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1 00:52:4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傳統教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1地理景觀表示法
由于學科本身的需求,光靠地圖教學并不能滿足學習上的需要。地景如峽谷、瀑布、熱帶草原、高山峻嶺……,人景如黃河皮筏、秦嶺棧道、蒙胞賬幕、藏胞雕樓……,都非用圖片來表示不可,利用圖片的教學有很多種。草就照片一項來談:就包括公布欄的展出、專科教室的展覽、實物投影機的放映、分組交換觀展等,其中除了實物投影機的放映可得到直接立即的效果外,其他方法都是得借助額外的時間或外借專科教室才能連成教學效果,所以若學校的設備不足,至少應配置一間地理專科教室,讓地理老師輪流使用投影機上課,目前各學科中地理可說是最適合運用多媒體電腦教學方式上課的科目。
1.2掛圖中心教學法
運用掛圖的教學方式,其實不甚理想,因為不一定能配合自己的需求,同時坐在后面的同學其實看不太到,而且教材的內容包羅萬象,除非是介紹單一景觀地理現象,因為該張圖占上課比重很高,此時我們才會采取這種方式的教學。
1.3板圖中心教學法
這是目前最為平常的教學法,而且是每位地理老師一定要盡量熟能生巧的教學方式,因為無論科技如何進步,終究地理老師擺脫不了畫圖,即使運用多媒體電腦方式上課,還是會有要在黑板上畫圖的機會,因為課堂進行的教學活動是活潑生動有趣的,在解釋事情時總會多少運用到板圖,所以平時還是要有隨時都能在黑板上立刻畫出簡圖的能力,不管畫的好不好,至少要讓學生看的懂,而且在表達地理景觀時,盡量用地圖是最簡單易懂的,所以盡管科技再這步,地理老師絕對要培養自己的繪圖能力。
1.4壁報圖教學法
有時地理老師為了節省繪圖時間或初為地理老師會使用此一教學方法,但此一方法有時會有一些問題,例如壁報圖的靈活度不高,臨時要在圖上增加符號不易,可視地理教學題材訣定是否要運用此一教學方法。
1.5投影片教學法
亦有相當比例地理老師使用此一教學方法,因為畢竟此亦為大量呈現地圖與文字的教學法,運用適當實學生也可收到不錯的學習效果,只是對于照片的處理還是需借助電腦的掃描,再用彩色印表機列印,但彩色列印成本很高,需透過學校大力資助。
1.6問題討論教學法
其方式有很多種,但最重要是事前要有充足的準備,而常用方式如下:
(1)分組討論地理教學法:分組討論是激發同學腦力激蕩的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方式,但其題材的選擇較為特殊,不是每一種課程都可以用這種方式教學,有時甚至只要在課程進展中安排25分種的討論教學法,所以在進行這種方式的教學最重要是想借助同學彼此的互動,以及分組同學中表現較為好的同學,讓其他同學借此機會學習觀摩一番,這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法,但卻不是常見的教學法,所以地理老師平日應多思考哪些主題適合此一教學方法,以達成教學的最大效果。
(2)辯論式地理教學法:此一教學方法更不常見,甚至一學期用不到兩次,但學生只要事前經過好好的準備,通常可達到不錯的效果,尤其現在學生說問的能力比起以前的學生受的信息刺激更多,尋找資料的管道更多,所以辯論的內容更具有深度,有時其實可以運用改良式的辯論式教學法,亦即除了主辯、二辯、三辯、結辯等人固定之外,可以讓辯論的兩組同學分別加入討論,讓更多的同學擁有參與感,更投入教學活動的進展中,以讓同學更熱愛上地理課。
(二)家和與平和類。家和萬事興,家和也就寓意興旺。一般代表夫妻和睦、家庭興旺等寓意。在首飾設計中,一般會采用荷葉、鴛鴦、白頭鳥等圖案作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這類圖案的玉佩一般作為結婚禮物贈送,代表著夫妻和諧、家庭和睦。家和興旺的圖案有“百年好合”、“年年有余”、“白頭富貴”等。這些都代表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年年生活富足。安寧和平一般是現代人對社會生活安定、和平的向往。一般會選取如意、寶瓶等圖案設計在玉佩上,適用于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佩戴,以此寄托親人、友人對他的平安祝福。代表這類寓意的圖案有“竹報平安”、“富貴平安”(花瓶內插一枝牡丹花)等。
(三)事業與消災類。代表著人們的事業發達類美好寓意的事物也比較多,一般是寄予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常見的是選取桂圓、核桃、竹節、鯉魚等事物作為代表圖案,來象征人們對于仕途前景的美好向往。較為常見的寓意圖案有“鯉魚躍龍門”、“連中三元”、“狀元及第”、“節節高升”等圖案紋理等。消災驅邪類的傳統寓意是向往著人們的生活順利、萬事如意、和諧幸福、一切順心。一般在首飾設計中選用佛、觀音等圖案作為寓意代表,以期望生活和諧、驅除災難等。將傳統的圖案與現代的首飾設計元素相結合,可以創新設計理念,打造符合現代人們需要的吉祥愿望。
二、傳統圖案應用在首飾設計中的方法
(一)臨摹與仿照。縱觀現階段的首飾設計,將古代紋樣借鑒進入首飾設計中的做法有很多,將傳統吉祥圖案與現代首飾設計有機融合,進行二次結合設計,其中對紋樣進行臨摹與仿照是常見的二次結合設計方法。具體思路是,選擇造型較為簡潔的、具有豐富寓意的紋樣,依據其本身含有的寓意,直接將其作為設計元素,當作首飾設計的主要造型元素,再充分賦予首飾結構性與功能性,使得其設計成一款獨具匠心而又具有傳統意義的首飾。
(二)簡化設計。簡化設計理念,就是選取復雜的優秀傳統圖案,進行造型提取和元素簡潔化操作,實現傳統提取,再根據平衡、對比與對稱的現代化美學設計元素,實施結構再次組合和二次設計,有效設計出符合現階段人們審美品位而又保留傳統文化寓意的首飾作品。例如,將傳統的鳳凰雙飛的圖案簡化設計,設計出“鳳凰雙飛”項鏈,簡單的展翅設計與紋理設計,使得鳳凰的造型栩栩如生,也象征著吉祥如意,快樂和諧。
(三)運用深層寓意。主要的方法有如下幾種:第一,結合圖案與圖案載體造型。在現代的首飾設計中,往往大多只考慮圖案設計本身,而沒有結合圖案的承載主體來進行分析。對此,可以將圖案與圖案的承載部分設計相融合,充分利用紋樣與其載體本身,將這兩者進行結合,設計理念綜合考慮這兩者,創新設計理念。例如,蘭花戒指設計“自然”,將圖案與造型這兩者相結合,結合了蘭花的紋樣,也結合了蘭花的自然形態特征,設計出造型新穎、形態生動的首飾作品。“門”吊墜設計中,將門的原有傳統圖案進行保留,這是外觀的層面,其次,在造型設計方面,結合“門”的功能習慣,將平面的圖案設計成立體化的“門”功能造型,有效打造出設計獨特的主題吊墜。第二,結合歷史背景的造型設計。一般的傳統圖案由于具有一定的時代背景,也就賦予了它們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每個朝代都有它獨特的故事,朝代的歷史背景賦予了紋樣特有的藝術風格與特色,是設計首飾的首選主題。現代首飾設計中,比較善于運用傳統圖案的藝術理念,將主題中的故事展現出來,表現出圖案的象征含義、隱喻等。結合鄉土特色、生態文化、古典氣息等不同種類的特點,結合現代的生活理念,在設計首飾作品時做出內涵的詮釋。例如,戰國時期粗獷、狂野的首飾紋樣,適用于男性首飾;唐朝的柔美風格紋樣,適用于設計出東方和古典風格的女性首飾。
三、傳統圖案應用在首飾設計教學中的體現
在時代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歷史文化的發展與沉淀,帶給我們優秀的文化資源,傳承和發揚優秀的歷史文化,是現階段教育教學的重要課題。在首飾設計教學中,選取首飾設計的主題,追溯其歷史,還原歷史高度,挖掘傳統圖案的含義,以此賦予首飾文化與歷史內涵,從而使得優秀的歷史文化能夠傳承與發展,回歸到民族文化的歷史畫卷中。
(一)借鑒傳統紋樣。時代在發展,人們的審美觀念也在不斷變化。在長期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優秀的歷史文化卻一直是人們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關鍵。在現代首飾設計中,借鑒傳統紋樣,要與時尚和民族特色這兩者相結合,尋找現代設計元素中與傳統元素相結合的契合點,將傳統優秀元素應用到首飾設計中。傳統紋樣中有豐富的靈感來源,也給我們提供了簡潔的造型、符號元素,結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將回紋樣、萬字紋樣這些簡潔的幾何紋樣直接或者間接地運用到現代首飾設計中,以此設計出具有時尚氣息而又獨具民族特色的首飾作品。例如,“回”字紋樣中,它以點作為整個圖形的中心,結合方形的不斷向外環繞構成的圖案,由此形成簡潔而又韻味十足的圖案。清代家具中的“回”字紋樣設計,具有整齊劃一的畫面感效果,能夠產生不一樣的裝飾效果。“萬”字紋樣中,它比較類似于古代的符咒,象征著火與太陽,在梵語中也象征著“吉祥集合”。將其運用到現代首飾作品中,裝飾性很強。
(二)借鑒吉祥圖案。借鑒吉祥圖案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首飾設計方法。具有吉祥寓意的圖樣普遍存在于中國古代的圖案作品中,例如,上文提到的福祿壽、吉祥如意等,象征著人們生活福氣、富貴、長壽,而又吉祥順心。吉祥圖案是我國特有的傳統文化元素,它標志著我國上下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運用吉祥圖案于首飾設計中,能夠體現出民族精神和民族志向,同時,也可以讓我國優秀的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結合首飾的本土特色,打造具有民族風格的首飾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例如,“龍鳳呈祥”首飾創新設計中,結合不同的應用場合與背景,采取不同的設計方法和主題寓意,借助龍鳳恰當地襯托出中國傳統的文化意蘊。
(三)借鑒傳統建筑。借鑒古代建筑圖案進行首飾設計,包括了建筑的顏色、造型等各方面。現階段,建筑的造型變化很大,與古代傳統建筑相比更加適用于現代化城市的發展。而古代建筑的獨特顏色、造型等,獨具特色。紅色的墻體,碧綠的瓦片,建筑體本身雕龍畫鳳,獨具匠心,而現代建筑中缺乏這些美的元素。借鑒傳統建筑,在首飾設計中將亭臺樓閣、屋檐屋頂等傳統元素應用于首飾設計中,以此使得首飾更加靈動,也擴寬了現代首飾設計的來源。
在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一直忽視閱讀教學,不怎么重視這個項目,近些年,隨著教學的改革雖然把閱讀教學提高到重視程度,但是實際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這是因為只是單純的為了實驗改革教學方法,導致語文閱讀教學理論基礎的長期缺乏,沒有形成一套可行的語文教學理論體系,才會出現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盲目性。因此,長期依賴教師的教學權威,學生逐漸對語文閱讀學習沒有了興趣,也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
2.語文教學教師在制定語文教學計劃中對閱讀教學沒有明確的目標,因而也就沒有按目標制定的行之有效的教學計劃。
教學目標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教學的過程的首要任務,是整個教學的核心部分。如果一個教學過程,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沒有行之有效的教學計劃和方法,那么它的教學任務根本不可能順利完成。然而,在我國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沒有明確的教學計劃和目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在教學過程中,大都是根據教學教師的能力和水平發揮,隨想隨講,隨意性很強。這樣的教學對學生來說非常被動,因為在沒有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最終會致使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水平低下。
3.傳統的閱讀教學都是教師是主體,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只是被動接受,主動參與很少,因而導致學生逐漸喪失學習的主動性。
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歷來都是教師的主體性發揮作用,而學生的主體性常被忽視,即便是在現在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也普遍存在的現象。由于這種現象的存在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大大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就不讓廣大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學習興趣,最后又導致整個教學效果不理想。
4.科學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評價標準體系的缺失,導致不能對現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效果進行有效評估。
一直以來,我國還沒有建立一套科學地評價語文閱讀教學評價體系,沒有一個科學的評價標準。教學教師就是在這種教學環境下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難免會導致最后在教學過程中出現想到哪里就講哪里的隨意教學。這種教學始終是教師本位,學生依然是很被動,而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始終都不理想。
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有效措施
1.一定要明白確定閱讀教學的實效性,重點抓在閱讀教學中的實際效果。
我們之所以重視閱讀教學,就是引文它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的閱讀能力和運用所學文字知識的能力,能夠達到教學計劃里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實際效果。所以,在以后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一定要把閱讀的實際效果當做首要任務,圍繞教學的實際效果這個目標,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真正注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不能以閱讀是否通暢和速度是否快速為評價標準,我們應該關注學生是否通過閱讀掌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能夠通過閱讀得來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樣語文閱讀教學才可能真正收到實際效果。
2.教師要做好備課工作,學生要做好預習工作,雙管齊下,兩手都要抓。
我們都知道,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并取得預期的實際效果,一方面依賴于老師的備課,這是關鍵的步驟,老師在課前應當做好相關工作,明確教學目標,制定詳細地教學計劃,做到有備無患;另一方面,要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文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進行自主思維的預先理解和學習,為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可是現階段,一些語文備課工作流于形式,備課沒有實效性,所以課堂教學就不能順利完成,也達不到預期效果。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定要重視備課和預習工作,同時明確教學目標、制定教學計劃、合理把控教學內容、得當分配課時。這就要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提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結合教材實際和學生實際情況做好備課和布置預習工作,來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進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3.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課堂實際對閱讀教學進行綜合把握。
第一,依托課本,認真學習講授,挖掘課本里知識魅力,讓學生充分吸收這“養分”并轉化成自己的知識,以提高自身的語文知識素養和水平,為后面的深層次閱讀教學打下奠定基礎。第二,結合學生和課堂的實際,改變一成不變的單一授課模式,開展多種多樣的閱讀教學。在課堂中,教師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了解、學習并掌握課文的字、詞、句里的知識,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對文句的閱讀、感知和理解能力。進而提高提升閱讀教學效果。
2.踐行傳統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民族傳統文化中,書法、中國畫、中國結和陶瓷藝術是最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制作能力非常重要,他們可以非常直觀的融入其中,感受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就拿中國畫來講,首先要懂得欣賞中國畫。在教學中,利用作品的創作背景、反映的內容來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徐悲鴻1937年創作的《風雨雞鳴圖》,畫面表現了一只站在巖石上的雄雞,激昂地高聲鳴叫,畫家喻意喚起人民趕快覺醒,加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表達了畫家對祖國的深情、對正義的伸張、對光明的向往。其次,要有條理地進行筆墨練習。中國畫墨色的干、濕、濃、淡構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使學生在這種變化中得到無窮的樂趣,這對學生是一種美的啟迪、情操的陶冶。學生開始練習時,用毛筆沾水、沾墨、沾色,使水、墨、色在宣紙上自然交融,再用長短粗細不同的筆觸,產生奇特的韻味,使學生在無意之中學到中國畫的筆墨技法。踐行傳統文化,還要潛移默化去引導學生。如:假期組織學生去游覽遍布中華大地的人文古跡;去陶瓷之都體驗陶瓷制作的神奇和各式藝術品的精妙等。
3.尋找生活中民族傳統文化的元素,樹立堅定的民族審美信心
隨著偉大祖國日益強盛,我們以更包容的姿態去容納各國的文化,以更大的胸懷去迎接世界賓客的到來,而中國的形象和中國的元素更是現在人們所喜聞樂見的。中國傳統文化之美體現在諸多方面,如:長城、故宮、唐裝等。如何讓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得以傳承發揚,傳播世界,這是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走在教育第一線更是責無旁貸。我們要在生活中尋找民族傳統文化元素,將其融入教材,拉進課堂,通過生動立體的教學形式,讓每一個學生樹立堅定的民族審美信心。如在《民族風服裝設計》的教學中,如何將中國元素巧妙運用到服裝設計上,如面料選取絲綢、錦緞、麻、藍印花棉布等;款式選取中山裝、旗袍、立領、斜襟、對襟等;圖案選取牡丹花、團花、纏枝花、龍鳳和漢字等裝飾紋樣;顏色選取大紅、大綠、明黃、藍等色彩艷麗的民族色彩;工藝選取鑲、嵌、滾、盤、繡等中式工藝。將這些中國元素,哪怕一點點元素巧妙地結合在現代的服飾中,形成最炫民族風。
二、教學內容不同
傳統素描教學內容以幾何石膏、靜物、風景、石膏像、人物頭像半身像全身像、人體這一秩序來按部就班操作的,繪畫對象比較單一。教學側重再現與表現光影與物體兩者間的內在規律和微妙變化,深入挖掘研究物象形體之間的各種微妙關系,力求造型上以準確表達再現為主,偏重純粹的審美性與藝術性。傳統素描更進一步地傳達物象內在的藝術性和精神性,探索的是形而上的意識形態和純粹的視覺藝術語言。設計素描教學圍繞設計專業的特點,經過不斷的探索,基本可將教學內容歸納為五個單元:形態的表象研究,形態的寫生解析變體,自然形態的內部分析,人工形態的寫生解析變體,造型與語言表現研究。形態的表象研究強調重新用新鮮的眼光觀察我們周圍世界的生動表象,將以前所謂的素描知識懸置,接受從親身經驗中獲得信息的觀念。著重訓練學生自主選擇與綜合處理的能力和對現實物象的敏銳感受力,以及選擇與構圖的審美原則。作業的研究對象以鐵桶、廢棄物、破碎的石膏、手套、揉皺的紙張等,也可以有學生按照個人的興趣選擇物品,要求學生非常真切的感受事物,改變看的方式,借以發現這些易被忽略的物象所具有的表現力。通過跟老師的討論決定形態的造型與構圖處理,從而建立一種新的基于觀察現實的審視方式,培養一種超越一般審視自然物象宏觀的視覺眼光。形態的寫生解析變體重點要求學生認知各種不同的結構,例如植物的枝狀結構、自然中生長的螺旋結構、動物的解剖結構和骨架結構以及幾何結構、榫接結構、團塊結構等,通過研究這些結構從而強化對形態的掌握與再造能力。重點訓練學生在排除自然光影、肌理與明暗的干擾后以結構分析的眼光觀察自然、認識形態,理性地分析表象之下形態的結構的能力,旨在能夠透徹地分析存在的物體,掌握功能與形態、環境與形態的關系原理,并進一步將功能構造轉化為實用的設計,從而為形態的創造和主動的表現打下基礎。作業的研究對象以人、動物、植物、瓶罐、三通等機械物的結構等。自然形態的內部分析著重給學生講述內部結構單元形及相似形態,讓他們關注造型、結構對設計的啟發。思考物體的內部的確隱含了富于功能性的結構骨架從而也存在著一般無法觀看到的種種形象,例如剖面的青椒、西紅柿、圓白菜、洋蔥等;分析這些自然形態,剖析物體從外部到內部的研究和分析形態單元、放大微觀圖形分析與宏觀景象的對比,采用研究草圖、攝影、文字分析、速寫、素描等方法記錄分析的過程,將分析的形態、形態之間的關系分門別類,利用分析、解析的結果通過透疊、交錯、切割、局部放大、縮小等手法發展成一張或系列變體繪畫,使學生的認知行為得到延展,并且初步具備分析能力,這是繪畫素描所不重視不具備的。我們身處在后工業社會文明之中,周圍的環境基本上是人工形態的東西,所以人工形態被我們所關注是必然的。人工形態這一單元的寫生解析變體要求以自行車為對象,做不同研究小稿20張,可利用圓規尺子等輔助工具表現造型的幾何性所歸納的準確性,理性地尋找形態之間的比例關系、數理關系并且從中尋找出一種處理畫面的結構秩序規律,在隨后此類寫生的基礎上進行形態的歸納拆解并繼續保留自我判斷能力,最后根據解析,完成一張變體作業。此單元旨在訓練學生對現代主義設計物進行解構,啟發更多新形態的想象空間,喚起內心深處對于潛在創造力量與隱喻的渴望。造型與語言表現研究這一單元訓練的內容以明暗練習、空間練習、空間形態寫生、節律練習、色彩練習、線條練習為主,目的在于讓學生熟悉視覺因素豐富性的傳達與表現技巧的提高。雖然在前邊各單元的訓練里,形態的表現已涉及語言的表達,但是專門就語言表現本身做一番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三、教學方式不同
傳統的素描教學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景,老師依據自己的審美挑選靜物,模特,最后畫面是由教師本人的審美提供的,學生只是被動地畫出老師所擺出的美感色調,畫出老師的審美。設計素描在此教學方式上作出大膽的嘗試,以指導并鼓勵學生對素描對象進行適當的拆解、解析、變體的作業推導方式進行,強調對客觀物象的再創造。減少長期作業,提升速寫與默寫量,培養學生的推測與想象力;通過“憑空”設計,即不給出實物,僅給出實物功能,讓學生自行開始設計素描;“反面”設計,即給出具有相反功能的實物,讓學生自行設計能實現所需功能的物體等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學過程不再是老師擺好靜物被學生圍一堆寫生的狀況,而是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點去著手挖掘題材,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給自己擺靜物,保證出來的每一張作品獨一無二,風格和主題都具有鮮明的審美取向和個性;適當地引入設計類專業的相關內容,帶領學生深入設計的世界中,通過多媒體的方式或者實地觀摩,讓學生認識設計的整個過程;當然教師也特別注意在作業中啟發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學生自我的審美和設計意識的形成,而不是純技術層面。這樣訓練出來的學生作業無論從構思上,構圖上,審美上,表現上都是前所未有。同時由于每個學生問題不同、路徑不同,老師會針對問題提出下一步會怎么做,從而說明教學是一種思想的傳遞和交流,一種活潑的參與行為,突出教學互動。
2老年醫學中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學模式的意義
PBL教學模式最初于1956年被提出,1969年正式成型。1993年,PBL在世界醫學教育高峰會議中得到肯定,隨后在西方許多國家推廣開來。至1991年,美國70%的醫學院校開始采用PBL教學。1994年,英國曼徹斯特醫學院完全采用PBL模式進行教學。香港大學醫學院自1997年開始啟用PBL教學,迄今為止,該校一半以上的醫學教育都采用此法。1986年,PBL教學模式由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和西安醫科大學倡領進入中國內地,并逐漸被內地醫學高校認可。至今為止,全球約有1700多所醫學院校采用PBL教學模式,并被世界衛生組織及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等國際權威醫學教育組織大力推薦。PBL教學法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而非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首先由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以臨床病例為基礎設計出相關問題,有步驟地向學生提出,學生通過查閱文獻,將各學科相關的知識有機地整合在一起,經學生們經過自主探究、討論、協作來解決這些問題。由于把學習設置到典型的、有意義的醫學專題或臨床問題情景中,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們的自學能力,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潛力和創造力。整個過程將各基礎學科及各系統臨床學科的相關知識貫穿于一個真實的病例中,通過病例學習疾病的發病特點、臨床表現、診斷標準及治療措施,訓練學生良好的臨床思路。PBL的教學理念將提出臨床實際問題作為學習醫學知識的途徑,認為教學過程中應"先問題,后內容",學生可以通過解決問題而掌握抓住問題本質的方法。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一項研究顯示,與傳統教學組相比,PBL教學組課外學習時間明顯延長,學習興趣明顯增加,未來從事全科醫學的可能性有所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提高,溝通交流能力和信息管理的能力有所增強,期末考試成績有所提高,提示PBL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此外,有文章表明PBL教學法在兒科學、皮膚性病學、精神病學、及微生物學、免疫學等醫學教育中都有著重要作用。
但是,目前國內PBL教學模式在老年醫學教學的應用,仍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首先,客觀條件受限。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初老年醫學才剛開始起步,由于專業師資不足,臨床教學實習基地缺乏,老年醫學專業的研究生在校期間根本沒有開展系統的老年醫學理論教育及臨床實習。在我國醫學院校,老年醫學多為選修課,往往不受學生們的重視,很難要求學生花大量時間、查閱大量資料。PBL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中很難進行應用推廣。其次,倘若學生們剛開始學習臨床課程,對于各學科的相互聯系的理論知識欠缺,如果只是強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忽略了基礎知識、基礎理論的學習,很難掌握這些知識連貫性、系統性。此外,我國醫學院校一直采用的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相對來說,學生們的自學能力不是很強。所以,在現階段的老年醫學的教學中,單純采用PBL的教學方式,難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傳統教學與PBL教學模式的結合
專科英語的教學目的是指在有限的教學時內,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同時還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并能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教學目的的實現需要借助一定教學方法的實施。近些年來,我國開始風行實際法教學,而忽視強調語法知識的傳統教學法,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認為只有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相互取長補短,才能搞好英語教學。
一、教學現狀
近幾年,由于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使英語師資緊張,加之現代化教學設備不足和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等情況,給英語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采用單一、固定的教學法是行不通的。為了研究適合專科英語學習的教學法,對32名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多向選擇),部分問卷內容如下:
1.你學習英語的近期目標是:a.通過各類英語考試;b.提高口語,聽力水平;c.提高閱讀水平;d.提高寫作水平。
2.你學習英語的遠期目標是:a.與外國人交流;b.出國;。.找好工作;d.熟練掌握英語。
3.你認為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是:a.個人有強烈的興趣;b.學習方法得當;。.教師的教學質量;d.能持之以恒。
4.喜歡的教學方法:a.教師講解為主;b.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加以輔導;c.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加以解答;d.師生共同討論。
5.口頭表達困難的主要原因在于:a.詞語貧乏;b.害怕拼錯;c.平時缺乏訓練;d.不夠流利。
調查發現,在第一題中有68%的學生選擇a,說明大部分學生目前仍有較大的考試壓力;在第二題中有89%的學生選擇了d,看來學生們已經普遍認識到了英語學習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在第三題中有85%的學生認為“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是興趣和恒心;在第四題中,b選項占65%,而a選項只占21%,可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進行引導和輔助的教學模式已得到學生的認可;在第五題中,有70%的學生選擇c項,它提醒教師應盡量為學生創造使用語言的機會。從此次問卷可知,學生已經普遍意識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性,并努力嘗試各種學習方法,希望通過學習英語,擴大知識面,增加交流與溝通的機會,提高自身競爭能力。如何幫助學生改進英語學習,提高語言技能,還要從教學方法上人手。
二、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法有助于鞏固英語基礎知識,但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語言技能的形成,容易出現“啞巴”英語。因此,近些年我國的外語教學風行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交際法教學,逐漸忽略傳統的語法翻譯教學法。事實上,專科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夠扎實,如果不顧實際地一味追求交際法教學,學生則很難準確理解并進行表達,所謂的交際活動也很難順利進行下去。
下面具體分析一下英語教學法在《實用英語》教材中的應用。根據教材編制,把專科英語課程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為基礎階段,側重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和日常交際能力。學生剛人校時英語基礎較差,主要采用傳統教學法來鞏固基礎知識。隨著學習的深入,逐步過渡到交際法教學,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如“語法翻譯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和“交際法”等方法的綜合應用,而不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
第二階段為業務英語階段。它是對第一階段學習的提高,培養學生對科技、經貿、管理等方面的閱讀和翻譯能力,加強學生在涉外業務活動中的交際能力。訓練方式以對話樣例和套用練習為主,采用敢說一說得出~說得流利~說得準確一說得得體的步驟,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不同的教學階段,不同水平層次的教學對象決定著不同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英語教學沒有靈丹妙藥,根本不存在能適用于各種教學環境的固定的教學方法。將傳統教學法和以交際法為代表的新教學法結合起來,才能搞好英語教學。
三、教學模式
在教學實踐中經過不斷研究,結合教育心理學,改進專科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以《實用英語》第一冊第十單元“廣告”(Advertising)一課為例。
1.預習檢查:通過聽寫或提問的方式,檢查學生背誦單詞的情況。
2.課文導人:設置一些問題,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文內容上。例如:
(1)Whatorledoesadvertisingplayinourlife,
(2)Whathaveyouboughtanythingadvetrised,
(3)Whatbusinessdoyouthinkadvertisingis,
然后教師介紹相關背景知識—廣告的歷史,功能及分類;最后介紹一些英文廣告詞,比如:
(1)ThingsgobetterwithCoca一Cola.
(2)Whenitrains,itpours.-MortonSalt.
(3)Wonderwheertheyelowwent.-Pepsode.
請學生給出相應的中文廣告詞。這些活動可以很快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熱烈。
3.閱讀訓練: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并劃分文章段落,用英語概括段落大意,然后由老師總結。
4.課文講解:在詞匯方面,主要對efective,ex-pand,erspond等重點詞語進行講解。在語法結構方面,重點復習虛擬語氣和特殊的反意疑問句。在內容講解上,抓住“anintorductiontoad”和
“thehistoryofad”兩條主線,再分別進行細分:
(1)a.Advetrisingispatrofourdailylives;
b.Advetrisingisabigbusiness;
c.Thepurposeanddeifnition.
(2)a.Advetrisingisveryold;
b.Thedevelopmentofadvertising.
5.角色扮演:將學生分為4-6人的小組,組員分別扮演客戶和廣告公司的職員。先由客戶描述產品,然后公司職員為產品做出宣傳計劃并設計廣告詞。請1-3組進行表演。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鍛煉了學生的應變能力。
6.小組討論:將全班按每組5-8人分組。根據中國在“世界廣告大賽”上選送的幾十部廣告作品竟無一獲獎的現象,討論他們的看法。:
7.雙向提問:教師關于課文內容和語言點提出問題,要求學生總結中心思想或復述課文。然后由學生對教學中的不明之處向教師自由提問。
傳統教育方法,通過課堂為基礎,將教師的授課與學生之間的討論研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這個體系之中教師是主導者,學生討論起到輔助作用。將自主學習與接受性的學習相互結合,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增加師生之間交流的機會。而在遠程教育之中,雖然并沒有學生之間的討論,但是對于自主學習的要求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強,學生要自行的對學習的目標和重點來進行學習,同時進行時間的規劃,最后取得成果。
1.2實踐教學環節安排不足
如果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實踐,那么學生在完成了學習之后就不知道如何在實際情況中將知識加以應用。目前來說教育的目標已經從單純的知識教學向實踐教學不斷地進行轉化,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增長,這樣才能在畢業之后適應實際的工作情況。雖然說傳統的教學方法并不重視時間的部分,但已經有很多學校在傳統教學的方法之中加入了越來越多的實踐學習的部分。要注意到,遠程教育的應用者主要都是在職者,他們對實踐經驗的重視程度比起傳統教育方法的學習者來說更為迫切。但是遠程教育由于自身的形式限制,并不能提供場地或者條件來為學生增長實踐的經驗,只能以一些畢業設計之類的形式來對學生的施加能力來做出考驗,這當然是遠遠不足夠的。
2遠程教育與傳統教育模式的區別
2.1教學模式方面存在差異
教學模式之間的差異是遠程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之間顯而易見的區別所在。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的各項內容,教學節奏都是由教師來進行決定,而學生對學習次序和重點不能自行決定,只能靠教師的講述,在學習姿態上屬于被動的接受者。而遠程教育對這個方面則是截然相反的,教師只是擔任學習資源的提供者,而學生在學習上更為主動和自由。
2.2師生交流方式的差異
通過傳統教育模式教師與學生同聚一堂,在教室中進行講授,教師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學習,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可以直接的向教師提問并獲得解答,教師也能夠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來講教學內容進行個性化的設置,同時學生之間也能獲得交流。而在遠程教育的方式下就不同,教師與學生之間并不能進行當面的交流,學生也只能自行記下筆記。若要對教師的教學提出疑問或者建議就只能在課后通過電話或網上聊天的方法。這就是遠程教學中的一個重大的缺點。總的來說,遠程教育模式在課程的選擇和學習時間的決定上更加自由,但是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自由性就大大降低了。要注意到,常規的課堂教學方法有著電腦所難以代替的教學氛圍,在課堂上活躍的氣氛和教師針對問題給出的解答能夠大大的增進學習成果,教師也可以自由的發揮自身的教學才華和課程設計方法,而遠程教育在這方面就遠遠不及。根據相關的調查顯示,自認為學習條件(時間精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習者更加傾向于選擇遠程教學的學習方法,同時慣于傳統學習方法的學生也能夠很快的對遠程教學法得到適應,并不會出現難以適應或者學習效果大幅下降的情況。與此同時遠程教育的學習者明顯的對于學習內容的交流程度較少,對于學習內容的心得體會難以得到交流和修正,但是獲得的學習資料明顯的更加豐富,可以在學習資料上獲得更多的參考。
3完善遠程教育教學模式的策略
3.1可以考慮在學生開始學習之前進行預先培訓
遠程教育教學模式的主要過程都是需要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考慮到參與遠程教育的學生大多數都是正在工作的人員,首先對于相關的知識已經多半淡忘,對于學習也很有可能不太適應,在開設學習之前需要進行相關的資料學習或者工作人員的介紹或者培訓,幫組學習者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讓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3.2采用虛擬技術,讓學習與實踐相結合
隨著我國的教育的不斷發展以及我國經濟和技術的不斷發展,用人單位對于人才的實際工作能力越來越重視,而對于遠程教育來說,假如缺少了實踐環節,那么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就會大幅降低,達不到遠程教育的成果。因此,如果要提高遠程教育的工作成果,就有必要對遠程教育過程中的實踐學習做出提升。對于遠程學習來說,一般學生時間不多,學校也缺乏條件來給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因為這樣的原因,就需要應用虛擬技術來建立模擬實際情況的實踐學習條件。利用現代技術來對實際中可能面對情況來進行模擬,讓學生獲得接近現實的實踐經驗。通過采用網絡虛擬實驗室可以獲得以下優勢:①由于是在網絡上構建的虛擬實驗環境,除了軟件費用之外不需要太多的支出,相比于實際利用設備來進行操作來說,在經濟性上有著明顯的優勢。②符合遠程教育更好的利用零碎時間和便利的特性,使得學習者可以在網絡環境下在自己選擇的時間和地點進行模擬現實的學習,這樣的便利性是傳統教育遠遠無法做到的。③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與能力自由的定制實踐學習的內容,充分的培養各方面的能力。④虛擬實驗環境對于很多工科和理科的內容也可以進行模擬,既不存在實踐中的危險性,同時也拓展了遠程學習的范圍。
3.3增強師生間的教學交流
之前已經提到過,傳統教育模式教師可以在教師與學生展開交流并對教學內容作出修改,但是在遠程教育之中這一點就無法做到,學生與教師之間缺乏交流的渠道。這就要求學校對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途徑進行拓展,不斷豐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渠道。比如說,學校可以建立相關的討論群組和論壇,并鼓勵學生在遇到問題和有建設性意見的時候與老師或者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從而提高工作成果與工作質量。
3.4提供更加豐富和多樣化的教學資源
由于遠程接受教育者的能力水平和學習能力還有學習目的都各不相同,一些學習者已經具備了很多的實踐經驗,需要更多的理論知識來進行指導,另一部分學生則沒什么知識基礎,需要一些基礎性的知識來強化自身。學校在進行遠程教育的時候也要充分的考慮到這些問題,在教學資源的設置上秉承豐富化和廣泛性的原則,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情況來獲得知識的補充,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果,這也是提高遠程教育水平的重要努力方向。同時,對于遠程教育的課程而言,要提高實用性,不能是機械的對課本的復述,而是要與時俱進并結合技術應用的實際,從而更好的創造教育成果。
在動畫作品中,傳統文化元素對于意境營造也體現出特有的表現形式。如水墨動畫片,運用齊白石墨趣而制作的《小蝌蚪找媽媽》、李可染筆法的《牧笛》、《山水情》等。在這些水墨動畫片中,觀眾不僅能欣賞到精彩的動畫故事,還能感受到水墨淋漓、詩畫無窮的傳統文化氛圍。這些動畫影片以景抒情,情景交融,以虛帶實,實中有虛,虛實相合,使動畫影片的背景猶如一幅幅會運動的中國水墨畫,顯示出中國動畫特有的審美情趣。
三維動畫,是近年來隨著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以豐富的表現形式,令人震撼的視覺沖擊力,被觀眾所認知。它是利用計算機進行動畫的設計、創作與制作,產生出真實的立體場景與動畫效果。在當今的動畫創作中,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在動畫領域的廣泛應用,動畫技術極大地擴展了動畫藝術片的表現形式和制作手段,新的制作手段和新的表現形式更是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產生。如何開創多元化的具有民族風格的三維動畫作品,發揮傳統文化表現方式,對傳統元素加以提煉和運用?只有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才能解決這一系列問題,使我國三維動畫更富有國際特色。中國作為一個具有五千年文化積淀的國家,其文化內涵博大精深,具有廣博性、傳承性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性。從三維動畫的表現內容上來說,可以從中國古老的神話傳說、古典名著、古代寓言等方面汲取創作靈感,運用全球化的眼光重新審視,并加以融合創新,從而創造出既具有中國文化底蘊,又符合國際審美的三維動畫作品。從三維動畫的表現形式上來說,可以從傳統水墨繪畫、雕刻、民間藝術和地方戲曲等領域汲取營養,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意境深遠、簡潔古樸的藝術風格。
在當今的動畫創作中,對于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得到了充分的體現。2003年一部名為《夏》的中國三維動畫短片,入選了Siggraph計算機圖像技術的世界盛會,這部運用CG技術制作的水墨動畫是三維動畫技術和水墨的組合。影片不僅拓展了三維動畫的表現語言,而且表現出傳統水墨動畫所不能創造的運動空間,通過以墨的濃淡、疏密、聚散和干濕程度表現不同的意趣,這種獨具一格的形式也豐富了動畫的表現形式。在這部動畫作品中,觀眾不僅能欣賞到精彩的動畫故事,還能感受到以景抒情、情景交融、水墨淋漓、詩畫無窮的動畫場面。2008年美國夢工廠推出的三維動畫片《功夫熊貓》,片中有大量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和表現。書法、斗笠、鞭炮、花轎、筷子等,在視覺上形成了濃郁的中國味道,再配上輕松悅耳的中國古典音樂,使這部美國動畫片成了糅合中國文化元素的西方大片。影片中烏龜大師的行為哲學,著意表現了中國傳統道家的無為而治、天人合一的思想;而浣熊師傅身上則表現出典型的儒家入世的思想觀念。這些中國古典哲學思想的淺顯解讀,在這部動畫片中成了亮眼的文化滲透,為影片增色不少。《功夫熊貓》還大量地運用了傳統的中國功夫,為影片營造一個中國武俠的世界。影片通過插入仙鶴、龍、面條、禪學思想等一些物質符號和精神形態,生動地向世界詮釋了中國文化的獨特性,為中國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起到了良好的橋梁作用。
傳統文化元素在三維動畫教學中的滲透
對于我國當前的動畫作品來說,挖掘傳統文化元素,以動畫的形式加以創作,從題材內容和表現形式,在傳統文化資源中汲取營養,走民族化之路,才能創作出符合市場需求、具有中國特色價值的動畫作品。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目的、有步驟地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意識,將民族文化的精髓滲透到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現代的技術手段,融合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和人文精神,創作出具有靈魂、生命力和傳統文化元素的三維動畫作品。
(一)在教學中,滲透學生對傳統文化元素的了解,并運用在自己的三維動畫創作中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計劃、有重點地帶領學生認識和熟悉傳統文化中的視覺元素。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把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品質和文化魅力融入課堂教學中。這樣不僅有利于拓展動畫教學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還有利于凈化學生心靈,提升學生的基本素養,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審美意識,用獨特的眼光重新看待這些文化精髓,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傳統民族文化的認同感。目前正在學習動畫專業的學生,大多只注重藝術表現和軟件技術的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知道:創作的作品要想走向世界,既要吸收外來的先進理念,同時也必須植根于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如:《動畫造型設計》課程,在教學中,除了注重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和速寫、素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應該積極培養學生的創作思路,將傳統民族文化元素融入于課堂教學設計中。比如:在學生進行原創動畫角色造型設計時,可選取中國書法、皮影、祥云圖案、國畫、敦煌壁畫等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動畫造型的課題設計創作。其中年畫、剪紙、皮影、水墨畫、戲畫、民間傳說等傳統民族文化元素都源于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積淀,來源于中國各族人民在生產、生活中藝術思想的積累,來源于中國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審美意識。在平時教學中,應培養學生多注意觀察,熟悉各類傳統文化元素的特征及動作特點,積累各種素材。這些傳統民族文化中,有很多可以挖掘和利用的創作元素。滲透學生對傳統文化元素的了解和素材的收集,既有利于學生的原創能力和造型能力上的提高,也賦予了動漫藝術以民族文化的特色和時代的特征。藝術是相通的,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對我國現代動漫藝術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并且它還將長時期地影響整個世界動漫業。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實踐,將動漫藝術形式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神韻相結合,不斷探索風格的多元化及造型的典型化,以及塑造形神兼備的角色造型,是動畫片創作富有持續魅力的關鍵所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古老的文化根系里發掘出適合的內容,并將這些內容延伸出來,發展成符合當代審美要求的動畫設計,讓作品具有時代感的同時擁有更深厚的文化內涵。只有立足于民族、立足于傳統,擺脫盲目的跟從,才能創造出優秀的作品,才具有個性。所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應該貫穿于整個動畫教學的過程中。
(二)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去吸收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鼓勵學生多看、多學,注重把握三維動畫創作中的設計風格和形式
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絕不是孤立和片面地把傳統的風格樣式完全照搬地繼承下來的。傳統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知識的更新,文明程度的提高,不斷改變與發展的。在文化元素的吸收上,傳統文化元素因現代文化的沖擊,影響力正在漸趨式微。所以,在動畫教學中,應適當加入一些影視動畫賞析的課程,運用多媒體課件的方式給學生多觀摩一些國內外優秀的動畫作品;以分析、講解和組織學生討論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去吸收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來進行思維創作,從而提高學生動畫創作的創新能力。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和理解能力,通過對動畫作品的解讀,讓學生能更直觀地理解傳統文化元素和現代動畫設計之間的關系。在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搜尋各種民族文化信息,了解各地域之間的不同民族文化信息,各個地區的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等等,并運用到三維動畫創作中去。
(三)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在三維動畫創作中進行民族文化的體現
在動畫創作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設計出具有民族性、時代性、國際性和鮮明個性的動畫設計作品。作為一個具有五千年文化積淀的國家,我國的傳統文化是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其內涵博大精深,具有廣博性、傳承性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性,是我們在今后發展中所依賴和憑借的精神支柱。我國的傳統藝術極其豐富輝煌,繪畫、書法、音樂、舞蹈、戲曲、園林建筑等都有偉大的創造,這是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的寶貴財富。如何開創多元化的民族三維動畫作品,發揮傳統文化元素的表現方式,對傳統的元素加以提煉和運用?這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1.在動畫創作、設計模塊中,從中國古老的神話傳說,古典名著,古代寓言等方面汲取創作靈感,運用全球化的眼光重新審視,并加以融合創新,從而創造出既具有中國文化底蘊,又符合世界審美的三維動畫作品。在教學中,平時注重理論教學,突出動手能力培養,如:將創作課題融入《情節短片創作》、《情節短片制作》、《主題短片創作》、《主題短片制作》、《動畫實踐周》、《畢業設計》等課程的教學中,在加強計算機動畫設計教學的同時,從傳統水墨繪畫、雕刻、民間藝術和地方戲曲等領域汲取營養,將中國傳統文化在千年的積淀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深遠意境、古樸簡潔的藝術風格,融入于學生的動畫作品創作中。例如:中國民間美術中的皮影、木偶、年畫、剪紙、折紙等藝術形式具有概括、夸張、簡潔、色彩單純、強烈等特點,這些特點都非常適合于三維動畫的造型及運動方式的表現,而且風格更是別有韻致,同時在創作形式上也能達到不拘一格。因此,只有充分地融入傳統文化元素,才能創作出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三維動畫作品。
2.在動畫作品的制作過程中,以動手操作技能培養為基礎,強化藝術與技術指導相結合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以校內動畫實驗室為依托,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通過實踐,提高動畫創作能力,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動畫創作的水平。綜上所述,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去認識和了解傳統文化元素,要求學生的動畫創作與近期生活、社會、學習有關聯,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逐步挖掘、運用傳統文化元素,讓傳統藝術成為學生動畫創作新的創意點和啟示點,并結合學生個性特點,從而設計出富有生命力的中國特色動畫作品,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
思考和建議
我國的民族傳統文化藝術以其獨特的審美特征對我國動畫藝術的發展有著特殊的美學意義。動畫是運動的藝術,是綜合的藝術,是繪畫、音樂、舞蹈、文學等多種藝術的綜合表現;動畫創作又是一項復雜的生產活動,是許多人集體智慧和心血的結晶;動畫也是一種文化,代表和展現了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動畫影片作為一種現代視覺藝術,對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發展進行了很好的表現與傳達;多維的新技術手法,為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視覺藝術之間建立起有機的結合,極大地推動了動畫藝術的發展以及提高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新的審美價值。動畫藝術中的文化元素和藝術元素不僅值得欣賞者品味琢磨,更值得動畫創作者仔細研究,并將傳統文化元素滲透于動畫教學中。
(一)關于三維動畫課程實踐教學的思考
1.動畫學科教學滲透民族傳統文化是在逐步挖掘、逐步完善的原則下實施的,每個階段的課程應根據學生需要和師資狀況作出局部調整,并不是所有的課程都能滲透、都要滲透的,以免出現學生過于關注結果,而忽略了動畫實踐教學的體驗和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發展。所以,在動畫教學中,應正確地看待民族傳統文化對動畫學科教學的積極作用并將之合理運用。
2.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難窺一斑,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自身的文化底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動畫課題研究工作方向和更深層次的發展。所以,在動畫的教學中,應不斷加強教師參與經典文化的學習和培訓,增長教育的智慧,并建立校際間和區域間的交流,拓展教師的眼界。
(二)關于三維動畫課程實踐教學的建議
2.靈活布置作業,鞏固數學學習基礎
初中數學傳統教學對于數學知識點的鞏固方法主要是高強度的作業練習,學生課外要利用很多時間完成作業,大部分學生對作業訓練產生了厭惡感。同時,數學教師需要用更多的時間批改和評講作業,效率較低。新課改的實施,要求初中數學教學工作要在學生實際學習狀況下靈活布置數學作業,應追求作業質量而非數量。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將學生按照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分類。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在數學作業布置中更偏向于重難點知識的鞏固,使其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在數學作業中則應該體現細心與認真,使其發現問題并進行改正;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則應該在數學作業中注重基礎知識的練習,爭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分層作業的布置,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也節省了有效時間,促進了學生對數學基礎的鞏固,提高了學習效率。
3.培養發散思維,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數學學習的過程本身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是為學生接觸事物與了解事物提供基礎,對其個人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擯棄傳統教學中單純對學生解題能力培養的方式,重視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積極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構建數學知識點的連接與知識體系;豐富對學生的考察方式,積極鼓勵學生利用創新的思維方式解決數學問題。例如:在某一數學題目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利用不同解題方式解答題目,并讓學生了解不同解題方法的優劣,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還能培養其發散性思維。與此同時,教師要通過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讓學生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以此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輕松與快樂,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