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8:0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學術道德教育,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示范作用
唐代韓愈曾對老師的作用進行了明確的描述“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道之所存,師之所存”。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也指出:“教師的職務是用自己的榜樣教育學生”。可見,老師對學生具有言傳身教、榜樣示范的作用。研究生讀研期間,大多數學生都以導師為核心,圍繞導師給予的課題或者自己的論文研究方向,進行科學研究活動。導師是研究生進行學術研究過程中觀察、學習的對象,因此,導師在傳道授業解惑過程中的敬業精神、科學探索精神、勤奮嚴謹的科研態度、良好的學術道德對研究生學術道德的培養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據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的趙瑩所做調查顯示,認為導師的言傳身教對研究生“影響很大”或“影響較大”的受訪者比例高達79.1%。導師總體上學術道德素質較高,能夠在科研活動中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但不可否認,研究生導師群體中不乏學術道德敗壞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研究生導師自身的學術道德素質低劣,科研行為不端,會給學生帶來不良的示范,會影響到他們以后的治學態度。因此,導師應嚴格遵守科學道德和學術規范,不弄虛作假,杜絕各種科研不道德行為,給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在研究生的學習和未來的人生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規范導向作用
從導師與學生的學術指導關系上來看,導師在研究生學術研究中具有學術規范和引導的作用。因此,導師應大力提倡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學風,教育研究生自覺遵守學術道德規范。在學術講座、指導課上,導師應該向學生大力宣傳和解讀有關學術道德教育的規范性文件,通過對科學道德規范的全面深入解讀,使學生在學術倫理、學術素養和學術能力等方面得到培養。具體地,導師要利用上課時間或課外交流的機會有意識地向研究生介紹著作權和寫作論文的基本常識,如撰寫論文引用他人著作要注明參考文獻,不要一稿多投;督促研究生在學習及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自覺遵循學術道德規范,向研究生灌輸只有嚴謹、求實、創新的文章才是好的學術作品,只有嚴格遵守學術道德規范才能在以后的學術生涯中有所發展的思想;要使研究生明白,做學問要先做人,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做好學問,德才兼備、具有高尚的品德素質才可稱得上是“人才”。
(三)監督管理作用
研究生階段采取的是“導師負責制”,導師同研究生的接觸、交流領域更為廣泛。所以導師要擔當起對研究生的管理職責,不但要管理他們的學習、生活,更要管理他們治學的態度。導師作為學生學術、人生道路的指導者,應該指導學生學業,尤其在研究生發表科研成果和學位論文寫作階段,要做好監管。在學生投稿前,要對文章進行檢查,若發現學術不端現象,應立刻禁止學生投稿,并責令重寫。導師應嚴格按照學位論文管理辦法規定,對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中期檢查報告和終稿的全過程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使學生認識到要取得真正的研究成果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以此引導學生走上積極向上,健康發展的科研道路。
二、導師對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有效作用不夠
導師是研究生培養工作中最直接、最主要的具體實施者,在研究生學術道德行為養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導師對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有效作用不夠,成為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具體表現為:
(一)導師自身學術道德失范,示范作用失效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利益最大化”、“金錢至上”的觀念日趨為人們所接受,社會功利化思潮不斷涌現,這種思潮也滲透進了學術界,使學術價值染上了功利的色彩。部分研究生導師在面對金錢和名利的誘惑時道德的天平失衡,學術目的日趨功利化,違反學術規范。在這種功利風氣滲透影響下,研究生學風也滲入了功利的思想,導致抄襲、剽竊等違背學術誠信現象頻頻出現。
(二)導師忽視學術道德教育
有的導師潛意識里存在這樣的觀點:研究生的科研時間有限,應當用來完成本職科研工作,道德教育是研究生管理部門的工作。此外,研究生是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應當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更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學術道德源于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所以導師不需要多加強調說明,在導師群體中的這些思想觀念是導致學生學術道德意識不強的重要原因。
(三)導師與學生缺乏思想溝通交流
隨著研究生的擴招,導師指導的研究生數量也在增加,導師與研究生的比例嚴重失調,加上導師自身有著科研、教學工作等方面的壓力,時間與精力有限,與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溝通的時間非常有限,對研究生進行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教育以及引導不夠,研究生難免會出現學術不端行為。在學術失范行為的成因調查中,49.2%的研究生認為“導師缺乏明確的學術規范和誠信指導。”
三、發揮導師在學術道德教育中作用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導師自身隊伍建設
目前,很多高校對導師的學術水平、科研能力做出了一些明確的要求,但大都忽視了導師本身的道德品質對研究生的激勵及影響作用。導師不僅要“教書”,更重的是“育人”,而導師要育人必須先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在學識學風、為人處世方面“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因此,要加強對導師的學術道德教育,加強導師自律意識,擔任導師的教師,就應當本著“教書育人”的宗旨,不斷提升自我修養,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其次,在評選導師的工作中,不僅要考慮導師在科研成果方面的條件,更要注重對其師德和學風方面的篩選。最后,對導師要經常進行專門的學術規范培訓教育,要通過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科研工作者遵守學術道德,規范學術行為的自覺性。
(二)完善導師責任制
一、引言
近年來高校學生學術失信事件頻發使其學術道德受到質疑。造成學術失信的原因包括功利化錯誤價值觀的影響、考評機制過于看重科研成果等,但最本質的原因應歸結為高校學生學術道德水平較低,因此高校針對學生加強學術道德教育應是解決學術失信問題的重要手段。
學術道德包括誠信、責任等方面,誠信是學術研究的基礎,責任是搞好學術研究的保障。學術道德需要通過教育來實現,即高校采用多種教育方式使學生認知學術道德理念并將其轉化為自身信念指導實踐的活動過程。學術道德教育作為德育的內容離不開人文關懷理念。德育人文關懷強調尊重關心人的精神需要、培養人的倫理情操、完善人的道德境界,對高校學術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二、德育人文關懷與高校學術道德教育的聯系
德育人文關懷理念與高校學術道德教育在屬性及主要內容上有密不可分的聯系。
首先,學術道德教育與在德育人文關懷理念屬性上具有密切聯系。學術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內容之一,屬于德育的范疇。而德育人文關懷則是一種將人文關懷理念融入德育中的新型理念,對于強化德育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從本質上說兩者是內容與手段的關系,恰當的手段有利于內容的實現。
其次,德育人文關懷內涵與學術道德教育主要內容向契合。學術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誠信教育、責任教育及法律法規教育。誠信教育主要是指學生在科研全過程中自覺秉承誠實守信的原則,嚴謹求實地獲得學術成果。誠信教育是對學生的精神品位、心靈世界的教育,德育人文關懷以提升人的精神品位、豐富人的心靈世界為價值取向,以陶冶人的倫理情操、完善人的道德境界為主要內容與學術道德教育中的誠信教育內涵相契合。責任教育使學生認識到作為學術成果的享受者必須且有能力對自己的學術成果負責。責任意識是對學生學術主體意識的培養,德育人文關懷以喚醒人的主體意識和塑造獨立人格為本質特征與學術道德教育的責任教育內涵相契合。法律法規教育的目的并不僅是促使學生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術價值觀,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國家科研事業的進步培養高素質人才,這與德育人文關懷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相契合。
三、依托德育人文關懷進行高校學術道德教育的對策
(一)關注學生迫切需求,協助學生提高學術水平。
專業學術水平有限,達不到學校要求是部分學生鋌而走險的重要原因。因此,只有先處理好這一問題,積極采用多種方法協助學生提高專業學術水平,才能更好地發揮學術道德教育的效果。根據研究生教育的實際情況可以結成以導師為中心、高年級幫助低年級、優秀生帶動普通生的學術引領小組提高學生的學術平均水平。導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擅長的理論知識對其學術研究的方向或主題給予因人而異的指導,盡可能提供有利資源,助其進步。高年級學生與低年級學生結對、優秀學生與普通學生結對,通過開座談會、私下交流等形式將自身經驗、感受傳達給需要幫助的對象,這樣既能關注導師所關注不到的問題,又能幫助學生通過較為輕松的交朋友的方式盡快掌握學術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學術水平。
(二)充分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強化學生在學術中的主體意識。
德育人文關懷的目標理念是主體建構,即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術道德教育中采用榜樣示范方式可以達到提高學生在學術中主體地位的作用。榜樣包括三個層面:名人偉人、導師及優秀同輩人。注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誠信、敬業的優良傳統,通過觀看電影、閱讀傳記、召開讀書分享會、茶話會等多種形式了解錢學森等一大批老一輩科學家的奮斗歷程,感受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科研精神。讓學生意識到遵守學術道德不僅是對自己的學術成果負責,更是對祖國的發展負責,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導師是學生接觸最多、對學生影響最大的重要角色,因此要充分發揮導師言傳身教的重要作用,只有導師以身作則為學生形成良好的示范才能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遵守學術道德的必要性,導師的個人魅力是最有力的學術道德教育方式。此外,由于同輩人之間最容易形成有效的溝通,因此,充分發揮同輩人群體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的作用,使學生主動掌握學術研究的有效方法,更切實地落實學術道德教育。
(三)以高獎勵與重懲罰相結合的規定為契機促進學生學術德育內化。
學校對于學生真正的學術成果應當給予較高的物質及精神獎勵,同時也要對學術失信行為進行極為嚴厲的懲罰。高獎勵與重懲罰相結合的學術規定可以較有效地激勵優秀學術成果的產生、遏制學術失信的現象,但根據德育人文關懷回歸生活的實踐理念,規范學生行為并不是學術規定的最終目的,其終極目標是將學術道德的要求內化為學生的價值選擇,即在沒有規定的強制要求下,學生也能主動遵守學術道德規范,誠信負責地開展學術活動,將學術道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盡管這將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但只要堅守規則,最終可以實現學術道德的內化。
高校學生學術道德水平的提升將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有賴于高校學術道德教育的日益發展。根據德育人文關懷與學術道德教育的內在聯系,將德育人文關懷切實融入高校學術道德教育中是強化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陳艷.關于研究生學術失信治理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4(2):88-91.
[2]王學風.論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的內容和途徑[J].德育,2008(1):45-48.
在道德教育本質與現實關系方面,一些學者認為,道德作為人類一種精神活動,是對可能世界的把握,所反映的不是“實是”而是“應是”。它并不是人們現實生活的摹寫,而是把這種現實行為放到可能的、應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加以審視,并且用理想的標準對現實行為作出善惡的評價。這種“應是”與“實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運動構成了人類的道德活動并且推動人類向至善的方向前進。個體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也有些學者提出道德教育現實與超越性本質的立足點是什么的問題。認為,道德的超越性必須建立在現實性的基礎上,應該使超越性追求與現實性規范辯證統一。
道德教育在面向現實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必須回答其與市場經濟的關系,也就是說,在當前社會轉型道德的“應是”是什么。學者們認為,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為政治、經濟、文化等制約是不容置疑的。市場經濟必然要求有文明的人際關系來強化和維持自身模式運行。市場經濟必定要求社會具備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的道德規范體系。因此,當前的道德教育及其理論困惑正是這種體系改組轉變的陣痛反映。有學者提出,道德問題必須放在社會環境中去考察,沒有純粹的道德。還有學者提出,德育的內容不是自身規定的,它首先取決于社會規定。當前市場經濟尤其是轉型期環境有很多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因素必須加以克服。在當今社會背景中,道德教育必須有自身特有的強有力的適應機制。
二、對傳統道德教育的批判與繼承
有學者提出,在建立當代道德教育體系的過程中,要以民族化為基礎,強調民族性與世界性。道德傳統是民族文化的積淀,其核心是群體價值觀。民族性的道德傳統又是在不斷發展的,只有在原有的傳統基礎上不斷更新,才能逐步建立當代道德教育的理論體系。離開了傳統的現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有學者進一步指出,對中國傳統道德教育進行研究,不僅應該重視其內容,更要注意其方法。從總體來看,它與西方的理智主義道德教育傾向有明顯的區別。中國傳統的道德教育所走的是情理合一的道路。道德情感的陶冶與修煉在道德人格形成中既作為中介和動力又作為評價機制起著核心作用。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從方法上,中國傳統的道德教育思想都具有現代轉型的社會價值。如果說跨世紀人才素質培養需要立足于民族和傳統這塊根基上的話,那么,中國傳統道德教育思想的精華為這種外在要求提供了內在的根據。歷史證明,道德教育如果忽視民族文化的根基——道德傳統,那只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如果說上述觀點主要是從傳統教育思想中挖掘寶藏的話,那么另一種觀點則側重在對傳統道德教育的“批判”。有學者認為,中國傳統道德教育基本上是消極的。它是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上的,趨于保守和愚昧,壓抑著人的主體精神。盡管傳統的道德教育思想對當代道德教育體系的建立有一定影響,但其意義究竟有多大令人置疑,而且對傳統的道德教育支離破碎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往往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有學者還通過對傳統文化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分析,認為應該現實地、具體地看待傳統,諸如亞洲四小龍經濟騰飛與儒家文化并非極度相關。還有學者認為,幾千年來,以儒家為代表的道德體系是依靠政治制度來維持的,與其說是道德毋寧說是一種社會約束機制。因此,我們必須客觀地、實事求是地研究傳統道德教育,決不能在現代道德及其教育體系中簡單位移傳統道德教育。
尚有一種觀點認為,對傳統道德教育思想的全盤否定或接受都是不妥的。在內容的選擇上應考慮現實條件,即便是精華部分尚有現實的可行性以及方式、方法問題。不能因為西方有學者“關注”我國傳統文化而“弊帚自珍”,也不能因為有人“否定”而“全盤拋棄”。應該從現實社會條件出發,充分認識到現代社會并不完全排斥傳統的道德內容,而且現代道德教育的花朵只會開在由傳統道德教育這棵樹根生長出的枝條上,關鍵是“改良”和“嫁接”。此外,有學者提出應該挖掘革命傳統教育中的道德內容和方法,其中的合理性因素是不能忽視的。
三、對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鑒
大多數學者認為20世紀以來西方道德教育理論及其研究對我國當前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有學者指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歷史性概念,作為歷史的是可變與不變的統一。不變的是道德的永恒精神即自律精神,人類自律是超越自然性的自由。而具體的道德原則、規范在不同的社會發展時期是可變的。不同的民族有其不盡相同的道德價值體系。另外,就其可變而言,其變化發展又是有規律可循的,一定的道德價值、規范體系總是社會條件尤其是生產方式、經濟體制的反映。我國作為現代化的后發展國家既不可能跳越西方工業化所走過的道路,又應當避免西方現代化過程中的偏差。有些學者研究并闡發了西方道德教育的發展過程,認為20世紀以來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論是發展變化的,它與社會背景、歷史條件相對應。60年代以來,道德理論及其教育中的否定極權主義和相對主義與二戰后人們認為道德是相對的有關。而60年代以后的主情道德教育又是與民主化運動、人本主義等密切相關的,出現的反對灌輸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微觀操作模式研究,也是與之一致的。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來西方道德教育理論中反對價值觀念自由,“回歸規范教育”的動向特別值得引起注意。新晨
四、關于德育的現實操作與德育學科的理論建設
中國高校有少數教師在學術研究工作中違背學術道德規范,存在學術不端行為。這些學術不端行為,影響了高校學術聲譽,其“低投人、高收益”的特點導致了學術上“劣幣驅逐良幣”和“馬太效應”的出現,嚴重阻礙了學術進步。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與我們的學術制度體系不健全有關,也與對高校教師的學術道德規范教育不足有關。“我們在培養年輕的學術接班人時偏重于他們各自的學術領域,卻忽視了那些讓他們成為成功的負責任的學術公民所必需的其他知識和技能。”因此,我們必須要在高校教師中進行學術道德規范教育,以在高等學校建設一支具有強烈學術使命感、學術作風嚴謹、研究功底扎實、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學術隊伍。
一、商校教師學術道德規范教育的方式
學術道德規范是學術研究活動中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它既包含學術內在倫理要求,也包含基本學術規范要求,是提高學術水平、實現學術積累和創新的根本保障。然而,我們在高校的師德教育中,對于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的教育卻是個弱點。因此,高校主管機構和各高校應該重視教師的學術道德規范教育工作。在工作中,應該注意教育的方式,以便取得良好的成效。
1.結合社會現實進行教育的方式。高校教師也具有社會人、經濟人的屬性,受到社會的影響,因此與社會現實聯系起來進行教育才是一個有說服力的教育。當前實行的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是一場涉及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深刻變革,必然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文化生活帶來多樣化。市場經濟功利性和工具性的特點,一方面激發了人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也容易引發人們的私欲膨脹,導致利己主義和功利主義等思想蔓延。應該說,當前高等學校出現的學術泡沫、學術不端愈演愈烈現象,恰恰是社會上浮躁心理和功利思想在高校教師身上的集中映射。因此,教育管理機構和高校要教育教師認識到市場經濟特性給學術研究領域帶來的影響,學會辯證地看待商品交換法則和功利主義觀念,防范信念迷失和道德滑坡;要教育教師淡看獲得名利和榮耀的結果,而著重審視獲得名利和榮耀的過程;要鼓勵教師在學術研究中寧靜致遠,走內涵開掘、科技創新之路,而不能急于求成,走外延拓展、低水平重復之路。
2.結合師德教育的方式。師德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品質、思想觀念、職業精神等屬于意識形態領域的諸多內容。學術道德規范教育是師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結合師德教育來進行。教育管理機構和高校要教育教師自覺維護學術界良好的社會形象,努力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術服務于人民群眾,回饋社會對高校教師的尊重;要置身于科教興國的偉業之中,以培養人才、繁榮學術、推進社會進步為己任;要增強獻身科教、服務社會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正確對待學術研究中的名和利,反對沽名釣譽、急功近利等不良風氣;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覺維護學術尊嚴和學者的聲譽;要通過教育,努力使高校教師成為良好學術風氣的維護者、嚴謹治學的力行者、優良學術道德的傳承者。
二、高校教師學術道德規范教育的內容
高校教師學術道德規范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學術道德教育和學術規范的教育。
1.學術道德教育。第一,進行學術道德精神的教育。學術道德是學術共同體內形成的為保障其學術活動的有效、有序與健康的社會目的學術研究的基本道德規范。教育管理機構和高校要進行經常性、有組織的學術道德教育活動,使形成高尚的學術道德追求成為教師的一種精神追求。要把國家和社會對高校教師學術道德品質的要求內化為教師自身的學術道德訴求,促使嚴謹學風的回歸和科學精神氣質的重塑。要通過廣泛深人的學術道德教育,使高校教師在致力于學術科研工作時明辨是非,樹立以創造性的學術研究為榮、以投機性的學術研究為恥的道德觀念;通過道德塑造,形成求真務實、勇于創新、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努力做學術道德和良好學風的維護者、踐行者和弘揚者。第蘭,進行學術誠信教育。“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信在中國傳統道德規范中一直處于核心地位。從制度經濟學的視角看,社會與學術機構、學術人員之間存在的“委托一”的契約關系也需要信守和踐履承諾。誠信在學術研究活動中既具有認知的意義,又具有社會道德的意義。西方許多大學深刻地認識到學術誠信的重要意義。普林斯頓大學的學術章程《前言》中寫到:“普林斯頓大學是一個知識分子的社區,這一社區擁有豐富的知識、技術與信息資源,可供師生們共同追求學術興趣……從各個方面來講,誠信是這一知識分子社區的核心道德。”
國內許多大學以前對學術誠信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現在必須要加強。我們應該在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課程中設置有關科研誠信以及科學家和工程師社會責任方面的內容;在青年教師崗位培訓中進行誠信品德和“科學研究倫理”的教育。要通過網站、宣傳短片和定期出版科研誠信刊物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宣傳教育來培養和督促學術誠信,營造一個良好的學術誠信氛圍。
2.學術規范教育。學術規范教育包括學術法律規范、學術引文規范、學術成果規范、項目研究規范、學術評價規范等方面的教育。
關于學術法律規范:要使教師通過了解《著作權法》、《專利法》等學術研究的相關法律、法規,牢固樹立法制觀念,增強學術法律意識,承認并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不鉆法制的空子。同時使教師了解國家有關部委頒布實施的學術規范的文件,如教育部《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范(試行)》,科學技術部《國家科技計劃實施中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試行》等,并在學術研究中嚴格遵守以上規范的原則、精神和具體規范。
關于學術引文規范:要使教師了解學術論著寫作中引文的原則和正確方式。了解引文應以原始文獻和第一手資料為原則;凡引用他人觀點、方案、資料、數據等,無論曾否發表,無論是紙質或電子版,均應詳加注釋;不得將未查閱過的文獻轉抄入自己的引文目錄或參考文獻目錄中;引證內容不得構成創造性作品的主要部分或核心內容;對已有學術成果的介紹、評論、引用和注釋,應力求客觀、公允、準確,等等。
關于學術成果規范:要使教師了解尊重他人知識產權的重要性。要教育教師在學術研究中充分尊重和借鑒已有的學術成果,注重調查研究,在全面掌握相關研究資料和學術信息的基礎上,精心設計研究方案;要了解學術成果不應重復發表,另有約定再次發表時,應注明出處;學術成果的署名應實事求是,署名者應對該項成果承擔相應的學術責任、道義責任和法律責任。
關于項目研究規范:要使教師了解項目申請時的真實性要求與項目研究規范,認識到申請課題只重視“拿到”而不重視“完成”項目是非常錯誤的觀念;在科研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中,應該依據包括項目申請書、計劃任務書與項目預算書等正式承諾,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約定的義務;在科研項目研究過程中,所有的科學研究活動應該嚴格遵守目前科技界公認的行為準則。
關于學術評價規范:要使教師了解學術評價的基本運作程序,以及學術評價中客觀、公正、公開的原則要求;了解對基礎研究成果的評價,應以學術積累和學術創新為主要尺度;對應用研究成果的評價,應注重其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了解學術評價中的同行專家評審制、回避制度、民主表決制度、結果公示和意見反饋機制等的內容和實施辦法。
三、高校教師學術道德規范教育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網絡信息的復雜性易對中學生造成“信息污染”
網上內容豐富,既包括教育、學術尖端科技等方面的內容,也有不利于青少年成長的黃色、暴力等不健康的信息。這些東西都極易對青少年造成精神污染,尤其是“黃色”信息影響最大,青少年正處于青春發育期,對于兩性問題,有著極強的好奇欲和探索欲。缺乏基本的選擇判斷能力和自控能力,再加上我國這方面的教育相對滯后,往往會使青少年受到傷害和誤導。另一方面,長時間連續上網會造成青少年情緒低落、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等乃至嚴重的心理疾病。
二、沉湎網絡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中學生的自制力差,很容易造成上網成癮。長時間面對計算機屏幕,導致青少年生理機能失調、內分泌紊亂、神經系統正常節律被破壞等等。據有關專家介紹,長時間坐在計算機前的青少年中,30%患有缺鐵性貧血、近視,脊椎及身體其它部位的患也明顯偏高。
三、上網可導致青少年荒廢學業
一方面,上網擠占了青少年讀書和思考的時間,另一方面,學生在網上抄作業,甚至在考試時拿手機“百度”,這使部分人過度迷戀于網絡,依賴電腦,沉湎于電腦網絡,正常學習、生活秩序受到破壞,學習成績下降,有些甚至厭學、逃學、輟學。
網絡的負面作用對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青少年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過程中,辨別能力、抵抗能力不強。所以,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們在教學上對德育教育的滲透,已勢在必行。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教師本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進行德育工作就如魚得水,游刃有余
1.教師應該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技能,這樣,教師才能在課堂上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真正地喜歡上信息技術課。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不斷的為自己充電,不斷的加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關注學生的學習,和學生經常進行溝通、交流,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
2.教師還應該努力去了解與計算機相關的法律、法規方面的知識,隨時留意報紙、雜志上的相關事例,把這些知識點融入到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應該在工作、生活中以身作則,嚴肅網上紀律,具有高度的自律意識,不能制作、復制、傳播各種違法亂紀和不利于先進文化建設的信息,應該自覺建立并遵守網絡道德規范,養成個人網絡道德的高度自律,做好榜樣。
二、要求青少年遵守網絡道德規范
嚴格遵守互聯網管理的各種法律、法規,不做“黑客”,也不做“黃客”;講究社會公德和IT 職業道德,做誠實用戶;尊重包括版權和專利在內的知識產權;不利用互聯網從事危害國家、集體和公民合法權益的活動;杜絕與青少年身份不相符的網絡行為。
三、滲透網絡道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確定網絡道德教育的內容
1.引導青少年確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使他們認識到網絡道德是網絡社會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人際關系調節器,做一名網上道德人。
一、技術道德概念的提出及其意義
何謂技術道德?這需要我們從道德的本質以及產生的社會條件去探求。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它是依靠社會輿論、人們的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調節人與人(包括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集體、社會集體與社會集體)、人與自然、人與自身的倫理關系的行為原則、規范的總和”。“社會道德的本質來源于社會的經濟關系,乃是道德學說的一個基本觀點…。而社會的經濟關系又與一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性質相適應。技術作為一般形態的生產力,滲透于生產力的各個實體性要素之中,從而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因此,可以將技術道德理解為一般社會道德在人們認識技術本質、參與技術活動、享受技術成果等過程中的體現。它主要起著調節技術人員以及技術人員與自然、社會之間利益關系的作用,是技術人員職業行為規范的總和。
值得注意的是,有必要將技術道德從籠統的科技道德范疇中區別開來,這是由科學和技術的本質區別所決定的。科學和技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反映了人類活動的不同領域。科學活動的目的在于認識自然,其重要成果是“發現”。技術活動的目的是改造自然、創造人工自然,其重要成果是“發明”。盡管科學和技術的關系十分密切,但是從根本上說,“科學規律只指出了解決技術問題的可能性,而技術的發展方向、速度則取決于社會因素,即政治、經濟、軍事上的需要,以及資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的條件”。簡言之,在科學活動中考慮更多的是“是非”問題,在技術活動中考慮更多的是“優劣”問題。因此,人們在科學活動和技術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道德準則和倫理關系應各有側重,籠統地稱作科技道德則缺乏科學性和針對性。
人類技術發展的歷史早已證明,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人類在享受技術文明所帶來的成果的同時,卻發現其自身也陷入自己挖掘的技術陷阱中。技術至上主義及其功利性發展對人類社會產生的道德倫理危機、生存安全危機和生態環境危機,使人類社會的發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惑與矛盾之中。人們在沉痛的反思后重新把目光投向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科學與技術必須成為教育事業基本的組成部分;科學與技術必須同一切兒童、青年或成人的教育活動結合起來,以幫助個人既控制自然與生產的力量,也控制社會的力量,并從而控制他自己,控制他所作出的決定和行為。最后,科學和技術還必須幫助人類養成科學精神,因而使他能促進科學而作出的決定和行為。能促進科學而不致為科學所奴役。”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引導大學生以理性的思維、哲學的方法考察技術的利弊,對他們進行技術道德教育、優化人文素養和知識結構、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當前大學生技術道德教育的缺失及其成因
1.技術道德自身的概念及其標準的確立仍未完成。技術作為根據生產實踐經驗和自然科學原理發展而成的集實體要素、智能要素、工藝要素于一身的操作方法,以及包括相應的生產工具在內的各種物質設備,自近代社會以來發展迅猛,已經成為推動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源。特別是自十八世紀中葉至今發生的分別以蒸汽動力的改革和應用為特征的技術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特征的技術革命,以及正在進行的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技術革命,推動著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并從工業社會逐漸過渡到信息社會。在現代社會,技術進步在社會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已經居于首位。但是在技術自身迅速發展的同時,一方面,一些先進的技術已經給人們的生產生活短期內帶來了福音,但還需要經受長時間歷史周期的考驗。另一方面,一些先進的技術手段是否可以用于改善人類的生產生活還有待科學的論證。上述情況表明,由于技術自身正處速發展之中,有些技術的應用最終對社會發展、人類生活的作用是利、是弊,還是利弊共存,都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此外,社會政治、經濟因素的不良影響也使科學和技術的開發與運用過程產生不公平的現象,從而影響了技術道德的健康發展。因此技術道德的準確概念及其相應標準的確立還未完成,由此也影響了高校面向大學生開展的技術道德教育。
2.技術道德教育滯后于技術倫理學的研究與實踐。技術作為現代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已經引起了廣大倫理工作者的極大興趣。工業革命以來的兩百多年間,既是科學與技術迅猛發展的時期,也是科技倫理學、技術倫理學發展的黃金期。在圍繞技術到底“為善”還是“為惡”,以及技術如何能“從善”、“避惡”等問題上,以馬克思為代表的一些哲學家通過對社會制度的分析而對技術進行了批判。其中以海德格爾為代表的技術哲學家通過思考技術本質的形而上學性而對技術進行了批判。還有一些學者通過反思生態環境惡化對技術進行批判所形成的“技術批判主義”,對于人類反思自身由于不當運用技術造成的災難,以及在改造自然、創造人工自然過程中采取的“向地球開展”、“向大自然進軍”等種種單向度舉措,更好地體現了技術服務人類發展的目的,在實現人與自然生態和諧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盡管技術批判主義、技術悲觀主義有其不合理的內核,但它們“畢竟是嚴肅學者們認真思考得到的學術觀點,應當作為一個學派被接納和研究。技術悲觀主義思想確有合理的內核和有益的忠告,決非只是危言聳聽或無稽之談”。應該說,在從倫理學的角度研究技術的本質與存在價值方面,已經取得了豐碩的理論成果,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但是,在技術倫理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方面,特別是發揮技術倫理學在培養具有未來意識和生態意識的現代公民方面,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都非常欠缺。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大學生中廣泛開展技術道德教育的難度。
3.高校德育工作的關注點還未向技術道德領域轉移。進入新世紀以來,廣大高校德育工作者積極應對世情國情黨情民情的變化,積極轉變德育工作理念,不斷豐富高校德育工作的載體與實現途徑,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高校人才培養的實際工作中,由于連年擴招、專業設置不盡合理、教學安排與用人單位需求有所脫節等原因而導致的社會就業壓力日益加重,使得絕大部分在校大學生將上大學作為謀取“飯碗”的一種手段。在大學期間,大學生往往偏重于自身專業理論和技能的學習,而忽視相應的技術道德教育,表現出專業素質優良而技術道德與職業道德相形見絀的情形。這不論在理工農醫類畢業生群體還是在文史哲畢業生群體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由于畢業生就業壓力的增大,導致高校對學生的關注重點也有了相應的轉移,許多工作都圍繞學生今后的出路著想。這一點本無可厚非,但是過于直接地將人才培養的標準與社會用人單位對人才的硬性要求相匹配,會導致一些人才培養的軟指標得不到很好的保證,這對于在大學生中開展技術道德教育無疑是很不利的。
三、加強大學生技術道德教育的實踐途徑構想
隨著社會分工的不斷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不斷增強,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中職學生畢業后能否履行工作崗位職責和發揮應有的作用,不僅要看其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程度的高低,而且要看其對待工作態度的好壞和責任心的強弱。由此可見,在專業學科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下面,筆者以電子技術課程為案例,談談在專業學科教學中如何滲透職業道德教育。
一、加強專業學科與政治學科間的整合,達到職業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
中職學校開設政治課的主要目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培養學生對工作的熱愛之情和敬業精神,是為學生學好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勝任工作崗位服務的。而專業學科教學也為職業道德教育提供了一個知言行合一的實踐平臺,因此,必須將二者有機地整合在一起,通過制訂并實施行之有效的教學計劃,發揮出職業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在專業學科的教學活動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
職業道德教育可以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任意一個環節,在操作實施中既不要占用專業課堂大量的時間刻意去做,也不要刻板地拘泥于形式,更不要走過場,重點是在教學計劃的指導下,有選擇地在教學環節及教學過程中創設一個適合于滲透職業道德教育的氛圍和情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真正形成職業道德行為習慣。
1. 在教學目標中凸顯職業道德教育
德育目標是教學目標中的重要組成,是教學與社會需要發生聯系的“中介”,社會需求和教學活動都與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密切相關。所謂“凸顯”,就是使職業道德教育在教學中起到引領教學、服務教學的作用。在教學目標環節中,教師應當在研究學生的興趣、動機、意志、知識和能力水平以及社會需求上下工夫,使得在教學活動中明確追求什么目的,要達到什么結果,使學生產生要達到目標的愿望,激勵學生向既定的目標努力學習,使職業道德教育在教學目標中引起共鳴。
例如2011級電子(1)班的學生大部分都有強烈的表現欲和虛榮心,又有爭強好勝的心里動機,喜歡動手操作,滿足于成就感,但缺乏團隊合作意識。“音箱的制作”是一次需要互相合作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務的實訓課,根據學生的特點,我將“知榮辱、共進退 ”確定為德育目標,目的是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積極向上的精神,達到讓學生知道“以團結協作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的效果。因此,筆者將課堂活動以4人為一組,哪一組做得最快、最好、音質最佳即為優秀。上課伊始,首先明確德育目標,學生很興奮,各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最終這堂課學生不但知識、技能掌握得好,而且學生的職業道德行為表現更是令我眼前一亮,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2. 在教學過程中鞏固職業道德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掌握知識是形成學生職業道德的基礎。19世紀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提出了“教學的教育性”這一命題,他說:“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一般說來,任何知識體系都滲透著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的因素,具有潛隱的教育性;同時科學性的知識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中職學生職業道德的發展依存于對知識的傳授,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堅定不移地執行既定的德育目標,努力創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的氛圍和情境,使職業道德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鞏固。
筆者在講授“二極管整流電路”時,將“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確定為德育目標。根據知識的特點,筆者打破常規教學思路,創設“一切為了企業和消費者利益”的教學情境,以產品的“性價比”為線索展開。例如在電解電容的參數選擇上,若容量選得過大,則沖擊電流大,影響元件的使用壽命;若耐壓值選得過大,則成本高,如若其他元件的選擇仍然不合適,就會造成產品的性價比過低,使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下降,影響產品的知名度和企業的效益;同時,也會降低產品的使用壽命,給消費者造成一定的不便或經濟損失。這樣,在授課中就讓學生深切體會到,產品的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產品質量低下,企業就沒有信譽可言,消費者也會感覺受到了欺騙。因此作為企業的一份子,要做到“愛崗敬業、誠實守信”。
3. 使職業道德在課外作業中得到提升
社會實踐是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根本途徑。離開社會實踐,學生既無法深刻領會職業道德的內涵,也無法將職業道德品質和專業技能轉化為造福人民、奉獻社會的實際行動。課外作業就是一種很好的社會實踐活動,教師組織得好,不但能使學生的知識、技能在活動中得到發揮,而且會使學生的職業道德得到展示和檢驗。例如筆者在“五一”黃金周之前,根據實際情況布置了課外作業——推銷電子產品。此次活動既要面向商家,又要面向消費者,對學生而言,做好這項工作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有很高的職業道德素質。所以,筆者要求學生親自聯系一些銷售家用電器的商家,指導學生寫推銷計劃,根據產品特點設計推銷方案,面對消費者進行培訓等,爭取使學生把學到的職業道德知識和規范運用到實踐中去。在活動中,筆者以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指導學生的實踐,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并引導學生利用專業知識,努力做到對產品的宣傳要合乎實際、童叟無欺、實事求是,一言一行要達到職業禮儀的基本要求,讓他們用自己的才華服務社會、感動社會。可見,課外作業會給學生一個在實踐中推銷自己、展示自己的舞臺,讓學生感受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從而躬行踐履,提升他們的職業道德素質。
4. 在實習期間自覺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
實習教學是一種可以促進學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學生走向職場前的一次“彩排”。學生會通過實踐轉變觀念,增強崗位意識,增強社會經驗,當然,學生能否在職場這個“舞臺”中做得更好,筆者認為學生在“彩排”中能否促進“自我”,自覺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是非常關鍵的。因此,我們在實習期間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資格,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創設一個適合于學生“自覺”發展的空間。例如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筆者在2010級學生實習前的動員大會上主要提出了幾個問題:(1)你在實習中感覺缺少了什么?(2)你在實習中獲得了什么?(3)你為企業做了哪些小的貢獻?(4)實習結束回校后,你再準備做些什么?問題不多,壓力不大,創造了以學生為主體、令人歡欣鼓舞的自我教育氛圍,學生既感興趣,非常樂意接受,又能深切感受到實習的目的、意義和老師的殷切希望,有利于學生完成“自我”,積極、主動、自覺地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
總之,在專業學科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真正精心營造出一個適合于學生成長的環境氛圍,不僅需要教師的辛勤勞動,還需要各方面的相互協作、相互支持、相互影響。筆者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就一定會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德技雙馨”的高素質人才。
在經濟與文化的全球化浪潮中,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生活方式、道德規范及價值體系無不受到沖擊,高等學校的道德教育也正探尋著從傳統的道德空間向新時代的道德空間轉型。
一、拓展道德教育空間的內涵和必要性
拓展道德教育的空間是現存道德教育的低效開展和適應新時代高等學校道德教育必然需要,伴隨著信息傳播的多層次和立體型,也賦予教育空間新的內涵。
1、道德教育空間的內涵
心理學家勒溫用“心理生活空間”( psychological life space) 的概念來形容一個人在某一時間內的行為所決定的全部的事實。[1]而這些事實都有一種確定的空間的關系,并可以把其劃分為若干區域,而各個區域之間彼此有別,行為人通過在空間的關系中來表現個體的道德認知和行為。同樣,這一概念也衍生出道德教育的空間存在的必然性,即借助道德教育的不同媒介或區域,對受教育者進行道德教育的場域。
2、拓展道德教育空間的必要性
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內化并不是單純的點對點、直線對直線、平面對平面的影響,而是點、線、面三維立體對立體的影響,從而使事情發生全方面的革新。道德教育同樣也是通過空間立體的形勢對大學生施以道德的能量和教育,拓寬大學生道德教育的空間應突破了傳統道德教育時空、地域的限制,以便捷方式實現著道德教育。同時,由于現代大學校園的信息化、數字化的建設,使大學生易于和便于接受多樣化的信息。這就要求高校需要多層次地、多結構地拓寬道德教育的空間,以便實現道德信息傳遞的時效性。
二、大學生道德教育空間堵塞困境
隨著社會文化多樣化因素急劇的輸入到大學校園中,直接導致道德教育空間的縮小,并出現了道德教育空間堵塞的困境。[2]
1、多元化信息的輸入,道德教育空間縮小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多元化的信息通過多種渠道輸入到高校中,影響著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判斷和道德行為的養成。特別是網絡信息具有開放性、跨文化、跨時空性等特點,使高校德育面臨著更加復雜的環境。有學者認為,現代社會實際是一個合理的價值多元社會,有相當多不可調和、甚至不可比的宗教、哲學理論共存于制度的結構之中,自由民主制度也鼓勵這種多元化。[3]大學校園一貫是倡導學術和思維的自由開放,在多元社會價值取向也取決于大學生自我的道德判斷和接受。大學道德教育的空間仍然停留在單一層面的傳播,并未實現全方位地道德教育,更未根據多元化信息輸入背景下轉變教育思路,拓寬德育的空間。
2、道德信息傳遞的堵塞,道德教育空間低效
道德空間包括實體空間和虛擬空間,道德教育的空間是高校進行道德教育場域,是道德信息的傳遞所依賴的信息載體。一旦離開了道德空間而進行道德教育,無疑是不存在的。反之,如果道德信息在道德空間內的傳遞堵塞,無法正常、有效地達到目的地,這就造成道德教育的低效。道德教育空間中發揮教育功能的因素涵蓋了德育目標、德育內容、德育方法、教師素養、學生素質、師生關系、德育場所和德育時間等,這些要素在道德空間的結構中相互作用、協同運行,共同組成空間的結構系統,呈現出一個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由于空間中各因素的構成并不完全是正方向,存在著目標低效的出現,應然的空間結構與使然的道德現狀存在著巨大的反差。因此,單個因素分力的線性相加之和并不是直線,這往往是信息傳遞受到道德因素的影響,而導致道德教育空間結構性的堵塞、失調。然而,在大學生面對異化的信息時,這種堵塞無疑加劇了信息的傳遞,使大學生對道德的意識、行為缺少必然的真理判斷和標準,必然造成道德知識教育和道德行為教育脫節的問題。
3、道德空間局限于實體,虛擬空間尚待開發
縱觀我國高校的大學生道德教育,“大德育模式”一直占據著德育教育的主體。學者舒也認為,“大德育體系” 的系統構建包括課程教育、常規教育、準德育課程和隱性課程等四個方面的內容[4],這一系統的結構重在于道德空間的實體構建,把道德教育的空間局限在課堂內和課程內,并且使用單向傳播的方式實現道德知識和行為的灌輸,而道德空間的虛擬空間的建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特別是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如果忽視對道德虛擬空間的建設,無疑會失去大學生道德教育的主動權。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指出,宗教和道德二者,對個人都是向上遷善……對社會,亦是如此。而其收效之難易,卻簡直不可以相比,這就為宗教本是一種方法,而道德則否。[5]道德可以拓寬其內在的空間,如果不根據時代性的變遷,對道德空間的新元素的開發,就不會實現道德教育的立體化。
三、高校疏通大學生道德教育空間堵塞困境的路徑
針對高校道德教育空間中所出現的堵塞困境,必須要從高校的時代特質出發,挖掘道德教育的內在空間的同時,提高空間結構中影響因素的有效性,并擴大外部道德教育空間的范圍。
1、鞏固原有道德教育空間的主導權
由于大學生的認知能力存在著局限性,在接受和理解外來信息時,很容易出現道德認知上的矛盾現象和心態上的誤區。事實上,現存高校中依舊還有固有的道德教育空間,這一空間也面臨著外來異化文化的沖擊,因此,重樹道德教育空間的主導權便是回應異化思潮侵蝕的有力力量。首先,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支持力度,高奏社會主義核心道德價值體系的主旋律;其次,積極開展道德情境的實踐活動,要選取貼近社會現實,貼近學生的實際,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實踐活動;最后,還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大學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體作用,在道德教育的空間中引導大學生自我建構道德內部結構,內化道德行為。正如康德在《答復這個問題:“什么是啟蒙運動?”》中認為,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6]這就是說,人對理智和道德的束縛、奴役往往源于主體在運用上的懦弱,這就需要理性和道德的引導。因此,解決現存高校道德教育空間的困境,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無疑充當這一引導者的角色。
2、提高道德空間內部結構因素的有效性
如何使道德教育的因素在道德空間內的效能達到最大化,使其內部的結構合理化,這是提高高校德育有效性的保障。在實現道德空間內部結構因素有效的前提,便是大學生道德教育的知行合一。具體來說,道德目標的制定要具體,要符合大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道德內容的選擇要符合時代性和情境化;道德教育方法要積極引導、循序漸進;教師素養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學生素質要有接受道德教育的水平和階段;師生關系要和諧融洽;道德的場所要在具體的情境實踐開展;道德時間要因時而宜,因事而宜。
3、拓寬虛擬道德空間的建設
虛擬道德空間為現代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機遇,創造了新的途徑。隨著現代信息科技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一種新的道德教育的載體,拓寬了德育的教育空間。首先,網絡擴大了高校德育的空間,為道德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途徑;其次,網絡也豐富了道德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增強了道德教育的形象化和趣味性;再次,網絡也為道德教育提供了學生自我學習與反思的平臺,增強了道德教育的實效性。因此,面臨著外部信息輸入校園而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以及道德一元化指導地位,就不能忽視網絡虛擬教育空間。這就需要建立完善道德教育的網絡系統,并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占領網絡虛擬空間的主體地位,加強大學生正確道德觀念的教育。
面對當代高校道德教育空間堵塞的困境,更應該從高校層面疏通道德教育空間的堵塞,以實現大學生道德認知和行為的統一。梁漱溟在談及“道德”本質問題時指出,道德是什么?即生命的和諧,也就是人生的藝術,所謂生命的和諧,即人生生理心理――知、情、意――的和諧。[7]這便是高校道德教育的最終歸宿和落腳點,也是疏導道德教育空間堵塞的最終原則和實現目的。
【參考文獻】
[1] [德]庫爾德.勒溫著,高覺敷譯.拓撲心理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14-15.
[2] 何懷宏.倫理學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85-86.
[3] 莫飛平.論德育場與德育新思維觀[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113.
[4] 舒也.對“大德育體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9(3)54-55.
[5]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03.
[6] 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54.
隨著現代網絡的迅速發展和普及,網絡已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交流思想情感的主要途徑之一。網絡在極大地豐富了大學生校園生活的同時,也給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并引發了大量的嚴重失范行為。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應充分發揮教育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重要作用,教育大學生正確認識網絡道德失范的嚴重性,引導大學生合理運用網絡,使大學生的網絡道德行為健康發展,努力創建一個健康、文明、和諧的校園網絡環境。
一、大學生網絡道德現狀
所謂道德,即是調整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行為規范的總和。道德規范是在人類長期生存于發展社會實踐需要中產生的促進人的善性的規定。而網絡道德是調整在以網絡為媒介的社會環境中,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行為規范的總和。網絡道德不僅是調整網絡社會中人們行為的規范,而且應當是調整由網絡所引發的現實社會環境中人們行為的規范。
道德與網絡道德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網絡道德隸屬于道德范疇的一種特殊形式。由于網絡社會是一個缺少管理的社會,網絡社會中的秩序更多地依靠網絡個體按“良心”行事。因此,網絡道德在缺少管制的網絡個體身上把人們應有的道德行為開始扭曲,其表現形式為多樣化。
1.網絡價值觀念不清
網絡給人們提供了“絕對自由”的虛擬空間,傳統的道德在這個虛擬的空向里似乎失去了約束力。據有關資料顯示:有55.1%的大學生認為在網上聊天可以欺騙人,但只能以保護自己的隱私為限;有13.2%的大學生認為網上聊天誰也看不見誰,互相欺騙是很正常的事;對于不文明語言的使用有22.4%的大學生認為網上可以使用,但現實生活中不能使用,有10.6%的大學生認為網上和現實生活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大學生不認為在網上復制、抄襲他人文章是不道德的行為;有16.1%的大學生不認為在網上使用別人的賬號是不道德的。這些數據表明,多數大學生認識不到自己的網絡失范行為,說明他們的網絡價值觀念不清。
2網絡言行放縱,網絡文明程度差
信息網絡使得大學生的思維空間和行為空間有了極大的拓展,道德行為的自由度和靈活性顯著增強,這就為大學生放棄道德責任提供了可能。由于網絡發言的匿名性,一些大學生把網絡當成了“情緒公廁”,借助論壇對他人或團體進行惡意攻擊。正是因為高校大學生缺少網絡道德教育,使之網絡言行放縱,網上不文明行為和不道德現象日漸增多。
3.信息法律意識淡薄,利用網絡犯罪
由于網絡具有虛擬自由的特征,使大學生放松了網絡道德意識的約束,在這個特殊的虛擬環境中忽視了他們網絡犯罪的行為,淡化了法律意識。比如:少數大學生利用自己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侵犯他人隱私及版權,偷竊他人的網絡財富,偷竊他人的QQ號,假冒合法用戶發表文章等,使網上違法犯罪行為屢有發生。
二、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網絡道德教育是時展的需要
當今時代,日新月異,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社會信息化、網絡化已成必然,網絡信息已是當今社會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源。網絡給當代大學生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空間,同時也將大學生帶進了一個新的道德領域,對大學生的道德自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社會中,網絡道德教育已成為高等學校德育教育的新課題,對傳統思想教育模式也提出了挑戰。探索新時期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是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2.大量信息垃圾在網絡中泛濫對大學生的思想造成嚴重侵蝕
青年時期既是大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黃金時期,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大學生既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但又缺乏對社會和現實生活的認識與了解;既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但又缺乏對事物的鑒別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計算機網絡是一個信息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學術信息、娛樂信息、經濟信息以及各種各樣的黃色、暴力信息等五花八門混雜在一起,使網絡信息魚龍混雜。由于網絡信息具有開放性、多樣性特點,這些信息中涵蓋了很多不利于大學生思想道德健康發展的因素,包括對中國傳統道德的批判以及對革命傳統教育和優秀文化的顛覆等,這對大學生的思想造成了嚴重的侵蝕。
3.大學生是網絡道德失范的高危人群
大學教育是大學生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主要階段,也是最易受各種思想影響的時期。網絡正以巨大的廣度和深度滲透到大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著大學生的思維、生活、人際交往,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政治態度、心理狀況、道德觀念和行為模式。網絡道德規范是非強制性的,其道德約束力比傳統的道德約束力還要弱,傳統道德的社會行為導向能力也在網絡社會中被弱化。在網絡世界里,現實生活中的道德輿論、道德傳統、道德信念都要依靠自身的道德自律能力來實現。而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階段的大學生道德自律能力正處于構建之中。因此,在高校開展網絡道德教育,規范大學生的網絡行為迫在眉睫。
三、高校圖書館在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高校圖書館的育人功能
教育性是圖書館的主要屬性,教育是現代圖書館的主要職能。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離不開圖書館的作用,他們在圖書館可以閱讀和瀏覽古今中外各種書籍,在書刊所展示的異彩繽紛的知識海洋中,汲取多方面的營養,快速增長知識,從而達到陶冶性格和情操的目的。大學生還可以在圖書館通過計算機閱讀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多媒體光盤以及在因特網上瀏覽網絡圖書等。通過圖書館現代優美環境的感染和健康知識的學習,以及圖書館條理分明的管理制度,熏陶著大學生的情操,喚起大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校園的情感,使大學生樹立文明、健康的思想道德意識,以避免網絡道德失范現象發生。 2.充分利用圖書館的網絡信息資源,發揮電子閱覽室的教育職能
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網絡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電子閱覽室的建設和開放。電子閱覽室的主要服務功能在于進行館藏資源的開發與宣傳,為大學生提供電子讀物的閱覽與下載、網絡信息資源的檢索和查詢、讀者信息資源檢索與利用等。電子閱覽室已經成為大學生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的主要場所。因此,高校圖書館必須明確電子閱覽室開展信息服務的宗旨,充分利用電子閱覽室的資源優勢,加強對大學生電子閱覽的管理和指導,重視對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培養大學生應用網絡信息資源的自我管理和約束力,主動抵制各種不良的黃色、迷信等錯誤思想的干擾和侵襲。同時,要發揮管理人員的技術優勢,開發相關軟件和應用網絡新技術,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技術上的篩選和過濾,建立安全屏障,最大限度地防止有害信息的侵人和無聊游戲軟件的泛濫。圖書館還應利用文獻檢索課,注重對大學生進行信息素質教育,包括信息傳播意識、信息保密意識和信息守法意識教育等。讓電子閱覽室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道德行為教育的大課堂。
高校教育是一種全面的、系統的和科學的教育事業,藝術教育尤其是舞蹈藝術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舞蹈藝術教育課程的設置和開展有利于豐富大學生對生命、社會和世界的審美體驗和感知能力,有利于激發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然而,由于歷史因素和現實諸多條件的共同制約,當前我國高校舞蹈藝術教育的發展仍然遠遠落后于大學生對舞蹈藝術和自身發展的強烈需求。本文結合徐州某應用型高校大學生藝術團的發展狀況,對此展開具體分析。
一、舞蹈藝術教育的基本內涵與特性
舞蹈藝術是以提煉“加工”的人體動作為基本表現手段,綜合運用舞蹈語言、節奏、表情和構圖等多種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觀性和動態感的舞蹈形象,借以表達人們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舞蹈藝術教育是藝術教育構成中的特殊形式,有利于培養受教育者對舞蹈藝術的興趣,以此引發對其他藝術的廣泛興趣和愛好,促進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個性心理;有利于強化受教育者的觀察力、記憶力、感知力、想象力、創造力等,對于受教育者的智力開發、心靈培育和審美取向等都有較強的教化和塑造功能。舞蹈藝術教育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特性:
第一,在教育形式上,舞蹈藝術具有生動的形象性、互動的愉悅性和強烈的感染力。因此,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培養的問題上,以舞蹈為媒介的教育形式要明顯優越于空洞抽象的理論說教,更能提高受教育者對事物的直接觀感,使之更好地接受這種寓教于樂的教育形式。舞蹈藝術教育還具有“說理移植”功能,可以將思想道德教育的具體內涵進行生動而形象的移植與轉化,促進道德內容的抽象灌輸轉化為人性美的形象化展示,從而利于有效喚醒受教育者的同步感受與生命認知,促進他們的心理意向明朗化,實現道德知行的有機統一。
第二,在教育效果上,從藝術實踐上來看,舞蹈藝術教育是追求身心和諧、團隊協作的教育形式。在這種強化密切協作的教育模式下,通過激發參與者的表現訴求,有利于塑造和培養受教育者的動作協調能力與生命感知能力,有利于增強個體的責任感、認同感和集體榮譽感與團隊協作精神。通過對舞蹈作品的體悟和感知,能夠有效緩解壓力、愉悅身心,并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真、善、美的藝術熏陶與感染,全面提升與發展自我。
二、舞蹈藝術教育的現狀與原因探析
應用型高校是在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后,為擴大高等教育內涵,適應市場和社會對人才培養的多方面要求而產生的,主要是培養本科層次的應用型人才,促進知識、技能和職業的結合,直接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高校。本文以徐州某應用型高校為例,分析并總結目前我國應用型高校大學生舞蹈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專業的舞蹈課程和訓練場所,舞蹈教育覆蓋面不大。目前,舞蹈藝術教育僅限于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更多的是通過參加各類演出和比賽來學習舞蹈作品,多為短期集訓形式,沒有固定成系統的舞蹈訓練,校園普及的軟硬件基礎都不具備。突出表現在學校舞蹈藝術社團規模較小,只能覆蓋到有一定舞蹈基礎的學生,對于大多數普通學生,雖然他們內心向往,但缺乏足夠的組織容量,特別是理工科專業學生,能接觸并被納入到舞蹈藝術社團的更少。據調查,徐州某高校在校學生中,有9%的學生喜歡不同種類的舞蹈藝術形式,其中,有5%的學生對舞蹈藝術非常感興趣,希望接觸并學習舞蹈。然而,該校大學生(不包括藝術學院音教系的藝術生)中,在入校前接觸過舞蹈藝術或者曾有過舞蹈學習經歷的學生僅占0.1%。雖然該高校已于2001年成立了校大學生舞蹈團,但是至今都沒有專業的舞蹈課程設置和專門的舞蹈訓練場所。學校只是以選修課程的形式在體育學院和藝術學院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了體育舞蹈形體課、健美操和舞蹈形體等5門相關課程,遠不能滿足學生對于舞蹈藝術的追求。
2.舞蹈藝術的內容定位不夠準確,形式單一,與其他學科的融合貫通度不高。目前,我國非藝術類高校的舞蹈藝術教育,在教育內容上多以舞蹈形體課、健美操課程為主,鮮有開設舞蹈欣賞課程,更少有開設中國舞、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課程。在教育形式上多以選修課為主,這種課程選修體制又以任選課和限選課為基本方式,因而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據調查,徐州某高校從未開設過舞蹈欣賞課程,其所開設的舞蹈課程都是體育舞蹈類和其他舞種(國標、瑜伽、肚皮舞等),更沒有開設中國舞、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課程,缺乏對傳統舞蹈藝術的正確認知和準確定位。舞蹈藝術不僅是肢體動作的形象展示,在更大程度上也是一種情感表達的基本方式,是一種情感構造、抒發和情感體認的過程,是一種教育主體雙方有效互動的藝術欣賞過程。因此,舞蹈藝術的教育應該與美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建筑學等融合貫通,綜合轉化為獨特的藝術感受力,進而促使大學生將自己的獨特感受拓展和延伸到學習和社會實踐活動中,達到豐富和完善藝術素質教育的目的。在這方面,我們的工作還有差距,突出表現在舞蹈藝術教育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脫節的現象比較明顯,活動組織過于獨立,活動實施過于分散,活動效果不高。
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從思想上看,對舞蹈藝術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受傳統“知識教育”觀念的限制,高校在教育內容的選擇方面,更注重文化知識的學習,一定程度上輕視了舞蹈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至今很多應用型高校還沒有正式成立大學生藝術教育中心,這必將影響和制約大學生綜合素質尤其是藝術修養的提升。
第二,從條件上看,缺乏有力的資源支持和制度保障。當前,各應用型高校的現有資源很難滿足舞蹈藝術教育的發展需要,其現有的文藝團體普遍缺乏專業的舞蹈師資隊伍和舞蹈設施。以徐州某應用型高校為例,該校僅有舞蹈教師1人,沒有專門的舞蹈訓練場所和舞蹈訓練器材。此外,由于課程設置等制度性因素的存在,直接導致了舞蹈藝術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氛圍的匱乏。
三、高校發展舞蹈藝術教育的措施選擇
1.統一思想認識,加大舞蹈藝術教育宣傳普及力度
要端正舞蹈藝術教育的指導思想,加強教育宣傳力度,統一家庭、社會和學校的思想認知,促進師生同心協力、校社共建,樹立正確的藝術審美教育觀,共同營造舞蹈藝術教育的良好氛圍。具體到高校自身,要在校園內通過各種方式營造舞蹈藝術的學習氛圍,做到講座與交流融合、活動與演出并舉、比賽與學習同步,加強并支持新聞宣傳報道,最大程度地激發理工科學生對舞蹈藝術的熱情和參與度。
2.構建“三位一體”的舞蹈藝術教育驅動機制
21世紀的藝術教育尤其是舞蹈藝術會被提升到與語文、數學、歷史等核心課程同等的地位,不僅如此,舞蹈藝術課程將從單一的舞蹈教學演變成綜合的藝術欣賞課程。為此,需要構建一種以學校管理為前提、以培育師資隊伍為核心、以培養藝術骨干為關鍵的“三位一體”的長效機制。一是學校領導思想重視。領導重視并給予制度保障是舞蹈藝術教育發展的前提。二是充實舞蹈師資力量。挖掘高校內對舞蹈藝術感興趣,并有較豐富的舞蹈活動經驗的教師,鼓勵他們承擔起舞蹈藝術教育的重任,發展舞蹈藝術教師隊伍。三是注重骨干培養。在普及舞蹈藝術教育的同時,選拔并培養有一定舞蹈藝術特長的學生,對其進行素質拓展與能力開發,培育強勁的學生舞蹈力量。
3.在舞蹈藝術教育的實施上堅持“三步走”戰略
根據徐州某應用型高校舞蹈藝術教育現狀,“三位一體”的長效驅動機制需要分階段進行,不可一蹴而就,可以分三步實施:
第一,“請進來”戰略。引進國家、省、市級高水平的各類舞蹈藝術團體來校演出,有組織、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舞蹈審美教育。邀請專家學者講解藝術與人生的關系,普及舞蹈藝術欣賞,將舞蹈藝術請進校園,培養學生的興趣與愛好。
第二,“深扎根”戰略。一方面,鼓勵專業的舞蹈教師與其他教師通力合作,采用各種方式和渠道,在校園內普及舞蹈藝術教育;另一方面,調整課程結構,把舞蹈藝術課程納入學校總體教學計劃。在文科學院的全體學生當中,開設舞蹈形體基礎必修課程,逐步推廣為理科學院乃至全校的舞蹈形體必修課程;在全校范圍內開設舞蹈欣賞選修課,尤其是中國舞和民族民間舞的選修課。
第三,“走出去”戰略。鼓勵師生多與社會進行文化交流,形成以進校園為主、學校和社會互動的“舞蹈藝術審美教育”新格局。要加強舞蹈藝術教師的隊伍建設,將具有一定舞蹈基礎的教師外送學習和深造。此外,要將愛好舞蹈的學生與有基礎的學生糅和在一起,加強日常訓練,提高舞蹈隊整體水平。積極創造登臺表演的機會,在更高的平臺上展示藝術特長,拓展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陶國富,王祥興.大學生審美心理[m].立信會計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