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6:0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村落文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1情景重現
在楠溪江古村落里,有許多能體現前人對生態資源的利用和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設計理念,這種建筑方法在目前的21世紀生態設計學術界有很高的研究與借鑒價值。比如在古村落里隨處可見的四合院內鋪設的透水磚地。浙南的夏季漫長而燥熱,透水磚地能使地面保持涼爽、清潔、不起塵土。庭院內地面中間微高,兩邊低,雨季時雨水會順勢流入兩旁的陰溝,地面不會積水。磚縫里有可愛的小草擠出,起到防滑的作用,視覺上青石與綠草映襯著,透出清新的氣息。蠻石、青磚、青石板等材料在楠溪江隨處可見。利用豐富的楠溪江地域材料和傳統工藝,不僅降低了成本造價,更多地發揮本地工藝條件的優勢;而且大量使用地域材料,進一步強調了材料本身的質感對比,巧妙利用材料原始肌理所具有的獨特效果和美感形式,使室內空間環境氣氛具有獨到的地域魅力(見圖1)。幾百年前,人們就致力于設計和建造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且美學效果極佳的人居環境,這是人類共同的知識財產,作為設計師應盡力將其展示出來。設計師可按古建筑的布置原則將各種歷史構件復原,創造出現代空間的歷史片段和場景,給空間中的體驗者以身臨其境、穿越時空的享受。在江南阿二美食坊餐飲空間設計中,通過對具有地域特色的空間形態、色彩和圖案的運用,就地取材,構成有地域特色的室內空間環境。這種通過地域性室內設計誘導所散發出來的情感體驗,是一種時空場所改變后的再次視覺重現,使體驗者無時無刻地感受到濃烈的地域風情的同時,得到淳樸敦實的心靈感受。這也是基于楠溪江古村落建筑文化的生態室內設計最明顯的設計方法。
1.2元素提煉
楠溪江古村落建筑的裝飾藝術圖案簡潔樸素、自然靈巧,充滿生活氣息。各種形式、各種紋飾的石雕柱礎、木礎和木雕隔扇與斗栱昂頭、各種花紋與人物磚雕照門樓、漏花墻等,都是地域文化藝術的集中寫照(見圖3、圖4)。在室內設計中運用傳統的裝飾圖案元素可豐富設計的內容,深化地域文化內涵。但是,如果只是利用各種中式傳統裝飾圖形圖案來予以表達就會顯得雷同而無意義。比如圖5的作品,乍看美輪美奐,細看卻難免落入堆砌的俗套,華而不實,真正的奢華應該是質佳、大氣的。元素提煉要求設計師運用生態的室內設計手法將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元素進行分析、概括、吸收和消化,向人們展示出一種具有地域性文化氣息的空間氛圍。許多地域性的元素特征也有可能是繁冗復雜的,不符合現代生態的的設計理念。設計師要理解其深厚的文化涵蘊,懂得取其精華,適當地進行抽象簡化的再創造,使其在傳統的基礎上更具時代特色,表達更有新意的地域文化。
2行為動“象”
中國古代把空間藝術理解為過程藝術,既注重形象的空間完整性,又著重揭示這個完整性的生成過程,寓動于靜,寓時間于空間[3]。空間設計是一個動態的思想過程。一位歷史學家這樣評論貝聿銘設計的美國華盛頓國立美術館東樓(見圖6)的內部景觀:“他展現了誘導訪問者穿越充滿著視覺誘惑和驚奇、如迷宮般悅人景色的專業技能[4]。”貝聿銘探索了在一個空間中的多重視點的理念,在這個空間中的獲得一種既獨立又連續的景觀,其實這就是我們熟知的中國園林的布局和形態的藝術。不同地域的人們生活習性不同,呈現的空間結構和布局也不同,室內空間布局也就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征。楠溪江古村落建筑的空間布局帶有明顯的地域人文特征,有著簡明的組織規律,庭院前后串連,層層遞進,這是中國封建社會“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的思想意識的產物(見圖7)。浙南地區人民性格含蓄婉約,這種布局適合地域人民的精神需求,也具備較高的心理舒適度。溫州萬和•豪生大酒店的整體空間布局借鑒了這種手法(見圖8),從前庭穿過隔音門和隔塵門后進入豁然開朗的大堂,南面的玻璃幕墻,保證了大堂的日間自然采光,節約能源。經過左右兩個小門,來到中庭,中庭光線幽暗靜逸、氣氛與大堂截然不同。中庭的中央是一座玲瓏剔透的亭榭,體現鮮明的浙南地域建筑形態,但采用現代建筑裝飾材料和技術(見圖9):小亭的柱子和梁采用黑色烤漆玻璃包面,四周用鋼化玻璃進行圍合。小亭的四角有四個青石地燈,整個中庭幾乎只靠這四個地燈進行照明,體現設計師的節能理念。中庭與露天的后院用玻璃門隔開,后院從整體建筑結構的角度來說是個天井,設計成露天的休閑茶吧,中間是個自然蓄水的月牙形水池(見圖10);后院的西面又是一個獨立的別苑。前庭、大廳、中庭、后院,層次分明,每一次空間的切換,呈現給人們不同情趣的景象,不斷給人新的驚喜。
3意境意“象”
中國古典藝術是以“意境”為核心,以“意象”為紐帶,以藝術符號為表現形式的生命體現。中國古典藝術的代表詩歌和繪畫,都不約而同地把“意境”作為最高審美范疇。所謂“意境”,就是藝術家借助于藝術符號,通過不同意象的聚合而生成的一種新質。地域文化的精神呈現屬于更高的層次,要求設計師在對地域文化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吸收精髓,在精神上給人以似曾相識的親切感,重在其神。這種精神意境的表達是努力地給空間體驗者以更積極的方式來參與其中,勾起他們的主觀感受。這種手法在室內設計中更側重于精神性,體現出歷史場所不一,情感依舊延續的特點。表現手法的具體運用也很講究,可以用傳統的建筑方式和現代的材料來表現;也可以用傳統的設計理念結合現代的處理手法綜合表現。總之,需要融合各種要素經過認真思考反復推敲,抽象化提煉并加以運用,以形寫神,猶如石濤在繪畫中所言:不似之似似之。重在其內而勿以為外,重在其神而勿以為形。在室內設計中應該強調對本土地域文化精華的吸收與提煉,讓濃郁文化元素與鮮明時代氣息有機結合。沒有對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不考慮文脈、地域環境、多元化就無法體現出時代性,也就創造不出適合體驗者的情感空間。如圖11所示,是一家將中國傳統茶文化和中國特色美食融合為一體的全新時尚餐飲店,不僅提供傳統意義上的味覺享受,更體現一種精致生活的質量追求。空間設計沒有繁雜的形式語言,只有低調而恰當的色彩和簡化的格子窗花,創造了一個寫意的中式空間,一副欲言又止的動人,卻是可以讓人深刻感受到的,此即意境。意境是一種物我交融的狀態,在情景合一中所產生的美感,是通過人們的聯想、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動獲得的。室內設計作品所追求的藝術境界是通過所裝飾的空間環境的啟示和誘導,獲得更為深刻的心靈感受。如圖12,蘭亭別院餐廳設計中提煉了地域性傳統圖案竹子為藝術符號,采用簡約的表現手法和現代的裝飾材料,用現代的裝飾技術將竹子圖形印制在綠色環保的材質——麻布上,并在過道上排列了方型的石塊,自然聯想到清新竹林,汀步流水,體現設計師對高古文人雅士的精神認同,營造了一個極富地域性特色的綠色餐飲空間。竹本清秀雅致,古人又賦予它高節亮麗的清高品行,引發人們對它所象征的精神的思考和向往,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大自然的原始和純凈,在這里以現代人的視角,營造了一個不同于外界的世外桃源,使人的心情也寧靜下來,符合現代都市人暫避喧囂、心靈安逸的需求。
中圖分類號:TU-09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422(2014)02-0044-02
1、前言
陂下,古名潭溪,坐落于富水河畔,現為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轄區。其東鄰江域、文山和富田王家,西靠泰和車下、巷口,南接泰和洞口、舟山,北與匡家、奩田、王田村等相連。
古村的人文建筑眾多且極具特色,從唐代肇基始至明清各歷史時期,陂下先民營建了36座祠堂(由于各種歷史原因,現存古祠堂25座)、古牌坊6座、古門樓3座及近180棟古民宅,逐漸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古建筑群落。
2、村落歷史源流
陂下村歷史久遠,可追溯至唐,而陂下望族胡氏歷史則始于北宋嘉祜六年(公元1061年),曾為參軍的胡晃由文陂甲村溯水而上,在此肇基,為陂下村胡氏始遷祖,自此晃公子孫開始在陂下繁衍生息。
據史料記載,晃公后四代均為單傳,晃公生子良,子良生百泰,百泰生邦彥,邦彥生巨濟,單傳四代。巨濟育三子:元美、元達、元吉,其中元美、元達世居陂下,而元吉則遷湖廣;傳至第九代景淵公和景星公,晃公后裔才開始枝繁葉茂、繁衍分脈,發展至今,全村胡氏一族約四百戶,人口達2000余眾。
吉安市陂下村于2008年10月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文物局批準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3、崇禮尚仁
儒道文化毋庸置疑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以仁、義、禮、智、信為思想主體的儒家文化影響并滲透至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建筑作為最重要的文化載體之一,更是首當其沖。儒家文化中一系列的倫理道德觀維系著宗法家族和封建家庭,它們也通過建筑這一凝固的史書展現出來。
陂下古村是一崇尚儒家文化的歷史文化名村,早在元朝,陂下村就開辦了高級私塾(遺址被毀),近代洋學傳人中國,陂下在村中創建了書院(遺址尚存)。此外,陂下先民甚至將一代儒宗歐陽修供奉于吉先祠,長期祭拜,現為歐陽修廟。古村中的門樓、祠堂、亭院等建筑無一例外的成為儒家倫理道德觀的物化表象,如星聚堂、報恩院和安人亭等,其它不一而足。
星聚堂居古村南偏東,是一棟有著三個朝向的宗祠,極為特別,其中供奉胡氏十世支祖景星公及其下牌位也。
星聚堂落成后,當時兵部恭贊機務尚書周延為星聚堂撰文道:
潭溪有故處仕景星者,蓋所謂孝弟、力田人也。衍息僅十世,而竹立者,五六百。指其子姓,感先澤之長,謀建支祠以妥處士公之靈……,至五六百,其心五六百,其頂、指、口、目往往饑寒不相恤,疾病不相問,患難不相持,心殊志分,一身之中已渙散痿癉而漠然不靈矣。故君子甚懼渙而痿也,而必求所以聚之。聚何?禮云:君子建宮室,先營宗廟。昔孔子見野有被愛而祭者,咄嗟夷之謂其亡于禮也。況人不能無所見,而思敬不能無所遇,而興衰欲以奉祖禰而聯宗支,顧非建祠不可……,今潭溪子姓感忠烈而孝悌,篤孝悌以力田,樸而不漓、真而不飾,自能見委以下,尋源見枚以探本。惶惶乎春秋之事不修則懼,先世之靈不妥則懼,少長之志不聯則懼……,雖然胡之裔以力田而孝弟,孝弟矣!將終于力田乎?即堂之所以榜為星聚者,而知其將來之必以文顳也。昔陳太邱當遇茍季和,時所聚首止其子、若孫而巳。
上文明確地指出陂下先人建星聚堂的初衷是“妥處士公之靈”,以聚族人之心,興胡氏一族后裔。這充分地體現了儒家“禮”的思想,其一,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為次,居室為后。其二,在儒家看來: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星聚堂未建之前,景星公族人雖眾,然饑寒不相恤,疾病不相問,患難不相持,心殊志分,其中緣由為“禮”不存。其三,希望通過建祠敬祖未一改數世力田的命運,圖后裔能出文顯入仕之人,這符合儒家“學而優則仕”的思想。
安人亭位于古村西北角,始建于道光甲午,即1834年,距今180年,為一座單體古樸建筑。
世界胡氏通譜江西廬陵分譜記對安人亭作如下記載:
潭溪胡氏聚居之后有馀地焉,蓋數十舊宅廢址也。道光甲午,里人設亥市于此,有閩有街,百巷有廛有井。不數月,間人跡紛如百貨輻輳,遂成一大圩……,州同胡君紹亭建安人亭于東南隅,亭畔構唐肆數楹,取其憑值設茶亭中,以飲渴者,而東南喧闐矣。初,君太翁儒林郎嘗念族中年老無依者,饑予之食、寒予之衣。由日而月,而歲而數十歲不怠,獨未得其地以居之。至是,君建安人堂于西北澳,使托處焉。
由上述史料可知,安人亭譜書詳載建安人亭之心愿是為前來趕圩之人有飲渴、歇腳之所和胡氏族中老無所依者有安身之處,實為安定人心。數十年不懈,充分體現儒家“仁”的核心思想及以人為本、愛人、愛己之仁愛思想與普世價值觀。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具體化到忠、孝、節、義等道德規范之中,從本質上而言,儒家文化中所倡導的忠、孝、節、義都體現了一個“恩”字:孝為報親恩、忠為報君恩、節為報夫恩、義為報友恩。
報恩院既不是書院、也不是宅院,而是一座“報恩”之院,為何?個中緣由胡氏譜書有詳細記載:
己丑進士郎侯未宰吾邑,同事幕友皆一時名士,其尤著則司刑名陳先生也。候寬而明,常求民間疾若而拯之。所向如春風化雨,無一不被其澤。更得先生調劑而縣無冤民矣。客歲,吾族遘無妄之災險,陷不測實有,媒禍者階之厲,侯欲芡其生而不得,而先生憨然力為保全,候于是卻同僚之意,將吾族媒禍數人薄懲而教誨之,其恩將何以報耶!吾弟含堂誕告族眾,愿于財神之右,立龕以奉候與先生之祿位。眾皆日菩,龕面樹坊,金碧交輝。雖日非院,儼然一上院焉。
從上文之意不難看出,建院的緣由是胡氏族裔感于進士郎、司刑寬仁、賢明地對待數名負媒禍之死罪的族人。當時,在胡氏族人看來,進士郎、司刑乃其親、君、友也,大恩無以為報,乃建院是記,體現了儒家孝、忠、義等思想。
4、以“氣”為上
在我國,傳統建筑、村落規劃選址均大多看重風水,主要表現為看山、看水、看方位。吉地的標準為山環水抱,背山面水,負陰而抱陽,山環有利于聚“氣”,水抱是為了生產、生活環境的便利,“負陰抱陽”即是風水的講究,也是建筑本身朝向、采光、通風的上乘選擇。
陂下村風水地理環境極佳,山清水秀,山水環繞,前有紫瑤山、甫公山拱翠,后有龍山、紫沙廟攬護,五條水系環抱村落且均朝東,同時,百余棵千年古樟樹、楓香樹掩映古村,讓這里充滿了靈性。
在陂下村不計其數的古建筑中,居西南的迎龍門和處東南的朝天門寅賓橋均極富民間風水文化。
傳統風水學理論以“氣”為核心,注重龍脈(即山脈)的勘察與遴選,因為山脈起伏婉轉,氣隨山形游走,龍脈形止之處氣最旺。為迎接龍脈之氣,胡氏先人在村落東南方修建高數仞的凹形迎龍門,以期子孫后裔繁衍生發。這在譜書中有如下記載:村居形勢而南屏,緣龍干由興國之覆笥蜿蜒而來,故門于西南以迎龍名。斯門也,面瑤山而帶富水,天馬定崴,左古拱峙,山川英秀,無美不備,磅礴,郁而必發,……
位于村落東側的朝天門、寅賓橋的修建也是為了聚氣,因為在傳統風水學看來,屈曲之水方能聚氣,直水則氣不存。有關文獻記載如下:
顧吾始祖參軍公祠不宅于中,而獨建于東。意前人經營,必以東有天馬文峰超拔其下,富水貫注屈折縈洄,靈秀之氣于是乎萃故,以莫大宗基焉。又前當孔道,四達之衢胥由此合而后分,且村中回龍水之樞也。第涂雖中正,微涉直貫,形家所忌……,余嘗與族父老議,欲完其西墉,開門于東,以收靈貺;更于前為大堤,亦改道于東,以避其直沖之勢。
文中兩處均提到曲水聚氣的風水效果:其一,所指第涂雖中正,微涉直貫,形家所忌;其二,更于前為大堤,亦改道于東。胡氏宗祠敦仁祠居位雖正,然被富河之水直沖,此為風水大忌,為避其直沖之勢,故而改道修橋,以達到曲水聚氣之風水效果。
此外,就外部地形而言,陂下村地勢西高東低,地形似竹排,故又稱“排形”,任洪水何等兇猛不淹村,此符合風水擇高而居和東下西高多富貴英豪的風水要則。據考證,歷史上陂下村最大的一次受洪水侵襲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末,當時連降暴雨,富水河河水猛漲,下游許多村莊被淹,房屋倒塌無數,然陂下村依舊安然無恙。
5、自然質樸
道家強調師法自然,推崇天地間有大美的自然美學思想。具體而言,道家思想的審美的標準為樸素,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其中樸為樸素之義,素為白的意思,即沒有任何裝飾。
陂下古村落建筑具明顯的道家文化特征,無論是選址規劃,建筑營建、裝飾,還是整體景觀,無一不是如此。
建筑營建因形就勢,以木、石、竹等為建筑材料,墻體為一律青磚,不施粉黛,屋頂統一為白瓦,內部木制結構、木門、木板等均不施彩漆,保持木質固有紋理、色澤,建筑本體從外至內,各部分無不強烈地體現道家所崇尚的自然之美,質樸而素雅。
毫無疑問,任何人文建筑與外部環境關系緊密,外部景觀都是特定歷史條件的產物,是時代的文化符號。一處景觀常常記錄著一段歷史、一個故事,象征和代表著一種意義和價值。
其一,任何景觀均離不開其所處大環境,陂下古村注重村落與自然環境之山、水、田等的有機聯系。村落山環水繞,南向紫瑤山、甫公山,北靠龍山,東西兩方為丘陵拱衛。村西為一南北向的大水渠和緊鄰村東的富水河均繞村而過,村落南向不遠處則為數干畝農耕水田,極為開闊。遠處青山綠樹郁郁蔥蔥和近處茫茫一片水田與村中青磚白瓦建筑相輝映,渾然一體,儼然一幅如山水畫的自然景觀。
其二,作為以農業為主的陂下古村,水系極為發達,為村落景觀的主體之一。鄰村之水繞村而行,村中之水穿村而過,形成了獨特的“五水朝東”的水系景觀。村東富水河、村西干渠繞村而行,村中之水由西通過水圳引入,經五條自然形成的明、暗水溝遍流村中宅、祠、堂、亭、臺等建筑,或直或曲、或繞或抱,兩者相映、相融、相諧,似自然化成,再經村中數座水塘蓄轉,最終流入村東富水河。水系入水口窄,出水口寬,整體形態呈倒漏斗形,極為獨特。
其三,街巷是陂下古村另一重要景觀。村外部有三條較寬合圍道路,入村須分別經過高大軒昂的朝天門、迎龍門、安人亭、延福門四門,鵝卵石鋪成的巷道縱橫全村,連結180多棟明清古祠、堂、民宅等,村中要隘再設數門,共同組成古村內部交通網絡,形成“圍中有圍,門中有門”的獨特景觀。村中街巷寬處成街,窄處為巷;街巷相交或直或曲,皆因地形而成,極為靈活,有時曲徑通幽、有時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農村網絡城市化與“小農理性命題”。美國著名經濟學家、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Schultz(1964)認為,農戶相當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企業單位,農民比起任何資本主義企業家來毫不遜色,基于此,改造傳統農業的出路在于激勵農民為追求利潤而創新的行為。Popkin(1979)更是直言,農場完全可以視作資本主義的公司,小農無論是在市場領域還是政治社會活動中,都更傾向于按理性的投資者原則行事。人們將兩者的觀點概括為“Schultz-Popkin小農理性命題”。這一命題實際上強調了,農戶即企業,農民即企業家;激勵農戶的利潤動機與創新行為以及創造外部市場條件十分重要;如果這些外部市場條件能得到滿足,則農戶就完全可以和企業家一樣行動。農村網絡城市化為農民提供了農產品結構調整的環境和提供了利潤創新機會,理性的農民會充分利用農村網絡城市化平臺,抓住有利可圖的信息和機會及時對農產品結構進行調整,或及時擴大投資,從而取得可持續性的發展。河南固始縣和“贛州模式”為“小農理性命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河南固始縣農民種植“雙低”油菜的積極性大為提高的原因在于當地政府強調:“農民愿意干的,政府要放手;農民不愿意干的,政府要住手。農民種什么,他們心里最清楚,政府不清楚”。2005年“全國村莊整治工作會議”認為江西“贛州模式”新農村建設值得全國借鑒和推廣。“贛州模式”的重要經驗就是“注重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把重點放在對農民積極性和創造性的調動上,相信農民,依靠農民,以農民為中心安排新農村建設工作”。對此,可以說農村網絡城市化是解決農村地區落后面貌的可行的關鍵基礎措施,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重要對策。
農村網絡城市化與制度變遷理論。農村網絡城市化不同于農村城市化,農村城市化又稱城鎮化,是“人類生產與生活方式由農村型向城市型轉化的歷史過程,主要表現為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農村城市化雖然能夠轉移一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但農村城市化有它的局限。據估計大概到2030年前后,中國的人口將達到高峰,有16億左右,那時即使實現了50%的城市化,還會有8億人生活在農村,因此城市化只能部分解決“三農”問題。在農村城市化過程中,還容易導致地方政府過度介入。比如一些地方急于求成,過多地用行政手段和首長命令來規定城市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時限、速度和指標,提出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指標,發展一些缺乏工商業支撐的“城鎮”,產生了較大的負面作用。農村網絡城市化也不同于城鄉一體化,城鄉一體化是發生在生產力水平或稱之為現代化和城市化水平相當高的時期,指城市和鄉村在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空間布局上實現整體性的協調發展。城鄉一體化往往容易被理解成城鄉一樣化,導致政府的過度介入和占用大量耕地,許多地方政府在實踐中本著“公共服務設施集中,公共綠化集中,村落組團集中”的布局原則,統一規劃和集中建設農民住宅。導致一些幾百人,幾千人鄉村也要建街道、幼兒園、學校、醫院、公園等等,利用率卻很低,沒有多少人看病、上學、游園。有些地方在城鄉一體化上則提出村內主干道硬化、環境綠化、路燈亮化,這必然會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農村網絡城市化的道路建設主要著眼于村村、村鎮之間的交通網絡建設,鄉村集中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則應交由村民自主決定是否建設、如何建設,這是一個自發的制度變遷過程,這樣可以避免政府的過度介入和過分占用耕地。利用政府力量來強力推動農村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是強制性的制度變遷,強制性制度安排存在著制度供應過剩的弊端,這是導致農村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過程中政府過度介入和占用大量耕地的根本原因。新制度經濟學理論認為,一般地,自下而上的誘致性制度創新比自上而下的強制性制度創新更富有效率。當制度供給和需求處于不均衡狀態時,社會就會自動產生制度變遷的力量,自發促進制度變遷的完成。中國城市的起源和發展就是一個自發的制度變遷過程,早期的城市是在農村居民點——邑的基礎上,由于簡單的物物交換而自發發展為集市,進而發展為城鎮,最終發展為城市。農村網絡城市化過程中,一些地理位置較好的村、鎮,由于農村網絡化的發展,新的盈利機會和制度租金會出現,村—鎮、鎮—小城市的演進路徑會自發形成。因此,農村網絡化與農村城市化、城鄉一體化并不矛盾,前者是后兩者的基礎和前提。
一、和孝鎮的基本概況
和孝鎮屬于河南省汝南縣下轄的一個古鎮,“它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約36公里,東臨梁祝鎮,南靠大王莊鄉,西與常興鄉相鄰,北與官莊鄉接壤。東西寬7公里,南北長11公里,總面積72平方公里。”[1]和孝鎮下轄16個村委會:和孝村、新集村、大廟村、薛崗村、陳屯村、邱井村、梁崗村、林閣村、黃寨村、王樓村、后馬村、林樓村、郭莊村、黃屯村、呂屯村、小田村等,由122個自然村、214個村民小組組成。
二、和孝鎮的地名來源
和孝鎮作為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區域經濟、文化、公共服務中心。關于和孝的名稱來源,筆者曾詢問了一些村里的老人和文史愛好者。韋明山,男,77歲,和孝鎮和孝村第六小組村民。據韋明山老人回憶:和孝,原名和店,由于當地人口音“和店”便讀成了huo店。關于和店的名字來源,這位老人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咱們當地生有一種魚,稱為火頭魚,俗語稱“huo dou”,傳說南頭的湖里曾有一只huo dou精,由于當地人惹怒了這只huo dou精,它便吐出一把火燒了和店,所以稱為“火店”,也就是“和店”。其實所謂的火頭魚只是當地人的叫法,這種魚被稱為黑魚,是烏鱧的俗稱,河南一帶叫火頭魚。黑魚也被稱為“孝魚”,這是因為魚媽媽每次生魚寶寶的時候,都會失明一段時間,這段時間魚媽媽不能覓食,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母子天性魚寶寶自己爭相游進魚媽媽的嘴里,直到魚媽媽復明的時候她的孩子已經所剩無幾了。傳說,魚媽媽會繞著他們住的地方一圈一圈地游似乎是在祭奠,所以后來人們稱黑魚為孝魚。“萬事和為貴,百善孝為先”。家鄉人注重孝道猶如這孝魚一般,一般家里面有老人去世,祭奠儀式隆重而莊嚴。雖然沒有找到有案可稽的文史資料可以證明“和孝”的名稱來源與這種火頭魚有關,但這種魚十幾年前在和孝鎮地區的確隨處可見,大人小孩都喜歡在河里捉魚。由于最近幾年的環境惡化,河流污染,這種魚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關于和孝地名的來源,我們家鄉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傳說。據家鄉文史愛好者程新耀解釋:“和孝村在明朝時期就有了,它本來的名稱是:‘火燒店’,以前這個地方還不是村莊,只有幾家賣茶的店面,有一年失火,將這幾個店面都燒光了。隨著來此定居的人越來越多,人們便將此地稱為‘火燒店’。人們通常省略最后的一個字,(由于當地人口音便將‘燒’讀成第四聲),久而久之,火燒就變成了和孝。”。
探究和孝鎮地名傳說,我們從中獲取了多種地名成因,形成了豐富的地名文化。
三、和孝鎮村落地名命名特點
現代地名學將地名結構分為地名通名和地名專名兩大部分。“地名分類是地名學理論建設中的重要方面。根據不同的目的和原則,可以采用不同的地名分類方法。不同的地名分類法又產生不同的地名分類系統。以地名通名分類可分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兩大類。自然地名中又可以分為山名、河名、湖名、海名、高原名、平原名、盆地名、沙漠名等等。人文地名中,也可進一步分為聚落名、道路名、橋梁名、行政區域名、文物古跡名等。如果以地名專名分類,則可分為姓氏地名、地物地名、意愿地名、數量地名、顏色地名、人物地名、軍事地名、方位地名等等。”[2]
按照地名的通名分類,和孝鎮屬于人文地名中的聚落地名,也屬于鄉級行政區劃單位。通過表1展示的和孝鎮所有村落名稱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些常見的村落地名通字,例如:鎮、集、屯、寨、樓、閣、莊、園、坡、溝、塘、崗、洼等。
“鎮”、“集”是唐后期伴隨著小商業城市的興起發展而來的。“屯”意為“包起來”、“卷起來”,隨著屯田制發展,逐漸演變為建有一圈防御性圍墻的寨子。從現在的許多口語地名中我們還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寨子的存在,比如和孝村的四周曾經圍起了一圈土墻,稱為寨墻,土墻里面為村民居住地,稱為寨里,土墻外面的耕地稱為寨外。樓:古代指筑成的狹而曲的土臺,現指自然村落名稱。“鎮”、“集”、“屯”、“樓”等都與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有關,屬于人文類地名專用字。而“溝”、“塘”、“崗”、“坡”地名用字都是因地形地貌特征而得名,屬于自然類的地名用字。和孝鎮全鄉地勢西高東低,崗洼較多,屬崗坡地,從地名中可以得知自然村的地勢地貌情況。
按照地名專名分類,通過分析表1我們可以得出和孝鎮122個自然村落地名,有以下5種類型:宗族姓氏類、地貌特征類、地物標志類、傳說故事類、復合型。
宗族姓氏類:通過表2我們可以看到宗族姓氏類的地名占大多數,116個的村莊都是以血緣關系和地緣關系聚集而來。這一類的地名都以村落的主要姓氏為名,例如:賴屯,全村人都姓賴。任化莊,全村主要由任姓和化姓組成。
地貌特征類:這類地名都是以當地的地形特征來命名的,例如程洼、趙坡。洼指地勢較低,坡指地勢偏高。這也正體現了和孝鎮崗洼較多的地貌特征。
地物標志類:這類地名都是因當地特殊的建筑或有標志性的地物而來,具有地方特色。例如:邱寺,因寺廟得名。據《顏真卿志》記載:貞元元年(785年)正月五日,顏真卿被李希烈脅裹移囚到蔡州,關押在龍興寺中。顏真卿的盡節地龍興寺到底在哪兒?許多考證,歷來說法不一。2005年春,在和孝鎮邱井村邱寺自然村檢查維修一座橋梁時發現兩塊清代光緒年間的石碑,這兩塊石碑的發現為我們考證顏真卿的盡節地――蔡州龍興寺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這兩塊石碑分別是《重修蘇莊橋記事碑》和《重修龍興寺記事碑》。《重修龍興寺記事碑》是一塊殘碑,碑文部分字跡還能辨認,碑頭刻“萬古流芳”,碑文為:大清光緒三十一年歲次乙巳清初重修龍興寺碑記。
傳說故事類:這類地名都因當地傳說故事而來。比如:和孝村。(本文第二部分已有介紹)
復合型:這類地名主要是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的復合。例如:高莊,是典型的復合型地名,高莊全村人除了兩家之外都姓王,本應是典型的宗族姓氏類地名,應該稱為“王莊”,但是據村里人回憶:“有一年發大水,周圍的村莊都淹了只有高莊地形高免受一災,所以地名就改稱為高莊。”再比如賴大廟,它既是宗族姓氏類地名,也是地物標志類地名。
通過對和孝鎮122個自然村地名歸類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在村落地名通用字中莊類地名所占比重最大,村落地名專名中宗族姓氏類地名所占比重最大。
四、鄉土文化
村落地名具有特殊的文化價值,不僅展現了地名形成與發展的自然環境,揭示了地名承載的歷史文化與鄉土文化形成與發展的土壤,而且呈現一個地方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猶如一個人的名字傳遞著家族的血脈一樣,地名承載著地方獨特的鄉土文化。通過對和孝鎮地名的分析可以得知宗族姓氏類地名所占比重最大,說明該地區宗族文化傳統深厚。
1、宗族文化
中國是典型的農耕社會,土地是基本的生產資源。村落家族成員被固定在一定范圍的土地中獲取生存資料,從播種到收獲,自給自足,具有封閉性、穩定性、世代累居等特點。“宗族統治是我國古村落的一個顯著特點,它包括兩層關系:宗族成員天然處在一定的血緣關系中,它是村落形成的最基本人際關系要素,組成了血緣群體;由一族人習慣地居住在相對封閉的一塊地域,構成地緣關系,形成地緣群體。血緣群體和地緣群體構成了自給自足的生活單元,使村落與城鎮、村落與村落之間產生明顯差別。”[3]
和孝鎮地處平原,四季分明,水源充足適合農業發展,是典型的農耕社會,繼承了祖輩相沿已久的禮俗來維持村落秩序。這些禮俗習慣、文化傳統滲透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時節、耕種、宗教、習俗、語言、人際關系等等。在和孝鎮宗族姓氏類的自然村落中,全村都是一個姓,但有的村落中,由于“上門女婿”(雖為上門女婿,孩子仍隨父姓)、要飯逃難定居于此等因素,各自然村的村長仍由大姓氏擔任,一般由村里面權勢威望較高的長輩或財產多、弟兄多的大族長輩擔任,這就形成所謂的人治社會。它在維護村落世代形成的道德觀、價值觀方面具有積極意義。比如:訓斥村里不孝的兒孫們、勸和鄰里之間的爭吵、以傳統道德解決村民之間的利益關系、解決某些道德事件等。比如:一家老人如果只有兩個女兒而沒有男孩的話,那么兩個女兒出嫁后就會保留一個女兒的耕地,確保老人家可以老有所養。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越來越感受到某些消極觀念所帶來的負面效應。隨著血緣關系的重要性降低,人們將財產視為自己的和非自己的,將村里的大小事件視為該管的和不該插手的,許多村落里的價值觀和道德觀,都建立于個體層面上。比如農民們最關注的私宅問題、耕地問題等等,這些所謂村落里的“家長”也在謀取自己的私利,一些世代形成的價值觀念正在被利益這個惡魔慢慢的侵吞。
2、方言文化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說一方話,這就是指方言,和孝鎮更不例外。和孝鎮屬于河南,自然說的話可以稱為河南話。但河南話只是地理文化概念,在《河南方言與中原文化》一書中,作者將河南話分為四個區:東區、西區、南區、北區。和孝鎮雖然在地理上屬于南區,具有地域特色,這也體現在地名的發音上。當地人經常將h和f混讀,比如“刮風”通常讀為刮hong,把“放學”說成“晃學”,此外當地人發he的音為huo,所以和孝變讀成了“火孝”。并且當地人不分平舌翹舌都讀為平舌,比如賴柏樹(shu)變讀成了賴柏su并且發音為輕聲。在和孝鎮村落中“莊”的出現率極高,通常當地人將zhuang讀成zhua或zhuo。讀成zhua的時候發音為上聲,比如毛莊讀成毛zhuǎ。讀成zhuo的時候發音為輕聲,比如周莊讀成周zhuo。方言是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的反映,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彰顯了地域的風土人情、文化特色和社會現象。語言就是家鄉的名片,也是一個地方的標識。你張開嘴,發出音的同時也將你的歸屬地向人們展示了出來。
近年來打工熱潮吸引了和孝鎮許多的農民外出務工,直到現在大部分50歲以下的農民基本都在農閑時外出務工,只在播種、收獲時節和春節時回鄉幾天。村莊里留守的也只有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老人,甚至于出現了村里“老了人”(指老人去世)都找不到可以抬棺下葬的青壯年,人抬棺下葬的習俗逐漸演變為用車代替。由于長期在外務工,他們逐漸成為農村里的“城市人”。留戀于城鎮的繁華和便捷的交通,農村已成為他們回不去的故鄉。故鄉在他們的觀念里逐漸淡化,過去掙錢只想著在村里蓋一座漂亮的樓房,而如今打工賺錢在城鎮買房,已成為一種流行的趨勢。隨著大部分青年人脫離農村,這些村落也在慢慢消失,村落地名也隨之成為歷史,蘊含其中的鄉土文化也逐漸談化,這正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
五、結語
村落地名具有獨特鮮明的地方性。本文簡述了和孝鎮的概況和區劃沿革,走訪調查探究了和孝鎮的地名來源,通過分析和孝鎮自然村名的命名特點,我們發現農村地名中宗族姓氏類地名所占比重最大,說明其宗族色彩濃厚;地貌特征類地名排列第二,說明其地貌特征明顯。通過對和孝鎮自然村地名的分析,揭示和孝鎮地名中蘊含的宗族文化、方言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在快速追求文明的進程中,我們應該思考在新形勢下如何保護和繼承農村地名文化,有效開發地名文化資源。農村地名不應淪落僅僅用于定位的工具,我們應該從文化產業的角度,開發挖掘農村地名所獨有的文化特色,大力弘揚農村地名文化。
【參考文獻】
[1] 王海建,付建月,賀曙輝,王二玲,王懷若.汝南縣志[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2] 尹均科.淺談區域地名研究[J].中國歷史論叢,2003.18(第三輯).
[3] 朱曉明.歷史環境生機―古村落的世界[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2.
2 古村落文化遺產的構成要素
“古村落是一個功能復合的多文化空間,它承載著生產文化、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也傳遞著歷史文化、地域文化與民族文化,是文化的歷時性、共時性的統一,是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的集合體,也是生產、生活節律活動的承載地”。著名的古村落保護專家馮驥才認為,文化遺產既有物質的部分,也有非物質的部分,古村落就是這種物質與非物質遺產的綜合體,它既包括了以物質形式凝固下來的“軀體”部分,也包含了大量靠人的言行傳承下來的“靈魂”部分。例如,生活的民俗、信仰的民俗、節日的民俗、婚喪嫁娶的民俗,還有各種各樣的民族藝術,這些共同形成了一整套的地方風情。由此可見,古村落文化遺產既包含了具有顯性化特征的物質文化遺產,也包含了隱藏于物質文化遺產之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3 浮梁古村落文化遺產的旅游價值
江西歷史文化悠久,素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之譽。而掩蓋在江西景德鎮陶瓷文化光環下的浮梁古村落群不太為人所知,它主要包括瑤里、東埠、勒功、滄溪、江村、嚴臺、磻溪、桃墅村等這些具有相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古村落。經過千年積淀的浮梁古村落文化遺產類型豐富,包含有多方面的內容,是很有價值的旅游資源。
(1)最具原真性的景觀價值。浮梁古村落歷史悠久,數目眾多。其中,瑤里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滄溪村和嚴臺村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浮梁古村落大多位于四面環山的自然環境中,陸路交通不便,相對閉塞,而昌江及其支流又把古村落和外面的世界緊密聯系起來,從而形成多樣而又統一的自然環境空間布局。浮梁古村落遠離市區,原真性十足。眾多村落選址都依山傍水,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村中一山一石、一橋一水都如同一幅幅山水畫,成為美好的自然景觀。瑤里古時盛產制瓷原料——瓷石和釉料。所以,瑤里人們早在唐代就開始制作瓷器。有“瓷都之源”美稱的瑤里古鎮自古以來以瓷為業,發展了制瓷胎釉原料生產、水道運輸等產業,至今保留了明清時期興起的古碼頭,既有便于人們生活之用的碼頭,也有供瓷業運輸的碼頭,這些都已成為瑤里古鎮的特色旅游風光。此外,浮梁茶文化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朝,至今仍是重要的產茶區。這些茶園和當地的自然人文景觀完美融合,每到采茶之際,茶園都是茶農忙碌的情景,構筑了天人合一的完美景象。
(2)技藝高超的建筑文化價值。游覽浮梁古村落,給人印象最深的是獨特地域文化影響下的徽派建筑群。由于景德鎮地處贛、皖二省交界處,明清時期與徽商貿易往來十分頻繁。因此,浮梁古村落群深受徽派建筑的影響,至今遺留下來的明清時期徽派古建居多,具有馬頭墻、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筑特色。浮梁古村落現存有大量的公共建筑,包括“一步嶺”、“蜚英坊”等牌樓、“三貢坊”街亭和“嚴溪鎖鑰”、“朝水門樓”、“張水門樓”等門樓、理學祠、敦本堂、程氏宗祠、汪氏宗祠、張氏宗祠等公共宗祠。此外,民居建筑多是院落式建筑,建筑工藝精湛,雕刻技法更是嫻熟。村落建筑中處處可以看到雕刻精美、具有傳統吉祥文化寓意的磚雕、木雕和石雕等,裝飾性強。這些珍貴的建筑遺存反映了浮梁獨具地域性的建筑景觀和歷史風貌,成為浮梁古村落最具價值的旅游資源。
(3)豐厚的民俗文化價值。浮梁古村落內,許多居民仍過著樸素的農家生活,自給自足,多以茶葉為經濟來源,為民俗、茶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提供了可能。浮梁古村落文化底蘊豐厚,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頗多,包括優美的民間傳說、保留完整的姓氏族譜、濃厚的景德鎮地方語言、著名的瑤里山歌、采茶歌、婚嫁習俗和節慶風俗等。例如,嚴臺村的村名就有一個傳說。相傳東漢名士莊光因遠離政治,避光武帝名諱,改名為嚴子陵隱居于此,與山水為伴,過著耕讀和富春橋垂釣的生活,古村因此得名嚴溪。嚴臺村在古代是茶葉貿易的中心地段,在景德鎮瓷器藝術土壤中產生的茶文化形成了本地特有的瓷茶文化。其中,“天祥”茶號工夫紅茶曾在1915年美國舊金山召開的太平洋地方博覽會上獲“巴拿馬金質獎章”和獎狀,其制作技藝堪稱一絕,這些具有歷史人文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待深入挖掘。
(4)獨特的茶文化價值。浮梁產茶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是中國名茶和貢茶的重要產地,至今仍是我國重要的產茶區。瑤里鎮被譽為“瓷之源、茶之鄉、林之海”,嚴臺、桃墅和潘溪均也是茶文化資源十分豐富的古村落,生產茶葉的茶園占地面積很大,村民仍在進行茶葉種植和經營。浮梁茶文化影響下的種茶、采茶、品茶等作為特色旅游資源,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從2004至今,景德鎮已在浮梁舉辦了九屆“景德鎮·浮梁茶文化旅游節”,以茶文化為契機,帶動浮梁古村落當地的瓷文化、茶文化、民俗旅游項目的發展。古村落如同一 個博物館,包容性強,旅游價值極高。因此,浮梁古村落的開發勢在必行,目前,瑤里古鎮已形成特色旅游景區。但是,開發的前提是保護,有形的物質文化遺存與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存共同承載著古村落的歷史記憶,我們只有在保護中適度開發,才能夠保留這優越的自然風光和原真性的生活習俗為我旅游所用。
參考文獻:
WALSH K.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ast:Museums and
heritage in the post-modern world.London:Rout-
中圖分類號:E223文獻標識碼: A
Gunlongba of Enshi, Hubei Province is the third installment of the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Gun Longba village has the greatest scale of architectures buil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in city of Enshi.The whole village of Gun Longba has preserved in a relatively sound state, which is of vital importance in value of research and preservation.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data analysis,this article is to identify some major problems. According to its natur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we proposes the values of the village;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Gunlongba’s natural, cultural and agricultural landscape to boost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tourism.
Key words:The Chinese Historic and Cultural Village-Gun Longba; Conserv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項目背景
1.1 我國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進程
2003年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公布了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進一步完善了歷史文化名村的概念,即“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并且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或革命紀念意義,能較完整地反映一些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2008年國務院通過并公布了《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條例自2008年7月1號起施行。這意味著,從國家層面明確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命名。自2003到2014年,中國先后分六批將252個古鎮、276個古村落納入國家級歷史文化村鎮。本論文的研究對象滾龍壩村便是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的一員。
1.2滾龍壩村現狀概況
1.2.1區位
滾龍壩位于恩施州恩施市崔家壩鎮東南部一個山間平地。滾龍壩村過去為行政村,鄉鎮改制合村后為隸屬于鴉鵲水村的自然村落。距318國道2公里、鴉鵲水集市2公里、崔壩鎮10公里。村內公路已柏油化,進出十分便利。依托恩施市的旅游發展狀況,滾龍壩具有很強的旅游發展潛力。
1.2.2場地現狀
1.2.2.1自然環境
滾龍壩村四面環山,林木蔥蘢,古樹參天。南北兩條河水經流其間――尖龍河和洋魚河。兩條河流如滾龍狀匯入了天坑,便有了村落的稱謂,即滾龍壩,村落內坪壩周圍諸山拱衛。
1.2.2.2鄉土景觀
(1)古建筑:滾龍壩村留存有相當規模的明清古建筑群,擁有恩施地區最大規模的明清古建群。建筑的整體風格,除了馬頭墻和屋頂的起翹裝飾體現了土家族和當地的建筑風格外,基本上都是按徽派建筑的樣式來建造的。其后建筑形式發生了改變,雖然有吊腳樓的向存道屋廂房已毀,但仍可以從現存的建筑和村民的介紹中發現土家族建筑文化與徽派建筑已在此有了充分地結合。
(2)古墓:滾龍壩村的墓葬主要分布在茅坎山、馬鞍山、尖銀山等地,以茅坎山墓地最大,稱祖墳嶺。有些墓葬雖下葬于明代,但由后代族人在清代補立了墓碑。
(3)古樹:滾龍壩村四面環山,林木蔥蘢,古樹參天,風景秀美。滾龍壩現存樹齡500年以上的古樹7根,分別為青檀(俗稱糖果樹,果實味甜可食)與銀杏。
1.2.3 歷史文化背景
滾龍壩原居住黃氏,據說于800年前遷來,另有向大元一族,即向述后、民間所傳“八耳鍋”向氏;后因今滾龍壩向氏先祖向大旺攜家人家丁到滾龍壩落業發達后,陸續遷走。滾龍壩不僅是向氏聚族而居的自然村落,還是封建時代基層軍事組織“塘” 與國家糧庫“社倉”所在地。
2、滾龍壩村典型問題分析
滾龍壩作為恩施古村落的典型代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其現狀往往難以適應人們對現代居住生活環境的要求,保護與使用的矛盾進一步凸顯出來。這些矛盾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2.1生態
現在村落所根植的自然環境,破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山體的破壞,其二是水體的污染。滾龍壩村的山體破壞主要是由資源開采所造成的,非法開采造成了山體的嚴重破壞。長期以來,古村落傳統農耕生產生活方式與水體的自凈能力之間保持著平衡關系,有效避免了污染的發生。但隨著居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排水設施的陳舊落后造成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對古村落水體的嚴重污染。
2.2生產
滾龍壩的歷史悠久,但是其生產產業比較單一。滾龍壩村耕地面積約500余畝,其中水田200余畝,基本沒有經濟作物,主要以打工、養殖、加工為經濟來源。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旅游價值也沒有開發出來,導致現在滾龍壩現在人均收入很低。
2.3生活
2.3.1公共空間
公共空間包括公共建筑和公共活動場所。滾龍壩村現在的公共建筑很混亂,沒有完整的村委會,作為潛在的旅游景點,基本沒有任何公共的旅游設施。現在的公共活動場所,既不能滿足當地村民的生活休憩,更不能滿足游客的所需。
2.3.2建筑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鄉村居民對于其居住環境有著求新求變的心理。發展中的鄉村大多向城市看齊,把城市的一切看成現代文明的標志,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風格,不顧古村落的空間格局、尺度和原有風貌,在村落內填河建路,拆古居民建新住宅,“大拆大建、推倒重來”,盲目追求“煥然一新”的城鎮風貌,這些觀念對于傳統村落的保護是極為不利的。
3. 滾龍壩村落價值
3.1歷史文化價值
傳統建筑是遺產保護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而滾龍壩歷史文化名村留存有相當規模的明清古建筑群,其建筑本身也極具特色。傳統建筑的存在方式是村落,村民的社會生活自成一個獨立的系統。因而,滾龍壩村是地域民族文化的典型體現,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3.2旅游體驗價值
古村落作為充滿歷史底蘊的與城市不同的人類聚居形態,能為游客提供一種全新的精神體驗。其豐富的生態資源也是區別于城市旅游的優勢條件,古村落旅游是村落歷史文化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的有效途徑,能夠有效地推動村落發展,而文化旅游和生態旅游更強調古村落的文化和生活體驗作用,不需要通過提高服務設施標準來吸引游客,因此可以減少對古村落的破壞,這樣的旅游開發使得古村落文化通過游客得到了延續和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意義。
4.保護對策
滾龍壩村的保護現狀讓人擔憂。針對滾龍壩村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借鑒國內歷史文化名村已有的成功做法,根據保護規劃的原則,提出以下保護對策措施。
4.1加強制度和機構建設
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辦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制定適用于滾龍壩村實際的保護管理辦法,通過法律手段進一步完善保護工作,使村落保護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2加強宣傳提高保護意識
通過各種途徑和多種形式,強化宣傳教育,提高保護意識,調動村落居民的公眾參與的積極性,激發和提高村民的保護意識;全面開展文化遺產的調查研究和普查工作,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制定嚴格的保護制度和保護規劃,讓當地居民和外來游客都能自覺地參與到保護歷史文化村鎮中來。
4.3積極挖掘和傳承傳統文化
通過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保護方式,促進古村落保護與新農村建設的和諧發展,以實現古村落的可持續發展。應堅持以人為本的保護理念,認真處理好古村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進一步拓寬保護資金的投入渠道。對滾龍壩村的保護行動必須是一種動態的保護。
4.4尋求保護與發展雙贏的最佳途徑
保護活動并不是靜止不動地保護,健康適度的旅游開發等經濟活動,在展示遺產風貌和籌集保護資金等方面,反而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要做到保護規劃與旅游規劃相銜接,共同指導村落的保護和發展施,而在歷史文化名村旅游事業快速發展時期,應未雨綢繆,及時對古村落的旅游容量進行合理預測,保護好歷史建筑及其環境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以防止旅游過度保護對村落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
5、總結
獨具特色的自然環境與淳樸熱情的民風民俗,更增加了這片土地的魅力。村落的發展需要村民的熱愛、政府的指導與游客的關注。只有各方面的相互作用與努力,才能將滾龍壩的發展帶入一個合理,可持續發展的狀態。
參考文獻
[1]張斌少數民族村落可持續發展的空間策略反思 華中農業大學資助創新基金項目(2009JC014)2010-11-01
[2]張強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研究――以岳陽縣張谷英村為例長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05-09.
[3]趙勇,崔建甫歷史文化村鎮保護規劃研究 2003-11-14
[4]武靜鄂西納水溪古村落景觀及其變遷研究華中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06
[5]彭一剛.傳統村鎮聚落景觀分析.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4,3-6
近年來,隨著許多保存完好的傳統村落成為旅游熱點,在傳統村落成為許多游客青睞的旅游目的地后,旅游村落的物質形態發生了許多的變化,許多現象值得我們去研究。各學科對傳統村落的研究也越發充分,在中國知網的檢索中,與“傳統村落”主題有關的文章達3074條,呈遞增趨勢, 2014、2015年論文成果猛增。相關成果主要分布在建筑學、地理學、旅游學等領域。
二、建筑學科研究概述
建筑學科對傳統村落的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1、從單體民居到整體村落的物質技術層面的研究,圖文并茂,內容翔實,包括平面形式、房間布置、結構構造、裝飾裝修、總體布局、街巷里面等。代表性的研究有:秦鶴洋等(2015)基于空間意象的傳統村落空間設計方法探討;王勤煕等(2015)太谷縣北洸村傳統民居空間形態淺析;溫天蓉、吳寧、俞婷(2015)傳統村落空間形態的參數化規劃方法初探等。2、研究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等因素對民居、村落的影響的案例較多,內容豐富,使后來者能追根溯源,充分了解各地民居與村落的歷史變遷及行程機制。這些研究偏重于對村落建國前或20世紀90年代前的變化過程的研究,這種變化過程反映了村落在受到當代外來經濟活動影響之前的發展歷程。20世紀90年代以來,相關研究偏重于城市化對村落形態的影響。例如,薛力(2001)以江蘇為例,分析了城市化進程中的鄉村聚落發展情況,指出在村落形態方面,江蘇省的村落從北到南呈現從初期到晚期的空心村現象。靳明飛、文劍鋼、施繼、林煒強(2014)研究了新型城鎮化建設匯中的江蘇蘇南地區鄉村風貌。3、建筑學科對村落旅游的研究,以阮儀三在1986年周莊的總體規劃中提出“保護古鎮,建設新區,發展經濟,開辟旅游”方針為代表,研究村落的保護與開發并重問題。此后,許多建筑學者對村落旅游進行了相關研究,偏重于探討傳統村落如何既獲得旅游業的發展,又帶動村落保護與更新工作的開展。例如,張大玉(2014)以北京密云古北水鎮民宿區為例,研究傳統村落風貌特色保護傳承與再生;王盈(2014)以海口博學村為例研究海南傳統火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段威等(2014)以浙江天臺張家桐村為例研究基于微介入策略的傳統村落保護與更新。
三、地理學科研究概述
地理學科對傳統村落的研究主要體現在:1、自然地理環境對村落形態的影響。例如,楊立國等(2015)以侗族村寨為例,論述傳統村落景觀基因在地方認同建構中的作用效應。2、農村生產活動對村落形態的影響。例如,楊振宇(2014)研究農村居民點整理中傳統村落保護問題。3、文化對村落形態的影響。如劉沛林(1998):古村落——獨特的人居文化空間;張燕清(2008)研究閩西傳統村落婦女的神靈信仰。成果多集中于人文地理方面。國內學者對村落形態的類型、特點及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但是僅限于從地理環境、農村經濟、生產活動等角度來分析。甘枝茂等(2004)論述了陜北黃土丘陵溝壑區的村落具有規模小,密度小,分布不均勻,沿樹枝狀水系遞減,且不多有向陽、向路、向溝等他點。
四、旅游學科研究概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5-0138-02
一、廣西民族特色古村落資源基本介紹
不同歷史時代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形成的傳統村落,大量地承載著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信息,是寶貴的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在世界人類文化遺產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國各地遍布著各具地域與民族特色的古村落。廣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區,對廣西民族特色的古村落建筑藝術進行調查并分類,選擇有重要研究價值的古村落,研究其物質性與非物質性,是否需要進行保護等,提出建議與實施措施。針對廣西的特殊地理環境本研究選擇了桂南的典型古村落欽州靈山縣大蘆村進行調研研究。
二、欽州靈山縣佛子鎮大蘆村調研情況
大蘆村與其他古村落一樣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環境資源和人文歷史,論文根據調研所得到的信息,根據大蘆村的歷史發展演變,重點研究各類資源對大蘆村社會、文化的影響,考察現存狀態,概括出古建筑群選址于內部空間布局作為核心資源。村落整體分為古村和新村兩個部分:其中古村共有九個群落,原為低洼之地,蘆葦叢生,主體建筑群背山面水,形成了與天然環境的完美結合。村落內部有五處水面,都是附形造勢,蓄水為湖,湖邊圍繞古宅,保存有數百年的古樹名木,遠遠望去碧水藍天、綠樹古宅,相映成趣;配合古樸清新、琳瑯滿目的民俗文化風景,折射出大蘆村的歷史與文化。(如圖1-圖2)
在大蘆村村莊建設規劃中,以傳統城市的規劃角度對大蘆村的規劃布局、建筑風貌整治、規劃實施建議等方面進行規劃設計(如圖3)留存至今的鑊耳樓、三達堂、東園別墅、雙慶堂、東明堂、蟠龍塘、陳卓園、富春園和沙梨園九個群落。具有典型的明、清時期嶺南民居建筑風格,民俗文化底蘊豐厚,建筑裝飾講究。從規劃圖中,鑊耳樓、三達堂和東園別墅尤為重要,典型的嶺南風格建筑,五進式布局模式等。鑊耳樓的建筑格局規整,最初鑊耳樓建造圖紙為皇上賞賜,布局縝密具有濃重的封建時期建筑宅邸特色。入口門開向東側,按風水學角度講,幾座古宅依山而建,由底至高,如果大門如廳座一樣向南開并面向就會形成水塘則有“漏財”之意,而門向東開則有“紫氣東來”的寓意,便有托財聚財之意。男尊女卑在建筑內也有體現。
由于大蘆村地處多雨潮濕地區,古宅保存至今如此完好古宅內部良好的排水系統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古宅從北向南地勢由高到底,從入院起隨著入院的深入,每一進均有臺階鋪設。在古宅房屋外墻及臺階踏步接地部分均設有出水口,如為五進院落則從第二進至第五進房屋地下所鋪設的管線為直線形。大蘆村內古民居建筑及街巷布局基本保持傳統風貌,獨特的建筑群使得大蘆村成為響應全國的歷史文化名村,廣西楹聯第一村稱號。
三、小結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大蘆村古村落體現了古代建筑藝術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古代物質文化遺存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保護民族特色古建筑是文物保護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通過對民族特色古村落建筑藝術設計的民俗文化內涵、形式以及建筑整體與空間、環境關聯等多角度的分析,探索古村落建筑藝術的特質,在研究廣西各地古村落的建筑藝術設計過程中,我們深刻挖掘了當地建筑的藝術和科學價值,對當今的建筑設計提供了重要參考價值。另外,將建筑設計和現在的繪畫結合起來,特別是和本科生的設計課程結合起來,在繪畫中注重體現古建筑的人文性與建筑形式美法則,對大學生培養中開發思維、訓練造型、設計光影與創作意圖提供了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1、傳統聚落選址
銅灣陳村位于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王英鎮,因村落周圍有銅礦石,而且都同是陳氏后代同灣的人,故名為銅灣陳。由林地、小溪、正屋、宅居、農田構成,形成依山伴水天人合一的村落。
銅灣陳屬鄂東南低山丘陵區,處幕阜山向長江沖積平原過渡地帶。西北、西南、東南部多低山,且向東、中部傾斜,構成不完整的山間盆地。銅灣陳(曾用名:銅畈陳)因山體含銅又都姓陳而得名,是陽新縣隧洞村十三灣中的一個灣,為了不占農田,又便于生產生活故依傍在溪流邊,建在向陽背風的山腳坡地上。
銅灣陳在選址上也考慮到了生產、生態、風水等各方面的因素,雖然風水文化有著迷信和偽科學的一面,但是在聚落選址壞境中,它包含了人文地理、生態、美學以及環境心理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并且大多數人尤其是生意人在這一方面特別的注重。銅灣陳地處陽新東榜山與西榜山腳下的一塊平坦的土地上,村落三面環山。從風水方面來講,銅灣陳巧用山體的位置、形狀大小、圍合形式從而決定建筑的布局、資源的分布以及交通的組織。在以農耕為主要的經濟來源的銅灣陳中,不管是平坦的地勢還是起伏的山勢,不僅要考慮到可農耕也要考慮到方便農耕,這就要提到“水源”的重要性了,水乃是一個村落的靈魂所在。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生產方面甚至是商業運輸方面,水在運作中起到了樞紐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在生態方面得到改善,使得村落內部環境和周圍壞境有一個良好的循環過程。銅灣陳中主要的水源是一眼活泉眼,不僅供應村落內人們的生活用水,同時農田灌溉之水也是取自于溪水之水。
1.2、聚落形態特征、
雖然傳統聚落地區地形相對于城市來講破碎復雜,但是聚落最終發展而成的形態都具有較強的集中性。從形狀來看聚落整體形態主要為團型及帶型兩類,而銅灣陳則是一個典型的團型聚落。主要的特點是形狀方整、結構緊湊、邊緣較為清晰。有的聚落有圍墻來劃定村落的邊界,銅灣陳則是通過自然要素如河流、山體、道路來限定村莊邊界,這種形態與它起先的選址有關系。不同的組合形式可以組合成不同的邊界,同時也會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如山體和河流的邊界就會給人親切的感覺,而山體與道路則會產生規整的視覺沖擊力,在銅灣陳邊界形成中形式多樣化,給人以不同的視覺享受。(圖1-1)
1.3、聚落景觀格局
傳統聚落的景觀容納了勞作、待客、游戲、休息、起居以及祭拜等各項日常生活,既保留了遺留下來的封建文化部分也包含了現代生活中的一些習慣。文化的變遷和發展在聚落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索引的作用,是整個聚落的發展方向。筆者調研了銅灣陳的聚落景觀格局,研究了在文化變遷和遷徙情況下的景觀格局的改變過程,通過事物的存在形式進行了藝術層次的分類,如點狀場所有正屋、宗祠;線性場所有水系、街巷場所、空間結構;面狀場所有道路交叉路口以及核心景觀區域。
1.3.1 點狀場所結構作用
正屋、宗祠因其形狀以及面積我們把其歸屬于點狀場所結構中。正屋是銅灣陳家族文化的產物。(圖1-2)因此,正屋不同于一村一姓祠堂類型的大規模建筑,實際是經最親近的家族成員協商圍繞自家的家祠共同建造類似“大家庭”即聯體居住建筑的結果。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的經濟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小農經濟中摻雜了商品經濟的成分,因此銅灣城外出經商的商人靠經商發了家,能夠積累起比較可觀的財富,他們不斷修建充實正屋。其目的是希望自己的財富蔭及子孫,希望后代能夠濟濟一堂,延續宗族香火。因為時間久以及人使用少正屋現已塌陷。(圖1-3)起初的只是為陳太公過壽而建筑的正屋,以至于后面子孫的這種對長輩的尊重之禮,使得正屋在聚落中一代代的繼承下來,現在正屋最重要的作用即聚集,不管是紅事還是白事,大家都在正屋中舉行,甚至是哪家升官發財、生兒育女這種事情也在正屋中進行慶祝。可以看出正屋是在文化的發展中發展的,兩者是息息相關的。
1.3.2 線性場所結構作用
水系、街巷場所、空間結構呈線性故在景觀格局中起到了線性場所結構作用,貫穿整個聚落。銅灣陳內水系、街巷場所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所以習俗文化對它們的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洗菜、洗衣、聊天休息都與兩者密不可分,人們總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對自己居住的環境進行系統的規劃,比如人們會人為的去開鑿水渠以便溪水可以更好的為人們所利用,聚落內沒有像城市廣場那種可以供人們聚集的場所,人們就利用建筑與建筑之間所圍合而成的相對開場的場地來進行活動,這些文化活動總是圍繞著人們的活動的變化而變化。(圖1-4)
1.3.3 面狀場所
在銅灣陳的調研中,比較開敞的位置還屬道路交叉路口和核心景觀區域,呈面狀形式存在在聚落內,村落起初并沒有像樣的道路交叉口,隨著村落人口的增加、交通的需要、貿易的需求以及文化的提高,人們對道路的要求越來越高,村內由之前的石板小路到現在的3米多寬的水泥馬路。(圖1-5)核心公共空間對于聚落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往往成為聚落中最為突出的一個空間區域。銅灣陳內核心景觀區域就屬村內的打谷場了,打谷場雖然場地比較的開場,但是因為稻谷的晾曬以及缺少陰涼之地,所以人為活動相對來講要少很多,只有曬稻谷、曬衣服以及通行的作用。
2、邊界
從字面意思上面來講村落邊界是指村莊與外界之間的疆域性界限,如以親緣和地緣關系為基礎的地域共同的范圍,以土地所屬為依據的村界,以及行政關系制約下的村組織行政的界限等;深層次的意義則就涉及到村莊主要事物和活動的非疆域性邊緣,如村莊的經濟組織、市場經濟網絡、人際關系網絡和社會生活圈子所涉及的范圍等。在這里我們主要講的是第一種,多元化的邊界給整個村落增加了許多神秘性及樂趣。銅灣陳三面靠山,另一面則以植物組團為主形成一面樹墻,在圍合形式上面屬于全圍合式,給人一種大自然的歸屬感。
3、街巷及公共空間
銅灣陳村的街巷結構呈南北向延伸,東西向依次排列。隨著村民居住范圍的逐漸擴大,新建筑的增多,巷道也隨之而增多。由起初的石板巷、土路再到水泥路,聯通各個建筑,又分割出不同的休息活動空間。建筑布局沿正屋依次相望而建,并由主干道向兩側蔓延,街巷互通,它是起初建房者根據地理、風水等條件,自發建設而形成一個整體的居住群體。
傳統村落的街巷擔負著整個村落的交通和聯系,并且結構有序、等級分明。銅灣陳的街巷可以分為三個等級:交通性街路、生活性巷道、里弄。不同等級的街巷所擔負的功能不同,所形成的空間尺度、景觀形態也有相應的差別。
3.1、街巷形態與尺度
3.1.1、魚骨形的街巷結構
魚骨形的路網結構主次分明,南北向的交通要道形成清晰的空間主軸,次級巷道由主軸發散出去,向外延伸。延伸的巷道大多數都垂直于主道路,并在靠近主道路部分線形較筆直,隨著向外的延伸線形則更為自由。主道路順應地勢起伏,是人們活動最頻繁的重要空間。
主要街路都比較寬敞,寬度在3米-6米,而主要生活性巷道寬度為1.5米-3米,有些里弄寬度僅有0.8米,只能讓人側身通過。而這些都是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形成等級尺度分明的村落街巷網絡。
3.1.2、街巷的尺度與功能
巷道的功能十分單純,即連接上一級的街巷,并通向每戶民居的入口。因此銅灣陳巷道的尺度都很小,多數只有一米多寬,兩人并排行走都覺得狹窄。
傳統街道空間要素分為實體要素和行為要素。實體要素主要是指空間建筑圍合成的水平界面、兩側的垂直建筑界面、街道節點以及部分設施小品等,也就是街道上的一切主要構成物。行為要素是街道空間活力的體現,既人在街道空間中的活動要素以及各種行為在產生過程中對空間的影響。傳統的街道空間尺度的重要因素主要有街巷寬度和沿街建筑高度的比例,兩側建筑之間或立面中各細節之間的比例關系,或立面高寬比例關系;街巷長度與寬度、廣場大小與周圍建筑高度的比例等等。
通過對幾條主要街道進行實測統計,其街巷具有良好的比例尺度,是親切、近人的。街道的寬度和建筑的高度,反映空間給人的總體感受,街道尺度比值的不同,空間感受也不同。銅灣陳傳統街巷空間尺度、圍合空間都適宜人的使用要求,而這種尺度的親切感與歷史感也正是傳統街巷空間的魅力之所在。(表二)
對于很多村落來說,主街除了是交通的主干,往往一側還建有廟宇、戲臺或祠堂。是舉行各種公共活動的場所,并兼有一定的社會功能,如調解村民間的矛盾,共同議事等等,在很多節日期問都要舉行大型的民俗活動,如跳地戲、抬亭子。這些空間還具有一一定的儀式性和紀念性,例如正屋,是為了祝壽而建的,后來被用作屯糧、祭祀等用途。
表二 銅灣陳主要街道比例
注:街號參考本文中【圖4-1道路標號】
3.2公共空間
銅灣陳村聚落公共空間依據功能及空間分布范圍的不同,劃分為村口、圣地空間、水體空間、綠地空間、道路交叉口、場院空間(含打谷場、門前后院)。
3.2.1、重要公共空間
正屋作為重要的公共建筑,成為聚落中最突出的一個空間區域,對銅灣陳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是銅灣陳重要公共空間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見圖1-4、圖1-5)
3.2.2 村口
銅灣陳村的村口結合入村道路形成一個公共空間,這一類型空間往往處理得比較隨意。村口部分實際上屬于村子發展的邊緣地帶,因而建筑較少,不能明確界定出街巷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側界面由幾株石櫟、苦櫧相互圍合形成豎向的垂直空間,形似門洞,給人們提供一個半封閉的過渡性空間,當人們自村外開敞的自然空間經由這里再進到村里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底界面有地形變化,東西高中間平坦,東邊有一條南北向的溪流經過,道路兩側分布著各家的田地,在地面鋪裝上,就只是單一的水泥道路與軟質的區分。(圖2-4)
3.2.3 圣地空間
縱觀中國居住聚落的歷史,可以說,祠堂主宰著傳統聚落形態的發展和演變,因此,宗祠是傳統廣府村落公共空間的核心部分。銅灣陳沒有祠堂,村民們口中的正屋功能同祠堂類似,正屋坐南朝北,朝向村口的方向,古時陳氏祖先修建正午的目的是為宴請賓客,這樣的朝向有歡迎的寓意。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正屋已不能完全發揮過去的功能,但它在人們心中一形成一種觀念的物化。正屋常與在其東北角的打谷場一起組成村落里面最大的開放空間,盡管現在人們對打谷場的使用不太頻繁,偶爾會有人晾曬農作物或小孩嬉戲玩耍。
村民每月農歷初一和十五會燒包袱,這是當地人的風俗習慣,地點一般在村口福神廟,以求全家平安。福神廟大約有400余年歷史,坐落于村口山坡上,眺望全村,有保護全村的寓意。同樣也會有人去祖墳山上祭拜祖先,祖墳山位于西北面的山腰上,墳碑的位置有一定講究,兩在上,四位居其下,根據其祖先地位而定的。(圖3-1)
3.2.4 水體空間
水,在傳統農業社會中是村落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灌溉農田、水產養殖、村民生活、消防都離不開水。因此,在村落的選址和建設中對水系的規劃都進行了充分的考慮,不但要符合傳統風水格局的要求,還要滿足村民生存和生活的需要。銅灣陳的水系主要是當地泉水,村民生活用水、灌溉田地都是使用這里的水。泉水分為三個支流從山上流下來:向西流的水村民是不用了,只有在需要灌溉農田的時候才會用這個水;向東流的水,用水管引水來供應下面村落的生活用水,直接流入到人工水塔里面;銅灣陳村內的溪水是余后之水,流往中部的水主要提供農民的生活用水以及蓄水形成水塘來灌溉農田,多余的水最后就和東面的水匯合在一起。(圖3-2)
4、村落經濟來源以及歷史文化習俗
傳統村落起初因地處僻靜之地,交通不發達,所以并沒有對外貿易。與山體相鄰,山上的藥材、竹、果樹等及農作物都可為農民所用。隨著人們文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僅憑著農耕和藥材的小型經濟交易是滿足不了人們的生活的,所以現在家內壯丁或夫妻二人出去到城市打工便成了主要的增加收入的方式。傳統村落的歷史比較悠久,所以歷史文化習俗相對于城市來講要豐富多彩,最可以體現出來的是節假日及祭祀的習俗,與平時不相同的是在端午節時出嫁的女兒也回娘要家一起過節,村中老人到自己六十歲,就會為自己準備棺木。(圖4-1、4-2)在生活習俗中服飾崇尚簡樸試用,富人穿白絲布,窮人穿手工棉麻布,村民下田干農活都穿棉布鞋,(圖4-3)在飲食方面以自給自足的經濟方式為主。語言方面基本是銅灣陳方言,與湖北省大部分地區流行的西南官話迥然有別。人過世后,不會馬上立碑,而是要等上一兩年,原因有二:其一,經濟原因不允許,要籌錢。其二,不能即時找到合適的工匠師傅。(圖2-1)
5、結語
總的來說,文化是價值、知識和物質客觀的載體。人出自于自然和文化環境之中,而他出生的文化壞境則支配和制約他的行為。“不是社會,文化才是人類與眾不同的特征。”文化的傳遞有兩種形式:其一為有意識、有計劃的教育,屬自覺傳遞文化;另一種為無意識的、舉止言行對他人起教育作用,是不自己地,潛在地傳遞文化。傳統村落外部空間主要為后者的進行提供了條件。人們在特定的生活壞境中“學習”,社會化過程即一個傳遞文化的過程。因此在日常的交往中,不知不覺起到了傳遞文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葉云、葉依子;鄂東南傳統民居聚落生態文化探析――以湖北省銅山縣闖王鎮芭蕉灣為例[期刊論文];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2(4)
[2]傳統街道空間更新模式研究》
[3]黃俊華;傳統聚落街巷空間形態的解析及更新――以江西部分地區典型為例;碩士學位論文2008,12(15)
[4]王海寧;文化遷徙與變遷視野中的傳統聚落形態研究――以貴州屯堡為例;博士學位論文;2009,06(16)
0引言
歷史文化遺產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保護文化遺產不僅是每個國家的重要職責,同時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義務。截止2003年底,全世界列入名錄的世界遺產共754處,分布在129個國家。中國已經被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共29處,數量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文化和自然復合遺產4處;自然遺產4處;文化遺產21處。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過程中,各國都在尋找適合本國國情、當地文化教育、歷史傳統、經濟條件的發展與保護模式。
我國是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大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鎮化高速發展,不斷探討和完善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的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1黟縣文化遺產分布特征
黟縣位于安徽省南部,地處皖南山區的腹地,縣域面積858km2,至2005年底總人口9.85萬人,城鎮化水平28.8%,縣城人口lI98萬人。早在公元前600多年(西周時期)皖南山區就已有人類居住,公元前222年(秦代)統一一中國(距今2200年前),就已設置黟縣,是中國最早的建制縣之一,留下了乍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堪稱“文物之鄉”,1992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1.1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地——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中國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保持了完整的古村落原型,有精良的建筑藝術遺存,建筑與自然和諧統一,構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風貌,有著顯著的地域文化特征。為人類研究鄉土建筑、鄉村建設史、地域歷史、文化、藝術、經濟提供r寶貴的資料,是珍貴的文化遺產。西遞、宏村古村落于2000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人世界遺產名錄,并于2001年5月被中國政府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2月4日又被國家建設部、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民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科學技術部等六部公布為中第一批歷史文化名村,黟縣正從安徽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1.2眾多文化遺產同繞黟縣縣城分布,形成組群古村落空間結構
除了西遞、宏村世界文化遺產地之外,傘縣還有省級歷史文化遺產,分布在距縣城10km范圍內的4個古村落——南屏村、關麓村、屏山村和碧山村。這些古村落有優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并有眾多的文物保護單位.
1.3名村古鎮緊密相依,空間結構既獨立義聯系
在地域空間分布上,名村、古鎮和縣城,既獨立義緊密聯系,相距在1Okm左右。從面、點卜看,名村古鎮之問協調發展,相互補充。西遞、宏村古村落叉與西遞鎮、宏村鎮緊密相依,功能上瓦相融合,既有相對獨立的占村落部分,又有鎮的管理服務功能。鎮的發展對古村落的保護形成一定的壓力,然而古村落的保護對城鎮的禮會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1.4名城名村依山傍水,顯現桃源意境
皖南古村落的選址建設,枕高山面流水,特別注重對水的利用,這既符合村落建設中的基本生活條件,也是保護自然生態和景觀環境的需求。以家族、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同姓同族家庭聚居地,尊儒重教.注重文化設施建設,有祠堂、書院、牌坊、水口園林等,文化氛嗣濃郁。建筑風格和型制規整統一,建筑組合豐富多彩,粉墻黛瓦,錯落有致,木結構為主,以磚墻圍合的木構架建筑。名鎮名村座落在234kmz的盆地里,鎮村四面環山,漳河等水系自西向東貫穿,與自然環境和諧統-,顯現了桃源意境。
2黟縣世界文化遺產地保護與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2.1面臨拆建和破壞的壓力,細化落實保護政策
古村落是一個活的有機體,仍居住著一定量的居民,保持著一定的社會生活。由于生活方式的改變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對傳統建筑的使用功能有許多不滿意,古民居面臨著被拆毀和改造的壓力,對遺產原貌的真實性造成了影響。少數居民缺乏保護意識,新、改、擴建建筑或采用新材料、或采取現代風格、或改變原有結構;少數古民居改變用途,破墻開窗用作旅游商業用房。與傳統風貌很不協調,破壞了古村落原有的風貌。保護好古村落文化遺產資源,必須進一步落實好古民居的新建和改擴建的保護規定,疏解和控制古村落新的建設。
2.2面臨環境壓力。內部環境整合與外部生態環境融合有待進一步強化
環境壓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外來人口的環境壓力和內部人口發展對環境的破壞。古村落的文化價值不僅在其奉身,更重要的是它與自然環境的相結合,這就要求既要對占村落內部環境進行整治,保持原有風貌,又要滿足居民生活需求。如古村落內部要注重對供電線路老化等各種管線的綜合,注重防災。
同時要注重對古村落大的環境背景進行保護,不斷拓展旅游環境容量,注重外部隨著氣候的變化和樹木的砍伐造成的山體植被逐漸減少和水土流失。由于賴以生存的水溪游水土流失、泥沙淤積。河床逐年提高。古代村落的水系原形逐漸萎縮,對村落產生一定的影響。
2.3城鎮、名村及一般古村落互相協調發展尚未形成獨特的發展模式
城鎮、名村和一般古村落協調發展框架尚未形成系統,在快速城鎮化發展的影響下,在有限的地域單元內。要維系原有的城、村人工環境與山水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必須要注重環境容量的控制,明確保護與發展的對策。從宏觀著眼,探索出一條適合文化遺產保護與城鎮協調發展的模式。
2.4在經濟發展方面,產業結構調整思路尚待進一步加快
2005年,黟縣生產總值7.46億元,人均內生產總值7200元。財政總收入6043萬元,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為27:35:38。2005年全縣共接待中外游客212.3萬人次,直接收入7008萬元,旅游總收入1.6億元,經濟發展呈現以旅游業為主導產業的快速發展態勢。如何將范圍小、人口少的黟縣發展成為經濟強縣,必須要突破傳統意義上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結合黟縣文化遺產資源大縣的特點,進行理念創新,構架新的產業優化升級模式,實現經濟總量的騰飛。
3黟縣世界文化遺產地保護與利用對策
3.1堅持區域協同發展,融入大區域旅游網絡系統,建成國內,至國際知名的文化及生態旅游勝地
安徽省委、省政府2001年提出了將“兩山一湖”地區建設成為世界級的旅游勝地。“兩山一湖”地區是以黃山、九華山、太平湖為中心的皖南旅游區,面積約1萬km,黟縣是皖南旅游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兩山一湖”旅游區是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最負盛名的旅游區之一,旅游資源集中、密度高、品位優。在這樣的區域背景下,黟縣應該緊緊圍繞融人大區域旅游網絡系統,構架以世界文化遺產為核心的皖南旅游區域二級旅游地系統,成為黃金旅游線上的主要亮點之一。
3.2以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地為核心,建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地區,堅持整體性保護
整體性保護就是以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地為核心,合理劃定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地區,并劃分不同等級、類型保護區,明確相應的保護管制措施和發展政策的要求。
為了有效保護文化遺產,首先確定總體保護地區,并根據保護的對象相應確定分級保護范圍。提出不同的管制措施,達到滿足管理剛性的要求。根據黟縣歷史文化遺產分布特征和縣城總體規劃劃定的規劃區范同,將黟縣古村落等歷史文化遺產相對集中的地區劃定為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地區。并與縣城總體規劃一致,進行整體保護。這樣管理法定主體明確。實現規劃建設管理的統一,又能從全縣范圍完整地保護好古村落和大量的名勝古跡,保護好黟縣古城的歷史文化圈。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地區范嗣包括碧陽、西遞、宏村、西武、碧山、龍江、泗溪7個鄉,面積為374km2。其中古村落分布的盆地面積占234km(以山脊線為界劃定)。在空間布局上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地區的用地劃分為四大功能區:古村落文化遺產保護、縣城建設區、村鎮建設區、生態敏感區。針對各功能區特征.制定相應的保護策略。
3.3一持統籌城鄉發展,妥善處理好古村落、歷史街區保護與新區開發建設的關系
城鎮建設在堅持保護第一的前提下,不斷進行旅游資源的整合。使文化遺產地的范圍不斷擴大,形成網絡。處理好古村落、歷史街保護和新區開發的關系。
黟縣縣城建設要注重加強縣城歷史街區的保護。體現生態環境觀,堅持“精巧、雅致、生態、徽韻”的原則,突出黟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