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8:5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發展社會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互動社會語言學互動社會語言學成形于20世紀80年代初。甘柏茲的《話語策略》[4]的出版,標志著互動社會語言學作為社會語言的一個分支正式建立。互動社會語言學重在研究如何用語言學的知識解釋人際交流的過程和結果,其理論的核心是“互動”,認為具有交際功能的言語互動才是語言的本質所在,一切語音、語法規則的價值只存在于具體的交際活動之中,通過言語互動產生交際效果的語言形式才是語言事實。甘柏茲在他的論著中提出了會話策略、語境提示、會話推斷等一系列核心概念。會話策略是指會話參與者能夠維持會話繼續、增進雙方相互理解的能力。會話推斷即話語理解的情景化或語境化過程,其基本功能是在評估交際參與者雙方目的的基礎上作出相應的反應。語境化提示即提示有關交際知識,尤其是語境的語言信號,包括語碼轉換、超新段標記等,其基本功能是在交際互動中引導指示話語、預測行為情景。此外,Goffman、Brown、Levinson、Tannen等的研究也對互動社會語言學理論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Goff-man進一步補充完善了Gumperz的語境推理,強調社會互動的作用[5];Brown和Levinson提出了具有普遍性影響力的禮貌原則;Tannen則將研究中心轉向異性之間的言語互動,特別強調談話的節奏性。
2.言語社區社會語言學研究的是不同說話人群體內部或群體之間的語言使用狀況,因而對這個群體的界定是十分必要的。社會語言學沿用Bloomfield的speechcommunity的叫法以及他的言語互動觀[6],摒棄結構主義的“理想”同質狀態,朝著“真實”的言語社區的方向不斷前進。Hockett、Lyons認為言語社區具有單語性,即某一語言社區內只流通某一特定語言(方言)。甘柏茲對言語社區單語性的論斷提出質疑,提出言語社區也可以是多語的,為避免“以語定區”帶來的單語限制,提出把“共同使用的言語符號”和“共知的社會規范”作為言語社區的兩條主要標準,整合了共同準則的變異遵守等觀點,指出言語社區是由共同規范和愿望結合在一起的、組織起來的講話人的多樣化的系統,進而強調了言語社區的系統性和規范性。隨著言語社區界定的不斷深化,言語社區第一、語言第二的原則越來越明確,并占據主流。此外,個人認同在言語社區的界定中同樣備受關注。LePage指出言語社區中個人認同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是許多不同言語社區的成員,在不同的情況下認同不同的言語社區。此后,Preston、Rosen、Saville-Troi-ke、Meyerhoff等都對個人認同問題作了研究。
3.語言接觸19世紀史密斯、特魯別茨柯依對施萊格爾“譜系樹”理論的“同構”和“對應”提出質疑之后,語言接觸逐漸成為備受關注的研究領域。早期語言接觸研究主要從語言內部結構因素的角度研究語言接觸,直至Kipar-sky提出社會因素決定語言接觸深度的觀點,語言接觸的研究才逐漸成為社會語言學的一部分。此后,這一觀點被大批學者認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Thomason的語言材料及觀點。語言接觸研究可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分為語言結構的研究和語言使用的研究。語言結構的研究,即以接觸中一種語言為基本視角,研究其在詞匯、語音、語法三個層面受到其他語言的影響情況,主要關注的是語言借用和語言干擾。語言使用的研究涉及面較廣,主要關注語言轉用、語言混合和語碼轉換。語言接觸可以導致社會雙語的形成,而社會雙語現象又可分為穩定和競爭兩種情況。對于穩定的社會雙語現象的理論研究,主要歸功于Fishman。Fishman在Ferguson研究的基礎上完善了“雙言制”理論,認為不同的語言變體有著嚴格的社會分工;同時,提出“語域”理論,用以分析語言變體在缺乏社會規范時的使用情況[9]。
二、國內的社會語言學研究
(一)引進期社會語言學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傳入中國。直至80年代末,國內語言學界才開始接觸西方社會語言學理論,此時以理論及研究方法的引進為主,尚未展開結合漢語實際的深入研究,主要表現在理論譯作和通論性著作的出版。因此,將這一時期稱為社會語言學的引進期。理論譯介方面,大批國外社會語言學的研究成果通過翻譯的形式被引入國內語言學界。1980年到1982年,特魯基爾的《社會語言學導論》(林書武等譯)在《國外語言學》連載。1987年,《社會語言學譯文集》(祝畹瑾編)和什維策爾的《現代社會語言學》(衛志強譯)出版。通論性著作有陳原《語言與社會生活———社會語言學札記》(1980)、《社會語言學》(1983),陳松岑《社會語言學導論》(1985),游汝杰、周振鶴《方言與中國文化》(1986)。
二、超越資本邏輯的科學發展,是一種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按照馬克思的思路,只有終結資本邏輯的統治,使社會走上科學發展的軌道,才能抵御各種風險的襲擊,才能實現社會和諧平衡發展,人的生存才能從抽象走向具體,從虛幻走向現實。
1.超越資本邏輯的科學發展,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發展
以人為本的發展意味著:第一,發展的主體是現實的歷史的人,“人們的社會歷史始終只是他們的個體發展的歷史”(P284),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社會關系中的個人的發展。既然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那么,人的發展程度就應當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和衡量社會發展的基本尺度。第二,“發展”是人的自我創造和自我生成。按照馬克思的理解,人不是受動性的存在,而是以實踐為本性的存在。正是通過實踐活動,人改造了世界,同時也改變了自身,創造出新的自我,從而推動著人的展開和生成。馬克思指出:“動物只是在直接的肉體需要的支配下進行生產,而人甚至不受肉體需要的影響也進行生產,并且只有不受這種需要的影響才進行真正的生產;動物只生產自身,而人再生產整個自然界;動物的產品直接屬于它的肉體,而人則自由地面對自己的產品。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構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于對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構造。”(P58)所以,發展是人特有的有意識的生命活動,也就是不斷創造和實現自我的本質的活動,這是發展的本原意義所在。認識到這一點,有助于克服資本邏輯主導下的“發展”潛伏著的人的物化和異化的風險。第三,“發展”是人的自由選擇和自我承擔。在馬克思看來,人是發展的主體,發展是人的自我創造和自我生成的自覺實踐。這樣,發展就不是由某種外在的、先驗的神秘力量所控制的被動的過程,而成為了一種人的主動選擇的過程。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說,“‘歷史’并不是把人當作自己目的的工具來利用的某種特殊人格,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P118-119)發展既意味著人的自由選擇權的不斷擴大,也意味著人要為自己選擇的后果承擔責任。馬克思曾說過,“選擇是人比其他創造物遠為優越的地方,但同時也是可能毀滅人的一生、破壞他的一切計劃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為。”(P458)這就是說人的選擇帶來的可能是正面的后果,也可能是負面的后果,而且隨著人類實踐活動的拓展,這種不確定性或風險會愈發顯著。既然社會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自己的自覺選擇活動,那么,人就不會把選擇的風險責任歸于神、命運或歷史必然性,而是把風險責任扛在自己肩上。只有對社會發展承擔起風險責任的人,才能真正成為社會發展的主體。
2.超越資本邏輯的科學發展也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全面是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要統籌兼顧,系統推進;協調是指發展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要相互適應、相互促進。可持續是指發展進程要有持久性、連續性,主張以多樣性的生態發展取代單一性的人類進化,以“共生、共存、共贏”的相互受益行為模式取代“征服、獨存、單贏”的損人利己行為模式;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積極應對與治理各種生態風險,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三、超越資本邏輯的科學發展,是一種以和諧為價值追求的發展
在風險社會狀態下,人類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的沖擊,導致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關系的緊張,甚至造成社會動蕩和解體,無從實現社會的平穩有序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風險社會就是和諧社會的對立面,社會風險治理的終極價值追求就是實現一個風險負面效應最小化、安定有序的和諧社會,這也是當代中國為之孜孜奮斗的宏偉目標。
1.“和諧”是指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
在西方傳統中,人類中心主義占據著主導,認為人能夠從自然無限制地攫取,正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普遍存在的對自然資源進行掠奪式開發和肆意揮霍的意識,導致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危機。與同時代“自然主義”的地理環境決定論和“反自然”的人統治自然歷史觀截然不同的是,馬克思以整體論的思維方式看待世界,以實踐為基礎分析人與自然的關系,提出了人與自然和社會有機統一的生態要素論思想。第一,人、自然與社會是人類社會和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三個基本元素,它們之間是不可分割、相輔相成的對立統一關系。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質只有對社會的人來說才是存在的;因為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對人來說才是人與人聯系的紐帶,才是他為別人的存在和別人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礎,才是人的現實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會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對他來說才是人的合乎人性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對他來說才成為人。因此,社會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自然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是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道主義。”(P187)第二,人類社會生活的生產是自然關系和社會關系的統一。“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類史就彼此相互制約。”(P516)第三,重視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合理調節”。馬克思指出:“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一種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當今中國政府越來越重視資源、環境、生態問題,不斷深化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和政策設計。但是,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的慣性巨大,城鄉社會生態環境污染破壞嚴重,環保基本國策執行受現實利益干涉,生態優先和環境價值的觀念與生態建設的實際行為還有距離。如何應對當前和未來的生態壓力和挑戰?人與自然和社會有機統一的生態要素論啟示我們,確立生態文明建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基礎地位是必由之路。一是要正確認識自然對于人的生存和社會發展所具有的客觀性、優先性、價值性、基礎性與根本性地位,確立善待自然的生態道德,并據此來改變對待自然的態度,規范對待自然的行為;二是要深刻理解人與自然關系和社會關系的相互制約作用,轉變單純從人的需要和利益出發、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和生態規律的狹隘發展模式;三是要根據馬克思人與自然關系“合理調節論”要求,以生態理性來平衡經濟理性,堅決貫徹落實環境保護基本國策與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全社會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共同行動。
2.“和諧”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馬克思指出,“一個人的發展取決于和他直接或間接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展。”(P515)也就是說,人的發展必然通過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存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全面發展。由此出發,馬克思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中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壓迫和剝削,因為這是人與人不和諧關系的一種極端表現。對當今中國而言,階級壓迫和剝削現象雖然已經消失,但傳統的等級觀念、特權思想以及現代性思維中的個人主義依然存在并有著較大影響,這必然誘導出急功近利、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義,造成了社會關系的危機,使社會家園的基礎遭到了摧毀。這就要求從自我中心化的個人主義與主體主義轉向社會和諧的共同體意識,破除自我與“他者”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進行社會關系與社會制度的革新,既打破社會對個人的不合理約束,又實現個人對社會的依存,從而避免個人本位的誤區,使社會成為個人健全發展的家園,開創出和平共處、多元互補的“社會和諧”時代。
在重視升學率與就業率的今天,學校對于體育課程則采取“排而不上”的方式,許多學校都在學期課程編排時,把教學大綱要求的體育課時“合理”的安排到每個年級的課程當中,然而實際課程進行狀況卻令人擔憂.同時,體育教師素質相對偏低,無法在課程以及綜合衛生保健方面授予學生正確、恰當的體育知識與體育健身方法,有些學校未配置專業的體育教師,由其他教師代教體育課程,這對于正確發展學校體育都是不利的.另外,相關硬件配套設施不完善,許多大綱上要求的體育課程項目卻沒有辦法正常開展,教學資源分配不公平,地區差異明顯.
1.2社會體育的現狀
“社會體育”又被稱為“群眾體育”或“大眾體育”,指的是以“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改善人際交往,提高健身技能”為目標的群體性體育活動,它的主要特點是具有“隨意性、自主性、社會性”.
1.2.1體育鍛煉的觀念和意識相對淡薄
此次調查問卷問題設置為“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根據圖中樣本顯示,我國0-75歲人口各個年齡段對于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認識都相對薄弱,其中以15歲以下的少年,以及30到60歲的中年及老年人,最為薄弱.目前我國進行體育鍛煉的體育人口僅占全國總人口的20.85%,其中女性體育人口占比為13.49%,男性體育人口占比為16.51%.導致我國體育人口較少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群眾對于體育鍛煉的意識比較薄弱,不少人因為工作繁忙或是其他原因,體育鍛煉嚴重缺乏.
1.2.2缺乏相關配套體育設施
社會體育是一種區別于學校體育的健身方式,它需要進行基礎健身設施的投入建設,提供專門的體育場所,才能夠為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基礎保障.
1.2.3專業指導人員短缺
社會體育的正常進行以及其宣傳推廣都同學校體育一樣,需要專業的體育指導員對群眾的體育活動進行一些專業性的指導和建議,使其能夠在體育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正確開展體育活動,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1.2.4缺乏宣傳力度
從“全民健身”概念的提出開始,我國就進行了大規模的群眾體育健身知識的宣傳與推廣,然而對于面積廣袤、人口眾多的我國來說,全民宣傳具有一定的難度.
2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相互關系
2.1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雙效互動關系
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之間存在雙效互動關系,建立“雙效互動模式”主要表現在:在學校資源充分的情況下,學校體育資源的整體性開放,為社會體育提供相應的體育場所、設施以及體育指導員,使學校體育資源能夠得到有效利用.社會體育為學校體育提供外在發展平臺,作為學校體育發展的延續,社會體育肩負著“全民健身”這一重要任務,走出學校的人們要想持續性的得到體育鍛煉,就必須要參與“社會體育”運動,從而延續了學校體育.在二者的互動方式中,社會體育與學校體育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多內容”的互動形式的聯合.學校體育通過體育場所以及體育器材設施的開放,與社會體育建立相應的俱樂部、活動中心等,利用學校專業體育人才組織一些大中型民眾健身娛樂活動,建立健全學校與社會相輔相成的體育健身平臺與機制,增強學校體育的服務意識,加強“全民健身”思想的宣傳,為大眾體育的順利與有效開展提供一個專業開放的平臺,為增強全民體質,提高人民素養,創造一個和諧、健康的社會發展氛圍與環境.
2.2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內在聯系
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作為體育系統的兩大主要體育形式,兩者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學校體育是社會體育的基礎,社會體育是學校體育的延續。
2.2.1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場所
這種學習伴隨一個人的兒童、少年、青少年、青年時期,學校體育也在整個學校的學習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學校作為基礎體育知識技能教授的場所,從兒童時期學生就開始進行相關體育課程的培訓與學習,由此奠定了相應的體育活動基礎.學校通過科學化、理論化、合理化的體育系統的構建,實現傳授體育知識與技能,增強學生體育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學校通過持續性的體育課程的培訓,使學生形成了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意識,而在校期間學習的一系列的體育技能又為走進社會之后的社會體育活動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學校體育是學生對自身體育能力與技能構建的基礎環節,是學生進入社會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保障.
2.2.2社會體育是對學校體育成果的檢驗
其實質是學校體育為社會體育提供基礎技能與知識,在日后的社會體育實踐中,學生是否能正常運用學校體育中學習到的體育技能,以及是否能夠融合到社會體育中,都是檢驗學校體育成果的重要方面.因此,學校體育要適應社會體育的發展需要,與社會體育進行有機結合,保證學生進入社會之后能夠為社會體育的有效進行提供一定的人力資源保障。
3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互動發展措施
3.1加強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在體育內容上的相互滲透
學校體育的教學核心就是結合大綱要求,制定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的體育教學課程和內容.體育課程內容的設置要充分體現出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健康第一、全面發展學生體育素質能力”為核心的基本出發點,充分參考社會體育的要求,以社會體育為導向,培養具體性的人才,要具有民族特色,體育教學的進行不僅僅是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夠使學生樹立終身健身的基本思想,使其進入社會后,仍然有意識的去進行社會體育鍛煉,促進身體健康的發展.加強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在內容上的互相滲透,一方面指的是從學校體育教學出發,教學內容的選擇要與社會體育進行有機的結合;另一方面從社會體育方面出發,社會體育的發展又能夠為學校體育提供導向作用.學校體育的目標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社會體育的目標是“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社會體育目標與學校體育目標之間存在根本一致性,學校精心選擇課程項目,體現科學化、服務化、人性化的教學內容,重視學生全面身心健康的培養,重視與社會體育的有效銜接,為學生走向社會進行社會體育鍛煉打下堅實的基礎.
3.2促進學校體育人才與社會體育的相互融合
體育人才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各大院校來進行,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互動融合的一大表現就是學校為社會提供相應的體育人才,為社會體育的有效順利開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而學校體育人才與社會體育的有效結合必然能夠推動社會體育向規范化、科學化、專業化等發展.目前就我國來說,許多高校都在專業上增設了社會體育專業,培養了大批專業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源源不斷的向社會輸送,為社會體育事業的開展提供了一批專業素質過硬、教學經驗豐富、教學能力強、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新穎以及教學特點鮮明、團隊協作能力強的社會體育教師人才隊伍.社會體育還為學校體育人才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平臺,如:“健身教練”、“私人教練”等職業,這些體育人才日后就業方向大部分是社會體育中關于健身的一些方向,這就為學校體育人才解決了就業問題,也為社會體育提供了專業的人才隊伍.兩者之間互動發展,互相融合,為各自的發展提供了相對適應的廣闊發展平臺.
3.3加強與拉動外界力量的參與
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有機結合并不僅僅是兩方面的問題,更需要政府層面的支持,加強外界力量的參與.政府要重視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相互作用關系,做好外部協調,對兩者之間發展的相對薄弱環節進行重點研究,一些重點內容要制定相應的法制法規來進行制約和平衡,從國家與法制層面落實“社會體育與學校體育相互融合”這一重大研究課題.這一課題的具體實施是個巨大而又復雜的工程,需要借助龐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系統,在借助政府力量的基礎上,全民參與,這樣才能夠形成一個有機系統,全社會、全民族參與的體育活動,樹立全民終身體育的思想.
3.4轉變教學理念,適應社會體育發展需求
學校體育要以社會體育需求為教學目標,轉變教學理念,以適應社會體育發展的需要.具體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突破傳統的封閉式課堂教學模式,創立新型開放式教學模式,將社會體育積極、科學、健康、合理的內容引入到學校體育教學中,使學生能夠較早地對社會體育內容進行接觸和更好地理解.其次,學校體育在進行社會體育教學系統構建時,一定要以社會體育為向導,充分發揮其指揮棒的作用,要以社會體育的實際需求為核心,建立起有效性、普適性與實用性相互結合的體育教育教學體系與新模式.
3.5設施設備資源共享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學校基礎體育設施的建設,為各院校配置了相應的體育器材與設施,給學校體育教學提供了相應的體育器材設施保障.同時,學校體育教學為社會體育提供了人力資源與專業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在學校體育設施充分利用的情況下,適時、適量的向公眾開放,為社會體育活動提供場所與器材,在人才與設施上實現資源共享.
4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融合發展的重要意義
4.1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有機融合,能夠有效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隨著經濟的快速平穩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健康的追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故社會體育也有了較為迅猛的發展.然而社會體育的發展離不開與學校體育的有機融合,只有借助學校體育的廣闊發展平臺,深入開展體育教育教學活動,傳播體育知識與技能,掌握基礎體育技能的必要性,才能為群眾開展體育活動作出適當的引導,滿足社會體育發展的實際需要.
4.2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有機融合,促進體育資源的優化與整合
目前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一大難題是如何將社會體育與學校體育進行有機優化與融合.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已經成為21世紀人們最為關注的話題,因此,社會體育與學校體育的融合發展,資源共享成為目前我國體育事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學校體育由于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在資金與教師隊伍方面資源相對充裕,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如能進行資源共享、有機融合,在軟硬件設施上綜合優化與整合,既能使學校體育資源能夠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發揮其最大價值,又能使社會體育最大限度的“繼承”學校體育的優良傳統,從而促進雙方各方面的融合與互補性發展.
4.3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完美結合,是實現終身體育的重要保障
在當今社會發展與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終身體育的思想必然成為全民健身的主流思想,而學校與社會這兩個最大的體育承載平臺,肩負著不同的使命,學校體育是基礎,社會體育是延續,二者之間在新世紀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進行優化整合與有機結合,首先,能夠使學校體育得以延續和發展,其次,能夠使社會體育得到相應的資源與師資等技術保障,二者的完美結合為終身體育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與支撐.因此,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進行完美結合,是終身體育形成的必要前提條件.
特定的語言和其生存的社會文化環境是一個整體,各個組成部分相互依賴、相互作用。在社會語言學領域,圍繞結合社會因素探索語言問題這一觀念,Firth繼承和發揚了Malinowski關于語言是一種行為方式、具有社會功能的觀點,強調要把語言放到整個社會環境中去研究,提出了言語情景的概念,創立了語言學研究中的語境學說,認為語言的意義就在于其在語境中的可能。隨后陸續發表的語境和語域理論領域的研究成果充分說明,在人使用語言認知和交流的過程中,肯定會程度不一地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當然環境中也包含歷史文化風俗等因素。正因為如此,社會文化理論認為,人的高級層次的認知取決于社會文化因素。最新的二語習得研究成果已經證明,語境的各個方面都影響著語言學習的過程。如Norton從身份構建這一切入點出發,揭示了社會文化語境形成的二語習得者與目標語之間的權勢關系,以及這種關系對二語習得過程的影響。[5]正因為語言具有社會性,所以語言習得(即語言知識的構建)很難與語言產生和使用的社會文化割裂開來。從社會語言學的視角來看,二語習得的社會學轉向肯定了語言的社會性,認同語言是社會現象而非心理現象,語言知識和能力的構建與學習者的環境體驗和社會交際密切相關。從二語習得的社會文化派的角度來看,社會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充分肯定了語言與社會環境之間的內在聯系,將二語學習的社會因素理論化,并且通過這個寬泛的框架,為二語研究注入了社會化理論。
二、研究視角的靠攏:對交際互動的重視
二語習得研究領域當前較為活躍的社會文化派與認知派理論上的最大分歧在于,社會文化派不贊同學習發生在個體內部,而認為人的高級認知來源于社會交往活動,因此特別強調交際和互動在認知及語言發展過程中的作用。由于交際本身是通過語言來實現的,這樣,身心、內外或思維和交際活動就通過語言符號得到了統一,即交際活動中的語言運用在心智功能發展中起著核心作用。但交流不僅僅只是語言學習的工具,按照Hymes的看法,交際本身也是一種能力。語言交際能力問題涉及很多因素,除了語言結構、語境文體、跨文化言語行為意識等方面外,還有文化心理方面的因素。1960年代,受人權運動時代的影響,語言問題成了突出的社會問題。基于Fishman對移民語言狀況的考察,Bernstein對不同階層成員,特別是兒童語言的考察,以及Labov對黑人英語的調查,社會語言學在興起之初已發現三條重要的原理:語言與社會是相互作用的;人們有可能掌握幾種結構各異的語言或變體;語言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語言規劃和社會規劃加以改變。也就是說,在社會語言學研究者看來,社會中的語言使用者具備使用變體的能力,對變體存有主觀態度,可以在交際中加以選擇使用。語言系統是異質性的,充滿內部變異。語言作為社會現象,與社會結構和社會價值系統聯系在一起,從心理學角度考察語言使用者對語言變體的主觀認識和態度,以及上述帶有社會性質的評判對語言使用者言語行為的影響,是社會語言學主流之一語言社會心理學的中心課題。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因此從個人角度研究說話人對語言的態度是可行且必要的。語言態度歸根結蒂反映了對語言使用者和用法的態度。對社會心理的考察,主要是通過心理實驗的方法獲取研究素材,如配對變語法測試受試者對操某種語言或語言變體的態度,并且經常結合使用語義微分尺度,使說話人的特點得到更確切的分析。語言社會心理學對語言態度的研究,大大加深了人們對語言與社會的關系、語言在社會交流中的作用的理解。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對二語習得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Lambert和Gardner的二語習得中的態度與動機理論,其研究重心主要放在第二語言學習者的態度、動機對他們最終的成功所具有的影響之上。研究結果表明,二語學習者對所學語言的態度會影響其習得效果。Giles的言語適應理論是繼Lambert方法后該領域在理論上的新進展,也是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研究語境中交際者的心態和言語選擇行為。語言使用者趨同或趨異的言語選擇,突出強調了社會交流中語言使用者對對方的認同或不認同的態度和行為,解釋了言語交際中風格變化的策略背后的主觀情感和動機。[6]言語適應理論為語言變體研究增添了動態的角度,體現了社會語言學自身從典型描寫到解釋預測的研究發展路徑。這種解釋性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Labov對語言變異描繪精細但局限于靜態的不足。另外,這方面的研究也凸現了個人是如何通過語言選擇來顯示自己的社會文化價值的。在社會建構主義影響下,社會語言學認為,語言與社會因素可以被視為是相互建構的:身份影響語言的使用;語言的使用也是塑造身份的過程。總的來講,社會語言學的發展與二語習得的社會文化派注重真實語境、身份和體驗,這與多種語言互動的主張不謀而合。從理論上講,當前社會語言學理論框架中語言變異研究的成果,如語言變體的辨識、語域的認知等,為交際能力的培養和評價提供了系統的、受社會條件影響的二語變體數據,對二語學習具有指導意義。語碼混合、語碼轉換及言語適應策略等交流中的言語選擇,使交際語言運用能力目標得以形象化地表達。對交際中的語言行為,如道歉、贊美、邀請、拒絕、請求等的研究,為二語習得跨文化言語行為意識的培養勾畫了發展目標。
三、學習觀的認同:基于使用的學習
如前所述,二語習得的社會文化派主張學習是一個內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始于人際交往的。對于二語學習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與人交往,在交往互動中進行意義的建構。比如,學習者很容易注意到詞匯的習得伴隨著對一定社會文化情境的深入了解,在不同的語境中,詞匯意義可能會發生改變,語言形式與意義之間的關系并不固定。對范疇的掌握意味著根據交流需要對語言規范遵從或背離。事實上,語言的習得和使用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語言是人際交流、社會活動的中介,而言語交流總是發生在一定的社會語境中,因此語言學習即語言使用。反過來,語境中對于語言使用也可以鞏固和加強語言學習。由此可見,社會文化派的語言習得理論認為習得過程即語言的使用過程,認為真實世界中使用的語言對學習來說是根本性的而不是輔的,使用不是習得的結果,也不是手段。正因為社會文化派堅持在語言習得和語言使用間劃等號,如此強硬的立場招致了認知派主張二語習得研究的對象是二語習得而不是語言的使用的激烈批評,反對把二語習得研究的范圍擴大到二語在真實語境中的運用[7]。在習得即使用這一點上,社會文化派完全可以從社會語言學領域中的最新流派———認知社會語言學那里找到強有力的理論支撐。認知社會語言學是認知語言學的體驗哲學觀和經典社會語言學理論相結合的產物。認知語言學關注語言的普遍原則與人的認知之間的關系,但由于語言意義并非孤立存在,是在人類互動中產生及傳遞的,因此認知語言學所理解的語言概念及其基本結構也關系到社會和文化情境下的認知。隨著認知語言學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學界開始關注從話語和功能的角度研究語言,越來越關注語言的社會性。基于用法的主張本來就是認知語言學的基本理論立場,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知識來源于使用,說話者為了交際和社會交互的目的識解自身體驗,而聽話者也為同樣的目的識解說話者的話語,因此認知語言學渴望對語言的社會交互性做出自己的貢獻[8]。上述原因將認知語言學引向社會變體研究。對于在基于用法的方法論體系中該如何理解語言系統、為什么變體研究具有重要性的問題,認知社會語言學家Geeraerts認為,由于語言使用的行為是語言學的最基本事實,語言系統只被看作是對語言行為中出現的模式進行抽象和概括。他談到,“Thereisusage,thereistheinteractionbetweenpeople,theinteractionissociallystructured,andthelinguisticsystemisanabstractionoverthatsocialstructure……”[。可見,語言使用者學習語言的過程并不是將自己與所謂的系統進行校正的過程,而是在社會互動中與其他語言使用者相互調整的過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Geeraerts認為,由于每個人的接觸范圍有限,這些調整都是不完全的,并具有各自的社會結構。因此,在基于用法的方法論里,語言變體研究是語言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互動影響了語言使用者的個體語言知識系統。綜上,結合語言習得,可以有如下理解。第一,任何語言的使用者都是學習者;第二,習得不能簡單地被看作是結果,更應將其看作是一個永遠的、不間斷的過程;第三,應重視真實的語境、不同的參與者、不同的身份,應重視不同的社會語境、交際者、社會群體導致的隱喻變異,重視隱喻背后的文化模式,其重要性可能不次于教室語境。
四、對學習對象的共識:關于規范和標準
語言的變異性和標準化都是社會語言學的重要研究內容。面對語言內部變異和動態發展的事實,有必要編撰一整套言語社會遵循的統一規范,來對上述情況有意識地壓制,以便服務于國家化進程、國家象征、社會統一、實際需求與學校教育的開展等。這就是標準語產生的緣由。其本質也是一種發生在一定社會和歷史空間中的語言變異現象。按照社會語言學的觀點,語言變體沒有優劣之分。從功能的角度看,語言形式對應社會功能,社會語言學關注的是交際功能和交際任務的完成及其效應。在這個意義上,雖然標準語具有較高的社會威望,能滿足適應較高語體的功能需要,但不能由此認為標準語就比其他變體更為優越。從學校教育角度上來講,課堂教學也需要一套規范,因而標準語是很好的選擇。由于學校教育的強化,學習者傾向于認為標準語形式是正確的,而其他方言和變體形式是錯誤的、不規范的、聽起來是不對的。事實上,在交際者感情不認同的場合,如團結模式中,由下而上的力量有可能出現對標準語的趨異和背離,比如,標準語顯然難以適應較為低端的語體。另外,標準語雖然保守,其變化雖然緩慢,但是它仍然是有變化的。標準語在語言的各個層面上的標準化程度是不一致的,其程度最高的是書面形式,較低的可能是它的語音。特別是在當今語言國際化、多元化、多文化、多變體的形勢下,從語言使用的角度來看,二語學習者應盡量了解語境和身份的多樣性,盡可能地增長變體的知識和使用變體的體驗,以有利于二語學習。
關鍵詞:物流學學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
1引言
物流學是一門綜合學科,物流產業是一個新興聚合型產業,它的理論與實踐必然在中國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被稱為"第三利潤源"的現代物流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正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競爭的國際化、需求的多樣化、市場的一體化使現代物流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高級階段。許多專家指出,現代經濟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實踐的發展,需要對物流學理論更深入、更規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斷完善物流學學科體系,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應我國物流發展的要求、適應物流學理論研究和物流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文提出關于對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兩種設計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們的爭鳴和共同探討。
2.構建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必要性
從二十世紀初,美國人提出物流這一概念開始,就有許多爭論,并逐步深化與發展,到目前為止,各國對物流的定義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異。物流業已成為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一個重要產業,已是既成的事實,物流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已無可質疑。物流作為一門科學,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各國研究的成果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興趣。但是,物流尚未作為一個學科屹立于眾多成熟的學科之林,這個學科就是“物流學”。直至目前,物流學還是一個沒有進行充分研究的新學科,建立和不斷完善這樣一個學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這個學科下面又應該包含哪些子學科、其學科體系究竟如何?這是長期致力于物流實踐、物流理論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訓的專家們共同關心的問題。
2.1物流實踐的發展急需明確物流學學科體系
目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不明確和物流學理論研究上的滯后已嚴重影響了中國物流實踐的發展。物流實踐活動對商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影響日益明顯,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然而,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的物流學學科體系至今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致使物流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還沒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學學科的本質還沒有被全面揭示出來,進而直接導致了人們對物流認識的偏差。
2.2新興的物流學呼喚建立自己的學科體系
物流學理論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術和物流模式,產生了許多傳統學科無法解釋的問題,帶來了傳統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學學科。通過理論研究,我們越來越認識到,物流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是由管理學、經濟學、工學和理學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興學科;物流學學科有著自己的理論體系和研究內容;作為一個學科,物流學有著自己的學科體系。從物流學理論研究出發產生的建立物流學學科體系的需求,是學科發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發展迫切需要學科體系的支撐
為適應物流理論和實踐研究的深入,社會和經濟發展各對層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長,目前我國物流教育正在快速發展(見下表),從2001年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專業,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辦物流專業。但是,我們的同仁中仍在對有關物流的學科專業的內涵進行著討論。例如,對物流工程,有的定義為“從系統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稱為物流系統工程,簡稱為物流工程”,有的定義為“物流工程是從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有的定義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從物流系統整體出發,把物流和信息融為一體看作一個系統,把生產、流通和消費全過程看作是一個整體,運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物流系統規劃、管理和控制,選擇最低的物流費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顧客服務,達到提高社會經濟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的綜合組織管理活動過程。”這樣,就從方法論、工學、管理學三個角度對同一概念產生了三種定義。物流教育的發展迫切需要學科體系的支撐,試想,在這種內涵混亂的情況下,必然產生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正是由于物流學學科體系的不明確產生的。
近三年我國招生物流專業的高等學校數
專業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物流管理
1
7
37
物流工程
2
10
2.4物流學學科體系的構建對今后學科的調整和完善會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目前我國的物流學學科體系正在建立過程中。由于受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分業管理等問題的影響,我國物流業呈現一個分散的狀況,再加上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物流教育條塊分割的狀況也未得到徹底的改變。因此,各學科專業的研究領域、研究目標、研究的重點不明確。新設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專業,在很大程度上是原來某一物流相關學科的轉型,使物流學學科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對物流學學科體系進行構建,以期對今后物流學學科體系的調整和不斷完善起到指導作用。
3.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設計方法
學科是指學術的分類,是指一定的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學科發展歷史表明,一個學科的成熟將要引發這個學科與相關學科的集成。對于在一定層次和高度已經認識清楚的事物,人們將會在更高的層次上來認識。物流學學科的發展也是這樣的。以前人們所認識的重點是物流各要素所組成的這些學科。目前我們認識到,這些學科必需進行集成才能達到更大規模的優化,而這個更大規模的范圍就是物流學學科的研究范圍。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過程,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總費用最小,因此,經濟指標是衡量物流系統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學必然涉及經濟學的有關內容,特別是近代興起的技術經濟學和數量經濟學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關系。在對作為物流要素的對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對對象物產生時間維和空間維物理性變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術科學的許多領域。在運輸技術、倉儲技術、搬運和包裝技術中融合了機械、電器自動化等學科的成果。對物流系統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須以數學特別是應用數學、運籌學等為基礎,也要以電子計算機作為手段來實現分析和控制的目的,這些都是物流學的研究范疇。綜上所述,物流學可以說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或是管理科學和工程技術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
鑒于此,我們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構建提出以下兩種設計方法,供大家討論和完善。
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第一種設計方法:
將物流學作為理學學科門類下的一個一級學科,物流學下面進一步分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三個二級學科。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這種意見見表1。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管理學
物流學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物流經濟
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第二種設計方法:
在管理學學科門類下的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中設立一個二級學科——物流管理工程,該二級學科下可設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個研究方向。將物流經濟作為經濟學學科門類中應用經濟學下產業經濟學二級學科的一個研究方向。這種設計方法可鼓勵多學科共同研究物流問題。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這種意見見表2。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研究方向
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物流管理工程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供應鏈管理
物流系統分析
等等
經濟學
應用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
物流經濟
等等
在上面兩種設計方法中,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基本構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三個子學科,有必要對這三個子學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對物流的定義為:“高效、低成本地將原材料、在制品、產成品等由始發地向消費地進行儲存和流動,并對與之相關的信息流進行規劃、實施和控制,以滿足用戶需求的過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論強調物流學科研究的重點就是對物流系統的管理。在我國,物流管理學科應該作為國內物流學的重點子學科進行研究。
物流活動是由物流組織來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組織的根本”。企業的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業務的具體運作、物流過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與評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論的指導。物流與許多的管理學專業有關,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學科有著自己的研究范圍。
(1)物流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可以概括為:同現代生產經營、科技、經濟、社會等發展相適應的物流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學科的內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對象是物流系統,它是由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中物質資料(物品)的運動構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會經濟活動中物品實體運動的客觀規律,它包括物品運動的時間及時性、路徑合理性、速度的經濟性以及物品運動過程中的停滯和相關形質變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學科是研究以經濟效益為目標,運用現代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手段來分析處理物流活動,設計建立物流系統,以及對物流問題進行決策的科學。因此,物流管理學科必須以經濟學、管理學、運籌學為基礎,以網絡化的電子信息技術為支撐。
(3)物流管理學科的目標
物流管理學科的目標概述為:運用現代管理科學的方法與科技成就,闡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動的規律,發展物流管理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過程的運作效率。該學科作為一個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理論方法、管理數學及計算機應用等基礎理論;掌握物流系統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專業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物流計劃、預測、決策、經營、管理等工作能力的專門人才。
(4)物流管理學科的特點
物流管理學科具有理論與應用并重的特點,將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應用于物流管理實踐領域,通過分析宏觀和微觀物流發展的規律,研究發展適合宏觀管理和企業管理特點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
(5)物流管理學科研究的意義
物流管理實際是對物流活動的管理,通過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運動,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統”作為概念所反映的物質實體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業構成的三個基本要素之一,它的運動不僅存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而且還由于它的運動,使社會經濟主體之間形成供應鏈。科學地進行物流管理,不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還可消除或緩解經濟主體之間聯結點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學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動化的物流設施,建設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分析和工程設計,建成后需要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維護和管理;物流的載體——運輸車輛、自動立體倉庫、裝卸搬運設施的建設等,也需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計。物流系統分析、設計、實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術,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學的許多學科方向,如機械、建筑、電子、信息、材料、交通運輸等等。
在眾多的理論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種含義(見本文第一部分)。我們認為,“從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是真正意義上的物流工程,國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劃在了工學學科門類下。
(1)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對象是多目標決策的、復雜的動態物流系統,主要從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統的設計和實現。
(2)物流工程學科的內涵
物流工程學科主要是對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實施與管理的全過程進行研究。設施設計是工程的靈魂,規劃設計是物流系統優劣的先決條件。物流工程為物流系統提供了軟件和硬件平臺。一個良好的物流系統不能僅留在規劃階段,需要通過具體的工程建設來實現,物流工程的實施過程就是完成整個系統的硬件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等過程,同時也需要規劃軟件的功能。在進行物流系統分析、設計和實現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其經濟性指標,又要考慮技術上的先進性、科學性。因此,物流工程學科主要是以工學學科作為其理論基礎的,它既是技術學科,也有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的滲透。
(3)物流工程學科的目標
物流工程學科的目標概述為:運用工學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根據物流系統的基本要求,對復雜物流系統進行分析、設計和實施,以提高物流技術水平,更好地服務于人類社會。
(4)物流工程學科的特點
物流工程學科具備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互交叉的邊緣學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方法,不僅要運用自然科學中常用的科學邏輯推理和邏輯計算,同時,也常采用對系統進行模型化、仿真與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計算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學科的意義
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意義主要在于培養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業的發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時掌握管理方面堅實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夠熟練運用現代物流工程理論、系統規劃設計方法和計算機技術,具備獨立從事大型物流工程項目規劃、實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專門技術人才。
3.3物流經濟
物流學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資源優化配置、物流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宏觀物流產業的發展與增長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靠的是經濟學理論,包括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理論在物流研究中的具體應用。
日本行政管理廳統計審議會對物流的定義是:“物的流通是與商品的物理性流動相關聯的經濟活動,包括物資流通和情報流通。物資流通由運輸、保管、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以及運輸基礎設施活動組成。”日本的物流定義中強調了物流是一種經濟活動,物流在日本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從經濟學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經濟問題無疑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1)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經濟的主要研究對象是物流產業的經濟運行和資源配置問題。
(2)物流經濟學科的內涵
物流經濟學科應以宏觀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和中國宏觀物流問題的關注為基礎,以深度分析宏觀物流發展趨勢及宏觀物流產業發展政策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經濟發展中的宏觀物流理論體系;同時應關注微觀物流經濟的研究,研究重點集中在與企業問題有關的物流企業制度、物流項目評估、物流市場需求預測等政策和理論問題上。
(3)物流經濟學科的目標
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目標為:研究物流產業發展政策及其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關系,對物流業發展提出決策建議,成為有關決策部門和企業的思想庫和參謀部;加強物流經濟理論體系建設并與國際物流經濟學科接軌。
(4)物流經濟學科的特點
物流經濟學科同樣具備多學科相互交叉的邊緣學科的特征。相關學科有運輸經濟、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術經濟、信息經濟和會計學等。該學科的特點就是要緊密結合物流業改革和發展的要求,從經濟學的角度對宏觀和微觀的物流發展問題進行理論探討。
(5)物流經濟學科研究的意義
物流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物流不僅是國民經濟的動脈系統,同時對實現資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還以本身的宏觀效益支持國民經濟的運行,改善國民經濟的運行方式和結構,促使其優化。特定條件下,物流會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一個新的物流產業可以有效改善我國產業結構。因此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必將促使國民經濟向更加合理的、協調的方向發展。
4.對物流學學科體系建z和專業人才培養的相關建議
社會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樣化的,物流人才的培養應該滿足多樣化的需求。物流學學科的設置應立足于培養復合型物流人才。按照這一思路,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建設和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提出如下幾點相關建議:
(1)保留現有某些按物流環節設置的物流類專業。這類專業有交通運輸、油氣儲運工程、包裝工程等,它們既是按物流環節設置的專業,也分屬不同的行業。這些專業都有他的特定的領域適用性,不一定要全盤改造成為物流工程專業。
(2)盡快構建和完善物流學學科體系,進一步明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等學科專業的內涵。
(3)加強高校、學術團體、企業之間的交流,對物流學學科體系問題進行不斷的探討,逐漸深化,,在適當的時候向國家提出調整學科專業目錄的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1]丁俊發,現代物流與中國經濟發展,首屆中國物流學會年會,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統論,中國審計出版社,2001,M
引言
中原武術文化隸屬于中原文化,是七大武術文化中的一枝獨秀,中原文化與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南文化、嶺南文化,三晉文化、燕趙文化、京派文化并駕齊驅,中原武術文化以太極拳系和少林拳系為主導,以中原文化為載體,其衣缽是中國傳統文化,并依托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為實現手段,目的在于弘揚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繼承中原武術文化的優秀傳統,發展以登封的少林拳系和焦作的太極拳系為兩個中心,以“走出河南”、“遍布全國”、“發展國際化道路”為基本點,以堅持挖掘中原優秀武術文化、堅持重視少數民族傳統武術發展、堅持落實大武術觀思想、堅持打破武術門戶壁壘,走和諧、統一、創新、可持續發展的中原武術文化道路,意在完善中國武術文化的內涵與深蘊,促進中原武術文化資源的健康發展,掃除中原武術文化發展道路上的阻礙與弊端,吸收風格迥異的武術文化,形成獨一無二、匠心獨運的發展新途徑,提升中原武術文化的核心競爭力,健全中原武術文化發展的新路子,這就需要結合新的社會學理論來豐富中原武術文化的實踐。
1帕克社會學理論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之一的RobertEzraPark(1864~1944),曾依據社會成員行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將社會的發展階段分為四個遞進的部分:“競爭階段、沖突階段、調節階段、同化階段。〔1〕”RobertEzraPark文明于二十世紀初興起的芝加哥學派,該學派主要由芝加哥大學的E?伯吉斯(ErnestBurgess)、R?E?帕克(RobertEzraPark)以及其他城市社會學家所組創,這一時期美國面臨著經濟危機,國際地位空前下降,面對“內憂外患”的窘迫經濟,芝加哥學派創始人著名社會學研究家帕克等提出:社會經濟的發展面臨著四個發展階段,因此,社會的發展亦如此。
2 中原武術文化的發展
中原武術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發展中的一顆璀璨珠寶,以技擊性為其本質,囊括武術中的氣功、養生、導引、拳械等,彰顯中國文化的無限魅力,引誘武術愛好者的無限遐想,推動研究者們的跨文化研究。以社會學家帕克的社會發展理論為主,中原武術文化的發展亦經歷百家爭鳴的競爭階段,矛盾顯現的沖突階段,溫文爾雅的調解階段,穩步前進的同化階段。黑格爾哲學是這樣闡述這一過程的:“自然、社會、精神世界是不斷變化發展著的,變化發展是有階段性的,但總體趨勢是向前不斷發展著的,處在不斷運動之中,這一運動的動力就是矛盾。〔2〕”這一量變產生質變的過程符合馬克思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點。
2.1 競爭階段
所謂“競爭”: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釋“競”是爭逐,比賽。源自屈原《離騷》:“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商君書?錯法》:“功賞明,則民競于功。〔3〕”
“爭”是爭奪,競爭。《韓非子?說林下》:“爭肥饒之地。”《史記?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欲擊之。〔3〕496”競爭即是個體或群體爭逐勝利或者比賽戰勝對方的心理需要和行為活動。哲學家大衛?休謨曾語:“高尚的競爭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對于中原武術文化而言,其核心競爭力在于登封的少林拳系和焦作的太極拳系,相對于其他六大拳系,其雖表現出絕對性的優勢,但由于起源于道教圣地武當山的武當武術文化,形成以太極、陰陽、五行、八卦為技法原理,同時配合吐納、呼吸形成獨具特色的養生文化健身術,武當的武術文化曾遠赴海外進行匯演,頗具競爭力,可與中原武術文化一爭高下;此外,發源于峨眉山的巴蜀武術文化,起源于戰國,形成于宋朝,亦稱峨眉武術,依托峨眉生態養生健身文化,廣納儒、道、佛等宗教文化新理念,兼具民俗、民風、地理環境,呈現出匠心獨運、內外兼修的峨眉武術特色,亦欲中原武術文化爭芳斗艷;形成于清末的形意拳系,技擊原則上講究先發制人,主動進攻,硬打硬進,適合于實戰,傳播較快,曾衍化出心意六合拳,以河北滄州武術文化為載體,依托當地武術文化資源,形成形意拳系,其競爭力不可小視;依托開拓務實、內外兼修、剛烈勇猛的嶺南文化形成的南拳拳系,亦是七大拳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拳以廣東、福建為中心,結合當地丘陵多、盆地少、平原地帶稀缺的地理資源,以技擊為主要特點和原則,創新與傳統相結合,既不背離傳統武術技擊的本質,又外加新的元素充實,使得南拳形成具有當地地理特色的南拳武術文化;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八個地理方向命名的八卦拳系,實乃是八卦掌為主要拳法,行拳時要擺扣步走圓形,拳路表現為直線來回往復,動作簡單,招式簡樸,短小緊湊,剛猛有勁,注重太極、八卦原理,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風格獨特,內容充實。綜上所述,中原武術文化的發展競爭力空間廣泛,其競爭力的提高是需要過程的。
2.2沖突階段
隨著國內傳統文化的發展,武術文化也受到了沖擊,中原武術文化進入沖突階段在所難免,所謂沖突”:“沖”根據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釋為向,對著。源于《山海經?海外北經》:“有一蛇,虎色,首沖南方。〔3〕50”“突”意義為急速地向前或向外沖。源自于《三國志?魏書?武帝紀》:“馳突火出。”《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知有科禁,公敢干突。〔3〕384”沖突即是以打敗對方為主要目的的直接的激烈交鋒,中原武術文化的沖突包含內外兩個方面,一方面,以七大拳系文化為發展標準,中原武術文化的核心內涵就是少林與太極,中原武術文化登上中國傳統文化的龍椅寶座,成為國門對外開放的一面旗幟,面臨的困難重重,這就包括對其他六大拳系武術文化的競爭,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例如,面對國家體育總局下發的相關文件通知,全國各地爭相建設自家武術文化,刮起傳統武術節的舉辦,如雨后春筍一般,旨在加強人們對本地代表武術文化的信仰與認同感,提升本地武術文化的知名度,這對中原武術文化的沖擊是不可度量的,窘境的出現,中原武術文化開始與異型文化相沖突,問題暴露甚多。另一方面,以中原武術文化為主體,從整體而論,傳承的速度落后于發展的速度,導致傳統的中原武術開始流失,繼承者青黃不接,導致門派難以為繼,從部分著眼,中原武術中的個別拳種隨著習練人群的減少而消亡,生命殆盡。比如,原屬于中原地區的查拳、梅花拳等拳種,因區域習練人口的減少,外加人口流動性較多,武術傳承人開始消失,這帶來的后果就是這一部分武術文化未得以保留;然而,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門戶派別之見,使得各個派系來往較少,龍爭虎斗相對較多,門派自家規矩的束縛和羈絆,外加派系之間的不和諧,加速了少數門派的瓦解,流失了寶貴的中原武術文化資源,中原武術文化發展面臨著改革,推動中原武術站在了變革的風口浪尖,如何去挽救和挖掘指間遺失的中原武術文化,彌補中原武術文化這一寶庫,成為了擺在中原武術文化發展炙手可熱的瓶頸。
2.3調解階段
面對中原武術文化在社會上發展的沖突階段,如何調節自身的武術文化資源,發揮自己的優勢,是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和重點。“調解”:“調”根據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釋為協調、調和,源自于《史記?歷書》:“陰陽調,風雨節。”《漢書?食貨志下》:“以調盈虛。〔3〕82”“解”意為調解、排解、和解。源自于《戰國策?趙策三》:“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業已講解,又惡負約,恐諸侯叛之。〔3〕187”調解一詞即為協調、調和,統一規劃穩定的發展環境。中原武術文化的發展需要官方組織的宏觀調控和民間組織的自救,圍繞這一基本任務,官方和民間在這一階段舉行合作對話,手拉手共同協作,挖掘中原武術優秀文化資源,健全和完善發展武術文化資源的寶貴途徑,在1985年的全國武術挖掘整理活動中,河南省挖整組積極配合響應國家口號,整理發掘優秀拳種資源178種之多,豐富了中原武術文化資源,隨著全國武術整理接近尾聲,河南省挖整組于1990年繼續貫徹落實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的精神,承辦少林國際武術節,舉辦太極武術錦標賽,這一舉措使得中原武術文化內容變得多姿多彩,在中國武術文化中重新站穩了腳跟。在坊間,民間武術組織的成立、社會組織團體的成立、武術學院的興辦思潮均為中原武術文化的發展再續了香火,挽救了像萇家拳類似的武技,武術學院的興辦以及高校中武術專業的設立,為中原武術的發展提供了后備資源,為中原武術文化的可持續、健康提供了契機,特別是社會組織團體的依法成立,使得武術這一民間“俗”文化確立了合法地位,明確了新的標準,走上大雅之堂,邁進官方的視野,正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太極拳表演賽的巧妙開賽,為武術走出國門,傳播四大洋、五大洲奠定基礎,中國優秀的武術文化太極發源于中原武術文化,也不失時機邁向武術成功的殿堂,經歷著異樣文化的洗禮,促進了自身武術文化的建設,夯實了中原武術文化建設基礎,然而,這僅僅是九牛一毛,是微不足道的,在中原武術文化的開發建設中,擁有認可異國他鄉文化的認知思維,這是發展自身優勢必不可少的利器。
2.4同化階段
中原武術文化資源的官方“無形之手”和民間“有形之手”的完美結合,有效促進中原武術文化的自身建設,為中原武術文化的遠播提供充足的驅動力,僅有驅動力這只機翼是很容易夭折的,創新這一機翼的迫切需要則是刻不容緩。中原武術文化進入同化階段,所謂“同化”:“同”根據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釋為相同,一樣。源自于《論語?衛靈公》:“道不同,不相為謀。”《商君書?開塞》:“有法不勝其亂,與無法同。〔3〕383”“化”即是變化、改變。源自于《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韓非子?五蠹》:“鉆燧取火以化腥臊。〔3〕152”同化即是事物雙方共同做出改變,朝著實物美好的一方面不斷發展前進。著名哲學家皮亞杰的“同化”理論就是對這一階段完美的詮釋,他認為:“同化即是對事物雙方所獲得現有信息進行交換,前提是毫無保留,并認知現有的思維模式,對其進行創新以達到互利,促進雙方共同發展。〔4〕”自1840年以來,船堅炮利的西方打開中國大門,使得沉睡的中國有機會開眼看世界,增加了中西文化得以碰撞、交流的機會,“土洋”體育之爭更是淋漓盡致彰顯中西文化之差異,民國初期,政府派出一支運動團去參加奧林匹克盛會,但由于中西文化等差異,中國運動隊僅作為演出形式,匯演了中原武術文化中的太極拳,獲得一致好評,這說明中原武術文化擁有走向世界大舞臺的機會,但遺憾的是仍然需要吸收西方“競爭力”為主的文化;發展中國傳統“中庸”文化,借鑒于此,中原武術文化在走向世界、走出國門的道路上,需要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和諧統一”、“剛健自強”等精神,吸收西方充滿探索的人文主義精神,充實中原武術文化的內涵,創新中原武術文化發展途徑,做到皮亞杰所陳述的“同化”要求,這樣才能賦予中原武術文化新生機、新生命,為中原武術文化的臺階式發展夯實基礎,這就需要豐富少林與太極發展的新路途,充實其技擊內涵,完善品牌效應,做到“中西結合”、“兩架文化”馬車并駕齊驅,借西方文化外衣,推動中原武術文化的新發展。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中原武術文化的發展歷經競爭階段、沖突階段、調解階段、同化階段,所面臨的每一階段的任務是有所區分的,這就需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3.1.2中原武術文化的發展所面臨的每一階段的任務不盡相同,出現的弊端也不一樣,這就需要重視處理好發展和建設這一矛盾的關系。
民 族: 漢族
政治面貌: 團員
出生日期: 1985年11月
戶 口: 蘭州
婚姻狀況: 未婚
學 歷: 本科
畢業院校: 蘭州大學
畢業時間: 20xx年07月
所學專業: 社會學
外語水平: 英語 (CET-4)
電腦水平: 熟練
聯系方式:
求職意向
工作類型: 全職
單位性質: 不限
期望行業: 批發、零售(商場、專賣店、百貨、超市)、紡織品業(服飾鞋帽、家紡用品、皮具)、市場、廣告、公關
期望職位: 業務拓展專員/助理、客戶服務專員/助理、市場專員/助理、市場調研與分析、業務跟單
工作地點: 杭州市
期望月薪: 20xx-4000
教育經歷
[20xx年9月至20xx年6月] 蘭州大學 社會政治類 社會學專業:培養社會學理論體系、科學方法和實證研究三大領域有機結合的應用型專門人才。主要課程有:社會學概論、西方社會學原理、社會調查方法、經濟社會學、發展社會學、環境社會學、網絡社會學等。就業方向:適合在企業從事人事管理、市場營銷、策劃等工作。
培訓經歷
20xx/7--20xx/8:在浙江錦陽人力資源發展有限公司接受人力資源相關業務的專業培訓。
工作經驗
20xx/7---20xx/11:在浙江錦陽人力資源發展有限公司上班,先后擔任項目部專員職務,熟悉相關業務流程,能獨立操作相關業務。
20xx/10--20xx/3: 愛心活動 | 長期輔助孤寡老人;組織“心靈有約”獻愛心活動;策劃并參與了“師生共建哲社林”大型植樹活動
20xx/6--20xx/9: 畢業實習 | 組織實施了蘭州大學20xx級畢業生社會學專業畢業實習項目——《社會學視角下的西北地區高中生家庭陪讀現象研究》
20xx/5--20xx/6: 市場調研 | 策劃并組織了《蘭州大學學生收入與消費狀況調查》項目
20xx/6--20xx/8: 暑期實踐 | 申請策劃并具體負責實施了蘭州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計劃——《西北鄉村家庭中子代夫妻關系對老年人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
專業技能
熟悉spss社會統計分析軟件的操作
能熟練操作word.wps.ppt等專業辦公文件
熟練掌握了office.excel等專業辦公軟件
工作業績
20xx/6--20xx/10 申請策劃并具體負責實施了蘭州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計劃——《西北鄉村家庭中子代夫妻關系對老年人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獨立完成了該項目的調查報告,獲得了學校20xx元的資助獎勵金,而后撰寫的調查論文被收入學院的優秀學術論文集
20xx/6--20xx/9: 組織實施了蘭州大學20xx級畢業生實習計劃社會學專業畢業實習項目——《社會學視角下的西北地區高中生家庭陪讀現象研究》,獨立撰寫了實習報告,被評為本學院優秀實習報告
20xx/11--20xx/5 自己獨立設計并獨立完成的蘭州大學畢業生論文被評為全校優秀畢業論文
自我評價
工程移民是社會學亟待加強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如何從社會學的角度,進一步加強對工程移民中的人口、家庭、就業、貧困、社區建設、社會變遷、社會運行、社會組織、社會保障與社會控制等問題的觀察、分析和研究,并應用社會學知識于工程移民過程,制定相應的社會政策和保障措施,顯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的任務。它對于豐富和發展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促進社會學的學科建設也有重要的意義。
一、社會過程:對工程移民進行社會學分析
工程移民過程并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人口遷移,也不單純是一個自然環境的改變。從社會學的視角看,它更重要的是一種社會過程,是一種在外力的作用下,發生在移民身上的社會—文化—經濟以及心理變遷的過程。下面,我們試從這兩個方面對工程移民這一社會過程做一分析探討。
1、移民:政府與移民的互動過程。
一般來說,工程移民,特別是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項目中的工程移民,首先是政府的行為。因此,其遷移的推動力主要來自政府,圍繞著遷移,移民與政府之間便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面對面的互動。在這對互動關系中,政府的目標是順利實現遷移,而對于被遷的移民來說,他們面對的是一次巨大的經濟、社會、人生變遷和利益損失,利益保護本能則往往迫使他們拒絕遷移。而互動的必然結果則往往是遷移的實現。
工程移民這一社會過程作為政府與移民的互動過程,其互動的必然結果之所以往往是遷移的實現,這是因為在政府與移民的互動過程中,盡管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會有不同的特點,但有兩點則是共同的:一是互動雙方力量的不平衡;二是互動結構的不對稱性。所謂互動雙方力量的不平衡,是指在政府與移民的互動過程中,政府為了順利實現遷移的目標,往往采取了他組織! 由外在力量有計劃、有步驟地將各部分聯系起來的組織行為" 的組織方式,并充分利用政府權威的強制性和責任性強化這種方式,以對移民進行以遷移為目標的總動員。而互動的另一方——移民,面對信息輸入和利益損失,基于利益保護的本能也形成了一套自我保護的機制并作用于它的互動對象,在共同利益驅使下形成移民自組織,在既成事實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降低遷移的凈損失等。但移民的這種自我保護機制往往是孤立的、分散的,軟弱無力的,它根本無力與高度組織化的政府相抗衡"(綦淑娟,1996:38)。
2、工程移民:舊的社會解組和新的社會整合過程。
從社會學的視角分析,工程移民首先是人口的流動和遷移,同時又打破了舊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舍棄了舊的社區組織以至整個舊的家園,造成程度不同的社會解組與社會解體現象。
工程移民過程是舊的社會組織、經濟結構和文化樣式的破裂,也是新家園的重建。這種重建不是也不可能是原有生產方式和生產方式的簡單重復,而是社會結構的重構和發展,因此,移民的過程實際上同時也是新的社會整合的過程。在這新的社會整合過程中,移民的利益整合,包括國家與移民、移民地區與其相關的非移民地區以及移民地區內部不同的部門及個人之間的利益協調與重構則是關鍵。工程移民的社會整合,除了利益整合外,還包括社會的"狹義" 和文化的整合,如重建社會關系網絡,村落和行政組織、宗族、宗教信仰以及民族傳統、風俗習慣等。工程移民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的社會整合,逐步融入當地的主流社會結構,實現由原居地到新的安置地的搬遷、適應和融合,在經濟、社會和文化的變遷中實現新的發展。
轉貼于
二、變移民為發展:社會學知識在工程移民中的一個實際應用
從理論上講,征用和重建,移民與發展是一個統一體的兩個組成部分,然而大量的事實表明,現實中的征用和搬遷并不會自發地引起重建和發展。移民由于工程建設而被遷出后,他們失去了部分或全部土地,或者失去了住所,或者土地和住所兩樣都失去。其后果是安置的結果與移民原有的生活水準大不相同。據一項對三峽移民的調查,在移民群體中,收入因遷移而受損失的現象極為普遍,許多移民家庭除了在住宅方面有了很大改觀外,其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都十分欠缺,三分之二的人反映遷移前的收入比現在少,而現在收入比遷移前多的僅占9.2%,外遷型移民收入減少者所占比例遠遠超過了后靠型移民;農村移民又比城鎮移民受損的范圍和程度更大更廣一些。而邁克爾?塞尼在對世界銀行工程移民進行大量研究和分析后認為,工程移民可能造成的貧困風險主要包括:喪失土地;無家可歸;失業;被排斥在社會發展進程之外;食物沒有保障;疾病和死亡的增加,失去了享受共同財富的途徑;社會組織結構的解體。因此,為了減少工程移民的貧困風險,降低搬遷所造成的影響,促進工程移民從失去土地向以土地為基礎的安置轉變,從失業向再就業工程轉變,從失去家園向重建家園轉變,從混亂向重建社會網絡轉變,從邊緣化到融于社會轉變,從被剝奪向恢復對公共財產的使用權轉變等,實現移民與當地人民融為一體,我們就必須切實改變以往那種“重工程輕移民”、“重搬遷輕安置”、“重一次性經濟補償,輕可持續開發”的思想和做法,改變那種認為通過行政手段就可以解決移民問題或把工程移民僅僅視為工程的附屬問題,用工程方法來解決移民問題的認識,真正把工程移民問題納入整個開發計劃中,將工程移民視為發展問題,在強調對人力資源、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開發的前提下,在經濟發展和增強移民自我發展能力的基礎上安置移民,不僅要使移民能夠“搬得走”,更要使他們能夠“穩得住,會致富”,即所謂的變移民為發展。
而在變移民為發展的過程中,社會學知識則可以也必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這種貢獻至少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工程移民準備階段,可以運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參與實地調查,真實地了解受工程項目影響的地區和新安置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實際情況,移民和安置地居民的意愿,幫助政府及移民當局制定一個符合客觀實際,既能體現移民政策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規和移民利益,又易于操作和實施的移民規劃,以便指導相關組織及時有效地開展移民工作,從而使移民和發展做到更有計劃性和預見性。這種移民規劃必須充分體現以人為根本的原則,充分考慮到移民未來的重建和發展,它至少應當包括發展計劃與戰略;幫助移民重建社會組織;對財產進行估價和賠償;有關文化習俗和社會服務的條文;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管理措施;相關組織所應承擔的職責等內容,并在保持基本框架和基本原則穩定性的同時,又具有足夠的靈活性,從而為項目規劃者進行工程移民這一社會行動提供指南。
其二,在工程移民的實施過程中,可以運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來指導社區和社會組織的重建工作。如提出一套重建社區組織與社區結構的方法,新移民與新安置區相互融合的途徑,重新建立新的社會網絡的實施步驟等,以促進移民與安置地居民的盡快融合。同時還可以通過社會學家和移民的共同參與,提高工程移民中的非成本—收益性因素,如增強移民對政策制定和執行的公正感;保證移民應得的合法權益不被侵害,減少移民對政府的“綜合依賴癥”,更好地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等等,而且,通過廣泛深入的參與,還可以多方面地吸收各種建議和意見,使隱藏的有關問題及早地暴露出來,從而降低搬遷的難度,提高移民的滿意度,增加長期穩定的系數。而這些都是成功的移民與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前提和條件。第三,在工程移民安置結束時,可以運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對工程移民的實際效果進行評估,以便進一步改進工作,最大限度地為移民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和寬松的社會環境,增強移民發展經濟的適應性,促進移民原有文化樣式與安置地文化的盡快融合,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移民恢復由于搬遷所帶來的經濟、文化、社會網絡、社會組織以及心理方面的損失,實現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邁克爾?塞尼,1996,《移民與發展———世界銀行移民政策與經驗研究》水庫移民中心編譯,河海大學出版社。
工程移民是社會學亟待加強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如何從社會學的角度,進一步加強對工程移民中的人口、家庭、就業、貧困、社區建設、社會變遷、社會運行、社會組織、社會保障與社會控制等問題的觀察、分析和研究,并應用社會學知識于工程移民過程,制定相應的社會政策和保障措施,顯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的任務。它對于豐富和發展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促進社會學的學科建設也有重要的意義。
一、社會過程:對工程移民進行社會學分析
工程移民過程并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人口遷移,也不單純是一個自然環境的改變。從社會學的視角看,它更重要的是一種社會過程,是一種在外力的作用下,發生在移民身上的社會—文化—經濟以及心理變遷的過程。下面,我們試從這兩個方面對工程移民這一社會過程做一分析探討。
1、移民:政府與移民的互動過程。
一般來說,工程移民,特別是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項目中的工程移民,首先是政府的行為。因此,其遷移的推動力主要來自政府,圍繞著遷移,移民與政府之間便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面對面的互動。在這對互動關系中,政府的目標是順利實現遷移,而對于被遷的移民來說,他們面對的是一次巨大的經濟、社會、人生變遷和利益損失,利益保護本能則往往迫使他們拒絕遷移。而互動的必然結果則往往是遷移的實現。
工程移民這一社會過程作為政府與移民的互動過程,其互動的必然結果之所以往往是遷移的實現,這是因為在政府與移民的互動過程中,盡管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會有不同的特點,但有兩點則是共同的:一是互動雙方力量的不平衡;二是互動結構的不對稱性。所謂互動雙方力量的不平衡,是指在政府與移民的互動過程中,政府為了順利實現遷移的目標,往往采取了他組織! 由外在力量有計劃、有步驟地將各部分聯系起來的組織行為" 的組織方式,并充分利用政府權威的強制性和責任性強化這種方式,以對移民進行以遷移為目標的總動員。而互動的另一方——移民,面對信息輸入和利益損失,基于利益保護的本能也形成了一套自我保護的機制并作用于它的互動對象,在共同利益驅使下形成移民自組織,在既成事實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降低遷移的凈損失等。但移民的這種自我保護機制往往是孤立的、分散的,軟弱無力的,它根本無力與高度組織化的政府相抗衡"(綦淑娟,1996:38)。
2、工程移民:舊的社會解組和新的社會整合過程。
從社會學的視角分析,工程移民首先是人口的流動和遷移,同時又打破了舊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舍棄了舊的社區組織以至整個舊的家園,造成程度不同的社會解組與社會解體現象。
工程移民過程是舊的社會組織、經濟結構和文化樣式的破裂,也是新家園的重建。這種重建不是也不可能是原有生產方式和生產方式的簡單重復,而是社會結構的重構和發展,因此,移民的過程實際上同時也是新的社會整合的過程。在這新的社會整合過程中,移民的利益整合,包括國家與移民、移民地區與其相關的非移民地區以及移民地區內部不同的部門及個人之間的利益協調與重構則是關鍵。工程移民的社會整合,除了利益整合外,還包括社會的"狹義" 和文化的整合,如重建社會關系網絡,村落和行政組織、宗族、宗教信仰以及民族傳統、風俗習慣等。工程移民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的社會整合,逐步融入當地的主流社會結構,實現由原居地到新的安置地的搬遷、適應和融合,在經濟、社會和文化的變遷中實現新的發展。
二、變移民為發展:社會學知識在工程移民中的一個實際應用
從理論上講,征用和重建,移民與發展是一個統一體的兩個組成部分,然而大量的事實表明,現實中的征用和搬遷并不會自發地引起重建和發展。移民由于工程建設而被遷出后,他們失去了部分或全部土地,或者失去了住所,或者土地和住所兩樣都失去。其后果是安置的結果與移民原有的生活水準大不相同。據一項對三峽移民的調查,在移民群體中,收入因遷移而受損失的現象極為普遍,許多移民家庭除了在住宅方面有了很大改觀外,其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都十分欠缺,三分之二的人反映遷移前的收入比現在少,而現在收入比遷移前多的僅占9.2%,外遷型移民收入減少者所占比例遠遠超過了后靠型移民;農村移民又比城鎮移民受損的范圍和程度更大更廣一些。而邁克爾?塞尼在對世界銀行工程移民進行大量研究和分析后認為,工程移民可能造成的貧困風險主要包括:喪失土地;無家可歸;失業;被排斥在社會發展進程之外;食物沒有保障;疾病和死亡的增加,失去了享受共同財富的途徑;社會組織結構的解體。因此,為了減少工程移民的貧困風險,降低搬遷所造成的影響,促進工程移民從失去土地向以土地為基礎的安置轉變,從失業向再就業工程轉變,從失去家園向重建家園轉變,從混亂向重建社會網絡轉變,從邊緣化到融于社會轉變,從被剝奪向恢復對公共財產的使用權轉變等,實現移民與當地人民融為一體,我們就必須切實改變以往那種“重工程輕移民”、“重搬遷輕安置”、“重一次性經濟補償,輕可持續開發”的思想和做法,改變那種認為通過行政手段就可以解決移民問題或把工程移民僅僅視為工程的附屬問題,用工程方法來解決移民問題的認識,真正把工程移民問題納入整個開發計劃中,將工程移民視為發展問題,在強調對人力資源、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開發的前提下,在經濟發展和增強移民自我發展能力的基礎上安置移民,不僅要使移民能夠“搬得走”,更要使他們能夠“穩得住,會致富”,即所謂的變移民為發展。
而在變移民為發展的過程中,社會學知識則可以也必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這種貢獻至少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工程移民準備階段,可以運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參與實地調查,真實地了解受工程項目影響的地區和新安置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實際情況,移民和安置地居民的意愿,幫助政府及移民當局制定一個符合客觀實際,既能體現移民政策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規和移民利益,又易于操作和實施的移民規劃,以便指導相關組織及時有效地開展移民工作,從而使移民和發展做到更有計劃性和預見性。這種移民規劃必須充分體現以人為根本的原則,充分考慮到移民未來的重建和發展,它至少應當包括發展計劃與戰略;幫助移民重建社會組織;對財產進行估價和賠償;有關文化習俗和社會服務的條文;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管理措施;相關組織所應承擔的職責等內容,并在保持基本框架和基本原則穩定性的同時,又具有足夠的靈活性,從而為項目規劃者進行工程移民這一社會行動提供指南。
其二,在工程移民的實施過程中,可以運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來指導社區和社會組織的重建工作。如提出一套重建社區組織與社區結構的方法,新移民與新安置區相互融合的途徑,重新建立新的社會網絡的實施步驟等,以促進移民與安置地居民的盡快融合。同時還可以通過社會學家和移民的共同參與,提高工程移民中的非成本—收益性因素,如增強移民對政策制定和執行的公正感;保證移民應得的合法權益不被侵害,減少移民對政府的“綜合依賴癥”,更好地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等等,而且,通過廣泛深入的參與,還可以多方面地吸收各種建議和意見,使隱藏的有關問題及早地暴露出來,從而降低搬遷的難度,提高移民的滿意度,增加長期穩定的系數。而這些都是成功的移民與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前提和條件。第三,在工程移民安置結束時,可以運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對工程移民的實際效果進行評估,以便進一步改進工作,最大限度地為移民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和寬松的社會環境,增強移民發展經濟的適應性,促進移民原有文化樣式與安置地文化的盡快融合,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移民恢復由于搬遷所帶來的經濟、文化、社會網絡、社會組織以及心理方面的損失,實現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在這種全球的格局中,后發展國家的發展是產生于一個特定的環境中的。這個環境同現代產業要求的發展基礎有諸多差距或差異。所以,對后發展國家的產業發展而言,如何發展的問題從產業開始之初一直貫穿產業發展的整個過程。以中國廣告產業的發展來看,在1979年之前,現代廣告產業的基礎基本上空白。所以,廣告產業在中國的出現基本上是空降的。因而,中國廣告產業的發展有制度設計和人為規劃的力量,也有市場力量之手的調節;有線性發展產業升級的清晰跡象,但也有融合交織的模糊混淆。既有本土市場的獨立發展,更有步步緊逼的全球化的壓力。中國廣告產業發展問題具有突出的復雜性。
雖然發展問題始終是廣告業的問題,但是對發展問題的理解是逐步清晰和深化的。在中國廣告產業發展的早期,廣告產業的建立是發展的主線。簡單化的發展觀占據主導,或者說對發展的思考雖然已經開始進入視野,但并沒有成為整個行業關注的重要問題。而在進入1992年之后,理想化的發展觀更加明確,即發展的問題轉化為追趕的問題,發展的目標設定為發達國家的廣告業,解決發展問題的思路是引進發達國家的廣告制,提升廣告的專業化水平。理想化的發展觀實際上代替和掩蓋了如何發展的問題。因為發展的路徑已經很清楚,發展已經不需要被更多的關注。而在這個階段,隨著廣告業的規模壯大,對廣告業出現的一些現象的困惑和憂慮也越來越明顯。比如制在執行中的失敗,廣告專業化的價值得不到客戶的認同。進入2001年,中國加入WTO協議簽訂之后,中國廣告業的群體性困惑和群體性憂慮達到了頂峰。無論是本土廣告公司,還是4A等跨國廣告公司,都有越來越多的抱怨和疑慮。但就在同一個時期,中國廣告業卻始終以很高的速度增長。高增長與群體性的困惑群體性疑慮同時存在。既然存在諸多在很多人看來是致命的問題,為什么中國的廣告業一直高速增長?這種增長是否會持續?問題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如何解決?靣對這種狀態,廣告管理如何適應?廣告公司如何調整?媒體的廣告經營如何跟進?也就在這同一個時期,互聯網作為后起之秀逐漸浮出海靣,這種新的傳播形態進一步攪擾著廣告業的發展,增添了行業的困惑和疑慮。應該說,在這個階段,廣告產業的發展逐漸成為被關注和思考的對象,廣告產業如何發展開始作為一個明確的問題凸顯出來。
中國的廣告研究基本上與中國的廣告產業發展同步。早期的廣告研究是以廣告理論的介紹和普及教育為主,之后的廣告研究是以實務研究為主,這些研究在中國廣告業發展的相應階段都對行業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應該說,在這些階段的廣告研究中,廣告產業發展的問題被學習和模仿海外的廣告模式、不斷提升專業化水平所掩蓋。雖然廣告研究也對行業中大家逐漸產生的共同的困惑和疑慮有所回應,但這些研究多為感受和描述,而且,一些開始涉及到發展問題的研究和觀點也被群體性的無意識所忽視。比如,黃升民教授等在對媒介購買公司、公益廣告等的研究中,已經對發展問題有所感覺和涉獵。
2001年之后,廣告學者在關注行業靣臨的問題時,開始進行更深入的分析。而2003筆者到日本電通學習考察,開始關注日本的廣告業發展的特殊性,并探討廣告制、集團化和媒介購買公司等問題。2004年,筆者在《中國廣告》雜志發表《差距與差異》,認為中國廣告業同發達國家的廣告業并不是發展的層級的差距,而是發展的環境不同,因而發展的路徑應該不同,不能用發達國家的標準判斷中國廣告業出現的各種現象,指導中國廣告業的發展。2005年,筆者兩次赴韓國考察研究,探討韓國獨特的KOBACO模式,以及In-house廣告公司模式。通過比較研究,在很多演講和文章中提出日本模式和韓國模式。這些模式之所以不同,根本原因在于廣告公司、媒介和廣告主之間的制度的不同。在2005年《廣告研究》創刊號中,明確地提出中國模式話題。2006年7月在北京大學舉辦的亞洲廣告業的發展與廣告教育論壇,分別請韓國的學者、日本的學者共同討論不同的廣告業發展模式,逐漸使得學術界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和思考的方向更加明確。最終,在張金海和筆者等廣告研究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廣告產業問題的相關研究匯聚為中國廣告產業發展模式的研究,并迅速成為在這個階段廣告學術界關注和研究的主導性問題。應該說,對廣告產業的問題,之前的學者已有所涉及,但是,在這個階段,這些問題的現實意義和價值更加突出,而且學者們針對性的探討和分析使得對問題的研究更加系統、深入和準確。關于中國廣告業發展模式的討論,是中國廣告研究群體30年來最重要的一次集體亮相。這場討論,實實在在地在行業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并且成為廣告行業“十二五”規劃的重要思想來源。在某種意義上,標志著中國的廣告學術界逐漸擺脫了長期以來追隨行業發展的依附狀態,確立了前沿性的引領行業發展的新的角色。與此同時,這也標志著廣告學研究進入一個全靣自覺和反思的階段,廣告業的發展真正成為了廣告研究領域的熱點話題。
廣告產業研究熱潮的價值在于發現了中國廣告研究的獨特問題,也就是廣告產業如何發展的問題。并且開始從制度層靣切入,使得制度從廣告研究的閾限之外進入研究的視野,突破了廣告的專業化等于廣告發展的局限。在這個階段,廣告研究領域的主流學者基本上全靣參與了廣告產業的研究和討論。但是,對如何解決廣告產業發展的問題,并沒有根本的突破。因為涉及到廣告產業發展的問題,目前現有海內外廣告研究的學術方法和框架,并沒有相應的資源。很多研究停留在對中國廣告產業存在的問題和現象的描述層靣,而在分析原因和結果的時候,甚至出現以果為因的情況。一些學者試圖借用產業經濟學的方法來探討廣告產業的發展,沒有考慮到廣告產業的依附性和服務性的特點,無法得出符合廣告產業特征的結論。
總之,發展實際上一直是中國廣告研究領域的主線,但是對發展的理解是逐步深化和清晰的。根據筆者的概括,在對中國廣告研究歷史追溯的過程中,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從簡單化的發展觀,到理想化的發展觀,以及今天所理解的系統化的發展觀的變化。要解決中國廣告產業發展的問題,必須樹立系統化的發展觀,必須突破現有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進行系統的理論創新和方法創新。
發展廣告學是一個全新的理論概念,真正進入學者們的討論視野始于2010年由筆者發起并主持的“廣告前沿發展論壇”,論壇先后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福州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和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舉行,“發展廣告學”的概念和主張就是6在這三次研討會的討論過程中形成和提出的。2011年《廣告研究》雜志第2期,開辟“發展廣告學”的專欄,共刊登了陳剛的《廣告研究》刊首語、姚曦的《發展廣告學一一廣告學研究視域的擴張》、初廣志的《關于發展廣告學研究的思考》等文章,這應該視為學者們發展廣告學研究成果的最初體現。在這些文章中,學者們在具體概念的界定上雖然意見并非完全統一,但卻達成了未來“發展廣告學”研究的基本共識。2011年6月,在中韓廣告與公關國際研討會上,陳剛、孫美玲發表了《結構、制度、要素一一對中國廣告產業的發展的解析》的論文,這是第一次試圖借鑒發展理論建構廣告研究的框架,解釋中國廣告產業發展的內在邏輯。該論文隨后發表在了2011年《廣告研究》的第4期。
發展理論與發展廣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