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6:3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專業醫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調整教學方法
《臨床醫學概論》教學以前均以傳統的教學方法(LBL)為主,調整后根據不同科目內容采用不同教學方法,如內科學、兒科學、婦產科學、外科學在“LBL”教學基礎上增加了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PBL)和以“病例”為引導的教學法———CBS教學法。CBS方法不僅強調理論知識,而且更強調結合臨床病例深入地掌握理論知識,使理論聯系實際[2]。PBL代替以往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中心、學生被動聽的封閉教學模式,變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發揮出最大潛能[3]。部分涉及執業助理醫師資質技能考試、操作性強的內容,如診斷學體格檢查部分,應當改為“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式。此方法不僅提高學生的技能操作能力,而且節省了上課學時,同時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參與性;而對于難度較大的心肺腹部聽診部分內容則直接利用現代化仿真模擬聽診系統進行教學,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水平。為鍛煉學生的理論聯系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臨床思維水平,本課程教學應當增加24學時的醫院臨床實踐見習課。
3調整教學資料
本院《臨床醫學概論》師資隊伍由校內專任教師與校外兼職教師組成,校內教師以青年教師居多。限于本課程教學的特殊性及師資的差距大,根據調整后的教學大綱,課題組成員進行深入探討,通過專家訪談和問卷調查,制定統一的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教案、講稿、課件、教學重難點,最后形成“六統一”的教學光盤以便資源共享,并在2012高職非臨床醫學專業班實施教學。教學過程中每周四下午課題研究組進行集體備課交流,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得到快速提高,其對《臨床醫學概論》教師團隊建設和師資隊伍培養起到較大促進作用。
4實施效果
我院目前所開設的非臨床醫學專業有口腔醫學、口腔技術、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和康復治療技術,分別為普通高職和五年制高職兩個層次。基于對《臨床醫學概論》課程建設的學大綱、學計劃和教學進度、案、統一講稿、統一課件和學重難點的“六個統一”,縮小了因學生層次不同、專業類別不同而形成的教學效果的差距,有利于順利開展本門課程的教學督導、同行評價和教學互評三級教學評價。高職院校應圍繞“三貼近”教學理念,在本課程建設的“六個統一”的基礎上,大力培養青年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快速提高教學效能。其有利于本門課程校內專任教師與校外兼職教師的溝通與交流,縮小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的教學差距;有利于內科學教研室教學團隊的建設和《臨床醫學概論》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和實踐。總之,高職院校通過對《臨床醫學概論》課程建設的探討,使其更加適應高職非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和專業發展的實際需要[4]。
2培養方式與實踐
2.1突出臨床能力,強化“三基三嚴”訓練
美國國家醫學考試委員會認為,臨床能力包括如下9方面:①病史采集;②體格檢查;③應用診斷性輔助檢查;④臨床診斷;⑤醫療決策;⑥執行醫療決策;⑦繼續治療護理;⑧正確處理醫患關系;⑨職業態度。臨床醫學專業學位本質是職業型學位,臨床能力訓練是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培養的核心。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三基三嚴”培訓是改善醫務人員基本素養,加強基本技能,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保障,是臨床綜合能力培養的基礎。“三基”即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三嚴”即嚴格要求、嚴肅作風、嚴謹態度。把“三基三嚴”貫穿到培訓始終,建立研究生“三基三嚴”培訓檔案,可以幫助研究生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熟悉各種技能操作。
2.2制定全面、規范的考核制度
臨床專業型研究生考核制度是培養過程中重要環節,也是研究生質量的保證。目前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單位采取多種考核方法,如自我總結,理論考試,帶教教師、導師組評論,專家考評意見等。評分有百分制法,主觀判斷法(優、良、中、差)等。主要采取如下考核內容:①研究生階段理論考試。成績以百分制,大于或等于70分為合格,若1門低于70分,可申請下一年補考,若2門不及格延緩畢業或退學處理。②臨床能力評價。每個輪轉科室結束后,科研處統一時間,統一地點舉行考試,內容包括:理論基礎(筆試)、臨床操作、輔助檢查、病例書寫及分析。考試小組專家成員一般3-5人,提供一份本學科常見病例的現成病史資料,或準備一位常見病病人(研究生未參加治療),由研究生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分析資料、作出診斷、鑒別診斷、提出處理意見。在此過程中,考試小組提問,研究生答辯。考試小組提問應注意了解研究生對本學科常見病、多發病的有關基礎知識和臨床診療知識的掌握程度,注意考察其臨床分析及思維能力,以及對學科發展動向和新知識、新方法的掌握與應用情況。診斷治療技術操作考試,內科系統主要考輔助診斷方法或有關特殊檢查,如心電圖檢查、骨穿、胸穿、腰穿、骨髓涂片、X線讀片等。外科系統各專業,主要考手術操作,無菌操作規范。醫療技術學科及專業(如影像、核醫學)則以考有關儀器的使用、操作和診斷為主。③階段考核。研究生應認真填寫《臨床碩士研究生培養手冊》及《臨床能力訓練手冊》,如實作好平時收治病人記錄,如門、急診就診病人數、病房分管床位數、所進行的診療操作、手術類型、術后并發癥、病例討論及參加學術活動次數等。輪轉結束時認真填寫統一制訂的輪轉小結表,對照培養方案的要求進行自我小結,業績記錄,然后由病房負責帶教的主治醫師審核研究生的自我小結,根據研究生在該科室的學習、工作情況,寫出評語,并由科室考核小組,進行臨床考核、評分。④畢業論文答辯。第六學期,培養科室及科研處組織學生統一答辯。
2.3培養臨床思維與創新型思維能力
臨床思維是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關鍵。在臨床上認真對學生進行臨床思維的訓練和培養,達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獨立工作的能力。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臨床思維是在臨床實踐中通過不斷積累得來的,因此,在臨床訓練中,如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基本操作、病例分析等,讓學生處于主體地位,主動分析解決問題,具備較強的分析、綜合、判斷、鑒別等臨床思維能力,這是今后在臨床工作中正確診療的根本保證。哈佛大學校長普西曾說過:一流人才與三流人才之間的分水嶺在于是否具有創新能力。創新型思維是創新能力的關鍵,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必需具有創新思維。創新型思維需在廣泛積累知識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逐漸養成的。由于研究生整天忙碌臨床瑣碎的工作,憑借個人經驗,機械地接受上級醫生意見,依葫蘆畫瓢,不善于獨立思考,缺乏臨床思維,更談不上創新思維,這樣使得其思維變的狹隘、固化,難以達到高層次人才要求。在培養過程中不僅要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加強“三基三嚴”訓練,更應引導學生從被動中接受變為主動求索的學習方式,在掌握相關疾病診治的同時加強臨床思維鍛煉。
2.4增加人文素質和醫德醫風教育
醫學教育,德育為先。要將德育和職業素質培養列為醫學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當前,患者對自身權利意識逐漸增強,對醫生的期望和要求也越來越高。醫生的服務對象是人,直接面對患者及家屬,在利益與道德選擇上難免不會受到環境影響,稍有不慎便容易引發醫患糾紛。因此,醫學生不但要注重醫技水平的提高,同時要加強人文素養及醫德醫風培養。除在本科階段接觸醫學倫理學、思想品德教育外,在研究生階段很少把人文學科納入培訓計劃內,形成一種重知識、技能,而偏廢人文素質教育。吳孟超曾說過:“醫德比醫術更重要,醫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做人先立德,只有德才兼備的醫生才能盡心盡責為病人服務,才會不斷提高自己的醫技水平。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應加設倫理學、醫療法規、心理學等人文學科,把專業型研究生培養成臨床過硬,溝通能力強,具有高尚醫德、較強人格魅力的合格醫生。啟發學生設身處地替病人著想,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一切為病人。只有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才能贏得病人的信賴,獲得第一手臨床資料,做出符合病人實際情況的診斷,制訂出合理的治療方案。
3加強導師隊伍建設
導師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角色,是培養高質量專業型研究生的關鍵。一支優秀的德才兼備的研究生導師隊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培養諸多因素中,導師是最基本的,最具有能動作用的因素,始終起著引路、督促、指導作用。導師的人生態度、學術作風以及思維方式,時刻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在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中考慮如下幾點:①研究生導師遴選與考核。研究生導師不僅要具有較高學術水平、較強科研能力,還要具備較高的道德境界,對自己品行嚴格要求,恪守學術道德和教育規范。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培養出高層次、高水平的研究生。一但成為研究生導師并不是一勞永逸,還應加強考核,如:科研項目、學術水平、論文質量、研究生實踐與培養情況,對于責任心不強,自身素質差的導師,相關部門應給予停招或取消資格等處理。②培養研究生導師后備力量。把優秀青年教師吸納入研究生導師后備隊伍中,加強對他們的培養,提供更多的深造機會,從而形成較強研究生導師人才梯隊,為培養高素質專業型研究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4加強培養過程中的日常管理
4.1關心研究生身心健康
如今就業壓力大,學習科研任務重,研究生內心脆弱,人生目標不明確、人際關系不協調等問題仍較突出。研究生導師及科研處工作人員應在研究生入學后全面了解其思想政治、身心健康等狀況,每學期應與研究生直面交流,對其學習生活、思想動態及個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實際困難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生活上應給予關心和照顧,使其順利完成學業。
4.2規范培養過程中的管理
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強化院級對培養環節、教學環節的監控及規范化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有力保障。醫學專業型研究生除其導師直接管理外,每個輪轉科室應配有教學秘書并與科研處相關人員共同執行培養計劃、監督,使學生順利完成學業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①做好考勤、考核登記管理制度。認真填寫臨床培訓手冊及訓練手冊。研究生入學后根據培養計劃進入各個臨床學習,教學秘書應對研究生認真做好考勤、考核工作,如實登記,并監督研究生。②加強輪轉管理及階段檢查。據研究生培養計劃有12-18個月輪轉時間,須嚴格按照輪轉培養要求進行,加強輪轉期間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順利完成培養計劃。
1.1藥學專業臨床病理診斷中需要實施
EBM在臨床實踐中,病理學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被認為是疾病診斷的“金標準”。對于疾病的診斷,首先要作出正確的診斷,才能指導臨床下一步如何治療。病理診斷是否正確需要經歷起時間的檢驗及是否具有可重復性。這就需要從事臨床病理工作醫生正確的診斷。在WHO(世界衛生組織)2012年乳腺腫瘤分類中,過去對于乳腺微浸潤性癌浸潤病灶的大小(最大直徑)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存在多種界定值共存的局面,導致在實際病理診斷工作中對微浸潤性癌的診斷主觀性強,重復性差。經過對大量實際乳腺微浸潤性癌病例分析研究,新版分類對乳腺微浸潤性癌的標準進行明確規定,即浸潤灶最大徑不超過1mm(單病灶或多病灶)。過去對于病理組織學診斷為大汗腺癌,在新版2012年乳腺腫瘤分類中,統一診斷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基于大汗腺分化可見于多種乳腺浸潤性癌,如浸潤性導管癌、小葉癌等。現有研究也證實,伴大汗腺分化的癌的化療、預后與非特殊型浸潤性癌類似,因此不使用大汗腺癌的病理診斷名詞。這將需要經過對大量臨床病理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尋找新的“證據”,病理診斷標準不斷改進。所以說,在藥學專業病理學教學中,應用EBM,尋找新的可靠方法、指標,經過循證醫學檢驗,能夠為疾病的正確治療及預后提供病理學知識支持。
1.2藥學專業病理診斷發展中需要實施
EBM隨著病理學的發展,病理診斷已不從單純的依靠顯微鏡下作出診斷,現在已運用電鏡、免疫組化、原位雜交、流式細胞儀等,從形態學發展到形態學與功能相結合,不僅對疾病作出正確的病理診斷,還對臨床治療、預后提供詳細的病理信息。例如,對于病理確診為乳腺癌患者,現在進行分子病理學檢測ER、PR及HER-2,為臨床后續化療提供幫助。如ER、PR陽性病例,可以用內分泌藥物三苯氧胺治療;如ER、PR及HER-2/neu均陰性的患者,化療效果不好,預后差。目前,對一些惡性腫瘤基因表達譜進行分析研究,針對這些惡性腫瘤的特異性靶向治療藥物已應用于臨床實踐中。如HER-2/neu蛋白陽性病例,可以用單克隆抗體赫賽汀(herceptin)治療HER-2/neu過表達乳腺癌患者。對于肺的非小細胞肺癌EGFR過表達病例,可以運用EGFR靶向抑制劑的藥物吉非替尼(gefitinib)、西妥昔單抗(cetuximab)進行治療。對于CD20陽性的B細胞淋巴瘤,可以運用單克隆抗體美羅華(rituximab)進行治療。但目前在臨床病理實踐中,由于各實驗室檢測基因靶點時,缺乏統一的實驗室條件、操作方法以及判斷標準,可能導致判斷結果在不同的實驗室間重復性不一致。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應用EBM總結經驗,發現新的方法、技術,應用到臨床病理實踐中,做出正確的病理診斷,為臨床提供詳細、準確的病理信息(包括分子病理相關分析材料),指導臨床正確的治療,判斷疾病的預后。
2EBM結合臨床病例在藥學專業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為了適應EBM理念下的結合臨床病例教學法,教師必須從病理學的教學實踐出發,優化教學內容。EBM結合臨床病例理念下的病理學教學模式中,實施一般包括4個步驟:
①根據臨床實踐病例中患者遇到的情況提出臨床問題;
②通過工具書或一些網站檢索相關臨床資料文獻;
實驗室生物安全是指以實驗室為科研和工作場所時,避免危險生物因子造成實驗室人員暴露、向實驗室外擴散并導致危害的綜介措施[Ll。而實驗室生物安全問題正是每位即將進入臨床實驗室實習的學生所要而臨的首要問題。對于本科生而言,無論是進行實驗室的檢測操作還是將來從事檢驗工作,生物安全防護知識都必小可少。在學生進入實驗室實習前,首先要進行實驗室生物安全相關理論知識培訓,包括《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08)以及國務院頒發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國家標準和管理條例,通過對相關知識的學習,提高主觀上對實驗室生物安全重視程度,從而自覺遵守實驗室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避免實驗室獲得性感染的發生。在授課過程中,減少枯燥的安全知識及相關安全規定講解,盡可能采用照片、示意圖、動u,視頻、網絡等多媒體手段,結介實際案例,生動形象地講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小僅容易接受,還能更好地結介自身實踐,融會貫通地運用理論知識[#]。同時,結介國內外實驗室生物安全相關規定及最新動態,使學生增強自我防護意識,深刻工里角軍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2了角軍實驗室感染的來源
臨床實驗室是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從理論知識學習轉化為醫學實踐學習的第一場所,學生在課間實習及畢業實習過程中逐漸了解臨床實驗室的日常工作,并參與其中。在熟知實驗室生物安全重要性及危害性的基礎上,通過教師集中授課及模擬教學,使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充分了解臨床實驗室感染的來源,提高處理生物危害等緊急情況的能力。臨床實驗室感染的主要來源如下。
2.1待檢標本是實驗室感染的主要來源
臨床實驗室的標本種類繁多,常見于血液、排泄物及體液等,如動靜脈血、尿液、糞便、痰液、腦脊液、漿膜腔積液、羊水、乳汁、自帶、前列腺液和等。各種疾病的臨床病人標本所含有的多種致病因子可以通過感染呼吸道、消化道、皮下損傷部位、角膜等部位,以氣溶膠、接觸等形式給臨床實驗室人員帶來危害[r}。依據標本中的菌毒種對人類危害性及其是否具備有效治療與預防手段,根據衛生部《中國微生物菌毒種管理方法》,可將其分為4類。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在臨床實驗室學習工作過程中,應明確標本的危害級別,而對小同程度的危害性標本,要做好防護,時刻將自身及環境的生物安全放在第一位。
2.2操作及儀器設備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染是實驗室感染的重要來源
標本采集及標本處理較容易引起實驗室感染,如針頭和注射器的使用,接種,吸管、離心機、攪撲器等使用過程中均可引起微生物氣溶膠的形成,從而導致實驗室感染發生同]。此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臨床實驗室也小斷向自動化、信息化方向發展。標本在前期手工處理、檢測及儀器自動化檢測過程中,需用到多種儀器設備,對其使用小當,亦可造成氣溶膠、飛濺物和溢出物等,這些污染物可引起嚴重的實驗室感染,如樣本分揀掃L、混勻器、恒溫水浴箱、振蕩器等使用中。所有實驗室人員應遵守實驗室標準化操作規程。因此,學生在進行操作之前,首先要學習實驗室標準化操作規程,山帶教教師先進行規范化操作演示,而后以小組形式在設置的模擬場景中使用無生物危害的模擬標本輪流進行接收、分揀、離心等處理,并山帶教教師和同學進行評比,完成后,再次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及操作進行考核。通過該過程學習,學生基本上對操作及儀器使用過程中的污染有了較深刻的認識。
3加強實驗室安全防護教育
為了加強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實驗室安全防護教育,在學生接觸實驗室之前,先讓學生對生物安全有清晰的認識,明確其重要性及危害。通過設置模擬場景,使學生進一步學習如何在實驗室進行正確的自我防護,確保自身安全。在標本處理及儀器使用過程中,如何正確操作,以避免生物因子對操作人員及實驗室造成危害。
3.1設置進出實驗室場景,學習掌握個體防護措施
做好個體防護可有效減少有害生物因子的致病,有效減少生物安全事件的發生。在進入實驗室前,根據帶教教師指導,學生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如自大褂、帽子和日罩等。離開實驗室時,要脫下防護用品,并根據六步洗手法清潔雙手;一次性用品使用后應置于指定的醫療垃圾桶內;自大褂需定期消毒。此外,嚴格要求學生小可將實驗室內的物品帶入生活清潔區,也小可將飲品、食物帶到實驗室。
3.2模擬緊急情況場景,學習相應處理方法
醫學檢驗專業學生日后實習及從事檢驗工作,會遇到針刺損傷,感染性樣品濺及體表或日、鼻、眼內或污染實驗臺而,化學藥品或試劑污染皮膚等突發事件。模擬上述緊急情況場景,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正確的處理方法,了解實驗室內沖洗裝置、消毒滅菌物品的位置及其正確使用方法,做到遇到緊急情況小慌張,在第一時f}J能夠有條小紊地防比自身或他人感染。與此同時,向學生強調一旦發生可能的實驗室污染,需立即向帶教教師報告,以免發生嚴重的生物安全事件。
3.3模擬工作場景,學習使用實驗室生物安全設備與儀器
首先,學生應對所在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級別、結構布局及設備設施有所了解。使用無生物危害性標本模擬實驗室實際工作場景,使學生熟練掌握生物安全設備及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應用范圍,以保證操作過程中的生物安全。如:對于可能產生氣溶膠樣品的處理以及所有細菌樣本的接種、涂片應在生物安全柜內進行。從使用生物安全柜前的準備工作到使用中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及使用后的清潔處理,先山部分學生輪流演示,再山教師及同學找出其在操作中的正確與錯誤點。這一過程可使學生將理論知識完美地轉換成實踐能力,尤其是找錯環節,能讓學生對常見的易錯操作印象深刻,為進入檢驗科實習打下良好基礎。
3.4模擬醫療垃圾處理場景,熟悉垃圾分類處理辦法
根據國家衛生部和環境總局制定的《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對醫療廢物實施分類管理。醫學檢驗專業學生應明確醫療垃圾的分類,實驗室各類醫療廢物應分開放置。用無潛在生物危險性的道具模擬醫療垃圾,使學生能夠獨立對各類醫療垃圾進行正確分類和處理。如模擬使用銳器(針頭、穿刺針、吸頭架時,進行規范化操作,使用后需單獨放置于防滲漏、耐刺的專用利器盒內,小得與其他醫療廢物混放,對包裝紙盒、試劑盒、液體廢物等進行分類處理。學生小用死記硬背,在場景模擬中很容易熟記實驗室小同廢物的種類及危害程度,進而進行小同的處理,以避免醫療垃圾帶來的生物安全隱患。
二、系統基本特性對做好我國醫學人文教育的啟示
1.醫學專業教育與人文教育、目標和手段必須協同推進
我國目前醫學教育存在的重專業、輕人文現象,本質是專業教育和人文教育兩個子系統不協調。系統的目的性要求,為了實現醫學教育系統的目的,內部子系統之間必須相互協調;系統整體性也要求,為了提高醫學教育系統的整體效應,內部各個部分要注意協調。因此,專業教育和人文教育兩個部分應該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整體素質為目的,不能顧此失彼,“單兵突進”。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能終究只是實現醫學目的的技術方面手段,這種手段使用正確與否、結果好壞,有賴于醫學人才的人文素質,人文素質起著正本清源的作用。忽視了人文教育,專業教育再好,培養出來的人才也不是社會期待的。技術使用只有與人文素質緊密協同,才會更加有利于提高治療的結果———患者生命的延長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另外,教育目標和手段要協同匹配,即以傳授專業知識與技能為主要目標的專業教育和以提升人文素質為主要目標的人文教育,使用的教學手段應該有所差別。前者可以通過集中傳授取得良好收效,而后者則更多地需要習慣的養成,不能“畢其功于一役”。
2.醫學人文教育應該貫穿醫生的整個教育過程和職業過程
目前我國醫學人文教育存在課程設置不夠合理、課時比重不足、教育階段集中在低年級等問題。同時,忽視醫學生畢業后的人文教育和考核,例如在職業準入考試和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對人文知識和能力的測試不如國外合理。系統的開放性要求醫學教育尤其是醫學人文教育保持開放性和連續性,因此在醫學人文教育中,不僅要進行知識理念的傳授,更要在專業教育中滲透人文教育;教育時段不僅僅集中在低年級,也要擴大到高年級,尤其是實踐實習階段;不僅在學校內重視,也要擴大到校外,持續到社會實踐系統,要貫穿醫生的整個教育過程和職業過程。尤其要重視畢業生進入社會后的醫學人文教育,重視導師對研究生、高年資醫生對低年資醫生的言傳身教作用,并開展繼續醫學人文教育工作。如果僅僅依靠在校人文教育的改善,而忽視后續的教育和習得養成,那么無論如何也達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
3.改進醫學人文教育應該考慮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
醫學教育系統之上還有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大的系統。“存在決定意識”,現實的環境必定影響個人的行為。首先,市場經濟因素、多元價值觀必定沖擊醫學教育(尤其是醫學人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醫學教育功利性的增強,使醫學教育過多地成為提高謀生能力、改變社會地位的工具。這種過于強調功利性的教育,體現在課程設置上就是強化專業課程,削弱人文課程,導致醫學生知識面狹窄,其結果是培養出來的醫生更多地成為治病的“工匠”,而不是救人的“大醫”。其次,國家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及其相應的教育路線、目標和功能等,對醫學人文教育的影響也體現在課程設置、課時比重、教學方法和考評方式等諸多方面。例如有的醫學院校將思想政治課程作為主要的醫學人文教育課程,就是一種受過度政治化影響、片面看待人文教育的做法。系統開放性和環境適應性要求,在改進醫學人文教育時要考慮各種外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功利性的影響。學校人文教育要適應社會的變化,過度逐利、精神空虛等行為要批判,傳統文化精髓要發揚光大,片面看待人文教育的做法要糾正,人文課程設置和教學效果考評方式要適時更新。
上世紀90年代末,國家教育部對原有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進行了一次較大幅度的調整。其中,將原屬于工藝美術范疇的裝潢設計、室內設計、服裝設計等專業整合,設立了一門新專業——藝術設計。由于市場對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較大,這也使得該專業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一門迅速發展壯大的新專業,國內絕大多數院校均紛紛開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已有1100多所大學或學院設有藝術設計專業。
然而,當人們的頭腦漸漸冷靜下來,回顧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歷程,卻不難發現,伴隨著中國20多年來經濟的巨大發展和社會的激烈變革,我們的藝術設計教育也在經歷著一場爆發性的突進。今天,無論是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數量,還是開設藝術設計專業的院校數量,還在以幾何倍數激增。辦怎樣的藝術設計院校,藝術設計教學如何展開,培養什么樣的藝術設計人才成為擺在許多人面前的問題。這其中,對藝術設計專業辦學特色的研究是許多學校正在艱難探索的課題。這是因為,一方面在開辦藝術設計專業之初,許多學校對此并沒有明確的思路,只是覺得有生源,市場又需要,因而一哄而上,唯恐錯失發展良機;另一方面,由于藝術設計專業涵蓋了原有的裝潢、室內設計等多門專業,因而許多學校在開辦藝術設計專業后,不從實際情況出發,人云亦云,大家千人一面,以至于平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方向成為大多學校藝術設計專業的主流方向,課程設置也是大同小異,大家幾乎按照一個模子在培養學生,結果是平面設計、環藝設計的學生滿天飛,在市場上毫無競爭力可言。
那么,如何在藝術設計專業辦學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呢?要回答這一問題,我們不妨先從特色談起。
一、關于特色
關于“特色”一詞,《辭海》中并無解釋,只有對“特”字的釋義。“特”是多義字,其中有一種解釋是“獨”的意思,出自《莊子·逍遙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引申為“專一”。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認為,所謂特色,應是指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獨有特征或標志。換句話說,特色就是與眾不同,是在相互比較中凸顯出來的。特色既是一種差異,更是一種優勢。基于以上觀點,我們認為,所謂辦學特色,是指優于其他相關學校的獨特品質,是一所學校辦學歷史的沉淀,是傳統和風格的長期積累。辦學特色主要體現在治學方略、辦學觀念、辦學思路;教育模式、人才特色;課程體系、教學方法以及解決教改中的重點問題等。
放眼世界,我們不難從發達國家中找到實例。如同美國多元的社會文化結構,美國的藝術設計教育呈現著明顯的多元化狀態。各個學校有著自己獨特的辦學特色。如我們既可以看到像耶魯大學藝術學院這類重視學生思辨能力、個性、社會參與意識的精英教育模式,也可看到類似伊利諾伊理工學院設計學院一樣設在理工大學氛圍中的重理性、重功能的藝術設計教育,當然還有在純藝術氛圍中的藝術設計專業,如庫帕聯盟等。正是這些形形、各具特色的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廣泛選擇的余地,也為社會的需求提供了廣泛的專業人才。
二、準確定位是尋求辦學特色的基本前提
筆者認為,研究“辦學特色”,必須把握一個基本的前提,那就是準確定位。而定位,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具體而言,就是要懂得取舍。只有通過對各自學校具體情況的客觀分析,做出較為理性的定位判斷,才能逐步形成各自的“辦學特色”。以筆者所在的湖南商學院為例。首先,關于學校情況的分析是:建院時間短,辦學歷史不長,學校名氣小;但學校為典型的商科類院校,所開設的專業與市場接軌較緊密,如市場營銷、廣告學等,對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能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正是基于這樣的分析,在藝術設計專業辦學過程中,學校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劣勢(學校名氣小,報考生源質量不太高,學生在起跑線上就比對手要弱),因而并沒有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來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因為如果這樣做,很有可能不但在專業素養上趕不上人家,毫無優勢可言,而且又會喪失發揮自我的某些特點和長處來形成差異甚至于形成比較優勢的時機。與此同時學校也看到了自身的優勢,即處在學校大的商科背景下進行藝術設計專業辦學,可以努力使藝術設計專業與現代商科的各個分支、專業相互滲透和交叉,形成優勢互補,并產生一種交叉學科的新優勢。如藝術設計專業廣告設計方向,就是將藝術設計與廣告學、傳播學及市場營銷等相關專業的知識相互滲透、交叉,從而形成了具有湖南商學院特色的藝術設計專業辦學模式。在具體辦學過程中,一方面在人才培養方案制訂時有意識加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對傳播學、廣告學等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力度;另一方面,積極引導和鼓勵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在完成專題作業及參加專業競賽時與廣告學等相關專業學生合作,使其在發揮各自所長的同時又能取長補短,學生的整體策劃與創意、表現能力顯著提高。如由湖南商學院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和廣告學專業學生合作創作,主題為《雅倩佳雪防曬霜——躲避不是辦法》的平面廣告作品在全國9000余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2004年度中國廣告協會學院獎唯一全場大獎,充分顯示了專業辦學的成效。除此之外,藝術設計專業和廣告學專業學生合作創作的一系列作品自2004年以來多次榮獲國內外知名專業廣告競賽(如美國ONESHOW等)各種獎項,在國內廣告業刮起了一股旋風,甚至于被業內人士稱為“湖南商學院現象”。可以說,藝術設計與廣告學專業的交叉融合,成為湖南商學院藝術設計專業辦學的一個亮點。正是有了較準確的自我定位,經過十余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湖南商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的辦學特色正逐漸突顯出來。
三、比較優勢是突出辦學特色的關鍵
如果說準確定位是尋求辦學特色的基本前提,那么,制定合理的定位策略,創造差異,從而體現出自身的比較優勢,是突出辦學特色的關鍵所在。就藝術設計專業而言,突出辦學特色就是要避免在專業建設中的“大而全”“人云亦云”和“隨大流”,要突出重點方向,要與眾不同,要努力達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的狀態。這也就是說要根據比較優勢原理,先從某一個方向尋求突破,而后帶動其他方向的相應發展。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形成不同學校藝術設計專業的辦學特色。而這種特色一旦形成,就會在教育市場上形成一面旗幟,就會鑄造成自己的品牌,就會更容易被教育市場認可而形成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就會形成“產出——有效產出——資源回籠——有效產出”的良性循環,并在這種良性機制下推動專業建設躍上新臺階。
以英國的藝術設計教育為例。不少院校十分注重與當地產業相結合,為服務地方經濟培養人才,同時,又各自形成自己的專業學科優勢與辦學模式。如英格蘭中央大學伯明翰藝術設計學院的家具專業、珠寶專業,考文垂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的交通工具、汽車設計專業,伍爾弗漢普頓大學的玻璃、陶瓷專業都是地方特色鮮明的優勢專業,同時又是服務與地方經濟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擁有巨大市場需求的特色專業。
隨著社會的進步,傳統的教育觀念要轉變,多媒體教學可以穿插大量的文本、藥物及藥草圖片、音頻、視頻等素材,增加了教學信息量,多媒體多維結構的信息群,徹底改變有計劃地過渡到“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上去,充足和完整了教學內容。把教師從書寫板書中解放出來,避免了課堂時間的無謂占用;如在哈醫藥的教學中,給以大量的植物、藥物圖片、藥物采摘、炮制的視頻及現代醫學對哈醫藥的研究結果,配以教師生動的講解,不僅豐富了教育教學內容,而且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2多媒體技術促進教學目標最優化,改變教學方法與模式
現代教育技術論告訴我們:教學媒體選擇與運用最基本的原則是根據教學媒體對教學目標的完成所具有的潛在能力來選擇媒體,使每種媒體對應的每一教學環節充分發揮其特長和優勢。多媒體課件是為實現教學目標而服務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只有很好選定教學課題和教學目標,并能創作出符合教學實際的多媒體課件,發揮多媒體特長,才可以有效地調動和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3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提高其思維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單純利用理論式教學不僅教師教課難度較大,同時學生在聽課時往往會覺得枯燥無味,而采用具有娛樂性、趣味性、科學性的多媒體教學方法,可通過靜態或動態的圖像形象的呈現課堂知識,促使學生通過諸多感知方法獲得信息。同時,多媒體教學可將通過語言表達難以準確描述的抽象復雜理論予以直觀表現,使得教學活動更為生動形象、新穎別致,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對于開闊學生思維十分有利。
2生物化學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
2.1考綱引導教學法
第一次上課筆者就把當年新頒布的臨床類執業助理醫師生物化學考試大綱印發給學生,并明確告知學生,今后生物化學課程就是緊緊圍繞這個大綱來教學的。每次開課前,先給學生展示本次課對應考綱要學習的內容,明確達成目標,按目標進行教學。
2.2內容摘要引導學習法
由于生物化學課時少,教學內容多,并且開課的第二學期節假日較多,會耽誤一些課時;加之學生書寫較慢,只顧抄筆記,影響了聽講,導致學期教學任務難以保質保量完成。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筆者將教學中學生要做筆記的板書,以及歸納總結的重要內容課前印發給學生,減少學生記筆記的時間,為學生贏得深入思考、記憶和做題的時間。
2.3復習題引導師生一對一考核法
農村醫學專業開設課程多,學生平時學習任務繁重,需要教師加強平時學習過程的督導;生物化學教材每章后只有少量選擇題,為使學生全面掌握、理解、記憶考點,筆者制作了一份包括名詞解釋、填空題、選擇題、常用縮寫符號及結構的綜合性復習題印發給學生,題目涵蓋了考點,同時將復習題作為平時成績考核的題目,將每類題所占分值進行公布,平時考核成績占期末總成績的20%(即20分),由教師對學生一對一考核獲得。具體實施如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學完一章或一節后,做復習題上有關的題目,由教師課堂提問學生,并點評、講解。到學期中期,用兩節課時間和課余時間,學生按自己掌握的程度主動找教師進行考核,教師按每類題所占的分值隨機抽取復習題上的各類題目逐個對學生進行考核。
2.4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題強化法
為了使生物化學教學與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零距離,筆者參考當年的臨床類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卷,以及歷年考試真題和最新公布的考試大綱,編印了生物化學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模擬題。每學完相應章節,就布置相應章節的題目讓學生來做,通過批閱發現存在問題,進行點評講解,強化學生記憶,使其在校期間就接觸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生物化學部分真題,減輕畢業后考試的壓力。
3效果分析
按考綱進行教學,做到了有目標、有內容;內容摘要引導學習法減輕了學生學習負擔,使教學任務能夠順利完成;復習題引導師生一對一考核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較為懶惰的學生,有了面對教師考核的壓力,不得不去學習、記憶,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改變了期末臨時抱佛腳的現象,同時考核合格使學生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學習興趣;助理醫師資格考題強化法,讓學生了解了考題類型與難度,畢業后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時,生物化學答題正確率普遍提高。課程結束后,對農村醫學專業3個班共156名學生進行測評,結果如下:認為內容摘要引導學習法好的學生人數占75%,較好占20%,一般占5%;認為復習題引導師生一對一考核法好占77%,較好占19%,一般占4%;認為助理醫師考題強化法好占64%,較好占32%,一般占4%。
作者:張靜 單位:河南省漯河市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基礎醫學部
建立和諧的課堂內、外人際關系任課教師通過轉換角色,充分調動學生、同行、專業其它科教師、輔導員、系部管理人員等多方面積極因素,努力營造良好的和諧施教氛圍。如,鑒于學生文理科化學基礎知識的不同,在學生中開展優勢組合,成立學習興趣小組,文理一對一互幫互學;抓考風正學風;師生幫教,做好后進生的輔導工作;教研室、系部、輔導員相互配合,通過尊重、賞識、關愛等,體現學生做“人”的主體地位。構建信息化網絡和諧校園拓寬課程資源利用良好的校園信息化網絡環境和媒體傳播技術,將各種教學資源形成多種媒介、多種形態、多個層次進行整合的立體化教材呈現給學生;通過QQ、校園網絡,搭建網絡交流平臺[7],加強課外互動溝通,讓網上豐富教學資源為學生服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模塊化整合課程知識結構彰顯以就業為導向按照課程理論適度化、課程組織職業化、課程實踐充足化、課程結構模塊化的“四化”要領整合課程[8]。如,藥學專業無機化學現使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牛秀明主編的高職高專藥品類專業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針對本課程特點,考慮生源特征,結合新課標要求,將整體課程知識結構調整為三大模塊,分別是:理論教學模塊、實驗技能訓練模塊和綜合應用模塊。理論教學模塊又分為三個Ⅱ級模塊:基本理論(宏觀角度)、物質結構(微觀角度)和元素化學;實驗技能訓練模塊又分為四個Ⅱ級模塊:基本技能操作實驗模塊、性質實驗模塊、制備實驗模塊和綜合實驗模塊;綜合應用模塊又分為二個Ⅱ級模塊:綜合實訓和資格認證培訓。
承上啟下整合教學方法體現以就業為導向在教法上做好課程資源銜接一是與高中先行領域課程的銜接。根據學生擅長形象思維的學習習性,按照不同的教學內容,選用講授、討論、設置情境化教學環境、講座等形式,通過復習平穩過渡達到新舊知識整合(如原子結構教學),通過合理引導啟發(如氧化數學習),讓學生在原有知識結構與初始能力的基礎上學習和掌握程序性新知識;二是與后續專業核心領域課程的銜接。①上好緒論課。向入校新生介紹本課程的任務,并正確、適時的介紹其和醫藥學、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讓學生一接觸該課,就認識到本課程在所學專業中的地位,從而激發興趣,調動積極性。②處理好課程內容的交叉與滲透。如,無機化學中的四大平衡基礎理論是分析化學中的四大滴定基本原理的知識來源。又如,無機化學中的價鍵理論和雜化軌道理論為有機化學中的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的學習奠定理論基礎。在學法上做好高中、大學課程資源學習銜接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講授轉變為啟發誘導,指導學生從重結論,輕思維,搞“題海戰術”的應試型,轉變為重技能,兼理論,體現“終身教育”的技能型。教會學生用“發現”的方法開展學習,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學會“如何思考,怎樣學習”。緊扣專業培養目標整合教學內容實現以就業為導向按需用、夠用、實用的原則,基本理論教學,做到以過程性知識為主、陳述性知識為輔;元素部分教學堅持以講帶學、以點帶面、自學為主。如,將化學平衡理論和四大平衡結合起來,在比較學習中使學生掌握化學平衡和四大平衡的特殊關系。又如,元素周期表的學習,告訴學生人體也是由元素組成的,元素對人體有利有弊,人與環境間存在物質交換平衡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讓學生懂得不僅要注重有機營養平衡,更要注重無機營養平衡。體現醫科特色強調應用性和實踐性資源整合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由于高中階段應試教育和實驗條件的限制,使得入校新生尤其是文科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差,甚至連常規的儀器都認不全。為做好實踐技能培養的銜接,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重視學生實踐技能的訓練,投入大量資金,加強專業基礎課實驗室建設,完善校內實驗中心資源條件;加強校園網絡建設;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以強化學生技能訓練。如,分析測試實驗中心,擁有多個通風設備良好、實驗設備配置合理的實驗室,裝備有現代化多媒體實驗室,借助校園網絡醫學基礎實驗教學平臺搭建了分析測試實驗中心教學平臺[9],在完成實驗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采取增加課外實驗學時,成立學習興趣小組、開辦系列知識講座、開放實驗室、校外參觀見習等方法,開展“基本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職業技能認證——企業頂崗”梯度教學,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培養和提升學生職業能力、職業素養。教師教學評價通過采取領導、督導、同行不定期聽課,檢查教案,召開學生座談會、學生評教等方式,評價任課老師授課情況。學生學習評價采用的是過程評價和階段評價相結合方法。在注重知識、技能評價(理論成績占60%,實驗成績占30%)的同時,加強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內容的評價(占10%);后續課程評價通過對后續課程學習的跟蹤調查,反饋課程教學是否滿足基本需要,是否起到為專業課服務的作用。
以人衛出版社的高職高專規劃教材為藍本,選取與學科相關的專、本科教材作為資料參考,結合學校實際參編規劃教材,如,《藥用基礎化學》(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年出版),開發綜合性校本教材《分析測試技術實驗指導》(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年出版);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和教研室教師一起建立本學科課程資源庫,包括:課程標準、相關國家職業標準、電子教案、ppt課件、試題庫、教學視頻資料、教學素材等教學資源;推進了基礎課程改革的步伐;打破了教師唯教材為本的觀念;豐富了教學內容和手段;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如,采用數學模糊綜合評價的方法對學生學習進行了綜合評價并統計分析。結果表明,32%的評價者認為“優”,52%的評價者認為“良”,16%的評價者認為“中”,根據“最大隸屬原則”,學生學習的綜合評價結論為“良”。在課程資源整合改革的實踐中發現一些問題有待解決,也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①教學內容和進度的把握。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很多顯性的(如課程計劃)和隱性的(如校園文化)因素都在影響教學預期目標的實現;②教師職業能力的提升。教師的理念差別、觀念異同,要求不同,對實施課程資源整合具有很大的主觀性;③恰當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是一個值得深思、認真探討的問題;④各種開放性、共享型教學資源建設,課程資源整合建設應納入學校整體發展計劃,為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及與校院深度合作創造良好平臺。
通過近年來設計基礎與相關課程的教學可以發現,部分進入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的一、二年級學生的思維模式還處在高考前畫石膏、畫模特的具象表現階段。推進簡化課題可以有效解決學生從高考前具象思維到進入大學后抽象設計思維的轉換這個難題。通過簡化對內部小課題進行重組、優化,使很多不同科目的相關知識點串聯成知識線,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后續的其他專業課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簡化是一種思維方法,是造型藝術的一種手段,也是一種設計方法:將復雜的視覺元素通過刪繁就簡,去粗取精,提煉為有秩序的、簡潔的、單純的視覺語言。許多現代主義藝術作品或設計作品都應用了簡化的方法。文章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簡化。
一、從美學發展史看,人類視覺對
簡化作品的美學需求人類用發現美的眼睛發現了大自然中許多未經雕琢的美,但這些美的元素與丑的元素常常混雜在一起,多種設計元素糾纏在一起,不能突出某個重點元素的特點。俗話說“花多不艷”,就是這個道理。簡化可以在繁雜的視覺元素中剝離出關鍵設計元素,有效組織好元素間的關系。但簡化絕不是簡單的刪減,而是設計元素的高度提煉。簡化的目的是以簡潔的外觀體現設計風格,更好地傳達設計精神,為情感溝通服務。
二、設計中簡與繁的關系
設計作品中的簡不是孤立存在的,繁與簡兩個概念是對立統一、相輔相成的,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從不同風格作品上看,繁與簡是對立的。繁的作品帶有裝飾的意味,簡的作品風格單純,是反裝飾的。兩者都具有形式美感。一些作品的整體面貌呈現多元素組織在一起的繁,從內容、形式、手段等方面給人以豐富多樣、華美艷麗、絢爛、熱烈等視覺美感。而簡約風格的作品呈現少量元素的組織關系,帶來冥想、干練、純粹等視覺美感。繁與簡也都有負面的視覺感受,繁的元素過多,負面感受就是雜亂、無序、擁擠等;簡的元素過多,負面感受就是冷清、空洞、簡陋等。繁與簡沒有孰高孰低之分,只是由于時期、地域、社會環境、心理、個人喜好和作品內容等因素不同,決定了作品風格與人們對繁與簡的偏好。在同一作品中,繁與簡是統一、互補的關系。在形式上,簡常常烘托繁,使作品中的繁顯得越發精致。在大面積的繁中出現的簡會顯得清爽、透氣,極致的簡是留白,是空。我們在學習簡化這種藝術方法的同時,要明確簡不是簡陋、簡單,而應該是言簡意賅、簡約,是內在優秀品質的體現。外在形式的簡與內在精神的繁必須相互作用才能產生優秀的設計作品。就像日本無印良品的產品設計,在簡單外觀的背后,注重選擇合適的材料、顏色,采用精湛的加工工藝,注重功能、使用上的每個細節。在簡的背后是追求自然、質樸、功能至上的生活態度。那份細密的用心正是簡背后的繁。這樣的簡是有內涵的簡,更能彰顯出產品的氣質。
三、簡化是現代設計中的重要手段
簡在設計中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簡的精神是精練地表達主題,以少勝多。它不添加多余的元素,一針見血。在各種設計領域,都存在簡化方法的應用。如,簡風格的平面設計作品表現在形、色彩、文字、排版方面,就意味著簡潔。1.形的簡化現實的、不加修飾的自然形往往附加了一些與主題無關的信息。如果直接用在平面設計中,畫面就會表意不明確甚至雜亂。設計的過程通過刪掉影響主題的形,保留能明確表達主題的形,對重點形根據設計精神進行變化。最終通過簡化這一手段幫助設計師達到形式的凝練。特別是標志設計,必須通過簡潔的圖形明確表達內涵。如荷蘭皇家殼牌石油集團的標志經歷了多次的變化,逐漸由復雜的具象造型轉向簡約的抽象造型(圖1),轉變的過程體現出社會審美觀念的變革。2.色彩的簡化作品的色彩會給人留下直觀印象,往往比形的視覺沖擊力更大。但如果一件作品色彩應用太復雜,沒有秩序或整體性的色彩,一定是混亂的。所以,經過簡化后的單一的、少量的、有秩序的、能夠表達作品情感或符合設計風格的色彩,能夠增強作品的感染力。3.文字的簡化文字作為信息傳遞的主要載體,是抽象的形式語言。形式運用合理、有特點、新穎,會對深層內涵起到很好的闡釋作用。但一味追求怪異、奇險,并不能產生理想的設計效果,這也不是設計追求的最終目標。在標志、招貼中,文字數量要少,形式上要簡,做到文字以一當十。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會徽(圖2),把人、地點、運動、中國文化、奧運精神等多種元素通過一個變化后的篆字“京”與印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作品形式上簡潔明快,形與意完美統一。4.排版的簡化繁風格作品的排版裝飾感強,簡風格作品的排版體現功能至上的特點。在同一作品中,繁與簡需要根據主題、內容、風格相互配合,掌控好繁與簡的程度,尺度把握很重要。排版離不開簡,簡是排版中的空白,是簡潔的線條或圖形,是人們視覺休憩的港灣,是對設計重點的烘托。
四、簡化是現代生活方式與現代
審美心理需求的必然產物當下,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信息量爆炸,視聽感官在短時間內就會受到大量信息的沖擊。這些視覺信息讓我們目不暇接,我們自然會產生視覺疲勞。這時就需要簡潔、純粹的藝術作品。以簡化為手段的極簡主義設計風格恰好滿足了這種生活方式與審美的內在需求,同時也符合當今綠色環保的主張。由貝倫斯與密斯凡德羅提出的“少即是多”的建筑設計哲學,成為極簡主義的核心思想,對日后的設計美學產生了深遠影響。簡化是極簡主義應用中最主要的造型方法。“極簡主義在形式上進行‘量’和‘形’的簡化,通過對造型元素抽象、提取出幾何形體,使形式、色彩、材質等表現符號具有含蓄和凝練的特點。”①極簡主義作品外表簡潔,強調功能、本質、品質,注重人的主體地位。極簡主義在建筑、服裝、雕塑、繪畫等領域都有影響。五、簡化是很多藝術家或設計師作品形成個性化造型特點的重要方法通過簡化課題學習,學生了解了藝術家作品形成的過程,從而明白作品背后重要的是思維觀念的轉變。簡化從自然物象中抽取本質元素,是從具象向抽象轉變的重要手段。探討古典主義繪畫向現代主義繪畫的轉變,不得不談到保羅塞尚,他在造型上將復雜的物體歸納為簡單的幾何體并進行表達。“他(筆者注:保羅塞尚)的貢獻在于,他在對表面的視覺印象進行分析與綜合的基礎上,使繪畫達到了一種深層的完整性——他超越了經驗主義對自然的表面性認識,在自己的畫面中建立了一種與自然的物象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但是又具有內在自足性的視覺模式,為20世紀藝術家進行更深入的形式探索提供了觀念與實踐的重要啟示。”②立體主義的代表人物畢加索在造型上延續了塞尚提出的認識方法,但不像塞尚一樣把事物歸結為球體、圓柱體、圓錐體,而是理性分析人對自然的不同印象,從中找到穩定的、本質的內在結構,他的《亞威農少女》正是如此。之后,幾何抽象畫派代表人物蒙德里安將理性的形式感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其作品在形式與色彩上做了更多大膽的簡化。他把事物的形態簡化成水平線與垂直線的純粹抽象構成,從內省的深刻觀感與洞察里,創造普遍的現象秩序與均衡之美。他崇拜直線美,主張透過直角可以靜觀萬物內部的安寧。他不畫眼睛看見的實物,而是把事物畫成繪畫語言因素中的直線、直角、三原色(紅、黃、藍)和無彩色(黑、白、灰)所構成的整體。雖然藝術家的理念不同,觀察、思考事物的角度、方法不同,但是以上幾位畫家都應用了簡化的方法,在造型上都存在幾何化表現,從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轉化。藝術家抽取不同元素,通過各種處理方法,最終獲得藝術作品的迥異風格。作品不再是對自然的單純描摹,更接近藝術家的心靈體驗。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很早就有簡的概念,老子在《道德經》中就提到“少則得,多則惑”,意在不要過于在意事物復雜的表象,而要抓住事物的本質。這和貝倫斯與密斯凡德羅提出的“少即是多”的思想不謀而合。在設計中,我們要以人為中心,簡化那些無關痛癢的元素,將深厚的內涵體現出來。簡化需要智慧,需要設計師的境界與胸懷。針對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教學,我們嘗試通過簡化的課題,將設計的精神與理念傳達給學生。
作者:田華 單位:呼和浩特職業學院美術與傳媒學院
注釋:
①單芳霞.極簡主義設計風格及其在當代設計中所體現出的文化內涵.大眾文藝,2013(21).
②馬永健.現代主義藝術20講.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32.
參考文獻:
[1]于騰.簡與空美學的住宅空間裝飾研究.浙江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2](日)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紀江紅,朱鍔,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