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8:0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國民經濟核算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摘要]中國處于世界經濟大形勢之下,所以為了更加完善的認識中國居民消費的現狀及其存在問題,我們通過居民消費水平的國際比較、支出法核算的三大需求對GDP的影響等分為三個方面分析中國居民消費問題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國民經濟核算;居民消費;三大需求
首先,從GDP的國際比較入手,在匯總《中國統計年鑒》2001―2010年的數據后,分析中國與世界主要國家之間的差距(見下圖)。
2001―2010年各國GDP比較
從GDP數值方面分析,中國GDP的總體走勢是上升的,但是同經濟大國美國同期比較,雖然在增長幅度上占優勢,但是總數值仍有極大的差距需要跨越;不可否認的是中國仍是全世界GDP強國,尤其在2009年經濟危機的時候,在世界平均GDP負值的情況下,我國仍然保持了92%的同期增長率。由上圖可以看出,中國的GDP的發展情況與世界各國相比較仍處于比較靠前的位置,我國2005年GDP首次超過英國,成為僅次于美國、日本和德國的全球第四大經濟體。而且通過GDP增長率分析可以看出,中國GDP在2001年到2007年一直處于快速增長階段,但是,我們不得不理智地看待這個問題,自2008年開始,中國的GDP增長率開始下跌,雖然與其他國家相比仍處于優勢,但是我們應當正視問題,從中找出原因來。
我國想要繼續擴大GDP,加速國內經濟發展,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就要從宏觀的方面看待這件事情。受金融危機沖擊,美歐發達國家消費需求大幅下降,直接影響到中國的出口增長,中國經濟增長轉向國內投資與消費需求的支撐,國際社會更對中國消費需求寄予厚望。與此同時,中國人均GDP正式邁入3000~6000美元階段,這也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因素。但是,如何轉型為以內需為主導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我們仍需借鑒有關國家擴大消費的政策經驗與教訓,厘清各種認識誤區和政策取向。所以,居民消費低已經成為中國不容忽視的問題所在,以下,我們就從不同方面分析居民消費問題。
1居民最終消費占GDP比重
我國居民消費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國際對比分析顯示,現階段我國居民消費水平較低、增速較慢、消費能力較弱,消費結構有待優化升級。
2008年我國居民最終消費率為353%,不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國家平均水平。而且,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我國居民消費規模較小、增長緩慢。我國居民消費支出總量在世界的位次要低于GDP總量的國際地位,增速要慢于GDP的增速。
自1995年以來,各國的居民最終消費率平均水平一直保持在55%~57%,美國的最終消費率則保持在60%以上,并在2001年后上升至70%以上;與中國同處亞洲地區的日本,其居民最終消費率也保持在50%~70%的水平。而中國的居民最終消費率則始終處于低迷水平,長期停留在50%以下,并自2004年起降至40%以下。
中國居民消費率不僅低于發達國家水平,而且其發展趨勢也與其他國家相左。各國居民消費率均保持平穩甚至小幅上升的態勢,整體居民消費率也保持平穩;而中國居民消費率水平則從2000年起步入下降通道。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居民消費呈現出水平低,同時發展趨勢向下的特征。
2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
中國的GDP即使已成為世界第四,但我國人口眾多,普遍收入不高,且巨大的收入差距是眾所周知的一個嚴重問題,所以有效市場規模也就大打折扣。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收入差距對需求的影響引起了我國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收入差距是影響市場需求規模的重要因素。
在最終分配中,居民消費傾向低、儲蓄傾向高的現象十分明顯。經過收入再分配以后,2005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為594%,但仍低于主要發達國家。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我國居民消費和儲蓄比重分別為644%和356%,而主要發達國家居民消費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在80%以上,美英等國家更是達到了95%的消費比重,差距十分明顯。
各階層之間、城鄉之間居民收入差距過大抑制消費支出。由前述我國居民消費水平分析可知,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對居民消費的增長也有極大的影響。
3三大需求對GDP增長的平均貢獻率和拉動
現階段我國的收入分配機制也存在著較大的問題,中國的收入差距已經擴大到相當嚴重的程度,城鄉之間的一道道資金、市場、技術、勞動力等壁壘,阻礙了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的交流,并影響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一方面,農產品市場難以擴張,農業生產難以持續增長,農民收入的增加受到嚴重影響;另一方面,農村消費品市場與城市消費品市場的等級在不斷拉大,農村需求結構得不到提升,必然影響與需求有關的供給結構。三大需求對GDP增長的平均貢獻率和拉動的中美比較對GDP增長的
貢獻率%對GDP增長的拉動
(百分點)最終消費資本形
成總額凈出口最終消費資本形
成總額凈出口GDP
年均
增長
率%中國3920398021004604602401170美國80702980-980240100-030320
如上表所示,在初次分配方面,勞動者所得偏低、企業所得偏高的問題比較突出。2005年,我國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重為417%,明顯低于發達國家,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在50%~57%。營業盈余占GDP比重為296%,明顯高于主要發達國家;固定資產折舊比重為15%,低于日本,高于美國、英國、法國;生產稅凈額比重為136%,低于韓國,高于美國、日本、英國和德國。且由上表可明顯看出,我國與美國的最終消費所占GDP比重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4結論
綜合分析來看,制約我國居民消費的因素很多,既有經濟發展水平因素,也有發展戰略因素;既有結構性因素,也有體制和機制因素。應注重短期刺激和長期調整政策相結合,通過提高居民收入、調整消費結構、加大民生工程投資力度以及改革分配機制、縮小收入差距、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等綜合措施,充分挖掘我國居民消費潛力,提高居民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推進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跨越性轉變。
參考文獻:
[1]魏國強、淺析目前城鄉居民消費行為[J].浙江統計,2004(6)
[2]余芳東、擴大我國居民消費潛力的國際比較研究[J].統計研究,2010(6)
[3]陳衛東、居民消費模式的國際比較及對中國的啟示[J].金融發展評論,2010(7)
[4]劉海燕、擴大居民消費的財政制度探討[J].中國市場,2013(16)
[5]項婉玉、我國居民消費與GDP的誤差修正模型研究[J].中國市場,2013(29)
國民經濟核算的論文范文二:森林綜合核算納入國民經濟核算的意義
摘要 將森林核算結果納入國民經濟核算,目的是在傳統經濟核算中對森林的處理方法加以擴展,對森林及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貢獻做更加全面的整體評價。
關鍵詞 森林 綜合 核算
在支撐當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文化和生態等三大類產品中,生態產品已成為社會最短缺、最急需和大力發展的產品,提高生態產品的供給能力已成為林業部門極為重要、艱巨和迫切的任務。因此,必須及時開展森林價值及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客觀地評價,林業為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高所做出的貢獻,準確地反映森林資源的變化和經濟發展對森林資源的影響,反映森林資源對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力,為國家制定促進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將森林核算結果納入國民經濟核算,目的是在傳統經濟核算中對森林的處理方法加以擴展,對森林及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貢獻做更加全面的整體評價。森林綜合核算的內容包括兩個部分,第一是要對森林自身的價值進行核算,要將其包含在國民財富之中,第二是要對森林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即森林的產出進行綜合核算,并嘗試與國內生產總值銜接起來。
一、森林總價值與國民財富
森林是一個國家所擁有自然資源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核算森林的總價值即森林的存量價值,并將其納入國民財富。
1.森林總價值核算
原則上,森林總價值應該是森林所具有的全部功能的價值,包括提供物質產品的功能價值和提供生態服務的功能價值。但是,從目前核算所能夠實現的程度看,森林存量價值主要是指林地和林木價值總和。
2.森林總價值對國民財富總量的調整
現有國民經濟核算中,國民財富的核算對象是各種所有權確定、可以為其所有者在目前以及一定時期內帶來經濟收益的經濟資產,其中包括各時期生產活動產出成果被積累起來形成的生產資產,以及一部分符合經濟資產定義的非生產資產;而且,核算中以市場價格作為財富的基本估價原則,核算的是各種資產的市場價值。就森林主題而言,上述基本原則會在兩個方面導致無法在國民財富中體現森林的重要性。第一,從內容而言,一般來說,人工林屬于生產資產,可以包括在國民財富核算范圍內,但天然林卻有可能因為不符合經濟資產的定義而被排除在國民財富范疇之外,即使包括在其中,也會僅僅作為非生產資產,與作為生產資產的森林割裂開來;第二,從估價方法而言,側重于經濟價值的估價原則無法體現森林的生態功能價值。因此,要在國民財富核算中顯示森林的重要性,需要在核算方法上做以下改進:第一,擴展核算范圍,使之包括所有森林;第二,將屬于生產資產的森林和屬于非生產資產的森林合并在一起,創建完整的森林資產概念;第三,延伸經濟價值,使之包括森林的生態功能價值。
二、森林產出與國內生產總值
森林功能的實現在于它為人類和經濟體系提供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產出,特別是森林生態系統服務。本項目研究創新性地提出并定義了森林產出概念,并嘗試將其與反映國民經濟最終產出的國內生產總值銜接起來。
1.森林產出的定義
森林產出是指依托森林和林木形成的產出,主要包括兩個組成部分,一是為國民經濟提供的森林物質產品,二是為社會提供的森林生態服務。
森林產出沒有全部包括在現行國民經濟核算的范圍之中。按照國民經濟核算原理,產出代表經濟生產活動成果,一般是指物質產品產出以及通過市場提供給他人使用的服務產出。據此,森林生態服務不能作為經濟產出,除非這些生態服務通過市場實現了其服務價值,比如通過森林旅游業實現的森林景觀價值;當期林木自然生長也因為無法獨立計算其產出量及價值而排除在外,只是籠統地用育林和森林維護活動中的成本投入作為產出替代。
即使是已經包括在其中的部分,森林產出也沒有作為林業產出加以核算。在現行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由于林業與其他部門之間的職能分工,相當一部分依托森林和林木形成的物質產品產出沒有作為林業產出看待,而是被歸納到農業、畜牧業以及工業等部門產出統計之中了,比如各種干鮮林果、森林花卉、林間養殖等等。
可以說,森林產出是一個突破了現有經濟活動產出計量的概念,相當于大林業(林業及其他相關產業)計算的初級林產品產出與森林生態服務產出的總計。
2.將森林產出與國內生產總值銜接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衡量一個時期國民經濟生產最終產出成果的指標,在經濟管理中發揮著核心指標的作用。由于現行國民經濟核算沒有全面地反映經濟與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國內生產總值在反映現實經濟活動成果方面具有很大局限性,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將資源環境因素納入核算,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的調整,得到所謂綠色GDP。
結合森林主題看,所謂GDP總量調整應該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將當期對森林資源的耗減價值作為經濟活動成本從GDP中扣減,得到經濟資源耗減價值調整的國內生產總值,這是對GDP做減法。一般地,作為扣減項的資源耗減價值是指凈耗減,即林木資源采伐量與其自然生長量抵減后的凈變化,如果該凈變化非負,即可認為不存在森林資源耗減,森林發展是可持續的。
筆者自承擔《國民經濟核算》課程的教學工作以來,順應遠程開放教育的基本特征,將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進行優勢組合,以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喚醒學生潛能為出發點,在連續幾輪的教學中,采用設計一實踐一評價一再實踐的方式,對遠程開放教育中統計課程的新型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
一、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基本構想
(一)連續幾輪教改的總體思路
開放教育下,教師的角色從傳統教育的“中心”轉變為現代教育中的“主導”,這種轉換實際上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創造,才能適應教學模式的深刻變革。筆者在承擔《國民經濟核算》課程的教學工作,從剛開始接受這一工作起,就有意識地將這門課的教學作為課程模式改革的試驗平臺,在連續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持之以恒地探索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方法。圖1是實施課程模式改革的總體思路示意圖。
(二)具體教學過程的操作
盡管現代遠程教育有著自己的基本特征,但作為教育學的分支學科,母體教育學理論為其提供了厚實的基礎,象布魯納的“結構一發展”理論中的啟發原則、反饋原則;巴斑斯基教學最優化理論中的教學要素和教學形式的最優化結合原則等在現代遠程教育中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將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進行優勢組合,千方百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尤其著眼于學生素質提高和潛能開發。通過“營造環境、優化面授、強化交流、催化能力”來完成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流程如圖2所示
(三)自我評價的內容設計
課程模式的改革并非可以一蹴而就,而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在這動態的實踐過程中,為了從總體上對改革進程了解,筆者還運用了“自我評價”機制,在連續幾輪的教學中,圍繞該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這一主題,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內容側重以下幾個方面:
1、對本課程的認識;
2、對教師導學方式的評價;
3、學生自主學習情況;
4、對教學環節及媒體的要求。
通過這一方式,來對教學改革自我評價,反饋并推動改革的逐步完善。
二、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具體實踐
《國民經濟核算》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涵蓋范圍非常廣,既反映社會再生產各環節的活動,也反映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活動;既有分量和總量核算,也有存量和流量核算;這些內容涉及多門學科知識,對學習者專業知識面要求較高。而且,該課程屬于宏觀經濟核算范疇,要求學習者具備一定的宏觀經濟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知識,而從教學對象來看,會計學本科的學生微觀會計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并不少,但對宏觀經濟基本概念知之甚少,這些都使課程初學者或多或少感到這門課一般知識枯燥乏味,關鍵問題又深奧難懂,并且與所從事的實際工作關聯不大,給本課程學習帶來了更大的困難。筆者在對本課程和學生特點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將教學一體化方案、教學方法不斷改進,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
(一)營造環境
建設一個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硬、軟件環境,安排好各教學環節,是教學實踐的第一步。
1、資源和環節
《國民經濟核算》是統設課程,中央電大已提供了主教材、輔助教材、IP課件等較豐富的教學媒體和網上課程資源。筆者一方面指導學生用好已有資源,另一方面也積極參與到課程的資源建設中去,先后錄制了19講的直播課堂。在網上資源安排上,除保持教學大綱、實施細則等常規欄目外,增設了一體化方案、往屆試題、方法指導、知識拓展、試卷分析、在線自測等多個欄目,力求從不同角度全方位滿足每個學生的自學要求。
豐富的教學媒體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學習資源,這些媒體還必須在一系列的教學環節中來實現,而合理的教學環節也只有通過實踐來優化。
由于學習者個人情況不盡相同,在自主學習時間的安排和課程資源的使用上會存在著差異,因此提出教學設計,讓學生根據教學設計去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在課程初學者對教材內容和各媒體資源都比較陌生的情況下是非常必要的。
2、學習氛圍
學習《國民經濟核算》這門課時,學生常常覺得內容抽象、原理枯燥、計算煩瑣,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教學實踐中,對按應試教育理念所設計,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的傳統面授教學進行剖析,讓學生自覺擺脫對傳統模式的依賴,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減輕畏難情緒,增強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新”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這門課所介紹的SNA核算體系原本就是一個新興的宏觀核算體系,關鍵指標正式在《中國統計年鑒》公布不過幾年時間。及時吸收本學科發展的新動態,讓學生了解最新的信息,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做法一直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每學期開學的導學課上,在介紹教學一體化設計方案的同時,立刻引入一些最常見的宏觀經濟概念,如GDP(國民生產總值)、可支配收入等,比較我國和發達國家、安徽和其他省份具體數字差異,點明本課程就是側重講解這些宏觀經濟指標的內涵和計算方法。學生對這些在眾多媒體中頻頻出現、而又解釋不清的概念立刻會產生求知的欲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心理基礎。在隨后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不時地針對不同知識點所涉及的宏觀經濟指標,指導學生去點擊諸如“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等網站,學習網站中對此指標的解釋以及我國近年經濟發展在這些指標上的真實數據,讓他們感到所學知識與實際息息相關。
(二)優化面授
開放教育條件下,網上學習逐漸成為主流學習方式,面授的地位極易被忽視,而且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易重新落入傳統教學模式的套路。筆者認為,教學模式的改革,并不是簡單地減少面授教學,而且面授也不一定是上大課一種形式。只有以素質教育的理念去設計和優化面授過程,才會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并彌補網絡教學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電子教案是面授課的主要載體,設計好電子教案是幫助學生開展自主化學習的關鍵一環。筆者在設計教案時,在體系順序上基本尊重教材的安排,這樣有利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做些筆記,避免“課上豐富多彩,課后兩手空空”的現象發生。其次教案的表現方式直觀化,通過圖形、箭頭、色彩等多種形式突出課程重難點,每張教案力求文字簡潔明了,內容直觀,目的在于讓學生在有限的課時中能最大限度地對各知識點的精髓留下深刻印象。自學方法的傳授,自學過程的引導也應貫徹于整個面授過程。筆者一方面抓住每次面授機會,精心準備,授課時采用啟發式教學方式,講重點、理邏輯、順思路來啟發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在授課伊始就幫助學生理出課程主線:國民經濟運行過程,以主線為鏈條,根據教學大綱,將課程內容分為經常帳戶核算、積累核算、對外核算、其他核算四個板塊,對每一板塊,提出具體的自主學習要求,點明自學難點和常見問題,對自主學習的時間安排和媒體使用提出參考建議,讓學生在學前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盲目性。
(三)強化交流
學生個別化自主學習,并不意味著教師就無所作為,相反,教師作為輔導者,要積極利用各種環節和媒體與學生交流,使學生感到老師仿佛就在身邊。
遠程教育模式中媒體多、信息暢,師生不但能充分進行情感交流、信息交流,而且能深化交流。這為應用反饋原則來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提供了極好的平臺。因此,筆者將求“實”與求“新”相結合,在培養興趣的前提下,采用實際步驟,多種形式地為學生提供反饋信息,雙管齊下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具體做法就是,在設計教學一體化方案時,將平時作業、網上交流、小組討論、期中測驗等環節的成績均以一定的百分比納入形成性考核成績。通過平時交流觀察、作業評分、網上答疑提問次數和質量評價等辦法對每位學生專業基礎、學習態度、自學能力隨時評價,分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這些在實踐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業是反應學生自主學習效果的直接手段,對學生平時作業除了按時批改記分外,給予個性化評語也是筆者一直堅持做的,雖然只是寥寥數語,讓學生感受到的卻是教師對他學習過程的關注和進一步努力的建議。
網上答疑是最方便,最廣泛的個性化學習指導方式,這種教學形式的及時、高效和交互性是其他任何方式所無法比擬的。每學期中央電大對本課程都組織相應的網上教學活動,筆者及時在網上信息并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平時在教學中遇到問題能及時與中央電大課程主持教師EMAIL聯系,交流課程教學心得。此外,每月組織一次網上答疑,面向全省電大學習本課程的學生一對一指導,平時對學生的提問做到有問必答,及時回答,這些都大大加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實踐表明,這種多方面、多手段、多媒體、多環節綜合互補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快速入門、深入理解消化所學內容、降低自學難度,提高自學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四)催化能力
我們的學生來自社會,通過電大教育,最終將服務和回報社會,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是我在教學中孜孜追求的最高目標。
《國民經濟核算》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筆者認為“案例教學法”是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案例教學法”如何成功實施,還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筆者在本課程中引入案例教學最大的體會就是“精、點、收”相結合。
所謂“精”就是精選案例,案例不應遠離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興趣,也不應僅僅局限于教材本身內容。隨著自主學習的深入,學生提問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將學生提的問題作為案例來組織討論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一次有位同學在網上問“宏微觀資產負債表有什么異同?”這個問題啟發了我,學生對微觀資產負債表大都比較熟悉,但對同樣屬于資產負債核算工具的宏觀表了解甚微,盡管教材也講得比較詳細,但學生還是對關鍵知識點理解不深。后來在設計這個知識點的教學時,將這個問題作為小組討論題,事先布置,要求學生先自學宏微觀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再利用網絡查找相關比較資料,然后參加小組討論。在討論時,大家互相評論,都沒講到的教師最后補充并在討論后總結成文掛在電大在線課程頁面下,學生對此興趣很大,最后這個知識點未經面授課講述,不僅在小組討論中迎刃而解,而且還帶動其他章節的如固定資產消耗等概念的深入理解,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點”是指在組織小組討論時,適時地點撥,點出問題所在,把學生的思維往研究的關鍵問題上靠,避免學生走彎路。
“收”是對學生的討論研究成果及時歸納總結評述。
由于統計案例的精選,適時的引導,加上學生已有的實踐知識,在小組討論時,氣氛活躍,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切實提高。
三、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自我評價及完善
課程模式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完善。在以上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始終把全方位的教學反饋作為一種重要的手段來推動和完善改革,連續幾屆圍繞該課程教學模式改革主題,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主要想通這些調查來從總體上對教學模式改革進行自我評價,反饋并推動改革的逐步完善。
國民經濟核算信息對國民消費支出的貢獻作用。反映國民消費支出的指標有很多,如居民最終消費占GDP中的比重、勞務支出指標等。這些指標數據可以有效的作為國民消費支出核算的原始數據,有很強的參考價值,能夠很好的反映我國居民的消費水平。另外,消費核算信息可以很好的反映居民消費中的構成比例,如食品以及通信類的支出份額。有了這種信息,就可以更好的倡導居民進行適當的消費支出,從而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穩步增長。國民經濟核算信息的詳實科學,能夠促進我國的稅務改革,了解當下消費熱點,樹立居民理性科學的消費觀。核算信息對宏觀經濟管理中居民的儲蓄與投資有很大的貢獻作用。在國民經濟中,投資儲蓄率、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庫存增加等指標,可以很好的分析當前的各種貨幣供給與需求狀況,了解我國的居民儲蓄在國內儲蓄中的地位,以及儲蓄對投資的貢獻率。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很直觀的了解政府投資與居民投資的比例關系,更科學的實施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實際上,儲蓄、投資、稅收是聯系很密切的三個環節,對儲蓄與投資信息的嚴格審讀,有助于稅務部門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制定合理的稅收政策。除此之外,儲蓄的變化狀況還可以反映我國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狀況以及相關的住房制度和醫療制度的改革成果。比如,在1991-1999年短短的9年間,我國城鄉居民的儲蓄傾向增長超過40%、農村居民的儲蓄傾向增長超過120%。
預期心理對消費需求的制約作用是顯而易見,分析其深層次原因:工人就業狀況糟糕、醫療制度以及住房制度不夠完善導致居民對未來隱憂加劇而讓銀行儲蓄增加。對此,相關的部門對我國的各個體制進行了適度的改革,讓居民放心消費。雖然,我國的社保制度不夠完善,這種局面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畢竟居民的消費心理需求有了適當的提高。國民經濟的核算,可以讓統計部門與政府部門有很好的參考依據,各個職能部門也據此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政策,從而促進我國居民儲蓄與投資的良性發展。國民經濟核算信息可以讓收入分配更加的科學合理。國民經濟的循環是一個系統而長期的過程,生產只是一個階段,對于最終成果的消費才是目的。不過,成果的消費并不是生產者一個人“享有”,而是要經過“分配與交換”的多個環節,才到達消費者手中。而國民經濟的核算就是要對消費品在“分配與交換”的各個環節進行統計與核算,這其中也包括對最終產品的使用情況。國民經濟的核算可以讓收入的分配更加的高效與科學,提升人們生產的積極性,促進社會公平與正義,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開放的經濟成果。收入分配與國民經濟核算的框架要清晰合理,收入的分配要分層展開,有次序的進行。為了讓收入的分配更加的科學合理,核算的信息應該包含更多的機構部門,應用SNA在核算整個收入分配時,就應該按照“初次分配”與“再次分配”兩個階段進行。在收入分配增長動態分析的基礎上,可以讓宏觀收入分配的結構更好的得到調整,初次分配可以讓收入結構得到很好的轉移,調整個人可支配收入的結構狀況。國民經濟核算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對外與對內經濟政策的制定。國民經濟核算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我國在世界上享有的經濟待遇與政治待遇,也就間接的影響到了我國對內對外經濟政策的制定。例如,聯合國根據連續六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決定一個國家的會費;世界銀行業根據相應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決定一個國家能否享受到相應的優惠待遇。所以,國民經濟核算還深層次的影響到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也間接影響到了我國與外國的經濟往來。
(二)國民經濟核算的投入產出分析價值
國民經濟核算對投入產出分析的貢獻很大。也有相應的投入產出方法,用于國民經濟的核算。投入產出方法又稱為投入產出分析,以一定的國民經濟產業分類為基礎,結合比例系數與結構分析,從數量上研究經濟系統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最后利用相關的經濟模型來分析國民經濟結構以及原因和影響。投入產出的方法在國民經濟的核算中有一個漫長的歷史。1950年,投入產出分析第一次被建議納入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1968年,SNA就吸納了投入產出分析法。1993年,SNA就把投入產出納入到了整個核算體系。實際上,我國的投入產出分析研究有五十余年的歷史了。1974年,我國就編制出了第一張實物性的投入產出表,涵蓋了61種產品。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更是編制出了大型的“1987年投入產出表”。2004年,“2002年投入產出表的編制”更是讓投入產出的核算方法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投入產出表考慮了兩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投入來源”與“使用去向”,是一種棋盤式的平衡表。它可以很好的反映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投入”與“產出”,同時能夠很準確的表明“投入的來源”與“產出的去向”。另外,對于各個部門之間很復雜的技術經濟關系,投入產出表也能夠很好的把握。投入產出表的樣式多樣,分類齊全,結構清晰明了。如“實物性”與“價值型”投入產出表,就充分考慮了計量單位的特點,便于審核統計工作。另外,也有根據地域劃分的投入產出表,如“全國投入產出表”與“地方投入產出表”。“投入產出數據結構表”,可以直觀地反應國民經濟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廣泛應用于經濟分析中。“對稱性投入產出表”用于預測和制定計劃。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
(三)國民經濟核算對宏觀經濟效益分析的貢獻價值
宏觀經濟效益能夠很好的反映各個產業的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受到行業的高度關注。在當今的經濟發展狀況下,很多人片面的追求經濟的增長,一味追求GDP的量與速度,卻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因為,在宏觀經濟的背景下,國內生產總值GDP可以很好的衡量社會總產出。一定的情況下,GDP的數字越大,就代表這個國家的產品以及服務的增加值就越大。目前,在國民經濟的核算中,很多的人意識到了不能一味的以財富數字的增長來衡量GDP。如果犧牲了環境與浪費掉了大量的資源,雖然換取了經濟財富的增長,GDP指數的上升。但是,GDP并不體現資源的掠奪以及對環境的破壞。實際上,這種GDP的數字是一個虛假的數字,過度的夸大了“財富”,卻忽視了對成本的折算。鑒于此,一味的追求財富GDP的增長不是一個很明智的辦法,要考慮環境與資源的因素,減去相應的成本。很多年前,就有學者提出了綠色GDP這樣一個概念,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綠色國民經濟核算也是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這一個“綠色GDP”概念的產生,是人們思想觀念轉變的結果,也是人們在權衡了環保與經濟發展兩者關系以及利弊后的一個結果。
二、國民經濟核算是宏觀經濟分析及宏觀經濟模型建立的基礎
在宏觀的經濟管理中,涉及到很多的統計數據以及模型,而國民經濟核算就可以為這種數理統計以及模型的搭建提供范本和奠定基礎。作為基本框架,國民經濟核算確定了很多宏觀經濟統計的基本概念、指標設置以及基本分類。這樣的功能讓經濟統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大大的提高了宏觀經濟分析的效率,增強了其應用功能。
三、國民經濟核算是一種科學的制定與檢驗國民經濟的方法
國民經濟計劃涉及到很多的宏觀經濟指標,這些經濟指標所反映的現象,不是一個個孤立的個體,而是相互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經濟聯系。為了更好的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計劃與規劃的指標數量也必須滿足這種經濟聯系。國民經濟核算的手段非常科學,也正反應了這種內在的經濟關系。因而,國民經濟核算是一種科學的制定與檢驗國民經濟的方法。
1國民經濟核算的含義和功能
1.1國民經濟核算的含義
國民經濟核算是運用統計指標及其體系,對一定范圍和一定時間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與利用所進行的計量;對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所進行的計量;對經濟運行中形成的總量、速度、比例、效益所進行的計量等。廣義來講,國民經濟核算包括統計核算、會計核算、業務核算,它們相輔相成。分工協作,有機地組成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狹義來講,國民經濟核算僅指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統計核算。
國民經濟核算的目的是為經濟行為監測、經濟分析、國際比較、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觀經濟調控和管理服務。國民經濟核算方法是試圖通過系統地規范概念、分類、核算原則、表現方式及邏輯關系,更好地實現對國民經濟運行過程的統計描述。
1.2國民經濟核算的功能
作為國民經濟統計方法,國民經濟核算對我國的宏觀經濟管理和微觀經濟決策都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國民經濟核算能夠有效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狀況。國民經濟核算通過一系列科學的核算原則和方法把描述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的基本指標有機地組織起來,采用大量信息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對計劃、決策的確定和執行起著重要的咨詢、服務與監督作用。其次,國民經濟核算是宏觀經濟管理的重要依據。國民經濟核算提供了關于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系統數據,是制定宏觀經濟管理所需規劃、計劃和政策的重要依據。國民經濟核算所提供的有關生產、收入分配、消費、投資等方面的基礎數據,為宏觀經濟管理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以及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一系列經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據。再次,國民經濟核算是微觀決策的重要依據。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和個人對生產、消費和投資決策的需求增強,國民經濟核算部門能否提供準確和豐富的國民經濟核算信息直接影響到決策的科學性。通過對各種不同類型經濟統計的基本概念、基本分類和指標設置提出統一要求,國民經濟核算使得這些經濟統計在滿足其要求的同時,實現彼此之間的相互銜接,使整個經濟統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2我國國民經濟核算的方法
國內生產總值(gdp)與國民生產總值(gnp)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指標,兩者都是核算社會生產成果和反映宏觀經濟的總量指標,只是計算口徑不同。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范圍內反映所有常住單位生產活動成果的指標。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范圍內的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實際收到的原始收入價值的總和。國民生產總值可以用國內生產總值加上本國常住單位從國外得到的凈要索收入計算取得。國內生產總值與國民生產總值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強調的是創造的增加值,而后者強調的是獲得的原始收入。一般來說,各國的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兩者相差數額不大,除非某個國家在國外有大量的投資和大批勞動力,該國的同民生產總值可能會大于國內生產總值。
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有3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3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生產法是從貨物和服務活動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總產品人手,剔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核算公式為:增加值=總產出一中間投入。收入法也稱分配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的收入角度對常住單位的生產活動成果進行核算。核算公式為:增加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余。支出法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用于最終消費的資本形成總額以及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總額,它反映本期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的使用及構成。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角度來反映國內生產總值最終去向的一種方法。核算公式為:增加值=總消費+總投資+出口一進口一國內生產總值。
3我國國民經濟核算方法評析
3.1各種國民經濟核算方法的評價
以上3種國民經濟核算方法,無論是從生產,收入(分配)和支出的哪一個角度核算,理論上結果都應該是一致的。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資料來源不同,計算結果會出現某些差異,這種差異稱之為統計誤差,而在統計學上。是允許出現一定范圍內的統計誤差的。根據資料的來源情況,目前在國內生產總值的3種計算方法中采用收入法的國家較多,其實3種方法可以同時并用,相互驗證。對目前由國民經濟核算方法等構成的體系應從以下兩方面來認識。
首先,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是一個巨大的方法庫。國民經濟核算乃至整個統計,除本身自成體系形成一套獨特的方法體系外。對于經濟研究也提供了一種可供選擇的方法論。國民經濟指標在各層次問、各部門間的數量關系透視了社會經濟的各種關系。具體說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將微觀經濟原理與宏觀經濟理論相結合,綜合運用統計、會計和數學方法,系統地測算某一時期內一國(地區、部門)的各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包括這些活動的結果,各種重要的總量指標及有關的組成要素。其次,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是一個宏大的信息庫或資料庫。國民經濟核算創立了一個基于大量經濟分析水平之上的系統數據庫,這些經濟分析包括不同經濟活動類型的分析、通貨膨脹分析、經濟結構分析、增長分析,特別是用于各國之間的比較。
從20世紀50年代到1981年,我國的國民經濟核算采用蘇聯的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MPS),1992年開始,中國實施了以GDP作為核心指標的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以國際上通行的國民經濟賬戶體系(SNA)作為改革目標。針對中國的GDP統計數據,在國內外的研究機構和學者中,有些認為中國官方統計的GDP數據偏高,有些則認為偏低。
本文主要從國民經濟核算的公共產品屬性人手,以GDP數據為例分析了我國國民經濟核算的質量問題,最后討論把產品質量控制(TQC)的理念引入到國民經濟核算中。
一、國民經濟核算的公共產品屬性
相對于私人產品,公共產品是因私人不愿意生產或無法生產而由政府提供的產品和勞務,包括國防、公務員、社會保障等。公共產品有兩個顯著的特性:一是非競爭性,二是非排他性。前者是指一個人對某種產品的消費不減少或不影響其他人對這種產品的消費,若增加一個人消費,該公共產品的邊際社會成本等于零。公共產品具有非排他性,即無法排除其他人從公共產品中獲得利益,意味著消費者可能做一個“免費乘車者”,免費享用公共產品。
國民經濟核算具有公共產品的兩大屬性,即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因而屬于公共產品。同時,從使用范圍上看,國民經濟核算是世界性的或國家級的;從形態上看,國民經濟核算又是一種非實物性的知識型、信息型的公共產品;從使用者數量上看,國民經濟核算對使用者數量沒有上限-1J。以上三點構成了國民經濟核算作為公共產品的特殊性。邱東(2004)提出SNA本質上屬于全球通用的制度性知識,屬于全球公共品。
總之,從核算的制度、方法上講,國民經濟核算是一種手段性的公共產品,它為一國或一個地區經濟的核算提供了基本的核算類別、方法、規則等。從核算的結果上講,國民經濟核算向各級政府、社會公眾和研究機構提供了一系列的統計信息產品,如GDP及其增長率數據等。
就現狀而言,作為公共產品的國民經濟核算數據的供給屬于“政府生產”,即通過各級統計局來核算并提供國家和地方的核算數據;從公共產品的需求來看,一部分核算數據作為“最終產品”直接提供給社會公眾,以滿足社會公眾對于統計信息的需求,另一部分則提供給各級政府部門,服務于各級政府部門的各種決策需求;從統計信息產品的所有權上看,GDP核算數據是政府利用納稅人的錢生產(調查、收集、整理、計算、分析)出來的信息,屬于全體公民所有,除少數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外,政府有義務向全體公民提供;從外部性理論上分析,國民經濟核算數據具有外部經濟性或外部不經濟性,當核算數據被準確、及時地提供時,它能夠向各級政府和企業提供有效的決策支持,產生較大的社會收益;否則,會誤導各級政府和企業的決策,造成全社會的損失。
二、我國國民經濟核算的質量問題——以GDP為例
從MPS到SNA,我國的國民經濟核算無論是統計的口徑、方法,還是統計的質量都在不斷改進之中。而統計體制上的欠缺與方法上的不足是國民經濟核算質量問題的兩大原因l3_。以經濟核心指標GDP為例,其質量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GDP地區核算匯總數與國家核算數之間的統計誤差
1.“生產法”下國家核算GDP與地方核算GDP
匯總數之間的差異
(1)GDP總量上的差異
表1地區GDPr-總數與國家核算數的差異表
表1給出了生產法下1998~2002年地區GDP匯總數與國家核算數【J之間的絕對差異和相對差異,在這5年中,GDP的地區匯總數都超過了國家核算數,無論是絕對差異還是相對差異,都有逐年擴大的趨勢,1998年的差率是5.66%,超過了一般統計上允許的5%的差異,到了2002年,差率已經擴大到12.63%,是1998年的兩倍多。
(2)GDP增長率上的差異
表2國家核算GDP增長率與地方
從表2可以發現,1999年生產法下國家核算的GDP增長率高于地區匯總的GDP增長率;在以后的連續三年中,國家核算的GDP增長率都低于地區匯總的GDP增長率兩個百分點左右。
(3)GDP三大產業構成上的差異
從表3中可以發現:第一、二、三產業占GDP比重在地區核算數與國家核算數之間的差異逐年擴大,地區核算的第一、二產業占GDP比重小于國家核算的第一、二產業占GDP的比重,且差異也是逐年擴大,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地區核算數一直都高于國家核算數,且差異也是逐年擴大。
2.“支出法”下國家核算GDP與地方核算GDP匯總數之間的差異
(1)GDP總量上的差異
表4給出了支出法下1998年到2002年地區GDP匯總數與國家核算數之間的絕對差異和相對差異,在這5年中,GDP的地區匯總數都超過了國家核算數,且無論是絕對差異還是相對差異,都有逐年擴大的趨勢,1998年的差率是4.64%,到了2002年,絕對差異達到了10376.58億元,差率已經擴大到9.65%,是1998年的兩倍多。。
(2)GDP增長率上的差異
在1999-2002年中,2001年的GDP增長率國家核算數略大于地區匯總數,1999、2000、2002年都是國家核算的GDP增長率低于地區匯總的GDP增長率1~2個百分點(詳見表5)。
(3)GDP支出構成上的差異
表6列出了各項支出占GDP的比重在地區核算數和國家核算數之間的差異。可以發現凈出口比重的差異并不大,但是最終消費比重的差異和資本形成總額比重的差異比較大,其中在最終消費比重上,地區核算數小于國家核算數,而在資本形成總額比重上,地區核算數大于國家核算數,其差異的程度從1998年以來有逐年減小的趨勢。
(二)國家核算GDP“生產法”與“支出法”之間的統計誤差
從表7中可以發現,在國家核算GDP的前提下,2000年用生產法核算的GDP高于用支出法核算的GDP,而在其它年份則是用生產法核算的GDP低于用支出法核算的GDP。從兩種方法的差異程度上看,其有逐年擴大的趨勢,從1998年的相差不到1個百分點擴大到了2002年的2.53個百分點。
(三)地方核算GDP“生產法”與“支出法”之間的統計誤差
從表8可以看出:將全國各省的GDP匯總的前提下,GDP數據無論是用生產法核算還是用支出法核算,兩者之間的差異并不大。
(四)對于我國GDP數據真實性的討論
國內外學者一直都關注于中國國民經濟核算數據的真實性,作為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整體指標的GDP自然成了關注的焦點L5J。羅斯基認為:中國官方公布的1997~2001年的GDP增長率被普遍高估,每年平均高估2-3個百分點[6I。國內經濟學家從自己的切身感受出發,認為中國統計數字有一定的水分。例如,1998年中國遭遇了百年難遇的大洪水,農業生產遭到極大的破壞,但令人費解的是除了一個省以外,所有省份的農業產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再者,由于中國官員政績考核與激勵方面的原因,人為統計造假時有發生,也增加了人們對中國官方GDP的數字的懷疑。任若恩(2002)針對羅斯基關于中國官方GDP的置疑進行了分析與評論,認為“羅斯基采用了錯誤的方法,錯誤地推算了中國的GDP”。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明確指出:“中國經濟一枝獨秀靠的是經濟發展的支撐,而不是虛假數字。”吳敬璉在《人世后的中國經濟》演講時也明確表示:“海外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這些質疑并無太大根據。”另一方面,有學者從電力消耗或投資的一致性計算,認為國家統計局的GDP數據存在低報的可能。且從我國服務業增加值的統計上看,絕對水平的低估是服務業增加值估計中的最大問題。
三、產品質量控制下的國民經濟核算
雖然國家統計部門為提高和改進核算質量,已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以GDP為核心的國民經濟核算在我國仍存在著明顯的產品質量問題,在國外,產品質量控制(TQC)的理念早已從最初的工業產品、農業產品等有形產品擴展運用到包括統計數據在內的服務領域,瑞典、芬蘭、挪威等國家統計局開展了“全面質量管理(TQM)”項目,制定了相應的管理機制和機構,成為加強和改進數據質量的重要組織保障。國外統計數據質量管理工作方面的經驗有:
(一)建立完善的數據質量綜合管理體系
在統一的組織框架下,對整個統計機構的數據進行全面的質量評價,如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的統計機構建立了比較健全的數據質量評價和管理機制。
(二)建立單項統計數據質量管理機制
對某一具體統計項目如國民核算、消費價格指數等數據的質量進行評價和管理,如,美國的波斯金(BOSKIN)學術委員會,專門對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質量進行評估,美國商務部分析局定期評估國民經濟核算數據質量。
(三)建立專門的統計數據質量管理機構,定期進行質量檢查
美國的BOSKIN委員會,專f-IxCN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準確程度進行評價。英國皇家統計學會的統計數據質量評估工作組,每年對官方統計數據的質量情況進行獨立評估,并對外公布評估報告。加拿大是由國家審計總長負責統計局的數據質量評審工作。
國民經濟核算課程在財經類院校一般被設置為統計學專業的必修課,非統計學專業的選修課。就目前非統計學專業實際開設情況看,這門課程的影響力還不大,應有的功能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對于非統計學專業的學生而言,學習這門課程究竟有何現實意義?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應該如何定位?教學方法應該如何選擇?這些基本問題尚不十分清晰,值得探討。
一、國民經濟核算課程的現實意義及教學目標
1.國民經濟核算課程的現實意義
國民經濟核算是對一個國家一定時期經濟運行過程和結果所進行的系統描述。通俗地講,就是對一個國家經濟狀況算總賬。通過這種算賬,可以提供一個國家以GDP為核心的各方面的宏觀經濟運行信息。這些信息對于各個層次的經濟活動參與者都非常重要。對宏觀經濟管理部門和研究機構來說,這些信息是分析評價經濟形勢、研究制定經濟政策的依據;對微觀經濟主體――企業和個人來說,這些信息是判斷宏觀經濟走勢、進行微觀經濟決策的依據;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日益發展的今天,國民經濟核算提供的信息也是進行國與國之間相互關系分析、經濟實力對比的依據。
國民經濟核算數據信息的這種基礎性地位已經得到廣泛認同,在實際中已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層面的經濟分析。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應用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對國民經濟核算數據信息的誤讀誤用的情況。從我們接觸到的財經類非統計專業學生看,他們對于GDP、產業結構、消費率、投資率這樣一些宏觀經濟概念,要么完全不清楚,要么只有一些模糊的認識。在最后撰寫畢業論文階段,經常會看到學生想當然地應用宏觀經濟指標分析問題。曾經有一個學生,為了撰寫論文在《中國統計年鑒》上苦苦搜尋“國民生產總值”指標,卻始終未能找到,就是由于不知道國民經濟核算的一個基本常識:“國民生產總值”這個名稱早已被“國民總收入”代替。還有不少學生時常把 GDP掛在嘴邊,用在論文中,卻根本不知道這個指標的來龍去脈,真正內涵。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就是沒有系統地學習國民經濟核算基本原理。國民經濟核算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種算賬的方法,但是這種算賬是對國民經濟總體運行狀況算的總賬。與企業的算賬相比,這種算賬因其涉及的經濟單位眾多,涉及的經濟活動縱橫交錯,顯得更為紛繁復雜。而且,這種算賬,不是各國各搞一套,而是有一套專門的、國際通行的框架和方法――SNA-1993。SNA-1993是一套由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于1993年聯合的國民經濟核算理論方法體系,是各國進行國民經濟核算的“通用語言”。我國在長期開展核算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于2002年公布了與這套國際規范基本接軌的《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國民經濟核算數據信息就是通過這樣一套專門的框架和方法核算出來的。要想自如地應用核算數據進行經濟分析,就需要對這套專門的框架和方法進行系統地學習。
非統計專業的學生如果缺乏國民經濟核算方面的知識,從眼前來看,會導致其知識結構不完善,在觀察宏觀經濟形勢,撰寫與之相關的論文時遇到困難,從更深層次的意義看,不利于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在新的歷史時期,高等教育特別強調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創新能力強、實踐能力強的高級專門人才。這樣的培養目標要求我們的學生具有寬厚的基礎知識和良好的綜合素質,而不能僅僅具有單一的專業知識。對于財經類學生來說,不論將來從事哪種類型的經濟管理工作,了解我國國民經濟運行實際情況,擁有一定的宏觀經濟分析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財經類學生普遍開設的宏觀經濟學課程,主要講述的是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宏觀理論,并沒有系統地介紹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總量指標的基本內涵和核算方法,也較少涉及到基于這些總量指標所反映出來的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進入21世紀后,我國國民經濟總量不斷提升,結構不斷升級,發展變化十分迅速。200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躍上30萬億元臺階,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為世界矚目;我國產業結構、消費結構升級演進迅速;收入分配領域諸多問題值得關注……認識、理解宏觀經濟中的這些鮮活的情況和問題,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是財經類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而要具備這樣的基本素質,就應當學習國民經濟核算基本原理,這也正是國民經濟核算課程的現實意義所在。
概括而言,對于財經類非統計專業學生,國民經濟核算課程的現實意義在于,提高他們的宏觀經濟分析素養,形成一定的對宏觀經濟指標數據的解讀和分析能力,以開拓視野,提高綜合素質。
二、國民經濟核算課程的教學目標
基于上述分析,國民經濟核算課程應該面向財經類非統計專業學生積極開設,教師應該向學生充分介紹這門課程的現實意義,與此同時,還需要向學生明確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規模龐大、頭緒繁多、涉及領域廣泛。既要從經濟總體層面展開核算,又要在部門層面展開核算;既有反映完整經濟運行過程的流量核算,又有反映經濟運行條件和結果的存量核算;既要反映國內經濟活動,又要專門反映對外經濟往來。這些復雜的內容又通過各種賬戶、表式、指標具體表現出來。面對這樣一個龐大的體系,作為一門選修課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如果不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就會迷失方向。
剝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復雜的外殼,會發現這套框架和方法最基本的功能在于,向人們提供反映國民經濟運行過程和運行結果的經濟總量指標。這些總量指標是以GDP為核心的指標群體,反映了生產、分配、消費、積累各個環節的經濟總量,以及期初期末的宏觀資產負債存量。對于非統計專業的學生來說,要提高他們的宏觀經濟分析素養,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要認識和理解這些總量指標的基本內涵和分析用途,這也正是與他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聯系最為緊密的部分。所以,我們可以把這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掌握以GDP為中心的一系列國民經濟總量指標的基本內涵、核算方法,以及它們用于經濟分析的基本思路。這個界定中,掌握總量指標的基本內涵、核算方法是基本目標,掌握它們用于經濟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更高層次的目標。
二、國民經濟核算課程的教學方法
圍繞制定的教學目標,國民經濟核算課程的教學方法要特別突出賬戶方法和聯系實際的方法。基本思路是:利用賬戶方法講清經濟總量指標的基本內涵,運用聯系實際的方法讓學生理解指標的現實分析意義。
1.賬戶方法
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聯合的SNA-1993是各國進行國民經濟核算賴以遵循的標準文本。SNA的全稱為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即國民賬戶體系。國民經濟核算實際就是通過一套首尾相連,邏輯嚴密的賬戶體系加以核算的。概括來看,這套賬戶體系分為反映經濟運行過程的流量賬戶和反映經濟運行條件和結果的存量賬戶。流量賬戶是按照生產、分配、消費、積累各個環節分別設置的,存量賬戶即期初期末的資產負債賬戶。每一個賬戶都可以從經濟總體和機構部門這兩個主體層面進行編制,相應形成兩個賬戶序列,國民經濟總體賬戶序列和機構部門賬戶序列。通過這兩個賬戶序列可以把一國國民經濟總體和各個機構部門在一定時期內的經濟運行過程和結果概括而完整地呈現出來。比如為大家熟知的GDP,實際上就是通過國民經濟總體的生產賬戶核算出來的。雖然在實際國民經濟核算中,還應用了各種表式方法,但從基本核算原理看,賬戶方法無疑是最根本的方法。
基于賬戶方法在國民經濟核算中的重要地位,大家對于核算課教學應該講授賬戶方法并沒有不同意見。但是,目前的核算課教學對賬戶方法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把核算原理的講授和賬戶方法結合起來,賬戶方法往往被放在最后,作為總結性的一章講授。我們認為,在非統計專業核算課教學中應把賬戶方法貫穿核算原理的講授過程,把它視作核算課教學的基本方法。這樣考慮一方面是基于這門課的課程特點,另一方面是基于非統計專業的教學目標。
首先從課程特點看。國民經濟核算課是一門抽象性、綜合性、復雜性都較高的課程。針對的核算主體層次復雜,涉及的經濟活動種類繁多,其核算原理是不易理解的。如果在教學中只是憑空地用語言講授核算原理,而不借助于相對應的賬戶形式,就會讓學生感覺所學原理抽象難懂,所學指標含義模糊,指標之間的關系更難以理清。以初次分配核算中的一個問題為例。初次分配核算包括收入形成核算和原始收入分配核算兩個環節,這兩個環節都出現了“勞動者報酬”指標,如果只是憑空地講核算原理,學生就難以弄清這兩個環節同時出現的“勞動者報酬”相互之間是什么關系,進而就難以理解初次分配最終結果――“原始收入余額”的內涵。而借助與這兩個環節相對應的“收入形成賬戶”和“原始收入分配賬戶”,學生就容易看出:指標是同一個指標,但反映的是不同的核算角度。收入形成核算中的“勞動者報酬”,反映的是各個部門從當期創造的增加值中支付給勞動者的部分,是從各個部門流出的量;而原始收入分配核算中的“勞動者報酬”,反映的是住戶部門當期從各個部門獲得的部分,是住戶部門流入的量。通過賬戶的引入,使得學生對于核算原理的理解變得更為容易,學習變得更為輕松,學習興趣就會相應提高。所以,為了使這門課程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無論統計專業學生還是非統計專業學生,將賬戶方法貫穿核算原理的講授過程都是非常必要的。
再從教學目標分析。前面已經提出,非統計專業核算課教學的基本目標應該聚集在國民經濟總量指標的學習上,課程的推進要圍繞這個目標展開。而賬戶方法是實現這個目標有效而必需的形式。這是因為目標中所提的總量指標主要就是指的各個環節所設賬戶的平衡項。比如反映生產成果的總量指標,就是生產賬戶的平衡項,從部門看稱為增加值,從經濟總體看稱為GDP;反映初次分配結果的總量指標,就是初次分配賬戶的平衡項,從部門看稱為原始收入余額,從經濟總體看稱為國民總收入;反映再分配結果的總量指標,就是收入再分配賬戶的平衡項,從部門看稱為可支配收入,從經濟總體看稱為國民可支配收入。還有儲蓄、凈金融投資、資產凈值等總量指標都是有關賬戶的平衡項。在講解這些指標的核算原理時,結合對應賬戶,并在賬戶中加入經濟運行的模擬數據或實際數據,可以把這些總量指標的核算方法更為清晰地呈現出來,可以讓學生對于這些指標的基本內涵理解得更為清楚。不僅如此,利用首尾相連的賬戶體系,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各個總量指標之間的內在聯系。比如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總收入、國民可支配總收入三個總量指標之間的關系,不借助賬戶形式很難讓學生理解。因此,在非統計專業核算課的實際教學中,應該重視賬戶方法,把賬戶方法作為詮釋經濟總量指標內涵的基本工具。
2.聯系實際的方法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日益推進,素質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在教學中聯系實際的方法受到了廣泛重視。有關學習理論的研究表明,聯系實際的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積極的作用。這是因為人們在實踐中獲得的直接經驗更容易形成長時記憶,更容易建構到一個人的知識體系中。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學到的是抽象知識,如果不能有效地轉化為自身的直接經驗,那么這些知識只能形成一個人的短時記憶。即使為了應付考試死記硬背下來,也并不會在他們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是考過即忘,這樣的學習效果是不理想的。當前教學實踐中廣泛推行的案例教學、實踐教學、項目教學、啟發教學等方法實質上都可以歸為聯系實際的方法。
對于非統計專業核算課教學而言,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應該把聯系實際的方法作為基本方法。在教學中,先由教師在課堂上講授指標的基本內涵和核算原理,再運用聯系實際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地探索指標的實際分析意義。將國民經濟總量指標與現實經濟運行聯系起來,特別是與中國的實際情況聯系起來,可以讓學生親身感受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的基本情況,自己動腦思考宏觀經濟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所學指標內涵的理解,并形成一定的宏觀經濟分析能力。下面以GDP指標在產業結構分析中的應用為例,說明聯系實際方法的運用步驟。
首先是教師對該項任務的構思設計階段。聯系實際方法雖然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的,但需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在產業結構分析這個例子中,教師可以先把這項任務分解為幾個層次:第一層次,知道怎么利用GDP指標描述產業結構;第二層次,在統計資料上找到我國產業結構發展演變的實際數據,并做出圖表;第三層次,研究西方發達國家產業結構演變規律;第四層次,研究我國產業結構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第五層次,研究北京市產業結構發展狀況,找到其重點發展產業。
第二步是對學生進行分組和明確任務階段。由于這項任務需要學生查找大量資料,還要制圖、制表、完成PPT,工作量較大,所以要求學生分組完成任務,并且強調最后的成績按小組評定,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分組之后,把前面五個層次的任務向學生布置。考慮到學生課余時間有限,前兩個層次的任務要求每組必做,后三個層次的任務每組任選一題,在自由選擇之后由教師最后協調,保證每題都有小組承擔。
第三步,課堂討論和總結階段。任務布置一段時間之后,要求各組提交書面研究成果,并要求將研究精華制成PPT,專門安排課時進行課堂發言。在這個階段我們看到,學生的發言積極性普遍很高,對自己的研究成果爭相一吐為快。盡管限于學識,他們的研究深度和廣度都有限,但是通過這種形式,他們對產業結構的實際情況或多或少擁有了自己的實際經驗。各組發言之后再由教師對這次任務進行總結。一方面對各組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點評,指出存在的明顯錯誤,另一方面根據教師自身的知識積累,向學生介紹產業結構發展演變的一般規律、我國的實際情況等問題。
實踐表明,聯系實際的方法運用于核算課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研究能力、表達能力都很有幫助,而且還能讓學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所學知識的有用性,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得到很大提高。因此,如果把賬戶方法視作實現非統計專業核算課教學基本目標的有效形式,那么聯系實際的方法就是實現更高層次目標的有效形式,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得到充分重視。
參考文獻:
[1]高敏雪李靜萍許建編:國民經濟核算原理與中國實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1947年,聯合國發表了第一個國民經濟核算的報告,1951年,出版了第一個官方的國際指南。此后,又出版了多個國際指南,這些國際指南便影響著國民經濟核算的理論與實踐,二次大戰以后的時期可以稱之為“國際指南的時代”。對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國際指南進行比較研究,將有助于我國國民經濟核算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化與實踐活動的不斷進步。
一、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三代國際指南
按照時間順序,我們可以將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劃分為以下三代國際指南。第一代國際指南:即1951年和1952年歐洲經濟合作組織的指南和1953年聯合國的指南;第二代國際指南:即1968年聯合國指南(1968年sna),1970年歐洲的指南(1970年esa)以及1969年的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1969年mps);第三代國際指南:即1993年由各國際組織合作完成的指南(1993年sna)和1995年歐洲的指南(1995年esa)。由于mps在國民經濟核算的實踐中已不存在,下文中將不再涉及這一體系。
1.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第一代國際指南。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第一代國際指南發端于1947年出版的聯合國報告。這一報告主要由斯通撰寫的附錄構成。盡管這一報告代表了聯合國,但這一體系是以“貨幣交易占支配地位的先進工業化經濟模式為基礎的”①。
應歐洲經濟合作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前身)的請求,斯通指導完成了一份國際指南。這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第一個國際指南,它主要用于馬歇爾援助計劃。1951年,歐洲經濟合作組織出版了《簡明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與1947年的報告相比較,這是一個簡化的體系,只區分了往來賬戶和資本賬戶,部門的數目只有3個(即政府、企業和住戶),對部門也沒有進行任何的細分。
1952年,歐洲經濟合作組織出版了《標準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以取代《簡明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這一新的歐洲經濟合作組織的指南考慮了在貫徹簡明體系中的經驗,包括了更多的賬戶,但與1947年聯合國的報告相比,仍顯得非常簡單。
在斯通的領導下,1953年聯合國發表了一份新的指南———《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及附表》,這一報告第一次使用了“sna”這一名稱。這一份指南與歐洲經濟合作組織的標準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非常相似。與1947年聯合國報告和歐洲經濟合作組織指南不同的是,1953年的聯合國指南還打算用于發展中國家。這一區別反映在生產范圍的擴展上,即1953年聯合國指南也包括了某些非市場產出。1956年,聯合國在對1953年版本做了少量修訂后重新出版了這一報告。
2.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第二代國際指南。
1968年,聯合國出版了一個經過全面修訂,更加詳細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這一體系的主要作者是艾德諾夫和斯通。1968年的報告在如何使用這一體系上采用了更加靈活的觀點:即各個國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各自使用該體系的優先次序。針對發展中國家,特別設計了一章包括對有關內容優先次序的建議和某些特定的有用分類,如城市地區和農村地區的區分及現代和傳統生產模式的區分。
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聯合國出版了一系列補充指南。這些指南闡明了1968年sna沒有包括的若干問題,如資產負債表及調節賬戶,收入分配,不變價格和有形資產等。
1970年,歐洲共同體出版了其國民經濟核算的第一個指南,這個指南在概念上與1968年sna存在著廣泛的一致性,但其更多地考慮了歐洲的具體情況,如該體系包括了就業的概念,并且反映了法國國民經濟核算實踐的某些內容。
3.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第三代國際指南。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第三代國際指南產生于10年以前,即經修訂1993年得到核準的sna和經修訂1995年得到核準的esa。1993年sna的主要作者是瓦諾利和希爾。這一新的指南包括了一個非常復雜的核算結構并提出了考慮到不同數據需求和不同國家環境的靈活性的重要性。基于以下原因,1993年sna被認為第一個真正實現了國民經濟核算標準的國際化。首先,1993年sna是在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歐洲共同體等國際組織合作下共同完成的,這為更好地協調某些相關指南的概念提供了可能,如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國際收支手冊》、《政府金融統計手冊》和歐洲共同體的1995年esa的協調。其次,mps作為國民經濟核算的實踐活動已不復存在,所有東歐國家已向市場經濟轉型并采用1993年sna和1995年esa。
值得注意的是1995年esa已成為歐洲共同體政府法規的一部分,即成為法定文件。這與所有的其他國際指南均有所不同,像1970年sea和1993年sna,只是對各國推薦使用,而非強制執行。
考慮到歐洲共同體的許多重要的國民經濟核算數據如進入歐洲貨幣聯盟的標準等,需用于行政管理,1995年esa內含著法律的特征也是必須的。這要求1995年esa更加準確,同時也要求各成員國必須更加嚴格地執行這一文件。
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三代國際指南的比較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三代國際指南在諸多方面存在差異,本文選擇核算目的、概念解釋、觀察和推算、核算體系的靈活性、核算結構和部門分類5個方面進行比較。
1. 核算目的。
在聯合國1947年的報告里,對國民經濟核算的目的給予了較多的關注。報告中指出:“認識到怎樣將國民收入與其構成的交易及其他交易的總量聯系起來是必要的,現代調查起源于試圖對某一概括性總量的測定,目前已將重點放在構成交易的結構和這些交易的相互關系上。”②因而,國際經濟總量的估計在1947年聯合國報告里只是所關心的問題之一。與此相比較,概括性總量的測定在1953年sna和歐洲經濟合作組織的指南里似乎成了惟一的目的。這可以由其部門核算證明:它們是以非常特殊的方式記錄的,是為了直接獲得國民經濟總量。
1968年sna、1970年esa則接受了與1947年聯合國報告類似的方法。例如,1968年sna指出:“為了分析和政策兩個方面的許多目的,僅僅利用這些總量是不夠的,還需要比較詳細地探索一個經濟體系的許多方面。探索的結果,現在已經建立了經濟模型,在這些模型中主要的總量被進一步地細分或分解。”③
1993年sna和1995年esa也強調了指南的多重目的特性,如:“本體系主要是提供了不同層次的匯總數據以滿足對經濟行為和造成重大失衡現象的因素如對通貨膨脹和失業感興趣的分析人員、政策制定人員的需要。
系不得不是一種折衷的選擇,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各種類型用戶的利益,因而也就不可能極為理想地適用于任一孤立的目的。”④
2. 概念的解釋。
1947年聯合國報告及1993年sna,均對國民經濟核算的有關概念進行了廣泛的討論。二者被認為是從邏輯和基本原理上介紹了國民經濟核算。1995年esa、1953年sna、1968年sna、1970年esa對國民經濟核算的記賬規則更多地采用了系統列舉的方法,在這些國際指南中,對國民經濟核算相關概念的討論是極為少見的。盡管在1968年sna里,某些議題也進行了很好的討論,如核算體系的結構、投入產出表等,在1995年esa導論中,也討論了核算體系的結構和一些基本概念。然而,1968年sna修訂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對于國民經濟核算的多數使用者特別是初學者,這種講解的方式是難以接近的”⑤,而在1993年sna中,“關鍵性的概念是通過基本原理而不是列舉的方式定義的”⑥。基于這一觀點,1995年esa也只能被視為1993年sna的補充。
3. 觀察和推算。
所有的國際指南都認為,多數流量的估價可以很容易進行觀察而有些流量只能進行推算。這可以使用實物收入和自有住房服務為例子說明。在1947年聯合國的報告中就注意到了推算的問題:“表中的項目可以劃分為現金項目和推算項目兩類,前者反映的是市場交易,后者則是在缺乏市場交易條件下所做出的計算。對于后者的估計要找到一共同的可接受的基礎是困難的,只能盡可能將這種實物項目單獨進行表示。”⑦1993年sna和1995年esa在補充分類中明確體現了推算項目和其他項目的區分。
1968年sna則強調了區分哪些是可以觀察和計量的,哪些是可以根據某些理論和慣例來推論的重要性。“因為為了得到對分析有用的東西而需要處理數據時,就有可能進行到這樣的程度,即得到的結果已不再是數據。例如一種商品的供給可以根據這樣的假定分配給使用者,即每個使用者都按照一個共同的比例從國內生產和進口方面取得的它的供給。這同觀察不同的使用者實際上使用的國內生產和進口的比例結果將大不相同,這會給人以非常錯誤的印象。在處理數據時幾乎永遠是需要假定的,不過我們應該認識到,如果這些假定起著主要作用,所得的結果就不再是一項觀察,而是一項推論。同時,進行觀察的主要目的是使我們能夠做出推論,重要的是,我們不應該把兩者混淆起來。”⑧1993年sna和1995年esa也接受了類似的觀點。
4. 核算體系的靈活性。
根據1947年的報告,國民經濟核算的國際指南應該是一個靈活的文件。由于國民經濟核算的慣例沒有考慮到世界上或所有特定使用者的制度差異,所以靈活性是必須的。例如,它明確表達了“在運用這一核算體系時常常有必要加以擴充以適應不同國家的特定環境”⑨。而且,“經驗表明在大量測定中某些交易處理時引起不同意見是不可避免的,這歸結為不同國家的制度差異。”⑩
在第一代和第二代國際指南中,則缺乏關于國民經濟核算概念與特定環境相互關系的討論。1993年sna又回到了1947年聯合國報告的基本原理上:“新體系有兩個內在的重要的靈活性。第一個是分類的靈活應用,其基礎是對交易者、交易和資產分類的層次結構,該結構對不同數據來源和不同國家的其他特定環境具有良好的適應性……第二個靈活性……它將新體系結構拓寬到所謂附屬賬戶,該附屬賬戶使用了可以替代中心框架的產品和收入概念。對有關環境的附屬賬戶的描述就是體現這種靈活性的一個明顯例子。”11
5. 核算結構和部門分類。
國際指南在核算結構和部門分類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1947年的報告設計了一套詳細和完整的核算體系,包括了24個賬戶和5個部門。在第一代國際指南中,像1953年sna,提倡一個更加簡捷的核算體系。該體系只包括有限的幾個賬戶和部門。第二代的1968年sna和1970年esa則使用了與1947年報告中數目類似的賬戶和部門。在1993年sna和1995年esa中,賬戶的使用數量有了較大的增加。例如,對收入使用的描述,1968年sna使用了一個賬戶,而1993年sna使用了6個賬戶。
在1947年聯合國報告和第一代國際指南中,部門分類是完全功能化的,例如,住戶部門僅包含消費者職能而不包括像自我服務活動這樣的生產者職能。在1968年sna和1970年esa中,生產賬戶是功能化的,而收入賬戶和其他賬戶則是機構化的。在1993年sna和1995年esa中,所有部門都是機構化的。
1968年sna的一個新特點就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使用了矩陣的方法,這一矩陣概括性地描述了各個賬戶及主要分類,它將供給表、使用表及部門賬戶連為一體。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矩陣比1968年sna描述的賬戶體系更加完整,在矩陣中,展示了資產負債表和重估價賬戶,盡管在1968年sna中它們并沒有得到充分討論。在1993年sna和1995年esa中,矩陣只是國民經濟核算描述可供選擇的方式之一,其他的形式還有平衡表(“t”賬戶)、圖示法及方程法。
[注]
①②⑦⑨⑩un,1947,measurement of national incom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ccounts.studies and reports on statistical methods no. 7 (un,geneva),p24,p18。
生態環境經濟核算既是理論.又是實踐。只有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相互促進,才能不斷推動其向前發展。
1.我國生態環境經濟核算研究現狀
中國開展生態環境經濟核算研究始于2O世紀80年代。1988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美國福特基金會的資助下.開展了“自然資源核算及其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課題研究。1992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召開后,我國政府于1994年正式批準《中國21世紀議程》,強調要建立環境與經濟綜合核算體系。之后,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課題研究:①完成了“中國典型生態區生態破壞經濟損失及其計算方法”的研究,該研究應用了生態定位站的長期觀測數據,結合了一些實地調查資料;②與世界銀行合作,采用世界銀行“真實儲蓄率”的概念,開展了真實儲蓄率的核算,并在山東煙臺和福建三明兩市進行了試點;2000年開始,與世界銀行合作,開展了中國環境污染損失評估方法研究;2003年開始,與國家信息中心合作,開展了建立國家中長期環境經濟模擬系統研究以及環境經濟投入產出核算表:2004年,開展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課題《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框架研究》的研究。國家統計局組織開展的項目有:①提出了《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年文本).新設置了附屬賬戶——自然資源實物量核算表,制定了核算方案,試編了2000年全國土地、森林、礦產、水資源實物量表;②國土資源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局、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共同參加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環境與經濟綜合核算體系”課題;③與挪威統計局合作,編制了1987、1995、1997年中國能源生產與使用賬戶,測算了中國八種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利用可計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并預測未來20年中國能源使用、大氣排放趨勢;④在黑龍江省、重慶市、海南省分別進行了水、工業污染、森林、環境保護支出等項目的核算試點:⑤組織翻譯出版了聯合國《綜合環境與經濟核算手冊一2003》;⑥正在進行森林資源核算及納入綠色GDP核算的研究和污染物實物核算、環境損失價值量核算研究工作。此外,2004年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主持召開了“建立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國際研討會”,出版了論文集。到目前為止,已出版的關于環境經濟綜合核算的主要著作有《可持續發展下的綠色核算》——資源一經濟一環境綜合核算》、《綠色投入產出核算——理論與應用》、《環境經濟與環境經濟核算》、《綠色GDP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改革大趨勢》、《環境核算體系研究》、《環境經濟綜合核算的理論與實踐》、《環境與經濟綜合核算方法研究》、《綠色核算》、《綠色GDP核算的理論與方法》等。
(1)SNA及其附屬衛星賬戶SEEA的介紹和認識方面的研究。
這部分研究主要是在聯合國1993版SNA及2000版、2003版SEEA公布之后,學者們對這一新鮮事物進行了分析解讀。高敏雪從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測度論述實行環境經濟綜合核算的重要意義.認為環境經濟核算實質是有關環境與經濟關系的核算ll3l。雷明、張東光、張建華對SNA和SEEA給予比較和評述,肯定了SEEA的重大意義。向書堅介紹了包含環境賬戶的國民經濟核算矩陣(NAMEA),并將其與SEEA進行比較,提出了完善NAMEA的思路。許憲春、劉紅艷、陳杏根、李靜江等對SEEA的基本框架、估價方法、實施途徑和數據保障進行了全面的分析。
(2)我國綠色GDP(EDP)核算理論問題探索。
首先是EDP核算理論問題的研究。這方面的研究以楊緬昆在《統計研究》上發表的一系列文章及其相關爭論最為引人注目。楊緬昆對一些學者將環保部門創造的增加值從GDP中剔除出去的主張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商榷,并對研究綠色GDP時缺乏理論支持,對只是熱衷于開“菜單”調整GDP的做法不大滿意_15I,對環境退化核算提出了理論模型。楊緬昆、劉樹和許秋起、楊燦還就EDP核算中資源價值是否進入產品、資源價值應否計算中間消耗、資源價值在EDP核算中如何處理等問題進行了針鋒相對的討論。廖明球區分了GDP綠化和綠色GDP,認為計算綠色GDP就是在GDP基礎上扣除非生產經濟資產的耗減和非生產自然資產的降級。其次是關于我國綠色GDP核算框架構建的研究。張東光構建了我國環境一經濟一體化核算框架.建立了包含環境因素的生產賬戶。鐘兆修分析了城市綠色GDP的兩種核算模式(封閉式和開放式),開創性探討了開放式綠色GDP核算問題。
周景博認為中國對SEEA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水平都有待提高,對SEEA實施步驟及其在中國實現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㈣。雷明在SEEA通用框架基礎上.圍繞中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特征.結合國內有關研究,提出了中國環境經濟綜合核算體系(CSEEA)框架。
(3)環境經濟核算方法與實現途徑的研究。
環境經濟核算主要思路有:體現“壓力一影響一反應”框架的環境經濟統計指標體系、立足資源存量及其動態變化描述的自然資源賬戶、投入產出模式下的環境經濟實物核算、以EDP估算為中心的環境經濟核算體系和著眼環境保護活動的實物和貨幣核算。這些核算思路在實踐中各有難點.需要經濟學家、統計學家、環境、生態學者的共同努力。在綠色GDP核算中主要涉及到自然資源耗減價值和環境降級損失的估算問題。
王永瑜就目前理論界爭論較多的資源耗減價值的歸屬問題進行了考察和澄清,并建立了資源耗減價格模型。謝詩芬在綠色GDP核算中應遵循公允價值計量原則,提出公允價值計量是綠色GDP和環境會計核算中最重要的計量方法。此外,一些學者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價值評估方法進行了探討。
(4)基于森林的綠色GDP核算的研究
李忠魁等對北京市森林資源價值進行了估算,結果認為北京市森林資源總價值為2313.37億元。其中林地價值20.8億元.林木及產出價值159.16億元.環境服務價值2l19.88億元,社會效益價值13.53億元[191。姜恩來等對海南省森林資源價值進行了評價,結論為海南省森林資源的存量價值為325.90億元。此外,杜麗娟等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區森林資源價值進行了核算;牛繼宗等對山東省森林資源價值進行了估算;沈煒等對黑龍江省友好林業局森林價值進行了核算。聶華對森林資源價值納入國民經濟核算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較深人的探討。曹克瑜提出了將森林資源核算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基本思路、數據來源及實現途徑,特別指出其實現途徑可有兩種:納入GDP核算和納入資產負債核算。張穎綜合借鑒了已取得的成果,計算出了我國2002年基于森林的綠色GDP數值。
2.我國生態環境經濟核算實踐情況
我國學者對環境經濟核算的實踐研究不斷深入,至今已開展了北京、山東、黑龍江、山西、海南、重慶以及其他區域性的實踐研究。如張軍濤估算了鄱陽湖濕地生態環境損失價值.結果達29.6l億元:王舒曼估算了江蘇省大氣資源的價值,并以此對GDP進行修正;王德發試算了上海工業綠色增加值:段志剛等編制了北京市社會核算矩陣。現以重慶的工業污染核算、張掖環境經濟核算、寧夏基于環境的投入產出核算和海南森林資源核算為代表予以介紹。
(1)重慶市基于工業污染的綠色GDP核算。
秦瑤、陸昕的研究成果展示了重慶市工業污染環境核算實踐[201。他們采用治污成本作為環境降級成本核算基于工業污染的綠色GDP,基本思路是:以工業污染的實物量核算為基礎,通過環保支出調查確定工業“三廢”治理成本。一方面就當年實際處理的工業“三廢”核算實際降級成本,另一方面就未處理量核算虛擬降級成本,進而根據環境降級成本GDP進行調整。重慶市基于工業污染的綠色GDP核算為老工業基地的工業環保核算提供了一種從污染物治理視角出發的核算思路。
(2)寧夏地區綠色投入產出核算。
雷明、胡宜朝應用綠色投入產出核算技術,以寧夏回族自治區為背景,編制出了寧夏地區1992年和1997年綠色投入產出表l2l_。該表的結構框架中包含8個能源產業部門及35個其他非能源產業部門共43個傳統產業部門、3種能源(煤炭資源、石油資源和天然氣資源)使用和3種污染物(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排放、3個資源恢復部門和3個污染治理部門。結果發現,1992年寧夏煤、石油、天然氣資源動用量分別為當年資源生產量的1.86倍、3.05倍、1.91倍。并得出1992年和1997年三種能源完全消耗系數、資源恢復貢獻、三種污染物直接排放(產生)量和完全排放(產生)量前15個行業排名。
(3)張掖市環境經濟綜合核算。
陳東景在其博士論文中以聯合國SEEA理論為指導,以我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干流中游的張掖市為研究區域.從而將環境經濟綜合核算理論首次應用于我國內陸河流域。該成果建立了張掖市2000年的以水資源核算和環境污染核算為重點的環境經濟綜合核算賬戶,并構建了環境經濟綜合模型。結果發現:2000年張掖市環境保護的總支出額為4682.5萬元,主要發生在“三廢”治理上:經過環境調整的凈國內生產總值(EDP)為50.87億元,比傳統凈國內生產總值(NDP)減少了8.43%;該市煤炭、水資源、土壤侵蝕和環境污染的環境總成本為4.681億元,其中水資源過度使用的成本為1.9793億元,煤炭的枯竭成本為1.3356億元,環境維護成本為0.7379億元。
(4)海南省森林資源與經濟的綜合核算。
海南省地處熱帶.森林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越。中國林科院、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組織對海南省森林資源進行了全面核算。核算內容包括森林資源實物量核算、熱帶森林資源價格研究、森林資源價值量核算以及森林資源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項目編制出了1995—2000年海南森林資源實物量變動核算表、海南森林資源價值型核算表、海南綠色GDP森林核算表、資產負債森林表和國家財富森林表。
3.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綜觀國內已有的研究成果不難發現,生態環境的經濟核算研究已引起理論界和實踐界的高度關注,其理論和方法也在日趨完善.但環境經濟核算作為一個前沿和富有生命力的課題,還有諸多方面需要進一步研究。
(1)資源與環境價值理論有待完善。
目前環境估價理論尚沒有統一,價值來源、價值確定方法、價值模型沒有規范且爭論較大。資源價值的實質還不明確.這成為實施生態環境經濟核算的一大障礙。
(2)生態環境的會計、專業統計與環境經濟核算的協調統一研究有待加強。
離退休人員的工資究竟是計人離退休人員工作時期的勞動者報酬之中,還是計入離退休人員工資支付時期的勞動者報酬之中?兩種處理方法究竟哪一種更為科學和合理?這是當前我國國民經濟核算理論和實踐方面存在的一個棘手問題,也是理論上應明確回答的問題。筆者認為,判斷一種處理方法優劣的根本標準:一是要看該種處理方法是否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國民經濟核算的基本原則,使計入時期的勞動者報酬保持相對合理的規模并與當期的生產活動產出相匹配;二是要看該種處理方法是否能夠在國民經濟核算實務中具有現實可操作性。基于這兩條判斷標準,就我國現行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對離退休人員工資的核算處理方法進行重新審視,試圖從理論上就如何改進和完善離退休人員工資核算處理方法,使之更為科學合理進行有益的探討。
一、我國現行核算制度對離退休人員工資的處理方法及其存在的問題
在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所編的《中國國民經濟核算》一書中關于“離退休人員工資的處理方法”部分是這樣認為的:由于在我國原有的工資制度下,在職職工的工資構成中一般都沒有包括對職工未來退休后的生活支付,因此離退休人員工資可以看作是離退休人員在離退休前工作時期勞動所得的延期支付。在此前提下,盡管離退休人員已經不在核算期從事生產活動,其工資仍然可以算作“離退休人員的勞動報酬”。但是,如何把“離退休人員工資”放在“離退休人員工作時的勞動報酬”中,或者如何在在職職工的勞動報酬中考慮他們退休后的工資所得,這存在很大的技術難題。如果忽略不同時期離退休人員規模和工資水平的變動,也為了便于核算,現行的處理方法是將“當期支付的離退休人員工資”計入“當期的勞動報酬”之中。我國現行的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對離退休人員工資的這種處理方法,由于既考慮了原有工資制度的缺陷和現實面臨的技術難題,同時又忽略了與離退休人員工資密切相關的不同時期離退休人員規模和工資水平的變動兩個重要變量的影響,因而具有簡便易行、實務操作比較簡單等優點。但仔細推敲不難發現,該種處理方法其實并不嚴謹,不僅在理論上自相矛盾,不能自圓其說,而且在實務中會導致一系列相關核算數據的失真,從而影響整個國民經濟核算工作的水平和質量。該種處理方法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表現如下:
1.將本期支付的離退休人員工資計人本期的勞動報酬中,這種處理方法明顯違背了國民經濟核算的權責發生制原則。我們知道,工資是由于勞動者在生產活動中提供了勞動這種生產要素而得到的一種生產要素報酬,獲得工資的前提條件是勞動者必須參與本期的生產活動,必須為獲得本期的生產活動產出付出勞動。因此,在本期生產活動中提供勞動要素是勞動者的“責”,而從本期的生產活動產出中獲取應得的工資報酬則是勞動者的“權”,權責對等且應發生在同一核算期,這是國民經濟核算權責發生制原則的基本要旨。從這個意義上說,既然離退休人員的工資是其在離退休前工作時期勞動所得的延期支付,那么本期支付的離退休人員工資從理論上來說就應該與其工作時期的生產產出相對應,而與支付時期的生產產出之間并不存在內在的必然聯系,計入本期的“勞動者報酬”的直接結果,從收入法核算增加值或gdp的角度看就必然有虛夸本期生產活動產出和本期勞動者原始收入的嫌疑。所以將本期支付的離退休人員工資計入本期的勞動者報酬的處理方法,是一種權責錯位,從根本上有悖于國民經濟核算的權責發生制原則。
2.將本期支付的離退休人員工資計人本期的勞動報酬中,這種處理方法由于忽略了“工資水平變動”這個變量的影響,從而勢必會導致本期支付的離退休人員工資水平與其工作時期應得的工資水平遞延到本期的部分不匹配。毋庸置疑,本期支付的離退休人員工資水平是支付時期物價水平條件下的工資水平,離退休人員工作時期的工資水平與離退休工資支付時期的工資水平二者之間顯然不具有可比性,況且伴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物價水平勢必會有上漲的趨勢,為了確保離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不降低,離退休人員的工資水平也會隨之提高。從這個意義上說,現行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對離退休人員工資的上述處理方法的結果,必然會使得本期支付的離退休人員工資與其在工作時期參與生產活動應得的工資出現不匹配。換句話說,計入“本期勞動者報酬”的“離退休人員工資”,在物價水平上漲和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勢必要嚴重偏離且顯著高于其工作時期應得的工資遞延到本期的部分,從而導致本期的勞動者報酬總量“虛增”,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進而低估離退休人員工資支付時期的gdp中固定資本消耗、生產稅凈額和營業盈余等構成項目數據的真實水平,更為嚴重的是還會導致國民經濟流量核算后續環節核算數據產生扭曲和失真,從而對宏觀經濟分析產生誤導。
3.將本期支付的離退休人員工資計人本期的勞動報酬中,這種處理方法由于忽略了“不同時期離退休人員規模”這個變量的影響,因而仍然存在虛增本期勞動者報酬、高估本期生產活動產出和導致權責不配比的問題。不同時期的離退休人員規模大小,受人口發展趨勢等因素的影響。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進一步突出,未來各個時期的離退休人員規模將會逐期增大并呈曲線型上升的趨勢,使得未來各個時期的離退休人員工資的支付總量將會越來越大,如果按照現行的處理方法,計人支付時期的勞動者報酬之中的離退休人員工資占該時期勞動者報酬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由于其與該時期的生產活動產出之間并沒有內在聯系,僅僅是離退休人員在職時勞動報酬的延期支付,因而虛增和高估該時期勞動報酬和生產活動產出以及權責不配比的問題將會愈發突出,從而使得離退休人員工資支付時期國民經濟核算數據的水分進一步加大。
由此可見,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對離退休人員工資的這種不科學的處理方法,有必要對其進行重新審視,思考其改進和完善的思路。
二、改進和完善離退休人員工資處理方法的思考
筆者對現行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將離退休人員的工資計入勞動者報酬之中本身并不持有異議,只是對于應計人何期的勞動者報酬持有上述不同看法。我國現行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將離退休人員工資籠統地計入支付時期的勞動者報酬中,這畢竟只是一種權宜之計的變通處理,其在特定的歷史階段具有某種合理性。但是隨著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險覆蓋范圍的進一步拓寬以及人口老齡化趨勢的進一步增強,該種處理方法的弊端將會愈來愈顯露,對整個國民經濟核算工作質量的影響也將越來越突出。因而,與時俱進,研究和思考改進和完善離退休人員工資處理方法的具體思路和對策就具有較強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建議離退休人員的工資應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性原則計人離退休人員在職時期的相應時期的勞動者報酬之中。但考慮到該問題的復雜性,解決的基本思路應與改進和完善養老保險制度相配套,視不同的情況來研究和思考離退休人員工資的核算處理方法。
1.對于養老保險制度實行較早的企業離退休人員,出于方便國民經濟核算離退休人員工資處理方法的改革考量,主張以1995年《國務院關于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國發[1995]6號,以下簡稱“通知”)作為切入點,分別從近期和遠期兩個角度來思考企業離退休人員的工資處理方法。從近期來看,針對該“通知”實施前后現實存在的“老人”、“中人”和“新人”三種不同的類型,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混合法”的過渡處理辦法,分別對不同類型的離退休人員采用不同的核算處理方法。具體設想:
一是,對于符合國家法定離退休年齡,“通知”實施以前已經離退休的企業人員稱為“老人”,其離退休工資的處理仍然可以沿用現行的核算處理方法。亦即將這部分離退休人員的工資直接計人支付時期的勞動者報酬之中。這種處理的基本理由是這部分“老人”類型的離退休人員其在職時期沒有實行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其離退休時間已經較長且人員規模在整個離退休人員總量中的比重會隨著該群體死亡人數的增加而逐年降低,其離退休工資總量規模也必將會越來越低。因此,作為一種過渡,同時也是為了簡化核算手續和減少核算工作量,仍然按照現行的處理方法,將這部分離退休人員工資直接計入他們活命期內各個支付時期的勞動者報酬之中。雖然這種處理方法仍然不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且其與支付時期的生產活動產出不配比,但由于其總量規模不是很大且呈逐期減少的趨勢,對支付時期核算數據的影響會相對小些,并會逐漸消失,因而可以忽略不計。
二是,對于1995年“通知”實施以后參加工作的“新人”,即從參加工作之日起到離退休之日止完整地參與了養老保險個人繳費的企業離退休人員。由于其全程參與了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故離退休工資的核算處理可以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相配套,實施全新的核算處理方法。具體地說,離退休人員在職時期每期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和企業為職工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都應該是每期自然遞延到離退休后支付的離退休工資部分,本身已經計入到保險繳付時期的“勞動者報酬”之中了。由于在現實生活中,基本養老保險一般是由用人單位為在職職工代扣代繳的,因而根據國民經濟核算原理,此時不能按照實際交易進行核算,必須按虛擬交易進行處理。也就是說,必須將代扣代繳的養老保險先作支付給勞動者報酬處理,然后再由勞動者向社會保障部門繳納養老保險。其過程如圖1
所示:
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養老保險計人保險支付時期的勞動者報酬,形成勞動者本期原始收入的一部分。勞動者向社會保障部門繳納養老保險時,應被認為是一種收入再分配活動,實際繳付時計人勞動者繳付當期的“經常轉移支出”之中,待勞動者離退休之后從社會保障部門領取離退休工資時,則應作為勞動者的一項“經常轉移收入”來處理。一個時期勞動者支付的基本養老保險,同時在該期的“勞動者報酬收入”和“經常轉移支出”中作了記錄和反映,社會保障部門支付離退休工資時,又將其作為已離退休勞動者的“經常轉移收入”來進行記錄和反映,這是國民經濟核算復式記賬原理的具體體現。這樣處理的好處在于,不僅充分體現了國民經濟核算的權責發生制原則,而且能夠有效地實現與本期生產活動產出相匹配,還可以不必考慮“不同時期的離退休人員規模”和“工資水平變動”的影響,有效克服現行核算處理方法的不足。至于因物價水平和工資水平的變動,會使離退休人員在活命期內各期領到的離退休工資與其在職時期各期繳付的養老保險不匹配是正常的,這既是在職各時期繳存到社保部門的養老保險金自然增值的結果,也是政府為確保離退休人員生活水平不降低而必須通過補貼等形式進行轉移支付的結果。由于均作“經常轉移收支”處理,故不能成為問題。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也正在不斷突破克服各種困難,積極推進綠色GDP核算體系。近些年來,高消耗、高排放的經濟發展模式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已凸顯,保護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核算綠色GDP已被愈來愈多的國家所接納。
GDP的局限性
GDP于1953年初步形成,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經濟核算體系,它包含了所有國民經濟行業,并基于SNA核算體系的國際通用準則,因此,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宏觀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雖然GDP在分析一個國家或地區宏觀經濟及政府制定經濟政策方面具有重大意義,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GDP中一些服務的價值沒有辦法計算,但是又不可缺少,如網絡制止犯罪,警察提供的服務;GDP無法反映產品的質量改進,例如,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其質量上升,而其價格卻在不斷下降。
基于GDP這樣的局限性,在國民經濟核算中會造成一些負面影響,包括以下幾個方面:GDP不衡量社會成本,也就是本來應該由企業承擔卻讓外部承擔的成本GDP的負面影響;GDP不衡量增長的方式和代價;GDP不衡量效益、效率、質量和實際國民財富;GDP不衡量資源配置的效率;GDP不衡量價值的判斷,例如社會公正,例如幸福。
綠色GDP的提出
傳統GDP的核算存在著上述許多局限,基于此,聯合國統計署在1989年了《綜合環境與經濟核算體系(SEEA)》,為日后世界各國統計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總量、自然資源賬戶和污染賬戶提供了雛形。SEEA頒布后,發達國家憑借尖端的科技水平與雄厚的經濟實力率先開始實行綠色GDP的核算。但在我國,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綠色GDP核算開始得較晚,在2002年修訂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首次在附表中增加了自然資源實物量核算表,雖然這些核算絕大部分僅限于實物量,并未涉及價值量,但這一舉措為我國日后進一步發展綠色核算奠定了基礎。到2004年,主席公開提出了綠色GDP之后,我國對綠色GDP核算辦法的建立才正式步如正軌。
綠色GDP核算的國內外比較
(一)國外的綠色GDP核算
SEEA頒布后,挪威率先在1978年開始了部分綠色GDP的核算,編制了自然資源核算賬戶,包括能源、礦產、森林、漁業和土地使用等。挪威自1997年開始執行的經濟和環境核算項目包括三大領域:一是將環境統計納入到經濟統計中;二是將已經包括在經濟統計中與環境相關的信息分離;三是對重要自然資源進行評估。迄今為止已完成部分項目。其他發達國家,如德國、美國也推行了綠色GDP的核算。
(二)國內的綠色GDP核算
2004年,原國家環保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了一份經過環境污染調整的GDP核算報告,《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確立了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內容由三部分組成:環境實物量核算,運用實物單位建立不同層次的實物量賬戶,描述與經濟活動對應的各類污染物的產生量、去除量、排放量等,具體分為水污染、大氣污染和固體廢物實物量核算;環境價值量核算,在實物量核算的基礎上,運用兩種方法估算各種污染排放造成的環境退化價值;經環境污染調整的GDP核算。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東西部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因此,綠色GDP核算應因地制宜,以便分析與治理。2005年初,原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遼寧省、浙江省、安徽省、廣東省、海南省、重慶市和四川省10個省市啟動了以環境核算和污染經濟損失調查為內容的綠色GDP試點工作,并于2006年9月了《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報告顯示,2004年全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占當年GDP的3.05%,虛擬治理成本為2874億元,占當年GDP的1.80%,其中,東部、中部、西部地區情況差異較大,見圖1和圖2。
我國綠色GDP核算存在的困難
我國現行綠色GDP核算中包括的項目有:環境實物量核算、環境價值量核算、環境保護投入產出核算以及經環境調整的綠色GDP核算,由這四方面計算出的損失只是整個實際資源環境成本的一部分,并未得到一個完整的綠色GDP,其原因是在我國現行制度和國情下,由于部門局限和技術限制,綠色核算的實施過程會遇到許多不易解決的問題。首先,由于我國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忽視了經濟發展過程中對環境資源的破壞,而沒有建立起較全面完整的環境資源統計指標數據體系,如水資源統計,土地資源統計等。其次,資源難以定價,比如居民飲用了被污染的水資源造成疾病,看病付出的代價沒辦法估計,或者被污染的水造成土地被腐蝕等問題都是不容易估算其代價的。
綠色GDP核算的不足及改進
我國現在對綠色GDP核算的辦法,將自然資源環境因素充分考慮了進去,但卻缺乏對社會環境的考慮。筆者認為衡量綠色GDP應該考慮三個層次,分別是經濟發展的指標、自然資源環境的指標和社會環境的指標,也就是說,綠色GDP是在傳統GDP的基礎上,將自然因素與社會因素同時考慮的。顯然,GDP的作用已經不再局限于反映一國的經濟實力,而是綜合地反映出一國人民生活質量水平以及包括經濟實力與軟實力在內的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