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5:3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有關會計學的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交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的對立,和合于“提高語文素養”之中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于是大部分教師緊隨潮流,不假思索,大有“不合作、不探究就不是語文課”之態,認為課堂中不見合作學習、不見探究性學習就定然不是好課。為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突顯新課程理念,教師不敢在課堂上講授知識點,實在憋不住想說的東西,也要想方設法繞著各種圈子(認為是引導)引誘學生說出來,才突感喜悅,頓覺輕松。有些課堂情景,細細一品,實感啼笑皆非。
殊不知,研究性學習的提出并不意味著取代或否定接受性學習,只是過去我們國家的教育太不重視通過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研究精神,所以在新課程中予以提倡。其實,在芬蘭一所全球最早倡導研究性學習的中學中,真正運用到研究性學習的學科也僅占10%左右。漢字是表意文字,漢語語法講究,有很強的歷史繼承性,有較強的實踐性,這都說明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接受性學習尤顯重要。尤其是在基礎教育階段,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方式舉足輕重。更何況,語文教學的根是聽、說、讀、寫的訓練。訓練,即教師訓,學生練。
在2004年全國小語研究會語文教學改革研討會中,專家們一致認為要修訂新課程標準,指出“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要“防止濫用合作學習”。的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與接受性學習是人類的兩大主要學習方式,后者是在接受他人知識過程中獲得經驗,更適合于課內學習:前者是在探索、深究、創造的過程中獲得經驗,更適合于課外學習,適合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這兩種學習方式都是學生獲得新經驗并引起內在素質與外在行為變化的過程,我們不宜將它們對立起來,用一方排斥取代另一方。轉變學習方式也不是一種簡單的“替代”,而是將兩種學習方式有機地融入我們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去,和合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中去,相得益彰。
二、融通“多元解讀”與“文本回歸”的對立,和合于學生、教師、文本的平等“對話”之中
新課標倡導“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注重閱讀教學的多元感悟。顯然,這是具有深刻歷史意義和重大時代價值的轉變。然而,在前進道路上,我們的教學往往會矯枉過正,老師們打著“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旗幟,對學生的所有文本解讀都予以肯定甚至贊揚。課堂的“多元性”是有了,但因此而“迷失”了文本所應有的價值導向,學生在多元感悟上無視課文的時代背景、體裁特點、話語主題,如說《南轅北轍》違反了科學,否定了地球是圓的;說《景陽岡》中武松“濫殺珍稀動物”;說《濫竽充數》中南郭先生有參與意識,善于把握機遇,能靈活應付,有膽有識……甚至當學生學《圓明園的毀滅》時,大呼“‘報仇’‘要消滅英國,讓英國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還要斬草除根’‘一定要讓法國人下油鍋,進地獄’”,教師居然還大加贊賞。試問:文章作者若聽到學生這些充滿血腥昧的文本感悟,會是什么感受?我們的語文教育培養出的學生若是如此這般,那與罪惡滔天的英法侵略者有何區別?這樣的多元解讀豈不令人擔憂!學生是稚嫩的幼苗,他們的思想受到侵蝕、動搖,都是難以避免的,他們的健康成長不能沒有教師的悉心呵護!
縱然,“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他只能是“哈姆雷特”,我們總不能把他解讀為“林黛玉”或其他什么人。我們要善于使“多元解讀”和“文本回歸”和諧統一。如一位優秀教師教學《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時問學生喜歡誰,竟然有學生說喜歡白骨精,說她勇敢,百折不撓;說她孝順老母親,吃唐僧肉時不忘把母親接來。這位教師讓學生進一步討論白骨精的勇敢孝順帶來什么后果。如果她越勇敢越孝順,結果將會怎樣……在討論中,在師生“價值探究”中,學生自然明白了這種嚴重違背社會道德和人性的勇敢與孝順,絕對不行!
回歸“文本”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這不能成為重走“以本為本”老路的理由,關鍵是如何應對、調節。筆者認為,須融通“多元解讀”與“文本回歸”的對立,使兩者同構同生,和合于學生、教師、文本的平等“對話”之中:或將學生多元解讀中不違背文本價值的“節外生枝”聯系到文本中,巧妙“嫁接”;或盡可能引導學生去自己發現并糾正不確切的感悟;或細心關注學生多元解讀與文本價值取向發生矛盾時,兩者是否還有“異中之同”可以包含學生的獨特體驗;或善于把握學生散亂的自由感悟,作因勢利導的梳理概括,及時地依歸于課文的價值取向……
三、克服“訓練”與“感悟”的對立,和合于“學語習文”之中
新課程實施后,“感悟”一詞如雨后春筍般從語文教學領域冒出來,語文課堂、報刊、講座中無一不在。“訓練”一詞則從新大綱頒布開始,它就銷聲匿跡了,甚至有些“臭名昭著”。我們不禁困惑:注重感悟與情感體驗,摒棄煩瑣分析,以讀代講,注重學生主體體驗,活躍課堂氛圍,固然令人歡欣鼓舞,但深入思考,我們便會發現目前的語文教學追求的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喧嘩與熱鬧,缺失了對語言文字的深刻理解與感悟,常常是淺嘗輒止。一位教師在教學《二泉映月》時這樣引領學生通過朗讀感悟文本: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感悟,接著說:“如果再讀一遍,邊讀邊想象、體驗、感悟,我相信大家會讀得更好。”然后請學生個別讀,在讀時教師未作任何指導,只問“有感情嗎”,之后讓學生再讀。發現學生讀得不好,就引導:“你沒有感情,再體驗感悟一下,定能讀好。”……教師就這樣引領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讀,反復強調“感悟…體驗”,但學生只是為了讀而讀,浮于表面,不顯進步,感悟成了高屋建瓴、虛無縹緲、毫無目的的行為。
周一貫老師在專著中提出了“訓練”這一古老概念與時展的統一觀,即“訓練”不僅是指語文技能的操練,科學的時代語文訓練也必然具有綜合性特點,即也包含了智力的開發、情意的熏陶、習慣的培養和人格的養成等等。為應試而進行的機械化訓練固然不可取,但純粹的感悟之路也行不通,將兩者有機地和合在一起,使“訓練”包容“感悟”,促進“感悟”,加深“感悟”,在感悟中體現“訓練”,兩者有機結合、相得益彰,才能使閱讀教學煥發鮮活的生命力。孫雙金老師在《二泉映月》一課中的朗讀引導,就使“感悟”與“訓練”珠聯璧合,交相輝映。
剛上課,孫老師就讓學生帶著感悟朗讀訓練三組好詞,通過體驗感悟、指導朗讀加以積累;為使學生感悟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艱辛歷程,孫老師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練寫“賣藝度日”的苦難生活,練說阿炳如何戰勝坎坷的生活及如何以音樂抗擊不幸的命運,從而使學生明白阿炳為什么嘆息、哭泣、傾訴、吶喊,使學生對中心句的理解感悟層層加深,再加以孫老師恰如其分的對學生朗讀技巧的訓練指導。課末,學生動情的朗讀令聽課老師叫絕!
總之,感悟與訓練決不可偏廢一方,不可割裂開來,必須使兩者融為一體,和合于“學語習文”之中;體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決不可做出“買櫝還珠”之事。
四、消解“預設”與“生成”的對立,和合于教學的“現場”之中
在我校語文教研組組織開展的“語文公開周”活動中,有位教師教學《春》一文,正當大家美美地讀著“春雨”這部分時,一學生高舉小手說:“我覺得朱自清寫的這篇文章有個地方抄襲了古詩的內容!”
霎時,大家面面相覷,教師為之一震,稍一沉思后,隨即點頭示意他說下去。
生:文章中的“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這個句子不是和“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意思一樣嗎?
師:是嗎?你真厲害,學過的古詩掌握得那么好,另外同學也這樣認為嗎?
生:我覺得這應該不算抄襲,朱自清和詩人一樣,都發現了這些春天的景物,只是寫法不同。
生:我也覺得,而且朱自清的句子也寫得很美,讀起來親切順口,很有味道。(有感情地讀了一遍)
師:你們說得真好!對于這些春天的特征性景物,朱自清和詩人張志和都有共同的體驗,古人用詩詞來謳歌,朱自清用散文來傳情,雖然方式不同,但都將春描繪得生動優美。難怪有人評價本文寫得如詩如畫,能與詩媲美。你們再仔細讀一讀,文中還有這種類似寫法嗎?
一石激起千層浪,該班學生課外好學古詩,許多描繪春天的詩句一下子涌入了他們的腦中,紛紛說道:
“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和古詩“千里鶯啼綠映紅”相似;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和《村居》中的“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寫的情景一樣;
“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與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寫的是同一幅畫面。
教師也補了一句:“‘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與前幾天背的‘人間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也有異曲同工之效。”
……(師生共同將文中句子與對應的詩句對比著讀)
(注:以上詩句均為課程標準規定背誦的課外古詩)
該教師沒有死搬“課前預設”,對學生的“胡說”輕易阻止,而是結合文本,珍視“意外”,順水推舟,巧妙引導。于是亮麗的課堂風景產生了:文如詩,詩誦文,學生不但在美文與古詩的對比中,發現了美,領略了美,而且在擁抱文本、超越文本中,感悟了美,創造了美!
不知該如何去掂量“生成”在教學中的分量,但相信沒有生成就意味著沒有創造和發現,沒有獨特的體驗和感受。但也有教師不注重預設,在課堂上信馬由韁地展開教學,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就算哪,寶貴的課堂時間在學生的嘻嘻哈哈、玩玩鬧鬧中悄然流逝,這怎么行?其實,所有的“預設”都是為了“生成”,而所有的“生成”,其實都是有意無意的“預設”帶來的。生成不是空穴來風,不是無緣之木。即使是教師以教學機智所作的臨場應變,也是教師的學識見聞、人生經歷和教學經驗的融合。前面案例中,教師若無一定的散文鑒賞能力及古詩運用能力,何來這臨場信手拈來的“偶然得之”?所以,一個優秀教師總是會非常注重平日的勤奮學習和提高自身修養這樣的“遠預設”,更會十分看重課前有針對性的“近預設”。
因此,“預設”與“生成”的對立,應當統一于教學的“現場”之中。“現場”就意味著你非得在那里。這樣,才能成就師生情感共振的綠洲。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79
[中圖分類號] G64; F2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2)08- 0117- 03
1 問題的提出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壯大,絕大多數高等院校都開設了會計學專業,師資隊伍和辦學條件有較大改善,學生素質有較大提高。但從總體上看,會計學專業本科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大多數院校雖然設有實踐教學環節,但受各種條件限制,實踐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學生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比較差,畢業后長時間不能進入角色,影響了會計學專業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鑒于此,本文將對我國會計學專業本科階段實踐環節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以期能夠完善我國會計學專業本科階段的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實現高等教育與社會需求的有效對接。
2 會計學專業本科階段實踐環節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2.1 重視程度不夠
雖然設有會計學專業的高校或院系都知道會計學專業的實踐性很強,實踐環節教學很重要,但由于缺乏一個明確的質量評價體系和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培養單位并沒有對實踐環節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雖然大多數培養單位設有模擬實驗室,有的還建立了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但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未能充分發揮模擬實驗室和實踐教學基地的應有作用。特別是校外實習,大多數學校讓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實習結束時提交一張實習鑒定表和一份實習報告即可過關,而學生是否真正到有關單位實習、表現如何,基本不過問,實習效果可想而知。
2.2 實踐環節教學時間較短
會計工作是復雜的技術性工作,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保障,就很難熟悉相應的操作過程,而目前會計學專業本科階段實踐環節教學的時間普遍較短。以青島大學會計系為例,雖然第八學期(即最后一個學期)不安排課程,但要求學生在3月底或4月初返校做畢業論文,從這一學期開學(2月底或3月初)起,到學生返校止,即使學生一直在工作單位實習,也只有一個月的時間,而公司制企業的會計核算程序十分復雜,有些環節難度也較大,1個月的時間只能走馬觀花,根本無法熟悉和掌握具體的操作流程,更不用說理論上的深化和提高了。況且有些培養單位在第八學期還安排有關課程,這樣,實習時間就更難以保證。
2.3 實踐教學經費短缺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目前,我國高校辦學經費普遍緊張,有些學校教職員工的工資都不能按時發放,實習經費更是可想而知。會計學專業辦學單位能有個模擬實驗教室,配置足夠數量的電腦,安裝電算化軟件,就算不錯了,根本沒有更多財力投入到校外實習環節,這也是許多高校讓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的重要原因。
如果由辦學單位統一安排和管理學生在校外的實習活動,必然要考察和選擇實習單位,劃分若干實習小組,每個小組至少由一名老師帶隊,并需支付聯絡費、交通費、帶隊老師的出差補助費和學生在實習單位的辦公經費,等等。這些費用不是一個小數目,許多培養單位難以承擔。
2.4 師資隊伍薄弱
做好會計實踐環節教學工作離不開優秀的師資隊伍,強有力的師資隊伍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會計人才的可靠保證。而當前我國會計學專業的師資隊伍,雖然學歷和職稱都比較高,但基本上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實際工作經驗,操作能力比較差,真正具備理論功底和實踐經驗的復合型教師少之又少。讓缺乏實踐經驗的教師從事實踐環節的教學工作,效果可想而知。
2.5 缺少長期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實踐環節的教學,離不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長期、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增強會計學專業學生的感性認識、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必要條件,同時,對于壯大實踐環節教學的師資隊伍、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實踐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但對于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許多培養單位由于受社會關系、辦學經費等因素制約,積極性不高,效果不明顯,大多數學生不能受益。
以青島大學會計系為例,該系與青島市若干會計師事務所有合作關系,但并未簽訂書面合作協議,因而合作關系并不穩固。每年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大約200人,但有關事務所只能接收30名左右學生實習。事務所之所以接收部分學生實習,主要目的在于從中選拔優秀畢業生到本所工作,因此,對實習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要求較高,系里在選派學生時也是優中選優。結果,只有少數表現突出的學生能夠獲得到實習基地實習的機會,大部分學生只能自己聯系實習單位。
2.6 重技術訓練,輕能力培養
就目前來看,絕大多數會計學專業培養單位對學生的實踐環節教學存在重技術訓練、輕能力培養的現象。就校內模擬實驗教學來講,不過是指導學生運用會計電算化教學軟件,做一些會計實務練習,很少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就校外實習來講,由于大部分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而且校方疏于管理和監督,恐怕連技術訓練都難以保證,更談不上能力培養了。少數學生雖然能夠獲得到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實習的機會,但實習單位往往將其當作廉價的勞動力,只允許其從事一些技術層次較低的事務性工作,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幫助不大。
由于上述種種原因,導致我國會計學專業的大多數本科畢業生創新意識薄弱,動手能力差,好高騖遠,缺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3 完善會計學專業本科階段實踐環節教學的對策建議
3.1 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教學
會計學專業本科階段的實踐環節教學非常重要,培養單位的各級領導及相關部門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和關注,這種重視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思想上,而必須落實到行動上。一般地說,會計學專業本科生培養單位的直接領導是比較重視實踐環節教學的,但他們往往沒有財權,與有關部門聯系的機會也比較少,可謂心有余而力不足。要改善這種狀況,培養單位的高層領導必須親自出面過問和協調,取得政府有關部門和其他有關單位的支持,并保證實踐環節教學的資金需要。這一條做好了,實踐環節教學的其他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3.2 適當延長實踐環節教學的時間
實踐環節教學的時間必須得以保障,沒有足夠的時間保障,就很難熟悉相應的操作流程,更談不上理論上的深化和提高了。但實踐環節教學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否則將會影響其他環節的教學,而且作為一個教學環節,也沒有必要把學生訓練成為熟練的會計操作員。一般地說,在模擬實驗教學環節,安排一個學期50~60個課時比較適宜,并允許學生在課余時間憑有效證件進入實驗室練習;在每門會計實務課程(如基礎會計、中級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金融會計、高級會計等)上課期間或即將結束時,應安排4~6個課時到有關企業的財務部門及生產車間參觀和調研;在畢業實習環節,安排3~4個月比較適宜。當然,實踐環節教學的效果并不完全取決于教學時間的長短,而是取決于實踐環節教學的時間是否有效利用。培養單位在安排學生到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參觀、調研和實習時,應當由教師帶隊,做到事前周密計劃,事中認真監督檢查,事后認真分析總結,并將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兩個環節有機結合起來。
3.3 保證實踐環節教學的資金需要
普通高校屬于公益性事業單位,所需資金理應由國家財政撥款解決。但事實上,國家撥款的增長遠遠低于高校發展的資金需求。1999年以來,各地高校出現招生“”現象,為解決經費不足問題,紛紛向銀行貸款,結果高校貸款余額像滾雪球一樣,一年比一年大,成為沉重的負擔,這是很不正常的。公立高校的發展不應建立在依靠銀行貸款的基礎上,對于各地高校拖欠的銀行貸款,其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相應政府機構和財政部門視具體情況,以撥款方式逐步償還,并逐步增加經費撥款,保證高校辦學資金的需要。
與此同時,各地高校在辦學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應當將經費使用向會計實踐環節教學傾斜,以解會計學專業實踐環節教學經費緊張的燃眉之急。
3.4 優化師資隊伍
優秀的師資隊伍是實踐環節教學質量的可靠保證。從事實踐環節教學的教師與從事理論教學的教師相比,在任職條件上不僅不應有任何降低,反而應當有所提高。就是說,承擔實踐環節教學任務的教師,不僅應當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嚴謹的治學精神和寬厚的理論功底,而且應當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符合實踐環節教學任職條件的教師,不應當局限于一兩個人,一般應當達到會計學專業師資總人數的1/2左右,至少應當達到1/3以上,以保證實踐環節教學的師資需要。對于一時不具備條件的教師,可以進行培訓,即讓其到實際工作單位實踐鍛煉半年以上時間,并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繼續定期讓其到實際工作單位從事實踐和調研活動。
3.5 重視和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不僅僅是聯系幾個實際工作單位,從那里聘用幾個實踐型導師,派一部分學生去那里實習,而應作為會計本科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和系統工程,由培養單位和基地方面高度重視,密切合作,周密規劃,并進行必要的投資。在選取實踐教學基地時,不僅要考察備選企業的地理位置、經營規模、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而且要考察其高管人員和資深會計人員的理論功底和對于建設實踐教學基地的熱心和重視程度。被選中的實踐教學基地,應當單獨成立一套管理機構和領導班子,專門負責對實踐導師和實習學生的組織管理工作。
3.6 不僅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術,而且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具體地說,要做到以下幾點:
(1) 要理論聯系實際。就是說,在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時,要與其所學的會計理論知識結合起來,幫助其消化、吸收和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做到學用結合,融會貫通。
(2) 要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會計工作是企業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核算、監督、預測、決策、預算、控制等多項職能。因此,會計工作不是單純的技術工作,在工作過程中,要通過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活動,發現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判斷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并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在預測和決策過程中,要對若干備選方案進行測算、比較和分析,選擇最優方案;在預算和控制過程中,要通過預算將決策方案落到實處,并通過控制活動保證預算得以順利執行。因此,在實踐環節教學中,教師的工作不僅應當指導學生如何記賬、算賬和報賬,而且應當指導學生在記賬、算賬和報賬過程中,對經濟業務進行深入細致地檢查和分析,判斷經濟業務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并引導學生提出各種可行的解決方法,比較各種方法的優缺點,從中選擇最優的解決方法。
(3) 要訓練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思維。在實踐環節教學活動中,要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應當首先培養和訓練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思維能力。事物之間是密切聯系的,從事會計核算、會計監督和會計分析活動,不能局限于會計事項本身,就事論事,而應站在更高的角度,全面地、相互聯系地觀察和思考會計事項及影響會計事項的各項因素,分析會計事項及其影響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系,把握其本質特征。這就要求在會計實踐環節教學中,不僅要指導學生熟練掌握會計方法和操作技能,而且要指導學生拓寬知識面,綜合運用各種知識,進行創新性思考,從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3.7 要將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環節結合起來
大多數培養單位通常將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實習安排在畢業實習環節,為了充分利用實習時間,提高實習效果,培養單位還應將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結合起來,提倡、鼓勵學生以撰寫實用性論文或調研報告等形式作為畢業設計的主要內容。
當今時代,本科入學率大大提高,本科學生在校人數迅速增加,本科教育已經從英才型教育轉化為普及型教育。鑒于此,在畢業設計環節,一味要求畢業生撰寫理論性較強的學術論文是不現實的。如果硬是這樣要求,則可能會誘使部分學生在撰寫論文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學術不端行為,最終勞民傷財,一無所獲,而且嚴重影響和損害培養單位和學生個人的聲譽。如果鼓勵學生撰寫實用性論文或者以調研報告取代畢業論文,并邀請實踐教學基地的資深人員參加學生的畢業答辯,則會事半功倍,一舉多得:① 難度不大,學生只要努力就能夠達到要求;② 便于將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結合起來,學生可以結合實習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實踐知識和應用能力;③ 在撰寫實用性論文或調研報告過程中,學生要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方面,絲毫不遜色于學術論文。
3.8 建立嚴格的考核評價體系
科學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是會計實踐環節教學健全有效運行的可靠保證。沒有科學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實踐環節的教學就會缺少動力和壓力,不能保證教學質量。
會計實踐環節教學的考核評價體系應當由以下內容構成:
(1) 評價主體。會計實踐環節教學的評價應當包括培養單位內部評價和主管部門評價兩個層面,與此相適應,評價主體也應當是二元化的。培養單位內部評價主體主要是培養單位的教務處,或者由教務處牽頭,成立由有關部門和人員參加的評價委員會等類似機構。主管部門評價的評價主體,一般是主管部門分管高校教學的處室,或者由分管高校教學的處室牽頭,成立由有關部門和人員參加的評價委員會等類似機構。
(2) 評價對象。評價對象應當是會計本科生培養單位實踐教學環節的健全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具體應當包括實踐教學管理機構、實踐教學規章制度、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場所和設施、實踐教學時間、實踐教學師資、學生和用人單位滿意度等內容。
(3) 評價依據和評價標準。評價依據應當是由高校主管部門制定的“關于會計學專業本科階段實踐環節教學評價工作的有關規定”等類似文件。目前,尚無類似文件出臺,希望高校主管部門給予高度重視,盡快出臺此類文件,對會計學專業本科階段實踐環節教學的內容、范圍、模式、方法、成績考核、組織管理等內容加以規范。
評價標準可分為一般標準和具體標準。一般標準是會計實踐環節教學的原則性要求;具體標準是指根據評價對象的具體內容,對照評價依據和一般評價標準制定的具體評價標準,可采用“百分制”計分形式。
(4) 評價程序。會計實踐環節教學評價的基本程序可分為準備、調研與審查、分析與評價、告知與存檔和后續管理5個階段。
(5) 評價指標。評價指標應當分層次設計,并賦予相應的權重。一級評價指標包括實踐教學管理機構、實踐教學規章制度、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場所和設施、實踐教學時間、實踐教學師資、學生和用人單位滿意度等內容。每個一級評價指標下面可以設立二級評價指標,并賦予相應權重,依次類推。但評價指標的層次并不是越多越好,應當適可而止。
(6) 評價方法。評價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是指評價人員根據自身的知識、經驗和分析判斷能力,在對評價對象進行深入調查了解的基礎上,對照評價標準,對有關評價指標的內容進行分析評價,在此基礎上形成評價結論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法是指運用統計學和高等數學方法,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對評價對象中的有關指標進行計算和分析,并據以判斷有關指標正常與否來分析評價實踐環節教學情況的分析方法。
主要參考文獻
[1] 賈敬全. 會計學本科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 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164-166.
[2] 徐秋艷. 會計統計類(本科)專業全程實踐教學模式[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10):165-167.
(一)會計學課程實踐教學目標要結合人才培養目標,突出專業特色
工商管理類專業涉及專業種類多,行業多,崗位復雜,各崗位對人才的需求不同,因此,在會計學課程的實踐教學中,要結合各專業特色,針對不同專業對會計知識的需求程度,采用不同的實踐教學方法,進行恰當的教學。比如會計專業和市場營銷專業,會計專業在進行實踐教學時,就要側重于會計的流程,而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就更側重于進行資金的預算。其實質就是在培養過程中,對非會計專業的學生應側重于利用會計知識為其專業服務,培養的是一種理念。由此可見,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復雜性給會計學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增加了難度。但是,本著學科的特點,緊密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在實踐時,要兼顧管理類各專業科學性和藝術性特點,創設一定情景化的條件,還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實現學與用的有效融合。
(二)會計學課程實踐教學內容要注重系統性和開放性
會計學課程實踐教學一般包括會計專項技能訓練、會計綜合實訓和創新能力訓練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是層層遞進的關系。因此,各階段的實踐設計從項目和內容上要相互聯系,不可割裂。在實踐過程中,注重會計學與其他課程教學環節的相互滲透,實現優勢互補,從各方面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在專業實踐方面,一方面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在實習基地的建設方面,走“校企合作”的路線,拓寬學生的校外實踐渠道,讓學生在干中學,即扎扎實實的學到了知識,又實實在在的增強了實踐能力,且更情景化。比如,會計專業的學生進行會計崗位的實習,通過實訓熟悉會計業務,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進行市場營銷相關崗位實習時,可以通過具體的業務應用會計知識解決市場營銷問題,進行知識遷移,拓寬學生的視野。
(三)會計學課程實踐教學管理要進行跟蹤管理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各種問題,因此實踐教學管理體系的設計要保證能對影響實踐教學質量的全過程和各種因素進行全面、系統的管理,讓質量監控涵蓋每一個環節、部門、課程、教師和學生,落實在專業培養計劃、實驗實訓大綱、部門的工作職責、教師的崗位職責和學生的行為要求。其目的是保證實踐教學全過程能圍繞教學質量目標循序漸進地開展各項活動。
二、工商管理類專業會計學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建構
縱觀國內高校,會計學課程現行的實踐教學模式并沒有同步的提高工商管理類專業的教學質量,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會計學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是各高校的當務之急。高校應從本校工商管理類本科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出發,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會計學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由會計學課程實踐教學目標體系、會計學課程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及會計學課程實踐教學保障體系所構成。
(一)會計學課程實踐教學目標體系
會計學課程實踐教學涉及會計學課程相關教師的“如何教,教什么”和學生的“如何學,學什么”兩方面,因此,實踐教學目標也圍繞“教”與“學”展開。一方面,會計學教師應成為“雙師型”教師。會計學教師首先要改變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在先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深入企業實踐解決會計實務問題,著力提升自身素質,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把企業中與會計相關的問題納入課堂教學,針對不同專業采取不同的實踐教學方法,注重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實行學校與企業的雙軌教學機制;另一方面,學生應實現自主性學習。老師應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在各專業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專業提出不同問題,在老師的幫助下,結合會計知識解決本專業問題。學校在制定會計學課程具體實踐教學目標時,應結合工商管理類各專業特色和現代經濟社會發展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現實需求,區分會計專業和非會計專業對會計知識的需求程度,與企業各部門共同研究課程計劃,制定與企業發展需要緊密結合的、具有實踐性、創新性的人才培養方案,積極探索并不斷完善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最終達到以下目標:1.會計學理論知識認知目標。通過會計學課程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加深對會計基礎理論知識的再認識,加深對工商管理類各專業理論的理解,促進理論聯系實際。2.會計實務操作技能目標。通過參與課內、課外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熟練掌握會計實務的具體操作和技能,能夠讓會計專業的學生達到基本上崗要求,并且能熟知企業各部門之間的聯系,提高駕馭綜合知識的能力。3.各專業技術適應能力目標。對于非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通過參與會計實踐活動,可以更好的掌握工商管理類專業相關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在具體的工作中,應用會計知識的遷移加深對本專業工作內容的理解,增強競爭力,可以更好的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實踐教學內容應圍繞著實踐教學目標來開展。會計學課程實踐教學應包括基礎理論學習、基礎實驗(設置會計科目、設置憑證類別、出納單項業務、會計單項業務等)、綜合實驗(出納登記日記賬、會計登記總賬和明細賬、編制報表和仿真虛擬實驗)以及創新能力訓練(畢業實習、專業實習、畢業論文),對于實踐教學各個環節的配置應以學生能力培養、綜合素質提高為主線,按基礎知識認知、專業技能掌握和應用能力提高四個層次,由驗證到認知、由單一到綜合、由應用到創新,連慣性由淺入深地安排一體化、多層次、開放式的實踐教學體系。1.會計學的認知實踐教學活動。會計學原理是學生初步接觸會計的開始,有關會計的專業術語、基本原理和方法等內容,對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和抽象的,比如賬戶的結構、會計等式、借貸記賬法的原理以及“借”和“貸”的涵義等。大都是描述性的內容,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因此,根據會計實踐性強的特點,可以將生活中簡單的例子或一則小故事引入其中,進行會計的轉換。比如,可以用同學們日常的花銷來讓同學們理解單式記賬法和復式記賬法。2.會計操作技能實踐教學活動。會計的實踐性主要體現在會計是一門技術上,會計實踐有手工帳和電算化兩種,因此,在進行單項訓練和綜合訓練時也分為手工實驗和電算實驗。但是,不管是手工帳還是電算化,其原理都是一樣的,其實踐教學活動都分為設置賬戶、設置憑證類別、填制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和編制報表等。具體來說:①單項訓練。單項訓練屬于基礎訓練環節,主要讓學生們熟悉出納和會計的職責、出納和會計的業務流程、憑證的內容、填制憑證的方法和憑證的審核程序。②綜合訓練。綜合訓練要和單項訓練緊緊相連,填制準確無誤的憑證后,就要進行對賬、結賬、登記賬簿,進行成本計算,編制報表。③仿真虛擬實習。甘肅政法學院采用的網中網軟件可以很好的實現這一環節。從實習崗位的選擇到實習業務的單項和綜合訓練都很逼真,可以很好的提升學生的工作能力。3.會計創新活動。大學生的創新活動是提升就業能力的關鍵因素,從學校培養人才的角度來說,主要是暑期和寒假實習、學年論文的撰寫、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的設計。暑期和寒假實習以及畢業實習可采用集中實習方式,由帶隊老師負責到實習基地實習,也可以采用分散實習形式,學生自主安排實習,但不論是哪種實習方式,都要求學生一定要重視實踐內容,并由學校進行最終考核。學年論文以及畢業論文的撰寫則可以反映出學生的創新能力,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實踐工作感悟進行論文的撰寫,激發創造力。
key words: accounting; teaching reform; method research
[摘 要]經濟快速發展,使許多經濟管理、金融和貿易等與經濟相關的非會計專業越來越認識到會計學知識在培養高素質管理人才中的重要性,許多非會計專業都開設了會計學課程。但是,碩士論文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傳統的會計學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適應信息化的浪潮,對會計學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成為高校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課題,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分析了產生問題的原因并提出了相關的對策。
[關鍵詞] 會計學;教學改革;方法研究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作為一種核算技術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財務會計信息作為核心的價值信息已經受到除專業會計人員以外的各類經濟管理人才的廣泛重視。與此同時,作為高校學歷教育中的會計學課程也受到非會計專業學生的青睞。但是,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卻在教學目標定位、教學方法和手段、實踐教學等幾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碩士論文會計作為一種全球通用的商業語言和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活動,在企業管理和經濟決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對于財經類院校非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一定程度地掌握這門課程是必不可少的。
一、 會計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目前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定位模糊
對于非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會計學的目的應該是能夠讀懂報表、分析報表、運用報表。至于如何生成會計信息,則不屬于非會計專業學生應該關注的范疇。然而,在當前的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中,一些高校對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定位存在偏差。長期的應試教育思維及缺乏必要的教學質量考核體系,使得會計學的教學目標越來越多地等同于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的掌握。對教學對象所學專業的內容缺乏必要的了解。學生也一味地滿足于死記硬背某些結論,忽略了所學專業的特點,難以把握會計對各非會計專業的作用,從而導致在教學中無法將會計與特定的專業相聯系,只能就會計而論會計,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這顯然不是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的初衷和目的。
(二)教學內容缺乏特色
會計學教師組織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一般是教材,而目前已經出版的會計學教材基本上是會計專業教材的減縮本,其中會計業務的處理所占篇幅較大。過分注重會計信息處理過程的介紹,而涉及會計信息分析與利用的內容很少。如果非會計專業的學生使用這種教材,那么會計學課程教學內容的重心自然而然就放在了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及會計核算方法的詳細介紹上了。顯然,對于非會計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會計學這門課程時,其側重點不應是掌握如何進行會計核算,而是要學會對會計數據如何進行分析利用。因此其教學的重點當然應該是會計報表。而實際教學中會計報表內容只是粗略地提及,談不上詳細講解及其編制。學生對報表也只能是模糊不清,根本弄不清報表數據的來龍去脈,更談不上分析利用了。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比較落后
目前會計學課程的教學方法仍主要采用傳統的課堂講授方法,即按目錄從第一節講至最后一節,學生只能在規定的時間聽取老師事先確定的教學內容,只能是“你教什么,我就學什么”,沒有任何選擇余地。雖然近年來很多高校在會計學教學手段上進行了改革試點。使用了多媒體教學。然而,大多數教師所使用的多媒體教學,其實只是單一地運用ppt,由屏幕替代了板書,并不代表真正的多媒體技術。學生并不完全認同這種教學方式。而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案例教學法、網絡技術及相關軟件在教學中的應用卻很少涉及。這無疑降低了非會計專業學生學習會計的積極性。從因材施教來看,非會計專業教學應采用不同于專業會計的教學方法。
--> p>
(四)實驗教學環節薄弱
目前財經類高校普遍重視會計學專業的實驗教學,而在對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學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理性認識輕感性認識的教學誤區。在這種教學指導思想下,很多高校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學課程中根本沒有實驗教學這個環節。即使個別高校有會計實驗教學這個環節,分配的學時也是非常有限的。這就導致很多學過會計學的學生,根本沒見過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的實物。由于缺乏會計實驗的具體操作環節,非會計專業的學生只能通過想象來理解會計實務,這顯然使會計學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 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
針對目前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高校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以推動信息化條件下的會計學教學發展。
(一) 對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目標準確定位
教學目標的確定,不僅涉及人才培養的規格和模式,同時還決定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設置。對于非會計專業學生而言,學習會計學的目的與會計專業學生學習會計學的目的是不同的。前者是通過會計學課程的學習能讀懂這門商業語言。成為一個好的會計數據和會計信息的利用者,如同學習英語和計算機知識一樣,都是作為一個工具為以后的工作服務的。因此,會計學的整個教學過程都引導學生去站在一個管理者的角度來思考應該掌握哪些會計知識。后者是通過一系列的會計學課程的學習成為一個好的會計數據和會計信息的生產者。因此,非會計專業學生會計學教學目標應定位為:引導學生樹立會計思想和會計思維方式,了解會計信息是如何生成的,懂得利用會計信息化技術獲取會計信息,并能夠利用會計信息進行預測、決策,提高非會計專業畢業生的管理和決策能力。
(二) 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學教學內容應體現學生專業特色
非會計專業的會計教育目的并不是將學生培養成專門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而是培養懂會計、能運用會計信息為其專業服務的管理人才。因此,其教學內容應首先保證與教學目的的一致性,碩士論文同會計專業的學生有所區別。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該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在會計學的教學中加入適當的專題,將各專業的業務特點在會計上的反映做一個專門的介紹,例如,在給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講授會計學時,可重點突出對收入準則的講解等。這樣就突出了學生的專業特色,做到了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來說,在內容安排上應突出會計要素、會計報表和會計報表分析的內容。因為非會計人員看到的會計資料就是會計報表,會計報表是反映報表單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情況的重要工具。同時.還要增加會計內部控制的內容,使學生了解會計內部控制在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的重要性。考慮到當前的會計信息化應用的普及,應在會計學課程的教學中適當融入會計信息化的相關知識,使學生不僅了解傳統的會計信息生成系統,也了解現代的會計信息生成系統。
(三) 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
信息技術的發展要求對非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教育采取新的教學方法,將新的信息技術融入到會計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設計制作一些電視錄像片、計算機課件等,讓學生通過觀看了解掌握有關內容。例如對會計對象的介紹,既可以通過播放錄像片來介紹工業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也可以通過實地參觀。使得學生全面了解供、產、銷過程,這樣更容易理解會計學中的基本概念。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非會計專業學生管理和決策的實際能力,可適當采用案例教學法,通過學生對案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的討論和教師對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學生理解所學的會計知識,并從現實生活的案例中感受到會計就在身邊,從而對會計學學習產生興趣。當然,采用教學案例法并不是要放棄課堂講授這種教學方式,我們應以會計理論教學為主,會計案例法為輔。會計理論中穿插會計案例的目的只是為了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同時使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增強會計學的趣味性。此外,教師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網上答疑、質疑、討論等.及時解答學生的問題。教師還可以把教案、網絡課程錄像、會計軟件等放在服務器上,供學生隨時查列和使用,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效果。
(四) 加強信息化條件下的實驗教學
會計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十分密切的學科,因而會計學的實驗教學也顯得尤為重要和必不可少。非會計專業學生進行會計實驗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學會做賬,而在于熟悉各項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流程,從而學會利用會計信息。因此,在非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實驗中,教師應通過對實驗內容的合理設計,使學生能完整地體驗經濟業務的處理過程和結果,這樣才能使非會計專業的學生掌握從會計核算結果出發去判斷經濟業務的性質或效益的技巧。有條件的高校可購置會計模擬實驗軟件,在實踐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對會計軟件的操作,體驗會計的整個賬務處理流程,從而把所學的會計學知識貫穿起來。此外,學生也可利用網絡資源,登錄一些在線會計網站,免費體驗在線會計的方便與快捷,以了解信息技術條件下會計信息的產生過程,學會利用網絡會計信息。
三、 會計學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會計學是高等學校會計學專業的先導課程,也是將一名普通的大學生領入會計知識殿堂的入門課程或啟蒙課程,碩士論文該課程教學效果不僅對學生掌握本課程的知識具有重要的影響,而且對后續的會計學專業課程的學習,乃至對會計學專業學生的終身學習產生長遠的影響。該課程主要介紹會計基本理論
--> 、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即“三基”,內容抽象、專業術語多,核算復雜,規范性強、靈活性差,給教與學帶來很多困難,往往是教師硬著頭皮講,學生耐著性子聽,稍有疏忽,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與信心,課堂氣氛緊張、壓抑、沉悶,一節課下來,教師與學生都很累,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這種挑戰對教師而言,則是必須根據本課程的特點和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對如何加強和改進該課程的教學方法做出進一步的思考。課堂以多媒體手段和實物演示為主,配合師生互動的方法。
根據會計學課程的內容,結合應用型操作技能培養的需要,整理制作多媒體授課課件。首先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課下溫習已學過的,預習本節課要講的,以提問來督促,以檢查所布置的練習來達到效果。然后,以多媒體手段演示內容,講解清楚,有文字,有圖表,比較生動地將枯燥的會計內容表達出來。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使會計核算程序的講會計專業畢業論文解系統有效,學生反映效果良好。其次,實物演示以增強感性認識。基礎會計學中,科目、賬戶、借貸記賬法、賬簿、憑證等是最基本的概念。掌握運用借貸記賬法處理經濟事項的方法是要達到的主要要求,清楚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程序環節是基本的能力。為增強感性認識,購買相應的憑證、賬簿、報表等教學材料,并在教學中加以演示,以舉例和實物講解概念,直觀地增加理解和印象,提高了教學效果。另外手工和計算機模擬以增強動手能力。
為了加深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增強動手能力,編寫涉及基礎會計部分實習的實例,并嘗試在教學中期穿插模擬。讓學生模擬期初建賬、處理各種會計業務、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從而使學生對企業的整個會計業務流程能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同時指導學生進行計算機模擬會計核算。
參考文獻:
[1] 鐘紅英. 大學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研究[j].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08,(3).
[2] 李剛.談非會計專業的會計教學[j].會計之友:中旬刊,2008,(6).
一、課內實驗教學
課內實驗教學是指通過實驗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務,教師將實踐技能傳授給學生的教與學過程,它融合在日常專業課的教學之中,其目的是使學生認識和了解技能,并培養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專業素質。課內實驗教學是實踐和理論聯系最緊的交匯點,這一環節是實踐教學的開始,也是實踐教學的關鍵一環。
在課內實驗階段應大力提倡案例式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圍繞某教學案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方法對其進行分析、推理,提出解決方案。案例教學法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并通過課堂討論等學生主動參與的方式,使學生獲得實際動手能力,能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同時案例教學又能包含盡可能多的信息,激發學生發散式思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案例教學應融入各專業課的學習中,一般在會計實務操作的有關理論、程序內容結束,都應設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際財務案例。例如在成本會計學課程的教學中,可結合成本核算方法的介紹,穿插企業的案例,使學生理解方法的實際運用,并了解企業的成本管理狀況。
二、模擬綜合實訓
會計模擬綜合實訓是讓學生在模擬的會計工作環境下,運用會計實務的操作方法對虛擬企業的經濟業務進行處理的實踐教學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將教與學、學與用緊密結合起來,學生不但能獲得對會計學的感性認識,還能從中掌握會計人員進行實際操作的技巧。模擬綜合實訓是建立在掌握基本理論方法之上的技能訓練,是通過較集中的訓練使學生達到熟練掌握專業技能的目的,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模擬綜合實訓包括會計綜合業務實訓、會計軟件應用實訓、成本會計業務訓練、公司理財技能訓練、管理會計業務訓練、審計業務訓練等會計專業技能訓練。教師在此階段,主要起提示作用,向學生介紹模擬實習的目的、要求和任務,解說實習的操作過程。
為了較好的開展會計模擬綜合實訓,應該在校內建立會計的模擬實驗室。會計模擬實驗室的硬件構建要盡量做到仿真,包括實驗室的布局、實驗數據貼近實際。應建立以企業生產經營基本業務為基礎的核算體系,通過一整套真實的會計憑證、賬簿、報表,模擬企業會計實務處理以及相關的財務管理、審計等實務流程。同時軟件建設要盡量做到突出會計流程中各崗位操作要領與技巧,而不是企業財務軟件的流程演示。使學生在模擬實驗過程中,如同置身企業的真實業務環境中,達到鞏固理論知識,鍛煉實戰應用能力的目的。
三、校外專業實習
校外專業實習是一種直接讓學生到企業單位參加會計實務工作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校外專業實習屬于綜合性實習,其實習內容涉及廣,包括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審計、稅收等諸方面的業務,實習目的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鍛煉和培養。具體做法是由學校統一制訂實綱和要求,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持學校介紹信聯系實習單位,完成大綱要求的實習任務,回校后提交有關實習材料及實習報告,由學校組織統一考核確定成績。為了保證校外專業實習的質量,高校應挖掘潛力,廣泛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聘請企業相關人員擔任實習導師,全程督導學生的實習過程,保障實習效果。
我校會計系安排了三次校外專業實習,分別在第一、二、三學年后的小學期進行,由于不同階段學生掌握的專業知識程度不同,對各階段的實習要求也不一樣。例如第一階段學生剛初步接觸了基礎會計學知識,因此這一階段的實習目的是使學生在了解實習單位組織形式、經營特點、生產規模等內容的基礎上,側重了解會計主體各個職能部門與會計核算、財務管理之間的關系。第二階段的實習是學生在學習了相關會計理論及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目的在于通過實習了解會計理論與方法在實際工作單位的應用,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提高實際操作動手能力。第三階段的實習是在學生已經基本學完會計專業課程的基礎上進行,因此要求學生通過實習對所學的專業課程有一個完整的實踐認識,在實踐中鍛煉會計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業務素質,為學生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以及畢業論文寫作奠定實踐基礎。
一、從會計的價值談起
從社會角度來看,會計究竟能夠發揮什么樣的作用?換個角度,會計對這個社會獨特的價值究竟是什么?為什么社會幾乎每個單位、每個組織都設立了會計崗位?如果以1494年盧卡?帕喬利出版《算術、幾何、比與比例概要》作為現代會計的起點,它的歷史也已經超過500年;一些史學家甚至認為會計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人類社會的早期,“腓尼基人創造字母就是為了會計”(Woolf, A. H.,1912)。人們自然要關注的是:為什么會計歷經萬世而不衰?它的不可替代的價值是什么?
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一個重要區別在于:社會科學所關注的很多現象,無法通過實驗室來精確地檢驗。正因為如此,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猜想。通過猜想構建相應的理論,解釋相關的社會現象。理論的優勢就在于其解釋力的高低。從波普爾的樸素證偽主義, 到拉卡多斯的精致證偽主義,就是強調理論解釋力的作用。換言之, 一種新理論提出后, 因為它對現象的解釋能力高過已有理論, 而逐漸得到認可,并取代原有的理論。
傳統的會計研究,是以相對比較發達的商品經濟環境為研究對象,討論會計的產生、發展以及其對環境的促進作用。如Littleton 在《20世紀之前會計的演變》一書中,將主要研究目光鎖定到意大利復式簿記產生的環境下,認為對復雜商業經濟活動報告的需求,促生了復式簿記。遵從這一思路,大部分關于會計產生與發展的學術研究,都將會計定位在事后反映經濟活動的角度。目前主要的會計準則制定者都持這一觀點。比如,2006年我國新修訂的會計準則第21條就明確規定:財務報告應當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又如,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的概念結構公告對財務報告目標的討論,也持類似觀點:財務報告應當能夠為投資者提供對他們的決策有用的信息。同樣,主流的財務會計教科書、絕大部分會計理論研究的著作,都從會計事后反映這一定位入手來介紹財務會計方法、討論相應的會計理論問題。 這種觀點還通過大量的上市公司年報得以反復強化。在任意一份年報中,你都會發現其審計報告中有一個標準化的陳述“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報告主體某一時代的財務狀況、某一期間的經營成果與現金流量”。
既然會計被定位在反映報告主體的經濟活動,當經濟活動相對不發達,會計被忽視(這里不包括會計史學家的著作),就是正常的了。按照這種邏輯,會計職業應當是一個“新生事物”,是市場經濟產生前后的事情。但會計史研究者們對會計的討論,又是從史前人類開始的(參見郭道揚教授《會計史研究》的相關論述)。這二者之間的差異,除了觀察角度的不同外,還涉及到對會計認定上的差異。如果以復式簿記方法作為會計的標志,那么,毫無疑問,14世紀之前,任何經濟活動都應當沒有會計的身影在其中。但如果從會計的社會價值與功用角度來討論,那么,對會計的認定就可以上溯到人類社會早期。
二、經濟學達爾文主義:新的解釋工具
人類社會在漫漫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先后產生過很多職業,其中一些經受了歷史的選擇,存活下來,比如教師職業,從孔子、甚至更遠古時期開始,直到現在,仍然存在,并且,在可預見的未來,它還仍然具有生命力;也有很多職業因為不能適應社會變遷的考驗而被淘汰,比如報紙印刷排版工人就被計算機排版系統所取代、電報電話業務員被日益普及的通訊業淘汰;公交車售票員這一一度令人艷羨的職業,被一個簡單的自動投幣箱而取代;一些特定科目的教師如上個世紀60、70年代大學中普遍開辦的國民經濟計劃專業以及相應的教師,因為中國市場經濟改變而逐漸失去其存在的空間;當然,社會也產生了很多全新的職業,如資本市場的出現、互聯網的應用和普及,催生了很多全新的職業。
那么,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職業更替之間的內在規律是什么?
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思想,來自于他對自然界的觀察。1950年, Alchian在題為“不確定性、進化與經濟理論”的論文中,嘗試用達爾文的思想來解釋企業生存的競爭與選擇,由此確立了經濟學達爾文思想。按照經濟學達爾文思想,企業之間的相互競爭,就相當于是自然選擇的過程;為了求得最大限度的生存機會,企業必須學習、選擇最有效的方法或機制;盡管我們無法知道什么方法是最有效的,但可以通過成功的企業都采納的方法這一事實, 來推斷出這些方法至少都是適用當時經濟環境的需要、有效的。
因此,可將這一思想應用到對會計產生、發展的解釋上。我們無法像自然科學的實驗環境那樣,借助嚴密的實驗設計來證明會計對企業成功運營的具體作用與貢獻,但可以從所有企業都一定設有會計部門這一事實,推斷出會計對企業生存是不可或缺的。很顯然,如果將會計僅僅定位于一種事后反映報告主體的經濟活動,將不足以解釋為什么所有組織――甚至包括佛教寺廟――都設有會計。
如果將經濟學達爾文主義所應用的范圍再擴大一點,用來解釋人類社會的發展,那么,同樣可以觀察到人類社會的競爭與選擇,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適者生存”的思想。比如,教師這個職業能夠生存,因為它符合人類發展的需要:人類在幼年、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 教師的存在,能夠極大地降低人類社會學習的成本。而某些特定內容(如長期盛行于計劃經濟環境下的國民經濟計劃專業或早期的無線電專業), 因為我國經濟環境在過去二十年的飛速發展,使得這些類型的專業不能適應環境的要求,從而被逐漸淘汰(如國民經濟計劃專業)或取代(如電子信息工程取代了無線電專業)。
基于社會學的達爾文思想,給會計研究提出的問題是:在人類社會初期,人類生存條件惡劣、物資極度短缺。早期人類的任何多余“動作”(包括所謂今天界定的白領職業),都有可能會導致小到個人、大到群體的毀滅。為什么早期人類要“刻木”、“結繩”,并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文字與數字?文字和數字對早期人類的作用,究竟在哪兒?它們與會計的關系又是什么?這些問題都有待學者進一步的研究。
三、會計的價值:再認識
基于社會演進的達爾文思想,需要關注兩個角度的問題:一方面,僅僅從事后反映經濟活動的真實性,不能合理地解釋為什么會計存在于這個社會一切組織當中,甚至包括家庭;另一方面,人類社會早期發明文字和數字的舉動無法解釋。
會計的價值究竟是什么?為什么每個組織都有會計存在?對那些非盈利組織而言,會計存在的價值是什么?既然會計存在于所有組織當中(小到家庭,大到國家乃至虛擬的聯合國,除盈利性企業外,還包括非盈利的機構,甚至上海紅十字會因為一張超額發票,都引起社會對該組織的非議),那么,可以推測認為,會計在人類社會初期就已經存在了。問題是:在人類社會初期,物資匱乏,每個人都面臨生存壓力,會計的生存空間又何在?
筆者的猜測是:會計是人類發明的、服務于信任的低成本工具。基本邏輯思路是:
――人類社會之初,生產能力極度低下;每個人都要竭盡全力,以求生存。
――早期人類社會所面臨的惡劣環境,迫使人們必須要“抱團取暖”,以共同抵御來自自然界的威脅。
――人們在相互交往中逐漸發現, 人類彼此都是自利的經濟人,都在設法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或者,爭取最大的自我生存機會與空間,在此過程中可能會損害到別人的利益;由此,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就成為群居的人所必須面對、且要設法解決的問題。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史,即可發現人類社會在不斷找尋信任的方式,包括通過通婚、交換人質、財產抵押等方式來強化信任。盡管戰爭充斥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但追逐財富、關注財產的公平分配,仍然是人類社會所面對的主要問題。為了解決經濟層面的信任,就需要一種經濟上有效的方法,這種經濟上有效,既包括成本―效益對比有效(即該方法付諸使用所產生的效益,應當要高過這一方法本身的成本),也包括方法的適用性是否廣,是否能滿足不同規模、不同性質、不同地區組織的需要。
――如果將視野再稍稍收窄,僅僅關注人類歷史中的經濟交往。由于每個人在一定意義上都是經濟動物,都在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因此,如何在經濟層面信任他人,也取信于人,是人類社會初期必須要設法解決的問題。
――由于缺乏充足的歷史資料,也缺乏對人類在生產力極度低下環境下的生存方式選擇的具體體驗與體會,我們無法具體考證早期人類社會究竟發明了多少種方法來解決信任問題。但可以想象、同時歷史資料也表明,人類社會早期創設了多種方法,試圖來解決信任問題,如用人(婚姻、血緣關系等)、用物、用組織內部牽制等。當然,會計一定是其中之一,并且是較早出現的方法。很多歷史資料表明,在人類社會初期生產能力極度低下、社會供給嚴重匱乏的情況下,人們發明文字、數字等現代文明賴以存在的基礎,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記錄當時有限且寶貴的財產,從而達到人與人相互信任的目的。比如,史學家認為,早期兩河流域發明文字,不是為了向后人彰顯統治者的“豐功偉績”,而是一種會計解決方案,用來記錄神廟中的各項財產。
――任何一種方法,都存在效益與成本對比。那些最終能夠經受生存檢驗、得以存活下來的方法,應當是成本效益比占優的方法。我們無法清楚、明確地給出每種方法的成本、效益情況,但從事后的生存狀態可以推測:會計幾乎存在于每一個組織中,這就是一個直接的證據,表明會計作為一種信任機制,不僅成本效益比占優,且適應性廣,能夠適應不同規模、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企業的需求。
將會計的價值定位在低成本信任機制角度,可以較好地解釋為什么會計存在于一切單位或組織之中,同時,也可以用來解釋社會經濟發展與會計方法變更。基于科斯的交易成本思想,以及達爾文經濟學進化論,可以發現,包括信任成本在內的交易成本,是企業競爭與優勝劣汰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某個組織或企業采用了成本更低的信任方法,就能夠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存活、發展并壯大起來。這可以用來說明:為什么世界500強,都是從家族企業起步的(不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國的國有企業);為什么所有企業都一定要設立會計崗位。除了會計職業產生與演化外,會計方法的演變,也能夠得到更好的解釋。早期人類社會的經濟交往非常簡單,人類社會早期“刻木記事”與“結繩記事”等行為,作為一種輔助記憶的方法,可以幫助當時的人們記憶并提高信任度;隨著經濟活動愈加復雜,人們就需要相對更加復雜的方法如復式簿記等,來幫助更好地對經濟往來進行分類;當企業內部的會計崗位不能滿足社會的信任需求、社會經濟交往會受到可能的負面約束之后,人們又發明了審計職業,試圖借助一種獨立性,來提高會計系統的信任功能。如,關于公允價值的研究和討論,就不應該僅僅限于技術方法是否可行或應當采用,而要從該方法所能夠影響的各利益主體及其利益關系來討論。實際上,會計本身就充滿了估計與判斷,公允價值的應用本身所包含的估計、判斷成份,并不是其能否采用的主要因素。
四、會計研究的邊界
現代科學研究的一個特征是學科分類越來越細致。在經濟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誕生之后,又衍生出多個二級學科如金融、財政、統計等。學科越來越細,學科之間的界限也越來越多。會計學科從早期主要是數學著作的一部分(如帕喬利的《算術、幾何、比與比例集成》、斯蒂文的《數學慣例法》),逐漸獨立出來,成為大學里一個專門學科;隨著會計從業人數不斷增加,會計學科的從業人口也在不斷膨脹。但會計學科無論在研究上,還是教學上,以及會計畢業生未來工作取向上,有形或無形地都存在一個默認的邊界。依照筆者的理解,從研究角度看,會計學科的界限至少應當有以下兩個不同的判定標志。
一是研究內容。區別一個學科與另一個學科的,主要標志之一就是內容。會計學科的傳統內容應當是與財務報表直接或間接相關的,超出這個內容,就有可能被懷疑是會計之外的東西了。如早期實證會計興起之初,就有學者認為,財務數據影響人的行為,不應該是會計的研究范疇(Christensen, 1983);到現在,很多會計學博士生的研究話題,若在傳統的會計研究范式中,仍然不被認可是會計的一部分,如公司治理、政治關系、大股東性質、估價波動等話題。
二是研究方法。按照 Kuhn 的科學革命理論的描述,任何一個常態科學,都有既定的研究范式和相應的研究方法;一個新的研究范式的提出或一個新的研究方法的產生,初期都會被認為是“離經叛道”。 這時,一些新的課題也就不可能被認可是會計的內容。
按照這種討論,目前大學里的很多會計學博士論文,都經常面臨是否存在“跨界”的疑問;同樣,在一些新興的學術刊物上所刊發的論文,也有跨界的嫌疑。如Ball and Brown (1968) 研究會計信息的市場反應,就被美國會計學會會刊 The Accounting Review退稿,認為這不是會計的范疇;當時的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在刊登這篇論文以及其他一系列被當時主流會計學刊不認可的論文之后,從中脫穎而出,逐漸成為美國非常重要的會計學術刊物;討論會計信息與股票價格的關系以及資本市場能否有效識別會計信息質量等話題,也成為當時會計學界的主流話題。會計學科的邊界擴大了。
在美國三大刊物中,第三本學術刊物是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這本刊物同樣也擴大了會計學科的邊界。
五、拓展會計邊界,打造會計帝國
當年經濟學理論發展相對成熟后,出現了“經濟學帝國主義”的說法。按照張五常的介紹,早期薩繆爾森曾經說過經濟學是社會科學的皇后;1955年,加里?貝克爾在芝加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其學位論文《種族歧視的經濟分析》,被認為是經濟學“攻城掠地”的標志;此后,經濟分析方法廣泛用于包括政治學、社會學、法律等領域。Journal of Law and Ecnomics 于1958年創立;1960年,Coase 的 “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公開發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法律的架構,讓經濟學成為現代法學的基礎之一。
總體而言,經濟學“攻城掠地”、打造經濟學帝國的方式主要包括:研究人的行為并提出若干關于人的行為的假設,它們可以用于幾乎一切社會科學,因為,社會科學最終都是關于人的科學,都無法回避經濟人等理論;采用可驗證的研究范式,使得研究過程能夠更加規范、科學,社會科學的爭論也更集中。
過去的四十年,會計學研究深受“經濟學帝國主義”影響,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話題、理論的應用等,無不體現了經濟學的影響。但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會計學很早就是輸出者,會計學的基本理念早就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經濟學研究了。
不難知道,會計學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收入-成本=利潤”;這種成本效益分析, 幾乎貫穿著人類所有活動的始終。人們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行為、決策選擇,主要考慮因素之一就是成本效益對比。著名的科斯定理,其核心概念就是成本。只不過,科斯把成本概念應用到市場分析,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并成為經濟學的核心概念。假如當年科斯選擇執教于芝加哥大學會計系,那么,我們會不會認為科斯的相關理論就是會計領域的話題?
除了上述這種成本效益分析思路可以廣泛應用于所有社會科學領域外,本文所說的會計帝國主義,還與會計的核心價值有關。按照上文的討論,會計是一種低成本的信任工具,旨在用于解決人類社會的信任問題。很顯然,信任問題也貫穿于人類社會的發展全過程。人們之所以制定法律、建立各種規章制度,都是直接或間接地與信任成本有關;微觀層面,企業競爭在相當程度上就是交易成本的競爭;交易成本可以進一步分解為信息搜尋成本與信任成本。一方面,在網絡日趨發達的現代社會,信息搜尋成本會逐步降低; 同時,由于社會流動性加劇、頻率加快,導致信任成本漸趨提高,信任成本在交易成本中的比重越來越高。可以說,以信任成本為主的交易成本,將是微觀層面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如果這種分析能夠成立,那么,可以認為:會計必將成為未來微觀層面的核心話題。
按照本文的邏輯,會計的產生與人類尋找有效的信任工具有關,那么,可以進而將人類社會的發展或變遷與會計聯系起來,討論會計在人類社會變遷中的角色與作用。是否可以大膽地假設:在遠古人類族群社會,若給定其他條件相同,在導致少數幾個族群更加發達、另外一些族群相對衰落的原因中,會計方法應當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樣,會計學與人類學相結合,就會出現一個諸如會計人類學的研究話題。
思辨能夠為科學的發展提供一些方向性變革,但把這種設想落到實處、讓其成為科學研究,而不是詭辯與空談,還需要真正的科學研究。凡是科學研究,應當關注現象、方向、研究設計的嚴謹性與可重復性等。這才是會計帝國建設者們下一步應當要付諸行動的方向。
[本文系廈門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20100221095)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郭道揚:《會計史研究:歷史?現時?未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年版。
[2]索科洛夫(前蘇聯)著、陳亞民等譯:《會計發展史》,中國商業出版社1990年版。
[3]張五常:《經濟學帝國主義》,2005年3月3日,轉引自blog. sina. com. cn/s/blog_47841af7010003bf. html~type=v5_one&
一級學科;學術評價按照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屬于會計學科的本科專業至少有會計學、財務管理和審計學三個專業,歸屬于工商管理專業類。其中,會計學專業設置最早,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部分高校就設置了會計學本科專業,其后不久,少數高校還一度招收了會計學專業的研究生;財務管理和審計學專業可以說是從原會計學專業中衍生、獨立出來的新專業。財務管理專業于1998年進入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審計學專業則于1998年作為試點專業進入該目錄,到2012年才正式進入該目錄。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中,會計學是“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之下的一個二級學科;盡管財務管理學和審計學在該目錄中尚不是獨立的二級學科(專業),但許多高校已經在國家允許的范圍內自行設置了財務管理學(有的高校命名為“財務學”)二級學科(專業),并招收普通碩士或博士研究生(審計學也可以獨立設置為二級學科,但目前尚不多見)。此外,在該目錄中,會計和審計研究生均被設置為專業碩士學位。會計學術研究、會計學科和會計教育三者是緊密聯系、相互影響的關系。會計學術研究和會計學科的設置直接服務于會計教育;會計學術研究的成果、水平、質量、風氣、活躍程度,以及會計學科設置的合理性,也會直接影響到會計教育的水平。反過來說,由于會計教育中的教師和學生是會計學術研究的主體,所以提高會計教育的質量理應成為會計學術研究最主要的動力;會計學科設置也會成為會計學術研究的制約因素。會計教育的規模、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以及會計學術研究的水準,都是會計學科設置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本文重點從我國當前會計學術研究的導向以及會計學科設置的角度,論述了會計學科面臨的發展瓶頸,以及對會計教育造成的不良影響。
一、會計學術研究的不良導向及其危害
(一)會計學術研究的不良導向
近年來,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所從事的會計學術研究形成了一種非常奇特的現象:將會計研究劃分為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兩種類型,而且基本上將實證研究等同于會計學術研究,同時對會計實證研究的理解和實際操作往往又非常狹隘。當前會計實證研究的基本做法是:利用一些公開的文獻數據,參考一些英美國家的外文期刊,運用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工具,通過相關分析或回歸分析來檢驗事先提出的假設。但是這些假設的理論依據及演繹推理過程常常十分薄弱,而且工具運用得并不嫻熟。也就是說,時下流行的會計實證研究已經形成了比較固定的模式,從形式上看具有數理化、數量化、模型化、科學化、多學科交叉性等明顯特征,比較符合目前高等學校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積極推進高校國際化的潮流。在這種背景下,具有前述特征的會計實證研究幾乎變成了會計學術研究的代名詞。而除這類會計實證研究以外的會計研究類型往往被籠統地稱為規范研究。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的分類一度在經濟學中非常流行。20世紀50年代,經濟學界興起經濟解釋思潮,試圖將經濟學改造成像物理學一樣的實證科學,其研究類型當然首先是采用研究“是什么”及“為什么”的實證研究;“應該是什么”及“如何做”的研究被稱為規范研究,并因其不符合經濟學所追求的實證科學目標要求而受到排斥。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會計學界追隨經濟學的這種發展趨勢,將這一分類應用于會計學,并將實證研究作為正宗研究類型和研究方法,規范研究也受到相當程度的排斥和抑制。事實上,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的分類并不符合會計學作為一門技術性很強的應用性社會科學的學科特征,因為作為一門工程性質的社會科學,規范研究必然是其最重要的研究類型。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會計學界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提升高校國際化的進程中受到了美英會計實證研究模式的深刻影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將會計實證研究搞得更加模式化、更加極端了。目前,我國普通高校的會計學博士生及學術型研究生所做的研究幾乎都是實證研究,這些論文往往局限于資本市場等比較狹窄的領域,對于政府會計、管理會計、會計信息化等不太適合實證研究的專題則很少涉及。高校為了使得博士生和學術型研究生盡快掌握會計實證研究的技巧和方法,不但成倍增加“計量”課程、削減會計類課程,而且舉辦的校內外會計學術講座也幾乎都是“實證”風格的。學術型研究生對于大量來自于會計理論及實踐的會計問題視而不見,因為其難以寫成實證研究樣式的論文而不再感興趣,或者由于知識結構所限只能去寫實證研究類論文。在這種氛圍之下,會計實證研究的課題設計也更容易申請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師對于寫非實證研究類的會計論文沒有積極性,因為寫了也難以在被認可的雜志上發表。
(二)會計學術研究不良導向的危害
不可否認,開展一定程度的嚴謹的實證研究對于會計學科的發展是有益的,它有利于會計學與經濟學等解釋性學科的交叉聯系,從而開拓會計研究的新視野。但是,盲目推崇會計實證研究,不理性地任意拔高實證研究的地位、作用和意義,甚至將其視為會計學術研究的“正宗”或全部,則是很有害的。首先,盡管會計實證研究也進行一定程度的經驗研究,但由于受其總體研究目的所限,更由于其形成的模式化狀態,此類研究往往缺乏通過運用調查研究、案例研究、試驗研究等多種手段對會計實踐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從而無法滿足解決會計實踐問題、健全會計(包括管理會計和審計)制度及發展會計理論的需要。其次,由于受到研究目的及定量研究方法的限制,會計實證研究熱衷聚焦于資本市場等比較狹窄的領域,對會計學的許多分支學科和邊緣學科(如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管理會計、會計史及會計思想史、法務會計、國民經濟核算等)缺乏應有的關注。再次,會計理論通常表現為用于指導、評價會計實踐及其結果的建設性理論,在會計理論指導下形成的會計準則、制度、方案、對策,通常表現為定性假設而非定量假設,而這種理論和假設往往難以納入以定量研究為特征的實證研究模式。因此,該類研究通常表現為與會計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相脫節。最后,由于社會科學概念操作化本身固有的局限性,更由于會計研究工作者自身統計技術以及嚴謹性的欠缺,大量會計實證研究的研究假設缺乏比較成功的操作化過程(如對有關概念未經嚴格的定義、武斷地以某一單一指標代表內涵豐富的抽象概念、相同概念或指標采用不可比的計量方法等)。因此,會計實證研究往往在經驗層面上就缺乏可比性,也難以取得共識,而且相當多的此類研究中的研究假設缺乏明確的理論檢驗對象,其理論意義也就變得含糊不清。
二、會計學科未能實現有效整合且學科設置層次有待提升
(一)會計學科未能實現有效整合
會計學術研究之所以走上與自身的學科性質并不相匹配、進行會計理論與實踐比較脫節的會計實證研究的道路,與會計學科未能實現有效整合且受到強勢學科的擠壓有密切的關系。自盧卡∙帕喬利于1494年發表《簿記論》起,會計學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了。20世紀50年代,會計學正式分化為財務會計學和管理會計學兩大分支。眾多的會計分支學科(如成本會計學、稅務會計學、國際會計學、環境會計學、人力資源會計學、銀行會計學等)也在此后陸續形成,但這些分支學科卻被人們有意無意地納入財務會計學或管理會計學兩個分支。更令人遺憾的是,會計學分化為財務會計學和管理會計學兩大分支后,放棄了會計學長期以來的形成的原則和理論框架,從而使會計學失去了共同的理論基礎和學科基礎。財務會計學主要采用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及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的概念框架,放棄了傳統會計學的原則和理論架構,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然而其概念框架卻陷入了難以克服的理論困境之中;而管理會計學雖然是一個多學科形成的交叉學科,卻與理論框架獨立的財務會計學并列為會計學的兩大分支。由于缺乏共同的理論基礎和學科基礎,將其他已經有所發展的會計分支學科硬性納入財務會計學或管理會計學框架的做法,在相當程度上阻礙了這些學科的發展。另外,從會計學中分化、衍生出來的財務管理、審計學,以及法務會計學、國民經濟核算等會計邊緣學科,長期以來也未能在理論上實現與狹義會計學的有效整合(曹偉,2015)。因此可以說,整個會計學科體系處于支離破碎的狀態。20世紀50年代,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經濟學界興起經濟解釋和實證研究的思潮,試圖將經濟學改造成像物理學一樣的經驗科學。196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設立,可以認為這是對于經濟學科學化努力的一種肯定。在這種背景之下,經濟學無疑成為社會科學中的顯性強勢學科。20世紀50年代以前,會計學尚未受到經濟學實證思潮的影響,長期以來會計研究者從會計實務和會計實踐出發,探索會計自身的發展規律,歸納總結出會計學的基本理論架構,并將會計學與相關學科交叉融合,不斷開拓會計學發展的新局面。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以芝加哥大學為代表的美國會計學術界,追隨經濟學的新的發展趨勢,將會計研究納入經濟學的研究體系中,逐步將實證研究作為自己的重要研究類型和研究方法,此外的研究方式一般被認為屬于規范研究,進而受到排斥和抑制。20世紀七八十年代會計實證研究在美國迎來全盛時期,進入20世紀90年代,會計學術界開始對實證研究進行反思。但是,實證研究范式目前仍然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的會計學術研究中占據重要地位。可以合理地推斷,在美國的普通高校中,會計學這種實用性學科,受到經濟學這種強勢的基礎性學科的強烈挑戰。高校會計學的研究人員為了爭取更好的發展空間,主動將會計學納入經濟學的羽翼之下,使會計研究更多地成了經濟學研究的附屬品。但是美國是一個價值多元的國家,其高校也是高度自治和價值多元的,因此,實證研究以外的會計研究仍然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二)會計學科設置層次有待提升
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幾乎全部是公立大學,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在學科設置方面執行國家教育部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規定,高校自行設置學科的自微乎其微。在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與原國家教育委員會《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之前,會計學屬于經濟學門類之下的一個專業,從學士、碩士到博士學位及博士后制度均設置齊全,當時還沒有設置財務管理及審計學專業,會計學、財務管理及審計學的人才培養均通過會計學專業進行,并授予經濟學學位。1997年的學科、專業目錄中增設了管理學學科門類,會計學成為管理學門類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之下的一個二級學科。2009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設置與管理辦法》規定:學科門類和一級學科是國家進行學位授權審核與學科管理、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學位授予與人才培養工作的基本依據,二級學科是學位授予單位實施人才培養的參考依據(第三條)。從此國家教育管理部門開始突出一級學科的作用,并按照一級學科對普通高校進行學科評估(此前是更突出二級學科的作用,并按照二級學科進行學科評估)。應當看到,會計學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具有很強的基礎性特征,屬于社會科學中的一個基礎性學科,其發揮的作用已經遠遠超出了工商管理的范疇;另外,只要有受托責任關系及其相應的會計活動,就需要相應的審計活動作為保障,因此審計的意義也早已超出了工商管理,財務管理也是如此。盡管這三個專業具有分立的必要性,但是三者相互依存、密切聯系,有共同服務于相同目標的一面,若不以宏觀綜合的視角看待和管理這三個專業,很容易畫地為牢、人為割斷聯系,從而難以實現三者共同的目標。在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對學科的評價和管理開始采取突出一級學科、淡化二級學科的背景下,各普通高校也開始按照學科門類及一級學科劃定自己的核心期刊范圍,并對核心期刊進行分級,以此作為對論文科研成果質量評價的依據。普通高校擬定的人文社科類核心期刊大多以SSCI以及教育部與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聯合推出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為依據。CSSCI收錄的期刊主要由中國社科院及省級地方社科院、各高校學報、國家級專業學會主辦的期刊組成。該期刊目錄很難照顧到技術性和專業性較強的學科,會計學和審計學各自只有一本期刊入圍就是例證。高校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等專業的教師和研究生為了能夠在學校認可的更高層次期刊上,紛紛轉向與會計理論、實踐、教學比較脫節的、與經濟學聯系更緊密的、逐步模式化的實證研究。這種局面的形成固然存在多方面原因,然而會計類學科設置層次低、自身缺乏話語權,則是其中不容忽視的兩個重要因素。
三、會計教育面臨嚴峻挑戰
由于社會和市場需求旺盛,就業門路寬廣,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都是很熱門的專業,辦學高校多、學生多、生源好、教師多是這三個專業的重要特點。會計類專業辦學層次齊全,本、碩、博都有,其中,碩士層次又分為學術型碩士和專業碩士兩種類型,有條件的高校學術型碩士開始采取碩博連讀的方式,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生的學術水平和培養質量;專業碩士不被鼓勵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后直接到實務部門就業。普通高校師資主要有兩個來源渠道:一是國內外博士畢業生(也有少數優秀的學術型碩士畢業生);二是從國外高校教師中引進(會計類師資主要來自美英國家或擅長在美英國家期刊的英語系國家或地區)。近年來,會計學術界本來就存在對于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的片面認識,而在按照期刊大類進行分級評價論文質量的制度背景之下,經過有關利益主體的博弈,最后在會計學術圈形成了一種比較穩固的均衡狀態,即會計學術研究只有做“會計實證研究”才能更好地生存。在這種學術評價制度和學術氛圍之下培養的博士生和學術型碩士生,由于將大量時間用于“計量”課程,滿足于依據一些現成數據及外文資料制作實證研究樣式的,對于會計、財務管理及審計的專業知識缺乏系統的學習和深入的研究。這些學生又成為將來國家最重要的會計學術力量和師資來源,他們作為教師又將同樣的學習和研究方式傳遞給未來的學生。當今社會,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金融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日新月異,由此產生的會計、財務管理及審計方面的問題異常復雜、難解,不管是在政府監管層面,還是在社會和組織的管理層面,都對善于解決復雜問題的高端財、會、審人才有著強烈的需求。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我國將由制造型大國轉型為創新型和金融型大國,不管是宏觀的經濟管理還是微觀的企業管理,難度都將成倍增加。財務管理作為金融管理和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將被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從目前我國普通高校的師資狀況、教學狀況和博士生的論文狀況來看,會計教育不容樂觀。先不說財務管理、成本管理、管理會計方面的人才能否滿足企業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需要,就拿具有基礎性、規范性、法規性的財務會計來說,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采取了與國際會計準則持續趨同的政策,而后者不僅不斷公布新準則、修改舊準則,而且越來越復雜化。而研究生由于熱衷于實證研究,對實證研究以外包括會計準則在內的其他領域缺乏足夠的關注和研究,因此對于國際會計準則中的一些關鍵概念(如資產負債觀、公允價值、資本保全、決策有用性等)存在似是而非的理解,對于會計準則與社會經濟環境的關系缺乏清晰的認識。這樣勢必影響國際會計準則在我國的正確運用,而會計準則則是資本市場健康運行和企業財務評價的重要基礎。
四、關于會計學科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對會計學科進行理論整合,充分認識會計學作為社會科學基礎學科的地位20世紀50年代以后會計學分為財務會計學和管理會計學兩大分支,并衍生出財務管理、審計學、法務會計、國民經濟核算等眾多的分支學科。可以看出,會計學科與其他學科一樣,遵循著不斷分化的總體趨勢。在對這些會計分支學科進行理論整合時發現,會計學科體系其實應當分為如下幾個層次:基礎會計學、狹義會計學(會計信息系統)、邊緣會計學科、廣義會計學。基礎會計學反映了長期以來支撐會計學發展的最基礎的理論結構,用來實現最基本的會計目標——分期核算企業投入產出的經濟效果。通過基礎會計學可以形成企業基本會計報表:綜合收益及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狹義會計學是建立在基礎會計學之上的會計信息系統,可以分為對外報告會計和對內報告會計兩個子系統。有人將財務會計等同于對外報告會計,將管理會計等同于對內報告會計,這種認識其實并不科學。因為如果是這樣,稅務會計、政府會計、社會責任會計等對外報告會計系統就無法整合進入會計信息系統,財務會計則容易被誤解為不具有內部管理職能。另外,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學科缺乏共同的學科基礎和理論基礎,二者各自發展其概念框架且共同稱之為會計學,在理論上難以自圓其說。而且,目前由FASB及IASB所主導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其自身也陷入了理論困境。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會計學科重新進行理論整合。理論整合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構建會計學的基礎理論結構并以此為基礎建立基礎會計學;其次,以基礎會計學為基礎,根據具體會計目標,建立對外報告會計和對內報告會計兩個子系統(狹義會計學)。狹義會計學依然符合會計學的四大基本假設。從基礎會計學(實質就是傳統會計學)到狹義會計學,既是學科分化的過程,也是學科交叉發展的過程。如對內報告會計可以看作是基礎會計學與管理學的交叉學科,稅務會計可以看作是基礎會計學與稅務管理的交叉學科等。典型的會計邊緣學科目前主要有國民經濟核算和法務會計學,它們屬于狹義會計學與有關學科形成的交叉學科,前者可以看作是會計學(主要是基礎會計學)與經濟學、國民經濟管理等學科形成的交叉學科,后者可以看作是會計學與審計學、法學、檢查學等學科形成的交叉學科。這兩個學科雖然也是以提供貨幣信息為主,但由于它們不符合會計學的四大基本假設(主要是不符合會計主體假設),因此不將其納入狹義會計學下。目前,國民經濟核算通常設置在統計學科范疇,法務會計學則主要由法學學者在研究。會計學者可以發揮自身優勢,重點從會計學角度來研究國民經濟核算和法務會計學。廣義會計學則是對(狹義)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審計學等學科所做的又一次整合。財務管理是從會計學延伸而來,可以看作是管理學與會計學的交叉學科;會計側重于資金信息的提供,財務管理則是對資金運動的直接管理,所以二者聯系緊密。審計是對會計和財務管理活動的鑒證和監督,所以審計學依存于會計學和財務管理。由于會計、財務管理和審計之間具有非常密切的聯系,三者同屬于會計主體價值管理(資金運動管理)的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從價值管理的角度,將會計學、審計學和財務管理(包括成本管理)等學科整合為廣義的會計學。從已有會計學科的基本發展脈絡可以看出,會計學科是在滿足經濟和社會管理要求的過程中,通過會計學與相關學科的交叉,以不斷分化的形態向前發展的。顯然,這種學科分化擴大了會計學的視野和研究領域,提升了會計的功能和作用。學科的交叉和分化對于學科發展無疑是一種重要的方式,但是還需要經常性地對學科進行理論整合。通過學科的理論整合,可以進一步發現學科之間的理論關聯,從而對有關學科進行調整,形成學科體系或學科群。比如,通過整合現有會計學科發現,有必要恢復和建立會計學的最基礎的學科——基礎會計學;將會計學分為財務會計學和管理會計學并不十分恰當;狹義會計學符合會計學的四大基本假設;一些會計學科之所以被稱為邊緣學科的理由;有必要按照價值管理將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價值評估等學科整合為廣義會計學;可以按照價值管理將廣義會計學、金融學、財政學、稅務學進一步整合為一個以價值管理為特點的學科群。另外,會計學界應當有會計學屬于基礎學科的意識,將會計學同時作為社會科學的一門基礎性學科來進行建設,認識到會計學在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已經遠遠超出工商管理的范疇。會計最基礎的功能是會計主體的貨幣計量和信息提供。會計主體不僅包括工商企業,還包括其他類型的企業以及政府和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不僅服務于企業內部的各種職能管理,而且服務于資本市場管理、金融管理、稅收管理、國民經濟管理,以及法務管理、社會責任管理等。作為企業或組織綜合性財務信息的提供者,會計已經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管理的方方面面,并成為財政、金融、資本市場運行的不可分離的基礎。會計還是市場經濟得以建立和有效運行的前提條件。因為市場經濟建立在產權界定明晰的基礎之上,會計通過復式記賬法清楚地核算了法人財產權、所有者權益、債權人權益,以及所有者權益的重要來源——利潤,因此如果沒有會計,市場經濟和法治社會都是難以想象的。從會計學中分化出來的審計學和財務管理學也已經遠遠超出了工商管理的范疇。只要有受托責任關系及其相應的會計活動,就需要有相應的審計活動作為保障。審計是國家財政資金運行的保障,是資本市場和金融運行的必要制度安排。這些都足以說明審計的意義早已遠遠超出了工商管理。另外,不僅工商企業需要財務管理,任何企業及有資金運行的組織都離不開財務管理,所以工商管理也難以涵蓋財務管理。
(二)提升會計學科的層次,增加學科建設和評價的話語權
在目前按照一級學科進行學科管理和評價的情況下,原會計學科被分割成幾個二級學科,各自為政,在政府和學校層面進行學科建設和評價的話語權很薄弱。因此,有必要在會計學科整合的基礎上謀求建設會計學一級學科。在國家沒有批準會計一級學科之前,會計界也應當有會計一級學科的意識,為會計學科的發展和評價出謀劃策。事實上,成立會計學一級學科的條件已經具備,筆者對此也做了專門論述(曹偉,2015),概括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①會計學有悠久的歷史和完善的基礎理論結構;②會計學擁有眾多的分支學科并已形成體系;③從會計分支學科中已經分化出財務管理、審計學等獨立的專業;④會計學科在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已經遠遠超出工商管理的范疇;⑤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三個專業既有分立的必要性,又有整合的必要性;⑥會計學科各專業具備很強的社會需求和較高的招生規模。最近一次政府公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目錄(2011年)》,并沒有將會計學列為一級學科。會計學界、教育界、實務部門,以及會計主管部門、有關團體,都應為此積極努力。盡管客觀條件已經具備,如果主觀上努力不足,準備不充分,可能下一次還是不能成功提升會計學科的層次。要做的準備工作至少有:①對有關會計數據進行統計,以示會計在社會和經濟生活中影響之巨大;②對會計學科史進行系統的梳理和研究,以示會計學科和會計教育有著長期的淵源和共同的知識積淀;③呈現會計學獨特的方法和理論,以示會計學是一門社會科學的基礎學科;④從理論上梳理和構建會計學的學科體系,以示會計學科邏輯嚴謹、根深葉茂;⑤整合屬于一級會計學科的二級學科,論證這些二級學科的有機聯系以及共同的目標;⑥論證會計一級學科獨立的必要性,以及與工商管理、應用經濟學等二級學科的關系。
(三)精心打造會計類學術期刊,發揮會計類期
刊及同行評議在會計學術評價中的推動作用我國會計類學術期刊其實并非很少,只是在按照學科大類進行學術評價的背景下會計期刊被邊緣化了。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學目前歸屬在教育部學科目錄“工商管理類”之下。工商管理中的二級學科很龐雜,強勢二級學科是企業管理等;而且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和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的學術成果往往難以區分。因此,在進行學術評價時,這兩個一級學科通常是捆綁在一起選擇和確定核心期刊目錄的,導致屬于管理科學與工程以及企業管理方面的期刊幾乎壟斷了這兩個一級學科的核心期刊目錄。進入CSSCI目錄的會計類期刊只有《會計研究》和《審計研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最近公布的“工商管理”及“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通用的A類期刊目錄,也只有《會計研究》屬于會計類期刊。但是,設置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三個專業的高校數量、碩博研究生人數、教師數量等指標,與管理科學與工程及工商管理類的其他專業相比,其相對數量要占絕對優勢。在這種矛盾非常突出的情況下,會計研究的論文成果自然紛紛轉向管理學和經濟學期刊,這也是會計學術界不愿意觸及會計問題、熱衷于所謂會計實證研究的根源之一。要扭轉這種被動局面,會計學術團體及會計學界的有識之士必須呼吁增加會計類期刊在學術評價核心期刊目錄中的數量。提高會計類期刊在學術評價中的地位,也是這些會計類期刊提升辦刊質量的必要條件之一。另外,還應當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創辦會計期刊以及會計學與有關學科相交叉的期刊,從而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目前,除了北大、清華等極少數高校分別創辦了以實證研究風格為主的會計期刊,絕大多數高校,尤其是一些老牌會計傳統高校都還沒有創辦或形成有影響力且風格鮮明的會計學術期刊。會計學術評價最終還是要靠內容評價,因此必須建立同行學術評議制度。
(四)反思會計研究方法論,避免學術研究模式
化和單一化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等專業,一方面表現出“很熱”的一面;另一方面,在目前的高校環境和評價體制之下,會計學術界人士(主要包括普通高校的教師和學術型研究生)盡管身在會計隊伍中,但又有意無意地極力回避會計中的問題,“一窩蜂”式地熱衷于比較模式化的會計實證研究。雖不能說這些會計實證研究與會計理論和實踐無關聯,實則是會計研究視野中的一個并非很大的領域;如此的“以偏概全”且追求形式化,又表現出會計學術研究“極冷”的一面。這一現象值得思考和研究。一位長期在國外任教、后來回國的著名會計學教授表示,在美國同樣存在這種現象。他說:“一個頭銜為‘會計教授’的學者,大概代表他是教會計的,他的學術專長很可能是信息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心理學。會計只是應用技術,經濟學與心理學才是學術。”這段話的前一句,可能意在說明存在于美國的一個事實:教會計的會計教授研究專長不是會計,而是經濟學、心理學等其他學科,充其量在其專長的學科中加入些會計的“佐料”。而后一句話,則意在說明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觀原因:會計只是應用技術,無須多加研究;經濟學和心理學是學術,所以教會計的老師要研究學術就要研究經濟學或心理學。無論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都分為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自然科學中的工程技術學科更是包含龐大的體系,難道從事臨床醫學的,為了做學術研究就一定要從事生理或病理研究嗎?從事土木工程的,為了做學術研究就只能研究數學或物理嗎?從事建筑學的,為了所謂的學術研究和多發表SCI論文,就都要研究建筑科技嗎?顯然,這是不可思議的。會計現在難道還只是500年前的復式記賬法嗎?上述觀點反映出對學科的片面理解和對應用性社會科學的歧視。存在這種教學專長與研究專長相分離的現象是不合理的,是需要扭轉的,而不應當是被鼓勵的。會計研究走上模式化的“實證研究”之路,就是這種教學專長與研究專長相分離的表現。現在重要的是研究如何擺脫這種局面。深刻認識人文社會科學的方法論,并且端正對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認識,端正對于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的認識,無疑都是必要的。筆者認為,產生這一現象盡管與認識論有關,但最直接的原因還在于目前按照大類期刊等級評價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成果質量的制度背景下,會計學科作為一個二級學科,在制定評價規則方面缺乏足夠的話語權。可以想象,在科研隊伍十分龐大,擁有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等熱門專業的會計學科,在一些高校的科研評價中只認可《會計研究》和《審計研究》兩本國內期刊,會形成什么樣的學術生態和結果!
(五)在會計學術研究中重視“跨行業”和“跨學科”研究,拓寬會計學的研究視野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這已經是被實踐反復證明了的事實。但會計學科的學術研究卻不盡人意。高校會計研究的高端人才不愿意關注會計的核心問題,研究內容與會計理論和實踐越來越脫節,研究成果也不太被社會所重視,表現出“空心化”和“邊緣化”的趨勢。這一現象形成的總體原因比較復雜,筆者認為,其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會計學科在20世紀經過學科分化以后,缺乏有效的理論整合,自身存在理論困境,從而未能形成嚴謹的學科體系;二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處于世界會計學領導地位的美國會計學術界,在會計學科面臨自身理論困境及強勢學科的壓力之下,將服務于經濟學等學科的會計實證研究作為會計學術研究的正宗,從而使會計學術研究陷于狹隘的境地,并逐步偏離以解決會計問題為導向的正確道路。進入21世紀之后,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目標的引導下,我國高校為了盡快提升國際化程度和高校世界排名,通過制定有關學術評價制度,使美國高校學術界的會計實證研究方式迅速被我國會計學術界廣泛接受,而且其在國內的應用比美國更為模式化和形式化。應當說,最早在美國會計學術界開展的實證研究,是經濟學、心理學等學科與會計學相交叉的一種跨學科研究,不失為會計學術研究的一個發展方向。但遺憾的是,過分夸大了這種實證研究在會計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會計學術研究應當在夯實會計學科自身理論的基礎上,繼續走跨學科發展的道路,以擴大會計學科在社會和經濟管理中的作用,同時也為龐大的會計學術研究隊伍提供廣闊的研究視野和學術空間。傳統的會計實證研究應作為會計學跨學科研究的一個領域來看待,而絕非會計學術研究的全部。會計學跨學科研究的范圍是非常廣闊的。首先,會計學研究應注重與不同行業的結合。我國自從實行市場經濟、按照西方國家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設置會計學科體系以來,一直很注重一般工商企業會計的研究,但是由于矯枉過正,嚴重忽視了行業會計的研究,而一些特殊行業的會計問題卻非常具有特殊性和挑戰性,如金融、保險、農業、互聯網經濟等。其次,會計學術研究除傳統的納入解釋性學科研究循環的實證研究以外,應當大力開展與稅務管理、金融管理、財政管理、企業管理、國民經濟管理、法務管理、網絡和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交叉研究,提升會計學科服務社會和經濟管理的能力,擴大會計學科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另外,在研究方法方面,逐步淡化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分類,突出經驗研究與理論研究和制度研究的結合;在開展經驗研究時,提倡調查研究和實地研究,鼓勵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并舉。在進行學術評價時,應突出會計專業期刊,并注重研究成果的會計學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陳孟賢.當代會計研究方法:檢討和反思[J].會計研究,2007(4).
曹偉.論會計學科的理論整合及會計學的邊界[J].當代財經,2015(1).
曹偉.會計學一級學科設置探討[J].財會通訊,2015(1).
曹偉.應用型社會科學研究邏輯重構與會計研究方法反思[J].財會通訊,2014(10).
曹偉.論會計研究的研究類型和研究取向[J].甘肅社會科學,2015(2).
葛家澍,占美松.關于會計實證研究的思考[J].財會通訊,2007(12).
跨入21世紀的“十五”期間,我國在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仍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中國將從大規模生態赤字時代轉向大規模生態建設時代,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資源”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包括經濟資源和其他資源兩大類,經濟資源包括自然資源、人力資源、資本資源和信息資源。可持續發展概念中的資源主要是指自然資源、人力資源、資本資源和信息資源。而傳統會計的資源范圍以資本資源為主,對人力資源等無形資產的探討始于20世紀60年代。當前,在中國以至全球正在全面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經濟環境下,會計工作應當在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節約方面有所作為,對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全貌從會計的角度加以反映和審視,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有用的決策工具。現代會計的新分支―資源會計,隨時代的召喚應運而生。本文將就建立資源會計核算涉及的一些基本問題進行探討,促進其發展。科技論文。
一資源會計及其現實意義
所謂“資源會計”,就是從會計的角度全面研究資源經濟循環及與之相適應的生態循環各階段的投入產出關系,全面核算資源開發與利用過程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加工整理出能夠滿足決策需要的資源會計信息。它從會計的角度系統地專門研究作為“可持續發展”問題核心之一的資源的形成、開發、配置、運用、儲存、保護和再生各個階段的經濟效益核算問題,同時又以整個生態循環的視角來考察研究資源經濟循環,并運用會計的一些專門方法對信息進行系統的加工、整理,從而有利于提高我國生態建設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資源會計的研究對發展中的中國具有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他將成為21世紀會計科學領域里發展和研究的一個新的視點。
二資源會計的理論基礎
資源會計主要研究資源生態環境與經濟環境中的消耗與補償問題,并以資源的良性循環以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前提,因此,它的理論基礎除了一般會計學理論之外,還與發展經濟學、可持續發展經濟學、資源經濟學、生態經濟科學和環境科學具有一定的聯系,各學科的某些觀點也對資源會計學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可持續發展經濟學著重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需求與生態環境資源的供給之間的矛盾運動過程,揭示可持續發展經濟現象中所體現的普遍的、必然的和具有內在聯系的客觀規律性,探索使現代經濟成為生態代價和社會成本最低的經濟和它的發展具有可持續性的規律。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基本理論體系以及對資源生態循環規律的揭示,可以對我們研究資源會計的內部要素結構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資源經濟學著重研究如何經濟、合理、有效地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各種資源。在資源經濟學研究內容中所涉及到的自然資源和環境政策,自然資源在時間上的配置,資源保護的邏輯,自然資源和國家,資源評價,土地利用政策,自然環境的保護,污染排放控制等問題所形成的基本觀點,及其有關資源的開采、定價和租賃等問題的理論構成了資源會計基礎理論研究中各個具體項目研究的理論基礎。
生態經濟學側重從人、資源和環境的整體作用上,探討人類物質生產所依賴的社會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多元關系。在生態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內容中所涉及到的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調控、平衡和生態經濟效益等問題所形成的基本觀點對資源會計理論體系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環境經濟學主要是研究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之間的關系,即研究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理論、方法和政策,經濟學中有關環境治理,保護資源及其經濟效益測定的方法體系,可以作為資源會計有關資源耗費和資源成本等問題研究時的重要參考。科技論文。
發展經濟學專門探討一個國家的經濟如何從落后形態發展到現代化形態的過程和主要影響因素,以及應該采取的戰略和政策,它注重研究發展中國家的特殊性,尤為注重研究不同國家的資源條件、發展階段和國民收入的高低等問題,在探討欠發達國家應當采用什么樣的投資標準才有資源的最優分配時,著重強調應當根據不同的目標函數和發展階段來選優。在發展經濟學的研究內容上,它所涉及的資源分配、用于發展的國內資源、資源的部門分配、外國資源與經濟發展、資本資源與經濟發展、人力資源與經濟發展、自然資源與經濟發展等問題及其所形成的基本觀點,對全面認識和理解資源會計的對象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三資源會計的研究范圍及方位
資源會計作為會計總體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僅具有一般會計的共性,同時,因其反映和監督對象的特殊性,也有其自身的個性。資源會計屬于一種區域性會計,在《中國21世紀議程》中,已經把自然資源與環境核算方法納入國民核算體系的研究優先項目計劃,明確提出要“建立綜合的經濟與資源環境核算體系”,并要求該體系“至少應當包括一個自然資源的衛星賬戶系統”。按照我國有關宏觀經濟管理部門的要求,資源會計主要是“研究完善不同層次(國家、省、縣)自然資源核算指標的體系及定價核算方法”。長期以來,資源會計被劃作為區域性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并且在核算方式上也是以實物量核算為主,因而,他還不能稱之為完整意義上的會計。目前在研究范圍的界定上暫時可限定在與自然資源有關的會計問題,研究的立足點既可就某一類別資源會計問題進行研究,也可就某一實體資源會計問題進行研究。
四資源會計的方法基礎
由于資源會計對象的復雜性和資源會計目標要求上的特殊性,資源會計的基本方法就應當構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這一體系可由資源會計核算方法、資源會計管理方法、資源價值計量方法與資源循環效益考核方法四個部分所構成。資源會計核算方法是資源會計的基礎方法,它主要涉及到通過采用一定的方式來對各種資源的存量和變量進行核算,在形式上有價值核算和實物核算,主要采用價值核算。由于資源會計從本質上講是財務會計的一個分支,因此,其具體方式就不可避免地要沿用財務會計在核算上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會計科目的設計、會計賬戶的設置、成本費用的核算和會計報表的編制等。資源會計管理方法主要涉及到采用一定的方式對資源經濟循環過程和結果進行必要的控制等,在形式上表現為對資源經濟循環各個階段經濟活動的預測、決策、計劃、記錄、計算、分析、控制、檢查、考核和反饋等各項具體工作。資源價值計量方法是資源會計核算和管理方法的基礎,主要有資源價值評估法、交換價格分析法和統計信息分析法等。資源循環效益考核方法是專門用來對資源循環過程和結果所預定指標完成情況進行分析評價的方法。它應當包括資源生態循環效益考核的方法和資源經濟循環效益考核的方法兩個部分,其主要方式是設計有效的考核指標體系,界定考核指標的基本構成因素,確定各因素數據資料的有效來源和確定組織考核的時間間隔等。基于以上認識,資源會計方法的形成基礎主要有:
1.基礎會計學。基礎會計學的基礎指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已經成形的會計方法的全面運用,如設置賬戶、復式記賬等,二是部分會計方法的選用,如成本計算方法、折舊的計算方法、費用的攤提方法和稅收會計方法等,三是對部分會計方法的改造,譬如會計報表的方法就應當在財務會計報表基本種類和結構的基礎上,結合資源會計反映和控制的內容進行必要的改造,根據資源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增設必要項目。
2.相關會計學。相關會計學對資源會計產生的影響主要范圍是環境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社會責任會計和經濟效益會計等,影響的主要方式有:一是相關會計方法的引入與借鑒,譬如社會責任會計中的計量方法等,二是相關會計方法內容的改造與創新,如環境會計中的環境負債的理論與方法等。
快速發展,會計學科也經歷了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即由學科內容的增加到學科領域擴展的過程。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社會責任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等一系列學科領域的出現,在印證會計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型學科的同時,也迫使我們反思學科領域擴展過程背后的內在動力,探索學科領域的發展趨勢。研究領域是指某一學術思想或學科的范圍。會計學科體系是會計各分支學科有機結合后形成的獨立的完整的社會學科體系。早期的會計研究內容較為簡單,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學術研究的不斷深入,會計研究內容也不斷擴展,尤其是在步入現代會計階段以后,一方面現代電子技術與會計結合形成的“會計電算化”使會計核算手段實現質的飛躍,促使一些建立在會計電算化基礎上的微觀會計領域不斷擴展;另一方面伴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展及生產經營形式的不斷多樣化,在會計分化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之后,新的會計分支不斷涌現,促使會計學科領域不斷橫向擴張,在此基礎上,獨立的完整的現代會計學科體系已逐步形成。
一、會計領域擴展的理論基礎
( 一 )會計領域擴展現狀 在會計界,對會計學科體系有不同的認識。于玉林教授是較早提出“大會計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大會計學”包括會計的核算與管理及其相關方面的各種會計學科;各種相同性質學科形成類別學科;各種類別學科形成“大會計學”或會計學的學科體系。在其主編的《現代會計百科辭典》中,按學科性質與范圍不同,將會計分為基礎性學科、職能性學科、部門性學科、綜合性學科、專門性學科等五大類共144門學科,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今中外現代會計學科的發展狀況,特別是反映了“大會計學”“大”的學科內容。此外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我國的會計學科體系還存在以下三種劃分方法:一是將會計學科體系按會計職能不同,分為基礎會計學科、職能會計學科和相關會計學科;二是將會計學科體系按學科內容的性質不同,分為基礎性學科、實用性學科、檢驗性學科和研究性學科;三是將會計學科體系按學科內容的范圍不同,分為總論、分論和專論。之所以稱為學科領域,是基于目前只有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是受到廣泛認可的,是會計的第二層次,其他的都被視為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服務的第三層次會計。
1944年,霍普伍德出生在英國特倫特河畔斯托克。1962年,進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習。在威廉?斯帕蘭德?巴克斯特(William Threipland Baxter)、哈羅德?艾迪(Harold Edey)和B.S.亞梅(Basil S.Yamey)等教授的指導下,他專注于研究會計學,并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各種獎章和獎學金。在1965年的大學畢業典禮上,他獲得富布萊特獎學金去芝加哥大學的商業研究生院學習。
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后,霍普伍德又獲得會計學的福特基金博士獎學金和亞瑟?安德森獎學金,這使他得以繼續留在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此期間,在戴維?格林(David Green)和其他教師的影響下,以及在新辦《會計研究雜志》(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的支持下,他對經驗研究產生了越來越濃厚的興趣。1970年,霍普伍德在芝加哥大學完成了博士論文并回到英國的曼切斯特大學商學院工作;1973年,他成為泰晤士河畔亨利工商學院的高級職員;1976年,他加入牛津大學牛津管理研究中心;1978年,他進入倫敦商學院工作,后為該校的博士生項目組組長,同時也被任命為英國特許會計師協會的會計與財務報告教授;1985年,他回到母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任國際會計與財務管理ErnstYoung教授。十年之后,他回到牛津大學,先后擔任管理研究教授、坦普頓學院研究員、管理研究教育中心副主任。1999年,被任命為牛津塞德商學院院長之職,并工作了七年。同時,他還保留1997年牛津大學授予他的美國標準公司營運管理教授席位。另外,霍普伍德曾進入基督教會學院,并擔任過該學院的教師。2010年5月8日,霍普伍德在威爾士病逝,終年66歲。
二、理論與實務的主要貢獻
(一)促進行為會計研究
霍普伍德作在行為會計的發展上起著獨一無二的作用,在行為會計研究領域及研究方向上比任何學者更有影響力:一是創辦了行為會計研究的雜志。1976年,霍普伍德創辦了《會計、組織與社會》(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雜志,開辟了行為會計研究的陣地,該雜志為開闊會計研究新領域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隨后,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霍普伍德鋪設了一個范圍涉及歐洲以及美國的、致力于從社會學視角出發進行研究和教學的學者群體網絡。二是他撰寫了大量與行為會計有關的論文。集中體現其行為會計學術觀點的論文集―《來自于外界的會計》(Accounting from the Outside)一書于1988年由Garland Publishing公司出版。此書以評價會計藝術開篇,追憶了霍普伍德從事會計研究的興趣變化:會計的作用―會計發揮作用的途徑與方式―決策過程、組織現象是如何影響會計的。
(二)積極服務于各種職業組織和政府機構
霍普伍德為會計學發展所作的貢獻包括為職業組織和政府機構提供服務。30多年來,他與位于布魯塞爾的歐洲高級管理研究所進行合作,并在1995~2003年間擔任該所所長。另外,他還在歐洲會計學會的成立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并先后兩次出任會長之職。同時,他還先后在英格蘭和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美國會計學會、土耳其協會、加拿大注冊會計師研究基金會以及其他機構的委員會、理事會中擔任過職務。
在政府領域,霍普伍德也為有關的委員會和工作組提供服務,而且還為歐盟、美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英國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和改善生活與工作環境的歐洲基金會等提供咨詢服務。此外,他還是威爾士親王項目“持續性會計”的高級顧問。
(三)利用法國批判理論研究會計問題
在會計理論研究的方法論上,霍普伍德鐘情于福柯的法國批判理論,他曾用這種研究方法發表過不少很有影響的論文,也用這種研究方法來剖析英國的增值會計問題。福柯的思想中最有名的內容就是他對歷史非延續性的觀點。福柯研究歷史,取材于獨特事件和其背后可能的多元條件,他稱這種研究思路為心靈系譜學。所以,霍普伍德認為,在將這種研究方法應用在會計現象上,往往集中在會計要素的改變時刻,并研究其背后可能產生改變的多元條件,研究時需要將千絲萬縷、糾纏不清的多元因素細心進行整理,最后得出結論。
由于其突出的成就與貢獻,霍普伍德獲得許多獎章和榮譽,包括獲得五所歐洲大學的榮譽博士;1981年美國會計學會國際會計部授予的國際杰出會計教育獎;1998年英國會計學會的杰出學者獎;2008年美國會計學會管理會計部頒發的管理會計終身成就獎。
三、主要論著簡析
霍普伍德一生著述頗豐,獨撰和合作發表了很多經典論著。他的論著影響了無數的歐洲和美國學者,并且開創了會計研究的新領域,有利于我們進一步深入理解會計在當代社會中的作用。其代表性論著和觀點如下:
(一)《管理會計研究(第一、二卷)》(2007)
2007年,由霍普伍德與克里斯托弗?S.查普曼(Christopher S.Chapman)、邁克爾?D.希爾茲(Michael D.Shields)三位教授聯袂組織編寫的《管理會計研究(第一、二卷)》由Elsevier公司正式出版。該書立足當代與歷史兩個維度,為會計研究人員和實務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全面深入地透視全球管理會計理論和實踐的平臺,同時為致力于管理會計學術研究的學者和學生,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綜合資源。該書第一卷建立了研究脈絡,對管理會計作為一個學科和一種實踐的歷史發展軌跡進行了梳理,從社會科學理論視角進行了豐富的針對學術文獻的分析。第二卷匯集了一系列關于特定產業部門和特定管理會計實踐的文獻。該書于2008年榮獲美國會計學會(AAA)管理會計部授予的“2008年度管理會計文獻杰出貢獻獎”。
(二)“會計研究向何處去?”(2007)
霍普伍德在2007年《會計評論》(the Accounting Review)上發表了“會計研究向何處去?”一文,體現出他對會計研究現狀和方向的憂慮。雖然在許多不同的情況下,不同學者使用了許多不同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會計,但會計研究還是顯得缺乏創新力,與實務也逐漸脫節。霍普伍德為會計研究的領域給出了自己明確的觀點,這些觀點涉及它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
霍普伍德認為,隨著競爭的加劇和新的經濟問題的不斷涌現,準則制定機構需要協調會計實務來解決這些問題,為此世界會計組織、審計機構需要進行根本的變革。經濟的全球化導致會計實務界更加國際化,會計規范也已超出了國界。所以,管理會計的改革也遍及整個世界,管理方面的咨詢事務也遍及開來。然而,在面臨復雜而又確實存在的問題時,會計研究卻逐漸變得謹慎和保守,不能協調解決新問題。目前會計研究只是信奉新的知識體系,會計專業人士寧愿關注現存的傳統研究問題,而不是探索新知識。霍普伍德最后指出,會計研究在職業管理體系所起到的作用也很危險,因為閱讀這些會計研究文獻的人員也跟隨先前的會計研究。會計研究界過多的關注他們之間的相關參考,較少地關注多樣化問題,而這些問題卻更能創造新的會計知識,也更能形成積極的會計研究者。
(三)《會計系統與管理行為》(1973)
《會計系統與管理行為》一書于1973年由Saxon House出版。在該書中,霍普伍德表達了其對會計系統與管理行為的觀點,意在告訴讀者一個有關人類社會因素更加結構性的感知,而這些因素影響著會計體系的運作。書中檢驗了行為因素對大型芝加哥公司的會計系統的有效性。公司的會計系統是建立在靈活的預算和標準成本預算程序之上的,會計系統不僅僅提供業績信息,而且可作為對下級評價的一種方式。先前的研究說明這種情況對行為管理和不良行為來說是成熟的,職工行為受到了會計系統的監督。為了調查職工行為,作者采用了調查問卷和訪談方式,不僅檢驗了許多已知的環境因素,而且觀察到職工應付不同監管者管理風格的潛在行為。本書的結論是支持良好的管理層關系能產生更好的工作環境,并且管理風格能一直存續下去。此文的創新點是在類似的工作環境里將影響因素量化,然后通過比較幾種注重會計信息的行為變量來探索更加符合社會需求的社會管理模式。
(四)《作為社會與制度縮影的會計》(1994)
《作為社會與制度縮影的會計》(Accounting as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Practice)一書,是霍普伍德和彼得?米勒(Peter Miller)合作的成果,于1994年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的第2~10章,將會計的社會歷史研究與當前的會計實務緊密聯系起來,極大地擴展了會計作為一門技術的傳統歷史認識,認為經濟領域的方法是被不斷變化的計量實務所建立或再建的。書中有幾章說明了社會制度和會計的關系,也探討了新型的商業與銀行機構。復式記賬法的影響和發展應與教會、教育機構和印刷機構三類社會機構結合在一起進行分析。實務界與機構的相互影響使得新的“可控制的實體”―公司(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分離)成為可能。當會計作為客觀經濟后果的惟一影響時,現代組織和會計就確定了相對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