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25:3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學術研究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關鍵詞:死刑制度死刑復核存廢之爭
一、引言
死刑屬于我國刑法明文規定的刑罰種類——主刑與附加刑兩類之一的主刑之中,是所有刑罰中最嚴厲的一種,它剝奪人的生命,而生命一旦被剝奪,人就消失了,以人為載體的一切就不復存在,因而歷來受刑法學家的重視。在當前世界上人權運動方興未艾的社會歷史背景下,死刑更是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
二、筆者認為應當限制和減少死刑,但對情節嚴重的犯罪保留死刑
人民網上關于廢除死刑問題投票中有9.7%的人贊成立即全面廢除死刑,尊重生存權;6.9%贊同廢除死刑,但要循序漸進,先限制、再廢除;24.8%認為限制和減少死刑,但要對情節嚴重的犯罪保留死刑;58.7%反對廢除死刑,要加大刑罰力度。筆者贊同限制和減少死刑,但要對情節嚴重的犯罪保留死刑。有如下幾點原因:
首先,筆者認為立即在我國廢除死刑是不現實的。第一,我國現在是世界上規定死刑罪名最多的國家,我國刑法在42個條文中規定了69個死刑罪名,使我國成為世界上規定死刑最多的國家。并且也是執行死刑最多的國家,每年被執行死刑人數是全球其他國家執行人數之和。任何事情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立即在全社會廢止死刑,全國范圍內的各層人民和司法機關必定會有所不適應。并且從人民網的民眾投票來看,有90%以上的人不支持立即全面廢除。第二,我國現在仍需要死刑來對犯罪進行威嚇。盡管意大利學者貝卡里亞和我國部分學者認為死刑并不能對罪犯起到威嚇作用。但筆者認為,人畢竟是怕死的。在一定的范圍和程度上,死刑對于一些犯罪分子還是具有一定的威嚇力。使他們在實施犯罪行為時,有所顧忌。
其次,筆者認為加大死刑執行力度也是不可取的。因為太嚴厲不僅不能夠遏制犯罪反而會讓犯罪行為更加猖獗,更加殘酷;且會讓人們對被執行死刑者產生憐憫之心。
第一,從犯罪產生的根源來看,犯罪是一定社會中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家庭關系等社會因素與犯罪者個體所互相作用的產物。死刑不可能根除產生犯罪的復雜根源,自然也不可能從根本上遏制犯罪的產生。中國清末偉大的法學家和法律改革家沈家本就曾指出:“茍不能化其心,而專任刑罰,民失義方,動罹刑綱,求世休和,焉可得哉?”“化民之道,固在政教,不在刑威也。”從潛在的犯罪人對死刑的態度來看。死刑對激情犯、情境犯、亡命徒有明顯的威懾力。如某些殺人、傷害、等,犯罪人多是由于某種矛盾激化或情境刺激,以致喪失理智,感情沖動而一時控制不住實施了犯罪行為。這種情況下,犯罪人往往不能準確地去酌量其犯罪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和權衡犯罪所得與因此而承受的刑罰之苦之間的得失比例。對這些人來說,死刑的威懾力無法發揮。而對“亡命徒”的犯罪人來說,雖然明知自己的行為嚴重性并且確信犯罪后必然被判處死刑,卻仍然要孤注一擲實施犯罪。對這類犯罪人來說,死刑的威懾力是明顯沒有意義的。20世紀20年代以來,國外許多學者就死刑與兇殺犯罪案發率之間的關系進行過大量的研究。使用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在實行死刑的國家與廢除死刑的國家之間,或實行死刑的州與廢除死刑的州之間就兇殺發案率進行比較,這是一種橫向比較。第二種是在同一個國家或同一個州之內對廢除死刑或恢復死刑前后的兇殺案發案率進行比較,這是一種縱向比較。大多數研究者的報告,都否認死刑的存廢與兇殺犯罪率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也就是說,研究結果并不能證明死刑對犯罪有遏制力。還有人研究過使用死刑的頻繁程度與兇殺發案率之間的關系,結果認為二者相互關系不大。
第二,死刑的執行過多反而會不利于遏制犯罪甚至會引發更多的犯罪。比方說,一個搶劫別人錢的人如果也被判死刑,就有可能引發搶劫對象被殺死,這樣做的目的可以使司法部門無法有效地偵破犯罪,因為搶劫是死,殺人也是死,索性搶劫的時候把人殺了。“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同樣,如果女人的人被判死刑,也會引發女人被殺死,這樣反而不利于保護社會上的群眾和公安部門對案件的偵破。
三、對我國死刑執行現狀的一點看法
在部分地區,死刑在群眾聚集的地方執行,如我國古代就經常將罪犯游街示眾再拖到菜市口處以死刑。因此,在部分人眼里,死刑變成一場表演,死刑執行時被執行者的痛苦表情使某些人對它懷有一種忿忿不平的憐憫感。占據觀眾思想的主要是這兩種感情,而不是法律所希望喚起的那種健康的畏懼感。刑場與其說是為罪犯開設的,不如說是為觀眾開設,當憐憫感開始在觀眾心中超越了其他情感時,立法者似乎就應當對刑罰的強度做出限制。貝卡里亞認為用終身苦役來代替死刑,如果把苦役的受苦時間加在一起,痛苦程度與死刑比起來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并且苦役有一個好處,它使旁觀者比受刑者更感到畏懼,因為,前者考慮的是受苦時間的總和,后者則分心于眼前的不幸而看不到將來。在前者的想象中,刑法的惡果變得昭彰了;而后者卻從他那麻木不仁的心靈中汲取旁觀者所無法體驗和理解的安慰。再從我國的執行程序來看,我國法律規定在執行刑罰中的變更措施很多,有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等,被判無期徒刑的犯罪人有的被關15、20年就放出去了。再加上有關程序不公開、不透明,一些罪行嚴重的犯罪分子借助關系逃脫處罰的情況時有發生。前幾年,媒體披露的因故意殺人罪而被判處死刑后改死緩,綽號“虎豹”的大連黑社會老大鄒顯衛,在投監后買通監獄領導,將死緩改為有期徒刑,還在高墻內住高級套間,專人伺候,召妓,乘豪華轎車隨意出入,最終又在社會上濫施,殺死一人。而在西方一些國家,刑罰執行中也有變更程序,但執行比較到位,透明度高,程序嚴格,因此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輕易出獄的事極少發生。
最后,筆者認為要減少和限制死刑的適用,對于非人身暴力犯罪或情節不嚴重、過失犯罪增設長期刑或者終身刑。借鑒國外的制度,有期徒刑最長30年以上,一些國家甚至上不封頂可判幾百年。無期徒刑完全可能終生不放。而罪行極為嚴重,人身危險性極大的犯罪分子,再次回到社會會造成社會危害的處以死刑。另外,筆者還認為要做好被處有期徒刑的人回到社會后的一系列工作。例如:指導就業,給予一定就業指導和安排等。因為,被判20、30年的人,回到社會后大多已經50、60歲。如果不對他們進行就業指導或心理疏導,這些人沒有工作,沒有經濟來源生活無保障,受到歧視很有可能再次犯罪。因此,這類人出獄后的情況,我們不得不考慮。
現在且不論廢除死刑是不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因為目前很難做出絕對肯定的答案,人類社會的發展,包括社會制度和法律制度發展變化,總有自身的規律性。死刑作為應對犯罪的一種極端手段,也有其合理存在的理由。理論和現實還是有很大的差異,現實社會中的一系列問題以及如何改革是復雜和曲折的,這還需要學者和政治家們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九十年代中期以來,藝術研究領域出現一些新的趨向,改革開放之初非常之盛行的、在“方法熱”和“文化熱”時期都曾經頗受關注的宏觀研究,漸漸失去了至高無上的學術地位,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方法則日益受到學界重視。其重要標志之一,就是一批針對個案的田野考察成果問世并且得到學界廣泛認同,在某種意義上說,它可以視為藝術學研究的社會學和人類學轉向。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方法介入藝術學研究領域,使得相當一部分學者開始嘗試著運用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領域極受重視的田野研究方法考察藝術現象,這一方法層面的變化對于中國目前的藝術學研究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二戰以來,文化批評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是令人矚目的學術熱點,文化人類學和社會學諸多重要的跨文化研究成果的出版,更令此前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視角受到普遍質疑。人類學和社會學方法對中國藝術學研究的影響,也必然導致藝術學研究出現學術與文化視角的轉換。這個可能出現的最有理論價值的變化,我將在下一部分論述,這里首先想討論的是,現代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方法的介入,其意義不止于文化層面上研究視角的轉換,它還可能給中國藝術學研究領域帶來另外兩個方面可能形成的變化乃至沖擊。
其一,是有可能導致目前的中國藝術學研究領域研究重點和研究成果價值評價體系的根本改變。
學術研究的價值取向受到教育制度和由教育體系決定的研究者知識譜系的影響。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現代形態的藝術研究一直比較重視理論層面的探討。經由蘇俄引入的、從德國古典哲學這一思想路徑衍生發展產生的,以及作為其知識和思維方法背景的德國古典哲學本身,長期在包括藝術研究在內的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占據特殊的主導位置,因而,和這一理論背景相吻合的藝術本體論研究,以概念和范疇為核心的抽象的理論探討與分析,長期以來都是藝術學研究領域最受關注的研究方法。英美經驗主義傳統一直受到排斥甚至批判,對具體對象的個案的、經驗的研究被置于次要的地位。這樣的研究取向,不僅僅是出于對西方學術發展不同趨勢的選擇,同時也蘊含了中國傳統思維方法對當代藝術研究的影響,在中國學術傳統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整體性的、玄學研究路向,恰與德國古典哲學形成有趣的呼應——所謂“小學”在中國的學術傳統中,顯然一直受遏制,清代成就卓著的“樸學”也被后世的學術史家解讀成是由明入清的漢代知識分子對嚴酷現實的逃避,以及對清代統治者的消極抵抗。
改革開放以來,蘇俄引進的僵化理論教條漸漸喪失了獨斷地位。但是整個教育體系以及學術研究群體的知識體系的轉變并不能同時完成,因而學術研究基本趨勢的轉變,會表現出明顯的滯后現象;更重要的是,正由于改革開放之初理論界需要新的思想資源用以突破舊的蘇俄教條的禁錮,觀念和理論層面的創新顯得特別重要,因之出現一大批偏重于觀念與理論探討的研究文獻,也是時代的要求。可惜新的藝術觀念與理論缺乏實證研究的支撐,也就不能真正完成觀念與理論拓展的歷史任務,整個國家的藝術科學研究水平,并不會僅僅因為觀念與理論的更新而有明顯的提高。
以1999至今這三年里的戲劇學研究為例,按照我的不完全統計,最近三年戲劇學研究文獻里,基礎理論與范疇、規律的研究不可思議地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量,它在所有公開發表的研究性論文里占到1/3左右。對戲劇基本特征、基礎理論和普遍規律的探討并不是不重要,但是學術界將如此大的精力用于這類純粹理論性的探討,卻不能算是正常現象;其中更耐人尋味的現象是,從事這類基礎研究的學者,多數身處并不擁有掌握研究資料與信息方面優勢的中小城市或非專門研究單位。誠然,戲劇研究領域史的研究以及具體的作家作品研究并不缺少,但是,撇開史的考證,這類研究也主要是對戲劇整體時代特征或藝術特征的討論,當然也包括一些群體研究或類型研究,其中“論”的部分比“述”的部分受到更多的關注。在戲劇史研究領域,元雜劇尤其是關漢卿研究較受重視,中國現代戲劇和外國戲劇研究領域,最主要的個案研究是對和莎士比亞的研究,對這兩位劇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幾乎是其它同一領域劇作家及其作品研究的總和,然而對這些重要劇作家的研究,包括關漢卿研究在內,有關劇作主題、作品性質、人物形象和作品風格的辨析與討論占有最大的份量。有關這些重要劇作家的研究,并不排除包含一定程度上的個人獨特見解的優秀論文論?歡桓鑫薹ɑ乇艿氖率凳牽渲兄遼?0%以上的論文和論著并不能提供任何新的材料,尤其是不能提供現有文獻以外的材料,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樣的研究從“知識的增長”這一學術發展角度上看,貢獻幾乎等于零。通過提交給國際性學術會議的論文的分析,也可以得出同樣的結論,國內學者的論文選題與境外學者之間的巨大差異,清晰可見。
我不敢斷定戲劇學研究領域存在的這種現象可以毫無保留地推之于整個藝術學研究領域,但是我相信從整體上看,要說中國目前的藝術學研究仍然流行重視抽象、宏觀的理論研究,輕視經驗的、個案的實證研究的學風,恐怕并非妄言。如果事實確實如此,那么社會學與人類學研究方法在近代的興起,就給我們一個重要啟示,那就是個案的、經驗性的實證研究,應該得到更多的重視,應該成為藝術學研究的主體。只有戲劇學乃至整個藝術學研究的重心轉向實證的、個案的研究,理論與觀念上的突破才有真正的意義。在這個意義上說,現代社會學和人類學方法對田野方法的重視,完全可能使國內藝術學研究轉向更注重個案研究和經驗性研究,同時給予這一類研究成果更公允的評價。這樣的轉變無疑將逐漸引導整個研究風氣的轉換。
其次,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方法的引入,對于強化國內藝術學研究的學術規范,將有可能產生直接影響。
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強調個案研究與研究者直接經驗的價值,但同時更強調研究過程的規范、成果表述的規范,其中也包括經驗描述的規范。這種規范不僅僅是學術積累的需要,也是使學術成果更可信,因而更具科學價值的需要。換言之,在某種意義上說,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是在通過規范自身而使自己更接近于自然科學。這樣的研究取向對于中國目前的藝術學研究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
中國的藝術學研究分為兩個重要群體,除了一批身居高等院校的學者以外,還有更大的一個群體身居文化部門所屬的藝術研究機構。以戲劇學研究為例,后一個群體的規模顯然要超過前一個群體,而且由于與戲劇創作演出的實際接觸較多,在經驗性的實證研究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然而無可諱言,這個被習稱為“前海學派”的學術群體長期以來偏重于戲劇藝術實踐,雖然相對而言具有比較注重經驗研究的優勢,也擁有許多第一手的珍貴的學術資源,重視藝術的當下性,但是由于不夠注重學術規范,因此很難得到學術界應有的承認。多年來,境外數以百計的人類學和社會學領域知名的或尚未知名的學者相繼來到國內,他們在與這個群體的接觸交流過程中獲益匪淺,文化部門所屬的許多學者多年的研究心得,反而要通過境外學者的轉述,才為外部世界和主流學術界所知,究其原因,正緣于“前海學派”在研究的以及成果表述的規范化方面存在明顯的缺陷。換言之,經驗性的研究以及對經驗的感性描述本身,只有通過規范化的、理性的方法呈現出來,才擁有足夠的學術意義,才會得到主流學術界的認可,才可能充分顯現其學術價值。
因此,借鑒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的田野方法,尤其是借鑒和汲取人類學和社會學家從事田野研究時遵循的學術規范,將會有效地彌補“前海學派”學者們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弱項,使這個學術研究群體掌握的大量感性資料與經驗性材料,通過更多途徑進入當代主流學術界的視域,藉此改變藝術學的研究重心。因此,對于中國藝術學研究而言,進一步注重學術規范,使被稱之為“前海學派”的這個研究群體迅速提高研究成果水平,將給中國的藝術學研究帶來深遠影響。
二研究視角的轉變
當然,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對中國當代藝術研究最具學術意義的影響,還是要首推它可能帶來的文化層面上的研究視角的改變。
中國現代形態的藝術學研究大致始于20世紀初,就像其它人文科學研究一樣,它之受到西方學術的刺激與影響是無可諱言的。在這一影響過程中,西方學術思想不可避免地在中國藝術學研究領域打下了鮮明的烙印,其中西方人的研究視角,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簡言之,由于西方人文科學主要是在歐洲的文化傳統和解決歐洲社會遇到的問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且隨著西方在世界各地的迅速擴展,自覺不自覺地呈現出歐洲中心的世界觀,這種具有鮮明西方色彩的歐洲中心的人文科學思想,也就不能不在中國藝術學研究領域留下它的痕跡。在研究與品評中國本土藝術時,人們往往只是照搬西方人習慣運用的藝術標準,比如說以西方音樂體系評價中國本土音樂,以西方戲劇理論解釋中國戲劇并且試圖以之改造“落后”的中國本土戲劇,把油畫的教學體系搬用到中國畫的教學中,等等。這樣的現象存在于藝術學的多個領域,換言之,西方比較成熟的人文社會科學體系的整體植入,確實在中國藝術學研究的現代轉型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是這種整體植入的結果與中國本土藝術以及中國人的情感經驗之間的距離,始終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癥結。
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引進,卻給我們一條走出這一癥結的路徑。
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單純的田野方法,而且還包含了至關重要的文化多元觀念。雖然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起源都帶有強烈的歐洲中心主義色彩,但是二戰以后,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以后,文化多元觀逐漸成為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的主導思想,在某種意義上說,這兩個原來受到歐洲中心主義文化觀影響最深的研究領域,現在則相反成了對歐洲中心文化觀形成最猛烈沖擊的領域,成為最堅決地推動文化多元觀和消解歐洲中心論的學術領域。這一思想方法的變化對田野研究的影響非常之深遠,而這種非常之符合當代世界潮流的學術方法的引進,對于后發達國家尤其重要,因為越是后發達國家越是需要通過文化多元觀念以消除文化自卑感,正視本土文化傳統的價值。因此,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領域,田野研究工作者不再像摩爾根時代的學者那樣,抱著了解人類童年的文化優越感,把非西方社會視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早期階段,因而能夠更客觀地認識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的傳統與現實的差異,在解釋它們的歷史與現實時,也能有更多的互相理解以及在此基礎上的互相尊重。而這樣的研究方法,在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除了西方中心視角以外,多年來中國藝術學研究領域還存在一個尚未得到學術界重視的研究視角,那就是一種過于貴族化的藝術觀仍然占據著核心位置。
文化多元觀念不僅僅意味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的藝術活動不能以同一種標準來衡量和評價,同時也暗含了另一種更平民化的文化思想,即不能以研究者們的個人興趣,以及他們所接受的教育作為衡量所有文化行為的唯一標準。
當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們將他們的考察對象,從長期以來擁有文化特權的上流社會轉向更廣闊的草根階層時,還伴隨著思維模式的改變。事實使人們更清晰地意識到,不同地域的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價值觀念體系雖然會有很大的差異,卻各有其合理性;他們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只有通過其自身的價值系統,才有可能獲得真正有意義的解釋。在藝術領域更是如此,藝術在本質上意味著人們用以情感交流與表達的特殊方式,不同民族和不同階層的人們各自的情感交流與表達方式,在這一生活與文化圈內部往往是最有效的。所以,對民間草根階層的藝術、趣味與審美活動的歧視和改造,強行推行一小部分精神貴族自以為是的藝術觀與審美趣味,正是現代人類學與社會學研究的禁忌。
在中國藝術學領域,這種文化貴族心態隨處可見,比如我們完全有理由對人們長期以來習焉不察的“采風”這樣的辭匯產生強烈的質疑。確實,如果說最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的藝術學創作與研究對于那些地域色彩鮮明的民間藝術活動并不是毫不關心,那么很難否認,創作與研究者們經常是以“采風”的態度去關注和研究民間藝術活動的。人們慣于使用“采風”這樣的辭匯而,它本身就清晰地透露出兩個方面的信息。從歷史上看,“采風”的制度早在秦漢時代就已經基本形成,它隱含了官方與民間二元且以官方為主導的文化價值觀;從現實的情況看,“采風”意味著藝術家和藝術研究只關注民間藝術活動作為創作素材的價值。因此,“采風”的實質,正是站在官方或文化貴族的立場上對民間藝術活動非常功利化的利用,事實也正是如此,尤其是近幾十年里,地域色彩鮮明的和非主流的藝術樣式和優秀藝術作品,經常被主流藝術用以為創作的材料,回顧近幾十年的藝術史,我們會發現許多有世界影響的優秀作品都是用西化和文人化的手法處理本土民間藝術元素的產品。然而,在民間藝術活動被大量地用以為創作材料而遭到掠奪性開采的同時,它們本身卻仍然被視為落后的、原始的、粗糙的,被視為必須以精英文化的模式加以改造才能擁有藝術價值的對象。
以“采風”的心態從事本土與民間藝術研究的學者,自覺不自覺地忽視了對象自身的獨立存在以及內在文化價值。因此,研究者變成了專事獵奇的旅游者,對于民間藝術對象的關注只限于與“我們的”藝術活動的差異,而并不真正關心這樣的藝術對于生活于其中的創造了它們的人們究竟具有何種價值和意義。從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角度看,我們應該更多地致力于探究多種藝術樣式、多種生活方式以及各地各具差異的倫理道德和習俗對于它們的主體自身的價值與意義,致力于在這些獨特的藝術與生活的原生環境中,還原它們的內涵。這樣的研究才能超越“采風”式的官方和貴族文化心態,才能獲得對民間藝術真正具有文化價值的研究成果。
因此,中國目前的藝術學研究亟需借鑒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的田野方法,摒棄西方中心與貴族趣味對民間話語空間的擠壓。
三一個實例:路頭戲
如果我們的藝術學研究能夠更多地注重對現代人類學與社會學方法的借鑒與引進,尤其是徹底改變歐洲中心主義與貴族主義文化觀,那么對諸多藝術現象的研究與評價,都有可能出現根本性的改變。在我的研究領域,有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完全可以用以說明研究視角的改變所產生的影響,那就是對臺州戲班大量演出的路頭戲(或曰提綱戲、幕表戲)的研究與評價。
近幾十年戲劇研究領域幾乎完全沒有對路頭戲的研究,然而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路頭戲卻可以說是中國戲劇最主要的演出形式,它的歷史,也許可以追溯到戲劇起源的年代。路頭戲之所以長期被戲劇研究人員們忽視,是由于它在20世紀50年代初就遭到批判,成為從上而下的“戲改”的主要對象之一。而對路頭戲的批判,其理論背景很值得今人深思。
對路頭戲的批判與其說出自藝術的原因,還不如說出自趣味的原因。它一直被看成是粗糙、原始和簡單的演劇方法,然而它并沒有像同時代其它那些更為粗糙、原始與簡單的民間藝術那樣獲得尊重,它從一開始就被看成是創作的素材以及改造對象,直到現在,在多數當代戲劇史家們的眼里,路頭戲之受到批判乃至遺棄,仍然被看成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然而,當我們通過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研究思路重新探討路頭戲的存在以及它的意義,就會清楚地看到,像路頭戲這樣一種有著千百年悠久傳統的演劇方法,它之所以會受到眾口一辭的批判以及遭致普遍遺棄,正由于長期以來西化的和貴族的文化視角在藝術學領域占據著統治地位。
路頭戲之所以在1950年代初受到大范圍的批判,首先是由于主持“戲改”工作的政府官員,主要是一批西化程度比較高的、經常接觸甚至直接參與話劇創作與研究的知識分子,排除意識形態的因素,在某種意義上,“戲改”簡直可以說就是在用西方的、話劇的戲劇觀,居高臨下地改造中國本土戲劇。像路頭戲這種本土色彩濃厚的傳統演劇方法,與這些知識分子所接受的戲劇學模式完全不相吻合,它之受到排斥也就是可想而知的。其次,路頭戲的演劇方法被后來的國辦或準國辦的戲劇表演團體遺棄,還有另一層因素,那就是長期以來衡量藝術的標準是由傳統詩學基礎上培養的文人決定的,雖然傳統文人最終接受了元雜劇和明清傳奇,卻始終未能充分受容昆曲以外的各種“花部”戲劇劇種,同時也難于充分認同民間極富創造性的口傳文學的價值。文人趣味在中國戲劇領域占據統治地位的現象,并沒有因為1950年代的社會急劇變動而真正有所變化,反而因為劇團國家化而在制度層面得到普遍肯定,因此,在文學性和音樂性方面很難以完全符合文人趣味的路頭戲,也就不能不受到排斥。
由此我們看到,如果說晚近一個世紀的藝術學研究受到歐化的和貴族的這兩種文化偏見的左右,那么路頭戲的遭遇具有作為樣本的罕見的深刻性,路頭戲之所以遭受自上而下的批判與遺棄,正是由于同時受到這兩個方面的夾擊。更值得思考的是,如同我在《草根的力量》書中所敘述的那樣,路頭戲至今仍然是臺州戲班最主要的演劇方式,但這種承繼了本土文化傳統的演劇方式它之所以能延續至今,并不是因為路頭戲演出過程中大量的即興創造在戲劇學層面上所可能提供的非凡活力,給定情境與表演者個人創造之間巧妙和平衡,以及潛藏在它的即興表演模式之中的演員之間、演員與樂隊之間的互動與內在張力,而竟然是因為在本土的戲劇市場里,戲班最適合以這樣的演劇方式營業;并且,由于在晚近幾十年里路頭戲一直受到抑制,在那些受主流意識形態影響較為明顯的民間戲班,路頭戲的演劇方式也正在被棄用。
有關路頭戲的藝術魅力,我已經在書中做了初步的探討,將來還會做進一步的研究。這里我只想通過它的遭遇說明,擺脫歐洲中心的和文化貴族的偏見對于中國當前的藝術發展以及藝術學研究有多么重要。只有徹底轉變研究視角,路頭戲的藝術價值才能得到公正的評價;進而,也許還有更多的藝術現象,需要以多元文化的視角加以重新審視,給予重新評價。
四需要注意的問題
田野研究只是一種方法,雖然在田野研究的背后,包含了現代人類學與社會學特有的研究路徑,但是方法并不能完全替代研究。按照我個人的研究體會,即使接受了田野研究方法,藝術學領域的田野研究,也仍然存在諸多需要注意的問題。
藝術學研究的田野方法的研究目標之一,就是考察藝術活動在特定文化環境中自然生成、發展的性狀。當然,對象的性狀總是會在與外界的不斷互動過程中經常變化,然而這樣的變化,仍然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的演化,它與受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外力影響而發生的變化,有質的區別。仍然以戲劇在晚近五十年的變化為例,雖然歷史上中國的本土戲劇始終在民眾審美趣味變化的背景下持續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但是正由于這樣的變化是在戲劇創作表演的主體與觀眾的互動之中緩慢而自然地發生的,因此無論如何變化都不足以出現背離它所生成的文化土壤的結果;然而1950年代戲改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在令本土戲劇經歷了劇烈變化的這一改造過程中,觀眾甚至是劇團內部的創作和表演者本身,都沒有話語的權力。因此,中國戲劇的自然狀態之必然受到破壞,就是可想而知的。在這里我們看到一種外來的文化價值觀是如何被強行植入的,以及它最終會產生臬的結果。它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值得好好記取的教訓,同時還給從事藝術學田野研究工作者留下了特殊的困難。
這就是我們今天從事藝術學的田野研究時面臨的特定境遇,就像一個多世紀以來在幾乎所有藝術領域那樣,本土藝術在外來的文化價值觀面前出可怕的自卑。而這一文化現實,使得從事藝術學田野研究的研究者必須非常小心翼翼。藝術學的田野研究面對的研究對象不
是無感覺的作品而是具體的人的行為,研究者與被研究者在社會身份、知識背景與生活環境等多方面的差異、尤其是趣味的差異,很容易被處于弱勢地位的民間藝人理解為知識與藝術見解的優劣,研究者在從事田野工作時,很容易被研究對象視為強勢文化的代表,因此,研究者的言行和趣味,很容易對被研究者產生不可預計的影響,而這樣的影響,足以改變研究對象的原生態。
需要指出的是,在藝術學的田野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個入侵者,極易對脆弱的、缺乏自信的民間藝術本體造成損害。現代人類學家喜歡說“我們的身體就是人類學研究的工具”,強調田野考察過程中研究者應該融入研究對象,在與對象的互動中體察對象及其可能發生的變化,但是在中國藝術學研究這個特殊的領域,我認為研究者應該盡可能做一個客觀和外在的觀察者,盡可能克制影響對象的沖動,因為保持本土藝術的原生態的意義,可能比改變它要重要一百倍。當然,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是無可避免的,只不過清醒地意識到這種影響可能導致的負面效果,自覺地將自己的影響盡可能減少到最低限度,無疑是從事藝術學的田野研究時必須遵守的職業操守。
其次,我希望強調藝術學的田野研究作為一項藝術學研究的價值,盡管我們可以借鑒人類學與社會學的田野研究方法,但是這樣的研究指向應該是藝術學的而不能僅僅是人類學或社會學的。更直接地說,用人類學和社會學方法從事藝術學研究,應該是研究的重點。
每門學科都有特定的研究范圍和研究目標,不同學科的關注重點并不相同,因此,當人類學與社會學的田野方法被引進到藝術學研究領域時,人類學與社會學所關注的那些問題,也很容易同時被帶入藝術研究過程中;或者說,研究者的關注重點可能會發生偏移,也許那些從藝術學角度看非常之重要的問題反而被忽視了,這樣一來,研究很容易演變成對于藝術、藝術活動的人類學或社會學研究,而不再是藝術學研究。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當然仍有其價值與意義,然而它的價值與意義是人類學與社會學的,坦率地說,這類研究即使再有價值和意義,也不是藝術學研究。它不能代替藝術學研究,也不能幫助我們解決藝術領域最值得關心的問題。
九十年代中期以來,藝術研究領域出現一些新的趨向,改革開放之初非常之盛行的、在“方法熱”和“文化熱”時期都曾經頗受關注的宏觀研究,漸漸失去了至高無上的學術地位,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方法則日益受到學界重視。其重要標志之一,就是一批針對個案的田野考察成果問世并且得到學界廣泛認同,在某種意義上說,它可以視為藝術學研究的社會學和人類學轉向。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方法介入藝術學研究領域,使得相當一部分學者開始嘗試著運用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領域極受重視的田野研究方法考察藝術現象,這一方法層面的變化對于中國目前的藝術學研究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二戰以來,文化批評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是令人矚目的學術熱點,文化人類學和社會學諸多重要的跨文化研究成果的出版,更令此前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視角受到普遍質疑。人類學和社會學方法對中國藝術學研究的影響,也必然導致藝術學研究出現學術與文化視角的轉換。這個可能出現的最有理論價值的變化,我將在下一部分論述,這里首先想討論的是,現代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方法的介入,其意義不止于文化層面上研究視角的轉換,它還可能給中國藝術學研究領域帶來另外兩個方面可能形成的變化乃至沖擊。
其一,是有可能導致目前的中國藝術學研究領域研究重點和研究成果價值評價體系的根本改變。
學術研究的價值取向受到教育制度和由教育體系決定的研究者知識譜系的影響。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現代形態的藝術研究一直比較重視理論層面的探討。經由蘇俄引入的、從德國古典哲學這一思想路徑衍生發展產生的,以及作為其知識和思維方法背景的德國古典哲學本身,長期在包括藝術研究在內的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占據特殊的主導位置,因而,和這一理論背景相吻合的藝術本體論研究,以概念和范疇為核心的抽象的理論探討與分析,長期以來都是藝術學研究領域最受關注的研究方法。英美經驗主義傳統一直受到排斥甚至批判,對具體對象的個案的、經驗的研究被置于次要的地位。這樣的研究取向,不僅僅是出于對西方學術發展不同趨勢的選擇,同時也蘊含了中國傳統思維方法對當代藝術研究的影響,在中國學術傳統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整體性的、玄學研究路向,恰與德國古典哲學形成有趣的呼應——所謂“小學”在中國的學術傳統中,顯然一直受遏制,清代成就卓著的“樸學”也被后世的學術史家解讀成是由明入清的漢代知識分子對嚴酷現實的逃避,以及對清代統治者的消極抵抗。
改革開放以來,蘇俄引進的僵化理論教條漸漸喪失了獨斷地位。但是整個教育體系以及學術研究群體的知識體系的轉變并不能同時完成,因而學術研究基本趨勢的轉變,會表現出明顯的滯后現象;更重要的是,正由于改革開放之初理論界需要新的思想資源用以突破舊的蘇俄教條的禁錮,觀念和理論層面的創新顯得特別重要,因之出現一大批偏重于觀念與理論探討的研究文獻,也是時代的要求。可惜新的藝術觀念與理論缺乏實證研究的支撐,也就不能真正完成觀念與理論拓展的歷史任務,整個國家的藝術科學研究水平,并不會僅僅因為觀念與理論的更新而有明顯的提高。
以1999至今這三年里的戲劇學研究為例,按照我的不完全統計,最近三年戲劇學研究文獻里,基礎理論與范疇、規律的研究不可思議地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量,它在所有公開發表的研究性論文里占到1/3左右。對戲劇基本特征、基礎理論和普遍規律的探討并不是不重要,但是學術界將如此大的精力用于這類純粹理論性的探討,卻不能算是正常現象;其中更耐人尋味的現象是,從事這類基礎研究的學者,多數身處并不擁有掌握研究資料與信息方面優勢的中小城市或非專門研究單位。誠然,戲劇研究領域史的研究以及具體的作家作品研究并不缺少,但是,撇開史的考證,這類研究也主要是對戲劇整體時代特征或藝術特征的討論,當然也包括一些群體研究或類型研究,其中“論”的部分比“述”的部分受到更多的關注。在戲劇史研究領域,元雜劇尤其是關漢卿研究較受重視,中國現代戲劇和外國戲劇研究領域,最主要的個案研究是對和莎士比亞的研究,對這兩位劇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幾乎是其它同一領域劇作家及其作品研究的總和,然而對這些重要劇作家的研究,包括關漢卿研究在內,有關劇作主題、作品性質、人物形象和作品風格的辨析與討論占有最大的份量。有關這些重要劇作家的研究,并不排除包含一定程度上的個人獨特見解的優秀論文論?歡桓鑫薹ɑ乇艿氖率凳牽渲兄遼?0%以上的論文和論著并不能提供任何新的材料,尤其是不能提供現有文獻以外的材料,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樣的研究從“知識的增長”這一學術發展角度上看,貢獻幾乎等于零。通過提交給國際性學術會議的論文的分析,也可以得出同樣的結論,國內學者的論文選題與境外學者之間的巨大差異,清晰可見。
我不敢斷定戲劇學研究領域存在的這種現象可以毫無保留地推之于整個藝術學研究領域,但是我相信從整體上看,要說中國目前的藝術學研究仍然流行重視抽象、宏觀的理論研究,輕視經驗的、個案的實證研究的學風,恐怕并非妄言。如果事實確實如此,那么社會學與人類學研究方法在近代的興起,就給我們一個重要啟示,那就是個案的、經驗性的實證研究,應該得到更多的重視,應該成為藝術學研究的主體。只有戲劇學乃至整個藝術學研究的重心轉向實證的、個案的研究,理論與觀念上的突破才有真正的意義。在這個意義上說,現代社會學和人類學方法對田野方法的重視,完全可能使國內藝術學研究轉向更注重個案研究和經驗性研究,同時給予這一類研究成果更公允的評價。這樣的轉變無疑將逐漸引導整個研究風氣的轉換。
其次,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方法的引入,對于強化國內藝術學研究的學術規范,將有可能產生直接影響。
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強調個案研究與研究者直接經驗的價值,但同時更強調研究過程的規范、成果表述的規范,其中也包括經驗描述的規范。這種規范不僅僅是學術積累的需要,也是使學術成果更可信,因而更具科學價值的需要。換言之,在某種意義上說,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是在通過規范自身而使自己更接近于自然科學。這樣的研究取向對于中國目前的藝術學研究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
中國的藝術學研究分為兩個重要群體,除了一批身居高等院校的學者以外,還有更大的一個群體身居文化部門所屬的藝術研究機構。以戲劇學研究為例,后一個群體的規模顯然要超過前一個群體,而且由于與戲劇創作演出的實際接觸較多,在經驗性的實證研究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然而無可諱言,這個被習稱為“前海學派”的學術群體長期以來偏重于戲劇藝術實踐,雖然相對而言具有比較注重經驗研究的優勢,也擁有許多第一手的珍貴的學術資源,重視藝術的當下性,但是由于不夠注重學術規范,因此很難得到學術界應有的承認。多年來,境外數以百計的人類學和社會學領域知名的或尚未知名的學者相繼來到國內,他們在與這個群體的接觸交流過程中獲益匪淺,文化部門所屬的許多學者多年的研究心得,反而要通過境外學者的轉述,才為外部世界和主流學術界所知,究其原因,正緣于“前海學派”在研究的以及成果表述的規范化方面存在明顯的缺陷。換言之,經驗性的研究以及對經驗的感性描述本身,只有通過規范化的、理性的方法呈現出來,才擁有足夠的學術意義,才會得到主流學術界的認可,才可能充分顯現其學術價值。
因此,借鑒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的田野方法,尤其是借鑒和汲取人類學和社會學家從事田野研究時遵循的學術規范,將會有效地彌補“前海學派”學者們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弱項,使這個學術研究群體掌握的大量感性資料與經驗性材料,通過更多途徑進入當代主流學術界的視域,藉此改變藝術學的研究重心。因此,對于中國藝術學研究而言,進一步注重學術規范,使被稱之為“前海學派”的這個研究群體迅速提高研究成果水平,將給中國的藝術學研究帶來深遠影響。
二研究視角的轉變
當然,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對中國當代藝術研究最具學術意義的影響,還是要首推它可能帶來的文化層面上的研究視角的改變。
中國現代形態的藝術學研究大致始于20世紀初,就像其它人文科學研究一樣,它之受到西方學術的刺激與影響是無可諱言的。在這一影響過程中,西方學術思想不可避免地在中國藝術學研究領域打下了鮮明的烙印,其中西方人的研究視角,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簡言之,由于西方人文科學主要是在歐洲的文化傳統和解決歐洲社會遇到的問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且隨著西方在世界各地的迅速擴展,自覺不自覺地呈現出歐洲中心的世界觀,這種具有鮮明西方色彩的歐洲中心的人文科學思想,也就不能不在中國藝術學研究領域留下它的痕跡。在研究與品評中國本土藝術時,人們往往只是照搬西方人習慣運用的藝術標準,比如說以西方音樂體系評價中國本土音樂,以西方戲劇理論解釋中國戲劇并且試圖以之改造“落后”的中國本土戲劇,把油畫的教學體系搬用到中國畫的教學中,等等。這樣的現象存在于藝術學的多個領域,換言之,西方比較成熟的人文社會科學體系的整體植入,確實在中國藝術學研究的現代轉型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是這種整體植入的結果與中國本土藝術以及中國人的情感經驗之間的距離,始終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癥結。
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引進,卻給我們一條走出這一癥結的路徑。
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單純的田野方法,而且還包含了至關重要的文化多元觀念。雖然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起源都帶有強烈的歐洲中心主義色彩,但是二戰以后,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以后,文化多元觀逐漸成為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的主導思想,在某種意義上說,這兩個原來受到歐洲中心主義文化觀影響最深的研究領域,現在則相反成了對歐洲中心文化觀形成最猛烈沖擊的領域,成為最堅決地推動文化多元觀和消解歐洲中心論的學術領域。這一思想方法的變化對田野研究的影響非常之深遠,而這種非常之符合當代世界潮流的學術方法的引進,對于后發達國家尤其重要,因為越是后發達國家越是需要通過文化多元觀念以消除文化自卑感,正視本土文化傳統的價值。因此,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領域,田野研究工作者不再像摩爾根時代的學者那樣,抱著了解人類童年的文化優越感,把非西方社會視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早期階段,因而能夠更客觀地認識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的傳統與現實的差異,在解釋它們的歷史與現實時,也能有更多的互相理解以及在此基礎上的互相尊重。而這樣的研究方法,在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除了西方中心視角以外,多年來中國藝術學研究領域還存在一個尚未得到學術界重視的研究視角,那就是一種過于貴族化的藝術觀仍然占據著核心位置。
文化多元觀念不僅僅意味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的藝術活動不能以同一種標準來衡量和評價,同時也暗含了另一種更平民化的文化思想,即不能以研究者們的個人興趣,以及他們所接受的教育作為衡量所有文化行為的唯一標準。
當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們將他們的考察對象,從長期以來擁有文化特權的上流社會轉向更廣闊的草根階層時,還伴隨著思維模式的改變。事實使人們更清晰地意識到,不同地域的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價值觀念體系雖然會有很大的差異,卻各有其合理性;他們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只有通過其自身的價值系統,才有可能獲得真正有意義的解釋。在藝術領域更是如此,藝術在本質上意味著人們用以情感交流與表達的特殊方式,不同民族和不同階層的人們各自的情感交流與表達方式,在這一生活與文化圈內部往往是最有效的。所以,對民間草根階層的藝術、趣味與審美活動的歧視和改造,強行推行一小部分精神貴族自以為是的藝術觀與審美趣味,正是現代人類學與社會學研究的禁忌。
在中國藝術學領域,這種文化貴族心態隨處可見,比如我們完全有理由對人們長期以來習焉不察的“采風”這樣的辭匯產生強烈的質疑。確實,如果說最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的藝術學創作與研究對于那些地域色彩鮮明的民間藝術活動并不是毫不關心,那么很難否認,創作與研究者們經常是以“采風”的態度去關注和研究民間藝術活動的。人們慣于使用“采風”這樣的辭匯而,它本身就清晰地透露出兩個方面的信息。從歷史上看,“采風”的制度早在秦漢時代就已經基本形成,它隱含了官方與民間二元且以官方為主導的文化價值觀;從現實的情況看,“采風”意味著藝術家和藝術研究只關注民間藝術活動作為創作素材的價值。因此,“采風”的實質,正是站在官方或文化貴族的立場上對民間藝術活動非常功利化的利用,事實也正是如此,尤其是近幾十年里,地域色彩鮮明的和非主流的藝術樣式和優秀藝術作品,經常被主流藝術用以為創作的材料,回顧近幾十年的藝術史,我們會發現許多有世界影響的優秀作品都是用西化和文人化的手法處理本土民間藝術元素的產品。然而,在民間藝術活動被大量地用以為創作材料而遭到掠奪性開采的同時,它們本身卻仍然被視為落后的、原始的、粗糙的,被視為必須以精英文化的模式加以改造才能擁有藝術價值的對象。
以“采風”的心態從事本土與民間藝術研究的學者,自覺不自覺地忽視了對象自身的獨立存在以及內在文化價值。因此,研究者變成了專事獵奇的旅游者,對于民間藝術對象的關注只限于與“我們的”藝術活動的差異,而并不真正關心這樣的藝術對于生活于其中的創造了它們的人們究竟具有何種價值和意義。從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角度看,我們應該更多地致力于探究多種藝術樣式、多種生活方式以及各地各具差異的倫理道德和習俗對于它們的主體自身的價值與意義,致力于在這些獨特的藝術與生活的原生環境中,還原它們的內涵。這樣的研究才能超越“采風”式的官方和貴族文化心態,才能獲得對民間藝術真正具有文化價值的研究成果。
因此,中國目前的藝術學研究亟需借鑒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的田野方法,摒棄西方中心與貴族趣味對民間話語空間的擠壓。
三一個實例:路頭戲
如果我們的藝術學研究能夠更多地注重對現代人類學與社會學方法的借鑒與引進,尤其是徹底改變歐洲中心主義與貴族主義文化觀,那么對諸多藝術現象的研究與評價,都有可能出現根本性的改變。在我的研究領域,有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完全可以用以說明研究視角的改變所產生的影響,那就是對臺州戲班大量演出的路頭戲(或曰提綱戲、幕表戲)的研究與評價。
近幾十年戲劇研究領域幾乎完全沒有對路頭戲的研究,然而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路頭戲卻可以說是中國戲劇最主要的演出形式,它的歷史,也許可以追溯到戲劇起源的年代。路頭戲之所以長期被戲劇研究人員們忽視,是由于它在20世紀50年代初就遭到批判,成為從上而下的“戲改”的主要對象之一。而對路頭戲的批判,其理論背景很值得今人深思。
對路頭戲的批判與其說出自藝術的原因,還不如說出自趣味的原因。它一直被看成是粗糙、原始和簡單的演劇方法,然而它并沒有像同時代其它那些更為粗糙、原始與簡單的民間藝術那樣獲得尊重,它從一開始就被看成是創作的素材以及改造對象,直到現在,在多數當代戲劇史家們的眼里,路頭戲之受到批判乃至遺棄,仍然被看成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然而,當我們通過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研究思路重新探討路頭戲的存在以及它的意義,就會清楚地看到,像路頭戲這樣一種有著千百年悠久傳統的演劇方法,它之所以會受到眾口一辭的批判以及遭致普遍遺棄,正由于長期以來西化的和貴族的文化視角在藝術學領域占據著統治地位。
路頭戲之所以在1950年代初受到大范圍的批判,首先是由于主持“戲改”工作的政府官員,主要是一批西化程度比較高的、經常接觸甚至直接參與話劇創作與研究的知識分子,排除意識形態的因素,在某種意義上,“戲改”簡直可以說就是在用西方的、話劇的戲劇觀,居高臨下地改造中國本土戲劇。像路頭戲這種本土色彩濃厚的傳統演劇方法,與這些知識分子所接受的戲劇學模式完全不相吻合,它之受到排斥也就是可想而知的。其次,路頭戲的演劇方法被后來的國辦或準國辦的戲劇表演團體遺棄,還有另一層因素,那就是長期以來衡量藝術的標準是由傳統詩學基礎上培養的文人決定的,雖然傳統文人最終接受了元雜劇和明清傳奇,卻始終未能充分受容昆曲以外的各種“花部”戲劇劇種,同時也難于充分認同民間極富創造性的口傳文學的價值。文人趣味在中國戲劇領域占據統治地位的現象,并沒有因為1950年代的社會急劇變動而真正有所變化,反而因為劇團國家化而在制度層面得到普遍肯定,因此,在文學性和音樂性方面很難以完全符合文人趣味的路頭戲,也就不能不受到排斥。
由此我們看到,如果說晚近一個世紀的藝術學研究受到歐化的和貴族的這兩種文化偏見的左右,那么路頭戲的遭遇具有作為樣本的罕見的深刻性,路頭戲之所以遭受自上而下的批判與遺棄,正是由于同時受到這兩個方面的夾擊。更值得思考的是,如同我在《草根的力量》書中所敘述的那樣,路頭戲至今仍然是臺州戲班最主要的演劇方式,但這種承繼了本土文化傳統的演劇方式它之所以能延續至今,并不是因為路頭戲演出過程中大量的即興創造在戲劇學層面上所可能提供的非凡活力,給定情境與表演者個人創造之間巧妙和平衡,以及潛藏在它的即興表演模式之中的演員之間、演員與樂隊之間的互動與內在張力,而竟然是因為在本土的戲劇市場里,戲班最適合以這樣的演劇方式營業;并且,由于在晚近幾十年里路頭戲一直受到抑制,在那些受主流意識形態影響較為明顯的民間戲班,路頭戲的演劇方式也正在被棄用。
有關路頭戲的藝術魅力,我已經在書中做了初步的探討,將來還會做進一步的研究。這里我只想通過它的遭遇說明,擺脫歐洲中心的和文化貴族的偏見對于中國當前的藝術發展以及藝術學研究有多么重要。只有徹底轉變研究視角,路頭戲的藝術價值才能得到公正的評價;進而,也許還有更多的藝術現象,需要以多元文化的視角加以重新審視,給予重新評價。
四需要注意的問題
田野研究只是一種方法,雖然在田野研究的背后,包含了現代人類學與社會學特有的研究路徑,但是方法并不能完全替代研究。按照我個人的研究體會,即使接受了田野研究方法,藝術學領域的田野研究,也仍然存在諸多需要注意的問題。
藝術學研究的田野方法的研究目標之一,就是考察藝術活動在特定文化環境中自然生成、發展的性狀。當然,對象的性狀總是會在與外界的不斷互動過程中經常變化,然而這樣的變化,仍然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的演化,它與受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外力影響而發生的變化,有質的區別。仍然以戲劇在晚近五十年的變化為例,雖然歷史上中國的本土戲劇始終在民眾審美趣味變化的背景下持續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但是正由于這樣的變化是在戲劇創作表演的主體與觀眾的互動之中緩慢而自然地發生的,因此無論如何變化都不足以出現背離它所生成的文化土壤的結果;然而1950年代戲改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在令本土戲劇經歷了劇烈變化的這一改造過程中,觀眾甚至是劇團內部的創作和表演者本身,都沒有話語的權力。因此,中國戲劇的自然狀態之必然受到破壞,就是可想而知的。在這里我們看到一種外來的文化價值觀是如何被強行植入的,以及它最終會產生臬的結果。它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值得好好記取的教訓,同時還給從事藝術學田野研究工作者留下了特殊的困難。
這就是我們今天從事藝術學的田野研究時面臨的特定境遇,就像一個多世紀以來在幾乎所有藝術領域那樣,本土藝術在外來的文化價值觀面前出可怕的自卑。而這一文化現實,使得從事藝術學田野研究的研究者必須非常小心翼翼。藝術學的田野研究面對的研究對象不是無感覺的作品而是具體的人的行為,研究者與被研究者在社會身份、知識背景與生活環境等多方面的差異、尤其是趣味的差異,很容易被處于弱勢地位的民間藝人理解為知識與藝術見解的優劣,研究者在從事田野工作時,很容易被研究對象視為強勢文化的代表,因此,研究者的言行和趣味,很容易對被研究者產生不可預計的影響,而這樣的影響,足以改變研究對象的原生態。
需要指出的是,在藝術學的田野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個入侵者,極易對脆弱的、缺乏自信的民間藝術本體造成損害。現代人類學家喜歡說“我們的身體就是人類學研究的工具”,強調田野考察過程中研究者應該融入研究對象,在與對象的互動中體察對象及其可能發生的變化,但是在中國藝術學研究這個特殊的領域,我認為研究者應該盡可能做一個客觀和外在的觀察者,盡可能克制影響對象的沖動,因為保持本土藝術的原生態的意義,可能比改變它要重要一百倍。當然,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是無可避免的,只不過清醒地意識到這種影響可能導致的負面效果,自覺地將自己的影響盡可能減少到最低限度,無疑是從事藝術學的田野研究時必須遵守的職業操守。
其次,我希望強調藝術學的田野研究作為一項藝術學研究的價值,盡管我們可以借鑒人類學與社會學的田野研究方法,但是這樣的研究指向應該是藝術學的而不能僅僅是人類學或社會學的。更直接地說,用人類學和社會學方法從事藝術學研究,應該是研究的重點。
每門學科都有特定的研究范圍和研究目標,不同學科的關注重點并不相同,因此,當人類學與社會學的田野方法被引進到藝術學研究領域時,人類學與社會學所關注的那些問題,也很容易同時被帶入藝術研究過程中;或者說,研究者的關注重點可能會發生偏移,也許那些從藝術學角度看非常之重要的問題反而被忽視了,這樣一來,研究很容易演變成對于藝術、藝術活動的人類學或社會學研究,而不再是藝術學研究。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當然仍有其價值與意義,然而它的價值與意義是人類學與社會學的,坦率地說,這類研究即使再有價值和意義,也不是藝術學研究。它不能代替藝術學研究,也不能幫助我們解決藝術領域最值得關心的問題。
入學考試有許多理論和方法,在研究生入學考試環節,由于報考學生專業來源較雜,必須統一標準。報考第四軍醫大學圖書館學專業的考生,主要專業來源包括圖書館學、醫學、計算機應用、外語等。這些不同專業背景來源的考生,其專業背景知識均有與醫學圖書館工作相契合的部分,因而也均是我們所需要的生源。面對這樣的生源情況,對信息管理綜合、圖書館學基礎兩門課程,在制定考題方面制定了如下的設計思路:“信息管理綜合”課程所要考核的是最基本的學科知識,經過反復比較,最終選定馬費成的《信息管理學基礎》為基本考試內容;專業基礎的要求與專業綜合類似,最終選定吳慰慈的《圖書館學基礎》作為專業基礎課的主要用書。入學考試基本教材的選定,體現的是教材權威性、實用性與可操作性的統一。在考試出題思路上,既不將考試范圍劃得過寬過大,又要涵蓋學科最核心的內容,體現的是學生來源較雜、學科背景不同的一種應對策略。
2專業相關課程的選定環節在入學后,積極引導學生選定專業相關課程,主要針對如下幾類課程采取不同的對策。
2.1公共必修課
我校公共必修課包括5門課程:英語、醫學統計學、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自然辯證法概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等。在如何學習公共必修課方面,要求學生在全面完成課程學習的基礎上,特別強調對直接應用性內容的重視。如英語的專業英語部分、醫學統計學的Meta分析部分、循證醫學的文獻檢索部分等。
2.2專業必修課與選修課
專業必修課與選修課包括:醫學文獻檢索、計算機綜合應用技術、管理學基礎、健康知識等。在專業必修課與選修課方面,要求在知識體系上比較全面,包括醫學圖書情報、計算機、管理、醫學等各大門類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課程。
2.3圖書館專業課
開設2門專業課程:信息咨詢和情報檢索語言,是在學校規定的范圍內選定的兩個應用面較寬的專業課程。
3圖書館實踐環節研究生
在第一學年基本課程學習完成后,按照學校的統一安排到圖書館參加實踐。在這個環節上,核心的指導思想是讓學生的實踐工作與圖書館日常工作結合起來,在完成實踐任務的同時,深入鉆研業務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4開展課題研究的關鍵環節
4.1開題報告
研究生在第二學年的第三學期,要面對專家組正式作開題報告,闡述進行課題研究的框架、預期的研究結果等。開題是研究生開展課題研究的第一個重要環節,有一些學者專門論述過研究生開題問題。開題草率是許多研究生存在的問題,包括文獻檢索、閱讀不充分、研究沒有數據支持、技術路線不明確、預期結果不清晰等,均是常見的問題。開題過于繁瑣是另一種傾向。有些研究生開題涉及的研究內容過于繁雜,主客觀條件不具備,使得課題研究也難以完成。在開題過程中應該避免上述的兩種傾向,應在科學性和實用性上下大功夫。開題應該解決的主要問題包括:準備研究什么課題、4要素(目的、方法、結果、結論)設想是什么、研究的創新性如何、研究工作量是否適當、實用性如何等。在時間軸上要制定研究進度表,包括確定研究主題、設計研究方案、分階段開展研究、形成研究成果等主要環節的時間節點。
4.2課題研究第1階段
在開題后一直到中期檢查,大約相隔1年左右,為課題研究第1階段。在第1階段中,主要是技術路線的探索。多數情況下技術路線都不是唯一的,如建設一個數據庫就有多種軟件可選擇,數據庫結構可以設計成多種樣子。確定出正確的技術路線,就可以在這一階段得到初步的研究結果。
4.3中期檢查
在研究生的第三學年開始階段,要進行中期檢查。中期檢查的內容主要是:開題以來的研究進展是否順利,原定的研究目標是否能順利地完成。在第一階段的研究中,研究的技術路線是否正確;得到的初步研究結果是否符合預期;整個研究的節奏是否平順;原定的研究內容是否需要調整。對于研究進展緩慢或根本沒有進展的學生,要明確提出需要延期畢業或不能畢業的處理意見。
4.4課題研究
第2階段從中期檢查到畢業論文撰寫的這一期間為課題研究第2階段,時間大約為10個月。在第2階段,不能在研究技術路線上左右不定,要在第1階段研究的基礎上,制作精細的研究計劃,形成最終的研究結果。對于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要區別對待。回答“為什么”這樣的理論問題,要有堅實的、公認的理論基礎,爭取有所突破,但不能是空中樓閣。對于“有什么用”、“怎么做”的實踐問題,要充分展示其實用的價值。
4.5完成畢業論文
課題研究全部完成后,要對檢索到的文獻進行回顧,對研究形成的數據資料進行系統化精煉,形成最終的畢業論文。研究生課題的形成是一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在前期研究中積累了大量的研究資料,需要在完成畢業論文過程中概括、提煉、轉化,最終形成確定的研究結果,并圍繞關鍵問題、主要結果展開討論。要在論文中形成明確的研究結果,不能讓論文變成虛擬化論文、老生常談式論文。
5在完成學位
論文的過程中,要對其中的主要研究結果撰寫成數千字的期刊論文正式發表。在方面,導師組需加強指導,嚴格把關,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這項硬指標。我們培養的每個研究生均發表了科技統計源期刊論文或核心期刊論文1~3篇。
6教師與教學環節
導師組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核心與關鍵。圖書館的導師組由3~5名專家組成,專家素質與責任心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起著核心作用。圖書館的導師組始終堅持以最新的教育科學成果武裝自己,在教育、教學、管理等各個方面的教學實踐中,發揮引導作用,促進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將培養富有獨創見解的能力作為重要的任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成就動機。在教學風格方面,建設學科網站,制作精良課件,重視上機實習,調動各種教學手段,不拘泥于原定的程序,進行交互式教學,增強教學效果。導師的責任非常重大,除了對研究生思想政治、身心健康等一般情況的了解與引導外,核心的任務是保證學生學業的完成。首要強調的核心環節是創新,創新是科學研究的靈魂。碩士研究生屬于高層次學生的培養,不能等同于一般性科學研究,要督促學生在創新這個環節花大力氣,見到成效。導師必須定期和研究生見面,不能任其自由生長。在本文上面論述到的開題等一系列的環節中,導師均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指導學生的科研活動既宏觀又微觀,指導學術論文寫作更要抱有極大的耐心。
二、學術誠信教育內容的缺失
2009年3月,《教育部關于嚴肅處理高等學校學術不端行為的通知》提出將“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作為必修內容納入研究生教育教學。2010年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在《關于在學位授予工作中加強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建設的意見》中要求,在學位申請者的整個培養過程中,都要安排必修環節進行學術道德教育和學術規范訓練[7]。由此,筆者調查了全國39所“985高校”開設研究生學術誠信教育課程的情況。主要通過兩種方式獲取數據:一是訪問39所“985高校”研究生院網站,查看研究生課程設置、文件、通知等信息;二是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各高校的研究生課程表,從課程表中查找學術誠信教育課程信息。 39所“985高校”的調查結果顯示:a)各高校都為碩士研究生開設《自然辯證法》課程,為博士研究生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程;b)各高校遵從中國科協和教育部的倡議和規定,積極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系列報告》;c)大部分高校在新生入學教育或開學第一課的講座中,發放中國科協制作的《科學道德規范手冊》或學校編制的《學術誠信讀本》;d)除以上課程和講座外,在39所高校中有10所高校開設了研究生學術誠信教育必修課程,必修課程內容主要涉及學術道德、學術規范、寫作指導和研究方法等。可以看出,當前的學術誠信教育內容主要集中于學術道德教育和學術規范教育。學術道德教育主要針對學術失信中的“無德”教育,學術規范教育主要針對學術失信中的“無知”教育,而這兩方面的教育內容對于“無畏、無才”教育涉及甚少,學術誠信教育內容存在嚴重偏頗和缺失。
三、學術誠信教育內容體系的構建原則
學術誠信教育過程應貫穿研究生培養全過程,學術誠信教育內容應針對“四無”學術失信原因,學術誠信教育方式應融入現行研究生培養模式,學術誠信教育效果應做到短期效果與長期效果相結合。為此,提出構建學術誠信教育內容體系過程中應遵循的以下三項原則。
(一)教育與懲罰相結合原則
以學術失信行為是否發生為界,可將學術誠信教育分為預防性教育和懲罰性教育。預防性教育幫助研究生踐行“不做”、“不能做”、“不敢做”的學術誠信,最大程度預防研究生學術失信行為的發生,“無知、無德、無才”教育大多屬于這一類。懲罰性教育讓研究生了解學術法規、處罰機制、處罰措施、應承擔的后果等內容,比如“無畏”教育,重點解決“不敢再做”的問題,防止學術失信行為再次發生,同時對其他研究生起到警示作用。在學術誠信教育內容上,以預防性教育內容為主,以懲罰性教育內容為輔,實現誠信教育內容中的教育與懲罰相結合,可針對不同失信原因安排不同的教育內容和途徑,提升誠信教育的效率。
(二)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原則
顯性教育適合將脈絡清晰、要求明確的學術誠信內容傳授給研究生,如文獻引用規范、署名規范、獎懲條例等,適用于構建“無知、無才”教育內容。隱性教育可將內容靈活、富有寓意、情感共鳴、觸動心靈的學術誠信內容傳授給學生,如典型學術失信案例、學術道德、刻苦鉆研的科學精神教育、良好的學術習慣培養等,適用于構建“無德、無畏”教育內容。對于“無知、無才”的教育,顯性教育的效果優于隱性教育,對于“無德、無畏”的教育,隱性教育的效果優于顯性教育。將二者結合構建學術誠信教育內容,可以豐富教育內容的表現形式。
(三)自律教育與他律教育相結合原則
學術守信重在自律,如果研究生主動學習學術規范和學術法規,自覺恪守學術道德和學術倫理,積極提高專業水平和研究能力,學術失信行為的發生概率就會大大降低。針對“四無”學術失信原因中的主觀因素構建學術誠信教育內容,加強研究生學術誠信自律教育,培養研究生學術誠信意識,可讓研究生主動杜絕學術失信行為的發生。針對“四無”學術失信原因中的客觀因素構建學術誠信教育內容,提供豐富的學術規范、學術道德、學術法規等內容,為研究生自律提供良好的學術環境,并增強他律作用,引導和強制研究生學術守信。遵循自律教育與他律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構建學術誠信教育內容,可實現主動認知和被動接受的多重教育效果。
四、學術誠信教育內容體系的構建過程
為了取得較好的學術誠信教育效果,學術誠信教育內容要有針對性。針對每種學術失信原因均應設計合理的教育內容,并結合不同教育方式豐富教育內容的展現形式。因此,學術誠信教育內容體系主要圍繞“四無”學術原因和“三項構建原則”進行構建。
(一)構建教育內容分類體系
根據“四無”學術失信原因可將學術誠信教育內容相應分為四大類:“無知”教育、“無畏”教育、“無德”教育和“無才”教育,學術誠信教育內容分類體系。“無知”教育幫助研究生了解學術規范,能辨別正確或錯誤的學術行為,知道應該怎么做,不會因不了解學術規范而導致學術失信,具體分為學術規范文件、引用標準和學術規范圖書三個子類。“無畏”教育幫助研究生了解學術規范和學術法規中的“禁止、懲罰、不良后果”等內容,使其“不敢”違反學術誠信,具體分為知識產權法、處罰條例和不良后果三個子類。“無德”教育幫助研究生樹立學術倫理和學術道德理念,使其從內心出發“不想”違背學術道德,分為學術道德文件、學術道德圖書和思想政治教育三個子類。“無才”教育幫助研究生掌握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能力、培養創新意識,使其“無需”竊取他人學術成果,努力獨立完成相關研究,分為研究方法、科學精神和論文寫作指導三個子類。學術誠信教育內容分類體系共包含了12個子類,從體系結構上彌補了當前比較欠缺的“無畏、無才”教育。子類的數量和內容并不限于圖1的框架,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增刪和篩選,以滿足相應大類的學術誠信教育要求,盡可能減少教育內容上存在的漏洞。
(二)構建子類內容
研究生學術誠信教育資料來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育部頒發的文件、學校的管理制度和規定,二是論文寫作規范和引用標準,三是教材、圖書和音視頻資料,四是典型案例。筆者在大類和子類的規劃框架基礎上,搜集整理大量教育資源,按其內容相關性進行篩選,分門別類放在相應子類下,形成學術誠信教育內容簡表,僅為方便闡述構建學術誠信教育內容體系的思路和方法提供參考,其中的內容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三)檢驗教育內容相關性
內容體系中的教育內容是否滿足相應分類的多樣化教育要求,可以使用“構建原則”對相關性進行檢驗,并根據檢驗結果對子類的內容進行調整。在表4中,比如子類“學術規范文件”,更多趨向于預防性教育而不是懲罰性教育,適合于正式場合開展顯性教育,利用制度約束力加強他律作用,所以該子分類與“教育、顯性、他律”三個屬性更相關,使用符號“√”在相應位置標識。按照這種方式,將其他子類與六種屬性一一對照,形成最終檢驗結果。總體上四類教育內容在“構建原則”的六個屬性中分布相對平衡,遵循了“教育與懲罰相結合、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自律與他律相結合”三項原則。但是,如果仔細推敲某些子類內容,還會發現一些小問題。例如“無知”教育內容,沒有與“隱性”相吻合的屬性,在內容建設上還應增加適合“隱性教育”的內容,如學術規范失信的案例、導師在指導論文寫作時強調學術規范等。
【摘要】就新聞學研究領域而言,關于學術規范的討論就從未停止過,但迄今卻一直沒有成熟的解決辦法,致使其成為愈演愈烈的棘手難題。
【原文出處】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基金資助“新聞學學術規范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08JJD860223
為社會所強烈關注的浙江大學“賀海波論文造假事件”,最后以藥學院原副教授賀海波被開除出教師隊伍,其所在的中藥藥理研究室主任吳理茂被解聘,現任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任期屆滿,不再續聘而告一段落。[1]針對此事,教育部部長周濟痛心疾首地說:“對學術不端行為要像體育界反興奮劑一樣,像對待假冒偽劣產品一樣‘零容忍’,實行‘一票否決’。”[2]為此,教育部還首次專門就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發出通知。
“賀海波論文造假事件”雖然發生在醫藥學研究領域,但其引發的連鎖反應卻顯露出普遍存在于各個學科研究領域的學術規范問題的嚴重性。換句話說,對任何學科研究領域來說,學術規范問題都是一個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的問題。
就新聞學研究領域而言,關于學術規范的討論就從未停止過,但迄今卻一直沒有成熟的解決辦法,致使其成為愈演愈烈的棘手難題。
目前,新聞界對涉及新聞學學術規范的一些基本的問題,如新聞學研究是否需要學術規范、新聞傳播學應該建立什么樣的學術規范體系等尚存在爭論,本文擬對這些問題闡述看法,希望能夠對我國的新聞學學術規范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新聞學學術規范存在的理論和現實依據
對于新聞學研究是否需要學術規范這一問題一直存在爭議,其實,這一爭論的焦點根源于對學術研究是否有規范的爭論。一種觀點認為,學術規范“是通過專業認可的‘入場券’”,即“一套‘做活’的規矩,而且必須與學術界當下的認可結合”。另一種觀點認為,“‘規范’雖則對建立學術秩序、發展常規研究有意義;但畢竟是一種束縛(盡管是必要的束縛),故成熟的學者往往部分逾越‘規范’。”[3]
面臨整個學界的質疑和爭論,新聞學學術規范研究也不可避免地落入了對于規范是否有存在必要的爭論。古語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對“規范”的最樸素的表達。盡管在學術規范研究中存在許多問題,但是這不足以成為使學術研究拋棄規范的理由,新聞學學術規范的存在是有其理論和現實依據的。
首先,新聞學學術規范存在的理論依據是規范論。
關于規范與自由的關系,歷史上有過很多論述。托克維爾在探討法律與自由的關系時,曾說過“既要自由也要法律”。他認為得到前者的最好方法是借助于后者,“自由和順從并不互相抵觸;正相反,自由包括對自己所立法律的服從。”[4]這里托克維爾所指的“法律”更多地是具有與“自由”相對的“規范”的含義。涂爾干也說過,“正因為規范可以教會我們約束和控制我們自己,所以規范也是解放和自由的工具。”[5]這些論述都認為“規范”是“自由”的基礎,二者不是絕然對立的。
正在此基礎之上,規范論得以發展起來,學者們從各種角度對規范、規則以及制度等相關概念進行界定。有人提出規范“是調控人們行為的、由某種精神力量或物質力量來支持的、具有不同程度之普適性的指示或指示系統。”[6]也有人提出:“規范是集體共有的行為準則。”[8]這些定義其實都設定了一個前提,即規范是社會正常運行所必需的。
對于新聞學研究來說,學術規范同樣是必需的,不管采取何種形式出現,它都是通過合理的框架設定和制度體系來保證新聞學研究在“軌道”內進行的規范,看似是具有限制性的規范,但卻是學術對話得以實現的基礎,也是新聞學研究高質量發展的前提。
其次,新聞學學術規范存在的現實依據是學術失范現象的客觀存在。
目前我國的新聞學研究同其他一些人文社會科學學科一樣,也還存在不少失范現象,如重復發表、抄襲剽竊、忽視學術積累、缺乏學術批評、引文及注釋失范、學術評價標準不一,以及低水平重復和“泡沫化”傾向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但嚴重制約了新聞學研究的深化,同時也大大損害了新聞學的學術聲譽,影響了新聞學的學科地位。
例如,“新聞無學論”的產生和影響的擴大與新聞學研究中的學術失范現象屢有發生就有很大關系。由于新聞學研究的規范性不強,導致新聞學論文的獨創性較低、書籍內容重復較多,所以盡管近些年新聞傳播學科已被列為一級學科,曾經甚囂塵上的“新聞無學論”的影響也已大幅減弱,但是“新聞無學論”的影響并沒有完全消除,不但許多新聞從業者不大認可新聞有學,就連一些新聞領域的研究者也對新聞學的學術性產生懷疑,更不用說其他研究領域的學者對新聞傳播學科的科學性表示質疑了。
正因為如此,闡釋新聞學研究應當遵循的學術規范,以及探求新聞學實現學術規范化和管理科學化的路徑與策略,應當是當前的一個急需破題的工作。
二、新聞學學術規范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新聞學學術規范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實事求是地說,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依然不少,其中包括一些認識上的障礙。筆者認為,當前我國新聞學學術規范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一,以新聞學學術失范研究取代新聞學學術規范研究。這一問題普遍存在于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統觀新聞學學術規范研究成果,有相當部分是對學術失范現象的評價,并以此為依據提出要繼續嚴格遵守學術規范。但是,究竟何為學術規范?新聞學學術規范的內容是什么?學術規范的保障機制何在?這些最基本的問題反而沒有得到回答。或者說,新聞學學術失范首先要有“范”可“失”,然而,目前的研究卻避開這個較難回答的問題,直接進入對學術失范的研究,這在研究邏輯上是有問題的。
第二,新聞學學術規范研究缺乏宏觀視野,陷入細節研究。新聞學學術規范并非只是那些簡單的“規定”、“規則”、“條例”,而是一個結構嚴密的體系。但是對這一點,現有的新聞學學術規范研究并未體現出來。其實,新聞學學術失范中的一些問題的確可以通過操作層面的規范進行約束,例如“抄襲剽竊”、“注釋規范”、“一稿多投”等,然而,有更多的問題不僅僅是通過某個環節的細節研究就可以解決的,因為新聞學學術規范不僅有技術層面的問題,還有理念、道德、結構、保障等各層面的問題,以及各環節之間的聯系,這些都需要進行系統研究,而不僅僅是對技術操作細節的研究。同時,也需要看到,由于長期以來對新聞學學術規范的研究缺乏宏觀視野,使得研究者的思維產生了某種慣性,即將學術規范研究局囿于表面的技術研究,甚至僅僅將學術規范看作是對學術論文的格式規定。
第三,缺乏將英美學術規范研究經驗與我國現實狀況的有機結合。英美的學術活動被加以規范的歷史比較長,其所積累的經驗可以給我國的學術規范研究提供借鑒,但是有的研究一味地以英美學術規范為標準,卻不考慮我國政治、經濟現實以及學術活動的現狀,因此,基于此探討我國學術規范的研究成果往往缺乏實用性,難以實際應用。所以,新聞學學術規范研究需要以西方為參照,同時也要以我國學術界的現實為基礎。
第四,缺少對新聞學學術規范特有問題的針對性。美國哲學科學家庫恩說過,如果你得出的東西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這門科學就不能發展了,因此就不能叫做科學了。[9]同理,新聞學研究有其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色之處,這也決定了新聞學學術規范的研究不能僅僅取得與人文社會其他學科的共通點,而且需要著眼于新聞學研究的實際需要,這樣得出的研究成果才能對改善學術規范現狀有所作用。
上述四個問題是當前我國新聞學學術規范研究中不得不正視的,需要我們調整研究思路,能夠從固有的慣性思維中解脫出來。
三、建立結構嚴密的新聞學學術規范體系是促進學科發展的重要路徑
開展學術規范研究,是人文社會科學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聞學取得科學發展的內在需要。在這其中,建立結構嚴密的新聞學學術規范體系是破題之道,也是促進新聞學學科發展的重要路徑。
一方面,新聞學學術規范體系的建立要以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規范為基礎,建立新聞學學術規范結構嚴密的體系。新聞學科只是人文社會科學中的一個分支,在學術規范上具有與其他學科相同的問題,許多學術失范的現象也并非新聞學所獨有的,因此,從一定程度上講,借鑒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規范的研究成果可以對新聞學學術規范研究提供捷徑。
同時,目前,我國關于新聞學學術規范的研究還比較零散和膚淺,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尤其是對新聞學學術規范體系內部的運行機制和外部保障機制的研究非常欠缺,而這些恰是新聞學學術規范體系化研究的重要內容。
另一方面,新聞學學術規范體系的建立需要體現學科特點。新聞學學科具有不同于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特點,相應地,在學術規范研究上也具有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特點,因此在研究中的針對性應該更強一些。例如,“一稿多投”的問題在新聞學研究領域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雖然“一稿多投”毫無疑問屬于“學術不端行為”的一種,但是,由于新聞學是與實踐聯系緊密的研究領域,而不少論文都是用新聞理論來分析即時發生的新聞報道事件的,這些論文從某種角度看也是具有時效性的,而現在期刊普遍的審稿期都在兩個月以上,所以,一些作者不得已采取一稿多投的方式來保證論文可以更快地刊出。這種做法雖然是有違學術道德的,但是就新聞學領域而言,這種現象的發生卻是充滿無奈的,因此,在“一稿多投”問題的討論上,新聞學學術規范應當體現出自身學科的特點,尋找更能兼顧各方利益的解決方法。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新聞學學術規范體系的建立需要體現學科特點,建立適合新聞學研究現實的學術規范體系。
總之,我國新聞學學術規范的現狀迫切要求在理論研究上能夠有所突破,不斷深入,能夠透徹地研究學術規范體系的內容與機制,建立一套嚴格的學術規范體系,并且通過完善的學術規范管理和保障制度,提高新聞學研究的規范性,提升新聞學研究的質量和水平,以促進新聞學學科的整體建設與發展。
為了對新聞學學術規范問題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系統研究,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專門將“新聞學學術規范研究”作為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的一個重大課題立項,本文就是該課題項目研究最初的成果之一。今后,課題組將就新聞學學術規范的相關問題展開深入、系統和規范的研究,也期望新聞界的朋友們能夠予以關注和積極投入,共同為新聞學學術規范研究出力獻策。
注釋:
[1]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3月16日。
[2]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3月16日。
[3]兩種代表性的觀點提煉自學術界對學術規范的討論。參見鄧正來主編:《中國學術規范化討論文選》,法律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269-279頁。
[4][美]托克維爾著:《舊制度與大革命》,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82頁。
[5][法]愛彌爾?涂爾干著,陳光金等譯:《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頁。
[6]王剛:《科學認知規范的理論及其基本問題》,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11月,第2頁。
[8]高尚濤:《權力與規范》,外交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5月,第48頁。
[9]轉引自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網站:勞凱聲,“中國教育研究的問題轉向”,http://www.zjedusri.com.cn/show.php?IID=%20899。
(鄭保衛,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導;郭平,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2007級博士研究生)
鏈接:
部分學術腐敗事件回放
2008年10月,浙江大學藥學院原副教授賀海波因嚴重學術不端行為被院方解聘。3月15日,浙江大學校長楊衛在教育部舉行的加強高等學校學風建設座談會上通報了處理“賀海波論文造假事件”的最新情況:藥學院原副教授賀海波被開除出教師隊伍;賀海波所在的中藥藥理研究室主任吳理茂被解聘;現任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原院長楊杰將他人論文和課題列入申報材料。2006年3月21日,同濟大學免去楊杰院長一職。6月21日,同濟大學以“學術造假”解除其教授資格。
2006年1月17日,一舉報人在網上指責中國首款自主知識產權高端DSP芯片――“漢芯一號”發明人,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原院長陳進弄虛作假,將從美國進口來的芯片加上了漢芯字樣的標志,騙取國家上億元無償撥款。2006年5月12日上海交大宣布撤銷陳進院長和教授職務,解除聘用。
有的學者認為,歷史研究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的理論指導,自覺抵制“指導思想多元化”以及“左”傾思想影響下的簡單化、概念化、公式化和教條主義等錯誤傾向.唯物史觀傳人中國之后,中國歷史學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唯物史觀面臨著來自諸多方面的挑戰。首先,由于歷史的原因,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被誤解或歪曲,在一些人的思想中造成較嚴重的混亂,澄清這些混亂思想,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許多艱苦的工作要做;其次,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后,國際上出現了否定的社會思潮。并在國內思想界有所反映,歷史研究領域也出現了否定唯物史觀基本原理的錯誤傾向;其三,外國歷史學理論思潮大量涌人國內,但由于缺乏的科學分析,致使一些人誤認為這些理論是可以代替唯物史觀的“科學理論”;其四,20世紀80年代以后,社會發展和科技革命都發生了許多新變化,提出了諸如“現時代的本質和特征”等重大的理論問題.唯物史觀需要面對現實,在社會生活和科學研究的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的概念、方法和理論范疇,關注新的增長點,而不是故步自封,使其能及時地回應社會的呼喚,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為了應對唯物史觀面臨的嚴峻挑戰,第一,要有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第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正確認識包括史學在內的所謂學術研究“與國際接軌”;第三,高度重視史學理論在歷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即不僅要重現20世紀50年代、80年代史學理論研究的輝煌,而且要在此基礎上深刻理解當代中國和世界,把當代中國的歷史科學、史學理論不斷推向前進.
有的學者認為,堅持唯物史觀,是指堅持基本原理.近一個世紀歷史研究的實踐證明,只有這種理論才提供給了人們認識歷史問題的最銳利的武器,而那種賦予唯物史觀的過多含義.把本來不屬于它們的范疇的東西也當作其基本原理去宜傳的教條主義,反倒有礙于史學的健康發展。今天,我們還必須通過歷史研究的實踐,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史學理論和方法,去豐富和發展的唯物史觀。
有的學者認為,新的歷史時期,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史學中運用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同時也受到來自不同方面的挑戰:第一,對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缺乏深入的了解,教條化甚至是情緒化看待唯物史觀;第二,迎合西方某些史學理論,對唯物史觀作所謂的“修正”與否定;第三,打著學術創新的旗號.對唯物史觀做剪裁與歪曲以至否定,第四,通過各種形式的歷史題材文藝作品,宣揚與唯物史觀相左的歷史觀念.所以,必須正確認識唯物史觀在運用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與發展唯物史觀應付出更多的努力:其一,在對唯物史觀及其指導下的史學研究進行認真反思的基礎上,加強對唯物史觀產生背景、時代意義、根本內涵等基本問題的研究,準確理解和把握其靈魂與精髓,澄清當前史學界的一些模糊認識;其二,根據新的歷史形勢,將對唯物史觀的堅持與發展辯證統一起來;其三,從學術發展的規律來看,唯物史觀指導下的中國史學要在新世紀獲得更大的發展,關鍵還在于要有一大批經得起實踐和時間檢驗的優秀學術成果;其四,作為的重要組成部分,唯物史觀的學術根基廣布于哲學、歷史等各相關學科的理論與具體研究工作中,而作為學術與普通大眾之中介的文化教育、文藝作品能否堅持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則是唯物史觀能否深人人心的重要前提。
有的學者認為,目前研究中存在兩種錯誤的傾向:一是在運用唯物史觀之理論上的公式化與教條化;另一則是沿襲唯心史觀的“從思想到思想”的詮釋模式.實際上,唯物史觀的思想源于“現實生活過程”的原理,為我們在這一學術領域的研究提供了科學的“本體”論與方法論。按照唯物史觀的要求,我們應在三個層面上展開研究,即從廣大民眾、統治階級或日益崛起的新興階級與思想家本人的“現實生活過程”出發,去分析相應的思想文化形態、思想流派、思想家的主張,唯有如此方能正確地闡明各種思想文化現象的本質,進而揭示其發展演進的歷史規律。
有的學者認為,唯物史觀也是要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的.雖然時下沒有人會對應該豐富和發展持有異議。但是一旦涉及原創性的經典結論,人們便很難有所突破,往往使豐富發展流于一句空話。而新的文化哲學是對唯物史觀的豐富和發展,因為新文化觀具有它的理論生命力,對社會歷史現實問題具有容納解釋能力,不像其他哲學思潮和流派很少明確闡述自身與唯物史觀的關系,甚至有意回避或擱置。
有的學者認為,唯物史觀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即這一理論系統不間斷地且廣泛、深入地與外界進行物質與信息的交換,之所以這樣在于其具備下列特點:第一,這一理論體系是實踐的理論體系,即理論之沖破象牙塔、學院的禁錮。擺脫純意識之形式轉化為社會物質力量,是通過實踐實現的,而社會實踐本身就具有廣泛聯系,從而構成開放系統;第二,這一理論體系具有廣泛的、長時間的社會適應性,從而既具長時間合理性又具有解讀和發展的空間,第三,有生生不息的一代又一代學人、思想家薪火傳承,宜傳詮釋,發展創新.開放的系統較之封閉的系統最大不同在于,它不是一次性地完成就終結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自我更新、自我豐富、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上述兩種研究,一種是定性的,一種是定量的,在圖書館學研究中都很常見。華薇娜曾抽樣統計中美圖書館學情報學部分論文的研究方法并進行比較,發現美國學者定量研究方法的使用超過定性方法,而國內學者則以使用定性研究方法居多。
本文則把兩者結合起來,既有定量統計,又有定性分析。
1.研究目的與方法
本文旨在通過對2006—2010年間CNKI中優秀圖書館學碩士學位論文進行統計分析,得到我國圖書館學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方向。碩士學位論文選題新穎,理論性、系統性較強,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研究深度〔4〕,樣本量不大不小,適合作為統計分析的對象。本文主要采用三種方法,即詞頻分析、共詞分析、網絡圖譜分析。研究路線如圖1所示。
2.數據采集
2.1數據庫選擇和樣本采集
選擇2006—2010年CNKI中的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CNKI的信息內容經過深度加工、編輯、整合,有明確的來源、出處,具有相當的可靠性其次,據CNKI優秀學位論文庫顯示,全國設置圖書館碩士學位點的院校和研究機構一共有64家,在數量和質量上有一定的保證。最后,文獻信息都具有半衰期,圖書約為5年,期刊約為3年,因圖書館學發展的速度較其他信息科學緩慢了一些,邱均平教授認為圖書館學研究文獻半衰期定為5年較合適,故本文選擇2006—2010的五年優秀碩士學位論文進行統計分析。
2.2樣本采集
對CNKI優秀學位論文庫中“圖書館、情報與檔案”類的碩士學位論文進行檢索,得到64所院校、研究機構的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共2903篇(截止到2011年3月),其中前15名見表1。
從表1可見,華中師范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15所院校的優秀碩士論文數都超過60篇,總計為2130篇,占到全部論文的73.37%,基本上與文獻信息分散的“二八定律”吻合,說明數據在概率分布上是有效的。經過年限二次檢索,得到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共計1993篇,占到收錄論文總數的68.65%。這其中還要進行交叉領域的進一步選擇。圖中:丄屬圖情交叉主題的論文;U屬圖檔交叉主題的論文;W屬情擋交叉主題的論文;IV屬圖情檔交叉主題的論文
從圖2中可以看出,2006—2010年的優秀碩士論文中既有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單獨學科主題的論文,也有兩兩交叉甚至三者交叉的論文。我們把純情報學、純檔案學和屬于I的范圍的論文予以剔除。共得到圖書館學主題的碩士論文820篇,占2006—2010年圖情檔優秀碩士論文總數的41.14%,見表2所示。
據表2可以得出2006—2010年間圖書館學優秀碩士論文的增長率,并得出2006—2010年間圖書館學優秀碩士論文占圖情檔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的比例。
3樣本初步統計分析
3.1樣本統計
論文集選定后,從820篇學位論文中提取出每篇的題目及關鍵詞,然后利用WPS表格軟件進行統計,得到未經過處理的原始關鍵詞共1887個,出現總次數為3462次,即平均每篇論文約有4至5個關鍵詞。其中出現次數超過10次(包含10次)的關鍵詞共有38個(占總個數的2.01%),總計出現783次(占總次數的22.62%)。所有關鍵詞中頻次超過10次的初步統計如下:
因關鍵詞是非受控語言,在選取的時候有一定的隨意性,所以在統計時需解決以下三個問題:一是關鍵詞用不同語言進行標記,如“博客”與“Blog,,、“圖書館2.0”與“Library2.0”等;二是關鍵詞的語義相同而字面卻不一致,如“高校圖書館”與“大學圖書館”、“語義網”與“語義網絡”、“公共圖書館”與“省圖書館”等;三是有些出現頻次較高的關鍵詞沒有實際意義,需要剔除,如“圖書館”、“服務”及“模式”等。
第一類問題比較簡單,直接將英文的關鍵詞替換為漢語的關鍵詞,再進行統計即可;第二類問題的解決方法則是根據關鍵詞及文章的標題選擇合適的關鍵詞或重新擬定關鍵詞,而后將所有的關鍵詞用統一的關鍵詞代替進行統計;第三類問題的解決方法是直接將關鍵詞剔除。經過分析、替換和剔除后出現次數超過15次(包含15次)的關鍵詞共有22個(見表4),總計出現903次(占總次數的26.08%)。
3. 2初步分析
處理后這22個關鍵詞共出現了903次,占全部關鍵詞出現總次數的26.08%,符合集中分散的“二八定律”,表明這22個關鍵詞屬于高頻關鍵詞,能夠說明2006—2010這5年間我國圖書館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的主要方向。
觀察表5,信息資源、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信息服務、公共圖書館、開放存取、語義網、信息檢索和知識服務均占到關鍵詞總頻次的1%以上,尤其是“信息資源”和“高校圖書館”出現頻次達到總頻次的3%左右,表明有關“信息資源”和“高校圖書館”的研究屬于我國圖書館學碩士選題的熱點。在列的有些關鍵詞排名不是特別靠前,如Web2.0、圖書館2.0等,但這些詞也表明了圖書館學碩士研究的某種新動向。而一些關鍵詞,如用戶、網絡環境等,僅從字面上觀察無從判斷其研究的確切方向,但在后面通過共詞分析和組配后可發掘其中隱藏的信息。
4.多元統計和我國圖書館學碩士論文選題分析
通過初步統計分析得到一些簡單、明顯的結論,這還不夠,因為每個關鍵詞都是孤立的、分散的,不能揭示它們之間的關系。而運用共詞分析法可以將關鍵詞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獲得論文的主題方向。這里有以下四個步驟:一是抽取代表圖書館學研究主題或研究方向的高頻關鍵詞,也就是表6中所列關鍵詞;二是統計關鍵詞在論文中兩兩出現的累計次數,組成共詞矩陣;三是繪制代表關鍵詞間關系的點線圖,揭示高頻關鍵詞間的聯系;四是對繪制的點線圖作進一步分析。
4. 1建立共詞矩陣
通過先前的建立“標題一關鍵詞組數據庫”,對820篇學位論文中出現的高頻關鍵詞進行詞間的兩兩統計,得到一個共詞矩陣(部分數據如表5所示)。共詞矩陣為一對稱矩陣,兩關鍵詞相交的數字代表其一同出現的論文的篇數,如“高校圖書館”與“用戶”相交的12,表明有12篇論文同時使用了“高校圖書館”和“用戶”這兩個關鍵詞。
4.2高頻關鍵詞的圖譜分析
高頻關鍵詞的圖譜分析是共詞分析的關鍵所在,對圖譜中“點”、“線”的關系進行分析,可以進一步得到我國圖書館學碩士論文研究的熱點及各研究主題之間的微觀關聯。
4.2.1繪制高頻關鍵詞間的“點線圖”
高頻詞間的點線圖原型來源于陳超美博士的“QteSpace信息可視化,,〔,根據共詞分析得到的高頻關鍵詞之間的關系矩陣,用大小不同的點來代表出現次數不同的高頻關鍵詞,用粗細不同的線來代表關鍵詞之間的緊密程度,這樣就形成一個高頻關鍵詞之間關系的網絡圖譜(見圖3)。
圖中:1信息資源;2高校圖書館;3用戶;4知識管理;5數字圖書館;6評價方法;7本體;8信息服務;9公共圖書館;10個性化服務;11開放存取;12語義網;13信息檢索;14知識服務;15知識產權;16Web2.0;17網絡環境;18數字36422點線圖分析可以看出圖中較大的點為信息資源、高校圖書參考咨詢;19知識組織;20危機管理;21圖書館2.0;22圖書館員。館、數字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與信息資源關聯緊密的有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與高校圖書館關聯緊密的有用戶、信息服務;與數字圖書館關聯緊密的有知識產權;與公共圖書館關聯緊密的為信息服務、個性化服務;與圖書館20關聯緊密的有Web2.0和信息服務。從個別情況來看,信息資源的點最大,出現的頻率最高,其次是高校圖書館,二者之間具有最強的聯系,表明有關信息資源的研究最主要是關于高校圖書館方面的;信息資源和高校圖書館雖然出現的頻率最高,但是二者所聯系的其他關鍵詞并不是最多的,說明有關二者的研究在主題的散布上并不是最廣泛的。也有個別關鍵詞比如危機管理,與其他關鍵詞發生極少關聯,表明所代表的選題比較專門,研究領域狹小。
5.我國圖書館學碩士論文的選題方向分析
通過對CNKI中圖書館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中關鍵詞的詞頻分析、高頻關鍵詞的共詞矩陣和圖譜分析,可以得出我國圖書館學碩士論文選題取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個領域:
一是知識管理下的圖書館學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來,知識管理成為研究熱潮,圖書館學研究順應了這個潮流。碩士研究生們也在思考如下問題: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深層挖掘,參考咨詢及知識服務,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和服務創新,以及館員知識共享,等等。
二是高校圖書館研究。在我國,高校圖書館的讀者量一直是穩中有升,它承擔著整個圖書館界新管理理念的引入、新技術應用、新服務方式試驗等的重任,因此,有關高校圖書館的研究一直是學界的一個研究熱點,這也在圖書館學碩士論文中體現出來。
三是和諧訴求下的公共圖書館建設。時下,和諧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訴求,對于公共圖書館來說也不例外。和諧社會講究以人為本,公共圖書館對外服務則提倡讀者第一、讀者至上,對內管理則應以館員為本。只有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讓公眾滿意,只有其內部管理讓大多數館員滿意,圖書館建設才能談得上和諧。而如何讓公眾滿意,如何讓館員滿意,如何讓圖書館成為社會的公共知識管理與服務中心這些重要議題,仍然將吸引眾多學子的研究目光。
四是法治環境下的數字圖書館建設。在數字化浪潮中,幾乎所有圖書館都無法回避資源的數字化和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問題,包括:特色資源的優先數字化,所需關鍵數字資源的外部采購;數字圖書館如何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如何處理知識產權保護和免費使用的關系問題;如何組織數字信息資源,以便于檢索利用,等等。
二、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
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正如有的專家所說,“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
為此,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沖突,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給學生時間和權利,讓學生充分進行思考,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并且讓盡可能多的學生說。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三、討論的時機要恰當
對問題的討論應把握時機,過早學生的認知水平沒有達到最近發展區,學生找不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白白地浪費時間而一無所獲。過遲學生對問題已基本弄懂,討論的意義不大。教師還應設計多層次的問題滿足各層面學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學生思維的,及時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以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此外,討論時應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則,在討論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討論的方法要科學
常見教師把題一呈現,便馬上讓學生討論,討論了兩三分鐘,教師便草草收場,只留于表面形式,沒有注重效果。教師不能由于時間關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開就終結,應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廣大空間。在教學實驗中,我曾經把班上的學生分成三組,第一組對問題直接討論,第二組獨立思考,第三組先獨立思考然后討論,經過多次實驗結果發現:第三組學習效果最好,第一組效果最差。第一組的學生容易注意到別人的意見,思維活動受到了束縛,容易得出一些傾向性的結論;第三組表現在它的“預熱效應”上,學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維活動,出現了多種解決問題的途徑,有利于學生積思廣益的學習。第三組的學生無論是在解決問題的途徑上、質量上都優于其它兩組。可見,討論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討論的氛圍要和諧
討論應營造一種氛圍,使每位學生不用擔心自己的意見被批評,而是堅信自己的觀點是受歡迎的,小組中的成員不是批評別人的意見,而是傾聽、補充、完善所提出的問題解決方案,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觀點即使錯了,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才能真正明白問題的關鍵所在。只有這樣,學生討論起來,才心無疑慮,才能互相啟發,取長補短,不同層次的學生才能各有發展。
六、要培養學生“三會”
有的老師將小組合作理解為小組討論。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教學場面:討論時,學生各說各的,有的學生不善于獨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別人的意見,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協。學生討論后,教師依次聽取匯報,匯報完畢,活動便宣告結束。
為此老師要培養學生“三會”:一是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言,努力掌握別人發言的要點,對別人的發言作出評價;二是學會質疑,聽不懂時,請求對方作進一步的解釋;三是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學習,能根據他人的觀點,做總結性發言。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同時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學會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
課堂討論為學生創造了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學習環境,它使學生在獲得所必需的數學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當然,課堂討論還應注意討論的問題應有多種解決途徑,討論中教師應適時加以指引、點撥,討論的組織形式應多樣化,盡量避免一問一答的形式,如何防止兩極分化等問題,這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去思考,去探索。
課堂教學的語言可以分為以下五種:
一、口頭語言
口頭語言是人類之間交流、傳遞信息的最主要的工具。口頭語言也是老師在課堂中最常用的授課方式。口頭語言相對其它語言來說最大的特點的是它的時間和空間的靈活性強,通過口頭語言的,老師可以將知識和情感完整和準確地傳遞給學生,同時還可以利用語言引導和開發學生思維并培養學生的能力;缺點是時間的延續性差。所以,老師要充分掌握口頭語言的特點,趨利避害,老師的口頭語言應注意科學性、藝術性、趣味性,做到準確、精練、生動、清晰,力求層次清楚,邏輯嚴密,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能把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體任務化,枯燥的問題有趣化。這在于
⑴準確精練的語言能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性。初中學生思維活躍,但注意的持久性差,抽象思維發展不夠。口頭語言和文字不同,時間延續性差,因此老師在講課時最忌語言拖沓、冗長、繁瑣復雜,否則學生就很難完整地記憶和理解。老師口頭語言應該簡短精練、富有層次,不拖泥帶水、重復啰嗦。同時,口頭語言的靈活性強,所以有些老師不免有些隨便,但學生很難將整節課的老師所以有話都聽完記住,如果學生剛好聽到和記住“隨便”的話而漏過正確的內容,會給學生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影響,老師的口頭語言應該強調嚴密準確和邏輯性。例如,對于同類項的概念如老師說字母與次數相同的項是同類項,學生就會造成“a2b與ab2是同類項”的現象。對于學生回答中的語言不嚴密的地方,老師也應該及時的予以糾正和指出,默移潛化中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
⑵風趣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求和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使學生對所教的學科產生興趣,首先要使學生對你說的話產生興趣,而老師幽默風趣的語言是最容易激起學生興趣的工具之一。學生每天要上七八節課,對不斷“重復”的40分鐘總覺得枯燥無味,而且連續的高強度的腦力勞動也使學生的的大腦很難始終保持興奮狀態,這時老師就可以利用口頭語言靈活性強的特點,在恰當的時機和內容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打破課堂的沉悶、活躍氣氛,起到調節學生情緒的作用,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收獲。如在上“口頭語言有理數的分類”時,我給學生設計了這么一個問題“請把下面的小朋友(數1,2,3,,0,-1,-2,1/2,22/7,-1/3,-5/8,4.5,-1.5)分別帶回各自的家(正整數,負整數,零,正分數,負分數)”;接著,又提出問題"它們的家都在路邊,現在由于公路改造,只能留兩間房子,請你把長得像的小朋友安排在同一間房子里";最后,當“零”自己孤零零地站在屋外時,我有提出:怎么辦,它站在外面會被大灰狼吃掉的”此時,學生們馬上爭先恐后地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后,學生紛紛表示這是他們讀書以來最愛的一節課.由此可見,枯燥的書面語言,如果能用簡明幽默的語言描述出來,還可收到強化記憶和理解的功效。
⑶親切和藹的語言能增進師生感情。教學是雙邊活動,師生在課堂中不單是簡單的知識授受關系,也是一個情感的傳遞過程。尤其在新課改中,這一點更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新課改的課程要求教師走下千百年以來”師道尊嚴”的神壇,與一個合作者,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做一做,練一練,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那么,要想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不少的學生就是因為喜歡某位教師然后才喜歡上該門學科的。課堂上老師親切、和藹的語言能增進師生感情,溝通師生心靈,使學生熱愛你和你所教的學科,產生良好的效果。親切和藹的語言還可以給學生足夠的信心參與到教學中來,很難想象一位從來不茍言笑、語言生硬的老師能讓學生大膽的進行質疑和回答。
二、體態語言
體態語言是指通過人的面部表情和手腳等活動來表現個人情感的身體動作。教學如果能正確運用體態語言可以為老師控制和調節課堂氣氛節奏,增強教學效果,還可以促進師生之間、學生與科學間的情感交流。
⑴表情語言心理學家發現,當人們面對面進行交談時,所獲得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對方交談時的表情獲得的。所以老師在課堂中應恰當利用表情來幫助教學,會起到出神入化的作用。如課堂上有學生開小差,一個嚴肅的眼神使他迅速改正;學生回答對問題,一個贊許的目光或一個會心的微笑都會使他得到莫大的鼓勵。學生在認真聽課時,一般都會盯住老師的臉,如果一位教師總是一種表情,就會使學生的注意中心由于缺乏變化而容易分神。老師的在講課中隨著知識講述而起伏變化的表情,還可以還是學生充分感受到知識的人性本質,避免知識的機械性。如講述一位科學家的成就時,一個崇仰、神往的表情勝過任何的語言陳述。
⑵手勢語言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凡是做老師這一行的人,說話時特別喜歡打手勢,其實這是一個職業習慣。一般來說,老師在課堂都喜歡使用手勢語言,因為手勢動作和表情一樣,都是老師個人情感的外在表現,能使滿堂生輝,增強教學效果。手勢有時還可起到口頭語言無法取代的作用,促進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三、實驗語言
實驗在驗證數學知識的權威性、有效性方面是其它的語言無法比擬的。很多數學知識如果只是單純從課本和老師的口中說出來,學生經常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信服,通過實驗語言卻可以無聲勝有聲。
⑴實驗語言是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重要工具。按照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要求,我們將不單要求學生機械的記住課本上的知識,更要培養學生形成比較全面的科學素質和創新思維,使用實驗語言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手段。初中生的一個心理特點是特別喜歡親自動手做一做、試一試,實驗就是吸引學生的一個好方法,如等腰三角形兩個底角相等,軸對稱圖形的性質等知識,若能運用好實驗語言還可以讓學生感受發現和創造知識的艱辛和快樂,使學生由感知興趣提高到探究興趣和創新興趣。通過實驗語言,我們可以讓學生走完知識發現、形成、拓展(質疑、假設、驗證、結論、運用)的整個過程,讓學生形成正確完整的科學方法。而且數學的實驗和科學典故、生活實際聯系十分密切,通過實驗語言我們可以讓學生感覺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就是我們平常生活經驗的提煉,避免科學的給人哪種冷冰冰的感覺,使學生感受到知識本身的人文性、以人為本特點,從而產生科學情感和科學思想。
⑵實驗語言是對學生各種感官的充分訓練。要真正觀察好一個實驗,就要求學生充分集中精力,發揮動手、動腦等各方面的能力,在觀察中分清主次,把握住觀察的重點,訓練學生在觀察事物時對注意中心調整和運用能力。
⑶實驗語言是學生提高動手能力和運用、創造知識能力的最好訓練。新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各種素質,讓學生在學習中訓練他們的實踐能力又是以前教育中最薄弱的環節。如果我們運用好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和設計實驗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可以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的最好方式;再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從實驗中得出結論和尋找規律,更可使學生完成了從實踐中提煉理論的更高層次。同時這種讓學生自己在動手中所形成的知識要比課本和老師講述要真實和牢固得多。
四、板書語言
板書不是講授內容課本知識的重復,而是對教學內容的提煉和概括,是畫龍點睛的啟示。板書語言受空間限制較大,但時間延續性、對重點內容突出性強,老師的板書應做到計劃性、啟發性、規范性。
⑴板書的計劃性要求老師事先要吃透教材,將學生最容易忘記、混淆的內容找出來,然后有針對性進行板書設計,讓學生更清晰地把握知識的重點和理解的要點。板書的先后順序還能使學生看到知識形成、發生、發展的過程,從中看到思路和方法。而通過板書的位置設計還可以讓學生看到知識點間的聯系和不同,把握到知識的脈絡框架。
⑵板書的啟發性板書的空間限制性強,老師不可能也不應該將所有的內容都進行板書,所以對板書一定要強調其的啟發性,利用幾個簡短句子甚至一個大的問號或文字所加幾個點,將學生的心中的疑問和好奇心吊起來、引出來,啟發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的探究,幫助學生去探究發現知識,促使學生形成積極思維的習慣。
⑶板書的規范性板書的時間的延續性強,不象口頭語言過了就過了,它會留在黑板上,所以板書語言的規范性、嚴密性的要求都更高。統一風格的規范性板書可以讓學生更容易把握知識的重點和記憶的規律,形成良好記憶和思維習慣。一個規范、完整的板書設計本身就是一種美,還體現出老師個人對藝術和美的理解和表現,堅持下來可以薰陶、培養學生的審美觀點,使學生自覺地鑒別美、追求美和創造美。
五、媒體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