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7:5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生態理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生態學的頂極群落假說,最大的局限性就在于它對以下兩客觀事實無法解釋:①在無任何外力作用或生物內在生理機制的抗拒作用超過外界干擾破壞力的條件下,生物多樣性在不斷發展;②生物有其內在生理機制的局限。筆者經過潛心研究各種假說的內容、缺陷及其合理內核—單元頂極假說說明了演替的方向,鑲嵌與格式假說說明了演替在空間、時間、信息五維空間的表達形式或存在狀態。經過對上述假說深入分析,提出了生態演替螺旋式上升理論。下面就從生態位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
1反映植被演替的三種狀態—時間生態位、空間生態位和信息生態位
生態位是指種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一個群落中,一個種群與其他種群相關聯的位置為其生態位。即每個種群在群落中都有不同于其他種群的自己的時間、空間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機能地位(信息位置)。我們把這一種群與其他種群相互關聯的時間位置、空間位置、信息位置分別稱作時間生態位、空間生態位、住處生態位,它們之間的關系為:①空間生態位是時間生態位和信息生態位的具體表現形式;②空間生態位是在時間生態位的作用下,充分利用(或釋放)環境的物質和能量,發展進化或下降退化的結果。③信息生態位決定著時間生態位和空間生態位的最終發展方向。④時間生態位和空間生態位對住處生態位又有改造或影響的作用。⑤信息生態位和時間生態位要依賴于空間生態位而存在和發展。
2生態演替螺旋式上升理論
2.1Cause假說與意義
Cause假說是指由于競爭的結果,生態位接近的兩個種不能永久共存,它可表達以下意義:①如果兩個種在一個穩定的群落中占據了相同的生態位,一個種終究將被消滅。②在一個穩定的種群中,沒有任何兩個以上的種是直接的競爭者,保證了群落穩定。③群落乃是一個相互作用、生態位分化的種群系統,這些種群在它們對群落的空間、時間、資源的利用方面,以及相互作用的可能類型,能趨向于相互補充,而不是直接競爭。
根據Cause假說,得出競爭排斥原理,在一個穩定環境內,兩個以上受資源限制,但是有相同資源利用方式的種,不能永久地共存一處,也就是完全的競爭者都不能共存。這樣種內個體的生存競爭更為激烈,如果它們之間的生態位發生重合的話,它們更不能長久共存。因為同種之間的種群最容易發生生態位的重合,頂極群落如果由單一種群組成的話,將會最終走向同歸于盡。由于地形等空間位置的差別各演替過程的不同,時間生態位和空間生態位一般不會重合,要重合只能是局部重合,因此只有同種的苗木間發生的競爭關系,才有種群個體生態位發生近似重合的問題。但是頂極假說的前提是在一定范圍內空間生態位(生境)是無差別的,均質的,植被演替的結果都要最終達到這一狀態,最后必將走向全面消亡,那便是世界末日的到來,它忽視了時間生態位和信息生態位的存在,并把空間生態位絕對靜止化,顯然是不正確的,必須要有一個全新的理論來代替它,由此筆者提出生態演替螺旋式上升理論。
2.2生態演替螺旋式上升理論
根據上面的研究,及大量生態植被演替的現實,提出以下結論。所有生態植被均處于演替狀態,當沒有外力破壞作用,或植被內在生理機制的反作用超過外力破壞作用時,是進展演替,否則是逆行演替,是植被的內在生理機制決定著演替的方向和趨勢,植被的演替是植被所在的空間生態位,時間生態位和信息生態位三種因素綜合交織作用的結果。在一定的地區內,最后局部或全部達到與該地區相適應的最穩定、最平衡的狀態,即頂極。一個氣候區的所有系列的群落,只有一個氣候頂極,但頂極并非終極,當達到頂極后,由于頂極群落內在生理機制的局限,它最終要回到原來演替的某一階段,重新產生新的生物群落,這種往復不是簡單的回歸,群落對環境改造作用更加強烈,繼續向氣候頂極演替,也可能會產生的氣候頂極,這樣循環往復,使生物多樣性不斷增加,群落的生產力不斷提高,對環境具有越來越強的改造作用,是一種螺旋式上升過程。當進行逆行演替時,在外力破壞作用停止,或群落內在生理機制的反作用超過外力破壞作用時,就馬上進行進展演替,進入上述的演化循環狀態。可見,生態演替是一種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過程。
3理論的驗證
3.1諸多生態學家在此方面的理論探索與研究
克里門茨的單元頂極學說與其他諸位的多元頂極及鑲嵌或格式假說,從誕生之日起,就受到許多學者的批判和反對。單元頂極學說,即成了頂極終極論它忽略了各種天然原始植被群落在同一地區內共存發展、不斷演替的客觀現實,發展終極論不符合唯物辯證法的觀點。而多元頂極、鑲嵌、格式假說,只強調了現有的客觀實在,而忽視了群落的發展、進化與演替,陷入“存在合理論”的泥坑,它們最致命的一點就對生物多樣性的發展和物種進化無法解釋,它只解釋了部分物種的局部消亡問題。因此許多學者提了不同的觀點,現列舉如下。
Maissurow(1941),Jones(1945),Loucks(1970),Henseman(1973)認為生態演替原因有:風、水、山崩和火災有破壞,許多林木可能是因為特別的衰老。在沒有破壞的情況下,由于氣候(Goopen,1960)或者缺乏捕食動物(Peterkin和Tubbs,1965),有利于幼苗生長,林木缺乏可能出現同齡群。對于群落演替、穩定群的收斂及其周期性Gleason(1972),Whitaker(1975),Drury(1971),Nisbet(1973),曾有過明確的論述。Hom(1975)指出,穩定的森林,是演替地塊的鑲嵌。
Cause(1934)的研究表明,生態上類似的種,很少能夠存在于簡單的同一實驗室系統中;生活在一起的種必須都具有各自獨特的生態位。
R.M梅指出,雖然生態位重疊明顯地是利用性競爭的一個必要條件,但重疊并一定導致競爭,除非資源供應不足,(在一可利用資源過剩的競爭真空中,生態位即使完全重疊,而對于有機體卻沒有傷害)。干擾性競爭一般不會形成,除非生態位在有限資源利用中有重疊的可能(即必須有利用性競爭潛在或存在的可能)。因而競爭的避免可能導致資源利用的完全非重迭模式(不連續生態位)。
Hutchinson(1961)在解釋浮游生物的明顯“困境”(即一個多樣性較豐富的群落成員共同生活在具有生態位基本重疊,相當均勻的物理環境)中指出,時間上變化著的環境通過定期地改變組分種的相對競爭能力,可以促進多樣性發展,從而允許他們共同生存。Gause認為,在共同生存的種之中,必須存在著某種生態學差別。
R.M梅又指出,競爭的優勢種死亡者可能把空間留給持續的早期演替種,而“未受干擾”的森林,實際上可能是演替的塊狀鑲嵌。在一定地點上,任一群落周期性被清除在地質層次構造中有著十分清晰的反映,通過演替而恢復原來多樣性的現象,在化石記錄中具有較高的發現頻率。南開大學教授唐廷貴認為,頂極群落具有最大的熵值,可以保持相當長的時間,但不能使熵值增加,否則將達到超平衡狀態,表現為衰老或腐朽。如果無外力干預,頂極群落將有走向自我毀滅的發展趨勢。
3.2許多生態實驗為這一理論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在一個群落內,生態演替實質上就是當兩個種群的時間生態位和空間位發生重合時,而由于信息生態位的差異而導致競爭演替,群落的原有優勢種被現有種、現有優勢種被將來的種所取代現象或趨勢,或者原有優勢種已經取代更原始優勢種的事實。在不列顛群島有兩種草本小植物,巖棲豬殃殃,分布在草地和石南灌叢地稍酸性的土壤上,尤其砂壤十分普遍,而矮豬殃殃與巖棲豬殃殃非常近緣,但生長在白堊或石灰巖上的堿性土壤中。英國生態學家AuturTanseley的實驗表明,在溫室里的酸性或堿性土壤生長較好。在兩類型土壤上分別混種兩個種,結果矮豬殃殃在堿性土上生成較快,巖棲豬殃殃在酸性土上生長較快,它們分別排擠取代了自己的競爭對手。這一實驗表明,由于營養的限制,時間生態位與空間生態位分別發生重疊,而由于信息生態位的差別,而使一植被被另一種植被所取代,發生了生態演替。
Gause(1934)進行的草履蟲實驗表明,生態位越相近的種競爭越強烈,而生態位有一定差別的種而能暫時共存。整個實驗也表明,由于營養空間的限制,各種群密度達到一定程度不再上升,而保持一定的穩定狀態,這說明同種之間由于生態位完全重疊,而競爭更為激烈。
3.3大理生態演替的事實與現實可證明這一理論的正確性
冰川孑遺植物小苦艾,是一種高山小植物,現在僅分布在挪威烏拉爾山脈和蘇格蘭的兩孤立地區,它在最后一次冰川之后還是廣泛分布的,但隨著森林的擴展它的分布受到了限制。
據Hom(1975),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附近的荒廢農田的生態進展演替過程如下:紅樺?紫樹?紅花槭?山毛櫸,此自然過程需350年完成,山毛櫸便是當地的頂極種。研究發現,紅花槭或紫樹有取代山毛櫸、紫樹有代替紅花槭的現象,另外這三個種也能進行自我更新。
二、高校學術生態環境與研究生創新
(一)研究設計與資料收集
1.研究假設研究的基本前提是: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受到學術環境的影響,學術環境由物質環境、制度環境和人文環境組成,共同影響著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具體而言,研究假設1:物質資源環境對于研究生創新能力具有影響。研究假設2:制度環境對于研究生創新能力具有影響。研究假設3:人文環境對于研究生創新能力具有影響。2.研究方法本次調查采取隨機抽樣和非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于2011年4月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和首都師范大學進行調研,共發放問卷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70份。所有問卷均由學生當場填寫,可選擇署名或匿名。錄入數據并建立數據庫,并利用SPSS17.0進行統計學分析。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總體評價結果調查顯示,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評價分值為3.40(滿分為5分),標準差為0.829,其中提煉表達能力(2.44)最弱,組織構思能力(3.26)和前沿把握能力(3.26)一般,知識消化能力(3.34)較好。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克倫巴赫系數總體為0.865,接近0.9,說明該問卷創新能力測試部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問卷信度較好,如表1所示。2.學術環境對于研究生創新能力各個維度的影響(1)學術環境各因素對于知識消化能力的影響按照sig.≦0.05為顯著相關,從表3可以得出結論:影響碩士研究生知識消化能力的環境因素有招生側重點、課程內容面、科研訓練、導師指導的次數、指導的質量和效果。其中,招生側重點與碩士研究生知識消化能力呈負相關,課程面、科研訓練、導師指導學生的次數、導師作用的發揮與碩士研究生知識消化能力成正相關。課程內容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源泉,課程面的寬窄直接影響到研究生學術視野及知識面。覆蓋面廣、涵蓋交叉課程的課程設計能夠為研究生提供一個豐富的知識源流。科研訓練是知識的重要轉化途徑,科研訓練目的是使研究生將課堂上所學知識合理融入實踐中,在實驗中運用知識,檢驗知識,發掘新知識。我國研究生實行導師負責制。自入學以來,導師引導研究生走上正確的科研之路,為研究生掌握知識、運用方法提供幫助,而且在為人處世等方面影響研究生。導師不僅以其高度的責任心,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指導和幫助學生,而且引導學生科學檢索知識、注重積累知識和合理遷移知識,使研究生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識和正確的方法。招生制度直接關系到生源的質量。回歸系數顯示:招生制度與碩士生的知識消化能力呈負顯著相關,這反映了目前高校招生對于知識基礎的重視還不夠,調查發現,50.9%是側重綜合素質,而16.8%側重知識基礎。對知識消化能力而言,知識基礎是碩士研究生知識消化能力的前提,知識基礎越扎實,知識面越寬廣,知識結構越完善,其消化能力的總體水平越高。因此,假設2和假設3制度得到了證明,即制度環境中的課程面、科研訓練和人文環境中導師指導的次數、指導的質量效果對于碩士研究生的知識消化能力有顯著的正影響,而制度環境中的招生側重點起到顯著負影響。(2)學術環境對于組織構思能力的影響從表4中可以得出結論:研究生構思能力受到課程前沿性、課程面和科研訓練的影響,均為正相關關系。課程的前沿性使研究生能夠掌握本專業最新研究動態,課程面使研究生能夠涉及廣闊的知識面,具有開闊的學術視野。所謂“站得高,望得遠”,有了廣闊的知識面和學術視野,研究生設計的課題更有針對性,建構的模型或提出的觀點更有新意。調研結果顯示,我國高校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前沿性和課程面寬度均處于中上等水平,因此證明了研究生的課程面和課程前沿性與碩士研究生研究構思能力呈正相關。科研訓練計劃為研究生研究能力的鍛煉提供了一個實踐的平臺,是研究生參與科研活動的一個最直接的機會。研究生從選題到組織構思,再到驗證,培養自主發現問題的意識,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形成提出設計并進行某種發明創造的能力。調查發現,我國68.5%的高校具有系統的科研訓練計劃,研究生參加科研訓練的人數占到開展科研訓練的72%。因此,假設2得到了證明,即制度環境中的課程前沿性、課程面和科研訓練對于碩士研究生的組織構思能力有顯著正影響。(3)學術環境對于前沿把握能力的影響由表5可以得出結論:課程前沿性、教學方式和實習實踐對研究生前沿把握能力產生顯著性的影響,且均為正相關。課程的前沿性幫助研究生了解最新的專業動向,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因此,課程前沿性是前沿把握能力的基礎和前提。調查發現課程前沿性“中等及以上”占78.1%,說明我國高校研究生課程設置充分考慮到前沿性,有利于碩士研究生立足前沿探究未來發展趨勢。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是研究生教學的常態。隨著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傳統教育方式日漸為現代化的教學模式所取代,小組討論、活動不僅使研究生教學形式更加豐富,而且通過討論本專業動態,探究最新案例,使研究生接觸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動態趨勢。社會實踐是研究生接受鍛煉、增長知識的舞臺,也是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的“源頭活水”,還是能更好地將科技新成果與社會實際需要結合起來的有效途徑。社會實習實踐有助于研究生及時把握實踐生產中的動態,并將課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緊密聯系起來,幫助研究生在了解社會需求的基礎上學以致用。因此,假設2得到了驗證,即制度環境中的課程前沿性、教學方式和實習實踐對于研究生前沿把握能力產生顯著的正影響。(4)學術環境對于提煉轉化能力的影響由表6可以得出結論:課程前沿性、科研訓練、實習實踐,導師的影響對于碩士研究生提煉轉化能力有顯著的影響,且均為正相關。課程的前沿性是取得科研成果的基礎和前提。具有前沿性的課程除了促進研究生把握專業前沿,還能夠如風向標為研究生科研導航。調查發現,我國大部分碩士研究生接受前沿性強的課程,使他們能夠在把握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專門的科研訓練計劃是研究生取得創新成績的必要環節。在頻繁、有效的科研過程中,碩士研究生鍛煉了各方面的能力,積極調動創新潛能,以書面論文等形式進行提煉表達,最終形成智力成果。實習實踐是研究生能夠取得創新型成果的動力和源泉。研究生通過實地調研或到一線單位實習,將課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通過實踐報告或者論文的形式表達出來,也有理工科學生創造出發明、專利等。作為是學生的引路人,導師對學生學術創新、事業發展和人生道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名師出高徒”,優秀的導師高標準、嚴要求,以高尚的學術品質感染研究生。如果學生沒有創新,導師啟發研究生再積累、再思考、再探索,直至做出創新成果。因此,假設2和假設3得到了證明。制度環境中的課程的前沿性、教學方式、科研訓練以及人文環境中的導師的影響對于碩士研究生提煉轉化能力有顯著的正影響。綜合以上分析,研究得出結論,學術生態環境影響研究生創新能力,其中課程前沿性、課程面、教學方式、科研訓練、實習實踐、導師的指導及影響、招生制度起顯著作用,即研究假設得到了證明。
三、營造和優化學術生態環境,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
本研究從營造和優化學術創新的整體環境出發,基于學術生態顯著因子———課程教學環境、科學研究環境、導師育人環境等學術生態環境的子系統,嘗試提出優化適合創新的學術環境以提升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建議。
(一)學術氛圍倡導自由民主和寬容,營造自主創新
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植根于高校的創新環境。寬松、自由、誠信的學術環境是創新的保障。營造寬松的學術氛圍應尊重研究生的好奇心,允許他們有不同于導師、權威的觀點,寬容他們的錯誤和失敗,形成一種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自由的學術氛圍應保證研究生發表學術觀點、探討學術問題、質疑和批判權威不受干涉,保證研究生有權利參與教育管理評議,并能夠自由行使參與學術的權利。徹底改變僵化的管理制度,摒棄權威式的管理態度,,使研究生從被命令、被訓導、被擺布的地位提升到主體性地位上來。營造誠信的學術氛圍。受到社會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目前論文抄襲現象反映了研究生急功近利的心態,高校應當鼓勵自主創新,倡導嚴謹治學的學術態度,嚴懲學術造假和學術不端行為。
(二)課程教學注重知識面和前沿性,改革教學模式
應明確各類課程的地位和作用。基礎課和選修課是為了構建全面的知識結構和提高綜合素質能力,專業基礎課是核心基礎和精髓,專業課反映專業領域的重大成就和前沿問題,注重學科交叉與融合。多選用反映最新成果的教材,加大學科前沿知識所占分量,拓展國際化視野。多開設實踐活動課程,以提高研究生實踐操作本領。增設研究方法課程,使研究生運用科學方法分析、解決問題;增加任選課比重,激發研究生個體興趣和求知欲。開設論文寫作、學術規范等課程,促使研究生提高表達水平。改變單純傳授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應采用討論式、探究式、案例式多種方式鼓勵研究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勤于探討,大膽質疑,勇于批判,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三)科研訓練鼓勵風險和創新選題,加強過程管理
在西方,其學術發展是由一整套制度來保證的,如公認的學術準則和規范,嚴格的學術訓練,公正的學術評價制度,以及透明的學術評價程序。針對我國研究生培養,我們也應當借鑒和反思。在選題階段倡導研究生選擇立意新、起點高,有一定難度的題目,風險選題要求研究生具有獨立的構思能力、嚴密的邏輯、敏銳的觀察以及開闊的視野,同時極大地鍛煉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論文實施階段加強管理和監控,按照論文創新的評價標準對研究生進行開題答辯、中期檢驗的考核,針對不符合要求的研究生實行延期答辯。同時加強學術道德建設,通過宣傳教育使研究生明確學術道德的基本要求,把學術規范內化為自身的道德品質,形成誠信的學術人格。完善研究生學術的激勵制度,要針對研究生的層次性以及所學專業的差異性,實施有效的激勵手段和方法,將激勵方式、激勵內容與研究生的個性特點及專業的特性相結合,以達到最佳的激勵效果。
(四)導師育人堅持學術和人格引導,發揮集體優勢
導師直接影響研究生創新能力主要表現在創新方法的運用、創新思維的啟發和創新品質的塑造等方面。首先,導師是研究生學術領域的引路人,也是研究生創新的引導者、激發者和欣賞者。導師要在了解學生研究興趣的基礎上,結合導師研究優勢,力求使碩士研究生的課題具有科學性、可行性和創新性。第二,導師的水平不僅表現在學術水平上,也表現在導師卓有成效的指導風格上。導師應當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地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科研精神正面感染碩士研究生。第三,在培養過程中,導師應培養研究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科學分析、大膽質疑、勇于批判的良好習慣,營造一個與研究生共同探討學術問題的環境。建立平等對話的師生關系,教師將學生看作與自己平等的、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給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尊重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的質疑甚至批判,使研究生真正成為學術研究的主人。導師的指導水平還與自身創新能力密切相關,因此在導師選拔聘任方面,應選撥具有交叉學科、跨學科學歷背景的導師,或者建立導師組協同指導研究生,鼓勵研究生跨學科選題,使學生有機會與其他領域的學者交流,充分發揮個體專長和集體效應。
累積效應不僅使區位內(邊緣地或中心地)的經濟與生態矛盾增強,也使區位之間,特別是邊緣地與中心地之間的經濟與生態矛盾擴大、加劇。萊斯特·布朗指出,大自然也是依賴于平衡的,“經濟赤字是我們彼此之間的借貸,生態赤字卻是我們取自子孫后代”。因此,我們的經濟“一定要遵循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如果違背這個原理,就一定會由盛轉衰,江河日下,終致崩潰。我國政府多次強調“要完善生態補償政策,盡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建立遺傳資源惠益共享機制”,“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通過生態補償機制,可以提高生態補償接受者—地方政府、企業和居民的生態保護積極性,把生態保護內化為各個人的持續行為;同時也使支付者承擔了成本,養成資源有價、使用付費的觀念和習慣,形成生態保護的長效機制。這是邊緣地分享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利益和效應的有效機制或途徑。從勞動價值論的視角來看,資源價值與價格理論是生態補償及其價格決定的理論基礎之一。
一、價值及其源泉新探
“價值”既是哲學領域的重要范疇,又是經濟學領域的基本范疇,更是日常用語中使用頻率頗高的一個詞匯,其詞義可以從三個方面考察:1.日常含義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2.哲學含義是指客體對于主體的意義。當客體對主體有積極意義時就有正價值,反之則為負價值。3.專指商品價值,即“商品的交換關系或交換價值中表現出來的共同東西。它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其大小取決于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因此,可以說“價值就是勞動”,就是在商品生產’中的勞動耗費,即支付的勞動成本。勞動成本越低即價值量越小,說明勞動生產率越高,人類的生產能力越強。由于“人與自然是共存、共生、共榮的關系。”因而自然本身既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外在“工具性價值”,又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內在“生態價值”,“善待、保護自然就是關愛、保護人類自己,建設自然就是造福人類;傷害自然必定傷害人類,破壞自然就是毀滅人類自己。”霍爾姆斯·羅爾斯頓把自然的這種價值分為:經濟價值,生命支撐價值,科學價值,審美價值,生命價值,多樣性和統一性價值,穩定性和自發性價值,辯證的(矛盾斗爭的)價值,以及宗教象征價值等并強調,“人們不可能對生命大加贊嘆而對生命的創造母體卻不屑一顧,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這整個源泉—而非只有誕生于其中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大自然是萬物的真正創造者。這個價值的源泉是什么呢?有人認為,自然資源的這種價值除了來自于其本身屬性能夠滿足人類需求之外,還受其數量有限性和稀缺性的制約。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由其內在的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和外在的數量有限性與稀缺性決定。
的確,作為存在物,大自然及其相應的自然資源必然對人有用,從而形成價值(哲學意義上的價值)。也就是說,從哲學意義上來說,價值是屬人的,“就是客體對主體需要的滿足關系。我們說某一事物具有價值,就是也只是因為它能滿足主體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離開人類的利益和需要,我們并不否認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如占據特定生態位的生物)對于維持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絕不能說它們具有什么與人類的需要和利益毫不相干的‘內在價值夕!這些自然事物能夠起到維持生態平衡的作用,因而被人們認為是有價值的,恰恰是因為生態平衡符合人類的利益和需要。倘若地球上根本不曾有人類,那么,即使生態系統再完整、穩定、平衡,又有什么意義呢?或者即使整個生態系統都徹底崩潰了,又有什么關系呢?但是,這種滿足關系是果而不是因,大自然是一個客觀的存在,其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方式、方法、程度等等,都要依賴于人的發掘、賦予和實踐,也就是說,沒有人的勞動,自然的效應是盲目的、間接的,甚至無效的。自然資源的價值還是要回到勞動價值論中來認識。
二、自然資源的勞動價值源泉
自然資源作為人類生存、發展和享受的物質條件,包括兩種情況:一是經人類勞動加工的人化自然資源,二是未經人類勞動加工開發的原生自然資源。由于自然資源本身的效用—存在價值或意義,使人類無法離開自然而獨立存在,馬克思認為,“土地(在經濟學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料,現成的生活資料供給人類,它未經人的協助,就作為人類勞動的一般對象而存在。所有那些通過勞動只是同土地脫離直接聯系的東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勞動對象。例如從魚的生活要素即水中,分離出來的即捕獲的魚,在原始森林中砍伐的樹木,從地下礦藏中開采的礦石……土地是他的原始的食物倉,也是他的原始的勞動資料庫。例如,他用來投、磨、壓、切等等的石塊就是土地供給的……土地本身又是這類一般的勞動資料,因為它給勞動者提供立足之地,給他的過程提供活動場所。所以,必須維持自然資源的存在,那么,如何維持其存在呢?是勞動。“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說來的生成過程,……因為人和自然界的實在性,即人對人說來作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對人說來作為人的存在,已經變成實踐的、可以通過感覺直觀的。一方面,通過勞動開發自然資源,使其滿足人或人類社會的需要,另一方面,還是要通過勞動重置這些被消耗了的資源,以延續其存在,才能保證人類的可持續利用和人本身的持續發展。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和價格不是來自于其本身的價值或價格,而是來自于人的勞動的結果。馬克思曾說“土地不是勞動的產品,從而沒有任何價值”;瀑布和土地一樣,和一切自然力一樣,沒有價值,因為它本身中沒有任何物化勞動,因而也沒有價格…。
從勞動價值論的視角看,自然資源的價值源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直接的勞動耗費。商品價值取決于人的勞動耗費,沒有人的勞動耗費,或說人的勞動支出,就沒有滿足人類需要的物品,也就沒有商品的價值,這是勞動價值論的真諦。“由于加進價值而保存價值,這是發揮作用的勞動力即活勞動的自然恩惠”。“一切商品(包含勞動在內)的價值(實際交換價值),決定于它的生產費用,換句話說,決定于制造它們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那么,勞動是怎樣創造了商品的價值呢?“勞動被使用,被推動,因而工人的一定量體力等等被耗費了,結果是工人筋疲力盡。但是勞動不僅被消費,而且同時從活動形式轉變為對象形式,靜止形式,在對象形式中被固定,被物化。這就是勞動的價值創造過程,也就是勞動的消耗過程,正是人類勞動的耗費,一方面在具體的有形的形式下支出,把生產要素轉化為有形的商品或服務,創造了商品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面,作為勞動的耗費、凝結或物化,作為同質的人類勞動耗費形成了商品的價值。西斯蒙第就曾說:“不管自然恩惠如何大,也不能白白送給人們任何東西;……大凡不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勞動而產生或獲得價值的東西,不論對人類生活怎樣有利、怎樣重要,絕不是財富。馬克思也指出:“機器和自然因素能大大增加一國的財富……但是……它們不能給這種財富的價值增加任何東西。
二是對自然資源的重置勞動耗費。由于自然資源的獨特性質,使其必須不斷地得到重置,即被再生產出來。“無論是可再生資源還是可耗竭資源,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都是有限的。為了維持社會生產的持續進行,消耗掉的自然資源也應該得到補償或替代。其中,可再生資源只有在其利用速度超過再生速度時,才需要人力資本的投人進行強制性恢復;而可耗竭資源則只能依靠替代品的研發來滿足人類社會的需要。因此,重置可再生資源(復原型重置,即把資源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或水平,更新型重置,即重置后的資源強于重置前資源的規模、功能、狀態或水平)和可耗竭資源(替代型重置,即用新的資源代替已消耗的資源)的勞動耗費及其相應的各種投入必然是該資源價值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一切商品,包括自然資源的價值源泉不僅是其直接勞動耗費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其重置勞動耗費的結果。馬克思指出:“價值不是取決于它所包含的勞動或它的生產所使用的勞動時間,而是取決于它能夠被生產的那段勞動時間或者說再生產所必須的勞動時間。“每一種商品(因而也包括構成資本的那些商品)的價值,都不是由這種商品本身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產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這種再生產可以在和原有生產條件不同的、更困難和更有利的條件下進行。如果改變了條件再生產同一物質資本一般需要加倍的時間,或者相反,只需要一半的時間,那末貨幣價值不變時,物質資本價值及利潤加倍或減半。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是在現有生產條件下,再生產資源而消耗的人類勞動決定的。原始自然資源的價值是按照再生產該資源所預期耗費的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決定的。
三、創造自然資源價值的勞動形式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亟需突破的問題
(一)過分的行政依賴
從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系來看,高等教育的實質性管理權,主要集中在政府手中,高等院校自主辦學的張力相當缺乏,政府對高校集權式管理的慣性讓高校產生了對政府的過度依賴。政府集主辦權、管理權、評價權于一體,高校相對缺乏辦學的自和決策權。在辦學定位、發展目標、特色培育等方面,不少高校只需聽命于教育主管部門,高校只需對教育主管部門的計劃負責,這從根本上弱化了高校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一致性,從而失去了應有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相對學術型本科院校而言,其本質決定了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目標、辦學理念、變革思路等一系列問題必須與社會、市場、生產等具有高度匹配性,但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實然狀態與應然愿景還存在較大落差。
(二)稀缺的教育資源
由于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其承載力已達到了最大的負荷,高校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儀器設備與圖書資料有失水準、財務狀況惡化風險增大、教育教學質量下滑、就業供求失衡等使高等教育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當前,在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這些高校多為傳統的大專甚至中專院校升格而成,均具有應用學科少、實驗設備少、實訓場所少、應用師資少、投入經費少等諸多問題。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中,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注重規模發展的前提下,利用有限的人財物力,舉辦高質量的應用型本科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而且這些問題由于教育資源的稀缺,在短時間內無法有效解決。
(三)淡化的教育特色
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用型”作為其本質特征是應有之義。然而我國教育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領域,正陷于“升格式”“擴展式”與“追趕式”的怪圈而難以自拔。在層次上:中專學校想升格為大專學校,專科院校想升格為本科院校;在門類上:單科院校想擴展為多科院校,多科院校想擴展為綜合型大學。在類型上,教學為主型院校想追趕教學研究型院校,教學研究型院校想追趕研究為主型院校。高等院校在升格、擴展、追趕中,越來越失去自我特色,在辦學定位上出現“鐘擺現象”。尤其一些應用型本科院校,本可抓住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機遇形成自己的特色,為國家培養大量應用型人才,但卻都辦成了趨同化的大眾化院校,喪失了發展機遇。
三、生態理論視野下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審視
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內的新生事物,在實踐過程中,難免產生諸多困惑,如果站在生態理論的視域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相關問題予以審視,則能拓展視野和思路。
(一)在“生態位”中找準發展定位
所謂高校發展定位是一所高校根據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需要及自身條件和所處的環境,從學校的辦學傳統與辦學現狀出發,對自身在某一時期在高等教育系統內部分工和協作關系中所處位置和角色特征的選擇,它包括確定高校的類型層次水平及發展方向等[2]。我國高等教育系統,如同復雜的生態系統,如果一所高校找到了自己合適的生態位,則可以獲得合理的資源分配,能達到層級類別分明而減少同質高校的競爭,這樣就能使高等教育呈現較為科學而合理的生態結構,成為生存競爭的潛在動力。當前,參考國際慣例,我國的高等院校可以分為三類,即研究為主型、教學研究型、教學為主型。按照這一歸類方法,應用型本科院校不管是從內涵還是外延來看,其辦學的應然定位都應是教學為主型院校,其人才培養的主要任務應是技術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因而,應用型本科院校如果在辦學中找不到自己的“生態位”,一味與研究型高校展開同質競爭就有可能自取滅亡。
(二)在“多元化”中彰顯辦學特色
按照生態理論的觀點,多元化是生態環境得以保持的先決條件,生態群落之間,由于多元化最后導致穩定性,沒有多元化,就沒有生態系統和生態平衡。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前提是高等教育的多元化,沒有多元化的高等教育就不可能實現大眾化[3]。我國高等教育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實現多樣性發展。高等教育發展多樣性最為主要的表現即為辦學類型,在高等教育系統中,既要有研究型大學、更要有應用型大學。在我國,屬于研究型的重點大學的數量只占普通高校的5%,它們繼續承擔著培養精英———研究型人才的任務。在數量上更多的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因而諸多地方的、新建的、專業的高校切忌再盲目追隨研究型大學的辦學之路,應該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特色,進而在高等教育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中彰顯自己的特色。
(三)在“勝汰性”中培養競爭力
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群之間在競爭中最終取得生存機會且具有種群優勢是一個漫長和艱難的過程,一旦在這個過程中得以生存的物種,均具有了相對的競爭力,這就是生態學中的勝汰理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各行各業都存在競爭并優勝劣汰。在如同生態系統的高等教育系統內,各級各類高校的競爭也時刻沒有停止,要想生存得更好,就必須提升競爭力。對此,應用型本科院校“對于多數大學生而言,大學學業主要還是一種專門的職業性訓練,以滿足多數學生就業的需求。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在研究型與技能型之間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4],這就充分說明,應用型本科院校走“升格式”“擴展式”與“追趕式”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不在辦學的層次、門類、類型上精準定位,就有可能在高等教育這樣復雜的生態系統中失去自己應有的“生態位”。
(四)在“共生式”中尋求發展
“共生不僅是一種生物現象,也是一種社會現象;共生不僅是一種自然狀態,也是一種可塑狀態;共生不僅是一種生物識別機制;也是一種社會科學方法”[5]。應用型本科院校和生態系統十分相似,生態系統內部的共生機制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持續發展有著較強的借鑒意義。應用型本科院校內部的共生機制可以認定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系統內存在內在聯系的企業單位、教育機構以及相關社會主體之間相互補充、協同發展的機制。共生機制的本質是系統內主體間的內在聯系機制,因此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產生與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控制影響共生機制形成的相關因素,構成協調機制、選擇機制、保障機制、監控機制等確保應用型本科院校辦學目標實現的亞機制。
(五)在“整體性”中整合資源
開放性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正是由于開放性把應用型本科院校與外界相連,構成了一個“生態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應用型本科院校不斷地從外界吸收養分,整合資源,發展壯大自己。從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成功案例看,政、產、學、研四位一體的合作范式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最為突出的特征,更是培養本科層次應用型人才的堅實載體。一方面,通過政、產、學、研四位一體的合作范式,就可以將政府機構、生產一線、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等按照各自的職責、優勢給予系統化組合共同培養應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通過政、產、學、研四位一體的合作范式,將有效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以及促進應用性科研技術共同開發和成果轉化等形式的運作。如同生態系統,系統與外部環境不斷地進行能量交換,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與經濟社會文化等生態因子相協調,才能達到外部環境的平衡,實現質與量的轉換。
1引言
根據第五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資料,我國現有林業用地面積26329.47萬hm2,森林面積15894.09萬hm2,活立木總蓄積量124.88億m3,森林蓄積量112.67億m3,森林覆蓋率為16.55%,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48個百分點;全國人均占有森林面積為0.128hm2,相當于世界人均面積的1/5;人均蓄積量為9.048m3,只有世界人均蓄積量72m3的1/8,森林資源狀況和森林環境問題不容樂觀。
雖然從1998年起我國就開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并在“九五”《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中提出:①2010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19%,達到遏制全國生態環境惡化的勢頭;②2030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24%以上,力爭使全國生態環境明顯改觀;③2050年全國宜林地全部綠化,森林覆蓋率達到并穩定在26%以上。但是我國森林資源的建設和保護面臨著現實的困難:森林建設和保護缺乏資金。因此,資金問題也就成為解決森林問題的關鍵。為此,急需建立和完善我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創造可持續的森林生態系統,實現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
2目前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存在的問題
2.1基礎研究薄弱生態價值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難以用貨幣來進行衡量,而且補償對象有時很難準確界定。如何科學準確地界定生態補償標準和對象,成為制約生態補償機制全面實施的一個很重要因素。
2.2補償方式比較單一,沒有建立良性投融資機制資金渠道以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為主,補償的重點為西部地區,而且以重大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及其配套措施為主要形式;投入主要以國家為主,地方投入較少;有限的資金主要以毛毛雨的形式,分散用于各個地區,造成資金的低效使用和浪費。
2.3現行的財稅政策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態補償機制的建立例如,我國現行的資源稅政策,計稅依據是銷售量或自用量,而不是開采量,客觀上鼓勵了企業對資源的濫采濫用,造成了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破壞。
2.4征收和使用方式不合理目前,基本上是采取“搭車收費”的方式,收費和使用主要以部門或行業為界,如水利部門收取水資源費、環保部門收取排污費、國土資源部門收取資源費,部門間各自為政,不能形成合力,也沒有真正實現收支兩條線。其他相關行業和部門的生態環境保護投入得不到補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相關單位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
2.5全國還沒有形成統一、規范的管理體系缺乏有效的監督,資金的收取和利用都存在很大的漏洞。目前許多證據已經證明,國家投入巨額資金的生態建設項目和補償廣泛存在著地方和部門漁利行為,高額的管理成本已經危及到了項目的順利實施。
2.6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我國的《防沙治沙法》、《土地承包法》、《草原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對植樹造林、草地保護作出了明確規定,但約束力不強,法律條款之間存在著矛盾,影響了生態補償制度的實施。如在承包荒山植樹造林的過程中,承包人多年投資造林,好不容易等到成材,但法律不允許種樹人隨意采伐、挖掘具有防風固沙等生態功能的植被,受益艱難,挫傷了當事人投資種樹的積極性。這類事例成了近年來我國北方地區生態建設的典型案例。
3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對策建議
3.1建立健全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生態效益地區轉移支付力度,改進轉移支付辦法,突出對生態地區的轉移支付;設立對重點生態區的專項資金支持模式,將中央因改革所得稅收入分享辦法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對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區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引導省級政府完善省以下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如東部沿海省份向對口支援的西部省份予以各種形式的實物轉移支付(如技術、設備、資產轉移等)和價值轉移支付,東部地區開征生態環境費(稅)設立“西部生態補償與生態建設基金”。
3.2強化生態補償的稅收調節機制調整和完善現行資源稅,增收水資源稅,以解決我國日益突出的缺水問題;開征森林資源稅和草場資源稅,以避免和防止生態破壞行為;對非再生性、稀缺性資源的開發要逐步提高稅率;擴大土地征稅范圍,并適當提高稅率;發揮消費稅在環境保護方面“寓禁于征”的調節作用。
3.3拓寬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資金籌措渠道今后可以繼續利用國債這一有利的籌資手段,解決資金缺口問題。同時可以考慮發行中長期特種生態建設債券或彩票,籌集一定的資金。提供各種優惠政策,鼓勵私人投資到環保產業,爭取在股票市場中形成綠色板塊。提高金融開放度、資信度和透明度及加強投資制度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創造良好的條件以引進海外資金,積極吸引國外資金直接投資于生態項目的建設。
3.4加強生態補償機制的基礎研究工作開展生態保護立法研究,為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提供法律依據。根據我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實際情況,科學確定不同地區的補償標準、補償方式和補償對象;在財政支付能力有限、政府控制力不足的條件下,加強產權改革制度的研究,調動民間參與污染治理和生態建設的積極性,將政府主導型生態治理模式逐步轉變為民間主導型治理模式。
3.5進一步完善生態補償的收費制度逐步擴大排污收費的范圍,提高排污收費標準,加大收繳力度,加強對有關部門行政不作為的監督。積極探索生態補償收費的實踐,制定嚴格的征收標準,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征收的生態補償費應該專款專用,用于生態恢復和補償。積極探索建立生態破壞保證金(或抵押金制度),實施費改稅的政策改革,建立基于市場經濟背景下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4資金籌措方式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森林資源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可考慮以下籌集途徑:
4.1國家財政撥款國內外的成功經驗顯示,財政是充分發揮森林生態效益的物質基礎。生態公益林的受益者是全社會,應由財政支付生態公益林的補償費用。因此,財政投入應是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主要資金來源。國家可通過財政專項補助、事業撥款及免稅的形式,為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提供資金扶持。
4.2征收生態安全保險金建議增設生態安全保險金,對每一從事砍伐、經營木材產業的組織和個人在獲準砍伐資格時,繳納一定比例的保險金,以維護森林資源生態安全,并且在森林資源生態安全出現危機時,可以用此項費用保護管理森林資源。
4.3向受益人收取森林資源生態補償費征收項目可包括:工業用水和城鎮居民生活用水,木材加工、販運、征用、占用林地,狩獵,野生動物養殖、經營,森林旅游,風景區的商業活動等。可考慮從電廠電費、生活和工業用水、森林公園和風景名勝區門票收入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生態補償費。
4.4生態法人公開募集森林資源生態補償基金生態法人可以向社會籌集資金,其來源渠道可以是國際組織、外國政府和國內單位、個人的捐款或援助。
4.5林業部門補償林業部門從育林基金或造林更新費中提取部分公益林補償基金,主要用于公益林的病蟲害防治、護林防火、科學研究等。
4.6發行生態彩票由中央政府授權并下達發行額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通過發行生態彩票的方式,向社會公眾募集森林資源生態補償基金。
5設想
5.1明確森林生態補償的依據森林資源除了具有經濟效益,還具有生態環境效益,森林的建設和維護,需要有一定的費用投入。森林的生態環境效益具有外部性,把這種外部性內化,就需要對森林生態進行經濟補償,這樣才能保證森林資源的持續發展。
5.2明確森林生態補償資金籌集的途徑森林生態補償資金除了國家出資以外,應當根據“誰收益誰補償”的原則,明確其他主體包括個人、企事業單位、其他組織的應繳份額,從而體現了生態效益的社會共享共擔原則。
Abstracts:Ecologytourofagricultureemergedinthe60’sof20century,whichhasthecharacterofvacation,entertainment,demonstration,knowledgeandeducationfunction.Formulateanecology,cultureandtourindustry,Undercertainsocialeconomicscondition,itwillbethenewmodelofagriculturalexploration,whichexploitagriculturallandscape,ecologicallandscapeandfarmlandlandscapedeeplyandoverlappingwithtourindustry.Inthispaper,theconnotationofecologytourofagricultureisadvanced,andempiricalanalysisofZhuhaieco-agricultureS&Tzoneisconducted.Aftersummaryofitssuccessexperienceandoperationmodel,webelieveitisthedevelopmentmodelthatChinawillbeadoptedrecentlyandfuture,anditseffectiverealizationwayis.tosetupEcologyTourofAgriculture.
Keywords:ecologytourofagriculture,explorationmodel,empiricalanalysis
一、引言
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閑、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態文化旅游產業。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消費需求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加上政府積極宏觀引導,及時推出了“黃金周”節假日,為城鄉居民休閑消費提供時間保障,許多工商企業紛紛響應,加大投資力度,抓緊開發生態旅游資源,增加城鄉居民選擇的旅游天地。據統計,我國東部沿海省份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已見成效。如浙江金華石門農場的花木公園,富陽縣的農業公園,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觀園,廈門華夏神農大觀園,上海浦東孫橋現代化開發區等。廣東省已發展80多個觀光果園,每年接待游客400多萬,收入達10多億,有力地帶動了周邊農民致富。
二、生態旅游農業的內涵
1、生態旅游農業的概念
生態旅游農業是以農業生產為依托,使農業與自然、人文景觀以及現代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高效產業。它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僅指用來滿足旅游者觀光需求的農業;廣義的生態旅游涵蓋較為廣泛,主要包括“觀光農業旅游”、“休閑旅游”、“鄉村旅游”、“農村生態旅游”等不同概念,具體講是指在充分利用現有農村空間、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村人文資源的基礎上,通過以旅游內涵為主題的規劃、設計與施工,把農業建設、科學管理、農藝展示、農業產品加工與旅游者的廣泛參與融為一體,是旅游者充分體驗現代農業與生態農業相結合的新型旅游產業。
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第一,要有具備開發農業生態旅游的資源基礎。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旅游觀光農業,必須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觀光開發的農業資源基礎上,從而把農業資源轉化成旅游觀光資源,擴大農業資源的功能。第二,要突破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對傳統農業進行加工和包裝,把農業生產、科技應用、藝術加工和旅客參與農事活動融為一體,成為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經營形態,突破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第三,要以生態旅游為導向。農業生態旅游是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拓廣了生態旅游觀光功能,巧妙利用城鄉各種差異來規劃、設計、組合而引起旅游者消費欲望。使旅游者親身感受和參與現代農業技術與生態農業等大自然情趣,把現代農業及自然資源景觀與旅游資源融為一體,最終達到生產、生活、生態的有機結合,既發展了農業,又保護了環境。第四,觀光農業旅游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伴隨著近年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趨勢,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新興課題,而旅游業以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在此種情況下,經營者迎合當今社會人們追求“個性化”、“生態化”,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需求心理,把兩個領域有機結合起來而成為一個新的項目,是農業和旅游業的進一步延伸,也是農業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2、生態旅游農業的特征
與傳統農業和旅游業相比較而言,生態旅游農業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齊全、雙重效益。生態旅游農業為旅游者提供了一定的鄉村空間,旅游者在景區內觀光、休閑、參與娛樂、品嘗美食。甚至親自勞作,既增長知識,親近自然,又陶冶情操。園區內還可舉辦節日慶典活動,加強游客之間感情交流,傳播信息,增進友誼,縮小差距。企業和農民則通過銷售產品,提供食宿服務和勞務以增加收入。
(2)保護環境、持續發展。觀光農業的建設嚴格按照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的要求進行生產,只允許在殘留有害物質規定標準范圍內適量的使用化肥、農藥,其產品為無公害的、安全、營養的綠色保健食品,大量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生態環境優美,生物多樣性在這里得以充分體現,植被覆蓋率也大大高于一般農區。這種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利用相結合,適當注重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的做法,遵循了農業發展的規律,符合農民的利益,使農業走向一條健康的持續發展道路。
(3)回歸自然、身心享受。工業化的飛速發展導致城市污染的加劇,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使人們的精神日趨緊張,人們渴望親近自然,回歸自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享受。生態旅游農業滿足了城鄉居民的這一要求,它用生態學、美學和經濟學理論來指導農業生產,通過合理規劃布局,自然調節和人工調節相協調,使農業生態系統進入良性循環,具有生產、加工、銷售、療養、旅游娛樂等綜合功能。農業與旅游業的結合不是簡單的轉換,而是把農業中(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漁業等)具有旅游資源部分的功能進行整合發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滿足人們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個性化需求。
(4)科技特色、高效農業。生態旅游農業具有高科技特色,它是“三高”農業的具體體現,尤其在一些大型觀光農業科技園區,大片土地通過平整與規劃,用先進農業技術進行開發,由掌握先進技術的人來管理,造成具有相當規模、各具特色的農業整體,成為具有較高的先進農業技術支持和科學管理手段的新型農業。這種農業不論在優質品種、栽培管理技術還是在農業生產工藝、景觀外形外貌等方面都是棋高一籌,是一般大田農業區無法比擬的,游客在這樣的環境中游覽,不僅賞心悅目,還能學到科技知識,產生深刻印象。
3、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布局原則
(1)因地制宜。農業生產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合季節性,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必須根據各地區的農業資源、農業生產條件合季節特點,充分考慮其區位條件合交通條件,因地、因時制宜,突出區域特色。
(2)盡可能與旅游業相結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區和景點,擴大和增加觀光農業項目,通過相互帶動作用,發展農業與旅游業合一的新型產業。
(3)充分考慮客源市場。發展生態旅游農業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區和經濟發達的地區,這里的人們對觀光農業的要求強烈,經濟條件可能,交通比較便利,發展生態旅游農業的條件比較優越。
(4)必須搞好基礎設施建設。首先搞好交通、水電、飲食、住宿等基礎設施,設計專門的旅店、餐廳、農宿以及娛樂場所和度假村,開發具有特色的農副產品及旅游產品,以供游客觀光、游覽、品嘗、購物、參與農作、休閑、度假等多項活動。
(5)與農村建設規劃相結合。要搞好農村居民點和道路規劃,合理開發和整治土地,改善農村環境,在保留歷史民俗農舍的同時,興建體現觀光特色的農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觀光旅游。
三、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開發實證分析
珠海市生態農業科技園是一個集農業高新技術引進、開發與生產、加工、出口以及觀光旅游為一體的外向型農業科技園。該中心是在原珠海農科所基礎上僅憑5000元流動資金起家,園區現已發展集科研、生產、商貿、旅游、教育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集團化科研經濟實體,2001年該中心的科技創收就達5000多萬元,旅游收入1000多萬元,出口創匯達860多萬美元,成為目前我國最具實力的外向型農業科技園區之一。
1、區位與市場分析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的建設,區位優勢比較明顯。珠海地處富饒美麗的珠江三角洲,陸地與澳門相連,有二個口岸可直接與澳門通關。水路與香港相通,行船只需1小時。離廣州、深圳不到2小時的車程。京珠高速、珠海機場、珠海港、九洲港構成了陸、海、空的立體交通。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地處珠海的城鄉結合部,環境優美,面積廣闊、交通便利,基礎條件十分好,從交通上來說,從園區到市區只有10分鐘車程,并且已開通了公共汽車和觀光巴士,市政府于2002年底修通4車道的旅游景觀路直達園區的門口,交通非常便捷。從地域上來說,園區的核心區2000畝,已成為永久性的農業科研用地并辦妥了征地手續,領取了土地證。市政府還給園區預留了1500畝的土地,可以作為第二期的開發用地。
2、設計景觀的理念分析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在策劃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學、培訓、商貿的概念,即達到“一區多園、一園多用”的目的。園區策劃者認為,旅游的概念很廣泛,只有差異才是最好的旅游資源。人們出國考察或旅游就是看他們從未看過的東西,正如外國人看長城,我們去埃及看金字塔,都常有一種非常想看的沖動。農業科技園區發展旅游業,就在于它可以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不同來顯示出差異,加之把其藝術化處理,就成為非常好的旅游產品。所以,制造差異就可能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市場,并且這種旅游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優勢。
正是源于這種理念,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在建設初始階段。就把旅游的理念融了進去,每建設一個溫室或安排一個項目,他們都考慮到了生態、環保、休閑觀光、教育培訓、商貿銷售等因素。并且做到了園區一邊建設、景點一邊可以開放,2002年該園區就接待了來自我國外的賓客30多萬人,旅游創收超過了1000萬元,占園區總收入的1/4。入園的游客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個市場,人流帶動了物流。園區內生產出來的花卉、種子、種苗、果蔬,就地成了商品。并且這些商品的銷售價格都高于外邊的市場。比如,該園區在溫室里栽培的小番茄,一般來說,農貿市場銷價為5元/斤,而在園區內則可銷售到15元/斤,客人不嫌其貴,就在于它是一個特殊的旅游產品。游客一般都有花錢的心理準備,但一定要花得開心,所以只要產品的質量好,加上銷售的方式奇特,他們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該園區栽培的番茄不是摘下來賣,而是長在溫室內,掛在藤上賣。如果一家三口來旅游,小孩子都樂意到大棚去摘番茄了,一邊摘一邊吃,一直到摘了滿滿的一袋才罷手。而父母看到小孩如此投入,心里也樂開了花,再高的價格也會買,這正是體驗經濟的所在。可見旅游開發,必然會帶動商貿的發展,真是一舉三得。
3、開發生態旅游農業資源的策略和措施
(1)更新策劃理念,走企業化、市場化發展之路。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根據自己的地域優勢和產業優勢以及園區所擁有的有利條件,在主導產業上選擇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設施生產,在策劃的理念上注入了旅游、休閑、示范、教學、培訓、商貿的概念。把差異作為最好的旅游資源加以開發,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的不同顯示出其差異,達到開拓市場的目的。
(2)產學研緊密結合,多層次、多元化發展。一方面,園區自身就是一個農業科技研發、產業化拓展的孵化器,通過其示范、推廣和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千家萬戶的農民進入了產業圈。另一方面,園區也積極的與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聯合開發高新技術。
(3)以科技為本,優化資源配置。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經過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發展優勢,確定了獨具特色的科研發展方向、主導產品和技術定位。在技術定位上實施自有技術與引進技術相結合的戰略,注重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在主導產品上發展本土品種與引進西洋品種相結合,既不斷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種,也不斷從國外引進新品種,為園區設計獨特的生態旅游景觀提供了技術支撐。
(4)建立配套完善的旅游設施。利用設施農業和先進的生產模式,種植瓜果、蔬菜、花卉等近1000個品種,創造出新、奇、特的觀光效果,并配套建立了相應的旅游設施“農科之窗”、“荷塘觀賞”、“八卦田園”、“野菜園”、“水車陣”、“垂釣走廊”、“珍禽園”、“沙漠植物園”、“心靈茶莊”等一大批集科研、環保、生產、旅游于一體的生態園林景觀,吸引了大量的境內外游客。
四、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開發的經驗與啟示
1、理念創新。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從籌建就樹立了“差距產生效益”的新理念,并認真思考如何尋找和利用差異來改造傳統農業。他們通過尋找自然資源、農業產業、區位優勢等方面差異點來營造新的生態旅游景觀,打造園區獨特的品牌。例如園區于2000年元旦至春節在園區成功舉辦珠海首屆南瓜文化藝術節,展示了全世界數百個珍、奇、特、新的南瓜品種,大的如大鼓,重達100多公斤,小的如雞蛋,輕才20克,黃、白、紅、綠、青、藍、紫七彩繽紛。進入南瓜園仿佛進入了南瓜大千世界、南瓜的藝術殿堂。南瓜節開幕一個月,創下門票收入130萬的記錄,由此也帶出了一個新的產業——觀賞玩具南瓜規模化生產。這樣通過理念創新,運用農業高新技術開發新品種,利用生態學和景觀學原理精心設計各種差異化的景觀和景點,打造出一個融“自然美景、現代科技、人文情懷”的生態旅游區,豐富和發展了農業和旅游的內容和新領域,找出一條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道路。
2、制度創新。一是科研管理體制創新。首先,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打破傳統立項方式:不搞純理論的基礎研究。其次,科研立項與市場供求密切結合,由市場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第三,完善對科技人員和項目承擔單位的激勵制度,對于課題成果的產業化效益,實行“技術折股,按比例提成”的激勵機制。第四,建立起課題組成員課題研發的風險金制度,以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率。二是用工、分配體制創新。該科技園區作為事業單位,存在多種形式的用工制度(如編內人員由財政負擔工資,編外人員由企業自收自支)。通過大力提倡績效工資,形成報酬級差,混淆用工身份,建立崗位津貼和獎勵制度,對承包部門實行“定職能、定崗位、定編制、定工資總額”的“四定”改革,將津貼和獎勵與個人的工作崗位和業績掛鉤,按勞分配,多勞多得,拉開檔次,園區內崗位競爭意識、危機意識得到進一步的強化,使該園區逐步向現代企業用工制度方向邁進。
3、組織創新。珠海農業科技園內實施的是一種將科研、生產、示范推廣、科普教育、觀光旅游及貿易緊密結合的戰略。因此在園區的組織結構上也具有其特殊性。具體組織架構如下:
一是園區運作的管理機構。珠海農業科技園建立了園區辦公室,負責統一協調園區的各項工作,包括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對外聯絡、招商引資、項目監督、后勤服務等管理工作。
二是科學決策的專家機構。農業園區的運作還必須建立各類專家決策機構,以對園區的重大項目進行咨詢、決策。珠海農業園區采取緊密型的專家依托機構與松散型的專家群體相結合的方式。如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建立了較為緊密的業務關系,把廣東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中山大學、珠海大學園區作為技術依托單位。在重大項目的申報、規劃、實施之前,均要征求這些院校專家的意見。而對于一些階段性或臨時發生的問題、項目,則采取專家會議或專項邀請專家具體解決實際問題的做法。
三是項目創新的研發機構。珠海農業科技園區是以名優花卉、特色蔬菜、南亞熱帶水果及觀光農業為主導產業的園區,因此設立了與項目相關的研發機構,如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組織培養研究室、育種中心、蔬菜研究室、觀賞植物研究室等,負責園區內各種技術攻關、產品開發,并完成國家、省、市各種科技攻關項目。
四是項目實施的企業管理機構。珠海農業科技園區設立了生產部、設計部、綠化工程部、餐飲部、旅游部銷售部等機構,專門負責產品的開發、項目的承接、實施和運作,是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的部門。主導產品的技術支撐來源于研發機構,實施部門視為生產性機構。
五是成果推廣的網格系統。園區設立了技術推廣部,主要任務是推廣、普及農業高新技術,配合當地農業部門抓好各項農業技術服務工作,同時組織科技人員深入項目區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及時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同時還在當地的農業產業區建立示范基地,從產前提供種苗、產中指導、產后回收產品,實行一條龍服務,解決了農民的技術、資金和市場問題。
六是科普教育的培訓機構。園區建立了培訓機構,一方面采取各種形式對農民和農業技術干部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確保各項高新技術措施在生產中得到落實,也負責對來園區學習、參觀學生的農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同時還與珠海市電視大學、珠海市職業中學聯合開辦了園藝花卉大、中專班,為當地城市美化培養中初級技術人才。園區現在不僅是科研、示范的基地,同時也是“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廣東省德育教育基地”、“珠海市農業科技干部再培訓基地”、“珠海市中小學生的農科教實踐基地”等。
七是市場接軌的營銷網絡。園區在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成立了永源公司、金波公司、生力公司及銷售中心,專門負責國外市場的開拓,各個產品均形成了銷售的網絡,為中心的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2002年園區的出口創匯達860萬美元,年旅游收入達1200萬元,生產性收入達4000萬元。
4、科技創新。科技是園區發展和壯大的動力源泉,園區非常重視科技創新工作。
一是確立主導產業,發展與之相關的技術和產品。通過對珠海區位優勢、氣候優勢、資源優勢及市場需求的認真分析,珠海農業科技園區確立了以名優花卉、特色蔬菜、優質種苗和觀光農業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方向,并以此為目標建立相關的農業技術體系。由于主導產業和相關技術體系的建立,促使珠海農業園區的發展目標明確,各個主導產品均按既定目標實施。如:名貴蝴蝶蘭在園區的年生產量已達120萬盆,組培苗達300萬株,成為國內最大的蝴蝶蘭生產基地之一,成為園區強大的經濟支柱。
二是實施自有技術與引進技術相結合的戰略。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認識到國際市場競爭的嚴峻性,不僅注重開發具有自有知識產權的技術,如甘茶蔓高產種植技術、保健植物加工技術、名優花卉的優質高產技術等,同時還不斷引進和發展國外先進的技術和手段,如無土栽培技術、設施農業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細胞工程技術,形成了在國內外均具有競爭力的技術資源體系,為技術創新奠定了基礎。
三是發展本土品種與引進西洋品種相結合。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近幾年一方面不斷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種,如本地南瓜、豬籠草、樹仔菜、荔枝、龍眼等,也不斷從國外引進新品種,并進行試驗、篩選、鑒定,確定了一系列蔬菜、花卉、水果名優品種,為加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實現產業化提供了豐富的品種資源,也為園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提供了廣泛的資源。在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珠海高科技農業園區送展的產品一舉奪得廣東省瓜果類金、銀、銅三個大獎,在第四屆中國(廣州)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上,珠海園區設計建設的“奇異瓜果園”獲得“室內藝術園景設計大獎”,種植數個特優品種獲得園林精品的單項金獎、銀獎和銅獎等殊榮,說明園區在品種的研究上處在國內同行的先進水平。
四是短期性項目與長遠性項目相結合。如近兩年珠海農業高科技園區根據市場的需求,在春節、國慶節、元旦等重大節日時,引進種植了郁金香、百合等花卉產品,獲得了時效性的經濟效益。同時,園區也十分注重與園區科技的長遠發展規劃和目標緊密相關的項目,它們或許短期內見不到效益,如:組織培養、育種、基因工程等是一些投入大、收效慢的項目,但它卻是園區發展最具生命力和創造性的部分,因此,珠海高科技農業園區每年投入近百萬元用于該類應用基礎項目的研發,現在各類名貴花卉的無性繁殖系統和各種樣品的分析測試手段已經建立,為園區科技發展儲備了充足的項目。
五是完善科研設施,努力創造項目實施的設施條件。要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農業技術和品種,就必須擁有與人才、項目相適應的先進儀器設備,以確保項目的高質量、高水平和高效益。近年來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投入了300多萬元,購置了國際一流的儀器設備,建立了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組織培養室、分析測試室,形成了在珠三角乃至全國農業園區具有競爭優勢的實驗設施,為吸引人才、實施項目、創立品牌奠定了設施基礎。
六是建立科研+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科技推廣體系。為了實現園區這一目標,珠海農業科技園經過幾年實踐,摸索了一條科研+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模式,即將基地建立在珠海斗門農民的土地上,實施產前提供種苗、肥料、農藥,產中指導農民技術,產后回收產品的一條龍服務,將科研成果、技術、種苗與農業生產和市場緊密結合,形成規模化的農業產業鏈,用科技和市場帶動農民致富。目前該基地已經將綠色蔬菜出口到澳門及珠海市的各大機關、超級市場,創造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七是重視信息系統的建立,隨時掌握科技的發展趨勢。珠海農業科技園在信息系統的建立上,不僅注重國內科技期刊和資料的收集,建立了園內圖書資料室、科技檔案室,還為各個職能部門、主要科技人員均配備了計算機,充份利用國際互聯網系統搜集國內外科技信息,同時還建立了園區自己的農業科技網站,這些均為科技資源的搜索、電子商務的運作、項目的國際化奠定了信息資源的基礎。
5、模式創新。通過幾年的實踐,珠海農業高科技園區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摸索出了一套混合型的管理模式,即在園區的管理上,有民營企業的做法;有外資企業的管理;還有領導的個人魅力和格化的管理。為此,稱之為“混合型”的管理模式。
一是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管理模式。珠海農業高科技園區在宏觀管理上,注重分析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及時調整經營戰略;在重大科研項目上對人財物進行宏觀調控,集中有限的資金,進行投入、集中的打殲滅戰。在微觀上按照市場規則進行運轉,采取目標管理,放權讓利,各自經營實體實施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政策,充分調動了園區企業和員工的積極性。
二是充分發揮機制靈活的優勢。園區借鑒民營經濟機動靈活,果斷決策,管理到位的管理優勢,為我所用,提高效率。這一管理模式對領導層、決策者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園區領導們敢于負責,善于拍板,不錯過任何機會,給投資者十足的信心和優質服務,有利地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如該園區領導們在與臺灣商人談判合作規模化開發蝴蝶蘭花項目的過程中,無論對方提出什么問題,馬上作答。雖然投資額在1000多萬以上,但只用了2小時便簽訂投資協議,一個星期后開始興建,三個月開始產出,速度之快,連臺商都感意外。
三是注重吸收國有企業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優勢。在吸取民營企業管理先進經驗的同時,同時注重吸收國有企業好的管理模式。國有企業組織健全,規范經營,依靠群眾,充分發揮黨團、工青、婦衛等組織的作用,強化各部門的功能,特別是把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來抓,這些都是農業科技園在管理上要借鑒和吸收的。
四是注意是借鑒臺資企業的管理模式。臺資企業具有很強的管理優勢,他們在管理理念上比較先進,完全是按照現代企業的要求,制訂出既先進、又科學的管理制度。臺資企業注重市場調查預測、控制成本核算、保證產品質量、做好售后服務、重視人的作用。這種經營策劃的理念值得學習。如園區在與臺灣商人合作生產蘭花的項目運作過程中,確實學習到了臺商的精明能干,信息靈通,善于控制成本,精于開拓市場、敢于大膽投入,市場占有率高等先進的管理方法。
五是充分發揮領導集體或個人的人格魅力。要管理好一個園區,還應強調領導或領導集體的個人魅力和人格化的管理,樹立領導威信很重要,企業員工對他的主管有點崇拜也并沒有害處,但不應搞個人崇拜。當然,領導的威信或他人對你的崇拜都應建立在領導的個人魅力、人格化的基礎上,即領導政治上的成熟、業務上的精通、懂得領導藝術、率先垂范、關心同事、以人為本,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整體,什么樣的困難都可以克服。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創出了品牌,創出了效益,走出了一條特色的路子,這無疑與領導層的威信有著很大的關系。
五、結論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根據自己的地域優勢和科技優勢以及園區所擁有的有利條件,在策劃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學、培訓、商貿的概念,把差異作為最好的旅游資源加以開發,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的不同顯示出其差異,選擇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設施生產作為主導產業,走出一條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新路子,并通過其示范、推廣和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千家萬戶的農民致富。這一案例的實證分析表明:一通過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可以產生獨有的農業要素差異,可以發展為新型的特色主導產業;二適應消費層次的深化和生態保護的需要,農業的性質發生巨大變化,它已經成為具有多功能性的產業,農業將成為體驗經濟的主導產業;三有效的經濟組織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科技園區作為現代農業和旅游業交叉的載體,是一種新型的經濟組織創新,它將成為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主流。四是人力資本由于其在思想理念、信息資源、現代管理、風險投資等方面的優勢,將在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參考文獻
1.郭煥成等:觀光農業發展研究,經濟地理,2000(2)。
2.盧云亭等:觀光農業,北京出版社,1995年10月。
1.2浮游動物數量的變化試驗實施后,浮游動物不但在種類上發生了變化,而且在密度和生物量上同時也發生了變化,表2是浮游動物密度及生物量的統計情況。浮游動物的密度從試驗開始時的1736個/L,逐步下降到試驗后期的100個/L,下降了94.2%。浮游動物的生物總量由1.75㎎/L,下降至試驗后的0.418㎎/L,下降了76.1%。
1.3浮游動物各種類的生物量變化試驗區內總生物量發生由大向小變化,但是浮游動物內原生動物、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的生物量變化各有不同,圖1是各種浮游動物的生物量變化曲線圖。根據圖1,可以看出原生動物、輪蟲、橈足類的生物量在試驗期間呈現下降趨勢,但是變化幅度不大,但是枝角類的變化比較大,出現跳躍式波動,低時0.1mg/L,最高時達到17.2mg/L,最高時生物量占了浮游動物總量的97.3%。
2結論
通過對生態修復技術實施過程浮游動物的監測數據分析表明,生態修復技術的實施直接影響浮游動物的組成,并影響水體的水質狀況。
2.1生態修復技術是水體富營養化防治的有效方法,對水質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根據李明德提出的判斷標準:生物量>1mg/L屬于中營養型水體,<1mg/L屬于貧營養型水體。生態修復前浮游動物生物量為1.75mg/L,大于1mg/L,屬于中營養型水體;生態修復實施后水體浮游動物生物量0.418mg/L,屬于貧營養型水體。也就是說,實施生態修復技術可以將水體從中營養型的水體提升至貧營養型水體。
《黃帝宅經》曰:“地善,苗旺盛;宅吉,人興隆。”短短十個字就完全道出風水學的精髓。風水從字面上來理解,“風”是流動的空氣;“水”是大地的血脈,萬物生長的依靠。有風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氣,萬物就能生長,人群就能生活。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正因為有了空氣與水和適宜的溫度,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所以,“風水”一說也有正確所在,正因如此,“風水”在現代建筑中仍然被人們重視。
1建筑風水之風
建筑風水之風是指空氣的流動,古人看風水要看住宅周圍是否有風吹過,眼前豁然開朗,并無高山阻隔,以斷風脈,也不宜風力過猛。風宜徐來,最理想的居住環境應有柔和的輕風徐徐吹來,清風送爽,才符合居住之道。優化建筑布局,提高住區的風環境質量,達到夏季通風良好。而在冬季,住區局部最大風速不超過5m/s,建筑物前后壓差不大于5Pa,減少冷風滲透。風應該在平流層范圍內,而不宜有產生紊流或渦流的大風。應該確定一個風速對人體長期健康影響的標準,也是我們現代人為了自身的健康應該考慮的,因為強旺的風以及攜帶的灰塵等是可以直接影響人的健康的。
一般來說,新風量越多,對健康越有利。國內外許多實驗表明,產生“病態建筑物綜合癥”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風量不足。新鮮空氣可以改善人體新陳代謝、調節室溫、除去過量濕氣,并可稀釋室內污染物。室內新風量根據二氧化碳的含量來確定,這是大多數國家使用的基本方法。二氧化碳與人體的新陳代謝有關,可以作為室內空氣新鮮程度的指標。據統計,人每日吸入的空氣量約為10m3。一般來說,保證每人每小時有30m3的新鮮空氣,則室內二氧化碳的含量可控制在0.1%(體積分數)左右。
躺在椅子上,沐浴著和煦的微風中,把所有的勞累和煩惱的拋開,隨風而去,這樣的生活應該很愜意了。
2建筑風水之水
水―宇宙萬千生命因它孕育而來。人類因水而有了生命,城鎮因水而繁榮。建筑活動中對自然水環境的研究和利用,從古代就已經開始了。仰韶文化時期聚落的選址已經有了很明顯的“環境選擇”的傾向,其表現主要有:(1)靠近水源,不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2)位于河流交匯處,交通便利。(3)處于河流階地上,不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襲。在古典園林中水作為一種建筑要素被廣泛的采用,并得到發長和傳播,確立了建筑空間水要素的重要地位。
現代建筑中,由于寸土寸金,所以并不是每家都能有一大片水,更多的是在小區內有一池塘或噴泉。噴泉的活水發出的聲音,親切而自然,也能對人產生積極的影響,“潤萬物者莫潤乎水”。流水至柔而善,可輕易流過路徑上各處的障礙,而涓涓細流的汩汩之聲很具撫慰性,有助于令住戶度過漫長的人生路里的崎嶇坎坷。還有不少住宅都配有游泳池,游泳是最好的健身運動之一。在風水上,常與水親密接觸,能為身心注入水的特質舒緩緊張的工作壓力和疲憊的身心,有助于提高思維的柔韌性。除了運動的功能外,一大池水可以給干燥的空氣帶來水分與濕潤。國際上的豪宅無不擇水而建,中國自古也有擇水而居的傳統,此外,水景還迎和了人們親近自然和對健康的追求,水景的生態效益和給人心靈帶來的共鳴與愉悅也是不言而喻的。
3建筑風水之陽
中國地處北半球,陽光終年由南照射,自古以來,人們都以坐北朝南之勢建房造宅,以求能沐浴在溫暖和煦的陽光之中。陽光、空氣、水,生命組成重要元素,陽光在現代建筑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甚至以光為裝飾。陽光感在小區環境景觀中的體現則更為直接,環境作為小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對自然、陽光的渴望都直接反映在對環境景觀的要求上,小區中的環境景觀有別于自然環境,它是一種抽象化的自然,陽光作為自然要素之一,在這樣特定的場所中,與人、建筑發生著關系,通過小區內小環境,讓人感受到它的存在。讓人能感受陽光,聆聽風聲、雨聲的場所,滿足現代人生理、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渴望,使人們從日常生活的疲倦中解放出來。讓人充分與陽光、自然相交流,達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和諧統一。
為了使陽光能夠照射到家里。房屋日照間距的要求,是使后排房屋在底層窗臺高度處,保證冬季能有一定的日照時間。房間日照的長短,是由房間和太陽相對位置的變化關系決定的,這個相對位置以太陽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表示,它和建筑物所在地理緯度、建筑方位以及季節、時間有關。通常以當地冬至日正午十二時太陽的高度角,作為確定房屋日照間距的依據,日照間距的計算式為:式中L為房屋間距(日照間距),H是前排房屋檐口和后排房屋底層窗臺的高差,α為冬至日正午的太陽高度角(當房屋正南向時)。在實際設計工作中,房屋的間距,通常是結合日照間距衛生要求和地區用地情況,做出對房屋間距L和前排房屋的高度H1比值的規定,如L/H1=0.8、1.2、1.5等等。在高緯度地區和農村,日照間距要求可大些,L/H1常取1.5~2.0,即房屋前后的間距是房屋高度的1.5~2倍。低緯度地區在1.2~1.5左右。城市用地很緊張,日照間距往往達不到日照衛生要求,但一般要求不小于1,但實際情況中,許多僅有0.8甚至更少,這種住宅狀況是不利于人體健康的。陽光中的可見光譜有各種顏色,在陽光下,能夠讓人感受到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
參考文獻
[1]黃一真.現代住宅風水[M].西安:陜西旅游出版社,2005.
1.2生態農業與景觀的結合利用自然的田園農業生態景觀等環境資源,引用科學技術加以引導發展,形成一系列的從農業景觀、鄉村景觀等的景觀效益,到鄉村文化、休閑觀光、農家樂體驗等的社會、經濟鏈條,帶動塌陷礦區的整體發展。而環境生態綠化是隨著現代環境意識運動的發展而注入景觀規劃設計的現代內容,它主要是從人類的生理感受要求出發,根據自然界生物學原理,利用陽光、氣候、動植物、土壤、水體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創造令人舒適的良好的物理環境。
1.3特殊的產業景觀效益采煤塌陷地作為一種采礦跡地有著礦區特有的景觀內容,包括排土場、矸石地、廢棄的工業廠區等。同時,大大小小多塊沉陷地,加之當地的水熱條件,因此形成了大面積的積水區。而對于這些積水區,可以從水資源利用的角度,對其進行改造發展。
2蘄縣鎮白陳村概況
2.1自然條件宿州市蘄縣鎮屬于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土質系沙土、黑土、青白土。現有林木多為人工營造的次生林。主要為桃、蘋果、泡桐、楊樹等人工栽植的夏綠林,和小麥、玉米、高粱、大豆、山芋、棉花、油菜、花生等栽培作物,以及當地的鄉土植物。蘄縣鎮為歷史上黃泛區的淤積平原,區內地勢平坦,河網密布,溝渠縱橫。處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降水量在800mm以上。地下水儲量除消耗于潛水蒸發和農田灌溉外,其余仍儲存在地下。受冬夏季風強弱影響,降水年際變化較大,容易造成旱澇等自然災害。
2.2社會經濟狀況蘄縣鎮白陳村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南部,與市區距離較近,四周均有村鎮圍繞,是安徽省最好的優質煤產地,目前有蘄南煤礦和蘄東煤礦兩大煤礦區。蘄縣鎮白陳村是一個耕地面積大,水資源豐富的農業耕作區。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有農業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等。
2.3塌陷礦區現狀成因蘄縣煤礦采用地下開采方式,采用分段空場法和房柱法回采嗣后填充的采礦方法,只確保了頂板不發生大規模的巖移和崩塌,但這造成了該地區地表大面塌陷、下沉。
3塌陷礦區帶來的系列問題
3.1影響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該地區煤礦地下采礦結束時,原煤層不存在,造成了地表塌陷,破壞了地表土壤和地表植被,使得農地塌陷影響農作物的生長,直接影響當地農民的收入,人地矛盾凸顯。而且地表塌陷影響當地居民的住房安全情況,破壞建筑物、居民住房以及部分基礎設施,同時也對礦區周邊的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3.2塌陷地積水,出現洼澇由于該地區夏季雨水較多,冬季積雪融化,加之塌陷地地表下沉使得塌陷地的海拔地形低于周邊地區,因此極易形成洼澇的情況,這也造成了該地區夏春季時出現夏汛與冬汛,農民的農產品與住房受到損害,直接影響到人們的家庭經濟收入等,給當地的居民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3.3煤礦開采帶來的地表問題煤礦開采后,產生各種地表問題,水土流失,土壤有機質含量大量流失,導致土壤硬化。煤礦開采活動擾動了地表、破壞農田植被和耕地,減少了區域內農作物覆蓋率,自然植被數量減少。區域內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植被如地表草地塌陷后,地面破裂,即使沒有被雨水沖刷,表土仍被破壞,對土壤的理化性質有不利影響,直接影響到地表植物的栽培與生長。
3.4煤礦開采對水環境的影響煤礦目前所有外排水(主要是坑內涌水)均采取了相應的處理措施。其中礦坑涌水經沉淀處理后排出,生活污水采用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處理后外排,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量。但塌陷水域內依然存在有機物含量多,耗氧量大,有機物污染狀況較嚴重的狀況。
4白陳村塌陷區修復規劃
礦區生態修復是指對采礦引起退化的礦區生態系統,通過重整地形和表土,采取植被和其他適宜的土地利用方式,恢復其生態平衡的過程。在白陳村塌陷礦區修復規劃,結合景觀與生態的理念策略,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與社會經濟狀況,滿足農地復墾的同時力求最大程度改善當地環境狀況,促進生態、社會、經濟效益同發展。
4.1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實現景觀轉變在進行白陳村的塌陷礦區修復規劃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局限于這一地塊的規劃,而應將其放在與全鎮、全市的整體影響中進行思考。若將塌陷地定位于為城市提供一片凈土,將水產養殖與景觀開發相結合的水塘,林草植被保護與園林景觀林地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整治塌陷區與積水區,并將農林景觀納入生態規劃,增加該地區的景觀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可實現白陳村塌陷礦區的景觀轉變與生態改善。
4.2水產養殖與景觀開發相結合白陳村獨特的水熱以及地形條件使得該地區有著相當面積的洼澇地區和積水區,而對于這種情況,當地有些農戶已經就近實行河塘養殖,種植蓮藕、魚或水產品及水禽等。在此基礎上,當地有關部門可以進一步組織當地居民進行水域景觀規劃,以整塊的水域為面,以在水域周邊設置的游步道為線,中間穿插各色景觀小品或當地特色景點等,建立水景觀賞區,形成獨特的鄉村水域景觀風貌,使市民能夠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僅可以發揮其經濟效益、還可以更好地提高環境效益。
4.3林草植被保護與園林景觀林地相結合的發展模式礦區景觀生態規劃設計的理想目標是建立一個協調、穩定、效益好的景觀生態系統。理想景觀生態系統的建立,首先是其功能的完善和協調,景觀生態系統的基本功能包括環境服務、生物生產及文化支持功能三類,景觀生態規劃就是要保證這三大功能的實現。白陳村的原生林地,可以根據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規劃原則形成規模、高效的防護林地種植,在保護該地區生態環境的同時,發展經濟林及農業經濟,彌補塌陷礦區景觀綠化風貌不足的缺陷。白陳村對于塌陷地的處理辦法,絕大部分是當地有關部門或農民自發進行復墾,主要以種植小麥等農作物為主,也有少部分人工栽植的夏綠林。因此在對原生林地保留的基礎上可以進行植物景觀規劃設計,以本地鄉土樹種為基調,配合景觀小品和觀賞樹的點綴,使其成為一個個具有觀賞價值的游園;將各個原生林地又連接成綠化帶甚至于綠化面,增加其生態景觀效益。同時可以在林地周邊配合規劃建設觀光采摘農園、農家樂、休閑農莊、漁業設施等,開發現代服務產業場所,改變當地經濟結構單一的發展模式,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態質量和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健康消費、綠色消費正成為人們的消費主流。發展生態農業,不僅能夠解決長期以來粗放的農業生產方式帶來的資源短缺、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等問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是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2004年涇縣被列為省級生態農業建設示范縣。經過幾年的建設,涇縣生態農業有了一定的基礎,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一些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問題還有待解決,需進一步完善措施,加快發展。
1涇縣生態農業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涇縣縣委、縣政府非常關注生態農業發展,確定了“生態立縣”的發展目標,2005年11月,《涇縣生態農業發展總體規劃》通過省農委組織的專家組論證,2006年4月涇縣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批準實施,從制度上保證了涇縣生態農業建設的實施,使涇縣在生態農業建設工作中呈現出了認識上逐步統一、治理上逐步科學、投入上逐步加大、速度上逐步加快的良好局面。
1.1農產品質量穩步提升
以農業標準化生產、農業投入品監管、生產環境和農產品質量跟蹤監測等環節為重點,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行動”,對農業面源污染進行綜合治理,通過嚴禁高毒、高殘留農藥使用,推廣平衡施肥技術、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病蟲草綜合防治技術等一系列措施的使用,化肥使用強度由2004年的325kg/hm2降為2006年的295kg/hm2,病蟲綜合防治率由2004年的45%提高到2006年的60%,農膜回收率由2004年的20%提高到2006年的25%,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38.8%提高到2006年的49%,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74%提高到2006年的80%。至2006年,全縣建成標準化農產品生產基地15個,面積1.7萬公頃,其中2666.7hm2茶園被授予全國綠色食品(茶葉)原料生產基地達標縣,有16個農產品取得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質量認證。2006年在全市率先推行農產品產地編碼卡試點,制定農產品生產技術及操作規程9部,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室,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年均抽檢樣品500份,合格率97%。
1.2農業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通過實施“國家公益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長江防護林工程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全縣林業用地面積達到14.2萬公頃,有林地總面積12.8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5%;圍繞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完成綜合治理面積3800hm2;制定實施了《涇縣土地資源利用發展規劃》《涇縣礦產資源利用規劃》,對無證開采礦企業實行了關停并轉,涇縣的礦產資源和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1.3畜牧業和農村沼氣建設發展加快
畜牧業作為我縣農業發展的支柱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2005年涇縣畜牧業總產值達到3.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0.5%,農村沼氣新能源建設日新月異,至2005年底全縣共建沼氣池586口。新農村建設示范村16個,其中查濟(星吾公)村被列為農業部鄉村清潔工程建設示范村,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在全市處領先地位,綜合利用率達到49%,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民生活質量同步改善和提高。
1.4龍頭企業成為引領生態農業建設的典范
一批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農業企業開始涉足生態農業建設,為生態農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如以種、養、加為一體的安徽祥泰公司,開發荒山荒坡種植青梅67hm2,建起了集林、果生產加工、生豬養殖、沼氣建設和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園。
2存在的主要問題
涇縣生態農業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一是破壞生態的現象依然嚴重,部分基層干部群眾生態意識、責任意識不強,化肥、農藥使用嚴重超標,亂砍濫伐林木、亂占濫用林地資源的現象屢禁不止。二是體制不順影響生態農業發展。生態農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由于涉及多個部門,工作上缺乏協調,職能上存在交叉。三是生態建設投入不足,雖然縣財政在生態農業建設上投入逐年加大,但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
3對策與建議
生態農業建設能夠實現農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重功能,代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根據建設要求和發展方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
《涇縣生態農業發展總體規劃》己批準實施,要嚴格按照規劃目標組織實施,減少隨意性,做到整合資源、統籌發展。要建立生態農業建設專門機構,明確職能部門的責任,加強對生態農業建設的指導和監督,做好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形成生態農業建設的強大合力。
3.2拓寬融資渠道
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保證財政預算逐年增加,遵循市場規律,發揮政府投入的導向作用,采取財政貼息、投資補貼等手段,引導社會資金,投資生態農業,逐步形成政府投資為導向,農民與企業投入為主體,信貸投入為補充的市場化、社會化、多元化的生態農業建設投入新機制。
3.3抓好示范點建設
生態農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在點上求突破,在質上求提高,要以點帶面逐步推廣。結合涇縣的環境特點,重點做好生態農業示范園區試點建設,開發觀光農業,完善服務功能。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生態農業建設中的示范帶動作用,為生態農業建設的整體推進提供經驗。
3.4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