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4:3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民消費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本文作者:王茹工作單位:蘭州職業技術學院
影響甘肅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主要因素
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是影響消費需求最重要的因素。從十多年間甘肅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可以看出,居民消費主要集中在食品和居住領域,吃、住依然是甘肅農村居民消費的一個主要內容。即使收入有所增加,其需求的變動對收入的反應仍然遲緩,即需求缺乏彈性;相反,家庭設備、文教娛樂和醫療保健對收入反應卻很快,需求富有彈性。其中前者屬于生存型消費,層次較低,后者屬于發展、享受型消費,層次較高。一旦購買力提高,消費需求層次就會由低層次向高層次躍進,消費結構也會向較高層次躍遷。因此,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是擴大農村消費市場、提高農村購買力、促進消費結構合理化的基礎與關鍵。產業結構2010年甘肅省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核算中的比例為14.54∶48.17∶37.29,第三產業總體增長較快,但是甘肅農村第三產業發展仍然不足,其主要原因是消費者對第三產業有效需求不足。國際上,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居民家庭服務性消費支出在消費結構中所占比重分別為40%、36.2%、30.6%、30.6%,發展中國家居民家庭服務性消費支出大多在20%左右,而甘肅省農村居民2010年家庭服務性消費支出才達到23.73%。農村居民家庭服務性消費支出過低嚴重影響了甘肅省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農村居民消費質量的提高。因此,目前我們在注重產業結構對消費結構影響的同時,更要注重強調消費結構對產業結構的反作用,使生產結構適應消費結構。不確定性近年來,農民面臨的不確定性日漸增強,主要表現為:(1)農村居民對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性,農村居民往往傾向于通過減少當前消費支出、增加儲蓄來應對未來醫療、養老、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問題,這說明甘肅省對農村社會保障的投入不足,農村醫療、教育、養老等制度仍不完善、不健全,嚴重影響了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2)生產環境的不確定性,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甘肅省農業生產在抵御自然災害方面,能力弱,損失率高,農業生產收入受到很大的影響;(3)農產品市場信息的不確定性,甘肅省農業生產與市場經營戶信息缺乏溝通,最新市場信息下鄉入戶難,農產品賣難等問題較為突出,致使農產品的生產和供給調整難度大,農產品價格波動大,對收入的影響很大。
促進消費結構合理化的對策和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甘肅省農村居民吃、住等基本生活資料的需求仍然是消費支出的大項,農村居民的總體消費水平不高,需要加以合理引導。增加農民收入1.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根據甘肅自然條件狀況,對馬鈴薯、蘋果、洋蔥等特色農產品的種植要重視;對黨參、當歸、甘草、大黃等中藥材種植規模要進一步擴大;對畜牧業發展應該采取規模化養殖;對于大部分農產品經營者來說,必須想方設法在品質上做到與眾不同、出類拔萃,同時在內外包裝上也要有所創新,比如在包裝上要特別注明選購的理由和獨特的賣點等,以此來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提高農產品價值,增加農民收入。2.要規范農產品市場,建設農產品信息平臺,使農民可以根據市場需要進行農業生產為此,我們急需建立功能齊全、覆蓋面廣的市場信息網絡。通過對市場信息的準確把握,農民才能合理地調整生產,從而增加收入。3.加強農村清潔能源工程建設利用沼氣、沼渣、沼液,提供農民生活用能,發展庭園經濟和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有利于幫助農民節省燃料和用電,減少生活支出;有利于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調整產業結構,促進消費結構升級。今后,需加強對產業結構升級帶動性強的若干主導產業的投資力度,如綠色能源產業和農村循環經濟產業,只有這樣,增加其研發投資,使產業結構、企業科技競爭力與時俱進,才能適應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變化。比如,在水資源豐富的縣實施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工程,將豐富的農村水能資源轉化為經濟和社會效益。再以農村循環經濟產業為例,稻花香集團提出以農產品加工業為龍頭,向飲料產業延伸,向飼料產業拓展,向養殖和有機肥料產業擴張,向生物化工產業推進,構建了“五級循環”產業鏈,打造農業產業化循環經濟,助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并付諸實施。隨著這一戰略的全面推進,稻花香已建立起以三峽壩(庫)區農村為基地、以周邊縣市及其他地區為帶動和輻射區域的湖北省最大的農業產業化循環經濟園,直接和間接就業的農民已達到20萬人。以上經驗也值得甘肅省借鑒。增加有效供給,引導合理消費消費結構合理化的基本保證是有效的供給,它也是優化供給結構,滿足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優化和升級的需要。因此,供給領域應重視市場細分,進行消費品市場的合理定位,滿足農村居民多層次需求;提高適合農村居民消費的商品的比例,增加供給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此外,還要積極調整消費政策,鼓勵發展新的消費熱點和消費方式,提高農村消費者的素質,倡導科學、合理、文明的消費觀;重點針對文化、娛樂、衛生保健、旅游、通訊等產業,不斷完善消費品供給結構,滿足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建立適合農村特點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一是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確定最低生活保障線標準,標準要能保障農村貧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二是要完善財政政策,將財政支出和轉移支付更多地用于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完善社會保障和支持農業發展等方面;三是逐步建立農村社會福利制度,解決孤寡、殘疾人員的社會保障問題,對其吃、穿、住、醫、葬等方面給予必要的物質幫助;四是要建立適合甘肅農民的養老保險機制,調動農民參與社會保險的積極性,解決農民的養老之憂。通過以上措施可以解除農村居民后顧之憂,改善農村居民的消費預期,提高消費欲望,增加即期消費,從而促進其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改善。
農民消費結構狀況在一定意義上影響著農村社會發展。最近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了各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研究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之一的消費問題十分重要,而分析消費結構有助于把握消費的總體狀況。農民消費關乎農村市場振興和國家繁榮。分析我國農民消費結構狀況,找到問題的癥結和解決方略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現狀分析
農民的消費支出構成是衡量農民消費結構的重要指標。在通常情況下,研究農民的各項生活消費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重點包括食物消費支出、交通通訊支出、文教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和醫療保健支出,有助于衡量農民生活現代化的水平。
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居民家庭消費水平偏低,這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活動人口生產和經營的積極性。1978—2000年,我國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有下降趨勢,從1978年的67.7%降到49.1%。但與城市相比較,仍然較高,相應地比城市高出10.2和9.7個百分點。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民低層次的食物、衣著消費支出在逐漸下降,由1980年到2000年下降了12.64、6.61個百分點,較高層次消費支出在逐年增長,如醫療保健、交通通訊、文教娛樂分別增長了3.13、5.52、6.09個百分點。2001年以來,在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快速增長的同時,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而文教娛樂、交通通訊和醫療保健的支出有增加的態勢,其中正向變動比例最大的是交通及通訊消費所占比重。目前,食品、衣著、居住、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文教娛樂、交通及通訊、醫療保健所占比重分別為45.5%、5.8%、14.5%、4.4%、11.6%、9.6%、6.6%、2.1%。這說明我國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在逐漸優化,生活質量也繼續改善,已開始向追求生活便利、提高質量、注重健康等方向發展。
可見,農民消費結構在逐漸升級,向合理化的趨勢發展。合理的農民消費結構應當是同該地區物質生產發展水平,同消費品和服務的供給結構,以及同農民自然需求結構相適應的消費結構。
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現存問題及其成因
(一)我國農民消費結構存在的問題
與城市居民相比較,農民收入水平偏低,而且與城市收入差距以及農村居民內部收入差距有逐漸拉大的趨勢。農民消費現存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恩格爾系數偏高。農戶的生活消費可以分為食品、衣著、住房、燃料和用品等生活消費品支出以及對生活服務、文化服務等服務的消費。消費經濟學有關理論證明,農戶收入水平的增長與生活消費支出增長正相關。實踐證明,各種消費增長是不同步的。一般情況下,隨收入增加,需求彈性較大的消費品(如耐用品和文化娛樂消費品)增長較快,而需求彈性較小的消費品(如食品)增長相對較慢。1980-2005年,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有所降低。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由1980年的61.77%下降到2005年的45.5%,下降了16.27個百分點。下降速度出現了增快趨勢。這說明農村居民的生活狀況在逐步改善。但是城鄉居民的生活水準存在著很大的差距,2001年以來,城鄉恩格爾系數之差仍在8.5%—9.5%之間徘徊。
農民高層次消費明顯低于城鎮。相對于城市居民而言,農民衣著、住房、燃料和用品等生活消費品支出以及對生活服務、文化服務等服務的消費生活現代化程度低。即發展型消費品較少,生存型消費特點較為明顯。這種狀況將嚴重影響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
(二)導致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偏高、消費層次低級的原因
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比較低。在一般情況下,農民收入狀況決定著消費規模、消費水平。我國農村居民收入水平比較低,導致農民消費規模、消費水平比較低。如果將農戶按收入五等分分組,也體現出高收入高消費的特征。在實際生活中,收入水平高的農戶增加享受型和發展型生活資料的可能性比較大。農民傳統消費觀念的存在。相對于城市居民而言,農村居民的消費觀念是滯后的。滯后的消費觀念導致滯后的消費行為,即除了收入水平較低的主要原因之外,農村居民相對滯后的消費觀也是導致農民消費結構低級化的一個原因。
我國農民消費結構的優化對策
基本理論認為,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是社會擴大再生產的重要環節。作為需求的一個因素,消費對于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作用與反作用。擴大內需的一個政策取向就是擴大農村消費市場。而對農村消費結構的認識與調整是擴大農村消費市場的重要路徑。在經濟和社會轉型期,農民結構調整應該著重促使農民的潛在消費需求向現實市場需求的轉化和促進農民消費結構升級。
(一)促使潛在消費需求向現實市場需求的轉化
在觀念層次,要激勵廠商重視農民的潛在消費需求。廠商要把握農民的發展動態,在人口發展數量變化、結構變動的過程中尋求市場機會;在營銷過程中杜絕欺騙農村消費者的短期行為,對于每一個農村消費者要有誠信,以穩定現實的顧客群體,同時為吸引更多的潛在消費者變為現實的消費者創造條件。農村消費者也要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念,尤其要減少滯后消費。這對于農村居民個人的發展和國民經濟的發展都是有益處的。
在政策層面,要為農村消費創造良好的環境。政府和廠商要加強農村消費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消費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應放在鄉村集貿市場和商業網點以及信息體系建設。政府要加快發展農村消費信貸業務。加大對農村消費信貸的投入力度;圍繞農村經濟社會綜合發展的目標,積極辦理農業生產與經營所需的消費貸款,積極支持農民購買冰箱、彩電等中高檔耐用消費品,大力支持農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試辦助學貸款,積極發放農村建(購)房貸款,以支持農民改善居住條件;針對農村消費信貸風險較大的狀況,金融機構可以在貸款農戶中建立信用機制,對于較大額度的消費貸款,需完善抵押擔保手續。
(二)促進農民消費結構升級
鼓勵農民樹立現代消費觀。增加家庭設備用品的購置及服務消費,特別是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等耐用品的消費,以提升家庭生活的質量;增加交通費支出和通訊消費,以增強獲得信息和對外交往的能力;增加文教娛樂用品及服務消費,以提升文化素質;增加醫療保健消費,以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和抵抗疾病風險能力。同時,要適當壓縮攀比性消費、減少超前消費、集中消費,同時,要減少規避性的住房消費,這是減少宅基地擴大對耕地占用增多的狀況的重要措施。
在食品消費中,在保證植物性食品消費支出正常化的前提下,增加動物性食品的消費支出。同時,增加商品性消費,減少自給性消費。因此廠商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在消費品的功能、價格、服務等方面盡量貼近農民生活實際,逐漸產品差別化策略。
政府要加強農村消費環境建設,促進農民消費結構的升級。通過多方面的努力,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為農民創造一個物美價廉的農村消費市場環境,以此促進農民消費結構優化、消費效益以及消費安全水平的提高。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至今仍有9億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0%,農民是我國最大的消費群體,農村消費能力的提升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全局。農村這一龐大的消費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應對農村消費市場給予充分的關注,而對農民消費行為的研究恰恰是打開農村消費市場的切入點。
一、農村消費市場的基本現狀
農村消費市場穩步發展,但整體消費水平較低,不同地區的消費水平差別較大。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農村消費品零售額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只有30%左右。同時農民消費水平還具有很強的區域性,消費水平基本上是從東部至西部逐步降低的,并且相差水平較大。
農村消費市場貨源充裕,買方市場基本形成,但有些商品不適應農村市場的需要。伴隨著一些商品在城市市場的飽和,農村市場成了這些商品的傾銷地,但是這些商品卻并不符合農戶的需要。許多廠家、商家不注重研究農村市場的特點,市場上缺少適合農民消費水平、適合農村消費環境的商品。
農村市場商品的消費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但受經濟條件的制約,農民的消費結構不夠合理。主要表現在生存性消費比重較大,發展性、享受性消費比重較低;實物性消費比重較大,服務性消費比重較小;自我服務性消費比重較大,社會服務性消費比重較小。
農村消費市場體系初步形成,各種流通主體競爭激烈,但市場秩序和市場管理比較混亂。滯后的流通方式和混亂的流通秩序嚴重阻礙了農村消費品市場的發展,延緩了農村消費品市場化的進程。由于缺乏有力的執行機構和正常的監督,致使假冒偽劣商品泛濫,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也抑制了農民的消費需求。
二、現階段農民消費行為的特點
消費層次的多元化。相對于城市來講,農村地區之間消費偏好和消費習慣差異更大,農村內部的消費層次更多。這一方面是因為農民消費行為受地理環境、民族、傳統文化等其他非市場因素的影響要比城市居民大,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農民之間的收入差別比城市居民之間的收入差別更大。
自給性消費在農民消費體系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農民的自給性消費雖然不進入消費市場,但對消費市場仍會有一定的影響。當農民收入下降,或者貨幣性收入相對減少,或者同類及替代消費品市場價格發生變動時,農民就有可能用自給性消費替代貨幣性消費。這自然就會對消費品市場的需求帶來一定的沖擊。
注重商品的實用價值。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農民對價格比較敏感,所以他們在選購商品時,對商品的質量,性能,耐用性和價格要求比較高,而對于產品的品牌、包裝以及外觀設計方面不是十分的看重,屬于消費類型中的“求實消費”。
消費觀念陳舊保守,消費結構不合理。由于農村大部分人口文化素質偏低,再加上受傳統自給自足小農經濟思想的影響,農村居民消費觀念和消費能力與城市居民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具體表現在農民一面是平日里非常節儉,舍不得花錢,另一面則是逢年過節,人情往來,婚喪嫁娶,卻不惜花費大量錢財。尤其是在建房消費上,農民往往傾其畢生的積蓄,甚至舉債建房。有不少是為爭面子相互“攀比”,盲目求高求大,拆了蓋,蓋了拆。這造成極大的浪費,限制了農村購買力向其它消費品轉移。
三、農民消費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
農民收入水平低且不穩定。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比城鎮居民來講低得多。最新統計顯示,200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759元,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僅為3587元。再加上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其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弱,農民收入受自然不確定性的影響大,豐年農民收入增加,災年農民收入減少。這種自然的不確定性導致農民的預期收入不穩定,消費傾向偏低。可見農民的收入水平是制約其消費能力的重要因素。
農村基礎設施落后。近幾年來,農村基礎設施雖有了較大改善,但與城市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農村基礎設施完善與否,不僅直接影響農民收入的提高,而且影響到農民消費需求的增長,制約著農戶家庭消費結構的升級換代。目前農村家電普及率與城市相比要落后10年,如彩電的普及率只有城市的一半,電腦更少。但相當一部分農民家庭里沒有電視,不是農民買不起,而是相關配套設施不完善,如有的地方電壓不穩,或是電視信號不好,要么是電價偏高。再如洗衣機,很多農民沒買的主要原因是自來水問題,在農村約有60%的地方還沒通上自來水。
消費環境亂。農村市場秩序和市場管理比較混亂,市場上的經營企業散小、經營品種雷同、商品檔次低、業態單一。假冒偽劣產品隨處可見,給農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較大危害,致使許多農戶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而不敢消費,大大挫傷了農民的消費積極性。據商務部2004年對全國1萬戶農民進行的問卷調查,75%農民買到過假冒偽劣商品。
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落后。目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醫療、衛生、教育、養老等社會保險覆蓋范圍還不大,我國農村更是處于這一體系的邊緣,極大影響到農村居民的消費預期。再加上受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嚴重滯后于城鎮。在農村,上學難、治病難、養老難已是普遍現象。而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醫療服務價格的上漲,農民對未來支出的預期大大增加,進一步降低了農民的即期消費支出。
四、政府和企業如何開拓農村市場
1.政府的對策
通過加大惠農政策力度,來增加農民收入,增強農民的消費信心。從根本上講,農村消費市場的不活躍,主要是由于農民收入水平相對不高,消費能力相對偏低引起的。因此,要想進一步擴大農民的消費,一定要從助農增收這個關鍵環節入手。所以諸如“取消農業稅”這樣的惠農政策應該更多些,只有農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農民的消費規模才會增大。雖然,現在政府在不斷地減輕農民負擔,但是農村人口的收入相對于城鎮人口來說,還是很低的(2006年,中國城鎮人口的收入是農村人口收入的3.28倍)。所以,必須給農村人口更有利的發展條件,才能有效縮小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為此,政府還可以通過給予面向農村市場的企業一定的稅收優惠來讓利農戶。在企業開發農村市場過程中,通過政府的稅收調節作用來讓農村人口得到更大的實惠。政府要扶持鄉鎮企業的發展,鄉鎮企業在為農民提高就業機會,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增加勞動收入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農民收入增加了,消費信心也將必然增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引導農民轉變消費觀念。通過加大政策支持和財政支持來重點解決水、電、路、通訊設施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在經濟較發達、住戶相對集中的農村應建自來水廠。農村電網要提高運營質量,降低電價,為更多的彩電、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家電進入普通農民家庭創造條件。同時要著力改善消費的軟環境,凈化農村消費市場,鼓勵和支持科技和信息下鄉,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強化政府對農民的教育和引導,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消費氛圍,并對封建迷信、賭博、婚喪事大操大辦的不良習慣加以制止。
加大政府管理力度,規范農村市場秩序,改善消費環境。加強農村市場監管,加大執法力度,防止假冒偽劣產品流入農村,打擊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等不法行為,打擊“損農”、“坑農”、“害農”的虛假違法廣告行為,健全農村消費者投訴受理機制,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加快農村市場體系立法工作,清理不合時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逐步完善農村市場法律法規體系。加強農村消費品網絡建設。進一步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縣城和中心城鎮為重點,以村、鄉鎮為基礎積極發展連鎖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業態,通過示范引導、自愿進入的方式,逐步以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經營方式,改造和建立標準化的“農家店”,加快形成為農村居民日常生活服務的零售網絡終端。
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社會的經濟預期和經濟安全是制約人們現期消費的重要因素,要改善經濟預期,關鍵在于完善包括醫療體制改革,社會保險體制改革、養老金制度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在內的社會保障制度,增強農民的安全感,為促進消費注入“穩定劑”。農民只有解決了后顧之憂,才能增加即期消費。
2.企業的對策
以適銷對路的商品供應農村市場。一直以來,企業基本上是依據城鎮居民的需求來設計產品的。這些產品在款式、功能、價位、操作使用方式及包裝、說明、售后服務等方面均同農民的要求有較大的差異。所以銷售到農村市場的產品通常是城市市場飽和后產品的簡單轉移,而不是針對農村市場開發的適合農村需要的產品。進軍農村市場的產品一定要針對目標市場的狀況,進行相應的產品定位和開發,企業應在深入調查研究農村消費者特定需求的基礎上來開發滿足農民需要的產品,增強產品對農村市場的適應性。生產企業要重視農村市場的個性特征,在深入進行市場調查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來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
銷往農村的產品應采用低價策略。農民對購買的商品一般要求經濟實惠,物美價廉,即“經濟實用型”產品。價格往往是農民購買商品時最敏感的因素,農村存在著大量的“求廉型”的消費者,所以企業對銷往農村市場的產品應采取低價策略。就食品來說,有資料顯示,在我國農村消費者中,雖有74.4%的人會適當考慮食品安全問題,但43.7%的人仍把價格便宜作為購買食品的首選,而城市消費者中選擇“價格優先”的僅占8%。
建立以農村為主的分銷渠道。農村的基礎設施相對與城市來說是落后的,企業在分銷渠道的設計上要更多的下功夫。必須盡快構建適應農村情況和農民購買習慣的消費品流通網絡,提高流通效率。農村居民居住的分散且范圍廣,而農村經銷終端多,但規模較小。企業在營銷網絡的建立時,應調整渠道政策,減少中間環節,或直接采用直銷的形式來將城市各店向農村延伸。
促銷策略要符合農民的傳統習慣。因為文化素質的原因,農民受電視廣告這種聲情并茂的促銷形式影響較大,而受廣播和報紙的影響依次降低,并且他們不喜歡接受過于復雜的廣告形式。在廣告內容上,應更強調產品的具體性概念,而非抽象性概念。除廣告之外,舉辦一些對農民有益的公共關系活動也是很有效的促銷方式。
完善售后服務。由于農村的地理環境與交通等原因,使得很多商品的售后服務,不能覆蓋到農村,這也制約了農民的消費積極性。企業必須從觀念上和行動上都給予充分的重視,在農村建立起完備的售后服務網絡。
參考文獻:
[1]韓英.取消農業稅后農村消費模式變革[J].商業時代,2006,21:11-12.
[2]孔敏娜.農民消費者群體的心理行為特征及企業營銷對策[J].內江科技,2006,6:24-33.
[3]王長江,王璐.農村市場的營銷策略[J].華北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3:82-83.
想要發展通河縣農村消費信貸,必須從降低支出和增加收入兩方面著手,而降低農村居民的收入波動性則更為重要。一是降低支出波動性方面。要使農民的非預期支出得到降低,就必須完善農村的醫療和養老保障體系,這樣就會減少重大疾病及意外事故對農村居民家庭的影響。這不僅可以提高居民的財務穩定性,還在一定范圍內控制了農戶未來面對的不確定因素,對農村居民消費信貸的發展產生了促進作用。二是降低收入波動性方面。首先,農村具有先天地理條件優勢,可以有效的利用自有的耕地資源,在種植和養殖業上實行多方位多層次的發展方向。開展分散種植,既可以使市場的價格風險得到降低,還可以避免農民在豐收的季節收入卻下降的尷尬局面;另一方面也分散農業風險,降低自然災害對農業收入的影響。其次,通河縣擁有大量閑置勞動力,可以鼓勵這些農村居民進城務工,一方面可以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這種勞動力的轉移,也為城鎮的經濟發展提供便利條件。
(二)改變農村居民的貸款成本
農民的貸款成本因其對消費信貸的影響作用不同,可以分為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我們可以根據其不同的特點,進而采取相應的措施。一是利息成本支出。提高利率水平,不僅可以加強農村金融機構應對貸款風險的能力,還可以降低銀行的貸款標準,進而提升農村消費信貸的市場需求。而一些農民的還款能力良好,由于其沒有適合的抵押物而沒有獲得貸款,這樣會制約農村消費信貸的發展。而提高利率水平,可以使他們更容易參與到信貸市場,促進農村消費信貸的發展水平。二是非利息成本支出。在降低農村居民貸款的過程中,非利息成本可以充分改善農村居民消費信貸的發展狀況,它是影響農村居民獲取消費信貸的一個重要因素。首先,為了降低借款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可以通過引入第三方來解決,比如設立第三方擔保公司。開設第三方擔保公司的合伙人必須來自同一村鎮,同時得到當地政府部門的資格許可,并要繳納一定數量的資本金,才能保證對外提供擔保業務。除此之外,還需保證有效流通及共享的信息,提升違約付出的代價,這樣可以使借貸款兩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得到緩解,保證農村消費信貸健康有序的發展。其次,可以允許民間資本按照規定進入農村的消費信貸市場,試點發展村鎮信用合作社。由于村鎮信用社立足于本區域農村,對周圍的人文地理環境都有較深的了解,這樣能夠掌握貸款農戶的實際經濟情況及信用記錄,從而降低借貸款雙方信息的不對稱。這樣能夠保證識別與警惕不良貸款人,同時降低優質貸款人的非利息成本支出。
(三)改變農村居民的預期收入水平
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農村消費信貸的發展,就需要提高農村居民的預期收入水平,而提高農村居民的文化程度,則是最為行之有效的途徑。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隨著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村居民對部分金融方面的知識更為了解,同時也更容易接受。這樣就可以通過合理運用一些例如金融、保險等金融工具,來降低風險,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1.2VAR模型的設定經濟理論往往不能為經濟變量之間的動態關系提供一個嚴格的定義,使得在解釋變量過程中出現一個問題,即內生變量應該出現在方程的哪邊。VAR模型基于數據的統計性質,把每個內生變量作為系統中所有內生變量滯后值的函數來構造模型,就避免了結構方程中需要對系統每個內生變量關于所有內生變量滯后值的建模問題,在預測變量之間的動態關系中比傳統方法更準確。LRC、UR和LRI同是一階單整序列,符合建立VAR模型的前提。模型的滯后階數選擇根據AIC和SC取值最小的準則,經過反復試驗,滯后階數選擇為5,即建立LRC、LRI、UR的VAR(5)模型。從表3給出的VAR(5)模型的整體檢驗結果來看,模型的對數似然函數值足夠大(165.9479),AIC(-10.72253)和SC值(-8.3420)值足夠小而且在一個相當的水平上,表明模型整體效果不錯。為了檢驗得到的VAR(5)模型的穩定性,采用AR根的圖表來驗證,如圖1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VAR系統中所有根的模的倒數小于1,即位于單位圓內,得出的VAR系統是穩定的。
2脈沖響應與方差分解分析
2.1脈沖響應分析建立了VAR模型,模型系統中的系數非常多,如果考慮整個VAR系統中的互動關系,單個系數往往只反映了一個局部的函數關系,并未能夠捕捉全面復雜的動態過程。基于本文建立的VAR模型是穩定的,因此,采用cholesky分解方法得到正交化的脈沖響應函數,建立與VAR相關的脈沖響應分析,借此全面地反映各個變量之間的動態關系。圖2、圖3分別顯示了農村居民消費對農村居民收入和城鎮化率的隨機誤差項一個標準差沖擊的響應函數。橫軸表示了脈沖響應沖擊的作用的滯后期數,滯后期設定為20年;縱軸表示農村居民消費的變化,實線代表響應函數的計算值,虛線為響應函數值正負兩倍標準差偏離帶。圖4、圖5分別顯示了城鎮化率對農村居民消費和農村居民收入的隨機誤差項一個標準差沖擊的響應函數。橫軸表示圖2、圖3;縱軸表示城鎮化率的變化。圖6表示了農村居民收入對城鎮化率的隨機誤差項一個標準差沖擊的響應函數,縱軸是農村居民收入的變化。首先我們分析農村居民消費對農村居民收入和城鎮化率的響應情況和作用路徑。(1)由圖2可以看出,當給本期居民收入一個單位標準差沖擊時,前2期對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基本為0,之后對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逐漸增大,在第三期達到峰值,使得農村居民消費增長0.05%,之后又呈現波動狀態,直到第八期下降到0,之后又上升到第15期的0.03%,此后趨向平穩,并出現收斂。說明不論是短期還是長期,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沖擊,農村居民消費是上升的并最終趨于穩定。(2)當給城鎮化率一個正向標準沖擊時,如圖3所示,農村居民消費前兩期的正向效應為0,此后一直增長,到第四期達到峰值,消費增長0.09%。之后出現波動下降,趨于平穩,到17期又有一個峰值,達到0.08個百分點,表明城鎮化的推動對農村居民消費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短期內迅速增長,長期收斂并呈現明顯的正效應。其次,我們來考察城鎮化率對農村消費和農村居民收入的一個單位標準差沖擊的響應。(1)由圖4可知,本期給農村居民消費一個標準差的正沖擊時,城鎮化率在第一期基本沒有反應,第一期之后,對城鎮化率的正效應逐漸增大到19期的0.019并趨于穩定,這表明農村居民消費的增加促進城鎮化的發展;(2)給農村居民收入一個標準差沖擊時,城鎮化率小幅上升,直到第五期峰值0.007,之后呈現下降和平穩趨勢,也就是說農村居民收入的增長沖擊促進了城鎮化率的提高,但作用有限。最后,本文分析下農村居民收入對城鎮化率沖擊的響應結果。如圖6可知,當給城鎮化率一個正向的標準差沖擊時,對當期農村居民收入基本為0,此后開始有正的響應,第2期為0.05,第三期又下降到0.03,之后又上升到第四期的0.05并接著保持平穩。結果表明,城鎮化率的提高,對農村居民收入有一個穩定的促進作用。
2.2方差分解通過脈沖響應函數能捕捉一個變量的沖擊對另一個變量的動態影響,而方差分解則可以將VAR系統中的一個變量的方差到各個擾動項,以便我們進一步分析特定變量的變化中各種結構沖擊的相對重要性。比較這些相對的重要性隨時間的變化,就可以估計出對特定變量的影響時滯和影響效應大小。本文分析農村居民消費LRC和城鎮化率UR的方差分解結果,通過Eviews7.2在VAR環境下得到的方差分解結果見表4、表5。表4的結果表明,農村居民消費LRC的誤差在前兩期主要受自身沖擊,第二期還在89%左右,隨后有下降的趨勢;農村居民收入LRI和城鎮化率UR對農村居民消費的預測誤差解釋能力越來越強,其中農村居民收入在第七期達到了17.27%,城鎮化率的解釋在第五期更是達到了41%左右,二者在第七期的沖擊能解釋農村居民消費的50%以上。表明了短期下城鎮化率和農村居民收入對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不顯著,而在長期中對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不可忽視,同時城鎮化率對促進農村居民消費有積極的影響效果,這與脈沖響應分析的結果相同。城鎮化率的方差分解結果顯示,農村居民收入對城鎮化率的預測方差的貢獻在一開始就達到了10%,但短期來看,城鎮化率的變動主要受自己的沖擊,此后有明顯的下降幅度,農村居民消費的貢獻逐漸增加,從第一期的1.78%到第七期的46%左右,超過了城鎮化本身。說明短期城鎮化本身的沖擊是城鎮化率變動的最主要原因,農村居民消費對城鎮化率的長期變動具有很深的影響。不論是短期還是長期,農村居民收入對城鎮化率的變動有一定的貢獻,但有限,這與前面的脈沖的脈沖響應分析的結果一致。
二、數據、變量與模型說明
(一)數據與變量說明農村居民消費(RC)選擇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作為變量,為了使歷年數據具有可比性,以1978年為不變價對歷年數據進行了計算,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1986—2012年。財政對農支出(AE)選擇國家財政支出中歷年支援農村生產支出和各項農業事業費作為變量,1998年和2007年統計口徑發生了變化,從1998年開始農業基本建設支出包括增發國債安排的支出,2007年開始統計口徑為農林水事務支出。為保證數據的連貫性,我們統一使用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數據來源于《中國農村統計年鑒》1986—2012年。經濟波動(EF)選擇歷年實際GDP增長率減去預期到的GDP增長率,預期到的GDP增長率采用HP濾波方法得到,為檢驗結論的穩健性,還采取了BP濾波方法作為參照。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1986—2012年。除上述變量外,為了更加真實的反應變量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因果關系,以及檢驗變量之間關系的穩健性,我們引入控制變量。經濟增長(GDP)用國內生產總值指數(1978年=100)作為變量,物價水平(RCPI)用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985年=100)作為變量,農村居民收入(RI)用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作為變量,以1978年為不變價進行計算。數據均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1986—2012年。為弱化可能存在的異方差性和偏態性,并降低對極端觀測值的敏感性,對所有變量做自然對數處理。為保證解釋變量不受到自然對數化后正負號改變的影響,對數值小于1的變量加一后再取自然對數。
(二)模型說明由于考慮了各變量可能存在的滯后性,本文建立分布滯后模型來檢驗財政對農支出與經濟波動對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作用。
三、估計結果
(一)數據的統計性描述表1給出了主要變量的基本統計信息,圖1、圖2和圖3給出了農村居民消費、財政對農支出及經濟波動的核密度圖,從中可以看出三個變量分布密度的動態變化。
(二)單位根檢驗與協整檢驗采用ADF檢驗和PP檢驗,結果顯示變量序列lnRC、lnAE、lnEF、lnGDP、lnRCPI、lnRI均服從非平穩的I(1)過程。為節省篇幅,不再給出具體的檢驗過程與結果。由于變量序列lnRC、lnAE、lnEF、lnGDP、lnRCPI、lnRI均是一階單整序列,符合協整檢驗的要求。采用Johansen協整檢驗,給出跡檢驗與最大特征根的兩種檢驗結果,見表2。
(三)估計結果
對被解釋變量序列進行自相關與偏自相關分析,如圖4:由自相關分析圖可知,當滯后期k=7時,序列的樣本自相關系數才明顯落入隨機區間,自相關函數表現為拖尾;偏自相關分析圖顯示,滯后一期的偏自相關系數明顯不為零,滯后2期以后的偏自相關系數都在置信區間內,偏自相關函數具有截尾性。故可建立AR(p)模型,p值可以取1或2,最終經AIC準則和SC準則判定。正態性檢驗:估計的參數在統計學意義上是否顯著十分關鍵,在進行ARMA模型回歸之前,我們是假定εt服從正態分布的,所以有必要檢驗這一假定是否成立。利用Jarque-Bera統計量對標準化殘差的正態性進行檢驗,檢驗顯示Jarque-Bera統計量是0.634,伴隨概率是0.728,即在5%顯著水平下不顯著,故接受殘差服從正態性的假設。異方差檢驗:在存在異方差的條件下,使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參數估計量仍然是無偏的,但參數的方差是有偏的,則會導致假設檢驗失效,所以需要檢驗表4的ARMA模型是否存在異方差。采用Breusch-Pagan-Godfrey和White兩種檢驗方法,結果顯示Breusch-Pagan-Godfrey檢驗的ObsR-squared的值是6.183,伴隨概率是0.186,即5%顯著水平下不顯著,故接受同方差的原假設;White檢驗的ObsR-squared的值是3.895,伴隨概率是0.691,即在5%顯著水平下不顯著,故同樣接受同方差的原假設。此外,在表4中我們特別報告了穩健標準誤,結果顯示穩健標準誤遠小于所對應估計的參數值。結合T檢驗、正態性檢驗和異方差檢驗的結果,說明表4的ARMA模型是可以接受的。由表4的回歸方程知,長期均衡過程中,財政對農支出對農村居民消費有擠入效應,經濟波動對農村居民消費有擠出效應,經濟增長與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都能夠促進農村居民消費,相對來說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更大。同時,農村居民消費具有滯后影響,滯后一期對當前消費有正向作用,滯后二期有反向作用。這樣,命題1和命題2以及理論模型中關于ζ的假設都得到了證實。
(四)內生性討論如果回歸方程存在內生性,則OLS的估計結果可能會產生有偏性和非一致性。上述ARMA模型中,財政對農支出有可能是內生變量,這是因為財政對農支出與農村居民消費之間可能互為因果關系,一方面財政對農支出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從而帶動消費;另一方面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意味著農民對農業經營投入的增加,反過來對財政對農支出有一定的影響。為了證實財政對農支出是內生變量的猜測,采用Durbin-Wu-Hausman檢驗,選擇財政對農支出滯后一期作為工具變量(其原因隨后進行解釋),財政對農支出作為被解釋變量,工具變量連同原模型中其他解釋變量一起作為解釋變量,運用OLS進行回歸,得到殘差項μ;將殘差項μ與原模型中所有解釋變量作為解釋變量,財政對農支出作為被解釋變量,運用OLS進行回歸,發現μ的回歸系數的檢驗結果為t-Statistic=-245,prob.=003,顯著,故變量財政對農支出確實是內生變量。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采取工具變量法。運用工具變量必須注意工具變量的有效性,也就是說工具變量不僅要與財政對農支出高度相關,還必須滿足外生性,即該工具變量只能通過財政對農支出間接影響農村居民消費,而不能直接作用于農村居民消費。如果只使用唯一一個工具變量,則無法從統計上檢驗工具變量的外生性假設,但如果能夠尋找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工具變量,則可以通過過度識別來檢驗工具變量組是否都符合外生性的要求。為了充分保證回歸結果的穩健性,本文使用兩個工具變量,通過過度識別檢驗來保證工具變量組確實是合適的。①檢驗財政對農支出過程中,我們運用了其滯后一期作為工具變量,是因為當期的農村居民消費不會影響上一期的財政對農支出,即滯后一期的財政對農支出與原模型的隨機干擾項不會存在同期相關性,可視為外生的。而滯后一期的財政對農支出與當期財政對農支出是高度相關的,檢驗得到財政對農支出與其滯后一期的相關系數是0986,所以滯后一期的財政對農支出是一個合適的工具變量。另外考慮農村土地面積,農村土地面積越大,意味著農村居民對公共物品的需求越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也越大,即政府為實現既定的服務目標必然要加大對農支出,所以農村土地面積與財政對弄支出密切相關。另一方面,土地面積不會直接影響居民消費水平。土地面積的大小可能會影響該區域的消費總量,但人均消費主要與個體因素有關,故土地面積不會影響人均消費值,而本文采用的就是農村人均消費水平,很好地規避了可能存在的土地面積對消費總量的影響這一點,因此農村土地面積可視為外生的。由于各類年鑒均無農村土地面積的直接數據,我們使用耕地面積與住宅面積之和作為替代值,其中住宅面積等于農村人均住房面積與農村人口數量之積。檢驗發現財政對農支出與農村土地面積的相關系數為0695,所以農村土地面積是一個合適的工具變量。為了更進一步的檢驗選擇的兩個工具變量是否合適,我們檢驗滯后一期的財政對農支出和農村土地面積是否會直接影響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檢驗方法是:將滯后一期的財政對農支出和農村土地面積分別放入回歸方程,考察回歸系數相應的p值,查看p是否大于01,大于則說明不存在直接影響,即認為是好的IV。檢驗結果顯示,滯后一期的財政對農支出的系數p值為0116,農村土地面積的系數p值為0347,進一步說明了滯后一期的財政對農支出和農村土地面積是合適的工具變量。由于工具變量數量多于內生變量,需要采用過度識別方法檢驗工具變量的有效性。首先使用2SLS方法估計模型,得到殘差ε,將殘差ε對所有外生變量回歸,獲得R2,在所有IV都與擾動項不相關的零假設之下,nR2服從自由度為q的卡方分布,q等于工具變量個數減去內生變量個數,若nR2超過設定的顯著性水平的臨界值,則拒絕原假設,即至少部分IV不是外生的,工具變量失效。按照上面方法,得到R2=0075,樣本量是24,故nR2=180,小于自由度為1的卡方分布的臨界值384,不能拒絕原假設,說明我們選擇的工具變量都是有效的。至此,我們充分檢驗了所選擇的兩個工具變量是好的IV。下面利用滯后一期的財政對農支出與農村土地面積作為工具變量,為檢驗結果的穩定性,分別使用2SLS和GMM方法對前面的ARMA模型進行回歸,分析結果是否發生變化,見表5。表5回歸結果顯示,2SLS和GMM的回歸結果基本是一致的,說明工具變量法的回歸結果是可信的。2SLS回歸結果與表4的回歸結果相比較,財政對農支出的系數基本不變,由0144變為0149;經濟波動的影響略微弱化,由-23669變為-21606;經濟增長的系數變大,由27218增大為25039;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不變,由0608變為0638。GMM回歸結果與表4的回歸結果相比較,財政對農支出的系數略有下降,由0144下降為0130;經濟波動的影響略微變弱,由-23669變為-21792;經濟增長的系數也變大,由27218增大為25036;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基本不變,由0608變為0624。綜合2SLS和GMM的回歸結果,說明直接用OLS回歸的結果確實是有偏的,使用多個工具變量以后,財政對農支出、經濟波動、經濟增長以及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對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程度有所變動但變動的方向是一致的。運用工具變量得到的方程同樣證明了命題1和命題2以及理論模型中關于ζ的假設是成立的。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系的變革,農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變化通過許多方面體現出來,尤其是農民在新時期所形成的消費模式。吉林省農民消費狀況在很大程度上與全國地區有著共同特點,但由于本地的民俗習慣、民族分布,經濟狀況,地理位置等因素有著區別于其他地方的顯著特征。當前,吉林省農村居民生活消費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吉林省農村居民生活消費的特點
1.消費結構層次較低在居民消費結構中,恩格爾系數較高,如2007年吉林省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0.0%,這說明在食物消費方面吉林省農村居民消費比重較大。同時農民用于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費也較低,只有個別家庭因為有子女考上大學使得教育投入成為家庭消費的最大支出。服務消費比例較低,農村居民大多對服務消費的接受程度較低.這一方面是受收入及第三產業發展較慢的客觀原因所限,另一方面是受農民傳統持家思想的影響。因此很多服務消費都采取了自給自足的方式加以實現,如搬家服務、保姆、鐘點工、商品速遞等服務在農村很少見。
2.不健康的消費方式
目前農村居民的消費方式中還有諸多不健康的因素,如賭博消費、封建迷信消費和人情消費等。吉林省許多農村地區仍然有賭博現象存在,打麻將、推牌九等具有賭博性質的娛樂項目已成為部分地區農村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成為他們消費支出的一個重要項目,尤其是在秋收后及春節期間更加盛行。封建迷信在廣大農村仍十分盛行,很多農民四處花錢找“先生”、“大仙”看病免災、算命看相、看風水等。再有就是人情消費,農村人情消費一直居高不下。人情消費的名目、種類繁多,價碼也越來越高,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結婚生子,考學過壽,喬遷和喪禮都需要禮金,使部分農民不堪重負。
3.消費時段集中
在吉林省所在的北方,由于在秋收后農產品才能變成現金,農村消費呈現很大的季節性。生產資料消費主要在春耕之時,而生活消費大部分在秋收之后。另外,在平常時日,農民普遍比較節儉,只有到重要節日時會選擇集中進行消費。例如,春節、國慶節等是農村集中消費的時段。在集中消費時段內,肉類、煙酒類、禮品類等消費金額巨大,占農村居民全年消費比重的大部分。
4.消費方式趨同
農民有很強的從眾心理與模仿意識,個性化消費少,同村、同鄉消費方式大致相同。農村屬于熟人社會,購買商品受“口碑”影響較大,在購買家電、摩托車、農用車等大件商品時,模仿消費現象比較普遍。同時農村消費者把城市尤其是縣城,當作消費潮流的風向標,積極模仿城市消費。牛奶、可樂在農村的迅速普及,追求時髦的穿著打扮,都得益于農村對城市的模仿效應。
5.消費心理謹慎
吉林省農村居民的收入狀況偏低,為了躲避風險,大多數農村居民都是把收入攢起來而不用作消費,同時受傳統消費觀念和習慣的影響,以及對未來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農民的消費心理普遍較為謹慎。在農村,許多農民保持“量入為出”的勤儉節約型消費傳統。
二、影響農村居民消費的主要因素分析
1.農民收入水平的約束
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建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經濟迅速發展,農民收入顯著提高。吉林省所在的東北地區在解放后曾一度成為全國最富有的地區。但改革開放后東部經濟迅速發展起來,東北逐漸失去領軍地位,現在甚至已成為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收入的不足嚴重制約著生活消費水平。
2.傳統消費心理與消費習慣的制約
中國農民自古就有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尤其是經歷過戰爭和經濟蕭條期的老人們,更是過度的節約。而且中國人歷來就有先儲蓄再消費的習慣,在農村地區尤為明顯,這些嚴重制約著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另外,東北人好講究愛面子,所以在重大節日如新年婚嫁時都很鋪張講究排場,這樣就又會導致浪費,使后期消費動力不足。
3.市場化不足
由于我國農村市場沒有完全打開,形成獨立的經濟體系,企業在農村居民消費方面獲得的利益比較少,所以生產型企業沒有把農民作為一個獨立的目標群體來生產適合農民生活消費的產品。同時由于運輸渠道,銷售渠道的不健全,產品售后服務不到位,導致農村消費困難化,致使農村居民消費熱情不高。4.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保障薄弱,限制農村消費
我國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消費條件不健全。農民購物難、飲水難、行路難、上網難等問題突出,嚴重制約了農村消費。如與生活相關的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相對落后,不僅抑制了農民對水、電、氣等商品的消費,也嚴重制約了冰箱、空調等家用電器和摩托車等交通工具在農村的普及。廣播、電視、通訊、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農民對手機、電腦等大件耐用品的消費意向很弱,阻礙了農村新消費熱點的培育。
同時,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一般只覆蓋城市范圍,在農村社會的保障制度還相當薄弱。統計數字表明,農村社會保障率僅有3%,養老、醫療、子女入學、住房等問題時刻困擾著農民,影響農民的消費能力。
三、提高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水平,完善農村消費結構的措施
絕大多數農村居民的消費模式至今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科學、健康、現代的生活方式仍然沒有充分展現出來,與城市社會化程度高、生活質量高的生活方式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農民消費模式的落后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需求的增長,進而制約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與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偉大戰略的要求不相符,所以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促進農民消費模式的轉變。
1.貫徹黨的基本方針,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切實增加農民收入,為農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奠定物質基礎。目前,農業仍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要想使農民增收必須在農業上做好文章,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走精細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發展道路,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此外,要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對于進城務工,應簡化農民跨區就業和進城的手續,妥善解決進城民工的工資待遇、勞動保障和子女教育問題。對于吉林省來說朝鮮族人口較多,且與日本韓國比鄰,出國務工的人口很多,應積極開展區域性勞務合作,規范組織勞務輸出,使農村剩余勞動力得到合理轉移。只有把這些工作做好才能使農村經濟步入良性發展,使農民收入切實增加。
2.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提高農民自身素質
豐富農村文化生活,以村為單位組織農民學習生產、生活、文化等相關知識,開展有創新,有意義的休閑活動,把農民的注意力轉移到豐富的精神生活中去,全面提高農民自身文化素質,為農民消費模式的轉變夯實思想基礎。
3.鼓勵生產企業面向農村調整產品結構,增加農村市場有效供給
搞好對農村市場預測和市場調查,特別是要注意調查農民的消費目的、消費水平、消費環境、消費傾向和消費要求等因素,鼓勵和支持企業面向農村調整產品結構,開發、生產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層次需求的消費產品,進行有針對性的產品設計,做到簡單實用、操作方便、價格低廉,專供農村市場消費。把農民的注意力集中到產品上來,以提高消費水平。把向農民提供商品和提供服務結合起來,鼓勵生產流通企業在農村設立售后服務網點,對設立的維修網點給予稅收等優惠扶持政策。
4.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改善農村消費環境
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解決農民后顧之憂,為農民消費模式的轉變提供制度保障。在農村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把農戶的不確定性降到最低限度。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逐步提高社會應負擔的比例,徹底使農民擺脫“小病不用看,大病看不起,重病只等死”的狀況。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使農民老有所養,解決后顧之憂。完善貧困地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扶貧規范化和制度化。改善農村消費環境,為農民消費模式的轉變創造客觀條件。加強電網,寬帶,無線信號接收器等通信硬件設施,讓農民有購買的熱情,加強煤氣,自來水的覆蓋情況,讓農民生活無憂。
雖然在目前看來,吉林省農村消費水平還處于相對低下的階段,但通過采取必要和正確的措施,農村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有大幅度的提高,只要我們堅持把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村消費放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前沿,我們就會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參考文獻:
[1]范劍平劉國艷:我國農村消費結構和需求熱點變動趨勢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6,(1)
土地征用中的問題
土地征用過程中牽涉的利益主體很多,但其核心是政府與失地農民,所以存在的問題也大都由二者引發。
政府公信力的缺失
濫用征地權,鉆“公共利益”的漏洞
雖然我國《憲法》、《土地管理法》等都明確規定土地征用必需以公共利益為目的,但并未對公共利益做出界定,這就客觀上給某些政府尋租和機會主義提供了過多的自由裁量空間,一些政府官員為了招商引資,擴大財政收入,突顯個人政績等濫用征地權,侵吞公共利益,這不僅有損失地農民的集體利益,更影響了我國的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據統計“十一五”期間由于城市化推進,耕地年均減少1848萬畝。目前,全國實際建設用地中,農民集體建設用地已占約72%之多。“十一五”期間,預計每年被征地的農民達到300萬。
2、收益分配有失公平,補償形式單一
首先,由于法律法規不健全,測算方法不夠科學等諸多缺陷,我國土地征用補償標準偏低,補償機制不健全。從橫向看,各地農民的補償標準差別很大,甚至出現同村的不同小組間的分配標準各異的現象;從縱向看,受益分配與權力層級成正比。據統計因土地用途變更增值的土地收益,政府大約得到60%~70%,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得到25%~30%,農民只得到5%~10%。其次,補償形式單一,很多地方政府不顧農民意愿,只采用一次性貨幣補償方式,有損失地農民的長遠利益。目前鄭州市農村土地征用人均獲得補償費為2萬左右,僅可以維持農民家庭一般日常開支3~4年。在失地農民認為最好的征地補償方式中,選擇安排就業的站32%,選擇一次性付給適當經濟補償的占24%,選擇提供醫療,養老等方面社會保險的占21%,選擇預留土地入股分紅的占20%。可見,在整個收益分配中,大多數地方政府拒絕了具有土地使用權的民眾的參與,僅憑單方決策行事。
3、針對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機制不完善
第一,法律制度不健全,各地在具體執行中無法可依,只憑各自對政策的理解及當地的客觀條件制定法規文件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第二,這一問題的最致命因素是資金籌集困難。政府行為往往限于政策許諾,并未實現保障金的足額下撥,專款專用;許多村民委員會又因為收支預算難以平衡,集體經濟實力偏弱,往往無力繳納;至于失地農民,大多所獲補償有限,又缺乏對社會保障的正確認識,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三,社會保障的水平低,范圍狹窄。社會保障機制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應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就業培訓制度等,失地農民作為農民和市民的過渡群體,本應享受與城市社會保障水平相當且兼容的安置補償,但就目前來看,這些還遠遠不能實現。
(二)失地農民角色轉變中的自身干擾因素
1、缺乏市場需要的知識和勞動技能,再就業能力差
失地農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自身素質與市場經濟的要求不匹配,在城市化未波及自身以前,他們都以種地為生,即使外出務工也只是從事缺乏技術含量的低端作業。
2、思想觀念陳舊缺乏理性消費觀
⑴一部分得到較多補償的失地農民“一夜暴富”后開始炫耀性的消費,這就存在著“二次返貧”的隱患。因此,如何幫助失地農民盤活補償款,實現“錢生錢”,抑制其過度消費,還需要政府的正確引導扶持
⑵價值觀及生活方式與其新的角色要求相沖突:大多數失地農民對城市化的價值理念及生活方式不能從心理上接受和認同,這也需要政府及時加以心理疏導和救助。
二、土地征用問題的解決途徑探討
(一)加強政府公信力建設
1.完善公共利益界定,把耕地保護作為官員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公共利益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不確定性。論文大全,農民角色轉變。對此,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許多制度實例。國外對公共利益的界定主要分為列舉式和概括式,前者的典型代表是日本,后者為加拿大、美國等。采用概括式的國家一般把把公共利益的裁決權交給議會或法院,對“公共目的”、“公共使用”、“私人使用”等概念及其構成要件有清晰說明,也很好的避免了因公之名的權力尋租。我國目前可以繼續采用概括式,但要借鑒國外經驗,杜絕概念上的外延。此外,各級地方政府要在全國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億畝的剛性規定下,根據各地經濟發展及預期規劃制定合理的耕地警戒線,并嚴守不逾。論文大全,農民角色轉變。對官員進行政績考核時,也應把此項工作的表現作為重要依據。
2.定位好政府角色,完善補償收益分配制度
首先,政府既不享有土地所有權,也無使用權,被征用土地的補償收益理應只歸國家、集體和失地農民。其次,重新制定補償標準,提高補償收益。應合理估算土地被征用后的增值部分及土地的市場交易價格,以此為基礎,結合現行法律政策規定給予農民高標準的補償。再次,征地過程中要充分尊重農民的知情權,鼓勵其積極參與補償方案的擬定,且征地結果要對農民公開。最后,加強對補償款發放的監督和管理。更細致的講,監督不僅針對補償不問題,在整個土地征用過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最有力的監督機制為第三方認證,即靠無利害關系的公眾性、公益性組織去評判政府行為是否規范,這一制度很值得借鑒。
3. 建構科學的社會保障機制
①加快有關土地征用方面的立法,尤其是進一步規范全國各地的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法規文件,使法律法規更具可行性、易操作性。論文大全,農民角色轉變。
②把社會保障方案的擬定納入征地前的審查程序,并保證其科學性、可行性。論文大全,農民角色轉變。在實施征地后,要嚴格按照之前的方案對失地農民進行補償安置,并根據實際情況的改變與相關利益群體友好協商,不斷修正原有方案。論文大全,農民角色轉變。
③確保充足的資金來源。論文大全,農民角色轉變。保障基金應由地方政府、村民委員會以及失地農民共同負擔。政府要及時足額下撥補償款,避免失地農民因所得補償款太少而不愿繳納保障金。還應加大對參保收益政策的宣傳力度,提高失地農民的自愿參保率,擴充保障金。同時調整財政支出,加大支持力度。
④引入市場機制,創新保障模式。尤其是股份制,它作為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完全可以運用到對失地農民的補償安置中來,使其持久分享城市化過程中土地增值的收益。此外,還應舉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向農民傳授必要的市場經濟知識、科學理財消費知識、創新經營知識等,幫助其接受新的價值觀念。
4.建立專門機構,幫助其完成由農民到市民的角色轉變
土地征用過程中農民不僅會遭受物質利益的損失,同時也經歷著一次心理上的陣痛。因此,政府在完善保障機制的同時,切不可忽視對其精神的“補償安置”,要對農民進行心理疏導和法律援助。最重要的是,全社會要幫助農民樹立對未來新生活的信心,使其適應新的城市生活方式、學習新的生存技能、融入新的生活環境。唯此,失地農民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得以解決。
參考文獻:[1]吳妍妍.關于改革土地征用制度的論辯[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
[2]周美艷.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問題的對策研究[J].理論界,2010(03)
一、引言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進程的發展,農村社會形態處于快速轉型期,農村社會結構,農村經濟結構和生產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更。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向城鎮的大規模流動,農村居民中的老齡化群體比重迅速增加。在城市化過程中失地農民數量增加。另外還有我國自然災害發生頻繁,每年都要遭受不同程度的多種自然災害的侵擾等問題。從而增加了對人身意外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農業保險的需求。
我國農村保險市場開發潛力巨大。但是由于農村保險消費者有其獨特的特點,在開發農村保險市場,進行營銷的過程中,應首先從農村消費者購買行為來確立保險在農村市場的營銷基點。
二、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因素
任何購買者的購買決策都是在一定的內在因素的促動和外在因素的激勵之下而采取的,而不同特征的消費者對于外界的各種刺激和影響又會基于其特定的內在因素和決策方式作出不同的反應;從而形成不同的購買取向和購買行為。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的主要包括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兩個方面。
經濟因素是影響消費不可或缺的一點,家庭經濟水平是取決與社會經濟水平的,家庭經濟水平決定消費者的購買力,以及消費者對產品的態度和消費檔次等。
非經濟因素主要有內外兩個方面。
1、從外部來看,主要有:消費者所處的文化環境,消費者所在的社會階層,消費者所接觸的各種社會團體(包括家庭),以及消費者在這些社會團體中的角色和地位等。
(1)文化因素:文化是人類欲望和行為的最基本的決定因素。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所處的家庭環境、社區環境、宗教環境、以及社會環境和所處的社會階層形成了一整套價值、愛好和行為的整體觀念。弄清消費者的文化背景對于研究他們的購買行為起著重要的作用。
(2)社會因素:包括相關群體、家庭和個人在相關群體及家庭所處的角色和地位。
2、內部因素則是指消費者的個人因素和心理因素。
(1)個人因素:一個人的購買行為往往受其年齡、職業、經濟環境、生活方式、個性等因素的影響。
(2)心理因素包括購買動機、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方式、學習方式以及態度與信念等等。這些因素從不同的角度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模式。
結合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的因素論文格式,本文對農村保險市場進行以下分析。
三、農村市場的特點分析
(一)從農村的人口環境來看,市場潛力巨大
市場是由那些想買東西并且具有購買力的人(即潛在購買者)構成的,而且這種人越多,市場的規模就越大。
從客觀的市場容量來看,根據2010年最新的人口普查結果,目前中國的純農村人口為7.2億,若包括已經離開農村到城鎮居住半年以上及縣城在內的所有縣以下的有農村戶籍的人口仍然維持在9億。但隨著農村剩余勞動力大規模外流,我國農村人口結構已發生較大變化。從年齡看,老齡化進一步明顯,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長期外出務工,留守老人缺乏照料,安全隱患多。專家預測,2010年,農村中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10%,并很快進入老齡化加速期。
根據最新的研究,2009年外出務工中國農民工大約有2.3億至2.4億人,80后農民工群體占一半左右,90后有4000多萬人。50,60年代生人逐漸步入老年。根據網上對“現在中國農村青年人的想法和打算”調查發現:“現在農村青年人是否和老人分家過日子”的回答否只占22%。由此可以看出由于農村家庭規模會且正在縮小、核心家庭增多、導致農村純老年戶不斷增加。另外農村大量的年輕人進城打工,迫于崗位的競爭壓力,忙于工作和事業,這些人無暇顧及老父母,另外老年人平均壽命延長、患病率、傷殘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這一切必將加大家庭的負擔,也必將導致年輕人消極贍養老人的增加。
另外根據保監會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末,我國實現保費收入11137.3億元。其中農業保險保費收入133.9億元,小額保險保費收入2.3億元,這兩者合起來占全國保費收入不到1.23%。
因此我國農村保險市場開發潛力巨大,農村對于養老保險,人身意外保險等的客觀需求是存在的。另外80后,90后逐漸成長為主要的勞動力,他們的思想意識和文化水平逐漸提高,且在現代農村若成為勞動力,在家中就會有一定決策權。因此家庭決策結構發生變化,營銷對象就應有相應的轉變。
(二)農民收入水平逐漸增加,消費者支出模式的變化
從1978年開始農民人均純收入逐漸增加。國家統計局公布2009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53元,比2008年4761元增加392元。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8年的43.7%。恩格爾系數揭示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生活水平和發展階段。即隨著家庭和個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將逐漸減小。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標準,恩格爾系數在40%-50%為小康論文格式,30%-40%為富裕。因此我國目前處于小康向富裕過渡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進入大眾消費新成長階段,教育、醫療、旅游、文化等新型的消費支出在快速增長。這位保險銷售創造出良好的經濟環境。
(三)農村消費者行為特征分析
1、農民保險意識沒有樹立起來
農村人口文化的相對落后及思想觀念的陳舊和保守,保險意識普遍比較薄弱,保險需求不高。對于大部分的農民,他們以小規模耕作或養殖以維持生活,生活比較平靜,它決定了大多數農民的一種機會意識,即認為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并不是經常發生的。另外在農村,有不少的農民對養兒防老已喪失信心,依靠平時的積蓄用來防老,在農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場。他們認為有錢才是可靠的,因而盡可能省吃儉用,節約儲蓄以備老年之用。而沒意識到買保險養老的好處。所以要樹立農民的保險意識。
2、消費需求功能性
農村市場基本上還處在比較典型的功能性需求階段,即比較強調產品的實際使用價值,而不太注重產品的附加價值和精神享受。這種功能性特點對產品的要求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價廉,二是實用,三是簡便。
3、消費求同相互攀比,但也注重“口碑”
農民之間的消費求同和攀比心理相當突出。大多數農民不是根據自己的主觀需要來決定自己的購買行為,而是依據他人的消費行為來決定自己的消費行為。他們注重個人消費在社會關系成員中的反應。看到別人買什么自己就買什么,要到哪里買就都到哪里買。
但同時注重“口碑”,易極端。對產品的評價好只看重優點,壞就一文不值。在農村,農民經常集聚聊天,并有固定場所,對事物易通過口口相傳,傳播速度也快且遠。對于產品主要是通過別人買的產品,在短期內的使用來評判。
4、農民相對比較注重人情味
農民相對比較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情感上的聯系,人情關系在農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熟人之間抹不開面子,不好意思拒絕其請求,會在能力范圍之內答應和支持熟人的請求。
5、對保險產品不信任
保險走進農村市場之初,一些保險人和保險推銷人員為了自己的業績,在農村市場上樹立了不良的形象。用一位專家的總結:不該賣的人賣給了不該買的人。例如,在推銷產品時,說明產品的諸多好處,而不管保險協議條款,導致農民出現問題時,找到保險公司進行理賠,但是其所發生的事件不再保險范圍之列。
理賠難導致農民對保險產品的不信任。由于農民對于理賠程序的不清楚論文格式,使他們對于理賠望而卻步,理賠時還要在保險公司找熟人。找熟人的過程中又要送禮,最后導致理賠成本加大,從而放棄理賠。由此保險公司給他們的印象是讓他們上當受騙。農村消費者感覺受騙,他就會在集聚時宣傳,導致一個村子甚至鄰村引以為鑒,從而排斥這種產品。
五、保險產品在農村市場的營銷基點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農村市場是非常龐大的,隨著農民收入的提高和農村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保險產品在農村市場上的前景是非常好的,農村市場需要進一步培養和開發。
(一)基于保險產品的特點,要加強保險銷售過程的服務
保險產品的特點是產品是無形的,交易是非即時,結果不確定性的。而農民卻看重眼前的實惠的利益,剛好與保險產品的特點矛盾。雖然農村市場零星而分散,售后服務的難度和成本都很高,但是必須加強保險公司銷售前后及過程的服務。
例如,因為對于農民來說現今產品種類繁多,產品信息量大,把握這些信息超出了其能力。所以在購買保險產品時幫助其購買真正符合其需要的產品,并幫其選擇受益最大的產品。在承保的過程中,不斷通過各種形式與其保持聯系,及時告知各種與保險相關的訊息。出險后,能在第一時間送出保險公司承諾的服務,幫助他們辦理理賠手續。由于農民抗風險能力差,在危難時伸出及時的手,會形成很好的口碑。其他農戶在看到其利益之時,會增加他們對產品的信心,從而可以擴大市場。
(二)提高農民的保險意識
調查結果顯示,農民對商業保險的認知度僅為20%。為了增強農民對保險的認識,加大保險宣傳力度,可舉辦保險宣傳活動,在農村設立咨詢點,為有意想投保或者已經投保的客戶提供服務、咨詢。這樣既可以增加消費者對保險業的了解,又可以消農民保險業的偏見。
由于農村地廣人稀,居住分散,因此須采取多種形式長期不斷地宣導。通過廣播電視、村委喇叭,墻體廣告論文格式,流動宣傳車等向群眾灌輸保險知識和理念。使農民認識保險,了解保險,主動購買保險。
對于咨詢點人員的選擇方面,就要找對農民具有親和力的人,并受農民信任。將此咨詢點變為農民在休閑時的一個聚會閑聊的場所,讓其在聊天過程中了解認識產品,并且和保險人或推銷人員成為熟人,這樣就有益于保險的宣傳與推銷。
(三)采用'量體裁衣'、'終生服務'的措施
農村消費以傳統節儉型為主,加之收入水平的影響,價格往往成為購買商品時最敏感的因素,結合農村實際,根據其需求和經濟承受能力,有重點地改造現有保險產品,開發推廣新產品。推動簡易人身保險的發展,開發保額較小、保費低廉、辦理簡便、保障型的人身保險產品。
(四)強化營銷隊伍培訓和管理,健全農村保險市場監管機制
營銷人員是體現保險公司形象、開展對外宣傳的窗口,對其培訓既要具備精良的展業技巧, 更要具備過硬的職業操守。通過把好營銷關口, 提高保險經營績效, 消除社會各界對保險行業的偏見。
加強行業監管力度,督促各保險機構嚴格遵守保險同業自律公約,對違法違紀行為按職能范圍及時做出處理,切實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加強對縣域保險市場的監督管理,促進保險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仲偉增,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商業保險發展策略[J] 《商業時代》2007.8
2、王瑩,農村商業保險的發展面臨問題及解決措施[J]《法制與社會》 2008. 14
二、論文的具體要求:
根據社會工作的培養目標我們對06級社會工作專業本科生的論文提出如下要求
1、論文內容必須與專業發展方向密切相關,論文不能偏離專業方向
2、論文必須要反映學生自己的專業水平,以調查研究報告為主要形式
3、以來理論分析為重要內容的文章,必須體現撰寫者的實際理論水平,堅決杜絕網上拼湊與抄襲他人的文章
4、論文字數要求在8000字以上,以10000左右字為宜;
5、一些題目的范圍較大,撰寫文章和與指導教師溝通的過程中,盡量把題目具體化。避免過分空洞與小馬拉大車的現象的出現。
1. 個案管理在社區矯正中的運用
2. 社會工作在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
3. 校園學生文化現狀調查與學校社會工作的介入
4. 大學學校社會工作需求的實證研究
5. 大學教育本質研究:社會工作學的視角
6. 網絡技術在社會工作中的運用:方法革新的
7. 社會工作在學生社區管理與服務工作中的價值與應用
8. 司法工作者與社會工作者在社區矯正中的職責與分工
9. 二本院校社會工作教育模式之思考:學生視角
10. 上海地區學校社會工作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11. 上海農民工子弟學校社會工作現狀調查
12. 社會工作課程對學生自我成長的價值與影響:一種質性研究
13. 大學生就業困惑與學校社會工作的介入
14. 上海地區社會工作者生存現狀調查
15. 藝術教育在社會工作中的價值與應用
16. 上海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運行現狀及其問題研究
17. 上海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運行現狀及其問題研究
18. 上海市外來人員綜合保險制度運行現狀及其問題研究
19. 農民工養老保險研究
20.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研究
21. 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問題研究
22. 生育保險問題研究
23. 工傷保險問題研究
24. 社區教育與新市民轉換研究
25. 社區教育與提升市民生活質量的研究
26. 社區教育與外來人口生活適應性研究
27. 社區教育與外來人口生活融入研究
28. 80后婚戀觀調查
29. 社會工作在家庭問題中的介入
30. 社會變遷與家庭生活-----以本人家庭為例
31. 老年婚姻問題調查與研究
32. 老齡化與養老問題研究
33. 空巢家庭狀況與研究
34. 老年社會工作案例研究
35. 養老機構狀況調查 36. 社會工作價值觀、沖突與對策研究
37. 社會工作方法在社區矯正中的運用
38. 社會工作價值觀在戒毒工作中的經驗與分析
39. 醫療社會工作的個案研究
40. 我國醫療社會工作的發展、問題與對策
41. 中外醫療社會工作比較研究
42. 城市老年人社區福利服務調查與路徑研究
43. 勞動爭議的問題與社會工作介入
44. 社會工作行政方法與企業管理影響機制研究
45. 社會工作職業化發展的基本要素與困境分析研究
46. 社區資源對城市養老方式的影響
47. 職業化背景下的社會工作教育的回應
48. 上海社區建設研究
49. 上海社區服務發展研究
50. 上海外來流動人口基本養老保險模式研究
51. 上海外來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研究
52. 上海征地農民保障問題研究
53. 上海養老機構發展研究
54. 上海養老設施發展研究
55. 上海城市低保家庭生活狀況調查
56. 外來民工子弟享受上海義務教育情況調查
57. 在校大學生專業意識與轉換專業的困境調查
58. 上海外來移民史個案調查
59. 我國高校貧困大學生的資助體系建設及其存在的問題
60. 改革以來城市鄰里關系的變化
61. 城市家庭代際之間的沖突與一致
62. 城市市民社會發展公平感調查
63. 上海城市青年世博會參與研究
64. 上海市民世博會態度研究
65. 上海市民對外來農民工態度認知研究
66. 上海市民對釣魚事件的認知研究
67. 市民對子女教育的認知研究
68. 上海市民養老方式的選擇
69. 上海市民對房價認知研究
70. 上海市民與社區關系研究
71. 社會(群眾)組織研究——以**組織為案例
72. 房產改革對上海市民生活影響調查
73. 社區鄰里關系調查
74. 互聯網與社區生活
75. 社區建設與市民生活(社區建設對上海市民生活影響調查)
76. 居民委員會與市民生活
77. 居民委員會選舉調查
78. 業主委員會與市民生活
79. 業主委員會選舉調查
80. 市民維權行動調查
81. 世博會對上海市城市文化資本的影響
82. “月光族”的住房消費模式研究
83. “啃老族”的住房消費模式研究
84. 90后大學生的就業觀研究
85. 90后大學生的消費觀研究
86. ? 上海市80后大學生移民的城市融入研究
87. 上海市80后大學生移民的城市認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