“三農服務”的根本之策。
(二)建立校本課程開發制度,保障校本課程順利開發
一、前言
近年來,在新課標的要求下,中小學體育課程也進行了改革。其性質已被定位為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新課標要求淡化競技技術體系,把內容的可接受性提高到相關的高度,做到教學內容的選擇和開發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情趣,激發學習動機。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鞍山市岫巖縣的農村中小學10所,對部分中小學進行問卷調查,從中了解中小學田徑教學有關方面的情況。
農村中小學田徑場地,器材現狀調查
2.2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發放教師問卷80份,回收75份,回收率為93.4%。
文獻資料法:圍繞論文需要,查閱各體院學報,并通過網絡查詢和檢索中國期刊網各種資料,對田徑方面的信息進行匯總。
三、 結果與分析
3.1從表1的統計結果來看,最多的籃球10個學校平均每個學校有4.5個,還不到一半,最少的是400米場地平均每個不到0.2個,總的來說,中小學的體育基礎設施還很匱乏,還不完善。
3.2田徑教學現狀的存在問題
(1)中小學田徑教學的內容設計不合理。由于中小學生的身素質局限性和教學時數有限,學生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某個項目來達到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基本活動技能和增強體質的目的,基本上是行不通的。
(2)中小學田徑教學的手段過于單一。體育課的教學手段無非是教師講授為主,輔之以練習,這種方式忽視了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基本起不到鍛煉的效果。在傳統的田徑教學中往往只注重對教法的研究而基本不考慮對學生學法的研究,無法達到“教”、“學”結合的目的。
(3)中小學田徑教師的平均素質過低。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素養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現在中小學的體育教師平均年齡較大、素質低、教學能力呈下降趨勢,嚴重影響了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革。
3.3田徑教學改革的研究
(1)中小學田徑教學內容的改革。
田徑教學內容應注重學生的需要和發展,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田徑教學內容應處理好統一性和靈活性的問題,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豐富教學內容,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要與學生的學校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考慮學生的需要、學生的興趣,真正做到教學內容生活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不同需求,選擇個人喜愛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充分挖掘運動潛能,從而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基礎。
(2)中小學田徑教學手段的改革。
田徑教學應注重改進教學方法,正確地運用身體鍛煉法,改革體育教具,將現代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引入體育課堂,優化體育教學內容、優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教學的方法與策略,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3)中小學田徑教師素質的改革。
田徑教師要科學合理地運用講解、示范,善于領悟中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深入淺出地開展教學。上級部門和學校應不斷更新觀念,加強教師職業進修與培訓,定期考核檢查,經常總結教學經驗,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培養更多一專多能、高素質的教師。
四、結論與建議
4.1加強教師的知識結構更新,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
教師是教學核心和教改的關鍵,是新課標的制定者與實行者,教學質量的提高取決于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管理。應采取積極措施,有計劃的對其進行培訓,提高制定自修計劃,在豐富體育專業知識的同時,加強教育、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4.2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打破田徑教學內容競技化的束縛。
根據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新思想,學校體育應把一些非競技性田徑內容納入教學內容中,改變田徑教學內容狹窄化的現狀。例如跑步墊步等非滑步形式助跑推鉛球、原地跳起投實心球、后拋實心球等,這些動作不但簡單易學,還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投擲速度和力量,也同樣能夠發展學生的基本投擲能力,可以作為田徑教學的基本內容。
4.3建立田徑健身教學體系,是田徑課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
田徑教學內容包括走、跑、挑、投等各種身體練習,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田徑運動不僅是一項競技運動,還是一種健身手段。使學生掌握田徑鍛煉的主要手段,培養自覺參加田徑運動的良好習慣,形成終身體育的習慣。不斷提高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將田徑運動競技項目轉變為廣大群眾接受和喜愛的健身運動項目,是當前深化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大課題之一。
參考文獻
[1]鄭賀.體育教育專業田徑課程新體系及實施策略研究[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
[2]楊勇.新課程理念需要體育教學新觀念[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7.10
[3]張光林,劉莉,鄭云玲.《新課程》與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J].世紀橋.2007.9
[4]盧剛.田徑課程教學及“結構一定向”模式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2
1、嚴格執行文件精神,全面落實課程計劃。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嚴格按省頒課程計劃開足開齊課程,積極創造條件落實課程計劃,圍繞“有效教學”這個核心,突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兩大重點。
2、深化教育教研活動,不斷提高課堂效率。
抓好常態教研活動。按照學區統一時間,本學期我們開展了各個學科的教研組活動30期次:語文13次,數學11次,綜合6次;其中蔡修偉的《冬陽·童年·駱駝隊》參與學區教研活動,并獲得好評。進一步深化集體備課,為提高課堂效率、教學質量添磚加瓦。
3、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我校提倡關注教學常規的六個環節:計劃、備課、上課、作業布置及批改、質量測評、參加規范活動。在開學初制定了《湖嶺鎮第二小學教育教學常規考核評估細則(試行)》,本學期進行四次檢查,目的是強化措施,落實管理,每次檢查后都以三大科組為單位對檢查情況及時反饋,使教與學協調發展,提高教學質量。
4、繼續做好新教師培養培訓。
5、繼續深化2011年校本培訓。
開展了二期教師閱讀教育教學名著活動;舉行二期校本培訓活動:《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師德與師愛》;舉辦二期教學技能培訓活動:《小學作業批改》、《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教師開設博客率達40%。
6、教科研成果有目共睹。
(1)、組織王芳、薛庚、葉品千、陳培培等教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參與學區、市級評比,共計推薦9篇論文。其中市級二等獎3篇、三等獎3篇,學區三等獎3篇。
(2)、組織謝銀雪、薛庚等老師參加瑞安市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電化教育)、教育裝備論文評比活動,其中謝銀雪、薛庚獲市三等獎。
(3)、組織謝銀雪、薛庚、王育棉老師參加市協作命題比賽活動,獲市三等獎。
(4)、組織謝銀雪、薛庚、鄭青青老師參加學區青年教師技能大賽,其中謝銀雪老師獲三等獎。
(5)、組織李飛琴、卓繼義等老師參加湖嶺教育學區中小學語文教師作文批改評語比賽活動,其中蔡修偉獲二等獎,卓繼義、李飛琴、謝銀雪獲三等獎。
(6)、王芳老師參加學區音樂教學設計評比活動,獲一等獎。
(7)、組織蔡修偉、鄭青青、潘光翠等教師參加瑞安市第十三屆教師制作多媒體教育軟件評比活動。
7、學生競賽活動有聲有色。
(1)、吳華華同學參加學區小學生英語口語比賽,獲二等獎。
(2)、組織學生參加學區《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弟子規》知識競賽,獲三等獎。
(3)、組織學生參加全國中小學作文大賽。
(4)、組織二、四年級學生參加溫州市小學生規范漢字書寫競賽。
本學期我們雖然開展了一些活動,采取了一些重要舉措,但是與上級的要求相比,我們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一)情感態度素養專業情感態度是一種外在于專業知識的價值觀、情感體驗和理想信念。它是專業素養中的非智力因素,伴隨教學過程的始終。高職語文教育專業學生在入校時往往對本專業的認識不足,缺乏職業理想和專業信念,因而對進一步深入學習教師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內在動力不足,這使得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素養的培養尤為重要。一名優秀的中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有真情、有熱情、有激情。因此,高職語文教育專業學生的情感態度素養首先體現在專業理想和專業信念方面。對基礎教育事業的熱愛是其最重要的專業品質,如對高職師范教育專業的認知、職業幸福感,對語文學科及語文教學的情感認同,濃厚的興趣投入,對少年兒童的熱愛,以及對其身心發展特點的科學認知和對少年兒童的責任心,平等、寬容和尊重的態度等等。這種情感態度素養還體現在先進的教育理念,開放的思維方式,以及語文教師的人格魅力、健康的文化心理和良好的審美情趣諸方面。
(二)專業知識素養未來教師的專業素養在知識結構上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語文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模式,而是強調多層復合的結構特征。小學語文教師既要有精深的語文學科專業知識、教育教學專業知識,又要打破學科專業壁壘,吸收各學科精華,形成以專業學科知識為核心,與其他學科知識關聯整合、縱橫交織的知識結構。中小學語文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知識的建構者,其角色要求促使高職語文教育專業學生自身應具備豐厚的知識素養,唯此才能內生出教育的理想與信念。專業知識素養主要體現在“博”和“淵”兩個方面。“博”是指知識的廣度和綜合度。基礎語文教學的學科性質決定了其內容具有廣泛性特點,包含政治經濟、風土人情、天文地理、科學藝術等等。高職語文教育專業學生作為有專業素養的未來語文教師,要沉心靜氣,博覽群書,對包括科學、藝術等在內的人類文化各個領域、各個層面都要有所涉獵,不斷拓寬知識的廣度,強化知識的綜合度,做到博學。“淵”是指語文學科知識的深度與厚度。高職語文教育專業的學生應該對本學科相當熟悉,具備包括語言學、修辭學、文學、文藝學等在內的基本語文學科知識,并能夠對這些知識真正內化與善用。專業知識素養的熏陶漸染、逐步養成,是形成語文專業素養的基石。
(三)教育能力素養教育能力是教師教學的核心,它是高等師范學校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高職語文教育專業學生的教育能力素養主要包含語言文字能力、語文教學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首先,高職語文教育專業的學生必須具有較高的語言文字能力,除要練好“三字一話”基本功,還要具備多方面的能力,如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及語法、修辭、感悟能力等等。其次,必須具備較強的語文教學技能,要注重教學理論的學習、教學技巧的熟練掌握,具備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操作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協調溝通能力及開拓創新能力等,使語文課堂煥發活力。第三,未來的中小學語文教師不再是傳統意義的“教書匠”,而應成為專家型教師。高職語文教育專業學生的教育能力素養,必須強調其科研意識、知識和能力要求,即運用科學的方法探究中小學語文教學規律、探討教學實踐的能力,進行教育現象的反思和教育實踐創新的能力,以及中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研究和論文撰寫的能力。
二、專業素養的培養
專業素養的生長是一個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樹立全新的培養理念,構建培養體系,強化實踐教育,將專業素養的培養貫穿于整個高職師范教育階段,使學生的專業素養歷經熏陶、學習、積累,內化養成,在三年的高職師范教育中完成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
(一)獨特性培養高職語文教育專業是培養中小學師資的教育專業,既有與其它教育專業相似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獨有的特點。從性質和特點看,高職語文教育專業是一個服務于基礎語文教育、服務于中小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專業。因此,高職語文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培養要根植于中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土壤,符合中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特點和培養目標,同時建構有異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培養策略;要克服重理論輕實踐的理性主義教育慣性,引進和培養“雙師型”師資按照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定位開展教學,避免把高職專科教學當成普通本科教學的壓縮版。在情感態度素養方面,要早期介入開展學生情感興趣素養的獨特性培養。致力于培養學生熱愛語文教育的職業興趣和情感,是高職語文教育專業學科教育類課程的重要任務。要在學生入學即開始培養學生的專業情感素養,讓學生走出校門,走進小學、中學,與少年兒童建立情感聯系,使學生有一顆童心,懂得童趣,學會與孩子溝通、交流、相處;同時,還要與中小學教師建立起良好的互動交流關系。這些都是有針對性地培養高職語文教育專業情感和興趣的有效途徑。在專業知識素養方面,要強化兒童文學藝術素養的學習。豐富深厚的專業知識素養的培養,要特別強調其文學素養中對兒童文學藝術的學習、體驗和感悟。學生要能夠轉換角色投入其中,通過兒童文學作品獲得與少年兒童的心靈溝通,與孩子在教學互動中產生共鳴;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科學藝術等各類學科知識素養的培養。在教育能力素養方面,要培養學生具有適合于中小學課堂教學的、深情并茂的朗讀能力、生動激情的口語表達能力、活潑有趣的課堂氣氛調節能力、情境教學的設計與實施能力等等。
(二)全程化培養專業素養需要通過長久的修養和訓練,使之在學生身上自主地、持續不斷地養成。高職語文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培養是一個歷經形成、發展和提高逐步積累、逐漸完善的過程,應分年級、分層次、分階段漸進式培養,并貫穿于整個三年的教師教育過程中。在情感態度素養方面,學校可建立一批有長期教學合作關系的中小學教育實踐基地,使中小學校園成為高職語文教育專業學生的另一個課堂,讓學生接受大學教育的同時也經歷中小學校園的熏陶。學生在入學第一學年即深入中小學,在高職教育三年的時間里始終與班級保持穩定的、緊密的聯系,成為班上的編外教師或輔導員,與中小學生成為朋友,培養深厚的情感,共同成長,使其真正發自內心地喜歡孩子,熱愛基礎教育事業。在知識素養方面,要重視課堂教學的延伸。例如,可以采用教師指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課內課外相結合等方法實施名著閱讀計劃,幫助學生閱讀文史哲及教育學科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經典書籍,以陶冶性情,提升人文素養。在教育能力素養方面,實踐教育是學生完成從簡單到綜合、知識到能力、聰明到智慧轉化的催化劑。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實踐教學環節是高職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過程中貫穿始終、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職師范教育人才培養中,實踐教育應貫穿于教師教育的全過程。要確立全程實踐教學理念,強化教學實踐,將語文教學技能訓練貫穿于整個高職師范教育階段,使理論性學習與體驗性學習相輔相成。為實施好全程培養計劃,學校在新生第一學期就應把中小學教材、課標等發到學生手中,要求他們充分、深入地通讀、熟識、吃透教材,使學生到學業完成時,可以做到像一個老教師那樣信手拈來,為從事中小學基礎教育職業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融合性培養專業素養的培養必須以總目標為統領,融合三年課程設置、課程學習和活動編排,改變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分離的培養模式,促進各學段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三方面的相互滲透融合。首先,要在知識積累的廣度與深度上融合,把握好各學段的梯度,通盤考慮,前觀后照,相互呼應,螺旋上升,逐步形成學生良好的情感和知識素養。其次,要在學習和運用上融合,形成一套比較系統、科學、高效的教學模式,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養成適應新時期語文教學所需要的專業素養。第三,要在培養模式上融合,遵循開放多元的原則,構建全方位、全員、全程培養體系,使統一要求與自主選擇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語文學科知識與綜合知識相結合、教師指導與自主學習相結合、課堂內與課堂外相結合,讓學生真正進入學習化的校園,在一個濃厚的語文教育環境和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形成和提升專業素養。高職師范教育專業的建設與發展既要突出師范性,又要體現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及辦學特色。明確語文教育專業的專業定位和辦學思路,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強化實踐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才能辦好高職語文教育專業,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的中小學語文教師。
二、3371名中小學生課業負擔
和創造性人格的發展狀況
在開展實驗研究之前,為了深入地了解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和創新素質的核心變量——創造性人格的發展狀況,我們組織了陜西省的13所中小學,于2011年2~3月,對一至八年級的3371名學生實施了問卷調查。我們自行編制了《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問卷》,包括主觀感受和時間投入兩個維度;并使用美國《威廉斯創造力傾向測量表》作為創新素質的測評工具,該工具從冒險性、好奇心、想象力和挑戰性4個方面測查創造性人格狀況。
在所調查的學生中,包括初中生767名,小學生2604名。調查結果顯示。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從一年級到八年級,學生們的課業負擔連年加重(見圖1),而創造性人格發展水平卻逐年下降(見圖2)。這表明,隨著兒童青少年課業負擔的逐年加重。與創新人才核心素質最密切相關的冒險精神、對知識和探索的好奇心、想象力水平和敢于應對挑戰的態度卻逐年降低。簡而言之。學生們越學習越不愛學習、越學習越沒有創新精神。具體而言,課業負擔方面,在五年級之前,男生的課業負擔一直高于女生,而五年級之后則互有消長,不相上下,無論男生還是女生,在八年級都達到課業負擔的最高值;創造性人格方面,一年級時,男生顯著高于女生,到二年級時。男生的創造性人格水平迅速下降,與女生相近。到六年級時,男生的創造性人格水平降到最低,初中之后雖有反彈,但再也達不到小學一年級時的水平,女生創造性人格的最低值出現在八年級,而男生則出現在六年級。我們只調查到八年級的學生為止,如果隨著年級的增高進一步擴大樣本,相信結果將不容樂觀。
上述結果就是我們最明顯的“學情”,不僅是我們研究的出發點,也應該是任何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和政策制定的出發點。
三、實驗效果分析
在過去的兩個學期里,從中小學的“學情”、“校情”和科學規律出發,我們實施了一系列的教育實驗改革。在有的實驗學校,實施的是全面鋪開的改革方式,而在有的實驗學校,則實施了局部的改革。以下我們將以西安小學為例,綜合分析本次教育實驗的階段性效果。
1.對學生發展的影響
我們在西安小學每個班級隨機選取15名左右的學生作為追蹤樣本,分別于2011年3月和10月實施了問卷調查。共有438人被招募到調查之中。以下是調查結果。
(1)課業負擔的變化
經過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改革,學生的課業負擔明顯減輕。
圖3呈現了四年級學生在課業負擔的兩個維度,即主觀感受和時間投入上的變化趨勢。從3月份教育實驗開始階段到10月份,四年級學生主觀感受到的課業負擔和整體上投入學習的時間都有所降低。這一結果說明了教育實驗的效果,讓學生主觀上覺得學習給自己帶來的壓力和負擔降低,而客觀上投入學習的時間也有所降低。
圖4則呈現了學習負擔變化的另一種方式,即三年級學生在課業負擔的整體上是下降的。但主要是在主觀感受上,而在投入到學習中的時間上卻有小幅的增加。這也說明了教育實驗的效果和教育教學改革應該堅持的方向。也就是說,減負并不只是意味著學生學習時間和學習量的減少,而是增加課堂教學、課后作業和學生評價的創造性設計,增加學習過程的趣味性,讓學生覺得學習活動本身是樂趣無窮的。這樣即便是增加了學習的量,學生也并不覺得枯燥和厭煩,反倒是能夠在求知中獲得快樂,越學越喜歡學。
此外,學生課業負擔的減輕還表現在學生對以下問卷調查項目的回答上。
①在“我覺得上課很煩”這個項目上,回答“從不這樣”的學生人數從39%增加到46.5%,回答“總是這樣”的人數從2.5%下降到1.4%。
②在“我覺得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這個項目上,回答“經常這樣”和“總是這樣”的學生人數從47.9%增加到56.2%。
這說明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滿意度已經有了大幅度的上升。“思維型”課堂教學的引入功不可沒。課堂教學是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和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主陣地,在這方面。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更加關注學生思維狀態、參與狀態、情緒狀態、注意狀態、交往狀態和生成狀態。
③在“我喜歡完成各科教師所布置的作業”這個項目上,回答“經常這樣”和“總是這樣”的學生人數從42.7%增加到45.3%。
④在“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我做各科教師所布置作業的時間”這個項目上,回答“1小時以下”的學生人數從24.9%增加到30.4%。
這說明課題組所推進的作業布置工作已經初見成效,教師通過認真設計作業,創新作業形式,實現作業分層和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完成作業,且不會占用太多的課外時間。這樣自然就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⑤在“周一到周五,放學后我的業余活動時間”這個項目上,回答“3小時以上”的學生人數從8.7%增加到14.3%。
⑥在“在節假日里。我每天的業余活動時間”這個項目上。回答有1-5小時及以上長度活動時間的學生人數從63.6%增加到76%。
這說明,隨著減負與創新素質培養教育實驗的實施,無論是學生平時的業余活動時間,還是節假日學生的業余活動時間,都有較大幅度的增加,這些時間可以用于兒童青少年鍛煉身體、參與娛樂體育活動和自由探索等。
(2)創新素質的變化
如果學生喜歡學習、喜歡探索、敢于冒險和迎接挑戰,他們就能在學習的過程中發展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發散思維這樣的創新素質。他們就能隨著知識的積累而獲得創造性人格和創造性思維的持續發展。同時,當他們在參加業余活動時,也不會把放松的時間當成對“辛苦學習”的一種逃離和回避,而是當成另一種形式的對世界的體驗和探索。當成對書本知識的一種重新審視和檢驗。圖5、圖6是基于2011年10月的調查繪制的。反映了減負與創新素質培養教育實驗對兒童創新素質的影響效果。
圖5表明經過一個學期的教育實驗,被調查的一至六年級學生的創造性人格的發展趨勢。從圖中趨勢線的變化可以看出。兒童創造性人格發展的整體趨勢是上升的。六年級達到創造性人格的最高值。具體而言,一年級到二年級,兒童的創造性人格有個下降的過程,之后三至五年級相對變化不大。六年級發展到小學階段的最大值。這一趨勢從根本
上改變了前述大規模調查的兒童創造性人格隨著年級增高而逐年下降的發展過程。充分說明了本教育實驗的階段性效果。然而,新的兒童創造性人格發展在小學階段呈近似W型的趨勢,也說明了減負與兒童創新素質培養工作的復雜性和難度,值得進一步在細節上探索不同年級兒童課業負擔與創新素質培養的實施方案,以取得更加理想的實驗效果。
圖6表明實施教育實驗之后,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兒童想象力的發展趨勢。由圖可知。想象力在小學階段整體的發展趨勢是上升的,也就是說,學生越學習其想象力越豐富,這對于其創新素質的發展而言,是特別重要的人格基礎。其中。想象力上升幅度最大的階段是在二年級到三年級階段,之后到四年級下降,然后又逐年上升。有哪些因素會造成兒童不同年級的想象力及其他創新素質指數的下降,是一個值得持續關注的問題。
2.對教師和學校發展的影響
在教育實驗的過程中,我們堅持“觀念轉變是基礎”、“教師培訓是關鍵”和“制度建設是保證”的原則。通過一系列系統設計的實驗方案促進了教師和學校的長足發展。首先,通過一系列的校領導座談會、學校中層領導座談會、教師座談會、學生座談會和家長座談會,使他們在減負與創新素質培養方面建立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深刻理解學生課業負擔的來源及其危害、培養兒童創新素質的必要性及實施途徑等,使得各個群體都成為減負與創新素質培養工作的合力源泉。進而,構建了以減負的監測、舉報、公告和問責制度為核心的減負與創新素質培養制度體系,將學校管理科學化,將創新的探索常態化。同時,我們認識到,要實現教育實驗預期的效果,有針對性、系統設計的教師培訓至關重要。因此,我們特別重視和加強有關教師發展的交流、培訓和指導工作。具體做法:第一,開展教學理論培訓,主要包括減負的理論依據、實施途徑;課堂教學規律;學生學習規律;教師專業能力:學生能力發展與培養途徑;學科教學;發展性評價;學思維活動課程等。第二,實施教學能力實訓。主要包括對教學設計能力、課堂互動能力、課堂提問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等的實訓。第三,組織教學經驗交流。在教師自學、實踐和反思的基礎上,每個學科組集體討論教學設計、作業布置、評價方式和教學改革,學校定期組織全校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并舉行了基于本課題的“中小學生減負與創新素質培養”和“教育管理創新”專場報告會。第四,教學行為現場指導。課題組成員經常到實驗學校進行現場指導,召開分學科的教學研討會、及時總結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第五,引導教師生涯規劃。我們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規律出發,引導教師制定個人發展規劃,明確各自的責任與努力方向。第六,開展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心理支持活動。我們組織了“改革中的心態管理”和“幸福教師的心理資本”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改革中針對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心理支持活動。第七,引領教師參加教科研。我們引導教師參加教育科學研究、注重過程性指導和方向引領,并組織專門的優秀論文頒獎典禮,編制專門的論文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述工作都促進了教師和所在學校的跨越式發展。從而服務于減負與創新素質培養的工作目標。
核心素養,源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歐盟等國際組織對21世紀學生新基本能力的思考和評價,指的是“覆蓋多個生活領域的,促進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會的重要素養”[1]。2014年3月30日,我國在正式印發的《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文件中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養體系”建設。2015年,《人民教育》在第7期刊發編輯部文章《核心素養:重構未來教育圖景》一文,明晰界定了我國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和外延。即它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2]
自此,基于核心素養,進行頂層設計,重構課程體系,落實立德樹人目標成為我國下一步深化教育工作的“關鍵”因素和未來學校教育改革的靈魂。那么,對于核心素養,基礎教育語文課程做好了哪些準備?或者說,走進核心素養,語文課程經歷了哪些流變?未來又將怎樣與核心素養深度貫通?追本溯源,鑒古知今。對此,本文通過梳理百年中小學語文課程目標、內容結構、主要理念等的變遷,以期為語文課程與核心素養的深度貫通提供一些參考。
一、白話文普及:語文課程與核心素養的首次對接
1904年之前,我國童蒙教育主要是古文教育。其語文課程的開設主要是培養少數精英人才,為社會統治階級服務。從殷商甲骨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到“五經”“四書”,再到《昭明文選》《古文觀止》,語文教學主要是識字、讀古文、寫文言文,應付科舉考試。1904年,清政府開始廢科舉興學堂,民主、科學成為社會思想主流,語文也開始單獨設科,語文課程開始面向普羅大眾。但是,不像其他學科,古文讀寫仍占據著語文課程的主要內容。這導致中小學語文教育不得不大量承襲傳統科舉考試的陋習,存在著大量言文脫節,遠離現實生活、學習、工作需要的現象。五四時期,在我國一大批學者和政府的大力倡導下,白話文運動和國語運動開始在中小學語文課程中發揮作用。在此影響下,小學《國語》開始學白話文,中學《國文》主要學習文言文,其中也涉及一部分白話文。自此,兩漢以來的“言文脫節”開始變為“言文一致”,白話文正式進入語文課程,并逐漸普及占據主要地位。語文課程與中小學生的現實生活和職業準備即核心素養首次接軌。對此,高度評價,說此舉“把中國教育的革新至少提早了二十年”。
二、語文名稱確立:語文課程與核心素養的再度親近
20世紀30年代后期,為進一步拉近語文課程與現實生活的距離,人們開始大力關注口語交際能力對個人未來成功生活和社會良好運轉的影響。為了在語文教育中“養成善于運用國文這一種工具來應付生活的普通公民”,以葉圣陶、夏D尊為首的語文教育家倡議把中小學的語文教科書“國語”和“國文”合稱為“語文”。1949年8月,葉圣陶主持中小學語文科課程標準起草工作,并編撰《中學語文科課程標準》。此后,“語文”首次作為正式術語確立,并隨著《中學語文科課程標準》的推行流行開來。其中,“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文本于語,不可偏廢,故合言之”。至此,語文課程開始聽、說、讀、寫并重,口頭語言在語文課程中獲得了和書面語言同等的地位。因此,國語、國文更名為語文,不單是名稱的改變,更是語文課程自覺走向語言知識與技能的實際運用,追求學科核心素養建構,力圖培養合格公民的教育追求。自此,中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安排充分考慮聽、說、讀、寫訓練的比重,作文一律用白話文,語文課程再次向中小學生個人成功生活的核心素養邁進了一步。
三、“一語一文”觀濫觴:語文課程與核心素養漸行漸遠
1956-1958年,我國中學語文課程進行了漢語、文學分科教學實驗。其時,教育部頒發了漢語、文學的教學大綱,并組織人員編寫了各自的課本。盡管改革僅試行了三個學期便匆匆結束,為中小學生母語運用能力奠定了堅實的知識技能基礎,但自此也造成了“一語一文”觀的長期流行。所謂“一語一文”指的是語文課程主要由語言和文學兩種要素構成的語文觀。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人們片面強調語言學和文學在語文課程中的應用,忽視實用文章學對語文課程的理論奠基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阻礙著語文教育向核心素養的前進。這種觀念表現在教材編寫領域,就是“文選組合”式教材長期占據語文課堂,教材編寫則是以不同主題組織單元。1978年,面對“”后以此種觀念為主導編寫的第一套全國中小學統編語文教材,胡喬木同志做出了“跟過去差不多”的論斷。對于此套教材,葉圣陶也同樣尖銳地指出:“連革新都說不上,不要說革命了”,并發出了“中小學語文教材五十多年來可以說很少變革”的感慨。
進入21世紀,“一語一文”的語文觀又以新的形式主導著第八次語文課程改革。自1997年,由《北京文學》發起的語文教育大討論,聲聲“誤盡蒼生是語文”的嘆息,揭開了語文教育界與外界對話的帷幕,但也由此形成了新型的“一語一文”觀,即語文是由語言和文化構成的語文課程觀。這種觀念集中反映在2001―2003年頒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性質的描述:即語文既是人們思維、工作、學習的工具;又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和重要的載體。在這種語文即語言和文化的“一語一文”觀影響下,識字和寫字、閱讀和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實踐活動都涂上了過于濃厚的文化色彩。以至于北大教授驚呼初中3年6冊教材,二三十個主題,初中學過,高中再學,學到了人文,丟掉了知識和技能。學生課業負擔重不說,走到社會上,連用實用文章辦事的基本能力都沒有。語言文學和語言文化觀,本來是為了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但過猶不及,語文課程逐漸偏離了現實應用的軌道,學生的核心素養也逐漸被邊緣化。
四、“一語雙文”言語觀:語文課程與核心素養的再度融和
覺察到“一語一文”式的語文觀所帶來的眾多現實弊端,一些專家學者開始關注語言使用的情境,從功能語言學、社會語言學等語用角度,重構語文課程言語觀。其突出表現是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首次提出了“文本”概念,并在修訂版的高中語文課標中明確地建構語文核心素養。其中,以語文教育家、實用文章學家曾祥芹教授為首的學者提出的“一語雙文”思想較為系統地概括了這種課程觀。在這里,語文首先二分為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繼之,書面語言的文章又二分為文學作品與實用文章。[3]其中,文學作品主要指小說、戲劇、詩歌等。實用文章主要指與文學對舉的傳遞真實經驗的敘事類以及說明類、論辯類文章。其具體包括說明文、議論文、記敘文等普通文章,新聞、學術論文等專業文章以及傳記、游記等兩棲文章三類。
“一語雙文”的語文觀,強調建立“語言、文學、實用文章三足鼎立”的語文課程結構,凸顯“雙文教育,實用文章教育第一”的應用取向。其旨在矯正頑固潛行于百年語文課程中的“學文學,用實用文章”的學用不對稱弊端。
“一語雙文”的提出引發了學者對現行中小學語文教材的審視。結果發現,中小學語文教材有63-76%的實用文章。但由于受傳統“紅領巾”文學教學模式(1953年)的影響,加之語言文學觀的濫觴,課堂中很多實用文章的教學變味為“文學分析”。“把語文教材當成文學教材,把語文教學變成文學教學”的現象愈來愈多,以至于現階段中小學生實用文章讀寫素養差強人意。因此,彰顯“一語雙文”觀,重構語文課程,拓展21世紀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勢在必行。
綜上可知,我國語文課程自設科伊始,就是為了構筑社會民主平等的政治生態,同時為學生成功工作、學習、生活做準備。其后百年,盡管遭遇各種困阻,但語文課程發展的主流方向始終是努力朝向學生核心素養的建構,即始終朝向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因此,發揚傳統,牢牢把握語文課程的現實應用方向,理性看待各種語文課程觀與實踐形態,關注學生基本語言、文學和實用文章素養等語文核心素養的和諧發展,何嘗不是走向21世紀核心素養的一條捷徑呢?
參考文獻:
[1]張娜. 關于核心素養的研究和啟示[J].教育科學研究,2013,(10):42.
[2]人民教育編輯部.核心素養:重構未來教育圖景[J].人民教育,20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