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2:5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投資收益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成本法有簡單成本法和復雜成本法之分,其區分標志在于確認投資收益時是否考慮清算股利問題。所謂清算股利,是指以資本發放的股利,其實質是投資的收回,因此,清算股利只能沖減投資成本,不能確認為投資收益。制度和準則要求,投資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僅限于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這正是復雜成本法下確認投資收益的基本原則。這條原則包括兩層含義,其一,當被投資單位累積分派的現金股利未超過其累積實現的凈利潤時,投資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為累積分得的現金股利;其二,當被投資單位累積分派的現金股利超過其累積實現的凈利潤時,投資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只能是應享有的累積凈利潤,超出部分視為清算股利,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在具體應用這項原則時,由于我國目前實務中企業當期實現的凈利潤通常是在下一個會計期間才進行利潤分配,也就是凈利潤與現金股利正好相隔一個會計期間,因此,持續經營的企業可能會面臨清算股利轉回等特殊問題,以下分投資年度和投資以后年度兩種情況予以說明。
二、投資年度的會計處理
(一)被投資單位分派的現金股利來自于投資前實現的凈利潤
在通常情況下,投資企業投資當年分得的現金股利,是由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前實現的凈利潤分配而來的,因此不能確認為投資收益,而應視為清算股利,沖減投資成本。
例1:A公司2001年3月1日出資1500000元購入8公司10%股權,擬長期持有。B公司2001年4月10日宣告分派2000年現金股利100000元。
該例中,由于B公司分派的現金股利是接受A公司投資前所實現的凈利潤,因此A公司應將分得的現金股利10000元(100000×10%)全部視為投資成本的收回,即清算股利,沖減投資成本。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1)2001年3月1日
借:長期股權投資——B1500000
貸:銀行存款1500000
(2)4月10日
借:應收股利1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B10000
(二)被投資單位分派的現金股利同時涉及投資前和投資后實現的凈利潤
當被投資單位在投資年度實施中期分配時,所分配的現金股利可能同時涉及接受投資前和接受投資后實現的凈利潤。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企業應當將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的應享有的收益與所分得的現金股利進行比較,根據投資收益的確認原則,如果應享有的收益小于所分得的現金股利,只能將應享有的收益確認為投資收益,差額部分視為清算股利,沖減投資成本;如果應享有的收益大于所分得的現金股利,直接將所分得的現金股利確認為投資收益。
例2:承例1,B公司繼4月10日宣告分派2000年現金股利100000元之后,同年7月10日又宣告分派2001年上半年現金股利150000元。假定B公司2001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50000元,其中:1~2月份凈利潤60000元,3~6月份凈利潤90000元。
該例中,B公司7月10日分派的現金股利,同時涉及2001年3月1日接受A公司投資之前和接受投資后所實現的凈利潤。由于A公司實際分得的現金股利為15000元(150000×10%),而應享有的收益僅為9000元(900001×10%),因此,超出的6000元應作為清算股利,沖減投資成本。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股利15000
貸:投資收益9000
長期股權投資——B6000
在例2中,如果A公司無法分清B公司接受投資前和投資后所實現的凈利潤,應根據公式計算應享有的收益和應沖減投資成本的金額。
應享有的收益=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持股比例×(持有月份)/(凈利潤涵蓋月份)
=150000×10%×4/6=10000(元)
應沖減的投資成本=被投資單位分派的現金股利×持股比例-應享有的投資收益
=150000×10%-10000=5000(元)
A公司編制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股利15000
貸:投資收益10000
長期股權投資——B5000
例3:承例2,假定B公司2001年7月10日宣告分派2001年上半年現金股利60000元,其他條件不變。
顯然,由于A公司應享有的收益為9000元(90000×10%),而實際分得的現金股利只有6000元(60000×10%),因此,只能確認投資收益6000元。A公司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收股利6000
貸:投資收益6000
三、投資以后年度的會計處理
在投資以后年度,投資企業應關注累計分得的現金股利和累計應享有的收益,所確認的投資收益僅限于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企業當年實現的凈利潤通常于下年分配現金股利,因此,計算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的凈利潤的會計期間應為接受投資后至上年末,而計算被投資單位累積分派的現金股利的會計期間則為接受投資后至本年末。
(一)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的凈利潤小于累積分派的現金股利
例4:承例2,假定B公司2001年7~12月份實現凈利潤250000元,即,2001年全年實現凈利潤400000元。2002年4月15日宣告分派2001年現金股利450000元,扣除2001年7月10日已宣告分派的150000元現金股利后,實際分派300000元現金股利。則,
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后至上年末止累積實現凈利潤(X)
=90000250000=340000(元)
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后至本年末止累積分派現金股利(Y)
=100000150000300000=550000(元)
由于X<Y,因此,所確認的投資收益只能以X為基礎,具體可按以下公式計算應沖減的投資成本和應確認的投資收益:
應沖減的投資成本=[Y-X]×持股比例-以前年度已沖減的投資成本
=[550000-340000]×10%-(100006000)=5000(元)(注:“以前年度已沖減的投資成本”中,10000元和6000元分別為2001年4月10日和7月10日所確認的清算股利。)
應確認的投資收益=被投資單位分派的現金股利×持股比例-應沖減的投資成本
=300000×10%-5000=25000(元)
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股利30000
貸:投資收益25000
長期股權投資——B5000
(二)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的凈利潤等于累積分派的現金股利
例5:承例4,假定B公司2002年實現凈利潤560000元,2003年4月5日宣告分派2002年現金股利350000元。則:
X=90000250000560000=900000(元)
Y=100000150000300000350000=900000(元)
由于X=Y,也就是說,B公司將接受A公司投資后所實現的凈利潤900000元全部予以分配,在這種情況下,A公司應將分得的現金股利全部確認為投資收益。仍將前述公式計算應沖減的投資成本和應確認的投資收益。
應沖減的投資成本=[900000-900000]×10%-(1000060005000)=-21000(元)(注:“應沖減投資成本”為負值的含義是轉回以前年度的清算股利,即,以前年度所確認的清算股利被所實現的凈利潤所彌補。)
應確認的投資收益=350000×10%-(-21000)=56000(元)
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股利35000
長期股權投資——B21000
貸:投資收益56000
(三)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的凈利潤大于積分派的現金股利
例6:承例5,假定B公司2002年實現凈利潤600000元,其他條件不變。則:
X=90000250000=940000(元)
Y=100000150000300000350000=900000(元)
由于X>Y,因此,A公司所確認的投資收益應以Y為基礎,實際分得的現金股利應全部確認為投資收益。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再按前述公式計算應沖減的投資成本和應確認的投資收益,否則,會將未分配的凈利潤確認為投資收益。具體而言,應將當年分得的現金股利確認為投資收益,同時將以前年度已確認的清算股利也轉為本年的投資收益。即:
應確認的投資收益=被投資單位分派的現金股利×持股比例+以前年度已沖減的投資成本
=350000×10%+(10000+6000+5000)=56000(元)
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股利35000
一新加坡利用外匯儲備的模式分析
(一)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是法定的外匯儲備管理機構
根據1970年頒布的《金融管理局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簡稱MAS,1971年依法成立)的一項重要職能就是管理官方外匯儲備。1981年之前,MAS主要圍繞匯率政策來管理外匯儲備。其后,隨著外匯儲備日漸充裕,新加坡政府決定將外匯儲備進行分檔管理:一部分繼續由金融管理局直接管理,目的在于滿足匯率管理流動性的需要;另一部分則投資于長期外匯資產,目標是追求更高的收益。
為了實現兩者的分離,根據《公司法》,新加坡在1981年5月設立了專門管理外匯儲備投資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簡稱GIC)。其目標,一是提高新加坡政府外匯儲備的收益;二是提高外匯儲備投資和運用的透明度及可監督性;三是參與國際金融市場活動,獲取重要的國際金融資訊;四是培養訓練金融專業人才,提升新加坡金融產業的國際競爭能力。
GIC下設三家子公司。一是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是GIC最大的業務部門,投資領域包括股票、固定收益證券和貨幣市場工具。二是新加坡政府房地產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主要職責是投資于新加坡之外的房地產以及房地產相關資產。三是新加坡政府特殊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目前管理著一個包括風險資本、私人證券基金在內的分散化全球投資組合。此外,該公司也有選擇的對私人公司進行直接投資。第一家公司的經營目標主要滿足盈利性目標,同時滿足流動性要求,后兩家公司的經營目標都是追求長期的投資回報。目前,GIC所管理的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大約占新加坡外匯儲備總額的80%。
(二)部分外匯儲備委托淡馬錫海外投資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國內一直存在一種較為流行的看法,即建立淡馬錫控股公司的目的是管理新加坡的外匯儲備。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淡馬錫控股公司的成立早于GIC,它是1974年由新加坡財政部全資組建,接受政府的財政盈余(但不是外匯儲備)進行投資的公司,它是工商業公司,而GIC是資產管理公司。淡馬錫從354億新元的初始資產,發展到1640億新元的規模,新加坡政府并無任何追加投資。為了實現外匯儲備滿足國家發展目標和戰略意圖,20世紀90年代新加坡政府將部分外匯委托給淡馬錫投資,淡馬錫利用這些外匯儲備和自有外匯在海外投資。
二我國利用外匯儲備方式的探討
通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除了中央銀行直接管理外匯儲備以滿足流動性需求之外,還有如下三種模式:一是成立專業資產管理機構實現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流動性;二是委托給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投資公司管理;三是扶持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在發展壯大企業的同時減輕外匯儲備壓力。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借鑒新加坡以及其他國家的經驗,可以考慮綜合利用如下模式。
(一)積極扶持外匯投資公司
盡管外匯投資公司入股黑石初戰失利,但我們不可因噎廢食,而應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以便今后健康發展。今后應積極培養國際化金融人才,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加強制度建設,明確公司的法律地位。
(二)充分發揮現有金融機構對外投資的作用
我國一些金融機構在長期的對外合作交流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并具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和經營網絡,我們應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加強它們“走出去”的金融業務。這些金融機構應當積極參股國外金融機構,給我國企業對外投資提供中長期貸款,從而實現國家戰略意圖。這種運作模式客觀上需要雄厚的資本金,因而有關部門應支持其增資擴股,可以參考匯金公司注資商業銀行的模式,但筆者認為在新的結匯模式下,新股東應以擁有外匯的企業和個人為主。
一些具備實力和條件的國內銀行應該積極向國際大銀行的方向前進。跨國并購自然是一條改變國內銀行業務構成和收入來源過于單一的現狀、從而進入國際金融市場的更加快捷便利的途徑。但考慮到我國銀行業的資金實力以及跨國經營經驗不足等問題,近期比較穩妥的方案是對外資金融機構進行少量參股,以獲得一個董事席位,從而學習外資金融機構的具體運作。這一做法有兩個好處:一是降低了金融機構文化整合上的難度,二是可以向國外金融機構學習運作經驗,并且得到股價上升的好處。
(三)對企業“走出去”給予必要的金融支持
淡馬錫是作為企業“走出去”的,其運作模式可供我國企業參考。外匯投資公司以及國內金融機構應對具有實力的企業給予必要的外匯支持,對企業“走出去”發揮促進作用。事實上,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在“走出去”方面都有專門的金融支持機構,美國海外私人投資公司、德國投資與開發公司和日本國際協力銀行都扮演了這種角色。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我們今后也可以考慮成立支持“走出去”的專門金融機構。
(四)設立海外產業投資基金
產業投資基金是國際資本市場上的重要投資模式,為了充分利用國際市場和海外資源,我們應當考慮成立海外產業投資基金。資金可以來自于外匯投資公司、金融機構、社保機構,以及經常項目外匯收入較多的企業以及個人。由于我們缺乏海外產業投資基金運作經驗,起初可以考慮以合資的方式進行。產業基金的投資方向應該體現國家發展的戰略意圖,滿足國內產業升級的需要。
(五)擴大國外先進技術進口,近期治標、遠期治本
長期以來我國執行“市場換技術”的外資政策,但二十多年的經驗表明這一政策在不同行業有得有失,有些領域我們失去了市場但沒有換得關鍵和核心技術,而且直接導致了我國貿易順差快速增長。一方面它增加了我國的出口,如果按“屬民”原則計算的話外商直接投資企業的出口不應計入我國出口;另一方面,它減少了我國的進口,外商直接投資企業對我國企業的銷售按“屬民”原則應算我國的進口,但按“屬地”原則就算國內貿易,二者相結合導致我國貿易順差急劇上升,外匯儲備水漲船高。因而有必要通過擴大進口國外先進技術,緩解高額外匯儲備壓力;如果能像日本和韓國一樣積極消化和吸收新技術,長期則可實現產業升級,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減輕經濟增長對外資的依賴程度,從而實現標本兼治。
三利用外匯儲備對外投資應注意的問題
(一)首先要測算出適度外匯儲備規模,保證其基本功能韓國在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之一是,當時并不是由于支付能力出現問題,而是出現了流動性危機。因而一定要測算出適度儲備規模,只有超過這個規模的部分才可以用于中長期投資。為此,我們需要滿足進口、償債、外商直接投資企業收益匯回、企業海外投資和QDII、外匯市場干預等用匯規模。在考慮外匯儲備增值的時候,千萬不能忽略了它的基本功能,而且要警惕世界經濟形勢逆轉的可能。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事件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事實,全球流動性過剩幾乎可以在瞬間轉化為流動性不足,危機發生后,歐美日等國的央行無不投入巨資以解決流動性不足問題。外匯儲備管理同樣面臨類似問題。
(二)應當參與國外公司的經營管理,不做純粹的“資本家”
外匯投資公司入股黑石被套本身無可厚非,問題在于外匯投資公司購買的是沒有表決權的股份,這成了純粹的“資本家”。我們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目的之一是學習先進金融知識、了解市場最新動態、提升國家金融競爭能力,在沒有表決權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實現這一目的。因而,今后我們參股國外公司至少要謀求一個董事的席位,直接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從而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同時更為直接地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企業管理經驗。
(三)謹防對外投資“出口轉內銷”,嚴禁二次結匯
外匯投資公司以美元入股黑石,如果黑石再用這筆美元換成人民幣收購或參股國內企業的話,這就構成了二次結匯,二次結匯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據報道,2007年9月10日黑石和中國化工集團共同宣布,黑石將向中國化工的全資子公司藍星集團進行戰略投資,計劃注資6億美元認購藍星集團20%的股份。如果認購成功,二次結匯必然發生。事實上,只要我們對外投資的企業對我國直接投資,這一現象是無法避免的,只是影響程度的不同。這樣的外匯投資顯然不僅不能減輕央行壓力,反而使其操作更加被動,流動性過剩也將愈演愈烈。針對這一新情況,有關決策部門應盡快出臺相關管理辦法。
(四)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先參股后并購
國際投資理論和經驗表明,由于對東道國市場、法律以及人文環境不熟悉,同時考慮到當地民眾的抵觸情緒,跨國投資首先采取購買部分股份、合資或合作經營的模式,時機成熟之后再采取控股或獨資模式。目前我們跨國投資應以參股為主,不宜大規模并購。跨國并購的“七七定律”指出,70%的跨國并購沒有實現預期的商業目的,其中70%的并購失敗于并購后的文化整合,文化差異越大失敗的可能性越大。據麥肯錫的研究,在過去20年全球大型的企業兼并案中,取得預期效果的比例低于50%,具體到中國,有67%的海外收購不成功。因而,目前我們應該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而不應操之過急。
(五)加強研究,提高把握投資機會的能力
目前全球石油、大宗商品以及股票處于高價位,因而我們在時機的選擇上也需三思而行。目前應當加強對世界經濟與金融周期的研究,以便把握好投資機會。以淡馬錫為例,公司在1993~2003年間的投資回報率只有3%,基于對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研究,淡馬錫2002年調整了發展策略,該公司把自己的發展與亞洲其他高速發展地區的經濟捆綁起來,從而實現了新的飛躍。由此可見,優秀的研究是投資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本法核算。2006年2月,財政部對《企業會計準則——投資》再次進行了修訂,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的規定,下列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成本法核算:(1)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2)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在新準則下,初始投資或追加投資時,按照初始投資或追加投資時的初始投資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投資企業按應享有的部分,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但投資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僅限于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沖減投資的賬面價值。
二、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的處理
在具體處理時,可按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與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之差額,求得應沖減或轉回的初始投資成本,再根據“借貸平相等”原理,確認投資企業應享有的投資收益。根據“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與“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的關系,分以下三種情況作具體探析:
1.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大于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以下簡稱“情況一”)
按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
轉貼于()與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之差額,求得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等于應收股利與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之差。
2.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小于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以下簡稱“情況二”)
按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與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之差額,求得應轉回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但轉回數應以原沖減數為限。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等于應收股利與實際轉回的初始投資成本之和。
3.本年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等于上年投資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以下簡稱“情況三”)
此種情況下,既不沖減初始投資成本,也不轉回已經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投資收益等于應收股利。實例:乙企業2000年7月1日以銀行存款購入東方公司10%的股份,并準備長期持有,實際投資成本為25萬元。東方公司當年實現的凈利潤于下年度2月宣告發放現金股利。2000年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30萬元,2001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20萬元;2001年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40萬元,2002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36萬元;2002年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35萬元,2003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盡在()
利35萬元;2003年東方公司虧損5萬元,2004年2月宣告分派現金股利5萬元;2004年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50萬元,2005年2月宣告分派35萬元。
(1)2000年7月1日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2500000
貸:銀行存款2500000
(2)2001年2月東方公司宣告發放2000年度的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2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5000
投資收益15000
分析:本年東方公司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為20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東方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為15萬元(30×6÷12),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一。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0.5萬元(20-15)×10%,根據借貸平衡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1.5萬元(20×10%-0.5)。
2002年2月東方公司宣告發放2001年度的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36000
長期股權投資4000
貸:投資收益40000
分析:本年東方公司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為36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為40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二。應轉回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0.4萬元[(40-36)×10%],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4萬元(36×10%+0.4)。
2003年2月東方公司宣告發放2002年度的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35000
貸:投資收益35000
分析:本年東方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為35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東方公司實現凈利潤為35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三。既不沖減初始投資成本,也不轉回已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應確認投資收益為3.5萬元(35×10%)。
2004年2月東方公司宣告發放2003年度的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5000
[]
投資收益5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10000
分析:本年東方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為50萬元,上年A企業投資持有月份中東方公司虧損5萬元,可見,此經濟業務類型屬情況一。應沖減的初始投資成本為1萬元[(5+5)×10%],根據借貸相等原理,應沖減投資收益為0.5萬元(5×10%-1)。
2005年2月C公司宣告發放2004年度的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35000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股權分置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已經解決了不同股權的流通問題,實現了所有股權全流通。所有股權全流通標志著長期困擾上市公司經營發展的制度問題得到了比較徹底地解決,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得到了完善,上市公司的經營發展更能體現全體股東的意志。在這樣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在證券市場上的交易價格基本上能夠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發展能力,而且也反映出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發展能力的評價。
反映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和發展能力的因素和指標有很多,這就要求投資者在選擇上市公司進行證券投資的時候,需要了解并掌握這些因素和指標,并且知道這些因素和指標對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和發展能力的影響程度。本文根據上海證券市場的實際數據,參照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對影響上市公司交易價格的各種因素做了比較全面和系統的實證研究,主要是從行業的選擇、會計指標和市場表現指標的角度進行研究,希望能夠找到影響上市公司交易價格的主要因素以及這些因素的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
行業的劃分和影響因素的設定
(一)行業的劃分
本文采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分類方法對所有上市公司進行行業分類。據此,所有上市公司可以分成13個大類,其中制造業又分成10個小類。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有886只,它們分布在上述13個行業里,分別為:農林牧漁業24只,采掘業17只,制造業496只,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42只,建筑業22只,交通運輸倉儲業47只,信息技術業55只,批發和零售貿易業65只,金融保險業9只,房地產業33只,社會服務業24只,傳播與文化產業8只,綜合類44只。
(二)基本假設和主要研究指標
基本假設:能夠引起股票價格上漲的研究指標與其股票的平均投資收益正相關,相反則負相關;能夠引起股票價格波動的研究指標與其股票的投資風險正相關,相反則負相關。
公司規模。為了能夠反映股票的實際市場狀況,用可以流通的股數來反映公司規模,通常用流通股數的自然對數來表示公司規模。從理論上講,規模大的公司生產經營比較穩定,市場競爭能力較強,公司抗拒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強,公司的經營風險較規模小的公司來說要低;在市場表現上,公司的市盈率普遍較低,股票價格的波動較小,但公司規模的大小并不影響其股票的上漲或下跌。
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是反映公司財務狀況的一項指標,公司的資產負債比率越高,公司所面臨的財務困境成本和破產成本越高。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越高,經營風險越大,公司股票價格的波動則越大,但對公司收益的影響關系比較復雜,不能僅憑借指標的高低進行判斷,通常該指標不影響股票的上漲或下跌。
流動比率。公司流動比率越高,反映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企業的財務風險越低,也就表明企業的經營風險越低,但該指標并不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對公司股票價格的影響較小。
總資產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可以用來反映公司的經營能力和成長性。總資產增長率指標越高,反映公司獲利能力越強,公司的經營發展狀況比較良好,公司經營狀況的改善能很好地抵御市場風險,通常能夠引起股票價格的上漲,但由于公司的高速增長也使其所面臨的經營風險較增長率低的公司要高,使其股價的波動程度也較高。
主營收入增長率。該指標是反映公司主要業務收入的變動情況,該指標越高,說明該公司主營業務發展良好,公司產品的市場需求非常高。同時,也反映出公司產品的市場定價能力比較強,公司在該產品市場的地位和競爭力比較高,因此公司主營收入的高速增長也會使其股票價格上漲,但其所面臨的經營風險也隨之增大,引起股票價格波動程度增大。
一、房地產開發成本控制的內容
房價是受成本影響的,成本低,房價可以適當降低,通過相對較低的銷售價,銷量將大幅上升,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利潤的大幅提升。“所以除了提供適銷對路的房源外,房地產項目成本控制是房地產開發項目管理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成本控制的內容包括項目策劃階段、項目設計階段、發包施工階段、項目銷售階段、技術創新與工藝調整階段。
(1)項目策劃階段
這一階段成本控制的內容是尋找項目、市場調查和投資評估。
(2)項目設計階段
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是項目建設全過程成本管理的重點,因此開發商應該注意此階段的成本控制。
(3)發包、施工階段房地產項目
發包包括項目總發包、建安工程及設備材料采購發包。項目發包階段的成本控制是項目建設全過程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房地產項目采用合同價款的方式較多,合同價款一般以國家或地方統一規定的預算定額、材料預算定額和取費標準為依據。承包方根據開發商提供的工程范圍和施工圖紙做出工程報價,最終工程費用按實際完成的質量數量進行結算。
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工作主要包括:
①編制成本計劃和工作流程圖,落實管理人員各自的職能任務。
②熟悉設計圖紙和設計要求,將工程費用變化大的部分和環境,作為重點控制對象。
③對經濟技術變更進行經濟技術比較,并進行預測和分析,嚴格控制設計變更。
④詳細進行工程計量,復合工程付款賬單,嚴格經費簽證。
⑤做好工程施工記錄,保存好各種文件圖紙特別是施工變更圖紙,為處理可能發生的索賠提供依據。
⑥定期進行工程費用超支分析,提出控制工程成本突破預算的方案和措施。
⑦及時掌握國家、省、市有關部門的各種定額和收費標準的變化。
⑧注重合同簽定。修改和補充工作著重考慮對項目成本的影響。
(4)項目銷售階段
這一階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銷售費用。一般情況下,房地產銷售費用為房地產銷售價格的2-4%,費用數額大,對房地產開發利潤的高低有直接影響。
(5)技術創新與工藝調整階段
在工程施工中,進行技術創新和可持續創新,包括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三新”的運用,對于企業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非常重要。
二、我國房地產企業成本管理落后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一)我國房地產企業成本管理落后的原因
第一,房地產企業普遍都是“重開發,輕成本”。
第二,忽視了事前的成本控制
目前許多房地產企業對事前管理抓的力度還不夠,其重心大多還是在事中和事后。
第三,多數房地產企業在成本管理中的執行力度不夠。
再好的成本管理,如果沒有好的執行力將毫無意義。一些房地產企業雖然也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成本管理制度,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卻是形同虛設。
第四,部分房地產企業的管理者的素質不高。
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缺乏主觀能動性,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房地產企業已經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主體,但有些房地產企業的管理者并不能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不能及時樹立市場競爭的觀念,缺乏創新,這也是造成目前有許多房地產企業成本管理相對落后的原因。
第五,沒有實行全面成本控制。
目前有許多的房地產企業沒有實行“全員、全過程、全要素和全方位”的全面成本管理。有些房地產企業認為既然成本管理的重點在設計階段,其他階段的成本不管理也影響不大;有些房地產企業認為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部門的事情,與企業的普通員工扯不上關系;有些房地產企業認為成本構成中最重要的是材料和設備,所以其他的成本費用就無關緊要;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任何微小的成本、任何的成本要素都應該納入成本管理的范圍,同時企業的成本是由于企業全體員工的活動而產生的,所以全面成本管理是房地產企業現代成本控制的核心。
(二)我國房地產開發成本控制的措施
我們看到目前我國房地產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有不少的欠缺,對房地產以后的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辦法和措施。
1、成本控制總體上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成本控制控制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目標
成本目標不是孤立的,它只有與質量目標、進度目標、效率、工作量要求、資源消耗等相結合綜合考慮才能有價值。不能一味強調成本控制而忽視了其他目標的實現,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成本控制必須與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合同控制同步進行。
第二,成本控制要全面。
房地產項目的成本控制是貫穿于整個房地產開發實施過程,包括整個房地產開發建設及銷售過程中的所有費用。在成本控制中,要對房地產項目結構內的所有子項目或單項工程的費用實施控制,防止只重視主體工程項目成本,而忽視其他項目的成本控制;要對具體的房地產項目費用組成實施控制,防止只控制建筑安裝成本,而忽視設備和器具費用的控制;要對所有合同的付款進行控制;要對成本數量進行控制,對費用發生的時間進行控制,以滿足資金使用計劃的要求。
2、設計是成本控制的關鍵
從國內外實踐和數據來看,影響開發成本的是約占開發項目建設周期四分之一的設計前期階段,在初步設計階段影響成本的可能性為75-95%,在方案設計階段影響成本的可能性為35-75%,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影響成本的可能性為5-35%。由此我認為成本控制的關鍵在設計。
第一,開發商要有自己的設計思路,并在各個設計階段的審查中嚴格把關。一個產品要體現出本企業所要達到的目的,而不能只是由設計單位設計出來后再審核,這樣開發商的思路將受到牽制,很難實現開發商自己的目的。因此,設計階段應該遵循的途徑是開發商的構思--研討--咨詢--決策,只有這樣才能使產品適應市場或者可以說是創造市場。
第二,抓好設計中的新技術應用以滿足創作需求。經濟在發展,生活水平在提高,需求在變化。如何滿足這種變化的需求并創造新的需求,是房地產產品設計的要求和出發點。在設計過程中研究,掌握并應用新技術新產品提高科技含量,以滿足市場需要,創造新的需要和創造新的市場,唯其如此才能贏得顧客和市場。不過,那些過分豪華、超前的新技術或者與產品定位不協調的新技術應用不是開發商應追求的目標。
第三,嚴格控制設計中裝飾性設計。一些沒有必要的異形結構,裝飾性柱和梁及外架等,其費用往往很高,施工難度也大,對工期也造成影響,應進行嚴格控制,對確有必要的也應有一個投入與效益的分析和預測。
第四,優選設計單位。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設計力量不僅體現在建筑學結構力學及各專業設計的水平,還要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更要有設計經驗甚至是施工經驗。在設計委托是要選擇優秀的設計單位,不能因節約設計費用或其他原因而選擇小的設計單位,決不可因小失大,設計出一些殘次品甚至垃圾。
3、采購是成本控制的重點
這里的采購是指完成項目開發意圖,從開發商外部來獲取貨物或服務所需的過程,包括開發項目建安工程、材料設備、各類中介服務(如勘察,設計,銷售等)及咨詢等業務的發包或委托。很多都不是由開發商直接去控制成本。作好采購這個成本控制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抓好招標工作。在招標過程中首先要發揮各專業部門的作用和積極性,這樣就要求專業主管部門必須設有專業業務能力強,事業心強的人員。
第二,組織好合同簽定。合同是責任雙方責任義務及解決問題的基本依據,合同簽定好壞直接決定開發項目的進展與效益。合同條款應盡量的全面和細致,在合同履行過程中要對容易發生爭議或出現問題的事項在合同中應規定定性定量的解決方法,不能用模糊用詞,合同條款必須只有一種解釋,以免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扯皮,耽誤工程進展,使目標成本失控。
4、實施成本控制的動態管理
在完成了項目設計、采購之后,成本控制那就是開發過程中各階段目標成本的實現問題,主要是一個跟蹤分析、動態管理,這里以施工過程中較多發生的工程變更管理為例說明動態管理。
工程變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屬于完善設計中的不足而形成的變更,第二類是開發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原有設想、看法的變化而形成的變更,第三類是屬于現場施工管理協調而形成的變更。明確了這三類工程變更的原因,工程變更的成本控制就可以“對癥下藥”。
對于第一類的成本動態控制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首先在規劃設計階段,要把本項目的作法、要達到的效果、設計人員對市場的研究、市場的亮點等內容一并體現在規劃方案中。二是在單體設計及施工圖設計中要由工程技術人員與設計院設計人員緊密溝通,將強制性的設計要求、技術規范、配套系統、質量標準、新材料等在設計過程中予以充分論證,最大限度的減少各專業之間的設計矛盾和控制復雜工藝。三是認真進行圖紙會審,會審不能流于形式。上述三個方面看起來是開工前的一個設計的動態控制,其實更是一個成本的動態控制,如果設計定位準確、各專業協調、則會大大減少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的變更洽商,成本自然容易控制。
截止2012年底彩超室共有工作人員29人,超聲儀器13臺,原值共計2056萬元,按6年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已提完折舊仍在用3臺,一年內即將提完折舊2臺,當年收入占全部檢查收入的13%。彩超室現有設備在數量和質量上越來越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部分診療項目的預約已排到3天后,為解決彩超室患者人數多、等待時間長的問題,擬于2013年購進3臺新設備。
2.研究方法
結合三甲醫院評審和本院成本核算工作,探索使用投資回收期法與本量利分析法進行經濟效益分析。
二、應用與分析
從成本核算系統中調取2012年、2013年相關數據,所有數值由303個成本類別和74個收入類別以彩超室為單位歸集而來。按照《醫院財務制度》的要求,科室間接成本按分步結轉法實行行政后勤、醫輔、醫技、臨床四級分攤。由于我院成本核算暫實行到院、科二級,沒有做到單機、單項目,因此所取數值以科室為單位實行總量計算。
1.收入
成本核算系統按照收入與服務方式的關系,將收入劃分為醫療收入、藥品收入和其他收入三大類,彩超室為執行科室,其收入主要來自檢查費和部分材料費。
2.成本
成本核算系統按成本形態自動歸集各責任中心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指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成本總額不隨業務量變動而發生增減的成本,主要有工資、房屋、設備成本等;變動成本指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成本總額隨著業務量的變動而成正比例變動的成本,主要有獎金、藥品、材料和流水成本等。人力成本。指醫院支付給職工的工資、津貼、獎金和其他工資性支出以及職工福利費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等本科產生的直接成本和分攤過來的間接成本。材料成本及藥品成本。指醫療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醫療耗材、輔材料和藥品、燃料的原價、運輸、裝卸等本科產生的直接成本和分攤過來的間接成本。房屋成本。指房屋折舊、維修修繕類本科產生的直接成本和分攤過來的間接成本。設備成本。指醫療設備折舊、租賃費、修理修繕費和低值易耗品的攤銷等本科產生的直接成本和分攤過來的間接成本。流水成本。指醫院為開展醫療活動和管理組織醫療而支付的辦公費、取暖費、水電費、醫療廢物處置費、醫療風險基金和差旅費等本科產生的直接成本和分攤過來的間接成本。
3.應用
3.1投資回收期分析
投資回收期法是根據收回投資總額所需時間長短進行投資決策的方法,投資回收期越短,說明該設備經濟效益越好。反之預測出年現金凈流量(年現金流入量減去年現金流出量后的差額)和使用年限,我們也可對投資總額進行初步匡定。(1)年現金凈流量:根據基礎數據來推算;(2)使用年限:根據投資回收期一般不超過投資年限的一半的常識,加上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公布的資料(醫用設備的發展速度基本上是每三年更新換代一次),我們采用回收期3年來分析,如表1。此次分析只考慮資金的風險價值,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對設備購置前期的價格選購范圍進行財務指導。據此通過招標購進的3臺超聲設備原值共計628萬元,稍高于預計投資額。以2013年預計總凈現金流量204萬元推算,投資回收期為3.1年,根據相關研究和評價體系認為,2年<投資回收期≤4年說明此次彩超室購進設備的經濟效益較好。
3.2本量利分析法又稱“保本分析”
即指通過成本、業務量、結余三者之間的依存關系來分析醫療設備的盈虧情況,從而對管理者的經營活動進行指導,是建立在一定假設的基礎上。
4.分析
彩超室隨著檢查人次的增長,收入呈正比例增加。但2013年收入占全部檢查收入的比重卻下降,說明更多其它先進的檢查儀器投入使用,患者的就診需求也越來越高,同時成本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各年工作量與業務收入分別高出盈虧臨界點62%、51%,從安全邊際的角度來看,這兩年的經營是很安全的,況且2013年截止年底還有2個月時間,結余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但單位變動成本的增幅遠遠大于單位均次收入的增幅。彩超室截止至2013年10月各項治療項目均已完成全年盈虧臨界點目標。彩超普通檢查因均次收費不高,在數量和收入上占全科比重很大;心臟超聲等檢查均次收費高,雖然量少但收入在全科的比重卻不低;在粗算的綜合貢獻毛益88%的基礎上,單項收費越高,給本科貢獻的均次毛益也越多。
三、討論
通過對彩超室2012年數據分析,我們發現當單位均次收入單獨提高1%,年結余將增加1.7%;當工作量單獨提高1%,年結余將增加1.6%;當固定成本單獨降低1%,年結余將增加0.6%;當單位變動成本單獨降低1%,年結余將增加0.14%。由此看來,要想獲得較高的收益,就必須努力提高收入或降低成本。
(1)收入的提高主要為收費價格和工作量的提高,由于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收費不能隨便調整,我們只有依賴增加工作量,尤其是增加收費價格高的工作量,可以嘗試開展新技術、新方法,也可充分發揮醫療集團的優勢,擴大用戶規模;更可適當延長開機時間和加強對醫務人員的培訓以縮減檢查人均用時,提高設備利用率。
(2)降低成本。彩超室成本中固定成本占絕大部分,首先要確保工資的合理支出;其次要盡力壓縮維修費用;再次要加強對新增設備的科學論證,縮短投資回收期。對變動成本要加強成本控制,努力降低物資消耗和流水費用。在實際工作中,各因素變動對結余產生的影響是相互關聯的,如2013年彩超室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3%,結余同比卻下降6%,原因是成本同比增長了15%,超過收入的增長率。因此我們必須真正建立起醫療設備成本效益的觀念,通過各種方式調動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各個部門各負其責,各盡其職,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多方共同努力促進設備效益最大化。但無論采取何種增效措施,都不能加重患者的負擔,違背醫療的宗旨。
1.乙企業債務重組的相關會計處理。
借:應付賬款——甲企業 15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 140000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 10000
2.乙企業處置股票的相關會計處理。
借:投資收益 13630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8500
貸: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 21000
銀行存學術參考網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服務lunwen. 1KEJI AN. COM,歡迎您的光臨款 1130
3.甲企業的會計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 140000
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 10000
貸:應收賬款——乙企業 150000
二、將股票手續費抵減營業外收入
1.乙企業債務重組的相關會計處理。
借:應付賬款——甲企業 15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 140000
銀行存款 1130
營業外收入 8870
2.乙企業處置股票的相關會計處理。
借:投資收益 12500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8500
貸: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 21000
3.甲企業的會計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 140000
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 10000
貸:應收賬款——乙企業 150000
從以上兩種處理方式不難發現,不管是用股票手續費抵減營業外收入還是投資收益,甲企業的會計處理都是相同的。但是,對于乙企業,因兩種處理方式不同,帶來營業外收入和投資收益不同,筆者認為會有以下三個弊端:
一是調節利潤表中的營業利潤和營業外利潤的分布。在利潤表編制時,投資收益是放在營業利潤中的,而營業外收入則直接進入利潤總額。投資者在投資選擇時往往會選擇營業利潤比較大的,因為它代表企業經營業務的能力與同行業相比比較強,因此,可能存在誤導投資者投資的可能。
二是調節現金流量表。在編制現金流量表時,投資收益是由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而進入現金流量表;而營業外收入只能在補充資料中體現,因此,也存在誤導投資者的嫌疑。
三是調控稅收。根據稅法規定,對于從被投資的聯營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如投資方企業所得稅稅率低于聯營企業,則不退還已繳納的所得稅;如投資方企業的適用稅稅率高于聯營企業的稅率,則投資方企業分回的稅后利潤需按規定補繳企業所得稅。
接上例,如果乙、丙企業是聯營企業,乙從丙處分回的利潤額為30000元,乙企業的適用稅稅率為40%,丙企業的適用稅稅率為25%。
如果股票手續費抵減投資收益,則乙企業的所得稅核算如下:
來源于聯營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投資方分回的利潤額÷(1-聯營企業所得稅稅率)
即:來源于丙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30000-1130)÷(1-25%)=38493.33(元)
乙應納稅所得額=來源于丙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乙適用稅稅率=38493.33×40%=15397.33(元)
稅收扣除額=來源于丙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丙企業所得稅稅率=38493.33×25%=9623.33(元)
乙應補繳所得稅額=乙應納稅所得額一稅收扣除額=15397.33-9623.33=5774(元)
如果股票手續費抵減營業外收入,則乙企業的所得稅核算如下:
來源于丙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乙分回的利潤額÷(1-丙企業所得稅稅率)=30000÷(1-25%)=40000(元)
乙應納稅所得額=來源于丙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乙適用稅稅率=40000×40%=16000(元)
稅收扣除額=來源于丙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丙企業所得稅稅率=40000×25%=10000(元)
乙應補繳學術參考網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服務lunwen. 1KEJI AN. COM,歡迎您的光臨所得稅額=乙應納稅所得額-稅收扣除額=16000-10000=6000(元)
1 引言
房地產投資經濟效益的靜態評價是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評價方法,因其計算簡單、方便,在房地產投資機會研究階段有廣泛的應用。一般地,投資收益率是房地產投資經濟效益的靜態評價的主要指標之一。它通過房地產投資估算得來的,主要參照了投資所在區域目前同類型房地產的收益水平、當地的基礎設施條件、區域的房地產市場狀況以及當地的房地產價格水平。
2 房地產市場的細分
由于房地產市場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投資者只能將房地產市場劃分為具有某種明顯特征的細分市場。市場細分一般從消費者的需求差異性出發,并從差異性中尋找具有共同消費需求的消費群,然后劃分為若干個子市場的行為。市場細分是投資者選擇目標市場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市場細分可以分析每一個細分市場中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市場中房地產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程度。論文參考,房地產市場。凡是消費需求尚未滿足的市場,或者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程度很低的市場,都可以形成有利的投資機會。房地產市場細分的標準可以如下表2.1[1]
表2.1 房地產市場細分
細分標準 細分市場 地理 因素 城市規模 區位地段 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市中心、次中心、城郊、衛星城區 產 品 用 途
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Trusts,以下簡稱“REITs”)是海外成熟證券市場普遍存在的一種專門投資于出租型成熟商業房地產資產的基金型投資產品,其產品投資特性介于傳統股票與債券之間。迄今為止,海外證券交易所已有上千只REITs上市交易。為了滿足投資者多樣化需求,我國正在積極研究REITs產品可行性與方案設計。不過,我國股市投資者歷來有偏好新股或新產品的傳統,新股上市首日眾多投資者趨之若鶩,市場波動劇烈(平均為300%的漲幅);再如,首批上市(1999年)的封閉式基金交易異常活躍,以基金金泰為例,上市首日漲幅達39.6%,換手率達43.68%,在隨后的20個交易日內有6個交易日漲停。在這種背景下,REITs在滬深交易所上市后價格走勢如何變化、投資者對REITs的交易行為如何、REITs產品上市后市場波動如何?需要我們去認真探索。
本文研究目標包括兩方面:其一,對REITs 產品上市后可能市場交易進行分析;其二,考察論證如何有效避免投資者盲目投機,特別是防范首只REITs上市后可能的爆炒情況。為此金融論文,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一)考察海外典型市場REITs上市后的市場運行狀況;
(二)考察我國滬市類似產品的投資者構成及交易行為特點,并重點就1998年基金上市后市場運行狀況進行案例分析;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我們期望提供具有實踐操作意義的政策建議,以幫助REITs產品在我國滬深交易所順利上市交易。
一、境外REITs產品上市交易對市場影響分析
REITs自1960年在美國出現后,先后在英、法、德等發達資本市場涌現,并獲得了迅猛發展。根據GPR(Global Property Research)全球REITs 指數規模統計,全球證券化房地產市值規模從1984年的280億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1400億美元。REITs產品的平均規模由1984年的2.06億美元增長到2007年的24億美元。
在亞洲市場,繼日本在2001年推出REITs后,新加坡、臺灣和香港等較成熟資本市場也相繼推出REITs。其中,在新加坡證券市場中,REITs在過去的三年里從無到有,發展迅速,市值年增長率達到108%,已經占到其證券市場市值的10%,成為亞洲最大的REITs市場論文提綱怎么寫。香港市場也于2005年11月推出了第一只房地產基金——領匯,并籌得218億港元,超額認購達到130倍。
(一)REITs投資收益及對分散市場風險的作用
作為房地產類投資產品,REITs具有不同于其他產品的收益和風險特征。從收益角度看,根據NAREIT(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 EstateInvestment Trusts)對1972——2005年期間各類產品投資收益的統計結果,可以發現, REITs 產品與其他證券產品相比年收益率較高,僅次于小盤股,高于大盤股與債券(見圖1)。根據Bloomberg統計,全球REITs(即富時EPRA/NAREIT 指數)從2001年到2006年的年化報酬率為21.09%、年化標準差為12.57%。在此期間,摩根士丹利
資本國際公司(MSCI)世界指數股票年化報酬率為3.72%、標準差為13.92%;花旗集團全球政府債券指數年化報酬率為4.11%,標準差為2.55%。這意味著在諸多產品中,REITs指數的風險調整后收益(Sharp指數)最高,即REITs產品在相同風險下,回報率最高(見表1)。此外,REITs 平均年配息率達5.27%,不僅高于全球債券(4.57%),更優于全球股票(2.18%)。
圖1 各類產品投資收益比較
資料來源: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
表1 各類別產品夏普比率比較(1970-2006)
年份
類別
夏普比率
1970-1981
1982-1999
2000-2006
商品
0.3984
0.1654
0.3356
REIT指數
0.2577
0.4742
1.392
國際發達股市
0.0841
0.4809
0.0911
美國股市
0.0301
0.7381
-0.0806
美國固定收益市場
-0.1375
0.8193
0.9032
美國長期國債
一、 引 言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力資本在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人力資本投資也成為研究的熱點之一。分工的細化使女性更多的參與到經濟活動中,女性人力資本投資問題逐漸引起學者的關注.學者們對女性人力資本特征、投資現狀、以及女性人力資本的價值實現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人力資本投資存在性別差異,投資主體為了追求利益,會先比較人力資本的投資收益。目前關于人力資本性別投資收益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兩性人力資本哪個投資收益大,哪個更具有投資價值,學術界還存在很大的爭議。本文通過對國內、外學者在人力資本性別投資差異研究的成果的梳理,在分析目前研究現狀的基礎上,做了相關評述,以期對將來學者們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二、 國外學者人力資本投資性別差異的研究情況
著名的古典學派代表亞當·斯密認為人力資本投資可以由私人出于追求利益的投資行為完成。他建議由國家“推動、鼓勵甚至強制全體國民接受教育”。即傳統的古典經濟學在研究人力資本投資問題時忽略了人類性別的劃分,認為男性和女性的社會地位和角色沒有差別,不需要進行單獨研究,沒有從性別角度對人力資本投資展開研究。
美國學者舒爾茨較早明確的闡述了人力資本的投資理論。他認為“人力資本投資不應該僅僅局限于男人的范圍,忽略“女人資本”的傾向令人擔憂”。[3]由此可見,舒爾茨注意到投資中的性別差異,認為以前的研究忽略了對女性的思考,有必要對女性人力資本進行單獨研究。但他比較注重宏觀方面的分析,缺乏微觀的支持,沒有就人力資本性別投資問題展開探討。
在舒爾茨的基礎上,貝克爾發展了人力資本投資理論。他主要從微觀的角度進行研究,彌補了舒爾茨研究的缺陷。貝克爾認為:“投資量是預期收益率的函數。”收益率越高,投資量就越大收益,男女兩性在學校教育中的機會成本與預期收益的差異使家庭在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時更愿意向男性傾斜。他指出女性人力資本投資和男性有很大的區別,女性人力資本與家庭決策有很大的關系,即專業化投資會強化女性在家庭部門的比較優勢,如果婦女在做家務上優于男人,從經濟效率的角度講,婦女應更多地從事家庭勞動。貝克爾的家庭決策理論為研究女性人力資本投資奠定了基礎。但他的理論定性的分析居多,定量的分析很少。
明賽爾從投資收益的角度進行分析,他建立了人力資本投資的收益率模型,最早提出人力資本收益函數,并將人力資本理論與分析方法用于家庭決策中來研究人力資本的性別投資行為。他在《家庭背景下婦女的勞動力供給》以及與波拉切克合著的《家庭的人力資本投資》中指出:由于家庭決策的原因,女性的勞動力市場收益低于男性收益。在人力資本投資中,女性人力資本折舊率高于男性,女性人力資本投資的邊際收益率遞減速率快于男性。[5]他通過建立模型對人力資本投資收益進行了定量分析,但沒有就性別投資收益展開定量的比較分析,仍需要繼續研究論文格式。
繼舒爾茨、貝克爾、明賽爾的研究之后,后期的學者對人力資本投資的研究逐漸細化。萊姆使用國別數據,將壽命差距作為家庭資源投資男女的指數,分析整個生命周期的家庭分配,最后指出家庭內部資源分配優先給予創收能力更強的成員。鄧肯通過對巴西兒童死亡率數據,進行博弈框架經驗分析,得出母親更傾向于女孩的健康投資,而父親更傾向于男孩的健康投資。P.Duraisamy通過對印度的數據研究發現,1983、1993、1994年,投資于女性的中級和中高級教育的收益要比投資于男性的高。[4]
綜上所述,國外學者對人力資本投資的研究比較早,雖然沒有從性別角度進行專門的研究,但研究中涉及到了人力資本性別投資問題。分析視角從微觀到宏觀,從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相關理論在不斷的完善,為科學的分析性別投資行為提供了依據,也為國內學者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但國外學者沒有對性別投資收益展開比較研究,研究的還不夠全面,仍需要深入的探討。
三、 國內學者人力資本投資性別差異的研究情況
國內學者對性別人力資本的研究比較晚,但是發展的比較快。在借鑒國外理論的基礎上,首先提出了性別人力資本,進一步分析女性人力資本的現狀和特征、女性人力資本的價值問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人力資本性別投資收益的研究上爭議還很大,國內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探討,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性別人力資本概念的提出
傳統人力資本投資理論認為投資對象是同質的,這對投資性別差異的解釋不充分,因此潘錦棠(2003)提出性別人力資本,即將人力資本的投資對象按男性和女性劃分,研究女性相對于男性的投資價值。他認為傳統的人力資本投資理論缺乏對人力資本“投資對象”和“投資環境”的研究。他首次提出人力資本投資之所以向男性傾斜,是因為目前“人力環境”中男性比女性更有投資價值;男性收入高于教育投資相同的女性是因為存在“性別租金”;男女兩性相對投資價值的變化是因為“人力環境”的變化。[6]他從投資的性別差異角度、投資回報的性別差異角度進行了探討。性別人力資本的提出引起了學者對女性人力資本的重視,進一步提升了女性人力資本的存量。
(二)性別歧視是導致人力資本投資性別差異的重要因素
20世紀90年代后期,性別職業隔離現象較為嚴重,女大學生就業比較難,就業中性別歧視成為女性人力資本投資的障礙。學者開始關注性別歧視對人力資本投資的影響。投資中的性別歧視收益,一方面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另一方面是由于經濟人的投資決策產生。李瑩(2004)認為,傳統的性別觀念對人們的行為有指導作用,主要通過影響各微觀投資主體的投資決策,來削弱對女性的投資動力,降低投資的預期收益,影響投資范圍,因此出現人力資本投資的性別差異。徐彩蓮(2006)研究發現由于性別歧視的存在,使女性接受教育的機會少于男性,人力資本投資造成人力資本存量的性別差異。毛藝林(2008)認為人力資本投資中的性別歧視阻礙了女性自我價值的實現和兩性的平等發展。他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導致性別差異的原因,除了傳統性別歧視的因素,還包括經濟利益的影響。人力資本投資中的性別差異除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外,經濟因素也會影響家庭和社會的投資決策,所以投資中差別地、甚至歧視的對待某一性別群體,實現兩性優勢互補,是一種理性的選擇。張抗私(2002)從經濟學角度解釋了投資中的性別歧視,人力資本投資中的性別歧視主要體現在受教育的程度和職業培訓上的不同,真實收益中女性人力資本的經濟效益高于男性,即女性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邵明波(2005)指出女性人力資本投資具有較高的個人收益率和社會收益率。受傳統社會觀念和經濟原因的影響,對女性的投資不足,進一步影響女性就業,導致女性人力資本投資收益下降,降低家庭對女性人力資本投資偏好,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張春霞(2006)從經濟學角度出發,結合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分析出,受性別歧視的影響,女性和男性在教育培訓和遷移等方面的投資存在差異。由于投資對象和投資環境的性別差異,知識女性的投資機會比男性少,投資回報率低,人力資本投資的差異造成了兩性人力資本存量的差異。
關于性別歧視研究有非經濟學和經濟學的視角,但結論大致相同,認為性別歧視的存在降低了人力資本投資的效率。非經濟學角度的研究指出,性別歧視會降低對女性的投資動力,導致女性的投資收益低于男性;經濟學角度的分析指出,人力資本投資之所以會有性別差異,除了性別歧視的因素外,經濟利益的影響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性別歧視,有利于改善女性人力資本投資狀況,為科學的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提供依據。但關于性別歧視的分析多是定性的分析,定量的分析還不多見。
(三)人力資本投資性別差異的研究從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
性別歧視通過影響人力資本投資的性別傾向,使兩性在投資收益上存在很大的差異。但是對于這種差異沒有定量分析,因此將性別歧視作為投資差異的主要原因,解釋力度不夠,不少學者開始對性別投資收益進行量化。國內學者在計算人力資本投資收益時,主要是通過收益率來衡量。如禇建芳(1999)等通過對個人投資收益率的研究,得出女性的教育收益率為5.82%,男性為4.36%。[12]孫蘭(2003)從人力資本投資成本與收益的角度分析,指出男性與女性之間的差距是很顯然的收益,女性人力資本投資成本比男性大,而收益比男性小,這兩者相比較是進行女性人力資本投資的一個重要的前提。高夢滔、姚洋、梁宏(2004)等通過分析女性健康數據,指出女性的健康情況不如男性,即女性的保健投資低于男性。劉國恩(2004)對通過實證分析,指出男性的健康的經濟收益低于女性。畢雪晴、岳曉菲(2007)通過對國內外教育投資收益率的比較,發現我國教育收益率低于國際水平,與同等學歷的男性相比,女性收入只及男性的2/3。鐘威(2007)指出性別人力資本投資的收益主要表現在被投資者將會獲得較高的預期貨幣報酬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投資風險兩方面,他認為傳統的人力資本投資傾向走入誤區,通過對成本收益中性別差異的分析,指出對女性人力資本投資可獲得比男性更高的收益。從上面的研究看出,女性的收益率顯著高于男性,對女性人力資本投資,有利于提升女性人力資本存量。但對于投資性別差異的定量分析還不夠深入,需要繼續探討。
(四)人力資本投資性別差異的研究從靜態走向了動態
在參與經濟的過程中,兩性時間配置差異較大。女性的時間在家庭、市場以及閑暇三個部門間配置,男性只在市場和閑暇兩個部門間配置。新古典經濟學采用兩部門分析法,將人力資本投資對象假設為男性,忽視了兩性的時間配置差異,存在很大的缺陷。人力資本投資是屬于時間密集型的,只有閑暇時間才能用來人力資本投資,閑暇時間在某種程度上對人力資本投資有決定作用,因此有必要對女性閑暇時間進行分析論文格式。有學者從這個角度對人力資本性別投資差異做了研究。郭硯莉(2006)從女性人力資本投資現狀出發,結合經濟學、人口學和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分析指出:由于傳統分工的存在,女性在三部門間時間配置不同于男性只在兩部門間配置,對女性教育投資小于男性,中斷工作經歷對女性人力資本投資的影響最大,中斷期間女性不僅無法進行在職投資等活動,還會加速原有人力資本的折舊。導致女性人力資本含量比男性低,從而收益率也比男性低。袁迎菊(2008)從男女兩性的時間配置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分析。她認為女性由于要承擔工作和撫養孩子的責任,其時間配置與男性有很大的差別,因為生育孩子需要工作要中斷一段時間,這樣會造成女性人力資本因閑置而貶值,降低人力資本投資的收益。朱凱(2009)指出女性由于生育等因素的影響,預期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比較低,而人力資本投資受限。通過時間配置角度的分析,使人力資本的分析由靜態分析走向動態分析。從經濟人的角度對女性時間進行分析,為增加女性人力資本投資提供了客觀依據。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外學者的研究比較早,且不同時期的研究視角不一樣,從微觀到宏觀,從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人力資本性別投資的理論在不斷的完善,為國內學者提供了借鑒的依據。國外學者沒有從性別角度將投資對象進行區分,因此不能充分解釋兩性人力資本投資差異的問題,他們的研究多是關于家庭投資差異的分析,沒有進行全面的比較分析,仍需要深入的研究。
國內學者對性別人力資本的研究比較晚,但發展的比較快。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性別人力資本進行分析收益,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礎。與國外學者相似,從宏觀分析到微觀分析,從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涉及到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等學科,研究在不斷的深化。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繼續完善。在研究的內容上,學者主要是關于教育投資和在職培訓投資的分析,人力資本投資還包括健康投資、遷移投資等,但對這些投資進行比較分析的文獻還不多見。從研究方法上看,定性、定量的研究都有,但定量分析還不夠深入,能將兩種方法緊密結合,系統的分析人力資本投資差異的文獻也不多見。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通過設定相關的衡量指標,對兩性投資收益進行全面的定量分析。
由于學者分析視角的不同,關于人力資本投資哪個收益更大,目前還存在很大的爭議。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女性部分價值是沒有計入收益中,女性人力資本收益低于男性,但從女性經濟人角度分析,其收益卻高于男性。人力資本性別投資差異的研究,是目前人力資本投資研究的難點。因此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有很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理論上豐富了性別人力資本的內容,也是對人力資本投資理論的細化和補充;同時為科學的分析女性人力資本投資行為提供了依據。最后對改善女性的投資狀況,縮小歧視性人力資本投資所造成的人力資本存量的性別差異,提升女性人力資本存量,推動社會經濟的進步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
參考文獻
[1]舒爾茨.論人力資本投資[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0.
[2]加里·S·貝克爾.人力資本[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3]郭硯莉.女性人力資本投資問題研究[M].2006
[4]P.Duraisamy.Changesin Retums to Education in India,1983—94:byGender,Age—cohort and Location[J].EconomicsofEducation Review,2002(6)
[5]雅各布·明塞爾.人力資本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9)
[6]潘錦棠.性別人力資本理論[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3(3):94-104
[7]晏月平.女性人力資本理論研究述評[J].理論探索,2008(6):161-163
[8]張抗私.人力資本投資中性別歧視的經濟解析[J].財經經濟問題,2002(7):19-21
[9]李瑩.簡析傳統性別觀念對人力資本投資性別差異的影響[J].西北人口,2004(3):56-59
[10]邵明波.中國女性人力資本特點及現狀分析[J].市場與人口分析,2005(4):15-21
[11]徐彩蓮.論女研究生人力資本投資[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7(1):18-20
[12]張春霞.性別歧視與性別人力資本投資差異的糾結[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6(4)
[13]禇建芳.中國人力資本投資的個人收益率研究[J].經濟研究,1995(12)
[14]孫蘭.論女性人力資本投資.渝西學院學報.[J].渝西學院學報,2003(3):80-83
[15]畢雪晴、岳曉菲.論女性人力資本的收益率問題[J].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07(4)42-46
[16]鐘威.人力資本投資性別差異問題分析[D].2007
[17]郭硯莉.女性人力資本投資問題研究[M].2006
[18]袁迎菊.人力資本投資風險的性別差異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8(15)
[19]朱凱.淺析性別產生的社會工資差異[J].金卡工程,2009(7)
[20]馮穎.人力資本投資理論的發展脈絡[J].基礎理論研討.2008(32):51-52
[21]李芳.國內外關于女性人力資本理論研究綜述[J].理論聚焦,2007(11):39-41
[22]張瑩.社會性別視野中的人力資本投資[J].經濟問題,2007.(4):30-32
[23]李瑩.觀念對人力資本投資性別差異的影響[J].西北人口,2003.(9):56-59
[24]陳丹.我國女性人力資本投資問題分析[D].2007