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3:3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工科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理順關系,加強實習的領導管理
工科專業的實習應該由主管教學的校長直接領導,在教務處、相關教研室等有關聯的部門密切配合指導下完成。要確保實習教學秩序的穩定和質量的不斷提高,就要在領導管理上建立各種規章制度,如實習例會制度、實習管趣細則、實習檢查制度、實一習成績考核方法等,并積極推行目標管理和教學管理人員經常性地深入實習現場、調查研究、解決現場問題的制度在全員(各專業教師、實習指導教師及指導人員)管理上實行崗位責任制和分工合作制度;在實習質量管理上,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即通過建立實習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和監控體系來實現全員及實習全過程的管理‘特別是實習基地應徹底擺正實習和生產的關系,把教學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以教學為中心,科研、生產相結合的方式以達其互補、促進和提高的目的。
二、采取措施,搞好實習基地建設
切實搞好校內外實習基地的建設,是保障實習的需要。《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強實踐環節的教育訓練,發展同實際工作部門的合作培養,實行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這就為高校的教育改革和發展指明了方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實習基地的建設只能遵循互惠互利、雙向受益的原則進行。
校內實習基地的建設可在一些實驗室的基礎上進行并日臻完善,目標是為學生創造和提供系統、高效、形象地獲取工程實際知識,進行實踐訓練、培養動手能力的環境和條件。總的來說,校內實習基地應集實習、教學、電教、參觀于一體、創造一個多層的使用空間,使學生通過實物、電教片獲得感性認識,并在教師指導下,親自動手操作實習,把所學的理論和知識與實踐銜接起來,在有限的實習時間里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識,具有更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如計算機專業即可在校計算機中心的基礎上建立實習基地,通過組裝、維修計算機來培養學生對硬件系統的綜合認識和動手能力,通過組織學生參加科研項目的部分軟件設計來提高學生的編程設計能力。這些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和硬、軟件實際應用能力,而且也給學校和個人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作為校內實習基地的校實習工廠需重點建設和完善,使之成為集教學、科研、生產、培訓于一身的綜合實踐教學基地。實習工廠的宗旨應以教學為主體、偏重于教與學相結合,為教學服務。
但校內實習基地是不能完全替代工廠的生產實習,因此在建設好校內實習基地的前提下,必須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學校可通過定向招生、聯合培養、科技服務等多種形式積極為企業培養人才,解決技術難題,使校、廠雙方的內在優勢調動起來,達到校外實習基地的建立、穩定和發展。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機械系和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工程公司簽定了長期實習合同后,使得機械類專業的工藝生產實習結束了“游擊”實習方式,從而為夾習的教學、指導和管理帶來了便利,為實習質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研究設計提高實習質量的有效方法
實習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具有較好的工程素質和較高的工程能力,是實習的要求和目的。而實習教學的規范化、法規化是提高實習質量的根本保證。
1、制訂實習教學文件,明確實習目的
工科專業的實習應制訂系列教學文件,包括教學大綱、實習計劃、實習教材、實習檢查考核方法及各種管理規章制度,使整個實習過程管理有章可循,實習目的明確,做到不同專業、不同實習時間的實習具有不同的針對性,使重點專業、重點知識得到重點實習。而給學生配備針對性強、符合實習特點、具有啟發性的實習教材尤為重要。它可以節省實習師生大量繁瑣的實習準備時間.把有限的實習時間應用在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上。從筆者指導金工實習和工藝實習積累的經驗來看,配備了針對實習現場的實習教材后,對實習質量的提高產生了明顯的促進作用,
2、實習應樹立系統總體的概念
傳統的實習方式是根據教學基本要求,分散在各個工種的實習中貫徹的,其結果使實習缺乏整體感、系統性,實習的全過程不明確,形不成總體概念,給學生一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之感,而工業生產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由各種環節組成的。因此只有在實習中注重學生樹立系統總體的概念,才能達到培養其綜合能力的目的。比如,金屬工藝學實習,在認真貫徹教學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其機械制造過程可以歸納為如下閉環循環:
實習前把這個閉環循環介紹給學生,使學生明確各實習工種在生產過程的地位及其橫向、縱向聯系,從而建立起金工實習的總體概念和金工實要求的進一步明確。同時在實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貫穿基本素質教育,使學生逐步樹立技術經濟、市場競爭、質量等觀點,從而就把單一化的知識內容、方法、技能組成了相對完整的實習教學體系,為最終達到培養學生既具有實踐工作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又具有良好工程素質的實習目的奠定了基礎。
3、加強實習過程管理、強化教學手段
工科專業的實習在總體概念樹立的基礎上,應嚴格實習過程的管理、它是提高實習質量的核心。實習前在強調安全、紀律的基礎上,明確實體安排和總體要求;實習中嚴格要求、認真做好教學過程中教師、師傅、學生三者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時刻掌握實習過程,充分了解學生的實習情況,強化學生的思維活動,鼓勵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并通過電教參觀等方式,彌補實習基地由于設備、材料等方面的欠缺而引起的不足,特別是可以克服時空的局限而將一些內在、微觀、抽象的內容展現給學生。實習后抓住理論考核的楔機促進知識質的飛躍,并堅持統一標準,公正地評定實習各個環節,使成績真正地反映實習質量。
從我校的金工實習、工藝實習等專業實習來看,要顯著提高實習質量,使學生體會收獲大,則必須做到:實習前廣泛動員,準備充分,精心組織,配備針對性的實習教材;實習中細訂大、周密計劃、分段檢查、嚴格考核;實習后認真總結。.‘
四、加強實習師資隊伍的建設
擔負工科專業的實習教師一般應具備較寬的知識面、較深厚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較好的心理素質,此外還必須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管理能力和應變能力。簡而言之,他們既是講師,又是工程師。那么加強實習教師隊伍的建設首先應是選派對工作認真負責,能為人師表,指導實習工作經驗豐富的教師組成相對穩定的隊伍,并根據需要不斷充實高學位的科研能力較強的青年教師及引進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來優化隊伍結構,其次通過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到實習基地的生產一線參加技術實踐,通過技術實踐教學和科研活動,著重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管理能力。總之,實習師資隊伍建設是·實習的基礎,是提高實習質量的關鍵,而教師素質的改善則是全面提高實習質量的根本。
1.1實踐教學認識問題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處于被動的狀態,沒有積極的參與到實踐過程中,也沒有充分意識到實踐教學的意義,仍停留在修滿學分敷衍的態度;另外,由于農業生產實習單位條件相對艱苦,大部分學生接觸實習時并沒有充分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適應過程較長,難以盡快融入實踐動手過程中。
1.2實踐單位對接問題
目前,在海南從事設施農業工程的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限于企業規模,同期能夠接納的實習生崗位少則1-2個,多則3-5個,由于實習學生人數較多,需要較多的企業同時來接收實習生,而島外的實習單位由于路途遙遠及實習安全等因素,大部分學生選擇在本島實習,因此,在操作上具有難度。而且短期的學生實習,會對企業的正常生產造成部分的影響,影響效益,這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是比較難以承擔的,因此,一般實習單位不太愿意接待學生進行生產實習;同時實踐教學的時間安排與生產企業的時間上也存在著需要協調的問題。
1.3實踐過程實施問題
實踐的目的在于鍛煉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實際上往往只有重復的動手操作,沒有充分結合知識進行轉化,甚至一些實習單位往往只安排學生進行如搬運、整地或看守等簡單重復的生產勞動。而有的實習單位出于技術保密或知識產權的考慮,只能讓學生進行參觀式的接觸或介紹,學生沒有得到動手鍛煉的機會。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工科方面的課程實踐對象往往是一個“已完成、較大”的對象,學生由于學時的安排不能完整地參加整個過程,往往是其中的一個環節或一部分步驟,再者由于工程建設中,很多內容屬于隱蔽工程,學生在參觀實習中往往無法看到,使得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無從談起,不太符合專業的教學目標以及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2.“設施專業”工科課程綜合實踐平臺建設的意義
目前,開設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高校都非常重視學生在工程學科方面實踐能力的培養。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探索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實施分模塊培養、提高教師工程素質、將工程類課程體系化、引導學生參與科研和工程項目、長期在企業建立實習基地等。紅河學院建議在生產實習上調整實習季節,延長實習時間,做到生產實習分階段分地域進行。云南農業大學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實驗教學,除依托已建成的“云南農業大學農科專業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和“云南農業大學工科專業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外,還根據新專業教學的需要,進行了實驗室建設。但普遍存在工科課程薄弱問題,直接影響實踐教學效果。針對上述問題,以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為基礎,在海南大學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由原來的農學學士學位改為工學學士學位的背景條件下,結合專業課程設置,探索適合在校內用于教學的工科課程綜合實踐平臺建設對專業實踐課程具有重要意義。綜合實踐平臺以工科實踐課程為依托,以鍛煉學生不同的實踐能力來劃分平臺建設內容,總體思路為以模型為載體,反應工科課程的主要理論知識和設計方法,模型按照實際內容等比例縮小,學生能夠從總體上學習和感受相關知識,同時模型也可實現反復裝配,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對理論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具有較好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3.“設施專業”工科課程綜合實踐平臺建設方案
目前,海南大學設施專業的實踐教學設置在社會實踐和畢業實習基礎上,結合各門專業課程,增補了設施作物栽培學總論課程實習、設施作物育種學課程實習、無土栽培實習、設施農業環境調控綜合實習、設施農業綜合實習(環島)、溫室建筑與結構設計課程實習、設施蔬菜栽培綜合實習、設施作物病蟲害防治課程實習、科技創新實踐、溫室工程施工與維護綜合實習等相關實踐內容。其中,根據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系主要工科課程的實踐要求,綜合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可從5個方面來考慮。
3.1溫室建造全過程實習平臺
主要針對實踐教學環節的《溫室設計與建造實習》課程。按照實踐課程的要求,設計1種實踐教學平臺,能夠讓學生在校內完成溫室建造實習的各環節內容,包括基礎放線、基礎開挖、預埋件定位、鋼結構的安裝等。所有環節根據教學的特點,能夠反復利用,重復教學。學生通過平臺的實習,能夠掌握溫室建造的一般流程和主要技術難點,可以避免學生到工地實習時間不宜協調,時間過長,不能完全掌握整個流程的弊端。
3.2溫室灌溉模型實習平臺
主要針對《設施農業節水灌溉》的實驗課,將不同灌溉首部、灌溉形式的模型集中展示,能夠讓學生動手設計、安裝、觀察實際使用效果、熟悉每部分構件的作用和安裝使用方法。
3.3溫室設備、機構實習平臺
主要針對《溫室設計與建造》、《農業設施學》的實驗課,將主要常見的溫室類型形成模塊化,如圓拱薄膜溫室、鋸齒薄膜溫室、Venlo型溫室等。模型以各種機構的使用為主要實踐內容,通過對這些機構的設計、安裝,達到對溫室常用機構的深刻理解和熟練掌握。
3.4無土栽培裝置實習平臺
主要針對《無土栽培實習》課程,通過設計的模型讓學生動手安裝并演示主要無土栽培方式的主要設計原理。3.5CAD制圖技能競賽平臺主要針對《工程制圖》的實踐課程,同時也是對學生制圖工具學習和掌握形成良好的促進作用。按照本專業的課程特點,設計出適合本專業的競賽章程、競賽方式和題庫。以上5個方面平臺共同組成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工科課程的綜合實踐教學平臺。
目前畢業設計選題主要來源包括以下幾點。
1.1.1教師科研的子項目
教師科研項目大多為專業領域的課題,課題理論大部分是本科階段的學習所不涉及的內容。學生以這類子項目作為畢業設計選題,將會面臨大量新知識新方法的學習。學生處于就業、考研及畢業設計的多重壓力的環境中,畢業設計完成的質量會受一定影響。
1.1.2學科競賽項目
以學科競賽項目為畢業設計選題的優勢在于,知識范圍基本為本科階段的基礎理論,適當加入一些創新內容比較好的一類選題。但學科競賽項目多是以團隊為單位進行研究實踐,在論文撰寫和答辯時面臨的問題是小組成員的所講述的內容基本相同,如何體現各自畢業設計的特色,這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1.1.3學生科研創新項目
學生科研創新項目相較與于學科競賽項目,分工更為明確,是畢業設計選題的不錯來源。但這類畢業設計主要的問題在于創新項目的普及面有限,每年實施項目的學生人數大約為畢業生人數的20%,并不是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項目。
1.1.4學生實習項目
學生實習項目作為畢業設計選題也是每年畢業設計選題的一個熱點。目前二本院校學生的畢業實習一般以團隊形式進入實習公司,所涉及的開發項目基本雷同,所使用的設計方案、技術手段基本是一致的,導致畢業設計與課程設計形式雷同。
1.2畢業設計實施時間面臨的問題
由于二本院校工科畢業學生面臨比較嚴峻的就業形式,因此學校鼓勵學生在第八學期離校自主實習,以應對就業壓力問題。畢業設計開題時間定在第七學期,學生完成開題任務、初稿論文撰寫后可離校進入工作崗位實習。離校的這段時間,學生沒有時間去進行畢業設計課題的研究,通常是在第八學期畢業前一個月回校繼續完成畢業設計,這樣畢業設計的連續性被打斷,前期所進行的課題研究在半年之后再繼續,等于重頭開始。后續的一個月還包括論文撰寫以及答辯,學生正真用于畢業設計的時間不到半個月。從指導老師的角度看,指導工作難度增加,二本院校專業教師人數有限,人均指導學生10人左右。按10人分配教師的指導時間,指導老師針對每個學生的指導時間為1.5天。實際上指導老師除指導畢業設計任務外,還承擔著教學、實驗、科研等其他任務,學生不可能都得到老師的悉心指導,這也是造成畢業設計質量下降的一個重要方面。
1.3畢業設計論文撰寫存在的問題
工科學生普遍在論文寫作方面的問題體現在對科技論文的寫作規范不了解,二本院校并未開設畢業設計論文寫作指導等課程,素質教育課的開設在這方面做了一定的補充,但并非所有學生都會選修這方面的課程。工科論文寫作尤其強調用測試數據及結果對課題進行論證,課題實施都需要經過調研、設計、實現、測試及結論分析等過程。論文寫作需要對該過程進行完整敘述,強調論文結構的邏輯性以及敘述的嚴謹性。由于前期的課題實踐工作受到時間等方面的限制,學生在撰寫論文時手里并沒有掌握完整的測試數據,就無從進行數據分析;所撰寫論文從整體結構到敘述方式等都存在很多問題。綜上所述,目前二本院校工科專業的畢業設計教學實踐環節從選題到論文撰寫都存在系列問題,導致畢業設計的質量下滑,嚴重影響了高校培養專業人才的質量。針對以上問題,筆者進行了較為嚴密的實情研究,并提出以下可行的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2二本院校工科專業本科畢業設計面臨問題的應對措施
2.1選題問題的應對措施
由于工科畢業設計的選題來源具有多樣性,選題應從學生實際出發,采用學生選題,教師根據學生的選題方向來選擇學生,后續可對學生的選題從深度廣度等方面進行修改。這種選題方式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給予其選題的自由度,減輕在畢業設計專業知識適應方面的難度。教師也更容易從專業的角度進行指導,有效避免教師定題,學生無法適應的尷尬狀況。課題實施過程師生的適應程度更高。
2.2畢業設計實施時間問題的應對措施
畢業設計的實施時間如前所述存在課題實施不連貫、時間緊張等一系列問題。在當前的社會環境和就業壓力的現狀下,可將畢業設計的選題及開題時間調整到大三學年,也就是第五或第六學期。這一時期,學生完成了主要的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后,對專業學科所涉及的基礎理論體系以有大體了解,通過研讀專業方向文獻、與專業課教師討論等方式,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行嘗試性的課題研究。該模式對學生來說需要有一定的文獻閱讀量,也需要對課題有自己獨特的認識;盡管一些專業課程還未開設,學生的知識體系尚未完善,但結合課題研究的方向性可為學生提供未來學習的動力,可使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目的性更明確,主動性更強。從時間方面考慮,畢業設計選題及開題時間提前了一年,可有效緩解學生在畢業季所面臨的就業壓力而導致的心理壓力,畢業設計的實施可更從容的實施。
說起物理課在工科教育中應有的地位,我們想從大的背景談起。
本世紀以來,科學技術以從來沒有過的速度發展,物理學為這種發展貢獻了核反應堆、晶體管、激光器,還有各式各樣分析用的“譜儀”、醫學上用的超聲、核磁共振和正電子湮沒技術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說,物理學對本世紀的科學技術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這些物理學的貢獻是有形的,更可貴的是導致這些貢獻的物理思想和物理原理,正是一代接一代杰出的物理學家(他們之中許多是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和普通的物理學工作者執著的追求和長期不懈努力的結果,他們為本世紀科技的輝煌奠定了基礎。在物理學的帶動下,人類發展了原子能、電子、激光、計算機等一個又一個嶄新的產業部門,其影響遍及生產、科研、國防、醫學,乃至進入家庭,大大改變了當代社會的結構和人們的思維方式。
我們今天培養跨世紀的高技術人才時,如果把上面所述的物理原理通通看成是“學院式的理論”而從課程表里排除掉,我們的“高技術”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例如,在微電子技術中所用的加工和分析手段,如離子注入、激光退火、盧瑟福背散射譜、俄歇電子譜、X射線發光譜、二次發射離子質譜以及高分辨的電子刻蝕、離子刻蝕、同步輻射光刻等,無不是從各個分支的物理實驗室里移植到工業上的。正是這些技術手段的應用推動了微電子學的迅猛發展,使之從晶體管到集成電路,從大規模集成電路到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迅猛增長。沒有較為深厚的物理基礎,侈談什么跨世紀的技術人才,多半只是空話。這樣培養出來的工程師,很難在工程技術上有世界水平的創新。
在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中占支配地位的看法是,物理課是為專業課服務的。于是,專業課需要的內容就講,不需要的內容就不講或少講。專業課排下來剩的時間多就多講,剩的少就少講。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理查得·費曼說:“科學是一種方法,它教導人們:一些事物是怎樣被了解的,什么事情是已知的,現在了解到什么程度(因為沒有事情是絕對已知的),如何對待疑問和不確定性,證據服從什么法則,如何去思考事物,做出判斷,如何區別真偽和表面現象。”大學里的物理課絕不僅僅是物理知識的教育,更不是主要為專業課服務的。我們認為,物理學是整個自然科學和現代工程技術的基礎。對于任何專業,大學基礎物理課的目的,都是使學生對物理學的內容和方法、工作語言、概念物理圖象、歷史、現狀和前沿等方面,從整體上有個全面的了解,物理課是一門培養和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科學思維方法和科學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礎課。
小平同志對教育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指出了世界科技發展的潮流。“科教興國”目前又成為我們的國策,而我國現行的工科物理教育體制,與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發展,對人才競爭的高素質要求,都變得越來越不適應。
1引言
本科畢業設計是我國高校教育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的最終環節。畢業設計的質量是評定學生獲取畢業資格、授予學士學位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體現本科院校教育教學水平的一個標志,更是提升學生學術論文撰寫水平、培育學生邏輯思維品質和創新思維能力的過程。這個環節的操作和運行方式也不同于高等學校開展的其他教學活動,它需要學生在指導老師的幫助和引導下,通過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結合自己大學四年所學專業知識,有針對性地完成一個比較具體的課題。特別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工科專業的學生,他們畢業之后大部分將直接參加工作,而畢業設計是踏入社會前的最后一次系統訓練,同時也是最后一次大幅度提升綜合能力的機會。因此,如何提高本科畢業設計的質量值得高等院校不斷探索與研究。
2工科專業學生的特點
學生是實施和完成畢業設計的主體,想要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首先必須了解完成畢業設計的學生的特點,這樣才能進行因材施教。對于工科專業的學生,他們動手能力普遍較強,對技術的應用也較為熟練,而相比之下理論知識的掌握較為薄弱。如果高校給出的畢業設計課題偏向于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對工科學生將不會產生足夠強的吸引力,當然也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鉆研熱情。工科學生普遍對枯燥的理論研究工作興趣不高,加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弱,導致論文撰寫的水平也不盡如人意,從而使畢業設計的質量大大降低。因此,針對工科學生的這些特點,學校所給出畢業設計課題應該,一方面盡量減少對新的理論知識學習的要求,另一方面提高對學生技術應用的要求,從而實現有創新性和應用價值的畢業設計。比如這類學生通常對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新科技較為關注,學校就可以引導他們在這些領域發現有價值的研究項目和課題。
3目前工科專業畢業設計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3.1畢業設計課題陳舊、空泛、無新意
畢業設計通常由導師指定研究題目,這些課題往往是過時的、重復的、甚至是之前畢業的學生已經完成過的設計題目與方案,所以缺乏新意。另外,論文導師通常是學校教師,缺少在企業的實踐經歷,所以他們出的課題常常偏離實際應用,相對較為空泛。這就容易與工科學生的興趣點相脫節,通常表現為學生對這類題目缺乏研究熱情,不會主動去調研相關資料進行探索,而是像完成家庭作業一樣,等待老師一項一項地布置任務,非常被動地去完成最終的設計。有些學生甚至會直接在網上抄襲別人的設計思路與研究方法,進行簡單地修改作為自己的畢業設計。因此要解決這類問題,首先得從根源上來改革畢業設計的模式,即畢業設計課題要能充分吸引工科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研究的積極性,使他們愿意在畢業設計中投入精力,發揮真正的才華。
3.2完成畢業設計的時間過于緊湊
學校留給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的時間比較短,通常集中在大四的最后一個學期,并且與學生的實習活動時間相重合,使得很多學生在實習與畢業設計之間疲于奔命,這樣既不能花心思把畢業設計做好,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在企業實習的效率。解決這一矛盾還需要高校在教學模式上做出調整,合理地分配好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使學生的大學四年的時間能夠有更有效地得到利用。
3.3學生自身對畢業設計的重視程度不夠
大部分學生把畢業設計看成是跨出學校大門的最后一門考試,只要成績合格就可以拿到學分,然后從大學順利拿到學位畢業。于是他們對待畢業設計的態度常常比較敷衍,重視度不高,與對待一道練習題無異,他們會盡情地通過網絡尋找答案,只要最終可以通過答辯,他們愿意付出最少的努力來完成畢業設計的工作。而相反,學生們更愿意把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投入考研與找工作的活動中去,他們覺得這些活動才是和自己的未來息息相關,影響自己前途的重要事情。所以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要改變學生對畢業設計的認識,讓他們察覺到畢業設計這個環節的重要性。從這一點來考慮的話,學校就得讓畢業設計與學生未來的人生規劃相聯系,讓畢業設計成為他們將來工作或者創業的出發點。
4改進工科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模式的具體步驟
通過前面的分析和討論,可以看出,要從根本上提高工科專業學生畢業設計的質量,必需改進現有的畢業設計教學模式。針對上述現象,我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4.1根據學生興趣擬定畢業設計題目
通過引導學生自主選擇畢業設計的題目,讓學生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融入進畢業設計中去。指導教師應該鼓勵并幫助學生一同完成畢業設計的創新工作。另外,針對工科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強這一特點,學校可以盡量多給學生提供一些基礎的通用化工具或者儀器,任由他們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來完成一件具有一定功能的作品。而且學校可以改變畢業設計最終的評價標準,通過對某些標新立異的作品進行褒獎和鼓勵來大大激發學生研究熱情。目前階段,我們學校嘗試引導學生通過參加設計比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自2012年開始連續3年,我校電子信息類學生在全國智能車大賽、江蘇省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中國機器人大賽等比賽中獲得了多項喜人成績。這些學生的競賽作品都有資格作為畢業設計的題目并最終幫助學生取得畢業資格。這種形式客觀上也減少了畢業生最終完成畢業設計的壓力。
4.2在校企合作過程當中實施畢業設計
學校通過與企業合作來改變畢業設計模式。首先,部分畢業設計的課題可以來源于企業,這些課題的實踐性以及操作性會很強,符合工科學生的口味,另外這對企業來說,也是有利可圖的,學生優秀的畢業設計成果完全可以融入到他們的產品研發當中。其次,可以邀請企業當中的優秀工程師來指導工科學生畢業設計。工程師不僅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所指導的課題更貼近實際應用,而且企業當中的工程師也是工科學生未來的職場榜樣,對學生的說服力更強。第三,與學校合作的企業可以給學生提供做畢業設計的場地條件以及某些學校不具備的實驗設備,為學生畢業設計的順利完成提供硬件保證。在這一方面,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德國應用科技大學的運作方式(本文作者之一張林曾到該校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訪學),該校以實踐為導向,特別強調學生在企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被稱為“現代工業社會的高等學府”。他們學生的畢業設計主要以校企合作的方式為主,學校負責理論教學,企業負責實踐教學并為畢業生提供穩定的畢業設計場所。一旦申請畢業設計題目的學生被企業選中,企業就會派一名工程師指導學生的畢業設計工作,包括給出具體的課題名稱、任務要求等。學生在企業做畢業設計一段時間后,要回到學校找一位導師給他審查課題。畢業論文答辯在學校進行,答辯委員會由學校教師及畢業設計單位的工程師組成。據統計資料表明,德國應用科技大學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模式非常有利于就業。許多學生通過在企業做畢業設計后,擁有了豐富的企業實踐經驗,從而能夠很順利地尋找到就業機會。
4.3合理做好畢業設計的時間安排
高等院校應該錯開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的時間,讓學生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對畢業設計進行準備和思考。這就要求學校方面對本科學生的四年學習生涯進行整體的重新規劃。學生在高校中的學習周期是按學期計算的,不同學期的學習活動是松緊不一的。可以把實習的時間拆分到各個學期中去,使學生在四年的本科生活中真正做到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使得學生對學習與工作有正確的認識,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目前國內高校大部分都沒有解決這一制度性的難題,我們可以借鑒歐洲國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同樣以德國的高校為例,為了方便大學生實習,學校實行有彈性的教學管理,特別是在課程和學制方面。如建立在全學分制基礎上的彈性學制,靈活的課程設置,理論部分的分批教學等人性化管理,大大激發了學生實習的熱情。學生學習時間一般分配為在校學習2天,在企業內實習3天。寒、暑假期間,學生可以每周五天都呆在企業接受實訓。由于在企業實踐的時間遠遠多于課堂學習時間,使得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目的性都很強,恰到好處的理論與實踐課程的交叉進行使得理論知識在實踐中不斷強化,培養出的學生都有很好地運用知識的能力,這也正是德國強大制造業的基礎。
4.4畢業設計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創業作為新的指導方向
總理近來不斷提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并將此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作為創新與創業的生力軍,大學生應該自覺地形成創新,特別是創業意識。大學生思想比較開放,思維也比較靈活,與其進入傳統行業為企業打工,倒不如自立門戶開辟新行業自主創業。工科學生對技術的應用比較擅長,學校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術,做出在某一方面改善人們生活品質、提高人們生活便利的畢業設計,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設計申請專利或者進行出售,利用經濟效益作為刺激學生完成原創畢業設計的動力。也可以在全校范圍內搭建畢業設計平臺,利用不同工科專業學生的專長,組建創業團隊,學校應給予相應的支持與服務。對于取得了一定創新成果的團隊,可以以團隊為單位進行團隊畢業設計的完成與答辯,這樣節省了個人完成畢業設計的時間,從而更好地開展創業活動。大學對學生的教育要樹立起學生的創業意識,從個人層面上可以促進個人上進,從國家層面講才能保證中國經濟發展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實現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雙引擎”。當然自主創業絕非易事,學校還需要開設相關的課程對準備創業的畢業生進行培訓與指導,讓他們正確認識到創業將會遇到的困難,使他們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5結束語
由于以往教育模式的缺陷,本科院校工科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常常存在很多問題。我們通過探討工科專業學生在學習以及實踐過程中出現比較普遍問題的原因,試圖尋找到提高畢業設計水平的有效途徑。我們發現,畢業生普通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由于學校的教學進程不合理,畢業設計題目選題缺乏新意等原因造成的,在客觀方面無法給予學生完成優質畢業設計的條件,同時也使學生在主觀方面缺乏創新的動力。我們提出了一些改進方案,包括教學周期的合理安排、鼓勵學生自主選題,進行校企合作等,其中我們認為最值得提倡的就是引導學生把畢業設計與自主創業相聯系,把畢業設計當成未來創業的第一站,從而激發學生完成創新性畢業設計的動力。
作者:戚鳳華 張林 單位:南京曉莊學院電子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白鈺枝,惠媛媛,王春玲,辛梅.校企合作畢業設計的模式研究[J].經濟與法,2013,(283).
[2]李智超.新建工科專業畢業設計課題類型工程化的實現途徑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10).
理工科教學包括專業理論的教學和專業實踐的教學,具體來說有課堂教學、實驗教學、校園科技活動、課程設計、認識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多個環節,既有理論學習,又有實踐過程,每個環節都可以挖掘德育素材,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機會多
在課堂之外,如課堂間隙、食堂就餐、外出實習時,師生有很多交流的機會,教師可以借機履行德育職責。只要做有心人,把對學生的德育工作當做自己分內之事,專業課教師時時、處處有德育工作可做。由于這種德育是平等交流式的、談話式的,容易為學生接受。
3.德育方法多
專業課教師的“知行合一”、“自省慎獨”等師德素養,可以無形地影響學生;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教師講述中外科學家在科學研究歷程中不怕困難、百折不撓的精神可以鼓舞學生;老師的有榜樣的力量,比采用空洞的說教、僵化的模式更有效果。
4.德育時間和人員多
一般來說,專業課教學時間占課堂教學時間的60%以上[3],專業課教師又占教學人員的多數,因此,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在人員數量上,專業課教師實施德育都占有優勢。
5.占有德育資源多
德育資源包括內在資源和外在資源。內在資源包括專業課教師自身所掌握的自然科學知識、社會人文科學知識、社會經驗、教師的行為舉止、師德素養、授課藝術等;外在資源包括各種教學、教育的時間、場合、時機等。由于社會認同感的影響,學生更樂于與擁有專業知識和科學研究能力的專業課教師進行交流,更愿意聽從專業教師的教育,因此,教師可通過自己的專業技術、科研水平、講臺形象、授課藝術、人格魅力等各方面來感染學生,對學生進行德育熏陶,只要專業課教師能充分、自覺運用所擁有的內在和外在的德育資源,德育實效將非常顯著。
二、專業課教師實施德育的內容
1.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
隨著教育技術的不斷進步,舊的科學技術和生產能力不斷被新的科學技術和生產能力所替代,揭示了事物是不斷發展的客觀規律;而知識之間的橫向和縱向聯系,表明了普遍聯系的觀點;科學技術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不是哪一個人或幾個人的功勞,而是無數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不斷探索發現和不斷創造的結果,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理工科教學內容中有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內容,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滲透,對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具有巨大的作用。
2.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奮斗精神
我國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歷史,古代勞動人民,有很多發明創造,使得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生產力在很長一段時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是,近代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遠遠落后于一些發達國家。通過前后科技發展水平的對比,一方面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可激發學生的憂患意識和奮發圖強的精神。
3.嚴謹的科學精神和治學態度教育
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往往是經過幾代人長期的艱苦探索和研究得來的,國內外的偉大科學家無不有著光輝的業績和艱辛的歷程,他們的科學精神和治學態度對學生有著強烈的震撼力和激勵作用,對于學生端正人生態度、樹立遠大理想、刻苦學習、努力工作有著很大幫助。
4.吃苦耐勞、不畏困難、團結協作的意志品質教育
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缺乏忍讓、團結、協作的精神。理工科不同于人文學科,一些理論比較深奧、抽象,學習、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學生必須努力鉆研,克服重重困難和障礙才能取得良好成績,這就需要他們必須具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通過大討論、大作業、課程設計、團隊畢業設計(論文)等環節,可以逐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很多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一直一帆風順,沒有經歷過挫折和磨難,通過挫折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對今后走上社會盡快完成角色變換,勝任工作崗位具有重要作用。
5.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創新是一個國家不斷進步發展的靈魂。為此,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尤為重要。通過啟發式教育拓展學生思路,培養他們科學思維的方法;通過實驗教學、下廠實習培養他們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實際操作的能力,也是德育的重要內容。
三、專業課教師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1.學科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單純的德育工作時間會越來越少,靠增加時間來加強德育已不現實。唯一的辦法就是提倡教書育人,充分發揮公共課和專業課的德育“載體作用”和“滲透作用”,減少德育中學生的“防備意識”,從而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根據國家教育方針的要求,各科教師均要教書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之中。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每個教師責無旁貸的義務。學科教學中的德育過程應該是一個滲透過程,而不是強制地直接灌輸過程,滲透于每一學科理論教學和每一學科實踐教學中,不僅僅體現在單科德育課程中。
摘要:高校理工科專業教師論文具有德育的諸多優勢,應成為德育工作的生力軍。他們在對理工科專業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特別是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理工科;專業教師;德育優勢
一、專業課教師的德育優勢
1.德育環節多
理工科教學包括專業理論的教學和專業實踐的教學,具體來說有課堂教學、實驗教學、校園科技活動、課程設計、認識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多個環節,既有理論學習,又有實踐過程,每個環節都可以挖掘德育素材,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機會多
在課堂之外,如課堂間隙、食堂就餐、外出實習時,師生有很多交流的機會,教師可以借機履行德育職責。只要做有心人,把對學生的德育工作當做自己分內之事,專業課教師時時、處處有德育工作可做。由于這種德育是平等交流式的、談話式的,容易為學生接受。
3.德育方法多
專業課教師的“知行合一”、“自省慎獨”等師德素養,可以無形地影響學生;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教師講述中外科學家在科學研究歷程中不怕困難、百折不撓的精神可以鼓舞學生;老師的有榜樣的力量,比采用空洞的說教、僵化的模式更有效果。
4.德育時間和人員多
一般來說,專業課教學時間占課堂教學時間的60%以上[3],專業課教師又占教學人員的多數,因此,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在人員數量上,專業課教師實施德育都占有優勢。
5.占有德育資源多
德育資源包括內在資源和外在資源。內在資源包括專業課教師自身所掌握的自然科學知識、社會人文科學知識、社會經驗、教師的行為舉止、師德素養、授課藝術等;外在資源包括各種教學、教育的時間、場合、時機等。由于社會認同感的影響,學生更樂于與擁有專業知識和科學研究能力的專業課教師進行交流,更愿意聽從專業教師的教育,因此,教師可通過自己的專業技術、科研水平、講臺形象、授課藝術、人格魅力等各方面來感染學生,對學生進行德育熏陶,只要專業課教師能充分、自覺運用所擁有的內在和外在的德育資源,德育實效將非常顯著。
二、專業課教師實施德育的內容
1.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
隨著教育技術的不斷進步,舊的科學技術和生產能力不斷被新的科學技術和生產能力所替代,揭示了事物是不斷發展的客觀規律;而知識之間的橫向和縱向聯系,表明了普遍聯系的觀點;科學技術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不是哪一個人或幾個人的功勞,而是無數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不斷探索發現和不斷創造的結果,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理工科教學內容中有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內容,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滲透,對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具有巨大的作用。
2.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奮斗精神
我國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歷史,古代勞動人民,有很多發明創造,使得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生產力在很長一段時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是,近代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遠遠落后于一些發達國家。通過前后科技發展水平的對比,一方面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可激發學生的憂患意識和奮發圖強的精神。
3.嚴謹的科學精神和治學態度教育
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往往是經過幾代人長期的艱苦探索和研究得來的,國內外的偉大科學家無不有著光輝的業績和艱辛的歷程,他們的科學精神和治學態度對學生有著強烈的震撼力和激勵作用,對于學生端正人生態度、樹立遠大理想、刻苦學習、努力工作有著很大幫助。
4.吃苦耐勞、不畏困難、團結協作的意志品質教育
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缺乏忍讓、團結、協作的精神。理工科不同于人文學科,一些理論比較深奧、抽象,學習、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學生必須努力鉆研,克服重重困難和障礙才能取得良好成績,這就需要他們必須具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通過大討論、大作業、課程設計、團隊畢業設計(論文)等環節,可以逐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很多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一直一帆風順,沒有經歷過挫折和磨難,通過挫折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對今后走上社會盡快完成角色變換,勝任工作崗位具有重要作用。
5.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創新是一個國家不斷進步發展的靈魂。為此,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尤為重要。通過啟發式教育拓展學生思路,培養他們科學思維的方法;通過實驗教學、下廠實習培養他們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實際操作的能力,也是德育的重要內容。
三、專業課教師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1.學科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單純的德育工作時間會越來越少,靠增加時間來加強德育已不現實。唯一的辦法就是提倡教書育人,充分發揮公共課和專業課的德育“載體作用”和“滲透作用”,減少德育中學生的“防備意識”,從而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根據國家教育方針的要求,各科教師均要教書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之中。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每個教師責無旁貸的義務。學科教學中的德育過程應該是一個滲透過程,而不是強制地直接灌輸過程,滲透于每一學科理論教學和每一學科實踐教學中,不僅僅體現在單科德育課程中。
2.學科德育滲透的含義
德育滲透是指德育工作不能流于空泛的說教,而要借助于科學的方法把德育內容和具體的學科知識糅合在一起,在講授科學知識的同時,通過創設和利用科學知識所具有的德育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力。如在物理學教學中,應重視滲透在物理學知識中的正確的物理觀、時空觀和宇宙觀方面的教育,以及滲透在物理學中的崇尚實踐、追求真理的精神的教育。
3.學科德育滲透目標的確定
任何教育都有目標,目標對學科德育滲透具有導向作用。確定滲透目標,要依據德育總目標分層設計,應當包括因時代變遷而發生變化的價值觀、道德觀和人格素質,也包括即使時代變化也不會改變的基本價值觀、道德觀和人格素質;要做到因材施教、量體裁衣。目標要考慮學科特點,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對教材的鉆研、挖掘、把知識傳授、學生能力培養與道德認知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4.學科德育滲透的策略
專業課教師對學生實施德育必須通過一定的載體或渠道,學科教學是最基本的途徑。通過教學活動,教師將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和情操的陶冶融于一爐。學科教學德育滲透,要按照學科特點,通過講授、討論、交流、閱讀、視聽、網絡、角色扮演和實驗實習等教學形式,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政治思想觀點、價值觀、行為規范、基本品德和培養健康人格。學科德育滲透應在“融”與“合”上做文章。“融”是講滲透的深度,要調動教學手段讓學生真正感知德育內容,引起道德情感共鳴,內化成道德行為;“合”是講滲透的廣度,全面梳理教材中顯性和隱性教學內容,盡量尋找融合點,日積月累,循環往復,做到“潤物細無聲”。
(1)教學內容的滲透策略
理工科教學是通過傳授知識來進行德育滲透的。自然科學中含有豐富的思想性和科學的方法論,對學生思想品德和人格都有很大影響。德育的滲透,就是把學科教學內容和德育內容整合。整合時,不得把德育當成標簽貼在學科教學內容中,要注意各學科性質、內容及其表現形式不同,教學和德育的結合點也不同,必須做到學科內容與德育內容有機融合。(2)教學組織形式的滲透策略
學習方式是學生的一種學習行為、學習方法與范式,也是學科教學中必須注意的一種學習組織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樣蘊含著德育的內涵與要素,是我們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所不可忽視的。自主式學習,它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品格,有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合作式學習,能使學生懂得與人交往,懂得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培養起與人合作、與人分享、尊重人、接納人的現代人的優秀品質;探究式學習,能使學生在探究中培養不怕困難、不怕挫折的性格,能養成實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習慣,還能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和對真理執著追求的意志品格。
(3)學科教學情境的滲透策略
學科教學總是在一定情境中進行的,教學情境本身也蘊含著許多德育的要素,它要求我們予以高度重視,并將其很好地滲透到我們的學科教學之中。根據在教學情境中滲透德育的策略要求,我們有必要重新調整對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相關評價。以前,我們看學科教學中教師對德育的滲透情況,主要看教師對教材內容處理的情況,看相關的德育要素的滲透情況。其實我們看某一學科教學是否注意體現和滲透了“德育”,不僅要看學生對學習內容中所蘊含的德育要素體會、感悟了多少,更要看整個學科教學的氣氛,看學科教學中的具體情境。如果教師真正在學科教學中營造起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氣氛與情境,相關的德育滲透的目標和任務在很大程度上就得到了落實。
(4)教師人格的滲透策略
將教師的健康人格作為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的“課程資源”,是說學生每天都可以讀到這本最豐富、最生動、最具有感染力的教科書。它無時無刻不在召喚和引領學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對待工作,如何處理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份喜怒哀樂。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教師要更自珍、自愛、自重。當自己進入學科教學領域,就要想到自己是學生的教科書,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的“課程資源”,自己的一顰一笑、一褒一貶、一喜一怒、一哀一樂,都要注意到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如果我們每位教師都能重視和自覺地去做了,就可以說,我們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工作已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楊叔子.現代大學與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4(4).
[2]秦鴻濱.加強高校人文素養教育的八個途徑[J].現代企業教育,2006(5).
二、落實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三十條意見,綜合改革專業教育
1.教學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是實現國家培養現代化高素質人才的有力保障。
目前工科專業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課程體系系統性不足
追求課程的廣泛性,造成教學任務重,課時短,很難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2)以展示知識點為目的的驗證性、重復性實驗為主,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設計性、綜合性實驗比例偏低。
(3)高校專業教育的實踐教學環節主要有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等。
存在問題比較多的是生產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環節,如生產實習,受實習基地等條件限制,生產實習幾乎變成了認識實習,不能深入下去,難以開展生產管理、技術攻關等實習項目,導致生產實習走馬觀花現象嚴重。再如設計類環節選擇虛擬設計題目;題目偏小、單一,綜合性訓練目的難以實現等。
(4)實驗儀器的種類及臺套數不足
造成能開設的實驗較少,或實驗組學生數多,難以保證教學質量。
2.貫徹落實提高高校教育質量的意見,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專業教育改革。
(1)加強學科和專業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專業培養方案是一個專業的靈魂和旗幟。培養方案要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要求,體現具有創新精神、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培養觀。優化專業課程結構,強化專業優勢與特色,分類培養,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履蓋面,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統籌師資、課程、實踐等各類資源,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培養應用型、設計開發型和研究型等卓越工程技術人才;加強合作與交流,建立協同創新育人模式,構建特色人才培養體系。完善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建設,強化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突出學校的育人特色。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學術水平的提高,來支持教學水平的提高。
教師是教育工作實施的主體,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力保障。建立具有擇優機制的,提高機制和相對穩定的教師聘用制度,鼓勵教師深造學習,淘汰落后。以科研為先導,加強師德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鼓勵教師把科研內容轉化為實踐教學內容,有利于建立學生自主開展探索性、研究性學習、自主實驗與創新活動的新機制,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3)加強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強化專業辦學特色。
傳統的教育模式所培養的學生過分強調專業個性,學生知識面窄,這種方式已經不適合當代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為核心,開展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全方位面向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促進企業快速發展,形成新的專業方向。在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中鍛煉出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提升師生的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通過建立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多樣化的培養模式等方面推動專業教育,辦出專業特色。
(4)加強教學研究,全面推進教學改革。
調動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創新教學理念和模式,專業教育要本著“厚基礎、寬領域、廣適應、強能力”的培養理念,多元化培養模式,加強校企聯合,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各方面綜合素質。在教學方法和手段、學生學習方式等技術層面深入研究,不僅在專業領域內培養學生的生產、設計和科研能力,還要培養學生在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能力進行多方面的培養,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
三、專業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1.以滿足適應現代化教育要求、人民的要求精神來修訂專業教學計劃。
通過人才市場類型需求調研,企事業單位對人才素質要求調研,教師與企事業專家共同研討,充分論證,在此基礎上修訂專業培養計劃。這樣就能體現出人才培養方案體系的先進性、科學性,并于時代要求一致。體現“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方針,培養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科學內涵;滿足教師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的要求。不斷修訂和擴展選修課的學科領域覆蓋面,體現時代特色,根據需要可新增或修訂輔修方向的教學計劃。以滿足時展的要求為目標,把專業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形成“大學科”,從課程平臺的建設、實驗和工程實踐環節的設計、跨學科課程和專業主修課程之間關系、基礎課與專業課比例等方面進行系統設計。
2.教學模式的改革。
改變傳統的理論教學為主的模式,加強實踐教學、科學研究等自主學習環節,從這三個維度來構成教學基本框架。三個維度相互交叉、有機結合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教學中三個維度銜接不夠的狀況,促進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提高教學質量。開設更多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把理論知識和技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發揮出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推行導師制等措施,使學生盡早地深入實驗室、企業,積極參與教師科研活動,開展科技創新活動。
3.課程體系的改革。
21世紀國際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必須樹立素質是前提、能力是關鍵、知識是載體的新型人才觀。考慮不同課程教學內容之間的相互需求和啟發,考慮學生學習和實踐之間的相互需求和啟發,在教學安排上,打破傳統教學計劃的線性格局,改善工科教育傳統中“先基礎后專業”的分割式教學安排,使教學計劃各部分的系統集成、整體優化。
4.教材建設的改革。
進一步加強教材規劃、教材建設和管理的規范化。除了優先選用國家教育部或省教育廳評選出的優秀(精品)教材、“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等優秀教材外,還要鼓勵教師結合自身科研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及學校優勢、特色,編寫具有專業特色的教材。
5.考核評價制度的改革。
從單一的考試方式向多種方式結合轉變,找到真正能評價學生學習質量和綜合素質的方式。
邊坡是地殼表部一切具有臨空面的地質體,具有一定的坡度和高度,包括人工邊坡、自然邊坡以及崩滑體。在重力、風化、侵蝕和其它地質作用下,邊坡不斷地發生變化,應力重新分布,并且隨著邊(微軟雅黑小四號)……
(微軟雅黑小四空一行)
2、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黑體三號加粗*)
……(微軟雅黑小四)
(微軟雅黑小四空一行)
3、國內外研究現狀(黑體三號加粗*)
……(微軟雅黑小四)
(微軟雅黑小四空一行)
4、研究的主要內容及成果形式(黑體三號加粗*)
……(微軟雅黑小四)
(微軟雅黑小四空一行)
5、研究方法(含技術路線)(黑體三號加粗*)
……(微軟雅黑小四)
(微軟雅黑小四空一行)
6、研究進度與步驟(黑體三號加粗*)
……(微軟雅黑小四)
(微軟雅黑小四空一行)
7、現有條件及需采取的措施(黑體三號加粗)
……(微軟雅黑小四)
(微軟雅黑小四空一行)
8、協助單位及要解決的主要內容(黑體三號加粗)
……(微軟雅黑小四)
9、主要參考文獻(黑體三號加粗*)
電動觀光車的行駛系及制動系設計
姓 名 梁津
指導教師 王勇智
院、系(部) 機械工程學院
一、選題依據(簡述國內外研究現狀、生產需求狀況, 說明選題目的、意義,列出主要參考文獻)
1.國內外研究現狀
早在1881年,人們就開始研究電動汽車。世界上第一輛電動汽,發明人為法國工程師古斯塔夫·特魯夫,這是一輛用鉛酸電池為動力的三輪車。到了1839年,蘇格蘭的羅伯特·安德森給四輪馬車裝上了電池和電動機,將其成功改造為世界上第一輛靠電力驅動的車輛[1].但是隨后內燃機的出現以及內燃機汽車技術的成熟,使得內燃機汽車取代了電動汽車。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電動汽車重新成為世界性的研發熱點,世界上各大汽車公司都投入巨資開發自己的電動汽車,各國政府也紛紛出臺政策或制定計劃,以促進本國電動汽車的發展。
(1)美國的電動汽車研發計劃 美國是汽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汽車產量和保有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每年的石油消耗量和汽車污染物排放量也都居世界首位。為增強汽車制造業的競爭力,美國政府提出了著名的PNGV計劃和FreedomCAR計劃。其主要是為了開發出無污染、燃料能量轉換效率高、成本具有競爭力的電動汽車。
(2)日本的電動汽車開發計劃 日本也是汽車生產大國,汽車保有量位居世界第二,而且日本的石油匱乏,石油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因此,日本政府及日本各大汽車公司對電動汽車的開發也十分重視。日本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處于世界地位。日本的電動汽車研發計劃主要有:低公害汽車開發普及行動計劃、JHFC示范工程、專項研究計劃等。
(3)我國電動車研發計劃 我國也早已將電動汽車的研發以及電動汽車產業化列為重點項目,并制定了電動汽車發展規劃。比如說863計劃的EV、FCEV和HEV研發綱領和973計劃的電動汽車專項計劃。在國家科學技術部、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中,設立了電動汽車重大專項,選擇新一代電動汽車技術作為我國汽車工業自主創新和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組織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以及政府部門、汽車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四位一體的方式進行聯合攻關。
然而,目前世界上關于純電動汽車的研究還不是很成熟,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電動汽車主要還是以混合動力汽車為主,電動汽車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充電時間過長、行駛里程過短等。因此產生了一種電動汽車的初級或過渡產品,就是電動觀光車。目前國內外對電動觀光車的研究已經相當成熟,20xx年至今,蓄電池觀光車(輕型電動車)在中國獲得了較快發展,從無到有,到07、08年產銷量達到25000輛左右。企業的數量也從開始的一兩家,發展到多家。20xx年國家實行行政許可制度以來,已領取制造許可證的企業超過60家[3].且大部分具有一定的研發能力,在國內比較優秀的電動觀光車生產廠家有瑪西爾電動車、沃森電動車、朗逸電動車等
2.生產需求狀況
當今世界,石油、煤炭、天然氣三種傳統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耗總量的90%以上,其中石油又占一半以上。然而,最新資料顯示,世界石油總儲量為1.15萬億桶僅夠人類再使用41年;天然氣總儲最為176萬億立方米,僅夠人類再使用63年;煤炭蘊藏總量1.0316萬億噸僅可使用230年。即使改用核能也是困難重重。已探明核原料鈾礦的儲量436萬噸,也僅可供開采72年。海水中的鈾、鋰等儲量豐富,可供人類使用上萬年,可是人類近期還沒有能力從海水中提煉出核原料來。由此可見,目前全世界最為依賴的能源--石油和天然氣,在2l世紀的上半葉即將趨于枯竭。據資料,1999年到20xx年全球能源消費量將增加60%,其中,亞洲及南美洲的發展中國家每年增長4%,20年翻一番;發達國家每年增長1.3%.按能源種類分析,石油預計增長率為每年2.2%,20年增長59%,到那時石油仍然維持第一能源的地位,在全球能源總消費量中占40%以上的比例;天然氣將增長一倍,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由目前的23%上升到28%;由于空氣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問題,煤炭消耗的比例從目前的22%降到20%;由于技術問題、經濟成本問題,水能、風能、太陽能等綠色能源的使用占耗能總量的比例將會略有下降,核能將略有增長。換言之,在近二三十年里,核能和可再牛的風能、水能、太陽能遠遠無法替代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因此,人類對石油、天然氣的依賴將越來越嚴重,而它們的儲量是有限的,這種供需矛盾導致了全球范圍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機。科學家預測,2040年全球石油消費將達到峰,從2050年石油開始枯竭。這種供需矛盾的大勢導致石油價格不斷上漲。此外,各國為預防恐怖攻擊,正加強對能源生產、運輸的保護設施和防范力量,這些增加的投入最終必然反映在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價格上。更何況擁有全球2/3石油儲量的中東地區,一直處于政治動蕩或戰爭之中,在這些剴素的推波助瀾下,石油、天然氣價格一路飚升勢小可擋。在世界能源危機中,眾多石油、天然氣進口國的國民經濟受到了沉重地打擊,保證能源供應的安全成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包括我國在內)的頭等大事之一[4]。
同時,目前世界上很多發展中國家還面臨著環境污染的問題。我國近幾年來這一問題尤為嚴重,霧霾現象日益嚴重,其影響范圍越來越大,區域性霧霾頻繁發生,區域整體環境質量不斷惡化。霧霾污染已經給氣候、環境、經濟發展、公眾健康和生活方式等帶來了越來越多的負面影響,它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公共問題。霧霾已經不是完全的自然現象,它主要和人類的社會經濟活動密切相關。氣候變化綠皮書(20xx)指出,霧霾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空氣中的污染物不斷積累[5],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機動車尾氣的排放。汽車廢氣中的污染物有100多種,其中對人體危害的是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和碳微粒等。因此現有的以化石燃料為燃料的內燃機汽車對空氣污染非常大。
因此,電動觀光車作為電動汽車初級形式應運而生。電動觀光車具有很多優點:
(1)電動觀光車可以較好的解決汽車隊城市環境污染問題 電動汽車的電源本身不排放有害氣體。給蓄電池充電所用的電力可以來自對大氣造成污染的能源,如水能、核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等。即使使用煤發電,除二氧化硫及微粒外,其他排放物均比內燃機汽車少,而且電廠大多建在遠離人口密集的城市,對居民損害較少。此外,電廠煤燃燒是固定集中排放,燃燒過程較易控制,有害物質較易清楚。正因為如此,電動汽車也被稱為綠色汽車。
(2)電動觀光車可以解決汽車對石油資源的依賴 電動汽車用車載電源有蓄電池、燃料電池、飛輪電池、太陽電池和車載發電機組等。蓄電池充電所需的電能可充分利用水能、核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太陽能等豐富的能源轉化而來。也就是說,電動汽車可以不依賴于石油資源,所節省的大量石油可緩解依賴石油的化工原料日益匱乏的壓力。
(3)電動觀光車可以節約大量能源 電動汽車用蓄電池可利用晚間富余的電力進行充電,從而避免大量富余電力的浪費,提高電網電能的利用率。電動汽車還可以在減速、制動、下坡時,將電機轉換為發電機,實現能量回饋,進一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6]。
基于上述優點,電動觀光車產業迅速發展,20xx年至今,電動觀光車在中國獲得了較快發展,從無到有,到07、08年產銷量達到25000輛左右。企業的數量也從開始的一兩家,發展到現在領取制造許可證的企業超過60家,近一兩年來,國家制定了許多鼓勵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政策,這其中就包括電動觀光車研制,但從目前已出臺的政策看,如20xx年11月,國務院頒布了《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管理規則》、今年2月的《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細則》,強調了對新能源汽車及車用電池組等關鍵技術的支持。
3.選題目的和意義
此次選題主要是對電動觀光車的行駛系統和制動系統進行分析設計。電動觀光車的懸架系統與傳統燃油汽車懸架系統各部件大致相同,但國內電動觀光車的研發還處于初級階段,大都是采用內燃機汽車的車身和懸架系統。 因此電動觀光車與傳統汽車各系統有很大的質量、幾何外形、安裝空間位置的差異,所以必須研制出一種適合電動汽車的懸架系統以及制動系統,來改善電動汽車的舒適程度和抗外界干擾的穩定性能和制動性能[7].行駛系統包括車橋、車輪、懸架,其中車橋包括轉向驅動橋和從動支持橋。要進行分析設計的參數有很多,比如轉向驅動橋和從動支持橋的結構參數、輪胎的選型與轉向輪定位參數、懸架彈性元件、減震器、導向機構的參數尺寸與使用性能。制動系統包括制動裝置和制動控制裝置。制動器結構參數、制動器制動效能、制動器制動效能的恒定性、制動控制裝置的結構參數和可靠性、安全性等。
參考文獻
[1] 麻友良等。電動汽車概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1-2
[2] 張正杰。蓄電池觀光車走向純電動汽車的障礙[J].第六屆全國輕型電動車技術研討會,20xx;
[3] 陳寶強。旅游觀光車現狀分析[J].第六屆全國輕型電動車技術會,20xx;
[4] 懂守聰。從國際能源危機看建筑節能[J].建筑設計管理,20xx;
[5] 姜丙毅等。霧霾治理的政府間合作機制[J].學術探索,20xx;
[6] 麻友良等。電動汽車概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6;
[7] 喬長勝等。基于ADAMS/View微型旅游觀光電動汽車懸架仿真分析[J].機械工程師,20xx;
二、主要研究(設計)內容、研究(設計)思路及工作方法或工作流程
1.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蓄電池觀光車與傳統汽車的區別在于動力輸出部分,用動力型電池、驅動電機代替了汽車的油箱、發動機。蓄電池觀光車一般有3大部分組成,包括電氣系統、底盤和車身。此處主要研究其中底盤部分的行駛系和制動系,其中行駛系起紐帶和承載的作用。主要包括車橋、車輪和懸架。制動系用于控制車速和停車。包括制動器和制動控制裝置。主要研究內容有如下幾點:
⑴分析設計并校核車橋結構,包括轉向驅動橋和從動支持橋
⑵選用并校核合適的車輪型號
⑶分析設計并校核合適的懸架結構
⑷分析設計并校核合適的制動器類型與具體參數,包括行車制動裝置與駐車制動裝置
⑸分析設計并校核合適的制動控制裝置
2.研究思路
1. 仔細閱讀任務書,了解畢業設計的整體規劃和要求。
2. 根據任務書的要求,查閱相關資料,并整理,熟悉課題內容,完成開題告。
3. 結構設計。即根據給定的原始數據和使用要求選擇合適的各部件的結構類型。
4. 確定各結構類型的具體形式和參數。
5. 進行計算分析與校核。
6根據上面設計的具體參數,畫出部分零部件的圖紙。
6. 整理資料,編寫設計說明書。
7. 進行修改完善,準備并參加答辯
3.工作流程
1. 根據汽車理論,汽車設計,汽車構造研究電動觀光車的行駛系和制動系工作原理。
2. 計算行駛系和制動系的相關數據。
3. 進行運動和強度校核。
4. 根據相關數繪制CAD二維圖和三維圖。
5. 若校核不合格,則修改數據,再回到第二步,若校核合格,則完成設計
三、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進度安排
第1-3周:實習,調研,收集資料,熟悉課題內容,完成開題報告。
第4-5周:完成制動系和行駛系的總體方案設計及性能參數計算。
第6-9周:完成固定鉗盤式制動器的結構設計和三維建模與裝配及中期答辯。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3-0136-02
一、工科畢業設計的重要性與內容
工科畢業設計屬于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之一,實施時間為大四學年第二學期,占整個大學時間的八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教師的角度來說,畢業設計是對學生在整個大學期間所學知識的測試與考評;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是將自己所掌握的專業知識進行融合的過程,再通過畢業答辯的形式向老師進行匯報,可以認為是大學期間的最重要最全面的一次考試,同時更是一次知識的融合與提高的過程。
工科畢業設計的主題一般以指導教師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項目為基礎,為學生提供多個可以自由選擇的課題。課題性質一般可分為實踐類和科研類兩大類,其中,前者所占比例遠大于后者。
二、工科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自2001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國家明確要求提高本科畢業設計質量開始,全國各大高校均已在多個環節上加大了控制力度。然而,仍然有些問題以及新出現的問題值得關注,我們可以從畢業論文與畢業答辯兩個方面分別進行總結。
1.內容過于陳舊或選題偏離專業。前者是多年來畢業設計內容完全沒有變化,找不到任何創新點;后者是為了響應各高校均提高畢業設計選題的新穎性、內容的創新性的要求,指導老師和學生在選題時過多地考慮“創新”,而出現了部分學生畢業設計偏離本專業這樣過猶不及的現象。
2.論文部分存在抄襲現象。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信息資源的獲取變得較為容易,學生的論文中有的章節(或圖紙)率達到百分之八十。再如英文翻譯部分,部分同學只是簡單借助網絡或翻譯軟件進行作業,經常出現一些啼笑皆非的情況。
3.資料收集與文獻綜述寫作能力欠缺。無論是繼續深造還是企業就職,資料收集與整理都是相當重要的技能。學生對文獻綜述理解的是否透徹、掌握的是否全面,直接影響和決定了其后實驗和設計的進展快慢和質量高低。實際上,多數學生使用百度等搜索頁面而非專業的科技論文數據庫,或者是所搜集的資料多與論文主體內容相去甚遠。在文獻綜述的寫作上,也存在著層次不明、歸納不清、語言口語化等問題。
4.論文主體內容(設計計算部分)質量不高。具體表現為:(1)主體部分工作量不夠:頁數占論文總頁數比例較小,有的只能占到四分之一不到。(2)邏輯混亂:有些計算完了就放置下來,后面沒有任何使用的說明。(3)圖紙設計混亂:以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為例,圖紙中管道排列混亂,樓層之間縱向管道對應不上,管徑選擇上存在明顯錯誤,沒有看懂建筑圖紙就將設備胡亂放置等問題頻出。
5.英文翻譯敷衍、水平不高。作為畢業設計的重要環節之一,以考察畢業生專業英語水平與英文文獻翻譯能力為目標,英文文獻的閱讀與翻譯相當重要,但在畢業答辯中無法體現,也并沒有真正納入到畢業設計(論文)評分當中。也正因如此,指導教師和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里總是選擇犧牲掉這一部分,很多學生的翻譯存在詞不達意、語句不通。而這其中,不乏英語很好的學生。
三、原因分析
(一)學生重視程度不足
這是本科畢業設計質量難以提高的根本原因。由于我國高校畢業生普遍存在“嚴進寬出”的現象,導致部分學生存在著“反正都能畢業”的僥幸心理;再者,在由于畢業設計成績評定中存在著“考研成功者優先”這種慣例,而優秀比例又小于考上研究生的比例,因此很多沒有考研或者因目標較高復試失手的優秀學生認為“反正拿不到優秀,湊合一下就行”。在這兩種心理的影響下,畢業生中常出現以下情況:(1)常以各種借口缺席指導教師組織的討論、檢查和指導;(2)在設計和實驗過程中,缺乏主觀能動性而只是敷衍完成工作。
(二)指導教師與教學資源相對不足
我國專任教師人數增長率低于畢業生的增長率,其結果表現為:2000年每個教師平均指導畢業生2.05人畢業生,而2014年則增長為3.11人。況且事實上遠非如此,排除每年都有的因進修、國外訪學等無法指導畢業生的部分教師,每個教師實際指導的畢業生數是大于平均數的,有的專業個別指導教師最多甚至能帶十多個畢業生。指導畢業設計需要付出很大的心力,而每個指導教師本身都有著并不輕松的日常教學和科研任務,在這種情況下指導多名畢業生就很難保證質量了。再者,工科的畢業設計需要一定量的實驗甚至是實習進行支撐,實驗設備、耗材以及實驗經費的增加也跟不上畢業生的增加,這也極大地影響了畢業設計質量。
(三)時間不夠
按照本科生培養計劃的安排,畢業設計的持續時間約為16周。這期間,學生需要完成資料查找、數據整理、工程計算、十多張圖紙繪制(有些工科專業是大量的實驗)、英文翻譯、論文撰寫等工作。同時,第八學期往往是學生外出找工作的高峰期,或者是學生考研復試的集中期,去除找工作或復試的時間,畢業設計的實際時間就變得非常有限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紛紛表示疲于應付,要想提交一份較高質量的畢業論文,無疑太過勉強。
(四)環境影響
受高校擴招的影響,我國每年本科畢業生已經達到三百多萬,給就業市場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就業難”成為每個本科畢業生的心頭巨石。在這種情況下,找工作成為畢業生的頭等大事,在工作定下來之前,學生們往往難以靜下心來進行畢業設計;還有不少學生選擇從事的職業并非所學專業,這部分同學對待畢業設計的態度就可想而知了。再者,考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但是由于復試安排在第八學期,學生們同樣會把復試放在一切之首,在學生之間流傳著“只要復試成功,畢業設計的分數就不會太低”這樣一種說法。在這種大環境下,再加上由于就業、研究生復試等原因引起的情緒波動,畢業設計的質量難以提高似乎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四、提高工科畢業設計質量的措施和建議
(一)加強日常教學管理,切實提高教學水平
相較于“教”,畢業設計更貼近“考”的過程。畢業設計是對大學期間所學專業課程的綜合性測試,考的是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知識融合的程度以及思維總結等多方面能力。也就是說,決定論文質量的諸多因素均是在大學期間學習或培養的,要想真正提高畢業論文質量只有從學生進入大學校園的那一刻開始抓起、從日常教學開始抓起。
(二)嚴格指導教師制度,增大實驗實習投入
1.設置每個指導教師所負責的畢業生人數上限,最大限度地保證指導質量。
2.采取博士生和優秀高年級研究生分擔指導任務方法,并明文確定指導資格。這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指導教師緊缺的現象,又可以鍛煉博士生與研究生,同時還能給他們的就業增加砝碼。唯一需要慎重的就是必須有明確的標準,不符合標準的人選堅決不能用。
3.學校盡可能地擠出經費用于增大畢業實驗和實習的投入,同時向有關部門申請增加教育經費。
(三)嚴格畢業設計(論文)評分標準,做到畢業設計成績實事求是
1.對于畢業設計,也應增設考勤環節,并計入平時分。
2.對于英文翻譯,從思想上要給予足夠地重視。建議可以減少對英文文獻的字數要求,從提高翻譯質量的角度多做要求,將英文文獻翻譯工作也納入評分范圍。
3.對于考勤出席率過低、論文質量過差的學生,堅決不能畢業;對于有抄襲現象的學生,視抄襲量多少處以不同級別的處罰。
4.對于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較高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
5.以畢業設計本身論成績,不再考慮是否考研成功需額外照顧等因素,以實際行動打消學生的“小算盤”,真正做到畢業設計成績實事求是。
(四)調整本科期間培養方案,盡可能給畢業設計留出足夠時間
部分高校在本科教學中,以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為藍本,逐步采取“3+1”培養模式,即前三年主要進行專業課程學習,最后一年集中進行畢業設計與畢業實習(有的學校沒有畢業實習)。這給我們解決畢業設計時間問題提供了思路:對于專業課比較多的工科專業,可以調整培養方案中專業課時間,將一至六學期的課程安排地更為緊湊一些,第七學期少安排課程甚至不再安排課程,以給畢業設計爭取更多的時間。當然,必須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合理地安排畢業設計和考研、復試以及找工作之間的關系。
(五)可以嘗試將部分入職培訓與畢業實踐相結合
2 實測場地選取
通過前期調研,對上海市重要的辦公建筑群的場地設計進行現場勘查與評估其空間形態狀況.選取的原則是多樣性、典型性和代表性.上海的辦公建筑群設計多樣,中心城區和規劃新城區差別很大.首先,作者綜合考慮了城市日照條件、主導風向、建筑規劃設計年代、建筑布局與形態等場地微氣候和場地空間形態兩方面的因素,決定選取上海典型城市辦公建筑群:上海市大連路總部研發集聚區辦公建筑群(楊浦區大連路寶地廣場、國歌廣場辦公建筑群);上海創天地廣場辦公建筑群;浦東區政府、科技館廣場辦公建筑群;上海市長寧區凱橋綠地春秋國旅總部辦公樓作為研究對象.本文是對上海市大連路總部研發集聚區辦公建筑群(楊浦區大連路寶地廣場、國歌廣場辦公建筑群)外部空間形態與城市微氣候實測.
實測案例:國歌廣場實測場地位于上海市大連路總部研發集聚區中間地塊,上海市大連路總部研發集聚區辦公建筑群一國歌廣場(經度121.510E,緯度31.260N).場地西側為西門子總部辦公建筑群,北側為在建的保利綠地廣場,實測采用12個小型氣象站測量場地內空氣溫度(TMP)、相對濕度(HMD)、風速(WNS)、風向(WND)和太陽輻射強度(SRD)等各項參數。
3 實測時間及天氣狀況
夏季實測時間為2015年7月14日、7月15日和8月2日3d,地點為大連路辦公建筑群國歌廣場,測試儀器為、'Vatchdog小型氣象站12臺.每日實測時間為8:0020:00;大連路辦公建筑群實測當天,上海虹橋氣象天氣狀況為,見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