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6:5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繪畫專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寫作思路清晰,每章的小結部分簡明扼要,易于理解。作者抓住首章所提五個觀點,從社會文化對人類學習的變化影響角度回答了以下問題:1.教師如何學會教學;2.教師如何認識語言;3.教師如何教授第二語言;4.在語言教師職業中始終存在并一直變化的更廣的社會、文化和歷史的宏觀結構;5.語言教師專業發展由什么構成。緊緊圍繞教師這個主體,以社會文化的影響為根本立論,從教學方式、內容、理念、環境等因素入手,解答了語言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系列問題。面對語言教師的發展訴求和困境,其理論與實踐范例具有較強指導意義。書二為論文合集,以社會文化理論為支持,研究內容豐富,涉及文化意識強化、教師身份認同、教師概念發展、教學理念轉化、策略性中介手段、教師發展范例、課程改革實踐等。多篇論文以個案研究為例,從理論綜述到實驗過程,記述詳略得當,使讀者能夠把握研究步驟、明確研究目的,為進行相關研究提供參考。本書雖研究視角多樣,但社會文化理論卻表現出強大的解釋力,將研究內容與理論有機結合給讀者啟示。
(二)兩書理論、實踐層面的指導意義
理論層面上,兩書皆從社會文化視角出發,將社會文化理論的中心概念:調節理論(也稱中介理論,Mediation)、活動理論、最近發展區(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和“支架”理論(Scaffolding)等與實例結合進行詮釋。該理論源自前蘇聯心理學家Vygotsky20世紀30年代所創立的學說,認為個人的學習與一定的文化、歷史和風俗習慣背景密切聯系,知識與學習都存在于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中,知識源于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高艷,2008)Vygotsky在人類心理和社會環境之間建立了一種辯證關系,認為高級認知功能的發展依賴于人與社會環境的互動,以及語言與其他社會文化符號產物的調節關系,這就是調節理論,其要義是個體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間接的、是工具中介的。教師如何利用語言作為調節中介開展教學活動來提高授課水平,成為語言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重點。活動理論強調社會實踐活動的參與在個體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關注“個體或者群體在特殊情境下采取哪種活動”。該方向的研究從活動、行動和操作方法三個層面進行。活動是情境,行動是以目的為導向的行為,而操作方法是完成一個活動的方式。(秦麗莉、戴煒棟,2013)語言教師的教學涉及了活動理論的三個層面:課堂教學是情境,圍繞教學目的實施的教學步驟是行為,而利用教學手段組織的課堂活動是操作方法。因此關注語言教師教學實踐以促進專業發展與活動理論息息相關。最近發展區是指“實際的發展水平與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實際發展水平是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潛在發展水平是在成人指導下或與能力較強的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Karen&Paula,2011:6)ZPD涉及學習者的當前能力水平和潛在能力水平,而這一潛在能力水平達成需要一定的條件,即:有能力強于該學習者的他人,如教師、家長、同伴等的協助或引導。(劉學惠,2011)這一情形常被喻為“支架”,通過搭建“支架”,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形成互助、合作、引導等關系,可以促進教學、增強交流。實踐層面上,兩書提供大量個案研究,從數據的采集到分析都給出詳盡的描述,所提及的開放訪談、課堂觀察、刺激回憶、反思日志、教師自述、集體會議、教學計劃等數據收集方式,具有較高參考價值。重點介紹的專業發展范例,如:批判性朋輩小組、課例研究等討論了教師自述的本質,實驗結果證明這些范例對于教師反思教學行為、發現教學弊端、增強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效率等效果顯著。作者呈現的案例,從問題提出、理論闡釋、實踐過程到結果討論,給教師教育的實施者、語言教師自身等進行專業發展的研究提供了依據。
二、對于教師專業發展的啟示
在語言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個人思想觀念的改變以及探索實踐的過程,同時需要宏觀環境、客觀條件的支持。通過兩本著作的論述,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啟示:
1.語言教師要重視自身概念的發展和認知的提高。兩書都強調語言教師概念的發展和認知的提高,例如:書一第二至五章,書二第五至七章。語言教師的概念和認知涵蓋多方內容,如:認識論的轉向、學習的概念深化、教師身份的認知、語言的特性等。教師概念發展是一個長期過程,早期學到的關于語言、教學等的知識,影響著教師教學行為的實施,伴隨教學活動的開展,教材內容、學生反映、教學要求等會沖擊教學觀念。在社會文化視角下,作為受文化、歷史、社會影響的個體,教師的學習、教學源自其在課堂和學校的社會性實踐。面臨來自學校環境、專業水平、學生需求等各方面的挑戰,作為語言教師要及時調整心態,提高教師身份認同,將自己融入社會文化情境中,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概念和認知,才能實現專業持續發展。
2.合作和反思是語言教師專業發展實踐的有效途徑。兩書用了較多篇幅論述了合作和反思對于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從理論框架到具體實施形式都給以深刻啟示。教師間的互助合作為彼此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觀察、評價的伙伴,反思、傾訴的對象以及提高、發展的機會。教師可以互為觀察者、指導者、協調者、輔助者,通過組對進行課堂觀摩、集體備課、彼此評課、互相訪談等,在交流、反思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同事間的交流也可以建立一個發泄不良情緒、緩解心理壓力的平臺,尋找身份認同。合作式的教學,既可以分享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經驗,又可以共同面對困境,在心理上有一個同舟共濟的伙伴,營造合作文化。反思可以是同伴之間的,也可以是個人的,而撰寫教學反思日志是促進教師教學和自身發展的有效途徑。反思日志包括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教師對于授課思路的整理、教學內容的分析、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個人教學困惑甚至是教師情感的流露等等。反思日志可以為教師提供一面審視個人的鏡子,既可以重新梳理教學過程,也可以直面自身問題,在反思中不斷調整自我,提高教學水平。
3.重視語言教師培訓以助力教師專業發展。在兩書探討的多個案例中,不難發現國外極為重視教師培訓,項目重實踐、內容多元化、制度常態化,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相比而言,國內語言教師無論是職前教育還是職后培訓與國外差距甚大。我國語言教師多為語言專業畢業的學生,無論是理論層面的教學概念、應用語言學和二語習得知識的儲備,還是實踐層面的教學任務設計、課堂活動組織、管理手段等的學習,都缺乏系統訓練。而書中提到的培訓方式,如:短期集中培訓、學術論壇、網上學習與交流、參觀教育項目等,都是值得借鑒的。重視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可以在語言教師進修、訪學、交流、培訓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對于教師進行的課程改革和專業發展研究項目給予資金幫助和管理制度上的傾斜。只有客觀大環境認識到教師教育的意義,不斷完善服務條件,助力教師專業發展才能實現。
關鍵詞 社會轉型期 思想宣傳教育 企業文化建設
一、引言
企業思想宣傳教育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保障。通過企業思想宣傳教育才能讓員工更深刻地理解企業文化的實質。通過思想宣傳教育可以確保企業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實踐修正企業的文化精神。企業思想宣傳教育與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一種柔性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的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從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目前來看,在社會轉型期,我國企業思想宣傳教育和社會文化建設還面臨著一些困境:一是對于企業思想文化建設不重視;二是缺乏企業特色文化,員工凝聚力不足;三是以利益為導向,缺乏社會責任的培養。基于目前的困境,本文所探究的是如何融合思想宣傳教育與企業文化建設兩方面的內容。
二、社會轉型期,我國企業思想宣傳教育與企業文化建設面臨的困境
(一)對于企業思想文化建設不重視。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對于企業思想文化的宣傳并不重視,公司更傾向于采用剛性的管理條例和獎懲措施。一方面是因為企業的思想文化宣傳教育效果更為長期,很難在短期有明顯的成效。另一方面是企業對于思想宣傳教育與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內容不講究實質,沒什么作用。
(二)缺乏企業特色文化,員工凝聚力不足。還有一些企業認識到了企業思想文化宣傳教育與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具有本企業特色的文化,不能展示公司的特性。因此文化沒有號召力,缺乏匹配公司發展的企業精神,凝聚力自然就不足。企業特色文化應該符合企業自身發展階段以及所處的市場環境。
(三)以利益為導向,缺乏社會責任感。企業思想宣傳教育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第三個困境是太崇洋,只注重對于國外企業的一些文化內容進行復制,而不注重發展我國的民族文化。公司發展以利益為導向,缺乏社會責任感。很常見的情況是一些企業為了利益,加班不給工資,發生事故就逃避責任。更有一些企業制造偽劣商品給人們帶來了嚴重的傷害。這樣的企業是不能夠真正得到企業內部員工以及外界的尊重的。
三、社會轉型期,思想宣傳教育與企業文化建設融合的路徑探析
(一)完善企業信用體系,實現生態企業文化建設。企業的思想宣傳教育與企業文化建設不能忽視對于企業信用體系的建設,要實現生態企業文化建設。誠信是中國企業道德的核心,現代企業的價值觀也應是義利并重。要培養企業員工主人翁的精神,把工作當作一種實現人生價值的使命,并自覺去遵守國家的方針,遵法守法,樹立以企業為家的思想。完善企業信用體系要求企業為社會負責,不能做假冒偽劣商品,也不能污染、破壞環境,更不能欺騙民眾,不守信用。實現生態企業文化要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以人為本,切實關心員工的工作與生活需求。
(二)注重民族文化宣傳,凝聚企業民族精神。我國有五千年的歷史,其中不乏思想的精華。比如,海爾集團的“日事日畢,日清日新”就是從《論語》汲取的。要發展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就需要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來把握中國企業文化的發展方向。發揚我國優良的傳統,加強職業道德,強化員工顧全大局、主動協作和盡心服務的意識,以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奮發有為、團結敬業的民族精神為基礎,從而與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要摒棄低級趣味、腐朽庸俗的世界觀、價值觀。用文化的手段、文化的功能和文化的力量促進企業管理水平、整體素質、經濟效益的合面提高,實現“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最終目標。要驅除企業消極、保守、封閉的文化形式,用傳統文化來把握當代人的心理,來把握迅速變化的市場需求。
21世紀,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藝術產業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從而對“實踐應用型”藝術人才的需求大大超越了對單一知識型人才的需求。獨立學院作為專門培養實踐應用技能人才的院校,其為社會培養符合藝術市場需求的專業美術人才的目標也越來越迫切。一方面是社會發展對藝術形態領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另一方面是專業體系課程理論及教學方法的陳舊制約著藝術培養技能的發展。例如繪畫基礎教學方法,特別是在50年代引進的前蘇聯契斯卡柯夫等教學法的影響下,教師主要側重灌輸式的訓練,由理入道。學生不適應在“大藝術、大繪畫”觀念下進行繪畫基礎的學習,而此項訓練又是當代藝術工作者所必備的全面素質的基本要求。因此,繪畫藝術教學進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舊的教學方法要改革,新的現成教學方法尚未成熟,這些成為制約提高教學質量的瓶頸。
獨立學院作為新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基地,結合研究性學院的成熟課程理論與市場的實際發展方向,重新構建并完成實用繪畫專業的建設,通過優化專業結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辦出專業特色的重要措施,及時調整教育教學策略,優化實踐教學課程布局,搭建產教結合平臺,辦出專業特色,惟如此,才能夠在藝術教育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亦才能適應時展和學科專業建設的需要。獨立學院特色專業建設問題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教育部、財政部發出關于批準第三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的通知,規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項目管理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執行,教育部質量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根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任務書》進行檢查和驗收。我國多所高等學校都進行了特色專業的建設,但是獨立院校藝術系的特色專業建設尚須不斷地深入研究,因此,專業建設實踐教學方案的確立是我們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用繪畫專業是一門涉及藝術和市場兩大領域的專業課程,但作為獨立學院對實用繪畫專業的研究近乎盲區。在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此加以探討與分析。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藝術系實用繪畫專業主要為社會培養應用能力較強的繪畫專業人才,通過在校期間嚴格的專業教學與市場接軌的技能訓練,學生畢業后能很快地適應社會。我們立足學院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在辦學過程中堅持“厚基礎”、“重實踐”的教學原則,使學生在專業方面奠定穩固的理論和技術基礎,掌握從事藝術工作的較系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并為繼續提高準備必要的條件。因此,高校要特別注意加強基礎理論課,建設為加強課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并使課程的內容密切結合藝術實踐,恰當地聯系當前藝術市場活動,以求理論與實際更緊密地結合。
具體來說,為實現“厚基礎”、“重實踐”的特色專業建設目標,我們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重點研究。
1.強化基礎理論教學,夯實基礎。
為了實現實用繪畫專業的優勢互補,我們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中,增加了不同方向的模塊學習。如油畫方向模塊、版畫方向模塊、國畫方向模塊等,各方向都系統學習理論課程,從而使學生在系統學習某一方向專業課程的同時又能夠對其它學科專業的主要課程進行比較系統的學習,進而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學生的基本理論素質。同時,我們利用多學科方向的優勢,有針對性地打通一系列的優質課程。學院倡導教師在基礎教學中嚴格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創新,通過人才培養方案調整、課程建設等多種手段強化基礎教學。此外,學院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引進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優秀藝術人才培養打下厚實的基礎。
2.重視基本技能培養,強化學生專業基礎。
獨立學院藝術系以培養藝術應用型人才為主要任務,對學生的基本技能訓練尤其重視。我們通過對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設置的調整,進一步突出基本技能類課程的重要地位。我們結合自身教學特點,制定相應措施,改革教學模式與方法,強化學生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在完成基本課程學習后,方可進入工作室。
3.具體的專業課學習中突出教學方案中的實踐性,解決教學內容陳舊、實踐教學內容較少和社會適應性不足的問題。
獨立學院在加強課程體系等軟件建設的同時,還要注重硬件設施的建設,如建設藝術作品推廣基地等,為推進產、學合作構建平臺,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發展需要推進專業建設,使新專業在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管理、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形成優勢和特色。
4.探索與改革教學方法與方式。
現階段,高校教育已進入“大眾化”教育時期,但學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至深,一時難以擺脫“灌輸式”學習方法,不適應大學開放式教學、獨立自主的學習方式,因此,高校在教學方法與方式上進行探索與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嘗試“導引”的教學方法,以發揮青年教師的團隊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從宏觀“導向”到微觀“引領”,主講教師通過理論講授,從“方向”上指引學生“進入”所學專業。
課程結束時,師生共同展示、研討,驗證學習“結果”。教師個別輔導,從微觀上抓好“過程”教學,解決更具體的技能訓練及藝術素養細節上的直接熏陶,使學生真正能走進藝術,讓學生了解教學的目的、目標。在每一次課程前后與學生對話、提問、討論,形成融合式、對話式教學方式;采用舉例講解與板書相結合的形式,同時教師做局部的示范,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必要時可用模型示范、多媒體演示等手段:在每次主題訓練過程中,教師發揮好主導作用,按不同模塊的具體情況來劃分訓練時間段,進行有意識、有針對性的訓練;欣賞經典美術作品,分析其中的形式要素、文化背景、符號意義、審美特征和藝術語言等,強調多視點的理解;舉辦學生作品櫥窗展示匯報。并組織學生對作品進行自我分析和相互評價。
教學實踐的具體做法是宏觀“導向”,到微觀“引領”。所謂的宏觀“導向”是指選派一名主講教師,利用第一天上課的第1―2節,將本學期課程的教學目的、要求、大致內容,與所開設的專業課之間的關系以及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系等串講一遍。從“大方向”上指引學生“進入”專業學習的思想域。課程全部結課時,要求每位學生交一幅優秀作業,組織一次教學成果展覽。并開展互動式現場教學總結研討會(3―4名教師分單元作結課總結、現場答疑,每個班選1名學生代表總結學習心得),從宏觀上驗收教學結果,并將總結會過程整理為影像資料加以保存。所謂微觀“引領”是指大班串講后,學生分別回到自己的專 業課教室,由各班專業教師再結合“案例分析”等教學法,根據各班學生的個性,具體講授每個單元的理論知識,指導學生繪畫技能的練習。這樣又從“微觀”上抓好“過程”教學,解決更具體的技能訓練及藝術素質細節上的直接熏陶。這樣,學生上課前,先有了一個明確的整體的學習思路,然后能分班接受每位代課教師的不同風格,小班之間也可互相借鑒,從而形成在統一要求下的多樣化風格的作業形式,學生的思維方式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擴展。
在小班教學中,教師還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方法。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二者相互啟發思維,促進發展使原來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意識。在訓練過程中強調思維的靈活性與藝術的敏感性的養成,重視對學生造型審美力的培養,以及最為重要的對學生自身創造力和獨特經驗的激發,最終使他們能夠掌握視覺藝術的基本原理,又能夠拋棄常規,脫離對傳統觀念的因襲,以真實獨特的審美思維表達自己偏愛的形態,在未來的藝術創作世界里做出自己理智與情感的明確反應。與此同時,教師鼓勵學生收集各種材料,發掘新的藝術語言魅力,使之更好地與現代藝術理念相結合,并啟發和引導學生創造性的理解藝術與技術的關系及繪畫基礎與藝術創作基礎的關系,將“由技人道”和“由理人道”的兩種方式綜合起來,幫助學生藝術的感覺和科學的思考,掌握具象與抽象的造型語言的表現規律。
5.改革培養方式,增強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藝術教育更強調注重因材施教,發掘學生的藝術個性和素質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高校要鼓勵各專業教師在培養模式、教學方式方法上進行創新性的探索,倡導教師積極將科研成果引入課堂或帶領學生參與到具體實踐中。針對要培養實用性人才的定位,高校要鼓勵教師創新實踐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藝術實踐活動。同時高校要建立健全實踐激勵機制,如設立學生藝術實踐獎學金,對在高水平藝術比賽與評獎中獲得榮譽的學生進行獎勵,激發學生參加藝術實踐的積極性,讓更多的優秀藝術人才脫穎而出。
6.嚴格過程管理,重視畢業論文選題,倡導實踐性強的研究。
高校學院要高度重視畢業論文工作,提倡選擇與教師的科研相結合、與學生實習和實踐相結合的實際性課題,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獲得全面、切實的鍛煉。學生論文的選題注重結合不同方向特點,多選取專業技能技巧研究的題目。
實行畢業論文(設計)評審和答辯制度。成立由專家教授及專業課教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和畢業論文(設計)答辯小組,開展本專業的答辯工作。通過嚴格的答辯程序、明確的評分標準和科學的評價,確保每名學生都能得到一次全面的綜合訓練。實用繪畫專業的教務負責部門對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進行嚴格監督。教學部門與評審委員會密切配合,對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準備、選題、指導、考核、答辯等環節進行階段性檢查和監督。
制定《藝術系常規教學檢查管理規定》,各級教學督導機構對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過程進行全程督導。為規范畢業論文評定,制定《畢業論文(設計)等級評定標準》,要求專業指導老師、畢業論文評閱老師、答辯組嚴格按照評分標準進行成績評定。
畢業生的畢業作品展覽將擇優演展,接受檢驗,力求全面、充分展示出學生四年學習的成果及達到的藝術水平。
7.推進“假期課堂”教學等方面的活動。
“假期課堂”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教學理念的具體而有效的形式,是教學方式的創新,也是辦學理念的革新,目的是讓學生在各種場所、以各種形式,向社會學習,向有著不同文化背景與經歷的人學習。假期課堂是一種離校不離課的教學方式,是把與社會、行業和實踐等密切結合的課程離開學校融入具體的環境中進行的教學方式。具體包括:①某些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直接由老師帶領進行,如作品訂單、藝術創作等;②某些課程一部分在學校開設,然后延續到藝術產業中。如一些適合于項目教學的課程;③具體的專業調查,如油畫藝術的市場調查;④根據具體情況而進行的其他有效的方式等。
“實踐”與“創新”是實用繪畫專業教學的基本特點。學生假期除了休息以外,完全可以進行跨專業的學習和社會實踐,并對前一學期的學習情況進行回顧總結,通過這個過程查漏補缺,調整學習認知。
8.迅速形成團隊,進行重點的專項課題研究。
本文便是山西大學商務學院科研項目基金項目的資助,編號:YS2009054。
9.其他方面。
思想道德是教育的核心,無論是什么樣的教育都離不開對人的思想道德的教育,藝術教育更是如此,思想道德的修養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藝術修養水平。學院在對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方面,采取多種措施,提高學生的政治理論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圍繞教學組織有益身心的活動,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同時全方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要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努力營造具有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使學生綜合素質和社會人格不斷得到提升。高校要引導學生成立各種學生社團組織,開展多種主題班會、學術講座等,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集體協作精神。
高校要高度重視體育活動,開展豐富的群眾性和競技性體育活動,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使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保持在較高水平,同時也為學生從事藝術創作打下強健的身體基礎。在課程內容方面,針對繪畫專業學生的特點,高校要從實際出發,設置多樣的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培養他們鍛煉身體的自覺性,把趣味性和健身性強、深受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補充到教學中。如可以開設的教學項目有健美操、太極拳、羽毛球、乒乓球等,使實用繪畫專業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上升。體現出良好的體育素質。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教育”不再是建立一個封閉的堡壘,而是要營造一個開放的空間。對于獨立院校藝術系實用繪畫專業教學改革與研究,只有結合實際的教學工作,反復實踐與研究,不斷完善、不斷創新改革,使教學實踐與研究同步發展,同步提高。實用繪畫專業教育的研究是艱苦的,但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獨立院校實用繪畫專業的藝術教育必將走向輝煌的明天。
參考文獻:
一、中國傳統寫意畫的構圖形式
“任何美的事物都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合目的性和規律性。”“所謂形式規律,是指在生活中或自然中各種形式因素及其組合規律。不僅在感覺領域上揭示了美的本質和規律,而且可以脫離具體的內容,具有獨立于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物象的審美價值,從而構成了形式美。”這說明中國畫構圖是有規律的,構圖的意義不僅僅的簡單的排列組合,而是通過這種有規律的形式表達出物象的精神內涵。中國傳統寫意畫構圖的形式有很多種,常見的有S型構圖、斜線構圖、三角構圖。
(一)S型構圖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者,陰陽也。”陰與陽是互補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在畫面中,S型構圖具有動靜結合、虛實相兼、松緊之分合互補、變化、迂回、起伏的節奏感。S型有伸縮調節的作用,可以有效地調節畫面布局,并且表現出巨大的彈性與張力,使畫面具有韻律。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典型的橫向S型構圖。作者運用S型構圖將初春略帶蕭瑟的郊區與繁華喧鬧的市區串聯在一起,將繁多的樹、屋、人等物象歸置到S型畫面里,使這些景與人不僅沒有雜亂無章,反而具有韻律的美感。另外在文同的《墨竹》中,一枝蜿蜒的S型竹枝自上而下,勁挺而曲張,其勢強健。文同生活在風氣日下的北宋,用蜿蜒曲直并掙扎向上的“倒竹”表達其高潔正直、不屈不撓的思鄉情懷。
(二)斜線構圖
斜線構圖也是常見的構圖形式,將主體物放在斜線布局上,突出主體物,同時使畫面具有延伸效果。在吳昌碩《墨竹》中,墨竹與石頭構成一條對角線,石頭處于對角線的右下方,竹子在對角線的左上方,使竹處于一種延伸向上的效果,更加突出其堅挺向上的形象。梁凱的《六祖伐竹圖》中,衣衫襤褸的六祖與身后的樹構成一條斜線,而手中的竹子與這條斜線平行,使得畫面向上延伸。
(三)三角構圖
三角構圖包括正三角構圖、斜三角構圖、倒三角構圖,具有穩重、平衡的特征,其中,構圖方式靈活的斜三角構圖較為常見。梁凱的《布袋和尚》中,和尚與其倚靠的石頭構成一個斜三角,畫面穩重,猶如一座大山。
二、中國傳統寫意畫的物象布置
中國畫藝術講求“置陳布勢”,先“布勢”,后“置陳”,畫面的物象布置即“置陳”。“置陳”是對物象的具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體安排。創作一幅畫,在確定大的構圖后,要開始推敲物象的布置。物象的布置也是有規律的,物象之間的安排關系有留白、虛實疏密、開合呼應等。
(一)留白
留白也稱“布白”,是構圖的一部分,中國畫對留白向來重視。潘天壽說:“我國繪畫,以黑白二色為主,有畫處,黑也,無畫處,白也。白即虛也,黑即實也,虛實之聯系,即以空白顯實有也。”可見,留白也是繪畫的一部分,不可小視。留白可襯托主體物象,也可表現畫面的形式美。倪瓚的作品常常表現一樹一石,構圖簡單卻意境深遠,給人回味無窮的遐想和沉思。《漁莊秋霽圖》中近景為幾棵枯樹和一塊石頭,遠景為一片石灘,中景留白,近景和遠景空曠寂寥。畫面的大量留白不僅沒有使畫面空洞,反而增添一種詩意與思考。可見,白不是空,白里也含有深刻的內容。
(二)虛實疏密
中國畫構圖講求變化,通過疏密等排列組合,使物象之間疏密有序、靈活變化。把握疏密,要做到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虛不空,實不悶,“疏可跑馬,密不透風”。任伯年的《松藤雙鳥圖》中,從整體看,留白與畫體構成了大的虛實;從局部看,松針和紫藤以及鳥構成畫面幾個密集的點,松樹的干和藤條構成了疏,使畫面在景物繁多的情況下,始終有空氣的流動感。
(三)開合呼應
開合呼應即開中有合,合眾有開。具體到繪畫中,開合中滲透著主次關系、呼應關系和畫面的走勢。任伯年《桃石圖》,籃子中的桃子和石頭為合,左側空白為開,以開為輔,合為主。畫面極具視覺沖擊力,其勢內斂而富有張力。
參考文獻:
一、深入學習,提高自身的藝術探究能力
作為一名初中美術教師,他的工作連接著美術教育和美術課題研究這兩個版塊。這是兩個不可分割的范疇。初中美術教師的工作思維如果單純局限在教學,那新意義上的美術教學就缺少相應的廣度和深度,因此,在新意義上的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的工作范疇主要有繪畫藝術、論文撰寫和美術教育等領域。
1.繪畫藝術:繪畫作品的創作過程是作者的一種活躍的、豐富的、深刻的內心活動,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情緒,是作者對于生活的感受、觀察和思考。而最后產生的繪畫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媒介,運用藝術技巧和藝術手法,將自己的藝術構思物態化。美術教師經常進行這樣的藝術活動,這樣可以真正體現他的專業水平,而我們應提倡美術教師結合自己的藝術實踐進行科研。將自己對藝術創作,或藝術實踐中的感性體驗和藝術創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層面上進行思考,從而挖掘出有藝術價值的新論點、新課題。構建起從感性體驗到理性分析,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的完整思維運轉網絡。
2.撰寫美術研究論文:當今社會對美術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術教學一樣,科研也是教師個人的主體行為。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創見,論文是一種主要表達方式,所以美術教師應倡導提高論文撰寫水平,運用論文這種理論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討某一美術創作或美術教育方面的新問題。
3.涉獵廣博的知識。美術研究論文,離不開繼承和創新,因此,在撰寫論文時,需要懂得欣賞經典美術作品,吸取文化教育的多方信息,善于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成就自己獨到的藝術見解,善于吸收他人思想當中有價值的藝術觀點。一代繪畫奇才達芬奇就是這樣一個涉獵廣博、獨立創新的大畫家。他的畫作之所以美得無與倫比,是由于他具有廣博的知識去充實自己,繪畫便是這種綜合的研究能力的展現。除了是畫家,他還是雕刻家、建筑師、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地質學家、制圖師,植物學家和作家。這些廣播的知識,無不豐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由此可見,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全面提高自身的藝術、文化修養,提高多方面的綜合能力,是當前美術教師值必須調整的觀念和執著堅持的學風。
二、完善科學的教學思想
初中美術教師必須具備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只有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思想體系,才能不被迅速發展的教學形勢所淘汰。首先,教師要有宏觀的藝術鑒賞理念,具備較高的繪畫能力,熟練掌握正確的繪畫技法,有較新的藝術觀念,熟悉經典的繪畫風格。其次,要有敏銳地藝術感受力,能對學生的作品迅速做出準確的專業評價和指導。再次,訓練方法科學合理,對學生的構思構圖、色感色調、表達方式、材料表現及技能技巧等,及時對學生的作品創作作出調整指導,解決學生在創作過程遇到的難題,并使之有所提高。
有些學校,在初中階段,就開始把學生推到一些專門的美術培訓院校,讓學生租房,并花高額學費跟著這些學校的老師學習,目標很功利,也很單純,就是為了讓學生考上相關的院校。試想,如果初中美術教師具備了科學的教學理念,緊跟時代的發展,不斷地調整,不斷地完善,教學能力肯定會有顯著提高,學生還用到外面租房子,雇別的老師教自己嗎?因此,完善科學的教學思想,不斷地調整充實自己,緊跟時代的反展,緊跟新的社會需要,緊跟藝術的發展方向,是每個初中美術教師必須直面的現實和必須達到的要求。
三、亦師亦友,教學相長
當前的美術教育已成為普及教育,學科的培養目標和界定也日趨標準化。量化的教學標準與美術的人文特點之間的矛盾,如“前沿、前瞻”等科研標準成為美術研究的“主導思想”,使得教師和學生都無所適從,這是當前畢業論文選題和完成情況中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具體到學生論文選題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應該更認真切實地尋找原因和改進辦法。選題過大、沒有觀點這些問題是必然會出現的,缺乏寫作經驗、理論與語文基礎差是根本原因。根據筆者的經驗,基本的寫作與書面語言表達問題是當前畢業論文寫作面臨的相當現實的問題,而沒有創新,缺乏對實際問題研究等問題則更多的是前文所述的當前某些不恰當的美術論文指導思想,盲目地以理工學科的要求與模式為標準,不理解或忽視人文藝術學科的本質意義與學科特點,更不顧學生與教學的實際情況而導致的偽問題。當前論文選題與寫作問題應該怎樣應對?
筆者認為始終要把學生作為論文與創作教學的主體,堅持從實際情況出發,制訂安排具體的教學指導內容才是最重要的教學指導原則。例如在學生選題之前,應先安排、組織學生與指導教師的雙向選擇,參與畢業指導的教師應為學生所熟悉。這一環節很有必要,這樣安排首先體現了對學生意愿的尊重,學生在情感和主觀意愿上對指導教師的認同與接受將會有利于此后的教學指導工作。所指導的學生確定后,教師應約談所有要輔導的學生,逐一聽取他們的創作和論文選題意向,然后結合學生平時作業的水平及其提供的創作、論文素材為其擬定出可供選擇的論文題目與創作方向。這樣安排正是考慮到學生普遍缺乏論文寫作經驗和缺乏客觀全面的專業認識,而教師相對豐富的論文寫作經驗和較為全面客觀的判斷可以有效避免學生自擬題目出現選題過大、寬泛等問題。另外,美術學專業要根據實際情況明確論文與創作的關系:該專業四年的課程里繪畫實踐類課程占絕大部分,理論課程則以美術史為主,相對比例較少,因此,畢業總結階段必定是以繪畫創作為主。論文選題的指導思想應該是鞏固、提高學過的美術史及其他美術理論知識,或圍繞創作的主題、形式風格和技法特點做出理論與歷史的闡釋、溯源和分析總結。至于對本科論文的要求則更應該適合學生與教學的實際水平,觀點與主題的“創新與前瞻”只能作為一種期望而不能作為指標;“對實際問題的研究”則首先要明確什么是美術學科的實際問題,美術所屬的人文藝術學科的本質是對文明、文化、傳統的傳承、研究與發展,不可能像理、工、農、醫等自然社會學科那樣去研究解決科技、經濟與社會的實際問題。
對于本科階段的美術學理論研究與論文寫作,學生能夠在具備較熟練的美術技能和基本的創作能力的同時,較為深入認真地研讀美術史和與繪畫實踐相關的技法理論,了解與美術相關的學科與社會知識,具備較為扎實的漢語基礎、基本的文獻資料檢索能力、論文寫作知識,并能夠借助工具查閱翻譯英文文獻,這就是很理想的狀態了。而學生的普遍狀況是:從平時的理論課作業與其他文字類作業甚至以往相當數量的畢業論文看,大量的語法錯誤,錯別字甚至標點符號的使用都成為了最大的問題;美術史知識和理論常識比較欠缺,這些在以往的論文寫作到答辯均有體現;對論文寫作的方法與格式生疏,很多文章的基本結構和格式混亂,讀起來不知所云。這種狀況可能與部分學生和教師的態度有關,但近年來本科生的基本素質整體下降卻是不爭的事實。在這樣的實際情況下再要求學生在論文中“創新與前瞻”不僅是空話,而且簡直就是荒誕了。因此,在努力搞好平時教學水平的基礎上,正確認識學校美術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論文與創作的基本標準,認真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靈活地安排論文與創作的側重,這樣才能使整個畢業論文寫作與創作課程有一個良好的開端。論文與創作的選題通過開題報告會集體商討確定后,就進入論文提綱的確定、初稿寫作、創作草圖與構圖調整階段。這一階段有創作采風或專業考察的課程安排。由于教學大綱在三年級第二學期已安排有藝術考察課,因此很多教師和學生不理解這次采風與考察的區別與意義,這一教學環節實際上要么簡單重復上一次的內容,要么就被改為集中創作輔導。但是,就大多學校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說,這一教學安排很有必要,其關鍵在于教師要認清教學與學生的欠缺與需要。我國大部分中小城市,甚至很多大城市都普遍缺乏高水平公共美術收藏展示場館與文化藝術活動,這對學生學習美術是非常不利的。現實情況是學生四年來沒有見過有一定水平的專業展覽,更不要提優秀的古今中外原作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創作和論文更像是空中樓閣、霧里看花。三年級的藝術考察一般是了解地域、民族和傳統遺存的文化藝術,而本次考察則更具專業性與針對性,目的就是通過觀摩高水平美術展館與作品、訪問知名美術院校與藝術家工作室以開闊眼界、豐富直接體驗,為完成畢業創作與畢業論經驗準備。考察之后就是時間最長的課程主體階段:論文的撰寫修改和創作的繪制完成。這一階段能否順利,除了與學生的積極自覺性有關系外,就是教師恰當的指導心態與方式了。教師的不恰當方式主要是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強加自己的觀點給學生。
筆者認為,后一種方式某種程度上更具危害性。因為放任不管雖說多是教師偷懶不負責任,但對于有基礎、能自覺的學生來說也未必會有多大影響,反而是管得太緊太細可能會限制學生能力與意愿的發揮,但這兩種方式都可能會造成學生被動應付,敷衍了事。恰當的方式就是堅持以學生為主,尊重學生意愿,在提建議和評論之前充分了解學生的想法與狀態,多一些點撥和引導,少一點命令與指揮。心態決定方式,客觀包容的心態對教師指導與評價學生的創作很重要。如有人認為“缺乏精神力度已成為近年來畢業創作中一個突出問題,表現的人物情緒總是異常的冷漠茫然,甚至趨向某種變態或病態的心理顯現。很難想象,一個沒有朝氣,缺乏自尊、自信、自強精神的學生能夠創作出優秀的畢業作品”。這樣的評論體現的正是某些教師不能客觀包容的心態。作品情緒的冷漠茫然,變態病態與缺乏自尊、自信、自強精神并沒有必然聯系,學校早已不是象牙塔,社會中的現實和時尚風潮肯定會對學生產生影響。能真實深刻地表現與反映冷漠茫然和變態、病態其實正是自尊、自信的體現,否則即使是滿眼的和諧美滿也只不過是假大空的自欺欺人。教師不能一味地要求學生陽光燦爛,在藝術表現的方式與取向上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畢業創作與論文的最后階段是畢業創作匯報展覽和論文的畢業答辯。有人質疑這一環節走過場、流于形式,這只能歸因于學校的組織審查方法和教師的理論水平與責任心。教師的學術素養與理論水平如果不高,不能敏銳地發現問題,準確精練地提出問題,客觀地總結評判,教師間不能互相補充、良性辨析,畢業答辯必定會失去意義,學校對學生的答辯結果和教師的評判水平有相應的考評獎懲措施,可以從制度上為有效地完成這項教學工作提供保障。
作者:郭侈
作為一個有民族責任心的畫家,陽小毛十分清楚這一點,要讓歐洲人看懂中國畫,那么中國畫的國際化,中國民族繪畫與國際接軌是中國藝術家繞不開的話題,作為中國畫的繪畫語境當隨時生轉型,這是歷史的必然。在巴黎期間陽小毛與來自國內各美術學院的教授藝術家學者探討這一命題。他欣喜地見到一些畢業于中央美院的留學生,在法國春季沙龍、秋季沙龍中所作的各種嘗試,異國的環境迫使他們求變,他們汲取許多西歐藝術的元素融入傳統的中國畫,使之中國畫更具現代意識,也就更易于讓大胡子的老外大致明白,起碼是先從視覺上產生共鳴。他開始以國際化的目光關注傳統的中國畫,如何讓中國畫走向國際,自覺地成為他的一份責任,青年時代他對西洋畫的民族化進行過深入地學術探討,陽小毛教授是在西方形式構成美學理論影響下切入中國畫的,然后回歸到傳統。他發現中國傳統繪畫與現念是吻合的,只是如何豐富傳統形式的藝術表現值得去嘗試。他十分關注中國畫的國際化與現代化,他要讓更多的海外人士了解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畫。自2001年他在美國華盛頓舉辦畫展、2000年在中國北京舉辦畫展、2002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畫展之后,2010年到來之際畫家陽小毛將自己的畫展辦到了韓國的國會,韓國的國會副議事長以及許多的國會議員觀看了畫家陽小毛的畫展。畫家陽小毛的作品被收藏,許多陽小毛早期的創作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這些90年代的大量印刷品在收藏界流傳,并有學術論文譯成外文在一些國家與地區傳播。
畫家陽小毛曾在中央美術學院研修西洋畫,隨之公派赴法國巴黎深造,堅實的造型能力和色彩基礎為提升和改造中國畫建立了自己的學科體系,力求傳統的中國畫與國際接軌,他認為無論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差異有多大,最終均屬視覺藝術,視覺藝術具有自身的視覺規律,這就為中國畫的國際化、現代化,中國畫的突破與創新提供了可能。陽小毛將傳統的中國畫傳播到世界各地,在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的同時使自身更多地了解了世界。他走出了傳統與地域的局限,與其他本土藝術家所不同的是,他將自己的目光投向了一片蔚藍色的海洋,投向了一個更加廣大的視域。
藝術簡介
陽小毛:中國著名畫家,江西財經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百杰藝術家。大學本科攻讀西洋畫,先后于中央美術學院深造繪畫藝術,公派赴法國巴黎研修歐洲美術,20世紀80年代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大量印刷品和早期的水彩畫在國內收藏界和海外廣泛流傳。堅實的造型能力和色彩基礎為提升和改造中國畫建立了學科體系,力求傳統的中國畫與國際接軌,他認為無論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差異有多大,最終均屬視覺藝術,視覺藝術具有自身的視覺規律,這就為中國畫的國際化、現代化、中國畫的突破與創新提供了可能。畫家陽小毛對中國畫新視域的拓展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全國許多媒體《中國畫家》《當代名家》《美術時空》《書畫名流》《文化娛樂》等專題介紹畫家陽小毛與作品,專版介紹《畫家陽小毛掠影》刊登于人民美術出版社《水彩藝術》叢書,曾多次榮獲全國及省市各類獎項,兩次榮獲市政府獎。
1998年中國畫《女性之光》參加日本東京第51回國際文化交流展
2000年在中國北京舉辦畫展,并由《北京日報》《中國日報》予以報道
2001年在美國華盛頓舉辦畫展,并由《華盛頓郵報》《美術報》予以報道
2002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畫展,并由《歐洲日報》《歐州時報》予以報道
1989年《祖國在我心中》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三次再版
2007年《陽小毛中國畫作品集》中國民族美術出版社出版
論文《陷入溫柔泥沼的當代美術》發表于《美術報》
論文《精神的追尋與放逐》發表于《美術報》
論文《漂泊的家園》發表于《北京日報》
美術教育處于藝術和教育的交緣領域,既有藝術屬性,又有科學的內涵。既是一門課程,又是一門學科,所以作為現代美術教師,在搞好教育教學的前提下,必須具備拓展科研的能力。美術教師要體現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樣的,可以從藝術創作和科研論文撰寫上體現,也可以是藝術實踐,或體現在所教學生的藝術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現代教育的運轉機制中,教學和科研是兩項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務。在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的科研范疇主要有繪畫藝術、論文撰寫和美術教育等領域。
(一)繪畫藝術
繪畫作品的創作過程是作者的一種活躍的、豐富的、深刻的內心活動,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情緒,是作者對于生活的感受、觀察和思考。而最后產生的繪畫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媒介,運用藝術技巧和藝術手法,將自己的藝術構思物態化。美術教師經常進行這樣的藝術活動,這樣可以真正體現他的專業水平,而我們應提倡美術教師結合自己的藝術實踐進行科研。將自己對藝術創作,或藝術實踐中的感性體驗和藝術創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層面上進行思考,從而挖掘出有藝術價值的新論點、新課題。構建起從感性體驗到理性分析,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的完整思維運轉網絡。
(二)科研論文
當今社會對美術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術教學一樣,科研也是教師個人的主體行為。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創見,論文是一種主要表達方式,所以美術教師應倡導提高論文撰寫水平,運用論文這種理論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討某一美術創作或美術教育方面的新問題。
當然,科研論文的創新是以繼承為前提的,離不開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過程。因此,美術教師要撰寫出高水平的科研論文,需要博覽美術乃至整個文化教育方面的學術信息。要善于學習和借鑒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國內外各學科方面的成果。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愛音樂,精通文學,除了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外,還經常拉小提琴和彈鋼琴,他特別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和貝多芬的音樂作品,愛因斯坦本人曾講過,在科學領域和藝術領域里對真、善、美的不斷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對藝術的愛好,豐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由此可見,端正科研態度,全面提高藝術、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是當前美術教師值得倡導的觀念和學風。
二、構建先進的教學理念
教師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靈魂工程師,教師隨時隨地都以自身“身教”和“言傳”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現代美術教師必需努力學習、鉆研,不斷探索和積累,構建先進的教學理念。首先,作為美術教師要有總的整體的藝術觀念,掌握正確的繪畫技法,形成正確的藝術觀念,盡可能多地了解各種風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視覺感官,美術教學是通過視覺來進行的,教師評判學生的作業也是靠視覺感官去把關的,美術教師借助敏銳和有經驗的視覺去準確指導學生創作中的構思構圖、色感色調、表達方式、材料表現及技能技巧等,及時對學生的作品創作做出調整指導。運用有效的訓練手段解決學生可能遇到的眾多難題,更重要的是美術教師必須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礎修養和相關的科學知識,能使科研與美術教學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從人類文化史來看,藝術與科學之間早有聯系,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諧”的思想,畢達哥拉斯學派把教與和諧的原則當作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根源,提出了“黃金分割”的理論,并將這些原則運用到建筑、雕刻、繪畫、音樂等各門藝術中去。科學與藝術之間的這種密切關系,自古希臘開始以來,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到了高峰。例如,達?芬奇既是藝術家,又是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在解剖學、植物學、光學、力學、工程機械等科學領域都有巨大成就。達?芬奇把幾何學、透視學的原理運用到繪畫藝術中。這些例子充分表明,現代美術教師,除了將自然科學的成果直接運用到藝術教學領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學的思維方法來促進藝術文化改變先進的教學理念,推動藝術教學的發展。
美術教育處于藝術和教育的交緣領域,既有藝術屬性,又有科學的內涵。既是一門課程,又是一門學科,所以作為現代美術教師,在搞好教育教學的前提下,必須具備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術教師要體現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樣的,可以從藝術創作和科研論文撰寫上體現,也可以是藝術實踐,或體現在所教學生的藝術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現代教育的運轉機制中,教學和科研是兩項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務。在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的科研范疇主要有繪畫藝術、論文撰寫和美術教育等領域。
①繪畫藝術:繪畫作品的創作過程是作者的一種活躍的、豐富的、深刻的內心活動,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情緒,是作者對于生活的感受、觀察和思考。而最后產生的繪畫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媒介,運用藝術技巧和藝術手法,將自己的藝術構思物態化。美術教師經常進行這樣的藝術活動,這樣可以真正體現他的專業水平,而我們應提倡美術教師結合自己的藝術實踐進行科研。將自己對藝術創作,或藝術實踐中的感性體驗和藝術創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層面上進行思考,從而挖掘出有藝術價值的新論點、新課題。構建起從感性體驗到理性分析,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的完整思維運轉網絡。
②科研論文:當今社會對美術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術教學一樣,科研也是教師個人的主體行為。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創見,論文是一種主要表達方式,所以美術教師應倡導提高論文撰寫水平,運用論文這種理論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討某一美術創作或美術教育方面的新問題。
當然,科研論文的創新是以繼承為前提的,離不開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過程。因此,美術教師要撰寫出高水平的科研論文,需要博覽美術乃至整個文化教育方面的學術信息。要善于學習和借鑒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國內外各學科方面的成果。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愛音樂,精通文學,除了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外,還經常拉小提琴和彈鋼琴,他特別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和貝多芬的音樂作品,愛因斯坦本人曾講過,在科學領域和藝術領域里對真、善、美的不斷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對藝術的愛好,豐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由此可見,端正科研態度,全面提高藝術、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是當前美術教師值得倡導的觀念和學風。
二、構建先進的教學理念
教師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靈魂工程師,教師隨時隨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傳”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現代美術教師必需努力學習、鉆研,不斷探索和積累,構建先進的教學理念。
首先,作為美術教師要有總的整體的藝術觀念,掌握正確的繪畫技法,形成正確的藝術觀念,盡可能多地了解各種風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視覺感官,美術教學是通過視覺來進行的,教師評判學生的作業也是靠視覺感官去把關的,美術教師借助敏銳和有經驗的視覺去準確指導學生創作中的構思構圖、色感色調、表達方式、材料表現及技能技巧等,及時對學生的作品創作作出調整指導。運用有效的訓練手段解決學生可能遇到的眾多難題,更重要的是美術教師必須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礎修養和相關的科學知識,能使科研與美術教學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從人類文化史來看,藝術與科學之間早有聯系,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諧”的思想,畢達哥拉斯學派把教與和諧的原則當作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根源,提出了“黃金分割”的理論,并將這些原則運用到建筑、雕刻、繪畫、音樂等各門藝術中去。科學與藝術之間的這種密切關系,自古希臘開始以來,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到了高峰。例如,達·芬奇既是藝術家,又是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在解剖學、植物學、光學、力學、工程機械等科學領域都有巨大成就。達·芬奇把幾何學、透視學的原理運用到繪畫藝術中。這些例子充分表明,現代美術教師,除了將自然科學的成果直接運用到藝術教學領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學的思維方法來促進藝術文化改變先進的教學理念,推動藝術教學的發展。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傳統教育中的師生關系有兩個突出特征:即信息傳遞方式的單向性和人格的不平等性,長期以來,知識一直是由教師傳授給學生的,從而形成了嚴格的教師關系。同時,中國文化一直傳頌“師道尊嚴”“一朝為師,終生為父”的古訓,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把教育者看成是施教的主體,而教育對象則被看作是被動的客體。這種傳統的知識灌輸型的教育方式不僅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也扭曲了他們的人格,根本談不上學生的個性自由,而學美術者恰恰需要的是創造性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應尊重學生,承認他們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個人意識的與教師同等的個體,沒有高低、強弱之分。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威廉姆·多爾(W.DOLL)對教師的界定是“平等首席”,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而學生作為獨立主體,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實踐者、思考者、創造者。健康和諧的師生關系意味著教師的職能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多的是創造、建構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使學生在人與人的關系中,體驗到平等、自由、尊嚴、信任、理解、寬容、友情。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指導和建議,形成積極豐富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
所以,美術教師在工作之余,不僅要拓展科研,還要進行大量的藝術實踐活動。從中培養自己的審美素質和創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要構建新的教學理念、和諧的師生關系并利用當代社會高度的信息化使美術教育在完善個性、培養創造力、增強學生獨立性等方面有所作為。這些都是現代美術教師所必備的基本素質。
參考文獻:
美術教育處于藝術和教育的交緣領域,既有藝術屬性,又有科學的內涵。既是一門課程,又是一門學科,所以作為現代美術教師,在搞好教育教學的前提下,必須具備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術教師要體現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樣的,可以從藝術創作和科研論文撰寫上體現,也可以是藝術實踐,或體現在所教學生的藝術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現代教育的運轉機制中,教學和科研是兩項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務。在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的科研范疇主要有繪畫藝術、論文撰寫和美術教育等領域。
①繪畫藝術:繪畫作品的創作過程是作者的一種活躍的、豐富的、深刻的內心活動,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情緒,是作者對于生活的感受、觀察和思考。而最后產生的繪畫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媒介,運用藝術技巧和藝術手法,將自己的藝術構思物態化。美術教師經常進行這樣的藝術活動,這樣可以真正體現他的專業水平,而我們應提倡美術教師結合自己的藝術實踐進行科研。將自己對藝術創作,或藝術實踐中的感性體驗和藝術創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層面上進行思考,從而挖掘出有藝術價值的新論點、新課題。構建起從感性體驗到理性分析,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的完整思維運轉網絡。
②科研論文:當今社會對美術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術教學一樣,科研也是教師個人的主體行為。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創見,論文是一種主要表達方式,所以美術教師應倡導提高論文撰寫水平,運用論文這種理論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討某一美術創作或美術教育方面的新問題。
當然,科研論文的創新是以繼承為前提的,離不開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過程。因此,美術教師要撰寫出高水平的科研論文,需要博覽美術乃至整個文化教育方面的學術信息。要善于學習和借鑒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國內外各學科方面的成果。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愛音樂,精通文學,除了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外,還經常拉小提琴和彈鋼琴,他特別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和貝多芬的音樂作品,愛因斯坦本人曾講過,在科學領域和藝術領域里對真、善、美的不斷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對藝術的愛好,豐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由此可見,端正科研態度,全面提高藝術、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是當前美術教師值得倡導的觀念和學風。
二、構建先進的教學理念
教師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靈魂工程師,教師隨時隨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傳"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現代美術教師必需努力學習、鉆研,不斷探索和積累,構建先進的教學理念。首先,作為美術教師要有總的整體的藝術觀念,掌握正確的繪畫技法,形成正確的藝術觀念,盡可能多地了解各種風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視覺感官,美術教學是通過視覺來進行的,教師評判學生的作業也是靠視覺感官去把關的,美術教師借助敏銳和有經驗的視覺去準確指導學生創作中的構思構圖、色感色調、表達方式、材料表現及技能技巧等,及時對學生的作品創作作出調整指導。運用有效的訓練手段解決學生可能遇到的眾多難題,更重要的是美術教師必須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礎修養和相關的科學知識,能使科研與美術教學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從人類文化史來看,藝術與科學之間早有聯系,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諧"的思想,畢達哥拉斯學派把教與和諧的原則當作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根源,提出了"黃金分割"的理論,并將這些原則運用到建筑、雕刻、繪畫、音樂等各門藝術中去。科學與藝術之間的這種密切關系,自古希臘開始以來,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到了高峰。例如,達·芬奇既是藝術家,又是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在解剖學、植物學、光學、力學、工程機械等科學領域都有巨大成就。達·芬奇把幾何學、透視學的原理運用到繪畫藝術中。這些例子充分表明,現代美術教師,除了將自然科學的成果直接運用到藝術教學領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學的思維方法來促進藝術文化改變先進的教學理念,推動藝術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