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7:3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經典音樂賞析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素質教育
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主要內容,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和諧、健康發展,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思想交流、品格完善和性情陶冶,是高職院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必須充分認識音樂教育在高職院校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高度加強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現狀
當今大學生能夠認識到音樂教育對自己全面素質提高及身心健康所起到的良好促進作用,大多數學生對學習音樂十分感興趣,認為大學生應具有較高的音樂水準。但因受教學條件、課程設置、師資力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各校開展音樂教育的情況不盡相同。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開設了音樂欣賞必修課,有的開設了選修課,只有一至二個學期,是非常有限的學習。如今電視、網絡、廣播等媒體發展迅速,每天為學生傳遞著最新的各種資訊,包括各種音樂的傳播,基本上是流行音樂一統天下的局面。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能對流行歌星的身高、血型、嗜好等個人資料倒背如流,成為不折不扣的地道的“追星族”,對一些流行歌曲能流利地哼唱,但對中外音樂家的經典作品和民族音樂卻知之甚少。這種現象對高職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和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長期以來普遍不受重視,其根本原因在于過去我們總是一味地向高職院校學生強調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重要性,而忽視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重視專業知識課程的設置和專業實驗室的建設,而輕視學生音樂課程的設置和音樂教室的建設。因此,加強和改革高職院校音樂教育,需要高職院校的領導、教師和學生轉變觀念,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適應時展需求的人才的高度,充分認識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高職院校開展音樂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在高職院校有效開展音樂教育,必須將音樂教育納入課程體系,通過音樂課程教學,使高職學生具備起碼的音樂常識,同時要通過多種途徑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音樂教育活動,使音樂教育真正面向全體高職學生。根據多年從事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工作的經驗,筆者認為,對高職學生實施音樂教育應該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科學設置課程,將音樂欣賞課作為對高職學生實施音樂教育的主陣地高職院校應根據具體情況,科學合理地安排課程,使用規范的教材和教學大綱,將音樂欣賞課作為對高職學生實施音樂教育的主陣地,系統地向學生傳授音樂知識和技能,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音樂常識。
1.在音樂教育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崇高的愛國情感。愛國主義是人對于自己祖國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都說當今80后、90后的學生愛國意識淡漠,這更要求音樂工作者必須在音樂教育活動中通過音樂作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唱革命歌曲,欣賞愛國主義音樂作品,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如讓學生欣賞青年鋼琴演奏家郎朗在天安門廣場上演奏的鋼琴協奏曲《黃河》,通過郎朗富有激情的現場演奏,使學生為這部氣勢恢弘的音樂作品所感染,感受到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2.講究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賞析優秀的中外音樂作品,并逐步掌握欣賞音樂作品的方法。從事音樂教育要講究教學方式,根據教學情況使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如欣賞貝多芬的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華彥鈞的《二泉映月》等經典作品時,要對作曲家的生平、傳說故事及作品的創作背景等方面加以介紹,以此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其掌握欣賞音樂的方法,提高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擴大知識面,真正做到“授之以漁”。教師還可以利用多種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如制作多媒體課件,下載音樂會視頻給學生觀看等,視聽結合能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在介紹中西方樂器時,可進行一些實物展示,教師可以現場示范演奏,或請學生嘗試演奏,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開展教學。
3.培養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近年來流行音樂大行其道,歐美、港臺流行歌曲備受學生青睞,而民族民間音樂遭受冷遇,音樂課上學生對欣賞民歌、民樂不感興趣,對傳統戲曲更不愿意欣賞,這就要求音樂教師通過選編曲調優美、活潑輕快的民歌和戲曲作品引導學生的審美傾向,使優秀的民族藝術得到繼承和發揚。如筆者在講授“中國民歌”一課時,結合湖北特色,為學生介紹了土家族音樂,讓學生觀看“青歌賽”上湖北代表隊表演的原生態歌曲《土家土》、《撒兒嗬》等,原汁原味的民歌加上土家風情的表演,使學生感受到了民歌的魅力。除了欣賞民歌,學生還親自實踐,學習演唱各地的民歌片段,如學習湖北民歌《龍船調》時,教師領唱:“妹娃兒要過河嘞,是哪個來推我嘛——”學生大聲答唱:“我就來推你嘛——”。師生的一問一答,一唱一和,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受到了民歌詼諧、幽默和樸實的魅力。學生在欣賞民族民間音樂或戲曲的過程中,會逐步深入了解并提高對民族民間音樂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
4.正確對待流行音樂進課堂,引導學生欣賞流行音樂精品。流行音樂中不乏優秀作品,可以適當選擇其中的精品在課堂上欣賞并與學生討論其價值所在。優秀的流行歌曲對學生一樣能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學生也有這方面的需求,一味地拒絕和空洞的說教往往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不如因勢利導,為學生介紹經典的流行音樂作品。如《來自神秘園的歌》曲風優雅,在鋼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奏如清風徐徐吹過,如花香沁人心脾;羅大佑的臺灣校園歌曲《童年》,也很能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其懷念童年時光,感嘆時間的流逝和青春的寶貴;《相逢是首歌》、《梔子花開》等也是非常優秀的校園歌曲,曲風清新,旋律優美,內容積極健康,易于學生傳唱。《紅旗飄飄》是一首愛國主義流行歌曲的精品,內容健康向上,旋律優美動聽,富有時代氣息,演唱者技藝高超,學生在欣賞演唱的過程中,不但得到了美的視聽享受,還能學習歌曲的演唱技巧,同時激發熱愛祖國、熱愛五星紅旗的崇高情感。因此,將流行音樂的精品引進課堂,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使其從優秀的流行音樂中吸收養分,陶冶情操。當然,對于一些不健康的流行歌曲,教師一定要態度明確,杜絕其進入課堂。
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多渠道地開辟音樂教育的途徑要使高職音樂教育真正面向全體高職學生,將音樂藝術滲透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之中,僅僅靠開設幾節音樂課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組織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活動,將音樂教育融入大學校園文化之中,在大學校園內形成濃郁的音樂文化氛圍,多渠道地開辟音樂教育的途徑。
1.開辦音樂作品賞析會,向廣大師生介紹音樂家和經典音樂作品。可聘請高校的音樂教師和專家到高職院校定期或不定期舉行音樂講座和音樂賞析會,講解各種音樂知識和技能,豐富高職學生的音樂知識,提高其音樂鑒賞能力。如開辦音樂專題講座《樂圣——貝多芬》,使高職學生系統地了解貝多芬的生平和創作背景,賞析其代表作品,感嘆這位飽經滄桑的偉大音樂家為世界音樂史所做出的杰出貢獻。我院舉行的《春天的狂想》電影賞析會也非常成功。這部影片以人民音樂家施光南為故事原型,以組曲的形式講述了植根于中國土地上,在民族音樂精華滋養下成長起來的作曲家趙黎明的藝術探索歷程。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音樂教師在每一樂章開始前簡要介紹劇情和音樂創作的背景,作曲家那一首首飽含激情、熱情洋溢的歌曲以歡快的旋律和鏗鏘的節奏使人蕩氣回腸,“我深深地愛著你,這片多情的土地……”當這熟悉的旋律從銀幕上響起,在座的師生情不自禁地被它打動。
2.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將音樂教育普及到每位大學生之中。高職院校可利用各種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廣泛培養藝術人才,這些藝術人才深入系、班、寢室開展文藝活動,可將音樂教育普及到每一位高職學生。學校可組建合唱團、藝術團、音樂社、樂隊等社團,由音樂教師擔任指導教師,不定期地開展合唱比賽、歌手大賽、小型音樂會、文藝演出等系列活動,給愛好音樂、有藝術專長的學生提供舞臺,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欣賞。比如湖北省教育廳體衛藝處組織的“走進藝術——湖北高校普及交響樂”活動,免費為各高校進行交響樂知識普及,各校師生在校園內就可以欣賞到專業樂團的演出,此項活動受到了高校師生的好評。
工讀學校是專門招收有違法、輕微犯罪行為和品行偏常的未成年中學生進行有針對性教育和挽救的一種特殊的教育形式。其招收13-18歲的未成年人。按照《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對于有嚴重不良行為:如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傳播的讀物或者音像制品等;多次偷竊;參與賭博,屢教不改;吸食、注射;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或者原所在學校提出申請,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進入工讀學校就讀。
工讀學校一向以紀律主導,紀律主導下的學校往往導致學校文化氛圍的缺失,紀律是制度化的、規范化、外顯于行為、注重訓練性,是低層次的需要,是應該貫穿于工讀教育的整個過程。而文化則是非制度化的、非強制性的、內化為行為,注重濡染性,是更高層次的需要。當工讀學校紀律基本處于穩定狀態時,為了“問題孩子”長遠的發展和他們的一生奠基應該是所有工讀學校應該考慮的問題。在工讀學校,沒有紀律的文化發展是危險的,就像沒有堤壩的河水是非常危險的一樣,但紀律歸根到底還是為文化育人服務的。在保障所有人的紀律的基礎上,紀律主導向文化主導轉變應該是工讀教育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工讀學校的“問題學生”更需要有充滿文化情境的校園環境的正面熏陶和浸濕、需要有優秀教師的特殊關愛與守護、需要優質學校文化情境的濡染和滋養。
文化是個復雜的概念,就華東師范大學鄭金洲教授收集的文化的概念就達310多種。因此,對待學校文化的概念還是“人者見仁,智見見智”。筆者認為的學校文化應該是學校中大部分人在組織中表現出的做事態度和處世態度,是經過內化后的行為的體現,不是說的文化,而是做的文化,是人們在行為中體現出的文化,只有行為中體現的文化才是真實可靠的。
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干”,現實中工讀學校是一塊相對比較貧瘠的土地,但這里依然需要有一份在貧瘠的土地上仰望星空的情懷,為了豐富工讀學校文化內涵,提高工讀學校辦學品位,促進工讀學校持續、健康、和諧的發展,特對工讀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進行了初步的構建。
一、一個首要:營造富有教育意義的校園環境
營造有教育意義的校園環境是校園文化環境建設的基礎,有教育意義的校園環境應該是充滿綠化、美化、人文化、書香味和信息化的校園環境,充分利用學校的每一個空間、每一處角落、每一顆草和每一朵花,用激情去點綴他們、用詩意去裝飾他們、用童心去布置他們,發揮其應有的教育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讓學校的每一堵墻壁都會說話”,并指出:“隱性課程乃是一種真正的道德教育課程,是一種比其它任何正式課程更有影響的課程”。 為此,讓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富有教育意義,讓學校成為“問題孩子”們樂此不疲的家園。這應該是每一個追尋教育理想的工讀老師和校長應該思考的問題。
下面以校園電子資源進行全方位的德育濡染為例。校園廣播可以播放樂海聽音、每日天氣、童話精選、放飛祝福、自救有道、健康寶典、公民教育等內容。“樂海聽音”則是為每日播放經典音樂,對學生進行情感培養與熏陶;“每日天氣”即天氣預報,并對學生著衣、自我保護等給與適當的建議;“童話精選”主要挑選童話中的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的名篇,讓“問題孩子”耳邊縈繞著、彌漫著童話的聲音。“自救有道”向學生講授安全與自救知識,提高學生在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能力。“健康寶典”主要包括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兩方面的內容,以貼近“問題學生”生活知識為主。“公民教育”則包括公德、公益、公共事務參與、公民人格完善等,可以播報德育常規、公益知識、禮儀、世界歷史文化等多方面內容。而學校電子屏幕也可以不定時文化節日(節日的由來、節日的歷史及節日的慶賀方式等)、今日歷史(歷史上的今天),標兵(活動標兵、勞動標兵、學習標兵、軍訓標兵)生日祝福(教職工與學生)等。
文化的本質在于“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濡染、熏陶或陶冶,來啟迪智慧,涵育德性,提升人格。這些資訊與“問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亦熨燙人心,可以讓我們的“問題學生”感受到一股濃濃的真情和被尊重的感受,而校園也因此被氤氳著一股清幽厚重的文化氣息。
二、二大儀式:營造工讀教育圣潔的宗教情懷
1、靜坐與鞠躬儀式
對于工讀學校的“問題學生”來說,大多具有好強、好動、好沖動的個性特質,他們心情復雜,時常被憤怒、恐懼、悲傷、憂郁等情緒困擾不安,容易為小事而大動干戈,兵戎相見。靜坐儀式可以讓他們在某一時間段保持靜坐狀態,凝神聚氣,使得心情平靜、心平氣和,從而暫時擺脫塵世間各種紛繁復雜的念頭與欲望的困擾,進入一種恬淡的境界,也讓他們從中學會冷靜、學會懺悔,從而達到養生、靜心、靜性之功效。而鞠躬表達的則是一種卑己尊人的情懷,可以為“問題學生”養成基于平等和尊重的行為習慣和行為規范提供最根本的情感支撐。是一種以行為訓練為主的養成教育,鞠躬同時也創設一個認同的日常文化情境,讓“問題學生”置身其間,就可以產生耳濡目染的道德影響,促進其常規的內化和行為的養成,
2、世界和平祈禱儀式
每天我們的世界都會發生很多的災難,應該讓我們的“問題學生”了解這些災難和災難所帶來的痛苦。世界和平祈禱儀式就是讓我們的“問題學生”以世界公民的身份為本國和異國的不幸默哀、祈禱。祈禱世界和平,人類幸福。在低沉的安魂曲中,“問題學生”門整齊的排列在操場上,靜默肅立,他們緊閉雙眼,鞠起雙手,放在胸口,默默祈禱。黃色的寄托的是無盡的哀思,搖曳的蠟燭傳遞著無限的悲憫。
通過祈禱儀式可以起到懺悔、靜性、對比、感化、重塑的作用,能夠讓“問題學生”意識到“過去的我”,并主動把“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進行對比,達到自我感化、重塑新我之功效。并且其圣潔的宗教情懷本身就是對“問題少年”復雜的內心情感的一種治療,置身之中“問題學生”內心的溫暖情感就會油然而生,對問題學生的精神重塑具有很好的功效。
三大舉措:打造工讀學校高貴的大學氣質
1、講普通話,用文明語
工讀學生使用方言講粗話,臟話,開口就出,非常流利,但是我們發現使用普通話爆粗口就比較困難。堅持普通話,有助于降低“問題學生”使用不文明語言的機率。再次,“講普通話,用文明”也是時代對當代青少年的要求,問題學生大多處于少年期,早日使用普通話進行交流與溝通,對孩子將來融入現代社會將起到良好的作用。
2、第二課堂:系列主題講座
工讀學校有第二課堂,充分利用好第二課堂,力爭把第二課堂做大、做強、品位做高。如舉辦名校研究生義務系列講座,可以聘請高校中兒童文學、哲學、心理學、教育學、法律、
社會學和醫學等學科的研究生或者老師給我們的“問題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知識普及性義務系列講座,還可以請回優秀畢業生現身說“我與母校”的故事、家長的訴述故事等教育講座。堅持下去,第二課堂系列主題講座,就會形成工讀學校的一種文化傳統,開拓了“問題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工讀學校的大學氣質,也為學校常規教學注入一種新的元素。與此同時,講座人員他們的榜樣示范對我們的“問題學生”本身也具有一種耳濡目染的作用,這種教育是一種活生生的真教育。
3、品牌特色:經典電影欣賞
好的影片就如一顆幸福的種子,一旦扎根于孩子的內心深處,對孩子的一生都會有影響,工讀學校可以選擇特定的時間段,組織所有班級統一觀看經典影片賞析,可以是一周一次,立志把“經典電影賞析”做成工讀學校的一個品牌特色,對所有“問題學生”和教師進行文化濡染。好的影片能夠觸動孩子內心復雜的情感和敏感的神經,讓他們在“歡笑”和“眼淚”中接受一點一滴的教育與感化,為此,電影主題的選擇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如可以選擇“當幸福在敲門”和“小孩不笨”等勵志電影和親子電影、此外還應該考慮影片觀看的后續性,如可以通過寫日記、寫觀后感或者教師的講解等形式來深化對影片的思考,來強化影片的觀看效果。
四、四大文化:創設富有文化情境的工讀校園
1、班級文化:文化情境下道德熏陶
正如約瑟夫?弗萊徹(josephfletcher)說:“哪里有了境遇所提出的問題,哪里就有真正的倫理學” 。構建班級主題文化就是根據文化情境來利用、優化和整合各種文本的、自然的、生活的、信息的、經驗的教育資源,使得有限的教育從深度和廣度上拓展空間,充分發揮它們在促進學生道德的濡染、浸潤、啟迪、誘導、整合、彌散、激勵道德凝聚功能。
在環境布置板塊,可以通過主題情境(如親情節,游戲節,童話節)來布置班級環境和學校廊道等;在活動板塊以綜合課程整合為目的,開展各種綜合實踐活動;在學科教學板塊,將語文、科學、思想品德、地理等學科進行綜合整合,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健康發展;在教學的過程中,在案例分析時,要滲透和倡導建構主義情景認知論,探索和嘗試文化情景教學模式,促進工讀教師的專業成長。
班級主題文化應在確保學科文化情境課程主體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并整合課程資源,圍繞人文、藝術、體育、健康等文化主題,以德育為主導、以學科為龍頭、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從教學到教育、從課堂到課外、從校園及至家庭、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性教育周、文化節活動。
2、節日文化:文化情境下的道德濡染
節日文化是一個民族精神和情感傳承的重要載體,每個傳統的節日都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傳承了很多文化、歷史與傳說,工讀學校可以利用節日中的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舉行多種多樣的紀念活動。“讓兒童沉浸于經過優化的節日文化情境之中,其具有接通歷史、感受民俗、體驗生存、回歸傳統、宣泄情感、凝聚精神、寄托幽思等豐富的道德濡染效用”例如,清明掃墓祭祖、端午悼念愛國先人、中秋闔家團圓、清明節祭奠追思、重陽登高敬老、元旦節迎新匯演;三八婦女節憶母親、五一節勞動技能展示、六一節童聲獻母親、七一節頌黨歌詠比賽、八一節革命影片聯播、教師節老師我想對您說、國慶節理想前途教育等等這些傳統節日,使得學生在集體聚會和莊嚴活動中增加對祖國、對家鄉、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加強了特定節日文化對學生的道德濡染。
3、閱讀文化:文化情境下的道德積淀
朱永新教授經常說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是一個人的閱讀史” 。讀史可以明智,研哲可以曉理,品文可以傳道,吟詩可以怡情,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通過觀察,我發現我們的“問題學生”還是比較喜歡看文學作品的,為此,發動班級的集體力量,共建工讀班級的“圖書角”,為問題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閱讀文化氛圍,不僅能夠激發讀書興趣,還可以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提高學生讀書意識,讓他們在書香班級中接受書香的點滴濡染。
4、教師文化:文化情境下的道德研究
工讀學校常常以班級為基本管理單位,通過班主任老師來選擇值班老師,各班級執行班主任的工作任務。班級間缺乏溝通,教師與教師之間缺乏溝通與良性競爭,長期下去,各班級猶如“一方諸侯”,從而容易故步自封而導致職業倦怠,逐漸失去了繼續學習的動力。為此,工讀學校應該改變這樣一種單一的管理模式,多渠道的創設良好的教師文化氛圍,開展文化情境下的道德研究,培養文化型教師,激發工讀教師個體發展的內在驅動力,這樣才會真正激發工讀教師主動的去自我實現。
文化人心中最大的快慰莫過于有一個表達和交流思想的機緣與舞臺,學校可以舉行“相約星期二”等教師文化沙龍,讓工讀教師參與到文化交流、經驗體會、反思個案、教育心得、教育小故事等的交流中來,鼓勵教師多閱讀,多參加各級論文大賽,多積極。其次,可以讓教師參與工讀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在深入研究“問題學生”的學情的基礎上,以主題、專題的形式編寫適合“問題學生”學習的校本課程,如編寫《工讀學生文化讀本》《工讀學生親情讀本》《工讀學生交友讀本》《工讀學生勵志故事讀本》《工讀學生心理健康知識讀本》《浪子回頭金不換——工讀學生特別報道》《工讀學生文明禮儀讀本》《工讀學生法律法規知識普及讀本》等校本課程開發,校本課程內容貼近工讀學生的實際生活并為問題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同時也要符合工讀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以上措施只為建構有品位、有內涵、有文化情境的工讀校園文化,這是一種努力嘗試,一種理想追尋,而更多的是需要我們大家的一份苦心經營。目的只為讓我們的“問題孩子”能夠置身于充滿文化和宗教般情懷的學校氛圍里,接受濡染、接受熏陶、接受改造。再加上工讀集體的信念、人與人之間溫暖與真情、以及對明日之希望,我相信他們生活在這樣的校園文化環境中,應該會快樂的,應該是樂于主動去重塑新我的。總之,構建工讀學校的校園文化,就是要把工讀學校的形象做美,品味做高,使之成為引領“問題學生”走進文明的和諧校園。
參考文獻:
[1]鞠青著:《中國工讀教報育研究報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版
[2]秦超著:《工讀學生教育轉化的探索》,中國書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用音樂裝點生活吧,相信你的人生會更美!”
這是在學生的成長手冊中我最喜歡寫的一句話。在與音樂朝夕相處的二十五年里,音樂帶給了我無窮的樂趣,它豐富了我的人生閱歷,提高了我的生活質量。當成為一名音樂教育工作者后,我更希望把這份快樂和幸福的感覺傳遞給我的學生,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感悟音樂,讓美妙的音樂融入他們的生活。努力營造一個充滿美感、智慧與和諧的生命化音樂課堂是我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
一、構建生命化音樂課堂勢在必行
研究表明,“高中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急劇增強”、“他們的情感更加豐富多彩,逐步趨向深刻而穩定”、“自我意識也逐漸成熟”。①教育對于處在青年初期學生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的形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長期過重的學業壓力和課業負擔,如今相當多的中學生存在著精神發展狀態缺陷和不足的現象,甚至出現了與花季年齡不符的焦慮、壓抑與消沉。在社會媒體的影響下,他們過分關注流行音樂,對民族、古典音樂缺乏足夠的了解和耐心。此外,高中生常常在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時顯得困難重重;欣賞音樂時經常是被動聆聽,缺乏思考;缺少合作意識,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如此現狀,不得不讓人感到憂慮。
構建生命化課堂勢在必行。新課程倡導“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它蘊含了豐富的生命價值,為生命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平臺。音樂課程是學校高中階段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本質是“人”的教育。音樂美育在“人的感性解放”、“人的情感塑造”和“精神人格的構建”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②因此,音樂課程應當在提高學生藝術素養,幫助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構建生命化課堂是新課程教學所要達到的一個終極目標。要企及這個理想境界,除了學校和教師,還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的配合。處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一定要樂于探索、勇于實踐、勤于反思,要善于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實際情況,認真研究教材、教法,積極創新教學,形成生命教育意識,使學生真正從學校教育中受益。
二、構建生命化音樂課堂的方法和策略
音樂學科蘊含了豐富的生命教育內容,音樂教師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的豐富內涵,要尋找每個教育時機,發揮教育機智,把學科知識與人文精神巧妙結合起來以達到生命教育的最終目的。”③我很慶幸自己能通過“音樂”這樣一個充滿靈性和魅力的文化載體,來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音樂課要在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啟迪他們的智慧,豐富他們的情感,讓學生體驗生命的意義,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這也許就是音樂教育的真諦所在。
(一)教學內容的分析與設計
1.深入挖掘音樂教材內容中的生命內涵。
我校現用的是上海市高中試用教材《音樂欣賞》(上海音樂出版社),它從音樂美學的角度告訴學生:音樂的創作、表演與欣賞具有怎樣的規律和特點,音樂是如何表現對象和內容的,什么是音樂的美,音樂具有哪些特征,音樂的本質是什么,音樂與人和社會之間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系……涉及文學、哲學、歷史、藝術等方面內容,揭示音樂文化內涵,體現了新課程改革單一音樂內容的創新思路,符合高中生的思維發展的需要,具有豐富的生命內涵。
音樂中的自然——如門德爾松的藝術歌曲《乘著那歌聲的翅膀》和管弦樂《芬格爾山洞》,旋律優美、流暢,其音樂風格“傾向于安詳與幻想,抒情與明朗。他用肯定的態度對待生活與大自然,因此他的音樂具有光輝的色彩,優雅而溫柔。”④又如維瓦爾第《春》、約翰·施特勞斯《藍色的多瑙河》、格羅菲《暴風雨》……這些描繪性很強的音樂作品,時而清麗明快,時而雋永飄逸,時而恢宏壯麗,音樂形象生動,其強烈的色彩感,會激發出學生無限的想象力,喚起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敬畏之情。
音樂中的情感——音樂是情感的藝術。“以情感人”的音樂能充實青少年的心靈,讓他們在享受音樂美的同時得到情感的滿足。歡快、激昂、抒情、莊嚴、詼諧、無奈、憂傷、悲憤……欣賞中,通過對音樂的審美體驗,進而產生合理的想象與聯想,我們能從音樂中感受到作曲家豐富的內心世界,并且形成各自獨特的情感體驗。音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體會音樂中的高尚與純潔,讓情感得以升華。
音樂中的精神——音樂是歷史的產物,時代精神的寫照。像賀綠汀《嘉陵江上》、冼星海《黃河頌》、柴可夫斯基《1812莊嚴序曲》、法國歌曲《馬賽曲》、《國際歌》……這些優秀的音樂作品讓我們聆聽到時代脈搏的跳動,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意義深遠。永遠銘記歷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
音樂中的哲理——無論是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中“從黑暗走向光明,通過斗爭走向勝利”的思想、李斯特《前奏曲》中對“人生是什么”的困惑與思考,還是柴可夫斯基《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中“走出逆境,不斷奮進”的頑強斗志……這些充滿哲理的音樂語言,能有效喚起學生的積極思維,在音樂中開始思考人生的價值。
音樂中的旅行——乘著音樂的翅膀,我們可以走遍神州大地、周游世界各國,從《繡荷包》、《茉莉花》、《看秧歌》、《山野情歌》到《櫻花》、《伏爾加船夫曲》、《云雀》,從《流水》、《十面埋伏》到《小步舞曲》、《五個樂章》……音樂可以跨越地域、超越時空。通過了解不同民族、國家和不同時代、風格的音樂,學生可以開闊他們的文化視野,學會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形成多元文化意識。
音樂家的故事——音樂欣賞時,我們總會提到美妙音樂的創造者,像巴赫、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華彥鈞……這些生活悲慘,但在音樂這個領域有著非凡造詣的音樂家們,他們的故事時刻告訴我們:苦難在人生中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勇敢面對苦難,它能拓寬人的生命情懷,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2.選擇和補充生活化的典型音樂素材。
新課程的內容要強調“切實反映學生生活經驗,努力體現時代特點”,“改變學生學習生活和現實世界相脫節的狀況”。在有著優良音樂傳統的德國,就是“把音樂教育置于整個文化氛圍之中,以音樂為鑰匙,探尋音樂與其他姊妹藝術,從而理解本國家、本民族和其他國家的文化風貌,使音樂服務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成為學生現實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⑤
上海市高中試用教材《音樂欣賞》很好地體現了“以音樂為支點的文化教育”理念,透過大量經典音樂作品,讓學生在對音樂本體的學習基礎上,逐漸拓展到文化的外延。但在選材上有一定局限性,幾乎沒有涉及音樂與影視、音樂與戲劇的內容,還有在通俗音樂方面,顯得量少且過于陳舊,沒有體現與現實生活中音樂的融合,缺乏時代性特征。為了讓教學內容的安排更生動、更符合學生的興趣與需要,我做了以下一些嘗試。
(1)善于引用現實生活中的音樂素材,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例如第一單元“民間流傳而成的音樂作品”。這節課的知識要點是通過欣賞不同地區、風格的《繡荷包》、《茉莉花》等民歌,使學生懂得民間音樂是人民大眾集體創造的成果,它與民俗風情、地域文化密切相關,并知道民間音樂“流傳性”和“變異性”的特點。在聽賞實踐環節我增加了“綠箭”口香糖廣告和“世博”宣傳片的內容。前者成為了課堂的一個小興奮點,學生驚訝地發現民間音樂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而后者則讓大家再次重溫了那激動人心的壯麗場面,優美抒情的《茉莉花》旋律化為了氣勢磅礴的管弦樂,帶著大家一起憧憬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熟悉的作品讓學生牢牢記住了民間音樂的兩大特點。可見,教師要留意搜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音樂,并將它們靈活地應用在教學中。這既保持了音樂課的新鮮度,又能夠加深學生對教材中知識點的理解。
(2)及時抓住中外音樂界的熱點,適時補充教材內容。
CCTV音樂臺、上海藝術人文頻道和《音樂周報》是音樂教師了解當今中外樂壇新動態的窗口。我們要及時把音樂界的重要事件傳達給信息渠道相對單一的學生,使音樂課顯示出“與時俱進”的特點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例如“青歌賽”。自從1984年第一屆大獎賽開始,優秀的歌手和作品不斷脫穎而出,它可謂是中國樂壇最重要的賽事之一。然而知道它的學生卻寥寥無幾。“原生態”是2007年“青歌賽”的一大亮點,我就在課上增加欣賞了蒙古族“呼麥”、新疆“木卡姆”、侗族大歌……這些奇特的民間藝術珍品,讓學生大開眼界,知道了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今年的“青歌賽”引入了“合唱”,參賽隊水平之高超令世人贊嘆不已,學生也完全被這種表現力極強的人聲演唱所折服。令我欣慰的是他們已經感受到合唱的巨大魅力,在英國“國王合唱團”來滬演出期間,主動要求我在課上播放他們的演唱錄像,并對其表演進行了點評。事實證明:學生并不完全排斥民族和古典音樂,有時只是因為“不了解”。 只有讓學生“知道”了,他們才會去“關注”,進而引發對不同音樂的“廣泛興趣”和進一步的“了解”,由此產生音樂學習的動力,提高音樂欣賞的品位。
(3)巧妙利用“跨界”音樂,拉近學生與民族、古典音樂的距離。
“跨界”是近年世界樂壇流行的一個現象。無論是用流行音樂的表現方法演繹古典音樂,還是用古典音樂的表現方法演繹流行,或自創一些融合古典與流行曲調的曲子,跨界音樂融貫古今,比起流行音樂更內斂,較之古典音樂又更為活潑。課上我經常會利用一些“跨界”音樂導入民族或古典音樂的學習,像女子十二樂坊、曾格格和馮曉泉、陳美、古典辣妹、馬克西姆、馬友友、莎拉·布萊曼、安德烈·波切利……等演奏家和歌唱家的創新之作,學生常會顯示出濃厚的欣賞興趣,教學效果之好出乎我的意料。音樂教師要為他們打開通往斑斕音樂世界的大門,做他們的音樂領路人。
(4)合理借鑒其它音樂教材,有效拓展教學內容。
以我區為例,現在高中音樂課使用的教材有三種:1、上海音樂出版社的高中試用教材《音樂欣賞》2、上海音樂出版社的高中《藝術》(試驗本)3、由教師自編的校本教材。二期課改至今尚未有一本統一的高中音樂教材,這說明所有的試用教材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再者教材是編寫者提供給教師的一個“范本”,它是教學的一個載體,作為教學第一線的高中音樂教師完全可以根據學生與自身的情況靈活地運用現有的教材,在尊重現用教材大綱的基礎上進行選擇性、拓展性教學。比如適當引進原生態民歌、爵士樂、音樂劇、影視作品等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音樂,可以開闊學生的欣賞視野,有利于學生在音樂學習上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教學內容關注學生的需求,是生命化音樂課堂的重要體現。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在絢麗多彩的音樂環境中,感到“學習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要讓學生充分地融入課堂,讓音樂教學更好地促進學生音樂智能的發展,還需要教師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聽動互補”為原則,增強學生審美體驗,提高審美能力,實現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地滲透生命教育。
(二)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
“對于不辨音律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音樂對他來說不是對象。”——馬克思
1.討論歸納法、比較鑒別法
進行音樂欣賞時,教師要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感知音樂要素的基礎上,充分體驗作品中所表達的情感,展開合理的想象與聯想,在討論中啟發學生,感悟音樂中的生命意義。如“跨越美丑唱真愛——音樂劇《巴黎圣母院》”一課。我嘗試讓學生從演員的音色、表演、旋律風格、歌詞、演唱形式、舞蹈、布景、道具、燈光、造型等多種角度進行音樂劇賞析。在欣賞《襲擊圣母院》時我設計了這些問題:這是一首兩聲部的合唱,你感到的是哪兩種力量的對抗?劇中的黑衣人是誰?活動的柵欄具有什么象征意義?在知道故事結局之后,請學生自由發表看法:在你心目中,卡西莫多是個怎樣的人物?你如何定義美與丑?雖然教學內容對于高一學生來說具有一定難度,但是在問題情境的逐步引導下,他們完全能夠感受人物的內心情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體會音樂作品中所揭示的人性美和反封建的深刻主題。
比較也是音樂欣賞中經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往往能引起學生更多理性的思考,培養對音樂的鑒別能力,提高音樂審美能力和趣味。
2.即時教學法、談話交流法
教師要善于抓住課堂上隨機出現的一些關鍵問題,采用平等對話的方式,與學生交心,關愛、尊重、相信學生,鼓勵他們在學業上的不斷進取。例如:有一個高一女生A在欣賞到古典音樂時總會出現一種極其厭煩的表情。事后我了解到:原來這個女孩從小就被熱愛古典音樂的父母逼著學習圓號。枯燥、嚴厲的多年訓練讓她漸漸地對古典音樂產生了反感情緒。到初二考出圓號十級時,她已經對古典音樂到了深惡痛絕的地步。可見,在家長和教師的重壓之下,孩子雖然通過機械的重復練習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曲目,但從教育的整個過程和最終結果看,卻付出了孩子情感的巨大代價。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必須付出愛心與耐心,進行及時溝通,化解心結。雖然情感修復是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我相信,隨著對藝術的進一步的了解,她一定能愛上古典音樂。
3.鼓勵引導法、探究發現法
音樂教學離不開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獲得親身的音樂體驗,鼓勵學生在歌唱、演奏、創作、表演中建立自信,抒發內心情感,展現自我風采。教育要挖掘學生的潛能。音樂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研究學生的愛好、個性,因材施教,在唱、奏、跳、演、賞、創方面給予積極地指導。
4.親身體驗法、欣賞指導法
合唱經常是一種長時間聽覺、聲音的枯燥訓練,需要犧牲自我,需要有堅強毅力。音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吃苦、合作的精神。通過親身感受體驗挫折,讓他們逐步認識“和諧”是合唱的最高境界,培養合作意識。
在課外,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在音樂上持久的愛好,為他們提供各種音樂書籍、音像資料,并進行閱讀、欣賞指導,讓他們不僅能夠熱愛音樂,而且還能夠博愛音樂,成為具有一定音樂文化修養的現代人。
(三)教學評價的反思與改進
傳統的觀念把教學評價單一地理解為老師對學生的“考查”,具有片面性與狹隘性。任何教學活動都是一個師、生雙向交流的活動,音樂教學評價也是如此,它包括教師教學評價與學生學習評價兩個方面,兩者互相滲透與影響。及時、正確的教學評價對教師教學水平、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1.教師教學評價的反思與改進
除了少量公開課、隨堂課教學中教師能夠得到同行的指導外,日常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的是自我評價的方式對教學進行反思與改進。這種單向評價往往帶有主觀的色彩,它過于注重教學計劃的實施,而忽略了我們教育的對象——學生的真實感受。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必須從教和學不同角度,采用課內外相結合的觀察與交流方法進行教學反思,對教學的有效性進行積極探索和研究。比如我校采用錄像技術進行的課例研究方法,就是將教師從“如何教”的視角轉化到學生“到底學到了什么”的實際教學效果上。把常態課的視頻資料轉化為文本信息,教師可以從課堂的每一個環節、自己的每一句話語、學生的每一個反應、回答出發,仔細觀察課堂,在教學目標的落實、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活動的組織等方面進行研究與分析。在此基礎之上,結合先進理論學習,不斷改進與完善課堂教學。課余時間,教師可以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要尊重學生的音樂觀點,了解學生對音樂課的感受與想法,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與方法。新時代的教師,只要肯在細節上下功夫,勇于探索創新,勤于實踐反思,課堂一定能閃爍出智慧、靈動的火花,學生也一定能在精彩而且真實的課堂中受益。
2.學生學習評價的反思與改進
《課標》中指出:“學生學習評價應以音樂課程目標作為準繩,以音樂基礎能力為基點,在審美情感與審美實踐兩個方面進行評價。”
(1)采用激勵性評價機制,實現從重結果到重過程的轉變。
心理學家發現,在課堂上,學生普遍存在著對教學評價的緊張、焦慮的情緒,一旦學生在自我價值、能力方面獲得了正面評價,他們就會受到極大的鼓舞,進而產生積極的學習心態,反之就有可能使學生萎靡不振。筆者認為,只要學生認真、主動參與到音樂教學和實踐活動中,教師就要給予肯定的評價,承認他們在音樂學習上的點滴進步,讓學生在音樂學習領域有足夠的自信,從而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學習態度必須作為學期總評的重要依據,包括課上認真聆聽音樂作品、善于傾聽他人感受、大膽表達個人觀點、積極參與課內外的音樂實踐等各個方面。因為跨班較多,周課時數少,音樂教師可以每次著重觀察5-8位學生,課上及時表揚、鼓勵或指正,課后做好記錄,同時在各種藝術類活動中觀察學生的表現。
(2)采用不同側面的評價方法,綜合考查學生的音樂能力。
高中音樂課以欣賞為主,教師可進行階段性的書面測試,考查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內容可涉及各種音樂知識,如聽辨器樂和人聲音色、樂曲的節拍和節奏、樂曲的主題、表演形式和音樂風格、調式等,也可以論述題的形式闡述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認識。
當然,由于音樂學科的特殊性,教學評價不僅要面向全體,還必須注重個性的發展。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音樂傾向,可表現在唱、奏、跳、演、賞、創等各個方面。每個學期可安排一次音樂技能測試,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音樂特長,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為他們提供展示的舞臺,同時給予必要的指導,做到全面客觀地評價每一位學生,以此促進他們音樂智能和個性的發展。
(3)采用師評與生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重視學生的參與。
由于學生的充分參與,這種評價方式能夠增強評價的民主氣氛,有利于相互學習,提高學生音樂評價能力。它可以運用在音樂技能考查中,根據教師制定的評價量表,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打分,根據學生互相(小組)評價、自我評價、教師評價的結果綜合評定成績。
三、構建生命化音樂課堂的注意事項
(一)落實“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音樂是音響的藝術。音響的變化需要靠聽覺去辨別。訓練一雙“音樂的耳朵”,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是音樂教育的關鍵,也是構建生命化音樂課堂的前提條件和基礎。如果沒有對音高、力度、速度、節奏、音色、和聲等要素的正確感知,欣賞者是無法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入體驗的。要充分認識音樂的形式美與內容美,體會音樂中的生命內涵,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欣賞者必須提高其音響感知、情感體驗、想象與聯想等綜合素質。因此,審美體驗仍是音樂學習的重要內容。
(二)做到“少說教、多感悟”
高中生容易帶著一種懷疑和逆反的情緒來對待教師告訴他們的東西。為了讓學生的感受更真切、更深刻,課堂要實現從說理教育向感悟教育的轉變,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以音樂為中介,傳達情感、交流思想、培養興趣、樹立信心、鼓勵創新,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三)注重教師自身生命教育素養的形成
音樂教師要具備對音樂的熱愛、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健康的心理素質和一定的研究能力,不斷學習,形成生命教育意識,提高生命教育能力。
教師、學生——同樣在經歷生命歷程的生命個體,教育是我們的精彩生活,在大量知識與技能的背后,教育應該帶來更多的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這也許對于教師、學生的意義更大。讓我們共同追求、創造自由、和諧、幸福的生活!
參考文獻:
[1]曹理、何工編寫,《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年1月,P90-91.
[2]馮長春主編《音樂美學基礎》,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P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