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3:5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建筑環境心理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大力推進信息化,是覆蓋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選擇。《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發展戰略的重點和行動中都提出提高國民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實施國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訓計劃,造就信息化人才隊伍。建立完善的信息技術基礎課程體系,優化課程設置,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師資水平,改善教學效果。推廣新型教學模式,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的有機結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信息化環境下如何學習,必須探討有效的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信息化條件下提高學習質量的有效學習理論。
1對信息化教育及其特點的認識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是20世紀60年代末提出的,是近年來世界各國都非常關注的并具有深遠影響的戰略課題。南國農先生指出所謂教育信息化,就是指在教育中普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促進教育現代化的過程。教育信息化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教育體系,包括教育觀念、教育組織、教育內容、教育模式、教育技術、教育評價、教育環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變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簡單地等同于計算機化和網絡化,而是一個關系到整個教育改革和教育現代化的系統工程。信息化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分析信息化教育的本質,信息化教育對于教育能產生以下變化:有利于縮小地區教育差距;有利于低成本擴大教育規模;有利于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其具有教材多媒化、資源共享化、學習自主化、環境虛擬化等特點。
重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指導。教學模式是以一定的學習理論為指導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成為重要的學習理論。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為建構主義的實現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技術支持,使得建構主義所倡導的信息化的學習環境能夠得以實現,在信息化教育中貫穿著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2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理解
隨著心理學家對人類學習過程、認知規律研究的不斷深人,以及對教育教學實踐的積極探索,學習理論研究得到不斷發展。強調“刺激一反應”公式,把學習者作為知識灌輸對象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已逐步讓位給強調認知主體內部心理過程分析,并把學習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體的認知學習理論。尤其是近年來,認知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分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正愈來愈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圍內日益擴大其影響。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也稱為結構主義,它是由瑞士學者讓·皮亞杰((J.Piaget)最早提出的。皮亞杰通過同化一順應學說以闡明人適應環境的過程。其中,同化是指個體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中;順應是指原有的認知結構無法同化新環境提供的信息時所引起個體認知結構發生的重組和改造。皮亞杰認為只有保持同化與順應的動態平衡,才能實現主體與環境的良好適應,即當個體能用現有的認知結構同化環境信息時,他處于一種平衡的認知狀態;個體原有的認知結構無法同化新刺激時,平衡即被破壞,而順應(修改或創造新結構)就是尋找新的平衡的過程。在“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動態循環中,個體的認知結構就會逐步地建構起來。今天的建構主義者更關注如何以原有的經驗、心理結構和信念為基礎來建構知識。
建構主義的基本學習原理認為:
(1)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的知識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建構者。
(2)知識的獲得是學習者個體與外部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認知過程不僅僅體現在個人內部,它也是整個情境的組成部分。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懂得某些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能真正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
(3)學習是一種協商活動。每一個學習者都有自己的認知結構,對現實世界有自己的經驗解釋,因而,不同的學習者對知識的理解不完全一樣。這時,只有通過社會“協商”和時間的磨合才能達成共識。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在一定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其中“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
信息化教育環境是學習者與信息進行交互的自我組織的學習環境(Raiber,1996),體現了建構主義的思想。在這個學習環境中,學生不再是簡單的“存儲器”,而是對信息進行選擇性加工的主體。學生面對的也不再是教師單一的粉筆板書和口頭講述,而是鮮活多變的認知材料、逼真生動的模擬實驗空間和形象友好的人機交互界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學生在成為學習主人的體驗中,情感得到健康發展,個性得以完善。這恰恰說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網絡學習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3建立建構主義指導下信息化學習環境設計
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即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認知結構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引導者與促進者。學習者在教師創設的情境、協作與會話等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當前所學的知識進行意義建構,并用其所學解決實際問題。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垂直綠化的概念
墻面“垂直綠化”是指利用攀緣植物或者其他的植物材料裝飾城市中各類建筑物的外墻、圍墻、擋土墻,河道護坡墻以及一切垂直于地面的建筑物和構筑物墻體,按照一定的要求進行墻面垂直綠化布置,達到增加綠地覆蓋率,美化城市的目的。[1]
2、垂直綠化設計的功能和作用
(1)垂直綠化的生態效應[2]
垂直綠化具有增加城市綠化率、改善城市環境小氣候、凈化空氣、降低噪音、減少光污染、對建筑物的保溫隔熱效應、對建筑物表面的保護等生態功能和效用。
(2)垂直綠化的景觀效應
垂直綠化的形式多種多樣,有著較強的表現力和觀賞性,能夠增加城市中的景觀效果;垂直綠化可以覆蓋建筑立面形成簡單或是較復雜圖案化的綠化面,也可以在墻面形成高低錯落的構圖效果。從而體現出豐富建筑形象、裝飾城市空間環境的景觀效應。
(3)垂直綠化帶來的生理、心理效應
垂直綠化滿足了人們接觸自然、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綠色植物可有效調節人們的神經系統,緩解緊張情緒,減輕室內工作者的視覺疲勞,帶來安全感 [3]。
3、建筑立面垂直綠化設計的表現手法[2]
(1)運用形狀構圖手法的表現力
在建筑垂直綠化設計中,往往可以針對不同建筑的立面特點及環境特點,采取不同的立面構圖手法,營造出豐富多樣的垂直綠化效果。建筑立面垂直綠化的構圖手法可以概括為點、線、面三種。
①點的構圖手法
點的構圖手法可分為重點強調和點的線化與面化兩種。利用點的重點強調的構圖手法可以營造視線的焦點,消除了建筑立面的單調乏味感;點的線化可形成方向感,活潑感和節奏感,使建筑顯得生機勃勃;點的面化可表現出特別的質感,通過對點的合理組織,還可以形成特別的圖案。
②線的構圖手法
線式構圖方法可分為線性加強和對面的分割兩種。線性加強主要利用不同方向的線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從而引起視覺聯想和感情波動,并使人們對建筑產生延伸感和體量均衡感;對面的分割,可以消除建筑立面的沉重感和巨大的體量感,減緩人們心理的壓抑,同時使得該建筑立面變的豐富,更加具有層次感。
③面的構圖手法
面的構圖手法可分為虛實對比、統一建筑立面和營造視線的模糊感三種。垂直綠化在建筑立面的實施,不僅使得建筑大面積的虛實對比更加富有個性和可識別性,還可以起到保護建筑立面的作用;運用垂直綠化可以將建筑立面統一起來,形成較為整體的立面效果,還可使建筑形體與周邊環境的差異性得到隱藏,避免建筑和環境的格格不入;適當的垂直綠化手法的運用,還可以使得植物覆蓋在建筑表面上對建筑內部產生視線的模糊感,形成一種朦朧美。
(2)運用色彩的表現力
垂直綠化的色彩設計中,應遵循色彩的對比原則和色彩的協調原則。
①色彩對比
色彩對比主要從色相對比和明度對比兩方面起到豐富建筑環境的作用,在建筑環境中增加活躍、變化的元素,對人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
色相對比關系的強弱取決于色彩在色環位置上的相對距離,距離越大對比越明顯,當植物色彩與建筑表面材料的色彩形成的不同色相的對比關系符合人眼對視覺平衡的要求時,則可產生出強烈的美感 [4];建筑立面垂直綠化中,采用的植物的色彩明度越高,則色彩會顯得越膨脹,植物體積顯得越大,容易使得觀察者產生心理距離小于實際距離的錯覺,產生空間縮小的感覺,從而通過垂直綠化植被的選擇調節建筑在環境中的體積感。
②色彩協調
色彩協調使得每一種色彩元素都有一個相同或相類似的共同原素,它可是是色相、明度或彩度。過于強烈的對比關系破壞建筑環境中的色彩平衡,使人產生不良的心理感受。垂直綠化作為建筑色彩和環境色彩的過度關系,應將建筑色彩和環境色彩統一起來。
(3)運用材質的表現力
自然式垂直綠化效果呈現出原生態的美感,使得建筑顯現出自然情趣,易于和周圍的綠化環境融為一體。經過人工干預的規則式綠化,則使得垂直綠化的肌理呈現出整齊精致的效果,給人以嚴謹的秩序感。在建筑立面垂直綠化設計中,應注意不同植物材質的組合或植物和其它材質的組合的混合式材質的應用。
混合式垂直綠化克服了自然式難以控制綠化效果和規則式生硬呆板缺乏活力等垂直綠化效果方面的缺點,在較規整的植物材質中融入自然生長的植物,兩者形成對比關系,使得綠化效果整齊而富有變化;而綠色植物的材質帶來的輕軟柔弱的感覺和其它材質想結合,則能夠形成材質上的對比襯托,表達出更豐富的肌理感,為建筑立面帶來富有力感的整體綠化效果。
(4)運用垂直綠化的光影表現力
光影是由于光線被遮擋而形成的投影,但在建筑立面和建筑內部空間形成的光影表現力卻相差很大。合適的光影表現能營造出活潑生動的建筑形象以及靈動的內部空間環境,加強建筑的表現力能更好的反映出建筑的性質。
因為植物表面肌理的不同、植物色彩的差異,在陽光的照射下形成深淺不一的光影效果,會比一般的建筑材料構成的建筑立面更富有變化和生動的律動感[5]。設計手法和所選植物種類的不同會使垂直綠化的光影表現存在差異,枝葉較大的植物,表面肌理越粗糙,光影的表現就較強。此外,垂直綠化植物的陰影與透射進建筑內部空間的光線形成規律的明暗對比,使得建筑內部空間充滿了陰涼律動的光影效果。
(5) 垂直綠化的動態變化
由于綠色植物的生長會隨著季節時令的更替以及自身生長階段的不同而處于動態變化中,綠色植物將會呈現出不同的形式面貌。
建筑上的垂直綠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植物的形態、色彩、質感、光影都呈現出動態的變化,建筑形象也隨之帶給我們不同的視覺印象和豐富的主觀感受,垂直綠化將會給建筑帶來生命和生長的暗示,能夠賦予了建筑更多的情感。[6]
參考文獻:
[1]張寶鑫主編.城市立體綠化[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10
[2]張小康.建筑立面垂直綠化設計策略研究[D]. 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D].重慶:重慶大學,2011.05
[3]林玉蓮,胡正凡.環境心理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06
1.1理論方面的研究動態
在理論方面的研究多以環境心理學、社會學、行為學、場所理論、醫療護理的研究居多。
在環境心理學方面,有學者認為認知圖理論是環境的心理特征。依據認知圖理論,環境的預先勘察已經被用來協助老人適應新的養老設施,以及幫助老人找到購物中心的路;日本的井上勝也的《老年心理學》較全面的闡述了老年人知覺視覺、思維智力、動作反應的變化帶來的心理變化從而產生情感動機和滿足自身心理的需要。
在行為學方面,丹麥的揚蓋爾的《交往與空間》可以為老年設施的空間等級營造、戶外活動空間、交往空間營造提供理論依據;奧斯卡紐曼的《可防衛空間》為老年設施的安全設計方面提供依據。環境行為學著重研究在特定的環境下對人們的心理的影響,即環境是刺激,人體外部感覺器官和人體內感官與環境也有交互作用。
環境行為學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為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研宄提供依據,在宏觀方面需要引起重視的是人類聚居的多樣性和混合性。
在場所理論方面,挪威的諾伯舒茲《場所精神》在養老設施實現原居安老,探討如何營造老年人如何產生歸屬感以及對場所產生依賴和認同。
在無障礙設計方面,人體測量學(的后兩項內容是老年人居住建筑設計的重要借鑒,其中最后一項還逐漸發展為人體工程學,又叫人體工效學。人體工效學科學地確定了人類生活空間的尺度和環境,不僅研究數據的應用,還有人在環境中的多種感官,以及人在環境中的能力的研究,是現代工程設計普遍運用的方法。的《人體尺度與室內空間》一書,作者對人體尺寸做了詳盡歸類。
在社會學方面,美國學者最早提出“空巢家庭”的概念,空巢家庭的增加對傳統的家庭養老產生強烈的沖擊。在社會學的研究中,試圖解釋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與其他人以及環境的相處方式發生改變的情況的理論主要有四種:①撤退理論(即老年人不再擔任某種角色和責任的時候會把自己從社會結構的某些位置中撤退出來。②活躍理論即有些老年人從某種社會角色中脫離出來,還將尋找其他的代替角色。③連貫性理論即老人在適應自身能力的改變、新的境遇以及生活經歷跡他們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要保持現在與過去生活之間連貫性的需要。④環境壓力和個體能力理論個體能力和環境需求之間存在平衡的話,老年人就能積極地適應和應對周圍的環境。
在需求理論方面,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和布拉德肖的“需求理論”,都為老年人居住建筑在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層面的設計提供理論基礎。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將人格發展看做是一個漸進過程,并將其擴展到人的生命階段。老年人的階段是生命階段的第八個階段,此時期的特點是自我整合,這為老年居住建筑中的特殊精神空間的設計提供了理論基礎。
1.2設計方法方面的研究動態
國外一些發達國家進入老齡社會的時間早于中國,立法、社會保障走過了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在立法先行保障下的設施分類、設施設計理念、建筑設計方面都為我們學習借鑒提供了寶貴意見。
在設計方面,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馬賽,提出通用設計理念。1997年設計師朗麥圖片來源:脈斯和其他設計師提出了第二版的“通用設計”①的七項原則②,是通用設計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通用設計理論實踐的基礎。它為多個年齡族群的居所及環境設計提供基礎,這些原則可以被運用于老年人居住建筑設計中。如日本的碧空老人之家的中庭設計,除去無障礙設計之外,還可以提供園藝治療的空間、交流、防衛、相互監護、易于報警的空間。
2.國內研究動態
2.1理論方面的研究動態
在我國的養老問題心理方面的研宄中,先生提出的“反饋模式”與西方學者提出的“接力模式”類似,都在探討養老問題的“責任倫理”,為居家養老模式提供心理和倫理方面的理論依據。
天津大學徐從淮博士的論文《行為空間論》“老人行為與空間”一章揭示了老人的行為、空間、心理的關系。
山東大學吳敏的著述《基于需求與供給視角的機構養老服務發展現狀研宄》以社會醫學和衛生事業管理學的視角通過用數學建模法、統計學法等方法定性、定量地研宄城市和農村的機構養老服務需求。并對機構養老設施的硬件水平和服務人員的數量、服務質量、入住老人的健康狀況的比例等情況都做了理想模型的分析。文章還首次對國內養老機構的服務效率進行了評價。但是沒有研宄機構養老設施建筑設計的空間比例方面的理想模型。
中國老齡科學研宄中心編著的國外養老叢書系列《夕陽紅工程養老叢書》介紹了國外和港臺地區的養老模式,重點從社會保障、社會服務、養老保險等方面介紹社會
對老年人的保障,從老年人的社會參與介紹老年人如何樂享晚年,而并非將養老當做僅僅是解決老年人溫飽的最低層次的生存救助。叢書也未從如何營造適老化的居住環境的建筑設計層面進行研究。
王江平的《老年人居住外環境規劃與設計》分別從宏觀、中觀、微觀的角度對老人居住環境的室外場地、室外空間和室外設施三個層面分析老人居住外部環境的場地、空間特征,提出了規劃、設計的原則、方法。大連理工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對老年設施問題進行過長期的研究。
方舒在其碩士論文《適合我國國情的老齡居住建筑類型研究》中,對合肥市的一些身體健康的老人的調研發現,大部分老人對于老年公寓和養老院來講比較傾向于老年公寓,一方面認為老年公寓收費合理生活便利,另一方面也較為自由,能交到道合的朋友,使用者能夠接近使用;提供適當的大小和空間,讓使用者接近、夠到、操作,并且不被其身型、姿勢或行動障礙的影響。
在對現在的少子化和家庭小型化進行了研究后,提出了人們的養老觀念可以由“家庭養老為主,社會養老為輔”轉向“社會養老為主,家庭養老為輔”向社會尋求養老支援。
2.2設計方法方面的研究動態
王江平《老年人居住外環境規劃與設計》中提到了“被動利用環境設計”,主要是講對環境設計時的一種方法,即人的通感不能全部感知的環境可以利用某一種或幾種感覺(多為視覺)而被動感知環境的種環境設計力法。楊小東將通用設計理念與住宅相結合,提出“普適住宅”的構想,指出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的不同,并提供了解決老年人居住問題的新途徑。還根據通用住宅模式對國家的一系列住
宅規范做出了補充與完善。
參考文獻
1.(西)編老年人居住建筑應對銀發時代的住宅策略楊小東,
鐘聲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美)布拉福德珀金斯等著老年居住建筑李菁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3.王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環境規劃與設計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單位: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
近代廣東僑鄉建筑的審美文化研究以華南理工大學唐孝祥教授及其碩士生發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學位論文為代表,在研究對象上集中在廣東的三大僑鄉,主要包括唐孝祥《嶺南近代建筑文化與美學》(2003)、賴瑛《興梅僑鄉近代建筑美學研究》(2005)、吳妙嫻《近代潮汕僑鄉建筑美學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廣府僑鄉建筑美學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這幾部著作和論文進行詳細的評析。唐孝祥的《嶺南近代建筑文化與美學》是一部從建筑美學視角對近代嶺南建筑文化進行剖析的理論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鑒了現代美學和建筑美學的理論成果,在生存價值論的哲學基礎上提出了有關建筑審美文化機制的四層次說和建筑適應性理論,以此為理論工具,作者對近代嶺南僑鄉建筑的審美文化進行了框架式的探討。在論證嶺南三大僑鄉建筑審美文化機制和建筑適應性的基礎上,《嶺南近代建筑文化與美學》進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這一頗有啟發意義的概念,用來概括廣東僑鄉的建筑審美文化精神,作者總結道:“從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僑鄉建筑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強烈的時代性和獨特的文化性”①、表現出“鮮明的開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創新性特征②”;興梅僑鄉“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對傳統儒家文化的認同和持守……形式多樣的客家僑鄉建筑充分顯示了對自然、社會和人文的高度適應性……建筑選址的風水觀念反映了客家僑鄉對建筑環境的審美選擇”;而潮汕僑鄉建筑則表現出“博采眾長的開放品格”、“經世致用的商業意識”、“精雕細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較于現有的僑鄉建筑研究文獻,《嶺南近代建筑文化與美學》表現出了相對宏觀和系統的視野,它不局限于對某種單一的僑鄉建筑風格進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聯系的方法,論述了不同區域、不同建筑現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驅動力,以及受不同歷史地理條件與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影響,不同地域僑鄉建筑的發展所表現出的不平衡性。總的來說,《嶺南近代建筑文化與美學》對廣東僑鄉建筑審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點式的,它為建筑美學在僑鄉建筑領域的研究確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堅持主客體相互契合的辯證思路原則,而方法則可以概括為反映建筑審美標準辯證性的審美文化機制四層次說和建筑適應性理論。在唐孝祥教授指導的三篇碩士論文中,這些原則和方法被遵循和應用,使得廣東僑鄉建筑審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賴瑛的碩士論文《興梅僑鄉近代建筑美學研究》(2005)主要從審美文化背景、審美屬性、建筑美的表現形態、審美文化個性幾個方面來論證興梅僑鄉建筑的審美文化特征。在審美文化背景的相關章節中,作者將興梅僑鄉的文化精神概括為:“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的價值取向,慎終追遠、重本溯源的宗親觀念,自強不息、無私回報的文化心理”④,這是該文對主體審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體方面,除了對自然適應性和社會適應性的一般性探討外,該文主要概括了興梅僑鄉建筑人文適應性特征,即“重貴輕富的價值取向,趨吉避兇的藝術追求,進退兩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現形態,即“千姿百態的建筑樣式,禮樂相濟的文化意境,獨具一格的環境模式”⑥,最后。根據主客體相契合的原則,作者概括了近代興梅僑鄉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嘗試性的文化開放特征,恪守傳統的美學特征,基于堂橫屋的建筑性質特征”⑦。朱岸林的碩士論文《近代廣府僑鄉建筑美學研究》(2006)在論文結構上和賴瑛的論文基本相同。主體方面,該文將近代廣府僑鄉的文化精神概括為“重商崇利、開拓創新的價值取向,開放融通、博采眾長的文化心理,戀祖愛鄉、實業興國的民系觀念”①。客體上,廣府僑鄉建筑的人文適應性特征被概括為“積極主動的開放品格,匯通中西的融合思維,勇于創作的創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現形態上,該文主要從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環境三個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吳妙嫻的碩士論文《近代潮汕僑鄉建筑美學研究》(2006)比起前面兩篇論文有了一些新的視角,主要體現于該文對僑資與僑鄉建筑發展關系較為系統的探討,該文總結了近代潮汕華僑投資的一些特點,包括投資房地產業比其他行業利潤更有保障;地區城市人口增加,有發展房地產業的需要;以及傳統心理和市政建設對房地產業的推動等。此外,該文也同樣從主客體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僑鄉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體上,潮汕僑鄉的民系精神表現出:“尊儒重商、開拓創新的價值取向,團結自強、博采眾長的民系心理,微觀技巧、經驗直觀的思維方式,精美細致、雅俗共賞的審美理想”③,在客體上,潮汕僑鄉建筑的審美屬性表現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與時俱進的時代性,內涵深厚的人文適應性特征”④。總結來說,近代潮汕僑鄉建筑的審美文化特征表現為:“(城鄉)建筑形制發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術的務實性及建筑裝飾的炫耀性”⑤。前者來源于“潮汕民系保守與開放的二重性心態”⑥,而后者則“體現了潮汕民系務實與虛榮的矛盾心理”⑦,“這種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體文化與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時體現了經驗性文化及商業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響”⑧。以上三篇碩士論文以《嶺南近代建筑文化與美學》所建立的建筑美學理論為指導,深化和拓展了廣東三大僑鄉的建筑審美文化研究。由此我們得以更加全面的認識廣東各地僑鄉建筑的審美文化特征,如廣府僑鄉建筑的崇商重利、積極主動的開拓創新;興梅僑鄉建筑的重貴輕富、恪守傳統與嘗試性的文化開放;潮汕僑鄉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觀技巧等。若對三者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其各自的審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鄉土文化、儒家主體文化、西方外來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結果,由于華僑群體的建造行為正是他們在中西文化抉擇中自覺與不自覺的一種心理反映。是拋棄傳統的建筑觀念,對西方建筑文化全盤接收,還是兼容并包,擇善而從,這并不是一個單項選擇,不同地域的華僑群體生存方式不同,價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產生多樣的僑鄉建筑風貌。
盡管現有廣東僑鄉建筑審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總體來說該領域的研究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作為審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主體研究仍較為薄弱。主體審美心理沒有客觀的測量標準,華僑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對其界定只能依靠對主體行為和建筑現象的解釋。但現有研究往往從建筑現象做宏觀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對主體的社會構成,以及主體行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對于僑鄉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學的特征。諸如“開拓創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實上是建筑反映出來的主體精神,這些精神特征不僅見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飾、家具等等其他物質資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審美文化特征應當更加類型化。這方面研究的缺失實際上反映了對主客體聯系認識的斷裂。第三,關于近代廣東僑鄉建筑文化地域性格與經濟、政治、思想等社會因素的相互作用關系,現有研究還較為表面化。社會經濟政治對于建筑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但這種影響如何參與到具體建筑形態的塑形過程中去,這是研究的難點之一,也是現有研究往往回避的問題。第四,現有研究較為忽視僑鄉建筑審美文化與僑鄉社會變遷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就是說,雖然他們認識到僑鄉建筑文化是文化沖突和融合的結果,但仍然使用相對靜態和孤立的視角來考察建筑現象,而忽視其動態和過渡性的審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個建筑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廣東僑鄉建筑審美文化的現實意義還有待深入挖掘。僑鄉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體系沖突、分化、整合與調適過程在民間演進的生動實例,與當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鮮有研究討論近代廣東僑鄉所發生的建筑文化適應現象對當代建筑創作的借鑒意義。
解決以上學術缺憾的關鍵在于,尋求某種視角,或是某個概念,或是某種方法,來統合主體與客體,以及各種學科視野。正如唐孝祥認為,“美學的學科邊緣性和建筑美學的邊緣交叉性質,決定了嶺南近代建筑文化與美學研究在對象上的復雜性,在目標上的多樣性和在方法上的綜合性”①。這一觀點對于廣東僑鄉建筑的審美文化研究也同樣適用。但是難點也出現在這種綜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將傳統的建筑學重客體的研究傾向與主體研究結合起來,以及如何將傳統的建筑學重現象的研究傾向與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視角結合起來。從而解決現有研究中各種視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聯系的問題,這里,我們試圖引入“空間”概念作為建筑審美文化研究中聯系主體與客體,建筑學與其他學科視角的一條橋梁。這里的“空間”不是單純的建筑學意義上的空間,而是表現為多學科交叉視野的重合點。在社會學中體現為空間社會學,在經濟學中體現為空間經濟學,在心理學中體現為環境心理學等,空間概念的不同層面為各學科視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廣東僑鄉社會處于空間轉型的歷史階段,傳統空間模式被逐漸消解,新的空間模式開始擴張,這是其建筑空間、經濟空間、政治空間、思想空間、藝術空間等各層面空間內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間與其它人工環境共同構成抽象空間的物質基礎,通過這種方式,各學科視角的僑鄉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統化,同時我們也可以初步得出一個結論,即近代廣東僑鄉建筑審美文化體現出過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動了社會的空間變革,同時也是社會空間變遷的結果。見表1。通過考察近代廣東僑鄉建筑所推動和反映的社會空間變遷特征,可以得出另一個推論,即近代廣東僑鄉建筑審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眾性,它表現為一種“建筑風尚”。由于社會空間不會因為孤立的、偶然出現的新空間形式而發生變遷,只有當一種新的空間形式為大眾予以認可時,我們才能說整體的社會空間發生了變化,也就是社會空間變遷,因此這里涉及到空間轉型的動因、發展機制和結果。首先,從動因來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長階段都存在著空間的擴張現象,即通過對空間的占有,來實現文化原型的自我復制和繁衍。然而,客觀空間的有限性則預示著增長的極限,導致了不同空間模式的沖突,近代廣東社會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間沖突的表現;其次,從發展機制來看,空間文化模式轉型是一種質變過程,與常態下的線性擴張不同,這一過程的空間擴張呈現指數化暴漲的特征,在物質實踐上表現為某類建筑形式的流行熱潮,流行既可以從原有空間模式的母體中產生,也可以通過跨文化方式產生,“當一種習俗經歷了跨文化傳播,就可能演變為另一文化圈內的時尚并被再次流行。當然,此時尚已非彼習俗,它是一種經過了異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時尚”1,近代廣東僑鄉西式風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這一規律,國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異于西方本國人的審美經驗,在模仿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文化誤讀和自由發揮的情況,因此僑鄉建筑普遍呈現出中西合璧的特點;最后,從結果來看,在流行階段以后,空間的擴張或衰落消失、或衰趨于穩定、前者僅表現為一時的建筑風尚,后者則成為穩定的建筑風格,然而還有第三種結果,即介于二者之間,這也是近代廣東僑鄉建筑文化的演化結果,它們沒有成為主流的空間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組成部分。
縱觀近代廣東僑鄉建筑審美文化的相關研究,可以看出,基礎研究已取得了較為堅實的成果,但仍存在廣闊的學術空間有待后繼者深入發掘。筆者認為,主客體研究的聯系性,以及建筑學視角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性是深化僑鄉建筑審美文化研究的關鍵所在。而加強聯系性的途徑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廣泛意義上的“空間”概念,從這一概念出發,我們可以發現建筑審美文化與近代僑鄉社會空間變遷之間的互動關系。從審美文化的性質和地位上來說,僑鄉建筑是近代民間建筑本土自主演進的一種途徑,具有大眾性、流行性和開放性的特征,它們參與到對傳統地方建筑體系進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間文化模式的歷史潮流中,在民間建筑從近代到現代的轉型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僑鄉建筑審美文化成為廣東兩省僑鄉空間文化模式創新和發展的動力源泉之一,在推動廣東地區的城鄉建筑和社會發展,延續文化傳統,促進僑務工作開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1國內外循證設計研究概況、水平及發展趨勢
1.1循證設計的歷史溯源
循證設計是一種基于環境心理學和循證醫學的設計思想,通過嚴謹的統計數據和科學的研究方法來證實環境和建筑對患者產生的影響[1-2]。循證設計由循證醫學發展而來,最早是以美國建筑學者Roger在80年表的《窗外景觀影響患者的術后康復》論文為典型代表[3],而此后Roger本人也被視為循證設計的鼻祖和奠基人,由此,相關的循證設計論文相繼出現,發展迅速。90年代,美國健康設計中心成立,隨后與多家衛生機構發起名為“卵石工程”的研究項目,為在此領域有豐富實踐與理論經驗的專家推出了循證設計認證。2009年,《循證設計理論指導下的多種建筑》一書的出版將循證設計由醫療衛生建筑設計理論擴大到教育領域。
1.2循證設計的核心觀點
循證設計定義:“為達到最優結果的設計結果而制訂的遵循證據的建筑環境的有根據的決策過程。”其最初的核心內容是經循證設計保障患者住院安全,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
2在高校護理教育中進行循證設計研究
依據循證設計理論,循證設計過程:(1)明確循證目標與目的;(2)查找有關證據的來源,有選擇地解讀研究證據;(3)提出概念及假設;(4)收集基線數據;(5)督導循證設計過程;(6)在高校護理教育中進行循證設計后開展效果評價。要求高校教師對其他高校相關循證設計案例的研究成果進行科學選擇后,提出準確的循證設計概念和有關假設。護理教學空間的設計旨在突破基于傳統經驗和感覺以及傳統主觀臆斷設計。其目的是為護生提供最佳的學習環境,同時也為管理者和護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最優的工作環境,組成一個交叉學科的團隊,應用仿真研究方法,通過建立實物模型來了解高校護理教學的真實情況。研究分為簡單模型、仿真模型及功能性模型3個階段。
2.1簡單模型階段
在建立簡單模型之前,護理教師就已經花費了一定時間做前期準備與研究,簡單模型是用簡單材料組成,以方便隨時調整。這一階段由護理教師、教學辦人員、高校管理者和專案經理共同參與研究,并對其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征求其對于模型護理教學空間內相關活動的有關意見,如:護生對病房功能區的使用、病房空間、相關護理記錄、患者轉診、病房病床的可達性、藥物配給、護理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以及護理設備的使用和配置等。征求被調查者對于護理教學空間的效率、安全性和護理服務質量的意見和建議。最后,被調查者對護理教學空間進行親臨體會,對護理教學病房模型進行深入體驗與思考[4-5]。
2.2仿真模型階段
在第一階段簡單模型建立以后,護理教師根據被調查者的意見和建議負責督導第二階段仿真模型的建造,進行護理教學實驗室場景測試。行動小組對前一階段得出的成果進行歸納,用于指導仿真模型在護理病房各種常見場景的測試。這些病房場景包括:對患者進行搶救、患者移動、各項基礎護理操作與藥物配制等。經過模擬這些不同的病房情景以評測護生在真實病房環境的反應,這樣可以評價護理設備的使用以及護理服務的質量和安全性。
2.3功能性模型階段
這一階段在醫院病房中完成,由護理帶教教師和護生共同參與完成。帶教教師將隨機抽取的護生安排在相鄰的真實病房中,同時讓同一組護理人員護理同一組護生,以方便進行對比研究。帶教教師對護生進行定期調查,包括護生對護理教學空間的環境以及護理服務的滿意度[6-7]。
3護理教學空間設計的實證研究及其證據分級
本研究采取規范實證研究,步驟如下:問題的提出、問題的分析、形成計劃、計劃的實施、評價結果。
3.1行動小組及研究現場
本次行動研究是護理教師與教學管理者一起參與的合作式研究。因此,首先要建立穩定的行動小組。本次研究中,行動小組中的實際工作者與研究者共同分析護理教學中的問題,以此共同規劃、監測方案。在此期間,他們學習參觀高校護理實驗室,成立行動小組,通過問卷反饋信息,資料收集方法以質性研究方法為主,資料收集方法有:(1)訪談法:使用目的抽樣法進行半結構式訪談,結合前期文獻循證研究,準備好訪談提綱,通過追問訪談者的方式收集數據及資料。(2)觀察法:采用參與式觀察,對護理帶教教師、校領導以及教學辦人員等進行觀察,收集資料。(3)專家論證:德爾菲法專家意見咨詢,針對系統建模及流程設計等問題,采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咨詢,為真實了解各領域專家對基于循證設計理論護理教學空間的建議與意見,邀請相關領域專家:計算機專家2名、心理學專家1名、護理學專家3名、人居建筑學專家2名、社會學專家2名共10人,設計專家咨詢表,對循證設計理論護理教學空間方案進行論證。專家論證分4輪進行,第一輪:向專家提供研究內容的背景資料;第二輪:專家將對咨詢表中所列的問題做出判斷并提出意見;第三輪:根據第二輪專家對咨詢表的意見進行修改和判斷;第四輪:基于第三輪,各專家反復論證,或仍保留第三輪意見或提出意見。
3.2實證研究
隨著心理學、社會學等技術科學和自然科學方法的介入,開啟了護理領域的實證研究。護理教學空間的實證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研究影響護理教學效果的因素,先假設結果后探尋原因;(2)研究自然體驗產生的護理教育效果,先假設原因后探尋結果;(3)研究護理教育與自然體驗之間的因果機制。
3.3研究證據的分級
陳耀龍等[8]提出,將信息預先分類,再根據標準將同類信息進行分級,這是遴選大量信息的技巧。護理教學空間設計的實證證據來源于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實驗性研究。因為研究的質量存在差異,應該按照國際統一的標準和證據分級[9],再結合護理教學空間特點,將其研究證據分為4級。
3.4護理教學空間的循證設計過程
護理教學空間的循證設計過程為“尋找教學證據—使用教學證據—總結教學成果”。在分析護理教學空間循證設計優劣的基礎上,結合有關文獻,制作護理教學空間設計的證據分級流程圖
3.5教學證據的探尋
首先,行動小組對護理教學空間設計的重點進行研討,在這一基礎上提出研究假設。例如,有關大學生教育需求的假設等。其次,通過系統文獻回顧的方法,收集針對研究假設的資料,若收集的文獻不能解決問題,行動小組及時召開專家論證會展開相關研究對研究假設進行證明。文獻查找的步驟一是計算機的初步檢索,應使用較多的有關詞匯和詞匯的組合在幾個權威的數據庫檢索,保證檢索到全面的數據;步驟二是對預檢結果通過查看文章題目、關鍵詞、摘要等進行人工手動篩選,根據文獻的納入排除標準,納入符合條件的文獻;最后一步是通讀文獻和根據證據分級的標準歸類文獻。
4結語
綜上所述,循證設計已經成為西方發達國家教學建筑和護理教學空間設計的一大趨勢,其以最佳證據為中心的理性設計思路的優勢,給我國護理教學空間的設計提供了有意義的參考,可使我國高校護理教學空間和建筑向更舒適、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發展。我國對基于循證設計的高校護理教學空間投資較少,因此在高校教學空間建設設計最初階段,采用循證科學的方法,可以更好地針對大學生特殊的教學環境需求和個體行為特點,較好地發揮其教育方面的作用,為我國高校大學生護理教學空間設計提供一種有價值的方法和工作思路,值得高校相關院、系參考。
參考文獻:
[1]格倫,羅璇.基于循證設計理念的護理單元設計研究[J].城市建筑,2014(22):25-27.
[2]孫振寧,楊傳貴,賈梅.美國癡呆癥康復花園設計綜述[J].中國園林,2015,31(9):75-79.
[3]呂志鵬,朱雪梅.循證設計的理論研究與實踐[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12,13(10):24-29.
[4]史蒂芬,魏德勃,葛一,等.當今美國醫療建筑發展的十大趨勢[J].城市建筑,2012(5):66-73.
[5]舒平,張曉頔,汪麗君.基于循證理念的建筑設計過程解析[J].城市建筑,2014(18):45-46.
[6]龍灝,況毅.基于循證設計理論的住院病房設計新趨勢———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醫療中心為例[J].城市建筑,2014(22):28-31.
[7]魯本•M.雷尼,羅曼.花園重歸美國高科技醫療場所[J].中國園林,2015,31(1):6-11.
醫療的效果往往不僅僅取決于醫學手段,與病人對醫療環境的情感反應也有直接的關系。羅杰?S?烏爾里克對美國賓夕法尼亞的保里紀念醫院(PaoliMemorialHospital)的環境對病人的影響進行了長達10年的研究.他的研究結果表明,如果病人可以從他們的窗戶看到室外園林中的樹木,比他們直接看到磚墻需要的藥品減少30%,而康復速度提高30%。這些事實使人們注意到環境的審美價值對于病人康復的作用。而室外庭院空間是一種人為化了的自然空間,在建筑空間與自然空間之中,庭院空間是建筑的中介性和過渡性空間,所以室外庭院空間環境的處理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從而追求建筑空間的有效和靈活。
一.醫療建筑庭院內人們的空間行為
空間行為是環境心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它主要是研究空間環境的使用方式,并通過這些研究進一步揭示人使用空間時的心理感受和需要,從而為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而做的設計。正如前面所述,人與環境是互動的關系,即人們通過環境感知獲取的信息指導人的行為活動,人的行為選擇一定的環境。在進行環境設計時,要掌握人空間行為的特點,才能達到對人行為的有效控制。
1.行為的私密性
個體或者群體在某些情況下,有其所處的環境不受外界干擾的要求,患者受到疾病的困擾,在室外庭院中休息的時候身體需要安靜的環境休息調養,以滿足其生理及安全的需求,所以私密性環境非常重要。通過設計手法,例如綠化的凸凹高低變化、矮墻的靈活分隔等,當分割體的高度在30厘米至60厘米時,空間還是連續的,人坐著也能向外觀賞,沒有封閉感,但空間是隔開了。當分割體高度在0.9米至1.7米以上時,視線受阻,出現封閉感。隨著高度的增加,封閉感增強,為患者的打盹或者與親友的交談等行為提供了僻靜、私密的環境。
2.行為的領域性
行為的領域性主要體現是個人空間,即個人活動所涉及的空間。心理學家索姆(R.Sommer)認為每個人的身體周圍都存在一個既不可見又不可分的空間范圍,它是心理上個人所需要的最小空間范圍。也可以說我們每一個人都被一個看不見的個人空間氣泡包圍,當氣泡與氣泡發生重疊時,人的心理就會產生不適。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別、不同社會地位的個人空間的大小不一樣,根據人類學家霍爾(Eliot Hall)提出的觀點,人際間的社會接觸分四個距離:
(1)親密距離:與密切關系的人表達感情的距離,在0―0.45米之間;
(2)個人距離:與朋友的安靜交談的距離,在0.45―1.2 米之間;
(3)社交距離:與一般熟人、患者之間交談的距離,在1.2―3.75米之間;
(4)公共距離:與陌生人的距離,大于3.75米。
醫療建筑中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匯聚一起,環境及其細節處理中設計師要謹慎的處理這些尺度關系,避免因過分擁擠、錯亂帶來的不良心理反應。
3.行為的識別性
行為心理學家斯金納(B.F.Skinner)認為一個研究者不但能夠預測行為的發生,并且能通過操縱自變量而影響行為發生。這種行為的預測與控制對于醫療建筑物理環境的設計有重要的意義。醫療建筑功能復雜、部門繁多,再加上使用人群心理或者生理上的障礙給他們帶來識別上的障礙,行為的易識別性就成為醫療建筑內部與外部的環境設計中必須考慮的問題。通過不同顏色、肌理的區分及簡明詳細標志牌的引導可以為患者的生活帶來方便,避免人們慌亂、迷惑等不良心理反應。設計師可以利用人的空間行為特性來調節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協調、安全、有序的醫療建筑空間物理環境。
二.限定空間行為具體措施
1.綠化
綠化的設計可以起到控制人類空間行為的作用,不同種類的植可以形成具有不同情感的空間,比如樟樹、楊樹和柳樹等枝葉高大茂盛的樹允許人進入樹冠下面的空間休息、乘涼,與樹發生親密的關系,而低矮的灌木或者像松樹、柏樹等植物拒絕人的進入,人只能停留在外面觀賞,而且不同形狀的植被圍合出不同開放程度的空間,低矮的灌木能遮擋站立者的視線,形圖1.綠化與人為空間
成能讓人停留的半封閉空間,大的樹木實現不同空間的視線滲透,草地則提供了完全開敞的公共空間;另外植被的不同的布置方式形成不同使用性質的空間,點狀的綠化供幾個朋友之間交談,線狀的綠化限制行人的路線等等。(如圖1)因此,設計師可以通過植被的不同種類、不同形狀、不同組合方式整合設計,創造出多元化的空間形態,以滿足不同人的空間行為的心理需 圖2.沈陽盛京醫院庭院內樹木
求。(如圖2)
2.水系
水是最具吸引力的景觀要素,其韻致無窮的倒影和婀娜的形態豐富了人的視覺,潺潺的水聲活躍了聽覺環境,良好的降溫作用形成了舒適的局部熱環境,這些對患者的療養及緩解患者枯燥、郁悶、焦急的心理起著積極的作用。在醫療建筑的庭院里,一般都是以景觀小品的形式點綴于環境中,形成視覺中心。
庭院中的水體有一般以下幾種處理方式:
(1)水面:一般以靜態方式出現,形式自由,方形、圓形、自由形等,通常與綠化、建筑物結合布置,起到聯系過渡空間的作用。(如圖3上)
(2)小噴泉:布置在庭院等比較開闊的環境場地中,并結合綠樹、鮮花等,使環境富有動感、中心感。(如圖3下)
(3)疊水:動與靜的結合,自然落差形成天然的韻律與節奏,給人良好的視聽效果,增添空間環境的自然情調。醫療建筑外部環境中水體的設計應根據環境的整體氛圍,采用恰當的處理手法,靈活組合、布置這些形式,通過水體狀態的可變性,以實現外部物理環境多種性格的展現,同時也增添了醫療建筑環境的高情感化。
圖3.德國st.johannnepomuk天主教醫院
3.座位
座位的布置講究坐有其位,坐有所依,坐有所視,坐有所安。也就是說座位位置的選擇在場地的邊緣地帶,比如轉角、凹處,或者靠近綠化、建筑構筑物的地方,誰也不會愿意坐在“眾目睽睽”之下,人的駐步、交流需要一定的隱秘性;座位不僅要與水池、綠化或者
圖4.德國johannes wesling臨床中心 矮墻結合,而且座位方向要朝向活動場地或者視覺中心的方向,不然要么它無人問津,要么以一種反常的方式使用而且座位的形狀及組合方式要與人的心理距離相符合,條凳適合一個或者兩股相識的人坐,但不方便多個人共處,弧形或者成角度的座位更適合幾個人進行親密的談話,這種領域性比較強,如果有人占據,其他人很難再加進去。(如圖4.5)
圖5. 沈陽盛京醫院庭院內木質座椅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如管理科學、信息科學、生態學等等,都對建筑學專業教育產生積極的影響。建筑學專業教育如何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是建筑學專業教育改革必須面臨的重要問題。在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建設事業突飛猛進、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形勢下,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確保教學質量的穩定提高,是建筑教育改革面臨的重大課題。圍繞這一課題,我院建筑學專業在專業目標教學體系化改革的基礎上,強化教學質量,進一步探索在成功素質理論指導下的建筑學專業教學改革,不斷完善,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我國建筑學專業教育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高等建筑教育為與國際接軌不斷探索教學改革,在評估的標準要求下, 培養計劃逐步規范,產學研結合較緊密。但總體而言,全國近80 所建筑院校普遍存在著重技能培訓的傾向,教學體系中主干課與相關課的關系呈縱向線型模式,基本知識的傳授較扎實。但是我國建筑學專業教育的現狀還存在以下不足。
(一)重書本輕調研, 重表象輕能力
從教與學兩方面來看, 大多重視和強調書本知識的傳授。學生多依賴于書面資料獲取知識, 重視對優秀作品的表象學習, 輕視調查研究, 缺乏對深入、細致、艱苦的實地考察環節重要性的認識。而我們的設計課教學由于受課時的制約, 學生調研“走馬觀花”, 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也不夠深入, 勢必影響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二)重成果輕過程
建筑設計作為主干課程, 我們一貫以“最終圖面成果”為評判依據, 圖面的表現技能則直接影響了其好壞的評價。而對設計過程中學生對具體問題的分析、思考及提出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重視不夠, 或少作評判依據。在此無形的導向之下, 學生往往只注重手上功夫的技能訓練, 計算機制圖等手段的運用, 而淡化對自身人文素質的培養, 因而涉及問題面窄,研究問題膚淺。
(三)重仿學輕創新, 重專業輕綜合
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 信息量大、速度快, 查閱資料十分便捷, 加之我國建筑知識的普及性低, 人們對建筑好壞的評價常取決于表象、取決于 “新奇”。 出現了在建筑設計中拼湊“名作”、“復制雜志”的“仿學”現象。這樣一來無形中抑制了學生們的創新意識, 造成在特色與創新方面能力的匱乏。
(四)重分值輕素質
建筑學專業具有藝術與技術的雙重特征。在我國目前的招生制度下, 大多數院校建筑學專業招生按分數線自高而低進行錄取, 幾乎無法考察考生是否具備攻讀建筑學專業的基本素質。招生中這種重分值輕素質的現象, 常常導致大學學習階段“高分低能”的局面。
二、成功素質教育理論指導下的建筑學
專業教學改革措施成功素質教育理論指導下的建筑學專業教學特點是專業間相關課程的開放和專業的開放。如何發揮優勢, 學習先進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 探求自身培育特色, 形成有利于培養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創新精神的開放性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 值得廣泛、持續和深入地研究。專業間相關課程的開放,目前的教學計劃中安排了12個學分的跨學科選修課,體現了專業間的開放性。根據建筑學專業教育的特點,我們開設了建筑經濟、建筑環境心理學、西方哲學專題、現代企業管理概論、建筑文化與評論、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建筑攝影等選修課,這樣,既可與社會對建筑學專業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相接軌, 也可以使學生在建筑設計中研究和分析問題的深度得以升華, 進而起到促進其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專業的開放, 則應充分調動專業教師的積極性, 發揮教師來源廣泛和年輕富有活力的優勢, 加大系內選修課的開課量。城市建設學院有建筑學、土木工程兩個專業屬相關學科,專業間選修課甚至專業課和學科基礎課亦可以有一定量的開放性, 如土木工程的“房屋結構、地下結構、大跨度結構、特種結構、道路立交設計”及建筑學專業的“美術、設計基礎、公共建筑設計(一)、建筑構造、陰影透視”等課程, 若以開放的觀點來看待這樣的選修課環境, 相信定會對學生的培養創造富有特色的良好發展空間。主要措施如下:
1.貫徹整體優化的原則,修訂教學計劃,使之更加符合教育規律,并嚴格執行,以保證教學的系統性和科學性;
2.改革設計主干課程的教學內容,變類型教學為目標教學,重新修訂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
3.在一至三年級實行教學年級責任人和骨干教師制度,而在四至五年級則實行教學專門化制度,強調教學的環節控制,激發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責任感;
4.聘任教師實行公開評圖制度,加強學生參與意識與競爭意識;
5.建立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通過對教學各環節的規范化要求,實行規范化管理,建立教學保障體系,以保證教學秩序的穩定正常進行;
6.抓緊重點課程建設,以專業主干課(含試驗課) 、專業基礎課和主要基礎課為課程建設重點,對其在教學計劃中的地位、作用、教學內容、師資力量配備、教材及參考資料等均進行了認真研究,制訂出改革措施。從而帶動了各相關課程的整體發展;
7.發揮教學督導小組的作用。組成由系主管副主任任組長的督導小組,對教學計劃、上課情況、設計任務書的制定、各個教學環節的檢查等作出評定工作;
8.完善教學實踐基地建設,加強實習中的教學環節,規范實習要求和內容,全面提高實習質量;
9.構建專職兼職結合的教學評價機制;建立開放的教師教學業務能力資質認證制度,擴大學生在教師評定過程中的發言權。
三、在成功素質教育理論指導下的
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為了避免技術基礎課與設計主干課脫節的現象,要求按職業資格考試和專業評估要求培養學生。根據成功素質理論在建筑學專業教學改革的要求,在每個設計課程中,注重配合環境設計、建筑物理、技術、設備、防災等方面的知識要求;注重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分析,按教學要求將技術基礎課的知識貫穿到各個設計主干課教學環節中。該系列課程包括建筑技術、建筑物理、建筑設備、建筑力學及結構等,它的建設主要是解決與設計主干課程的配合、交融問題,使其真正起到為設計服務的作用。采取的主要措施為:
1.三年級上期的設計課中,結合住宅設計將建筑構造的知識運用,讓學生完成從環境設計、建筑單體方案設計、建筑構造設計等系列設計。
2.在三年級下期的設計課中,結合科技設計將工業設計、智能設計等構造知識相融合。結合博覽、美術建筑將建筑物理中的光學、熱工等知識相運用。
3.在四年級的高層設計中,要求運用建筑設備、建筑防災知識。
4.五年級的廳堂設計中,要求結合建筑物理的聲學知識。
5.畢業設計則是綜合運用各類知識。
四、幾點思考
城市建設學院建筑學專業從起步到穩步發展,雖然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形成了一些特色,但仍然需要不斷地探索和拼搏。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如何解放思想,樹立“可持續性”的學科發展觀念,完善成功素質教育理論的建筑學教學體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課題。本著總結過去面向未來的宗旨,我們初步設想:首先,強化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教育模式,使建筑學專業在成功素質理論教學體系中求發展,以加強教學、研究和工程實踐的密切結合,為提升教師隊伍水平、培養學生的成功素質創造良好的條件;其次,立足“以人為本”,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改思路,要積極培養、引進高、精、尖人才進一步充實教師隊伍,要研究探索學生樂于接受、行之有效和適合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新方法。此外,要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強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建設與應用。只要我們勤于思索,勇于創新,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成功素質教育理論的建筑學教學體系一定會顯出勃勃生機。
參考文獻
[1]首屆全國建筑學專業學位研討會、專業教育評估研討會資料匯編. 國務院學位辦編印,1992.
[2]林濤.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 高等建筑教育, 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