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4:3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自由主義文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捅動著一股對自由主義作家的閱讀與研究的熱潮,如張愛玲熱、錢鐘書熱、王小波熱等等。與此緊密相關的思想文化界,陳寅格、顧準、儲安平等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敢成為輿論與出版的焦點話題。然而,對自由主義文學從整體上作宏觀研究和系統地進行歷史考察的專著尚未出現。劉川鄂先生歷數年教學與研究推出力作《
盡管20世紀30年代的歐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疲軟、社會動蕩,然而亂世出英雄,這也給經濟學家們提供了新的素材來發展他們的學術思想。當時還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商學院本科生的羅納德?科斯(Ronald Coase,1910-2013年)在前往美利堅旅行的途中完成了其本科畢業論文《企業的性質》一文并于1 937年發表在Economica雜志上,該文首次提出了“交易費用”的概念并以這一概念解釋了企業存在的原因,即商業組織內部的治理機制代替了外部缺乏確定性的市場機制,從而降低了交易費用。這一觀點現在被認為是20世紀經濟學領域最有價值的思想創新之一,因為,正是科斯的這篇論文改變了經濟學家對于經濟生活,特別是對于商業組織的理解,即真實世界的經濟活動遠非古典理論中所認為的那樣完美,交易費用的普遍存在使得商業活動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也正是因此,合同條款、商業組織的制度設計才變得尤為重要,而國家干預必須讓位于契約自由。結果,科斯這小子年紀輕輕,卻一不小心開創了經濟學的一個偉大時代:新制度主義經濟學就此發韌。科斯也因為這篇在當年看似不起眼的文章及其20余年后發表的論文《社會成本問題》于1991年被授予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這兩篇文章加在一起不足30000個英文單詞,如果按字數計算,的確算得上一字千金了!沿著科斯的思路,新制度主義經濟學經過美國學者Alchian、Williamson等人的發展,如今已然占據著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半壁江山并走出了包括科斯、威廉姆森等5位諾貝爾獎得主。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奧利弗-哈特(Oliver Hart)也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常客:他曾于1980年代前期執教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系并在移居美國后多次返回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任客座教授。
一、20世紀上半葉
2.人性
沈從文自謂“是個對一切無信仰的人,卻只信仰‘生命”’,f8]294確實,生命的各種經驗和形式總是能吸引沈從文好奇的目光,為他帶來莫可名狀的快活和感動;在他寫下的那些優美的文字里,我們能看見各樣的生命像流水一般健康、 自然 、充溢地流動著。于他而言,雖然“問題意識”不可避免地會在字里行間泄露出來,但是這些形制也許較小的經營卻寄托了題目很大的理想,這個題目就是“人性”。
邦雅曼?貢斯當(Benjamin Constant,1767―1830),法國文學家和政治思想家,近代自由主義的奠基者之一,他非常重視現代個體自由的正當性。賽亞?伯林據在他的著名論文《兩種自由概念》中對法國l9世紀自由主義理論家邦雅曼?貢斯當大加贊賞,稱他是“自由的所有捍衛者中最雄辯者。”貢斯當的確論證了個體獨立的權利是現代自由的主要特征,但同時對現代個體自由的弊病如虛無主義予以了深刻剖析。本文將論述貢斯當對現代個體自由的深入思考。
貢斯當十分強調現代人自由(“個人自由”)的重要性。貢斯當晚年在他的文集前言中寫道:“四十年來,我捍衛同樣的原則:在一切方面的自由,宗教、哲學、文學、政治等方面的自由。至于自由,我指的是個體性對企圖通過專制來統治的權威所取得的勝利,以及個體性對聲稱有權利以多數來奴役少數的大眾所取得的勝利。”他指出的個體自由是“自由只是受法律制約,而不因某個人或若干個人的專斷意志受到某種方式的逮捕、拘禁、處死或虐待的權利,它是每個人表達意見、選擇并從事某一職業、支配甚至濫用財產的權利,是不必經過許可、不必說明動機或理由而遷徙的權利。它是每個人與其他個人結社的權利,結社的目的或許是討論他們的利益,或許是信奉他們以及結社者偏愛的宗教,甚至或許僅僅是一種最適合他們本性或幻想的方式消磨幾天或幾小時。最后,它是每個人通過選舉全部或部分官員,或通過當權者或多或少不得不留意的代議制、申訴、要求等方式,對政府的行政施加某些影響的權利。”概括說來,現代人的自由就是獨立性在私人生活里的體現,個人應該擁有不受政府干涉的最低限度的私人空間,應該享有專有財產權、言論自由、遷徙自由、參政權等基本權利,但個人很少參與公共生活,這是個人所享有的最低限度的自由,也即“免于強制的自由”。由于現代人的自由強調個人私人生活的獨立性,因此貢斯當稱之為“個人自由”。實際上,這種自由是個人雙重身份存在形式的兩種狀態,也就是個人的單獨存在和個人聚合成社會共同體的類存在。相應地,個人以個體的方式與他人相對獨立的存在著,同時個人又與他人一起作為社會共同體的成員,是個體性與成員性的相互統一。這兩種存在形式以自由的狀態體現出來就是自由的判斷與選擇。人們只有享有了這種自由權利方能成為真正的現代人,才具有現代人的品格,即現代人是個人自由的人,是個體人格的彰顯。
貢斯當思想最為人熟知的一個方面就是對古代人的自由和現代人的自由的區分。歸納起來為:在古代人中,個人在公共事務中幾乎永遠是者,但在私人關系中卻是奴隸,古代人所希望的自由生活恰恰是現代人試圖遠離的。進入現代社會之后,國家規模的擴大降低了每個公民的政治重要性,每個公民分享在大多數情況下不過是抽象的假定,現代人不再能擁有古代人能夠在政治中運用自由而帶來的樂趣,同時現代人自由生活也是古代人所不可想象的。現代社會導致社會分工的產生并且形成私人領域。個人在其私生活中是獨立的,但即使在最自由的國家中。他也僅僅在表面上是者。
在貢斯當看來,他的現代自由并非完美無缺,現代自由可能導致的虛無主義:現代人往往不知道怎樣運用他們擁有的自由;即使現代人不存在外在約束,他們也可能無法掙脫內在的約束、發現人生的意義從而實現真正的自由。
貢斯當本人自年輕時就常常被一種深刻的懷疑主義和虛無主義所攫取,這種情緒貫穿了他的一生。而在他看來,他自己的懷疑主義和虛無主義不過是現代人的通病罷了。現代人的虛無與古代人的信仰精神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貢斯當所勾勒的古今差異的圖景是很均衡的,在其中我們既能看到現代個體獨立取代了古代式的政治自由,也能看到古代人的堅定信念和為了共同體犧牲自我的德性在現代社會讓位于個體的利己主義、懷疑主義和虛無主義。在貢斯當看來,現代人已經被文明腐蝕得世故并且軟弱:“文明的進步通過削弱人的性格來使之變得精致”。經濟特別是商業的發展及其帶來的生活的舒適和安全、利己主義的膨脹和理性支配地位的確立,這一切侵蝕了古代的道德熱情:“各種各樣的熱忱都被消耗了……世界太古老了……物質生活日趨柔和,更加獨立、安全――所有這一切都會殺死熱忱。古代人可以享受的幸福已經不再能為我們掌握了。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冷漠和自私的理性支配的時代”。與“孩子般單純”、“沒有幻想”的古人相比,現代人對一切都失去了熱忱:“古代人對一切事物都有某種完全的信念。而我們對一切事物卻僅僅有某種偽裝的信念”。現代人被種種懷疑所支配:“現代人失去了持久的、不加檢驗地相信的能力。懷疑不斷處于他們的背后。”印這一懷疑的結果導致現代人被一種自我分裂所折磨,結果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場內戰。缺乏信念而帶來的內在沖突導致自我陷入一種不斷質疑自我的虛無主義處境中,我們感到在心靈深處沒有真實的存在”。結果是雖然現代社會是“個體性取得勝利”的時代,但這種個體性常常成為人的重負,因為個體性的意義付之闕如。
個體自由因為符合人性的道德需求而最終在歷史的發展中于現代社會誕生,然而個體自由并不必然幫助現代個體成為道德主體。貢斯當審慎地揭示了現代自由的復雜,既拒絕極端保守派無視歷史潮流和人性之道德訴求而拒斥現代社會的偏執,也批判那種理性至上的啟蒙主義無視人性和理性的軟弱而表現出的盲目樂觀。
參考文獻
[1] 余宜斌.貢斯當與伯林的自由觀比較[J].社科縱橫, 2011(26).
(1)牛津和劍橋大學生所得國家資源更多,這個事實表明這些設施中的能人主義是利上加利。這個教育制度所發出的信息是,天生喜歡讀書的人比能力天生差一些的人更值得得到這個國家的諸多投資。而事實上應該是相反的情況。那些足夠幸運,天生就有智力上的優勢,或者其父母受教育程度更高,總是鼓勵他們去上牛津或者劍橋大學的人,恰好就是最不需要國家提供的額外教育資源的人。額外的錢應該用來改善其他所有大學的設施和教職工與大學生的比例。
(2)如上所述,誰上牛津和劍橋大學很大程度上是機會所致,就是一個人出生的生物學和社會學的環境。有了這樣的機會上的優勢,就更不應該再為他們提供更超級的資源,比如牛津和劍橋大學提供的資源。為了平等機會的緣故,所有人都應該得到同樣好的高等教育。這意味著大學教育制度的平等化,并取消牛津和劍橋大學的特權。
(3)學院制度特別不平等,因為它使資源重復投入。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圖書館、小教堂、酒吧和輔導老師,哪怕每個學院的學生數量只有幾百名。這些都是對資源的浪費,應該有所約束。
(4)說這兩所大學的學生學習更努力,認為他們用努力和自我犧牲彌補了這些特權,這是不實之辭。任何在上述兩所大學讀過書的人,去那里看過學生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學生一樣喝酒、懶惰和享樂,跟別的任何地方的懶人一樣。他們比起別的大學的學生來顯然并不是更值得完成三年學習后拿到MA。
反方
(1)能夠應付牛津和劍橋大學嚴格和要求更高的教學方式并從中受益的學生只是少數,這種教育方式的確更昂貴一些,但是,它會以更優良的教育造就出更杰出的學生來。迫使牛津和劍橋大學放棄學院和輔導制教育,就如同要求實現“最小公倍數”高等教育制度,而這種制度并不鼓勵杰出,所有的學生都一視同仁,也就是以倒轉過來的勢利眼跟那些有天賦的人為難。至于重新調配額外資源的問題,所涉及的總金額只是國家高等教育經費的極小的一個部分(我們正在談的畢竟只是兩所大學)。跟私立學校一樣,在幾個中心投入資源可造就杰出人才,而同樣一筆錢廣撒到所有大中學后,就會變成微不足道的一些不起作用的投入。
(2)認為任何人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的想法是愚蠢的。高等教育跟許多基礎教育不一樣,它是一種特權而不是權利。它是一項特權,或者是一個機會,只向那些有學術能力的人開放。在那些具有學術研究能力的人當中,其中一些人的能力又強過另外一些人。自由主義教育學家并不管這些基本事實。英國的前兩屆政府都曾墮入為所有人(或為盡量多的人)倡導高等教育的泥坑,而不管事實上這會濫用資源,降低標準,并吸引半心半意的學生。雇用者一方面承認畢業生越來越差勁這個事實,同時又要求有學位,這就使這個情形更糟糕了(因為有如此大量的學生都塞進了高等教育課程)。游說廢除牛津和劍橋大學的教育方法的人就是這一部分不加思考的自由主義思潮的一部分,他們要把人人都變成同一水平的大學生,而不管他們的學術能力如何。
一、不同流派作家之間的相互沖突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流派眾多,自晚清以降,活躍于文壇的有鴛鴦蝴蝶派、革命派、新感覺派、京派、《七月》派、解放區文學等主要派別,這些流派各自組織自己的社團作為活動的陣地,以宣傳自己的文學主張,呈現出鮮明的文學風格。
其中,引起文壇關注的首先要數以周作人、鄭振鐸、沈雁冰、王統照、許地山、葉紹鈞等人為代表的文學研究會成員作家與以郭沫若、張資平、郁達夫、成仿吾、穆木天等人為代表的創造社成員之間的論爭,前者注重文學的社會功用,被看作是“為人生而藝術”的一派,或現實主義的一派,后者主張“為藝術而藝術”,強調文學必須忠實地表現作者自己內心的需求,比較重視文學的美感作用,被看做是浪漫主義的一派。發展到后來,以“左翼”文學為創作標準的一派作家主張文學應當為革命服務,于是出現了以蔣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為代表的革命主義文學。相比較而言,以沈從文、梁實秋、朱光潛等人為代表的自由主義文學在言論中公公公開反對“為藝術而藝術”,例如沈從文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給那些“對中國社會變動有所關心”、“各在那里很寂寞的從事與民族復興大業的人”以“一種勇氣同信心”,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思考社會人生,探求民族復興的道路,在動蕩轉換的30年代,盡管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處于嚴重的精神危機之中,但這一時期他們的文學主張卻很少受到西方世紀末文學的影響,較少頹廢、享樂的色彩,而顯示出某種嚴肅性:嚴肅地自我內省,嚴肅地表現、思考社會人生。
二、不同性別作家之間的風格差異
在現代文學發展過程中,逐漸的有更多的女作家開始從事于寫作這一行業,一改中國自古以來男作家幾乎統攝整個文壇的尷尬局面。現代文學史上有名的女作家,起訖于陳衡哲、冰心、廬隱、凌叔華、石評梅等女作家,發展于蕭紅、丁玲、張愛玲、林徽因、楊絳等為更多讀者所知的女作家。女子開始走出閨門,介入社會公共生活,女性作家將女子獲得解放的權利進行充分利用,將自身所體驗到的日常生活、社會環境所賦予的孤獨與憂傷、寂寞與惆悵、困惑與迷茫,均通過審美沉思轉換為情感基調。其中,以張愛玲的作品最為廣大人知曉。張愛玲注重描寫大時代下的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其眼光之毒辣,見解之大膽深刻,后無來者,為女性作家的創作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一筆。當然,女作家的成就并沒有超越于男作家,在文學工作領域,男性作家還是相對而言處于有利地位,并產生了不可多得的大師級人物。首當推崇的當然是魯迅以及他的創作,除此之外,沈從文、巴金、老舍、等作家也為現代文學男性作家的書寫畫上了堅實的一筆。男女作家同時積極的進行文學創作,這在中國文學史上是開創性的一次嘗試,獲得自由書寫權利的女作家,無比珍惜這個機會,她們無不對女性曾經歷以及現在經歷的悲慘命運進行控訴,希望在現代社會為女性爭得與男性一樣寬廣的生存空間。女性作家對自身權利的爭取自然會在許多方面與男性作家發生沖突,因此,男女作家之間爭奪話語權的戰爭自此拉開帷幕。
三、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碰撞
作家的生平背景是決定其日后創作風格的重要影響因素,在現代作家群中,有些作家熱衷于書寫對故鄉鄉土的懷戀,有些作家熱衷于書寫對城市發展中所存在問題的擔憂對于無奈,于是,兩種文學類型便由此而形成。其中,最先于魯迅作品《孔乙己》、《風波》、《故鄉》、《祝福》中展現出的對鄉下農村的懷戀之情,自此開啟了鄉土文學的創作傳承,為后來的鄉土作家建立了規范。一般而言,鄉土文學作家們靠回憶重組來描寫故鄉農村的生活,帶有著濃重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1923年后,一批以文學研究會的知識分子為主的青年作者,便帶著他們極具濃厚鄉土氣息的小說作品,紛紛登上文壇,形成了鄉土小說的第一個。處于這一中而成就較為顯著的是王魯彥、彭家煌、臺靜農等人。代表作品有王魯彥的《柚子》、《菊英的出嫁》,彭家煌的《慫恿》,臺靜農的《地之子》等等。
而在另外一方面,生活與城市之中的作家,尤其是生活的于市井之內的作家,如張愛玲、老舍、巴金、茅盾之類,其作品大多數表現城市下層人民的生活之艱辛和各類階級之間尖銳的矛盾沖突。兩種生存背景下的作家的心理體驗自然大不相同,作家所面對的客觀世界和主管世界的沖突融合便是切身的心理體驗。
四、總結
20世紀的中國飽受災難,有良知的現代作家的主觀與客觀,即“內心深處的激情”與“外界的事實”不合拍、不統一就勢必難免。于是就有了這些作家深重的“不安”和“內心痛苦”的狀態,這構成了他們創作時的心理沖突。現代作家的文學寫作,實際上便演變成心理上深刻而朦朧的搏斗史。正是因為文本寫作與實際的心靈沖突形成了一種聯系緊密的“互文本性”,才使得中國現代文學背后深藏了更多需要探知的心理奧秘。“痛苦的靈魂常常成就不凡的杰作。”在20世紀前半期那個特殊年代,一批現代作家經歷著靈與肉的苦痛與掙扎,心理沖突推動了他們的創作,而寫作的字里行間又無不滲透出他們靈魂搏斗的痕跡。從心靈與寫作這種互文本的參照出發,有助于窺見中國現代作家創作的諸多奧秘。對現代文學作家心理沖突的思考是關注作家生命形態的研究視角,有助于有助于揭示出文學背后深藏的諸多心理奧秘。
參考文獻:
[1]金莉莉.略論中國現代作家的創作心理沖突[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2(4).
[2]吳浪平.中國現代作家批評與中國現代文學意識[D].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4).
[3]發,賈振勇.審美闡釋的理論期待視野──關于現代文學評價標準的思考[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1(2).
他們認為中國新文學的產生同的興起分不開,是有一定的國際及國內背景的,這就是說,“是當時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帶著為還不曾有的姿態,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封建主義”,而這些特點同國際、國內的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息息相關。作為觀念形態的新文學,必須反映當時政治革命和經濟革命。因之,他們認為中國新文學應是服務于無產階級領導下的民族解放與民主革命事業的人民文學,是改造民族靈魂的文學,概言之,新文學是人民的文學。作者們又指出,新文學還具有現代性、民族性、大眾性、多樣性的特點。這就點明新文學的共性與個性。對此,作者們從幾個方面進行闡發,如萬平近同志的《新文學比較研究》從五四文學到延安文學的歷程加以論述;鄭楚同志的《新文學主潮論綱》,系統地論述新文學的主潮,指出新文學的主流、支流、逆流,及其不同作用;其他作者從新文學代表人物魯迅、茅盾、丁玲等文學成就佐證了新文學的特點;還從新文學對東南亞華文文學的影響,說明中國新文學的威力。可見作者從不同側面論證中國新文學的性質、主潮,頗有說服力。雖然說,這些結論不是全新的,然而在闡發時不乏己見。例如,關于五四文學主潮問題,通常認為是現實主義,作者卻贊成這樣的看法,認為應該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個主潮,關于三十年代文學問題,作者在論及左翼作家文學創作時,不像有的論著那樣只是籠統地說那是現實主義,而是明確指出從主體上說是屬于革命現實主義,論及當時自由主義作家創作時,作者不像有的書的做法,把其中代表人物提升為民主主義作家,而是按照本來面目加以論述,關于延安文藝座談會興起的新的人民文學,作者給予充分肯定,也恰如其分地指出其不足,不像有的論著那樣或否定多于肯定,或抽象肯定,具體否定。論及四十年代九葉派在文學史上的獨特作用時,作者不同意將現代主義作為該派創作方法的主導,而是認為既有現實主義、革命現實主義成分,又有現代主義濃厚色彩。
作者們敢于發表己見,如果說上面提出的看法是正面闡發,那么,下面便是他們在針鋒相對中提出的。如蘇永延同志以大量材料為據對非難魯迅傳統的傾向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提出魯迅傳統延續不斷永放光芒的論斷;又如陳天助同志于茅盾誕生一百周年之際,指出“拒絕茅盾”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因為“茅盾是個繞不過去的存在”,他的大批杰作的“強大的藝術生命力還將長久地教育和鼓舞著我國青年”。此文在《讀書》發表后即被《茅盾研究》轉載。他還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茅盾新文學精神的特點,并作了充分的論證。同志寫的《丁玲筆下的母親形象》一書,從丁玲作品中的母親畫廊入手,闡發丁玲在創作上獨特成就、價值及意義,其中部分章節面世后引起注意,陳明同志極為稱贊,并向我打聽作者情況。當社會上出現曲解丁玲時,她和蘇永延同志曾分別撰文予以辯證,都受到某些刊物的拒絕,但有的刊物還是給予刊出,這說明堅持爭鳴是非常重要的,惟有如此,學術才能發展、繁榮。
這幾本書的研究方法是多樣化的。萬平近同志以運用比較方法研究新文學作家作品著稱,在學術界頗有影響,這本書便是他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陳天助、紅、蘇永延諸同志采用的研究方法,除了歷史的、美學的方法外,還有近幾年盛行的文學語言、比較文學方法,頗有新穎感;鄭楚同志主要是采取歷史的方法,論述問題有時代感。
幾位作者力求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指導下,采用多種方法闡述自己的見解,具有一定的說服力。如何在見解上、論述上及表達上等方面更上一層樓,還需要進一步努力。
“叢書”無論是系統研究的論著,還是專題探討的專書,都力求在內容上有新意,在研究方法上多樣化,在表達形式方面有所革新,按照一般的常規,在表達方式上總是要求要有中心、有層次、有邏輯,不過在具體操作上,“叢書”的作者們各有特點,萬平近同志的書用比較方法研究對新文學作家作品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分析,不是一般的論文集,而是屬于專題性的論集;陳天助、紅、蘇永延三同志的論著,與萬平近同志的帶有專題性的書相似,然而同他又有不同之處,他(她)們以某一個問題為中心,展開論述,不同層面聯系密切,各書可以成為獨立的專著;鄭楚同志的書與以上四位作者的書做法也不同,它是以新文學主潮為中心,按歷史的發展論述,層層深化,自成一體,這幾本書在體制上的新探索,有待進一步完善!
“叢書”的出版,表明中國新文學的研究大有可為。以往已研究的課題,可以重新研究,不過要用新的視角,進行探討,如近年來盛行的文學語言研究方法,“叢書”多位作者采用它進行研究,頗有新意;在女性研究中,較少人探討母親形象,“叢書”中有的作者注意到了,并作了論述,且有自己特點;海外華文文學特別是東南亞華文新文學是在中國文學,尤其是新文學的影響下逐步走上本土化的,這方面的研究很少見,“叢書”幾位作者有所論述,值得肯定。
一、引言
拜倫由于其詩作而創造了拜倫式男主人公這一形象。而拜倫式男主人公則來源于其于1813—1816年寫的《東方敘事詩》,該詩塑造了一系列的“拜倫式的英雄”。《東方敘事詩》是一組典型的浪漫詩,包括《異教徒》、《海島》等篇。這些詩以抒情格調為主,抒發詩人自己的感受,詩中描寫的環境和情節。都是東方或南歐的。充滿異國情調,情節富有傳奇性而緊張。詩中的主人公都是與社會對立的、孤獨的反叛者,被稱為“拜倫式的英雄”。這些人物有非凡的性格,追求自由、獨立,敢于蔑視現存制度,不向社會妥協,頑強堅定,寧愿為自由而死,不屈辱而生。但同時又十分高傲、孤獨,脫離群眾,個人奮斗。因而往往前途渺茫,悲憤憂郁,注定悲劇的結局。他們既是社會的叛逆者,又是社會的犧牲者。他的詩作對后世的文學作品有一定影響,如《簡·愛》、《呼嘯山莊》兩部作品中的男主人公形象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拜倫式英雄的化身。
二、拜倫式英雄主義的特點
拜倫式英雄,又被稱之為反英雄、悲情英雄、浪漫英雄。其不同于傳統正派的、義氣昂然、豪氣萬千的大俠,拜倫式英雄是寂寞的,多情的,矛盾的,悲哀的,偏激的,叛逆的。他們高傲倔強,既不滿現實,奮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時又顯得憂郁、孤獨、悲觀,脫離群眾,我行我素,始終找不到正確的出路。這類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們熱愛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熱的激情,強烈的愛情,非凡的性格:敢于蔑視現存制度,與社會惡勢力誓不兩立,立志復仇,因此,他們是罪惡社會的反抗者和復仇者。另一方面,他們又傲世獨立。行蹤詭秘,好走極端,他們的思想基礎是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在斗爭中單槍匹馬,遠離群眾,而且也沒有明確的目標,因而最后以失敗而告終。
三、《呼嘯山莊》中拜倫式人物
《呼嘯山莊》中富有拜倫式人物特點的男主人公希斯克里夫是呼嘯山莊的老恩肖撿回的棄兒,老恩肖非常寵愛希斯克里夫,由此而引起亨得利的憎恨,當老恩肖死后,亨德利虐待他,使他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并從事仆人的勞動,像動物一樣活著。希斯克里夫開始變得孤寂。凱瑟琳成了其情感的唯一寄托,兩人之間產生了真摯的愛情。當他聽凱瑟琳說如果嫁給他會使她降低身份時,他悲憤地逃離了呼嘯山莊。愛情的背叛、生活的環境及成長中個性的形成,使希斯克里夫養成了向往自由與個人中思想。并為其對社會的反叛和復仇埋下伏筆。
1、希斯克里夫的社會生活
作為孤兒被收養的希斯克里夫。起初倍受恩肖的寵愛,而當恩肖死后,卻受到周圍人的歧視與虐待。從而使自己深感命運的不公,導致心理產生巨大障礙,從而產生心理的不平與憤懣,這為其今后的愛情及命運的結局埋下了伏筆。希斯克里夫拒絕與他人的交流,而與之保持親密關系的只有恩肖的女兒凱瑟琳,在交往過程中,由于兩人均不喜歡受社會的束縛與羈絆,相同的性格使兩人產生了深刻的愛情。而由于其行為的粗魯,加之社會地位的低下,使兩者的愛情也成了社會的犧牲品。社會地位的低下、愛情的消逝、受教育權利的被剝奪,導致其孤傲、仇視社會、渴盼愛情的撫慰心理的產生。
2、希斯克里夫拜倫式英雄的性格
(1)強烈的復仇者與叛逆者
希斯克里夫叛逆、孤傲的性格,加之社會地位的低下。愛情由此而逝去,生活的經歷與磨難使其成為了一個極端的復仇者。從小寄居在呼嘯山莊的他。與凱瑟琳青梅竹馬。但當老恩肖死后。他受盡亨德利的虐待。當時希斯克利夫只有十三、四歲,但曾是棄兒的生活經歷、惡劣的家庭和自然環境,使他逐漸形成了敏感、冷漠、頑強而又質樸的性格。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性格不斷被強化表現得越來越粗野。他沒有受過教育,被當作仆人使喚,卑微的社會地位使他失去與凱瑟琳結合的機會。他為此悲憤出走,而凱瑟琳則嫁給當地富有的紳士愛德加·林頓。兩年之后,希斯克力夫重返呼嘯山莊。他表面看上去溫文爾雅,內心實則燃燒著復仇的火焰。他有計劃地對每個曾經傷害過他的人展開報復。誘使亨德利賭博,從而侵吞呼嘯山莊:他騙取伊莎貝拉的芳心以獲取林頓的家產,婚后卻不斷地從精神上折磨她:當凱瑟琳、亨德利、愛德加相繼死去后,最終將兩家的家產合二為一。他虐待亨德利的兒子。從小不讓他接受教育,教他粗俗的言語和行為,打發他做仆人的工作等等,他把亨德利當年對待他的手段變本加厲地運用到小亨德利身上。
在復仇的過程中,其表現出強烈的對曾經傷害過自己人的憎恨心理,同時也表明了其叛逆心理。對凱瑟琳愛情的背叛,他的復仇行為卻充分體現在迎娶伊莎貝拉而對凱瑟琳實施的感情報復。當凱瑟琳生命即將垂危時說:“你會忘了我嗎?當我在墳墓里時,你會興奮嗎?”希斯克里夫回答道:“在你即將死去時以那種方式與我講話。難道你是魔鬼嗎?你沒想過你死后,那些話將刻在我腦海里,并深深地吞噬我的靈魂嗎?你知道你在撒謊說是我殺了你:另外,凱西,你知道我很快會忘了你!你的自私難道還不夠嗎?你平靜了,而我卻在受煉獄般的折磨?”
(2)社會的反抗者
希斯克里夫的復仇實際上體現了其對社會的反抗與不滿。由于社會地位的懸殊,從而使其愛情成了社會的犧牲品,而對于當時英國的社會來說,婚姻講求的是門當戶對,上層階級絕不允許下層階級的融入,由此而造成自己愛情悲劇的發生,為此他要對命運與社會對他的不公進行反抗。為了贏得愛情,希斯克里夫通過不同尋常的復仇手段進行反抗。從而使其愛情提升到靈魂上的相戀。
同時希斯克里夫敢于打破社會的常規,為了愛情而不顧一切。而社會的常規是:下人應遵循主人對自己命運的安排,甚至包括婚姻。但希斯克里夫為了追求愛情與人格的自由,卻在內心深處,通過感情、身心的報復實現其愛情復仇。第15章中,為了和心愛的人一見,敢于冒風險與閑言碎語,請耐莉幫忙轉達求見信件,在未得到許可時,迫不急待的闖入凱瑟琳的家,對凱瑟琳的緊緊擁抱,當得知林頓就在回家并已在上樓梯時。仍不顧事態的發展而不愿離去。并大叫:“凱西,我的生命,我怎么能沒有你的日子?”當耐莉告知林頓已經回來。而凱瑟琳要求他留下,因為自己即將死去時,他不顧世俗的約束,不管林頓對其態度。為的是陪伴自己即將死去而摯愛的愛人。他們的愛情,本來就是對世俗的對抗,而在情敵面前毫不掩飾自己的情感,卻成了希斯克里夫拋開世俗越俗,勇于與社會對抗的性格特征。
希斯克利夫的反抗除體現在愛情外,還充分體現在其粗野、不受宗教信仰的約束上,在被呼嘯山莊的主人恩肖收養后,雖然得到老恩肖的寵愛,但卻受人歧視,被剝奪教育的權利,整日像一個會說話的牲畜一樣的活著,只有莊園里的凱瑟琳喜歡他、親近他,使他們成為一對青梅竹馬難解難分的伙伴。他們常常乘著呼嘯的狂風,赤著雙腳在荒原上奔跑:一起反抗偽君子約瑟夫的教導。拒絕禱告。把經書扔進溝里。雖然他們一個是來歷不明的野孩子,而野孩子的特征通常在不愿受社會的束縛而表現出我行我素的性格。
3、火熱的激情,強烈曲愛情
希斯克里夫具有強烈的愛情,為了愛情,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由于出身地位的低微。在呼嘯山莊里,希斯克里夫一直生活在鄙視和虐待中。但奇怪的是他與凱瑟琳自小親密無間,兩人在本性上如出一轍。一起在山間游玩、談心。漸漸地萌生了愛意,凱瑟琳成了他生命中的唯一,換句話說他把愛情放在了比生命更重要的位置。
當愛情隨風逝去時,則采取極端復仇的手段使自己受到傷害的人經受折磨。凱瑟琳答應林頓的求婚后對管家耐莉說:“我愛希斯克里夫不是因為他漂亮,而是因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他的靈魂和我一模一樣的。”他們的戀情,猶如荒原盛開的石楠,渾然天成,粗獷奔放,頑強對抗著世人的挑戰。當他們誤闖畫眉山莊。山莊的繁華,舒適吸引了凱瑟琳,林頓兄妹的文雅使她意識到自己的粗俗,林頓的英俊、活潑和彬彬有禮深深地吸引著她,她答應了林頓的求婚。畫眉山莊是這一地區的名門望族,嫁給林頓她就可以過上體面而富裕生活,成為眾人羨慕的對象,她的虛榮心得到滿足。她知道她對林頓的愛就像樹葉一樣,會隨季節的變遷而枯萎:而對希斯克利夫的愛則如巖石般久久不變。但是同時她也清楚:“如果希斯克里夫和我結婚,我們就得做乞丐,同時我的身份也會降低。”在世俗的偏見和純潔的愛情之中,她選擇了前者,并以此尋找借口:“如果我嫁給林頓,我就能幫助希斯克里夫,把他安在我哥哥無權過問的地位。”婚后。雖然生活富裕充足,然而她卻像失去了靈魂的軀殼,最后在劇烈的內心沖突中結束了年輕的生命。希斯克里夫對凱瑟琳的背叛并沒使自己對她的愛情消逝,相反,他的愛情絲毫未減,仍然深愛著凱瑟琳,凱瑟琳的死使希斯克里夫悲痛欲絕,他喊道:“我有生命。我不能沒有靈魂啊!”小說結尾,希斯克里夫、凱瑟琳的愛情終于以死亡而告終,達到靈魂升華境界。構成了一個孤獨的靈魂在大地上徘徊,得到一種精神上的團聚與回歸。由于凱瑟琳的自私、愛慕虛榮,他們的愛最終成為悲劇。從凱瑟琳充滿激情的愛情宣言中我們能夠體會“超越了兩個靈魂伴侶間相互得到充分滿足的那種個人主義的夢想”的愛情觀,同時也看到希斯克里夫火熱的激情和強烈的愛情。
4、拜倫式結局
拜倫式結局一般表現在傲世獨立、行蹤詭秘、好走極端,他們的思想基礎是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在斗爭中單槍匹馬、遠離群眾,而且也沒有明確的目標,因而最后以失敗而告終。
方法是閱讀教師的保證。如學習議論文《談骨氣》《反對自由主義》《開動機器》等即可采用此法。論文具有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那么這三個要素就可以構成議論文的閱讀框架。按這一框架,我們在讀以上幾篇文章時,就要看它們提出了什么樣的論點,怎樣提出來的,用了哪些內容作論據,是怎樣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也就是使用什么樣的論證方法。邊讀邊考慮框架中所涉及到的內容,讀完以后就會對這一類文體的內容和特點掌握得更清楚全面。當然,框架閱讀法的關鍵在于制定出適合的“框架”。而且該“框架”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廣泛的適用性。一般教科書的知識體系,如記敘文的六要素,小說的三要素,就是現成的框架。具體的閱讀依靠框架的引導,而框架又不斷受具體閱讀內容的補充、豐富和完善,這樣便能使閱讀既多快好省,又不失其靈活性。從而掌握的知識也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條理化,越來越鞏固。不同作品會有不同的側重點,記敘文有“六要素”閱讀法,散文有“四要點”(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的語言)閱讀法。小說有“三要素”閱讀法,散文有“形神”閱讀法。這些基本閱讀方法是我們在閱讀時應該注意的,我們應該努力尋找自己喜歡的,效果最佳的閱讀方法來指導自己的閱讀,充分提高語文學習能力。以讀帶說,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現代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尤其是口頭表達能力欠佳。這一方面表現在詞匯的比較貧乏,另一方面表現在語言組織缺乏嚴密邏輯思路,語言材料顯得零亂不堪。通過閱讀,尤其是大量的課外閱讀,能夠獲取并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使自己的語言變得生動活潑。通過閱讀,感悟作品的思路,可以有效地規范自己的邏輯思維,使語言條理清晰,發現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真正感受到每一個字,每一個音節都是一個優美的音符,形成良好的語感。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是19世紀第一個為俄國文學贏得世界聲譽的現實主義藝術大師,他以小說創作聞名于世。屠格涅夫在20世紀初被介紹到中國,進入了中國學者的研究視野,我國對屠格涅夫文學的研究一直延續到至今,是我國學術研究的一個恒久性課題。屠格涅夫在他的文學創作生涯中,對一些與文學相關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時其作品的構建也體現了一定的文學觀念,他雖然以小說創作聞名于世,但他所寫的關于愛情的散文詩能夠充分的表達他對愛情的那種既深刻又獨到的理解,是他對愛情觀的詩意表達和哲學沉思。因此我們可以說屠格涅夫的文學實踐體現了文學創作與詩學觀念的融合與統一。文學的本質問題是支配作家的根本性的問題,它能夠決定和影響作家對其它創作問題的態度和理解。屠格涅夫對文學本質的理解,充分體現在他的文學創作和散文詩中,蘊涵在其文學作品的內容和形式中,需要我們努力地去挖掘和梳理。
一、藝術的永恒源泉來自生活。
屠格涅夫的詩學本質觀是創作來自生活,他認為文學作品是對生活的摹寫、反映和隱喻。屠格涅夫對文學本質的理解和考察來自現實生活,他認為作家的創作離不開自然,離不開生活,藝術創作的前提和基礎是變動不定的社會生活。
屠格涅夫從客觀生活上去闡明藝術的真正源泉,既是其哲學世界觀邏輯發展的必然結果,也符合其文學創作的實際。屠格涅夫的青年時了很多浪漫主義抒情詩,他能夠在詩中充分表達他對愛情的那種既深刻又獨到的理解,他當時沉迷于浪漫主義,極為推崇庫科爾尼克和別涅季克托夫的抒情詩。他的第一部作品詩劇《斯節諾》受拜倫作品的影響,帶有浪漫主義色彩,題材取自意大利生活,從詩劇中的主人公斯節諾身上明顯看到了拜倫筆下曼弗雷德的影子,這部劇中的模仿成分過高,因此受到了評論家的批評,但是我們可以從這部作品中看出屠格涅夫是在浪漫主義的影響下走上文學道路的。在四十年代中后期,屠格涅夫受普希金和萊蒙托夫詩歌積極抒寫現實的影響,并在別林斯基的引導下,逐漸將創作的視點聚焦于現實生活和社會問題,創作了《帕拉莎》、《獵人筆記》、《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煙》、《處女地》及其他一些中短篇小說,這些作品都是屠格涅夫植根生活和關注現實的結晶,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文學聲譽和社會影響。《獵人筆記》是俄國自然派的重要收獲,作者在《獵人筆記》中懷著深厚的人道主義情感,描寫了農奴制下農民的不幸,展示出了主人公們豐富的內心世界,塑造了各類地主形象,揭示了貴族地主的殘酷和行將滅亡的必然性,具有鮮明的反農奴制傾向。于此同時,屠格涅夫創作的《食客》和《鄉村一月》被稱為“抒情心理劇”,為當時蕭條的俄國劇壇注入了清新的空氣。 屠格涅夫在作品中為讀者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實錄,對生活的無限多樣性給予了充分的表現和說明,鮮明地體現了藝術的永恒源泉來自生活的詩學觀。
二、在文學創作中準確而有力地表現真實。
文學的本質問題也必須考慮文學與真實的關系問題,文學創作植根于現實生活,是對社會生活的摹寫、再現和隱喻。1862年3月,屠格涅夫的長篇小說《父與子》在《俄國導報》刊載,從而引起文藝界長達10年的激烈爭論。
《父與子》中所謂父輩是以巴威爾為代表的貴族自由主義者,子輩是以巴扎羅夫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義者。革命民主主義陣營認為《父與子》是對革命民主主義者的惡毒毀謗,文中巴扎羅夫是對杜勃羅留波夫的攻擊,在文中的巴扎羅身上表現出了出身于平民,熱愛科學,腳踏實地的俄國文學新人形象。而保守陣營則指責屠格涅夫向革命民主主義者獻媚,說巴扎羅夫形象是對《現代人》同仁的頌揚。面對來自文藝界保守和革命兩邊陣營的責難,屠格涅夫于1869年發表了《關于(父與子)》的詩學論文,力圖通過對《父與子》的創作過程的說明,為自己辯護,回應來自文藝界保守和革命兩邊的批評和攻擊。屠格涅夫在論文中堅定地指出:“對一個文學家來說,準而有力地表現真實和實際生活是作家的最大的幸福,即使這真實同他個人的喜愛并不符合”。這就是屠格涅夫表現真實的詩學觀。他認為文學創作不僅要從現實生活出發,而且要在描寫時堅持真實性的原則,忠于現實,決不能以個人喜好為轉移。
文學藝術是基于生活的反映,生活的內容千變萬化,生活的現象紛繁復雜。一部成功的作品必須要透過生活的表象反映時代的本質精神,作家要博覽群書,不斷學習,深入理解生活中的一切,捕捉生活的各個層次,在作品中不裝腔作勢和弄虛作假,揭示生活的真諦。屠格涅夫是一位抒情大師,他眼中的大自然在他的筆下都充滿了詩情畫意,在他的作品中大自然的情調是隨著人物的情緒而變化的,通過對大自然的描寫有力地襯托人物的心情,表現人物的心理。
屠格涅夫1859年的《貴族之家》是對俄羅斯貴族階級的一曲無盡的挽歌,作為一個貴族自由主義者,屠格涅夫清醒地意識到,包括自己在內的俄國貴族,作為一個曾經的革命階級,它的歷史作用已經消失,因此主人公拉夫列茨基的命運和愛情悲劇是不可避免的。文中作者并沒有直接描寫主人公們不平靜的內心世界,而是通過外化的描寫來表現主人公們激動不已的內心世界。那么,肩負歷史前進重任的人又在哪里呢?更好的生活由誰來創造呢?屠格涅夫沒有一味的徘徊和憂傷于肩負歷史重任的人在哪里和更好的生活有誰創造的問題上,而是深入社會生活,關注現實中活的和不斷成長起來的東西。屠格涅夫說過:“我從來不憑腦子去杜撰。每當我需要描寫一個想象的人物時,我必須先找一個活人,以他的活動作為我的描寫的線索。
三、藝術是把生活上升到理想。
1880年6月7日,屠格涅夫在《關于莫斯科普希金紀念像揭幕的講話》中說:“任何藝術都是把生活上升到理想:站在普通的日常生活基礎上的人,一般低于這個水平。這是需要攀登的頂峰。”在這里,屠格涅夫提出了“藝術是把生活上升到理想”的詩學觀點。屠格涅夫在這里提出的詩學觀點是對前人理論成果的繼承和發揚,是立足于新的時代和實踐,要求藝術表現理想化的現實,以表現時代的本質精神。
生活是一切藝術的永恒源泉,了解生活、熟悉生活、全面地把握生活是創作的必要前提。屠格涅夫認為真正成功的作品是將生活上升到理想的結果,因為作家觀照現實生活并非是白板攝影,也不是如實照搬,而是集中反映,焦點透視,有選擇有規律的表現。也就是說,作家在藝術中塑造的生活,既是現實生活的投影,又是現實生活的升華,是對時代生活的提煉和發掘。屠格涅夫這種詩學觀念也較好地體現在他的創作實踐之中,他的《獵人筆記》等在這一系列作品中,作家善于觀察和研究生活現象,堅持把生活上升到理想的原則,真實、敏銳地感應現實的神經,將自己的作品提到了歷史必然性的高度,揭示了19世紀俄國不同社會階段的歷史發展趨勢,深刻地表現了19世紀不同階段的時代生活和時代精神,很好地實踐了他的把生活上升到理想的詩學觀念。
四、結束語。
屠格涅夫是一位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家,他擅長細膩的心理描寫與抒情。小說結構嚴整,情節緊湊,人物形象生動,對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寫也充滿詩情畫意。格涅夫的生活乃是一切藝術的永恒源泉、準確而有力地表現真實、任何藝術都是把生活上升到理想等文學本質理論,是對普希金、果戈理的創作傳統的繼承和發揚,是對別林斯基創立的美學原則和詩學觀念的堅守,并且以自己的創作實踐和批評見解豐富了這一詩學觀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