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6:3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大學心理健康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關于大專女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在2008年11月第一周內,從運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07級和08級學生中隨機選取15個班進行《癥狀自評量表-SCL90》團體測查,主試人員統一培訓和要求,測試在20分鐘內完成。共發放測試卷682份,回收653份,缺失值3份,有效率達95.74%。通過對調查問卷分類、編號后,我們用北京大學心理測評本論文由整理提供軟件系統對所得數據輸機并初步分析,然后將相關數據導入spss12.0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結果如下。從附表可以看出,幼專女生在90個測查項目中有反應的(陽性均數為39.6)達到44%,而且接近中等程度(均分2.42)的水平。在9個健康因子中,強迫癥狀明顯,接近輕度反應,除人際關系、抑郁、焦慮得分也較高,標準差相對也較大,說明有部分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問題比較嚴重。軀體化得分最低,說明女生生理健康狀況良好。與1986年全國常模比較可以看出,除軀體化因子效應明顯(顯著水平為P=0.011<0.05)較低外,其余因子都有更強的顯著的效應(顯著水平為P=0.000);與高三學生常模比較發現,除強迫癥狀效應基本無差異(顯著水平為P=0.048<0.05)外,其余因子(人際關系和精神病性除外)都有更強的顯著的效應(顯著水平為P=0.000);與大學生常模比較可以看出,除強迫癥狀、恐怖效應基本無差異(顯著水平為P=0.049、P=0.045,接近P=0.05臨界點)外,其余因子(人際關系和焦慮)都有明顯的更弱的效應(顯著水平為P=0.000)。
(二)本科大學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2003年,王彥如遵循分層抽樣的原則,對山西省15所大學本科院校按照性質分為6類,即:綜合院校、醫學類院校、財經類院校、理工類院校、師范類院校、農業院校,選取了山西大學、山西醫科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師范大學、山西農業大學、華北工學院等7所學校,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按性別、專業等人口學特征比例抽樣并進行個別測查,測查中女大學生樣本為488名,研究發現,除了敵對外,女生在其他各因子以及總均分上得分均高于男生,其中在抑郁、焦慮及恐怖這三個因子中顯著高于男生得分。這一結果與一些相關研究較為一致。我們認為,由于女性生理特點以及社會上長期形成的一些思想,我們對女生的教育比較保守,女性在行為方式等方面受到一定的約束,因此造成女生對環境適應能力較差。而且由于社會仍存在的一些偏見,女大學生面臨的社會競爭更為強烈。同時考慮到女大學生本身的女性心理特征,使得女生在面對各種成長與發展的問題時表現出更多的不適應。
(三)本科學院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漳州師范學院的張靈聰和趙廣平根據2001年—2006年對14714名女生進行了SCL-90測查,建立了該校女生常模。結果表明,SCL-90各因子分和總分存在性別差異,女生得分普遍高出男生,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研究結果還表明強迫癥狀、人際敏感、抑郁三因子是女生心理方面較普遍的問題;隨著癥狀的逐漸加重,敵對因子的檢出效率加強。研究的結果與量表協作組的結果不一致,量表協作組全國常模認為男女間總體上并無顯著差異;與以往研究大學生群體SCL-90的性別常模資料相同點是承認性別差異,不同的是量的比較方面存在不一致。這一結果提醒人們大學女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與大學生群體有較大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說明漳州師范學院的學生的心理狀祝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問題分析
從以上三個有代表性的女性群體心理健康狀況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總體低于男生,而且在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表現,反映出來的問題主要和女性生理、傳統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因素有關。
(一)傳統文化和教育對女生強迫癥狀形成的影響強迫癥狀是指那些明知沒有必要,但又無法擺脫的無意義的思想、沖動和行為。根據調研結果發現,大專女生和本科學院女生強迫癥狀排在9個因子首位,大學本科女生也表現明顯。根據唐登華等學者觀點,強迫癥狀的出現是對一些正當情緒長期壓抑的結果。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女性就應該溫文爾雅、知書達理并且要“走不露足,笑不露齒”,能忍辱負重和任勞任怨,這種文化在父母傳統教育、各種價值觀并存的今天,對女生不能沒有約束力。但今日世界誘惑多多,作為自然的人,女生的人之本性不能不受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到激發,但理性又要求她不能擅越雷池。這種觀念與本性的沖突必然使女生嚴格壓抑自己性情。特別引起我們注意的是,我們所舉樣本主要是師范院校,而師范教育更是要求學生要“以身垂范”,女生就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了,這還不說很多女生還是“完美主義”的奉行者。
(二)生理特點、性格等因素是女生抑郁的重要根源男女生理差異對心理的影響是巨大的,如腦成熟的時間、速度,語言及手的動作等。大學階段的女生正處于性成熟早期,而且有非常強烈的愛情需求和“家”的歸屬感,但現實又不允許她們公開談婚論嫁,還有大量的作業等問題困擾她們。從性格來看,很多女生都屬于偏內向類型,特別是在傳統禮教家庭中長大的女孩。根據胡勝利對廈門市10所中學調研結果,中學女生除敵對、偏執和其他3個因子分和男生的性別差異不顯著外,在其余7個因子分和總均分上均極其顯著地高于男生的得分,這一結果與工極盛等人的結論極為相似,可見,女生心理健康狀況從中學開始就已經表現出高危性了!由于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等問題不能盡快消除,抑郁癥狀便較多地表現出來。在筆者接訪中,還發現女生在秋冬季節抑郁癥狀明顯,可能跟其心思細密、多愁善感的思維特點有關。在男性缺乏的女子院校,這類女生抑郁苦悶,生活興趣減退,動力缺乏,活力喪失,還表現出失望、悲觀以及與抑郁相聯系的認知和軀體方面的感受,有的還產生了有關死亡的思想和自殺觀念。
(三)社會文化和生存環境加劇了女生的人際關系敏感人際關系敏感主要是指某些人際的不自在與自卑感,特別是與其他人相比較時更加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突出。在人際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顯的不自在,以及人際交流中的不良自我暗示,消極的期待等是這方面癥狀的典型原因。從山西省大學生和漳州師院女生調研情況看,人際關系敏感突出,相對來說運城幼專女生這方面問題不大,這可能與學校存在男生多少關系密切,因為大學生異性之間的交往需要較高的技巧,在目前獨生子女主流的情況下,很多學生缺乏對異性心理了解,也沒有習得與異往的技巧,異性人際關系緊張很明顯。特別是女生在學習、求職中與異往時,因為“性騷擾”等不良現象使她們心理更加緊張,加上社會對女性就業的歧視存在,也使他們缺乏安全感,恐怖加上天生敏感的特點導致了她們的不安全感增加,產生了人際交往困難甚至無助的不良心理。超級秘書網
三、對策建議
二、安全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我國高校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高校擴招以后,高校在校生人數大大增加,高校間的合并以及新校址的建設使得學生的生活空間大大擴展,網絡的發展使得很多不良信息得以廣泛傳播,后勤社會化使得校園更加開放,越來越多的社會人員進入校園,校園周邊環境變得日益復雜,許多學生私自在外住宿。同時,大學生遭遇交通事故、火災事故逐年增多,大學生被搶劫、被傷害、被騙、被盜、被滋擾案件時有發生,大學生酗酒滋事、打架斗毆、自殺等現象也屢見不鮮。這些學生安全隱患問題使得高校輔導員和高校管理者如鯁在喉。因此如何減少大學生安全事件的發生成為輔導員所要面對的問題。
三、學習
大學也是一個學校,學校的所用就是用來給教師提供一個傳播知識的平臺,作為接受知識的學生,在大學中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只有掌握了豐厚而淵博知識才能為四化建設服務,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大學與高中相比較,脫離了家長式的管理,學習自由,課程設置多,學習量大,知識層次深,如何讓學生盡快的適應新的學習方式,是輔導員面臨的另一問題。
四、素質拓展問題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主要內容是以開發大學生人力資源為著力點,進一步整合深化教學主渠道外有助于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各種活動和工作項目,在思想政治與道德素養、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學術科技與創新創業、文化藝術與身心發展、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技能培訓等六個方面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完善智能結構,全面成長成才。“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實施主要圍繞職業設計指導、素質拓展訓練、建立評價體系、強化社會認同四個環節展開。全國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均在實施范圍之內。《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是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重要載體。在安全的保障下,學習的空余時間里可以進行大學生的素質拓展,這不僅鍛煉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和綜合素質,而且可以讓學生為以后走上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評獎評優問題
大學生的評獎評優問題是關系到每個學生的個人利益的問題,建立良好的評優體系不僅可以調動廣大同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是能夠促進班風建設,凝聚學生的向心力,發揮每個人的才智,促進班級的良性發展。當代大學生多是90后,多為獨生子女具有叛逆傾向,個人利益趨向嚴重,存在排他心理,如何保證公平公正是每個輔導員老師要面對的問題。
六、情感問題
步入大學,許多的同學都步入了大學戀愛這一人生事業當中。大學戀愛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現象,而是已經從現象轉變成了潮流,就像許多同學說的那樣,在大學戀愛是正常,不戀愛才是不正常,因此,大學生戀愛是個值得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
大學生戀愛,除具有一般青年戀愛的特性外,還具有自己獨有的特點:(1)注重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2)主觀學業第一,客觀愛情至上;(3)戀愛觀念開放,傳統道德淡化;(4)失戀態度寬容,承受能力較弱。
大學生戀愛的利弊并不是戀愛與生俱來的東西,而關鍵取決于我們對待戀愛問題的態度,以及是否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是否正確選擇戀愛時機,是否能正確處理戀愛與學業的關系等因素。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確定的,都是因人而異的。處理的當,可以成為學習和事業的催化劑,使人努力學習,成績上升。而處理不當,則可能分散精力,浪費時間,情緒波動,成績下滑。大學生的戀愛問題關鍵取決于自己,而學校則應當加以正確的引導。
七、消費問題
大學生是社會消費的一個特殊群體,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大學生的消費觀發展往往超前于社會,引領著社會的消費潮流,映射著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趨勢。同時,大學生消費觀念不僅對其自身的思想、道德、人格和生活方式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還多方面影響社會、家庭甚至老師和學生。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消費結構不合理;消費中精神價值的缺損;消費中欲望對需求的背離。因此家長和老師應加強正確的引導,學校應加強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和培養,家長應關心和引導子女的消費,加強社會教育中的消費觀教育和消費行為的引導。總之,對大學生的正確消費觀的培養,需要教育者的正確誘導,需要大學生本人的自省,也需要家庭、社區的有效配合。大學生消費觀上的成熟正是大學生成人和成才的重要一環,全社會應該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八、貧困生問題
高校教育的產業化,造成一部分來自邊遠山區、下崗職工家庭的學生成為貧困大學生他們承受著來自經濟、生活上的巨大壓力,導致部分貧困大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表現為自卑、焦慮、憂郁、偏激、自我封閉致使其自尊敏感,人格脆弱,情緒不穩,怯于嘗試,交往不利。掌握特困生的心理特征,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有針對性地做好調適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幫助數百萬高校特困生解決經濟困難,使其順利完成學業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充分發揮公共財政作用,推進金融改革的一項舉措也是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
九、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
大學生正處于心身發育從不成熟向成熟的轉折時期,成人感增強,但自控力及自律能力較弱,面對網絡這個具有強大吸引力的工具,多數學生愛不釋手,不少學生懷著好奇心和求知欲進入神奇的網絡世界,面對琳瑯滿目的信息了迷失方向,時間也很快從手指間流逝,離開網絡才感到上網學習,查資料的初衷都沒有實現。有些同學進入了虛擬的網絡世界不能自拔,在網上虛擬空間內打游戲很有成就感,可以互動,很有趣,很刺激,沒有包袱,沒有壓力,以至于荒廢了學業。輔導員應該教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利用網絡,是網絡成為緩解學習,促進學習的有效工具。
十、就業壓力產生思想問題
就業的壓力大,使某些意志薄弱的學生不能夠正確面對現實,認為學習理論知識沒有用處,產生一些不良的思想。大學生正處于自我確認期,他們對未來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而現實中的種種客觀因素常阻撓理想自我的實現。目前社會競爭的加劇,就業市場不景氣,使大學生畢業后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有的學生由于不能對社會、對自己產生正確的認識在擇業前盲目樂觀,過高估計自己,在就業失敗后,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準備,而導致情緒低落自卑,有的學生不能正確看待社會現實,對前途失去信心,認為畢業就意味著失業,因此長期處于緊張、煩躁、焦慮的狀態,從而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和健康。
大學生心理疾病的防治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強身健體的體育鍛煉,不但是預防各種疾病的積極手段,也是治療各種心理病的有效措施。學生干部要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及時將班級的突發事件向輔導員匯報,真正起到聯系的紐帶作用。
輔導員要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深入開展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就一些敏感的社會問題展開討論,就學習、生活、作風、理想、信念以及如何在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學會生存和發展加強引導和指導,進一步提高廣大學生的思想覺悟,充分發揮他們主人翁的主體作用。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成才。
參考文獻:
[1]于淼,鄭華平.談高校特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論壇,2008,5(23):101-102.
[2]趙紅.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8,6(29):8-10.
[3]劉曉蕓.當代大學生消費觀教育芻議[J].文化建設,2008,(8):95.
[4]黃靈芝.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J].科教文匯,2008,(6):43-45.
[5]姚洪亮.輔導員抓好班級管理的幾項基本功[J].思想教育研究,2008(8):62-63.
[6]吳全會.大學生的心理壓力與心理調適[J].棗莊學院學報,2008,25(4):98-99.
教育部日前印發了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要充分認識加強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見》明確了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依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輔導或咨詢活動,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素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幫助他們處理好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高等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學校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分析和研究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開展心理咨詢活動,教育和引導大學生不斷地加強心理品質修養和鍛煉,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那么,如何消除他們的心理差距,使其順利成才呢?其具體的途徑和方法如下:
第一,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采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與個人的思想境界、對挫折的主觀判斷、挫折體驗等有關。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驗。
第二,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衛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煉、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億能力減退。
第三,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煉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大學生處于青年期階段,青年期的突出特點是人的性生理在經歷了從萌發到成熟的過渡之后,逐漸進入活躍狀態。從心理發展的意義上說,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這是因為,經驗的缺乏和知識的幼稚決定了這個時期人的心理發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機能的成長速度。因而,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許多尷尬、困惑、煩惱和苦悶。另一方面,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正在發生復雜和深刻的變化,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科學技術急劇發展。這種情況也會在早晚要進入社會的青年學生中引發這樣或那樣的心理矛盾和心理沖突,例如父母下崗、家庭生活發生變故、學習成績不佳、交友失敗、失戀等。這些心理問題如果總是揮之不去,日積月累,就有可能成為心理障礙而影響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3、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樂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學生樂于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寬容、友誼、信任和尊重的態度與人和睦相處。通過人際交往,使他們能夠認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培養遵守紀律和社會道德規范的習慣。增強心理適應能力,能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與集體保持協調的關系,保證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4、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對大學生心理產生影響和作用的環境包括生存環境、成長環境、學習環境、校園環境等。
第四,積極參加業余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余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余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信息資料共享。發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地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第五,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咨詢機構,獲得心理咨詢知識。心理老師具備了較雄厚的理論功底和生活實踐經驗,對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問題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處理技巧。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于有豐富經驗的心理咨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咨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心理咨詢是指通過人際關系,運用心理學方法和技巧,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從心理咨詢具有治療功能的角度來說,心理咨詢屬于心理治療,作為一種治療方法和治療手段,心理治療的對象主要是正常人和有輕度心理障礙的人。通過咨詢者與求詢者的交談、指導,針對求詢音的各種心理適應和提出的問題,幫助求詢者正確地認識到自身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引導求詢者更為有效地而對現實,為求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際關系的機會;增加求詢者的心理自由度,幫助求詢者改變過去的心理異常,最終恢復健康的心理。心理咨詢兼有心理預防和心理治療功能,通過心理咨詢,為咨詢對象創設一個良好的社會心理環境和條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質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實現降低和減少心理障礙,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
心理健康的標準不是個體掌握了多少“正確”的心理健康知識,而是是否擁有積極的情感體驗、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完整與和諧的人格、恰當和清晰的自我認識、良好的人際關系等等。因此,與重視學科邏輯結構和知識體系的傳統學科教學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課應是集心理知識的傳授、心理活動的體驗、心理調適技能的訓練為一體的綜合課程,尤其重視學生的自我體驗、分享以及在生活中的實踐應用。但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采取的是大班教學的形式,每個教學班包括2~3個行政班級約100余名學生。伴隨大班教學的一大問題是課堂互動受限,課堂上教師多以單向的知識講授為主,將心理健康教育課定位為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課,難以開展豐富多彩的體驗式活動以及組織有效的分享討論,使課堂失去了應有的活力。
1.2內容上豐富全面但針對性不足,未能就學生發展現狀
進行深入指導從內容上看,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涉及的范圍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心理健康的基礎知識(如心理困擾與異常心理的識別、心理咨詢介紹等)、自我認識與發展(如自我意識培養、人格發展等)以及各類心理調適能力(如學習、戀愛、就業、壓力應對、生命教育等)。這些內容基本涵蓋了大學發展階段個體心理健康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從預防、指導到矯正、治療的多方面知識與技能。然而,大學生心理健康課一般只有32~36個學時,平均到每個主題就2~3個學時,如果每個主題都從基礎知識點到活動體驗與討論再到實踐應用,各環節都只能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很難真正給學生帶來觸動,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事實上學生心理發展的短板和需求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有的學生可能在人際關系方面有更多困擾和需求,而有的學生則在學業或生涯發展方面需要更多的指導,這也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課不能僅僅“全而泛”,應做到面與點相結合,在對重要主題領域進行概述的基礎上,依據學生的發展現狀和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深入指導。
1.3設置上課堂教學集中在大一完成,不符合大學生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
個體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心理也是隨情境動態變化的,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學生遇到的典型問題可能存在不同。例如,一般大一新生的問題突出表現為新環境適應困難,難以應對各類變化;大二階段開始涌現各類人際關系問題、戀愛困擾;大三階段最突出的問題表現為學業倦怠、迷茫、生涯規劃困擾;大四學生則最需要壓力與挫折應對、就業困擾方面的指導。可見,心理健康課不是一勞永逸的課程,應伴隨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活。但就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展來看,課程往往被安排在大一進行,只有極少學校還開設了全校范圍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選修課,大一之后學生便很難再接觸到心理健康相關的學習。這樣一方面導致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學習內容與大一學生的發展特點不匹配,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主體缺乏共鳴,難以激發學生的體悟和學習興趣;另一方面,當學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有相應的心理困擾和指導需求時,缺乏獲得預防和發展性指導的途徑,導致大量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或疾病癥狀。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的模式探索
基于上述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的獨特作用和既有問題,本文提出發展“面與點相結合”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一方面,壓縮既有“面”的普及教育內容,即心理健康基本知識、自我認識與發展以及各類心理調適能力等重要領域的一般知識與技能學習;另一方面,增加“點”的針對性指導,即針對學生心理適應發展相對較弱的領域以及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在不同領域進行更深入、有針對性的學習。在現有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主要進行以下幾方面改進。
2.1基于學生的心理發展現狀分班教學,對不同學生群體
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大一階段除進行傳統心理健康重要領域的普及教育外,還應增加基于學生發展現狀的針對性指導。實踐操作上可基于新生心理健康測評結果為分班教學提供依據。例如教育部組織專家編制的《大學生心理適應量表》,從人際關系適應、學業適應、校園生活適應、擇業適應、情緒適應、自我適應、滿意度七個維度評估大學生在不同領域的心理適應現狀。基于測評結果可以將大一新生按照適應困擾最突出的領域進行分班,進而對具有相同適應問題和需求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2.2根據學生不同發展階段需求,在其他年級開設心理健
康延伸教育選修課程課堂教學途徑在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獨特作用也對心理健康教育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伴隨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活。除大一以外,有必要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發展的主要任務和需求開設相應的心理健康延伸教育課程,供有指導需求的學生選修。延伸課程亦屬于“點”的指導,是圍繞某一具體領域展開的深入而有針對性的指導,以體驗活動和討論小組為主,注重培養學生實際應用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因分析貧困大學生作為高校大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所背負的心理壓力并由此而形成的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貧困家庭據國家統計局經濟景氣中心報告,我國城鄉居民基尼系數在1978年為0.29,1999年上升到0.397,接近國際公認的警戒線,且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4]另一方面,我國高等教育的大學生資助政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逐漸改革,到90年代初已基本從原來的完全由政府資助變為學生繳費上學與獎、貸、助、補、免的資助政策相結合。調查表明,貧困大學生在校期間最大的心理壓力來自于經濟上的困難。[5]貧困生一般來自于農村或城鎮下崗職工家庭,父母為供孩子上大學節衣縮食甚至不惜賣血。因此貧困生都存在著將來如何通過自己的成就改變家庭經濟狀況的壓力。此外,由于城鄉之間和東西部之間的極大差異,貧困生的基礎教育狀況相對于發達地區學生也更多地存在學業不良現象。對于臨近畢業的貧困生來說,由于家庭背景和社會關系方面的原因,在聯系就業單位問題上也明顯處于不利地位。這些外部壓力都容易使貧困大學生形成心理上的緊張、焦慮和自卑情結,如果得不到正確的調適,可能導致抑郁或絕望等較嚴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認知治療理論認為,認知是情感和行為的中介,情感障礙和行為障礙與歪曲的認知有關。人們在生活經驗中形成的“功能失調性認知假設”,決定著人們對事物的評價,成為支配人們行為的準則,而不為人們所覺察,即存在于潛意識中。一旦為某種嚴峻的生活事件所激活,則有大量“負性自動想法”在腦中出現,即上升到意識層,進而導致情緒抑郁、焦慮和行為障礙,反過來又加強了負性自動想法。對貧困大學生來說,早年生活雖然艱辛,但壓力畢竟由家庭和父母承擔,當進入大學后獨立面對難以解決的經濟困難時,就形成了嚴峻的心理沖突。如每當面臨學校催交學費等費用并影響到正常學習時(如有的高校規定沒交清學費不能參加各種考試等),負性自動想法就很容易被激活。特別是因此而導致學業上的失敗時,更容易產生強烈的挫折感,導致行為、動機和認知等方面出現嚴重焦慮或抑郁癥狀。
2.貧困文化的社會遺傳200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曾首次使用“弱勢群體”這一概念來特指我國社會當前的貧困階層和就業困難人群。弱勢群體由于長期生活于貧困之中,形成了與他們的社會存在相適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價值觀念和心理定勢。英格爾斯指出:“落后和不發達不僅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會經濟圖畫的統計指數,也是一種心理狀態。”[6]貧困文化并不等于消極文化,它只是生活于其中的個人或群體的社會心理的反映,是他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信念、理想、習慣和思維方式等等。但是,貧困文化中的某些負面因素,如思維方式的封閉性,對社會不公平現象的敏感和絕望,缺乏自尊以及抵觸社會主流文化導向的集體無意識等,相對于現代化社會所要求的積極進取、樂觀開放和善于合作等素質來說,顯然是具有落后性的。貧困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后仍帶有自己家庭所屬的社會身份特征,表現為價值觀、行為方式、語言、衣著以及與個人生活緊密相關的各種有形或無形的符號,從而形成一種貧困文化的所謂“社會遺傳”。
“根據社會心理學的一般原理,身份本身就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社會歸屬”[7]。盡管在大學里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這種知識性活動并不因為學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區別,但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發展卻必然在這種社會歸屬中遭遇沖突,其中最容易表現出來的就是自卑感。自卑感一般會導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閉,成為心理健康的深層次原因。我們在調查和咨詢中發現不少貧困大學生不善于調節自己的情緒,與周圍的同學相處不融洽,心理過于敏感,行為上表現出不合群,內心深處有很強的孤獨感,從而造成人際交往和人際溝通的困難。有的貧困生也因過度的自卑而形成過度敏感的自尊,以致對接受學校的困難補助感到羞恥。
3.校園文化和組織環境貧困大學生在進入學校后即處于新的群體之中,不僅要與教師和同學發生各種交往關系,同時也要發生受個體人格特征調節的心理關系。社會心理學將這種心理關系稱為人際關系,它帶有濃厚的感彩,具體體現為群體成員間的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表現為個人與他人感到滿意或不滿意。
這種人際關系不僅與個人心理特征有關,也與其社會生活背景有關,同時又與外部環境形成強烈的互動性。在學校教育中,不僅存在班級、年級等正式組織,同時也會形成與學生家庭背景和社會身份文化差異有關的非正式組織以及相應的生活方式。一般來說,貧困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前無論是在家庭、學校還是在社會生活中,與周圍人群的生活狀況不會有太大的反差,也比較能融入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組織中去。但在進了大學之后這種反差卻會突然變得明顯起來。當今社會拜金主義風氣日盛,反映到大學校園里,即使是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學生也喜歡相互攀比,表現在同學聚會、拜訪老師和衣著消費等各個方面。貧困大學生因為自己在經濟上的困窘很難在這一類活動中找到心理歸屬感,從而容易導致心理上的失衡,把同學交往中的一些正常行為加以誤解,或是把一些小的誤會加以放大,形成心理障礙。
4.家庭生活背景貧困大學生面臨的現實經濟困難和社會環境文化影響,是導致其心理健康的整體水平低于非貧困大學生的重要原因,但兩者不具有必然的聯系。貧困大學生中出現嚴重心理問題的畢竟只是少數。
太原理工大學的一項測查表明,即使在特困大學生中(貧困和特困之間沒有明確界線,一般將家庭收入在人均100元以下的確定為特困生),心理異常者也只占18%左右。[8]面對同樣的生活事件,為什么有的貧困大學生出現了心理障礙,而有的卻沒有,顯然這是因為他們對生活事件的認識、評價、解釋和信念不同。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與其青少年時期的人格發展有密切關系。人格發展是在人的生物本能與環境教化的相互作用中逐漸展開的,是個體經過一定方式的社會學習,接受社會教化,將社會規范、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等轉化為較為穩定的人格特征和行為的過程。因此,貧困大學生的個體人格發展過程,體現了他們在面對新的環境和新的困難時心理素質水平的差異。如果不考慮先天遺傳因素的差異,家庭教化環境是貧困大學生早期人格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家庭不僅從每一個人出生起就賦予他包括種族、階級、宗教、經濟狀況等在內的多種社會特征,同時也是每一個人產生原始的自我感覺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動機、價值、信念和人格的背景。有的人格心理學家認為,家庭教化對兒童的“本體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埃里克森將這種“本體安全感”稱為“基本信任”,它包含了個人與他人、與社會及其客觀世界之間相互聯系的基本方向。吉登斯認為:“在正常的環境中,兒童投射到父母身上的信任,可以被看成是一種抵御存在焦慮的情感疫苗,這是一種保護,以抗拒未來的威脅和危險,這種保護使得個人在面對讓人消沉的境遇時還能保有希望和勇氣。”[9]在面臨同樣的經濟壓力和生存憂慮時,不同的貧困家庭對孩子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如果父母以不良的心態、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引導教育小孩,甚至粗暴地干預孩子的自由和選擇,那就必然對貧困大學生早年的人格發展形成扭曲。這一點在我們的心理咨詢實踐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證實,大多數心理障礙較為嚴重的貧困大學生在回顧早年生活時都談到了父母對他們童年心理的消極影響。
二、改善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對策造成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應的解決對策也不應該是單一的
高校關注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僅僅是擔心學生在校期間會出什么事的問題,而是關乎實現全面素質教育目標和培養全面健康發展的人的問題。貧困大學生的社會人格和心理發展具有可塑性,學校對學生開展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意義,都會對其心理健康產生重要影響。因此,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應僅僅限于心理咨詢機構,而是應該努力形成一個包括校園文化建設、思想道德教育、經濟資助機制和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在內的綜合性的教育環境。
1.基本經濟資助與學校環境育人相結合如前所述,貧困大學生面臨的經濟困難是他們最大的心理壓力。目前,高校對貧困生的資助機制一般由獎學金、貸學金、勤工助學、臨時困難補助和“減免緩”交學費等制度組成。困難補助和“減免緩”交學費目前都難以解決根本問題,而獎學金只與學習成績相關。一項調查證實,農民子女在獲得大學獎學金的比例上相對于其他階層子女而言明顯偏低。[10]雖然有少數高校利用政府或企業支持建立貧困大學生獎學金,但受益面畢竟很小。因此,高校應充分利用政府當前重視和推進大學生助學貸款的有關政策,幫助貧困學生得到完成學業所需要的最起碼的經濟保證,從而使貧困大學生基本上消除單純因經濟原因而導致的絕望性心理焦慮。需要強調的是,校園文化環境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班級、寢室和同學會這類小群體的組織人際關系的改善問題。這方面的工作往往因為過于瑣細而得不到注意,也因為難以用某種顯性指標來衡量效果而容易被忽視。但我們在調查和咨詢中發現,對貧困大學生來說,正是這種小群體密切的人際互動關系對他們的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高校應重視班級和寢室的作用,在這些小群體、小環境里營造一種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際環境,并通過組織各種團體活動來優化這種人際關系。這對于調適貧困大學生的自卑情緒,降低他們的抑郁性和增強他們的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高校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同時還是一個使大學生的心理走向成熟,向社會化過渡的重要環境。在大學里,即使是社會階層和文化背景相異的大學生,都會受到同樣的校園文化的熏陶。如果一所大學倡導和建立一種求真求善、平等和諧、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那么對貧困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將起到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2.鼓勵勤工助學與培養自尊意識相結合提高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還應當使他們自己充分意識到,雖然經濟上的困難是客觀存在的,但不同的人卻可以有不同的態度和選擇。因此,關鍵是要使貧困大學生建立起自尊、自強的意識。從人格心理學的觀點看,自尊是一種積極的自我形象,它決定一個人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美國心理學家庫柏•史密斯認為:“自尊與參與討論和表達意見的能力有關;與完成任務的堅持性有關;與在挫折條件下保持恒定知覺結構的能力有關。”[11]當他認為自己無能時,就不指望成功,表現在行動上,就沒有遠大抱負,缺乏自信心,把行動目標定得很低,既不去努力奮斗,也無勇氣去與人競爭;相反,如果他相信自己會成功,則能產生勇氣去面對困難和挫折,從而向預定目標接近。貧困大學生應當在實踐中增強自尊和自信,不僅在學習方面要努力,而且要積極參加勤工助學活動。勤工助學的意義遠不止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經濟條件,更重要的是使貧困大學生通過實際行動來克服困難,從而建立自己的尊嚴和信心。因此高校不僅應積極為貧困大學生提供廣泛的勤工助學的渠道,而且應對此予以精神上的激勵。超級秘書網
3.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與針對性相結合我們認為,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應著眼于貧困大學生,而應面向全體大學生。
以促進健康人格發展為主線,從認知過程、情緒調控和行為訓練三個維度開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使學生的自我意識與自信心得到增強,使學生的情緒調控能力得到改善,及時排除成長中的一些心理障礙;幫助學生學會合作,發展建設性的人際關系,從而使每個學生的心理素質都獲得相對于自身而言的提高。學校對貧困大學生在心理問題方面表現出來的某種群體特殊性不應加以放大或渲染,以避免傷害貧困生的心理自尊。但對于少數存在明顯心理障礙的貧困生則應當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如通過個別性心理咨詢引導他們建立積極的心理防衛機制,鼓勵他們進行改善人際關系的嘗試,指導他們調控情緒以降低心理焦慮水平等;同時也可以通過組織團體行為訓練來解決在貧困大學生中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礙問題。總之,高校只有通過綜合性的多種教育方式,才能有效地改善當前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參考文獻:
從這一層面上講,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部分正好是生命教育所重視的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教育,生命教育也正好是其教育的補充、拓展與深化。為了促進以往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內容與方式上的轉變,促使大學生回歸自我精神的把控,真正感到生活的價值和快樂,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生命教育為導向,突破原有的學科架構,重新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以重新回到關注學生的價值和潛能這一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上來。實踐證明,只有在生命教育的基礎上,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確保大學生在生理、心理、社會性以及靈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均衡地發展,根本破解大學生心理異常與疾病以及造成嚴重后果等突出問題,真正使大學生珍愛生命的美麗,健康成長,順利成才。再從相關理論分析來看,預防與矯治大學生心理異常雖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之一,但在面臨大學生“三觀”方面偏差而產生各種錯誤認識之時,心理健康教育則往往顯示出有些無奈與無力。對此,學者進行了多層面的探索。其中人本心理學的創始人羅杰斯提出“當事人中心療法”。這一理論最突出的是,要相信當事人的自我成長的力量。這即是講,對其當事人存在思想方面的偏誤時,要運用人本的理念與技巧,對其首先能夠理解與接納,然后促使當事人去自我反省,進而促使他能夠逐步趨于積極的方面而不斷進步。顯然,這種精神力量的原源是哲學,也就是最高認識層面上對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的考量。超個人心理學一樣關注人的生命與精神世界。這一理論在診治心理問題時,在很多方面與生命教育是相同或相似的,特別是其提出的要極好地診療人的心理問題,必須直面人的思想認識,也只有在精神層面解決了人的思想問題,“人”才能夠產生本質性轉變,對心理健康教育不啻他山之石。從這些理論分析可見,重新審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其教育的目標,重要的是需要以生命教育為導向,并將其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之中。
二、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需以生命教育為基礎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要想不斷地豐富與完善,就不僅要適時地拓展本學科的知識與理論,更重要的是要及時地吸納與融入生命教育的內容。從教育的內涵與外延上看,生命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更深、更寬。眾所周知,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所關注的主題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如大學生的貧困與就業的壓力、學習與交往的困頓、前途與情感的迷茫、現實與責任的逃避以及對生活的悲觀、對生命的漠視等,但二者所關注的側重點是極不相同的。對于這些問題,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者首先認為是心理問題,并會相應運用心理學的方法進行分析和采取措施。不可否認,這些措施的確使大學生有了進行心理疏導的路徑和破解心理癥結的方案。然而生命教育不僅僅局限于這些方面,它關注的是更深層次的有關生命問題,如壓力所引起的生命價值問題、困頓所引起的生命意義問題、逃避所引起的生命責任問題、冷漠所引起的生命權力問題等等。由此可見,生命教育更凸顯了教育的本質與本原。為此,要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就需以生命教育為基礎,吸納、拓展與充實其相關的內容。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調查,教育內容的選擇與確定,主要針對的是如何破解大學生遇到的現實問題。就其具體內容來看,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對的是,大學生面臨的親情、友情和愛情問題以及擇業、擇偶和學業問題等。這些現實的問題,確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在特別重視當前直接迫切的現實問題的情境下,恰恰忽視或輕視了大學生生命意義的主題教育內容。
從二者教育的本質與相關性來看,只有以生命為主線和目標,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價值,欣賞生命的美好,懂得生命的可貴,明晰生活與生存的意義,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才能進一步地深化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實效。高校教育的實踐也說明,當學生從內心感悟到生命教育與自我人生共振時,就會使他們油然產生對生命強烈的敬畏與尊重,進一步在內心深處對于自我“三生”,即生存、生長與生命產生良好的向前向上的反思與反省,會以樂觀的態度對待與解決自我所遇到的各種心理的或現實的問題。由此而言,生命教育內容是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層、更根本的教育內容和有機組成部分,是當前深化與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基本方面。然而,提出與主張在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選擇上要注重大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他們的生存、生活與生長,并不是把生命教育內容機械地搬過來,硬塞進去,而是為了改變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偏頗,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設計過分注重心理理論與技能的片面性,使學科理論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搭起一座相通的橋梁,進而使科學理論既能夠促進學生基本智能的提升,又能夠培養大學生正確地了解與理解生命及其意義,并積極地追求與創造生命的價值。此外,生命教育還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沒有開展的內容,比如休閑與養生教育、生命的尊嚴與權利教育、生命倫理與死亡教育、女性的家庭教育等等。這些方面的內容從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角度來看,似乎離題很遠很偏,但仔細分析一下,它其實是很近很正的。在一個凸顯人文教育的當今時代,面對這些問題,應該說是心理健康教育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的,而不是要以生命教育壓縮或替代心理健康教育。這就是說,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借鑒和融入生命教育的內容,使其教育重新面對大學生的現實,并從他們的現實世界中凝練教育材料,致力于培養他們對生命的尊重以及快樂的生命意識,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更加豐富、充實與完善。
三、優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需以生命教育為參照
以新疆某高等院校373名維吾爾族大學生為調查對象,男生79名,女生294名。生源地來自城市的學生176名,來自農村的197名。
1.2方法
采用精神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Checklist 90,SCL-90)為測量工具,該量表共90個項目,采用不同專業評分,量表內容涉及感覺、情緒、思維、意識、行為、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飲食睡眠等方面,并使用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精神病性9個因子來評價被試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該量表是目前國內最為常用的心理健康測查工具,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測查對象的心理健康狀況[1-2]。調查中統一指導語,采用集體施測方式,由被試者根據自己最近1w以來的感覺無記名自填量表,當場收卷。
1.3統計學處理采用
SPSS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錄入和處理,所得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不同性別維吾爾族大學生SCL-90測評結果
維吾爾族女大學生在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和精神病性9個因子的得分均高于維吾爾族男大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維吾爾族大學生SCL-90因子測評結果與國內常模比較
維吾爾族大學生軀體化、強迫癥狀、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國常模,差異有統計學定義(P<0.05)。
2.3不同生源地維吾爾族大學生SCL-90測評結果
來自農村的維吾爾族大學生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來自城市的維吾爾族大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來自農村的維吾爾族大學生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來自城市的維吾爾族大學生。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上大學前,城市學生與農村學生在人際交往、待人接物方面存在不少差異,城市學生呈現開放式,農村學生呈封閉式。農村大學生到大學后脫離父母,原來以父母為主要成員的小家庭轉變為以同學為主要成員的大家庭,角色發生了大的轉變;城市大學生中學時住校生比例較大,適應能力比農村同學快[3];另一方面經濟因素影響心理健康,維吾爾族農村大學生多來自新疆的北疆、南疆地區,其生活比較艱苦,家庭經濟收入較低。許多農村大學生進入大學后才發現城市和鄉村之間不僅經濟方面存在差異,而且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等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由于個人的言談舉止及穿著打扮與城市生活不太和諧,與其他很多家庭條件好的學生相比,不能大大方方花錢,從而產生自卑心理,人際關系敏感。研究發現,和睦的家庭氣氛、良好的父母關系、生活有一定的規律性對緩解焦慮和抑郁有特殊作用[4-5]。另外,可能與民族偏見有關,有些學生由于缺乏對少數民族歷史與現狀的了解,甚至對少數民族文化產生偏見,有意無意夸大了民族文化中某些因素并與貧困落后畫等號,所以傷害了維吾爾族農村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這些因素可能對維吾爾族農村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造成一定的影響。
很多人都認為大學校園是一個世外桃源、天外凈土,然而就在這一方圣土之內卻隱藏著諸多問題,心理健康問題就是目前困擾著大學生的首要問題之一。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年齡一般在18~25歲之間,從心理學觀點來看,他們屬于青年中期,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許多特點,如辯證思維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完善、同樣群體的形成、價值體系的穩定等等,但作為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心理也有自己的一些獨特性:1、大學生的智力發展通常比較好,基本介于中上智力和高智力水平之間;2、考試焦慮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普遍性問題;3、大學生的自我評價存在光環效應,他們與同齡人相比,往往有更多的成功經歷,也被寄托了更多的希望,因此自我評價會有偏高的可能;4、大學生的價值準則傾向于理想化,具有明顯的離散特征,當他們被個體調用來進行社會行為判斷時,當事者便會表現出明顯的苛求現象或理想化傾向。
正是由于高校學生處于一個特殊的年齡段,且此年齡段是其心理發展處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的重要階段,即處在心理斷乳期,因此他們在這一時期內最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和困惑:
1、理想與現實方面。大學生對未來有自己的設想,且一般理想比較高,希望將來能發揮自己的才能成為社會有用之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難以找到實現理想的途徑,有時面對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沒有克服的信心和方法;有的學生眼高手低,不喜歡“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只想做大事而一鳴驚人,這就必然產生理想與現實的沖突。
2、自尊與自卑方面。大學生是經過激烈的競爭才進入大學校園的,他們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因此容易產生優越感和自豪感,然而,大學里人才濟濟,許多高中時期的尖子優勢不再明顯,他們失去了往日的榮耀,易產生心理失衡。有的同學因此就懷疑自己,否定自己,產生了自卑感、挫折感和焦慮感。
3、動力心理方面。一些大學新生常常在考大學的目標已達到后,很快便失去初進大學的新鮮感,豐富多彩的
大學生活在他們的眼里卻黯淡無光,他們對學習來不了興趣,對活動提不起精神,一些大學生自我意識缺乏穩定性,容易受外界因素左右,不能全面認識和正確評價自己,難以建立自信心,從而缺乏心理發展的動力。
4、學習和創造心理方面。目前大學生反映最大的問題是考試焦慮。他們學習目的不明確、動機功利化,學習動力不足,相當多同學是為了應付不得不參加的考試而學習,面對市場人才競爭的壓力,他們內心都有危機感,但真正學起來仍然沒勁。加上大學寬松的學習環境,不少同學個人約束力差,自制力弱,學習成績自然也差了。成績差反過來又影響了學習心理的健康發展,更談不上創造心理的發展了。
5、人際關系心理方面。大學時代是一個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獨的時代,大學生們既希望有一方完全屬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又害怕孤獨,他們常常處在個體心理閉鎖又渴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心理沖突中,不少同學將人際關系不適列為僅次于考試焦慮的影響心理健康的問題。少數同學甚至產生社交恐懼,部分同學則因與其他同學發生爭吵或矛盾,不會處理而十分苦惱。
6、性心理和戀愛心理方面。大學生已進入性生理成熟和趨向成熟的階段,而他們從校門到校門的學習生活經歷導致了他們社會化過程的后延,致使他們的性心理的成熟落后于性生理的成熟,加上性知識的匱乏,他們常常在正常的性幻想、性夢、性沖動后產生罪錯感,少數同學甚至因此而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大學生不能正確處理愛情中的情感糾葛,或失戀后承受不了壓力而輕生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7、高校貧困生的心理問題。高校貧困生作為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特定的成長環境以及特殊的成長經歷所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和心理素質的缺陷,給他們自身的健康成長和成才帶來了負面影響。貧困生的主要心理問題表現在:(1)、自卑與自尊交織;(2)、焦慮與抑郁并存;(3)、敏感與孤僻共生;(4)、無奈與愧疚交錯;(5)、嫉妒與怨恨相伴;(6)、虛榮與依賴互融。
8、情緒心理和挫折心理方面。大學生的社會情感豐富而強烈,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與內隱性,他們容易受外界和暫時因素的影響,情緒反應很容易被激發且難于控制,因此他們對因考試失敗、交友受挫、失戀、擇業失敗而引起的挫折情緒體驗表現出承受力低的傾向。
9、擇業心理方面。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十分突出,面對市場經濟的挑戰,他們出現了種種不正常的擇業心態。諸如:擇業恐懼心態,表現在不了解就業政策和社會需求,面對“自主擇業”不知所措、甚至恐懼;盲目攀比心態,表現在擇業期望值過高;急功近利心態,表現在對職業和單位的選擇上過分功利化和經濟化;擇業過程中的心態失衡,如擇業中的自卑、嫉妒、焦慮等。
目前我國大學生的心理亞健康狀態是普遍現象,據調查,在校大學生中出現心理障礙傾向的約占20%~30%,有較嚴重的心理障礙者約占10%,有嚴重的心理異常者約占1%,且該比例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因此幫他們解決心理問題勢在必行。
首先應該要從學生自身出發:
1、坦然面對
出現了心理問題不必如臨大敵疑神疑鬼,有些人在情緒上出現一些困擾,或者在身體上出現某些不適就如“驚弓之鳥”,擔心焦慮造成“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其實心理健康也和身體健康一樣,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應該要保持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坦然面對。
2、別急于“自我診斷”,也別諱疾忌醫。
心理健康本身多種多樣,成因往往復雜,切勿盲目的從一些書籍上斷章取義,而急于對號入座。弄清問題雖然是必要的,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很多都是“成長中的困擾或矛盾”,不必杞人憂天,而應該認真審視自己并與同學、朋友、老師或者家長溝通。
3、轉移注意力,調整生活規律。
心理問題往往是越關注便越覺嚴重,所以不要老盯著自己的問題不放,而應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生活中,調整生活規律,多參與校園文化活動,讓自己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其次,高校在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
1、要建立一種“生理-心理-倫理”三理結合的,以教育發展型為主、醫學型為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我們要重視心理教育方法與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有機結合,要引導學生建立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和倫理道德觀念。此外,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一種面向全體大學生,旨在提高全體同學綜合素質的模式,在各大學深入開展的時候,要通過提高我國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高,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2、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針對當代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困惑和問題,我們認為應在全體大學生中開展以下12個專題的心理健康教育:1、樹立人生的航標-思想道德與心理健康。2、建立真實的自信-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3、塑造健康的人格-個性與心理健康。4、由“學會知識”到“學會學習”-學習與心理健康。5、開拓潛在的創造能力-創造與心理健康。6、學會與他人相處-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7、審視象牙塔里的“閃電”-戀愛及性心理與心理健康。8、為心靈創造一片明朗的天空-情緒與心理健康。9、錘煉不折的脊梁-挫折與心理健康。10、成功地走向社會-擇業求職與心理健康。11、了解你自己-心理測驗與心理保健。12、學會求助與互助-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
3、要建立全方位、多類型的心理教育和服務機構,并組建一支多元化、高素質的心理教育與服務隊伍。各高校至少應有三種類型的機構: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學校各院系或各年級的心理輔導小組、學校醫院或與附近醫院聯系建立的學生心理門診。同時我們還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心理教育與服務隊伍。要建立一支由教育專家、臨床心理學家、精神病專家及學校醫務工作者、心理學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學生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相結合的多元化的以兼職為主的心理教育與服務隊伍,采取在職培訓的方式,逐步提高這支隊伍的整體素質,并通過試行資格認定制度,規范上崗管理,使這支隊伍從兼職為主轉變為專職為主、專兼結合,以保證高校的心理素質教育與服務更加有效地開展。
4、心理教育與學生學習、生活和活動要有機結合。我們應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大學生學習、生活和活動的方方面面。在整個大學階段和大學校園內外要營造一個有利于大學生心理素質健康發展的環境和氛圍,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等新技術也在大學生心理教育中被廣泛采用。這對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的不斷提高,以適應走向社會的激烈拼搏和競爭是很有益處的。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迫在眉睫,我們只有動員廣大社會的力量才能讓大學生在健康的心態下學習和生活,讓他們畢業以后能夠馬上適應社會需求,為社會作貢獻。
參考文獻:
關鍵字:社會實踐,大學生,心理健康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意義
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大學生處在讀書生涯與社會生涯的轉型階段,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更為值得關注,而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主動了解社會,正確認識社會,從而不斷調整自己態度,行為,擺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把社會實踐與心理健康工作相結合,對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促進人才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二、因缺乏社會實踐而引起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在當前大學生群體中存在許多心理問題,諸如學習壓力,情感困惑,人際關系緊張,理想與現實沖突,考研與就業焦慮,經濟困難等等,但因缺乏社會實踐而引起的大學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自我意識沖突
進入大學以后,學生個體的自我意識逐步增強,雖然如此,因只有學習經歷少有生活實踐經歷的中學畢竟對人生的認識較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有些大學生并沒有形成自己的穩固形象,自我意識不夠穩定,在這一時期內,他們會經常產生一些自我意識沖突。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理想的我與現實的我的沖突。第二,獨立的我與依附的我的沖突。一方面,進入大學離開了父母還存在依賴心理,另一方面,不斷成熟的自我渴望獨立。同時,自己對自己有理想與規劃,從單一的學習價值評價體系變成到綜合的能力價值評價體系,大學生對生活的憧憬與現實還存在距離。
2、人際關系問題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少大學生只學習,不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較為封閉,人際交往能力較弱。一方面,渴望交朋友,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另一方面,不能正確的擺正心態,缺乏人際交往技巧,這都容易使他們陷入人際交往誤區。正是因為這種高期望值與低成就值,造成心理巨大落差,使得人際失調,嫉妒,自卑等心理問題頻頻出現。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了社交恐懼癥等各種心理疾病。
3、就業心理問題
高年級學生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在求職道路上一片空白,沒有明確的職業方向,沒有合理的自我定位,面試時回答問題沒有思路等,導致找工作頻頻受挫,出現自我矛盾和迷茫,自尊心受傷,就業焦慮等心理。許多學生表現出經驗不足,承受能力差等問題,稍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極端之路。
三、社會實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離不開社會實踐的作用,大學生對自我的心理定位也是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社會實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社會實踐可以幫助大學生找到人生目標
進入大學以后,脫離了異常忙碌的高中學業生涯,進入了可以自由支配很多時間的大學生活,很多人突然迷失了方向。大學生活的迷茫,理想我與現實我的模糊不清。如果參加社會實踐,能夠了解在社會上有什么職業適合自己,能創造社會價值,自己最感興趣,自己在專業領域還欠缺什么技能。從實際經驗中找到自我定位,明確自我方向和目標,給未來的自己做個設計,及時彌補專業上的不足,大學生活就此豐富多彩起來。
2、社會實踐可以幫助大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的溺愛和學校的過度保護讓他們帶著對社會的渴望和恐懼走進校園,他們不知道自己將來會在社會中扮演什么角色,也不知道社會中會有怎樣的挫折等待著自己。正因為如此,他們有的缺乏自信,沒有勇氣從事自認為不能完成的事情,即使一點點難度也會將他們嚇跑,有的又盲目自信,認為沒有什么事情可以難倒自己,低估了事情的難度導致失敗。社會實踐是建立真實自信的最好武器。在實踐中大學生能找到自己的長處,認識自己的不足,及時商討補救措施。有了對社會的認識,有了對社會的實踐經歷,學生就不再會對社會感到恐慌,對自己充滿不信任了。
3、社會實踐可以幫助大學生減少情感障礙和社交恐懼
要想改善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減少人際交往困惑,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與他人接觸,交流和溝通,而社會實踐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在社會實踐中,經常是小組開展活動,小組成員必須相互交流,分工協作,這都是他們有了交往的空間和自由。為了使實踐順利進行,成員之間必須互相配合,遇到矛盾和分歧必須協商達成一致。這樣有助于正確處理情緒矛盾,減少情感障礙。同時,社會實踐的經歷,增強了大學生與人交往的情景,增強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耐受性。由于在社會實踐中,不是為了交往而交往,而是為了活動內容而交往,可以使注意力轉移到活動上,不至于是交往過于緊張。在此過程中也可以學到其他人的交往方式,提高社交能力,減少對社會交往的恐懼。
4、社會實踐有助于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
求職的過程也是學生認識社會和適應社會的一個過程,通過大學期間的認識和改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大學生樂觀自信的心理品質,增強抗挫能力,減緩就業壓力。大學生就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抗挫折能力差,因此提升抗挫能力就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關鍵。通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可以磨練大學生的意志,在實踐中尋找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辦法,從而培養大學生面對挫折的自我調節能力,提高挫折承受力。同時專業性很強的社會實踐,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久而久之,今后面對招聘單位方可信心十足。
5、社會實踐有助于磨練大學生的意志品質
意志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成功指標,而今我國大學生的意志品質不容樂觀,除了沒有清晰的目標以外,不能持之以恒,是最突出的問題。社會實踐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意志品質,建立大學生完善的人格。
四、如何通過社會實踐更好的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服務
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立足于大學生服務于大學生,能更好的為大學生就業,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實質幫助和有利影響。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讓其更好的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
1、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不僅僅是專業的社會實踐,更是大學生尋找自我缺陷,完善自己人格的一個途徑。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發現自己能力和性格上的缺點,然后針對這些缺點,在實踐中有針對性的鍛煉自己,通過社會實踐來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人格。
2、豐富大學生第二課堂,充分開展學生會工作與社團活動
校園是一個小社會,完成從校園到社會的過度,需要從校園社團活動開始。在學生會與社團活動中,每個同學通過自我定位,競選,工作實踐找到自己適合做的學生干部崗位,也是提高適應能力的一個過程。同時,學生會與社團活動中,鍛煉的組織協調能力,交際能力也鍛造了一個人的心理素質,為將來走上社會打下堅硬的基礎。
3、學校組織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月、周
學校是多元文化的聚集地,除了各種形式的第二課堂,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習活動,社會實踐月、周等,也更能直觀的使學生們提前進入社會,進行實際操作階段的社會實踐。幫助學生從實踐中正確認識社會,正確自我定位,發現自我價值,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社會觀有著積極的影響。
4、學校開設社會實踐與就業指導課
2結果
2.1護理專業大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率依據常模確定的因子分和嚴重等級標準,統計各類癥狀發生率和心理問題的發生率。結果顯示:各種心理癥狀發生率有較大差異抑郁、焦慮、強迫、人際關系等問題相對較多(26.30%),總的心理問題發生率相當高(21.65%),其中抑郁為18.48%,焦慮為16.34%,強迫為9.27%,人際關系為7.72%。健康人數為78.35%。
2.2家庭類型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方差分析顯示:在不同家庭類型之間,抑郁癥狀、焦慮癥狀和總分存在組間差異(P<0.01),其他維度的組間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P>0.05),進一步分析(LSD)發現:單親家庭、離異家庭或重組家庭子女多數維度得分高于核心家庭、大家庭或其他家庭(P<0.05)。見表2。
2.3家庭經濟情況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在不同經濟狀況家庭之間,軀體化、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等因子均具有顯著性(P<0.01),進一步分析(LSD)發現貧困和一般家庭子女的總分和多因子分均高于較好或富裕家庭(P<0.05)。見表3。
3討論
3.1護理專業大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率國內有關大學生群體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很多,本文中針對護理專業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運用SCL-90調查量表,對在校的481名護理專業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心理健康者占78.35%,21.65%的護理專業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輕度為12.48%,中度為5.82%,重度為3.35%。而其中排名靠前的依次為抑郁、焦慮、強迫、人際關系。結果提示近78.35%的護理專業大學生的心理是比較健康的,需要專業咨詢或治療的占8.17%,有10.48%輕度的心理問題的大學生可以經過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改善。其結果與中南大學近幾年對進行心理健康調查,發現約有20%的大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其中經常感到抑郁、焦慮的大學生分別占20.7%、11.6%有相似之處。與廣東省某醫學院校馬澤威研究抑郁檢出率27.8%有一定的差距,這可能跟發達城市比較相對檢出率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